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送考教学设计 - 上课

送考教学设计 - 上课

送考教学设计 - 上课
送考教学设计 - 上课

送考教学设计(上课)

教学目标:探究文章主题,领会作家创作意图

导入:他是画家,书法家,又在文学音乐领域造诣不凡,中年以后皈依佛教,虽未正式出家,却深得佛教奥义,取法名为“婴行”,这个人就是丰子恺。

(学生说说“婴行”的意思)

(展示“婴行”的含义,丰子恺对孩子的向往)

婴儿行:为涅盘经列举菩萨所修五种行法之一,多为天台宗所用。据大乘义章卷十二载,婴儿行有自利、利他二义。就自利而释,菩萨之所行,为远离分别之大行,犹如婴儿之所作,故称婴儿行;就利他而释,则人、天、声闻、缘觉等诸乘,犹如婴儿,菩萨为化度彼等,起大悲心而化度之,故称婴儿行。

“或者有人笑我故意向未练的孩子们的空想界中找求荒唐的乌托邦,以为逃避现实之所,但我也可笑他们的屈服于现实,忘却人类的本性”。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

“我带了这虚空而寂寥的心,彷徨在十字街头,观看他们所转入的社会,我想象这里面的人,个个是从那天真烂漫、广大自由的儿童世界里转出来的”。

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孩子考试的文章《送考》(展示课题,作家简介)

主题解读

教参对本文主题的概括是:“文章记述了作家本人送一群小学生到杭州考初中的经历,展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生活,以及纯真、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家对儿童的关爱、对儿童世界的向往之情。”

分解题目,合作探究

(一)孩子是否纯真烂漫?

(二)作者对所送考的儿童有哪些情感?

(一)纯真

1、第9段考前考生拿古怪的题目考“我”,孩子好为人师,难倒别人后沾沾自喜。“伸出一根手指点着我”不顾尊敬长者的礼节。(不拘礼节)

2、第14段学生对看榜学生久待不来的咒骂。虽然不善意,却是焦急心情的真情流露。彭英在《丰子恺散文与漫画作品分析》中提到:“丰子恺始终坚持儿童天性第一位的文化自觉,在价值观照上坚持以‘真’为标准,肯定儿童人格构成的天然复杂性,从不刻意刈除儿童天性中夹杂的恶的野草”。(真情流露)

3、发榜后,考生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率性自然。“我胡乱造出些话来说那学校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不期说过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孩子易于哄骗。(率性自然)

4、16段“这时候在旅馆听到谈话都是“我们的学校长,我们的学校短”一类的话了。但这些“我们”之中,其亲切的程度有差别。大概考取省立学校的人所说的“我们”是亲切的,而且带些骄傲的。考不取省立学校而只得进他们所谓不好的学校的人的“我们”,大概说得不大亲切些。”考生谈论考取的学校时不掩饰自己的自豪或失落。

展示名言

我要求孩子们的举止同我自己一样,何其乖谬!

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现实的压迫

而痉挛了的缘故。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岂像我们的

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

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废者。残废者要求

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丰子恺《儿女》

不纯真

1、不好奇。好奇是天真烂漫的儿童面对世界最正常的反应,但本文中的孩子们却失却了好奇心。赴考途中,面对运河两岸百年不遇的为抗旱而男女老幼一起踏水车的新奇壮观的景象,连阅历丰富的作者都感触颇多,可本应对热闹对新奇事物最该好奇的十一二岁的孩子们却两耳不问窗外事,只是一味地埋头苦读那些远离自己生活的乏味枯燥的东西。

2、不快乐。赴考时孩子们“愁容满面”地上车,“好像被押赴刑场似的,看了真有些可怜”;考试回来后,大家“沸反盈天”地议论答案,结果“有的脸上表示满足,有的脸上表示失望”;等待放榜的几天,孩子们更是“寝食不安”“茶饭无心”。这样的生活充满的是紧张、忧虑甚至恐惧,哪里有天真烂漫?

3、不真诚。等待发榜的日子里,“嘴上大家都准备不取的”,甚至以“取了要死”这样的血淋淋的话来赌咒发誓。其实所谓的赌咒发誓的“我横竖不取,取了要死”都是为了掩饰自己心中那份憧憬与不取后的失落。发榜时,取了自然高兴,不取那也就有了台阶可下,这是怎样的算计呀。考的得意的,却偷偷地去“探听”省立学校的制服的形式;考的不得意的也屈指计算着发榜的日期,可以窥知他们并不绝望。但在问了“发表还有几天后,立刻接一句不关我的事”。果真不关己事吗?

4、功利思想。这群投考的十一二岁的孩子们却像成人一样将自己的未来规划得如此清楚专一,小小年级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学校也要分出个三六九等,自己一定要考“省”立的学校,即使今年考不取,也预备下年再考。因为考进“省”立学校,将来就可以“爬得更高”,便会“一辈子有无穷的后望,可以一辈子荣华富贵,吃用不尽”。稚气未脱的孩子们过早地成人化,已逐渐失去了童年的纯真与欢乐,功利思想深深地烙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小结:儿童是纯真烂漫的,但也在逐渐消逝。

(二)作者对所送考的儿童有哪些情感?

1、对儿童天真烂漫的赞美。第9段“我老羞并不成怒,笑着”。

2、对儿童的关爱。这一点在《送考》的字里行间表现得很充分。对孩子们愁容满面地上车赴考,作者觉得“看了真有些可怜”,对轮到自己同去看榜,作者说“奇巧轮到我同去看榜”,“我心情太紧张”,孩子们不愿自己去看,作者也“不愿代他们去看”。这数秒钟的紧张是作者也难以承受的,而结果却要十几岁的孩子们承担,作者对要受此折磨的孩子们无比爱怜。对发榜,作者认为这是“晴天霹雳”,真是“残酷”,并想方设法去安慰落榜伤心的孩子,甚至孩子气地“胡乱造出些话来把学校骂了一通,说它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直到他们破啼为笑。在以后各校发表录取案的时候,作者“有意回避,不愿再尝那种紧张滋味”。由此可见丰子恺先生对孩子的关爱至真至纯。

3、对孩子功利心的忧虑与惋惜。孩子们“明知自己的知识不足,算术做不出;明知省立学校难考取,要十个里头取一个,但宁愿多出一块钱的报名费和一张照片,去碰碰运气看”,而之所以这样,全是因为“在投考者和送考者的观念中,杭州的学校排列着高下等第”,是因为“万一考取,可以爬得更高些”。对孩子们这样的功利心态,作者不禁发出了“省立学校的‘省’字仿佛对他们发散着无限的香气”“似乎能够考得进去,便有无穷的后记,可以一辈子荣华富贵,吃用不尽似的”的评论,功利的气味已经深深地诱惑着原本天真的孩子们,功利的想法已经随着成人的教育而烙在了孩子们的心头。作者对孩子们心中所想的“爬得高”“考得进去便有无穷的后望”的想法是不认同的,所以他说这一切都是“似乎”;作者对孩子们这种功利化的成长是充满深深的忧虑的,所以他有用“似乎”二字来说明这一切都是不可靠的。

(对比删节,分析牵牛花的象征义)

删去的开头与结尾:

开头:今年的早秋,我不待手植的牵牛花开花,就舍弃了它们,送一群孩子到杭州来投考。种牵牛花,扶助它们攀缘,看它们开花,结子;是我过去的秋日的乐事。今秋我虽然依旧手植它们,但对它们的感情不及以前好。因为我看出了它们一种弱点:一味想向上爬,盲目地好高。我在墙上加了一排竹钉,在竹钉上绊了一条绳,让它们爬;过了一二晚,它们早就爬出这排竹钉之上,须得再加竹钉了。后来我搬了梯子加竹钉,加到我离去它们的时候,墙上已有了七八排竹钉,牵牛花的卷蔓比芭蕉更高,与柳梢相齐,离墙顶不过三四尺了。看它们的意思还想爬上去,好像要爬到青云之上方始满足似的。为此我讨嫌它们,不待它们开花结子就离弃它们,伴送一群小学毕业生到杭州来投考。

结尾:我吃不下跑路,被旱灾阻留在杭了。我教我的儿女们也不须回家,托人带信去教家里人把行李送来。行李送来时,带到了关于牵牛花的消息:据说我所手植的牵牛花到今尚未开花,因为天时奇旱的缘故。我姊给我的信上说:“你去后我们又加了几排竹钉。现在爬是爬得很高,几乎爬上墙顶了。但是旱得厉害,枝叶都憔悴,爬得再高也没有用,看来今年不会开花结子的。”

这牵牛花与这群不考虑自己实际情况而盲目报考“省”立中学的孩子们何其相似。这牵牛花的“爬”其实就象征了孩子读书的普遍心态:读书是为求荣华富贵。作者用牵牛花的结局暗示了自己忧虑:失去丰润水土滋养的牵牛花光“爬得再高也没有用”,终不免憔悴;失去了生活滋养,失去了赤子之心,失去了纯真热情的孩子们爬得再高也枉然,终究是不会走得长远,难有绚烂花开的。文章中这一群孩子的世界正在被名利的缰绳愈勒愈小。对此,丰子恺先生感到悲哀,内心的忧虑与惋惜之意显露无遗。

展示名言

全为实利打算,换言之,就是只要全家。充其极端,做人全无感情,全无义气,全无趣味,而人就变成枯燥、死板、冷酷、无情的一种动物。这就不是“生活”,而仅是一种“生存”了。

总结创作意图: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来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象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对儿童童心渐泯,走出黄金时代的怜悯、惋惜。

拓展提升:当我们走出黄金时代

十几岁的我们正渐渐走出“黄金时代”,是对童年时代割舍不下,还是对成人世界憧憬万千,每个人思绪各异。请以《当我们走出“黄金时代”》为题,模仿格言的形式写一段感悟。

【《上课的时候》教学设计】上课了教学设计

【《上课的时候》教学设计】上课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能说会写这一板块中的能说(口语交际)部分,安排了两幅情境图和一句提示语。明确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主要目标是:说一说、演一演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在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的过程中弄明白: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理念 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巧设交际情境,力求促成多向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在交流中互动。同时提高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2 使学生明白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说说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 2 在表演中互动交流,互相评价,增加生活体验,培养良好的口语应对能力。 教学准备 1 情境挂图或实物投影和评语表。

2 指导两个小组准备好情境图二的表演。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我们每位同学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演一演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看谁观察得最细致,说得最好,听得最明白,演得最像,评得最恰当。(边讲边板书课题:《上课的时候》) 二、看图交际 师这儿有两张图片,大家先来看一看,然后再说一说。(展示情境挂图) 观察图一时要求:

1 仔细观察,上课的时候这位小朋友的表现怎么样? 2 先给这位小朋友起个名字;说的时候要注意把这位小朋友的表现说清楚,把话说完整;听的同学要仔细听,听完后评一评,可以提意见或作补充,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不同表达方法。 3 学生看图发言。(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提意见等,并适当点拨,指导) 例: 生1:上课的时候,小真端端正正地坐着,全神贯注地听课。(讲述) 生2:我有补充,他一边专心致志地听课,一边做着笔记。(讲述) 生3:××我建议把词语×××换成××会更通

2020高考备考励志主题班会优秀教案范文精选

2020高考备考励志主题班会优秀教案范文精选 高三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年,也是高考的冲刺准备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高考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高考生容易出现各种情况,需要老师及时应对处理。主题班会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帮助。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 高考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一】、班会目的: 1、提高师生备战高考意识; 2、激发学生学习,备战高考斗志; 3、激发140班教师在高考来临前的工作热情; 4、缓解学生在高三高考备战中的紧张情绪; 5、鼓励师生。 【二】、主题班会筹划与设计: 高140班班主任 【三】、主持人: 男、女 【四】、励志班会过程: 一、班主任开场(音乐——天空之城) 今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再过100天,你们就要结束难忘的高中时代,再过100天,就要告别求学三年的母校,再过100天,

你们即将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再过100天,你们就要迎接人生的第一大挑战——高考! 此时此刻,作为和同学们朝夕相处近将近三年的我,心里已经感慨万千。我们共同经历的件件往事,如在眼前。可弹指一挥间,百日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最后的一百天里,我和全体老师也许对你们有更严格的要求,更艰苦的训练,更严厉的批评,但请相信我始终如一,如同一个麦田守望者一样,守望着你们的一步又一步成长!我愿意竭尽全力用我单薄的肩膀托起你们明天的辉煌。 三年的时间,在人生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我们在高中所学的文化知识,在崇尚终生学习的未来社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经过近三年的艰苦磨炼、耳濡目染,艰苦奋斗的精神必将深深扎根在高140班每个同学的心中,这将使我们每个同学受益终身。 在求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学海无崖,只有思得寂寞,耐得清贫,不畏劳苦的勤奋者才能有所建树,取得成就。高中三年的大好时光,只剩下宝贵的100天了,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精打细算。合现、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时间,不让一分光阴虚度,当我们高考结束后,回首这一百天时,一定不要因虚度岁月而悔恨。相反,我希望,每个同学得到高考成绩时,都会自豪地说:人生能有几回搏?我竭尽全力了,十八岁,我没留下遗憾! 决战的号角声已经吹响,同学们:爱拼才会赢!我相信,只要我

《上课了》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材分析: 《上课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教学内容。通过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适应了小学生活,他们认识了新老师、结交了新同学,但依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将进一步帮助一年级学生全面的认识校园,体验学校的生活,适应并逐步喜欢上学,帮助一年级学生快速适应校园生活。 第8课《上课了》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逐步形成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课堂的学习乐趣。本课主题共四个话题,第一课时将完成前两个话题的交流学习,话题一“课前准备好”既引导学生课前学会准备用品,又引导学生放松心情,愉悦地进入课堂学习。话题二“多提问题勤举手”、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学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共同学习的乐趣。 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离开幼儿园步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然而在他们兴奋、好奇的同时,又会有些陌生、疑惑。 与幼儿园时相对自由、宽松的集体生活相比,小学学习和生活的内容更多、节奏更快、要求也更高了。他们需要从基本规则开始学习,作为教师,要引导他们通过各种话题、各种活动了解小学的课程,认识小学的课堂,教给他们完成课堂活动的方法,帮助他们适应全新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让他们能够以愉悦的心情、乐观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适应并喜欢小学生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懂得做好课前准备对课堂学习的重要作用。 3.初步学会借助课程表准备学习用具的方法。

4.引导学生课前在做好用品准备的同时做好情绪准备。 5.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 教学重点: 1.懂得课前准备对课堂学习的重要作用。 2.初步掌握借助课程表准备学习用具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 教学难点: 能够借助课程表准备用具,知道课前准备的好处并能够做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铃声响上课了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刚才下课时,或平时下课时,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呢?心情会怎么样? 预设:下课铃声打响后,小朋友们的各种表现:有的在喝水,有的在讲话,有的看课外书,有的跑出去上厕所、玩游戏,有的在准备完下节课的上课用品之后才出去玩……(教师随机出示相关画面)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是对第7课的回顾,也是“上课了”的铺垫,可以让小朋友们谈谈下课时快乐游戏的场景,也可以谈谈自己为后面上课要做的用品准备和情绪准备。 2.引导交流:下课时,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为什么不继续玩下去,全都回到教室里了呢?

送考 教案

《送考》活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 2、领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3、了解丰子恺的人生态度和为文态度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质疑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介绍:(自主阅读,画出重要信息,积累文学 常识)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皋,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1919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育》杂志。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文革中遭迫害,1975年逝世。 活动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圈画出关键词句) 课文一共出现了几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的内容。(概括场景的内容主要是概括清楚地点、人物、事件)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用一些句子概括,要求用文章中的词语整合)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 第二部分()写 第一层()写 第二层()写 第三层()写 第三部分()写 三、三读课文,领悟意旨 作者写这篇散文,想表达什么意旨呢? 四、课堂检测,消化吸收。 (2014 北京卷改编)根据下面的题目,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 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订正: 订正:

课堂教学设计完整.docx

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4— 65 页《认识分数》 学科数学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数1 设计者彭锦荣所属学校晓阳中心小学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已学过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认识了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 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它的 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节课认识这样的几分之一。教材首先创设小猴分桃的 现实情境,根据 4 只小猴平均分 4 个桃,提出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 几的问题,学生通过具体的感知及已有的经验,理解把 4 个桃看作一个整体, 这样的一份表示这盘桃的 4 分之 1。教材又安排了“想一想”把 4 个桃平均分成 2 份,提出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想想做做”着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刚学习的几分之一的认识,进一步体会、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教育技术标准(SETC·S)3~6 年级 B 级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充分感知整体“1”的意义;明确用分数表示一个物体的几分之

几与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内在联系;经历、感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的分数思想方法;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景,用几分之一表示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分数。 过程和方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亲历构建分数“几 分之一”实际概念的探索过程,亲尝收获快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感受“认识分数”的生活价值和数学价值。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1.认识了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分,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 或几份的数。 2.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对具体、形象事物兴趣浓厚,对生活充满亲切感,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较弱。 初始能力:1. 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 2.能比较熟练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3.具有初步小组讨论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信息素养: 1. 懂得简单的信息知识。 2.具有初步的对具体的信息获取、处理、加工、表达、评价等的能力。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和程序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反馈调整方案四个具体过程。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七个基本要素优化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系统论和程序论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 2、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4、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1.目标导向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 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 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 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

送考教学设计 - 上课

送考教学设计(上课) 教学目标:探究文章主题,领会作家创作意图 导入:他是画家,书法家,又在文学音乐领域造诣不凡,中年以后皈依佛教,虽未正式出家,却深得佛教奥义,取法名为“婴行”,这个人就是丰子恺。 (学生说说“婴行”的意思) (展示“婴行”的含义,丰子恺对孩子的向往) 婴儿行:为涅盘经列举菩萨所修五种行法之一,多为天台宗所用。据大乘义章卷十二载,婴儿行有自利、利他二义。就自利而释,菩萨之所行,为远离分别之大行,犹如婴儿之所作,故称婴儿行;就利他而释,则人、天、声闻、缘觉等诸乘,犹如婴儿,菩萨为化度彼等,起大悲心而化度之,故称婴儿行。 “或者有人笑我故意向未练的孩子们的空想界中找求荒唐的乌托邦,以为逃避现实之所,但我也可笑他们的屈服于现实,忘却人类的本性”。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 “我带了这虚空而寂寥的心,彷徨在十字街头,观看他们所转入的社会,我想象这里面的人,个个是从那天真烂漫、广大自由的儿童世界里转出来的”。 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孩子考试的文章《送考》(展示课题,作家简介) 主题解读 教参对本文主题的概括是:“文章记述了作家本人送一群小学生到杭州考初中的经历,展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生活,以及纯真、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家对儿童的关爱、对儿童世界的向往之情。” 分解题目,合作探究 (一)孩子是否纯真烂漫? (二)作者对所送考的儿童有哪些情感? (一)纯真 1、第9段考前考生拿古怪的题目考“我”,孩子好为人师,难倒别人后沾沾自喜。“伸出一根手指点着我”不顾尊敬长者的礼节。(不拘礼节) 2、第14段学生对看榜学生久待不来的咒骂。虽然不善意,却是焦急心情的真情流露。彭英在《丰子恺散文与漫画作品分析》中提到:“丰子恺始终坚持儿童天性第一位的文化自觉,在价值观照上坚持以‘真’为标准,肯定儿童人格构成的天然复杂性,从不刻意刈除儿童天性中夹杂的恶的野草”。(真情流露) 3、发榜后,考生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率性自然。“我胡乱造出些话来说那学校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不期说过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孩子易于哄骗。(率性自然) 4、16段“这时候在旅馆听到谈话都是“我们的学校长,我们的学校短”一类的话了。但这些“我们”之中,其亲切的程度有差别。大概考取省立学校的人所说的“我们”是亲切的,而且带些骄傲的。考不取省立学校而只得进他们所谓不好的学校的人的“我们”,大概说得不大亲切些。”考生谈论考取的学校时不掩饰自己的自豪或失落。 展示名言 我要求孩子们的举止同我自己一样,何其乖谬! 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现实的压迫 而痉挛了的缘故。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岂像我们的 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 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废者。残废者要求 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丰子恺《儿女》

《上课了》教学设计

上课了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对校园生活的亲近感。 2.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和重要性。 3.知道课堂提问和勤举手的重要性。 4.形成课堂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和重要性。 2.知道课堂提问和勤举手的重要性。 五、教学难点 形成课堂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上课了》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对校园生活的亲近感。 2.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3.学会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 4.知道课间放松心情,积极休息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 学会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知道课前准备的好处并能够做到。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猜是哪位好朋友 1.猜猜看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猜猜它叫什么名字好吗? “小个头,本事大。所有课程都装下,啥时该上哪节课,看他一眼就知道。” (1)你猜出它是谁了吗?

(2)它有什么用? 2.故事会 (1)听大姐姐讲自己和课表的故事(高年级同学讲每天的课间和晚上都会利用课表换书准备用具的方法)。 (2)你有课表朋友吗?你是怎样和它相处的?(每天带,存放好,常看望,听它话) 3.小课表大用处 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刚才大姐姐说的课表故事,编排一个小短剧《没看课表》。 (1)小组展示。 (2)看了这个小剧,我们想说点什么? 小结:是啊,一张小小的课表看着很普通,但是,如果我们忘记了它就会给上课带来麻烦。 所以,一定要存放好,每节课后按照课表把下节课的书本用具准备好,再上课时就方便了。 活动二:课前准备歌 1.今天大家表现这么好,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小儿歌,看谁最聪明,能记住里面都说了什么内容:“下课铃声响,先把课表看,下节什么课,学习用品摆放好。喝水上厕所,一样不能少。聊聊天,唱首歌,轻声漫步走,心情真舒畅,上课铃声到,早已安坐好。小伙伴,互提醒,都做到,大家都是好学生” (1)你从小歌谣里听懂了什么? (2)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吗?(每人只说一句) (3)书本摆放好是什么意思? 2.学习用具摆放好 (1)看图学摆物: 学习用品就像我们小学生一样,都有一定的位置。课本在上面,本子在下面,叠在一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放在左角,右边的放在右角,铅笔盒桌面正前方。在放铅笔盒前,要检查一下,铅笔有没有削好,要不要再用转笔刀削一下。 (2)请一名学生演示。 (3)两位同学一组,按上面说的做一做,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活动三:课堂勤举手,提问助思考。

《上课的时候》教学设计-word文档

《上课的时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能说会写”这一板块中的能说(口语交际)部分,安排了两幅情境图和一句提示语。明确了本次口语交际的主要目标是:说一说、演一演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在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的过程中弄明白: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理念 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巧设交际情境,力求促成多向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在交流中互动。同时提高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2 使学生明白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说说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 2 在表演中互动交流,互相评价,增加生活体验,培养良好的口语应对能力。 教学准备 1 情境挂图或实物投影和评语表。

2 指导两个小组准备好情境图二的表演。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我们每位同学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演一演上课时同学们的各种表现。看谁观察得最细致,说得最好,听得最明白,演得最像,评得最恰当。(边讲边板书课题:《上课的时候》) 二、看图交际 师这儿有两张图片,大家先来看一看,然后再说一说。(展示情境挂图) 观察图一时要求: 1 仔细观察,上课的时候这位小朋友的表现怎么样? 2 先给这位小朋友起个名字;说的时候要注意把这位小朋友的表现说清楚,把话说完整;听的同学要仔细听,听完后评一评,可以提意见或作补充,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不同表达方法。 3 学生看图发言。(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提意见等,并适当点拨,指导) 例: 生1:上课的时候,小真端端正正地坐着,全神贯注地听课。(讲述) 生2:我有补充,他一边专心致志地听课,一边做着笔记。(讲

送考教案设计

送考 【教学目标】 1.复习人物描写的作用。 2.通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感悟和辨析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以及结构特点。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对学生在考试前后的不同神态和心态都做了分析性的叙述,细致而形象的刻画,表现了少男少女的天真、活泼、和机灵,又表现了他们在考试的重压下的焦虑和期盼,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同情,揭示了这种考试的弊端。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人物描写的作用,从而概括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中心。 【教学难点】 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 圈划、批注、质疑、讨论等语文的学习方法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同学们看一组漫画,你们知道这组漫画的作者是谁吗? (这就是中国著名的漫画家丰子恺之作;展示其图像丰子恺不仅是一位有名的漫画家,还是一个作家,看过漫画之后呢,我们来欣赏他的一篇文章《送考》。) 二、配乐范读 说明:请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要求体现作者散文的语言特点。 三、丰子恺的散文 率直、朴素、富有人生哲理,状物写人,意趣横生。 课文对这些投考的小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问:你认为哪些描写最为生动、形象?并说说你的理由。(小组互相交流) ①人们全力抗旱的壮观场面令作者感动不已,但是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小孩子却如同不闻不

见,这说明了他们幼小年龄就承受着异常沉重的精神压力。 ②5—8节的考试内容都是一些无聊的,毫无价值可言的,可是孩子却忠于这一点,而对人和自然的奋斗无动于衷。 ③考后短暂的兴奋,体现了孩子的天真活泼和内心的期盼。 ④通过对孩子等待发榜的焦急心情的描述,表明这种考试制度给孩子带来的压力。 ⑤发榜后对孩子不同的神态和心情描写,流露出作者对这种考试制度的反感和对孩子的同情。 小结:本文运用的是人物群体描写的方法。对众多考生在考试前后不同神态、心态作了带有分析性的叙述,通过细致而形象地刻画,既表现了少男少女们的纯真、活泼和机灵,又表现了他们在考试重压下的焦虑和期盼,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同情揭露了这种考试制度的弊端。 说明:教师的提问应由简入难,逐层深入。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容量,让他们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朗读、默读、圈划、讨论等学习活动中去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提问 同学们,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学生,你怎样来对待考试?试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考试谈谈你的看法。 说明:让作品中的各种情感渗透到学生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认识中去,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辨析和感悟能力,将课堂上的启示和感悟成为学生积累成长经验的宝贵财富。 小结: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表述,老师非常的感动。是的,就像你们所说的,平时学好,就不用临时抱佛脚。在成功的背后,你会不难发现读书其实是一种享受,考试是检测你学习效果的最好方式。老师在此希望同学们珍惜现在,把握未来,努力学习。 五、点评文章 请指出这篇文章中哪一点值得你在写作中学习或借鉴。用一两句话概括即可。 (可从本文的写作手法、结构特点、语言风格等发面入手) 说明: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一年级上册《我们上课了》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我们上课了》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我们上课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课、了、的、不、要、里、皮”7个生字;认识偏旁言字旁、白字旁和基本笔画横折提;理解上课小鸟等词语;会用“我们”看图说一句话。 2、会正确朗读课文。 3、知道上课要专心听讲,说话要有礼貌。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1个新笔画,2个新部首,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生字“皮”的笔顺,课文用分段的形式写。 教学准备: 卡片、录音、投影。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看图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节及有关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4’

1、卡片读生字:女、子、大、上、你、的、好、我们。 2、指名认读音节:shubuyaokelechandaiqiushuixiaojiao 二、揭示课题:5’ 今天我们学习:5我们上课了 1、学生拼读音节后齐读课题 2、说说上课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出示生字“课、了” 4、自己分析字形,认识横折提、言字旁 5、齐读课题 6、导入:我们上课了是这么做的,那么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 三、看图说话:5’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上课专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连起来说话: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四、拼拼读读:6’ 1、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学生自学: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 2)、生字拼一拼,想想用什么方法记? 2、指名按课文顺序读带有拼音的字。要求读正确,组词读。 3、齐读:正音 4、老师范读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上课时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五、学习第一段12’ 1、看图说话: 1)、仔细看图,说说上课时,飞来了什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请你听一听,(播放鸟叫),说说小朋友这时候想对小鸟说什么呢? 2)、想象:看到小朋友这样专心,小鸟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2、看看课文中是第几节,指名读第一段,评议 3、自由读,想想,再说说: 1)、这一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说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的、不、要”学生分析字形认识白字旁,并书空 4、朗读这两句话 1)、说说这里怎样称呼小鸟,说说“吵”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小鸟的叫声是很吵的呢? 2)、用“请”,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丁丁真是个懂事,有礼貌的孩子,我们在读时用怎样的语气?听录音,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六、复习巩固4’ 1、卡片认读字、词。 2、认读“白字旁,言字旁”并说说它们在哪个字中? 七、书写指导4’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8课《上课了》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8课《上课了》教学设计 上课了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对校园生活的亲近感。 2.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和重要性。 3.知道课堂提问和勤举手的重要性。 4.形成课堂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和重要性。 2.知道课堂提问和勤举手的重要性。 五、教学难点 形成课堂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上课了》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对校园生活的亲近感。 2.了解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3.学会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 4.知道课间放松心情,积极休息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 学会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知道课前准备的好处并能够做到。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猜是哪位好朋友 1.猜猜看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猜猜它叫什么名字好吗? “小个头,本事大。所有课程都装下,啥时该上哪节课,看他一眼就知道。” (1)你猜出它是谁了吗? (2)它有什么用? 2.故事会 (1)听大姐姐讲自己和课表的故事(高年级同学讲每天的课间和晚上都会利用课表换书准备用具的方法)。 (2)你有课表朋友吗?你是怎样和它相处的?(每天带,存放好,常看望,听它话) 3.小课表大用处 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刚才大姐姐说的课表故事,编排一个小短剧《没看课表》。 (1)小组展示。 (2)看了这个小剧,我们想说点什么? 小结:是啊,一张小小的课表看着很普通,但是,如果我们忘记了它就会给上课带来麻烦。 所以,一定要存放好,每节课后按照课表把下节课的书本用具准备好,再上课时

就方便了。 活动二:课前准备歌 1.今天大家表现这么好,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小儿歌,看谁最聪明,能记住里面都说了什么内容:“下课铃声响,先把课表看,下节什么课,学习用品摆放好。喝水上厕所,一样不能少。聊聊天,唱首歌,轻声漫步走,心情真舒畅,上课铃声到,早已安坐好。小伙伴,互提醒,都做到,大家都是好学生” (1)你从小歌谣里听懂了什么? (2)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吗?(每人只说一句) (3)书本摆放好是什么意思? 2.学习用具摆放好 (1)看图学摆物: 学习用品就像我们小学生一样,都有一定的位置。课本在上面,本子在下面,叠在一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放在左角,右边的放在右角,铅笔盒桌面正前方。在放铅笔盒前,要检查一下,铅笔有没有削好,要不要再用转笔刀削一下。 (2)请一名学生演示。 (3)两位同学一组,按上面说的做一做,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活动三:课堂勤举手,提问助思考。 你平时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吗?会说些什么? 1.看一组图片讲故事。 (1)小明上课特别爱举手发言,他不但回答老师的问题,还会提出自己的想法、询问自己不懂的内容。 (2)小军也特别爱举手发言,有时别人还没讲完,他就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 (3)小力最守纪律,上课从不乱讲话,为了怕说错丢脸,他很少举手发言。 2.小组讨论:你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吗?为什么? 3.全班交流:如果我是他。 4.上课提问大演习:教师讲一段小故事,通过击鼓传花的形式,请同学发表自己听完故事的看法或说出疑问,每个发言的同学都得到全班同学的掌声和老师的一朵小花。 总结:同学们,今天的课有意思吗?是呀,如果我们养成好的课前准备习惯、上课能积极举手,我们就会在快乐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上课了》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课堂学习的积极氛围,愿意和老师、同学一起开心地学习。 2.在真实的课堂活动体验中,逐步具备与老师、同学互动、交往的能力。 3.知道课堂学习中的规则和方法以及他们对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知道课堂学习中的规则并能够遵守,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 在课堂活动体验中,逐步具备与老师、同学互动、交往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准备好上课了 1.上课铃声打响后,学生陆续回座位,教师再次播放1分钟视频:律动歌《上课了》。 2.学生可以在一分钟内再次检查自己的用具,再随着律动歌调整自己的心情,准

《弘扬优秀家风》第1课时备课教案

第3 课弘扬优秀家风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家风,知道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 2. 懂得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良好风气形成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体会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理解优秀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从思想上树立起学习和传承家风的自觉意识。 教学难点: 实践中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习并践行家风。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采访家里的长辈,了解家里的家风。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引入。 岳飞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民不聊生,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姆听了儿子的回答,点点头。“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 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 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姆先在岳飞背上写上字,然后用绣花针一针-针地刺了起来。汗水大滴大滴地从岳飞的额头上滴落,但他紧咬着嘴唇,-不吭。母亲心疼地问: "孩子,疼吗?”岳飞摇摇头,还是一声不吭。刺完之后,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也刻在了他的心里。 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 然而,不幸的是,这位立下了赫赫战功、肯为祖国献出一切的人——岳飞,却被奸臣秦桧毒死在风波亭,年仅39岁。 2.老师:在岳飞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岳飞的母亲,正是家庭的影响,让岳飞成为了一名正直、勇敢、为国奉献的人。家庭中的正能量多么重要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 课《弘扬良好家风》。 3.揭示课题:第3 课《弘扬良好家风》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探寻优秀家风 (一)家风及其表现

弘扬优秀家风第2课时教案

第 3 课弘扬优秀家风 教学目标 1. 懂得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良好风气形成的作用。 2. 知道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体会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理解优秀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从思想上树立起学习和传承家风的自觉意识。 教学难点: 从小事做起,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自己家的家风故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起引入。 1.故事: 用行动诠释最美家风 从事出租车行业18年的倪冬梅,热心公益,乐于帮助别人。她连续多年和车队队员参加“爱心送考”活动,免费接送生病的老人,慰问生活困难的居民等。地觉得,自己能够一直坚持做公益离不开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她

来,‘家和’就是最美的家风。……我做对的事、好的事,我相信是对我女儿最好的引导。” 2.在这个故事里,你听到了哪些优美家风 3.师:在这个故事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做对的事、好的事,我相信是对我女儿最好的引导”。从这一句话里,我们不但读出了倪冬梅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决心,也读出了她对女儿的教育,她要她的女儿把这份家风传承下去。是啊,我们要把这一个个优秀的家风传承和发扬下去。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优秀家风。 4.揭示课题:第 3 课弘扬优秀家风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优秀家风代代传 (一)讲家风故事 1.听家风故事: (1)在我家,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 (2)在我家,不能说谎,要求做人要诚实。 (3)我家的家风是助人为乐。我爸爸常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他的口头禅。在爸爸的影响下,我和哥哥也养成了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4)在我家,吃饭后要有礼貌的给家人说:“我吃好了。” (5)在我家,出门时要有礼貌的给家人说明去向,不让家人担心。 2.讲家风故事。 (1)以小组为单位,像上面这样讲一讲你们家的家风故事。 (2)推荐小组内最具代表性的家风故事,在全班交流。

《我们上课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我们上课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我们上课了》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1、学会“课、了、的、不、要、里、皮”7个生字;认识偏旁言字旁、白字旁和基本笔画横折提;理解上课小鸟等词语;会用“我们”看图说一句话。 2、会正确朗读课文。 3、知道上课要专心听讲,说话要有礼貌。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1个新笔画,2个新部首,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生字“皮”的笔顺,课文用分段的形式写。 教学准备:卡片、录音、投影。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看图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节及有关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4’ 1、卡片读生字:女、子、大、上、你、的、好、我们。 2、指名认读音节:shu bu yao ke le chan dai qiu shui xiao jiao 二、揭示课题:5’ 今天我们学习:5 我们上课了 1、学生拼读音节后齐读课题 2、说说上课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出示生字“课、了” 4、自己分析字形,认识横折提、言字旁 5、齐读课题 6、导入:我们上课了是这么做的,那么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 三、看图说话:5’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上课专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连起来说话: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四、拼拼读读:6’ 1、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学生自学: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

2)、生字拼一拼,想想用什么方法记? 2、指名按课文顺序读带有拼音的字。要求读正确,组词读。 3、齐读:正音 4、老师范读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上课时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五、学习第一段12’ 1、看图说话: 1)、仔细看图,说说上课时,飞来了什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请你听一听,(播放鸟叫),说说小朋友这时候想对小鸟说什么呢? 2)、想象:看到小朋友这样专心,小鸟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2、看看课文中是第几节,指名读第一段,评议 3、自由读,想想,再说说: 1)、这一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说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的、不、要”学生分析字形认识白字旁,并书空 4、朗读这两句话 1)、说说这里怎样称呼小鸟,说说“吵”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小鸟的叫声是很吵的呢? 2)、用“请”,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丁丁真是个懂事,有礼貌的孩子,我们在读时用怎样的语气?听录音,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六、复习巩固4’ 1、卡片认读字、词。 2、认读“白字旁,言字旁”并说说它们在哪个字中? 七、书写指导4’ 1、自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一说。 2、试写一个,评议 3、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二节及有关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5’ 1、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卡片。 2、指名读第一段,说说有几句话,说了些什么? 二、学习第二节12’ 1、自由读一读,想想这节有几句话?读后回答。 2、说说这两句话说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生字:里:说说用什么办法记?“皮”说说笔顺,组词 3、齐读3、4句话,后出示课件,看图,想一想: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鹊桥仙》教案 清新县凤霞中学李军建 教学目的:1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解读文句,分析意境,理解秦观的“爱情观”,并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爱情观”。教学难点:意境的品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上学期在一次讲解练习时,我与大家说到过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是哪四大,还记得吗? (学生答: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这四大爱情故事可以说个个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用尽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笔墨,也赚足了后世人多少眼泪,同时也羡慕死了多少对爱情有着无限憧憬的年轻人,也太有才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以牛郎织女爱情故事为题材的诗歌——《鹊桥仙》(板书)。应该还记得高一时我们就学过一首相关的诗歌(大家齐背: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写的是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相思之情,透漏出的尽 是诗人的同情。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主题还会是这样吗?带着疑问,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作者简介,出示投影: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与苏轼交情很深,也正因为与苏轼的关系,他一进入仕途,就被视为旧党,后来受苏轼的牵连,一贬再贬,贬到郴州、雷州,最后死于放还途中,一生坎坷不平,潦倒失意。 秦观的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他的词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窄,最为突出的就是“情”“愁”二字。所表现的爱情,大多真挚而高雅,能够揭示出心灵深处的共鸣。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说柳永是情歌教父,那么秦观就是情歌王子了,大家得好好向他学习 三、指导诵读,整体感知。 1、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点拨。 明确:词的上片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时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写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两片的结构相似:前三句是宾,要读得轻些;后两句是主,可稍稍重读。 最后一小层即“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是这首词的主旨句,读此句须放慢速度,声音要柔和些,且有余韵——这虽是誓言,却当视为两位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读成山盟海誓的语气,就没有余味可寻了。 2、老师范读 3、全班齐读。 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我们上课了》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我们上课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课、了、的、不、要、里、皮”7个生字;认识偏旁言字旁、白字旁和基本笔画横折提;理解上课小鸟等词语;会用“我们”看图说一句话。 2、会正确朗读课文。 3、知道上课要专心听讲,说话要有礼貌。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1个新笔画,2个新部首,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生字“皮”的笔顺,课文用分段的形式写。 教学准备:卡片、录音、投影。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看图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节及有关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4’ 1、卡片读生字:女、子、大、上、你、的、好、我们。 2、指名认读音节:shu bu yao ke le chan dai qiu shui xiao jiao 二、揭示课题:5’ 今天我们学习:5 我们上课了 1、学生拼读音节后齐读课题 2、说说上课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出示生字“课、了”

4、自己分析字形,认识横折提、言字旁 5、齐读课题 6、导入:我们上课了是这么做的,那么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 三、看图说话:5’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上课专心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连起来说话: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四、拼拼读读:6’ 1、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学生自学: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 2)、生字拼一拼,想想用什么方法记?

2、指名按课文顺序读带有拼音的字。要求读正确,组词读。 3、齐读:正音 4、老师范读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上课时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五、学习第一段12’ 1、看图说话: 1)、仔细看图,说说上课时,飞来了什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请你听一听,(播放鸟叫),说说小朋友这时候想对小鸟说什么呢? 2)、想象:看到小朋友这样专心,小鸟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2、看看课文中是第几节,指名读第一段,评议 3、自由读,想想,再说说: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二专题 第4课 送 考 含答案

《北京的 春节》 本文通过对老北京春节的怀念,体现了作者热爱北京、 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其中透露着作者的淡淡叹惜之情 。 《鞋的故 事》 本文以鞋为叙事线索,通过侧面描写、外貌描写以及语 言描写,表现了小书绫勤劳质朴、聪明能干的个性,表 达了对广大农村妇女淳朴美丽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新生 活的赞颂。 《怀念红 狐》 读完本文,我们不禁感动于红狐那伟大的母性,感动于 朴质的乡民那伟大的人性,进而思考人与动物应如何和 谐相处的生命话题。 第4课送考 对应学生用书P16 一、字音辨读 1.咿呀(yī)2.欣羡(xiàn) 3.窥知(kuī) 4.门槛(kǎn) 5.侥幸(jiǎo) 6.霹雳(pī lì) 二、字形辨识 1.2. ? ? ?xié携手 juàn隽永 juān镌刻

3. 4.??? jiǎo 侥幸拂xiǎo 晓不屈不náo 挠ráo 饶恕 三、词语辨析 1.吐露·袒露 辨析??? 都是动词。吐露:意思是说出实情或真心话,如“吐露真情”;袒露:意思是裸露,如“袒露胸膛”。 例句????? ①当看到众多家乡人来到现场,听到浓重的东北乡音时,77岁的单田芳老人吐露心声:“我在北京生活了16年,但没有一天不想念老家沈阳。”②面对着朝夕相处的工作人员,郭鹏表示很珍惜这种难得的缘分并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真情感言袒露内心世界。 2.情景·情境 辨析??? 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对象多是感人场面、动人景色等。情境:指境地、情况。 例句??? ①我在船舱中听了这种声音,看了这种情景,不胜感动。②作者精心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荒凉的孤岛上,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 四、熟语释义 1.抱佛脚:谚语,“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原来比喻平时 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2.老羞成怒:因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