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不良反应术语表

药品不良反应术语表

药品不良反应术语表
药品不良反应术语表

术语表

缩写词

ADR Adverse drug reaction 药物不良反应

BSE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itis 牛的海绵状脑炎

CIOMS Council for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f Medical Sciences 国际医学组织理事会CJD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Creutzfeldt-Jakob病

FDA Federal Drug Administration 联邦药品管理局

HAI Health Action International 国际健康行动

IFPMA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制药企业联合会国际联盟

MMR Combined vaccine against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German measles) 麻疹、腮腺炎和风疹联合疫苗(德国麻疹)

NDP National drug policy 国家药物政策

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非政府组织

OTC Over-the-counter 非处方

PDE Public drug education 公众的药物教育

PIL Patient information leaflet 病人通知传单

POM Prescription only medicine 单独的药物处方

SPC Summary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产品特性的总结

the UMC the Uppsala Monitoring Centre 乌普萨拉监测中心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卫生组织。

定义

贯穿全文,适用以下定义。

标记星号的词表示它可以术语表有这个术语。

绝对危险度

危险度*是在暴露的人群中。

绝对危险度能够在所有时间(见发病率)或者给定时间(见患病率)里测定的。

也见参考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不良事件

药物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不幸的医疗事件,但是这种事件不一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

同义词:不良感受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在正常的使用情况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者调节生理功能时所发生的有害的和非预期的反应。

相对于不良事件*,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为事件与药物因果关系上,至少被健康专业人员*报告或者评论可能事件与治疗有关。

归因危险度

与危险度(绝对危险度)的区别是暴露的人群和非暴露人群(参考危险度*)的风险。也可以称为额外的风险。

归因危险度是发生结果测定的绝对的比较结果,如:发病率*。

例如:如果暴露人群的出现结果是A,没有出现结果的是B,没有暴露人群出现结果的是C,没

有出现结果的是D,那么,归因危险度的计算就是[A/(A+]-[C/(C+D)]。

如果,在同样的治疗时间内,用X药治疗的人群皮疹的发病率*是35/1,500=0.023,没有用X 药治疗的皮疹的发病率是5/2,000=0.0025,归因危险度就是(35/1,500) - (5/2,000)=0.0205。也见发病率和患病率。

风险/效益分析

在一个特殊的行动步骤下,有利的(有益的)和不利的结果的检验。

消费者

消费者这个术语使用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里,一个人可以是或者可以不是健康保健*或者药物的实际消费者,但是一般公众的所有成员都是潜在的消费者。后面一组的术语一般公众*用于替代消费者。术语病人*是用于医学治疗或者健康保健的实际消费者。

继续教育

通过更进一步的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知识或者技能的提高或者扩大,此通常在正式的教育已经结束之后。

发展中国家

在转向建立已久的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模式过程中的国家。

狭义的“发展中国家”代表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不能精确的定义。这个术语的使用经常反映一个价值的判断,和适用于没有同质性的国家。对于药物警戒*的沟通,以下特征是重要的:公共健康资金不足;医疗服务不足;药物的供给和质量控制不足;与医学和健康保健*沟通相关的文盲和语言问题。

药物

见药品*。

有效的

达到想得到的结果。

有效率的

最小消耗的努力产生的结果。

普通公众

作为社会成员的全体的人。

损害

严重或者周期的出现的频率的方法导致的破坏。

健康保健

由健康专业人员*维护、修复或者改善健康。

健康(保健)专业人员

被训练并且批准向人提供保健的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牙科医生,药剂师,助产士。

除外:兽医

发病率

在一定的人群里超过一定的时间的,发生新病例的风险。

发病率是一个超出时间的(相对于患病率)结果发展的频率的测量。累积发病率是一个比例*(总人口中分出的新病例),经常以百分数表达,并且有特定的时间段。发病率也普遍以一个率*计算(观察时间内总人口中的新病例)。

例如:如果暴露的人群在特定时间内产生结果是A,并且没有产生结果的是B,那么发病率的计

算就是A/(A+。

所以,如果有2500人使用药物X治疗,一年内30人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病率是30/2500每年,或者12/l000 人年。

也见绝对危险度*、参考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适应症

一些症状建议(提示)一个药物或者治疗是可取的或者必需的。

例如:药物X的适应症是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这也表达:药物X适用于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

大众媒体

主要手段是对一般公众沟通

包括:报纸、电台、电视和因特网;新闻记者、编辑等等为机构工作,从事这些沟通。

药品

在作出医学诊断或者去修复、纠正或者调整生理功能时,用于治疗或者预防人类疾病的产品。非处方药品,也可以称为非处方药、非处方产品或者柜台以外(OTC)药物是一种公众不需要处方*就可以得到的药物。非处方药这个概念包含药品*通常可以得到,同时也只有在药房可以得到(见药房只销售药品)。在一些国家,所有的药品只有在药房销售。

狭义的,在这本书中,术语“药物”的解释等同于“药品”。

Odds

发生的概率p除以不发生的概率(1-p)。

Odds率

在一个给定人群的Odds和另一个人群Odds的比值。在病例对照研究中,Odds率是病例(有不良反应的个人)中暴露的(服药)Odds除以对照组(没有不良反应的个体)的Odds。Odds率提供了一个相对危险度*的估计。

病人

等候或者已经接受健康专业人员*的医学照顾或者治疗。这个定义排除了自我医疗的个人,但是

却包括没有疾病或者损伤而服处方药*的个人,如口服避孕药,适应症并不是疾病或者预防疾病。因此,病人习惯于包含所有与健康专业人员*接触的个人。

药物警戒

发现、评价、报告和预防人用药品*的不良反应*。

只有药房销售药品

对于公众只有从药房才可以得到药品*。

参与者

个人、或者团体,在人类的一些方面,如:药物警戒*,具有合法的利益和责任。

开处方

通常用写一张处方来给予药品。

处方者

有开处方*法律许可的健康专业人员*。

一个处方者可以有一个限制的许可,例如允许某种药品*的处方。如:在一些国家,助产士仅仅许可处方口服避孕药。

处方

处方者*发出的,指导或者命令分发和给予药品*。

处方药(POM)

只有有处方*公众才可以得到的药品*。

患病率

在给定的时间点上,给定的人群中,有结果的案例的数目。

患病率是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存在的结果的频率的测量(比较发病率)。它作为比例*计算(病例除以总人数),通常以一个百分数表达。

例如:如果有特殊结果的人数是A,没有的人数是B,那么患病率计算为A/(A+。如此,例如一个5000人的镇有450名哮喘病人,这个镇的哮喘患病率是450/5,000=0.09。

也见绝对危险度*、参考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比例

在研究的人群中,结果的案例数除以总人数。

百分比是比例(病例除以总人数)乘以100。

例如:研究3500名服药X人群。一年里,22个人发生不良反应*Y。比例是450/5,000=0.09;百分比是0.6% (22/3500)×100。

也见发病率*和患病率*。

结果的案例数除以总观察人时间数。

一个率的数字作为一个乘数、反映实际的、或者扩大人数(例如:1000、10000、20000)通常

是一个大数字。

例如A:研究3500名服药X人群。一年里,22个人发生不良反应*Y。率是22/3,500人年等于63/10,000人年(22/3,500)×10,000。

也见发病率*和患病率*。

参考危险度

没有暴露人群的危险度*。也称为基线危险度。

参考危险度可以超过时间(见发病率)或者给定时间(见患病率)测定。

没有暴露的人群作为参考人群,除了暴露因素以外,其它因素尽可能与暴露组接近。

也见归因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相对危险度

暴露人群的危险度*(绝对危险度*)和没有暴露人群的危险度(参考危险度*)的比率。

相对危险度是结果频率测量的相对比较,例如:发病率*。

如:如果暴露组发生结果是A,没有发生结果是B,没有暴露组发生结果的是C,没有发生结果

的是D,相对危险度的计算就是[A/(A+]/[C/(C+D)]。

如果用药X治疗发生皮疹的发病率是35/1,500=0.023,同样时间内,没有用药X治疗的皮疹的发病率是5/2,000=0.0025,相对危险度是(35/l,500)/(5/2,000)=9.3。

也见发病率*和患病率*。

危险度

发生结果的概率。

与损害*相反,危险度的概念不包括结果的严重性。

也见绝对危险度*、参考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智能卡

包含有电脑芯片或者磁条的小塑料卡,用于储存和找会信息,包括:健康的、个人的、税收或者国家保险。

公众

见一般公众*。

**************************************************************************** ********************

不良的事件/ 不良的感受——药物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不幸的医疗事件,但是这种事件不一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

不良反应——药物在正常的使用情况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者调节生理功能时所发生的有害的和非预期的反应。

主动监测系统——以一个连续的预先组织的程序,来收集病例安全信息。

贝叶氏可信传播神经网络(BCPNN)——一个模仿中枢神经细胞的网络(神经网络)的计算机体系,并且使用了逻辑学来确定数据库的一些项目,包括项目联合体与保留或者选择项目的背景的

相比较的失衡。失衡的变化可以作为增加的新资料或者选择的项目的不同模式能够被监测。

利益——个人或者人群的估计收益。也见:效益/风险;效益/危害。

生物制品——一种由人、动物或微生物来源的生物材料制备而成的医学产品(例如血液制品、疫苗、胰岛素)。

利益/危害——利益和危害是积极的和消极的单个的病人主观的定性的体验。除了在现代生活质量研究和少数报告之外,利益和危害通常没有评估。在一个社会水平的利益和危害也可以考虑的,但是必须包括相对的效益和风险,全部结果的在社会的影响和费用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鉴别一组需要研究的非预期药物作用和一组适当的对照组没有的非预期作用。药物与药物事件的关系通过比较出现和没有出现药物事件组的药物的药物暴露的频率来检查。

临床试验——一项在人体进行的药物的系统的研究(包括病人和其他自愿者),为了发现或者检验研究药物的作用和/或不良反应、和/或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达到探索他们的药效和安全性的目的。临床试验一般分I到IV 期。IV 期试验是药物上市后进行,是基于获准上市产品特性进行的,并且通常是上市后监测的形式。

队列研究——一项确定定义的人群,及时随访他们,检查他们的疾病发生率。一项队列研究通常是确定和比较暴露病人和没有暴露的病人或者接受了不同暴露的病人。

补充的/选择性的医学——这些术语被在一些国家的传统医学中可互换使用。他们归诸于广泛的健康保健体系,不是本国传统的一部分,并且没有完整的进入据优势地位的健康保健系统。一个客观的科学的学科通常不会使用指定的临床指标来检验他们。

伪造的药物——在身份和/或内容和/或来源方面,故意的和欺骗性的使用假标签的药物。

药物——为了使接受者收益,而用于调节或者探究生理系统或者病理状态的制药产品中一些物质。药品这个术语习惯于在更宽的意义包含整个明确表达的和注册过的产品,包括介绍和包装、以及伴随的信息。

药物警告——在比最初的药物持有者更宽泛的范围内,通告药物与不良反应可疑联系的通告行为。注意这个术语在不同的上下关系中的使用可能混乱,例如,警告来自于制造商给调整者或者调整者给公众。

效益/风险——药物效益的比率与危害的风险之间的平衡在日常临床实践中使用药物价值的定量的估计。最常用的是两种治疗之间的比较信息。它比上市前有限的和有主题选择性的效益和风险的预期信息更有用。

伦理委员会——一个独立的机构(一个回顾性部门或者一个制度上的、地区的或者国家委员会),由医学专业人员和非医学人员组成,他们的责任是检验安全性、完整性和特殊临床试验中参与者***的保护,并且考虑试验的一般道德规范,从而使公众放心。应该建立并运行伦理委员会,以便使他们的任务在偏见和管理试验的那些人的影响下能够自由的完成。

普药(多个来源的药品)——术语“普药”在不同权限上有点不同含义。普药能够以非所有者同意的名字或者新品牌(所有者)的名字两种情况上市。他们通常有意用于替代发明者的产品,通常没有发明公司的许可制造,并且在专利和其它排他的权利期满以后上市。

植物药——包括药草、草本植物的原料、用草本植物准备和制成的草本植物产品。

国际协调会议(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的国际协调会议是一个使欧洲、日本和美国,以及三个地区的制药工业的专家一起讨论科学的和技术的产品注册方面的计划。

疗效缺乏——药物在为了产生已经以前的科学研究确定的预期作用的非预期的失败。

国家药物警戒中心——一个单一的、政府的经过验证的中心(或者完整的中心),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具有对所有药物安全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比较、分析和提出建议的临床的和科学的专门技术。

药物流行病学——在大的人群中的药物使用和作用的研究。

药物警戒——发现、评估、理解和预防不良作用或者一些其它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和活动。

处方事件监测——人群中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而创造的系统。要求处方者报告所有的事件,不管它们是否是可疑的不良事件,用于鉴别分析接受指定药物的病人。

产品职位——可以论证的过程,作为应用于产品(包括包装)开发、制造、上市、使用和配置中的,商业可以确定和管理它的安全的、健康的和周围的职能。

记录联接——包含两个或更多记录的集合信息的方法,例如不同的医学图表和象出生、死亡证书的各种记录。这使得相距遥远在时间和空间上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重要健康事件的关联成为可能。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确定意义或者鉴别危险的价值的复杂的过程,并且估计被过程涉及或者影响的危险。

风险管理——制订关于危险、或者降低事故影响或概率的行动的决议。

副作用——药物在正常的剂量下使用所发生的一些意外的作用,这些作用是与药物的药理学特性有关的。

信号——报告的药物与不良事件可能的因果关系的信息,这种关系不知道或者以前的文献资料不能完全证明。通常需要不止单个报告来产生一个信号,依赖于事件的严肃性和信息的质量。

自发报告——是指健康专业人员和制药厂商自发的向国家管理当局提交药物不良事件的病例报告的系统。

传统医学——是对于不同的文化,在理论、信仰和本土经验基础上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总和。无论它是否能解释,它已用于健康的维持以及预防、诊断、改善和或治疗生理和心理疾病。术语“补充的医学”/“选择的医学”/“非常规医学”在一些国家与传统医学相互转变使用。

意外的不良反应——一种不良反应,其本性或者严重性不与国内标明或者市场审定、或药物的特性相一致。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填写示例及填写说明

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 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报告类型:新的□严重□一般□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个人□

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示例 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1.《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应填写真实事件,报表所列患者信息及怀疑药品信息项目必须真实、完整、准确。 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写字迹要清晰,其中选择项画“√”,叙述项应准确、简明,不得有缺漏项。 3. 新的□严重□一般□ (1)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根据不良反应/事件损害的严重程度,不良反应/事件可能是新的严重的,也可能是新的一般的。(2)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 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着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3)一般:指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以外的所有不良反应。 4. 单位名称:必须填写单位的完整全称,如日照市人民医院。 5. 部门:应填写科室的标准全称,如:消化内科、普外三科等。 6. 电话:填写报告部门(即科室)的电话。 7. 报告日期:指上交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时间。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30日内报告。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8.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真实全名。 9. 体重:以千克为单位。如果不知道准确体重,请做一个最佳的估计。 10. 联系方式:最好填写患者的联系电话,也可填写患者的通信地址。 11. 家族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及既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情况:请选择正确选项。如果选择“有”,则在报告的空白处清晰叙述。 12. 不良反应/事件名称:应填写不良反应中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 13.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应填写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确切时间。 14. 病历(门诊)号:请如实填写,便于查找病例,具体分析不良反应/事件。 15. 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等)及处理情况: 不良反应过程描述应具体、规范,须体现出“3个时间、3个项目和2个尽可能”。 *3个时间:①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②采取措施干预不良反应的时间;③不良反应终结的时间; *3个项目:①第一次药品不良反应出现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②药品不良反应动态变化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采取的干预措施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的填写要求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写要求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调查、分析、评价、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每季度集中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其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 (一)填写注意事项: 1.《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的填报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 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是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的重要档案资料,手工报表需要长期保存,因此需用钢笔、签字笔书写,填写内容、签署意见(包括有关人员的签字)字迹要清楚,不得用报告表中未规定的符号、代号、不通用的缩写形式和花体式签名。其中选择项画“√”,叙述项应准确、完整、简明,不得有缺漏项。 3.每一个病人填写一张报告表。 4.个人报告建议由专业人员填写,可以是诊治医务人员、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专(兼)职人员及专业监测机构人员。 5.尽可能详细地填写报告表中所要求的项目。有些内容无法获得时,填写“不详。 6.对于报告表中的描述性内容,如果报告表提供的空间不够,可另附A4纸说明。在纸的顶部注明“附件”,所有的附件应按顺序标明页码,附件中必须指出描述项目的名称。

7.补充报告:如需作补充报告时,请注意与原报表编号保持一致,并在报告左上方注明“补充报告”,与原报表重复的部分可不必再填写。补充报告也可不填写报告表,只需附纸说明补充内容即可,但须注明原报表编号、单位名称、补充报告时间、报告人。 (二)填写详细要求 1.新的、严重、一般: 新的ADR: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ADR。 严重ADR: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⑴引起死亡; ⑵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⑶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⑷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⑸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一般的ADR:是指除新的、严重的ADR以外的所有ADR。 2.单位名称:填写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的完整全称。如:“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不可填“一院”。 3.部门:填写报告单位的具体报告部门, 应填写标准全称或简称,如:“普通外科二病房”或“普外二”,如连锁药店应填具体的门店,零售药店可填写药店名称。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模板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部分项目填报注意事项 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名称及描述 1.如果患者出现皮疹伴瘙痒,不要把二者同时列为一个不良反应,应当分类描述为“皮疹;瘙痒”, 对于皮疹的发生部位、大约形态进行描述; 2.如果患者发生多种过敏反应,就不用分类描述,直接描述为“过敏反应”或是“过敏样反应”;不属于过敏反应的其他症状,应当分类描述; 3.如果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就必须描述患者的临床表现(包含呼吸道阻塞、微循环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皮肤过敏症状)及体征; 例如头晕、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胸闷、腹痛、出汗、脉搏增快及血压下降等;此时相应的体征进行描述,如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还包含不良反应发生前后的症状和体征的动态变化。 4.如果患者出现血象异常,要将不良反应发生前后相应指标、实验室检查进行描述; 例如患者白细胞降低,此时就需要提供患者入院时(或服药前)白细胞指数,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是监测的白细胞指数以及采取措施停药后患者白细胞有所恢复的指数。

5.如果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例如腹泻、呕吐等,请具体描述一哈相关的症状; 例如腹泻,一日几次、什么性状;呕血,一日几次、颜色等性状;呕吐,一日几次、内容物是什么。 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转归 1、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以后,主要采取的治疗措施要进行描述。例如立即停药,给与抗过敏治疗(过敏反应)、给与升白细胞治疗(白细胞下降)、给与物理降温(高热)等对症治疗。具体的治疗措施,例如给与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要尽量详细描述对症治疗的药物及剂量。 2、药品不良反应的转归,要尽量描述采取对症治疗之后患者的转归。有的医疗机构在患者刚刚发生不良反应,采取措施尚未缓解的时候就立即上报,这种是不规范的。 国家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上报时限。大家应当按照规定时限完整的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上报。 备注:提供一个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写模板(见附表),供大家参考。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示例及填写说明

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 首次报告□ 跟踪报告□ 编码: 报告类型:新的□ 严重□ 一般□ 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 经营企业□ 生产企业□ 个人□ 不良反应事件名称: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年月日不良反应/ 事件过程描述(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等)及处理情况(可附页) 不良反应/ 事件的结果:痊愈□好转□ 未好转□ 不详□ 有后遗症□ 表现: 死亡□ 直接死因:死亡时间:年月日 停药或减量后,反应/ 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是□ 否□不明□ 未停药或未减量□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 事件?是□ 否□ 不明□ 未再使用□

电子邮箱: 签名:××× 药 品 不 良 反 应 / 事 件 报 告 表示例 不良反应 / 事件过程描述(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等)及处理情况(可附页) 一般格式为:患者因×××疾病于×××月×××日(必要时应详细到×××时分)以×××途径给予×××药品,×××剂量,用药×× ×时间出现×××反应(反应描述须明确、具体) ,×××时间后给予是否停药及×××处理(包括以×××途径给予×××药品及×××剂 和其他处理措施) ,处理后×××时间患者转归情况。 对原患疾病的影响: 不明显□ 病程延长□ 病情加重□ 导致后遗症□ 导致死亡□ 报告人评价: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可能无关□ 待评价□ 无法评价□ 签名:××× 报告单位评价: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可能无关□ 待评价□ 无法评价□ 签名:××× 报告人信息 患者姓名:××× 性别:男□女□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或年龄: ×× 民族:×× 体重( kg ):×× 联系方式:×××××× 原患疾病:指患者此次入 诊的主要疾病(如果有多 疾病可以补充在相关重要 是备注里面),不能写字 院或就 种慢性 信息或 母缩写。 医院名称:三亚市中医院 病历号 / 门诊号:××××(务必 填写) 既往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有□需提供药品通用名称及具体反应 无□ 不详□ 家族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有□需提供药品通用名称及具体反应 无□ 不详□ 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 其他□ 相关重要信息: 吸烟史□ 饮酒史□ 妊娠期□ 肝病史□ 肾病史□ 过敏史□此处是提供有否食物等过敏史 首次报告□ 跟踪报告□ 报告类型:新的□ 严重□ 一般□ 编码: 经营企业□ 生产企业□ 个人□ 其他□ 药 品 批准文号 商品 名称 通用名称 (含剂型) 生产厂 家 生产批号 用法用量 (次剂量、 途径、 日次数) 用药起止时 间 用药原因 怀 疑 药 品 国药准字 此处填写药品的 通用名 称。注射剂 包含注射液和粉 针剂,请认真选择 正确剂型 本次使用药 物的生产批 号 包括每次用药剂 量、 给药途径、 每日给药 次数, 例如,5mg , 口服, 每日 2 次。 指使用药品 的同 一剂量 的开始时 间 和停止时间 填写使用该药品的原因,应详 细填 写。例如:患者高血压病 史,此次因肺部感染而注射氨 苄青霉素引起不良反应,用药 原因栏应填写肺部 感染 并 用 药 品 同上 量, 不良反应 / 事件的结果:痊愈□ 死亡□ 好转□ 直接死因: 未好转□ 不详□ 有后遗症□ 表现: 死亡时间:× 年 × 月 × 日 停药或减量后,反应 / 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 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 / 事件? 是□ 否□ 是□ 否□ 不明□ 不明□ 未停药或未减量□ 未再使用□ 关联性评价 联系电话:务必正确填写 职业:医生□ 药师□ 护士□ 其他□ 不良反应 / 事件名称:应填写不良反应中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 不良反应 / 事件发生时间:× 年 × 月× 日(应填写发生不良反应 / 事件 的确切时间)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模版)

附表1 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书写模版)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部分项目填报注意事项 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名称及描述 1.如果患者出现皮疹伴瘙痒,不要把二者同时列为一个不良反应,应当分类描述为“皮疹;瘙痒”, 对于皮疹得发生部位、大约形态进行描述; 2.如果患者发生多种过敏反应,就不用分类描述,直接描述为“过敏反应”或就是“过敏样反应”;不属于过敏反应得其她症状,应当分类描述; 3.如果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就必须描述患者得临床表现(包含呼吸道阻塞、微循环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皮肤过敏症状)及体征; 例如头晕、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胸闷、腹痛、出汗、脉搏增快及血压下降等;此时相应得体征进行描述,如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还包含不良反应发生前后得症状与体征得动态变化。 4.如果患者出现血象异常,要将不良反应发生前后相应指标、实验室检查进行描述; 例如患者白细胞降低,此时就需要提供患者入院时(或服药前)白细胞指数,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就是监测得白细胞指数以及采取措施停药后患者白细胞有所

恢复得指数。 5.如果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例如腹泻、呕吐等,请具体描述一哈相关得症状; 例如腹泻,一日几次、什么性状;呕血,一日几次、颜色等性状;呕吐,一日几次、内容物就是什么。 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后采取得措施及转归 1、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以后,主要采取得治疗措施要进行描述。例如立即停药,给与抗过敏治疗(过敏反应)、给与升白细胞治疗(白细胞下降)、给与物理降温(高热)等对症治疗。具体得治疗措施,例如给与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要尽量详细描述对症治疗得药物及剂量。 2、药品不良反应得转归,要尽量描述采取对症治疗之后患者得转归。有得医疗机构在患者刚刚发生不良反应,采取措施尚未缓解得时候就立即上报,这种就是不规范得。 国家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得上报时限。大家应当按照规定时限完整得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上报。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流程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流程 一般的ADR/ADE病例报告流程 发现ADR/ADE病例 填写ADR/ADE报告表 于发现之日起10日内向ADR监测组报送报告表 分类整理报告表 ADR/ADE病例分析评价~签署关联性评价意见 将关联性评将ADR/ADE报告按规定时限 价意见反馈表信息输入ADR上报市ADR 报告者监测组报告表数监测中心 (以书面形式) 据库 新的、严重的ADR/ADE病例报告流程 发现新的、严重的ADR/ADE病 例 立即填写ADR/ADE报告表 于发现之日起7日内向ADR监测组报送报告表 分类整理报告表 组织专家分析评价~签署关联性评价意见 将ADR/ADE报告将关联性评于发现之日 表信息输入ADR价意见反馈起15日内上 监测组报告表数报告者报市ADR监据库 (以书面形式) 测中心 死亡的、群体性的ADR/ADE病例报告流程 发现死亡的、群体性的ADR/ADE病例 立即报告ADR监测组、医务处

立即报告市ADR立即组织核查 监测中心和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填写报告表 及时向ADR监测组报送报告表 及时分类整理报告表 及时填写报告表 及时组织专家分析评价~ 签署关联性评价意见 将ADR/ADE报告将关联性评及时报告市表信息输入ADR价意见反馈ADR监测中 监测组报告表数报告者心 据库 (以书面形式) 下面是诗情画意的句子欣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 谢谢!!!!! 1.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 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3. 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4. 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5. 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 6. 我不是我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7.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8. 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9. 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 10.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11. 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12.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13.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14. 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15. 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16.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17. 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18.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19.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20.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1. 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22. 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23. 人天自两空,何相忘,何笑何惊人。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 ※新的□严重□一般□医疗卫生机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个人□编码□□□□□□□□□□□□□□□□□□□单位名称:部门:※电话:※报告日期:年月日 ※电话: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停药或减量后,反应/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是□否□不明□未停药或未减量□ ※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事件?是□否□不明□未再使用□ PS: 用法用量: 用量:___(毫升、微升、毫克、微克、粒、片、等……) 给药途径:____(静滴、肌注、皮下注射、口服、含服、外用等……) 不良反应/事件需填写具体症状,如: 皮肤反应:皮疹、斑丘疹、皮炎、荨麻疹、风团、水疱、瘙痒、面部水肿、眼睑水肿、皮肤红肿、硬结、局部发热、皮肤发冷、出汗、出血点、皮肤潮红等 胃肠道反应:恶心、反胃、反酸、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次数增加、胃不适、便秘、便血、口干、口(舌)麻木、口腔金属味、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大小便失禁等 全身系统:胸闷、发热、寒战、颤抖、抖动、乏力、食欲不振等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麻木、抽搞、癒痛、感觉异常、意识模糊、意识丧失、晕厥、牙关紧闭、反应迟钝、嗜睡、兴奋、坐立不安、烦躁、幻觉等 心血管系统:心慌、心悸、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心区不适、心动过缓、心脏停搏、紫绀、血压降低、血压升高、休克等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咽喉不适、喉头水肿、咽喉发紧、喉部窒息感、舌水肿、哮喘等 肾功能:肾功能异常、无尿、少尿、排尿困难、肾衰竭等 肝功能: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黄疸、肝功能衰竭等。 其他:静脉炎、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牙龈出血、鼻出血(主要针对抗凝血药和容易导致出血的药面色苍白、月经紊乱、耳鸣、味觉异常、肌肉疼痛、骨髓抑制(血小板、白细胞、粒细胞等减少)、 肌肉痛、胸痛、腰痛等。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渗出性红斑、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 ?胃肠系统损害: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出血、呕血、肠梗阻 ?呼吸系统损害:支气管痉挛、哮喘、呼吸抑制、呼吸困难、喉水肿、肺水肿 ?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锥体外系病、张力亢进、语言障碍、舌麻痹、脑水肿、惊厥、昏迷 ?红细胞异常:溶血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抑制 ?心率及心律紊乱:心脏停搏、房颤 ?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紫绀、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低血压 ?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异常: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 ?心外血管损害:脑出血、过敏性紫癜 ?肝胆系统损害:肝炎、肝细胞损害、肝功能异常 ?神经紊乱:谵妄、意识模糊 ?血小板和出血,凝血障碍: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非特异性出血 ?泌尿系统损害:血尿、肾功能异常、排尿困难、尿潴留、急性肾衰竭 ?代谢和营养障碍:痛风、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血糖昏迷、低血糖、低血钾、低钠血症 ?肌肉骨骼系统损害:肌痛、肌病、横纹肌溶解

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一、药品不良反应类型统计: 2016年我院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79例,其中严重报告3例,占1.68%;新的严重报告2例,占1.12%;一般报告120例,占67.04%;新的一般报告54例,占30.16%。 二、按药品种类统计 化学药品不良反应上报166例,占92.7%;中成药品不良反应上报13例,占7.3%。详见见表1: 表1 按药品种类上报情况表

三、按药理作用统计 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上报112例,占62.57%;非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上报67例,占37.43%。见表2: 表2 按药理作用上报情况表 四、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硝基咪唑类上报6例,占5.36%;头孢菌素类上报36例,占32.14%;青霉素类上报1例,占0.89%;其他B-内酰胺类上报5例,占4.46%;喹诺酮类上报54例,占48.12%;大环内酯类上报3例,占2.68%;其他抗生素上报6例,占5.36%;抗病毒药品上报1例,占0.89%。见表3: 表3 抗感染药品ADR上报情况表

五、报告科室分布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来自全院18科室,其中住院患者162例,门急诊患者17例。详见表4: 表4 ADR科室上报情况表

六、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性别和年龄分布 在报告的179例ADR中,男性75例,女性104例。年龄分布区间为1-90岁,具体情况见表5: 表5 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七、用药途径情况分析: 用药途径包括静脉给药及口服、皮下注射等。最常见仍为静脉滴注,占%。详见表6 表6 给药途径情况表

八、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器官及表现情况分析 上报的ADR涉及的系统损害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症状为皮疹、瘙痒等,具体内容见表7: 表7 药物不良反应所涉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情况

2018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医院2018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选取××××医院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共259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对药品不良反应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59例ADR报告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1.结果统计: 通过对××××医院259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出各ADR报告根据不同条件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1)患者的一般情况与ADR的关系:259例ADR报告中,男性130例(50.19%),女性129例(49.81%);患者中年龄最小者9个月,最大90岁,ADR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见表1。 表1 ADR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统计表 一般新的一般严重总计年龄(岁) 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例数0-6 13 6.47% 0 0.00% 2 7.14% 15 7-14 3 1.49% 0 0.00% 0 0.00% 3 15-30 23 11.44% 4 13.33% 1 3.57% 28 31-44 35 17.41% 5 16.67% 4 14.28% 44 45-60 54 26.87% 11 36.67% 10 35.71% 75 61岁及以上73 36.31% 10 33.33% 11 39.28% 94 总计201 100.00% 30 100.00% 28 100.00% 259

(2)ADR与给药途径的关系:259例ADR报告涉及的给药途径有静脉给药(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微量泵给药)、口服给药、肌内注射、吸入给药、皮下注射及外用给药。其中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口服给药,具体情况详见表2。 表2 不同给药途径的ADR发生情况统计表 一般新的一般严重总计给药途径 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例数静脉给药147 73.13% 26 86.67% 22 78.57% 195 口服给药33 16.42% 4 13.33% 2 7.14% 39 肌内注射10 4.98% 0 0.00% 0 0.00% 10 吸入给药 6 2.99% 0 0.00% 3 10.71% 9 皮下注射 3 1.49% 0 0.00% 0 0.00% 3 外用给药 2 0.99% 0 0.00% 1 3.57% 3 总计201 100.00% 30 100.00% 28 100.00% 259 (3)ADR与药品种类分布的关系:将导致259例ADR的药品进行分类,发生例数较多的药品依次为抗感染药物(16.99%)、中成药制剂(13.13%)、心脑血管疾病药物(11.58%)、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0.04%)和抗肿瘤药物(9.27%),具体情况详见表3。在发生不良反应的44例抗感染药物中,例数较多的品种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详见表4。 2

新的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登记与处理程序

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登记与处理程序 (试行) 1.目的:明确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登记要求,分类办法,登记范围,规范报告登记与处理过程,确保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的顺利进行,制订本程序。 2.责任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岗位的工作人员。 3.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4.登记制度: 各市级中心监测机构要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登记制度,收到报告后进行登记。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药品不良反应分析评价过程中所有的新的和严重的病例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登记内容应包括:报告编码、药品通用名称、患者姓名、报告单位、报告时间、收到时间、上报时间、生产企业、药品批号、不良反应名称、报告类别。新的一般和新的严重需要注明新的不良反应名称。严重的需要注明转归情况。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实行分类登记制,按“新的一般”、“严重的”和“新的严重”进行登记。 5.处理程序 每天要按时登陆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查看是否有上报的新的

或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 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报告时限,确认不良反应报告的上报时限是否符合规定的时限要求。不符合规定的转入退回程序。 根据该怀疑药品说明书,分析不良反应报告是否属于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属一般的不良反应报告则修改完善,按照一般报告的上报程序进行上报。 对于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应认真核对报告的真实、完整、准确性及填写内容,缺少项目,内容填写不祥,或填写不正确的,必须及时与报告单位或报告人联系,复核报告内容,补充资料。 如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到补充资料,应敦促报告单位及时上报补充资料。无法补充资料的,予以退回并登记。 对报告进行关联性评价。 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应于15日内报告,市级中心于接到报告之日起3日内审核、评价上报省级中心,省级中心于3日内审核上报国家中心。死亡病例及时上报,同时抄报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河南省卫生厅。 对项报告时限超期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应予以退回,并进行退回登记(登记表见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退回制度-附件)。 对项不符合要求的报告,应及时退回便于报告单位补充资料,并进行退回登记,同时与报告人或市级中心评价人员联系进行说明。 所有合格的新的和严重的病例报告在上报之前要进行登记(登记表见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登记与处理程序-附件)。 6.附件: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登记表(电子表)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模版)

附表1 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表(书写模版)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部分项目填报注意事项 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名称及描述 1.如果患者出现皮疹伴瘙痒,不要把二者同时列为一个不良反应,应当分类描述为“皮疹;瘙痒”, 对于皮疹的发生部位、大约形态进行描述; 2.如果患者发生多种过敏反应,就不用分类描述,直接描述为“过敏反应”或是“过敏样反应”;不属于过敏反应的其他症状,应当分类描述; 3.如果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就必须描述患者的临床表现(包含呼吸道阻塞、微循环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皮肤过敏症状)及体征; 例如头晕、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胸闷、腹痛、出汗、脉搏增快及血压下降等;此时相应的体征进行描述,如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还包含不良反应发生前后的症状和体征的动态变化。 4.如果患者出现血象异常,要将不良反应发生前后相应指标、实验室检查进行描述; 例如患者白细胞降低,此时就需要提供患者入院时(或服药前)白细胞指数,

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是监测的白细胞指数以及采取措施停药后患者白细胞有所恢复的指数。 5.如果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例如腹泻、呕吐等,请具体描述一哈相关的症状; 例如腹泻,一日几次、什么性状;呕血,一日几次、颜色等性状;呕吐,一日几次、内容物是什么。 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转归 1、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以后,主要采取的治疗措施要进行描述。例如立即停药,给与抗过敏治疗(过敏反应)、给与升白细胞治疗(白细胞下降)、给与物理降温(高热)等对症治疗。具体的治疗措施,例如给与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要尽量详细描述对症治疗的药物及剂量。 2、药品不良反应的转归,要尽量描述采取对症治疗之后患者的转归。有的医疗机构在患者刚刚发生不良反应,采取措施尚未缓解的时候就立即上报,这种是不规范的。 国家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上报时限。大家应当按照规定时限完整的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上报。

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登记表

附表1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报告类型:新的□严重□一般□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个人□其他□ 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出生日期:年月日 或年龄: 民族:体重(kg):联系方式: 原患疾病:医院名称: 既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有□无□不详□ 病历号/门诊号:家族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有□无□不详□ 相关重要信息:吸烟史□饮酒史□妊娠期□肝病史□肾病史□过敏史□其他□ 药品批准文号商品名称 通用名称 (含剂型) 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用法用量 (次剂量、途径、日次 数) 用药起止时间用药原因 怀 疑 药 品 并 用 药 品 不良反应/事件名称: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年月日 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等)及处理情况(可附页): 不良反应/事件的结果:痊愈□好转□未好转□不详□有后遗症□表现: 死亡□直接死因:死亡时间:年月日 停药或减量后,反应/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是□否□不明□未停药或未减量□ 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事件?是□否□不明□未再使用□ 对原患疾病的影响:不明显□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导致后遗症□导致死亡□ 关联性评价报告人评价: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签名:报告单位评价: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签名: 联系电话:职业:医生□药师□护士□其他□ 报告人信息 电子邮箱:签名: 报告单位信息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报告日期:年月日 生产企业请 填写信息来源 医疗机构□经营企业□个人□文献报道□上市后研究□其他□备注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 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报告时限 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或者获知之日起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30日内报告。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其他说明 怀疑药品:是指患者使用的怀疑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药品。 并用药品: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的其他用药情况,包括患者自行购买的药品或中草药等。 用法用量:包括每次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每日给药次数,例如,5mg,口服,每日2次。 报告的处理 所有的报告将会录入数据库,专业人员会分析药品和不良反应/事件之间的关系。根据药品风险的普遍性或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如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警示信息,更新药品如何安全使用的信息等。在极少数情况下,当认为药品的风险大于效益时,药品也会撤市。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国家)

制表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报告表 新的□严重□一般□医疗卫生机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个人□编码□□□□□□□□□□□□□□□□□□□ 单位名称:部门:电话:报告日期:年月日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1.用药与不良反应/事件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有□无□ 2.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是□否□不明□ 3.停药或减量后,反应/事件是否消失或减轻?是□否□不明□未停药或未减量□ 4.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后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事件?是□否□不明□未再使用□ 5.反应/事件是否可用并用药的作用、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释?是□否□不明□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①引起死亡□ ②致畸、致癌或出生缺陷□ ③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④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编码规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区)县(区)单位年代流水号 □□□□□□□□□□□□□□□□□□□ 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编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填写。 单位编码第一位如下填写:医疗机构1、军队医院2、计生机构3、生产企业4、经营企业5。 个人报告单位编码一栏填写6000 ◇注:通用名称一栏,首次获准进口5年内的进口品种用*注明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信地址:北京市崇文区法华南里11号楼二层通信地址: 邮编:100061 邮编: 电话:(010)67164979 电话: 传真:(010)67184951 传真: E – mail :report@https://www.doczj.com/doc/2c12082815.html, E – mail: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表 报告类型:新的□严重□一般□首次报告□跟踪报告□报告来源: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其他□ 除非得到允许,报告表中的个人信息将予以保密。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事件: 1) 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著的或永久的人体伤残或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6)其他有意义的重要医学事件。如,尽管事件不会立即危及生命或导致死亡和/或需住院,但为了预防出现任一上述所列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治疗,通常也被认为是严重的。 关联性评价说明: 肯定: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停药以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可能加重(即激发试验阳性),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并已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 很可能:无重复用药史,余同“肯定”,或虽然有合并用药,但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可能:用药与反应发生时间关系密切,同时有文献资料佐证;但引发ADR/ADE的药品不止一种,或原患疾病病情进展因素不能排除。 可能无关:ADR/ADE与用药时间相关性不密切,反应表现与已知该药的ADR/ADE不吻合,原患疾病发展同样可能有类似的临床表现。 待评价:报表内容填写不齐全,等待补充后再评价,或因果关系难以定论,缺乏文献佐证。 无法评价:报表缺项太多,因果关系难以定论,资料又无法补充。 其他说明 合并用药: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得其他用药情况,其中也包括患者自行购买的药品或中草药等。 报告的处理 所有的报告将会录入数据库,专业人员会分析药品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我们会考虑风险是否普遍或严重,然后决定我们是否需要采取行动,例如在药品说明书中加入警示信息,更新药品如何安全使用的信息,如,限制使用剂量或在某些特定人群中限制使用。极少数情况下,我们会把产品撤市,只有当我们认为产品的风险大于效益时。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示例及填写说明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 写示例及填写说明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表 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报告类型:新的□严重□一般□报告单位类别:医疗机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个人

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表示例 首次报告□跟踪报告□编码:

1.《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应填写真实事件,报表所列患者信息及怀疑药品信息项目必须真实、完整、准确。 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写字迹要清晰,其中选择项画“√”,叙述项应准确、简明,不得有缺漏项。 3. 新的□严重□一般□ (1)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根据不良反应/事件损害的严重程度,不良反应/事件可能是新的严重的,也可能是新的一般的。(2)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 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着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3)一般:指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以外的所有不良反应。 4. 单位名称:必须填写单位的完整全称,如日照市人民医院。 5. 部门:应填写科室的标准全称,如:消化内科、普外三科等。 6. 电话:填写报告部门(即科室)的电话。 7. 报告日期:指上交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时间。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30日内报告。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8.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真实全名。 9. 体重:以千克为单位。如果不知道准确体重,请做一个最佳的估计。 10. 联系方式:最好填写患者的联系电话,也可填写患者的通信地址。 11. 家族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及既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情况:请选择正确选项。如果选择“有”,则在报告的空白处清晰叙述。 12. 不良反应/事件名称:应填写不良反应中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 13.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应填写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确切时间。 14. 病历(门诊)号:请如实填写,便于查找病例,具体分析不良反应/事件。 15. 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包括症状、体征、临床检验等)及处理情况: 不良反应过程描述应具体、规范,须体现出“3个时间、3个项目和2个尽可能”。 *3个时间:①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②采取措施干预不良反应的时间;③不良反应终结的时间;

药品不良反应上报表空表

药品不良反应上报表空表 药品不良反应 / 事件报告表 新的□ 严重□一般□ 医疗卫生机构□ 生产企业经营企业□ 个人□ 编码 □□□□□□□□□□□□□□□□□□□ 单位名称:部门:电话:报告日期:年月日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① 引起死亡□ ② 致畸、致癌或出生缺陷□ ③ 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 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④ 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⑤ 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编码规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区)县(区)单位年代流水号□□ □□ □□ □□□□ □□□□ □□□□□ 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编 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填写。单位编码第一位如下填写:医疗机构1、军队医院2、计生机构3、生产企业4、经营企业5。个人报告单位编码一栏填写6000 ◇ 注:通用名称一栏,首次获准进口5年内的进口品种用*注明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信地址:北京市崇文区 法华南里11号楼二层通信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448号9楼邮编:100061 邮编:210002 电话:(010)67164979 电话:(025)86646321 传真:(010)67184951 传真:(025)86646334 E – mail :report@https://www.doczj.com/doc/2c12082815.html, E – mail: jiangsu@https://www.doczj.com/doc/2c12082815.html, 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要求 药品生产企业报告要求 1. 填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2. 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3. 药品说明书(进口药品还须报送国外药品说明书); 4. 产品注册、再注册时间,是否在监测期内(进口药是否为首次获准进口5年内); 5. 产品状态(是否是国家基本药物、国家非处方药、国家医疗保险药品、中药保护品种) ; 6. 国内上年度的销售量和销售范围; 7. 境外使用情况(包括注册国家、注册时间) ; 8. 变更情况(药品成分或处方、质量标准、生产工艺、说明书变更情况); 9. 国 内外临床安全性研究及有关文献报道情况;

2018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8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二、 1. 资料来源:医院各科室上报。 三、 2.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别对5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调查,并对上述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评价。 二、结果与分析 1. 性别与年龄分布 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3例(60%),女性患者2例(40%),患者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81岁,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发生ADR的年龄与性别分布(例) 性别1岁以 下1-9岁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 合 计 构成比例/% 男性0 1 0 0 0 1 0 1 3 60 女性0 0 0 0 0 0 0 2 2 40 合计0 1 0 0 0 1 0 3 5 构成比例/% 0 20 0 0 0 20 0 60 100 2.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药物ADR发生率与给药途径密切相关,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有例4(占80%)。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见表2。 表2: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给药途径例数构成比例/% 肌肉注射 1 20 静脉给药 4 80 口服给药0 0 局部给药0 0 吸入给药0 0 合计 5 100 3.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引发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为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3。

表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累及器官或 系统例数构成 比例/% 主要临床表现 皮肤及其附 件 4 80 全身或局部皮疹、瘙痒、红肿、药疹、荨麻疹、皮 炎 消化系统 0 0 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肝功能异常 神经系统 1 20 头痛、头晕、失眠、嗜睡、耳鸣、烦躁、肢体麻木、抖动呼吸系统 0 0 气短、咳嗽、呼吸困难 全身反应 0 0 过敏样反应、寒战、发热、过敏性休克、水肿 泌尿系统 0 0 血尿、排尿困难、急性肾功能衰竭、头皮发麻、其他 0 0 眼结膜出血、关节疼痛 合计 5 100 4.ADR报告中涉及药品种类 5例患者中共涉及3种药品。引起ADR药品种类、例数及构成比例见表4。 表4:ADR报告中涉及药品种类例数及构成比例 药物类别例数构成比(%) 抗菌药物 4 80 消化系统药物0 0 中药制剂0 0 呼吸系统药物0 0 抗肿瘤药物0 0 神经系统药物0 0 营养药物0 0 抗过敏药0 0 激素类药物0 0 止痛药0 0 妇科用药0 0 增强免疫类药物0 0 造影剂0 0 其他 1 20 合计 5 100 三、讨论与整改措施 2018年度ADR发生共5例,其中全部集中于2018年上半年。2018年上半年,ADR发生率男性大于女性,男性ADR发生率为60%,这可与统计例数少有关。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目的:为了加强对经营药品的安全监管,严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管理,确保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期,特制定本制度。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3、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管理。 4、职责:质量管理部门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 ⑴药品不良反应(英文简称ADR),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主要包括药品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等。 ⑵各部门全体员工应注意收集所经营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及时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上报质量管理部。 ⑶质量管理部应定期收集、汇总、分析各部门填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按规定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站报告。 6、相关文件及记录: 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管理程序 1、目的:规范药品不良反应的管理。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3、范围:适用于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r Drug Reaction 简称ADR)的监测、报告、处理及跟踪。 4、职责:业务部、质量管理部对本程序实施负责。 5、程序: ⑴ADR的处理原则 A、质量管理部在接到不良反应投诉信息反馈后要立即填写《用户投诉记录》,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评估,并按批准的工作程序及时处理。 B、根据检验情况确认属对方保存不当或其他原因引起产品质量问题的,用户投诉负责人要发书面形式向用户解释清楚,语气要委婉,意见要明确。 C、根据检验情况确认属产品质量问题的,提出处理意见(退货或换货),总经理批准签名后书面通知用户,协商解决。 D、根据业务部调查,药品存在严重毒副作用的,总经理应召集有关部门(质量管理部、储运部、业务部等),必要时请有经验的医生参加,迅速磋商,做出药品紧急回收决定。 E、根据业务部调查,不良反应是由于临床用药方法不当或医生指导用药不当的,应及时与病人和医生进行沟通、解释。 F、属于尚未发现的不良反应,就采取紧急的补救措施,一方面禁止该药品流入市场,另一方面应从各方面查找原因,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⑵ADR的处理程序 A、不良反应(ADR)的反馈及登记 a、公司员工收到用户的ADR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将信息以书面形式或电话、电传反馈到直接领导和质量管理部,反馈的ADR 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