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

目的:比较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Holladay1、HofferQ、SRK/T、Haigis、Barrett Universal II(以下简称Barrett)应用于儿童白内障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儿童白内障患者,通过术前生物测量数据(眼轴AL、角膜曲率K、前房深度ACD)求得患儿在植入同一屈光力人工晶状体时应

用各计算公式的预留屈光力,由术后1-3月验光结果求得实际屈光力,预测误差(PE)=实际屈光力-预留屈光力,绝对预测误差(APE)为预测误差的绝对值,分别对Master测量组和A超测量组进行分析,根据眼轴或角膜曲率进行分组,比较不同

组内各公式预测误差与0有无统计学差异;分析不同组内不同计算公式间绝对预测误差有无统计学差异;对各公式预测误差在±0.5D、±1D、±2D范围内的占比进行分析;对不同公式绝对预测误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观察手术年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测量仪器对各公式计算IOL度数的影响。结果:A超测量组共45眼,

平均手术年龄为6.30±2.99岁(范围2-14岁),当AL≤22mm时,Barrett公式预

测误差(PE)显著小于0(Mean=-0.24,Median=-0.27,P=0.014),而AL>22mm

时,HofferQ公式预测误差(PE)显著大于0(Mean=0.31,Median=0.33,P=0.039);

对于绝对预测误差的比较,当K≤43.5D时,Barrett公式APE显著较Holladay1、HofferQ、SRK/T公式小,(mean=0.29,median=0.17)。

Master测量组共26眼,平均手术年龄为7.19±2.86岁(范围4-13岁),在各组中,Barrett公式预测误差均显著小于0(P=0.031,P=0.008,P=0.023,P=0.019);当AL≤22mm或AL>22mm或K>43.5D时,Haigis公式预测误差也显著小于

0(P=0.022,P=0.015,P=0.045);对于绝对预测误差的比较,不同AL组或K组,不同公式间APE均无统计学差异。在A超组内,对不同公式预测误差在±0.5D范围内的占比进行比较,Barrett公式与Holladay1、HofferQ、SRK/T公式有显著差异,其中Barrett公式占比最大为68.2%。Master组内,各公式预测误差在±0.5D、±1D±2D范围内的占比相互间无统计学差异。对不同公式绝对预测误差进行多

元回归分析,发现Holladay1公式绝对预测误差受手术年龄、眼轴、角膜曲率及测量仪器的影响(P=0.006,P=0.008,P=0.008,P=0.021),Haigis、HofferQ公式绝对预测误差受眼轴影响(P=0.012,P=0.002),SRK/T公式受眼轴、角膜曲率影响

(P=0.024,P=0.006),Barrett公式绝对预测误差受手术年龄影响(P=0.029)。

结论:应用不同公式计算儿童白内障IOL度数时,HofferQ公式术后屈光状态易偏向远视。Barrett、Haigis公式术后屈光状态易偏向近视。儿童白内障患者在应用A超测量时,使用Barrett公式计算IOL度数较准确。对于儿童白内障患者IOL度数计算,不同公式的影响因素不相同。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 目的:比较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Holladay1、HofferQ、SRK/T、Haigis、Barrett Universal II(以下简称Barrett)应用于儿童白内障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儿童白内障患者,通过术前生物测量数据(眼轴AL、角膜曲率K、前房深度ACD)求得患儿在植入同一屈光力人工晶状体时应 用各计算公式的预留屈光力,由术后1-3月验光结果求得实际屈光力,预测误差(PE)=实际屈光力-预留屈光力,绝对预测误差(APE)为预测误差的绝对值,分别对Master测量组和A超测量组进行分析,根据眼轴或角膜曲率进行分组,比较不同 组内各公式预测误差与0有无统计学差异;分析不同组内不同计算公式间绝对预测误差有无统计学差异;对各公式预测误差在±0.5D、±1D、±2D范围内的占比进行分析;对不同公式绝对预测误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观察手术年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测量仪器对各公式计算IOL度数的影响。结果:A超测量组共45眼, 平均手术年龄为6.30±2.99岁(范围2-14岁),当AL≤22mm时,Barrett公式预 测误差(PE)显著小于0(Mean=-0.24,Median=-0.27,P=0.014),而AL>22mm 时,HofferQ公式预测误差(PE)显著大于0(Mean=0.31,Median=0.33,P=0.039); 对于绝对预测误差的比较,当K≤43.5D时,Barrett公式APE显著较Holladay1、HofferQ、SRK/T公式小,(mean=0.29,median=0.17)。 Master测量组共26眼,平均手术年龄为7.19±2.86岁(范围4-13岁),在各组中,Barrett公式预测误差均显著小于0(P=0.031,P=0.008,P=0.023,P=0.019);当AL≤22mm或AL>22mm或K>43.5D时,Haigis公式预测误差也显著小于 0(P=0.022,P=0.015,P=0.045);对于绝对预测误差的比较,不同AL组或K组,不同公式间APE均无统计学差异。在A超组内,对不同公式预测误差在±0.5D范围内的占比进行比较,Barrett公式与Holladay1、HofferQ、SRK/T公式有显著差异,其中Barrett公式占比最大为68.2%。Master组内,各公式预测误差在±0.5D、±1D±2D范围内的占比相互间无统计学差异。对不同公式绝对预测误差进行多 元回归分析,发现Holladay1公式绝对预测误差受手术年龄、眼轴、角膜曲率及测量仪器的影响(P=0.006,P=0.008,P=0.008,P=0.021),Haigis、HofferQ公式绝对预测误差受眼轴影响(P=0.012,P=0.002),SRK/T公式受眼轴、角膜曲率影响

人工晶体植入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人工晶状体是目前矫正无晶状体眼屈光的最有效的方法,它在解剖上和光学上取代了原来的晶状体,构成了一个近似正常的系统,尤其是固定在正常晶状体生理位置上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可用于单眼,术后可迅速恢复视力,易建立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 疾病简介 自从英国著名眼科医生Ridley找到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材料,并于1949年植入第一例硬性人工晶状体以来,已有五代人工晶状体问世。第四代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可植入囊袋内,术后可以散瞳,便于检查眼底。第五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可从小切口植入,与角膜内皮接触损伤小,重量轻,在术后短期内能恢复稳定的视力。制造最接近生理状态且具有调节功能的人工晶状体,一直是眼科专家梦寐以求的目的。目前已研制出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调节人工晶状体以及可以矫正散光的Toric人工晶状体等。 人工晶状体分类 1)按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固定位置分类:可分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因术后并发症多,现多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 2)按制作人工晶状体的材料分类 A. 聚甲基丙烯酰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酰甲酯是最先用来制造人工晶状体的材料,为硬性人工晶状体的首选材料,其性能稳定﹑质轻﹑透明度好﹑不会被机体的生物氧化反应所降解,屈光指数为1.49。缺点是不耐高温高压消毒,目前多用环氧乙烷气体来消毒,柔韧性差。临床用有两种:一是用PMMA材料一次铸压成型的人工晶状体,称一片式;二是用PMMA 制成晶状体光学部分,用聚丙烯制成支撑襻,称三片式。 B.硅凝胶:是软性人工晶状体的主要材料,热稳定性好,可高压煮沸消毒,分子结构稳定,抗老化性好,生物相容性好,柔软,弹性大,可经小切口植入。屈光指数为1.41~1.46。缺点是韧性差,受机械力作用可变性,且易产生静电效应,容易吸附异物。 C.水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是一种亲水性材料,含水量一般为38%~55%,可高达60%,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耐高温,韧性大。人工晶状体可脱水植入,复水后恢复软性并且线性长度增加15%。因其富含渗水性,眼内代谢物可进入内部而粘附污染,影响透明度。D.丙烯酸酯:是苯乙基丙烯酸酯和苯乙基甲基丙烯酸组成的共聚体,具有与PMMA相当的光学和生物学特性,但又具有柔软性。屈光指数1.51,人工晶状体较薄,折叠后的人工晶状体能柔软而缓慢的展开。 度数的测算与选择 1)正视眼的标准度数:后房型需+19D。

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状态的观察

?论著? 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 状态的观察 许孝义 李镜海 霍伟 李凤 曲毅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4岁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108例(175眼),随访3~5年,观察视力、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和屈光度的变化。结果 术后5年,单眼患者术眼和健眼平均眼轴长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105);双眼患者平均眼轴长度与单眼患者健眼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 >0105)。单眼患者术眼和健眼术后5年屈光状态均向近视漂移,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101)。结论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不影响患儿眼球的正常发育,人工晶体的选择原则应结合患儿年龄术后形成屈光欠矫。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晶体; 人工; 屈光; 眼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ataract extraction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 plantation in congenital cataract XU Xiao 2yi ,L I Jing 2hai ,HUO Wei ,L I Feng ,QU Yi. Depart ment of Ophthal mology ,The Qilu Hospital ,S handong U niversity ,Jinan 250012,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ataract extraction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congenital cataract.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ranged from 3to 5years which involved 175eyes of 108patients aged from 3to 14years who underwent cataract surgery.Visual acuity ,corneal cur 2vature ,axial length and refraction were periodically measured.R esults 5years after surgery ,the mean axi 2al length of involved eyes in single congenital catarac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vehicle control (P >0105).It was also occurred in double eyes involved.All involved eyes in both groups showed a myopic drift ,i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both groups (P <0101).Conclusions The ocular growth of children was found to be unaffected by the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congenital cataract.The choice of intraocular lens should be retained in physiological hyperopia according to their ages in pseudophakic children. 【K ey w ords 】 Congenital cataract ; Lens ; Intraocular ; Refraction ; Ocular 作者单位:250012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 通讯作者:许孝义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屈光不正的矫正首选方法是人工晶体植入,我院1998~2001年为3~14岁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98~2001年在我院 行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108例175眼,其中单眼先天性白内障41例41眼,双眼先天性白内障67例134眼,年龄3~14岁,平均(812±317)岁。术前视力光感~013。随访以对侧健眼为对照。 21手术方法:术前常规眼部检查,B 超检查以排除眼部其它疾患。采用全麻(合作者局麻), 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角膜缘切口,连续环形撕囊,直径5~6mm ,充分水分离,超声乳化仪1/A 灌注系统将晶体皮质吸除干净,同时将前囊膜 下残留的晶体纤维细胞尽量机械清除,前房及囊袋内注入粘弹剂,将后囊膜撕开3mm 左右,将突出的玻璃体切割干净,术中切割头不能进入玻璃体腔内,切割时应低灌注,低吸力(60mmHg ),高切割频率(350~450次/分),前房及囊袋内注满粘弹剂,植入人工晶体,缩瞳,再切割前房内可能存在的玻璃体,缝合切口2针,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 31人工晶体屈光度数的选择:术前角膜曲率计和A 超分别测得患儿双眼的角膜曲率和眼轴长

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体度数的计算

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体度数的计算 角膜屈光手术如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准分子角膜切削术PRK激光角膜原位磨 镶术LASIK激光角膜热成形术LTK在矫正屈光不正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但是随着时 间的推移该类患者中发生白内障的数量将愈来愈多从我们的临床实践和相关文献报道 常规人工晶体计算方法造成IOL度数不足白内障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远视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从角膜生物物理行为的改变角膜屈光度的计算眼轴的测量计算公式的 选择几方面讨论它们对该类手术的影响 一角膜生物物理行为的改变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是通过角膜放射状切口使角膜中央区变得扁平从而矫正屈光 不正,其切口较深中央光学区在3至4毫米左右 1 Koch报告四例RK术后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短期远视漂移高达+6D可能是因为放射状切口的机械不稳定性和角膜水肿所致这些变化是可逆的,几周内随角膜水肿的减退视力逐渐提 高同时视力也有昼夜波动12但是对于PRK/LASIK术后白内障的病人来说植入按常规方法计算得出的人工晶体术后角膜保持稳定的状态将造成持续的远视状态22 二角膜屈光度的计算 1正常角膜屈光度的测量 角膜曲率计及角膜地形图是通过测量光线投射到角膜表面的反射像的大小计算出该点 角膜曲率再转换为屈光度可表达为 P=N -1/R 1 其中,P为角膜屈光度N为屈光指数R为该点所在曲面的半径 100年前Javal光学系统假想中央区角膜为近视球面或者为一球柱面通过测量值近似地将角膜前表面曲率半经定为7.5毫米并且相当于45D屈光度2由公式1计算出 45= N -1/0.0075 N=1.3375 对于每一个所测定的角膜曲率R相对应的屈光度为: P=0.3375/R (2) 公式(2)的缺陷在于未能够充分考虑空气—泪膜界面泪膜—角膜界面角膜—房水界 面角膜厚度的作用(如图1-B)根据Gobbi泪膜角膜界面屈光度+5.20D可被角膜房水界面的屈光度-5.88D所大致抵消5因此光学上角膜屈光度计算应该以下公式为基础如图 1-A P= N 2-N1/R1+N 3-N2/R2 3

人工晶状体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附件一 人工晶状体上市前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规范人工晶状体产品上市前的临床试验,并指导该类产品申请人在申请产品注册时临床试验资料的准备,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撰写本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随着人工晶状体产品以及眼科学诊疗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制定等情况的变化,本指导原则将会不断地完善和修订。 二、适用范围 结合法规的具体要求,要求其进行完整的上市前临床试验时,适用于本项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无晶状体眼患者使用的单焦点设计的人工晶状体产品。特殊设计或者采用新材料制成的人工晶状体产品须结合申报产品自身特点并参考本项指导原则另行制定其上市前临床试验方案。 三、基本原则 在我国进行的人工晶状体上市前的临床试验应当满足法规要求。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过程中,包括方案设计、实施、监查、核查、检查、数据采集、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等,均应遵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并保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真实、科学、可靠和可追溯。 四、临床试验方案 (一)临床试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人工晶状体产品的临床试验目的是评价申报产品是否具有预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试验中推荐使用LogMAR视力表(也称为EDTRS视力表),同时涉及屈光度检查时,均应以受试者主觉验光值(包括球镜度及柱镜度)为准,客观验光数值(包括球镜度及柱镜度)应记录并作为参考。 (二)临床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应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照用医疗器械应选择我国境内已经批准上市的同类产品,应当重视对照产品的合理选择,建议可从材料、制造工艺、主要功能、植入位臵等方面考虑,需对照产品与受试产品尽可能接近。试验组和对照组应采用统一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应按统一的方案进行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观察及随访时间应相同。 (三)临床试验样本量 临床试验样本量的确定应当符合临床试验目的和统计学要求。申请人/生产企业应提供样本量足以评价人工晶状体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统计论证,给出样本量计算的过程、重要参数、界值及计算公式、统计软件等。 随机对照试验为与对照产品进行的1:1的临床试验。要求受试者只能一眼入组观察。为综合评价申报产品安全有效性,并考虑临床可操作性,以评价产品有效性指标为例计算样本量如下:样本量应当符合统计学的要求,并且建议有效病例至少为74对;当试验器械与对照器械有效率差值的双侧95%可信区间下限高于-10%时是可接受的。 应保证每个时间点的受试者人群相对于初始受试人群的随访率尽可能高。临床试验报告应明确所有病例是否全部完成随访,完成的随访病例是否均纳入统计。失访病例应明确失访原因。较高的失访率会影响临床试验的说服力,因此应提供一项具有完整数据受试者与无完整数据受试者的基线特征的对比,以查明是否存在非应答性偏差。应在临床试验结束时联络在随访中丢失的受试者,以确定这些受试者的结果是否与那些配合随访的受试者一致。 (四)临床试验随访时间 人工晶状体的临床试验随访时间至少为12个月,基于风险分析,随访时间也可以延长。同时,应当科学设臵访视时间点(至少应包含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终时间点)。 (五)临床试验受试者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临床试验受试者的入选标准应当考虑申报产品的适用范围。入组过程中,应在遵循随机原则的基础上,尽量兼顾组内及组间均衡性。 考虑到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建议至少将以下情形纳入排除标准

IOL-Master A超 B超 人工晶体度数操作流程

IOL-Master A超B超人工晶体度数操作流程 IOL-Master 眼轴长度: 1 告知患者检查项目,取得患者配合; 2 输入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日; 3 请患者坐在仪器前(年幼儿请家属抱坐于检查凳,行动不便患者直接推轮椅置于仪器前),调节座椅和仪器的高度,帮助患者取得舒适坐位; 4 用75%酒精棉球擦拭干净下颌托和额托,嘱咐患者将下颌搭到下颌托里,额头顶住额托,调节下颌托的位置,使得患者眼睛位于可操作范围内; 5 嘱咐患者盯住仪器中的固视灯(视力不佳或斜视的患者辅助其调整眼位),保持不动,确保眼位正,以保证测量数值的准确性、可靠性; 6 测量患者眼睛轴长:根据患者眼睛情况,选择测量参数,每只眼睛测5次,取平均值; 7 告知患者检查完成,请等待报告单; 8 核对打印出的报告单,操作者签字并交给患者。 IOL-Master人工晶体度数: 1 告知患者检查项目,取得患者配合; 2 输入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日; 3 请患者坐在仪器前(年幼儿请家属抱坐于检查凳,行动不便患者直接推轮椅置于仪器前),调节座椅和仪器的高度,帮助患者取得舒适坐位; 4 用75%酒精棉球擦拭干净下颌托和额托,嘱咐患者将下颌搭到下颌托里,额头顶住额托,调节下颌托的位置,使得患者眼睛位于可操作范围内; 5 嘱咐患者盯住仪器中的固视灯(视力不佳或斜视的患者辅助其调整眼位),保持不动,确保眼位正,以保证测量数值的准确性、可靠性。 6 测量患者眼睛轴长:根据患者眼睛情况,选择测量参数,每只眼睛测5次,取平均值; 7 测量患者眼睛角膜曲率:每只眼睛测3次,取平均值; 8 如有必要测量患者前房深度、白对白等数值; 9 告知患者检查完成,请等待报告单; 10 根据医生要求选择计算公式、IOL参数、保留度数,计算并打印结果; 11 核对打印出的报告单,操作者签字并交给患者。 注:如果仪器不能测出患者的眼轴长度,则换用接触性测量法或用B超测量;如果仪器不能测出患者的角膜曲率,则请医生另行测量曲率,输入相应公式,进行计算。 B超: 1 告知患者检查项目,取得患者配合; 2 输入患者姓名、年龄、性别; 3 请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辅助行动不便患者平卧,辅助有疾患不能平卧的患者取适宜检查的舒适体位),头朝检查者。协助患者摆放好头位,嘱咐患者轻闭双眼不要睁开; 4 将适量耦合剂分别涂抹在患者双眼眼睑和探头上,探头用一次性塑料布包裹防止交叉感染; 5 检查前、检查期间与患者做必要的交流,对患眼情况有初步认识; 6 全面检查患者双眼,(如有必要嘱咐患者眼球转动、头部偏转或者取适宜体位进行检查,对于外伤、术后、眼痛强烈或角膜怀疑存在异物等特殊情的患者检查时轻压眼球,避免造成患者痛苦或二次损伤)。调节增益,对病变区进行多切面、多角度探查。截取有价值的图片供医生参考; 7 测量眼轴长度:嘱咐患者被检眼微闭,另眼注视正上方目标,确保测量眼正位。探头与被检眼眼睑垂直进行水平轴位扫描,截取晶状体及视神经同时显示在声像图中央时的图像。测量距最

最新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

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 儿童白内障发病率可达2—4/1000。发生于新生婴儿的白内障则叫先天性白内障,是出生时即已发生的晶体部分或完全浑浊。由于婴儿视力正在发育中,而先天性白内障可严重影响视力发育,其危害更甚于老年性白内障。如果不能尽早手术,将会造成严重弱视。一旦错过了手术最佳时机,即使进行了手术,起视力也很难恢复。 眼科先天性白内障临床治疗 大多数在出生前后已存在,及一小部分生后才逐渐形成的具有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的白内障。新生儿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4‰。新生盲儿中约30%为白内障致盲。 先天性白内障多为双眼对称性发病,也有单眼发病者,常伴有眼部和全身先天畸型如小眼球、小角膜、虹膜和脉络膜先天性缺损以及面部四肢畸形等。严重影响视力的先天性白内障如不即时治疗,会发生感觉性眼球震颤、斜视及弱视。一些对视力没有影响又不发展的限局性白内障,无需特殊治疗。 按晶状体混浊不同部位的特征分类叙述于: 1.胚胎核混浊的先天性白内障混浊居晶状体核心呈灰白粉尘样,遂名先天性中心性,粉状白内障。多为双眼对称性。常有家族遗传倾向。不影响视力,也不发展,不需治疗。 2.胎儿核至婴儿核混浊的先天性白内障典型的有板层白内障(又名绕核性或带状白内障,perinucleousorzonularcataract)。多为双侧性不发展,但可随年龄增长新生的晶状体纤维将混浊区挤向深层。混浊多呈带状,绕核而行,可分几层呈同心性排列,层间隔以透明带,最外一层常有短弓形绕带骑在核的赤道部周围名曰骑子(riders)。在高倍裂隙灯下可见这些带状混浊是由致密的混浊小点组成。一般愈靠近周边部愈致密,愈接近轴心部愈稀薄甚至于逐渐消失。这些混浊所在的部位和大小与胎生期发病的早晚和持续时间有关。即发病愈早愈偏向核心,持续愈久混浊愈浓厚。因此胎儿早期出现的混浊多在胎儿核附近,对视力可有一定的影响。散瞳后可露出透明的晶状体周边部,故视力会有提高。本病发病原因尚不完全了解,可能有部分遗传因素。因常见怀孕期的母亲有显性或隐性手足搐搦、血钙低、血磷高的历史,同时生后的小儿常有佝偻病以及牙齿生长迟缓,指甲脆弱等上皮营养性发育不良现象,所以许多学者认为此病是由于先天营养不良,特别是与钙质缺乏有关。因此病多在胎儿期开始形成,生后不一定缺钙。可查血钙、血磷浓度以助诊断。如果混浊范围遮盖整个瞳孔区,不能窥看视神经乳头,应即时手术摘除,2岁以上患儿可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由于人工晶状体技术的日益完善,增视性虹膜切除本已不常用,但应根据术者的经验及设备而定。

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68例

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68例 发表时间:2011-06-23T14:20:08.83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韩志国韩金水[导读] 对于晶体囊袋完整者,选用一体式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 【摘要】目的:评价并发性白内障在施行小切口非超生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同时,根据不同的并发症分别采用青光眼白内障人工晶体三联术,虹膜粘连分离术,并植入不同类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炎症反应轻,视力恢复快,裸眼视力达到0.02~1.0.矫正视力达0.05~1.2.结论:并发性白内障多种联合手术并植入人工晶体可有效提高患眼视力,是治疗并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关键词】并发性白内障;晶体植入;非超生乳化【中图分类号】R8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02-01 并发性白内障大多数病情复杂,常合并高度近视、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色素膜炎、视网膜脱离、睫状体肿瘤、低血钙等疾病。我们对68例(76眼)并发性白内障施行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1998年10月~2007年12月治疗并发性白内障68例(76眼)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12~80岁平均(71.6±0.5岁)青光眼25例,复发性色素膜炎16例;高度近视29例;视网膜脱离2例;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3例;低血钙白内障1例。 1.2手术方法:表面麻醉滴爱尔凯因麻醉3次,结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0.5ml开睑器开睑,在上方做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用隧道刀角膜缘后2mm处做6mm长切口,合并青光眼患者做4×6mm巩膜瓣,自巩膜与透明角膜缘前1mm交界处做2×4mm小梁切除及虹膜周切,自侧切口往瞳孔区虹膜后注射粘弹剂,用钝针头分离并注入粘弹剂,粘连严重者行虹膜周边切除,通过些口注入粘弹剂,持囊膜剪刀分离虹膜后粘连。顺时针截囊水分离,转动晶体核游离并浮至前房,圈匙托出晶状体核,并注吸出残留皮质,前房囊袋内注入粘弹剂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后囊破孔较大者用囊膜剪剪除瞳孔区及切口处玻璃体,并做虹膜周边切除后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 1.3人工晶体的选择:根据术前检查或术中观察到晶体囊袋情况,选择人工晶体类型和植入方式,以保证术后人工晶体有良好的固定。对于晶体囊袋完整者,选用一体式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晶状体囊带不完整者,选用一体式新型前房人工晶体植入前房,其中植入美国OII后房型人工晶体28枚;日本KOHTO后房型人工晶体21枚;Alcon一体式后房人工晶体25枚;Alcon一体式前房型人工晶体2枚。 2结果 术后随访6~52个月,视力≥0.02-0.06 6例占6.7%,0.1~0.2 8例占11.7%,0.3~0.5 26例占38%,0.6~0.8 28例占41%,≥1.0 12例占17.6% 2.2并发症:3例术中发生轻度前房积血,多见广泛虹膜后粘连瞳孔膜闭并有新生血管无法分离,而被囊膜剪剪开处。在灌注液中加入1:10000肾上腺素冲洗后出血很快停止。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5例术中用囊膜剪刀剪除切口处及瞳孔区玻璃体后囊破口小注射粘弹剂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3例,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例;角膜水肿12例;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mg和地塞米松3mg一周内消失。 3讨论 随着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的广泛普及开展,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为患者解除痛苦,恢复视力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通过对68例(76眼)手术病例观察。该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术后炎症反应轻、视力恢复快等优点,虽然手术难度和风险大,但是只要医患配合好,认真操作掌握手术技巧,领会手术要领同样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参考文献 [1]姚克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J]中华眼科杂志 1996,32(5):333~335 [2]杨文辉刘奕志色素膜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华眼科杂志 1992,28(5):287~289 [3]张洪远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J] 2005,23(5)239~240 [4]李汉钊白内障青光眼三联手术的临床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3,25(6):406 [5]刘继敏三连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6,28(1):52~53作者单位:021008内蒙古海拉尔区眼科中心

人工晶体那些事

人工晶体那些事 白内障手术的目的是恢复病人的最佳视力。但随着白内障的摘除,同时也破坏了眼球的正常结构。虽然摘除了混浊的晶体,使光线能够顺利地进入眼内,但病人的手术眼处于高度远视状态,就象照相机缺少了镜头,病人仍然看不清。因此在白内障手术时,要在原位置上植入一枚与原来的晶体度数相同的人工晶体,使术眼恢复到正常屈光状态。 常用的人工晶体有:(1)普通硬性人工晶体,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材料制成,加工工艺先进,优点是易于植入和价格便宜。(2)折叠人工晶体,其光学部分可以折叠,通过3毫米的小切口即可植入眼内。特点是手术切口小,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3)表面肝素处理的人工晶体,也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材料制成,但其表面经过肝素处理,减轻了手术后眼内的炎症和免疫排斥反应,从而降低了术后眼内炎和后发障的发生率。适合儿童、糖尿病、色素膜炎和眼外伤患者使用。人工晶体一旦植入眼内,即可终身使用。如无特殊情况,不需更换。 人工晶体,或称假晶体,也叫作眼内眼镜。多用在白内障手术后,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浊晶体。人工晶体材料必需具备以下条件:材料为非水溶性、化学惰性好、稳定性好、无致癌作用、生物相容性好、耐受性好、弹性强度稳定、无膨胀性、无过敏及变态反应、不引起凝血、耐温好、易消毒、易于加工成型、光学性能好、在眼内长期放置而不改变屈光力;人工晶体的襻应尽量轻而柔软,减少对支持组织的压力和损伤。目前,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作为人工晶体最佳材料,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硅凝胶、玻璃虽有应用,但尚不普遍。近年来又推出一些新的人工晶体材料,如水凝胶、聚碳酸酯、聚硅氧烷等。以硅凝胶、水凝胶为材料可制成折叠式人工晶体,以便通过3.5mm的小切口植入眼内。 人工晶体,(IOL)。是一种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取代天然晶状体的作用。第一枚人工晶体是由John Pike,John Holt和Hardold Ridley共同设计的,于1949年11月29日,Ridley 医生在伦敦St.Thomas医院为病人植入了首枚人工晶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观察到某些受伤的飞行员眼中有玻璃弹片,却没有引起明显的、持续的炎症反应,于是想到玻璃或者一些高分子有机材料可以在眼内保持稳定,由此发明了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的形态,通常是由一个圆形光学部和周边的支撑袢组成,光学部的直径一般在5.5-6mm左右,这是因为,在夜间或暗光下,人的瞳孔会放大,直径可以达到6mm左右,而过大的人工晶体在制造或者手术中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主要生产厂商都使用5.5-6mm的光学部直径。支撑袢的作用是固定人工晶体,形态就很多了,基本的可以是两个C型的线装支

如何选择白内障人工晶体

如何选择白障人工晶体 一、白障晶体的种类与针对性 硬性晶体:价格便宜,但晶体材料是硬性的,不能折叠缩小,故手术切口相对较大(6mm左右),手术后短期反应较大,术后散光相对大,恢复的时间长。 适合于对术后视觉质量要求较低的人群,切口大、反应重、术后效果没有折叠晶体好。(推荐指数:★) 注:术后看近可能需佩戴老花眼镜。 悬吊晶体:也是属于硬性晶体,主要用于严重的眼球外伤后或手术中晶状体囊后膜完全或大部分缺如的患者,可提高视力,避免配戴矫正眼镜的不适。 适用于特殊病人,主要是悬韧带与晶体后囊有问题,不能植入常规晶体的患者。(推荐指数:★★) 注:术后看近可能需佩戴老花眼镜。 普通折叠晶体:切口约2mm左右,软性晶体材料,可折叠缩小,手术切口更小,手术的损伤相对小,恢复快,术后的反应也更轻,术后术源性散光少。 适合于任何人群,针对于视觉质量要求一般的患者。(推荐指数:★★★) 注:术后看近可能需佩戴老花眼镜。 非球面折叠晶体:在折叠晶体的优点基础上,晶体前表面做了非球面的处理,可以减少像差,有效提高成像质量,在暗环境下视

觉质量明显高于其他普通晶体,避免术后眩光。 适合于任何人群,开车、夜间活动多的患者。 (推荐指数:★★★★) 注:术后看近可能需佩戴老花眼镜。 高度近视晶体(蔡司BIGBAG):全球第一款解决白障高度近视晶体,在折叠晶体的优点基础上,做白障手术的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了高度近视。 适合1000度至3000度近视的患者,不再佩戴像玻璃杯底镜片的眼镜。(推荐指数:★★★☆) 注:术后看近可能需佩戴老花眼镜。 散光晶体:针对100度以上的散光视力患者,微切口晶体,晶体可折叠植入,有效矫正规则散光和近视的人工晶状体。 适用于存在有散光视力,对视觉质量要求高以及从事精密作业不愿戴镜的人。(推荐指数:★★★★) 注:术后看近可能需佩戴老花眼镜。 多焦点晶体(也可称为双焦点晶体):微切口晶体,手术切口更小,可折叠植入、非球面设计对比敏感度高。可过滤蓝光,更有效的保护眼底。有单焦点晶体清晰的远距离视觉效果,又具有单焦点晶体所不具有的近距离视觉的优势。 适用于低散光,对视觉质量要求高以及从事精密作业不愿戴镜的人。推荐指数:★★★★☆) 多焦点带散光晶体:微切口晶体,手术切口更小,可折叠植入、

国内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市场规模分析(2021年)

市场空间:国内白内障人工晶状体仍处于成长期 在医保控费的前提下,国产人工晶状体的销售规模具有多大的提升空间?本章节,我们将分别从基层未释放需求以及临床未满足需求出发,探讨人工晶体的渗透率提升 空间以及产品溢价空间。 1)未释放需求:我国白内障手术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过半省(区、市)的支付能力较强但 CSR水平较低,我们认为这些保障了人工晶体仍处于成长期。 2)未满足需求:我国白内障手术已从防盲手术逐步转变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同时提供功能性人工晶体;期间医生供给结构优化,具备高端术式操作能力的医生数量 增加,为后续高端晶体放量提供了基础。 (一)未释放需求:全国过半省区的白内障手术渗透率有待提升 参考仿制药的带量采购,我们发现集采后单品种销售规模的增减与其生命周期正相关,部分成长期的品种通过降价提高了临床可及性,继而实现了销售量的扩大。本 章节,我们通过分析各省(区、市)人工晶体的渗透率(每百万人白内障手术例数, CSR),以及当地的医保支付能力,来判断国内人工晶体是否处于成长期,即在医保 控费的前提下国产人工晶状体的销售规模是否还有提升空间。 图表32:2015-2018年全国CSR水平及人均医药费图表33:2017年全国CSR前十的省(区、市) 据《“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我国CSR要在2020年年底达到2000人/百万人以上的目标。为了进一步剖析人工晶体渗透率的提升空间,我们将CSR在2000以下的 省区及直辖市分成以下两大类:

1)渗透率低,支付能力较弱的:第一类,是CSR与人均GDP相关性较强的省(区、市),包括新疆、陕西和山东(图表34,趋势线附近、红色虚线圆圈内)。第二类,支付能力较弱(人均GDP低于全国均值5.9万元/人),而且与人均GDP水平相近的省区相比CSR值偏低的,包括宁夏、河北、河南、江西和安徽等(图表34,红色实线圆圈内)。 2)渗透率低,但支付能力较强的:即当地人均GDP高于全国均值5.9万元/人,同时与人均GDP水平相近的省区相比CSR值偏低的(图表34,黑色虚线及实线圆圈内);其中,北京、浙江、福建和广东的人均GDP高于8万元/人(图表34,黑色实线圆圈内)。 图表34:2017年中国各省市CSR与当地人均GDP的离散图 小结与判断: 我国白内障手术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保障了人工晶体处于成长期。具体来看,CSR与人均GDP相关性较弱,而且与人均GDP水平相近的省区相比CSR值偏低的,当地白内障手术渗透率提升的弹性更大(图表34,红色及黑色实线圆圈内);其中,人均GDP高于全国均值的省(区、市),相应的支付能力较强,有望成为人工晶体消费升级的主力。我们认为这些保障了国内白内障人工晶体仍处于成长期。 (二)未满足需求:医生供给结构优化将促进高端晶体终端扩容医生供给结构优化,具备高端术式(屈光性手术)操作能力的医生数量增加,将

人工晶状体的研究进展

人工晶状体生物材料 的研究进展 摘要R idley于1949年用聚甲 基烯酸甲酯(polym ethyl2methacrylate, PMMA )制 造的人工晶状体(Introculer lens, IOL)植入后房,使视力得以恢复, 1953年以来各种类型的前房型 工晶状体应运而生, 1977年 Shearing设计了J形袢后房型人 工晶状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显微手术的日趋成熟,人工晶状体材料和植入技术的成熟以及与白内障摘出手术的完美结合,使得人工晶状体在性能越来越接近理想的自然晶状体,甚至比它功能更全。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调节植入 前言人的眼睛如同照相机,光线穿过眼睛的角膜通过晶状体聚焦而投射到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由神经纤维传输到人的大脑内,使人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水晶体为一个双凸面透明组织,如同照相机的镜头,一旦混浊了就会阻挡光线进入眼内,影响到人们的视力。现在恢复视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已变得不透明的晶状体拿掉,换上一个人造的晶体,这就是人工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等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矫正视力最彻底的方法。 1 概念 人工晶体通常是由一个圆形光学部和周边的支撑袢组成,光学部的直径一般在5.5~6 mm 左右,这是因为在夜间或暗光下人的瞳孔会放大,直径可以达到 6 mm 左右,而过大的人工晶体在制造或者手术中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主要生产厂商都使用5.5~6 mm 的光学部直径。支撑袢的作用是固定人工晶体,形态就很多了,基本的可以是两个 C 型或J 型的线装支撑袢。 按照安放的位置,可以分为前房固定型人工晶体,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后房固定型人工晶体。通常人工晶体最佳的安放位置是在天然晶状体的囊袋内,也就是后房固定型人工晶体的位置,在这里可以比较好的保证人工晶体的位置居中,与周围组织没有摩擦,炎症反应较轻。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眼科医师也可能把人工晶体安放在其他的位置,例如,对于校正屈光不正的患者,可以保留其天然晶状体,进行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PIOL )植入;或者是对于手术中出现晶体囊袋破裂等并发症的患者,可以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或者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 按照硬度,可以分为硬质人工晶体和可折叠人工晶体。首先出现的是硬质

白内障人工晶体屈光度计算临床体会(一)

白内障人工晶体屈光度计算临床体会(一)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人工晶体计算准确性的方法。方法620眼(610例患者)白内障超乳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屈光度测算。结果术前评估测量值与术后屈光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人工晶体屈光度准确性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关键词〕白内障;人工晶体;屈光度现代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已要求术后达到最佳的裸眼视力而不是最佳矫正视力〔1〕。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恢复和屈光状态重建的关键之一是术前准确计算所需人工晶体的屈光度。由于多种因素可造成测量错误,从而影响效果。现将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手术治疗的620眼,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测量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10例(620眼)。其中男360例(365眼)占59.01%,女250例(255眼)占40.99%,年龄25~79岁,平均52岁,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光感~0.1,对610例患者术后随访11~37周。 1.2术前检查对全部患者术前常规行视功能、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检查,并行眼科B超检查以了解术眼玻璃体和视网膜情况。并检查眼底情况。 1.3手术方法患者采用标准巩膜隧道切口或透明角膜切口,术中超声能量设定50%,应用Storz 公司提供的Protege100型超声乳化仪器完成乳化吸出手术,植入ALcon公司生产的MA60AM 或MA60BM人工晶体。常数118.9,光学部直径6.0mm。 2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裸眼视力均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1.0者占86%,其中有2眼,因为有严重视神经萎缩,最佳矫正视力为0.15,12眼因高度近视最佳矫正视力为0.3~0.5。术后屈光度平均值(-1.50±1.12)D,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度平均值(-1.85±1.32)D。 3讨论 3.1影响人工晶体屈光度数测算因素首先,眼轴长度是影响计算结果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现代测量是同时进行A型超声和B型二维图像显示。测量时严格操作规范,表麻剂用量1~2滴,眼内泪液不要存留过多;探头不要压迫眼球,轻放于角膜顶点并与之垂直,告知患者尽量放松,并告知配合好的必要性。1mm的测量误差可影响计算结果2.5D~3.5D的测量结果〔2〕。其次,角膜屈光度即角膜曲率半径测量。为测量准确,一般取相互垂直2个子午线方向数值加以平均〔2〕。对于同时患有翼状胬肉、角膜斑翳、斜视或外伤所致角膜曲率发生变化者,测量时尽量让患者向健侧注视,必要时测量健眼以评估,角膜曲率半径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影响:0.1mm误差可使计算结果产生0.5D变化〔2〕。再次,选择计算公式:一般SPK-Ⅱ公式常用于眼轴较长或较短的眼。特点为根据眼轴长度的不同对A常数进行修正。第三代公式包括公式SPK-T,Holladay-Ⅰ及Hoffer-Q公式,尤其用于高度近视眼(眼轴29mm)的准确性明显优于第二代。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二期后房人工晶体植入临床研究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二期后房人工晶体植入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对25例(34眼)2岁以前已行先天性白内障摘除的无晶体眼患儿行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包括虹膜分离及虹膜拉钩的使用、后囊膜撕开或切开、前部玻璃体切除、悬吊式人工晶体缝线固定等技术,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34只眼均顺利植入人工晶体,术后1周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并发症主要有高眼压、残留后囊膜混浊、虹膜后粘连、人工晶体前纤维膜形成、人工晶体偏斜等,观察6个月无眼后节并发症,但尚需长期观察。结论: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2岁以上儿童无晶体眼的最佳方法,安全可靠,但需要掌握处理复杂情况的显微手术技巧和经验。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较常见的眼病,我国先天性白内障的患病率是0.05%(1:1918),先天性白内障占儿童失明原因的10%~38%,占失明原因的第二位,是小儿视力障碍和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1]。尽早发现、及时手术是治疗的关键。目前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2岁以内的患儿双眼先天性白内障行单纯白内障摘除术,术后戴镜矫正无晶体眼屈光不正,2岁以上的患儿行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的患儿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I期植入IOL[2]。目前国内关于先天性白内障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报道较少,二期手术的情况复杂多变,因人而异,各不相同。2006年1月-2011年12月年,对25例34眼已行白内障摘除的无晶体眼患儿实施了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手术患儿在征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经患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后开展。单纯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体眼25例34眼,单眼16例,双眼9例,男14例(19只眼),女11例(15只眼);年龄 2.5~16岁,平均8.9岁;白内障摘除时年龄6个月~12岁,平均6岁。部分患儿伴有其他眼部先天异常,其中眼球震颤5例,青光眼2例,虹膜缺损2例,先天性小眼球1例。 1.2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前眼部情况最佳视力矫正为0.02~0.08者13眼,0.1~0.2者14眼,>0.3者7眼,最好矫正视力0.5。术眼伴有瞳孔不规则,虹膜局部后粘连或机化膜18眼,虹膜缺损2眼,瞳孔膜闭或闭锁6眼,伴前房玻璃体疝3眼。后囊膜完整并完全混浊12眼,已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瞳孔区清亮或轻度混浊,周边后囊膜存在11眼,后囊膜大部分缺失8眼。与第一次手术时间间隔为6个月~4年,平均11.6个月。 1.3手术方法能合作的患儿采用局麻,其余的在全麻下进行。采用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巩膜切开时,在距角膜缘约 2.0~2.5 mm处做深度为1/2厚度的板层切开,分离至透明角膜并穿透前房,注入玻璃体酸钠后,用冲吸针头或截囊针分离松解虹膜粘连,对瞳孔膜闭或闭锁患儿使用虹膜拉钩,清除瞳孔区的机化膜。后囊完整混浊的先行中央部后囊膜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植入相应度数的直径为5.5~6.0 mm的PMMA后房型人工晶体。已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视轴区清亮周边部后囊膜存在的植入直径为5.5~6.0 mm的PMMA后房型人工晶体。后囊缺失的采用缝线固定人工晶体。6眼行单袢缝线固定,3眼行双袢缝线固定。前房注入约0.01 ml的曲安奈德,10-0尼龙线缝合巩膜切口2针,术毕球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及地塞米松。术后局部每天托品酰胺眼水活动瞳孔及点抗生素及糖

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体屈光度的计算

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体屈光度的计算 发表时间:2011-11-10T13:33:50.2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6期供稿作者:李宏宇韩素珍[导读] 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眼科医师在未来的几年内将面临大量的接受过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 李宏宇韩素珍 (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中图分类号】R7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257-02 【摘要】目的对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的IOL 屈光度的计算方法18例接受过角膜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例,女10例分别用临床病史法和Feiz-mannis法及其计算图表方法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术后测视力,及电脑验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达到1.0.术后电脑验光值在+-0.5以内,以上两种方法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病史法和Feiz-mannis法及其计算图表方法计算人工晶体度数简单准确实用。 由于激光的高精度和准确的计算机控制,角膜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LASIK)的手术人群已越来越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类患者中会有部分人发生白内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白内障患者对手术效果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他们希望能达到最佳的裸眼视力而不是最佳矫正视力。因此,对所需植入人眼的人工晶体屈光度预算至关重要。我们对2008-2010年我院或外院会诊18例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的IOL屈光力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或外院会诊的18例接受过角膜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例,女10例;年龄30~57岁,平均(46.45±9.34岁。其中接受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表面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 11眼,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7眼,接受角膜屈光手术至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时间为3~18年, 平均(11.39±4.38) 年。A 型超声测量眼轴25.29~29.81mm,平均(27.41±1.55)mm。所有患者就诊时均能提供角膜屈光手术前后的眼屈光状态及角膜屈光手术的矫正量。分别用下列方法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术后测视力,及电脑验光。 1.1.1临床病史法,又称术前资料法, 由Holladay和Guylon,于1989年首先提出, 主要根据手术前后眼球屈光度的变化和术前角膜屈光力来计算术后角膜屈光力。具体方法是用术前角膜屈光力减去近视或加上远视手术前后眼球屈光度的改变量(等效球镜), 得到术后角膜屈光力,再选用RSK-T等公式计算IOL度数。计算公式为K1=K2-(R1-R2)。该方法在计算手术前后眼球屈光度改变量时又可分为角膜平面和眼镜平面两种, 二者屈光度间的转化为R1=1000/(1000/R2)-V, 眼镜平面近视屈光度的改变量高于角膜平面, 而远视屈光度的改变量则低于角膜平面。 1.1.2 Feiz-mannis法及其计算图表[1]:主要理论依据为:①LASIK手术导致的眼球屈光度改变可用IOL屈光度的变化来权衡;②根据虹膜后IOL的位置和镜距(眼镜片距角膜前表面的距离, 1 2.0-1 3.0mm),IOL 每改变1D, 等效球镜改变0.7D。其计算公式为:IOL= IOL+(R1-R2)0.7,此方法理论上可以准确地计算出LASIK术后屈光误差在以1.5D内的度数。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达到1.0.术后电脑验光值在+-0.5以内,以上两种方法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由于角膜屈光性手术后角膜曲率、角膜基质屈光指数、角膜中央非球面等发生改变, 用常规方法测量角膜曲率并计算屈光度时常造成患者自内障术后出现明显的远视状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就曾遇到这类患者术后出现2D的远视误差,导致IOL屈光度计算错误的原因主要为:①用角膜曲率计或电脑角膜地形分析图不能准确测量角膜前表面曲率;②由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 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去除了中央区部分角膜组织, 使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的比值发生改变, 因而应用标准的角膜屈光指数(1.3375)不能准确计算角膜前表面曲率;③当使用术后角膜屈光力值时, 应用第三、四代计算公式(除了不使用K值的Haigis公式)并不能准确计算前房深度, 或有效晶状体位置[2]。由此可见, 角膜屈光力的测量与计算是影响这类特殊患者IOL屈光度准确性的最主要因素。 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眼科医师在未来的几年内将面临大量的接受过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国外的临床资料显示接受过此手术的患者在IOL植入术后常发生显著的远视性屈光误差[4-6]。屈光手术后IOL屈光力计算的误差主要来源于计算公式的误差与角膜屈光力的测量误差。我们这些患者采用临床病史法和Feiz-mannis法及其计算图表都得到了准确的结果,并且两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这就提示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资料齐全的患者可以应用此方法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此方法准确、简单、实用,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Feiz V.Mannis MJ.Garcia-Ferrer F.et al.Intraocular lens power calculation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nsis for myopia and hyperopia;a standardized approach.Cornea,2001,20:792-797. [2] Wang L.Booth MA.Koch https://www.doczj.com/doc/2c14361806.html,parison of intraocular lens power calculation methods in eyes that have undergone LASIK.Ophthalmology,2004,111:1825-1831. [3] Koch DD, Liu JF, Hyde LL, et al. Refractive comp lications of cataractsurgery after radial keratotomy [J]. Am J Ophthalmol, 1989, 108∶676-682. [4] Howard G, Sun R, Geoffrey BK. Refractive error in cataract surgery afterp revious refractive surgery [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0, 26 ∶142-144. [5] Seitz B, Langenbucher A, Nguyen NX, et al. Underestimation ofintraocular lens power for cataract surgery after myop ic 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J]. Ophthalmology, 1999, 106∶693-702. [6] Gimbel HV, Sun R. Accuracy and p redictability of intraocular lens powercalculation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1, 27∶571-57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