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避光输液的药物

避光输液的药物

避光输液的药物

1、需要避光输液的药物有哪些?

下列药品经过我院药剂人员对照说明书,总结出来需要避光输液:肝素钠、洛美沙星、加替沙星、门冬氨酸洛美沙星、硝普钠、氟罗沙星、左氧氟沙星、葡萄糖依罗沙星、甲钴胺注射液(收集资料有限,欢迎大家补充)。

2、哪些抗生素可以透过血脑屏障?

总结如下:

①较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利福喷汀。

②一般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能透过有炎症的血脑屏障的抗生素:青霉素钠、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硫酸阿米卡星、克林霉素、盐酸万古霉素、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利福平。

③难于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头孢克洛、头孢拉定、头孢唑啉、林可霉素、红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

常用避光药物

常用避光药物 特级避光药品:硝普钠。本品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较差,滴注溶液应新鲜 配制 并注意避光,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禁用。静滴时,输液器要用 铝箔或 不透光材料包裹使其避光。 一级避光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两性霉素B 、阿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 可引 起 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v 0.1%),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暴晒和人 工紫外线,如出现 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应停用本品,故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避光; 两性霉素B 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注;阿霉素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 注。 二级避光药品:尼莫地平、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水溶性维生素、肾上 腺 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卡铂、顺铂、奥沙利铂、环 磷酰胺、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 由于尼莫地平输液的活性成分有光 敏感性,输液过程中采用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玻璃注射器或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 料将输液泵及输液管包裹或遵医嘱。盐酸异丙嗪和盐酸氯丙嗪在光、金属离子、氧 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静滴时须注意避光。一次配药不宜使用时间过长,以保 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输液时,应注意 避光。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在氧、金属离 子、光线、温度等的影响下,易氧化变质,提示临床使用时宜避光。 卡铂、顺铂、 奥沙利铂、环磷酰胺在光照下,顺铂注射液会发生光水合反应和光氧化还原反应, 直至金属铂析出。滴注时应避光。 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使用溶解稀释 后,水溶液不稳定,光照加速反应。在临床滴注过程中应避光 三级避光药品:脂溶性维生素、甲钻胺、 平、盐酸普鲁卡因、泮托拉唑钠、依托泊苷、 肪乳、中/长链脂肪乳。 脂溶性维生素为对光敏感的药物,滴注时应注意避光。维生素K 需避光。甲钻胺 见光易分解,开封后立即使用的同时,应注意避光。 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 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均为对光敏感的药物,应注意避光。 泮托拉唑钠避光情况有 争议,建议最好避光输注。 依托泊苷、多西他赛、昂丹司琼等在光线照射下,对药物稳定性有一定的 影 响,在滴注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光。 硝酸甘油,静脉使用本品时须采用避光措施。 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等资料显示在 光照疗法中,同时输入脂肪乳,由光引起的脂 质过氧化物不能被完全消除。因此作为预防措施,建议对新生儿进行光照疗法期间, 输入脂肪乳应避光。对二、三级避光药品,若非现配药液,要避光保存;药液变色 或加深,应禁用 只供学习与交流 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 多西他赛、昂丹司琼、硝酸甘油、脂

药物避光使用

需要避光使用的药物 主讲人:赵志强 课件日期:2017.1.13 主持人:范小娟 避光药物稳定性差,遇光易发生氧化、分解、变色等反应,尤其是一些化疗药物,溶解后可发生裂环、重排、水解、聚合、氧化、异构化等复杂的反应,光照条件下可催化上述反应的进程。因此避光药物要注意避光。 药物的避光包括贮藏过程中的避光及使用过程中的避光两种。避光药物在贮藏过程中均需要遮光保存。但具体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是否也同样需要避光呢?这要看具体药物的种类,有些是要求严格避光的,这在药品说明书一般均有明确要求,如下所列药物均要求使用过程中需要避光。 1.硝普钠:本品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较差,滴注溶液应新鲜配制并迅速将输液瓶用黑纸或铝箔包裹避光。新配溶液为淡棕色,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应弃去。溶液的保存与应用不应超过24小时。溶液内不宜加入其他药品。 2.尼莫地平:尼奠地平输液的活性成份有轻微的光敏感性。应避免在太阳光直射下使用。如果输液过程中不可避免暴露于太阳光下,应采用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玻璃注射器及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料将输液泵及输液管包裹或遵医嘱。但如果在散射性日光或人工光源下,使用本品10小时内不必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3.甲钴铵注射液:见光易分解,开封后应立即使用,应注意避光。 4.依诺沙星和氟罗沙星:依诺沙星每0.2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内溶解后,避光静脉滴注。氟罗沙星,避光缓慢静脉滴注,一次0.2~0.4g,一日1次,稀释于250-5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 5. 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或鞘内给药时,均先以灭菌注射用水10ml配制本品50mg,或5ml配制25mg,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不可用氯化钠注射液,

静脉输液治疗

静脉输液常用知识 1.20滴=1ml 2.滴速:每分钟滴数=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min)3.1)速度:补充每日正常生理消耗量的输液以及为了输入某些液物(如抗菌素、激素、维生素、止血液、治疗肝脏疾病的输助药等)时,一般每分钟5ml左右。通常所说的输液速度每分钟60~80滴,就是指这类情况。静滴氯化钾,如速度过快可使血清钾突然上升引起高血钾,从而抑制心肌,以致使心脏停搏于舒张期状态。因为血清钾达7.5毫当量/升时,即有可能发生死亡。如果把1克氯化钾(13.9毫当量)直接推入血液,那么在短暂时间内,就可使血清钾水平从原来的基础上立即增高3~3.5毫当量/升,显然是极危险的。所以氯化钾的输注速度,一般要求稀释成0.3%的浓度,每分钟4~6ml。葡萄糖溶液如输入过快,则机体对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部分葡萄糖就会从尿中排出。据分析,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接受葡萄糖的限度大约为0.5g。因此,成人输注10%的葡萄糖时,以每分钟5~6ml较为适宜。此外,输入生理盐水时,也不宜过快,因为生理盐水中,只有钠的溶度和血浆相近似,而氯的含量却远远高于血浆浓度(生理盐水的氯浓度154毫当量/升,血浆的氯浓度只有103毫当量/升),输液过快的结果,可使氯离子在体内迅速增多。如肾功能健全时,过多的氯离子尚可由尿中排出,以保持离子间平衡;如肾功能不全,则可造成高氯性的酸中毒。 2)速:严重脱水病人,如心肺功能良好,一般应以每分钟10ml左右的速度进行补救,全日总输量宜在6~8小时完成,以便输液完毕后病人得以休息。血容量严重不足的休克病人,抢救开始1~2小时内的输液速度每分钟应在15ml以上。因为,倘若在2小时内输入2000ml 液体,就可使一个休克病人迅速好转的话,若慢速输入,使2000ml液体在24小时内缓缓滴入,则对休克无济于事。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试探性补救时,常给10%葡萄糖溶解500ml,以每分钟15~25ml速度输入。为了扩容输入5%碳酸氢钠或低分子右旋糖肝,为了降低颅内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早期使用甘露醇时,每分钟均需以10ml左右的速度进行。 快速静滴时,要注意观察病情,因为静脉输液过快,血溶量骤然增加,心肺负荷过度,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原有心肺疾患的病人或年老病人。因此,在达到每分钟10ml以上的快速输液时,护理人员应确切掌握输液前的呼吸次数与脉率,如输液后,呼吸次数与脉率较前为快,且伴有频繁咳嗽者,应减慢滴速,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检查。若出现双肺底湿性罗音,说明存在肺水肿的先兆枣肺瘀血现象。此时应立即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快速利尿剂。另外尚须注意,高渗溶液输入速度过快时,可引起短暂的低血压(可能与冠状动脉功能失调、致使心排出量减少有关)也必须予以警惕。 3)速:颅脑、心肺疾患者及老年人输液均宜以缓慢的速度滴入。缓慢输液的速度一般要求每分钟在2~4ml以下,有些甚至需要在1ml以下。 4)时调速:根据治疗要求不同,输液时除有始终保持一种速度的情况外,还有须按实际需要随时调节滴速。如脱水病人补液时应先快后慢。输液血管活性药的速度应以既能保持血压的一定水平(80~100/60~80mmHg)又不致使血压过分升高为宜,例如去甲基肾上腺素滴速可维持在4~20μg/分,阿拉明维持在30~800μg/分等。为便于计算这些药物输入剂量,在配制液浓度时,使在一定量的液体内加入药量恰好使每滴所含的药量为一个整数,这样易于调节计算,如需低浓度或高浓度,则可按倍稀释。

常用避光药物

常用避光药物 特级避光药品:硝普钠。本品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较差,滴注溶液应新鲜配制并注意避光,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禁用。静滴时,输液器要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使其避光。 一级避光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两性霉素B、阿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可引起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0.1%),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暴晒和人工紫外线,如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应停用本品,故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避光;两性霉素B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注;阿霉素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注。 二级避光药品:尼莫地平、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水溶性维生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卡铂、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由于尼莫地平输液的活性成分有光敏感性,输液过程中采用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玻璃注射器或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料将输液泵及输液管包裹或遵医嘱。盐酸异丙嗪和盐酸氯丙嗪在光、金属离子、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静滴时须注意避光。一次配药不宜使用时间过长,以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输液时,应注意避光。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在氧、金属离子、光线、温度等的影响下,易氧化变质,提示临床使用时宜避光。卡铂、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在光照下,顺铂注射液会发生光水合反应和光氧化还原反应,直至金属铂析出。滴注时应避光。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使用溶解稀释后,水溶液不稳定,光照加速反应。在临床滴注过程中应避光。 三级避光药品:脂溶性维生素、甲钴胺、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泮托拉唑钠、依托泊苷、多西他赛、昂丹司琼、硝酸甘油、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 脂溶性维生素为对光敏感的药物,滴注时应注意避光。维生素K需避光。甲钴胺见光易分解,开封后立即使用的同时,应注意避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均为对光敏感的药物,应注意避光。泮托拉唑钠避光情况有争议,建议最好避光输注。 依托泊苷、多西他赛、昂丹司琼等在光线照射下,对药物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在滴注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光。硝酸甘油,静脉使用本品时须采用避光措施。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等资料显示在光照疗法中,同时输入脂肪乳,由光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不能被完全消除。因此作为预防措施,建议对新生儿进行光照疗法期间,输入脂肪乳应避光。对二、三级避光药品,若非现配药液,要避光保存;药液变色或加深,应禁用。

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

静脉输液中应用“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 此方法简单、准确、快捷,口算即可。 即:以15滴为1ml,运用以常数4乘、除的方法进行快速换算,得出每分钟滴数或每小时输液量。 1 已知每小时输入量,计算每分钟滴数。 取每小时输入量除以4,即得出每分钟滴数。公式:每小时输入量÷4=每分钟滴数。 例:已知每小时输入液量为240ml,计算每分钟输入滴数。代入公式:240ml÷4=60(滴) 同样将每分钟滴数乘以4可计算出每小时输入量。公式:每分钟滴数×4=每小时输入量。例:60(滴)×4=240(ml)。 巧算输液速度和时间的方法 临床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滴/ml3种型号,根据输液器滴系数可进行如下公式推理,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ml/h)=(滴/min)x60(min/h)/滴系数(滴/ml)。 因此,当滴系数为10、15、20滴/ml时,分别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出: (1)滴系数为10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

x6。(2)滴系数为15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x4。(3)滴系数为20滴/ml,则: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x3。 每个输液器其滴系数是固定不变的,故在已知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和每分钟滴数两者之间的任意一个变量,利用上述3个公式,即可得出另一个变量。 药物用量的计算方法 药物用量=所需的毫升数×该药物的系数 如:氨茶碱每支2ml250mg,医嘱用30mg 系数=2÷250=0.008(无论何种药物均可用该药的毫升数除以药物的剂量就可算得该药的系数)30×0.008=0.24(毫升) 静脉输液点滴简单计算法公式:每分钟滴数=每小时输入量÷4。例:已知每小时输入液量为240ml,计算每分钟输入滴数。代入公式:240ml÷4=60(滴) 公式:每小时输入量=每分钟滴数×4。 例: 已知每分钟输入60(滴),计算每小时输入液量。代入公式: 60(滴)×4=240(ml)。 例题:500ml液体,每分钟输入20滴、40滴、60滴,分别于几小时输完?1、20×4=80 ml/小时2、40×4=160 ml/小时3、60×4=240 ml/小时500÷80ml=6小时500÷160 ml≧3小时 500÷240 ml≧2小时

临床需避光药物

临床需避光药物 1.注射用硝普钠:周围血管扩张药 2.葡萄糖酸伊诺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氟罗沙星):抗生素 3. 尼莫地平注射液:降血压药物 4.甲钴胺注射液:缺乏VB12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5.亚叶酸钙注射液(商品名:法益宁):抗贫血药 6.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抗微生物药物/抗结核病药物 7.注射用两性霉素B:抗真菌药物 8.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循环系统药物 9. 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VB2):维生素类药物 10.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抗精神病药 11.氨茶碱注射液:呼吸系统药物 12.注射用顺铂:抗肿瘤药物 13. 注射用达卡巴嗪: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 14. 二氮嗪注射液:用于高血压危象、急性型高血压或高血压脑病 15. 呋塞米注射液:用于水肿性疾病。 16.盐酸多柔比星注射液:抗有丝分裂和细胞毒性药物多柔比星能成功地诱导多种恶性肿瘤的缓解包括急性白血病淋巴瘤软组织和骨肉瘤儿童恶性肿瘤及成人实体瘤尤其用于乳腺癌和肺癌 17.硫辛酸注射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异常 18.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商品名:舒芬尼):用于气管内插管、使用人工呼吸的全身麻醉。 19. 注射用硫喷妥钠: 脂溶性高,静脉注射后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用于全麻诱导,复合全麻及小儿基础麻醉。 20. 他克莫司注射液(普乐可复):预防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 21.替尼泊苷注射液(商品名:卫萌):常与其它抗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 22. 硝酸甘油注射液: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 23.烟酸注射液:用于维生素PP缺乏症;扩张小血管;缺血性心脏病。 24.烟酰胺注射液:与烟酸相似。 25. 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坏血病、慢性铁中毒、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 滴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的药品

静脉输液港

静脉输液港的护理 脉输液港在临床上的标准名称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的血管通道系统,它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主要包括注射座、导管和蝶翼针,为了减轻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刺激而置入人体内。皮下植入注射座后,连接插入中心静脉的导管,建立长期血管通道,可以发挥类似港口的作用,故称输液港。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静脉输液新选择 对于长期输液化疗的肿瘤患者,静脉输注化疗药往往会造成静脉炎、静脉硬化,甚至因为药物外渗引发局部组织坏死,特别是一些周围静脉血管较细者,并发症风险更高。而选择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技术来完成输液治疗,无疑为减轻患者痛苦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为什么静脉输液港是最佳选择? 静脉输液港的全称是植入式给药装置,它是由一根输注导管一头与药盒(皮下药壶)相连接构成,整个系统完全埋入皮下,是可以长期

向静脉内输注药物的通路系统。整个系统小巧、轻盈(仅4.3克),植入方便,患者舒适感强,几乎没有异物感,植入皮下,外观几乎难以发现,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爱美人士的心理需求。而且因为整体埋入皮下,日常淋浴、游泳、常规活动完全不受限制,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基本杜绝了感染、脱管等意外事件的发生。输液港可长期在体内留置,最长可达20年以上,而且护理周期为30天,这些特点都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对于临床医疗服务,同样有诸多优点。比如可用于所有的静脉输液治疗、静脉采血或静脉营养等,维护次数少,大幅度减少每日工作量、降低静脉治疗的难度。目前,美国输液港的应用比例已达到52.7%,而我国近年输液港的推广应用也方兴未艾。应用范畴80%为肿瘤患者的静脉化疗,其中包括乳腺癌(约占60%)、淋巴瘤、肺癌、结肠癌、骨肿瘤等,此外还包括静脉输液、采血输血、肠外营养、椎管内给药、动力注射造影剂等。 哪些情况下可以考虑放置静脉港? 1.需输入化疗药物 2.需长期输入高渗透性或粘稠度较高的药物 3.需使用加压泵快速输液 4.需长期输液和保留静脉通路 5.每日需多次静脉采血检查 哪些人不适合植入PORT? 1.全身或手术部位局部感染未控制

临床需避光药物

1.注射用硝普钠:周围血管扩张药 2.葡萄糖酸伊诺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氟罗沙星):抗生素 3.尼莫地平注射液:降血压药物 4.甲钴胺注射液:缺乏VB12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5.亚叶酸钙注射液(商品名:法益宁):抗贫血药 6.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抗微生物药物/抗结核病药物 7.注射用两性霉素B:抗真菌药物 8.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循环系统药物 9.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VB2):维生素类药物 10.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抗精神病药 11.氨茶碱注射液:呼吸系统药物 12.注射用顺铂:抗肿瘤药物 13.注射用达卡巴嗪: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 14.二氮嗪注射液:用于危象、急性型或脑病 15.呋塞米注射液:用于水肿性疾病。 16.盐酸多柔比星注射液:抗有丝分裂和细胞毒性药物多柔比星能成功地诱导多种恶性肿瘤的缓解包括急性白血病淋巴瘤软组织和骨肉瘤儿童恶性肿瘤及成人实体瘤尤其用于乳腺癌和 17.硫辛酸注射液: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异常 18.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商品名:舒芬尼):用于气管内插管、使用人工呼吸的全身麻醉。 19.注射用硫喷妥钠:脂溶性高,静脉注射后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用于全麻诱导,复合全麻及小儿基础麻醉。 20.他克莫司注射液(普乐可复):预防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 21.替尼泊苷注射液(商品名:卫萌):常与其它抗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 22.硝酸甘油注射液: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 23.烟酸注射液:用于维生素PP缺乏症;扩张小血管;缺血性心脏病。 24.烟酰胺注射液:与烟酸相似。 25.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坏血病、慢性铁中毒、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 滴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的药品 l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 1.1硝普钠。 1.2吡啶类药物:硝苯地平、尼群地平、西尼地平、尼莫地平等 1.3维生素类:维生素B、水乐维他 1.4噻嗪类药物: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 1.5喹诺酮类药物: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黄芩素、维生素A等2易氧化的药物 2.1酚类药物: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等, 2.2芳胺药物:对氨基水杨酸钠(PAS一2Na) 2.3含有不饱和碳键的药物:两性霉素B(AmB)

临床需避光药物

临床需避光药物 1. 注射用硝普钠:周围血管扩药 2. 葡萄糖酸伊诺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氟罗沙星):抗生素 3. 尼莫地平注射液:降血压药物 4. 甲钴胺注射液:缺乏VB12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5. 亚叶酸钙注射液(商品名:法益宁):抗贫血药 6. 注射用对氨基水酸钠:抗微生物药物/抗结核病药物 7. 注射用两性霉素B:抗真菌药物 8.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循环系统药物 9. 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VB2):维生素类药物 10. 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抗精神病药 11. 氨茶碱注射液:呼吸系统药物 12. 注射用顺铂:抗肿瘤药物 13. 注射用达卡巴嗪: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 14. 二氮嗪注射液:用于高血压危象、急性型高血压或高血压脑病 15. 呋塞米注射液:用于水肿性疾病。 16. 盐酸多柔比星注射液:抗有丝分裂和细胞毒性药物多柔比星能成功地诱导多种恶性肿瘤的缓解包括急性白血病淋巴瘤软组织和骨肉瘤儿童恶性肿瘤及成人实体瘤尤其用于乳腺癌和肺癌 17. 硫辛酸注射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异常 18.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商品名:舒芬尼):用于气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的全身麻醉。 19. 注射用硫喷妥钠: 脂溶性高,静脉注射后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用于全麻诱导,复合全麻及小儿基础麻醉。 20. 他克莫司注射液(普乐可复):预防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 21. 替尼泊苷注射液(商品名:卫萌):常与其它抗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 22. 硝酸甘油注射液: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 23. 烟酸注射液:用于维生素PP缺乏症;扩小血管;缺血性心脏病。 24. 烟酰胺注射液:与烟酸相似。 25. 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坏血病、慢性铁中毒、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 滴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的药品

静脉输液中的技巧

静脉输液中的技巧 在日常工作中静脉输液不但是临床工作应用中最广泛的治疗手段之一,还是临床护理中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也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过程中最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治疗途径。熟练、流畅的操作过程可以体现一个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可以提高病人的信任度、满意率。通过十几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本人对静脉输液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其中应注意的几项技巧。 1静脉输液前的准备护士个人准备按工作要求穿戴整齐工作服、工作帽、口罩,保持手部清洁,精神饱满、干净利索地进行操作;输液用品的准备:在治疗车上准备好一个输液盘、酒精、碘酒各1瓶,棉签若干、输液贴或胶布,按医嘱和输液单顺序配好液体,在输液瓶上标明患者的姓名、床号以及加入药品的种类和剂量;患者面的准备:进病房后先与病人打招呼,如您感觉好些了吗?而后告诉病人:一会儿扎针可能会痛,我会尽量轻些,有什么不舒服请告诉我。 2输液管排气技巧首先将输液调节器提到莫非氏滴管下端并将其关毕,把瓶子挂在输液架上准备排气。右手把排气管(短管)打折,捏紧,注意:千万不要让瓶中的液体流出,一面会弄湿病人的衣服也浪费药液,另一面,流出的药液把排气管末端的过滤膜浸湿,使空气不能进入输液瓶中造成液体不滴。然后把输液管(长管)盘绕左手拇指与四指中间,用力挤压莫非氏滴管液体会迅速流入小壶中,打开调节器,将莫非氏滴管水平或45°度摆放,让水流沿管壁流下,以免将小空气砸到输液管中形成小段气栓不易排出。使其液面充满1/2或多一点讯速放开右手的排气管,让空气进入输液瓶中,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药液快速流出并把空气排净,这样会非常快速有效地达到排尽空气的目的。 3静脉穿刺技巧选择穿刺部位应尽量找静脉表浅部位,这样显露明显、便进行穿刺、疼痛轻、易于固定输液针头,遵循既不影响患者的活动,又能满足病情需要的原则。直接刺入血管法是护士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根据皮肤及血管情况调整进针角度,用右手腕力带动持针的三个手指,直接快速、连贯入血管同时将针梗送入2/3并加以固定。捏针柄的手在整个操作中不移动、不换手,避免了针尖晃动引起疼痛。同时,由于不在皮下潜行走针,也避开了伴行的神经。故直接穿刺法微创、痛苦小。要注意老年人的血液粘稠度高,静脉穿刺时回血较慢,所以,针头进入皮下后穿刺血管时进针要缓慢,如感觉针已进入血管不见回血,可轻轻挤压一下靠近穿刺针头处的输液管即可回血。 4输液管固定技巧输液贴固定不当会引起针头滑脱,针尖刺痛,刺破血管。第一条输液贴固定针柄,第二条带敷垫的输液贴覆盖针眼处,第三条输液贴固定头皮针管,第四条输液贴固定输液管。这样完全可以确保针不移位及针眼处的无菌。 5输液管换液技巧输液过程中,经常需要多瓶药液连续滴注,换瓶时可待液面下降至滴壶下段,用边旋转边轻轻挤压滴壶的式拔出输液器,再插入另一瓶药液中。这样可减少残余药液的浪费,因输液器插入输液瓶有一定的长度,瓶颈中的药液不能全部滴完。 6拔针技巧最佳拔针时间选择在输液瓶药液滴完,输液管中残液面下降速度减慢或停止时,这样可以保证药物的治疗量,避免浪费。拔针时采用先拔后压的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先压后拔的法。将调节器关小,清除胶布时,固定针柄,防止针头移动引起疼痛。将左手拇指指腹顺着静脉走向放于皮肤进针点和静脉进针点上,暂不加压;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针柄上的软管处,利用软管柔软的特性,使针柄自然地顺血管向拔出。这样既可避免拔针时人为的向掌握不当而导致针尖划伤血管壁,又可避免血液回流入输液管。 7静脉穿刺拔针后穿刺局部的护理拔针后嘱病人举手按压5min,这种法安全便,简单易行。也避免了穿刺部位按压引起的疼痛。静脉输液拔针后穿刺部位局部护理不可轻视。

静脉输液时需避光的药物

护士须知 | 静脉输液时需要避光的药物本文并未覆盖所有对光不稳定的药物,尤其是复方制剂,同时由于 不同厂家的制剂工艺不同,使用说明可能会有差异,具体操作方法应以 药物的说明书为准。 光照会加速药物的氧化,一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见光后易分解,不仅降低了药物的活性,而且增加了药物的毒性,严重影响药物的疗效。尤其是水溶液,药物分子被分散,对光的通透性增加,以及水中氧的氧化作用,加大了光解作用。除了影响治疗效果之外,还常常引起以下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药品生产、运输、贮存,特别是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 一、临床输注时需要避光的药物 通用名称避光原因 氧氟沙星、氟罗沙星、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避光缓慢静脉滴注,对光不稳定,易发生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光促反应为放热反应,在溶液状态和有氧的条件下更易发生;光促反应不仅可产生降解物,也可以产物聚合 伊曲康唑注射液混合后的溶液,避免直接光照 盐酸氯丙嗪、异丙 嗪注射液 易氧化变色,静滴时须注意避光 维生素类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使用时需要避光。维生素B12遇光易分解,溶解后要尽快使用;亚叶酸钙注射液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及热接触,维生

素A、维生素B6和维生素C只需避光保存。 肾上腺素、异丙肾 上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多巴胺、吗 啡、酚磺乙胺等 易氧化变质,输注时宜避光 注射用硝普钠本品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差,光照下分解加速,硝普钠经光线照射后,生成激发态的硝普钠。然后分解为水合铁氰化钾和氧化氮。水合 铁氰化钾进一步分解,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及普鲁士蓝等。因此该注射 液应临用前配制,避光滴注,并于12h内用完。如变为暗棕色,橙色 或蓝色,应弃去。(静滴时,输液器要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使其 避光 硝苯地平注射剂对光极度敏感,易发生光解反应。 硝酸甘油注射液许多塑料输液器可吸附本药,故应采用玻璃输液瓶,且静脉给药必须避光 对氨基水杨酸钠注射剂由于其发生脱羧反应生成褐色的间氨基酚,再被继续氧化形成二苯醌型化合物所致,其氨基容易被羧基所取代而使溶液呈明显红棕色,临床如出现溶液颜色深于刚配制时的颜色则不能再行滴注 甲钴铵注射液见光易分解,静脉给药避光。注射液开封后立即使用 尼莫地平尼莫地平输液的活性成分有光敏感性,输液过程中应采用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玻璃注射器或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料将输液泵及输液管包 裹,如在散射线日光或人工光源下,用药10小时内不必采取特殊的 保护措施

避光药物

临床需避光药物 一些药物的稳定性差,溶解后遇光易发生氧化、分解、变色等反应;一些化疗药物溶解后可发生裂环、重排、水解、聚合、氧化、异构化等较复杂的反应,光照可催化上述反应的进程。 (一)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 1.硝普钠遇光转为激发态,多步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物质。 2.吡啶类药物含有二氢吡啶环,对光不稳定,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异烟肼和尼可刹米。 3.维生素类见光易分解,尤其是水溶性类,如维生素B12。 4.喹诺酮类药物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5.噻嗪类药物在光、金属离子、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如氯丙嗪和异丙嗪。 6.酚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等。(二)抗肿瘤药物 含铂化疗药(顺铂、卡铂、澳沙利铂)光照下发生水合反应析出铂 环磷酰胺水溶液不稳定,现配现用 (三) 避光等级 1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1.特级避光药品:硝普钠 对光极敏感,输液器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限时使用12h,变色后禁用 2.一级避光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含铂化疗药(顺铂)、水溶性维生素 *** (严格避光保存,输注之前才打开铝箔包装抽液、配液,输注时避光,变色禁用) 3.二级避光药品:尼莫地平、肾上腺素类、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 4.三级避光药品:脂溶性维生素、硝酸甘油、中/长链脂肪乳 ***(对二三级避光药物应:避光保存,现配药液,药液变色或加深,应禁用)。 (四)避光药物的使用原则 避光保存、先配现用、限时使用、避光输注。 (五)药物避光方法 1保持原包装 2 遵循四原则 : 避光保存、现配现用、限时使用、避光输注 3、避光措施: 遮光袋配以一次性带过滤器的避光输液器、黑色塑料薄膜将输液器缠裹。 外二科需避光药物一览表 2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避光的药物

临床输注时需要避光的药物

序号药物1 药物2 配伍结果 1 青霉素氧氟沙星混浊 2 青霉素氨茶碱青霉素失活、降效 3 青霉素碳酸氢纳青霉素失活、降效 4 青霉素葡萄糖分解快 5 青霉素阿拉明起化学反应 6 青霉素新福林起化学反应 7 青霉素庆大霉素庆大失活、降效 8 青霉素阿米卡星阿米卡星失活、降效 9 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有配伍禁忌 10 青霉素维生素C 青霉素分解快降效 11 青霉素氢化可的松青霉素降效 12 青霉素黄岑注射液沉淀 13 青霉素黄连注射液沉淀 14 氨苄西林-舒巴坦10%GS或5%GNS 降效,室温1h失效 15 氨苄西林-舒巴坦5%碳酸氢钠降效,且外观有乳光 16 阿洛西林维生素B6 沉淀 17 阿洛西林氨甲苯酸沉淀 18 阿洛西林维生素C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19 阿洛西林阿米卡星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0 阿洛西林小诺霉素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1 阿洛西林庆大霉素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2 阿洛西林头孢唑啉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3 阿洛西林地塞米松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4 阿洛西林肌苷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5 阿洛西林诺佳沉淀 26 氨苄西林钠0.5%甲硝唑变色、沉淀 27 氨苄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28 氨苄西林钠庆大霉素有配伍禁忌 29 氨氯西林钠5%或10% GS液降效 30 氨氯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31 羧苄西林钠0.5%甲硝唑降效 32 羧苄西林钠小诺米星降效 33 美洛西林钠环丙沙星混浊 34 美洛西林钠甘利欣混浊 35 阿莫西林钠5%或10%GS 变色、降效(与温度、时间成正比) 36 阿莫西林钠5%GNS 同上 37 阿莫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38 头孢噻肟钠碳酸氢钠红色配伍禁忌、相互增加毒性

常用避光药物

. '. 常用避光药物 特级避光药品:硝普钠。本品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较差,滴注溶液应新鲜 配制并注意避光,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禁用。静滴时,输液器要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使其避光。 一级避光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两性霉素B、阿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可引起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0.1%),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暴晒和人工紫外线,如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应停用本品,故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避光;两性霉素B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注;阿霉素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注。 二级避光药品:尼莫地平、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水溶性维生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卡铂、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由于尼莫地平输液的活性成分有光敏感性,输液过程中采用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玻璃注射器或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料将输液泵及输液管包裹或遵医嘱。盐酸异丙嗪和盐酸氯丙嗪在光、金属离子、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静滴时须注意避光。一次配药不宜使用时间过长,以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输液时,应注意避光。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在氧、金属离子、光线、温度等的影响下,易氧化变质,提示临床使用时宜避光。卡铂、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在光照下,顺铂注射液会发生光水合反应和光氧化还原反应,直至金属铂析出。滴注时应避光。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使用溶解稀释后,水溶液不稳定,光照加速反应。在临床滴注过程中应避光。 三级避光药品:脂溶性维生素、甲钴胺、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泮托拉唑钠、依托泊苷、多西他赛、昂丹司琼、硝酸甘油、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 脂溶性维生素为对光敏感的药物,滴注时应注意避光。维生素K需避光。甲钴胺见光易分解,开封后立即使用的同时,应注意避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均为对光敏感的药物,应注意避光。泮托拉唑钠避光情况有争议,建议最好避光输注。 依托泊苷、多西他赛、昂丹司琼等在光线照射下,对药物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在滴注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光。硝酸甘油,静脉使用本品时须采用避光措施。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等资料显示在光照疗法中,同时输入脂肪乳,由光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不能被完全消除。因此作为预防措施,建议对新生儿进行光照疗法期间,输入脂肪乳应避光。对二、三级避光药品,若非现配药液,要避光保存;药液变色或加深,应禁用。

需避光输液药品目录(特选参考)

需避光输液药品目录 一些药物的稳定性差,溶解后遇光易发生氧化、分解、变色等反应 一些化疗药物溶解后可发生裂环、重排、水解、聚合、氧化、异构化等较复杂的反应,光照可催化上述反应的进程 一、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 1.硝普钠遇光转为激发态,多步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物质 2.吡啶类药物含有二氢吡啶环,对光不稳定,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异烟肼和尼可刹米 3.维生素类见光易分解,尤其是水溶性类,如维生素B12、亚叶酸钙注射液 4.喹诺酮类药物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如氟罗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美罗沙星 5.噻嗪类药物在光、金属离子、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如氯丙嗪和异丙嗪 6.酚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等 7.芳胺药物对氨基水杨酸钠易发生脱羧反应生成褐色的间氨基酚,引起不良反应 8.含有不饱和碳键的药物多烯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具有易氧化的不饱和碳键 二、抗肿瘤药物 含铂化疗药(顺铂、卡铂、澳沙利铂)光照下发生水合反应析出铂 达卡巴嗪对光极不稳定,放置后溶液变浅红色,需临时配制,溶解后立即注射 长春新碱注入静脉时要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环磷酰胺水溶液不稳定,现配现用 三、避光等级 1.特级避光药品:硝普钠 对光极敏感,输液器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限时使用12h,变色后禁用。 2.一级避光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含铂化疗药(顺铂)、水溶性维生素、达卡巴嗪、两性霉素B、阿霉素等。 严格避光保存,输注之前才打开铝箔包装抽液、配液,输注时避光,变色禁用。 3.二级避光药品:尼莫地平、噻嗪类药物、肾上腺素类、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 4.三级避光药品:脂溶性维生素、呋塞咪、利血平、硝酸甘油、中/长链脂肪乳 对二三级避光药物应:避光保存,现配药液,药液变色或加深,应禁用。 四、避光药物的使用原则 避光保存 现配现用 限时使用 避光输注 五、药物避光方法 1、保持原包装 2、遵循四原则 避光保存、现配现用、限时使用、避光输注 3、避光措施 遮光袋配以一次性带过滤器的避光输液器 黑色塑料薄膜将输液器缠裹。

避光药物

临床需避光药物 一些药物的稳定性差,溶解后遇光易发生氧化、分解、变色等反应; 一些化疗药物溶解后可发生裂环、重排、水解、聚合、氧化、异构化等较复杂的反应,光照可催化上述反应的进程。 (一) 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 1、硝普钠遇光转为激发态,多步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物质。 2、吡啶类药物含有二氢吡啶环,对光不稳定,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异烟肼与尼可刹米。 3、维生素类见光易分解,尤其就是水溶性类,如维生素B12。 4、喹诺酮类药物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5、噻嗪类药物在光、金属离子、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如氯丙嗪与异丙嗪。 6、酚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不啡等。 (二)抗肿瘤药物 含铂化疗药(顺铂、卡铂、澳沙利铂)光照下发生水合反应析出铂 环磷酰胺水溶液不稳定,现配现用 (三) 避光等级

1、特级避光药品:硝普钠 对光极敏感,输液器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限时使用12h,变色后禁用 2、一级避光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含铂化疗药(顺铂)、水溶性维生素 *** (严格避光保存,输注之前才打开铝箔包装抽液、配液,输注时避光,变色禁用) 3、二级避光药品:尼莫地平、肾上腺素类、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 4、三级避光药品:脂溶性维生素、硝酸甘油、中/长链脂肪乳 ***(对二三级避光药物应:避光保存,现配药液,药液变色或加深,应禁用)。 (四)避光药物的使用原则 避光保存、先配现用、限时使用、避光输注。 (五)药物避光方法 1保持原包装 2 遵循四原则: 避光保存、现配现用、限时使用、避光输注3、避光措施: 遮光袋配以一次性带过滤器的避光输液器、黑色塑料薄膜将输液器缠裹。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1. 静脉输注药品的一般原则: (1)由于静脉注射给药起效迅速、作用强并且难以逆转,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应该遵循能够口服给药就不要注射给药的原则。 (2)只有当患者的疾病状况不宜口服药品,或者疾病的治疗需要持续、恒定的血药浓度时,才可以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 (3)一般而言,静脉输液中只能加人一种药品,溶液必须稳定,无物理和化学的配伍禁忌。如果需要加入两种药品,应该先加浓度较高者到输液中,充分混匀后,检查有无可见的配伍禁忌,再加入浓度较低的药品。 (4)不应该将药品加入到血液制品、甘露醇或者碳酸氢钠溶液中。只有特殊组分的药品(如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方可加入脂肪乳或氨基酸溶液中使用。 (5)应用输液前应充分振摇混匀,并且检查有无不溶性颗粒。 (6)绐药期间应严格保证药液无菌,配制好的药液通常应在24小时内使用。 (7)输液瓶上应注明患者的姓名、药品名称与剂量、给药日期与给药时间以及停药日期与停药时间。以上内容不应影响患者阅读输液瓶上的标签内容。尽可能将使用过的输液器材保存一段时间备查。 (8)在绐药过程中应经常检查药液的状态,当出现浑浊、结晶、颜色改变或观测到其他发生相互作用或污染的迹象时,应及时停药。 2. 静脉输液容易产生的问题 2.1 病原微生物污染 静脉输液有可能被偶然进入或后期滋生的微生物污染,尤其是念珠菌属、肠杆菌属及克雷伯杆菌属等而引起发热,寒战等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发生昏迷,血压下降、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致死亡。静脉输液应该严格执行配制过程的无菌操作。 2.2 物理和化学配伍禁忌 物理配伍禁忌是指药物混合后,由于溶解度的变化,溶液PH的改变等,或者药物与容器间发生反应等原因引起的沉淀、浑浊、黏度变化,液体分层等现象,又称为外观配伍禁忌。化学配伍禁忌是指药物之间水解、光解、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因而导致药物有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并且当含有一种以上药物时发生配伍禁忌的可能性增大。物理或化学的配伍禁忌会使药效降低、毒性增加或由于微粒的形成产生严重不良事件,因而必须避免。 2.3 微粒污染 微粒污染是输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静脉输液的配制过程中,多次加药和穿刺会带入微粒,输液环境中的细小微粒也可能进入药液。当微粒进人肺微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生而导致肉芽肿,肺栓塞,也可引起热原样反应。微粒较大者,可直接导致血管闭塞,局部组织缺血和水肿,红细胞聚集在异物上可形成血栓;某些微粒还可引起变态反应。生物制品,尤其是血液制品,即使是正常配制操作也可能不完全溶解,输液配制过程稍有不慎,如振摇、消毒、温度等均可导致物不能完全溶解,产生肉眼可见或难以观察的不溶性物质。因此,从配制到输液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静脉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 3.1 静脉炎 某些晶体溶液,可致血栓性静脉炎,另外,静脉滴注红霉素乳糖酸盐、万古霉素、依替米星等物,如果输液配置浓度或输液速度不当也可刺激血管而导致静脉炎。 3.2胃肠道反应

①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后

①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后,尿量增加。 机制:静脉快速注入大量生理盐水,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加之肾小球血浆流量也增加,滤过率增加,尿液生成增加。 ②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尿量减少。 机制: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此外,抗利尿激素也能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氯化钠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从而增加髓质组织间液的溶质浓度,提高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有利于尿液浓缩。 ③静脉注射速尿,尿量增加。 机制:速尿可与髓袢升支粗段的Na+-2CL—K+同向转运体结合,;由于氯化钠的重吸收被抑制,降低了肾髓质的高渗梯度,从而使肾脏浓缩尿液的能力下降,导致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产生利尿效果。 ④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尿量减少。 机制:去甲肾上腺素能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⑤静脉注射葡萄糖,尿量增加。 机制: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称为肾糖阈(160~180mg/ml)。实验中葡萄糖的注射量已经超过肾小管的吸收极限,小管液中就会有葡萄糖,进而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增加,妨碍了肾小管特别是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的Na+浓度被稀释而降低,故Na+的重吸收也减少,氯化钠及水的排出均增加,尿量增加。 ⑥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尿量减少。 机制:乙酰胆碱能使动脉血压降低,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用两个电极置于正常的神经干表面,产生兴奋波先后通过这两个电极处,引导出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波形,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简单来说就是,动作电位之神经干表面传导,通过两个电极间时,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反向,表现为两个方向波形!! 因为不方便贴图,所以近似描述,图像就像一个周期的正弦图像!!! 如果两个引导电极置于兴奋性正常的神经干表面,兴奋波先后通过两个电极处,便引导出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波形,称为双相动作电位。如果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神经纤维完全损伤,兴奋波只通过第一个引导电极,不能传至第二个引导电极,则只能引导出一个方向的电位偏转波形,称为单相动作电位。 刚好做这个实验…… 在完整的神经纤维膜记录点位时,兴奋依次通过两个引导电极,会在这两个引导电极之间产生方向不同的电位差变化,因而,记录到的是双向动作电位,是由两个方向不同(正负相反)的单相动作电位合成的,其波形与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 双相动作电位的两个相是不对称的。影响因素挺多的 一根神经纤维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不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但是坐骨神经干是有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时,由于引起不同数目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随着刺激强度增大,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数目也越多,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就越大,

静脉输液时需避光的药物

护士须知1静脉输液时需要避光的药物 本文并未覆盖所有对光不稳定的药物,尤其是复方制剂,同时由于不同厂家的制剂 工艺不同,使用说明可能会有差异,具体操作方法应以药物的说明书为准。 光照会加速药物的氧化,一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见光后易分解,不仅降低了药物的活性,而且增加了药物的毒性,严重影响药物的疗效。尤其是水溶液,药物分子被分散,对光的通透性增加,以及水中氧的氧化作用,加大了光解作用。除了影响治疗效果之外,还常常引起以下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药品生产、运输、贮存,特别是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 一、临床输注时需要避光的药物 通用名称避光原因 氧氟沙星、氟罗避光缓慢静脉滴注,对光不稳定,易发生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沙星、乳酸环丙光促反应为放热反应,在溶液状态和有氧的条件下更易发生;光促反应沙星氯化钠、盐不仅可产生降解物,也可以产物聚合 酸莫西沙星氯化 钠注射液 盐酸氯丙嗪、异易氧化变色,静滴时须注意避光丙嗪注射液 维生素类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使用时需要避光。维生素B12遇光易分解,溶解

后要尽快使用;亚叶酸钙注射液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及热接触,维生素 A、维生素B6和维生素C只需避光保存。易氧化变质,输注时宜避光肾上腺素、异丙肾 上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多巴胺、吗 啡、酚磺乙胺等 红色的玻璃注射器或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料将输液泵及输液

管包裹,如在散射线日光或人工光源下,用药10小时内不必米取特 殊的保护措施 注射用两性霉素B本药宜缓慢避光滴注,临床使用时滴注必须临时配制。 注射用硫酸长春本药对光敏感,给药时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新碱 注射用对氨基水对氨基水杨酸钠是常用的抗结核病药,容易发生脫竣反应生成褐色的间杨酸钠氨基酚,再被继续氧化形成二苯醍型化合物,引起不良反应。 该药物无论是药品说明书还是各类用药指南都明确指出,静脉滴注的溶 液应新鲜配制,滴注过程应避光,溶液变色即不得使用。 盐酸表阿霉素本品在保存和用药时应避光,分次给药或避光点滴可明显减轻不良 反应 卡钳本药存放及滴注时应避光,应现配现用,配制好的药液应在8小时内使用 脂肪乳有资料显示在光照疗法中,同时输入脂肪乳,由光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中/长链脂肪乳不能被完全消除。因此作为预防措施,建议对新生儿进行光照疗法期 间,输入脂肪乳应避光 硫酸长春地辛 避光,注射液应用前新鲜配制,剩余的注射液应弃去,不可放置再用 泮托拉哩钠避光,只能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稀释,溶解稀释后4小时滴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