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目录

第一部分概论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

1.城市经营理论研究

资源及城市资源系统的构成

城市经营的基本概念

城市经营的功能体系

城市经营的原则

城市经营的方式与城市经营的基本原则

2.武汉市城市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土地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公用房产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交通设施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水资源及水务设施经营现状

武汉市其它建设资源及经营现状

3.对策及建议

防范土地储备制度实施法律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公用房产资源经营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交通设施资源经营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水资源及水务设施经营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其它建设资源经营对策及建议

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综合评价审批制度的建议

第三部分附录:国内外城市经营经验及案例

1. 土地及公用房产资源经营

2 交通设施资源经营

3 其它建设资源经营

第一部分概论

2002年5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与华中科技大学签定《武汉市城市经营研究》咨询合同。合同签定后,双方成立了项目研

究课题组来开展研究工作。本次研究成果就是基于上述合同要求完成的。

"城市经营"作为一种理念,宗旨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化运作,综合运用城市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和其它经济要素,盘活城市资源,并通过高效的城市管理,从整体上运作城市经济,改善城市环境,实现资源配置在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武汉市作为一个特大城市,是华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城市经营活动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这种认识出发,课题组综合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城市规划、环境工程、交通工程及工程管理理论,充分论证了武汉市城市资源系统结构,结合武汉目前实际,课题组认为:城市建设资源经营应是当前武汉市城市经营工程的主体,而土地资源、公用房产资源、交通设施资源经营活动则是当前城市经营活动的中心。

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调查,力图摸清武汉市城市建设资源及经营现状,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系统分析了当前武汉市城市建设资源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土地经营上缺乏科学的总、量控制手段;对土地储备制度实施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缺乏完善的防范机制;城市公用房产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城市交通资源经营利用不充分;水资源过度开发、低效利用、污染严重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反复研讨,利用现代城市建设与管理理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包括:研究开发土地科学经营决策支持工

具,实现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并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完善土地经营管理组织和法规政策建设,防止经营行为游离于法律体系之外;推进市政交通设施资源经营产业化,保持城市交通投资增长;加快城市水务经营模式改革等。

尤其是针对一些当前有较大影响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专题建议: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综合评价审批制度,即在规划管理制度上,要加入规划实施事先影响综合评审环节,使规划管理不拘泥于规定如何利用土地才可获得许可。更要杜绝建设项目可能对邻近地区产生的负作用,并且让市场来决定该地块作何种用处最合适;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为武汉市的城市发展提供一次新机会;加快“城中村”改造,制定具有前瞻性适应城市化的要求的土地政策与制度安排,解决严重损害武汉城市形象,土地资源极度浪费问题;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投资,防止一些零散的、毫无眼光的旧城改造活动正逐步侵蚀着历史文化街区的脉络等等。

本研究成果报告是课题组成员努力钻研、认真工作完成的,尽管如此,研究报告难免有疏漏之处。受资金、时间等诸多条件限制,一些问题也未作更深入分析,如:土地科学经营决策支持问题;建设项目环境综合评价审批制度问题;地下空间综合利用问题;城市快速、便利、高效交通组织问题;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问题等等。课题组认为,这些问题对武汉市城市经营效益影响很大。课题组希望再获支持,继续本课题的研究。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武汉市城市经营研究——

城市建设资源经营专题》课题组

2002年12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

1.城市经营理论研究

资源及城市资源系统的构成

城市经营的基本概念

城市经营的功能体系

城市经营的原则

城市经营的方式与城市经营的基本原则

1.城市经营理论研究

资源及城市资源系统的构成

资源的含义及其分类

所谓资源,是一切可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实物或要素。其分类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有不同的划分。如按属性分,有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按利用程度分,有一次资源、二次资源等:按投入与否分,有天然资源和人为资源:按形态分,有实体资源与无形资源:按重要性划分,有主要资源、辅助资源和配套资源。

城市资源的系统构成

所谓城市资源,就是指城市地域范围内所拥有的各种各样的资源。按其属性,它也可分为城市自然资源、城市经济资源和城市社会资源。

城市自然资源

(1)城市土地资源:指可供城市利用的土地,包括已利用的和尚未利用的两部分,它为城市建设及生产、生活提供空间和场所。城市土地资源的状况及其利用程度,反映了一个城市物质财富的状况和经济发展的水平。

(2)城市水资源: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必要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如何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城市水资源,已成为城市经营的重要课题。城市水资源主要由城市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构成。

(3)城市生物资源: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又分为城市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其中,城市植物资源是指一切对城市有益的植物的总和,它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城市森林植被的恒温恒湿作用和涵养水源作用具有稳定城市生态环境的特殊作用。

(4)城市气候资源:充分认识城市气候资源及其利用的限制因子,对于趋利避害、发挥气候优势、实现城市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气候资源主要有光能、热量、降水等。

城市经济资源

(1)城市工业经济资源:指一定时期城市工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在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上的总称。正确认识城市工业经济资源状况,对于充分挖掘城市工业潜力、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实现城市经营具有重要意

义。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有能源工业(煤炭、石油、电力)、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建材工业、纺织工业、轻工业等。

(2)城市交通运输和邮电经济资源:它是发展城市经济的先行部门,是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基础部门。其中,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电包括邮政和电信。

(3)城市建筑业经济资源,它是从事固定资产生产利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合理利用和开发城市建筑业经济资源、提高城市建筑业的经济效益,是城市经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建筑业经济资源主要包括施工企业、勘察与设计部门。

(4)城市商业与外贸经济资源:包括城市批发与零售业、对外贸易等。

(5)城市建设资源:城市建设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的质量。城市建设水平也反映了城市居民生活的需求与消费水平。城市建设资源主要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城市房产、给排水、城市路桥与公交、燃气、路灯照明、电力电信、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等。

(6)城市旅游资源:随着旅游形式的不断多样化,城市旅游资源所包含的内容也日益丰富。概括地说,凡能为旅游者提供观光游览、度假疗养、探险猎奇、考察研究、娱乐游憩,以及带来知识乐趣的客体,均可包括在内。城市旅游资源大致可分为城市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及旅游商品资源三大类,但也有许多兼属前两类而难以绝然分开。城市旅游资源区别于其它自然资源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前者在合理使

用和妥善保护的前提下,可供反复、永久地使用,并可人为地开拓出来。具体而言,城市自然风景资源包括水光山色、奇峰峻岭、奇洞异窟、泉水喷涌、佳木名卉、珍禽异兽等:城市人文景观资源则包括革命文物、历史古迹、现代工程、民族风情等;城市旅游商品资源也是城市旅游资源的一个组成内容,它包括地方工艺美术制品及地方土特产品等。

城市社会资源

(1)城市人力资源:是指城市总人口中具有劳动生产能力的那部分人口,人们通常将劳动适龄人口称作劳动力资源。它是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智力资源:包括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政府、院校、广播电视、文化教育等。

(3)城市其它社会资源:如卫生保健、体育事业等。

城市建设资源的构成

城市建设资源是与城市建设投入有关的实体和要素。考虑到其经营的可操作性,我们认为可用于城市经营的城市建设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地产资源

包括未出让的国有土地、未充分利用的土地、已出让的国有土地、近三年未进行投入的空地或“烂尾”项目等。

2).城市房产资源

主要包括国有闲置、未有使用、未正当使用的房产。

3).城市交通资源

主要指有财政投入的可用于经营的路桥、停车场、车站、码头、空港等对内、对外交通设施。

4).城市水务设施资源

主要指城市给排水设施等。

5).城市市容及环卫设施资源

指垃圾转运、处理设施,广告牌、霓虹灯等市容设施。

6).城市风景园林资源

包括城市公园、绿地、广场、湖泊水道、滩地、人文景点、革命遗址等。

7).城市建设相关机构

指市、区所属城市建设行业相关公司。

城市经营的基本概念

城市经营的概念。城市经营就是不断开发创新有效的产品和服务,为城市创造新价值。这些产品和服务可分两类:一类是企业等非政府组织不愿而且不能提供而只能由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作用是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居住工作环境和开发城市特殊产业如会展业;另一类是经营性组织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城市通过两种方式为城市创造新价值:一是通过不断地发明创新产品和服务,二是在现有产品和劳务的基础上寻求更好的生产和服务方式。

城市经营的主体。城市经营的主体是以市长为代表的市政府。它包括了市政府的组成部门既职能部门和职能部门委托的企业。

城市经营的目标。城市经营的目标除了讲究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增加市民的福利,实现城市的整体增值。城市经营的具体目标是提供尽可能充分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城市经营的客体。城市经营的客体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别于市场产品和服务,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能靠市场机制来组合生产要素而得到,基本属于“市场外部”,主要靠政府投资或以某种特殊政策来吸引社会投资。城市的能源供应(电力、煤气)、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系统、通讯系统和部分城市交通服务,政府制定政策可由社会投资经营,但像义务教育、城市道路、公共娱乐场所和设施、微利公共住房、社会福利等主要由政府经营,其直接目的是产出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城市经营的功能体系

城市载体功能。城市载体功能由城市土地和房产来承担。在这里,城市土地是指经过开发的熟地。城市主要通过土地和房产来承载城市生产、生活、交通和游憩等活动及其相应设施。

城市生存功能。城市生存功能由城市供水、供电和城市能源系统承担。这些生存系统又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它们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它们的质量和容量也决定了城市生产、生活的质量和容量。

城市流通功能。城市交通功能城市道路、桥梁、港口、空港、地铁等来承担。城市交通效率的高低从一定意义上讲决定了城市生产、生活的效率的高低。

城市新陈代谢功能。城市新陈代谢功能主要由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来完成。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产生的垃圾和污水的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而人民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城市要有越来越强大的新陈代谢功能。

城市的美化功能。城市美化功能主要通过园林、景区、绿地、广场、游乐园、广告等来承担。

城市经营的原则

城市经营一般原则:

人本主义原则。城市的主体是人,人不但是城市的设计者和建造者,而且是城市的消费者,城市经营的直接服务对象。城市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民造福,因为只有经营城市才能谋求城市的蓬勃发展和行政的高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福利。因此,城市经营就得围绕人、围绕着人的需求展开。要关注住、行问题,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安全感需求、社交沟通的需求、关心和尊重的需求、追求美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等多层次需求。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城市居民的需求不一样。在工业化早期,城市居民的最大需求是在城市找到一份工作,满足生存需要,往往只有简陋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在工业化中期,由于收入提高,城市市民对工作环境、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居住出现郊区化 (Sub urbanization)现象,而到后工业社会,

市民不仅讲求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的舒适性,且讲求城市环境的多样性、个性化,兴起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所以,在不同的阶段,经营城市就要营造不同的环境来满足市民的要求。

社会主义国家城市更应比资本主义国家城市更注重为民造福。但是也应看到,有的城市虽然也讲“以人为本”,但不从城市居民的实际需要和根本利益出发,而热衷于本届政府的“政绩”,或是不惜巨资大搞“纪念碑”建设,或是乱上污染扰民的工业项目,或是大搞为少数人服务的豪华设施,这是与人本原则根本对立的。在城市经营中要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就需要扎扎实实地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做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多为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也只有为市民多办实事,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困难,城市经营才能得到市民的支持和参与,城市经营才能成功。

可持续发展原则。环境问题是城市问题的主题。由于城市环境是高度人工化的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自然调节能力弱,主要靠人工活动进行调节,而人类活动具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而且影响城市环境的因素众多,各因素间具有很强的联动性,一个因素的变动会引起其他因素的连锁反应,因此城市环境的结构和功能表现出相当的脆弱性。城市环境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城市的环境问题种类繁多,而且日益严重。与乡村地区相比,城市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集中之地,污染源众多,污染物数量大,污染现象严重。尤其是大气污染,是城市主要的环境特征之一。必须改善城市环境,解决公害、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中国作为城市化后进国家,应汲取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教

训,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城市化初期的覆辙,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并行前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创造新价值原则。上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着、持续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这应归功于城市和企业对其产品的不断改进以及它们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充满活力的城市和企业的战略基础却完全建立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不断革新的价值创新思路上。由于它们创造了新产品,开辟了新市场,社会给予它们丰厚的回报。

整体利益原则。城市除了土地、矿产(主要在工矿城市)外,还有珍贵的人文景观资源、优美自然景观资源和稀缺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城市有工厂、办公楼、道路、桥梁、汽车、资金、债券等有形资产,有城市品牌、城市形象等城市无形资产,还有人力、观念、团体精神、激情、价值观、知识等软资产。城市还是第二、第三产业等高级产业的集聚中心。城市经营就是设法使这些城市资源、资产、产业整合集成一个有机整体,便其达到最佳状态,获取最大整体效益。而不仅仅是追求经营某种单一资源、某种单一资产、某类单个产业获取最大效益。只有按照整体原则经营,城市才会整体增值。因此在城市经营中,要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从城市的大局和整体利益出发,不图一时一事的功利,始终把城市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

阶段性原则。总结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道路和城市经营的经验,可以发现城市经营有明显的阶段性。在城市发育的不同阶段,城市经营的理

念、方法、内容、重点不一样。根据城市经营的要素、资源、市场和影响范围,大致可将城市经营分为两个阶段。

城市发育的集聚阶段。一般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Initials stage),商品经济不太发达,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城市发展主要靠政治或市场自发的力量,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经营城市主要靠规模等级、区位优势等吸纳腹地的劳动力、资金、技术和商品,集聚财富。城市之间几乎没有竞争。到了城市化的加速阶段(Acceleration stage),工业兴起,运输进步,贸易频繁,服务业增加,城市成为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的中心,城市化程度由25%上升到50%、60%、70%,人口、财富、技术加速集中城市,城市之间出现竞争。城市经营主要靠实行优惠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纳跨区域间生产要素,培育产业和市场,发展市场主体,使城市增加新价值。城市资本主要靠社会资本集中而增加,城市价值主要以线性增加为主。城市经营具有明显的自觉性。

城市发展的成熟阶段。也就是工业化晚期和后工业社会早期,城市产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城市经营主要是充分利用其各项资源进行功能开发,力求在全国和全球扩张影响。经营城市主要靠城市自身强大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高效率的行政管理、完善发达的基础设施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在全国或全球寻求新的资源和市场,增加城市新价值。城市资本主要靠自身资本集聚扩张而增加,城市价值主要以指数增长为主。城市经营具有鲜明的主观能动性。城市之间主要是竞争与合作关系。

城市经营特殊原则:

个性化原则。城市最明显的特点是个性化,这是由于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内外原因决定的。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气候特点、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的独特性和所逢遇的发展机遇是形成城市个性化的外在因素,城市本身的社会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理想与追求是塑造城市个性的内在动因。现代社会是知识化社会、学习性社会,是一个突出个性特点、充分展示个性特点的社会,因此,现代城市也应是知识化城市、学习性城市,展示个性特点的城市。特色和个性鲜明的城市对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和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个性化的城市经营就是充分发挥城市潜力、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开发自身资源。真正做到个性化经营,就要从实际出发,忌照搬照抄别人经验和做法,不断地用新技术手段和经营理念创新开发新产品和服务。

品牌化原则。城市经营就像企业经营、产品经营一样,不仅讲质量,还讲究品牌。20世纪初美国掀起来一场旨在宣扬美国的财富和文明的城市美化运动,促进了城市的品牌化。在理论界有专门研究城市形象品牌比较透彻的专着,如凯文林奇的《都市意象》。城市越富裕,越讲形象,越讲品牌;城市形象、品牌越好,对人力、资本吸引力越大。在非摩擦经济时代的经营理念申,品牌化战略极为重要。品牌就是品质和实力的象征。英特尔公司的“Intel Inside”广告和微软公司的企业形象广告是品牌战的极好例子。创立品牌的目的是使该品牌深入人心,从而让顾客在选购商品时无须多加考虑。城市的品牌、形象不仅指城市的城市规划布局、城市建筑,还包括城市市民的精神面貌,城市政府的办事

效率。城市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不仅蕴含了巨大的有形资产,而且

蕴含了大量的知识、智慧等软资产。知名度高的城市品牌表明其处于发

展过程中的优化状态,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好,对资金、人才、技

术等生产要素和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现在各个城市注意到了城市品

牌在发展经济中的重要性,纷纷聘请专家学者对创造城市品牌出谋划

策,不惜重金大搞城市形象工程建设,大力提高城市市民素质,转变城

市政府作风,对城市软硬环境进行创新,打造城市品牌。

城市经营方式与城市经营的基本条件

城市经营方式。按经营主体分: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管理主要采取由城市政府部门(一般是城市建委),运用城市财政进行投资

建设并直接管理,而且主要采取行政管理手段。有的城市对某些基础设

施在建成后交给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或经营,发生投资建设主体与

经营管理主体的转移和分离;有的城市实现基础设施管理部门与经营者

的分离,强化管理部门的政府职能,并以宏观管理为主。

按经营对象分:产品开发经营;使用权经营

城市经营的基本条件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环境;统一开发

和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产权明晰化;资产价值化;自主经营、自发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精简、高效、统一的政府和健全规范法制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

和服务的有偿使用,产权独立存在,产品和服务的有限而需求量的扩

大。

2.武汉市城市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土地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公用房产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交通设施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水资源及水务设施经营现状

武汉市其它建设资源及经营现状

2.武汉市城市资源及经营现

武汉市土地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土地资源现状

城市规划区内土地资源状况

2000年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平方公里。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武汉市将利用江、河、湖、山等自然条件分隔,建设江北、江南两个核心区,在核心区周围布局10个中心区片,在主城区边缘布局10个综合组团。

江北核心区(汉口旧城)规划范围为东至大智路、兰陵路,南至长江、汉水,西至武胜路,北至京汉大道,面积平方公里。

江南核心区(武昌)规划范围为东至武青三干道,南至中山路,西至长江,北至规划的过江隧道,面积平方公里。

武汉三镇规划用地结构分布为:

汉口地区

包括江北核心区,二七、三阳、新华、宝丰4个中心区片,古田、常青、后湖3个综合组团,总用地平方公里。主要承担金融贸易、商业服务和市级行政中心等职能。

汉阳地区

包括晴川片和十升、四新、沌口三个综合组团及墨水湖、龙阳湖风景区,总用地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工业、港口和旅游等职能。

武昌地区

包括江南核心区,首义、晒湖、中南、徐东、杨园5个中心片区,青山、关山、白沙、南湖4个综合组团和东湖、南湖风景区,总用地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金融贸易、省级行政中心、教育科研、钢铁、机电、高科技产业及旅游等职能

武汉市土地资源利用评价

从武汉城市建设状况可以看到武汉市旧城改造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相对于郊区土地利用相对滞后。对一个城市来说城市空间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关键所在已不是不断创造新的城市空间,而是更好的利用已有城市空间,从另一角度看,城市的发展经历着产生、发展、衰退。再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旧城改造与新区拓展应相辅相成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

各类产业开发区土地利用已成规模,开发区建设采用的是多层多点式开发区设置方式。省、市、各区均设有自己所属的开发区。它们包括:硚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浦科技园、万隆工业

园、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庙山开发区、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台商投资区等。

产业开发区的布局要追求一种汇聚效应,即将有限的财力、物力、智力资源聚集起来,形成某种特殊的区域性点优势。省、市、区多层级设置开发区,会导致基础建设投资分散,引资力量分散,外来投资布局分散,管理控制分散。其结果会出现各点建设条件的保证能力下降的局面。

产业开发区设置应以少而精为特点。重视发挥开发区固有汇聚效应和投资规模效应。

城市传统职能活动自中心城区向外转移是大城市发展的规律,武汉的传统制造业、居住与部分服务业向开发区和城郊区转移是一种客观要求,与此同时,一些高层次的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的整合也是武汉市建设中心大城市的需要。利用城区调整使用的存量土地发展CBD或在市区发展商贸型开发区(以房地产、商贸和服务业为主体产业),应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

武汉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经营现状

土地储存中心经营现状调查(2002年10月)

规模投资

(计划投入)额成交额挂牌或招标

拍卖次数已出售土地亩万元万元拍卖2次

挂牌8次

武汉市千亿城建资金哪里来

武汉市千亿城建资金哪里来 (2006-03-31 05:59:52)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溥黄宏 [核心提示] 3月10日召开的武汉市城建工作会透露,今年城建资金计划投入166亿元,但财政直接投入只有21亿元。 21亿如何能“拨”动166亿的项目? 在汉口台北路225号,有几间普普通通的办公室。这里是武汉城投资金管理中心,它掌管着武汉城市公共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所有资金。 这个弹丸之地,能担此重任吗? 未来5年,武汉千亿“美容” 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形似一只自西向东的蝴蝶。这只蝴蝶便是饱享“九省通衢”美誉的大武汉。 近十几年来,历届市政府都在苦苦求索,怎样让这只曾经折翅的蝴蝶再次翩翩起舞,但每任市长不得不面对同样一道难题:钱从哪里来? 因为缺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策划的轨道项目,过了8年才得以开工;因为缺钱,1997年初提出的18条道路改造计划,次年才姗姗启动;因为缺钱,巧妇难为,2003年3月上任仅两个月的市长李宪生在北京“两会”上三次大声追问:“武汉在哪里?” 不少市民可能已经注意到,近几年,武汉犹如一匹矫健黑马,奔腾了起来,建设项目明显增多,大型公共设施次第开工,脏乱差的“老帽子”正在扔掉,不少游子回来后感叹“武汉变得越来越陌生”。

今年初,武汉市城投集团端出的一项宏伟计划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十一五”期间,江城用于城建的投资总额将达到973亿元。3月12日,出席全国“两会”的李宪生再次语惊四座:武汉要“四两拨千斤”,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面对近1000亿大投入,面对李宪生的豪气,这一次,轮到市民迷惑不解:武汉一下子哪来这么多钱了? 21亿投入欲撬动166亿工程 近几年来,武汉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快速增长,但政府“财库”几乎没有饱满过。 “money,money,money”,就像一首外文歌曲所唱的那样,武汉“脱胎换骨”如此需要资金扶助。(如下表所示) 3月10日召开的武汉市城建工作会透露,今年城建资金计划投入166亿元,但财政直接投入只有21亿元。“这是武汉城建史上,单年最大的财政投入”,建委对这个数字感到满意。 可是,21亿如何能“拨”动166亿的项目? 在汉口台北路225号5楼,有一家叫武汉城投资金管理中心的单位,它掌管着武汉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所有资金。 城投公司总经理彭俊的答案是:城投直接融资94.32亿元,利用外资5.85亿,各区自筹5.47亿,国债资金0.43亿,业主自筹7.66亿。还有像武汉新区、后湖片区改造等属封闭运行项目,筹资31.40亿。

武汉市城建委关于印发《武汉市民用建筑工程外墙保温系统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武城建规〔〕253号

定企业标准和保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备案、发布,其性能指标应严于同类产品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要求。 第七条设计单位应按照《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将防火要求纳入系统设计内容,明确外保温系统中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及组成材料的性能指标;须设置防火隔离带的,其设计内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防火隔离带应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2、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当标明防火隔离带的位置、标高和隔离带高度。 3、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当有防火隔离带的构造详图。在构造详图中,应当反映防火隔离带和外保温系统不同材料交接处的防水、抗裂和安全性等技术处理措施。 4、高度小于100m的居住建筑,当采用B1级外保温材料时,可不设置防火隔离带。高度小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不包含幕墙式建筑),当采用B1级外保温材料时,可不设置防火隔离带。 第八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严格进行建筑节能专项审查,并将外墙保温工程作为重点审查内容。 第九条外墙保温工程设计变更时,建设单位应委托该项目原设计单位修改设计,将变更内容送原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重新审查,重新进行节能设计审查备案,并不得降低设计标准。 第十条外墙保温材料及系统不符合相应标准、规范或本《规定》第二条的规定时,建设单位可以报请市建筑节能办公室组织专家对所采用的保温系统(包括系统组成材料、构造、施工工艺等)进行专家论证。 第十一条外墙保温工程验收,建设单位应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执行。 第十二条外墙保温系统施工单位应成套采购外墙保温系统所有组成材料,供应商应对该系统的所有组成材料做出技术规定,提供系统及所有组成材料的型式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明,系统供应商和施工单位对外墙保温系统的质量负责。 第十三条外墙保温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及该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有关技术要求编制外墙保温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报监理单位确认。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按审批后的施工技术方案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间或样板构件,经相关各方确认后方可进行保温工程施工,设计单位和供应商并应对从事外墙保温工程施工作业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第十五条外墙外保温粘贴饰面砖应有完善的系统设计、施工和监理技术方案,并符合以下要求: 1、系统应严格执行标准、规程构造要求,并增加机械锚固措施,锚固件应可靠锚入基层墙体。塑料锚栓和塑料胀锚螺钉在混凝土和砖墙内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小于30mm,在加气混凝土砌块砖墙内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小于40mm,锚固件抗拉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0.8kN,现场应作拉拔试验检测。

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

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武汉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土地、园林绿化、消防、人防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实施工作。 第四条建设用地规划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城市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鼓励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第五条建筑工程规划应当彰显滨江、滨湖特点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特色鲜明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 第六条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应当综合协同,合理布局,保证功能,适度超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交通和市政设施先行,发挥基础和保障作用。 为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凡符合《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范围表》(附表1-1)规定的建设项目,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第七条在风景名胜区、旧城风貌区等城市特殊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建设应当符合相关保护规划的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进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规划报建。城市重要地段、重点区域、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单位在报建时应当提交两个或两个以上具备相应资质的不同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方案;其他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总平面设计。 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后,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核准的设计图纸施工,确需变更建(构)筑物使用性质、高度、位置、平面、立面等的,应当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九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对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实行放线和验线管理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

武汉市城建重点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武汉市城建重点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市城建重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落实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责任与义务,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全面开展精细化建设管理活动,提高城建重点工程质量精细化水平,依据《武汉市城建重点工程管理规定(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的列入《市城建重点工程目录》的项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建设、水务、园林、住房保障、城管等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管理部门)应依据本办法制定重点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 第四条市城建重点工程(以下简称重点工程)实行质量目标化管理。质量目标为市级优质工程率100%,省级优质工程率30%,力争国家级优质工程获奖率10%。 第二章建设单位质量责任与义务 第五条对重点工程质量负总责。建设单位(包括代建、BT业主,下同)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工程承包合同的要求,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开展建设工作,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第六条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并确定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重点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对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质量责任落实情况以及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条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对经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批准纳入绿色通道的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必须依照有关规定,在开工之前持领导小组会议纪要、施工图技术性审查认可文件和有关合同文件,到管理部门办理质量监督注册登记手续。 第八条严格实施开工前质量措施检查工作。在工程开工前,对施工、监理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的设置、相关质量保证制度的建立、质量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资格证照等进行严格检查;对重要的施工方案、重大风险源按规定组织专家技术咨询和评审。未经检查或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开工。 第九条严格执行工期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施工工期调整,不得任意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盲目抢进度、赶工期。确需调整工期的,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并采取相应措施,优化施工组织。 第十条实行精细化管理责任制度。成立精细化管理组织机构,做到责任到人、落实到岗;制定精细化管理计划与办法,明确精细化管理目标、标准、任务和工作流程;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监理单位依法行使监理签证权、指令控制权,发挥监理单位在精细化管理中质量把关作用。

武汉市建委第68号文

武建规[2009]68号 市建委关于印发《市建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 若干规定》的通知 各区建设局,各有关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各有关中介服务机构: 现将《市建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市建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暂行规定》(武建…2007?142号)同时废止。 二OO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市建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项目 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维护招标投标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关于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行政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建市…2005?20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作如下规定: 一、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才能进行施工招标: (一)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已经取得项目审批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立项批复、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核发的《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书》,建设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二)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已经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开发计划、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核发的《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书》,建设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三)既有房屋建筑的装饰装修工程项目,已经取得项目审批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立项批复,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

工程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四)在城市规划红线范围以内的原有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已经取得有关项目审批部门批准的立项批复,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或技术资料,工程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五)市政府确定的应急工程项目,已经取得有关项目审批部门批准的立项批复或市政府会议纪要,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或技术资料,建设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二、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主导地位,依法必须进行公开招标的施工招标项目,应当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 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投标的,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单位,应当根据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办法、各类工程预算定额消耗量及基价表、费用标准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人工、材料及施工机械台班市场价格信息,编制招标工程招标控制价。招标人应当于投标截止时间的5天(含)前,在武汉建设网和中国武汉建设信息网上按单项工程向社会公布工程招标控制价。 招标人不具备工程量清单和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能力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进行编制。 三、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主导地位,依法必须进行公开招标的施工招标项目,招标人应当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性质,分别采用合理定价抽取法、经评审的最低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获奖年份: 2000 所获奖项:一等奖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1998 年全市下辖七个中心城区和市郊六区,93 个街道, 34 个乡, 59 个建制镇。市域土地面积8467.11 平方公里,总人口 731.79 万,按非农业人口比重计,城市化水平达到58.55%。 武汉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重要交通通信综合枢纽,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华中地区最 大的内外贸、科研和教育中心。 武汉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城市建设依托特殊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山 水相间,河湖密布”的独特空间形态。 规划期限: 1996 年至 2020 年,近期为2000 年,中期为2010 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下世纪中 叶。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城市规划区以规划的外环公路为基本界线,并包 括市域内其他重点规划发展的地区,面积为 3086 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讯枢纽。 城市发展目标:建设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 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为进一步把武汉建成为城 乡一体化、开放型、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城市发展规模:规划在分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动态人口模型,预测到2020年,武汉市市域常住人口将增加到970 万,而全市耕地只能容纳200 万农业人口,因此需要容纳的城市 常住人口将达到770 万,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80%以上,其中,至2010 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 高到 70%。 至 2020 年,规划主城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由1996 年的 355 万人增加到505 万人,其中,至2010 年为 415 万人。按照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并执行适当偏紧的政策,规划至2020 年,主城用地规模由1996 年的 264 平方公里增加到427.5 平方公里,其中,至2010 年为 343.3 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布局:为满足规划期内人口、社会、经济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规划突出建设现代化生 态城市和高效能城市的目标,综合考虑产业布局的调整、人口分布的优化、交通体系的完善、生态框架的建 立、园林绿地建设、环境保护、空间景观环境控制等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对自然和人文环境实施综合调控, 建立一个开放型、充分体现滨水城市特点的城市总体空间构架和相适应的自然生态构架。 年份城市常住人口(万人)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Km2)人均城市建设用 地( m2/人) 1996年 355 379 264.02 69.6 2000年 365 395 281.2 71.2 2005年 390 426 311 73 2010年 415 458 343.374.9 2015年 435 488 390.480 2020年 450 505 427.584.7 一、合理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 在规划期内,严格控制主城人口规模,适度扩展主城用地范围,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强化建设 以主城为核心,由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等7 个重点镇为支撑的武汉城镇地区。 二、建立灵活均衡的主城布局结构 主城按照三镇均衡发展战略,采取“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以江河湖山等生态走廊为主的分

武汉市城建委关于民用建筑保温工程禁止使用保温浆体材料的通知-武城建〔2013〕269号

武汉市城建委关于民用建筑保温工程禁止使用保温浆体材料的通知 时间::2014-02-15 栏目:建筑周边编辑:建筑质检员点击:1980 次 市城建委关于民用建筑保温工程禁止使用保温浆体材料的通知 文号:武城建〔2013〕269号 各区建设局,建管站(墙改与节能办)、市建管各站办,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各有关单位: 自2010年以来,无机保温砂浆和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等建筑保温浆体材料(以下简称“保温砂浆”)已在我市民用建筑节能工程中得到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产品质量不稳定、施工工艺难以控制等现象,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些情况,近年来市城建委结合工程应用实际需要,大力推广保温隔热板材和墙体自保温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进一步提高建筑保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经研究,现对《武汉市民用建筑工程外墙保温系统质量管理规定》(武城建规〔2012〕253号)部分内容进行调整,请遵照执行。 一、从2014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民用建筑的墙体、屋面、楼板保温工程中禁止设计和使用保温砂浆类产品。 2014年1月1日前已设计保温砂浆类产品并已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建设工程项目,尚未施工的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原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对正在施工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253-2011)和湖北省、武汉市相关技术要求实施。 二、建设单位应要求设计、图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严格执行本《通知》和国家标准规范及本市相关管理规定,在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外墙热工性能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采用CL建筑体系、蒸压加气混凝土精确砌块自保温墙体、现浇大模内置等自保温系统和保温隔热板材。 三、设计单位应按本《通知》要求进行保温材料的设计。当设计使用保温隔热板材时,应选用具备完整应用技术标准体系的保温隔热板材,并在设计文件中明确保温隔热板材的厚度、密度、强度、燃烧性能、导热系数和修正系数等技术性能指标。 四、施工图审查机构对违反本《通知》规定设计保温砂浆类产品的建筑工程项目,不得通过施工图审查。 五、施工单位在建筑保温工程施工前,应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及系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有关技术要求编制保温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报监理单位确认。 六、施工单位应按审批后的施工技术方案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间或样板构件,经相关各方确认后方可进行保温工程施工,设计单位和材料供应商应对从事保温工程施工作业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七、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批后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标准、规范以及监理合同实施监理。对违反本《通知》规定的,应要求建设单位进行变更。 八、其它保温材料的应用范围及管理要求仍执行《武汉市民用建筑工程外墙保温系统质量管理规定》(武城建规〔2012〕253号)。 九、各区建设局,市建管各站办应加强建筑保温材料使用过程动态监督管理,并在施工图设计建筑节能专项审查、建筑能效测评和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民用建筑保温工程质量。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3年12月2日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2019修正)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 (2012年11月28日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13年1月15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根据2019年6月21日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19年7月26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集中修改、废止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 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和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其他地区。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综合管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客运交通、道路交通安全、市容环境、环境保护、园林绿化、湖泊保护等实施的规划、服务和管理活动。 第四条城市综合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法管理、科学高效、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本市建立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市、区分级负责,以区为主,街道办事处(包括乡镇人民政府,下同)、社区为基础,部门联动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 市人民政府应当制订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目标,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协调和调度机制,研究解决城市综合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组织管理全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 区人民政府(包括开发区、风景区、化工区管委会,下同)是各自辖区内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级各部门、街道办事处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区城市管理部门是本级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根据本条例授权履行下列职责:

:武汉市城建档案馆

二、工作程序 申请与受理 申报资料:建设单位在申请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1、各专项验收合格资料; 2、全套工程竣工档案材料(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以及电子、声像材料); 3、《武汉市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验收申请表》; 4、建设工程各专项验评表; 5、经办人《城建档案员岗位证》(审验后退回)。 受理部门:武汉市城建档案馆业务一、二科,电话:85800375、85809229 责任部门:武汉市城建档案馆业务一、二科,电话:85800375、85809229 三、办理时间 法定办理时限:(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 承诺办理时限:接到申请表后3个工作日内。 四、收费依据:无收费。 五、办理地点:武汉市城建档案馆业务一、二科(台北路181号)。 六、工作流程: 1、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前,申报人向市城建档案馆提出工程档案验收申请,并送交申报必备资料:全套工程竣工档案材料(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以及电子、声像材料),《武汉市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验收申请表》,建设工程各专项验评表,经办人《城建档案员岗位证》(审验后退回)。 2、组织。验收组织单位:建设单位;参加单位:建设、监理、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档案员;验收地点:施工现场。

3、评议。由建设及监理单位介绍档案收集、组卷自审情况;由市城建档案馆业务指导人员审核全部档案材料;总评议后确定工程档案是否符合工程竣工验收条件及应当整改的内容,并签发《验收意见书》。 4、验收。工程竣工档案验收合格后,由城建档案馆在3个工作日内签发《武汉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验收意见书》或《工程竣工档案验收意见反馈单》。验收不合格的,由建设单位按要求限期整改,重新组织验收。 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验收申请表

武汉市城建委关于印发《外来建筑企业进汉登记备案管理工作程序(暂行)》的通知

武汉市城建委关于印发《外来建筑企业进汉登记备案管理工作程序(暂行)》的通知 各区建设局、建管站(办),市建管有关站(办),外地驻(省)汉建管站(办事处),有关外来建筑施工企业: 为加强我市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依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湖北省建筑业企业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武汉市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与公示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制定《外来建筑企业进汉登记备案管理工作程序(暂行)》,现将该程序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八月五日 外来建筑企业进汉登记备案管理工作程序(暂行) 为加强我市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依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湖北省建筑业企业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武汉市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与公示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工作程序。 一、登记备案范围 凡依法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且企业营业执照不在武汉地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进入武汉建筑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建筑企业,应当到市城建委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二、登记备案程序及规定 (一)外地建筑企业进汉进行经营活动,应携带相关资料在武汉市城建委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市城建委建管办具体负责外地企业进汉备案和日常管理工作,并在武汉市工程建筑交易中心设立受理办事窗口(以下简称办事窗口),统一受理外地企业进汉备案申请。 (二)外地建筑企业备案登记分为单项登记备案(主要针对单项工程的施工的建筑企业)和年度登记备案。 (三)申请登记备案外来企业应提供下列资料: 1、单项登记备案 (1)执行国家住建部和省住建厅的各项规定,加强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加强诚信建设等相关情况; (2)《外地施工企业进汉单项备案登记申请(审查)表》(含诚信经营承诺书); (3)建设工程项目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函; (4)《企业机构代码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5)由企业注册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本省企业由所在地级市提供、外省企业由所在省级提供)出具的介绍信及近两年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不良行为的证明; (6)企业法人对进汉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任命(委托)文件、身份证、职称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7)拟派进汉建造师的注册建造师证书、个人身份证的原件和复印件 (复印件上需加盖单位公章,其中在注册建造师证书复印件上要加盖“执业印章”); (8)单位为进汉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办理的社会保险凭证; (9)在湖北省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参与投标的外地企业,中标后可持《建设工程中标通知书》和上述资料在武汉市办理进汉备案手续。 2、首次申请办理年度备案登记的除应提供上述单项备案(1)、(4)、(5)、(6)、(8)的资料外,还应提供以下材料: (1)《外地施工企业进汉年度备案登记申请(审查)表》(含诚信经营承诺书); (2)近两年已办理的进汉单项备案证明,并在汉承接的两项已完工项目业绩证明(中标通知书、工程合同及验收证明); (3)拟派驻在汉的注册建造师、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及“五大员(施工、材料、安全、质监、预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总则 一、编制背景 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对武汉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为落实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建设部批准,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2.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区域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3.总体规划本着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3)培育和提升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交通物流和通信信息产业功能,形成系统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功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 (4)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和高效便捷的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目录 第一部分概论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 1.城市经营理论研究 资源及城市资源系统的构成 城市经营的基本概念 城市经营的功能体系 城市经营的原则 城市经营的方式与城市经营的基本原则 2.武汉市城市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土地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公用房产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交通设施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水资源及水务设施经营现状 武汉市其它建设资源及经营现状 3.对策及建议 防范土地储备制度实施法律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公用房产资源经营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交通设施资源经营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水资源及水务设施经营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其它建设资源经营对策及建议 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综合评价审批制度的建议 第三部分附录:国内外城市经营经验及案例 1. 土地及公用房产资源经营 2 交通设施资源经营 3 其它建设资源经营 第一部分概论 2002年5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与华中科技大学签定《武汉市城市经营研究》咨询合同。合同签定后,双方成立了项目研

究课题组来开展研究工作。本次研究成果就是基于上述合同要求完成的。 "城市经营"作为一种理念,宗旨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化运作,综合运用城市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和其它经济要素,盘活城市资源,并通过高效的城市管理,从整体上运作城市经济,改善城市环境,实现资源配置在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武汉市作为一个特大城市,是华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城市经营活动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这种认识出发,课题组综合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城市规划、环境工程、交通工程及工程管理理论,充分论证了武汉市城市资源系统结构,结合武汉目前实际,课题组认为:城市建设资源经营应是当前武汉市城市经营工程的主体,而土地资源、公用房产资源、交通设施资源经营活动则是当前城市经营活动的中心。 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调查,力图摸清武汉市城市建设资源及经营现状,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系统分析了当前武汉市城市建设资源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土地经营上缺乏科学的总、量控制手段;对土地储备制度实施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缺乏完善的防范机制;城市公用房产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城市交通资源经营利用不充分;水资源过度开发、低效利用、污染严重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反复研讨,利用现代城市建设与管理理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包括:研究开发土地科学经营决策支持工

市建委关于印发《武汉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

武汉市建设委员会文件 武建…2007?144号 市建委关于印发《武汉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 计价招标评标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建设局,各有关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各有关中介服务机构: 现将《武汉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评标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九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建筑业管理招标投标评标定标通知 抄送:省建设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法制办,市监察局,市交委,市水务局,市城管局,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市信息产业局,市环保局,市园林局。 武汉市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07年6月29日印发 共印2000份

武汉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 招标评标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活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证工程量清单招标评审工作质量,根据?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依法必须进行施工公开招标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以下称工程项目),应当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 第三条招标人应当根据工程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度,分别采用合理定价抽取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或综合评估法进行评标定标。 第四条各种评标方法的适用范围如下: (一)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者招标人对其技术、性

能没有特殊要求,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的一般工程项目施工招标,采用“合理定价抽取法”的方法,进行评标定标。 (二)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者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0万元以上的一般工程项目施工招标,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方法,进行评标定标。 (三)技术特别复杂或者具有特殊专业技术要求,以及市政府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有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施工招标,采用“综合评估法”的方法,进行评标定标。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技术特别复杂或者具有特殊专业技术要求的工程项目是指: (一)28层以上(不含28层)的高层建筑、设有2层以上(含2层)地下室的深基坑工程、大型或技术特别复杂的中型公共建筑、单跨跨度36米以上(不含36米)或檐高25米以上(不含25米)的单层工业建筑、檐高50米以上(不含50米)的多层工业建筑等房屋建筑工程等。 (二)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高架路、城市快速路、单跨跨度40米以上的桥梁、暗挖式隧道、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厂等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等。 第六条招标人应当根据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在招标文件中载明适用的评标方法,并在招标文件备案时,报招标投标监管

武汉市城乡规划条例(2019修正)

武汉市城乡规划条例 (2013年11月27日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14年1月9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根据2019年6月21日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19年7月26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集中修改、废止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科学制定和严格实施城乡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全部为规划区。 本市城乡规划的制定、修改、实施、监督检查以及相关城乡建设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市城乡规划工作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 市人民政府负责本市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区人民政府(包括开发区、风景区、化工区管委会,下同)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辖区内城乡规划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规定职责负责本辖区内的规划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市规划委员会。市规划委员会为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审议和协调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重大事项,为市人民政府进行规划决策提供依据。市规划委员会的组成、议事规则等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新城区区人民政府和开发区、风景区、化工区管委会应当设立区规划委员会,负责审议、协调本区规定权限内的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包括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下同)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辖区内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市、区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

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办事指南(完整版)武汉东湖高新区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东湖开发区建设项目施工许可 办事指南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管理局编印

一、工程报建 (一)受理地点: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六楼联合办公中心建设管理局窗口,电话: (二)报建范围:凡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或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专业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发包前,建设单位(建房人)必须办理报建手续。 (三)申报资料: 1、东湖开发区建设工程项目报建表(1式6份)。 2、建设工程项目批准文件或民营企业董事会决议。 3、建设项目用地的有效证明文件。 4、工业项目核准文件或相关部门认证工业项目文件(工业项目)。 (四)办理程序: 1、登陆“武汉建设网”进入“办事大厅”,点击“工程报建”链接,按提示获取企业登录号及动态密码。 2、登陆“武汉建设网”进入“工程报建”,输入登录号及密码,填报工程报建表后点击“网上提交”,打印6份并加盖公章。 3、提交工程报建表7日内(逾期系统自动删除,须重新申报)携带上述工程报建表和申报资料的原件及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2份到报建受理窗口审查,资料齐全并与报建表数据核对无误后收取资料批准报建手续,由报建员盖章及上网发布报建信息,并告知相关事项。 特别提示:报建时获取的登录号末尾加“A”(大写A),使用“111111”(6个1)的默认密码,可以登录“中国武汉建设信息网”进入“招标人工作区”进行后续招标手续网上操作。 (五)办理时限:即办 (六)工程报建告知事项 1、施工许可前置审查事项 (1)图审机构施工图审查 (2)消防部门消防设计审查或备案

武汉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武汉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形象和灵魂,是维系现代城市生存的基本要素,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加强城市文化的研究,对于加快城市化、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行为的成果总和。广义上讲,发明、研究、语言、建筑等等都属于文化范畴。城市形成衍生出建筑的构造———对宗教的需求产生了教堂,对集会的需求产生了广场,对居住的需求产生了住宅,对交换的需求产生了市场,对艺术行为的需求产生了剧院,这些都是文化的体现。以武汉为例,滨江滨湖的水域文化、龟蛇二山的自然文化、黄鹤楼等建筑文化、文人墨客遗留的诗词文化、包括老城区的街道文化、辛亥革命等纪念性文化等等综合起来,才是城市文化的全部意义,才是城市文脉之所在。 武汉市地处华中,长江、汉江两江交汇,汉口、武昌、汉阳三镇鼎立,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具有3500年文明传承,是“白云黄鹤”之乡、辛亥首义之都、明清四大古镇,汉派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发展基础良好。近年来,在承接“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国家级重大战略的背景下,武汉市文化建设取得突破进展,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武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商文化和楚文化 , 为全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底蕴和殷实的资源。 专业艺术呈现新的繁荣 (一)舞台艺术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全市现有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8 个,包括京剧、汉剧、楚剧、音乐(民族音乐、交响音乐)、舞蹈、话剧、儿童剧、木偶剧、杂技、说唱等 10 余个艺术品种。近年来,市直文艺院团按照“一团一戏”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新创作演出京剧《三寸金莲》、《生活秀》,汉剧《王昭君》,楚剧《三月茶香》,舞剧《山水谣》、《筑城记》、话剧《同船过渡》、《母亲》,儿童剧《春雨沙沙》、《柠檬黄的味道》、《古丢丢》,杂技《英雄天地间》等一批优秀剧(节)目。 2002 年以来,每年新创

武城重[2010]1号文武汉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文件

武汉市城建重点工程 文件 建设管理领导小组 武城重[2010] 1号 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关于城建重点工程 施工招标、评标的意见》的通知 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区(开发区、风景区)建设局,各有关建设(代建)单位,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招标代理机构: 经市领导同意,现将《关于城建重点工程施工招标、评标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一0年一月七日

关于城建重点工程施工招标、评标的意见 第一条为切实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武政[2008] 41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建重点工程项目管理的若干意见》(武政[2009] 30号)文件精神,又好又快地推进政府投资城建重点工程建设,规范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活动,保证招标评标工作质量,确保城建重点工程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工期保障率和质量优良率,根据《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国家发计委等七部委令第12号)、《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令第30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89号)、《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局令第27号)等政策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城建重点工程施工招标、评标意见。 第二条经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确定列入城建重点工程范围的施工招标项目适用本意见。 第三条城建重点工程施工招标项目,必须采取工程量清单计价,并依法实行招标投标。 第四条城建重点工程施工招标项目,应当采取“综合评估法”进行评标定标。如项目审批部门有特殊规定,从其规定。 第五条在城建重点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中,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带头遵守、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市人民政府关禁止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通告》(武政[2008]8号)、《武汉市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与公布办法(试行)》(武建[2007]248号)、《关于大力支持本地企业开拓市

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实施细则

市城建委关于印发《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区建设局,各建设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 现将《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7年12月15日 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武汉市行政区域内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含工程勘察文件,以下称施工图)的审查和监督管理,根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住建部令第13号)、《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武政规[2017]44号)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建设工程(含附属基坑工程、配套人防工程),是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以下称建筑工程,含民用建筑工程、工业建筑工程、构筑物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称市政工程,含城市道路工程、桥隧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燃气工程、热力工程、环境卫生包括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风景园林工程和公共交通工程)。 第三条市、区(含开发区、风景区、化工区,下同)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和市区分工的原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施工图审查机构(以下称审查机构)对建设工程进行施工图审查。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施工图审查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图审查费用列入初步设计概算,由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规定选择审查机构,支付审查费用。 第二章购买服务 第五条市、区建设主管部门应编制年度施工图审查费用预算和购买服务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核定后,开展施工图审查工作。 第六条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称市城建委)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建立并管理施工图审查机构库(以下称审查机构库),审查机构库分为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审查机构按照资质范围可进入不同的审查机构库。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应与进入审查机构库的审查机构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由进入审查机构库的审查机构负责提供审查费用在政府采购标准限额以下的建设工程的施工图审查服务。 第七条审查机构库每年更新一次,实行动态管理。满一年后,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更新审查机构库。 第三章施工图审查 第八条建设单位完成施工许可报建后,凭有关部门批准文件和全套施工图到市、区施工许可行政审批窗口(以下称市、区审批窗口),或通过施工图审查管理系统办理施工图审查报审手续。 建设单位必须提供完整的施工图审查申请资料,符合要求的,市、区审批窗口在1个工作日内发放《施工图审查受理通知书》;不符合要求的,市、区审批窗口应当当场或在3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建设单位补齐审查所需全部资料,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视为受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