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教学设计

发布者:崔金龙(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高考说明中的要求及要求层次

氧化还原反应(层次Ⅱ);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层次Ⅰ);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层次Ⅱ);判断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配平反应方程式及有关计算(层次Ⅲ)。

2.建构主义理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主构建

....的过程。

(二)教学背景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高中化学教学过程的始末,高三学生站在已学习完全部高中化学知识的高度上,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层面上的一种深层次的全面整理、归纳、提升。

北京市高中示范校高三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地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物、书写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步步引向深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本节课以创设问题情境,搭建学习的台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方法为主线。

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八组,每组六人,组长负责制。

技术准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84消毒液为什么不能和洁厕灵混合使用?具体如下:

①试管里装2ml洛娃洁厕灵,用细线吊一张普通A4粉色纸湿纸条,

用医用葡萄糖瓶塞密封。②用5毫升医用注射器,抽取1ml龙安84

消毒液。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四)教学实施过程

引言: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解释一些现象。请大家看小片。播放视频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

一、概念间的关系

师问:视频中的问题你们能回答吗?(片中问题:84消毒液为什么不能和洁厕灵混合使用?)视频中答案:会爆炸,会腐蚀瓷器……

学生答案:产生氯气。

过渡:究竟你们的答案正确,还是片中被采访者的答案正确,

老师不能断言,咱们做个实验来检验。

投影:装置图

交待实验:试管里装2ml洛娃洁厕灵,用细线吊一张普通A4粉色纸湿纸条,用医用葡萄糖瓶

塞密封,5ml注射器中抽取1ml龙安84消毒液。

演示实验:将注射器中的84消毒液通过胶塞注入试管里,不拔下注射器。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后描述实验现象:

甲说: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绿色。

乙说:湿粉纸褪色;

师生总结:实验现象表明,它俩混合会产生氯气。

师问:大家分析氯气是怎样产生的呢?请看资料

投影:相关资料:洁厕灵主要成份:无机酸84消毒液主要成份:NaClO、NaCl

学生:分析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填写学案

学生代表板演:ClO-+Cl-+2H+ =Cl2↑+H2O

教师追问学生如何想的,让他展示思维过程。

学生:氧化还原反应价态趋中原理。

过渡:ClO-+Cl-+2H+ =Cl2↑+H2O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那咱们找找反应中的:

投影:1、概念题:

①体现氧化性的离子,

②由Cl-转变为Cl2发生了反应,

③Cl2的氧化性比ClO-的氧化性,

④Cl2 是产物。

师问:产生的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咱们如何处理?

学生齐答:用NaOH溶液吸收

过渡:今天老师介绍一个新方法。

投影:2、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 ml(标准状况下) Cl2转化为Cl-,则S2O32-将转化成

A. S2-

B. S

C. SO32-

D. SO42-

师说:咱们总结一下氧化还原概念间的关系

..并填写学案

师问,生答,师板书:

氧化剂得什么产物?表面特征?实质?过程?结果?氧化剂具有何性?还有谁有氧化

性?它们有何区别?(有序表示

....),老师巡视。

总结板书:

二、解题关键:得失电子守恒。

分析过渡:高考就这么考咱们,给一个陌生情境;考点概念辨析;进而考点定量关系,如计算、配平。请看高考题,

投影:2006年上海高考24题:

1.⑴请将5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和Fe2(SO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

板书:三、陌生方程式书写、配平方法

学生做题,出两种答案①反应物是铁和硝酸

②反应物是氧化二氮和硫酸亚铁

教师分析学生两种答案:1、少量铁和硝酸反应产物是硝酸铁,说明硝酸的氧化性强于正三价铁。反应物是Fe和HNO3不可能是N2O和Fe2(SO4)3 2、产物中已有水,

反应物中必定有氢元素。

板书:1、根据价态变化找出氧化剂、还原剂;

⑵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___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

⑶反应中1mol氧化剂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________mol电子。

⑷请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及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相应的位置中:

师讲:“独家秘方”一分子配平方法,并和学生一起配。

过渡:今天咱们创设一个完全陌生情境,你们知道交警是怎样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学生:吹气

老师:你们知道往什么化学物质上吹气?

投影:交警让司机对填充了吸附有K2Cr2O7的硅胶颗粒的装置吹气,通过某些现象,即可证明司机是酒后驾车。

过渡:你们想看究竟是什么现象吗?我们来模拟一下。

投影:,装置图见右

用品:大试管、带塞和导气管的具支试管、

五十五度红星二锅头酒、K2Cr2O7溶液、

98%浓H2SO4

步骤:①取2 ml K2Cr2O7溶液于一大试管中。

②加1~2二滴管浓硫酸并振荡。

③往具支试管中加2~3 ml五十五度二锅头酒,塞上塞子。

④往具支试管中吹气,将乙醇蒸气吹入大试管溶液中。

投影:友情提示:Cr2O72-橙红色,Cr3+蓝绿色

要求一、找出反应物,推出生成物,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很快找出反应物:K2Cr2O7+ C2H5OH+ H2SO4

氧化产物有学生认为是CO2;也有人认为是CH3CHO

老师:讲.有机物化合价标法、引导学生分析

..氧化产物究竟是哪种物质。指明乙醇在溶液中被氧化,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

板书:2、根据变价原则推出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CH3COOH 和Cr2(SO4)3

要求二、请写出未配平的方程式:

K2Cr2O7+C2H5OH+H2SO4-Cr2(SO4)3+CH3COOH+ K2SO4

板书: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配平。(先金属离子,后酸根离子,最后氢原子,检验用氧原子)

2K2Cr2O7+3C2H5OH+8H2SO4=2K2SO4+2Cr2(SO4)3+3CH3COOH +11H2O

小结:本节课所涉及的反应中,氧化剂分别是:NaClO、HNO3、K2Cr2O7

咱们来总结一下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投影仪体现)

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一、概念间的关系

二、解题关键:得失电子守恒。

三、陌生方程式书写、配平方法

1、根据价态变化找出

..氧化剂、还原剂;

2、根据变价原则推出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

..写出的方程式。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选题为《氧化还原反应复习课》,通过新情境复习了中学阶段氧化还原反应的所有主要知识。

从课堂实施的情况来看,视频引入,创设的学习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实验解答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兴趣。通过做题,学生积极、主动回忆起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通过归纳总结进一步落实巩固双基知识。分析近几年高考中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的考法,让学生明白高考就这么考我,一点也不神秘,没什么可怕的。接着创设一个生活中常见但化学原理完全陌生的情境:交警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学生分组实验模拟过程,体会小组合作精神,当他们观察到实验现象时,非常的兴奋,让学生在兴奋点上突破难点,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揭示化学实验现象的本质。

我预设时间与实施过程中的差距,教学环节中预设的时间为30分钟,而实际教学中却用了40分钟。出现差距的原因: 1、学生就能流利回答且相对完整,结果一位学生才补充完整。看来实验班学生基础知识不是非常扎实,以后复习中要注意基础知识放慢步伐。 2、我事先认为会出现两种答案,正确率约80%,实施过程中只有60%,造成分析时间加长了,说明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解题能力比预想稍差。

学生本节后反馈题的准确率也相当高,大部分学生在课后反馈卡片上写:“老师,这

部分知识空前的明白。谢谢!”。但我的思维定势使本节课有一点缺憾(课后才知道)。一部分学生在反馈卡片上写:“老师啊,何小宇答错了,您怎么不分析?”我提问一位平时考试从未低于96分的学生回答问题,题很简单,我潜意识里就没想到他会答错,导致他回答选C(正确答案D),而我没有分析他的错因。我想在以后教学中我仍然需要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 ④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 应。 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基本概念 . 2.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 有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 有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例1]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 aTiO2+ bCl2+ cC aTiCl4+ c CO ……反应① TiCl4+2Mg Ti + 2MgCl2 ……反应② 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TiCl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 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在反应①、②中Mg的还原性大于C,C的还原性大于TiCl4; ④a=1,b=c=2; ⑤每生成19.2 g 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4.8 mol e-。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⑤ 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 ①单线桥法。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 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例: 3Cl2+6KOH KClO3+5KCl+3H2O ②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间价态,解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的区域只靠拢,不重叠。例: 得2e-—— 2e- 失2e-— — 失5e 得5×e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中学化学新课程降低了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突出了对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基本观念的形成。化学学习的重心从背诵、记忆具体事实及概念原理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序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特定的线索和步骤去探索的一种思维方式。合理的、科学的、优化的思维程序能够加速解决问题的思维进度,提高思维活动的实际效益;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快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开放性问题,避免盲目地或纯凭经验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它贯穿、延伸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此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氧化和还原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具体有两个核心:1、氧化性和还原性与价态以及电子转移的关系;2、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具有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过程方法,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发现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规律及其运用。 另外,也想通过此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形成有序思维,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初步形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对于氧化还原理论的学习感觉枯燥,大多数学生能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来进行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有些学生则是靠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凭已有的经验,能说出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但不多也不成规律。对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认识和体验不足。 实验基础:经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和必修1一二单元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但由于初中校的差异,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方法不清楚。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于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学会用化合价来判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3)认识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验证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设计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形成有序思维。

新苏教版氧化还原反应优秀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临海六中黄春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3、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2、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3、通过网上查询,调动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并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重点难点: 知识重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过程方法重难点:实验观察、比较分析 三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实验探究—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四分组实验准备:白色滤纸玻璃皿滴管淀粉溶液氯水饱和NaI溶液饱和NaBr溶液五教学思路 根据本节教材的安排特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提出问题,深入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通过对氯、溴、碘元素间置换反应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宏观判断特征,能根据特征判别氧化剂和还原剂。在讨论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进行深化和拓宽,重新建构学生完整的知识网络。 六教学过程

原子得到溴离子给出的而带负电,

七、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 失2Xe- 2NaBr + Cl2 == 2NaCl+Br2 得2Xe- 还原剂氧化剂 失电子物质得电子物质 失e 得e 4.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八反馈练习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高温CaO+CO2↑ B.Na2O+H2O=2NaOH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4HNO3(浓)△4NO2↑+O2↑+2H2O 2.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 B.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剂在反应中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中被还原 4.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Cl→AgCl B.H2O→O2 C.KClO3→KCl D.MnO2→MnCl2 5.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以上都不是 6.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ClO2是氧化剂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7.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指明氧化剂还原剂。(选做)

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2

有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发生条件 2. 从加(脱)氢、脱(加)氧和碳原子的氧化数变化两个角度认识还原(氧化)反应。 3. 能够从试剂、条件、产物等不同角度判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从加(脱)氢、脱(加)氧和碳原子的氧化数变化两个角度认识还原(氧化)反应。 三.教学思路分析 先由复习有机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入手,结合无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自然过渡到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然后逐步深入分析加(脱)氢、脱(加)氧的本质,结合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引出氧化数的概念,然后逐渐过渡到也可以从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氧化数来预测或判断该有机化合物是否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样做,符合由表及里的认识顺序,更能加深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最后结合化学键的类型和氧化数来分析有机反应类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四.教学过程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如我们初中学习了无机化学反应中的四种基本类型反应,而在高一时又接触了氧化还原反应。我们有机化学也学习了三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既然无机化学中有氧化还原反应,那有机反应中有没有呢?如果有,如何表示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 ?定义: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氧原子或减少氢原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常见的氧化反应: ①醛的氧化,如:2CH3CHO + O2→2CH3COOH ②醇的氧化,如:2CH3CH2OH+O2→CH3CHO+2H2O ③有机物的燃烧。 ④烯烃、炔烃、酚、醛等有机物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⑤含醛基的有机化合物与新制Cu(OH)2悬浊液、银氨溶液的反应 ?常见的氧化剂:氧气、臭氧、酸性高锰酸钾、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悬浊液等。 2.还原反应 ?定义: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常见的还原反应: 烯、炔、苯及其同系物、醛、酮、酚、油脂等的催化加氢。 ?常见的还原剂:氢气、氢化铝锂(LiAlH4)和硼氢化钠(NaBH4)等。 3.氧化数 ?定义: 人们根据经验总结出的用于表示分子中某原子所处氧化状态的一种数值。 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最高氧化数为+4,最低氧化数为-4. ?规定: ①氢原子的氧化数为+1,当碳、氧原子上连有一个氢原子的时候,碳、氧等原子的氧化数就为-1 ②若碳原子分别与氧,氮、硫等电负性大的原子以单键、双键、叁键相结合,碳原子的氧化数分别为+1、+2、+3 ③若碳原子与碳原子相连时,其氧化数均为零 ?利用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氧化数的升降来判断:反应后氧化数升高的有机物,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的有机物,则发生了还原反应。氧化数处于最高价的原子只能被还原,处于最低价的原子只能被氧化,介于中间价态的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氧化数能否升高或降低是有机物能否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前提。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含核心素养)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新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要求“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本节课安排在第二章教材介绍了分类方法之后,需要学生对初中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及元素原子结构的知识加以理解应用。从已有的知识层面进一步扩展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从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深入到本质。 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储备上在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和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初步具备分析总结的水平,能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实行新课,在学习特点上比较被动,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转变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生活中存有的氧化还原现象。 2、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过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模型。 3、通过设计汽车尾气治理方案的活动,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价值,初步形成绿色环保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评价目标: 1、通过探究小车为什么会动,化学反应与电子转移的关系,诊断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层面间的关系(微粒水平、内涵水平)。 2、通过对具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分析,诊断开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本质的理解进阶(物质水平、元素水平、微粒水平)和理解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3、通过对84与洁别灵的混合使用事实的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水平和辩证思维(定性水平、定量水平)。 4、通过对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方案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理解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化合价升降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六课前准备 小车(小车构造,车身,加装马达并用导线连接铜片和锌片,将铜片和锌片插入小车顶部的凹槽中),84消毒液,洁厕灵,稀盐酸,ppt

校级公开课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第一课时)

公开课说课稿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本次的说课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对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本节课的教学处于承上启下阶段,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2.学情分析 从知识层面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主要包括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能够正确标出化学式中任意元素的化合价;能够正确表示出原子及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并且掌握了分类的思想。 从能力上看,完全具备自主预习、积极思考和在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心理分析,既然运用已有知识做铺垫,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轻松地在教师引导下来层层递进的推进的学习新知识。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这个判断依据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认识它们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会同时发生的原因,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从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2)能正确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弄清楚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2)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思想,知道化学概念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化学知识又服务生活服务社会,体验化 学概念从生活经验到理性规范的演变过程。 【学习理念和方法】 1.合作式学习——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开展生生间、师生间教学活动。 2.探究性学习——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3.阶梯式学习——通过课题设计的“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现象到本质”课堂活动,给学生搭建“认 知过程的知识自我构建”之桥。 【学习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图片:碳、硫、铁等单质在氧气中 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铜在氧气中燃烧①3Fe+2O2Fe3O4;②S+O2SO 2;③2Cu+O22CuO。 【设问】在九年级,我们把以上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什么反应? 【观察、思考、回答】 氧化反应。 ①从学生最熟悉的反应 入手,为本节课内容的展 开提供素材。本节课素材 的选择充分依据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原则。 ②复习九年级教材中氧 化反应的概念,为本节课 的提升做铺垫。 【过渡】还有两个反应我们也很熟悉。 PPT投影九年级教材: 思考、回顾九年级教材中还原 反应的概念。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 被夺去的反应。引入学生非常熟悉的两个反应,在复习九年级教材中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同时,为后面从得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提供素材。 【过渡】在九年级,我们先学习了氧化反应, 再学习还原反应的,那么这两个反应有没有必然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一、氧化还原反应聆听、思考 承接学生原有知识,设置 疑问,引入本节课题。 【设问】通过回忆我们了解到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的过程属于氧化反应,金属氧化物失去氧又重新得回金属单质的过程属于还原反应,这两个反应能同时发生吗,请同学们谈谈你的理解。 图1图2【分析】观察图1,说明铜与 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发生氧 化反应。H2能使氧化铜失去 氧生成铜,发生还原反应,这 是Cu元素在氧化和还原过程 中的循环。观察图2,从图中的 虚线框内,我们发现CuO失去 氧变成Cu,发生还原反应的 同时,H2得到氧发生氧化反 应,变成了H2O。CuO的还原 和H2的氧化过程相伴。 结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是 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 氧化还原反应。 ①通过实例分析,学生能 顺利将氧化反应和还原 反应这两个之前认识中 相对孤立的概念统一起 来,为后面的学习做铺 垫。 ②初步认识到氧化还原 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 的辩证关系,得到知识与 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的提升。

(完整版)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高一(8)班授课教师宋欣授课时间:2005/10/28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还原反应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因此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够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且删除了旧教材从化合价变化多少、电子转移多少去分析和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细、过繁、过难的内容,大大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生负担。学生可以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去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达到优化知识结构的效果。对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应用的介绍,起到了培养学科感情的目的,同时,教材还辨证地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以引导学生形成辨证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有关氧化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从得、失氧的角度学习过,因此有较好的知识基础,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训练,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可以把通过比较和归纳得出结论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以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探究习惯。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定义是不同的,其中的不同之处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在教学中要给予指出,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设计理念: 该设计从学生熟悉的化学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通过无法对铁冶炼反应类型的判断,指出按反应体系物质种类和数目进行反应分类的不足,为建立新分类标准奠定基础;再通过一些典型反应分析,帮助学生建立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进而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深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对比氧化还原反应,有利于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最后设置应用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去认识,很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价值。 四、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能从化合价升降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五、教学媒体设计: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投影

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学科教师辅导学案 教学内容 T -----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直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各类反应各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要求:均生成CO2 ①; ②; ③; ④o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

1 .化学反应与元索化合价的变化 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元素得到电子,化合价;失去电子,化合价0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笠壬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 2. 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学反应。 ①氧化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②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问题导思】 1、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能单独存在吗? 2、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总数有什么关系? 3.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吗?试举例说明。 5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是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3、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2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由表及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教学过程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A+B=ABAB=A+B A+BC=AC+B AB+CD=AD+CB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的反应属于 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氢气还原氧化铜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初中时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 讨论结果 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去分析,结果也不相同。四种基本反映类型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反应。 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比较片面,不能真实地反映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对于这一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氧与失去氧的数目关系怎样。 哪种元素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化合价降低?升高的化合价降低的化合价关系怎样?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如何帮助、指导学生从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肤浅认识,提升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结构,这是第一章的教学重点内容之一。高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的判断,从外在显形的判断转向隐形本质的判断,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氧化、被还原,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4对重要的基本概念,如何正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结构的基础。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自主构建以氧化剂、还原剂为核心,以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为判断依据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网络。 本节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本节教学难点:用双线桥和单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 【教学过程】 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主要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如在利用几个反应分析化合价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的关系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听取学生的结论加以点评,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真正体验学习的过程。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实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必修1 第二章) 【教学设计构架图】 在开始本课题教学设计之初,首先对教学设计的各环节予以统筹考虑,初步搭建与整合教学设计架构,使之保证后续教学设计各环节的合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图所示本课题的教学设计将按照以下关系展开。 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具体的内容标准部分要求到:“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1]本课题位于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为《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这样编排教材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之初便逐步熟悉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分类方法,并在初中学习化学反应四大类型的基础上,继续深入介绍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方法的掌握,以此贯彻课标中关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的精神。教科书中是以“思考与交流”中问题1:“请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来实现这一要求的。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课题,在初中化学中已有涉及:分别是以Fe在O2中燃烧产物为Fe3O4,表现为物质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元素,进而定义氧化反应的概念;以CuO与C高温下反应使CuO失去氧元素,明确了还原反应的定义。[2] 在高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将初中关于“氧化反应是得氧,还原反应是失氧”这一认知进一步升华,从以“元素观”看待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到以“微粒观”来看待氧化还原反应。鉴于第一章刚刚以“物质的量”的教学给学生加深了对于化学微粒概念的认知,因此,上述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教学完全找到了合理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这也恰恰体现了课标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知识 与 技能 1.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 2.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重 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难 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的应用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 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2.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点击试题]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氯化还原反应。 (2)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氯化还原反应。 2.判断下列反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2CuO+H2=====Cu+H2O (2)MnO2+4HCl(浓)======MnCl2+H2O+Cl2↑ (3)3NO2+H2O======2HNO3+NO (4)2H2O2======2H2O+O2↑ (5)CaCO3+H2O+CO2====== Ca(HCO3)2 [过]在反应(1)中,H2――H2O 的变化实质是失去了电子,被氧化,而CuO ---Cu 的变化实质是得到了电子,被还原。其中,H2为CuO 的还原提供了电子,CuO 为H2的氧化接受了电子,从而使双方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在这里,H2起还原作用称为还原剂,CuO 起氧化作用称为氧化剂。 [板书]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问]1.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氧化剂?什么是还原剂?2.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本身所发生的反应是什么?所含元素的化合价的情况如何? 3.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分别表现什么性质?起何作用? [讨论并小结]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为氧化剂。失电子1.正确 2.不正确 只有最后一个不是氯化还原反应。其它都是 通过例题引出表示方法,并通过讲解和练习最大限度的加深学生对此表示法的理解。 △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一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 的使用范围。 2、掌握从化合价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类概括、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设疑、启发、讨论、讲解。 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1、列举几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 吗?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引入]初中所学许多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可将其进行分 类,其中有重要的四种基本 反应类型,请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写出生成CO2的四个化学方程 式。 [板书 ] 一、化学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 [投 影 ] 反应类型举例表示式 化合反应 C+O 2CO2 A+B====AB 分解反应 CaCO3 CaO+CO2 ↑ AB====A+B 置换反应 C+CuO Cu+CO↑ A+BC====AC+B 复分解反应AgNO 3+NaCl====AgCl ↓ +NaNO3AB+CD====AD+CB [讨论]以上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小结]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来区分。 [思考] Fe2O3+3CO 2Fe+ 3CO2、 CH4+ 2O2CO2+2H 2O 两反应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 [小结]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说明此种分类方法不能囊括所有化学反 应, 不能反应所有化学反应的本质。 [过渡]那么 Fe2O3+ 3CO 2Fe+ 3CO 2反应属于什么类型 呢 ?(从得失氧角度分 析 )

氧化还原反应 优秀教案一

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课前预习学案(1) 一、预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地观点及电子转移地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5对概念地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地对应关系. 3.了解常见地氧化剂、还原剂 二、预习内容 1、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和失氧地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化学中把得氧地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失氧地反应称为________反应.例如,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铜,发生了还原反 应.碳得到了氧变成了二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得氧和失氧是同时发生地,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地,这样地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从化合价地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下面几个反应中化合价地变化情况: 反应得氧和失氧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 2CuO+C高温2Cu+CO2↑C得氧 CuO失氧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铜元素化合价降低 C发生氧化反应 CuO发生还原反应 H2O+C高温 H2 +CO ____得氧 ____失氧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 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 ____发生氧化反应 ____发生还原反应 CuO +H2△Cu +H2O____得氧 ____失氧____元素化合价升高 ____元素化合价降低 ____发生氧化反应 ____发生还原反应 从上面地反应可以看出,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地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地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地反应称为__________,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地反应称为__________.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电子,化合价,被,发生反应,得到产物,具有性;还原剂电子,化合价,被,发生反应,得到产物,具有性,实质. 2、常见地氧化剂、还原剂 常见地氧化剂: 常见地还原剂: 三、提出疑惑 疑惑点疑惑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复习进程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 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⑵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公开课教案

年级 教学目标公开课教案 高一课题氧化还原反应授课老师 1、知识与技能 :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这个判断依据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过程与方法: 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认识它们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发展的过程,并学会用元素化合价方 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重难点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教学 讲授法 方法 教学 用具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 【思考 1】 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属于哪一种反应? ( 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 ) 我们在初中学过哪些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表达式举例 点燃 化合反应A2H2+O2 2H2O B=GaO+HO=Ga(OH) 22 B MnO 2 分解反应AB=A+B2KClO2KCl+3O 32 GaCO=GaO+CO 32 置换反应A+BC=AC+B Zn+HSO=ZnSO+H 2442 Fe+CuSO= FeSO + Cu 44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NaOH+HCl=NaCl+H2O BaCl +CuSO= BaSO ↓ +CuCl 2 244 [ 讲解 ] 由此可以看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分类,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也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 【思考 2】我们在初中还学过哪些化学类型,其分类标准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还原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木炭还原氧化铜等) (氧化反应:镁在氧气中燃烧、铁生锈等) 【思考 3】刚刚举例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得到氧 --- 氧化反应 失去氧 --- 还原反应 【分析】对一个化学反应而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有失氧的物质就一定有得氧的物质,例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本节为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技版)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样的培养目的,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出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本节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进行活动探究,总结得出结论。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分析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然后探讨氧化还原的本质。 教材分析 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中学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许多化学反应,并能根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但是,没有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更没有形成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由于得氧失氧并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本节课引导学生直接从化合价的层面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认识化学中常用的元素的化合价,有能力分析清楚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也初步了解了电子转移对元素化合价的影响。为课堂上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来自各个初中,讨论问题能力参差不齐,但是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前期培养,分析,讨论的能力有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 ②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掌握探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体会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普遍存在,并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重点】 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优质课--氧化还原反应 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1、将刚削好的苹果与久置的苹果比较,有色有何变 化? 2、泡好的绿茶静置后有何变化?【回答】 1、苹果由粉绿色变成黄褐 色; 2、绿茶久置后颜色变深。 从生活中的 例子引入氧 化还原反应 【提问】 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请大家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讨论并交流这类反应的分类标准。【思考、讨论】 氧化反应: 2Mg + O2 = 2MgO 还原反应: CuO+H2== Cu+H2O 分类的标准:得氧失氧 巩固初中所 学的知识 【过渡】 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在所举的两个反应中是否只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例如:CuO+H2== Cu+H2O 【讨论、回答】 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 应;氢气得到氧,发生了氧 化反应。 巩固氧化反 应和还原反 应的知识, 引出氧化还 原反应的概 念。 【小结】 可见有得必有失,有物质得到氧,必定有另一个物质失去氧。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就把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 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什么特点呢?在课本33页《思考与交流》有3个方程式,请大家分别标出这几个反应中每个元素的化合价,观察一下在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思考与交流】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 发生了变化。有元素化合价 升高的反应时氧化反应,有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时 还原反应。 巩固刚才所 学的氧化还 原反应的有 关概念。 通过课本的 思考与交流 探讨氧化还 原反应与元 素化合价升 【板书】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判断依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