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制度车间各工序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车间各工序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车间各工序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车间各工序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车间各工序管

理办法

车间各工序管理办法

壹.下料工序

1.人员编制:共6人。班长1人,主操作手1人,副操作手2人,半自动切

割下料1人,清理毛刺、氧化铁力工1人。

2.设备配置:多头数控切割机1台、交流弧焊机1台、半自动切割机1台。

3.工作内容:所有主次结构翼缘板、腹板的切割下料,异形板下料,所有主结

构连接板及柱脚板下料,大型小件的冲料,箱形梁(柱)翼缘板、腹板的坡口加工;下料后的毛刺清理、编号。

4.作业指导书:

○1、数控切割机必须由专人操作,数控程序由专人编排,严禁其它人员操作,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熟悉数控火焰切割的原理和工作原理。熟悉掌握操作程序和设备功能,方可上机操作。

○2、操作者于开机切割时,首先必须要检查各部件是否均能正常工作,系统电源电压是否达到要求,气路管道是否有漏气现象等。对所有连接管路、仪表阀门及电源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误后方可开机工作。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且修复。

○3、切割料完毕从切割架上吊下来时,挂钩者要选择好站脚的地方,避免脚下踩空,发生扭伤事故。

○4、操作者于工作完毕或下班后,必须要切断电源,且关闭气体阀门,将切割机开到指定停机地点,清理现场,摆放好切割完毕的产品,使之整齐有序。

○5、操作者必须定期检查纵向、横向的限位开关,保证完好动作,严防事故发生。

○6、数控机必须专人操作,专人保养。严防错误操作,必须经常保持操

作箱的内外整洁,严防金属粉尘、酸性物质污染现场,减少系统故障的发

生。

○7、操作者必须经常地对切割机的导轨、齿轮、齿条进行刮扫保养和润滑。保持表面整洁,减少磨损,延长部件使用寿命,提高加工质量。

5.质量控制办法控制点和检验标准:要求切割件端面平整、光滑,无倾斜角,且及时清除氧化铁。

○1、板或型钢切割尺寸、宽度、长度于±1mm以内。

○2、切割直条件端面切痕深度-1mm以内,不能超差。

○3、切割变径面端面切痕深度-1mm以内,不能超差。

6.材料利用率:按照下发的详图,科学合理的排版下料,计算要精确,本着不浪费壹寸料的原则,材料利用率要达到98—99%之上,异形达到90—95%之上。

7.和上下道工序交接要点:本着给下道工序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要求本工序做到

○1、下料误差要控制于规范以内±0.2mm。

○2、角度要规范,条板要直(平)。

○3、毛刺、氧化铁应清理干净,运送到指定地点,分类摆放;摆放要整齐,数量要准确,标识要清楚,产品应合格。

8.质量差错处罚要点:

○1、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5000之上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计件工资总额的10%,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500元

的罚款。

○2、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3000元之上5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7%,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300元罚款。

○3、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之上3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5%,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4、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3%,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100元的罚款。二.剪板:

1.人员配置:共2人。技工1人,辅助工1人。

2.设备配置:剪板机1台。

3.工作内容:板厚于16mm以下的所有主、次结构小件的配套下料。

4.作业指导书:

○1、开机前,应检查机械各部位是否良好,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刀口是否有缺损。开机空转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作业。

○2、剪切钢板的厚度不得超过机械规定能力。应根据钢板厚度调整切刀间隙,且经手动及空车运转试验。

○3、切窄钢板时,应用宽钢板压住,使窄钢板能被压牢。

○4、严格按操作顺序进行送料、剪切操作。严禁将手伸进压紧装置内侧。壹人之上作业时,须根据指挥人员的信号作业。

○5、送料要正、平、稳。手指不得接近切刀和压板。

○6、制动装置应根据磨损情况及时调整。

○7、工作结束后切断电源,及时清理工作场地的边角余料。

5.质量控制办法控制点和检验标准:保证几何尺寸.且规角。

1.每块板件(包括连接板)宽度.长度误差控制于±1.0mm

2.切割端面深度偏差控制于0.5~1.0mm。(指手工切割)

3.型钢下料尺寸控制于±2.0mm,垂直度为±1.0mm。

6.材料利用率:本着节约用料、合理用料,能利用边角、余料的绝不用成料或大料的原则,尽可能的为公司节约原材料,材料利用率应达到97%之上,于找料、划线的时候关闭电源,节约用电。

7.和上下道工序交接要点:本着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负责的前提下,为下道工序创造壹个良好的作业条件,要求本工序应做到:按照详图下发的工作内容,保质保量的做好小件的配置工作,尺寸要精确,数量要正确,工程名称标识要清楚,摆放要整齐。

8.质量差错处罚要点:

○1、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5000之上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计件工资总额的10%,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500元的罚款。

○2、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3000元之上5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7%,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300元罚款。

○3、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之上3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5%,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200

元以下的罚款。

○4、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3%,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100元的罚款。三.钻孔:

1.人员配置:共2人。其中平面钻操作工1人,摇臂钻操作工人1人。

2.设备配置:数控平面钻1台,摇臂钻1台,磁力空钻俩台.

3.工作内容:所有主、次结构的钻孔工作。

4.作业指导书:

○1、操作工必须熟练掌握该机结构、性能及操作方法,操作前检查开头动作是否灵活。机械部分转动是否正常,确定无误时方可进行工作。

○2、操作工必须戴好安全帽,工作时禁止戴手套。

○3、当工件画线定位以后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

○4、把工件放于机床上必须牢固压紧后进行工作。

○5、工作结束时,立即关闭电源,且清扫工作场地,设备保养,工件摆放整齐,清点工具,撤离现场。

○6、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保养。

5.质量控制办法控制点和检验标准:不论板的外形尺寸误差有多少,均已中心线为准,图纸特殊要求除外。

○1、同壹组内任意俩孔间距±1.0mm。

○2、吊车梁.平台梁俩端孔距±1.5mm。

6.材料利用率:本工序不涉及材料使用,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的基础上,要求于使用麻花钻头及空心钻头时要精心爱护,利用率达到98%之上。

7.和上下道工序交接要点: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画线,工程名称标识要清楚,摆放要整齐。

8.质量差错处罚要点:

○1、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5000之上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计件工资总额的10%,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500元的罚款。

○2、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3000元之上5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7%,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300元罚款。

○3、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之上3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5%,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4、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3%,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100元的罚款四.接板:

1.人员编制:共4人:其中班长1人,焊工3人。

2.设备配置:2台二氧焊机,壹套气刨机。

3.工作内容:所有主、次结构的翼缘板以及腹板的接板工作。

4.作业指导书:

○1、按照图纸要求,审核、确定接板尺寸。

○2、注意腹板和翼缘板接板焊缝符合规范要求;注意错口量。

○3、把板铺放平台上,校直,且注意接口间隙和坡口。

○4、组对完成后,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焊接,且保证焊道的宽度和光滑度。

5.质量控制办法控制点和检验标准:控制好接板尺寸及余量,坡口角度.熔透型。

○1、焊道宽度为板厚的1.1~1.2倍。

○2、全熔透焊缝必须先开坡口然后焊接。

○3、板厚6mm对接留1.5~2.0mm间隙,板厚8mm之上必须开坡口焊接。○4、接板平整度以焊缝俩端500mm以内为±1.0mm.

6.材料利用率:保证翼缘板、腹板不重口,合理配料,(包括串接)每条板余量于2—3cm,材料利用率于96—97%之上。

7.和上下道工序交接要点:本着给下道工序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要求本工序应做到:

○1、按构件的制作顺序,翼缘板、腹板搭配、接料(按比例)。

○2、标识要清楚,且放于指定位置,摆放整齐有序,避免料场混乱,造成用错料的麻烦。

8.质量差错处罚要点:

○1、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5000之上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计件工资总额的10%,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500元的罚款。

○2、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3000元之上5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7%,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300元罚款。

○3、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之上3000元以下

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5%,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4、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3%,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100元的罚款。五.组力、埋弧工序:

1.人员编制:共5人,其中班长1人,组力手1人,焊接操作手2人,翻转、补焊1人。

2.设备配置:自动生产线1条,交流焊机2台,二氧焊机1台,气泵1台。

3.工作内容:所有主、次结构H型钢的组力、焊接工作,包括补焊,补焊后的焊缝打磨。

4.作业指导书:

○1、组立机

1)开机前应检查机、电、液各系统是否正常,油箱以及液压油充

满容积的80%为宜,液压油采用HM-L46号抗磨液压油;

2)液压首次开机或长时间停机后开机,应从泄油孔加油,使泵壳

充满液压油后启动,且空载运行5分钟;

3)当首次开机,因油充满管路,引起油箱中油面下降,应及时补

足,以免油泵吸空;

4)液压油每半年更换壹次,换油时,应清理干净油箱内壁,清洗

或更换滤油器滤芯;

5)组立时应遵循快速组立的原则,尽量拉大泵卸荷时间,以免系

统过热,当机器不工作时,应使泵卸荷(即面板上所有按钮处

于原位),以利系统散热;

6)本机油泵为逆时针旋转泵,开机时电机风叶应逆时针旋转;

7)定期检查焊丝、焊剂消耗情况,若焊丝、焊剂的用量不符合最

低要求,尽早更换,以免影响机器正常的工作;

8)保持电器元件和液压元器件的表面清洁,防止产生误操作,且

定期对其清洁且检查各电器元件的绝缘和连接紧固情况,避免

事故发生;

9)组立机的维护,对组立机其本身的寿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必

须注意:

a)夹紧辊的辊道必须每天清理,且加润滑油;

b)腹板上升的螺杆,每周润滑壹次;

c)清理顶起油缸伸缩的杂渣。

○2、组焊机

1)开机前应检查机、电、液、气各系统是否正常,确认无误后方

可打开电源开关,液压油以充满容积的80%为宜,液压油采

用HM-L46号抗磨液压油;

2)液压首次开机或长时间停机后开机,应从泄油孔加油,使油充

满泵壳后开机且空载运行5分钟;

3)首次开机,因油充满管路,引起油箱油面下降,应及时补足,

以免油泵吸空;

4)本机油泵为逆时针旋转泵,开机时电机风叶应逆时针旋转,油

/风冷却器为吸风冷却或吹风冷却,由调试员确定;

5)液压油每半年更换壹次,换油时,应清理干净油箱内壁,清洗

或更换滤油器滤芯,且同时清洁散热器上的污垢;

6)当机器不工作时,应使泵卸荷(即面板上所有按钮处于原位),

以利系统散热;

7)本机采用AC380V,50Hz电源供电,气路控制电压220V,

控制线路AC24V,指示灯AC24V,用户可根据电气原理图及关联表进行维护和使用;

8)本设备必须可靠接地;

9)所有电气设备必须保持清洁,定期对其清洁且检查各电器元件

的绝缘和连接紧固情况;

10)定期检查焊丝、焊剂消耗情况,若焊丝、焊剂的用量不符合最

低要求,尽早更换,以免影响机器正常的工作;

11)工作期间,严禁人员进入过道或穿越,攀登机器,以免引起工

作事故和人员的危险;

12)严禁人员触摸林肯DC-1000电焊机,以免危及生命;

13)检查焊枪头中焊嘴使用情况,防止产生误动作,引发事故;

14)机器不工作或作短暂维修,尽可能使机架下降;

15)导电体夹紧工件时,千万不要倒行工件,以免使导电体机构受

损;

16)工作中发生不正常的响声,应立即停车检查,等查明原因且排

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开机工作;

17)润滑方式:

a)滑动铜套处用锂基润滑脂润滑,壹个月加油壹次;

b)机架升降机构,压滚下降机构丝杆用钙基润滑脂润滑,每

月加油壹次;

c)机架升降机构中导向杆用钙基润滑脂润滑,每运行500小

时加壹次;

d)枪头导向套用稀油润滑,每班加壹次;

e)前辊道。后辊道、驱动滚用摆线针轮减速机加注40#机械

油润滑,开始运行3—4周更换壹次,以后每6个月更换

壹次,运转中,减速机内储油量比保持规定高度,不宜过

多或过少;

f)链传动,滚动轴承及导轨、齿轮、齿条加2#钙基润滑脂润

滑,每壹月加注壹次。

18)由于组焊机走线较多,应于过道,人行走较多、容易碰伤线的

地方采取壹定的保护措施。

○3翻转机构

1)开机前应检查机、电、液各系统是否正常;

2)保持电器原件和液压元器件的表面清洁,防止产生误动作,且

定期对其清洁且检查各电器元件的绝缘和连接紧固情况,避免

事故发生;

3)工作中发生不正常的响声或闻到刺激性气味,应立即停车检

查,等查明原因且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开机工作;

4)应定期检查限位开关,如出现损坏或失灵,应及时更换,否则

会引起危险;

5)于使用过程中,必须对葫芦进行日常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磨

损、腐蚀和变形,调整运行机构动作的正确性。保持葫芦良好

的性能和运行的安全。

5.质量控制办法控制点和检验标准:

○1、自动组对机

1).保证腹板和翼缘板的组对尺寸,中心尺寸控制于±1.0mm。

2).腹板和翼缘板的对接焊缝错口距离于200mm之上。

○2、自动焊接

1).焊脚高度偏差控制于+1.0~2.0mm。

2).补焊焊肉要和自动焊的焊脚高度壹致且平整光滑。

6.材料利用率:合理控制辅材的利用率(主要包括焊丝、焊剂的浪费),辅材的利用率应于99%之上。

7.和上下道工序交接要点:本着给下道工序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要求本工序应做到严格按照图纸所标注的尺寸进行组对(包括变截面直角部分),组力构件的规格,型号,标注要清楚,数量要准确,翼缘板、腹板搭接正确,焊后构件的焊缝补焊,打磨干净,构件要合格,以免给后道工序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8.质量差错处罚要点:

○1、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5000之上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计件工资总额的10%,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500元的罚款。

○2、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3000元之上5000元以下

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7%,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300元罚款。

○3、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之上3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5%,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4、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3%,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100元的罚款。六.拼装工序:

1.人员编制:共8人,其中班长1人,铆工4人,焊工3人。

2.设备配置:交流弧焊机5台,气割工具4套。

3.工作内容:所有主结构的拼装工作,异形连接板的切割,零部件的校平(直),半成品的修复、拼装工作。

4.作业指导书:

○1、工作中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时刻注意划、碰、割、打、挤、压、烫、撞、砸伤和严防物件倒塌、滚动、滑落之危险。

○2、使用铆工的各种设备时,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有操作证的专人操作,且严格遵守各种设备的安全作业指导书,其它人员不得操作。

○3、使用手持电钻、砂轮机、角磨机、磁力钻时要检查接地和其它部位,确保绝缘良好,声响正常,各种紧固件无松动时再进行工作。配带绝缘手套、砂轮机要有防护罩,工作中要缓慢进行。

○4、于配合电焊工作时,采取适当安全措施,防止弧光、火花伤人,防止触电事故。

○5、于使用锤子和铲子时注意周围安全,注意工作目标。被铲物将要断掉时应轻轻施力以防飞起伤人;使用大锤时,不准带手套,有多人同时轮锤时,应分出先后次序,掌握钳、扶杆者要躲开锤击线路正面。

○6、工作中发生问题时,应机智果断地快速发出停止信号,经采取措施符合安全标准后方可继续工作。

○7、工作场地要保持整洁卫生,合理摆放工件。保证交通道畅通,工作后要检查和维护保养设备,清理场地。下班后要切断电源。

5.质量控制办法控制点和检验标准:柱头连接板和梁头连接板按图纸要求组对,保证几何尺寸。

○1、梁.柱的各种连接板.筋板的组对偏差±1.0mm.

○2、各种筋板的组对要先校直.弯曲度±1.0mm.

○3、水平拉撑开孔尺寸偏差控制±2.0mm.

○4、檩托板要控制好和梁.柱接触面尺寸+1.0mm.

○5、组对完构件编号要有明显标记。

6.材料利用率:合理控制辅材(包括焊条、氧气、乙炔)材料利用率要达到99.5%之上。

7.和上下道工序交接要点:本着给下道工序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要求本工序应做到构件拼装精确、规范,连接缝隙要小,以免焊接变形过大,所有附件要规范整齐,角度尺寸精准确,构件型号标准、清楚、准确,数量准确。

8.质量差错处罚要点:

○1、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5000之上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计件工资总额的10%,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500元

的罚款。

○2、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3000元之上5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7%,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300元罚款。

○3、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之上3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5%,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4、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3%,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100元的罚款。七.焊接工序:

1.人员编制:共6人。其中班长1人,焊工5人。

2.设备配置:二氧焊机6套,气刨焊机、气泵各1台。

3.工作内容:所有主结构的焊接工作。

4.作业指导书:

○1、焊接场地严禁堆放易燃物品,且备有消防器材,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2、操作场地10米内严禁堆放油类或其它易燃物品。

○3、工作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于打熔渣的时候必须戴好防护眼镜和面罩,铆焊时扣好衣领。

○4、电焊机接地线及电焊工作回线均不应搭于易燃物品上,回线绝缘要良好,机器接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

○5、每个电焊工必须遵守焊条使用的余量是(30~40mm),于焊完后熔

渣清除干净,自己检查是否有气孔或咬边及错边。焊缝周围的飞溅物必须清除干净,自检合格,把物件吊放另壹边。

○6、工作完毕后把二次线整齐盘好,切断电源,检查工具是否完整,打扫场地清洁卫生,撤离现场。

5.质量控制办法控制点和检验标准:按照图纸要求的焊缝尺寸焊接,保证焊缝的熔透型.高度.宽度尺寸做到平整光滑。

○1、焊缝的焊脚高度偏差控制于+1.0~2.0mm.

○2、全熔透焊缝清根必须见到反面焊肉。

6.材料利用率:严格控制二氧焊丝的使用量,不能有浪费现象,材料利用率应于99.5%之上。

7.和上下道工序交接要点:本着给下道工序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要求本工序应做到所有焊缝要保证外观光滑、平整、美观,减少飞溅,给下道工序创造良好的条件。

8.质量差错处罚要点:

○1、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5000之上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计件工资总额的10%,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500元的罚款。

○2、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3000元之上5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7%,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300元罚款。

○3、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之上3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5%,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200

元以下的罚款。

○4、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3%,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100元的罚款。八.涂装工序:

1.人员编制:共5人。其中班长1人,喷漆工1人,除锈、清渣、打磨3人。

2.设备配置:抛丸机1台,附属气泵1台,喷漆机2台。

3.工作内容:所有主、次结构的喷砂、喷漆工作(包括除飞溅、除锈、除渣、打磨干净、次结构打包、成品构件的发货装车工作)。

4.作业指导书:

○1、油漆必须放于专用库内保管,不得和其他材料混放。挥发性油料,应装入密闭容器内保管。

○2、库房内应通风良好,且按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和“严禁烟火”的明显标志。

○3、沾有油漆的棉纱、破布、油纸等物,应集中存放于有盖的容器内,且及时处理。

○4、油漆凝结时,不准用火烤。

○5、调配酸性易燃材料(如煤油、汽油、松节油、含氮颜料等)时,应由有经验的技工担任,工作中禁止吸烟。

○6、用桶装油时,油量不得超过油桶的四分之三,油桶用完后,不得用火烤。

○7、喷漆作业人员,必须戴防毒口罩,作业地点要通风良好,于密闭容器内进行喷漆及其他防腐作业时,要轮班进行,外面必须有人监护,照明应用防

爆灯头,严禁用明火照明。

5.质量控制办法控制点和检验标准:喷砂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去做,连接板部位要达到标准,飞溅.氧化铁要清除干净,喷漆要做到油漆均匀,无淌流现象,注意不要覆盖产品编号标识。

6.材料利用率:控制好油漆和稀料的对比度,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涂装,构件喷漆于保证漆膜的厚度的同时,不能有起皱、流淌、浪费的现象;材料利用率应达到98%之上。

7.和上下道工序交接要点:接收焊接结束的全部构件,清渣、除锈、打磨、涂装完毕后,放到指定位置,摆放整齐,等待发货。

8.质量差错处罚要点:

○1、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5000之上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计件工资总额的10%,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500元的罚款。

○2、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3000元之上5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7%,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300元罚款。

○3、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之上3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5%,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4、班组内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经济损失于1000元以下的,扣除本班组该项工程工资总额的3%,同时对事故负责人及班组长各处以100元的罚款。九.次结构:

1.人员编制:共4人。其中班长1人,焊工3人。

2.设备配置:台式钻床1台,二氧焊机2套,交流弧焊机1台。

3.工作内容:所有工程的次结构制作、焊接工作(包括套丝、小型材料的下料工作等)。

4.作业指导书:

○1、系杆

1)、审图,确定系杆所用的圆管的型号、长度,系杆连接板的型号,

系杆俩端的孔距;

2)、拼接圆管,由于整根圆管的长度不符合图纸要求,需要拼接加

长,先是点焊;

3)、预拼系杆连接板和封头板,采用胎膜点焊,保证垂直度;

4)、于钢板上放样,确定所加工系杆的俩端孔距,以及孔中心定位

点,于孔定位点上点焊长60-70mm的圆钢(圆钢直径略小于

系杆孔直径),作为定位销;

5)、将预拼好的连接板和封头板放于壹端的定位销上,然后将接好

的圆管定于封头板上,最后放置另壹端的连接板和封头板,保证

连接板孔套于定位销上;

6)、出胎焊接,俩端各部位焊缝采用CO2气体保护焊,而圆管拼

接焊缝采用手工电弧焊;

7)、复测系杆俩端的孔距。

○2、ZC的制作

1)、审图确定角铁的型号、ZC长度;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XX公司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手段的健全和稳定,是公司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基本保证,而在生产过程设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为明确与关键或特殊工序相关人员、部门的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1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设立 1.1关键工序在工艺流程图中体现,我公司规定端盖加工、机座加工、转轴加工、静(水)压试验为关键工序,绝缘处理为特殊过程。 1.2生产科负责组织车间配置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所需的资源,以满足各种技术文件的要求。 1.3质检科负责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各种记录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质量信息的反馈及质检员的配备。 2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人员职责 2.1关键工序应建立人员配置与控制项目明细表,操作人员应熟悉控制项目的内容,掌握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控制手段,明确工件的质量特性,保证加工件与试件的要求。 2.2 操作者应有上岗证,会正确测量,认真实行自检、自分、自做标记,并按有关规定填写首检记录,作好设备工装及检测工具的维护保养工作,根据过程质量波动规律,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控制,发现过程质量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 2.3质检员应有授权证书并随时监督操作者是否按工艺文件的

要求进行操作。质检员应按照产品图纸或检验规范的规定对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并把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报告。 2.4车间主任(或技术员)做好本车间关键工序的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建立车间与有关部门之间的质量信息渠道,贯彻实施技术部门下达的技术与工艺文件,对本车间关键工序的正常运作负责。 3 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管理 3.1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操作者由所在车间负责管理,定人定岗,并需接受技术、生产、质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2公司根据加工过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负责人、操作者、技术员、质检员等。 4、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文件的管理 4.1由技术科根据具体产品编制控制项目明细表、作业指导书、零部件检验规范,对涉及安全性能的项目进行了重点控制。并发放至各关键工序,确保在用文件的正确、有效。 4.2生产科根据技术文件规定的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的设备状况,分别编制设备保养计划,维修记录及设备满足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的验证记录。 4.3质检科(计量室)要对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编制计量器具周期鉴定计划,并定期实施周期鉴定,填写计量器具周期鉴定卡,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和有效。 4.4车间及质检部门对所属关键工序或特殊过程用的技术文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工程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工程各工序间顺利交接,规范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活动,使之受控、有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菏泽聚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中的工序交接管理。 三、职责:工程部负责各工程中工序交接的管理。 四、A级及AR级质量控制点必须有工程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单》。 五、B级及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必须有监理工程师(无监理时应有工程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单》。 六、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各工种之间的交接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交接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卡》,工程部将不定期抽查或参与。 七、工序交接须满足下列条件 1.A级、AR级、B级、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 1)上道工序已构成完整验收项目,并完成验收且验收结果合格; 2)上道工序资料齐全的施工项目; 3)上道工序未构成完整验收项目的,必须完成中间验收且验收结果合 格,并上道工序验收资料齐全的施工项目; 2. 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除此之外各工种之间的交接: 1)上道工序已完成且经质检员检查合格: 2)上道工序资料填写完整无误。 八.交接手续: 1 A级、AR级、B级、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要求 1)上道工序交接按照网络计划及月计划的要求时间进行工序交接。 2)必须履行书面交接手续。 3)安装交保温、防腐必须由上道工序提出申请,以上、下道工序责任单位及工程部签字认可的工序交接单作为工序交接的书面手续。 4)安装交试运以签字齐全的工程验收单和共同签证的工序交接单作为工序交接的书面手续。 2.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除此之外各工种之间的交接要求 1)按检查合格时间随时进行。 2)必须填写《工序交接卡》,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1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实现公司岗位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一些具有关键、特殊性的岗位进行管理达到公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产品的关键工序定义、识别、管理和培训等工作。 3、术语和定义 3.1 关键工序: 3.1.1指具有关键质量特性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或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3.1.2加工复杂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充分得到验证的工序。 3.2 工序质量控制点:指制造现场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经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进 行重点检测、检验、控制和关注的点。 4、职责 4.1技术(工艺)部负责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识别和设立,提供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明细表,负责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及工艺文件,并做好关键工序过程能力分析。 4.2品质部负责关键工序的识别和鉴定,负责关键工序计量器具的管控及对各关键工序的日 常监督检查,并做好信息的分类、统计、分析、处理和归档工作。 4.3制造部负责各个关键工序的设备、工装重点控制与管理,做好各自关键工序的现场控制 与管理,并做好日常记录及定期统计分析。 4.4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培训的安排、培训老师的选拔、培训资料归档、人员的考核、上岗 证(参考附件3)的颁发、上岗证的回收以及关键工序相关信息汇总备案。 4.5各部门根据上述关键工序明细表,明确本部门从事关键的人员,并负责本部门关键工序 岗位人员的动态管理,当本部门关键工序岗位人员发生以下情形时,需及时向人力资源部提出培训需求,以保证在岗人员的技能符合关键工序岗位任职要求: 4.5.1 当工序人员长时间请假或长时间未接触本关键工序,间隔时间在180天以上(含); 4.5.2 在岗人员发生岗位异动,有新员工接任工作,须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4.5.3 在岗人员转岗至另一个关键工序岗位,需要进行上岗位培训; 4.5.4 关键工序任职要求发生变化时,需要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

工序质量管理制度

采矿作业部工序质量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强化工序质量管理工作,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稳定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产品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采矿作业部工序质量管理工作。 3职责 3.1部长、书记 负责作业部工序质量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完善。 3.2 生产部长 负责建立三级工序质量控制点,确定车间级工序质量控制点工序控制目标及考核指标,并按级进行管理。 3.3 生产技术员 负责工序质量控制过程的检查与考核;负责工序质量问题整改措施的制定、落实及考核。 4 工序质量管理和控制要求 4.1 工序管理要树立“严格验收上工序、认真控制本工序、优质服务下工序”的“三工序”管理思想,以工序质量保过程质量,以过程质量保产品质量。同时建立以预防为主的主动管理方式,强化工序质量的过程控制管理,保证各工序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4.2作业部开展工序控制过程中,要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对影响工序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运用统计技术对工序质量进行分析诊断,对质量特性值的波动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波动,要认真查找原因,加以整改,防止工序质量不稳定造成批量不合格品的产生。 4.3充分调动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岗位人员的质量 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各工序的控制水平。各工序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对于发现的违规违制行为要严格考核。 4.4 为了保证工序质量的稳定,必须加强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坚持点巡检制度,岗位人员发现设备或在线检测装置不能正确反映过程参数时,应及时将信息反馈有关人员进行处理,保证设备或在线监测装置运行正常。 4.5上下工序之间要做好信息的传递、沟通工作。尤其在异常情 况下,更要及时准确的传递信息,便于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4.6 建立工序控制点 4.6.1 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建点原则是在关键工序以及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重要的质量特性进行强化管理。 4.6.2 工序质量控制点分为公司级、厂级和车间级。作业部三级工序工序控制点确定后,要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见附表 1)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正式版)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部位和工序检查确认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目的 制订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华电青岛发电厂三期工程建设质量, 尤其是关键部位和工序的工程建设质量。本制度明确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以及质量控制方法, 努力将监理和其他参建单位组建成一个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使工程质量处于有效控制状态;达到规范和合同的要求最终使工程整体质量实现高水平达标投产。 2关键部位和工序的确定原则 2.1对机组正常运行有重要影响的部位或工序; 2.2对工程安全有重要影响的部位或工序; 2.3施工中的薄弱环节;重要的隐蔽工程; 2.4土建、安装、调试之间的工序交接; 3控制方法 3.1对工程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控制方法 在工程的关键工序实施之前, 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对关键工序实施前的作业条件对照检查卡认真进行检查。经检查符合关键工序作业前条件确认检查卡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保证上道工序施工质量满足下道工序继续施工的需要,控制专业间的工序转换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本项目部施工中的工序交接。 2 职责 2.1项目部负责组织协调工序交接。 2.2 各作业队负责工序交接的实施。 3 管理内容 3.1 交接依据 施工图纸; 各专业国家、广东省、深圳市现行的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规程及规范及相关的图集。 3.2 交接 工序施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由各作业队负责人向项目部安全质量部提出工序交接申请。 工序施工尚未全部完工,但已完部分满足下道工序继续施工条件,接收方可以向项目部安全质量部提出施工申请,由项目部安全质量部门组织协调办理交接手续。 项目部安全质量部组织工序交接,交接双方负责人和主要专业工程师参加。三方进行交接检查,满足要求后,填写《工种(工序)间交接质量检查记录表》,各方签字认可,各持一份。 交接检查中有异议时,由项目部安全质量部组织协调。如确有不满足下道工序施工要求时,由移交方处理。处理完毕,重新进行工序交接。 交接检查中,发现由于设计原因、专业要求不一致或其它原因产生的问题,影响下道工序时,应暂停交接。项目部组织解决后,再进行工序交接。 4 相关文件 工序移交时,移交方要提供该工序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变更、工作联系单等)、相关的图集、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现场施工记录、质量整改通知及处理情况等)及施工日志;接收方要依据现场情况认真进行检查,确定无异议时签收。 5 记录 工序交接记录

附表: 209 工种(工序)间交接质量检查记录表 GD2301063 深圳市建设局、深圳市档案局监制深圳市文档服务中心印制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工程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工程各工序间顺利交接,规范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活动,使之受控、有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菏泽聚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中的工序交接管理。 三、职责:工程部负责各工程中工序交接的管理。 四、A级及AR级质量控制点必须有工程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单》。 五、B级及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必须有监理工程师(无监理时应有工程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参加,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单》。 六、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各工种之间的交接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交接完成后填写《工序交接卡》,工程部将不定期抽查或参与。 七、工序交接须满足下列条件 1.A级、AR级、B级、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 1)上道工序已构成完整验收项目,并完成验收且验收结果合格; 2)上道工序资料齐全的施工项目; 3)上道工序未构成完整验收项目的,必须完成中间验收且验收 结果合格,并上道工序验收资料齐全的施工项目; 2. 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除此之外各工种之间的交接: 1)上道工序已完成且经质检员检查合格: 2)上道工序资料填写完整无误。 八.交接手续: 1 A级、AR级、B级、BR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要求 1)上道工序交接按照网络计划及月计划的要求时间进行工序交接。 2)必须履行书面交接手续。 3)安装交保温、防腐必须由上道工序提出申请,以上、下道工序责任单位及工程部签字认可的工序交接单作为工序交接的书面手续。 4)安装交试运以签字齐全的工程验收单和共同签证的工序交接单作为工序交接的书面手续。 2.C级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交接及除此之外各工种之间的交接要求 1)按检查合格时间随时进行。 2)必须填写《工序交接卡》,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xx/G007-2013 受控状态: xxxx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8月26日编制2013年8月26日实施xxxx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发布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1.目的 对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设立质量控制点,实施重点管理,进行测量和监控,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 3.职责 3.1技术质量部负责编制和提供各工序的技术标准和检验规程。 3.2技术质量部负责生产过程的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3生产车间配合做好过程检验和试验工作。 4.程序 4.1未通过的过程检验和试验的产品不能转序。 4.2过程测量和监控应按该产品有关标准和检验规范作为依据。 4.3过程测量和监控所用的检验器具应在有效检定周期内,使用前应进行校准。 4.4过程检验和试验 4.4.1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分为操作工的自检和检验员的首检及巡检。 4.4.2每班开机后,操作工生产的产品,按相关的过程产品检验和试验规程进行 自检,若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操作工应立即调整工艺参数或模具,使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自检合格后,检验员应及时到生产车间进行首检,首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常生产,首检主要是检产品的结构、表面质量,重要的性能试验由检验员抽样回试验室进行抽样检验和试验。 4.4.3进入正常生产后,检验员应按有关文件规定的检验频次进行巡检,并按文 件的规定做好巡检记录,记录要真实、完整、结论明确,检验记录应由检验人员签名盖章。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5例外转序的控制 在所需要的检验和试验完成或必须的报告收到前不得将产品放行,如因生产

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工序交接管理规定[精.选]

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工序交接 管理规定 标准英文名称(四号黑体加黑) 2015-XX-XX发布2015-XX-XX实施 xxx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职责 (2) 5 管理内容 (2) 参考文献 (4)

前言 为加强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确保工程各工序间顺利交接,规范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活动,使之受控、有序,促进总承包商及各分包商对施工工序交接的管理、协调和服务,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企业标准化系列标准之一,这些标准是(可选项,适用于系列标准): Q/DG ×-××××《××××××××××××》; Q/DG ×-××××《××××××××××××》。 本标准由xxxxxx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工序交接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x总承包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施工工序交接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承建总承包项目施工工序交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358-2005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DL/T5210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第8部分 DL/T5434-2009 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国内有关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工程总承包 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工程总承包企业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负责。 3.2 总承包商 在合同协议书中约定,被项目发包人接受的具有工程总承包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或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 3.3 分包商 总承包商根据工程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将总承包项目中的部分工程或服务发包给具有相应资格的当事人。 3.4 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指从接受施工任务直到交工验收所包括的主要阶段的先后次序。是工程项目在整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工艺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组织职责 3.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其他各部门、生产车间配合。 3.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产技术部、总工办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生产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各项等活动。 3.4 各生产车间在执行该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各自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各车间、装置的内部工艺管理程序。 4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4.1 公司各车间都必须编写完善的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专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4.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4.4 生产技术部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5 工艺变更 5.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5.2 工艺变更程序 5.2.1 对于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变更,如不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情况可由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变更,并将变更内容报总工办、生产技术部核实、备档;如对于影响产品质量、运行安全、生产稳定的,在生产技术部部工艺指标考核监控范围内的工艺变更必须上报公司总工办、生产技术部部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2 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生产车间负责人(或技术员)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生产技术部,并填写工艺变更申请单。详见附录1。 5.2.3 生产技术部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4 工艺变更后,由技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各生产车间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97593 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主题及适用范围 为了加强工序质量管理,有效控制生产现场影响质量特性的诸项因素,以得到稳定的制造过程,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的稳定提高,特制订本制度。 2、工序质量控制程序 2.1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设立质控点: 2.1.1按《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中属关键(A 级〉特性的工序。 2.1.2加工工艺有特殊要求或对下道工序有影响的关键的工序或工序的关键部位。

关键工序管理办法

密级: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关键工序管理办法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4-01-01发布 2014-01-02实施 更改/修订状态:A/1 编 号 :HT/体d-PG-8.2-01-2014

*********集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编号:HT/体d-PG-8.2-01-2014 关键工序管理办法文件版本:第 2 版 修订状态:第1 次修订 页码:共3 页第1 页 1目的 通过对关键工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处于稳定的合格状态。 2范围 适用本公司确定的所有关键工序控制车。 3术语和定义 3.1 关键工序:指具有关键质量特性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或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3.2工序质量控制点(已建成质控点):指制造现场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 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影响因素等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实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保证其达到规定质量要求。 4 职责和权限 4.1质检科为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4.2技术科负责关键工序的设立,并做好关键工序能力分析。 4.3制造部负责各个关键工序设备工装的重点控制与管理。 4.4质检科负责关键工序计量器具的重点控制与管理。 4.5质检科负责对各关键工序的日常监督检查。 4.6各车间做好各自关键工序的现场控制与管理,并做好日常记录及定期统计分析 5 工作程序 5.1由技术科根据关键工序及其他工序现状设置必要的质控点。 5.1.1质控点的设置原则 5.1.1.1具有关键质量特性的工序 5.1.1.2工艺上有特殊的要求且对下道工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5.1.1.3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5.1.1.4 按5.1.1.1、5.1.1.2条设置的质控点应长期控制;按5.1.1.3条设置的质控点属动态控制若连续三个月达到规定质量要求并保持稳定,可予以撤消转入正常管理。 5.1.2质检科负责编制“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其动态管理信息应及时传递有关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神华乌海能源西来峰煤化工公司甲醇厂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暂行) 1、目的 为了强化甲醇厂生产管理,严肃生产和工艺纪律,推进技术进步,优化生产过程,确保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装置运行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各车间要以实现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为目标,切实做好本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认真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甲醇厂内各车间的工艺技术管理控制。 3、岗位操作规程的管理 ①岗位操作规程由岗位所在车间组织编写,由车间技术负责人校核,经生产设备技术部审核,最后由总工程师(分管生产负责人)批准。 ②各岗位必须有操作规程,并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③每年对岗位操作规程的适用性进行一次评审,做好评审记录。 ④岗位操作规程的发放范围由各车间制定,做好发放记录,相关人员人手一册。 ⑤若采用了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应及时对原岗位操作规程进行修改,也可以编制补充操作规定。岗位操作规程的修改和补充,应由所在车间提出申请,经生产设备技术部审核,总工程师(分管生产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

4、岗位记录与工艺台帐的管理 ①岗位记录的内容主要有:岗位主要工艺指标执行情况、生产负荷的变化情况、主要设备的开停时间,停车原因、机电设备仪表运行情况,备车情况、设备检修和试车情况、跑冒滴漏情况、不正常生产和事故处理情况、领导的批示及岗位记录的名称、交接班者的签名等内容。 ②工艺台帐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工艺指标台帐》、《分析化验台帐》、《工艺事故台帐》、《原材料消耗台帐》、《设备、管道、阀门、盲板设置台帐》、《技改技措台帐》、《生产技术经济查定台帐》、《催化剂台帐》、《原始开停车台帐》等。 ③各生产车间的工艺记录要真实、及时、规范,并每月2日按时间顺序整理交生产设备技术部存放;工艺台帐由车间保管存放,生产设备技术部定期检查,对记录、台帐超过保存期的按程序要求及时销毁处理,作好记录。 ④工艺台帐和记录要求: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⑤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5、工艺指标及工艺变更的管理 ①工艺指标的制定,应以设计工艺参数及岗位操作规程为依据。由生产设备技术部负责制定,总工程师(分管生产的负责人)批准,以生产技术文件下发。工艺指标与实际生产指标不符的,实践证明设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14.doc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14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实现公司岗位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一些具有关键、特殊性的岗位进行管理达到公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产品的关键工序定义、识别、管理和培训等工作。 3、术语和定义 3.1 关键工序: 3.1.1指具有关键质量特性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或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工序。 3.1.2加工复杂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充分得到验证的工序。 3.2 工序质量控制点:指制造现场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经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进 行重点检测、检验、控制和关注的点。 4、职责

4.1技术(工艺)部负责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识别和设立,提供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明细表,负责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及工艺文件,并做好关键工序过程能力分析。 4.2品质部负责关键工序的识别和鉴定,负责关键工序计量器具的管控及对各关键工序的日 常监督检查,并做好信息的分类、统计、分析、处理和归档工作。 4.3制造部负责各个关键工序的设备、工装重点控制与管理,做好各自关键工序的现场控制 与管理,并做好日常记录及定期统计分析。 4.4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培训的安排、培训老师的选拔、培训资料归档、人员的考核、上岗 证(参考附件3)的颁发、上岗证的回收以及关键工序相关信息汇总备案。 4.5各部门根据上述关键工序明细表,明确本部门从事关键的人员,并负责本部门关键工序 岗位人员的动态管理,当本部门关键工序岗位人员发生以下情形时,需及时向人力资源部提出培训需求,以保证在岗人员的技能符合关键工序岗位任职要求: 4.5.1 当工序人员长时间请假或长时间未接触本关键工序,

工序标准化交接管理制度

工序标准化交接管理制度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工序标准化交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保证上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下道工序继续施工的需要,规范施工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活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钢结构分部工程施工中关键工序的交接。 第二章交接管理职责 第三条项目部质量负责人、质量员负责各工序质量的评定及工序的交接。 第四条施工班组长、专业工程师负责本工序的施工质量检查。 第三章工序质量检查交接依据 第五条根据设计说明、钢结构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规程及规范实施各工序的自检、互捡、交接检。 第四章工序交接范围 第六条在施工过程中,应对以下关键工序的转化实施交接。 1. 钢构件定位安装且校正完毕后,焊接施工前实施安装工序对焊接工序的交接; 2. 安装焊缝焊接完毕后,防腐涂料补涂前实施焊接工序对防腐补涂工序的交接; 3.当主体钢结构存在防火涂料涂装施工时,应实施下列交接但不局限于下列交接: 1)防火涂料涂装基层清理工序对中间漆涂装工序; 2)中间漆涂装工序对防火涂料涂装工序;

3)防火涂料涂装工序对装饰面漆涂装工序。 注:防火涂料涂装若存在多种漆涂刷时,每一品种漆施工完毕后应对下一品种漆施工进行交接。 第五章交接程序及内容 第七条在钢结构施工前,项目部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质量员、专业工长等应熟悉该项目的质量策划,向施工班组人员做好安全、技术、质量交底,形成记录。 第八条在每道工序施工时,专业工长应做好本工序的质量控制记录,工序施工完成后,施工班组长按照国家的检评标准或验收规范对照自检,并形成自检记录。 第九条工序自检合格后,将自检记录交专业工长,由专业工长实施现场检验,检验合格后填写《工种(工序)间交接质量检查记录表》中相关的施工部位、工序名称、施工依据、自查意见等,对必要的事项或意见作出说明,专业工长及施工班组长签字确认后,再准备转入下道工序。 第十条在上道工序的施工班组长、专业工长检验合格后,会同下道工序的专业工长、施工班组长,项目部质量负责人或质量员依照国家的验评标准、验收规范或设计说明对工序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下道工序班组长、专业工程师签收,再由项目部质量负责人或质量员签字确认,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如遇到检验不合格的工序,由质 量负责人或质量员填写整改要求及整改期限,上道工序施工班组负责限期整改合格后,再实施工序交接。 第十一条当涉及到重要节点的隐蔽工程验收、或项目部认为需要监理确认、或监理单位要求参与分项工程施工交接检时,需要监理单位签字确认后再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本工序质量控制制管理制度规定了工序质量控制点(以下简称控制点)管理实施的职责,设置步骤等有关要求。 一、职责: 1.技术科是控制点设置及管理的归口负责部门。 2.检验科、机修车间等部门是控制配合部门。 3.生产车间负责控制点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建立控制点原则: 1.全部质量特性重要性分为A级质量特性以及产品的关键工序。 2.工艺上有特殊工要求,对下道工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 3.用户意见(包括下工序)比较多的薄弱环节。 三、控制点的设置与撤销: 1.控制点的设置要求符合建立控制点的三点原则为准。 2.控制点的撤销原则以产品质量长期稳定、按工艺文件操作能稳定产品质量、 经验证后符合工艺要求的生产工序,可以撤销控制点。 四、控制点的管理: 1.控制点每年初由技术科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进行整顿,调整控制点内容,并上 报技术厂长批准。 2.车间质量检验员经常对控制点的操作人员进行工艺纪律,产品质量控制内容 的教育,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协调解决。 3.控制点有专人负责管理控制点日常工作,汇总控制点的原始记录及有关资 料,出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4.控制点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技术科联系,从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 中进行分析及时处理解决。 5.检验部门应对控制点工艺记录表进行复查。 6.机修车间对控制点设备作重点管理,保证完好率达到100%,并不定期对控制点设备进行检查。 五、控制点文件: (一)工序质量分析及其内容: 1.主要内容: (1)控制目标:即质量特性值及允许界限。 (2)确定主要质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 (1)主要质量因素控制范围:包括控制项目及其允许界限,检查项目方法,检查频次,责任者,标准名称等内容。 2. 工序质量分析表由技术科编制、检验科会签,由厂长审批。 (二) 作业指导书: 1. 作业指导书是正确指导现场工人操作,控制和检查的规程。 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1)操作要领和要求: (2)控制要求:检验项目,检验频次,模具要求,控制手段等。 3.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程序,格式要求按本厂技术文件规定执行。 (三)控制点的日点检记录表: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

关键工序管理制度 一、关键工序的管理 为了建立和完善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体系,使关键工序能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特制订本制度。 1 车间责任 1.1 操作者必须严格按工序卡片进行操作。 1.2 操作者必须按技术文件规定填写相关图表和记录,做到正确、清楚,并保证时间上的连续性。如因故不用图表,应说明停歇日期、原因等,以备考核,操作者不得无故中断使用图表。 1.3 在生产过程中操作者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使生产过程正常进行;如果不能排除,应立即报告班长或主任采取措施解决。 1.4 生产过程不稳定,车间如果不能排除不稳定因素,应立即将信息反馈给技术中心、质检部。 1.5 车间要做好关键工序的检查、督促、验收工作,逐步提高工序能力的工作。 1.6 车间每月二十日前,将关键工序的各种原始资料及质量不稳定波动分析表报技术中心。 2 质检部责任 2.1 检查员要检查、督促操作者执行工序卡片以及工序质量管理规定,对违犯工艺规定的行为要严加制止。 2.2 检查员要协助操作者及时发现影响质量特性的不稳定因素并迅速协助解决。 2.3 检查员要严格按《检验和试验规程》进行检验。 2.4 保证关键工序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受检率达100%,关键工序工件抽检率达20%,产品合格率达100%。 2.5 加强对关键工序计量器具的巡回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非正常使用计量器具的情况,督促纠正。

3、技术中心责任 3.1 根据车间生产过程实际情况和工序质量控制原则,及时制订和调整关键工序,完善质量保证文件。 3.2 要经常检查、督促、指导操作者、检查员严格执行工序卡片等有关质量保证文件规定,经常检查控制点的原始记录,做好技术服务工作。3.3 及时与质检部门、车间联系,做好关键工序能力的调查验证工作。 3.4 若生产过程质量不稳定,车间不能排除不稳定因素,技术部门应采取措施解决,报请副总经理,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解决。 4、生产部责任 4.1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工序质量管理计划,做好协调工作。 4.2 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做好生产现场的工序管理工作。 4.3 协助总经理排除生产过程中重大不稳定因素,组织和检查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4.4 关键工序上的设备要有日常点检制度,要建立周期点检卡。 4.5 督促车间做好设备三级保养、设备三检和预防性维修。 4.6 定期检查工序质量的保证能力,确保工序能力满足质量要求。 二、关键工序的设置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有效地控制影响质量特性的因素,特设立关键工序。 1 关键工序的设置原则 1.1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中属关键的特性。 1.2 工艺上有特殊要求或对下道工序加工有重大影响的部位。 1.3 质量信息反馈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较多的项目或部位。 关键工序的设置由技术中心根据产品特性和工艺原则设置,车间不得自行取消或更改。

工艺管理制度流程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等内容。 3.4 各生产车间在执行该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各自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各车间、装置的内部工艺管理程序。 4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4.1 公司各车间都必须编写完善的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专业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4.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 4.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总工办、生产技术部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部,并填写工艺变更申请单。详见附录1。 5.2.3 生产技术部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5.2.4 工艺变更后,由技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各生产车间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5.2.5 对重大工艺变更,由车间制定技术方案,交总工办、生产技术部进行审核,并由公司技术审定委员会(有各级工艺主管组成,必要时可外聘行业专家)论证,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 6 生产过程管理 6.1 总工办、生产技术部为不合格品的过程管理管理部门。 7.1 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 7.2 事故处理应遵循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具体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7.3 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经管部并组织抢险,重大以上事故要报公司有关领导。

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为顺利完成我标段承建的施工项目,争创优良工程,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规范施工人员质量行为,促进工程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服务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将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根据国家现行的行业规范,结合苛临高速建设管理处的管理办法,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巡视检查制度、工序控制管理办法、施工测量管理办法、施工日志填写制度、文件与资料管理办法、质量问题分析制度。

工程质量巡视检查制度 为了规范施工人员质量行为,强化工程质量的细节管理,随时发现并解决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促进工程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服务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将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项目部针对苛临高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工程质量巡视检查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一、成立质量问题检查小组: 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分管副经理、专职副总工程师、安全部部长 技术质检部部长、试验室主任 组员:专业工程师、质检工程师、试验员 二、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机制,以主抓质量的总工程师牵头,安全部、技术部为检查主体,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质量检查,每月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项目部各部室(包括技术部、安全部、合同部、物资部、实验室)每天至少一人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要求有关责任人进行整改,重大质量问题需迅速上报总工程师,并提出整改意见;检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有整改反馈单,并有复查意见。 三、项目部每周召开一次质量会议,会议由总工程师主持,各专业副总、各部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通报各部门检查情况以及需其它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等,能解决的事宜由主持当场决定,不能当场决定的提出建议组织开会研究决定。 四、各部室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肃、认真、细致地检查和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切实履行职责和义务,任何人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对因迟报、漏报、瞒报而影响及时妥善处置造成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关键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质量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一)总则: 工序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加强工序质量控制,才能确保产品质量的提高。建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是对工序中需要重点管理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在一定期间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稳定地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二)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 1、对于整个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有直接影响的关键项目或部位。 2、工艺上有特殊要求,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部位。 3、特殊设备应设置控制点。 (三)建立关键质量控制点的工作程序及有关部门的职责: 1、由品控部负责按设立控制点的原则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 2、按控制点的要求建立控制点有关文件,由品控部编制作业指导书、设备定期确认记录等。 3、品控部对质量控制点工序管理效果负责,应定期对关键工序的设备进行认可,对操作工能力进行鉴定。 (四)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操作者和检验员的要求: 1、对关键工序控制点操作者的要求: (1)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及本工序所用工具的作用。 (2)掌握本工序的质量要求。 (3)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格按技术文件进行操作和监控。 (4)了解影响本工序质量的主导因素,并按有关制度要求严格控制管理。(5)按要求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做到严肃、认真、整洁、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2、对工序控制点负责人的要求: (1)关键工序负责人应把工序控制点作为工艺检查的重点,检查督促操

作者执行工艺及工序控制点有关规定和制度。发现违章作业立即劝阻,对不听劝阻者要及时向车间班长报告并做好记录。 (2)巡检时应重点检查控制点的质量特性及影响质量特性的主导因素,若发现不正常,应协助操作者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质检员要熟悉自己工作范围,工序控制点的质量要求及检验的方法,并认真进行过程检验,做好各种检验记录。

工艺管理制度范文

gz-scxb-15版本:a修改状态:0 XX年1月1日实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和健全工艺管理,加强生产责任制,严肃工艺纪律,以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工艺管理是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基本任务是:组织制定,执行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规程及其它以此为中心的各项规程,督促、检查以生产工艺技术规程为中心的各项技术规程的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改造生产技术,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活动。并参与组织技术措施的实施;组织工艺查定和对工艺路线、工艺流程的技术经济评审,通过调查研究和生产实践,使各种规程制度不断得到修订和完善。第三条:工艺管理工作要同挖潜,革新、改造,以及新技术应用相结合,必须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相结合;工艺管理还要与搞好环境保护,开展安全无事故活动相结合.第四条:工艺管理的日常工作:1、组织制订或修订产品或生产装置的工艺规程技术文件(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2、组织制订或修订各级工艺控制指标,操作指标,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3、对现有的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消耗,以及中间控制进行定期的分析与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4、制订原始记录,工艺控制台帐、组织工艺技术分析5、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6、组织和参加工艺查定工作。7、配合技术情报,技术档案部门,收集和整理 国内外有关工艺技术资料。8、开展技术交流和协助开展技术教育活动。9、参加新产品技术鉴定工作。l0、参加制订和修订技术改造计划和长远规划工作。第二章工艺规程的编制和管理第五条:凡正式生产的产品和装置均需制订技术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分析规程,均应该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批准,并给予受控编号后,方可贯彻执行.第六条:工艺规程是生产的法规,是各级生产指挥人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技术依据。工艺规程包括了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流程图,产品的质量,工艺和主要技经指标等基础资料。岗位操作法是按照工艺规程和生产实践经验组织编制的,是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共同遵守,执行的基本依据。工艺规程内容:一.产品概述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式、主要理化性质2.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规格、包装贮运方式3.主要用途、使用方法须知二.原辅材料1.原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2.辅助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3.其它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三.生产工艺过程1.工艺沿革(包括装置能力、技术进步等内容)2.化工工艺路线及其技术依据3.主要化学反应及副反应4.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5.工艺过程及流程图四.生产控制技术1.配方和配料(可列配方编号、配方另立)2.工艺控制点示意图3.各项工艺操作指标4.主要生产工序的控制方法5.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