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

【第一讲】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2.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点;

3.了解世界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

4.了解儿童文学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掌握主要作家作品。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

[计划学时]:4学时

[第一学时]

一、组织教学:

1.自我介绍

2.对课堂纪律的要求

◆不要旷课、迟到、早退

◆课堂上不要随便讲话

◆在上课时,把手机关掉

◆请假要交假条

3.讲授方式

◆基于教材,有详有略,有补充

◆课堂上会注重交流(抽问、讨论)希望大家积极探讨问题;任何问题的答案,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愿不愿意动脑筋之分,没有动错脑筋和动对脑筋之分。

◆欢迎同学们随时给我反馈意见

4.成绩评定

本门课程属于考查科目,主要看同学们平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讨论、课堂朗读等基本功训练的表现,还有完成作业的态度等。

考查范围:

(1)创作婴幼儿儿歌或幼儿诗

(2)改写或续写适合幼儿听赏的童话故事、故事

(3)学习创作故事、图画书、婴幼儿散文

(4)学习表演幼儿戏剧(课本剧)

二、讲授新课:

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一、什么是学前儿童文学?

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1.必须是“文学”

2.必须是“婴幼儿”的文学

3.学前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接受的特殊性,把儿童文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第二学时]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一、婴幼儿的生理特征

1.婴儿期生理特点(0——3岁)

2.幼儿期生理特点(3——6岁)

二、婴幼儿的心理特征

1.婴儿心理特点

1——3岁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学会走路,开始说话。1岁以前是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

1——1.5岁是理解语言阶段;

2岁左右说话不成句,全总喜欢叽哩咕噜地说话;

3岁左右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幼儿心理特点

3——4岁时,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迅速发展。

4——5岁幼儿的心理发展比3——4岁迅速得多。

5——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飞跃。

三、婴幼儿的语言特征

1.婴儿期语言特点

1.5——3岁是婴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

◆词汇量增加,2岁300个左右词汇;3岁1000左右汇;

◆句子结构变化,单词——双词——多词

◆语言的概括、调节作用

◆喜欢说话,听童话、故事、诗歌,……

2.幼儿期语言特点。

4岁幼儿的词汇和句法的运用已趋于成熟。

5——6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看图讲述能力明显提高,表达灵活多样,力求与别人不同。对文字产生兴趣,识字的积极性很高,记忆力很强,阅读成了他们极大的乐趣。

【第二讲】

[第一学时]

第三节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应具有教育性

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就具有知识性

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应浅显易懂

4.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应生动有趣

5.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结构应条理清楚

二、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

1.游戏性

2.趣味性

3.直感性

4.幻想性

三、学前儿童文学的审美特点

1.学前儿童文学是快乐文学如:《拔萝卜》

营构欢愉的手段:幽默与夸张、滑稽与变形。如《吹牛大王历险记》2.学前儿童文学文学是稚拙的文学

稚气、拙朴的(幼儿固有有天性)

3.学前儿童文学是质朴的文学如:《一个被劈成两半的子爵》。

《青蛙卖泥塘》。

《进城怎么个走法》

【第二学时】

第四节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一)十八世纪以前的外国儿童文学

印度寓言故事《五卷书》

西方:《伊索寓言》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渔翁的故事》、《三个苹果的故事》

法国:《列那狐的故事》

贝洛:《鹅妈妈的故事》——《小红帽》、《小拇指》、《灰姑娘》、《林中睡美人》等。

(二)十八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世界图解》(又译图画中见到的世界)世界第一部幼儿百科全书。

法国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爱弥尔》

(三)十九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

世界童话大师、丹麦儿童文学巨匠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海的女儿》、《野天鹅》等

德国的格林《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

俄国克雷洛夫《狗的友谊》、《农夫和羊》

(四)二十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

英国:

美国:童话:文学史上的丰碑

图画故事

瑞典:

意大利:姜尼·罗大里儿童文学的泰斗《洋葱头历险记》、《假话国历险记》

苏联:高尔基

日本:

印度:泰戈尔儿童诗《新月集》

二、中国儿童文学产生和发展

(一)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的萌生

寓言——歌谣——童谣——谜语

《咏鹅》——《三字经》——《幼学琼林》

(二)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怎样从封建桎梏中解放孩子,“将儿童的文学给予儿童”,这时期,翻译外国作品和改写古代作品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迅:编译《爱罗先珂童话集》《桃色的云》

郑振铎:翻译《高加索民间故事》、《莱辛寓言》、《印度寓言》

主编:《儿童世界》周刊

创作:《八十一个王子》、《竹公公》、《猴仙》

赵景深:我国儿童文学早期翻译、创作、理论的探索者,他的创作主要有童话、儿童戏剧。

郭沫若:童话《一只手》

童话诗剧《黎明》

童话剧《广寒宫》

儿童诗《两个大星》、《天上的街市》

叶圣陶:童话集《稻草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作家创作的童话2集,短篇小说《阿菊》、《一棵》、《小蚬架回家》、《小铜匠》

冰心:散文《往事》《寄小读者》

小说《寂寞》、《离家一年》等

张天翼:成名作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

小说

茅盾:《大鼻子的故事》《儿子开会去了》等

解放区代表性的是:

华山:《鸡毛信》

管桦:《雨来没有死》

(三)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现状

1.建国十七年的儿童文学(主要特征:形式多样)

儿童小说创作:杨朔《雪花飘飘》

叶圣陶《友谊》

童话: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严文井《下次开船》代表当时长篇童话的最高水平。

儿童诗代表人物:艾青、贺敬之、金近、袁鹰、柯岩等

儿童散文:代表作:冰心的《再寄小读者》

儿童戏剧:张天翼《大灰狼》、《蓉生在家里》

老舍《宝船》、《青蛙骑手》

2.“文化大革命”十年(惨痛、摧残、荒芜、黯淡)

3.新时期的儿童文学

小说:老:臧克家、陈伯吹、柯岩等

代表人物称为“热闹派”童话作家:郑渊洁:作品有《哭鼻子的比赛》、《开直升飞机的老鼠》、《皮皮鲁全传》

刊物:《婴儿画报》、《小朋友》、《娃娃画报》

下次课预习要点:

1.了解学前儿歌的起源、发展;

【第三讲】

第二章儿歌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儿歌的起源、发展与分类,掌握儿歌的功能与特点;

2.熟悉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学会鉴赏儿歌;

3.学习创作儿歌。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朗诵法

[计划学时]:4学时

【第一学时】

第一节儿歌概说

一、儿歌的概念功能

概念:适合婴幼儿听赏念唱的顺口易异懂的短小诗歌。

是婴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

生长于民间文学的土壤,口耳相授、代代相传。

听觉感知的语言艺术,是活在孩子们口头的文学。

功能:婴幼儿专用的精神食粮,最具“人之初文学”。

培养婴幼儿思维、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训练语言、培养道德情操。

童时习之,可以终身体认。

二、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

明代吕坤编著《演小儿语》,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儿歌专集。

清代《天籁集》称儿歌为“天下之妙文”。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把征集的歌谣中的儿童歌谣,冠以“儿歌”的名称在《歌谣》周刊上发表。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名称沿用至今。

【第二学时】

三、儿歌的主要特点:1.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2.篇幅短小,主题单纯

3.具体形象,趣味盎然

4.音韵和谐,好记易诵

四、儿歌的分类和特殊艺术形式

民间流传

▲儿歌的分类

作家创作

▲特殊艺术形式:

1.摇篮曲

2.游戏歌:(斗虫虫,咬手手,木叽木叽——飞!)

3.数数歌:

4.问答歌:

5.绕口令:

6.连锁调

7.谜语歌:

8.颠倒歌:

9.字头歌:

【第四讲】

【第一学时】

第二节儿歌鉴赏

儿歌鉴赏包括“鉴”与“赏”两层意思。我们应如何鉴赏儿歌呢?

1.以将来的工作对象——婴幼儿的接受能力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标准,选择上乘的优质儿歌。

(这一阶段活动属于“鉴”的范畴。)

2.抓住儿歌特征去品味儿歌。(美口悦耳)

3.整体感受作品

(这一阶段是认识、品味、欣赏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获得审美享受的阶段)语言美、声律美、技巧美、意象美、意境美、意旨美

4.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再创作

(这一阶段是阅读提升与审美创造阶段。)

诵读、口味儿歌的基础上,根据各自文化背景、生活经验展开类比与联想,进行再创作,完成儿歌鉴赏的全过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萨克姆雷特”

【第二学时】

第三节儿歌创作

儿歌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一首优秀的儿歌不仅很快口耳相传,广为育唱,而且可以代代相继,具有久远的生命力。学会为孩子们创作儿歌,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专业素养。

学习创作,应把握:

(一)贴近幼儿生活,贵在率真自然

“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花散月前,无心飞舞。”

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艺术“是一门真诚的功课”。

(二)既要有浓郁的儿歌味,又要将儿歌当诗写

儿歌是语言的珍珠,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的诗

(三)变换视角,避免雷同

(四)向传统儿歌学习——旧瓶装新酒

(五)反复修改,去粗取精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儿歌的主要功能

2.背诵本章引用的儿歌20首,同时体会儿歌的特点。

3.分别为婴儿、幼儿各创作一首儿歌,形式手法不限。

4.搜集整理当地流传的儿歌,在班上开儿歌朗诵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下次课预习要点:

幼儿诗的朗读。

【第五讲】

第三章幼儿诗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幼儿诗的概念,区别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

2.认识掌握幼儿诗的语言特征与艺术表现形式;

3.学习鉴赏和创作幼儿诗。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学时】

第一节幼儿诗概说

一、幼儿诗的概念及发展

概念:指以幼儿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宜于幼儿听赏吟诵的自由体短诗。

三个层面的含意:

要考虑幼儿诗的接受对象幼儿的特点,要切合幼儿的心理;

幼儿诗要适合幼儿听赏的吟诵,抒幼儿之情寄幼儿之趣;

幼儿诗是自由体短诗,不要求严格的韵律,篇幅也不宜太长。

发展:我国古代:诗歌不多,偶尔有适合幼儿理解、背诵的诗作。

如李白的《静夜诗》,白居易的《草》、《悯农》,孟浩然的《春晓》,杜牧的《清明》等;

唐代“神童诗”骆宾王七岁时写的《咏鹅》

晚清:出现专为儿童创作诗歌,如黄遵宪《幼稚园上学歌》。

现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叶圣陶、艾青、冰心关注儿童,写下许多诗;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小朋友》、《儿童时代》;北京的《儿童文学》《东方巨人》

【第二学时】

三、幼儿诗的艺术特征

1.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

2.活泼、生动的想象

3.富于情趣的构思

4.自然、明快的韵律

5.口语化与音乐性相结合的语言

四、幼儿诗的类别

1.叙事诗

2.抒情诗

3.童话诗

4.讽刺诗

5.题画诗

6.散文诗

【第六讲】

【第一学时】

第二节幼儿诗鉴赏

1.充分把握和理解幼儿诗作品的形象

2.在幼儿诗歌鉴赏中要善于张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

3.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意象

【第二学时】

第三节幼儿诗的创作

注意的原则:

1.必须有健康的主题

2.要有丰富多样的题材

3.要有充沛的感情

4.要有浓郁的幼儿情趣

5.必须有鲜明的情趣

6.要有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韵律。

二、幼儿诗的写法

1.比喻法(明喻、暗喻)

2.排比法

3.拟人法

4.摹声法

5.假设法

6.夸张法

7.疑问法

8.对比法

9.对话法

思考与练习:

1.举例说明幼儿诗的特征

2.课外阅读幼儿诗,按照本章介绍的类型分类,在班级内朗诵、交流。从幼儿生活中取材,写一首幼儿诗

下次课预习要点:

阅读幼儿童话,选择几篇进行朗读。

【第七讲】

第四章婴幼儿童话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童话的概念、起源和发展。

2.掌握童话的特点和分类。

3.学会鉴赏童话。

4.学习改编和创作童话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案例法

【第一学时】

第一节童话概说

一、童话的概念

童话是一种适合儿童欣赏和接受的、具有特殊幻想性质的叙事文学体式。

(黄去生:《人之初文学解析》童话“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符合儿童想象力的奇特性质的情节编织成的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

(蒋风:《儿童文学概论》)童话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幻想与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奇异故事。

(陈子典《新编儿童文学教程》)所谓童话,是指将现实生活逻辑中绝对不可能有的事情,依照“幻想逻辑”,用散文形式写成的故事。(上笙一郎:《儿童文学引论》)童话是幻想性质的故事。(贺宜:《漫谈童话》)

童话,就是以奇异动人的幻想、奇妙曲折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故事。

(张锦贻:《儿童文学的体裁及其特征》)……

童话是符合婴幼儿思维方式的、富有幻想色彩的奇妙故事。

二、童话的源流

原始时期,早期人类用幻想和想象把自身的能力理想化,创造出能主宰万物的“神”。

传说是神话的演进,是历史人物和生活事件神话的敷衍。

脱胎于神话传说的童话样式首先是民间童话,它由人民口头创作,在各地区、各民族之中世代相会后被搜集成书。

古印度:婆罗门师爷民间采集的《五卷己书》是最早的一部寓言童话故事集成。

法兰西:夏尔·贝洛收集、记载各整理《鹅妈妈的故事》,被世人誉为:开儿童文学新纪元。

丹麦:安徒生1835年,童话集《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出版,标志着童话进

入了作家创作阶段。

中国:童话现象的生成历史非悠久,童话概念的形成却是近代的事。

“五四”运动后,叶圣陶、郑振铎、严文井、金近等大批作家创作的童话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文坛上。

现代:孙幼军、郑渊洁、冰波、谢华、杨红樱、汤素兰等。

三、婴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

1.融入婴幼儿特殊心理和思维特点的艺术幻想

2.根植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幻想

【第二学时】

四、婴幼儿童话的表现手法

●拟人●夸张●象征

五、婴幼儿童话的分类

民间童话

从形成过程

文学童话(艺术童话、创作童话)

从人物形象看(常人体、拟人体、超人体)

从体裁形式看(童话故事、童话诗、童话剧)

从内容看(生活童话、知识童话)

思考与练习:

1.背诵一、二篇童话故事,讲给同学或小朋友听。

2.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成语故事改编成婴幼儿童话。

【第八讲】

【第一学时】

第二节婴幼儿童话的鉴赏

鉴赏应紧紧扣住幻想这一特征。

鉴赏应紧紧抓住童话形象。

【第二学时】

第三节婴幼儿童话的创作和改编

一、婴幼儿童话的创作

1.从生活中捕捉童话灵感的素材

安徒生创作了168篇童话,他认为“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

2.奇巧独特,富于婴幼儿情趣的构思

3.字斟句酌,反复修改。

4.独具个性,闪耀童真的形象

5.淡化“童话逻辑”,创作富有现代气息的新型童话

二、婴幼儿童话的改编

1.主题单纯明确

2.增强动作性、趣味性、色彩感、使幼儿乐于听赏

如:《小羊过桥》

3.语言浅近,生动有趣

如《小狗的小房子》

1.检查学生背诵童话情况

2.请同学上台表情背诵童话故事

思考与练习:

1.自己试着创作一篇短途适合婴幼儿听赏的童话。

【第九讲】

第五章婴幼儿故事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婴幼儿故事的概念。

2.掌握婴幼儿故事的特征和分类。

3.提高鉴赏婴幼儿故事的能力。

4.学习婴幼儿故事的创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学时】

第一节婴幼儿故事概说

一、婴幼儿故事的概念

广义:神话、传说、童话、寓言、小说等体裁的作品称之为“神话故事”、“传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狭义:适合婴幼儿听赏、篇幅短小、情节单纯、语言浅显的叙事性的文学作品。

二、婴幼儿故事的发展

《书言故事》宋人胡继宗所作。收集经传材料,分门别类编写。内容丰富,语言简洁,却说明深刻道理。

《日记故事》元代卢韵,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书。

《蒙养故事》明代萧良友。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灌水浮球“等故事,脍炙人口,意蕴深厚,成为历代妇孺皆知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儿童教育画》1909年创刊。

新中国成立后,幼儿文学得到关注,从事创作的人增多。

上世纪八十年代,婴儿故事真正发展。

《婴儿画报》1989年创办,……

三、婴幼儿故事的特征

1.主题集中而明确

2.情节曲折而单纯

3.叙述明快而简洁

4.语言浅显,活泼而富有意趣。

四、婴幼儿故事的分类

1.婴幼儿动物故事

△单纯地为写动物而写动物的故事,介绍动物生活特点、行动习惯。如《小羊喝水》

△借动物形象,间接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人们对真与假、善与不断改进、美与丑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如《寒号鸟的故事》

2.婴幼儿历史故事

△以历史事件为主的

△以历史人物为主的如《铁杵磨成针》

3.婴幼儿民间故事

【第二学时】

第二节婴幼儿生活故事

一、婴幼儿生活故事的作用

1.认识功能

2.教育功能

3.愉悦功能

二、婴幼儿生活故事的特点

1.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2.情节单纯而又曲折

3.浓郁的婴幼儿生活情趣

思考与练习

1.讲述婴幼儿故事给全班同学听;

2.准备故事会

【第十讲】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参加幼儿故事、童话故事的表演朗诵,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幼儿教师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2.通过开展比赛,促进我班幼儿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即爱说、会说、敢说;培养幼儿教师大胆展现自我的精神面貌。

3.要求每人准备一个幼儿故事,体现人人参与;选材符合幼儿水平;

4.要求普通话准确,语调、表情、体态语言与故事情节相符。

[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学时】

第三节婴幼儿故事的鉴赏

遵循原则:创作为鉴赏提供审美对象,通过鉴赏将作品的潜能释放,实现其审美价值。

特点:主动性、现创造性。

作用:审美享受、认识、教育、娱乐作用

意义:

社会生活

作家文学作品

读者

欣赏VCD《听鞠萍姐姐讲故事》

【第二学时】

第四节婴幼儿生活故事的创作

一、婴幼儿生活故事的创作要求

1.题材(新、介绍知识)

2.主题

3.情节(单纯、连贯、完整)(生动、有趣、有吸引力)

4.结构(要求条理清楚、构思巧妙、生动)

◇纵式结构(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和时间的先后顺序)

◇模式结构(把前后并无直接联系的生活场景或情节平列安排。

◇串联结构(以人物或事件为线索,把几个可以相对独立而又有内在联

系的事件连缀成一个有机一整体。)

注意结构的巧妙:

○设置悬念,形成波澜。

○写活生活中的细节。

5.形象

6.语言

◇流畅、通俗、浅显、口语化

◇形象性、动作性

◇诙谐幽默

二、创编婴幼儿生活故事的方法

1.细心观察,以现实生活为创作底本,加工故事

2.捕捉“一点”,通过想象、联想、以点发散成面,边缀成故事

3.大量积累,结合日常感受与体会,逐渐形成故事

思考与练习

根据你身边婴幼儿生活的素材,编写一个婴幼儿生活故事,600字左右。

【第十一讲】

第六章婴幼儿图画书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婴幼儿故事的概念。

2.掌握婴幼儿故事的特征和分类。

3.提高鉴赏婴幼儿故事的能力。

4.学习婴幼儿故事的创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

[计划学时]4课时

【第一学时】

第一节图画书概说

一、图画书的概念

在幼儿文学里,图画书是一个重要和基础的种类,是幼儿最喜爱的文学形式。幼儿图画书是以婴幼儿为主要对象、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艺术形式。

基本特点: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全部用图画表现故事内容。

基本性质:用图画讲述故事。

日本图画书研究者松居直常用下列公式表明图画书与有插图的书的区别:文+图=带插画的书

文×图=图画书

这说明图画书和文字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共同创造了一个文学世界。仅仅把文字和图画配在一起,是不能叫图画书的。

二、图画书的发展

真正为儿童编绘图画书并印刷出版发行,是十七世纪

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7年出版的《世界图绘》是世界上第一本专为儿童编绘的图画书。

英国自学成才的女画家彼特克斯·波特于1901年出版《兔子彼得》,是图画故事的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图画书得到繁荣。

桑达克的《野兽国》,

列欧·列尼奥的《小蓝和小黄》

克罗格特·约翰逊的“阿罗系列”

威廉·史代格的《驴小弟变石头》等,都是具有世界水平的佳作。

日本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图画书的发展后来居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独特的风格,涌现了一批世界知名作家,如松谷美代子,中川李枝子,宫西达也。

学前儿童文学课教案

授课课题:学前儿童文学概说,婴幼儿的年龄特征,纪录片《幼儿园》 授课时间:10月10日第一周星期一第5.6节 授课班级:陶行知班 授课类型:理论课、影视欣赏课 教学目标、要求: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做到: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清楚的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和语言特点,从知识层面迁移到实践层面,发自内心的喜欢婴幼儿,热爱未来从事的工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掌握婴幼儿的年龄特征,难点在于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记录片的观看,能理解幼教的特殊性,能根据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讲练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婴幼儿的年龄特征(1课时) 纪录片《幼儿园》(1课时) 参考资料:《学前儿童文学》教材 教学过程: 1、引言 这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为了以后大家在实践中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了避免以后的盲目,所以大家要认真的学习这门课程。 2、阐述、分析、推导等 任何理论知识呈现的内容不外乎这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我们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学前儿童文学是什么?……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通过这样的解释第一节的内容我们就学习完成了,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节的内容,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这节课我们一起看一部纪录片,发生在武汉一所幼儿园的真人真事,在片中大家可以看到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3、总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学前儿童文学的概说和婴幼儿年龄特征,同时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有了更直观的一个感受 作业布置: 运用图示,形象标志学前儿童文学在文学,儿童文学中的位置 教学后记: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寓言故事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寓言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 班级:09505班姓名:王璐璐学号:39号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大狮子和小老鼠的不同本领,了解故事的寓意。 2、乐于与同伴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3、能有感情地用通顺的语句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1、大狮子、小老鼠面具各1个,网一张。 2、故事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面具: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来考考你们,你们认识这是谁吗?它们两一起出现了,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播放寓言故事并提问,引发幼儿讨论: (1)教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狮子和小老鼠》(放到小老鼠把大狮子吵醒): 教师:大狮子会怎么对待小老鼠呢?(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2)教师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 (3)教师继续播放故事录音(放到小老鼠路过看到大狮子被网住了): 教师:小老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 (4)幼儿们积极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说明为什么。 (5)教师继续播放故事录音,并提问:(大狮子听到小老鼠说要来救自己)教师:大狮子听到小老鼠要来救自己,它会怎么想呢?小老鼠到底能不能救出大狮子呢? (4)幼儿们开动脑筋想象故事情节,互相交流讨论。 (5)教师继续播放故事录音,揭晓故事结局。 3、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寓意: (1)教师:小朋友们,故事中的大狮子认为小老鼠能报答它能救出它吗?为什么呢? 幼儿积极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正确答案:小老鼠太小)。 (2)那故事的最后小老鼠到底救出了大狮子没有?最后它们怎么样了呢? 幼儿回想故事情节,说出答案。 (3)教师总结:因为大狮子认为小老鼠太小,没什么用处。但是小老鼠却救出了大狮,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论大小,大家各有各的用处。

学前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代码:14401405 课程学时:36学分: 2 适用专业:师范本科学前教育专业 开课时间:一年级二学期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大纲执笔人:大纲审定人: <学前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门文化基础课程,立足师范院校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实际,从课程设置出发,结合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的生长和认知特点,由基本理论学习到作品鉴赏,再到婴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理论基础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提高,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突出专业基础课程的特色。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具有赏析儿童文学作品和创编儿童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学前儿童的基本理论、年龄特征、以及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以及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2、能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能很好地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具备教师初步的职业素养 3、以理论基础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提升,三者有机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4、引导学生有选择的阅读、鉴赏、学前儿童需求的作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儿歌创作、幼儿诗的创作、婴幼儿生活故事创作、幼儿图画创作、婴幼儿散文创作及幼儿戏剧的创作与改编。 2、教学难点:把握学前儿童文学教育的性质,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教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内化教育者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联系实际,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通过观看录像、实践观摩法、演示操作法、设计指导法、调查实验法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学技能.

幼儿园中班故事教案

幼儿园中班故事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案例[语言] 萝卜兔的故事设计意图:《纲要》在语言教育领域中提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萝卜兔的故事》这一活动正是体现了这一指导要点。 结合季节秋天的到来,自然角出现了许多的萝卜,萝卜工艺品。 于是我选择了故事萝卜兔来作为活动内容并采用幼儿喜闻热见的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即能体现季节的特征,又能激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愉快心情。 2、大胆想象,并能用较清晰的语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萝卜兔的故事》2、认识了解萝卜的基本特征。 3、图片活动过程:一、分段欣赏,逐一展示多媒体课件,启发幼儿讲述。 重点提问:a、猜猜看,萝卜兔会怎么去旅行?b、萝卜兔怎么过沟?c、萝卜车掉到沟里去了怎么办呢?以三个主要问题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请幼儿自由表达,这些问题都是开放式的提问,一问多答的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课堂中,老师充分运用鼓励表扬等方法,如:你真棒、你很聪明等,来激发幼儿讲的欲望,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能行,自己一定能讲的很好,从而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幼儿完整听故事。 这个环节中,教师将完整的听故事变成小白兔的自述。 变成幼儿与多媒体课件之间的互动,幼儿在感受旅行经历的同时,完整欣赏了故事,大大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三、幼儿互讲故事。 请幼儿把萝卜兔的故事相互地讲给好朋友听。 充分体现了幼儿语言学习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四、个别幼儿讲故事。 鼓励幼儿大胆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描述简单的故事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五、幼儿集体跟讲故事。 语言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幼儿学会说话,因此这个环节是必要的,并对于个别能力较弱的中班幼儿来讲,听、跟说以后,效果有很大的改善。 六、游戏我们旅行去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让幼儿模拟开车去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修订稿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部):学前教育学院 教研室(实验室):艺术教研室 课程名称:儿童文学 授课班级:2012级学前教育 主讲教师:王晓阳 职称:讲师 使用教材:《学前儿童文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制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 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二)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婴幼儿心理特征 (二)婴幼儿语言特征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几则孩子的有趣问答开始,思考孩子的视角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1、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 (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美理想,语言艺术。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3)学前:0-6岁,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注意:真正优秀的学前儿童作品是既适合婴幼儿阅读又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1、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中班语言文学活动痒痒树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文学活动痒痒树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文学活动痒痒树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学会较为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主要内容,感知痒痒树从快乐到难受再到快乐的过程,懂得爱护和保护树木,萌发爱心和同情心,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痒痒树教案吧。 活动目标:1、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学会较为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主要内容,感知痒痒树从快乐到难受再到快乐的过程。2、懂得爱护和保护树木,萌发爱心和同情心。活动重点: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能较为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主要内容,感知痒痒树从快乐到难受再到快乐的过程。活动难点:感知痒痒树从快乐到难受再到快乐的过程,并想办法帮助痒痒树。活动准备: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痒痒树》。活动过程:1、提问引题。引导语:(1)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树?(2)你见过怕痒痒的树吗?(3)下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痒痒树》。一起看看这棵痒痒树到底是什么样子,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2、逐一出示教育挂图《痒痒树》,具体讲述故事。(1)出示教育挂图①,讲述故事的前两段。引导语:痒痒树在平时被小朋友挠了以后会怎么样?痒痒树落泪的时候霞霞为什么没有笑呢?(在别人难过的时候笑是很不礼貌的。)小朋友猜一猜,痒痒树为什么会落泪呢?引导语:小朋友猜得到底对不对呢?下面就听老师继续往下讲。(2)出示教育挂图②,继续讲述故事。引导语:①现在小朋友们知道痒痒树为什么掉眼泪了吗?(被人划伤了。)②你受伤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疼)③痒痒树疼得直掉眼泪,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吗?(鼓励幼儿讲出各种疗伤的方法。)(3)出示教育挂图③④,讲述故事的结尾。引导语:①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关心痒痒树的?包扎后的痒痒树怎么样了?②以后我们要怎么样对待树木呢?(要爱护、保护它们.)3、引导幼儿结合教育挂图较为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4、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语:小朋友,你们觉得世界上真的有痒痒树吗?真的有,痒痒树也叫紫薇树,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它开出的花朵非常漂亮,有红色的,粉色的,还是紫色的。你只要轻轻地碰碰它的树皮,它的枝叶就会摇动起来,可有趣了。在全世界,我们国家的痒痒树最多,希望小朋友们有机会去看一看,摸一摸。5、开展音乐游戏”挠痒痒”。(1)引导语:小朋友们在平时开玩笑的

儿童文学教案

第一章幼儿文学概述 教学计划 本章共四节,计划安排 2课时,学习这些基础知识,要注意把握知识要点,帮助学生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的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 理解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心理和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幼儿文学的特点及审美功能 教学方法与教具准备 1.教师讲解与学生领悟、讨论相结合。 2.常规教具。 什么是幼儿文学 教学目的: 1.把握幼儿文学的概念与发展概况。 2.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幼儿文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幼儿文学的本质特点 教法与教具准备: 1.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2.常规教具。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由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组成。

㈠幼儿文学: 以0—6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也包括0—3岁的婴儿。 主要文体: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㈡童年文学: 是以7—12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以学习为基本活动。 主要文体:童话、儿童小说和儿童诗、科学文艺等。 ㈢少年文学: 是以12—15岁的少年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主要文体: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等。 二、幼儿文学的概念: 幼儿文学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㈠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 幼儿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既然是文学,就要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即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㈡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文学: 幼儿文学不仅具有文学的一般属性,而且具有自己的个性,即“幼儿”属性。 幼儿文学必须是“为幼儿”的文学。幼儿文学服务于幼儿,是成人作者适应幼儿的审美需求而创作或改编的。 三、我国幼儿文学发展概况: 1.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主要作家:郑振铎、叶圣陶、黎锦晖。 主要刊物:《世界儿童》、《小朋友》等。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精选15篇)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精选15篇)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一): 我最喜欢的动画片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在团体面前敢于表达并能较完整清楚的说出自我的见解。 2、能耐心倾听他人讲话,在倾听中获取丰富的语言信息。 3、体验语言交流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供给休闲藤椅、圆桌、花瓶等,营造超级访问现场直播的氛围。 2、幼儿积累了丰富的观看动画片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进入“演播现场”,向幼儿介绍“演播现场和观众”,让幼儿熟悉一下周边的环境。 2、教师吸引幼儿进入超级访问节目的主角中,鼓励幼儿大胆的与他人交流分享自我最喜欢的动画片。 3、邀请小嘉宾到台上理解采访。 教师随机引导幼儿大胆的讲述自我的想法,提醒幼儿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

4、教师与幼儿一齐讨论最近播出的动画片。 (1)出示最近播出的三部动画片的卡通图片,请幼儿猜出他们的名字。 (2)请幼儿自由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部,并和同伴互相交流“你为什么喜欢看这部动画片”? (3)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到嘉宾席上代表自我队谈一谈、说一说,台下各队幼儿能够补充。 (4)现场提问。 5、讨论观看动画片应注意的问题。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二): 语言故事教案《熊妈妈请客》 一﹑教学资料:幼儿故事《熊妈妈请客》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故事资料,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引导幼儿了解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情境表演 三、教学准备:小动物图片,小动物头饰,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师:(小朋友们,今日林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啊?)幼儿:﹙想!﹚教师出示小熊图片师:﹙小熊说了,今日是熊妈妈的生日,他想邀请小朋友们一齐去参加熊妈妈的生日聚会,大家说好不好啊?﹚幼儿:﹙好!﹚师:﹙那在去之前,教师来问问小朋友们你们生日时都是怎样过的呢?﹚教师

儿童文学教案(2)

《儿童文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2节) 第一节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一、概念 的确,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正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 供的特殊文学品种,“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1 )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 艺术。 (3)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 见的文学作品。 (4)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范围 事实上,存在着两种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两者之间有,许多明显的不同之处。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读者 一、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而存在。是因为它有着自已特殊的服务对象和读者群体,这就是儿童。总之,儿童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读者,而成人在一定条件下,也必然会加人到儿童文学的读者队伍中来。 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具有十分明显的特殊性。 儿童读者的文学能力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层面。 (一)生理层面

(二)心理层面 (三)文化层面 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文学阅读能力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特殊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作为独特的文学读者群,其内部就没有任何变化和差异了。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 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2节) 一、儿童年龄特征 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由于其年龄特 征的不同而分化,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不过在心理学研究中,由于年龄特征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年龄特征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人肯定年龄特征的存在,有人则只承认对某一事物认知的发展阶段性,而不承认总的、概括的年龄特征。 我们一般把整个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期(3-6 岁)、童年期(7--12 岁)、少年期(13-15 岁)。各个时期的儿童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感情、意志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心理年龄特征。 二、儿童年龄阶段适应性 儿童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生活范围和生活内容迅 速扩大、身心发展不断实现飞跃的阶段,也是文学阅读兴趣、范围、能力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 从儿童文学作品和报刊的编辑出版看,儿童文学对儿童年龄阶段的适应性特点是十分明显的。 幼儿文学是适应学龄前幼儿的文学接受特点而 创作的文学作品。 童年文学、少年文学由于童年期、少年期读者阅读心理的发展,尤其是审美情感的日渐丰富和审美理解能力的日渐提高,其思想、情感的容量和力度都有了加强,而不似幼儿文学那样相对浅显和单纯。

新整理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10篇)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第一篇: 《老鼠娶亲》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节奏朗诵儿歌。 2、幼儿能愉快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3、幼儿能有节奏朗诵象声词吡呖叭啦、吡呖叭啦、蹦叭。 活动准备:鞭炮一串,与儿歌内容有关的图片若干,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鞭炮,引导幼儿模仿鞭炮声,教师念象声词吡呖叭啦、吡呖叭啦、蹦叭并引导幼儿有节奏朗诵。 2、学习儿歌《老鼠娶亲》 (1)教师出示老鼠(戴着大红花,穿着新郎的衣服)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还珠格格》中娶亲的场面。(幼儿回答:有鞭炮、吹喇叭、跳舞、敲锣打鼓、花轿等) (2)教师有表情朗诵儿歌,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朗诵儿歌,并引导幼儿拍节奏。 (4)教师念儿歌每句前半段,幼儿念后半段,并交换一次。 (5)师幼一起边拍节奏边朗诵儿歌。

3、游戏《猫捉老鼠》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教师和幼儿扮老鼠,配班老师扮老猫,老鼠有节奏朗诵儿歌,当念到蹦叭时,老鼠全体蹲下,老猫出场,当老猫念到: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时,老鼠则立刻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老猫去捉老鼠,当老鼠上位后,老猫则不能抓。 (2)师幼共同游戏2-3遍(次数视当时幼儿情况而定)。 4、师幼一起去户外游戏。 附儿歌:《老鼠娶亲》 八只老鼠抬花轿呀抬花轿, 四只老鼠来吹号呀来吹号, 两只老鼠放鞭炮呀放鞭炮, 吡呖叭啦、吡呖叭啦、嘣叭。 老猫听了来贺喜,恭喜!恭喜! 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第二篇: 《小灰鼠食物历险记》 【活动目标】 1、在尝尝、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运用火辣辣、酸溜溜、甜蜜蜜来形容食物的味道,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的定位:《儿童文学》课程是五年制小学教育文科专业的专业课程。 课程的作用:儿童文学是高职高专小学教育文科专业四年级开设的专业课程,是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师范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强的基础性、实用性及综合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可以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上获得较大的改善,毕业后能较快的适应小学教育文科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培养小学教育文科专业技能的一门核心课程,它与其他相关的一些课程,共同承担着高职师范生的知识、理论、技能的教学任务。它的前导课程如语文、现代汉语等课程,平行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后续课程如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共同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文学素养的学习,为学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奠定了必备的文学素养基础,因而本课程的设置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2课程设计理念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表述:“要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是学生终身教育的需要,为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人文素养基础。

儿童文学课程设计理念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多元性的统一的原则。 1.3课程设计思路 1.3.1 教学要求: 1)掌握儿童文学相关的理论; 2)针对不同文体的作品要学会运用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3)培养儿童文学创作实践的能力。 《儿童文学》课程主要是以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为基础,以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点,对儿童文学课程的相关理论、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以及针对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学生的教学技巧而进行的系统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还需要阅读大量的作品,每一章节完成相应的一般性作业与创造性作业(一般性作业为理论的书面作业,创造性作业包括儿童文学创作和课堂训练),这对学生儿童文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意义深远。 教学中既注意基本理论的学习,注重引进新的信息与新的研究成果,还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更注重学生将来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技能的培养,培养他们分析作品、评价作品、讲授作品和创编作品的能力,注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1.3.2学情分析: 入校以来,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等课程知识,对未来的职业定向也已基本明确。他们对教学内容及授课形式有较高兴趣,这些都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积极作用。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全面)

学前儿童文学 【第一讲】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2.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及语言特点; 3.了解世界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 4.了解儿童文学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掌握主要作家作品。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 [计划学时]:4学时 [第一学时] 一、组织教学: 1.自我介绍 2.对课堂纪律的要求 ◆不要旷课、迟到、早退 ◆课堂上不要随便讲话 ◆在上课时,把手机关掉 ◆请假要交假条 3.讲授方式 ◆基于教材,有详有略,有补充 ◆课堂上会注重交流(抽问、讨论)希望大家积极探讨问题;任何问题的答案,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愿不愿意动脑筋之分,没有动错脑筋和动对脑筋之分。 ◆欢迎同学们随时给我反馈意见 4.成绩评定 本门课程属于考查科目,主要看同学们平时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讨论、课堂朗读等基本功训练的表现,还有完成作业的态度等。

考查范围: (1)创作婴幼儿儿歌或幼儿诗 (2)改写或续写适合幼儿听赏的童话故事、故事 (3)学习创作故事、图画书、婴幼儿散文 (4)学习表演幼儿戏剧(课本剧) 二、讲授新课: 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一、什么是学前儿童文学? 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1.必须是“文学” 2.必须是“婴幼儿”的文学 3.学前儿童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接受的特殊性,把儿童文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第二学时]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一、婴幼儿的生理特征 1.婴儿期生理特点(0——3岁) 2.幼儿期生理特点(3——6岁) 二、婴幼儿的心理特征 1.婴儿心理特点 1——3岁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学会走路,开始说话。1岁以前是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 1——1.5岁是理解语言阶段; 2岁左右说话不成句,全总喜欢叽哩咕噜地说话; 3岁左右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幼儿心理特点 3——4岁时,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迅速发展。 4——5岁幼儿的心理发展比3——4岁迅速得多。 5——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飞跃。 三、婴幼儿的语言特征 1.婴儿期语言特点 1.5——3岁是婴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 ◆词汇量增加,2岁300个左右词汇;3岁1000左右汇;

中班语言活动《年的故事》-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年的故事 活动目标 1.了解年的来历及庆祝过年的多种形式。 2.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兴趣。 活动准备 PPT:过年图片+《“年”来了》故事绘本。 活动过程 ●出示过年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过年的图片,引出年的话题。 ——过一段时间我们将迎来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你知道为什么要过年吗? 小结: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将要过新年了,那到底为什么要过年呢?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你就能明白了。 ●教师讲述《“年”来了》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年的来历。 分段讲述故事,边讲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 1.讲述PPT5-7认识年兽。 ——这只怪兽叫什么?长得怎么样? ——它喜欢吃什么?你能模仿年兽吃小动物和吓人的动作吗? ——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年兽的动作。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年兽来了,村民们该怎么办呢? 2.讲述PPT8-9讨论如何赶走年兽。 ——阿宝遇到了谁? ——你们猜猜老爷爷用什么办法能赶走年兽呢?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小朋友刚才说了这么多到底年兽害怕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3.讲述PPT10了解赶走年兽的办法。

——爷爷用了哪些办法? ——你们觉得能赶走年兽吗?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并说出为什么这些方法能赶走年兽? 4.讲述PPT11-15一同庆祝赶走年兽。 ——爷爷的方法奏效了吗? ——阿宝和村民是用什么方法来庆祝赶走年兽的? ——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结:每年除夕,家家都会贴对联,放爆竹,点上蜡烛灯笼一同守岁。到了初一一大早啊,还要走亲访友,拜年问好!“过年”就成为了我们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完整讲述绘本故事,巩固了解年的来历。 ——教师完整讲述绘本故事。 ——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以前是怎么庆祝新年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给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创作鞭炮、对联、窗花等新年装饰物。 鞭炮制作步骤图:

儿童文学教案33590

《儿童文学》课程教案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2节) 第一节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一、概念 的确,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正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种,“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1 )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范围 事实上,存在着两种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两者之间有,许多明显的不同之处。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读者 一、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 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而存在。是因为它有着自已特殊的服务对象和读者群体,这就是儿童。 总之,儿童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读者,而成人在一定条件下,也必然会加人到儿童文学的读者队伍中来。 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具有十分明显的特殊性。 儿童读者的文学能力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层面。 (一)生理层面 (二)心理层面 (三)文化层面 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 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文学

阅读能力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特殊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作为独特的文学读者群,其内部就没有任何变化和差异了。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 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2节) 一、儿童年龄特征 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由于其年龄特征的不同而分化,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不过在心理学研究中,由于年龄特征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年龄特征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人肯定年龄特征的存在,有人则只承认对某一事物认知的发展阶段性,而不承认总的、概括的年龄特征。 我们一般把整个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期( 3-6 岁)、童年期 (7--12 岁 )、少年期( 13-15 岁)。各个时期的儿童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感情、意志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心理年龄特征。 二、儿童年龄阶段适应性 儿童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生活范围和生活内容迅速扩大、身心发展不断实现飞跃的阶段,也是文学阅读兴趣、范围、能力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 从儿童文学作品和报刊的编辑出版看,儿童文学对儿童年龄阶段的适应性特点是十分明显的。 幼儿文学是适应学龄前幼儿的文学接受特点而创作的文学作品。 童年文学、少年文学由于童年期、少年期读者阅读心理的发展,尤其是审美情感的日渐丰富和审美理解能力的日渐提高,其思想、情感的容量和力度都有了加强,而不似幼儿文学那样相对浅显和单纯。 少年文学处于童年文学向成人文学的过渡阶段,其美学空间也是独特的。特别是少年读者的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因此少年文学作品在主题、意蕴等方面,都较幼儿文学、童年文学要深广一些。 第四节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一、概论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

中班语言教案 小小熊

中班语言教案小小熊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图画故事中的人物表情,并能用语言大胆地讲述出来。 2.学说:不行,你太小了,我忙着……的时候,你能会……”。 3.懂得平时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重点: 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 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 1、故事PPT , 2、比比哭脸,笑脸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小熊》。 ——在森林里住着五只熊,瞧!这就是小熊一家。(出示第一幅图),猜猜哪只是小小熊呢?(最小的)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比比。他比姐姐小一点,比哥哥更小一点,比妈妈更、更小一点,比爸爸呢,更、更、更小了。 ——比比的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难过),出示表情图片。那比比为什么会难过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就知道了。 二、阅读图书前半部分。 1、出示第二幅图,教师讲述故事内容

——比比和谁在一起?姐姐在采蜂蜜,比比想帮姐姐采蜂蜜,你们猜猜姐姐同意了吗?姐姐是怎么说的? ——姐姐说:不行,你太小了,我忙着采蜂蜜的时候,你可能会被蜜蜂叮到。 ——我们一起来学姐姐说一说。 ——姐姐不让比比帮忙,比比心里会觉得怎么样? (仔细观察比比的表情)。 ——姐姐不让比比帮忙,比比心里很难过,于是比比就去找哥哥。 2、出示第三幅图,教师讲述故事 ——哥哥准备去干什么? ——哥哥准备去钓鱼,比比也想跟着去钓鱼。猜猜哥哥会说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哥哥说一说。 ——哥哥不让比比帮忙,比比心里怎么样? 3、出示第四幅图,教师讲述故事 ——比比和谁在一起?谁能看图说说。比比想干什么?妈妈会说什么?——谁来学妈妈说一说。 ——妈妈不让比比帮忙,比比很难过。 4、出示第五幅图,教师讲述故事 小结:比比难过的原因 ——原来大家说比太小了,都不要他帮忙。比比觉得自己很没用,越想越难过。就哭了起来(出示哭的表情图片) 三、阅读图书后半部分。 (出示比比笑脸图片) ——看,小小熊脸上现在又是什么表情?(开心的)那他为什么会变得开心呢?我们接着在故事里找答案。 1、出示第六幅图。 ——看看这幅图上比比和谁,它们在干什么?

《儿童文学》教案

《儿童文学》教案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认真通读教材(《儿童文学引论》和《儿童文学作品选读》)的基础上,按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解析”等要求,掌握儿童文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理解儿童文学特别是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扩大学生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儿童文学素养;重点培养分析和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童话、寓言、儿童散文、儿童报告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的特点,撰写简评;初步学会创编短小的故事、童话以及儿童报告文学。 课时基本分配 绪论:2课时 ; 第一编:概述:1课时 第二编:婴幼儿、童年、少年前期、少年后期年龄特点及文学:4课时 第三编:文体 儿歌和儿童诗:1课时 儿童故事:1课时 寓言:1课时 儿童报告文学;1课时 十一后课时分配: 童话和儿童小说:3课时 , 散文:1课时; 儿童戏剧:1课时 第四编:3课时 讲评作业和总结辅导:1课时

绪论 一、知识点 1.什么是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①儿童文学的内容构成。②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富有儿童情趣)。 2.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特殊性,即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 ' 3.从题材、艺术手法、语言以及取材方向等四个方面,论述儿童文学创作的特殊性。 二、重点、难点解析 1.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教学重点) 儿童文学的内容构成主要有两部分,简言之,即依据作品主人公是不是少年儿童来划分。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如果仔细分析每一部分的意义层次,不难看出,对儿童文学内容构成的界定,其实有三个要素,分解如下: 第一部分:①以少年儿童为主人公,以描写少年儿童的生活为主;②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③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部分:①以成人为主人公,反映的生活主要是成人的;②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③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有“写儿童”与“写成人”之分,但不论是“写儿童”,还是“写成人”,只要它“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并且“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的作品就是儿童文学。 怎样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 观点一: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都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这种观点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但它相对忽视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相对忽视了儿童生活与整个社会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 观点二: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种说法从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界定儿童文学,符合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情况,但不够严密。今天,进入世界儿童文学宝库的许多作品,当初并非是专为儿童读者创作的;另一方面,仅有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的动机和愿望,未必能够创作出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来。 观点三: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儿童文学的确常常是以儿童和儿童生活为主要描述对象,但儿童文学也常常表现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反过来,专写儿童的作品也不一定就是儿童文学作品。 观点四: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从广义上说,这一说法并不错。但是,从儿童文学研究的角度看,停留在“教育”角度来谈论儿童显然是很不够的。因为可用来教育儿童的文学未必都是儿童文

儿童文学》教学大纲

《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儿童文学适用专业:幼儿教育专业 学时:64 其中:理论学时:46 实验(实践)学时:18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儿童文学》课程是幼儿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外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和基本理论;熟悉常用的体裁的各自特点和要求,提高学生对各种体裁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初步的创作能力,以及运用儿童文学于儿童教育活动之中的能力。此外,力求通过本课程教学,激发幼教专业学生对儿童文学的浓厚兴趣,驱动其积极学习和创作优秀的作品,有助于优化学生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综合素质,可以自主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设置。并通过所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锻炼自主进行设计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收对象、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儿歌和儿童诗、童话和寓言、儿童故事、儿童散文、儿童科学文艺、儿童图画书、儿童卡通读物、儿童戏剧文学、儿童影视动画等具体文学文种。通过文种解读、例文分析、习作讲评使学生对各类型的儿童文学形式有较深刻的领悟理解并学以致用,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儿童文学》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作为幼儿教师必备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熟悉并掌握童话、寓言等儿童文学常用形式,提高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鉴赏水平,为将来更好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扎实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使学生能够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各种文学体裁特点,赏析、演练各种文学作品,组织各种文学体裁教学活动。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儿童文学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结合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理论讲授和亲身示范。 3、素质目标 课程中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让学生进行各种文学作品的赏析、教学活动的演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扎扎实实地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

最新中班语言活动故事—水果屋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故事—水果屋教案 1.了解故事内容,观察主要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大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2.知道一幅图可以用一段话表示。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为何事这么高兴啊?”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 二、讨论交流。 1.说说故事里发生了哪些事? 2.寻找出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夜宿屋外的那一页。 3.重点观察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猜想角色的心理活动:――“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的果园丰收了,而它们为什么不高兴了呢?” ――“猜猜这会儿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会想些什么?” “这么多水果将屋子都占满了,该怎么办呢?” 4.继续看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怎样解决问题的。

三、完整欣赏: 1.完整听赏故事。 2.老师说故事中的一段,幼儿寻找相应的’图片。 3.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中的一段,其他幼儿共同寻找图片。 活动反思: 《水果屋》是一篇充满童真的故事,它以欢乐、温馨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孩子们,角色清晰可爱,场景简洁美丽,使孩子在阅读图书中获得美的享受。教师在带领孩子欣赏故事,阅读图书的同时,应注意提醒孩子们细心观察角色的表情变化,引导孩子们大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孩子在课堂上能安静地倾听故事,翻阅图书,并按照一页一页的顺序来阅读,形成了良好的、井然有序的阅读习惯。但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上课时,应更加放手让孩子们去独立阅读故事,揣摩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应限制幼儿,过多的干涉幼儿,让我们的孩子能更自信的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部) :学前教育学院 教研室(实验室) :艺术教研室 课程名称:儿童文学 授课班级:2012级学前教育 主讲教师:王晓阳 职称:讲师 使用教材:《学前儿童文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制

课程 名称 儿童文学总计: 51学时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分 3 讲课:54学时 实践:27学时 任课 教师 王晓阳职称讲师 授课 对象 专业班级: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共4个班基本 参考资料和教材《学前儿童文学》李莹、肖育林复旦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任务 内容课时分配章内容学时数 1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6 2 儿歌 6 3 幼儿诗 6 4 婴幼儿童话 6 5 婴幼儿故事 6 6 婴幼儿图画书 6 7 婴幼儿散文 4 8 幼儿戏剧8 9 作品集萃 3 合计:51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 公共选修课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二)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婴幼儿心理特征 (二)婴幼儿语言特征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几则孩子的有趣问答开始,思考孩子的视角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1、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 (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美理想,语言艺术。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3)学前:0-6岁,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注意:真正优秀的学前儿童作品是既适合婴幼儿阅读又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1、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1)自我抑制能力较差,易激动,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 (2)独立行走和摆弄物体。自主性开始建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目标前进,锲而不舍。 https://www.doczj.com/doc/2c17145253.html,/w51/play_album-aid-10301434_vid-Njc5NTQ1ODc.html (3)有一定的概括性,能进行想象和思维,有了自我意识。

中班语言活动讲故事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讲故事教案——老鼠嫁女儿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逐步了解故事中各形象之间的关系,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活动准备】: FLASH动画课件《老鼠嫁女儿》、老鼠的图片、音乐《老鼠爱大米》、各形象头饰。【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给幼儿看各种老鼠的图片与音乐,引起幼儿兴趣。 2、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了解故事中各形象的关系,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课件,倾听故事。 (①老鼠爸爸找了谁?它是最神气的吗?为什么?<鼓励幼儿有表情地分角色对话>②最后老鼠爸爸找了谁?) (2)边看课件边重新讲述故事。 3、分角色表演,体验故事的幽默感。 (老师旁白,幼儿分角色表演,引导幼儿注意讲述时的语气、语调和表情。)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区给幼儿提供表演故事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反思活动】 故事《老鼠嫁女儿》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mouse father. He wanted to marry his daughter to the greatest person in the world. But, who was the greatest person in the world? Oh! The sun! He must be the greatest person in the world. The mouse father went to talk to the sun. “Hello! Mr. Sun. I know you are the greatest person in the world. Would you marry my daughter?” “What? I’m not the greatest person in the world. The greatest person is the clou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