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知识归纳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知识归纳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知识归纳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知识归纳

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考点知识归纳

一、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二、燃烧热和中和热

1.反应热的分类:中和热、燃烧热等。

2.燃烧热.定义: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

例:C(s)+O2(g)=CO2(g);△H = —393.5 kJ /mol

H2(g)+?O2(g)==H2O(l);△H = —285.8 kJ /mol

3. 燃烧热.与反应热比较异同

A.反应特点:专指可燃物燃烧

B.可燃物的量规定为1 mol,配平方程式也以其为基准

C.产物为完全燃烧时的稳定生成物

D.反应热都属放热,△H为“—”

E.反应热产生的本质、热量的单位、表示符号相同

F.燃烧热是一种特殊的反应热

4.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

如:H+(aq)+OH—(aq)===H2O(l);△H = —57.3 kJ /mol

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 = —57.3 kJ /mol

A.内涵

①测定条件:在稀溶液中;

②反应特点:中和反应,且只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少;

③测定标准: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

④配平标准:以生成1molH2O为标准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⑤表示形式:稀溶液用“aq”表示,水为液态(“l”表示)。

B.外延

①若酸、碱是固体或浓溶液,则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浓的强酸或强碱稀释会放热);

②若生成的水多于或少于1mol,则放出的热量多于或小于57.3kJ ;

③若生成物中除1molH2O外,还有其他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时,反应热不是中和热;

④若有弱酸或弱碱参加反应生成1molH2O时,则放出的热量一般小于57.3kJ(多数电离吸热,但HF电离放热);

⑤任何配平的中和反应都有反应热,但只有只生成1molH2O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6.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A.常规能源:指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已经被人类大规模广泛应用,而且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如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柴草)。

B.新能源:指目前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还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地热能、燃料电池等。

三、影响反应热大小的因素

1.反应物本性:等物质的量的不同金属或非金属与同一物质反应,金属或非金属越活泼反应越易,则放热越多,△H越小。

如:2K(s)+H2O(l)=2KOH(aq)+H2(g);△H1 ,2Na(s)+H2O(l)=2NaOH (aq)+H2(l);△H2,△H1<△H2。

又如:H2(g)+Cl2(g)==2HCl(g);△H 1,Br2(g)+ H2(g)=2 HBr(g),△H2,则△H1<△H2。

2.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越多,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越多,则吸收的热量越多。

如:H2(g)+Cl2(g)==2HCl(g);△H1,?H2(g)+?Cl2(g)==HCl(g);△H2,则△H1<△H2。

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同一物质的能量高低是,E(s)

如:S(g)+ O2(g)= SO2(g),△H1;S(s)+ O2(g)= SO2(g);△H2。则△H1<△H2。

又如:2 H2(g)+ O2(g)=2 H2O(g);△H1,2 H2(g)+ O2(g)=2 H2O(l);△H2,则△H1 >△H2。

4.反应程度。对于多步进行的放热反应,反应越完全,则放热越多。对于可逆反应,若是放热反应,反应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若是吸热反应,反应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反应吸收的热量越多。

如:C(s)+?O2(g)=CO(g),△H1;C(s)+O2(g)=CO2(g);△H2。则△H1>△H2。

5.物质能量及键能大小。对于多原子分子,同一物质气态原子比气态分子参加反应放热多。如2 Br(g)+2 H(g)=2 HBr(g),△H1;Br2(g)+ H2(g)=2 HBr(g),△H2。则△H1<△H2。另外,键能越大,分子的能量越低,分子越稳定。如P4(固、白磷)=4P(固、红磷);△H = —29.2kJ/mol,则白磷的能量比红磷高,红磷比白磷稳定。

反应热=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6.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时,会吸收能量,吸热越少,金属越活泼;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时,会放出能量,放热越多,非金属越活泼。

应用反应热大小可以判断金属、非金属的活泼性、物质的稳定性、状态及反应程度等。

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考点

典型例题剖析

[例1]常温常压下,1g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92.3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g)+Cl2(g)==2HCl(g);△H= —92.3kJ

B.?H2(g)+?Cl2(g)==HCl(g);△H= +92.3kJ/mol

C.H2+Cl2==2HCl;△H= —184.6kJ/mol

D.2HCl(g)===H2(g)+Cl2(g);△H= +184.6kJ/mol

[答案] D

[解题指导]△H的单位为kJ/mol,放热为“—”吸热为“+”,数值必须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注明各物质的状态;正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必为吸热反应,二者的△H符号相反而数值相等。

[例2]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液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已知室温下10g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kJ,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甲硅烷的燃烧热为。

[答案]SiH4(s)+ 2O2(g)=== SiO2(s)+2H2O(l);△H=—1427.2 kJ/mol。燃烧热为1427.2

kJ/mol。

[解题指导]在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为1,与反应方程式对应的反应热即为燃烧热;燃烧热必须写有单位,不能写“—”号。题目中没有强调物质的状态时,以常温状态为准。

[例3] 已知HCl(aq)+NaOH(aq)===NaCl(aq)+H2O(l);△H = —57.3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热57.3kJ

B.含1molH2SO4的稀硫酸与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后放热57.3kJ

C.1L0.1mol/LCH3COOH与1L0.1mol/LNaOH溶液反应后放热5.73kJ

D. 1L0.1mol/LHNO3与1L0.1mol/LNaOH溶液反应后放热5.73 kJ

[答案]D。

[解题指导]

①若酸、碱是固体或浓溶液,则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浓的强酸或强碱稀释会放热);

②若生成的水多于或少于1mol,则放出的热量多于或小于57.3kJ,热量应与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对应;

③若有弱酸或弱碱参加反应生成1molH2O时,则放出的热量一般小于57.3kJ(多数电离吸热,但HF电离放热);

④若生成物中除1molH2O外,还有其他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时,反应热不是中和热;

⑤任何配平的中和反应都有反应热,但只有只生成1molH2O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例4] 10g硫磺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O2,放出的热量能使500gH2O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燃烧热为,热化学方程式为。[解]10g硫磺在O2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m·c(t2—t1)=500g×4.18×10—3kJ·g—1·℃—1(62.4—18)℃=92.8 kJ

1mol(32g)硫磺燃烧放热为:92.8 kJ×32g·mol—1/10g=297 kJ,所以硫磺的燃烧热为297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为:S(s)+ O2(g)=== SO2(g);△H=—297kJ/mol。

[解题指导]计算热量时要注意单位统一,并与反应热单位一致。在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为1,与此反应方程式对应的反应热即为燃烧热。

[例5] 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 3H2(g)2NH3(g);△H=—92.4kJ/mol。相同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并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92.4kJ(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

[答案]小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并达到平衡时,不能生成2mol 氨气,因此,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92.4kJ。

[解题指导]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是按照化学计量数所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完全反应后的反应热;对于可逆反应,一定量的反应物不可能完全反应,因此,放出的热量要小。

[例6] 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1molN2(气态)与适量H2(气态)起反应,生成NH3(气态),放出92.2 kJ的热量。

②1molCu(固态)与适量O2(气态)起反应,生成CuO(固态),放出157 kJ的热量。[答案] N2(g)+3H2(g)===2NH3(g);△H =—92.2 kJ /mol

2Cu(s)+O2(g)===2CuO(s);△H = —2×157 kJ /mol

或Cu(s)+?O2(g)===CuO(s);△H = —157 kJ /mol

[解题指导]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注明△H的“+”或“—”,测定条件一般可不注明,反应条件可不写;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配平时,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反应热要与反应式匹配或对应。

[例7] 查课本上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1g氢气与适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气态水和液态水各放出多少热量?

[解] 设放出的热量为X,氢气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g);△H = —483.6kJ/mol

4g 放出热量483.6 kJ

1g X

1g氢气与适量的氧气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X=1g×483.6kJ/4g=120.9 kJ

[另解]1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g/2g·mol—1=0.5 mol。

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氢气完全反应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483.6 kJ,则1g 氢气与适量的氧气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0.5mol×483.6 kJ /2mol=120.9 kJ

2 H2(g)+O2(g)=2 H2O(l);△H= —571.6kJ

2mol氢气完全反应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1.6kJ,则1g氢气与适量的氧气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0.5mol×571.6kJ/2mol=140.3 kJ

[答]1g氢气与适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气态水和放出120.9 kJ热量;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0.3 kJ热量。

[例8] 已知C(s)+O2(g)= CO2(g);△H=—393.5 kJ/mol,H2(g)+? O2(g)= H2O(g);△H=—241.5 kJ/mol。欲得同样多的热量,需充分燃烧C和H2的质量比约为()。

A.12:3.25

B.3.25:12

C.1:1

D.6:1

[解] 根据热量相等列等量关系式

解得: 故选A 。

[解题指导]

计算时,先将质量或体积换算成物质的量,再由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计算。计算燃烧热或中和热时,先计算燃烧1mol 可燃物或生成1mol 水时的反应热。总热量=n (B )×ΔH 。注意解题或书写规范。如kJ 不能写成“KJ ”、kj 或“Kj ”。用文字说明燃烧热、中和热及放出或吸收多少热量时,不标“+”、“—”,而热化学方程式中一定要标明。

自测题

1.在相同的温度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以△H 1和△H 2表示

2 H 2(g )+ O 2(g )=2 H 2O (g );△H 1 2 H 2(g )+ O 2(g )=2 H 2O (l );△H 2 则

A.△H 1>△H 2

B.△H 1=△H 2

C.△H 1<△H 2

D.△H 1和△H 2无法比较 E .△H 2=?△H 1

2.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 热,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 H 2(g )+ O 2(g )=2 H 2O (l );△H = —142.9kJ /mol

B.2 H 2(g )+ O 2(g )=2 H 2O (l );△H = —571.6kJ /mol

C.2 H 2+ O 2 =2 H 2O ;△H = —571.6kJ /mol

D.2 H 2(g )+O 2(g )=2 H 2O (l );△H = +571.6kJ /mol

3.已知:CH 4(g )+2 O 2 (g )= CO 2(g )+2 H 2O (l);△H 1

2 H 2(g )+ O 2(g )=2 H 2O (g ); △H 2 2 H 2(g )+ O 2(g )=2 H 2O (l );△H 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气体和氢气的混合气11.2L (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 .0.4△H 1+0.05△H 3

B .0.4△H 1+0.05△H 2

C .0.4△H 1+0.1△H 3

D .0.4△H 1+0.2△H 2

4.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酒精,放出的热量为△H ,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 2消耗掉8.0mol/L 的NaOH 溶液50mL ,则燃烧1mol 无水酒精放出的热量是

A.0.2△H

B.0.1△H

C.5△H

D.10△H

5.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 H 2(g )+ O 2(g )==2 H 2O (l );△H = —571.6kJ /mol C 3H 8(g )+5 O 2 (g )==3 CO 2(g )+4 H 2O (l);△H = —2220.0kJ /mol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5mol ,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3847kJ ,则混合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 A.1:3 B.3:1 C.1:4 D.1:1

mol kJ mol g H m mol kJ mol g C m /5.241/2/5.393/12)(2?=?)(25

.312)()(2=H m C m

6.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为△H,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克C a 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摩尔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A.0.5△H

B.△H

C.2△H

D.5△H

7.在相同温度时,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用△H1和△H2表示

H2(g)+? O2(g)= H2O(g);△H12 H2(g)+ O 2(g)=2H2O(l);△H2。则

A.△H1<△H2

B.△H1=△H2

C.2△H1>△H2

D.△H1=?△H2

E.△H2=?△H1

8. 已知:Zn(s)+ ? O2(g)=ZnO(s);△H = —351.1kJ/mol

Hg(l)+ ? O2(气)= HgO(s);△H = —90.7kJ/mol

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H。其中△H值是

A.—441.8kJ/mol

B.—254.6kJ/mol

C.—438.9kJ/mol

D.—260.4kJ/mol

9. 由反应C(石墨)== C(金刚石);△H = +0.188kJ,可知

A.石墨较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较石墨稳定

C.石墨和金刚石同样稳定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10.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A.S(s)+ O2(g)= SO2(g);△H1S(g)+ O2(g)= SO2(g);△H2

B.H2(g)+Cl2(g)=2HCl(g);△H1?H2(g)+?Cl2(g)=HCl(g);△H2

C.C(s)+? O2(g)= CO(g);△H1C(s)+O2(g)= CO2(g);△H2

D.CH4(g)+2O2(g)→CO2(g)+2H2O(l);△H1

CH4(g)+2O2(g)→CO2(g)+2H2O(g);△H2

11. 硝化甘油(C3H5N3O9)分解时,产物为N2、CO2、O2、和H2O,它的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已知20℃时,2.27g硝化甘油分解放出热量15.4kJ,则每生成1mol气体伴随放出的热量为kJ。

12. 4g硫粉完全燃烧时放出37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13. 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105 kJ,试写出丁烷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1mol液态水气化时,需要吸收44 kJ热量,则1mol丁烷完全燃烧产生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kJ。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D

5.B

6.C

7.C

8.D

9.A10.B

11. 4C3H5N3O9=6N2+12CO2+O2+10H2O(g);324

12. S(s)+ O2(g)=SO2(g);△H=—296kJ/mol

13. C4H10(g)+13/2 O2(g)=4CO2(g)++5H2O(l);△H=—2900kJ/mol;2680

热化学方程式完整版

1、(2008四川高考)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 2SO 4 和Ca(OH) 2 反 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 2(g) = 2CO(g) + O 2 (g)反应的 Δ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2、(2008泉州水平测试)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生石灰与水混合B.天然气燃烧 C.浓硫酸溶于水 D.干冰气化 3、(2008泉州水平测试)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101kPa时)∶S(s) + O 2 (g) =SO 2 (g) ;ΔH =-297.23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1mol S与1mol O 2的总能量大于1mol SO 2 的能量 B.1mol硫蒸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kJ C.1mol硫蒸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kJ D.形成1mol SO 2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 S(s) 和1mol O 2 (g) 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4、(2011重庆高考)SF 6 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 键,已知1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 F—F、 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kJ,则S(s) + 3F 2(g) = SF 6 (g) 的反应热△H为 A.—1780kJ/mol B.—1220kJ/mol C.—450kJ/mol D.+430kJ/mol 5、(2009泉州水平测试)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C.Y的能量一定高于N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6、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2>△H 1 的是 A、2H 2(气)+O 2 (气)=2H 2 O(气) △H 1 2H 2 (气)+O 2 (气)=2H 2 O(液) △H 2 B、S(气)+O 2 (气)=SO 2 (气) △H 1 S(固)+O 2 (气)=SO 2 (气) △H 2 C、C(固)+1/2 O 2 (气)=CO(气) △H 1 C(固)+O 2 (气)=CO 2 (气) △H 2 D、H 2 (气)+Cl 2 (气)=2HCl(气) △H 1 1/2 H 2 (气)+ 1/2 Cl 2 (气)=HCl(气) △H 2 7、(2010全国新课标)己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 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kJ/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 等于 A.-67.7 kJ/mol B.-43.5 kJ/mol C.+43.5 kJ/mol D.+67.7kJ/mol 8、(2010广州调研)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H+(aq)+ OH-(aq)= H 2 O(l)△H=-57.3 kJ·mol-1可知, 若将含1 mol CH 3 COOH的稀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 量将含1小于57.3 kJ C.由C(石墨)= C(金刚石)△H= +1.90 kJ·mol-1可知,金刚石 比石墨稳定 D.在101 kPa时,2 g H 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 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 2 (g)+ O 2 (g)= 2H 2 O(l)△H= -285.8 kJ·mol-1 9、(2009重庆高考)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H的绝对值均正确) A.C 2 H 5 OH(l)+3O 2 (g)==2CO 2 (g)+3H 2 O(g);△H=-1367.0 kJ/mol (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 2 O(l);△H=+57.3kJ/mol(中 和热) C.S(s)+O 2 (g)==SO 2 (g);△H=-296.8kJ/mol(反应热) D.2NO 2 ==O 2 +2NO;△H=+116.2kJ/mol(反应热) 10.(2009全国高考)已知: 2H 2 (g)+ O 2 (g)=2H 2 O(l) ΔH= -571.6KJ·mol-1 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知识点汇总

)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 学 反 应 化 学 方 程 式 反应现象 1 反应现象 2 类 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空气中燃烧 碳在空气中燃烧(充分) 铁在氧气中燃烧 镁在空气中燃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铝在空气中反应 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生石灰化成熟石灰 二氧化碳溶于水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4 P + 5 O 2 点燃 2 P 2O 5 S + O 2 点燃 SO 2 C + O 2 点燃 CO 2 3 Fe + 2 O 2 点燃 Fe 3O 4 2 Mg + O 2 点燃 2 MgO 2 H 2 + O 2 点燃 2 H 2O 4 Al + 3 O 2 ==2 Al 2O 3 2 C + O 2 ( 不足点燃 2 CO 2 CO + O 2 点燃 2 CO 2 CaO+H 2O ==Ca(OH)2 CO 2 + H 2O === H 2CO 3 2 H 2O 2 MnO 2 2 H 2O + O 2↑ 2KMnO 4 △ K 2MnO 4+ MnO 2+ O 2↑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硫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在空气中燃烧发红,放热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与氧气能反应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高锰酸钾制造氧气是最容易控制并且最安全的。 硫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没有火焰 在空气中发出红光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与空气中相同 在纯氧中可燃,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Al 2O 3) 发出白光并且发热,碳消失,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将它导出,发现可以燃烧,生 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氧气中燃烧与空气中相同。 放出大量的热,有白色沉淀(氢氧化钙)生成 水变酸性,生成碳酸,颜色没变化,基本上没什么现象,就是冒气泡,应用于常喝的汽水 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化 合 反 应 14 15 16 水通电分解 氧化汞受热分解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2 H 2O 通电 2 H 2↑+ O 2↑ 2 HgO △ 2 Hg + O 2↑ 2 KClO 3 MnO 2 2 KCl + 3 O 2↑ 正极氧气,负极氢气 生成流体状汞呈圆珠状,空气中极易挥发成汞蒸气,并释放氧气 用集气法收集氧气,发现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出,原因是:氧气很难溶于水 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 分 解 反 应 17 18 19 20 用石灰石烧生石灰 碳酸易分解 氢气还原氧化铜 碳还原氧化铜 CaCO 3 高温 CaO + CO 2↑ H 2CO 3==== CO ↑+ H 2O H 2 + CuO △ 2 Cu + H 2O C + 2 CuO 高温 2 Cu + CO 2↑ 这个反应很容易让同学们忽略,但是考得多,你说不记吗? 取氧化铜和研好的木炭粉,按其质量 10:1 的比放在研钵中充分研磨,使 之混合均匀,装入硬质试管并铺开(如图),再用酒精喷灯(或大火焰酒 产生气泡 如果滴了紫色石蕊指示剂的话 溶液从红色变成紫色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数分钟后,即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而原来的黑色粉末混合物基本变为红色 精灯)加热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碳还原氧化铁 铁和硫酸铜反应 实验室制氢气 镁和硫酸反应 锌和盐酸反应 镁和盐酸反应 铁和盐酸反应 铁和硫酸反应 铝和硫酸铜反应 铜和硝酸银反应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 3 C + 2 Fe 2O 3 高温 4 Fe + 3 CO 2 ↑ Fe + CuSO 4=FeSO 4 + Cu Zn + H 2SO 4==ZnSO 4 + H 2↑ Mg + H 2SO 4 ==Mg S O 4 + H 2↑ Zn + 2 HCl == ZnCl 2 + H 2↑ Mg + 2 HCl == MgCl 2 + H 2↑ Fe + 2 HCl==FeCl 2 + H 2↑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2 A l + 3 CuSO 4 == Al 2(SO 4)3 + 3Cu Cu + 2 AgNO 3 == Cu (NO 4)2 + 2 Ag CaCO 3+ 2HCl == CaCl 2 + CO 2↑+ H 2O CO +CuO 加热 Cu + CO 2 CO 2 + Ca(OH)2 = CaCO 3↓+ H 2O CH 4 + 2 O 2 点燃 CO 2 + 2 H 2O C 2H 5OH + 3 O 2 点燃 2 CO 2 + 3 H 2O 3 CO +Fe 2O 3 高温 2 Fe + 3 CO 2 如果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则会出现混浊 金属较快溶解,并放出气体 有气泡产生 金属较快溶解,并放出气体 发生剧烈反应,白色固体溶解,在固体表面生成大量气泡 金属逐渐溶解 产生少量气体 金属逐渐溶解 产生少量气体 铜表面有着一层银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减少 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发出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玻璃管 A 中的现象: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 铁溶解,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溶液颜色不变 得到无色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变色成为无色的硫酸铝 溶液由无色渐渐变为蓝色 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继续通入后浑浊消失溶液重新变为澄清 在上面加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 集气瓶的内壁有水珠出现,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中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置 换 反 应 特 殊 类 型

27--化学理论(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

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高2017届化学第三轮复习检测(8) ----27题化学理论(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1.化学家借助太阳能产生的电能和热能,用空气和水作原料成功地合成了氨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合成中所有的电能和热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该合成氨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 C.空气、水、太阳能均为可再生资源 D.断裂N2中的N≡N键会释放出能量 2.反应A+B―→C分两步进行:①A+B―→X,②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反应A+B―→X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E2表示反应X―→C的活化能 B.X是反应A+B―→C的催化剂 C.反应A+B―→C的ΔH<0 D.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A+B―→C的焓变 3.关于如右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2H(g)+2X(g)=2HX(g)ΔH3<0 B.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径无关,所以ΔH1=ΔH2+ΔH3 C.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途径Ⅱ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 D.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比HBr稳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 B.已知H2O(l)=H2O(g)ΔH=+44 kJ·mol-1,则2 g 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多释放22 kJ的热量 C.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5.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I2(g)2HI(g)ΔH=-a kJ·mol-1。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I2和HI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 B.断开2 mol HI分子中的化学键所需能量约为(c+b+a)kJ C.相同条件下,1 mol H2(g)和1 mol I2(g)的总能量小于2 mol HI(g)的总能量 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2(g)和2 mol I2(g),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2a kJ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竞赛

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竞赛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配平物质系数,有机物用其结构简式表示) (一).加成反应 1. 催化剂 加压 CH +CHCHCH 2CCH 2OCCOOH CHO O O H 2 2. + Br 2(发生1,4加成) 3. +H 2 (二).取代反应 1.甲苯侧链的溴代反应 + Br 2蒸气 2.甲苯苯环的溴代反应 + 液Br 2 3.甲苯的硝化反应 4.苯酚的溴代反应 5. 6. C CH 2OH OH O 7. COOH +CH 2OH CH 3 | +3HNO 3 浓硫酸 —OH + 3Br 2 光照 CH 3FeBr 3 CH 3 —CHO CHO

(三).消去反应 1.醇的消去反应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1). 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2). 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3).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四)氧化反应 1醛基的氧化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与银氨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的方程式 ①.CH CHO CHO ②. ③. 2.醇的催化氧化 (五)加聚反应 1.n (六)缩聚反应 1. 浓H2SO4 n HOCH2CH2OH+n HOOC-COOH 2.n 3. —Cl 催化剂 H3C CH浓H2SO

二.写出下列物质与相关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2. 3.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4. .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5.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 6. 丁子香酚( )与溴水反应的方程式: 7. 8. 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 9. 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 -CH ―CH ―COOH Br Br —O —C —H HOOC — O +NaHCO 3 → ——OH HO — C H 2 CH 2CH OCH 3 OH 催化剂 HO C O CH 2CH OH C O O CH 22Br |OH

初三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与氧有关 1.红磷与氧气中燃烧:4P+5O22P2O5,实验现象:生成大量白烟。 2.硫粉与氧气中燃烧:S+O2SO2,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实验现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实验现象:生成无色无味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 5.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2CuO,实验现象: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固体。 7.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2Al2O3,实验现象:光亮的表面变成白色(氧化铝膜)。 8.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17.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 32KCl+3O2↑,实验现象: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与二氧化碳有关 1.碳在氧气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C+O2CO2;实验现象: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3.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实验现象:浑浊逐渐消失,溶液变澄清。 2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5.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CO2+2NaOH=Na2CO3+H2O;无明显现象。 6.氢氧化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CO2+NaOH=NaHCO3;无明显现象。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ΔH1=-393.5kJ·mol-1,Δ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B.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kJ·mol-1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断裂1mol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mo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 2、相同条件下,下列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其中ΔH最小的是() A.2A(l)+B(l)===2C(g) ΔH1 B.2A(g)+B(g)===2C(g) ΔH2 C.2A(g)+B(g)===2C(l) ΔH3 D.2A(l)+B(l)===2C(l) ΔH4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H原子形成1mol H—H键要吸收热量 B.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C.N2性质非常稳定,是因为N2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要破坏氮氮三键需吸收更多的能量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4、中华商务网讯:2011年中国将超北美成为全球液晶显示器第二大市场。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N2(g)+3F2(g)→2NF3(g)的ΔH>0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条件下的热效应都是焓变 B.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若不标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是在0℃、101kPa条件下的反应热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所导致的 D.吸热反应的ΔH<0,放热反应的ΔH>0 6、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 ΔH=+131.3kJ/mol和H(g)+H(g)===H2(g) ΔH=-435.7kJ/mol表示() A.氢原子的能量比氢分子的能量低 B.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氢原子结合生成1个氢分子,且放出435.7kJ的能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固态碳和液态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3kJ能量 7、假定反应体系的始态为S,终态为L,它们之间变化如图所示:S 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ΔH1<0,则ΔH2>0 B.若ΔH1<0,则ΔH2<0 C.ΔH1和ΔH2的绝对值相等 D.ΔH1+ΔH2=0 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 ΔH1<0,则关于2H2O(l)===2H2(g)+O2(g) ΔH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的ΔH2应大于零 C.该反应的ΔH2=-ΔH1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教案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1讲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 Ⅰ.知识回顾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通常情况下的反应热即焓变,用ΔH表示,单位___。 旧键的断裂___能量;新键的形成___能量,总能量的变化取决于上 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吸热反应:__者>__者;放热反应:__者<__者。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放出热量吸收热量 前者为反应 3.放热反应ΔH为“或ΔH吸热反应ΔH为“”或ΔH?H=E(的总能量)-E(的总能量) ?H=E(的键能总和)-E(的键能总和) 4.常见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⑴常见放热反应①②⑵常见吸热反应①② 5.反应热的测量仪器叫量热计 二.热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 1.热化学方程式是指。 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2.书写注意事项: ⑴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不用 ↑和↓(因已注明状态)。(若为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名称),因为物质呈现 哪一种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即反应物的物质相同,状态不同,△H也不同。 ⑵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因为△H的大小和反应的温度、压强有关,如 不注明,即表示在101kPa和25°C。⑶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

子个数,而是表示,故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相同物质的化学反应,当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H也同等倍数的改变。 如:2H2(g)+O2(g)=2H2O(l)ΔH=-571.6kJ/mol H2(g)+1/2O2(g)=H2O(l)ΔH=-285.8kJ/mol ⑷△H的表示:在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一定要注明,“+”代表,“-” 代表。△H的单位是:或。 ⑸热化学方程式具有加和性,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反应逆向进行时,△H值不变,符号相反。 三.燃烧热和中和热 1.燃烧热是指kJ/mol。 几个注意点: ①研究条件:25℃,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25℃,101kPa.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物。如: C→CO2(g)、H→H2O(l)、S→SO2(g) 2.中和热是。 中和热的表示:(一般为强酸与强碱)H+(aq)+OH-(aq)=H2O(l)△H=-57.3kJ/mol。 弱酸、弱碱电离时要吸热,△H>—57.3KJ/mol 3.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原理:△H=-4.18m(t2?t1) n(H2O)?10KJ/mol-3 实验用品:

化学方程式及知识点总结

碱金属: 1、常温下钠在空气中氧化:4Na + O 2 = 2Na 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Na 2O 2 3、钠和水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离子方程式:2Na + 2H 2O = 2Na + + 2OH - + H 2↑ 4、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2Na 2O 2 +2H 2O = 4NaOH+O 2↑ 5、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O 2 ↑ 6、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 Na 2CO 3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7、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 NaHCO 3 + HCl = NaCl + H 2O + CO 2↑ 8、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 2NaHCO 3 Na 2CO 3 + H 2O + CO 2↑ 铝: 1、铝与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 2O = 2NaAlO 2+3H 2↑ 离子方程式:2Al + 2OH - + 2H 2O = 2AlO 2-+3H 2↑ 3、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Al 2O 3 + 2Fe 4、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 2O 3 +6HCl = 2AlCl 3 + 3H 2O 5、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Al 2O 3 +2NaOH = 2NaAlO 2 + H 2O 6、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3HCl = AlCl 3 +3H 2O 7、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 Al(OH)3 +NaOH = NaAlO 2 +2H 2O 离子方程式:Al(OH)3 + OH - = AlO 2- + 2H 2O 8、向氯化铝溶液中滴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的化学方程式: AlCl 3 +3NaOH = Al(OH)3↓ +3NaCl Al(OH)3 +NaOH = NaAlO 2 +2H 2O ※现象: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9)、电解法制铝:2Al 2O 3(熔融)===== 4Al +3O 2↑ 铁: 1、铁与氧气反应:3Fe +2O 2 Fe 3O 4 2、铁与氯气反应:2Fe +3Cl 2 2FeCl 3 3、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 2O(g) Fe 3O 4+4H 2 4、铁和稀盐酸反应:Fe+2HCl = FeCl 2+H 2↑ 离子方程式:Fe+2H + = Fe 2++H 2↑ 5、铁粉加入到三氯化铁溶液中:Fe+2FeCl 3 = 3FeCl 2 离子方程式:Fe+2Fe 3+ = 3Fe 2+ 6、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Cl 2+Cl 2 = 2FeCl 3 7、氯化亚铁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FeCl 2+ 2NaOH = Fe(OH)2↓+2NaCl 8、氢氧化亚铁溶液放置在空气中:4Fe(OH)2+O 2+2H 2O = 4Fe(OH)3 9、热还原法制铁:Fe 2O 3+ 3CO 2Fe + 3CO 2 卤素: 1、氯气与钠的反应 2 Na + Cl 2 2NaCl 电解 冰晶石 ???高温高温点燃点燃点燃

热化学方程式应热知识归纳.doc

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考点知识归纳 一、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比较 项目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是否要符合客 要相符、需要配平要相符、需要配平观事实、配平 注明的条件 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加热、光照、测定反应热的条件。如 25℃、 高压、催化剂等101kPa 等。中学可不注明 化学计量数意 可表示微粒数,为整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物质的量。 义和数值可以为整数或分数 书 沉淀、气体符号根据具体反应,在生成物中标明不需标明 写 物质的聚集状反应物、生成物都要注明,用 g、l、 不需标明 态s 标在化学式后面,并用小括号 是否注明反应 只写反应式反应式(状态)、“;”、反应热热 实例点燃H2( g)+Cl 2(g)==2HCl( g);△H= — 184.6 kJ /mol H 2+Cl 2===2HCl 物质的变化什么反应物生成什么产物多少摩尔的什么状态的反应物生成什么状态的产物 意量的变化多少(微粒个数、质量、体积、多少(物质的量)反应物变成多少物质的量)反应物生成多少产物(物质的量)产物 义 能表示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多能量的变化不能表明少。 H 为“—” 表示放热,为“ +” 表示吸热 二、燃烧热和中和热 1.反应热的分类:中和热、燃烧热等。 2.燃烧热 .定义:在 101kPa 时, 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 质的燃烧热。 例: C(s) +O 2(g) =CO 2( g);△ H = — 393.5 kJ /mol H2( g) +? O2( g) ==H 2O( l );△ H = — 285.8 kJ /mol 3.燃烧热 .与反应热比较异同 A.反应特点:专指可燃物燃烧 B.可燃物的量规定为 1 mol,配平方程式也以其为基准 C.产物为完全燃烧时的稳定生成物 D.反应热都属放热,△H 为“—” E.反应热产生的本质、热量的单位、表示符号相同 F.燃烧热是一种特殊的反应热 4.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 2O 时的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题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 1、由N2和H2反应生成1mol NH3时放出的热量为46.2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常温常压下,1g 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92.3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3克红热的炭和水蒸汽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吸收32.8KJ热,热化学方程式为 4、标况下的11.2LN2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吸收90kJ的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250C 1.01×105Pa下,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6、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的热化学方程式 7、在标准状况下11.2升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444.8KJ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8、0.3 mol硼烷(B2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B2O3固体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为 9、1g 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120.9 kJ,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0、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水蒸气。已知室温下1 g 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44.6 kJ,写出甲硅烷自然的热化学方程式1 11、含1 mol 2 ) OH ( Ba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114.6kJ, 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2、含11.2 g KOH的稀溶液与1 L 0.1 mol·L-1 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3、2.00 L 1.00 mol·L-1 H2SO4溶液与2.00 L 1.00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表示 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4、H2S的燃烧热ΔH=-a kJ·mol-1,写出H2S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硫化氢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5、家用液化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C4H10),当10 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CO2和液 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105kJ,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16、卫星发射可用肼(N2H4)作燃料,2mol液态N2H4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2和H2O(g),放出1068kJ热量, 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写出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最新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大全)经典

最新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大全)经典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还能反映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详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和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无法获得化学反应的快慢。故选B。 2.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 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 【答案】D 【解析】 【详解】 浓硝酸中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铜中含有铜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二氧化碳、氢气无味,故选:D。 3.为快速降低空气污染物SO2的含量,环保部门用飞机在空中喷洒X粉末,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A.CaCO3B.Na2CO3C.H2O D.CaO 【答案】A 【解析】 2X+2SO2+O2=2CaSO4+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 的化学式是CaCO3。故选A。 4.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答案】D 【解析】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 D、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正确。故选D。 5.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质+氧气 = 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根据元素守恒,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A。 6.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 C.此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如图:

高三化学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1.定义表示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例如:: ,表示在25℃、101kPa下,2molH2(g)和 1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l)时要释放571.6kJ 的能量。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在书写时除厂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H的符号和单位△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moJ。 2.注意反应条件反衄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H是是25℃、101kPa下测定的,此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4.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

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反应已完成时的热量变化,由于△H与反应完成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热化学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反应热与温度和压强等测定条件有关,所以书写时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是标准状态下,即温度为25℃(298.15K)、气压为101kPa时,可以不注明。 (2)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只能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则△H为“-”;若为吸热反应,则△H为“+”。 (5)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 (6)不标注气体上升符号和沉淀符号,即“↑”或“↓”。 (7)热化学方程式无需书写如△(加热)和催化剂的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经典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经典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g25m188 反应后物质质量/g9待测384 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5g-9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38g-18g=20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8g-4g=4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数值一定为mg,无法确定具体的数值,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6g:20g=4: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丙不是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

【化学】中考考点_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汇总(全)经典

【化学】中考考点_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汇总(全)经典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反应制得: 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则 X 的化学式为()A.FeCl3B.FeCl2C.Fe2O3D.FeO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可知,反应前铁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2个,碳原子都是6个,氧原子都是6个,反应前氯原子是14个,反应后应该是14个,其中6个包含在2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FeCl3。故选A。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故A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不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后分子数增多,故C正确; D、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变可不变。 3.“神舟号”系列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化学学

科在其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其化学式为C2H8N2, 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X 点燃 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是() A.NO B.NO2C.N2O D.N2O4【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X 点燃 2CO2+4H2O+3N2,生成的2个CO2分子、4个H2O分 子和3个N2分子中共含有C、O、H、N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8、8、6,而反应前1个C2H8N2分子中所含有C、O、H、N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0、8、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的原则,可判断2个X分子中共含有4个N原子和8个O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O4;故选D. 4.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质+氧气 = 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根据元素守恒,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A。 5.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 C2H2O 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 【答案】A 【解析】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大全)1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大全)1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B.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 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D.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甲乙均为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故A错误; B、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2,故B 正确; C、根据反应图示可知,转化①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D、根据甲和丙的化学式,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甲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 C.此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如图: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构成可知,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D说法正确;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故B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构成可知,此反应有两种新物质生成,故C说法错误; D、由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D说法错误.故选A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 3.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 的化学式为 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 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值是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