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新标准弃渣场布设浅析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新标准弃渣场布设浅析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新标准弃渣场布设浅析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新标准弃渣场布设浅析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新标准弃渣场布设浅析

摘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自2008年颁布实施的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生产建设项目不断增加,随之而生的水土保持方案数量也不断激增。但是对于

工程产生弃渣的处置、弃渣场的设计不够重视,导致弃渣不按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专门场地

堆放、弃渣场设计深度不足等多种原因,导致了多起弃渣场倒塌或是造成人员伤亡的现象,

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弃渣的处置、弃渣场的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探

讨生产建设项目中如何设计才能使弃渣场安全落地。

关键词: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

弃渣场的布置与设计是水土保持方案中措施布置与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关

系到下游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重要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等等,因此水

土保持方案设计中弃渣场的布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2019年4月1日正式实施《生产建

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替代原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对弃渣场在选址、设计中的新要求和新规定进行浅析,为以后水土保持

方案设中弃渣场的布置与设计打下伏笔。

1水土保持土石方平衡

对于土石方的要求由“土石方工程量应分项说明工程土石方挖方、填方、调入方、调出方、

外借方、弃方量”变为“根据项目组成和施工组织,分区统计并复核土石方中的挖方、填方、

借方(说明来源)、余方(说明去向)量和调运情况。”《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中第一次出现了“余方”新字眼。这就要求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中,从源头严

格限制弃方的产生,也就说水土保持方案应对工程土石方平衡有所调整,第一出发点就是工

程的余方要尽量综合利用,确实不能利用的才能产生“弃方”,否则不满足新技术规范水土保

持要求的“新潮流、新时尚”。同时对于“余方”的充分综合利用也是对水土保持法第二十八条“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其生产建设活动中排弃的砂、石、土、矸石、尾矿、废渣应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确需废弃的,应当堆放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

存放地,并采取措施保证不产生新的危害”内容的严格落实。

2弃渣场布设

2.1弃渣场选址

2.1.1 强制性条款对弃渣场选址的要求

严禁在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有重大影响的区域设置弃土(石、渣、灰、矸石、尾矿)场。这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替代原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以后,保留的仅有两个强制性条款中

的一个。足以说明新技术标准对弃渣场选址的重视度,因此工程产生的确实需要堆弃的弃渣

一定要按照新技术标准要求选址,不得随意倾倒或堆弃。

2.1.2 弃渣场选址的一般要求

弃土(石、渣、灰、矸石、尾矿)场设置尚需满足规定有:(1)涉及河道的应符合河流防

洪规划和治导线的规定,不得设置在河道、湖泊和建成水库管理范围内;(2)在山丘区宜

选择在荒沟、凹地、支毛沟,平原区宜选择在凹地、荒地,风沙区宜避开风口;(3)用充

分利用取土(石、砂)场、废弃采坑、沉陷区等场地;(4)综合考虑弃土(石、渣、灰、

矸石、尾矿)结束后的土地利用。

对于弃渣场的选址,优先利用工程开挖的取土(石、砂)场、废弃采坑、沉陷区,这样能尽

量减少工程新增占地、减少地表扰动、最大限度减少水土流失量。如确实需要产生新的弃渣

隧洞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方案

工程标段  xx市xxxx 隧洞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 Xxxx 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一年五月

隧洞弃渣场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 摘要:河流水电开发方案中的水库梯级电站,由于电站梯级开发和水库电站的特殊性以及工程所在河段地形条件限制,水库型电站弃渣场多布置于水库区内,根据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等要求,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分析研究水库型弃渣场的工程防护措施设计。 关键词:水库型弃渣场设防洪水标准拦渣堤浆砌块石护坡干砌大块石护坡 1前言 四川西部地区河流众多,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四川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实现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四川已将水电列为全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四川境内水力资源最为丰富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青衣江及岷江上游等河流由高原山区流向丘陵盆地,落差大,水量丰沛,河流地形陡峻、比降大。大、中型水电工程或中、小河流水电梯级开发方案中都有水库梯级电站。由于河流水电梯级开发和水库电站的特殊性以及工程所在河段地形条件限制,水库型电站的弃渣场大多布置于水库区内河道两岸。电站施工期,弃渣场可能受设防洪水影响,运行期,渣体坡面将受库水升降影响,因此,弃渣场的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设计是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内容。本文即对水库型弃渣场的工程防护措施设计进行分析研究。 2 水库型弃渣场布置及使用特点 布置于水库淹没区范围内的弃渣场称为水库型弃渣场,这类渣场常见于堤坝式或混合式水电站工程。

2.1  布置特点  由于河流水电开发是以梯级式电站开发方案为主,在河流规划中,为充分合理利用水力资源,梯级电站是一级接一级布置的,所以在其工程区域之外布置弃渣场是不现实的,只能在工程区河段内寻找弃渣场。堤坝式或混合式水电站工程所处河段的地形条件,除水库淹没区河段地形平缓外,其余工程区地形均较陡,在水库淹没区外找不到或找不足堆渣场所。鉴于水库型工程所处河段的地形条件限制,在对工程安全、河道行洪和经济效益不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将部分工程弃渣场布置于水库淹没区内的河道两岸地势平缓的区域,采取挡渣墙(堤)和工程护坡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弃渣场进行保护。 使用特点  2.2 水库型弃渣场在电站施工初期即开始堆渣,一般情况下,堆渣体堆置于河道两岸地形平缓、地势低矮的地方。工程施工期:渣场底部渣脚可能受到河道洪水的影响;电站运行期:由于渣场位于水库淹没区范围内,水库蓄水后,渣场受水库水位升降影响。 3 水库型弃渣场水土流失危害 由于弃渣堆放在河岸,若不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不当,弃渣垮塌或被洪水冲毁,将造成山洪、泥石流等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甚至堵塞河道,影响河道行洪。 4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 弃渣位于水库淹没区,其防护措施自然与水库区各特征水位有密切关系,据此对水库型弃渣场进行分类防护。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及其作用研究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水土保持的对象不只是土地资源,还包括水资源。水土保持的内涵不只是保护,而且包括改良与合理利用。 对于水土保持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地定义: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主要涉及预防、治理以及成果管护3个层面。预防主要是针对一些尚未造成水土流失或水土流失状况较轻的地区,在这一地区除了要采取植物"工程等技术措施外,还要加大水土保持宣传,激发地区人民的积极性以及保护意识。而治理则是针对已经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的地区,这一地区会采取植物、工程以及耕作措施等进行治理。成果管护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可以有效巩固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 一、水土保持的目标和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绿洲生态环境恶化、天然草场退化、山区生态屏障破坏导致的水资源涵养功能下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新的形势下,水利部确立了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基本思路,明确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三大目标”、“四项任务”。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三大目标 (1)在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减少进入江河泥沙的同时,加强对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的控制和对重点江河湖库周边的水源保护及生态改善。 (2)在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突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开发,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3)在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干旱、洪涝灾害的同时,重视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四项任务 (1)预防监督 重点加强对主要供水水源地、库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能源富集、开发集中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案技术审查要点 为提高水土保持案技术审查质量,依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GB50433-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50434-2008 )等技术标准,制定本审查要点。 一、总体要求 1格遵守现行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水利部有关规定。 2、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相关行业技术标准。 3、贯彻新政策,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4、遵守制度,廉洁从业,客观公正。 5、认真落实有关水土保持案的具体要求,切实把握水土保持案质量。凡是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通过技术审查: (1)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重要湿地,不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 (2 )选址选线未避让《水土保持法》规定区域的,或无法避让《水土保持法》规定区域,案没有提出提高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围要求的;未避让《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规定应避让区域的。 (3)选址选线比选案从水土保持角度明显优于推荐案,无明显制约因素的。 (4)主体工程布局明显不利于水土保持的。 (5)工程扰动面积明显超过合理围的

(6 )排弃的砂、、土、矸、尾矿、废渣没有综合利用案的;确需废弃、没 有落实存放地的,或存放地设置不符合规要求的。 (7 )取土场地未落实,或取土场设置不符合规要求的。 (8)水土保持措施有重大遗漏或者明显不合理的。 (9)地点、名称、重要数据、图表等非技术性错误超过5处的。 (10)报告书编制质量差,评审会打分低于70分的。水土保持案技术评审赋分标准见附录1。 二、报告书各章审查要求 1综合说明 审查重点: 是否高度概括、简明扼要地反映案的主要容。具体要求如下: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应明确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1.1.2项目基本情况 应明确项目位置,建设性质,规模与等级,项目组成,占地面积,土挖(含 表土剥离量)、填(含表土回覆量)、借、弃和表土剩余量,建设生产类项目还 应说明年排放灰渣量、矸量、排土量、尾矿量等,取土场和弃渣场数量,拆迁(移民)安置,专项设施改(迁)建,开工与完工时间,总工期,总投资与土建投资,项目法人

都龙至都龙口岸公路弃渣场选址及其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都龙至都龙口岸公路弃渣场选址及其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摘要: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渣量较大,且弃渣多沿线分布。因此在进 行山区公路建设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弃渣场将沿线的弃渣集中堆放,不仅能保护当 地的生态环境,还能防止建设过程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本文在着重介绍弃渣场 选址原则及其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都龙至都龙口岸公 路建设弃渣场选址及其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方案。 关键词:公路;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堆筑形式;挡渣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平原地区公路建设事业突飞猛进的同时,山区公路建设也在飞速发展。然而,由于山区可供农民耕种的耕地不多,耕地多 是沿着沟谷、水系分布,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占用耕地,其相应的投资 较大,加之山区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极其复杂,公路建设过程中开挖回填土 石方量较大,更进一步加剧了公路建设的投资,并且由于公路的线型特点,弃渣 均沿线分布。因此,大部分公路建设产生的多余渣土在公路沿线随意堆弃,加剧 了区域水土流失的发生。本文以都龙至都龙口岸公路为例,对其建设过程中弃渣 场选址及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设计,规范弃渣处理行为,为山区公路建设过 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帮助。 1 工程概况 都龙至都龙口岸公路工程地处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都龙镇,公路全长 24.512km,包括主线全长15.885km、都龙联络线全长1.026km、金厂联络线全长7.601km三个部分。公路等级为二级,主线、都龙联络线设计速度60km/h,路基 宽度为12m,最大纵坡6%;金厂联络线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为8.5m,最 大纵坡7%。共有桥梁31座(主线21座,金厂联络线10座),涵洞63道(主 线39道,都龙联络线4道,金厂联络线20道)均为新建,与其他公路平面交叉17处,通道10处。起点位于文山至都龙二级公路K94+160处,止点位于都龙口岸。本工程大部分路段为新建,新建路段长23.85km。其中主线和都龙联络线全 部为新建,金厂联络线为沿旧路改造,需改建老路662m,路基宽度由6.5m宽沥 青混凝土路面的四级公路扩建至8.5m。本工程拆迁房屋12262m2。本工程部分新建路段较靠近老路、乡村道路,原有老路和乡村道路均可利用,需新建保通施工 便道以保证与原有老路和乡村道路的畅通;部分新建路段离老路较远,主体设计 新建15.81km施工便道以满足施工要求。 本工程共产生开挖土石方182.85万m3(表土剥离10.91万m3,清除软基 8.74万m3,基础开挖162.22万m3,建筑垃圾0.98万m3),填方100.35万m3(基础回填91.61万m3,片碎石换填8.74万m3),外借方8.74万m3,共产生 弃方80.33万m3(扣除表土剥离10.91万m3),设计方案共拟定了4个弃渣场,用于工程所弃土石方堆放,总容量为119.05万m3,占地面积11.1hm2。 2 弃渣场选址及分类 2.1 弃渣场选址原则 (1)公路工程为线性工程,弃方分布比较长,适当增加弃渣场数量,以减少 弃渣的运距,弃渣运距控制在5km以内。(2)弃渣场选址应遵循“少占压耕地, 少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原则。山区、丘陵区弃渣场宜选择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地形相对平缓的沟谷、凹地、坡台地、阶地等;(3)弃渣场尽 可能选在远离公路的一面,如不能避免,后期要加强生态恢复工作,以减少其对 公路沿途景观的破坏;(4)尽可能选择项目沿线废弃砂石坑作为渣场;(5)弃

高速公路已有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

高速公路已有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 发表时间:2019-07-17T14:35:55.6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王晓晖 [导读]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某高速公路已有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为例,阐述了高速公路已有弃渣场水土保持总体设计布局。 广东河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某高速公路已有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为例,阐述了高速公路已有弃渣场水土保持总体设计布局。并结合高速公路已有弃渣场地形地貌、弃渣方式及弃土量,对高速公路已有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及实施路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为高速公路已有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优势的充分发挥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高速公路;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 前言 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土石方材料,而由于高速公路建设线路较长。再加上地势、运输距离等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较大数量的弃渣。为便于施工、避免随意弃渣情况,部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附属模块设置了弃渣场。弃渣场水土保持效果对弃渣场的施工规范程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已经完成整治的弃渣场设计经验适当分析非常必要。 1.高速公路已有弃渣场概述 广乐高速公路包括坪石至樟市段、樟市至花东段两部分,其中坪石至樟市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已编制完成。且编制完成的方案经广东省水利厅审批后同意施工;而广乐高速公路樟市至花东段顺接坪石至樟市段终点需经过英德、清远市清城区、广州市花都区等区域,与机场高速北延线直接相连。广乐高速公路樟市至花东段全长为139.819km,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20.0km/h。该高速公路工程内部共设有桥梁、隧道、互通立交数量分别为82座、9座。14座,工程桥隧比29.55%。项目预计施工工期为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工期48个月。2008年01月,受建设单位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委托,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承担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2.高速公路已有弃渣场水土保持总体设计布局及工程量 该高速公路已有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主要包括截排水工程、拦挡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几个模块。其中截排水工程,主要是在该高速公路路基填方边坡坡脚位置,或者取土场区域,合理布置;拦挡工程主要包括临时导流、表土临时拦挡和临时排水等模块;而护坡工程,则是在该高速公路路基填方边坡护坡,或者该高速公路取土场进行边坡开挖;土地整治工程主要是在施工结束后,以取土场、弃渣场为重点,进行土地整治。并在路基边坡、服务管理区、取土场、弃渣场和施工便道等区域,综合采用喷播植草防护、栽植乔灌木、撒播草籽等方式,进行植物措施设置。 该高速公路已有弃渣场水土保持主要工程量包括工程措施量、植物措施量、临时工程量三个模块。其中工程措施量包括挖土方(98978.0 m3)、C20混凝土预制块(670.00 m3)、土地整治(259.63hm2)、浆砌石方挡土墙(15743.00 m3)、水泥砂浆抹面(152506.00 m3)、浆砌石方护坡(57466.00m3),砂砾石(2511.00 m3)等几个模块;而植物措施量除546354.0个40cm×40cm穴状整地以外,还包括546354.0个30cm×30cm穴状整地及近二十万株黎蒴栲、紫穗槐、金合欢栽植作业。同时还需要进行近万株枫香、马占相思、常春藤、爬山虎栽植作业。整体草籽撒播量及面积分别为87772m2、221.5 hm2。临时措施工程量包括编织袋土(25682 m3)、临时排水挖土(22455m3)、临时覆盖彩条布(6300 m2)、水泥砂浆抹面(181020 m3)。 3.高速公路已有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及实施 3.1弃渣场水土保持防治目标 由于该高速公路将弃渣看做一个整体,该高速公路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目标主要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8%;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7%;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0%;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覆盖率30%。 3.2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及实施 依据上述计算结果,可得出该弃渣场地基承载力整体偏低,且边坡陡峭程度较大。因此,在该弃渣场削坡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采用坡脚支挡与削坡相结合的措施。即在该弃渣场边坡坡脚设置一4.4m高的重力式挡土墙支挡。随后在该边坡每间隔10-20m位置设置一宽1.9m的平台。其中首级边坡平台需要以支挡墙顶部为起始点,依据1/1.75的坡率,进行削坡处理;而次级边坡或后续边坡可依据1/1.15的坡率,进行削坡处理。在最后一级削坡处理后,可将部分削坡土方用于支挡墙墙背回填施工。其余土方则可均匀堆积在弃渣场坡顶位置,利用压土机碾压密实后,进行植被保护措施,以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 一般来说,对于需要恢复林地的弃渣场,设计人员可采用针阔混交林与草籽撒播结合的方式,行间混交株距为2.1m。其中针叶树种可采用常见经济树种马尾松、圆柏,阔叶树种可选用本地树种枫香、木荷等。每公顷种植马尾松、木荷等针阔混交树木1668株,单位面积定制1668株,均采用一年生一级根苗。在植株种植方式、规格及要求确定之后,相关人员可选择规格为0.59m*0.59m*0.59m的穴状整地方式,在浇足底水的基础上,栽植适量根苗,并填土踏实。同时在树木栽植期间,向空隙地区均匀撒禾本科多年生狗牙根草籽,以保证地表植被在短时间内恢复(图1)。 图1 某高速公路弃渣场植被种植 其次,依据该弃渣场地质条件及弃渣组成成分,可以最不利条件下挡渣墙尺寸为依据,进行稳定性验算。在得出挡渣墙抗滑移系数、抗倾覆系数、合力偏心距及地基承载力后,确定该弃渣场支挡墙类型。 在具体计算过程中,由于该弃渣场前期勘测填土倾角为26.5°,渣体内摩擦角为31.9°,填土容重为18.9kN/m2,挡渣墙与填土间内摩擦

工程建筑施工水土保持措施方案-

.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2 - 二、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目标............................................................ - 3 - 三、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与管理............................................................ - 3 - 四、水土保持标准 ................................................................................ - 4 - 五、水土保持的目标 ............................................................................ - 4 - 六、水土保持措施 ................................................................................ - 4 -

一、工程概况 1.1 电厂规模 中电新能源热电厂2×350MW级燃机扩建工程。老厂规模为2×180MW 9E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老厂的天然气由城市燃气运营商新奥燃气公司提供,新奥燃气公司与厂区相邻,位于厂区东北侧。原电厂燃用双燃料,即燃用天然气,以轻油作为备用。目前业主已经完成油改气,厂区的油罐和油泵房已拆除。 本期扩建2×350MW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及相应的公用设施,部分公用系统按3×460MW机组预留,电厂最终规模为3×460MW(改进型)机组。 1.2 现场条件 电厂位于工业园南部工业组团的南端,为二类工业用地。电厂东侧地块为新奥燃气公司和LNG分输站,往东距离莞深高速公路约300m,北侧为电厂主要热用户——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西侧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预防和治理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审批和监督实施,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是指生产建设过程中需要挖填土石方,扰动地表,损坏植被的生产建设项目。 第三条(管理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权限,负责水土保持方案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方案效力)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后续设计和施工、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依据。

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生产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不得实施“三通一平”前期工程。 第五条(编制机构)水土保持方案由生产建设单位编制。没有能力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应当委托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机构编制。 第六条(方案内容)水土保持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生产建设项目概况及项目所在区域概况; (二)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与水土流失预测; (三)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四)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局; (五)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第七条(方案分类)根据生产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分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两类。 征占地面积在5公顷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5万立方米以上的,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征占地面积不足5公顷且挖填土石方总量不足5万立方米的,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第八条(方案深度要求)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应当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要求。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深度,应当与主体工程设计阶段和

浅析已开工项目补报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

一、前言 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审批是项目建设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展开的依据。 为落实《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 号)和《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对违法违规生产建设项目进行集中查处的通知》(鲁水保函〔2019〕23 号),进一步遏制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宽松软”的问题,青岛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全面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督查,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监督执法要求责任单位限期补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本文结合笔者参与最近补报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技术审查,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做法进行探讨。 二、相关依据 1. 技术审查依据

根据《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号),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应当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意见是行政许可的技术支撑和基本依据。 技术审查的依据主要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51240-2018)、《水土保持工程调查与勘测标准》(GB/T51297-2018)、《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SL773-2018)等,均是2018 年更新后新发布规范、标准。 2. 补报水保方案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生产建设项目应当依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生产建设单位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而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处5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生产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鉴于此,补报水土保持方案本身属于违规行为。在实际技术审查中,要求报告中首先界定为补报性质,必须明确表明为什么补报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072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标准版本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 法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预防和治理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审批和监督实施,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

是指生产建设过程中需要挖填土石方,扰动地表,损坏植被的生产建设项目。 第三条(管理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权限,负责水土保持方案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方案效力)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后续设计和施工、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依据。 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生产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附件 水土保持方案示范文本 B.1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内容及章节编排 1 综合说明 1.1项目简况 1.1.1项目基本情况 简述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位置(点型工程介绍到乡级、线型工程介绍到县级)、建设性质、规模与等级、项目组成、拆迁(移民)数量及安置方式、专项设施改(迁)建、开工与完工时间、总工期、总投资与土建投资等,明确工程占地面积、土石方“挖、填、借、余(弃)”量、取土(石、砂)场和弃土(渣、灰、矸石、尾矿)场数量。矿山工程尚应明确地质储量、首采区位置、服务年限、生产期年排弃渣量等。 1.1.2 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简述项目工程设计情况和方案编制过程。已开工项目补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应介绍项目进展情况。 1.1.3自然简况 简述项目区地貌类型、气候类型与主要气象要素、土壤类型、林草植被类型与覆盖率、水土保持区及容许土壤流失量、土壤侵蚀类型及强度、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涉及水土保持敏感区情况。 1.2 编制依据 列出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所依据的主要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技术资料。其他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在报告书相应位置说明。 1.3 设计水平年 根据本标准第4.1.3条的规定,确定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 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按县级行政区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对跨县级以上行政区的项目,报告书后应附防治责任范围表),并符合本标准第4.4.1条的规定。 1.5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1.5.1 执行标准等级 确定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 1.5.2 防治目标 根据本标准第3.1.3条的规定,明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线型工程有分段标准时应确定分段指标值和综合指标值(对涉及区域较大项目,报告书后应附防治标准指标计算表)。 1.6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结论 1.6.1 主体工程选址(线)评价 简述从水土保持角度对主体工程选址(线)的评价结论。 1.6.2 建设方案与布局评价 简述从水土保持角度对建设方案、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取土(石、砂)场设置、弃土(渣、灰、矸石、尾矿)场设置、施工方法与工艺、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结论。 1.7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简述可能造成土壤流失总量、新增土壤流失量、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水土流失主要危害。 1.8 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成果 简述各防治区措施布设情况。工程措施应明确措施名称、结构形式、布设位置、实施时段,植物措施应明确植物类型、布设位置、实施时段,临时措施应明确措施名称、布设位置、实施时段。 明确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工程量。植物措施统计面积,工程措施统计拦挡措施的体积、排水措施长度、边坡防护面积、土地整治面积、表土剥离数量,临时措施统计临时拦挡、排水数量及苫盖面积等。 1.9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简述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时段、方法和点位布设情况。 1.10 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成果 简述水土保持总投资和工程措施投资、植物措施投资、临时措施投资、独立

弃渣场水土保持及方案

某某高速公路第合同段 弃渣场水土保持实施方案 中国中铁 编制:黄少鹏 _____ 复核:苏伟恒 审批:侯阿龙 _____ 中国中铁有限公司 公路第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二年八月十五日

一、.................................................. 编制依据 1 二、.................................................. 编制目的 1 三、.................................................. 工程概况 1 四、.............................................. 具体实施方案 1 1、.............................................. 弃渣场设计1 2、........................................ 水土流失条件分析3 3、............................................ 措施编制原则3 4、................................................ 防治目标4 5、...................................... 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4 五、.............................................. 方案保证措施 5 1、质量保证措施 5 2、........................................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6 3、............................................ 环境保护措施6

侯小屯弃渣场永久水保持措施

侯小屯弃渣场永久水保措施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水土保持措施布置 (1) 3、水土保持工程量 (1) 4、水土保持防护措施 (2) 4.1、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 (2) 4.2、挡水土埂施工 (2) 4.3、坡面排水沟施工 (3) 4.4、坡脚排水沟和抛石防冲槽措施 (3) 4.5、浆砌石框格护坡 (4) 4.6、植物施工 (4) 5、浆砌石施工 (4) 5.1、施工工艺流程 (4) 5.2、石料的选用 (5) 5.3、浆砌石体砌筑 (5) 5.4、水泥砂浆勾缝 (5) 5.5、浆砌石体养护 (5) 6、质量保证措施 (6) 6.1、原材料质量控制 (6) 6.2、质量要求 (6)

1、工程概况 侯小屯弃渣场位于鹤壁市淇滨区侯小屯村西,规划安置总干渠鹤壁段第三标段产生的弃土弃渣120万m3占地面积33.33h㎡,为临时占地。土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少量林地和园地。场地西高东低。弃渣场南部靠近冯岗沟,东部距总干渠占地线15m左右。 2、水土保持措施布置 根据弃渣场顶面现状,根据设计图纸侯小屯弃渣场顶面整治为三个台地,场顶高程分别为113.5m、111m和108m。按弃渣场移交规划规则,弃土弃渣场顶面复耕、恢复道路及地力,全部复垦成耕地。3、水土保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挡水土埂长3019m,土方填筑1208m3;坡面浆砌石排水沟长329m,浆砌石178m3,土方开挖428m3,土方填筑250m3;坡脚浆砌石排水沟长903m,浆砌石729m3,土方开挖1670m3,土方填筑487m3;坡脚抛石防冲槽34个,浆砌石118m3,土方开挖821m3,土方填筑703m3,抛石17m3;浆砌石喇叭口34个,浆砌石95m3,土方开挖379m3,土方填筑251m3;平台排水土沟540m,土方开挖270m 3;浆砌石框格护坡长1035m,浆砌石509m3,土方开挖1242m3,土方填筑733m3;直播种草31801㎡;栽植紫槐62688株。 表土防护工程量:编织袋装土267m3,防尘布928㎡。

浅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水保措施

浅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水保措施 浅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各项水保措施 摘要:当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监理程序及健全验收制度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水保;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据1996年调查,江西省99个县、市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2.2万hm2,占土地总面积21.1%。其中轻度流失面积122.8万hm2,中度流失面积104.4万hm2,强度及其以上的流失面积124.9万hm2,详见表1。据调查推算全省每年土壤侵蚀量达1.65~2.2亿t,相当于损失5万余hm2、20cm厚的耕作层,如表2所示(这不包括人为开矿修路等基建项目直接废弃的泥沙),其中以赣州地区为最大,达4873万t。 表1各级侵蚀区面积占全省土地及流失面积比例 一、开发建设项目引发的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1、土壤抗侵蚀能力下降。土方开挖为项目建设主要工程之一,开挖过程中,大量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被迫从基岩剥离,造成土壤的成分与结构被破坏,对其透水、抗蚀、抗冲等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土壤拦截和蓄积雨水性能下降,很容易使水土严重流失;工程施工时的扰动再塑,使得坡度和坡长等地形要素在短期内产生很大变化,产生大量人工坡面和悬空面,使岩土层原始平衡状态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的形成;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量排放的松散弃土弃渣,稳定性差,在没有植被覆盖时,很容易形成风力侵蚀,遇到暴雨或长期连续降水的情况,就会出现水力侵蚀。这些松散堆积物如果被随意倾倒在河道内,将水流流势改变,影响河道行洪性能,在强降雨时容易引发洪水

水土保持措施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内容......................................................... 三. 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四、水土保持措施..................................................... 五、水土保持质量保证措施 (7) 六、引水标准和规程规范............................................... 水土保持措施计划 一、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湍河渡槽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小王营~冀寨之间的湍河上,西距邓州~内乡省道3km,北距内乡县20km,南距邓州市26km。渡槽槽身为相互独立的3槽预应力混凝土U型结构,单跨40m,共18跨,单槽内空尺寸(高×宽)7.23m×9.0m。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干线工程为Ⅰ等工程,输水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湍河渡槽为输水工程的一部分,其主要建筑物为1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湍河渡槽设计流量为350m3/s,加大流量为420m3/s。 湍河渡槽顺总干渠流向,自起点至终点,依次为右岸渠道连接段、进口渐变段、进口闸室段、进口连接段、槽身段、出口连接段、出口闸室段、出口渐变段、左岸渠道连接段等9段组成,其中右岸渠道连接段设退水闸1座,工程轴线总长1030m,起点桩号为(TS36+289.000),末端桩号为(TS37+319.000),据流域内内乡气象站实测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4.0℃,实测极端最高气温42.1℃,实测极端最低气温-14.4℃,多年年平均地温(距地面0cm)17.7℃,日照时数1933.7h。全年盛行的风向为NE,多年平均风速

2017年咨询师继续教育100分试卷(水利水电工程三阶段水土保持设计)

2017年咨询师继续教育 水利水电工程三阶段水土保持设计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 某丘陵山区的水利枢纽工程,移集中安置人口达到2万人,初步设计阶段应当编制移民水土保持()。 A.章节 B.附件 C.专篇 D.方案 2. 某水库枢纽工程位高山峡谷区,施工布置时弃渣场处理最正确的是()。 A.全部弃入库区 B.全部弃渣在库外 C.不影响运行时可弃入库内 D.不影响运行时,可弃入死库容 用户答案:[D] 得分:20.00 3. 可行研究阶段水土保持专业设计的最关键环节是()。 A.植被保护建设计 B.投资合理性分析 C.制约性因素分析 D.取料场场址确定 用户答案:[B] 得分:20.00

4. 弃渣场防护工程设计应在()基础上进行。 A.地基稳定 B.有材料源 C.渣场稳定 D.地质钻探 用户答案:[C] 得分:2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土保持设计重点是()。 A.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明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B.分析计算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貌植被的面积、弃土弃渣(石)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预测水土流失量及危害 C.确定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按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对拟定的防治措施进行设计,并推算各类工程的工程量 D.进行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进度安排 用户答案:[ABCD] 得分:10.00 2.项目建议书阶段深度和主要内容为()。 A.简要说明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状况 B.初步进行水土保持约束性分析,主要分析建设方案是否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初步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C.初步进行水土流失预测 D.初步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执行标准等级和防治目标 用户答案:[BCD] 得分:0.0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强制条文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强制条款) 3.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及其措施总体布局应遵循下列规定: 1 应控制和减少对原地貌、地表植被、水系的扰动和损毁,保护原地表植被、表土及结皮层,减少占用水、土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2 开挖、排弃、堆垫的场地必须采用拦挡、护坡、截排水以及其他整治措施。 3 弃土(石、渣)应综合利用,不得利用的应集中堆放在专门的存放地,并按“先拦后弃”的原则采取拦挡措施,不得在江河、湖泊、建成水库及河道管理范围内布设弃土(石、渣)场。 4 施工过程必须有临时防护措施。 5 施工迹地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恢复其利用功能。 3.2.1 工程选址(线)、建设方案及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选址(线)必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应避开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 2 选址(线)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严重试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 3 城镇新区的建设项目应提高植被建设标准和景观效果。还应建设灌溉、排水和雨水利用设施。 4 公路、铁路工程在高填深挖路段,应采用加大桥隧比例的方案,减少大填大挖。填高大于20m或挖深大于30m的,必须有桥隧比选方案。路堤、路堑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基础上,应采用植物护坡或工程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设计方案。 3.2.2取土(石、料)场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严禁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分的崩塌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设置取土(石、料)场。 2在山区、丘陵区选址,应分析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

3.2.3 弃土(石、渣)场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得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的安全。 2 涉及河道的,应符合治导规划及防洪行洪的规定,不得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设置弃土(石、料)场。 3 禁止在对重要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行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布设弃土(石、料)场。 3.2.4 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施工场地占地,避开植被良好区。 2 应合理安排施工,减少开挖量和废弃量,防治重复开挖和土(石、渣)多次倒运。 3 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时序,缩小裸露面积和减少裸露时间,减少施工过程中因降水和风等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 4在河岸陡坡开挖土石方,以及开挖边坡下方有河渠、公路、铁路和居民点时,开挖土石方必须设计渣石渡槽;溜渣洞等专门设施,将开挖的土石渣导出后及时运至弃土(石、渣)场或专用场地,防止弃渣造成伤害。 5施工开挖、填筑、堆置等裸露面,应采取临时拦挡、排水、沉沙、覆盖等措施。 3.2.5 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道路、伴行道路、检修道路等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减少施工扰动范围,采取拦挡、排水等措施,必要时可设置桥隧;临时道路在施工结束后进行迹地恢复。 2主体工程动工前,应剥离熟土层并集中堆放,施工结束后作为复耕地、林草地的覆土。 3 较少地表裸露的时间,遇暴雨或大风天气应将加强临时防护。雨季填筑土方时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避免产生水土流失。 4临时堆土(石、渣)及料场加工的成品料应集中堆放,设置沉沙、拦挡等措施。 5 开挖土石和取料场地应先设置截排水、沉沙、拦挡等措施后再开挖。不得在指定取土(石、料)场以外的地方乱挖。 6 土(砂、石、渣)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沿途散溢,造成水土流失。 3.3.1 风沙区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控制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等扰动范围,保护地表结皮层。

如何编制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

如何编制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 如何编制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 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总体目标为:因地制宜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地防治责任范围 内的水土流失,达到地面侵蚀量显著减小,具体目标为: (1)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将因工程新增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扰动土地治理率达95%以上。 (2)项目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5%以上。 (3)科学合理地布置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弃渣乱堆乱放,建设期拦渣率达95%。 (4)林草植被覆盖率达60%以上。 编制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的措施: 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水土保持措施如下:1、弃渣场弃渣前,先清除地表草皮及腐殖土,并将其集中堆放,弃渣完毕后部分可用于复耕 利用。2、弃渣场在弃渣过程中应当按照普通路基填筑方式,分层堆填,必要时应使用压 路机对弃渣碾压,使其满足基本的压实稳定性。弃渣堆放边坡坡率不应陡于1:1.75,堆填是严格控制边坡坡比,每层填筑顶部向外设3%横坡,将水汇入排水沟内。 3、由于弃渣场弃方时间较长,未成型前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同时临时排水设施不 应影响到周边原有农田、林地、山地的水土平衡,应对弃渣过程中临时排水进行集中或直 接流入附近河流。 4、弃渣场坡脚防护可在填筑2米后施工,严格按照设计高度进行坡脚防护,必要时 可加长挡墙,以保证弃渣场弃方稳定。 5、汛期来临之前,项目部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水土保持物资及器材,并对水土保持器 材进行预试、维护、保养保证汛期随时可投入使用。 6、弃渣场边坡排水本着同时、及时原则,经项目部研究确定,每堆填2米则对弃方 边坡排水沟急流槽及横向排水沟进行施做,同时弃方顶应修横向坡度,保证表层水可以汇 集并排入已施做好排水沟内。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办法

建设期水土保持工作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水行政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土保持工作涉及的范围主要是水行政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第三条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坚持谁开发建设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 二、分工与职责 第四条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 1、认真组织公司全体人员,学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国家、省、部有关水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积极联系本地区水保部门,明确工程项目的水保要求,制定和落实工程项目的水保措施。 3、加强各施工单位水保检查和监控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的监理、监测的管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施工单位进行水保工作的评定。 4、督促各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坚持清

结生产,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材料的消耗,将工程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第五条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责: 1、认真组织各施工参建人员,学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国家、省、部下发的有关水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交底书。 2、积极配合当地水保部门,明确相关要求,制定和落实各项目水保措施。 3、加强日常检查和监控工作,加强对水土保持监理、监测的检查及管理,记录存档。 4、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咨询单位的工作职责 1、咨询单位主要负责对水土保持设计方案和措施进行审查。 2、审查施工图设计时,应对水土保持措施、方案进行审核,不符合规定和技术要求的提出审查修改意见。 3、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对施工单位在施工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实施办法进行审核,提出审查修改意见。 4、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指导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发现存在问题分析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协调组织处理。 第七条设计单位的工作职责: 1、设计单位主要对水土保持的设计负责。在设计中要全面贯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