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对电影有着一套成熟的商业文化运作模式。电影在好莱坞,是一条欲望的生产和满足的文化流水线。在多年摸打滚爬的历练中,好莱坞掌握了一套“勾兑”大片、名片和“奥斯卡”影片的酿造秘方,就像可口可乐神秘的“7X”秘方一样,它能使普通的碳酸水与众不同、身价倍增,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可口”和“可乐”。虽然好莱坞的这个配方是个高度机密,但里面至少含有这样一些基本元素:欲望、爱情、自由、正义、神话和美国梦等等,这些我们在几乎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里都能找到。事实上,这个神秘的配方才是好莱坞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它作为全球“梦工厂”和“印钞机”的最大源泉。

凭借着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好莱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的传奇。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沟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也随之多元化。好莱坞追求欲望和利润的痴心脚步已经越来越追不上观众变心的翅膀了,他们渴望有更新颖、更奇异的视觉体验来刷新自己的艺术期待,满足自己高企的审美预期。他们急切地需要世界题材来踏勘和拓展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盈利能力的新边疆。现在,这只文化大鳄开始向世界张开了大口,在世界各国开设“灌装分厂”,开始梦想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样的运作策略和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公司有着惊人的相似。

影视资源的枯竭和观众审美疲劳带来的焦虑,是好莱坞“文化入侵”其他国家民族素材的重要原因。“欲望工厂”的生产要得以延续,最重要的就是新奇。这不仅仅指电影拍摄技巧和电影明星的不断更新。经过一个世纪的生产,西方市场出现了原料紧缺的状况,好莱坞曾尝试向太空、史前和未来等幻想空间进军,虽然也取得了类似于《星球大战》、《魔戒》等片的巨大成功,但卡通和动漫带来的冲击令它如芒在背,不敢大意。于是,到异域的陌生文化中去寻找宝藏,寻找新的欲望原料,成了好莱坞的新战略。他们把目光瞄向了东方,盯住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其实,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推向世界。首先,他们不会“正说”,其次他们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以此前运作的《花木兰》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

《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完成“西说”时,中国的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图将会是怎样的图景?面对好莱坞的文化入侵,这其实才是最令人心惊和担忧的。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国内影视人还沉迷在“戏说”版的宫廷戏、模式化的“警匪剧”等的制作中,被票房和效益的重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艺术想像力苍白无力,进取心和创造力也大大削弱。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资源,我们守着金山过穷日子,与国外艺术家们对中国传说题材的热衷的态度相比,着实令我们的艺术家们汗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逐渐的回归于本体,开始走向市场之路。之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好莱坞大片对我们的威胁更增强了一步。我们开始注重电影的品牌意识,电影品牌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纵观电影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电影业发展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它出售一种满足大众欲望的叙事和一些拥有特性(天赋、美貌、个人吸引力、大众魅力)的人物。”[3]后者就是电影明星。作为商业化生产,电影的叙事是类型化的,明星需要商业化包装,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科尔多认为:“明星制培养出一种围绕着作为商品的明星打转的特殊的消费者,即通常所谓的影迷。既然演员的身份不能在个别影片中被全部了解,观众必须养成经常看电影的习惯才能充分感知那种身份。观众对意义的解码活动有赖于某种反复进行的消费模式,即一部又一部的观看同一演员露面的影片。”[4]可见,明星在创造影片品牌时是多么的重要

此外,与国外同类的艺术作品相比,国内的历史传说影视作品,大多流于机械和呆板,在思想深度和创意力度方面明显有缺失。如《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斗智并没有很浓的“兵法”味,倒是在其中穿插了不少香艳的爱情故事,波澜壮阔、波谲云诡的智勇谋略淹没在浓厚现代味的情感纠葛中,令人失望。创作思维的落后和想像力的缺失,以及对待历史题材的创作态度,这些应该是好莱坞抢拍中国题材影视剧带给国内同行们的一个重要警示和启迪。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明白了好莱坞的真相,我们才能把握现在,为自己赢得可能和希望。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好莱坞模式及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教学文稿

(1)好莱坞模式及其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 作者:戈乙美国好莱坞作为成功运作的电影产业模式,已经几乎成了现今商业电影的标志和标准。中国电影虽走过百年,同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市场仍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本文力图通过对美国好莱坞模式的探讨,分析中国电影可借鉴的方面,并结合中国国情和现有状况,探索中国电影产业未来路线和发展方向。 一、好莱坞的发展及现状 好莱坞,本是一个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西北郊区的僻静村庄,因其优越的电影外景拍摄条件,1908年后美国各地的制片商陆续向此处集中,遂逐渐成为美国电影制片业的中心(美国八大影片公司均创办于此)。因此,习惯上把“好莱坞”作为“美国电影业”的同义语。进入20世纪后期,传统的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产业的调整和 组合,形成了一些规模更大的产业集团,进入了一个所谓的“巨兽时代” 。正是借助于这种优化组合,好莱坞电影企业加速了资本的

积聚与集中,扩大了资产规模,依靠发达的资本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例如,时代华纳(Time Warner)、迪斯尼(Disney)等集团先通过控制生产、发行和放映完成了纵向整合,继而又通过跨媒介经营、硬件和软件经营共同开发进行了横向整合,同时通过国际分工灵活而符合成本效益地使用资本、劳动力,进行了全球范围的整合。 如今,面对全球电影业的总体不景气和来自欧洲、澳洲及亚洲电影的挑战,好莱坞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依然独占鳌头。好莱坞2006年已创造了超过90亿美元的年度国内票房价值,而海外市场更创造了3至4倍于国内市场份额的佳绩。目前,紧排在美国出口产品第一位航空业之后的电影产业所创造的出口收入达到近700亿美元。 二、好莱坞模式及其主要特征 好来坞模式是对好莱坞电影产业的一种概括性的统称,它涵盖了电影的投资、生产、发行、放映及其后产品开发的各个相关环节和领域,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电影产业运作模式。下面,我们主要从高度商品化、产业系统化、资本国际化和风险投资四个方面对好莱坞模式进行观察和分析。

英文电影观后感100字(多篇)【精品】

第一篇:100部英文电影 100 部超级好看的英文电影 1,魔法灰姑娘〔超级推荐〕(安妮海瑟薇主演) 2,贱女孩〔超级推荐〕(林赛罗汉主演) 3,灰姑娘的玻璃手机〔超级推荐〕 4,美人鱼〔超级推荐〕(里面音乐也很好听) 5,舞出我人生〔超级推荐〕(励志的!刚出了第二部) 6,录取通知书 7,水瓶座女孩 8,倒霉爱神(林赛罗汉主演) 9,儿女一箩筐 10,冰雪公主〔超级推荐〕 11,我的朋友是明星〔超级推荐〕 12,辣妈辣妹〔超级推荐〕(林赛罗汉主演) 13,物质女孩〔超级推荐〕 14,疯狂金龟车(林赛罗汉主演) 15,平民天后〔超级推荐〕 16,公主日记(不用说勒)〔超级推荐〕(还有第二部哟!) 17,歌舞青春〔超级推荐〕[很热的电影!(ⅰ和ⅱ都喜欢) 18,律政俏佳人 19,麻辣宝贝〔超级推荐〕 20,恋爱刺客 21,美少女啦啦队〔超级推荐〕 22,12月男孩〔超级推荐〕(哈利波特演的哟)

23,足球尤物 24,魔法双星 25,超完美男人〔超级推荐〕 25,劲歌飞扬〔超级推荐〕 26,纽约时刻 27,奶牛美女 28,穿prada的恶魔〔超级推荐〕 29,天生一对 30,高校天后〔超级推荐〕 31,像乔丹一样 32,牛仔裤的夏天〔超级推荐超感人~〕 33,初恋的回忆〔超级推荐欣慰~〕 34,甜心辣舞〔超级推荐〕 35,花豹美眉 36,女兵报道 37,女生向前翻〔超级推荐很立志!〕 38,小姐好辣 39,欧洲任我行 40,留级之王 41,风云才女(希尔顿酒店继承人之一尼克?希尔顿首部主打影片!这是一部有关大学女生校园生活的喜剧,影片描述大学校园里一群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蠢蠢欲动的特权阶层少男少女平日里生活的点点滴滴……有点点sex)〔超级推荐i love hilton sisters〕 42,谁领风骚〔超级推荐女生的可怕和可爱〕

好莱坞电影特点

新好莱坞电影: 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美学观念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电影或迟或早地都在产生着新的变化。而在这一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于六、七十年代的新好莱坞电影与新德国电影的变化。虽然,这一变化在今天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由他们自己所颠覆,或以新的科技手段所取代,但它仍旧是世界电影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和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它使半个世纪以来旧的电影制片体制产生了动摇,使传统的美学观念又一次遭到了深刻的打击。它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证实了法国「新浪潮」时期电影美学革命的真正意义 第一节新好莱坞电影所产生的背景 所谓「新好莱坞」指的是:从1967年一1976年,这样一段时间。好莱坞电影在经历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民族电影兴起的影响之后;在经历了法国新浪潮的冲击之后,在经历了自身从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业影片制作的衰退与电视对电影制作的冲击之后,于酗年代后半期和70年代,开始对近亲繁殖的类型电影从形式到主题进行了「反思」。而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危机;电影旧体制与旧观念的危机,都成为这时期电影革命与演变的主要背景及因素。 60年代,美国社会处于一系列严酷的社会现实:谋杀丛起、越南战争、民权运动、经济衰退、政治危机等等。 1962年,约翰·肯尼迪当选为合众国的总统,他是第一个主张同劳工对话并被南北方美国共同认可的总统,也是第一个主张宗教自由的天主教总统。人民充满信心和希望,向往着社会和改革的进步。然而,1963年,约翰·肯尼迪遇刺。肯尼迪之死标志着「美利坚精神信念大厦」的坍塌。此后一系列政治谋杀出现:1965年4月,马尔科姆被刺;1965年5月,罗伯特·肯尼迪被刺;1968年,马丁·路德·金被刺;1970年,肯尼迪兄弟的母亲又惨遭遇难。这些造成了长期的社会动乱、人心浮动。 就在肯尼迪被刺的同一年,美国军事代表团进驻越南,从此拉开了这场发生在遥远的亚洲的战争序幕。1964年,美军轰炸越南; 1965年,地面参与战争;直到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战争才宣告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使美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36.5万个年轻的生命被恶魔吞噬。这个数字几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金争的总和(二战:20万人;朝鲜战争:10万人),成为美国历史上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这使得曾经普遍坚信美国政治制度的优越的人们开始产生了疑问。好莱坞,这个曾以《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向世界电影挑战,并以《飘》等影片征服了世界银幕的电影之都,在此期间战争这一类型的影片几乎彻底遭到了破产,美国人民以他们青年人的热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对美国精神的思索和批判,同样是肯尼迪被刺的同一年,在美国爆发了由20万人参加的声势浩大的民权示威游行。这个由多民族组成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曾起源于贩卖黑奴,共和国的历史则起源于黑奴的解放o。虽然,曾于1954年又颁布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法令」,但仍旧发生了10名黑人女大学生遇难的「小石城事件」。1962年,3个美国黑人考入大学,但市长和校长却站在门口阻拦他们入学,当时的肯尼迪总统下令,调动了3000联邦军护送这三个人入学。1963年,由上而下的艰难的社会变革,结果变成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民权运动。 1965年,洛杉矾黑人住宅区暴动,面这一惨状空前的事件通过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体——电视的形式得到了及时的转播,激起人民意识的觉醒,甚至待中间立场的白人也站到黑人一边。1967年,民权运动升级,黑人要求「种族隔离」,提出将路西安娜州变为「黑人州」,施行「黑人自治」。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还带头火烧兵役证,以示对越战的抗议。15万

英语分类记忆词汇大全 看好莱坞电影必备英语常识

看好莱坞电影必备英语常识 看好莱坞电影必备英语常识 Damn it!(可恶!) 此句往往从某个孤胆英雄的嘴中冒出,发音要轻,然口气要重! 此英雄往往正面临生死抉择,例如是先剪蓝线还是先剪红线等。 说时要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势! 此句适合用在被MM拒绝时,向MM的背影恕秭! 万万不可忘记要配合以右手中指的朝天一刺! 本文章来自于https://www.doczj.com/doc/2c12208047.html, 博客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关你屁事!) 此句已接近经典! 当你在网上浏览不健康网站遭到网吧老板的劝阻时, 它往往能建下奇功! Come on! 此句因拥有太多含义,所以注释欠奉。 但它确实非常necessary! 所有的鬼佬一天不说个十七八遍就会浑身发痒。 它的经典之处你就好好体会吧! What the fucking is going on?(到底他母亲的怎么回事?) 通常此话出于黑人之口,且口气最宜为疑惑,不解,愤怒等等。 若是白人则多数时候会说-What the hell is going on? 意义相同而适用于更多场合。 说此话之人身份通常为上级,且相处较久。 不过如果你出差回家时看见老婆身边躺着个赤条条的陌生人,那它可就派上大用场了! You son of bitch! (你个狗母亲养的!) 令人意外的是,最爱说这句话的往往是女性。 越高贵,越端庄的女性越容易在压力达到一定值时便会脱口而出。

万万不要和有文化的MM顶嘴,否则被骂了还以为受表扬了呢! All rise! (全体起立!) 国产英语老师最误人子弟的就是口语太差,爱说想当然口语。 从小学到高中英语课代表一直喊的是-Stand up! 当然没什么不可以,但为什么不说标准的话呢?就象我们朗读中文时说普通话一样! It's bullshit! (胡说八道!屁话!) 这句话一旦学会,包你用的乐不思蜀。 用途太广泛啦! 最绝是和老妈抬杠时搬出来,用你的眼睛直视她,以忏悔的口气恕秭。 什么?你老妈是外交官? 就当我没说过!不过…… 你妈贵姓? Ditto! (俺也是!) 本不是常用语,不过看过"幽灵"一片的人都染上了男主角的坏习惯。 从来不说I love you! 总是"俺也是,俺也是!"的把MM们气得口吐白沫! 实际上你也可以说"Me too!"或"Me also!",不过总是不够文艺腔! 差了那么一点点味道和情调。 How can I forget such a beautiful girl/sexy boy? 此句在重逢某个你早已心仪的MM或GG是不妨拿来用用! 当对方还沉浸在陶醉中时, 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想想对方的名字! I had no choice!(俺也是被逼无奈啊!) 最常用此话的要数那些被男主角逼到悬崖边上的家伙们 下面来一个现场剧本,活学活用: B:How can I forget such a beautiful girl? I love you! A: Ditto! (woman and man do something) A&B:Come on! Come on! (the door open) A&B:Damn it! C(shouting):What the fuc k is going on? B.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C:You son of bitch! All rise!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由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是一个缓慢发展渐进的过程,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先把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 (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 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

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4.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例如在奥逊.威尔斯的不朽杰作《公民凯恩》开始时,镜头从报业大亨极尽豪华的“天堂庄园”的大门和大门上“禁止入内”的警告牌缓缓移入,最后则用一个慢慢拉出庄园大门的反向镜头结束全片,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完成了封闭型的循环。 (二)关于旧好莱坞的类型片 20世纪30—40 年代是美国好莱坞的全盛时期,这期间在好莱坞影片创作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类型电影,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则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实质上它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这种规范的电影的实质就是运用一切能够抓住观众视觉和心理的电影表现程式,它常常要比个人构思的有意识追求艺术的影片更能反映出观众的兴趣和道德标准。类型片是好莱

好莱坞电影在我国发展的状况及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冲击

好莱坞电影在我国发展的状况及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冲击 一、文化软实力视阈下的电影与国家文化安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的日益加深,国际社会面临更复杂的安全挑战,西方发达国家从未摒弃按照自己意愿去建构和统摄世界的企图,但各国不愿意使用政治和军事这样高成本的方法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而是凭借经济和科技的优势输出本国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其他弱势国家的文化进行侵蚀和冲击,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1993年,萨缪尔森·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提出“文明冲突论”,这一理论的诞生吸引了各国政府和学者对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关注,使文化安全逐渐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文化安全背后深刻地隐藏着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文化安全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升温,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Joseph S.Nye)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威慑能力等硬实力,还包括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的吸引力,这种‘以吸引而非威逼利诱实现目标的能力’就是软实力。”约瑟夫·奈进一步指出软实力的实质是一种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文化在软实力的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 然而,文化软实力是无形的力量,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将其展现出来,被更多的人感知和接受。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依托于文化的扩散和广泛传播,只有当一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才算是真正提升。电影是人类文化创造中最具时代活力、科技含量、市场价值、国际传播意义与社会影响的文化样式之一,运用动态的影像、以视听的方式向世界观众输出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成为提升一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媒介。电影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内容把一国的文化隐蔽的、潜在的内置于影片的叙事情节中,观众通过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直接感受到一国文化的魅力。今天的电影已经成了一种巨大的、人们无法逃避的文化控制存在,它不仅是大众生活娱乐的领地,而且已经成为我们时代无所不在的文化权力控制者、日常生活信仰的制造者。 二、好莱坞电影在我国发展的状况及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冲击 (一)好莱坞电影在我国的发展基本状况 1994年,华纳兄弟出品、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以2 500万的佳绩在全国创造了进口电影的第一个票房奇迹。从此以后,好莱坞电影对我国电影市场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以《变形金刚》《哈利·波特》为代表的好莱坞电影已深深地扎根于我国的文化土壤,成为每年观众翘首企盼的“头条娱乐事件”。截至2011年12月,我国共引进244部好莱坞电影,这些电影基本是反映世界文明和当代电影艺术及电影技术的最新成就的影片,仔细研究我国进口好莱坞电影的清单,可以在奥斯卡最佳影片、美国电影百佳影片排行榜、美国电影百佳励志片排行榜中找到它们的身影。从题材上来看,我国进口的好莱坞电影中科幻/魔幻类44部,动作/悬疑类121部,爱情类28部,动画类32部,犯罪类8部,战争/灾难类9部。纵观20年来我国引进的好莱坞电影,大多数是“明星阵容强大、投资在一亿美元以上的”好莱坞主流电影。我国的观众在享受影片中画面优美和视觉冲击的同时,已经发自内心地接受了影片中的美国式生活方式,年轻观众喜欢可口可乐、肯德基、牛仔裤、流行音乐,并视为一种时尚和社会潮流。 (二)好莱坞电影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冲击 电影虽然被称为娱乐产业,但好莱坞对我国观众的影响远非“娱乐”二字的含义所能涵盖。好莱坞电影给我国观众带来娱乐的同时也服务于美国文化的传播,它通过真实与虚拟的两个世界传达出一个美好的美国梦,不断影响和改变我国观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1.好莱坞电影对我国观众生活方式的冲击。美国电影协会(MPAA)第一任主席威尔·海斯就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做过这样的比喻:“无论一个女孩是在印第安纳还是什么其他地方,一个时装款式不超过三个月她就会知道,因为她会在好莱坞电影中看到。”好莱坞电影的全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对电影有着一套成熟的商业文化运作模式。电影在好莱坞,是一条欲望的生产和满足的文化流水线。在多年摸打滚爬的历练中,好莱坞掌握了一套“勾兑”大片、名片和“奥斯卡”影片的酿造秘方,就像可口可乐神秘的“7X”秘方一样,它能使普通的碳酸水与众不同、身价倍增,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可口”和“可乐”。虽然好莱坞的这个配方是个高度机密,但里面至少含有这样一些基本元素:欲望、爱情、自由、正义、神话和美国梦等等,这些我们在几乎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里都能找到。事实上,这个神秘的配方才是好莱坞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它作为全球“梦工厂”和“印钞机”的最大源泉。 凭借着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好莱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的传奇。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沟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也随之多元化。好莱坞追求欲望和利润的痴心脚步已经越来越追不上观众变心的翅膀了,他们渴望有更新颖、更奇异的视觉体验来刷新自己的艺术期待,满足自己高企的审美预期。他们急切地需要世界题材来踏勘和拓展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盈利能力的新边疆。现在,这只文化大鳄开始向世界张开了大口,在世界各国开设“灌装分厂”,开始梦想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样的运作策略和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公司有着惊人的相似。 影视资源的枯竭和观众审美疲劳带来的焦虑,是好莱坞“文化入侵”其他国家民族素材的重要原因。“欲望工厂”的生产要得以延续,最重要的就是新奇。这不仅仅指电影拍摄技巧和电影明星的不断更新。经过一个世纪的生产,西方市场出现了原料紧缺的状况,好莱坞曾尝试向太空、史前和未来等幻想空间进军,虽然也取得了类似于《星球大战》、《魔戒》等片的巨大成功,但卡通和动漫带来的冲击令它如芒在背,不敢大意。于是,到异域的陌生文化中去寻找宝藏,寻找新的欲望原料,成了好莱坞的新战略。他们把目光瞄向了东方,盯住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其实,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推向世界。首先,他们不会“正说”,其次他们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以此前运作的《花木兰》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

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历史范文

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历史范文 我把自己压箱底的积累给你,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你: 纵观好莱坞发展史,好莱坞电影美学风格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有一次较大的变化,在此之前可以称为经典好莱坞时期,而之后则可成为新好莱坞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十年中间,对于美国电影而言,乃是一个征服全世界的兴盛时期。外国影片在美国两万家电影院的上映节目中已经完全消灭。在世界各国,美国影片占着上映节目60~90%的优势,每年约有两亿美元被用来生产800多部影片。电影方面的投资超过15亿美元,这样大的资金使电影事业在美国成了一种大规模的工业,在资本上可以与制造汽车、罐头、钢铁、石油、纸烟这些美国最大的工业相比拟。派拉蒙、劳乌、福斯、米高梅、环球这些大制片公司,支配着影片的生产以及全世界影片的上映和发行。它们和华尔街的金融巨头如柯恩·洛埃伯银行、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德·奈莫尔、摩根、洛克菲勒等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自从格里菲斯失势之后,金融资本家所重视的已不是导演,而是电影明星。后者成了制片公司的一种工具或者商标。从这时起,影片的真正主人是制片人,也就是那些被华尔街的银行家所赏识与选定的企业家。电影导演和照明技师、摄影师、布景设计师一样,只不过是

每周领取一定报酬的受雇者而已。制片人利用解除合同这种暗中威胁的办法,把导演过去所掌握的大部分实权,如对主题、明星和技师的选择、剧本和蒙太奇的仔细推敲、布景和服装的监督等等,全部夺取过去。 这样一来,制片人便成了决定艺术成败的一切因素的主人。他最关切的乃是怎样多赚钱,他的董事会也只根据影片的利润率来估量他的价值。因此摄制影片完全以票房收入为指导原则。他们对独立的影评家的评论,满不放在眼中,而事实上,这种影评在美国当时可说几乎全未存在。 但制片人自己只在幕后指挥一切。在好莱坞露面的乃是电影明星,而“明星制度”也成为好莱坞征服世界的基础。观众对电影明星的崇拜是用几百万张签名的照片来维持的,广告和宣传在这些偶像周围创造一种传奇的气氛。明星的恋爱、离婚以及他们所使用的化妆品、住宅、他们喜爱的动物,在某些国家成了一般人关心和津津乐道的题材。“明星制度”甚至使鲁道夫·范伦铁诺、玛丽·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格洛丽亚·史璜逊、华莱士·雷德、约翰·基尔伯特、梅·茂莱、瑙尔玛·塔尔麦琦等人变成了真正被崇拜的偶像。 一些有名的宗教团体对这种竞争深感不安。清教徒对好莱坞展开了一起起攻击,这些攻击又因一些明星丑事的传播(如:华莱士·雷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电影市场的拓展,好莱坞再次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一批电影大师从战场回归,拍摄了一批高质量而且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但正当好莱坞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之际,一场政治风暴改变了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方向。 美国是电影王国,电影娱乐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美国电影以其独特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展示了美国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现在已经渗透到了世界各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到全球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一、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总览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企顾问网整理 二、无声电影开启电影文化之门 1893 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 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由于技术的限制,最开始美国电影都是无声电影,因而这一时期也常称作“默片时代”。 20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发展和中下层居民迅速增多,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人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上流社会认为电影表现粗俗,对其不屑一顾,电影院变成下层人士的聚集地。这种情况直到20 世纪20 年代才有所改观。 1905 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5 美分镍币)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1910 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 万人次。当时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产量每月400 部,主要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 由于电影收益高,所以引发了激烈的竞争。1897 年,爱迪生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到1908 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公司拥有16 项专利权。到1910 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独立制片商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矶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那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格里菲斯1907 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导演

好莱坞电影简史(英文版)

The Beginnings When Harvey Wilcox bought a piece of land in Southern California in 1887 and named it ‘Hollywood’, he had no idea that only a few years later filmmakers would make this spot the movie center of the world. However, it was Thomas Edison who laid the first milestone in American cinema history by inventing his Kinematoscope in 1891. In 1894 Edison presented his film Black Diamond Express to the audiences which set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 entertainment. The first genius in early film history was D.W. Griffith who realized that the static camera was not enough to mediate his vision and by starting to use close-ups, cross-cutting, fade-outs and other camera technique he invented movie editing. While he was also the first person to shoot a film in Hollywood, namely In Old California (1910), his greatest success remains 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 a three-hour epic of the Civil War

电影产业发展模式谈之一“好莱坞”模式

电影产业发展模式谈之一——“好莱坞”模式 好莱坞本是一个地名,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西北郊区。原为一僻静村庄,因 具备拍摄电影外景的各种条件,1908年后美国各地的制片商陆续向此处集中。美国八大影 片公司均创办于此。遂逐渐成为美国电影制片业的中心,因此,习惯上把“好莱坞”作为“美国电影业”的同义语。 进入20世纪后期,传统的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产业的调整和组合,形成了一些规模更大的产业集团,进入了一个所谓的“巨兽时代”。正是借助于这种优化组合,好莱坞电影企业加速了资本的积聚与集中,扩大了资产规模,依靠发达的资本市 场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例如,时代华纳(Time Warner)、迪斯尼(Disney)等集团先是通过控制生产、发行和放映完成了纵向整合,继而又通过跨媒介经营、硬件和软件经营共同开发进行了横向整合,同时通过国际分工灵活而符合成本效益地 使用资本、劳动力,进行了全球范围的整合。 1.“好莱坞”资本国际化和国际资本“好莱坞”化。 好莱坞如果做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应该诞生于19世纪20年代,其创始人多为从东欧 移民至美国的犹太人家族。一直流传于好莱坞多年的电影业“八大金刚”的说法——好莱 坞的八家电影制片公司,即20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迪斯尼、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Inc.)、派拉蒙(Paramount)、索尼(Sony Pictures)、环球(Universalpictures)、华纳兄弟(Warner Bros.)、梦工厂(DreamWorks)凭借其强大的 资本,几乎垄断了美国的电影产业。这八大电影公司都是美国电影出口协会(MPEAA)的成 员公司。这些成员公司每年出品的影片数量,能占到美国电影数量总数的60%到70%,其余的30%大多是独立电影制片公司出品的。据洛杉矶经济发展顾问公司统计,好莱坞电影工 业停摆一天将损失9000万美元,连续一个月停摆损失则将超过27亿美元。 在本土市场饱和后,具有一般资本禀赋及特征的美国电影产业资本开始向国外市场和 非影院市场拓展。迪斯尼的掌门人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Eisner)认为,“美国的娱乐产业不是世界的美国化,而是娱乐的全球化。”这个观点强调,至少在娱乐界,“全球化”不等同于“美国化”。如果说早年的“美国化”是文化帝国主义及其侵略、扩张的一种表现,那么近年的“全球化”则是20世纪70年代后全球相连的金融和管理效应所造成的一种新 的格局。资本超越国界的全球性迅速流动造成出口型的跨国、多国公司特别是服务业的兴旺,同时也造成传统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相对衰落。新的国际型经济正逐步完善,高速的 资本流动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速度和效率就意味着利润和优势。虽然在世界的格局里,“中心”与“边缘”的不平等继续存在,但是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已经大大减弱,跨国资 本在国际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反映在影视界,平面整合与垂直整合愈演愈烈。如今几个大财团拥有全球大量的影视、娱乐产业。迪斯尼由动画片进入故事片,进而其资本开始进入图书、画册出版,游乐园营造、旅馆、观光游轮,录像产品和播放平台发展,甚至购买美国三大媒体之一的美国广播 公司(ABC),显示出惊人的资本实力。由于成功的资本运营,电影周边产品的利润开始超过票房。1990年,美国本土的录像收入已经高于票房收入,而票房的收入只不过是周边产品 收入的十分之一,所以票房已经不再是决定一部电影成败的主要指标。到2003年,电子游戏的收入也已超过票房收入,这也正是像最新的《星球大战前传3》这样的大片也要同步 或迅速发行电子游戏产品的原因。娱乐产业在全球化时代的新变化要求在考虑投资一部电

中外电影史试卷(A)_参考答案(新)

中外电影史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30 分) 1、新好莱坞电影的代表作品有:阿瑟佩恩的《邦妮和克莱德》、迈克尼科尔斯的《毕业生》、丹尼斯霍珀的等。 2、卢米埃尔兄弟的短片是一部蕴含着噱头的萌芽状态的喜剧片,是“后来出现的一切喜剧片的胚胎和原型”。 3、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喜剧电影的创作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影片,它以一所老房子来隐喻国民党摇摇欲坠的统治下的祖国河山,由赵丹、吴茵、黄宗英主演。 4、影片《雨中曲》(1952年)是由着名的歌舞片明星主演的。 5、20世纪90年代后,拍出了关注现实生活的影片《过年》、《龙年警官》的导演是。 6、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受过专业电影教育的艺术家是。 7、小津安二郎1953年拍摄了一部黑白影片,被誉为小津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8、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是美学流派,是,是指导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美学追求。 9、苏联电影大师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从电影技巧上升到电影美学的高度。 10、从世界电影的发展历史来看,无声电影在向有声电影的转变过程中,首先是作为一种现象出现的,在中国也是如此。 11、好莱坞的制片厂体系和制片厂制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高度精细的组织分工、、明星制度。 12、新生代导演拍摄了影片《十七岁的单车》。 13、1924年,由雷内·克莱尔拍摄的,成为达达主义最为杰出的一部代表作品。 14、1913年,郑正秋为亚细亚公司编写了电影脚本,这是我国第一部用文字写成并被拍摄出来的电影脚本,是我国第一部故事片。 15、表现主义电影的题材特征是显而易见的:恐怖、灾难、题材是最常见的。 16、新好莱坞电影反传统、反模式、和反神话。 17、1948年费穆拍摄了其最有代表性的不同于“影戏”风格的非主流电影。 18、原籍爱尔兰的英国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1922年拍摄了反映爱斯基摩人的纪录电影:。 19、美国默片时期的着名导演格里菲斯的杰出代表作品是影片 和《一个国家的诞生》。 20、卓别林在其影片中塑造了一经典绅士流浪汉形象——。 21、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些日本电影相继荣获了国际A类电影节大奖,其中:1951年,黑泽明的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1952年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53年沟口健二的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当年金狮奖空缺);1954年,衣笠贞之助的《地狱门》获嘎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22、中国电影史上被誉为北影“四大帅”的是导演成荫、、水华、凌子风。 23、1903年,鲍特拍摄了他最着名的影片,从而确立了他在美国电影界及世界电影界的重要地位。 24、梅里爱被称为“电影的真正先驱者”。

比较新旧好莱坞电影

新旧好莱坞电影比较 21世纪以来电影业进入了迅速发展期,各种大片精彩纷呈。在电影界中最令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好莱坞了。“好莱坞”有几种界定方式:最宽泛的是指美国电影业,包括不同城市、不同规模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狭义的“好莱坞”是指“七大金钢”公司(俗称“主流片厂”,包括时代华纳、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环球,哥伦比亚、米高梅);地理概念的“好莱坞”是指大洛杉矶市当中的一个镇,山坡上有个巨大的“好莱坞”(Hollywoodland)字样,但只有派拉蒙一家主流片商坐落该市。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经典好莱坞发展到新好莱坞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两者之间的比较先从经典好莱坞开始。 (一)、旧(经典)好莱坞的特点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2.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3.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 (二)、新好莱坞的特点 1.在影片主题与题材上:旧好莱坞电影由于受制片厂制度和政治的影响,因而在主题和题材上多为远离现实和政治的消遣娱乐内容,在创作上体现中产阶级的共性,中庸和保守的价值观,现实主义倾向的影片在这一时期所占的比重很极少。而新好莱坞电影却表现出对旧好莱坞电影的反叛,其电影对社会问题的尖锐暴露,批评和抗议,对现实生活直面的广度和力度都给人以极深的震撼。 2.从影片表现手法上看,新好莱坞电影在艺术上大量借鉴了欧洲艺术电影的创作经验,电影创作者们在跳出经典好莱坞戏剧电影模式的同时,又吸纳其合理成分,在表现手法上突出电影的影像功能。

好莱坞经典电影中的英语时态

好莱坞经典电影中的英语时态 金燕@ 2009-5-12 17:30 引用通告分类: 未归类 【作者:老罗培训许岑】 我们在初中或高中学习英语语法的时候,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英语的时态。但是,我们通常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做对选择题或填空题上面,而很少接触日常生活中地道准确的英语时态实际应用。所以最后我们只能做对题目,却不会在日常应用英语交流的时候准确地道的使用英语时态,尤其是将来进行时态、现在完成进行时态、使用一般进行时表示将来等比较复杂的英语时态。 我在老罗英语培训开设的“看电影学英语”课程中介绍看电影学英语的好处之一,就包括“使学习者真正掌握地道准确的英语时态并自如地应用”。我们先来看一个在电影中出现的,准确应用英语时态的例子: 在电影《西雅图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中,Annie的未婚夫Walter初次跟Annie 的家人见面,担心自己不被Annie的家人喜欢或接受,就在进门之前问Annie“Am I what they had in mind?”意思就是“我是他们想的那样的吗?”Annie安慰他“Oh, Walter they’ re going to love you!”而在他们见了面,Walter确实被大家喜爱之后,Annie又对Walter 说 “They love you. I told you they would love you and they loved you.” 我们注意上面的这句话的动词“love”的时态,首先是一般现在时,跟着是过去将来时,最后是过去时。我们从上下文意思看出,Annie的这句话是说“他们(现在)是爱你的。我(之前)告诉过你他们(将)会爱你,而他们(刚才见面的时候)确是爱你的。”这句话说得很简洁,没有过多的时间副词来协助,而只用动词时态的变换即达到准确地表达。所以像电影中这么活生生的例句对我们真正掌握英语的时态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终审稿)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 征之比较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由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是一个缓慢发展渐进的过程,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先把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 (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 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4.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例如在奥逊.威尔斯的不朽杰作《公民凯恩》开始时,镜头从报业大亨极尽豪华的“天堂庄园”的大门和大门上“禁止入内”的警告牌缓缓移入,最后则用一个慢慢拉出庄园大门的反向镜头结束全片,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完成了封闭型的循环。

Hollywood__好莱坞英文介绍

好莱坞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的好莱坞,这是一个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地方。最早是由摄影师寻找外景地所发现的,大约在20世纪初,这里便吸引了许多拍摄者,而后是一些为了逃避专利公司控制的小公司和独立制片商们纷纷涌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影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格里菲斯和卓别林等一些电影大师们为美国赢得了世界名誉,华尔街的大财团插手电影业,好莱坞电影城迅速兴起,恰恰适应了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电影也进一步纳入经济机制,成为谋取利润的一部分。资本的雄厚,影片产量的增多,保证了美国电影市场在世界上的倾销,洛杉矶郊外的小村庄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电影城,好莱坞也在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Hollywood is located in the outskirts of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West Coast, this is a yard, a scenic place. Was first found by photographers looking for a location to abou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where they attracted a lot of photographers, and then coming in order to evade(逃避) the patent(专利)control of small companies and independent producers(独立制片商)who have gradually formed a film center. Within a period of time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Griffith and Chaplin film masters for the United States won the World Emeritus(世界名誉), Wall Street's big financial groups to intervene(插手)in the film industry, the rapid rise of Hollywood City, precisely adapte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is period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movies and further into economic mechanism(机制)has become a part of making a profit. Strong capital increase in the production of film, to ensure that the dumping(倾销)of the American film market in the world, the small village eventually became a huge film city on the outskirts of Los Angeles, Hollywood also has virtually become(在无形中成为)synonymous(代名词)with the American movie. 1853年,当时的好莱坞只有一栋房子。到1870年,这里已成为一片兴旺的农田。1886年,房地产商哈维·威尔考克斯在洛杉矶郊区买下了一块了0.6平方公里的地。韦尔考克斯的夫人一次旅行时听到她旁边的一个人说她来自俄亥俄州的一个叫做好莱坞的地方,她很喜欢这个名字,回到加州后,她将苏格兰运来的大批冬青树栽在这里,将她丈夫的农庄改称为“好莱坞”,于是有了好莱坞这个名字。在英语中这个词是冬青树林的意思。 In 1853, Hollywood was only one house. 1870, has become a thriving farmland.1886 Harvey Wilcox, real estate agents in suburban Los Angeles to buy a piece of 0.6 square kilometers of land. Mrs. Wilcox a trip to hear a man next to her said she was from Ohio, a place called Hollywood, and she liked the name, returned to California, her Scottish shipped a large number of holly tree planted here, her husband's farm was renamed the "Hollywood", so with a Hollywood name. In English the word means holly wood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