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行业生产质量培训资料

印刷行业生产质量培训资料

印刷行业生产质量培训资料
印刷行业生产质量培训资料

印刷行业生产质量培训资料

TCY

目录

一.入纸倾斜, 走位………………………..3____5

二.印刷不良……………………………….6____13

三.压线开槽 (14)

四.滚筒模切 (15)

五.粘合…………………………………….16____17

一.传送倾斜, 走位.

有关单元: 送纸部, 印刷部, 开槽部, 模切部, 折合部.

原因分析处理方法

1. 纸板弯. a. 隔离不良纸板. 或将弯纸板沿压线处折平.

b. 减低机速, 调大吸风力.

c. 压紧送纸轮及拉纸环.

d. 向上弯纸板将后挡板升高, 向下弯则降低.

2. 纸扳软及尺寸不一. a. 压紧送纸轮及拉纸环.

b. 将纸板靠齐左侧挡板和前挡板.

3. 送纸部送纸台. a. 设定前挡板间隙等于纸板厚度的倍

b. 将纸板靠齐左侧挡板及前挡板. 两挡板间预

留1至2mm间隙.

c. 纸堆高度不宜超过300mm高.

d. 当纸板较宽时, 应放置一辅助钢管.

e. 当纸堆过高时, 将后挡纸上方滚轮调前分离纸堆, 使纸

堆重心向前.

f. 尽可能将纸堆设在送纸台中间.

4. 吸风. a. 当纸板较长时, 打开所有风门.

b. 当纸板较短时, 关起两侧外露风门, 并封密.

c. 风门开关保持对称.

d. 当纸板弯或纸板尺寸大, 重时, 风力适当加大.

5. 送纸轮. a. 设定送纸轮间的间隙等于纸板厚度的倍.

b. 在不破坏纸板强度条件下尽可能压紧.

c. 保持送纸轮两侧间隙平衡.

d. 当送纸胶轮中央磨损较大时要及时更换.

6. 印刷部拉纸环. a. 正确设定拉纸环位置. 保持拉纸环能压在纸板两侧至

少10mm以上的位置.

b. 每组印刷组的拉纸环位置应比前一印刷组的拉纸环位置

更往内侧调进约3mm, 确保每组拉纸环都能压在未压伤

的纸板上.

c. 拉纸环间隙压力等于纸板厚度的倍.

d. 每组拉纸环间隙压力应比前一印刷组的间隙压力更紧,

确保每一印刷组拉纸环都能压紧纸板.

e. 保持拉纸环滚轮轴两侧平衡.

f. 及时清除拉纸环表面的水墨干. 当拉纸环表面积累过多

的水墨干, 拉纸环直径增加, 则转速加快, 导致传送倾

斜, 走位.

7. 印刷滚筒. a. 当印刷组无印刷时, 应根据纸板长度在滚筒两侧及中

心安装与印版厚度相同, 比纸板宽度长的拉条, 位置保

证能压在纸板上的前提下,尽量往两侧调宽.

b. 正确设定印刷滚筒与压印滚筒间的间隙压力, 保证能

压稳纸板.

c. 正确设定印刷位置, 确保拉条能从纸板的前缘压到纸

板的后缘.

d. 如印刷组需要印刷, 纸板宽度较窄(小于550mm) 时,

应在印版两侧, 位置在修边及模切以外, 和接条上加装

比印版稍厚, 比纸板宽度稍长的拉条.

e. 确保印刷滚筒在印刷前有复位.

f. 确保印刷滚筒与压印滚筒间的平衡.

g. 机器误差, 机器旧, 齿轮磨损.

8.开槽部压线轮. a. 压线轮压力在不压破纸板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紧.

b. 及时清除压线轮上的水墨干.

c. 保持压线轮抽间的平衡.

9.开槽刀轮. a. 根据纸板厚度, 正确设定开槽刀座间的间隙压力, 保

持能将纸板压稳.

b. 及时清除刀座上的水墨干.

c. 不要加装太厚的海棉带在刀座侧, 以免改变刀座的速

度.

d. 保持刀座轴间的间隙.

10. 模切部拉纸环. a.正确设定拉纸环位置, 保持拉纸环能压在纸板两侧至

少10mm以内的位置.

b.正确设定拉纸环间隙压力,保持能压稳纸板.

c. 保持拉纸环两轴间平衡.

d. 及时清除拉纸环上的水墨干.

11. 模切滚筒. a. 在不需模切时, 应在模切滚筒两侧适当位置加装铝制

导纸环. 并设定正确压力.

b. 保持尤力胶轮表面平整, 如新刨尤力胶后, 应重新正

确设定尤力胶滚筒转速.

c. 保持两滚筒间的平衡.

d. 模切板上的压线,刀片及海棉高度不宜太高和太低.

12. 收纸部. a. 根据纸板尺寸,正确设定碎纸皮带的位置.

b. 正确设定碎纸皮带后的压轮位置.

c. 正确设定收纸皮带的速度.

d. 根据纸板尺寸,正确设定收纸前挡板及侧挡板位置.

13. 折合部. a. 根据纸箱开槽尺寸, 正确设定两折合臂的位置.

b. 根据纸板厚度, 正确设定折合臂上下两皮带间的间隙.

c. 保持两折合臂皮带的间隙和速度相同.

d. 根据纸箱尺寸, 正确设定折合臂侧的折合杆位置.

二.印刷不良.

有关单元: 印刷组. 以及水墨, 印版, 纸板.

1.印刷颜色浅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水墨粘度低.. a . 添加新鲜水墨将粘度提高.

b. 泵墨前先将机内洗机剩余的水排完.

c. 使用水墨添加剂(增粘剂) 将水墨粘度.

d. 提高机速.

2. 水墨层太溥. A. 提高水墨粘度.

b. 放轻胶轮与网纹轮之间的均墨压力.

c. 调节刮刀气压, 使水墨层增厚.

d. 提高机速.

e. 隔张印刷.

3水墨配方. A. 改变水墨配方, 增加深色成分将颜色调深.

b. 改变水墨配方, 增加颜料成分, 降低混合剂例.

c. 提高水墨粘度, 增加水墨添加剂, 提高水墨释放和转移

量.

d. 向水墨供应商查询.

4.网纹轮. A. 网纹轮不干净, 用清洁剂清洁干净.

b. 网纹轮网孔藏墨量太少. 如需要更换藏墨量大的网纹

轮.

c. 网纹轮太旧已磨损, 如需要更换新网纹轮.

d. 网纹轮与机械转速不同步, 要维修好机器.

5. 印版. A. 印版脏, 表面有墨干或油污. 要将其清洁干净.

b. 印版太旧, 己老化. 用天那水擦洗老化层或更换新印

版.

c. 印版材质太硬, 使用较软的材质.

d. 印刷的质量太差.

6. 纸板. A. 纸板表面太粗糙, 水墨渗透入纸内. 调厚水墨层. 增

加水墨转移量. 增加印刷压力.

b. 纸板表面脏, 不吸墨.

c. 纸板表面PH值太高或太低.

d. 纸板质量太差, 太软. 调厚水墨层, 增加印刷压力.

2. 印刷颜色深.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水墨粘度太高. A. 加水降低水墨粘度.

b. 在生产过程中, 每隔一段时间应用量杯测量水墨粘度,

如太高应加适量水将其平衡.

2. 水墨层太厚. A. 加大胶轮与网纹轮之间的压力, 将着墨层调薄.

b. 调节刮刀气压, 将着墨层调薄.

c. 刮刀片已磨损, 更换新刮刀片.

d. 适当降低机速.

3. 水墨配方. A. 改变水墨配方, 降低深色成分, 增加浅色成分. 将颜

色调浅.

b. 增加混合剂比例, 加白色, 降低颜色比例. 或适当加

水.

c. 向水墨供应商查询.

4. 网纹轮. A. 网纹轮藏墨量太大.

5. 纸板. A. 纸表面太光滑, 有涂布层. 适当选用纸板, 或更改水

墨配方适应纸板.

3. 印刷花点.露白.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纸板材料上有纸碎. A. 清洁纸板生产线干端分纸和横切刀, 刀刃如钝要修理

或更换.

b. 用吸尘机或毛刷清洁纸板堆侧的纸碎和纸毛, 保持印

前的材料清洁.

c. 用手工将纸板每次少量竖起, 并振动将纸板面上的粉

尘脱下再上机印刷.

d. 如果纸板上纸碎严重, 可将纸板在印刷机上空走一遍,

将纸碎振脱后再印刷.

2. 机器和环境的清洁. A. 保持机械和周围环境的卫生清洁, 适当时用水洒湿机

台内和四周场地, 使纸碎和粉尘不易飘扬污染印版.

b. 定时清洁吸尘系统和尘袋.

3. 入纸部. a. 增大吸风量, 调整毛刷尽量能与纸板表面接触, 扫除

纸板表面的纸碎.

b. 适当调节吸尘风量, 当生产较窄幅纸板时, 应将吸尘吸

风两侧封密, 让吸风风力集中中央, 保持较大的风力

将纸碎吸走.

c. 如有条件, 在毛刷旁安装静电装置, 静电装置能有效吸

附纸尘. 使通过毛刷分离后的纸尘不易重新粘附在纸

板表面上.

4. 印版. A. 保持印版清洁, 无墨渣.

b. 检查印版是否有损烂, 如有损烂要更换.

c. 保持印刷厚度平整.

5. 水墨. A. 控制水墨PH值, 不易太高或太低.

b. 使用消泡剂, 控制水墨起泡.

c. 控制水墨慢干, 使水墨在印版上不易起墨干.

d. 选用较厚墨层印刷, 可有效覆盖细小纸碎.

4.印刷套印不准.走位.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有规律走位. A. 尚未调好印刷滚筒相位, 调准前后左右的印位置.

b. 印刷前机组滚筒尚未复位归零.

c. 印版安装倾斜, 将安装印版的菲林片放松, 前缘或后

缘按倾斜的情况向左式或右微移, 然后再锁紧.

d. 排版未准, 根据误差局部移版.

e. 印版松脱, 锁紧印版.

2. 无规律变化走位. A. 纸板太弯, 适当处理纸板. 减慢机速, 在印版两侧加

装拉条.

b. 纸板太窄, 在印版两侧修边以外的位置安装拉条. 或

适当降低机速.

c. 正确设定拉纸环位置, 确保能压在纸板两侧10mm以上

的位置. 后印刷的拉纸环位置要按先印刷的稍向中心

移进.

d. 拉纸环两侧保持平衡, 如积累过多水墨干要及时清

除..

e. 正确设定印刷压力, 保持能压稳纸板, 在没有印刷的

滚筒上安装拉条, 要足够长, 并要从纸板的前缘压至

后缘.

f. 印版厚度要准,太厚或太溥导致滚筒线速偏差.

h.. 机器误差, 机器旧, 齿轮磨损.

5. 印刷不实. 露底纸.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印刷不实, 水墨. A. 增加印刷压力. 注意入纸胶轮压力不易太重, 检查是

否有压伤纸板.

b. 增加水墨粘度. 水墨层厚度.

c. 添加水墨添加剂(转移剂), 增加水墨的转移量.

d. 保持水墨PH值不易太高或太低.

e. 改变水墨配方, 提高颜料成分.

f. 加快机速, 使水墨量增多.

g. 保持印版的清洁.

h. 隔张印刷.

g. 清洁或更换新网纹轮.

2. 纸质. A. 纸板表面纤维粗糙, 调整水墨适应纸板. 或增加印刷

压力. 隔张印刷.

b. 纸板太软. 增加印刷压力. 提高机速.

c. 垫版,将印刷不实处印版垫高.

6. 叠印不实. 露底色.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第一色. A. 加快第一色水墨干燥速度.

b. 降低第一色水墨粘度. 并调薄水墨层.

c. 改变水墨配方, 使第一色干燥更快, 避免在第一色水墨

中加蜡水.PH值要较第二色要低.

d. 设定第一色印刷压力至合适(最轻).

e. 减低机速. 让第一色水墨有时间足够干燥.

f. 如有烘干机, 在第一色后调高烘干机温度.

2. 第二色. A. 增加第二色水墨粘度. 调厚水墨层.

b. 添加添加剂(慢干剂) 调慢第二色水墨干燥速度.

c. 将第二色水墨PH值调整较第一色高.

d. 叠色之间的水墨要相容.PH值要稳定.

e. 在许可的情况下,将第二色印刷压力尽可能调重.

3. 纸板纸质. A. 纸面光滑. 水墨不易渗透. 干燥速度慢, 容易造成叠

印不实.

b. 如果纸表面有涂布层, 根据实际情况, 将深色先印,

浅色后印. 注意修改水墨配方, 使用透明性质的水墨混

合剂(树脂).

c. 增加第二色粘度,调厚第二色水墨层, 调慢第二色水墨

干燥速度, 加大第二色印刷压力.

d. 垫版, 将叠印不良处印版垫高.

7.印刷起毛边,塞网模糊.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压力. A. 印刷压力太大, 适当设定印刷压力至合适.

b. 印版与网纹轮压力太大, 适当调轻压力至合适.

c. 印版高低不平. 印版高低相差太大要垫版.

d. 将印刷模糊不清, 塞网, 起毛边处印版挖薄.

e. 适当降低机速.

2. 水墨. A. 水墨粘度太高. 水墨中的水份会随时间而挥发, 气温

干燥高时, 挥发速度更快. 每隔一段时间要用墨杯测量

水墨粘度,加水调低至稳定.

b. 水墨层太厚, 调薄水墨层.

c. 稳定水墨PH值. 不易太低.

d. 控制水墨干燥速度, 添加慢干剂, 使水墨不易太快干.

e. 水墨配方要正确, 颜料比例不易太多. 选择转移性能

较好的水墨.

f. 水墨要干净, 不易过多杂质.

3. 印版. A. 保持印版清洁, 如印刷时间太长, 应及时清洁印版.

印版印刷部分周边的墨干要清洁干净.

b. 印版保持平整, 如有印刷模糊, 起毛边, 塞网处印版

应挖薄.

c. 印版制作要配合机械网纹轮状况, 不易太高网线.

d. 检查印版是否制作不良, 如有不良要更换.

e. 印版材质不易太软, 使用较硬的材质会印刷清晰.

f. 选用材料较好的印版衬垫.

8. 印刷重影.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压力重. A. 印版与网纹轮压力太重. 调轻压力至合适.

b. 印刷压力太大, 适当调轻压力.

c. 机械振动, 将机器维修好.

d印版不平衡, 如需垫版.

e. 纸板硬,弯曲. 选用平直的纸板.

f. 印版松脱, 要上紧印版.

9. 印刷拖花. 增脏.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水墨. A. 水墨粘度太高, 用水降低水墨粘度.

b. 水墨层太厚, 调薄水墨层.

c. 水墨干燥速度太慢, 改变水墨配方, 添加快干剂, 提

高干燥速度. 适当降低机速, 使水墨充分干燥.

d. 确保水墨PH值稳定, 不易太低.

e. 改变水墨配方, 增加混合剂比例, 添加蜡水, 提高水

墨抗磨性能.

f. 传送过程中, 避免印刷部分与机器部件碰撞.

2. 纸板表面光滑. A. 纸板表面太光滑, 使水墨不易渗入纸内, 水墨干燥

慢, 容易擦花. 应调整水墨配方适应纸板.

b. 适当降低机速.

c. 如有烘干机, 调高烘干机温度.

3. 印版. A. 印版松脱, 修补菲林胶片或用双面胶将松脱的印版

固定.

10. 印刷起线. 起纹.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纹网轮己损伤. A. 调厚水墨层, 提高水墨粘度至适当.

b. 加转移剂入水墨, 提高水墨转移量.

c. 增加印版与网纹轮的压力.

d. 清洁网纹轮.

e. 检察网纹轮表面是否有墨渣或杂物.

f. 提高机速.

g. 如有必要更换新网纹轮.

2. 印刷起纹. A. 胶轮或刮刀片已损烂. 如有必要更换部件.

b. 水墨粘度太低, 加新鲜水墨提高水墨粘度.

c. 印版材质太硬, 选用较软质的印版.

d. 印版老化或巳损烂, 更换新印版.

e. 胶轮太旧或胶质大硬, 如必要更换.

f. 水墨配方中适当添加转移剂.

g. 检查胶轮或刮刀片上是否有杂物.

h. 检查印版滚筒调边是否有杂质与印版面碰触.

11. 印刷起坑纹.

原因分折; 处理方法;

1. 纸板起坑纹. A. 在纸板生产线上控制好纸板工艺质量.

b. 分离不合格的纸板.

c. 选用高克量的面纸.

d. 选用细坑纸板.

2. 印刷压力. A. 正确控制印刷压力.

b. 正确控制印版压力, 注意印版的高低平整, 如必要对

印版作垫版或挖版.

c. 使用较软的衬垫.

d. 选用较软质的印版.

e. 适当降低机速.

f. 必要时清洗印版.

3. 水墨. A. 注意控制水墨PH值稳定,PH值不易太低.

b. 注意控制水墨的干燥速度, 不易太快干.

c. 注意水墨配方要适应纸板.

12. 印刷脱色.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水墨. A. 水墨粘度太高或水墨层太厚, 适当调低.

b. 水墨配方, 减少颜料比例, 增加混合剂比例.

c. 水墨中添加蜡水, 提高水墨抗磨性能.

d. 保持水墨PH值稳定.

e. 调配水墨时选用抗磨性能好的混合剂(树脂).

f. 添加快干剂, 提高水墨干燥速度.

13. 印刷有不规律的黑线.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水墨脏. A. 用密度高的筛网将水墨过滤后再用.

b. 水墨在机器循环过程中使用过滤网器.

c. 水墨配方. 注意控制水墨脱色, 避免在叠印过程中污

染第二或再后的颜色.

d 更换干净的水墨.

2. 机器脏. A. 彻底将机器水墨循环系统清洗干净后再泵墨.

b. 水墨在循环过程中使用高密度的过滤器.

14.印刷过程中水墨不良.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水墨表面凝结. A. 水墨桶没有封好, 水墨中胺水蒸发,PH已下降得太

低.

b. 将表面结块扔掉, 适量加入胺水调高水墨PH值. 长

时间使用时要经常拌搅水墨和用盖盖好水墨桶.

c. 注意要封好水墨桶盖.

2. 水墨沉淀. A. 水墨质量差, 配方不正确.

b. 水墨储存太长时间, 或已过期变质.

3. 水墨起泡. A. 水墨中有气泡, 泵或管漏气.水墨中有清洁剂. 使

用消泡剂喷洒在水墨表面再拌搅均匀.

b.水墨配方错误, 或使用储存太久的旧墨.

c. 水墨水份比例太高. 加入新鲜水墨提高水墨粘度.

d. 将水墨回流管插入水墨内. 减慢泵速.

e. 稳定水墨的PH值.

三.压线开槽.

有关单元: 开槽部.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开槽走位. A. 参考第一节.

b. 压线轴或开槽轴两端要平衡.

c. 压线轴或开槽轴压力间隙要压稳纸板.

d. 注意清洁干净压线或开槽轮上的水墨干.

e. 不易粘太厚的海绵在轮上.

f. 保持纸箱有足够的修边.

2. 压线轮压破纸板. A. 纸板太干燥, 坑轮间压力太大. 注意控制纸板生产

工艺.

b. 调轻压线轮间压力. 调重预压轮压力.

c. 压线轮两侧安装海绵.

3. 压线折合不良. A. 调重压线压力. 适应调整预压轮压力.

4. 开槽修边起纸毛. A. 开槽刀或修边刀己磨损, 太旧, 如需要更换.

b. 上开槽刀与不沟槽错位, 较准对位.

c. 纸质太韧.

5. 切角不断. A. 切角刀己破损, 如需要更换.

b. 开槽两轴间压力太轻. 送适当调重压力.

c. 切角刀片太低, 手动调高.

四. 滚筒模切.

有关单元: 模切部.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模切走位. A. 参考第一节内容.

2. 模切长度变化. A. 尤力胶滚筒线速不正确. 测量滚筒调长, 设定正确

速度.

b. 模切板上的压线, 海绵高度不正确.

c. 纸弯.

3. 模切边缘有缺口, 不断. A. 模切刀片损坏, 刀片接口不密. 更换刀片.

b. 尤力胶不平,损烂或太旧. 刨平或更换尤力胶垫.

c. 模切压力不够重. 适当调重.

d. 海绵太软.

e. 纸板太韧.

4. 压爆线. A. 纸板太干燥, 坑轮间压力太重. 在压线两侧安装海

绵将纸板坑破坏.或用压轮预先破坏压线坑纹.

b. 模切压力太重. 适应调轻压力.

c. 压线高度太高, 或刀片高度太低. 模板太厚.

d. 模板没锁紧, 高低不平.

e. 轴不平衡.

f. 尤力胶垫太旧, 损烂, 高低不平. 如必要更换.

5. 成型不良. A. 压力太轻, 压线太低. 适当调重压力.

b. 尤力胶垫损烂, 高低不平. 刨平或更换胶垫.

c. 用压轮预先压伤压线处坑纹.

6. 不能弃纸碎. A. 尤力胶损烂, 太旧, 高低不平. 刨平或更换.

b. 模板上的海绵布局不合理, 弃纸碎处要选用硬海

绵.

c. 刀片太旧或巳损坏, 有必要更换.

d. 模切压力太轻, 适当调重压力.

e. 碎纸皮带振动, 再用风扇吹.

五. 粘合.

有关单元: 折合部, 压线开槽部.

1. 纸箱折合成型.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接口太小, 错位. A. 压线不良, 调重压线轮和预压轮压力.

b. 开槽尺寸要准, 并要有足够修边.

c. 折合臂位置要准, 折合皮带要压紧纸板, 并且四条

折合皮带线速要同步.

d. 折合入纸轮要压稳纸板, 左右间隙要平衡.

e. 折合杆位置角度要根据纸箱尺寸设定.

f. 整型闸位置根据纸板宽度设定.

g. 纸板传送要平稳, 不走位.( 参考第一节.)

2. 纸箱破损, 塞纸. A. 纸弯, 减速, 折平纸板后再生产.

b. 纸板传送要平稳, 不走位. (参考第一节.)

c. 纸板不易与机器部件相撞.

d. 计数堆叠部推纸器气压不当, 预留张数设定不当.

e. 整型闸间隙太小, 整型皮带磨损打滑.

f. 堆叠前挡板位置设定不当.

g. 纸箱堆叠设在中央位置.

3. 计数堆数量不准. A. 计数电眼故障, 或有纸碎, 粉尘遮挡. 注意定时

清洁电眼.

b. 推纸器气压不当, 或故障.

c. 预留张数设定不当, 堆叠张数设定不当.

d. 上压铁压力不当.

e. 堆叠前挡板位置设定不当. 正确设定位置与纸板

宽度相同.

f. 纸箱堆叠设定在中央位置.

4. 自动打包机. A. 正确设定挡板位置. 将开关选择自动段.

b. 不能捆扎, 绳条不能切断. 检查刀片是否磨损,

触发开关是否失灵. 维修机械故障.

c. 皮带打滑, 调紧皮带.

d. 打包绳牵引错误. 重新正确牵引.

2. 胶水粘合.

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

1. 纸箱接口没有粘合,没有胶水. A. 喷胶嘴堵塞, 用热水清洁喷胶嘴. 每隔一段时间

或停机前要清洗.

b. 胶水过滤器堵塞, 用热水清洁过滤器. 注意定时清

洗.

c. 胶水回路堵塞. 用清水或热水泵入回路清洗, 或拆

卸管道清洁.

d. 胶水泵气压不足或故障, 维修.

e. 喷胶位置设定不正确.

f. 感应电眼故障, 或有纸碎异物遮挡.

g. 检查切角废纸是否遮挡喷胶嘴. 或切角没有切断连

在纸箱. 注意调整切角刀压力以及挡切角废纸挡板及

吹风.

h. 胶水干得太快.

i. 胶水质量不合格, 太稀, 粘性不好.

2. 纸箱粘在一起. A. 胶水太多. 调小胶水量. 调小泵胶气压, 提高机速,

更换更细量的喷胶嘴.

b. 胶水太稀, 渗出纸箱. 加浓胶水提高胶水浓度.

c. 胶嘴堵塞, 清洗胶嘴.

d. 上胶位置或喷胶嘴位置不正确, 上胶位置应在纸箱

接条前后宿小10mm位置, 喷胶位置应设定在接条压线

10mm外.

e. 检查喷胶嘴接口是否漏胶水.

3. 喷胶倾斜. A. 纸板传送倾斜.

b. 纸弯.

c. 喷胶嘴间隙太小.

芬兰林业

曾红福

2002年10月.

品质部培训内容

品质部培训内容 品质部培训课程 1( 品质基本概念 QC:(Quality Control)品质控制 QM: (Quality Manage) 品质管理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检验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检验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检验 Quality Assurance)品质保证 QA:( 2. 岗位职责说明 2.1 QC职责: (1) 对生产制造的产品(半成品、成品)进行全部检验。 (2)依据《检验作业指导书》及成品检验标准等检验技能进行快速、准确判定。 (3)同一种不良率超过3%及同一现象连续出现5PCS以上应立即汇报上级领导分析处理。 (4)对良品与不良品进行标示、区分、隔离。 (5)严格检验不让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是QC的最大职责。 (6)维护产品、测具、仪器,不损坏产品、测具、仪器。 (7)进行检验记录时,不可漏填、漏记、多记,每小时按时统计记录良品与不良品数量,有检验就必须有记录。 2.2 IQC职责 (1)公司所有原材料进厂检验。

2)与工程提供的样品、图纸为检验依据 ( (3)及时准确的判定检验物料是否合格,避免影响生产。 (4)及时对检验不合格的物料进行标识、处理、反馈、要求改善并追踪改善结果。 (5)及时准确完成IQC日报表。 (6)对生产中出现的不良品退货进行判定,生产及来料不良不可混放。 2.3 IPQC职责 (1)对所有工序产品品质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上级与生产负责人。 (2)对每一生产机型首件进行材料、外观、结构、功能的确认,新产品交工程签字确认。 (3)对每小时出现的不良排前二项要分析原因,并跟踪结果。 (4)依BOM、对包装首件进行确认。 (5)每个班上班前静电环、烙铁温度的测试。 (6)依据工程变更记录确认制造是否依工程变更执行。 (7)做好巡检及首件报表,严格依据管理记录进行记录。 (8)当产品不良严重偏高,性能不稳定时开出停线通知单。 (9)熟悉产品检验标准,准确判定不良品。 (10)对生产中不良品的标识、隔离、区分及控制进行监控。 2.3 FQC职责 (1)严格按照《成品检验标准》及其它相关文件规定进行成品抽样和检验工作。 (2)按照公司规定的抽样方法进行检验,防止不合格品入库或进入销售渠 道。 (3)经过检验的成品,出具《FQC检验报告》并做好相关记录。

品质管理培训资料

品质学习资料 1、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这对质量意识和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意识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也集中体现在企业最高决策层的岗位工作中,是一种自觉地去保证企业所生产顾客需求产品的硬件、软件和流程性材料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意志力。企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质量意识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是通过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教育和质量责任等来建立和影响的,并且通过质量激励机制使之自我调节而一步步地、缓慢地形成起来的质量意识。 2、品质意识 品质意识就是指人们在生产经营中,对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工作品质)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客观及主观的看法和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提高产品品质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决心和愿望。而人的行动受大脑意识支配,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一个有错误品质意识的人,很难想像他能做出什么好的产品。只有当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应的工作技能,他才会做出好的产

品。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高度”很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一个做过大事或见过大事的人,再想平庸都难。可想而知,品质意识对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 3、如何提高质量意识 很多时候我们都提到要提高质量意识,但究竟什么是质量意识,如何提高质量意识?不知道有多少人仔细研究过,又深入地思考过?质量意识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东西,是人们对质量的一种想法态度,一种心理,一种潜在的行为指导规范。既然质量意识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那如何提高质量意识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多数人的说法,提高质量意识就是要培训,培训能提高质量意识吗?能提高多少啊?有没有仔细考虑分析过?质量意识通过培训能够提高,例如经过1小时的培训,人们对质量都有了理解,但只是短时间的认识,过几天后就逐步淡忘了。质量意识的培训只能让人们对质量有个初步了解,一般不会将质量的想法、心理带入到工作中,形成有益的质量活动。 举例,一次生产了一批产品,由于交货要求急,生产中发现产品中有一个尺寸有部分产品尺寸超差,一个孔稍微小一点,但由于出货紧就这样出货了。结果全部被退货,直接损失近10万,还差点丢了这个客户,退货回来之后对全体员工进行了教育,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及问题的严重性,从此以后只要有问题员工都会反映出来,领导对于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很重视,从此以后产品质量不断的提高了。

质量控制计划培训资料

国家成品油储备能力建设252处工程 质量管理计划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成品油储备能力建设252处工程 目录 1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2) 2质量与职责 (4) 3质量控制内容及范围 (5) 4物资管理 (10) 5工程专业(劳务)分包 (11) 6标识和可追溯性 (12) 7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3) 8成品保护措施 (15) 9质量监督检查 (23) 10质量技术资料管理 (27)

1.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1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要求合格。严格按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技术规程及施工图纸施工,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质量事故发生率为零。 1.2质量管理体系及职责; 本项目将建立由公司过程考核、检查、控制,项目经理领导,技术总工、施工经理、质量经理共同策划并组织实施,各部门专业责任工程师检查和监控的管理系统,形成从项目经理部到各专业施工作业队伍的质量管理网络;形成行政上

支持,技术上把关的良性循环,负责工程总体质量控制。 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2质量职责; 2.2.1项目经理; (1)认真落实国家、政府、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责任;(2)制定项目质量控制、实施的相关管理制度; (3)审核技术质量部门起草的质量管理计划; (4)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行为监控;

(5)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事故负总责任; 2.2.2总工程师; (1)负责审核技术部门起草的质量管理计划; (2)协助项目经理制定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3)落实项目质量计划的实施情况; 2.2.3工程部经理; (1)负责落实国家、政府、企业以及项目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2)负责项目质量计划的具体实施; (3)负责监督各班组施工质量行为; (4)对出现的质量事故有直接上报的权利; 2.2.4质量员; (1)负责对各各班组施工的全程监督和管理; (2)对质量事故负主要责任; (3)对质量事故有直接上报的权利; 2.2.5施工员; (1)协助工程部经理以及质量员的控制和监督;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资料全

天津市宝坻区云景嘉园住宅小区工程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编制: 审核: 审批: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一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0 第二章质量管理生产目标 0 第一节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1) 第二节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图(即质量保证体系图) (1) 第三节项目管理人员质量责任制 (2) 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说明 (9) 第四章质量管理制度 (9) 第一节技术交底制度 (9) 第二节工序交接检制度 (10) 第三节工程签证检查制度 (10) 第四节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10) 第五节施工过程的质量三检制 (10) 第六节严格执行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购及验收制度 (11) 第七节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 (11) 第八节质量奖惩制度 (11) 第九节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11) 第十节实行质量否决制度 (12) 第十节认真执行“样板制” (12) 第十二节做好施工中的协作配合工作 (12) 第五章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控制框图 (12)

第二节模板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4) 第三节钢筋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4) 第三节钢筋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5) 第四节砼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5) 第四节砼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6) 第五节防水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17) 第六节砌体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8)

第七节门窗安装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19) 第八节墙面抹灰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20) 第九节地面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21) 第七章技术质量管理奖罚制度 (23) 第八章质量管理例会制度 (26) 第九章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26)

第一章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依照项目法施工管理规定,云景嘉园住宅小区工程的特点,成立项目部工程质量管理小组。项目部组员及职责如下: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为了每项工程都达到创天津市标化工程标准的管理目标,明确各级员工质量责任,联系实际,确保工程质量符合优质工程标准。根据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标准,天津市文明工地和优质结构工程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分包单位较多等实际情况制订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章质量管理生产目标 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及现行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工程一次验收

最新新员工质量意识培训资料资料

新进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一、亲切地欢迎: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 二、自我介绍:我是品管部的,名字叫叶志。我来主要是对质量意识方面跟大家进行一些讲解和交流。 下面有一张签到单,请大家填一下。 三、公司产品质量重要性说明: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我们公司是生产汽车铝合金轮圈的。汽车轮圈是一 种质量要求非常高的产品,因为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比如说: 轮圈漏气,会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翻车; 轮圈平衡量达不到要求,会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容易发生机械故障; 轮圈内部组织不紧凑,存在着很多疏松、渣孔、杂质等等质量缺陷的话,轮圈在行驶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爆裂,甚至于粉碎; 轮圈的外观同样也很重要,顾客重视,试想,轮圈表面漆层或电镀层不良,如剥落、气泡、麻点、花斑、流挂、漏底等等,你看到了这种轮圈你会买吗! 四、检验流程:(原料——铸造——加工——喷涂——包装——入库——性能测试——出货) 原材料铝锭—成分检验 铸造段(熔铝—铝水成分、密度、金相分析;铸造—尺寸、外观、内部结构;热处理—硬度) 加工段(大喷砂-外观;加工—尺寸、位置度、外观;动平衡测试—动不平衡量;气密测试—是否漏气) 喷涂段(研磨修整—外观,前处理清洗—外观,喷粉、喷色漆、喷亮光漆—膜厚、硬度、外观、附着力) 包装入库—外观 性能测试(冲击试验、径向负荷试验、弯曲力矩试验、盐雾试验等) 五、对品质的一些认识: 品质是检验出来的 错!品质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检验一般是抽检,而抽检具一定的风险性;产品是由作业员一个一个的做出来的,他们对每一个产品不但进行生产,还要进行判定。 品质是很抽象的东西,需要很高深的知识才可以掌握 错!品质随时随地可见,如生活质量(吃、穿、住、用),工作质量(效果、速度、方法),产品质量(尺寸、性能、外观)等。它们可用(好、差;合格、不合格等)来形容。 就产品来说,对现场作业员,产品尺寸、性能可能不大好掌握和控制,需要专检采用一些检测手段进行管制。但外观这一品质特性,很直观,浅而易见,作业员应该是可以掌握和控制的。即使是新进员工,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了解,也就可以了。每一个产品都是作业员自己做出来的,

DEK印刷机高级培训教材

D E K印刷机高级培训教 材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DEK印刷机高级培训教材 DEK INFINITY 培训教材 一、DEK软件的安装 DEK机器由工业PC电脑作为主控,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都存放在电脑硬盘中,其中C盘安装WINDOWS系统,D盘DEK机的应用软件。DEK INFINITY 软件的的安装大致过程如下(具体安装过程中会有详细的提示): 安装之前,用软盘备份及文件,先用SP06安装盘安装Windows软件及DEK应用软件,最后用SP04安装盘安装DEK补丁程序。步骤如下: 1、备份及文件。 2、安装Windows及DEK SOFTWARE 06(SP06安装盘) 。 3、拷贝回备份的及文件。 4、设置触摸屏的中心位置。 5、中断控制程序。 6、安装06版本的补丁程序SP04(SP04安装盘)。 其中C盘安装的是WINDOWS系统,D盘安装的是DEK印刷机的应用软件。 二、安全控制 DEK机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安全设计方面的考虑: ?EMERGENCE STOP ?保险和自动跳断开关 ?印刷头支撑 ?PRINT CARRIAGE BRAKE PRINT CARRIAGE 刹车机构当马达断电时开始起作用,以保证丝印头抬起时 PRINT CARRIAGE不会碰装到设备后部机架。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马达轴通过键连接带动FRICTION-PLATE 转 动,当电磁铁断电时,弹簧推动压力片和摩擦片接触,并形成一定的摩擦 力,由于压力片和电磁铁都是固定在机架上的,所以会阻止摩擦片转动, 从而起到阻止马达转动的功能。当电磁铁带电以后,它就能使压力片在电 磁力的作用下离开摩擦片,这样摩擦轮就能自由的跟随马达转动。

品质部人员的培训内容

品质部人员的培训内容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品质部人员的培训内容 第一期:概念(4课时,约8小时)1品质管理常用概念 1.1品质 1.2品质理念 1.3质量方针 1.4质量目标 1.5质量手册 1.6 ISO系统 1.7 品质意识 1.8 质量管理 1.9 来料检验 1.10 现场检验 1.11出货检验和最终检验 1.12 巡检 1.13 抽检 1.14 首件检查 1.15 自检 1.16 互检 1.17 质量管控点 1.18 流程 1.19 程序

1.20 测量 1.21记录 1.22报表 1.23标识 1.24 QC手法 1.25 品质异常 1.26 可追溯性 1.27 统计 第二期:素养与技能(4课时,约8小时)2品质检验人员的素养 2.1责任感 2.2 团队精神 2.3 品质意识 2.4 学习的习惯 3 品质检验人员的基本技能 3.1量具的使用方法 3.1.1 直尺 3.2 仪器的使用方法 3.2.6 AC调压电源 3.2.8 晶体管测试仪 3.2.9 CRL电桥 振动台

3.3电子基础知识 3.4机械识图基本常识 第三期:流程的应用和问题分析(4课时,约8小时)4流程 4.1进料检验流程 4.2生产现场检验流程 4.3出货检验和最终检验流程 4.4品质异常及品质异常报告的提交和管控流程 4.5不良品退货控制流程 4.6特采物料的控制流程 4.7产线返工控制流程 4.8产品特别放行控制流程 4.9客述的处理和改善办法的管控流程 4.10品质部文件的发放和归档的控制流程 5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 6如何做品质记录和品质报表 第四期:标准、文件及表单和报表(4课时,约8小时)7品质部常用检验标准 8品质部常用程序文件 9品质部常用检查记录表单 10品质部常用报表

API Q1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含答案)

API Spec Q1质量管理体系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API Q1是指(石油天然气行业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目前最新版本是第九版,于2014年6月1日生效。 2.质量目标应是可衡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3.沟通包括(内部沟通以及外部沟通)。 4.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以及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资源)。 5. 对于下列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几类变更中的任何一类,组织都应实施变更管理过程: a) 组织结构的变更; b)(关键或重要人员的变更); c)(关键供方的变更); d)管理体系程序的变更,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变更。 6. 与(产品交付)相关的风险评估应包括: a)(设施/设备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b)供方绩效以及材料的可用性/供应。 如适用,与(产品质量)相关的风险评估应包括: c)不合格品的交付; d)(合格人员的可利用性)。 7.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陈述; B、包含本规范所要求的(质量手册),并包括: C、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的(文件化程序); D)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策划、运行、控制以及符合要求的文件和记录; E)确定组织声称的满足产品符合性不可缺少的法律要求及其他适用要求。 8.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由办公室、质检部、产品配套部、人事劳资部、财务部、(技术部)、生产部7个部门组成。 9.文件在发布和使用前,其适当性得到(评审与批准)。质量体系要求的程序、作业指导书以及表格应(受控)。 10.我公司质量体系记录及产品质量记录保存时间为(5年)

11. 公司材料检验规范规定,外购材料和外协、外购产品应经过审查质量证明书、(标识)、(表面质量)、尺寸或内在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 12、当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 后才显现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 13、对于不合格品采取措施后,应对其(再次验证),以证实符合规定要求或使用要求。 14、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5、公司的质量手册是由(办公室)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 16、产品防护应包括(标识和可追溯标志)、运输、搬运、包装和保护。 17、组织应依据(产品质量计划、过程控制文件,和/或文件化的程序),按照计划的阶段检验和试验产品。 18、当设备由组织外部资源提供,包括第三方、专利持有者、雇员和顾客所有的设备,组织应(验证设备适合且提供其满足本条要求的证据)。 19、组织选择外包其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任何活动时,应确保其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适用的要素被满足,并且对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包括与产品实现相关的适用的API 产品规范,承担责任。 二.名词解释 1.校准:与给定精确度的标准器进行对比和调整。 2.控制点:组织为确保符合规定和要求,对某项过程精细的作法而编写的文件。 3.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是: 答:质量方针: 提高产品科技水平,不断开拓市场,持续改进,为顾客提供满意产品 质量目标: 1、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大于96% 2、顾客满意率大于90% 4.公司产品质量处理的准则:未经检验的产品不得转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交付。 5.制造验收准则:组织为保证符合制造和服务要求,对材料、产品或服务特性所规定的限制条件。 6、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7、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8、产品防护: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公司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也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9、质量体系文件:质量体系文件一般由以下层次文件构成: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外来文件以及质量记录。 10、可追溯性: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当考虑产品时,可追溯性可涉

DEK印刷机培训教材(初级)要点

DEK PRINTER的外观及内部结构介绍 第一部分:DEK PRINTER的外观介绍 1,触屏显示器:可用手指触摸屏幕上的相关处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2,JOG BUTTON(按钮):用以手动驱动执行相应的动作,当用此两键执行动作时,请注意屏幕上的提示。 3,鼠标触屏:用手在屏幕上移动来移动鼠标。 4,系统键:在机器开机或机器的急停键被解除后(此时屏幕上会显示SYSTEM POWER DOWN),按下此键执行机器初始化。 5,急停开关:当机器发生严重故障或遇到紧急情况时,按下此键以保护机器免受破坏。 6,静电接口 7,主电源开关 8,机器前盖 9,锡膏滚动灯开关 10,灯塔:用三种颜色标示机器当前的工作状态。 第二部分:机器内部动作机构组成介绍 DEK PRINTER(印刷机)的动作机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PRINTHEAD MODULE(印刷模式)--可升降,方便维修和操作。 2,PRINT CARRIAGE MODULE(印刷轴模式)--用以驱动刮刀前后移动 3,SQUEEGEE MODULE(刮刀模式)--执行锡膏印刷功能 4,CAMERA MODULE(取像模块)--主要抓取PCB板和SCREEN(拍摄)的FIDUCIAL (基准的)。

5,SCREENALIGNMENTMODULE 执行印刷前PCB板和SCREEN的校准功能。6,RAIL MODULE 执行过板和夹板功能 7,RISING TABLE MODULE 上升到VISION和印刷高度, 8,UNDERSCREEN MODULE 清洁SCREEN底部和网孔。 DEK PRINTER 的常用参数表

品质部新进人员培训资料

品质部新进人员培训资料 一、认识品质管理 1、什么是质量 质量是一个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什么是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体系相互的活动。通常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3、什么是检验 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是结合测量、实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什么是验证 验证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5、确认的定义 确认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使用及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二、 QC基础知识 1、什么叫做QC 简易的讲就是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1)认识品质管理 想获得品质必须认识品质管理,品质管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系统,经历了几个阶段。a.质量检验阶段QC(1920-1940年) 特点:专业检验工人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采用各种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各项检验和试验。做出合格与不合格判断,合格才能出厂,才能保证到达客户手中的都是合格产品。 优点:不合格品通向市场之路被切断。 局限性:能够"把关",不能"预防"。 b.质量控制阶段SQM(1940-1960年) 特点: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质量控制之中,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统计手法(柏拉图、排列图、层别图、控制图)等。通过统计手法获得品质波动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汇总,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波动异常因素,提高一次合格成品率,减少废品造成的损失。优点:既能把关。又能预防。 c.全面质理管理TQM(90年代) 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复杂的机械,电子新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光靠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已经无法控制,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将质量活动向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过程扩展,以实现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新版标准培训题及答案

《GB/T 19001-2015/ ISO9001:2015标准的变化理解与转换指南》 培训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依据GB/T19001-2015标准,不合格输出的控制适用于(D) A)产品交付前发生不合格品 B)产品交付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 C)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服务 D)以上都是 2. 依据GB/T19001-2015标准8.5.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应对所有产品作好标识,以免混淆 B)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全过程,应标识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 C)应控制所有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D)以上都对 3.以下不属于质量管理体系评价方法的是(D) A)内部审核 B)自我评定 C)管理评审 D)绩效考核 4. 运行的策划不要求包括(D) A)质量和服务要求 B)生产过程及其资源 C)接收准则 D)质量方针 5. 依据GB/T19001-2015标准8.5.1条款,适用时,应获取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包括(D) A)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的特征 B)进行的活动的特征 C)拟获得的结果 D)以上全部 6. 顾客提供的财产可以是(D) A)来料加工的原材料、半成品 B)顾客委托运输的货物 C)顾客提供的设备、知识产权

7. 防护涉及的对象是(D) A)成品 B)半成品 C)原材料 D)以上全部 8.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B) A)不合格输出不能交付使用 B)不合格输出得到纠正后应再次验证是否满足要求 C)不合格输出控制不包括交付使用后才发现的产品不合格 D)以上全部 9.对顾客财产必须(B) A)委托专业机构检验 B)进行验证,如:检验、检查合格证明、核对外观和数量 C)对其质量负责 D)与采购产品同等对待 10. 设计开发输出可以是(D) A)图纸 B)计算书 C)包装规范 D)以上都是 11. 对运行的策划应包括确定(D) A)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B)过程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接收准则 C)符合产品和服务要求所需的资源 D)以上全部 12. GB/T19001-2015标准中7.1.4“过程运行环境”不包括(C) A)冬天客运列车车厢内的温度 B)化工原材料仓库的通风和防潮条件 C)厂区大门前的绿化情况 D)微电子车间的静电防护装置的合理性 13. 形成文件信息的目的是(B) A)体现组织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能力 B)使各过程一致地、稳定地运行

DEK印刷机中级培训教材

参数表(补充)

交流电压检查 应根据机器后盖的电压要求,检查输入电压是否与其相符,并核对交流控制箱M23 A V POWER MODULE中的跳线是否正确。 直流电源电压检查

All output voltages can be monitored on the MUX/Supplies monitor card located in the X1 of he control enclosure. If it is not satisfy, please adjust the adjustment potentiometer in M24 DC Power SUPPL Y Module.

几个基本校正 1.Rail to Table Height A rail to table height adjustmen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at the board is supported correctly and evenly during printing. NOTE This setting is factory set and shouldn’t normally need to be adjusted. WARNING BOARD CLAMPS.EXTREME CARE MUST BE EXERCISED WHEN WORKING IN THE TOOLING AREA OF THE KMACHINE TO A VOID INJURY. THE FOILS ON THE FRONT AND REAR BOARD CLAMPS ARE VERY SHARP. 1:In Diagnostics select Rising Table module. 2:Select Home Rising Table and Exit from this module. 3:Select Rail System Module. 4:Select Home Rail Width.` 5:Select Adjust from the menu bar, the following window opens: 6. Set the board width according to the board being used. 7. Select drive rail to board width 8. Select toggle board clamps 9. Place the board on the rail and slide to a central position. 10. Select toggle board clamps, so that the board is firmly held and exit from this module. 11.Select raising table module. 12.Select table to vision height. 13.Place a support pillar measuring 81mm+0.0mm-0.02mm(if autoflex is fitted 42.64mm+0.0mm-0.01mm) close to the rail and under a corner of the board. Adjust the relevant adjuster so that the support pillar is just touching the underneath of the board using two provided gauge. Repeat this setting for each of the corners of the board. 14. After completion of all four corners, re-check to ensure all four adjusters are adjusted correctly.

品质部培训的基本内容

品质部培训的基本内容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品质部培训的基本内容 一. 品质部门的划分: 1.IQC:进料检验,审核辅导检验及评价供应商。(SQE) 2.IPQC:从原料到制程和包装的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PQC、FQC) 3.QA:成品检验,精密测试,实用性试验。(OQC) 4.IC:仪器、量具保管,维修校验。(仪管中心) 二.什么是品质 反映产品满足明确目的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特征及特性总和。 特性总和分为: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商品性、美观性。 品质的含义:(品质要以消费者意愿为基础) 1.符合规定的需求(用途和目的); 2.满足客户的期望; 3.符合法规规定,使 用标准和规格使用安全;4.让顾客买得起,价格有竞争力;5.成本合理,能产 生利润。 三.什么是检验: 对产品一个或多个特征进行的训号检查试验序号并将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以确保是合格的活 动。 检验缺点的分类:缺点是指制定单位的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而言。 1.严重缺陷:Cr(Criticaldefect)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违反销往国家之安规规定。 2.主要缺陷:Ma(MaiorDefect)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造成性能失误及不安定,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的或显着减低其使用性能 和商品价值。 3.次要缺陷:Mi(MinorDefect) 使用性能所期望的目的不致于减低或与规格有所偏差,但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操作并不影响 一般性能等。 检验中发生缺陷的可能性: 1.普遍性:造成因素一般人为疏忽和操作失误。(报告,留下不良样品,加强检验,详细 记录) 2.偶然性:造成因素一般工具方法和原材料。(报告,留下不良样品) 产品检验中有合格和不合格的区分: 合格品:满足规定的要求。(允收字母表示为“AL”) 不合格品:没有满足某个规定要求(拒收字母表示为“RC”) 检验的依据:检验规范及作业指导书,有效的工程图纸和客供样品。 四.制程检验控制程序 1.目的: 为确保生产过程中物料制品、半成品、成品、包装之品质符合规定要求,对不合格品状况严格的管制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 从原材料到制程生产到成品包装的整个过程。 3.职责: 3.1.IPQC负责原材料上线前确认,制品中的巡检、抽检及不良追踪监督同时详细记录 3.2.生产部负责生产操作到位并做到自检、互检保证操作规范性和不良品的返修处理。

品质管理培训内容

三月份工作计划 一、品质部的例会, 1、每条生产线各自的早会:内容由主管布置每天的工作任务以及回顾昨 天发生的品质问题,强调QC 人员加强巡检与抽检。 2、每周的品质会议:内容由经理小结上周的工作布置下周的工作重点。 一、品质部的各种报表: 1、QC 人员的日报表由主管统一于第二天上午九时前上交 2、品管主管每 周六下午五点之前交下一周的工作计划报表,。 二、首末件检验与首件试装: 1、各工序必须作好首末件的确认,填写首末件确认单,并上交保存。主 管要检查QC 人员是否做到位。 2、试装由主管亲自监督,产线在试装时必须严格按试装具体要求进 行,并通知品质主管进行确认,认真填写试装报告并上交保存。 三、品质部人员的培训: 1、品质意识的培训(QC 全体人员参加) 2、岗位职责的培训:主管、(------ )QC(------- ) 3、各工序的检验培训: 开料、CNC、封边、铣型、钻孔、清洗、组装、包装、屏风 4、如何管控品质 四、针对客诉重点工序,作品质月分析与矫正措施报表,以及对产线担出建议及时改 正。

品质部培训计划与内容表: 培训大纲 、品检人员培训 1品质意识的培训; 2、公司内部必须的品质知识培训; 二、品管职责培训 1新进员工基本知识与作业规范培训 2、品质管理人员作业规范的培训; 3、品管人员在岗、换岗、晋升的岗位作业规范培训 3、品质检验人员作业规范的培训 三、制程检验培训 四、如何管理好品质 1.重视制度,实施标准化。 2.重视执行 3.重视分析 4.重视不断的改善 5.重视教育训练 6.改善循环与维护循环 7.制订企业品质月活动 8.推行6S运动 9.高层主管的重视 培训表格式样

品质部人员的培训内容

品质部人员的培训内容 第一期:概念(4课时,约8小时)1品质管理常用概念 1.1品质 1.2品质理念 1.3质量方针 1.4质量目标 1.5质量手册 1.6 ISO系统 1.7 品质意识 1.8 质量管理 1.9 来料检验 1.10 现场检验 1.11出货检验和最终检验 1.12 巡检 1.13 抽检 1.14 首件检查 1.15 自检 1.16 互检 1.17 质量管控点 1.18 流程 1.19 程序

1.20 测量 1.21记录 1.22报表 1.23标识 1.24 QC手法 1.25 品质异常 1.26 可追溯性 1.27 统计 第二期:素养与技能(4课时,约8小时)2品质检验人员的素养 2.1责任感 2.2 团队精神 2.3 品质意识 2.4 学习的习惯 3 品质检验人员的基本技能 3.1量具的使用方法 3.1.1 直尺 3.1.2卡尺 3.1.3塞规 3.2 仪器的使用方法 3.2.1电压表 3.2.2电流表

3.2.3万用表 3.2.4功率计 3.2.5直流电源 3.2.6 AC调压电源 3.2.7电子负载 3.2.8 晶体管测试仪 3.2.9 CRL电桥 3.2.10积分球 3.2.11振动台 3.2.12盐雾试验箱 3.3电子基础知识 3.3.1电阻器 3.3.2电容器 3.3.3电感器 3.3.4二极管 3.3.5三极管 3.3.6MOS管 3.3.7光藕 3.3.8印刷电路板(PCB) 3.3.9元件焊点的基本要求 3.3.10表面贴装(SMT)的基本要求3.3.11 电子加工的常用工具

3.4机械识图基本常识 第三期:流程的应用和问题分析(4课时,约8小时)4流程 4.1进料检验流程 4.2生产现场检验流程 4.3出货检验和最终检验流程 4.4品质异常及品质异常报告的提交和管控流程 4.5不良品退货控制流程 4.6特采物料的控制流程 4.7产线返工控制流程 4.8产品特别放行控制流程 4.9客述的处理和改善办法的管控流程 4.10品质部文件的发放和归档的控制流程 5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 6如何做品质记录和品质报表 第四期:标准、文件及表单和报表(4课时,约8小时)7品质部常用检验标准 8品质部常用程序文件 9品质部常用检查记录表单 10品质部常用报表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章强制性产品认证

第一节概述 所谓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 3C认证是中国新的安全许可制度,统一并规范了原来的”CCIB认证”和”长城认证”,符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是中国质量认证体制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政策之一,既能从根本上强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12月3日发布, 5月1日起施行。从今年5月1日起(现已延期至8月1日),凡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19大类132种产品,没有经过3C 认证的,一律不准出厂或进口,更不得上市销售。 第二节 3C认证步骤 3C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1 认证申请 1.1 申请单元划分 1.2 申请资料 2 型式试验 3 初始工厂审查 4 获证后监督

4.1 认证监督检查频次 4.1.1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12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4.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 1) 获证产品出现严重安全、环保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投诉并经查实为生产厂责任时; 2) 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 3) 足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2 监督的内容 4.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 从获证起的四年内,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范围应覆盖附件4的全部内容。每个工厂的复查时间一般为1~2个人日。 获证后的第五年,应按附件4的规定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和审查时间与初始工厂审查相同。 4.2.2 产品一致性检查 从获证起,按本规则4.3.1.2条的规定进行现场核查。现场核查中产品安全、环保性能的检查内容一般为产品例行检查中的制动、灯光调整和排放检测项目,但发生4.5.1.2条所列情况之一时应增加相应的型式试验项目,当工厂的检测条件不具备时应封样送指定检测机构检测。

品质部新员工培训资料

品质部新员工培训资料 一、认识品质管理 1、什么是质量? 质量是一个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什么是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体系相互的活动。通常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3、什么是检验? 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实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什么是验证? 验证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5、确认的定义? 确认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使用及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二、QC基础知识 1、什么叫做QC? 简易的讲就是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2.1认识品质管理 想获得品质必须认识品质管理,品质管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系统,经历了几个阶段。 2.1.1质量检验阶段-----QC(1920----1940年)

特点:专业检验工人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采用各种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各项检验和试验。做出合格与不合格判断,合格才能出厂,才能保证到达客户手中的都是合格产品。 优点:不合格品通向市场之路被切断。 局限性:能够"把关",不能"预防"。 2.1.2质量控制阶段SQM(1940-----1960年) 特点: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质量控制之中,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统计手法(柏拉图、排列图、层别图、控制图)等。通过统计手法获得品质波动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汇总,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波动异常因素,提高一次合格成品率,减少废品造成的损失。 优点:既能把关。又能预防。 2.1.3全面质理管理TQM(90年代) 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复杂的机械,电子新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光靠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已经无法控制,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将质量活动向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过程扩展,以实现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以客户为中心、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全部文件化、全过程控制、预防为主、上下工序是客户、一切为用户"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优点:不仅能确保公司持续稳定地生产出品质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还能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 全面质量管理八大原则A以客户为中心度B领导重视C全员参与 D过程方法E系统管理F持续改进G以实事为基础H互利的供方关系。 2.1.4 ISO9000阶段(现代) 组织推行ISO有于: A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B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DEK印刷机高级培训教材

DEK印刷机高级培训教材 DEK INFINITY 培训教材 一、DEK软件的安装 DEK机器由工业PC电脑作为主控,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都存放在电脑硬盘中,其中C盘安装WINDOWS系统,D盘DEK机的应用软件。DEK INFINITY 软件的的安装大致过程如下(具体安装过程中会有详细的提示): 安装之前,用软盘备份CONFIG.CFG及CONFIG.TXT文件,先用SP06安装盘安装Windows软件及DEK应用软件,最后用SP04安装盘安装DEK补丁程序。步骤如下: 1、备份CONFIG.CFG 及CONFIG.TXT文件。 2、安装Windows及DEK SOFTWARE 06(SP06安装盘) 。 3、拷贝回备份的CONFIG.CFG 及CONFIG.TXT文件。 4、设置触摸屏的中心位置。 5、中断控制程序。 6、安装06版本的补丁程序SP04(SP04安装盘)。 其中C盘安装的是WINDOWS系统,D盘安装的是DEK印刷机的应用软 件。 二、安全控制 DEK机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安全设计方面的考虑: ?EMERGENCE STOP ?保险和自动跳断开关 ?印刷头支撑 ?PRINT CARRIAGE BRAKE PRINT CARRIAGE 刹车机构当马达断电时开始起作用,以保证丝印头抬起时PRINT CARRIAGE不会碰装到设备后部机架。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马达轴通过键连接带动FRICTION-PLATE 转动,当电磁铁断电时,弹簧推动压力片和摩擦片接触,并形成一定的摩擦力,由于压力片和电磁铁都是固定在机架上的,所以会阻止摩擦片转动,从而起到阻止马达转动的功能。当电磁铁带电以后,它就能使压力片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离开摩擦片,这

品质管理培训资料

品质管理培训资料 企业名言 心态决定一切。 不求第一,但求最佳。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用力者只算称职,用心者才算优异。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通俗的事做好就不通俗心态变则意识变,意识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人格变,人格变则命运变。 胜利突破做事太本分的十个关键 技巧是你做事的优势;目标是你做事的动力; 灵敏是你做事的天资;效率是你做事的速度; 求人是你做事的策略;胆量是你做事的资本; 条理是你做事的命脉;信心是你做事的支撑;机会是你做事的关键;分寸是你做事的尺度。品管部部门职责 1. 订立与实施品质制度 2. 执行与推动品质活动 3. 制定与执行进料、在制品、成品品质规范 4. 分析制程品质控制能力及进行异常的改善 5. 对制程品质进行巡回检验与控制 6. 客户投拆与退货的调查、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拟订 7. 仲裁及处理企业品质异常 8. 校正与控制量规、检验仪器

9. 参与产品开发与试制 10. 制订与执行不合格品预防措施 11. 辅助供应商品质能力 12. 评估供应商品质能力与品质控制绩效 13. 制定与督导及执行品质培训计划 14. 分析品质成本 15. 收集、传导与回复品质资讯 16. 拟订品质保证方案并推动全面品质管理活动的进行品管人员的基本条件 1. 责任心强、办事公道、坚持品质原则,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 2. 品质意识强,懂得国家品质方针政策和品质法规 3. 具有中等文化水平,掌握所需的基础技术理论和品质管理基本知识,有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4. 担任过某工种的实际操作,即已掌握了所担任检验工序的生产操作技能和技术知识 5. 会使用与本岗位检验有关的量具仪器,能熟练地掌握所用的测试技术 6. 受过品质检验知识培训,能独立处理检验各项作业手续事宜 7. 身体健康,无不适应本检验工作的生理缺陷,能做到正常坚持工作 5W2H 培训方案 Why 为什么培训What 培训什么,培训何内容Who 哪些人该培训When 培训时间Where 培训地点How 如何进行,如何验收成果Howmuch 顺花费多少 如何处理不合格品 1. 作业人员或制程检验人员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应根据检验标准的规定予以标识区分或移离生产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