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物理化学第九章模拟试卷C

(完整版)物理化学第九章模拟试卷C

(完整版)物理化学第九章模拟试卷C
(完整版)物理化学第九章模拟试卷C

物理化学第九章模拟试卷C

一、选择题( 共10题20分)

1. 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

(A) 增加溶液电导(B) 固定离子强度(C) 消除迁移电流(D) 上述几种都是

2. 用铜电极电解0.1mol·kg-1的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

(A) 2Cl- ─→Cl2+ 2e-(B) Cu ─→Cu2++ 2e-

(C) Cu ─→Cu++ e-(D) 2OH-─→H2O + 1

2O

2

+ 2e-

3. 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 )

(A) 浓差极化电极(B) 电化学极化电极(C) 难极化电极(D) 理想可逆电极

4. 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

子愈容易析出(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5. 电解时, 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

(A) 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B) 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

(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

(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

6. 298 K、0.1 mol·dm-3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0.06 V,电解此溶

液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φH2为:( )

(A) 大于-0.06 V (B) 等于-0.06 V (C) 小于-0.06 V (D) 不能判定

7. 电池在恒温、恒压及可逆情况下放电, 则其与环境的热交换为( )

(A) ?r H(B) T?r S(C) 一定为零(D) 与?r H与T?r S均无关

8. 电解混合电解液时,有一种电解质可以首先析出,它的分解电压等于下列差值中

的哪一个?式中φ平,φ阴和φ阳分别代表电极的可逆电极电势和阴、阳极的实际析出电势。( )

(A) φ平,阳-φ平,阴(B) φ阳+ φ阴

(C) φ阳(最小)-φ阴(最大)(D) φ阳(最大)-φ阴(最小)

9.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0.01 mol·kg-1 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 )

(A) Cl2(B) O2(C) Cl2与O2混合气体(D) 无气体析出

已知:φ? (Cl2/Cl-)= 1.36 V , η(Cl2)= 0 V ,φ? (O2/OH-)= 0.401V , η(O2) = 0.8 V 。*. 298K,101.325 kPa 下,以1 A 的电流电解CuSO4溶液,析出0.1 mol 铜,需时间大约是:( )

(A) 20.2 h (B) 5.4 h (C) 2.7 h (D) 1.5 h

二、填空题( 共9题18分)

11. 将一Pb 酸蓄电池在10.0 A 电流下充电1.5 h,则PbSO4分解的质量为

。(已知M(PbSO4)= 303 g·mol-1)

12.在锌电极上,H2的超电势为0.75 V,电解一含Zn2+的浓度为1×10-5 mol·kg-1的溶液,为了不使H2(g)析出,问溶液的pH 值应控制在______。已知25℃时,φ?(Zn2+/Zn)= -0.763 V 。

13. 电极表面反应速率r与电流密度j之间应满足_______________关系。

14. 电池Pb(s)│H2SO4(m)│PbO2(s),作为原电池时,负极是,正极

是;作为电解池时,阳极是,阴极是。

15. 电池放电时,随电流密度增加阳极电位变________,阴极电位变________,正

极变________ ,负极变_____。

16. 采用三电极装置研究超电势时, 一般采用鲁金毛细管, 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 采用搅拌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铜板上有一些铁的铆钉, 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 在__________部位特别容易生锈。

18. 已知φ? (Fe2+/Fe)= -0.440 V, φ? (Cu2+/Cu) = 0.337 V,在25℃, p?时,以Pt 为阴极,石墨为阳极,电解含有FeCl2(0.01 mol·kg-1)和CuCl2(0.02 mol·kg-1)的水溶液,若电解

过程不断搅拌溶液,且超电势可忽略不计,则最先析出的金属是______。

19. 已知电极(1)Pt│H2, H+, (2)Pt│Fe3+, Fe2+, 和(3)Pb│H2, H+的交换电流密度j e分别为:(1) 0.79 mA·cm-2; (2) 2.5 mA·cm-2; (3) 5.0×10-12 A·cm-2。当它们在298 K处于平衡态时, 每秒有多少电子或质子通过双电层被输送?

(1) _____________cm-2·s-1;(2) _____________cm-2·s-1;(3) _____________cm-2·s-1。

三、计算题( 共5题40分)

20. 298 K 时,用铂电极电解1 mol·dm-3的H2SO4(不考虑活度系数):

(1) 计算理论分解电压

(2) 若两电极面积均为1cm2,电解液电阻为100 Ω,H2和O2的超电势η(V)

与电流密度j (A·cm-2) 的关系分别为

ηH2= 0.472 + 0.118 lg jηO2= 1.062 + 0.118 lg j

问当通过的电流为1 mA 时,外加电压为若干?已知:φ? (O2,H2O,H+) = 1.229 V 。

21. 金属的腐蚀是氧化作用,金属作原电池的阳极,在不同的pH 条件下,水溶液中

可能有下列几种还原作用:

酸性条件:2H3O+ + 2e-=2H2O + H2(p?) O2(p?) + 4H+ + 4e-→2H2O

碱性条件:O2(p?) + 2H2O + 4e-→4OH-

所谓金属腐蚀是指金属表面附近能形成离子浓度至少为1×10-6 mol·kg-1。现有如下

6 种金属:Au,Ag,Cu,Fe,Pb 和Al,试问哪些金属在下列pH 条件下会被腐蚀:

(甲)强酸性溶液pH = 1 (乙)强碱性溶液pH = 14

(丙)微酸性溶液pH = 6 (丁)微碱性溶液pH = 8 设所有活度系数均为1。已知φ? (Al3+/Al)= -1.66 V, φ? (Cu2+/Cu)= 0.337 V, φ? (Fe2+/Fe)= -0.440 V ,φ? (Pb2+/Pb)= -0.126 V, φ? (Au+/Au)= 1.50 V。.

22. 298 K时, 用Pt阳极Cu阴极电解0.10 mol·dm-3 CuSO4溶液, 电极的面积为50 cm2, 电流保持在0.040 A, 并采取措施, 使浓差极化极小。若电解槽中含1dm3溶液, 试问至少电解多少时间后, H2才会析出?此时剩余Cu2+的浓度为多少? 设活度系数均为1。已知氢在铜上之η=a+blg j, a=0.80 V, b=0.115 V, φ? (Cu2+/ Cu) =0.337 V。

23. 求在Fe 电极上, 自1mol·kg-1KOH 水溶液中,每小时电解出氢100 mg·cm-2时应维持的电势(氢标)。(已知:a = -0.76 V,b = -0.11V)

24. 若氢在Cd、Hg 电极上的超电势,在所讨论电流密度范围内服从塔菲尔公式η= a + blg j. 对于这两个电极, 其b 值都为0.118 V,但两电极的a 值不同。氢在这些电极上析出时的传递系数α均为0.5。电极反应得失电子数均为1。氢在Cd 和Hg 上的交换电流j。分别是1×10-7A·m-2和6×10-9 A·m-2。求在298 K时,两电极通过相同的电流密度情况下,氢在Hg、Cd 两电极上的超电势的差值。

四、问答题( 共3题20分)

25. (1) 试导出同一电极反应在不同的超电势时, 反应速率(即电流密度j)之比的表达

式;

(2) 25℃时,1 mol·dm-3的KOH溶液用镀铂黑的铂电极电解,使它在阳极上产生O2, 当

超电势为0.4V时, 电流密度j=10-3 A·cm-2, 若超电势为0.6 V, j为多少? (设对称

因子或传递系数β=0.5)

26. 298 K 时, 某钢铁容器内盛pH = 4.0 的溶液,试通过计算说明此时钢铁容器是否

会被腐蚀?假定容器内Fe2+浓度超过10-6 mol·dm-3时,则认为容器已被腐蚀。

已知:φ? (Fe2+/Fe) = -0.4402 V,H2在铁上析出时的超电势为0.40 V。

27. 试述电极过程产生超电势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0题20分)

1. (C)

2. (B)

3. (A)

4. (B)

5. (D)

6. (C)

7. (B)

8. (C)

9. (A) *. (B)

二、填空题( 共9题18分)

11. PbO2+ Pb + 2H2SO4=2PbSO4+ 2H2O

(10 A×1.5×3600 s)/(96500 C·mol-1 )×1/2×303 g·mol-1 = 84.8g

12. 若φ(Zn2+/Zn) > φ(H+/H2) 时,则Zn 析出,而H2不能析出,即

-0.763 - 0.05917/2×lg (1/10-5) > (-0.0591pH - 0.75) pH > 2.72

13. j = nFr

14. Pb│H2SO4(m) PbO2│H2SO4(m) Pb│H2SO4(m) PbO2│H2SO4(m)

15. 正,负,负,正

16.降低电阻超电势; 降低浓差超电势. 17.铆钉

18. φ(Fe2+/Fe) = φ?+ RT/2F×ln 0.01 = -0.4992 V

φ(Cu2+/Cu) = φ?+ RT/2F×ln 0.02 = 0.2868 V 最先析出的是Cu

19.电子的电流密度是j e/e, 因每个电子携带电量大小为e, 则:

(1)4.94×1015 cm-2·s-1 (2) 1.56×1016 cm-2·s-1 (3) 3.12×107 cm-2·s-1

三、计算题( 共5题40分)

20. E理论=E = E?= φ? (H+,H2O/O2) - φ? (H+/H2)= 1.229 V

E外加=E理论+ IR + η++ η- = 2.155 V

21. 若金属氧化与析氢或吸氧反应组成的原电池的E > 0,则金属发生腐蚀

氧化反应:φ(M n+/M) = φ? (M n+/M) + RT/F×ln 1/a(M n+)

= φ? (M n+/M) - 0.354/z

(1) φ(Al3+/Al) = -1.78 V φ(Cu2+/Cu) = 0.160 V

φ(Fe2+/Fe) = -0.617 V φ(Ag+/Ag) = 0.445 V

φ(Pb2+/Pb) = -0.303 V φ(Au3+/Au) = 1.38 V

2

pH = 1,若析H2腐蚀,Al ,Fe ,Pb 被腐蚀,吸氧腐蚀则除Au 外均被腐蚀

pH = 8,Al , Fe , Pb 被腐蚀pH = 14,Al,Fe,被腐蚀

22.电解反应Cu2++H2O ──→Cu +1

2O

2

+2H+

φ(Cu2+/Cu)=φ(H+/H2)

0.337+(0.05915/2)lgα (Cu2+) =0.05915lg[2×(0.10-α (Cu2+))]-[a+b lg(I/A)]

解得[Cu2+]=1.6×10-28 mol·dm-3

电解需时:t=Q/I=nF/I=2×0.10×96500/0.040=4.83×105 s =134 h

23. j = Q/t = 2.68 A·cm -2η(H2│Fe) = a + b lg j = -0.81 V φ = φ(H+/H2) + η = -1.64 V

24. ηm = - 2.303RT/αzF×lg j°(m) + 2.303RT/αzF×lg j

η(Hg) - η(Cd)= 2.303RT/αzF×lg j°(Cd)/j°(Hg)= 0.333 V

四、问答题( 共3题20分)

25. (1) 据Tafel公式η= a+blg j可得:(η2-η1)=blg(r2/r1) 即r2/r1=10exp[(η2-η1)/b]

(2) b = 2.303RT/βF = 0.12 V

因为r2/r1 =10exp(0.2/0.12) =46 所以r2=46×10-3 A·cm2

26. φ(H+/H2) = (- 0.05916 pH - 0.40)V = -0.6366 V

φ(Fe2+/Fe) = -0.6177 V

φ(Fe2+/Fe) > φ(H+/H2),Fe2+易还原为Fe,H2被氧化为H+,

故容器不被腐蚀。

27.可逆电池j=0时, 是平衡电极电势或稳态电势, 当j≠0, 即电极反应速率不为

零时, 偏离平衡电极电势。需增加电压, 以克服溶液电阻, 及反应过程额外的推动力, 这就是超电势产生的原因。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五版-习题及解答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五版习题及解答 目录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2)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6)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24)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51) 第五章化学平衡 (66) 第六章相平衡 (76) 第七章电化学 (85) 第八章量子力学基础 (107) 第九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111)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 (118)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 试推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根据理想气体方程 1.5 两个容积均为V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结,泡内密封着标准状态下的空气。若将其中的一个球加热到100 °C,另一个球则维持0 °C,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由题给条件知,(1)系统物质总量恒定;(2)两球中压力维持相同。 标准状态: 因此, 1.9 如图所示,一带隔板的容器内,两侧分别有同温同压的氢气与氮气,二者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1)保持容器内温度恒定时抽去隔板,且隔板本身的体积可忽略不计,试求两种气体混合后的压力。 (2)隔板抽取前后,H2及N2的摩尔体积是否相同? (3)隔板抽取后,混合气体中H2及N2的分压立之比以及它们的分体积各为若干?解:(1)等温混合后 即在上述条件下混合,系统的压力认为。 (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摩尔体积怎样定义? (3)根据分体积的定义 对于分压 1.11 室温下一高压釜内有常压的空气,为进行实验时确保安全,采用同样温度的纯氮进行置换,步骤如下:向釜内通氮气直到4倍于空气的压力,尔后将釜内混合气体排出直至恢复常压。重复三次。求釜内最后排气至恢复常压时其中气体含氧的摩尔分数。 解:分析:每次通氮气后至排气恢复至常压p,混合气体的摩尔分数不变。 设第一次充氮气前,系统中氧的摩尔分数为,充氮气后,系统中氧的摩尔分数为 ,则,。重复上面的过程,第n次充氮气后,系统的摩尔分数为 , 因此 。 1.13 今有0 °C,40.530 kPa的N2气体,分别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van der Waals方程计算其摩尔体积。实验值为。

(完整版)物理化学界面现象知识点

279 界面现象 1. 表面张力、表面功及表面吉布斯函数 表面张力γ:引起液体或固体表面收缩的单位长度上的力,单位为N·m -1。 表面功:'δ/d r s W A ,使系统增加单位表面所需的可逆功,单位为J·m -2。 表面吉布斯函数:B ,,()(/)s T p n G A α??,恒温恒压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时所增加的吉布斯 函数,单位为J·m -2。 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广义定义: B()B()B()B(),,,,,,,,( )()()()S V n S p n T V n T p n s s s s U H A G A A A A ααααγ????====???? ',r s T p s W dA dG dA γδ== 表面张力是从力的角度描述系统表面的某强度性质,而表面功及表面吉布斯函数则是从能量角度和热力学角度描述系统表面的某一性质。三者虽为不同的物理量,但它们的数值及量纲等同的,均可化为N·m -1。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若系统有多个界面,其总界面吉布斯函数: s i i s i G A γ=∑ 2.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拉普拉斯方程 附加压力:Δp =p 内-p 外 拉普拉斯方程:2p r γ?= 规定弯曲液面凹面一侧压力位p 内,凸面一侧压力位p 外;γ为表面张力;r 为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p 一律取正值;附加压力方向总指向凹面曲率半径中心。 3. 毛细现象 毛细管内液体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2cos h r g γθρ= 式中:γ为表面张力;ρ为液体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θ为接触角;r 为毛细管半径。当液体不能润湿管壁,θ>90°即0cos θ<时,h 为负值,表示管内凸液体下降的深度。 4. 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汽压——开尔文公式

第五版物理化学第九章习题答案

第九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 1.按照能量均分定律,每摩尔气体分子在各平动自由度上的平均动能为2RT 。现有1 mol CO 气体于0 oC、101.325 kPa 条件下置于立方容器中,试求: (1)每个CO 分子的平动能ε; (2)能量与此ε相当的CO 分子的平动量子数平方和( ) 222x y y n n n ++ 解:(1)CO 分子有三个自由度,因此, 2123 338.314273.15 5.65710 J 22 6.02210RT L ε-??= ==??? (2)由三维势箱中粒子的能级公式 ()(){}22222 23 223222 22 2221 23342620 8888828.0104 5.6571018.314273.15101.325106.626110 6.02210 3.81110x y z x y z h n n n ma ma mV m nRT n n n h h h p εεεε-=++??∴++=== ??? ??????? = ???????=? 2.2.某平动能级的()452 22 =++z y x n n n ,使球该能级的统计权重。 解:根据计算可知,x n 、 y n 和z n 只有分别取2,4,5时上式成立。因此,该能级的统计权重 为g = 3! = 6,对应于状态452245425254245,,,,ψψψψψ542ψ。 3.气体CO 分子的转动惯量2 46m kg 1045.1??=-I ,试求转动量子数J 为4与3两能级的能量 差ε?,并求K 300=T 时的kT ε?。 解:假设该分子可用刚性转子描述,其能级公式为 ()()J 10077.31045.1810626.61220 ,8122 46 23422 ---?=????-=?+=πεπεI h J J J 222 10429.710233807.130010077.3--?=???=?kT ε 4.三维谐振子的能级公式为 ()ν εh s s ?? ? ?? +=23,式中s 为量子数,即

最新物理化学模拟试卷1

《物理化学》(本)模拟试卷1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 1、一封闭系统从A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后回到A态,则下列何者为0() A.Q B.W C.Q+W D.Q-W 2、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乙醇溶液中,若使乙醇的偏摩尔体积的变化dV>0,此时水的偏摩尔体积的变化() A.>0 B.=0 C.<0 D.不能确定 3、在1000K时,反应Fe(s)+CO2(g)=FeO(s)+CO(g)的Kp=1.84,若气相中CO2含量大于65%,则() A.铁将不被氧化 B.铁将不被氧化 C.反应是可逆平衡 D.无法判断 4、下面何者的运动属电解质的导电机制() A.电子 B.离子 C.原子 D.电子和离子 5、电解质溶液在稀释过程中() A.电导率增加 B.摩尔导电率减少 C.摩尔电导率增加 D.电导率减少 6、产生浓差极化的原因() A.电极附近和溶液内部电解质浓度的改变 B.两个半电池中溶液浓度不同 C.电池的可逆性 D.测量时温度的变化 7、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 A.热力学稳定系统 B.热力学不稳定系 C.动力学稳定系统 D.动力学不稳定系统 8、电渗现象表明() A.胶体粒子是电中性 B.分散介质是电中性 C.胶体粒子是带电的 D.分散介质也是带电的

9、下列性质中大分子溶液不具备的是() A.系统具有很大的相界面 B.扩散慢 C.不能透过半透膜 D.具有丁达尔效应 10、与大分子化合物的黏均分子量有定量关系的是() A.相对粘度 B.增比粘度 C.比浓粘度 D.特性粘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 20分) 1、对有纯态凝聚相参加的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压力商中只出现(),而与()无关。但对有固熔体或溶液参加的反应,压力商中则不仅出现气体相组分的压力,还出现()。 2、影响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主要因素是()、(),而不是()。 3、反应C(S)+H2O(g)=CO(g)+H2(g),在673K、pθ下达到平衡,已知△Hm=133.5Kj/mol,问下列条件变化时,对平衡有何影响? (1)增加温度() (2)增加水蒸气的分压() (3)增加总压() (4)通入氮气()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 1、实际气体在恒温膨胀时所做的功等于所吸收的热() 2、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的值一般不同,Q+W的值一般也不同。() 3、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4、吉布斯能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5、对于纯组分,化学势等于其摩尔吉布斯能。() 6、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7、对于二元互溶体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8、二元体系中,若A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9、在简单低共熔物的相图中,三相线上的任何一个体系点的液相组成都相同。

物理化学模拟试卷

物理化学模拟试卷 物理化学模拟试卷一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其中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在一定温度、压力下,pV = nRT,( ?U/?V ) = 0的气体为理想气体。 ( ) 2.H2O(l,100℃,101325 Pa) → H2O(g,100℃,101325 Pa)的ΔG<0。 ( ) 3.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逆过程。 ( ) 4.CO2的标准生成焓就是同温同压下,石墨的标准燃烧热。( ) 5.Ag|AgNO3(m')||AgNO3(m")|Ag浓差电池,m较小的一端为负极。 ( ) 6.1mol理想气体,在273K,从p定温可逆膨胀到0.1p,该过程的ΔG 为?5226 J。( ) 7.已知298K时,反应N2O4 (g) ═ 2NO2 (g)的K为0.1132,今在定温且N2O4 (g)及NO2(g)的分压各为101325 Pa时反应向右进行。 ( ) 8.定温、定压下,ΔG>0的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 ) 9.虽然Q p=ΔH,Q v=ΔU,但Q p、Q v不是状态函数。 ( ) 10.定温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其摩尔电导率总是减小的。 ( ) 11.溶胶是多组分多相体系。 ( ) 12.比表面Gibbs自由能和表面张力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 ) 13.表面活性物质是指那些加入到溶液中,可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 ) 14.溶胶和真溶液是均相体系。 ( ) 15.若天空中的水滴要起变化,一定是较大水滴进行蒸发,水汽凝结在小水滴上,使大小不等的小水滴相等。 ( )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一个正确答案,请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 1.298K及101325Pa条件下,1mol过冷水蒸气变成1mol的液态水则ΔG。 A. ΔG < 0 B.ΔG > 0 C.ΔG = 0 D.不一定 2.某体系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下列关系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A. Q = 0 B. ΔC p= 0 C. ΔU = 0 D. ΔH = 0 3.当某溶质溶于某溶剂形成浓度一定的溶液时,若采用不同的浓度表示方法,则下列描述溶质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活度数据相同 B. 浓度数据相同 C. 化学势相同 D. 前三个都相同 4.下列体系的状态性质中,不是强度性质的是。 A. G B. U m C. P D.σ 5.理想气体在绝热可逆膨胀过程中。

界面物理化学习题

选 择 题 1. 在相同的温度及压力下,把一定体积的水分散成许多小水滴经这一变化过程,以下性质保持不变 的是( d ) (a )总表面能 (b )比表面 ( c )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 d )表面张力 2. 直径为 1×10 -2 m 的球形肥皂泡所受的附加压力为(已知表面张力为 ?m -1 )( d ) (a )5 Pa (b )10 Pa (c )15 Pa (d )20 Pa 思路:因为肥皂泡有内、外两个表面,内面的附加压力是负值,外面的附加压力是正值,故 4 p s ,答案选 d 。 R' 4. 298K 时,苯蒸汽在石墨上的吸附符合 Langmuir 吸附等温式, 在苯蒸汽压力为 40Pa 时,覆盖率 θ=, 当 θ =时,苯蒸汽的平衡压力为( b ) (a )400 Pa (b )760 Pa (c )1000 Pa ( d ) 200 Pa 思路: Langmuir 公式 1 ap 将已知条件的压强和覆盖率代入公式, 计算得到 a 的值,然后根据新的覆盖度和 a ,计算出平衡压力。 答案为 b 。(要求能够自己推导 Langmuir 公式) 5. 在 298K 时,已知 A 液的表面张力是 B 液的一半,其密度是 B 液的两倍。如果 A , B 液分别用相同 的毛细管产生大小相同的气泡时, A 液的最大气泡压力差等于 B 液的( a ) (a )倍 (b )1倍 (c )2倍 (d )4 倍 2 思路: p s ,代入该公式计算比值,答案选 a 。 s R' 6. 将一毛细管插入水中,毛细管中水面上升 5cm ,在 3cm 处将毛细管折断,这时毛细管上端( c ) (a )水从上端溢出 (b )水面呈凸面 (c )水面呈凹形弯月面 ( d )水面呈水平面 思路:液体具有流动性, Yang-Laplace 公式中的半径是可以变化的,不可能出现“井喷”的情况。 7. 用同一滴管分别滴下 1cm 3 的 NaOH 水溶液、水、乙醇水溶液,各自的滴数多少的次序为( c ) (a )三者一样多 (b )水 >乙醇水溶液 >NaOH 水溶液 (c )乙醇水溶液 >水 >NaOH 水溶液 (d )NaOH 水溶液 >水>乙醇水溶液 思路:乙醇对水而言是表面活性剂, NaOH 对水而言是非表面活性3. 已知水溶解某物质以后,其表面张力 γ0 为纯水的表面张力, 式中 A , γ 与溶质的活度 a 呈如下关系: B 为常 数,则溶液表面过剩 Γ2为( c ) a ) Aa RT 1 Ba b ) ABa RT 1 Ba c ) ABa RT 1 Ba d ) Ba RT 1 Ba 思路: ad RT da RT A B 1 Ba ABa ,答案选 c 。 RT 1 Ba

物理化学打印完整版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 P13 2. 在两个密封、绝热、体积相等的容器中,装有压力相等的某种理想气体。试问,这两容 器中气体的温度是否相等? 答:不一定相等。根据理想气体状态程,若物质的量相同,则温度才会相等。 3. 两个容积相同的玻璃球充满氮气,两球中间用一玻管相通,管中间有一汞滴将两边的气 体分开。当左球的温度为273 K ,右球的温度为293 K 时,汞滴处在中间达成平衡。试问: (1)若将左球温度升高10 K ,中间汞滴向哪边移动? (2)若两球温度同时都升高10 K, 中间汞滴向哪边移动? 答:(1)左球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推动汞滴向右边移动。 (2)两球温度同时都升高10 K ,汞滴仍向右边移动。因为左边起始温度低,升高10 K 所占比例比右边大,283/273大于303/293,所以膨胀的体积(或保持体积不变时增加的 压力)左边比右边大。 P24 1. 在两个容积均为V 的烧杯中装有氮气,烧瓶之间有细管相通,细管的体积可以忽略 不计。若将两烧杯均浸入373 K 的开水中,测得气体压力为60 kPa 。若一只烧瓶浸在273 K 的冰水中,另外一只仍然浸在373 K 的开水中,达到平衡后,求这时气体的压力。设气体可 以视为理想气体。 解: 12n n n =+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程 1221122p V p V p V RT RT RT =+ 化简得: 12112 211()p p T T T =+ 221212732260 kPa 50.7 kPa 273373 T p p T T =?=??=++ 5. 有氮气和甲烷(均为气体)的气体混合物100 g ,已知含氮气的质量分数为0.31。 在420 K 和一定压力下,混合气体的体积为9.953 dm 。求混合气体的总压力和各组分的分 压。假定混合气体遵守Dalton 分压定律。已知氮气和甲烷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81g mol -?和 161g mol -?。

物理化学模拟试卷(6)答案

物理化学模拟试卷(6)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 1、功:当体系发生过程时,在体系与环境间除热以外其它各种形式的传递的能量。 2、第三类电极:又叫氧化还原电极,将惰性电极插入含有同一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离子的溶液中。 3、半衰期:反应物消耗初始浓度的一半是所需要的时间 4、拉乌尔定律:在等温下的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蒸气压* A p 乘以溶液中 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x A 。 5、理论分解电压:使某电解质溶液能连续不断发生电解反应时所必须外加的最小电压称为理论分解电压。 6、赫斯定律:保持温度、压力反应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相同。 7、稳态近似处理: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体系基本上处于稳态,这时,各中间产物的浓度可认为保持不变。 8、自由度:确定平衡体系的状态所必须的压力、温度和浓度等独立强度性质的数目称为自由度。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对于纯组分,化学势等于其摩尔吉布斯函数。 (×)2、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用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B 的浓度对时间的变化率dc B /dt 表示都是一样的,只要注意对反应物加以负号就行了。 (×)3、凡是温度升高的过程体系一定吸热;而恒温过程体系不吸热也不放热。 (×)4、在同一稀溶液中组分B 的浓度可用x B 、m B 、c B 表示,因而标准态的选择是不相同的,所以相应的化学势也不同。 (√)5、在标准电极电势表上,凡电极电势为正数的电极不一定作原电池的正极,电极电势为负数的电极不一定作负极。 (×)6、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某反应的m r G >0,所以要选用合适的催化剂,使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固体界面物理化学

2017 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固体界面物理与化学 学生所在院(系):化工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生姓名: 学号: 学生类别: 考核结果阅卷人 第 1 页(共7 页)

吸附等温线及其应用 1 吸附等温线的定义 吸附等温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分子在两相界面上进行的吸附过程达到平衡时它们在两相中浓度之问的关系曲线。在一定温度下.分离物质在液相和固相中的浓度关系可用吸附方程式来表示。作为吸附现象方面的特性有吸附量、吸附强度、吸附状态等,而宏观地总括这些特性的是吸附等温线,也就是说吸附等温线是吸附研究中最重要的关系曲线。 2吸附等温线的分类 2.1 气体吸附等温线 文献中曾报道过许多不同形状的气体吸附等温线,但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提出的物理吸附等温线分类可以归纳为如图1所示的六类吸附等温线:分别是I型、II型、III型、IV型和VI型吸附等温线。图中纵坐标表示吸附量,横坐标为相对压力P/P0,P0表示气体在吸附温时的饱和蒸汽压,P表示吸附平衡时气相的压力。各种吸附等温线对应着吸附时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排列形式,固体的孔、表面积、孔径分布以及孔容积等有关信息。 图1 六类气体吸附等温线 I型等温线的特点是,在低相对压力区域,气体吸附量有一个快速增长。这是由于发生了微孔填充过程。随后的水平或近水平平台表明,微孔已经充满,没

有或几乎没有进一步的吸附发生。达到饱和压力时,可能出现吸附质凝聚。外表面相对较小的微孔固体,如活性炭、分子筛沸石和某些多孔氧化物,表现出这种等温线。II型等温线一般由非孔或宏孔固体产生。B点通常被作为单层吸附容量结束的标志。III型等温线以向相对压力轴凸出为特征。这种等温线在非孔或宏孔固体上发生弱的气-固相互作用时出现,而且不常见。IV型等温线由介孔固体产生。一个典型特征是等温线的吸附分支与等温线的脱附分支不一致,可以观察到迟滞回线。在P/P0值更高的区域可观察到一个平台,有时以等温线的最终转而向上结束。V型等温线的特征是向相对压力轴凸起。与III型等温线不同,在更高相对压力下存在一个拐点。V型等温线来源于微孔和介孔固体上的弱气-固相互作用,微孔材料的水蒸汽吸附常见此类线型。VI型等温线以其吸附过程的台阶状特性而著称。这些台阶来源于均匀非孔表面的依次多层吸附。液氮温度下的氮气吸附不能获得这种等温线的完整形式,而液氩下的氩吸附则可以实现。 在这些等温线类型中,已发现存在多种迟滞回线。虽然影响吸附迟滞的不同原因尚未完全清晰,但其存在4种特征,并已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划分出了4种特征类型。迟滞回线的标准类型如图2所示。 图2 迟滞回线的标准类型 H1型迟滞回线可在孔径分布相对较窄的介孔材料,和尺寸较均匀的球形颗粒聚集体中观察到。H2型迟滞回线由有些固体,如某些二氧化硅凝胶给出。其中孔径分布和孔形状可能不好确定,比如,孔径分布比H1型回线更宽。H3型迟

2017武汉中考物理化学模拟试卷

2016年武汉市初中模拟考试 物理、化学试卷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以及“答题卡”上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用2B 铅笔把对应的位置涂黑。 3.答第I 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得答在“试题卷”上。 4. 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O -16 S -32 Cu -64 可能用到的物理量:g = 10N/kg ,ρ水= 1.0× 103kg/m 3,c 水= 4.2×103J/(kg?℃)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火药爆炸 B .铁锅生锈 C .冰雪融化 D .森林火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D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 .增加烟囱高度,减少废气污染 C .加碘食盐用于调味 D .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奶茶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香醇 B .氢气、酒精、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 .用水扑灭电器着火引发的火灾 D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5.某物质R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5O 2 点燃 4CO 2 + 2H 2O . 有关该反应,有下列说法: ①R 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②R 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③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④R 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26 则正确的一组是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② ④ 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甲是稀盐酸,则乙可能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B . 若甲是澄清的石灰水,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沉淀 C . 若丁为水,则反应物中一定有酸或碱 D . 若丁为铜,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7. 为了制取CO 2并验证它的性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 a 是分液漏斗 ②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③若D 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C 装置中M 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④尾气的处理方法是在D 装置右端的导管口放一盏酒精灯 ⑤A 中的稀盐酸可以用稀硫酸代替 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A .① ② ⑤ B .① ④ ⑤ C .② ③ ⑤ D .① ③ ④ 8.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丁是红色固体,单质乙是一种常见且用途 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 的是 A .转化①有多种途径,其中一种常用于冶金工业 B .完成转化④,物质丙的实际用量要大于理论用量

物理化学(上)模拟试卷一

物理化学(上)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10题20分) 1、一恒压反应体系,若产物与反应物的C p>0,则此反应: (A)吸热;(B)放热;(C)无热效应;(D)吸放热不能肯定。 2、将某理想气体从温度T1加热到T2。若此变化为非恒压过程,则其焓变ΔH应为何值?: (A) ΔH=0;(B) ΔH=C p(T2-T1); (C) ΔH不存在;(D) ΔH等于其它值。 3、恒温恒压条件下,某化学反应若在电池中可逆进行时吸热,据此可以判断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大于零? (A) ΔU;(B) ΔH;(C) ΔS;(D) ΔG。 4、已知在37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66 662 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1.01 325×105 Pa,设A和B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则当A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 时,气相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应为: (A) 0.200;(B) 0.300;(C) 0.397;(D) 0.603。 5、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时,下述答案中哪一个错误? (A) Q=0;(B) W=0;(C) ΔU=0;(D) ΔH=0。 6、对于下列的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因为ΔH=Q 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ΔH; (B) 因为ΔH=Q p,所以Q p也具有状态焓数的性质; (C) 公式ΔH=Q p只适用于封闭体系; (D)对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其它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只决定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7、今有298 K、p 的N2气[Ⅰ]和323 K、p 的N2气[Ⅱ]各一瓶,问哪瓶N2气的化学势大? (A)μ(Ⅰ)>μ(Ⅱ);(B) μ(Ⅰ)<μ(Ⅱ);(C)μ(Ⅰ)=μ(Ⅱ);(D) 不可比较。 8、对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有 (A) ΔH = 0;(B) ΔS = 0;(C) ΔG = 0;(D) ΔU = 0。 9、在某温度下,当B溶解于A中形成溶液时,若纯B的摩尔体

关于界面物理化学习题

一、选择题 1. 在相同的温度及压力下,把一定体积的水分散成许多小水滴经这一变化过程,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是(d ) (a )总表面能 (b )比表面 (c )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d )表面张力 2. 直径为1×10-2m 的球形肥皂泡所受的附加压力为(已知表面张力为0.025N?m -1)(d ) (a )5 Pa (b )10 Pa (c )15 Pa (d )20 Pa 思路:因为肥皂泡有内、外两个表面,内面的附加压力是负值,外面的附加压力是正值,故 4' s p R γ=,答案选d 。 3. 已知水溶解某物质以后,其表面张力γ与溶质的活度a 呈如下关系: ()0ln 1A Ba γγ=-+ 式中γ0为纯水的表面张力,A ,B 为常数,则溶液表面过剩Γ2为(c ) (a )()21Aa RT Ba Γ=-+ (b )() 21ABa RT Ba Γ=-+ (c )()21ABa RT Ba Γ=+ (d )() 21Ba RT Ba Γ=-+ 思路:() 211a d a B ABa A RT da RT Ba RT Ba γ??Γ=-=--= ?++??,答案选c 。 4. 298K 时,苯蒸汽在石墨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在苯蒸汽压力为40Pa 时,覆盖率θ=0.05,当θ=0.5时,苯蒸汽的平衡压力为(b ) (a )400 Pa (b )760 Pa (c )1000 Pa (d )200 Pa 思路:Langmuir 公式1ap ap θ=+ 将已知条件的压强和覆盖率代入公式,计算得到a 的值,然后根据新的覆盖度和a ,计算出平衡压力。答案为b 。(要求能够自己推导Langmuir 公式) 5. 在298K 时,已知A 液的表面张力是B 液的一半,其密度是B 液的两倍。如果A ,B 液分别用相同的毛细管产生大小相同的气泡时,A 液的最大气泡压力差等于B 液的(a ) (a )0.5倍 (b )1倍 (c )2倍 (d )4倍 思路:2' s p R γ=,代入该公式计算比值,答案选a 。 6. 将一毛细管插入水中,毛细管中水面上升5cm ,在3cm 处将毛细管折断,这时毛细管上端(c ) (a )水从上端溢出 (b )水面呈凸面 (c )水面呈凹形弯月面 (d )水面呈水平面

大学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傅献彩)知识点分析归纳 (1)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第九章 1.可逆电极有哪些主要类型?每种类型试举一例,并写出该电极的还原反应。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电极表示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可逆电极有三种类型: (1)金属气体电极如Zn(s)|Zn2+ (m) Zn2+(m) +2e- = Zn(s) (2)金属难溶盐和金属难溶氧化物电极如Ag(s)|AgCl(s)|Cl-(m), AgCl(s)+ e- = Ag(s)+Cl-(m) (3)氧化还原电极如:Pt|Fe3+(m1),Fe2+(m2) Fe3+(m1) +e- = Fe2+(m2) 对于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在书写时要标明电极反应所依附的惰性金属。 2.什么叫电池的电动势?用伏特表侧得的电池的端电压与电池的电动势是否相同?为何在测电动势时要用对消法? 答:正、负两端的电势差叫电动势。不同。当把伏特计与电池接通后,必须有适量的电流通过才能使伏特计显示,这样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溶液浓度发生改变,同时电池有内阻,也会有电压降,所以只能在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才能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3.为什么Weslon标准电池的负极采用含有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时,标准电池都有稳定的电动势值?试用Cd一Hg的二元相图说明。标准电池的电动势会随温度而变化吗? 答:在Cd一Hg的二元相图上,Cd的质量分数约为0.04~0.12的Cd一Hg齐落在与Cd一Hg固溶体的两相平衡区,在一定温度下Cd一Hg齐的活度有定值。因为标准电池的电动势在定温下只与Cd一Hg齐的活度有关,所以电动势也有定值,但电动势会随温度而改变。 4.用书面表示电池时有哪些通用符号?为什么电极电势有正、有负?用实验能测到负的电动势吗? 答:用“|”表示不同界面,用“||”表示盐桥。电极电势有正有负是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言的。 不能测到负电势。5.电极电势是否就是电极表面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单个电极的电势能否测

界面物理化学习题.docx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一、 选择题 1. 在相同的温度及压力下,把一定体积的水分散成许多小水滴经这一变化过程,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是(d ) (a )总表面能 (b )比表面 (c )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d )表面张力 2. 直径为1×10-2m 的球形肥皂泡所受的附加压力为(已知表面张力为0.025N?m -1)(d ) (a )5 Pa (b )10 Pa (c )15 Pa (d )20 Pa 思路:因为肥皂泡有内、外两个表面,内面的附加压力是负值,外面的附加压力是正值,故 4's p R γ =,答案选d 。 3. 已知水溶解某物质以后,其表面张力γ与溶质的活度a 呈如下关系: 式中γ0为纯水的表面张力,A ,B 为常数,则溶液表面过剩Γ2为(c ) (a )()21Aa RT Ba Γ=- + (b )() 21ABa RT Ba Γ=- + (c )()21ABa RT Ba Γ= + (d )()21Ba RT Ba Γ=- + 思路:()211a d a B ABa A RT da RT Ba RT Ba γ??Γ=- =--= ?++??,答案选c 。 4. 298K 时,苯蒸汽在石墨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在苯蒸汽压力为40Pa 时,覆盖率θ=0.05,当θ=0.5时,苯蒸汽的平衡压力为(b ) (a )400 Pa (b )760 Pa (c )1000 Pa (d )200 Pa 思路:Langmuir 公式1ap ap θ= + 将已知条件的压强和覆盖率代入公式,计算得到a 的值,然后根据新的覆盖度和a ,计算出平衡压力。答案为b 。(要求能够自己推导Langmuir 公式) 5. 在298K 时,已知A 液的表面张力是B 液的一半,其密度是B 液的两倍。如果A ,B 液分别用相同的毛细管产生大小相同的气泡时,A 液的最大气泡压力差等于B 液的(a ) (a )0.5倍 (b )1倍 (c )2倍 (d )4倍 思路:2's p R γ =,代入该公式计算比值,答案选a 。 6. 将一毛细管插入水中,毛细管中水面上升5cm ,在3cm 处将毛细管折断,这时毛细管上端(c ) (a )水从上端溢出 (b )水面呈凸面 (c )水面呈凹形弯月面 (d )水面呈水平面 思路:液体具有流动性,Yang-Laplace 公式中的半径是可以变化的,不可能出现“井喷”的情况。 7. 用同一滴管分别滴下1cm 3的NaOH 水溶液、水、乙醇水溶液,各自的滴数多少的次序为(c )

初中物理化学合卷完整版

初中物理化学合卷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理化合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物理、化学各10题,每小题2分,计40分。每小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 3.CO和CO2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氧化物,又都是纯净物 B.组成元素种类相同,但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C.常温下都是气体,前者有毒,后者一般不支持燃烧 D.它们都能溶于水,生成酸 4.在M + H2SO4(稀) → Fe2(SO4)3 + N ( M、N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 反应中,M 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①Fe ②Fe2O3 ③Fe(OH)3 ④FeC12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全部 5.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 作可行的是( )。 A. 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 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6.多数花卉适合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某盆花长势不佳,经测定盆中土壤的pH为,用较稀的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后,长势良好。这说明该硫酸亚铁溶液的pH(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7、2006年5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通报了查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案的情况。“齐二药”违反规定,购入工业用“二甘醇”(化学式为C4H10O3)代 替医用丙二醇(化学式为C3H8O2)为辅料,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导致病人肾功能急性衰竭,造成多人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二醇和二甘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B、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 C、二甘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丙二醇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二甘醇 8.有Fe2O3、Fe、Ba(OH)2溶液、K2CO3溶液、稀H2SO4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两 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多有:()

物理化学第九章模拟试卷C及答案

物理化学第九章模拟试卷C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共10题20分) 1. 2 分 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 (A) 增加溶液电导 (B) 固定离子强度 (C) 消除迁移电流 (D) 上述几种都是 2. 2 分 用铜电极电解0.1mol·kg-1的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 (A) 2Cl- ─→Cl2+ 2e- (B) Cu ─→Cu2++ 2e- (C) Cu ─→Cu++ e- (D) 2OH-─→H2O + 1 2O2+ 2e- 3. 2 分 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 ) (A) 浓差极化电极 (B) 电化学极化电极 (C) 难极化电极 (D) 理想可逆电极 4. 2 分 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 5. 2 分 电解时, 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 (A) 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 (B) 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 (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 (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 6. 2 分 298 K、0.1 mol·dm-3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0.06 V,电解此溶液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 H2为:( ) (A) 大于-0.06 V (B) 等于-0.06 V (C) 小于-0.06 V (D) 不能判定 7. 2 分 电池在恒温、恒压及可逆情况下放电, 则其与环境的热交换为( )

界面物理化学复习知识点

界面物理化学复习知识点 绪论 1、界面定义 界面: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也称两种物质之间的接触面、连接层和分界层。 复合材料的界面是指基体与增强物之间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的、构成彼此结合的、能起载荷传递作用的微小区域。界面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基体和增强物的部分原始接触面;基体与增强物相互作用生成的反应产物,此产物与基体及增强物的接触面; 2、复合材料定义:用经过选择的、含一定数量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或称组元),通过人工复合、组成多相、三维结合且各相之间有明显界面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外加颗粒增强和内生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比较 3、界面连接情况 根据界面的连接紧密程度,界面连接有两种情况:物质之间无相互渗透和物质之间有相互渗透 4、界面所起的作用 界面的效应 (1)传递效应界面能传递力,即将外力传递给增强物,起到基体和增强物之间的桥梁作用。 (2)阻断效应结合适当的界面有阻止裂纹扩展、中断材料破坏、减缓应力集中的作用。

(3)不连续效应在界面上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性和界面摩擦出现的现象,如抗电性、电感应性、磁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等。(4)散射和吸收效应光波、声波、热弹性波、冲击波等在界面产生散射和吸收,如透光性、隔热性、隔音性、耐机械冲击及耐热冲击性等。 (5)诱导效应一种物质(通常是增强物)的表面结构使另一种(通常是聚合物基体)与之接触的物质的结构由于诱导作用而发生改变,由此产生一些现象,如强的弹性、低的膨胀性、耐冲击性和耐热性等 界面效应是任何一种单一材料所没有的特性,它对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作用。界面效应既与界面结合状态、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有关,也与复合材料各组分的浸润性、相容性、扩散性等密切相关。 5、物质固液气态,表现出的界面种类,举例说明 气—液界面:蒸发、蒸馏、表面张力、泡沫。蒸发——部分液相分子在一定温度下转换为气相分子;蒸馏——液体分子蒸发后,部分气相分子凝结为液相分子。 液—液界面:乳液、界面张力。乳液——两不互溶液体相互接触时,一相的微滴分散在另一项的液体内,微滴对光线发生漫射反射;界面张力——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接触界面上所特有的一种力。 气/固界面:气体吸附、气蚀、升华、灰尘、催化反应、固体的分解。气体吸附——吸附剂吸收气体的一种作用;气蚀——如汽轮机的叶片,长期受喷射气体的冲刷所发生的腐蚀;升华——固体直接气化的现象;灰尘——固体的微粒悬浮于空气中。

物理化学第九章课后题答案

9.14 已知气体2I 相邻振动能级的能量差J 20 10 426.0-?=?ε,试求300K 时2I 分子的 0,,v v v v f q q 及Θ。 解:J h 20 10 426.0-?=?=εν K k h v 5.308==Θν 当T=300K 时,9309.0)(1 22=-=-Θ-ΘT T v v v e e q 557.1)1(10 =-=-Θ-T v v e q 557.10 ==v v q f 9.16已知气态I 原子的20,=e g ,21,=e g 电子第一激发态与基态能量之差 J e 2010510.1-?=?ε, 试计算1000K 时气态I 原子的电子配分函数0 e q 以及在第一激发态的电子分布数1n 与总电子数N 之比。 解: kT e kT e kT i i e e e e i e e g e g e g q 1 ,0 ,,1,0,,εεε---+==∑ 67.2)exp( 221 ,0,/0 0,=-+=?=kT q e q e e e kT e e εεε 2509.00/1,11 ,==-e kT e q e g N n e ε 9.17 1mol 2O 在298.15K ,100kPa 条件下,试计算 (1)2O 分子的平动配分函数t q ; (2)2O 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r q ,已知2O 分子的平衡核间距m R 100102037.1-?=; (3)2O 分子的振动配分函数v q 及0v q 。已知2O 分子的振动频率1 1310666.4-?=s ν; (4)2O 分子的电子配分函数0e q ,已知电子基态30,=e g ,电子激发态可忽略。 解:(1)平动配分函数t q : m p nRT h mkT V h mkT q t 3023 2 23210345.4)2()2(?===ππ (2)转动配分函数r q :

界面物理化学-习题

界面物理化学-习题

一、 选择题 1. 在相同的温度及压力下,把一定体积的水分散成许多小水滴经这一变化过程,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是(d ) (a )总表面能 (b )比表面 (c )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d )表面张力 2. 直径为1×10-2m 的球形肥皂泡所受的附加压力为(已知表面张力为0.025N?m -1)(d ) (a )5 Pa (b )10 Pa (c )15 Pa (d )20 Pa 思路:因为肥皂泡有内、外两个表面,内面的附加压力是负值,外面的附加压力是正值,故 4's p R γ =,答案选d 。 3. 已知水溶解某物质以后,其表面张力γ与溶质的活度a 呈如下关系: ()0 ln 1A Ba γγ=-+ 式中γ0为纯水的表面张力,A ,B 为常数,则溶液表面过剩Γ2为(c ) (a )()21Aa RT Ba Γ=-+ (b )()21ABa RT Ba Γ=-+

4倍 思路:2's p R γ=,代入该公式计算比值,答案选a 。 6. 将一毛细管插入水中,毛细管中水面上升5cm ,在3cm 处将毛细管折断,这时毛细管上端(c ) (a )水从上端溢出 (b )水面呈凸面 (c )水面呈凹形弯月面 (d )水面呈水平面 思路:液体具有流动性,Yang-Laplace 公式中的半径是可以变化的,不可能出现“井喷”的情况。 7. 用同一滴管分别滴下1cm 3的NaOH 水溶液、水、乙醇水溶液,各自的滴数多少的次序为(c ) (a )三者一样多 (b )水>乙醇水溶液>NaOH 水溶液 (c )乙醇水溶液>水>NaOH 水溶液 (d )NaOH 水溶液>水>乙醇水溶液 思路:乙醇对水而言是表面活性剂,NaOH 对水而言是非表面活性剂。 8. 当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将发生(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