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86.00 KB
- 文档页数:30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标题: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设计与整定计算原始数据:1.设计一座110KV降压变电站(1)110KV侧有L101、L103两条出线,35KV侧有L302、L303、L304、L305、L306五条出线,10KV侧有八条出线。
(2)与电力系统的连接;①110KV侧线路L101接入110kv系统:②35KV侧一路通过306开关接入35KV区域供电系统。
(3)主变压器数量及容量:1、每台变压器容量:31.5MVA绕组类型及接线组别:三相三绕组,yo/y/△-12-11;额定电压:110/38.5/11KV;短路百分比:高-中(17),高-低(10),中-低(6.5):绝缘类型:分级绝缘。
(4)110kv、35KV、10KV母线侧线路后备保护最大动作时间分别为110kv:2.5S、35kv:2.5S、10kv:2S。
2.电力系统的主要参数:(1)1)110kv系统最大等效正序电抗*ma*为6.6ω,最小等效正序电抗*ma*为5.3ω,最大等效电抗*ma* = 5.3Ω,35KV系统为9.2ω,最小等效电抗*.ma*为8.1ω。
(2)部分线路的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L101:额定电压110KV长度52KM最大(额定)负载为51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2:额定电压35KV长度18KM最大(额定)负载为6.3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3:额定电压35KV长度16公里;最大(额定)负载为6.3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4额定电压35KV长度32KM最大(额定)负载为4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5:额定电压35KV长21公里;最大(额定)负载为4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L306:额定电压35KV长度25公里;最大(额定)负载为13.2MVA每单位长度正序电抗(ω/km) 0.4二、设计的主要要求1.根据本变电站主变压器的类型和容量,配置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方案,计算其主保护的整定;2.配置L303和L304线路的继电保护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设计是针对110kV电网中的距离保护进行设计的,旨在使学生了解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应用场景以及调试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独立设计和调试110kV电网距离保护系统。
二、设计内容
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了解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气距离原理、I-V特征法和角度特征法等,以及距离保护的分类。
2. 距离保护的组成部分
了解距离保护的组成部分,包括主保护、备用保护、监控装置和负载切换等,并掌握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3. 距离保护的应用场景
了解距离保护在电网中的应用场景,包括线路距离保护、变压器距离保护和母线距离保护等,并掌握不同应用场景下距离保护的设计要求和调试方法。
4. 距离保护系统的设计
根据实际需求,独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系统,包括选型、接线、参数设置和调试等,实现对电网故障的保护和自动切除。
5. 距离保护系统的调试
针对设计的距离保护系统进行调试,包括模拟故障、检查保护动作、检查自动切除等,保证距离保护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三、设计要求
1. 设计过程需结合实际电网,在电网拓扑结构、线路参数、变压器参数和母线参数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和设计。
2. 设计过程中需加强安全意识,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3. 设计报告中需详细说明设计思路、参数设置、故障模拟和调试等过程,保证报告清晰明了。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
设计110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保护:主要保护变电站的主设备,如110kV断路器、变压器等。
常见的主保护设备有差动保护、零序保护、过流保护等。
差动保护能够检测设备内部故障,零序保护用于检测成组设备的故障,过流保护用于检测设备的过载和短路故障。
2. 辅助保护:用于检测辅助设备如电源、电源变压器、电源电缆等的故障。
常见的辅助保护设备有电源差动保护、电池保护等。
3. 母线保护:用于保护母线和母线附件,如母线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等。
4. 过电压保护:用于对变电站的过电压进行保护,常见的设备有绝缘监测装置、避雷器等。
5. 母联保护:用于保护变电站的母联断路器和其附件,常见的保护设备有过流保护、差动保护等。
6. 通信保护:用于传输保护信号和故障信息,常见的通信保护设备有光纤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等。
以上只是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的一部分,根据具体的变电站情况和需
求,还可以加入其他的保护设备和措施,以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设计时需要考虑设备的选择、参数的设置、通信方式的选择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程化设计和调试。
继电保护110kv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110kV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主要设备和保护功能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 掌握继电保护配置原则,能够分析不同故障情况下继电保护的动作过程。
3. 了解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掌握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阅读并分析110kV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图纸,识别各种保护装置及其功能。
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计算。
3. 能够运用继电保护知识,模拟故障分析,提出改进保护配置和参数设置的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和责任感。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实践操作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110kV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应为具有一定电力系统知识基础的大三或大四本科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分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强调安全意识与规范操作,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所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础理论- 继电保护概述:定义、作用、发展历程。
- 继电保护原理: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等。
- 保护装置的类型及功能:如继电器、保护屏、综合自动化装置等。
2. 110kV继电保护系统配置与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系统配置: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等。
- 继电保护动作过程:故障类型、保护动作逻辑、时间特性等。
- 典型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如纵联差动保护、距离保护、过流保护等。
3. 继电保护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电力系统故障案例,理解保护动作过程。
变电所毕业设计题目:永安南塔110KV变电所设计班级:姓名:组别\座号:指导老师: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二0一二年十二月目录摘要 (3)前言 (4)第一章概述1.1设计的概述 (3)1.2电力系统概述 (3)1.3变电所各级电压负荷情况分析 (4)1.4变电所的自然条件 (4)第二章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要求 (5)2.2主变压器的选择原则 (5)2.3主变压器的选择 (7)2.4电气主接线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与确定 (15)2.5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特点2.6所用变设计第三章短路电流的计算3.1短路电流的计算条件3.2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与步骤............................. (16)3.3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 (18)3-3 母线电缆及绝缘子............................................. .. (19)第四章电气设备选择4.1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9)4.2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19)44.3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0)4.4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20)4.5母线的选择与校验.................................................. . (21)4.6.4穿墙套管的选择4.7绝缘子型号和绝缘子串4.8高压开关柜的选择第5章防雷、接地保护计算5.1防雷接地设计 (21)5-2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与步骤 (22)5-3 变电所短路电流计算 (2)摘要:电力工业为现代化生产提供主要动力,电力科学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理论的学习理解以及实际的工作,我对变电所的原理和设备有了初步的了解。
为了增加自己的动手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选择了110KVKD变电所设计作为自己的毕业课题。
前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学、课程设计等几个主要部分。
在完成了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专业特安排了本次课程设计。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
而发电厂正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
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
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六大部分,分别为运行方式的选择、电网各个元件参数及负荷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是本设计的重点。
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原始资料1.1 电网接线图(1)各变电站、发电厂的操作直流电源电压U=220V。
(2)发电厂最大发电容量50+2×25=100MW,最小发电容量为50MW,正常发电容量为50+25=75MW。
(3)线路X1=0.4Ω/km, X0=0.4Ω/km。
(4)变压器均为YN ,D11,110±2.5%/10.5KV, UK=10.5%(5)△t=0.5S,负荷侧后备保护tdz=1.5S,变压器和母线均配置有差动保护,Kzq=1.3(6)发电厂升压变中性点直接接地,其他变压器不接地。
1.2 任务(1) 电网运行方式分析。
(2) 各开关保护配置方案,计算配置各线路的保护及计算出各保护的二次动作值(设X1= X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论文设计任务柏溪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设计班级电力11301班设计成员第一组指导教师王瑞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电控系电力专业摘要伴随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各个行业对于电力的需求量急剧增大。
面对日益增大的供电需求,对我国的电力变压器运行检修技术的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电能,就使得电力变压器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十分重要。
所以,110KV电力变压器运行中的电力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对110KV电力变压器安全与检修技术进行分析,以保证110KV电力变压器的稳定运行。
本文就针对变电站主变压器SFSZ10-31500KVA/110KV的原理分析和变压器的各种继电保护的方法、原理图和每个保护所需的设备表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压器;SFSZ10-31500KVA/110KV;继电保护;原理图;设备表摘要前言 (1)第1章绪论 (2)1.1 变压器的介绍 (2)1.2 变压器的故障及保护介绍 (2)1.2.1 变压器设备故障介绍 (2)1.2.2 变压器的保护介绍 (3)1.3 变压器保护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4)第2章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 (5)2.1 纵差动保护定义 (5)2.2 纵差动保护特性 (5)2.3 纵差动保护及其保护原理 (5)2.4 变压器纵差动保护设备表 (7)第3章变压器瓦斯保护 (8)瓦斯保护的定义 (8)瓦斯保护的分类及保护原理 (8)瓦斯保护的保护范围 (9)3.4 瓦斯保护的接线方式 (10)3.5 瓦斯保护的设备表 (11)第4章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 (12)4.1 零序电流保护的定义 (12)4.2 零序电流保护原理分析: (12)4.3 零序电流整定公式 (12)公式 (12)公式分析 (12)4.4 零序电流保护的原理图 (13)4.5 零序电流保护的设备表 (13)第5章变压器复合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 (14)复合电压过电流保护定义 (14)复合电压过电流保护原理分析 (14)复合电压过电流保护原理图 (14)5.4 复合电压过电流保护原理图分析 (14)复合电压过电流保护设备表 (15)第6章变压器过负荷保护 (16)6.1 过负荷保护定义 (16)6.2 过负荷保护分析 (16)6.3 过负荷保护装设原则 (16)6.4 过负荷保护的原理图 (17)第7章保护的总结和展望 (18)保护的总结 (18)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 (18)前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供应逐渐紧张,在很多地区均出现了供电危机,使其必须采取限电、停电等措施,来缓解电力供应的紧张。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一、原始资料1、110KV电网接线示意图如下:2、电网参数说明(所有元件的电阻都忽略不计,并近似地取负序电抗X2=X1)(1) 线路:已知:L1=45KM,L2=50KM,L3=35KM,L4=60KM,线路阻抗按每公里0.4Ω计算,线路零序阻抗按3倍正序阻抗计算。
(2) 变压器:T1、T2、T7额定容量均为31.5MV A,T3、T4、T5、T6额定容量均为15MV A,所有变压器均为Y N,d ll接法,U K=10.5%;110/6.6KV,中性点接地方式按一般原则确定。
(3) 发电机(均为汽轮发电机):G1,G2,G3,G4额定容量均为12MW,G5额定容量为25MW,所有发电机额定电压均为6.3KV,功率因素均为0.8。
(4)其他:所有变压器和母线均配置差动保护,负荷侧后备保护t dz=1.5s,负荷自起动系数k zq=1.3二、设计内容1、建立电力系统设备参数表2、绘制电力系统各相序阻抗图3、确定保护整定计算所需的系统运行方式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4、进行电力系统中潮流及各点的短路计算.5、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三、设计成果说明书一份(含短路电流计算、整定计算、校验及保护配置图)四、参考文献1、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上、下)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吕继绍摘要:1、引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继电保护的萌芽期、晶体管继电保护、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和计算机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速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
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它保护。
河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题目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电流保护学院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91班学生姓名王唯指导教师邱兆美日期2013年1月15日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电流保护摘要电力系统的发电,送电,变电和用电具有同时性,决定了它每一个过程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要通过设计、组织,以使电力能够可靠、经济地送到用户。
在电力系统线路继电保护中,对供电系统最大的威胁就是短路故障,它会给系统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防范它,在这个过程中,电流保护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要完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首先必须“区分”电力系统的正常、不正常工作和故障三种运行状态,“甄别”出发生故障和出现异常的元件。
本设计根据电力元件在这三种运行状态下的可测参量的“差异”,实现对正常、不正常工作和故障元件的快速“区分”,并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可见,继电保护对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阻止故障的扩大和事故的发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线路电流保护中合理配置继电保护装置,提高整定和校核工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电流保护第一章绪论1.1 继电保护概述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情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
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称其继电保护。
1.1.1 继电保护的任务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
1.1.2 继电保护的作用由于电气设备内部绝缘的老化、损坏或工作人员的误操作、雷击、外力破坏等原因,可能使运行中的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情况。
题目 110KV A站变电站保护初步设计一、设计资料1.110KV系统电气主接线110KV系统电气主接线如下图所示2.系统各元件主要参数:(1)发电机参数机组容量(MVA)额定电压(KV)额定功率因数X%#1、#2 2×15 10.5 0.8 13.33 (2)输电线路参数AS2 AB AC BS1 LGJ-185/15 LGJ-240/25 LGJ-185/18 LGJ-240/28 ф=670ф=710ф=670ф=710(3)变压器参数序号1B、2B 3B、4B 5B、6B型号SF-15000/110 SF-20000/110 SF-15000/110接线组别Y0/△-11 Y/△-11 Y/△-11目录前言 (1)摘要 (4)1 概述 (5)2系统运行方式 (5)2.1运行方式的选择 (5)2.2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选择 (6)3故障点选择与序网络制定 (6)4 变电站保护的配置 (8)4.1 线路保护的配置 (8)4.2 母线保护的配置 (8)4.3变压器保护的配置 (9)5 主要保护的综合评价 (10)5.1 变压器保护的综合评价 (10)5.2线路保护的综合评价 (10)5.3母线保护综合评价 (11)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3)附录一系统参数 (14)附录二线路保护整定计算与校验 (16)附录三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和校验 (18)附录四变电站保护配置图摘要本设计围绕110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根据设计原始资料提供的变电站的一次系统图和相关规程,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对变压器、母线、线路配置保护,主要保护整定计算与校验。
通过计算和比较,按照继电保护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灵敏性,确定了变电站电气设备、母线、线路保护的初步设计方案和配置,并对主要保护进行了综合评价。
最后绘出变电站的保护配置图。
【关键词】整定计算、零序电流保护、差动保护1 概述继电保护装置是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发电厂电气设备》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110kV/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2班学号: *********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李春兰、艾海提时间: 2013年11月第七小组人员任务分工目录前言 (1)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1)1.本变电所主接线的设计 (1)1.1 设计步骤 (1)1.2初步方案设计 (1)1.3选择结果 (2)2.变电站主变压器的选择: (3)2.1主变压器的选择 (3)2.1.1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3)2.1.2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3)2.1.3主变相数及接线组别的选择 (3)2.1.4选择结果 (3)3.短路电流的计算 (4)3.1短路电流 (4)3.2 各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4)3.3短路电流计算点的确定 (5)3.3.1 当K1点出现短路时 (6)4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8)4.1 母线选择 (8)4.1.1 10.5kV侧母线选择 (8)4.1.2 110kV侧母线选择 (8)4.2 断路器的选择: (9)4.2.1 110kV侧断路器的选择 (9)4.2.2 10kV测断路器的选择 (10)4.2.3 隔离开关的选择 (12)4.3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13)4.3.1 电流互感器选择 (13)4.3.2电压互感器选择 (16)4.4绝缘子的选择及校验 (17)4.5熔断器的选择 (17)4.6各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一览表 (18)电气二次部分设计 (19)5继电保护规划及整定 (19)5.1主变压器保护规划与整定 (19)5.1.1瓦斯保护 (19)5.1.2纵联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 (20)5.1.3变压器的后备过电流流保护 (22)5.1.4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 (23)5.1.5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 (23)5.1.6变压器的温度保护 (25)6 线路保护 (25)7母线保护规划110KV母线保护规划 (26)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电力系统对变电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以110kV地区变电站设计为例,论述了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全过程及二次回路图。
通过对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及变压器容量的确定,工作电流与短路电流计算,导体和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确定继电保护方案及整定计算,绘制主接线图及二次回路图,较为详细地完成了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的设计。
关键词:变电站;主接线;短路计算;设备选择;二次回路图前言目前,我国城市电力网和农村电力网正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与此相应,城乡变电所也正不断的更新换代。
我国电力网的现实情况是常规变电所依然存在,小型变电所,微机监测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变电所相继出现,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然而,所有的变化发展都是根据变电设计的基本原理而来。
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为110kV/10KV变电所的系统设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初步掌握部分电气工程设计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
变电站概述本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为110/10kV。
变电站由2个系统供电,荷功率因数为0.8,总容量为50MVA,二类负荷0.6,三类负荷0.4,最大负荷运行时间3200 h。
线路长度为1km。
该地区自然条件:海拔高度为100米,土壤电阻系数Р=2.5×104Ω.cm,土壤地下0.8米处温度20℃;该地区年最高温度40℃,年最低温度-25℃,最热月7月份其最高气温月平均34.0℃,最冷月1月份,其最低气温月平均值为-17℃;年雷暴日数为250天。
电气一次部分设计1.本变电所主接线的设计1.1 设计步骤(1)拟定可行的主接线方案: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分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拟订出若干可行方案,内容包括主变压器形式、台数和容量、以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的接线方式等,并依据对主接线的要求,从技术上论证各方案的优缺点,保留几个技术上相当的较好方案。
(2)对几个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的主接线方案。
(3)绘制最优方案电气主接线图。
1.2初步方案设计根据此变电站的基本数据:电压等级 110/10kV,容量为50MVA,功率因数为为3200h,初步拟定以下两个方案。
0.8,二类负荷0.6,三类负荷0.4,Tmax方案1:采用单母线接线方案2: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技术比较及其优缺点分析如下图:1.3选择结果结合任务书给的要求,二类负荷占总负荷的60%,三类负荷占总负荷的40%,根据本次设计的具体情况及终端变电所在可靠性、灵活性的基础上力求经性原则,参照上述方案,选择如下:在10kV 侧:采用单母线接线;在110kV 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主接线图如下图所示:方案一单母线分段接线项目方案 方案一 采用单母线接线 方案二 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优点 ①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 ②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
①用断路器把母线分段后,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有两个电源供电。
②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切除,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致使重要用户停电。
缺点 ①不够灵活可靠。
②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需停电 ③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则需全部停电①增加了投资成本③与单母线接线比较线路复杂2.变电站主变压器的选择:2.1主变压器的选择在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变压器是主要电气设备之一,其担负着变换电压,进行电力传输的重要任务。
确定合理的变压器容量是变电所安全可靠供电和网络经济运行的保证。
因此,在确保安全可靠供电的基础上,确定变压器的经济容量,提高网络的经济运行素质将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
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直接影响主接线的形式和配电装置的结构。
它的确定除依据传递容量基本原始资料外,还应依据电力系统5-10年的发展规划、输送功率大小、馈线回路数、电压等级以及接入系统的紧密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选择。
选择主变压器型式时,应考虑以下问题:相数、绕组数与结构、绕组接线组别(在电厂和变电站中一般都选用YN,d11常规接线)、调压方式、冷却方式。
2.1.1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因为负荷容量为50MW,功率因数为0.8,查有关资料应选SFL1-40000/110型的变压器2台满足本变电所的容量。
两台正常运行且互为备用。
2.1.2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1) 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应根据地区供电条件、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等综合考虑确定。
(2) 主变压器容量一般按变电所、建成后5~10年的规划负荷选择,并适当考虑到远期的负荷发展。
对于城网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3) 在有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中宜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装设两台以上主变压器。
如变电所可由中、低压侧电力网取得足够容量的备用电源时,可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4) 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当断开一台时,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不应小于70%的全部负荷,并应保证用户的一、二级负荷。
(5)当一台事故停用时,另一台变压器事故过负荷能力查表得出过负荷倍数为1.3,允许时间为2小时。
2.1.3主变相数及接线组别的选择(1)主变相数的选择根据选择主变相数所应考虑的原则:在运输条件不受限制时,330kV及以下的变电所均应选三相变压器。
此次设计110/10KV变电所选择的是三相变压器。
(2)主变绕组数的确定。
此变电所为110/10KV两个电压等级的变电所,因此主变压器应选双绕组变压器。
(3)主变接线组别的确定。
本次设计电压等级为110kV、10kV降压变电所,因考虑本地区电网供电的可靠性,35kV及以下电网采用不接地或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所以主变用Yn /d11连接组别。
2.1.4选择结果根据该变电所的原始资料、选择主变压器的原则,从对用户供电可靠、保证电能质量等方面考虑,本次设计选用三台主变压器,型号为SFL-40000/110型。
1选定的主变型号、参数见表1表1 主变压器参数表3.短路电流的计算3.1短路电流所谓短路,就是供电系统中一相或多相载流导体接地或相互接触并产生超出规定的最大电流。
造成短路的主要原因是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误操作、雷击、过电压击穿等。
3.1.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在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电气设计中,短路电流计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计算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为了比较各种接线方案,或确定某一接线是否需要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等,均需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
在选择电气设备时,为了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都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同时又力求节约资金,这就需要进行全面的短路电流计算。
例如:计算某一时刻的短路电流有效值,用以校验开关设备的开断能力和确定电抗器的电抗值;计算短路后较长时间短路电流有效值,用以校验设备的热稳定;计算短路电流冲击值,用以校验设备动稳定。
在设计屋外高压配电装置时,需按短路条件校验软导线的相间和相相对地的安全距离。
3.2 各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根据公式S max=3U e I g max式中S max ---- 所统计各电压侧负荷容量U e ---- 各电压等级额定电压I g max ----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S max=3U e I g maxI g max=S max/3U e基准电压:kV U d 110=基准容量:100d S MVA =低压侧(10.5kV): 高压侧(110kV):KA U S I n n g 22.011034005.1305.1max =⨯⨯=⨯⨯=3.3短路电流计算点的确定按三相短路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短路电流计算点有2个。
如图所示。
图2 短路点的等值电路图 每公里电力线路的电抗, 在工程计算中对于高压架空电力线路一般可近似取10.4/x km =Ω.线路电抗标么值:0033.011010014.022*=⨯⨯=⨯⨯=U S x x d d l lL 变压器电抗标么值: 26.0401001005.10100(%)*3*2*1=⨯=⨯===n d k t t t S S U x x x因为是降压变电站,把高压侧看成无限大电源,故电抗标幺值一定为3.0*=x e3.3.1 当K1点出现短路时图3 K1短路点等值电路时间常数:Ta=0.05s ,冲击系数:0.010.051 1.8imp K e-=+=。
则:系统的转移电抗为:5633.03.026.00033.0****=++=++=∑e t l x x x xK 1点次暂态电流:kA u S x I d d 25.105.1031005633.013111k =⨯⨯=⨯=∑ K 1点短路冲击电流: kA I i d sh 09.2625.1028.128.111=⨯== K 1点短路冲击电流的有效值:kA I i d ghp 58.1525.1052.152.11=⨯== K 1点处的短路容量: MVA I U S d d k 41.18625.105.1033111=⨯⨯==3.3.2当K2点出现短路时图4 K 2短路点等值电路系统的转移电抗为:3.0**==∑e X XK 2点次暂态电流: kA u S x I d d 75.111031003.013122k =⨯⨯=⨯=∑ K 2点短路冲击电流:kA I i d sh 45.428.122==K 2点短路冲击电流的有效值:kA I i d ghp 66.252.12==K 2点处的短路容量:MVA I U S d d k 4.3333222==表3-2 短路点计算结果短路点 次暂态电(KA) 冲击电流(KA) 冲击电流的有效(KA) 短路容量(MVA)K1 K210.25 1.7526.09 4.4515.58 2.66186.4 333.44主要电气设备选择4.1 母线选择选择配电装置中各级电压母线,主要应考虑如下内容: (1)选择母线的材料,结构和排列方式; (2)选择母线截面的大小;(3)检验母线短路时的热稳定和动稳定;(4)对35kV 以上母线,应检验它在当地睛天气象条件下是否发生电晕; (5)对于重要母线和大电流母线,由于电力网母线振动,为避免共振,应 校验母线自振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