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 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测试题

初中数学 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测试题

初中数学 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测试题
初中数学 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测试题

平行四边形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ABCD中,∠A:∠B:∠C=2:3:2,则∠D=()A)36°B)108°C)72°D)60°2.如果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那么连结各边中点所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

(A)9 (B)6 (C)3 (D)9 2

3.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和10,则其中一条边x的取值范围为().(A)4

4.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则能通过旋转达到重合的三角形有().(A)2对(B)3对(C)4对(D)5对

5.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4cm,相邻两边长的比为3:1,?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较短的边长为().(A)6cm (B)3cm (C)9cm (D)12cm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邻角相等(D)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等且相等

7.在四边形ABCD中,AD∥BC,若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还应满足().(A)∠A+∠C=180°(B)∠B+∠D=180°(C)∠A+∠B=180°(D)∠A+∠D=180°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一半,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 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

10.已知AD∥BC,要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需要增加的条件是_______(?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

11.在ABCD中,若∠A+∠C=120°,则∠A=_______,∠B=_________.

12.在ABCD中,AB=4cm,BC=6cm ,则ABCD的周长为_______cm.

13.已知O 是ABCD的对角线交点,AC=24cm,BD=38cm,AD=28cm,?则△AOD?的周长是_.

14.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44cm2,相邻两边上的高分别为8cm和9cm,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_.

15.平行四边形两邻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为_________.

16.如图1,P是四边形ABCD的DC边上的一个动点.当四边形ABCD满足条件______时,△PBA 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注:只需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

(1) (2) (3)

17.如图2,在ABCD中,∠A的平分线交BC于点E.若AB=10cm,AD=14cm,则BE=______,EC=________.

18.如图3,用9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按图拼成一个几何图案,从该图案

中可找出__个平行四边形.

三、解答题(共46分)

19.(8分)如图,在ABCD中,DB=CD,∠C=70°,AE⊥BD于点E.试

求∠DAE的度数.

20.(8分)已知:如图,在△ABC中,中线BE,CD交于点O,F,G分

别是OB,O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DFGE是平行四边形.

22.(8分)如图,BC为固定的木条,AB,AC为可伸缩的橡皮筋.当点A

在与BC?平行的轨道上滑动时,你能说明△ABC的面积将如何变化吗?

并说明你的理由.

23.(10分)小明为测量池塘的宽度,在池塘的两侧A,B引两条直线AC,

BC相交于点C,在BC上取点E,G,使BE=CG,再分别过点E,G作EF∥AB,GH∥AB,交AC于点F,H.测出EF=10m,GH=4m(如图).小明就得出了结论:池塘的宽AB为14m.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4.(10分)李大伯家有一口如图所示的四边形的池塘,在它的四个角上

均有一棵大柳树.李大伯准备开挖池塘,使池塘面积扩大一倍,又想保

持柳树不动.如果要求新池塘成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请问李大伯的愿望

能否实现?若能,请画出你的设计;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

1.B 2.D 3.B 4.C 5.B 6.D 7.D 8.A 9.8 10.略11.60°;120°12.20 13.59cm 14.68cm 15.90°16.答案不唯一17.10cm;4cm 18.15 19.∠DAE=20°

20.提示:只要证明DE是△ABE的中位线,FG是△OBC的中位线,得DE //1

2

BC//FG.?

故四边形DFGE是平行四边形

22.设△ABC的边BC上的高为h.由于轨道与BC平行,故h保持不变.

根据S△ABC=1

2

BC·h?可知,△ABC的面积保持不变

23.正确.理由:过点E作ED∥AC,交AB于点D.只要证明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BDE≌△GHC即可

24.如图所示:

C

初中数学四边形综合题

D F E B A 四边形综合题 1、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90A ∠=?,BC=2, 15ABD ∠=?,60C ∠=?. (1) 求∠BDC 的度数; (2) 求AB 的长. 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DC ,AB ⊥BC ,∠A =60°,AB =2CD ,E 、F 分别为AB 、AD 的中点,联结EF 、EC 、BF 、CF . (1)四边形AECD 的形状是 ; (2)若CD =2,求CF 的长. 3、如图,在ABC △中,AB BC =,D、E、F分别是BC 、AC 、AB 边上的中点. (1) 求证:四边形BDEF 是菱形; (2) 若12AB =cm ,求菱形BDEF 的周长.

4、已知:如图,在△ABC 中,∠ACB =90°,点E 为AB 的中点, 过点E 作ED ⊥BC 于D ,F 在DE 的延长线上,且AF =CE ,若 AB =6,AC =2,求四边形ACEF 的面积. 5、如图,在Y ABCD 中,过点B 作BE ∥AC ,在BG 上取点E ,联结D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 (1)求证:DF =EF ; (2)如果AD =2,∠ADC =60°,AC ⊥DC 于点C ,AC =2CF ,求BE 的长. F E D C B A F D C B A E G

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C =90°,AD =DC ,联结AC ,过点D 作DE ⊥AC 于点F ,交BC 于点G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若AE =AC . ⑴求∠EAC 的度数 ⑵若AD =2,求AB 的长. 7、如图,在□ABCD 中,AB =5,AD =10,cos B =3 5 ,过BC 的中点E 作EF ⊥AB ,垂足为点F ,连结DF ,求DF 的长. 8、如图,在□ABCD 中,E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EF ⊥AD 于F ,∠B=60°,AB=4,∠ACB=45°, F G D C B A E F E D C B A A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平行四边形复习 |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因为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54321)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5.矩形的性质: 因为ABCD 是矩形 ?? ? ??.3; 2;1)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有通性)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 、 6. 矩形的判定: ??? ?? +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三个角都是直角(一个直角)平行四边形(321四边形ABCD 是矩形. 7.菱形的性质: — 因为ABCD 是菱形 ?? ? ??.321角)对角线垂直且平分对()四个边都相等; (有通性;)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 A B D O C C D B A O D A D B C A D B C A D B C O A D B C O

8.菱形的判定: ?? ? ?? +边形)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四个边都相等(一组邻边等)平行四边形(321四边形四边形ABCD 是菱形. 9.正方形的性质: 因为ABCD 是正方形 ?? ? ??.321分对角)对角线相等垂直且平(角都是直角; )四个边都相等,四个(有通性;)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 C D A B (1) A B C D O (2)(3) 10.正方形的判定: ?? ? ? ? ++++一组邻边等矩形)(一个直角)菱形(一个直角一组邻边等)平行四边形(32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3)∵ABCD 是矩形 又∵AD=AB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11.等腰梯形的性质: 因为ABCD 是等腰梯形 ?? ? ??.321)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底角相等(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12.等腰梯形的判定: ??? ??+++对角线相等)梯形(底角相等)梯形(两腰相等 )梯形(321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3)∵ABCD 是梯形且AD ∥BC ∵AC=BD ∴ABCD 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A B C D O A B C D O C D A B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包括5章,约需62课时,供八年级下学期使用。具体内容如下: 第16章分式(约14课时) 第17章反比例函数(约8课时) 第18章勾股定理(约8课时) 第19章四边形(约18课时) 第20章数据的分析(约14课时) 本册书的5章内容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 一、内容分析 “第16章分式” 本章主要研究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分式方程等内容。这些内容分为三节安排。 第16.1节类比着分数的概念、基本性质、约分、通分给出了分式的相对应的概念,这些内容为后面两节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第16.2节讨论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并学习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最后,教科书结合分式的运算,研究了整数指数幂的问题,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推广到整数范围,并完善了科学记数法。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其中分式的混合运算也是全章的一个难点。第16.3节讨论分式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主要涉及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即是本章重点又是难点。 “第17章反比例函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以及用反比例函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本章是继“一次函数”后的又一章函数的内容。全章分为两节:第17.1节反比例函数,第17.2节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全章内容紧紧围绕着实际问题展开,实际问题是贯穿全章的一条主线。 第17.1节主要研究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分析画出的函数的图象,得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第17.2节的内容是利用反比例函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的难点。 “第18章勾股定理” 本章主要研究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包括它们的发现、证明和应用。全章分为两节,第18.1节是勾股定理,第18.2节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在18.1节中,教科书从毕达哥拉斯观察地面发现勾股定理的传说谈起,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从而发现勾股定理,之后研究了勾股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应用,使学生对勾股定理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是本章的重点。第18.2节是研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它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这在数学和实际中有广泛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本章的难点是这两个定理的综合应用。 “第19章四边形” 本章主要研究一些特殊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对于特殊的四边形,把它们分成两类:平行四边形,梯形。对于平行四边形,除了研究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外,还研究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初三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特殊平行四边形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特殊平行四边形综合练 习题含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 若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它一边平方的四倍,则该平行四边形一定为() A.矩形.B.菱形.C.矩形和菱形.D.正方形.2. 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若AB=8,则CD的长是() A.6 B.5 C.4 D.3 3. 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再对折(如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 ②两部分,将①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矩形 B.三角形 C.正方形 D.菱形 4. 菱形ABCD中,若:2:1 A B ∠∠=,CAD ∠的平分线AE与边CD间的关系是() A.相等 B.互相平分但不垂直 C.互相垂直但不平分 D.垂直平分5. 矩形ABCD的长为5,宽为3,点E 、F将AC三等分,则△BEF的面积为(). A.355 .. 232 B C D.5 6. 一个矩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边分别相等,若矩形面积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2倍,则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的度数为(). A.15° B.30° C.45° D.60°

7.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距离之和等于对角线长的 (). A.1 3 B.1 2 C.1 4 D.2倍 8. E为正方形ABCD的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AC,AE交CD于F,则∠ACE=(). A.° B.125° C.135° D.150° 9. 在ABCD中,AB=3,BC=4,当ABCD的面积最大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①AC=5 ②∠A+∠C=180 °③AC⊥BD④AC=BD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 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A.2 B.3 C.2 3 11. 正方形ABCD中,M为AD上一点,ME⊥BD于E,MF⊥AC于F,若ME+MF= 8cm,则AC=_____. 12. 若矩形两邻边之比为3:4,周长为28cm,则它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 13. 在矩形ABCD中,AB=2BC,E是AB上一点,且CE=AB,连结DE,则 ∠ADE=_________ 14. 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BD=8,则菱形的高为_______. D C A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知识点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18.1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用“□”表示,读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 记作“□ABCD”.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例、已知:□ABCD 求证:AD=BC ,AB=DC ;∠A=∠C ,∠B=∠D. 证明:连接AC ,//,//AD CD AD BC 12,34∴∠=∠∠=∠ 又AC 是△ABC 和△CDA 的公共边, ∴△ABC ≌△CDA , ,,AD CB AB CD B D ∴==∠=∠ 平行四边形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例、已知: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求证:OA=OC ,OB=OD.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D=BC ,AD ∥BC. ∴∠1=∠2,∠3=∠4. ∴△AOD ≌△COB (ASA ). ∴ OA=OC ,OB=OD.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定义: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1: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2: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例、如图,□ ABCD 中,BD ⊥AB ,AB=12cm ,AC=26cm ,求AD 、BD 长.

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CO=2 1AC ,OB=OD . ∵BD ⊥AB ,∴在Rt △A BO 中,AB=12cm ,AO=13cm . ∴BO=522=-AB AO .∴BD=2B0=10cm . ∴在Rt △ABD 中,AB=12cm ,BD=10cm . ∴AD=61222=+BD AB (cm). 例、如图,在□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OB 的周长 为25,AB=12,求对角线AC 与BD 的和. 解:∵△AOB 的周长为25, ∴OA+BO+AB=25, 又AB=12,∴AO+OB=25-12=1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AC+BD=2OA+2OB=2(0A+OB)=2×13=26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4: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5: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例、如图,在□ABCD 中,已知点E 和点F 分别在AD 和BC 上,且AE=CF ,连结 CE 和AF ,试说明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 , ∵点E 在AD 上,点F 在BC 上, ∴AE//CF , 又∵AE=CF , ∴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例、如图,E 、F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F=CE ,DF=BE ,DF ∥BE . 求证:(1)△AFD ≌△CEB .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测试卷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第1~10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只有一个,请将你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1.斐波那契螺旋线也称为“黄金螺旋线”,是根据斐波那契数列画出来的螺旋曲线,自然界中存在许多斐波那契螺旋线图案.下列斐波那契螺旋线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2.2019年被称为“5G 元年”.据媒体报道,5G 网络的理论下载速度为1.25GB/s ,这就意味着我们下载一张2.5M 的照片只需要0.002s ,将0.0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2210-? B .3210-? C .20.210-? D .30.210-? 3.下列运算结果为6a 的是 A .32a a ? B .93a a - C .()3 2a D .183a a ÷ 4.在下列因式分解的过程中,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2 2 242x x x ++=+ B .2 4(4)(4)x x x -=+- C .() 2 2 442x x x -+=- D .()2 2 42x x +=+ 5.如图,经过直线AB 外一点C 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作法如下: (1)任意取一点K ,使点K 和点C 在AB 的两旁. (2)以点C 为圆心,CK 长为半径作弧,交AB 于点D 和E .

(3)分别以点D 和点E 为圆心,大于1 2 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F . (4)作直线CF . 则直线CF 就是所求作的垂线.根据以上尺规作图过程,若将这些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其中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的为 A .△CDF B .△CDK C .△CDE D .△DEF 6.有两块总面积相等的场地,左边场地为正方形,由四部分构成,各部分的面积数据如图所示.右边场地为长方形,长为()2 a b +,则宽为 A . 1 2 B .1 C . () 1 2a b + D .a b + 7.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边上的动点(点D 与B ,C 不重合),△ABD 和△ACD 的面积分别表示为S 1和S 2,下列条件不能.. 说明AD 是△ABC 角平分线的是 A .BD =CD B .∠ADB =∠AD C C .S 1=S 2 D .AD = 12 BC 8.如图,左边为参加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的武警摩托车礼宾护卫队,如果将每位队员看成一个点,队形可近似看成由右边所示的若干个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其中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是 A .△AEG B .△ADF C .△DFG D .△CEG D C B A 2(a+b ) ab a 2a b b 2 B C F G D E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图1 A B C D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 1.如果边长分别为4cm和5cm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 形的边长为______cm. 2.(08贵阳市)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2. 3.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 (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 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BO的周长为17, AB=6,那么对角线AC+BD= 5.以正方形ABCD的边BC 为边做等边△BCE,则∠AED的度数 为 . 6.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6,∠A=60°,如果点P是菱形内一点,且PB=PD =2那么AP的长为.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2,5), 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使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的坐标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8.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结 EF,则∠E+∠F=( ) A.110° B.30° C.50°D.70° 图2 图3 图4 9.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对角相等B.四边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D.四角相等 10.如图3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BC的 中点.若OE=3 cm,则AB的长为 ( ) A.3 cm B.6 cm C.9 cm D.12 cm 11.已知:如图4,在矩形ABCD中,E、F、G、H分别为边 AB、BC、CD、DA的中点.若AB=2,AD=4,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8 B.6 C.4 D.3 12.将两块能完全重合的两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 (不包括菱形、矩形、正方形)②矩形③正方形④等边三角形⑤等腰直角三角形 E A F D C B H G

(完整)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摘自:《慈利县教师进修学校》 一、教材总体思路分析 1.本册书的主要内容有:实数、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组;勾股定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四边形、位置的确定;数据的代表。 其中无理数的发现、实数系统的建立和函数概念是本学段知识的重点也是和难点,实数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而函数以及函数思想与其他知识的广泛联系也是重心之一。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初等几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理之一。通过拼、摆或图形的割、补,使得这一重要几何事实得以确认。由于发现及证实它成立的方式非常多且富于变化,因此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通过学习,可以把静止的图形看成是基本图形经过位移而得到,提供了对复杂图形进行分析的新视角,还可以对“几何变换”有直观的感受。《位置的确定》从源头上突出了坐标法产生的思想,直角坐标系是实现坐标法的一种选择,建立坐标系把数轴拓展到平面,是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桥梁。“变化的鱼”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加强了几何变换与坐标表示及坐标变化联系起来,从数与形两个方面感受图形变化的数学内涵。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本册提供了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三种量度,力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的方法,更好地处理数据。 2.教材设计与内容的组织有如下考虑。 (1)无理数的发现可以从理论的角度引发,出现在勾股定理之前。教科书遵循了人类认识数学的历史顺序,把勾股定理放在实数学习的前面,成为发现无理数的直观背景,自然地表明无理数存在的客观性,同时对无理数研究的必要性作出合理的解释。实数集中的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并不像想像的那样容易被学生接受,说服的办法也是借助几何解释和理性思考。这样处理须注意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边长的数据应暂时在有理数范围内选取,在此两章学完之后,可以回过头来在实数范围内重新讨论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在我们讨论一个平方等于2的数时,发现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进一步引出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概念的产生,同时也是对有理数概念的强调,应重视在现实背景中对实数运算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对估算的要求。 (2)先研究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再进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这样几何变换就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而且作为一个工具去研究几何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增加了一个考察问题的视角。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章中,通过观察和归纳,概括出变换的概念;通过操作和思考,探索出变换的相关性质;通过作图和图案设计体察复杂图形中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在下一章中通过探索四边形的性质加深对变换自身的理解,逐步形成结构性认识。教学中突出其方法特性,充分发挥其数学教育价值。 (3)一次函数的学习放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前面,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使得学生有机会尝试借助图象研究函数特征的过程,以加深对函数意义的理解;其次,用函数的观点来认识和考察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组),给出方程的一种直观解释,而且从方法的角度更具有一般性和启发性,也体现了函数的运用。教材中介绍了二元一次方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七章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正确用轴表示解集。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知识梳理: (1)不等式及基本性质;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法与应用; (3)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3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 但是,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时,必须根据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性质2,特别要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步骤:(1)审: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的及其关系,找出题中不等关系,要抓住题设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小于”、“不大于”等的含义。 (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3)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4)解:解出所列不等式的解集。 (5)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类似,不同之处在与列出不等式组,并解出不等式组。 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 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当已知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范围时,可以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确定另一个变量取值的范围。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一、平行四边形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四边形ABCD 中,180B D ∠+∠=?,对角线AC 平分BAD ∠. (1)如图1,若120DAB ∠=?,且90B ∠=?,试探究边AD 、AB 与对角线A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将(1)中的条件“90B ∠=?”去掉,(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若90DAB ∠=?,探究边AD 、AB 与对角线A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AC AD AB =+.证明见解析;(2)成立;(3)2AD AB AC +=.理由 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结论:AC=AD+AB ,只要证明AD= 12AC ,AB=1 2 AC 即可解决问题; (2)(1)中的结论成立.以C 为顶点,AC 为一边作∠ACE=60°,∠ACE 的另一边交AB 延长线于点E ,只要证明△DAC ≌△BEC 即可解决问题; (3)结论:AD +AB =2AC .过点C 作CE ⊥AC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只要证明△A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C ≌△BEC 即可解决问题; 试题解析:解:(1)AC=AD+AB . 理由如下:如图1中, 在四边形ABCD 中,∠D+∠B=180°,∠B=90°, ∴∠D=90°, ∵∠DAB=120°,AC 平分∠DAB , ∴∠DAC=∠BAC=60°, ∵∠B=90°,

∴AB=1 2 AC,同理AD= 1 2 AC. ∴AC=AD+AB. (2)(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如下:以C为顶点,AC为一边作∠ACE=60°,∠ACE的另一边交AB延长线于点E, ∵∠BAC=60°, ∴△AEC为等边三角形, ∴AC=AE=CE, ∵∠D+∠ABC=180°,∠DAB=120°, ∴∠DCB=60°, ∴∠DCA=∠BCE, ∵∠D+∠ABC=180°,∠ABC+∠EBC=180°, ∴∠D=∠CBE,∵CA=CE, ∴△DAC≌△BEC, ∴AD=BE, ∴AC=AD+AB. (3)结论:AD+AB=2AC.理由如下: 过点C作CE⊥AC交AB的延长线于点E,∵∠D+∠B=180°,∠DAB=90°, ∴DCB=90°, ∵∠ACE=90°, ∴∠DCA=∠BCE, 又∵AC平分∠DAB, ∴∠CAB=45°, ∴∠E=45°. ∴AC=CE. 又∵∠D+∠ABC=180°,∠D=∠CBE,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知识点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用“□”表示,读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例、已知:□ABCD求证:AD=BC,AB=DC;∠A=∠C,∠B=∠D. AD CD AD BC 证明:连接AC,//,// ' ∴∠=∠∠=∠ 12,34 又AC是△ABC和△CDA的公共边, ∴△ABC≌△CDA, AD CB AB CD B D ∴==∠=∠ ,, 平行四边形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例、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OA=OC,OB=OD. [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D=BC,AD∥BC. ∴∠1=∠2,∠3=∠4. ∴△AOD≌△COB(ASA). ∴ OA=OC,OB=OD.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定义: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1: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2: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 平行四边形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例、如图,□ ABCD 中,BD ⊥AB ,AB=12cm ,AC=26cm ,求AD 、BD 长. 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CO=2 1AC ,OB=OD . ∵BD ⊥AB ,∴在Rt △A BO 中,AB=12cm ,AO=13cm . ∴BO=522=-AB AO .∴BD=2B0=10cm . ∴在Rt △ABD 中,AB=12cm ,BD=10cm . ∴AD=61222=+BD AB (cm). ? 例、如图,在□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OB 的周长为25, AB=12,求对角线AC 与BD 的和. 解:∵△AOB 的周长为25, ∴OA+BO+AB=25, 又AB=12,∴AO+OB=25-12=1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AC+BD=2OA+2OB=2(0A+OB)=2×13=26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判定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4: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5: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例、 如图,在□ABCD 中,已知点E 和点F 分别在AD 和BC 上,且AE=CF ,连结CE 和AF ,试说明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最新初中数学八年级上下册精品学案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下册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下册)精品学案 12.3.1.1 等腰三角形(一) 教学目标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教学重点: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问题: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Ⅱ.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 A C A B I

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C,连结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 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 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 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要求学生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 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 由此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经典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经典题附答案 一、平行四边形 1.在图1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等腰直角三角形FAE的斜边AE=2b,且边AD和AE在同一直线上. 操作示例 当2b<a时,如图1,在BA上选取点G,使BG=b,连结FG和CG,裁掉△FAG和△CGB 并分别拼接到△FEH和△CHD的位置构成四边形FGCH. 思考发现 小明在操作后发现:该剪拼方法就是先将△FAG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到△FEH的位置,易知EH与AD在同一直线上.连结CH,由剪拼方法可得DH=BG,故△CHD≌△CGB,从而又可将△CGB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到△CHD的位置.这样,对于剪拼得到的四边形FGCH (如图1),过点F作FM⊥AE于点M(图略),利用SAS公理可判断△HFM≌△CHD,易得FH=HC=GC=FG,∠FHC=90°.进而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判断出四边形FGCH是正方形. 实践探究 (1)正方形FGCH的面积是;(用含a, b的式子表示) (2)类比图1的剪拼方法,请你就图2—图4的三种情形分别画出剪拼成一个新正方形的示意图. 联想拓展 小明通过探究后发现:当b≤a时,此类图形都能剪拼成正方形,且所选取的点G的位置在BA方向上随着b的增大不断上移.当b>a时(如图5),能否剪拼成一个正方形?若能,请你在图5中画出剪拼成的正方形的示意图;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a2+b2;(2)见解析;联想拓展:能剪拼成正方形.见解析. 【解析】分析:实践探究:根据正方形FGCH的面积=BG2+BC2进而得出答案; 应采用类比的方法,注意无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变化,BG永远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一半.注意当b=a时,也可直接沿正方形的对角线分割. 详解:实践探究:正方形的面积是:BG2+BC2=a2+b2; 剪拼方法如图2-图4; 联想拓展:能, 剪拼方法如图5(图中BG=DH=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类比方法作图时,应根据范例抓住作图的关键:作的线段的长度与某条线段的比值永远相等,旋转的三角形,连接的点都应是相同的. 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4,3),动点M,N分别从O,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点M 沿OA向终点A运动,点N沿BC向终点C运动.过点M作MP⊥OA,交AC于P,连接NP,已知动点运动了x秒. (1)P点的坐标为多少(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试求△NPC面积S的表达式,并求出面积S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 (3)当x为何值时,△NP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简要说明理由.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四边形知识点及练习题带答案

A C B D 第十九章 四边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平行四边形定义: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6.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7.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AC=BD 8.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9.菱形的定义 :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第4题图 O F E D C B A 10.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1.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S 菱形=1/2×ab (a 、b 为两条对角线) 13.正方形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邻边相等的矩形。 14.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15.正方形判定定理: 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16.梯形的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7.直角梯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18.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 19.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0.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本章内容是对平面上四边形的分类及性质上的研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手多动脑,把自己的发现和知识带入做题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多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四边形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练习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ABCD 中,∠A 比∠B 大40°,则∠C 的度数为( ) A. 60° B. 70° C. 100° D. 110° 2.□ABCD 的周长为40cm ,△ABC 的周长为25cm ,则对角线AC 长为( ) A. 5cm B. 6cm C. 8cm D. 10cm 3.在□ABCD 中,∠A =43°,过点A 作BC 和CD 的垂线,那么这两条垂线的夹角度为( ) A. 113° B. 115° C. 137° D. 90° 4.如图,在□ABCD 中,EF 过对角线的交点O ,AB =4,AD =3,OF =1.3, 则四边形BCEF 的周长为( ) A. 8.3 B. 9.6 C. 12.6 D. 13.6 5.下列命题: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DC ,那么这个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④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1 1 1 1 1 1 1 1 11/2 1/2 1/2 1/2 2 1 §2-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1) 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 2、会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一个数不是有理数。 教学重点:借助图形判断一条线段是否是有理数线段。 教学难点:寻找有理数线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有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正方形。 (1)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a满足什么条件? (2)A可能是整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3)A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通过一个简单的动手活动引入新课,把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紧接着提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是有理数的数。 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进行思考、交流,并适时给予引导:“12=1,22=4,32=9,...越 来越大,所以a不可能是整数”“ 2 1 ? 2 1 = 4 1 , 9 4 3 2 3 2 = ?,…结果都为分数,所以a不可能是分数”“两个相同的最简分数的乘积仍然是分数“等。 结论:在等式a2=2中,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不是有理数。 二、做一做 (1)如图,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多少? (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b满足什么条件? (3)b是有理数吗? 数a、b确实存在,但都不是有理数。 进一步丰富无理数的实际背景,使学生体会到无理数在现实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举一些类似的无理数的例子。 三、随堂练习 1、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高为h,h 分数吗?

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下全集

1.1二次根式 目标: 1.理解二次根式的含义,掌握二次根式中根号内字母取值氛围的求法。2.能运用二次根式的概念解决有关问题。3.体会数学知识的不断拓广是为了工作、生活的需要,提高学好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二次根式的概念。 教学难点:例1的第(2)(3)题学生不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 (1)4的平方根是 ; (2)0的平方根是 ; (3)-16的平方根是 ; (4)9的算术平方根是 ; (5)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 答案:(1)2±;(2)0;(3)没有;(4)3; (5)5. 师:(5)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呢? 生1:2.5。 生2:2.5的平方等于6.25,生1把2 5.2算成5.25.2?了。 师:生2分析得非常不错,那么哪个正数的平方等于5呢? 生(部分):找不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1二次根式,象“5”一样找不到一个数的平方为5时,我们就用符号“”来表示。“5”的算术平方根用“5”表示。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填空,回忆起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5)的主要设计意图是为符号“ ”的引入埋下伏笔(当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无法用学过的数表示时,必须引 进新的知识)。 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数的正平方根和零的平方根,统称算术平根。用)0(≥a a 表示。 合作学习: 根据下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完成以下填空: 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是: ; 正方形的边长是: ; 即课本P 4 的填空:s 2。 师:你认为所得的各代数式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各代数式的共同特点: (b – 3)cm2 ) (2cm s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平行四边形 1.在图1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等腰直角三角形FAE的斜边AE=2b,且边AD和AE在同一直线上. 操作示例 当2b<a时,如图1,在BA上选取点G,使BG=b,连结FG和CG,裁掉△FAG和△CGB 并分别拼接到△FEH和△CHD的位置构成四边形FGCH. 思考发现 小明在操作后发现:该剪拼方法就是先将△FAG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到△FEH的位置,易知EH与AD在同一直线上.连结CH,由剪拼方法可得DH=BG,故△CHD≌△CGB,从而又可将△CGB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到△CHD的位置.这样,对于剪拼得到的四边形FGCH (如图1),过点F作FM⊥AE于点M(图略),利用SAS公理可判断△HFM≌△CHD,易得FH=HC=GC=FG,∠FHC=90°.进而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判断出四边形FGCH是正方形. 实践探究 (1)正方形FGCH的面积是;(用含a, b的式子表示) (2)类比图1的剪拼方法,请你就图2—图4的三种情形分别画出剪拼成一个新正方形的示意图. 联想拓展 小明通过探究后发现:当b≤a时,此类图形都能剪拼成正方形,且所选取的点G的位置在BA方向上随着b的增大不断上移.当b>a时(如图5),能否剪拼成一个正方形?若能,请你在图5中画出剪拼成的正方形的示意图;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a2+b2;(2)见解析;联想拓展:能剪拼成正方形.见解析. 【解析】分析:实践探究:根据正方形FGCH的面积=BG2+BC2进而得出答案; 应采用类比的方法,注意无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变化,BG永远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一半.注意当b=a时,也可直接沿正方形的对角线分割. 详解:实践探究:正方形的面积是:BG2+BC2=a2+b2; 剪拼方法如图2-图4; 联想拓展:能, 剪拼方法如图5(图中BG=DH=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类比方法作图时,应根据范例抓住作图的关键:作的线段的长度与某条线段的比值永远相等,旋转的三角形,连接的点都应是相同的. 2.操作与证明:如图1,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EC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C重合,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CD上,连接AF.取AF中点M,EF的中点N,连接MD、MN. (1)连接AE,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 猜想与发现: (2)在(1)的条件下,请判断MD、M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得出结论. 结论1:DM、MN的数量关系是; 结论2:DM、MN的位置关系是; 拓展与探究: (3)如图2,将图1中的直角三角板ECF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