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流患者与ICU患者机械通气时咪达唑仑持续镇静的临床观察

甲流患者与ICU患者机械通气时咪达唑仑持续镇静的临床观察

甲流患者与ICU患者机械通气时咪达唑仑持续镇静的临床观察
甲流患者与ICU患者机械通气时咪达唑仑持续镇静的临床观察

甲流患者与ICU患者机械通气时咪达唑仑持续镇静的临床观察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甲流患者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1月-2010年1月在我市传染病医院甲流隔离病区治疗重症患者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21例和我院ICU 机械通气患者21例镇静时泵入咪达唑仑,分别对照达到镇静效果时的平均每小时镇静维持剂量。结果甲流需机械通气患者咪达唑仑平均每小时镇静达到镇静效果维持剂量大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呈显著差异。结论对于甲流患者维持一定深度的有效镇静显得尤其重要,要满足呼吸科医师观察使得镇静不易。

【关键词】咪达唑仑维持剂量机械通气甲流

我院麻醉科于2009年11月-2010年1月参加我市传染病医院甲流隔离病区治疗重症患者66例,其中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1例,基本表现为紫绀并呼吸频率快,X线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吸氧后SpO2≤85%,PaO2≤50mmHg。和ICU严重呼吸循环功能不全的患者机械通气时一样需要持续的镇静以增加患者的耐受,减轻焦

虑、躁动和通气与呼吸机的对抗,减轻应激反应,避免机械通气带来的相关损伤[1]。目前镇静剂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危重病患者中,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最近的研究证实,应激可以造成人机呼吸不同步、机体氧耗增加、意外拔除气管导管等有害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应当给予镇静剂,以确定达到镇静目标剂量。来观察两者达到镇静效果时维持剂量。

1一般资料

选甲流需机械通气患者21例为Ⅰ组(试验组),年龄2-41岁,其中男11例,女10例。随机选取我院年龄41岁以下ICU机械通气患者21例为Ⅱ组(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8例,两组病例情况见表1。

表1

组别平均年龄

Ⅰ组(n=21)20.72±9.39*

Ⅱ组(n=21)22.46±9.38*

*P0.05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无差异。

2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气管插管后自主呼吸恢复,首次0.03mg/kg静脉注射,时间30-60s,初始以0.05mgkg-1h-1微量泵iv,逐渐增加剂量到满意镇静深度,记录达到镇静级别时的维持剂量。

2.1观察疗效镇静效果观察按Ramsay镇静程度分级标准,1级:焦虑、躁动、烦躁;2级:合作、有定向力、安静;3级:只对

指令作为反应;4级:入睡,但对刺激反应敏捷;5级:入睡,对刺激反应缓慢;6级:不能唤醒。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约2~4级,记录达到满意镇静深度3级时每小时镇静维持剂量。

2.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经SPSS11.0软件分析处理,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作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3结果

ICU患者用药量3-5mg/h,甲流患者为4-7mg/h,两组病人达到满意镇静程度的药物的平均用药量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2

组别平均用药量(mg·kg-1·h-1)

Ⅰ组(n=21)0.093±0.0201*

Ⅱ组(n=21)0.0528±0.0153*

*P0.01两组患者每小时平均用药量有显著差异

4讨论

咪达唑仑作为新一代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抗惊厥作用,且无耐药性和蓄积中毒征兆[2],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镇静的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点,可通过适当调节药物剂量而达到相应的镇静水平[3]。甲流患者机械通气镇静时,呼吸科医师为了能够及时唤醒患者已达到能及时观察呼吸功能情况,常常不主张使用肌肉松弛药物,伍用其它药物如丙泊酚或芬太尼也会增加唤醒抑制,低氧合状态加剧患者的痛苦,患者常常自述有强烈的濒危

感觉,一定深度的有效镇静显得尤其重要,这就增加了机械通气镇静的难度。而咪达唑仑对于机械通气患者,长程镇静有着很好的镇静效果,且在适当的剂量下能很好地保留患者一定的自主呼吸,提高了患者对气管插管和某些机械通气方式的耐受性,进而提高了机械通气的效果。伍用药物丙泊酚为磷脂乳剂,其中脂肪提供1.1kcal/ml的热量,应算入热量来源,长期或高剂量输入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因此,紧急状态下加深镇静可以伍用丙泊酚不应时间过长,其它如芬太尼类药物等此次甲流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均未使用。而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这种有创的方式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上的不适,以及沟通障碍和明显的焦虑、情绪抑郁[4],心理治疗干预显得特别重要,对于甲流机械通气患者笔者主张应该同时给予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1-525.

[2]田卓民.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在ICU镇静治疗中的应用.中国急救医学,2002,22(11):655-656.

[3]SharerA.Complicationsofsedationwithmidazolanintheintensivec areunitandacomparisonwithothersedativeregimens.CritCareMed,1998,26(5):947-956.

[4]余燕.影响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心理的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9,24(4):234-235.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方案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咪达唑仑注射液 英文名:MidazolamInjection 汉语拼音名:MidɑzuolunZhusheye 本品主要成份为:咪达唑仑盐酸盐(马来酸盐)。 其化学名称为:8-氯-6-(2-氟苯基)-1-甲基-4H-咪唑并[1,5-a[1,4苯并二氮杂 分子式:盐酸盐C18H13ClFN3·HCl分子量:362.2 分子式:马来酸盐C18H13ClFN3·C4H4O4 分子量:441.8 【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为苯二氮类的一种,通过和苯二氮受体(BZ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Z受体位于神经元突触膜上,与GABA受体相邻,偶合于共同的氯离子通道,在BZ受体水平存在着GABA调控蛋白,它能阻止GABA与其受体结合,而本品与BZ受体结合时就阻止调控蛋白发生作用,从而增强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由此一系列作用,并依据和BZ受体结合的多少,依次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甚至意识消失。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为亲脂性物质,在PH<4的酸性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盐,临床制剂为盐酸盐或马来酸盐,pH=3.3。在生理性pH值条件下,其亲脂性碱基释出,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作用迅速。因脂溶性高,口服后吸收迅速,1/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因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为50%,分布半衰期(T1/2a)为5~10分钟,消除半衰期(T1/2b)短,约2~3小时,蛋白结合率高达96%,清除率为6~11ml/

(kg·min)。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学与单次静脉注射基本相似。肌内注射后吸收迅速且基本完全,注药后3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为91%,消除情况与静脉注射后相似。咪达唑仑主要在肝脏经肝微粒体酶氧化。 【适应症】 1.麻醉前给药。 2.全麻醉诱导和维持。 3.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 4.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如心血管造影、心律转复、支气管镜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等)时病人镇静。 5.ICU病人镇静。 【用法用量】 本品为强镇静药,注射速度宜缓慢,剂量应根据临床需要、病人生理状态、年龄和伍用药物情况而定。 1.肌内注射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静脉给药用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果糖注射液、林格氏液稀释。 2.麻醉前给药在麻醉诱导前20~60分钟使用,剂量为0.05~0.075mg/kg肌内注射,老年患者剂量酌减;全麻诱导常用5~10mg(0.1~0.15mg/kg)。 3.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辅助用药,分次静脉注射0.03~0.04mg/kg。 4.ICU病人镇静,先静注2~3mg,继之以0.05mg/(kg·h)静脉滴注维持。 【不良反应】 (1)麻醉或外科手术时最大的不良反应为降低呼吸容量和呼吸频率,发生率约为10.8%~23.3%;静脉注射后,有15%患者可发生呼吸抑制。严重的呼吸抑制易见于老年人和长期用药的老年人,可表现为呼吸暂停,窒息,心跳暂停,尽至死亡。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咪达唑仑注射液 英文名:Midazolam Injection 汉语拼音名:Midɑzuolun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份为: 咪达唑仑盐酸盐(马来酸盐)。 其化学名称为:8-氯-6-(2-氟苯基)-1-甲基-4H-咪唑并[1,5-a[1,4苯并二氮杂 。 分子式:盐酸盐C18H13ClFN3·HCl 分子量: 分子式:马来酸盐C18H13ClFN3·C4H4O4 分子量: 【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为苯二氮类的一种,通过和苯二氮受体(BZ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Z受体位于神经元突触膜上,与GABA受体相邻,偶合于共同的氯离子通道,在BZ受体水平存在着GABA调控蛋白,它能阻止GABA与其受体结合,而本品与BZ受体结合时就阻止调控蛋白发生作用,从而增强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由此一系列作用,并依据和BZ受体结合的多少,依次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甚至意识消失。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为亲脂性物质,在PH<4的酸性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盐,临床制剂为盐酸盐或马来酸盐,pH=。在生理性pH值条件下,其亲脂性碱基释出,迅

速透过血脑屏障,作用迅速。因脂溶性高,口服后吸收迅速,1/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因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为50%,分布半衰期 (T1/2a)为5~10分钟,消除半衰期(T1/2b)短,约2~3小时,蛋白结合率高达96%,清除率为6~11ml/(kg·min)。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学与单次静脉注射基本相似。肌内注射后吸收迅速且基本完全,注药后3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为91%,消除情况与静脉注射后相似。咪达唑仑主要在肝脏经肝微粒体酶氧化。 【适应症】 1.麻醉前给药。 2.全麻醉诱导和维持。 3.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 4.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如心血管造影、心律转复、支气管镜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等)时病人镇静。 5.ICU病人镇静。 【用法用量】 本品为强镇静药,注射速度宜缓慢,剂量应根据临床需要、病人生理状态、年龄和伍用药物情况而定。 1.肌内注射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静脉给药用%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果糖注射液、林格氏液稀释。 2.麻醉前给药在麻醉诱导前20~60分钟使用,剂量为~kg肌内注射,老年患者剂量酌减;全麻诱导常用5~10mg~kg)。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指南(初稿)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指南(初稿) 目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ICU病人镇痛与镇静治疗指征 第三节. ICU病人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镇静疗效的观察与评价 第四节.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的方法与药物选择 第五节. 镇痛镇静治疗中器官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第一节. 引言 一.镇痛与镇静治疗是ICU病人基本治疗的一部分 重症医学的发生与发展旨在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非终末期重症病人提供全面而有效的生命支持,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并最大程度地恢复和保持病人的生活质量。 镇痛与镇静治疗是特指应用药物手段以消除病人疼痛,减轻病人焦虑和躁动,催眠并诱导顺行性遗忘的治疗. ICU的重症病人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之中,其常见原因包括 1.自身严重疾病的影响--病人因为病重而难以自理,各种有创诊治操作,自身伤病的疼痛 2.环境因素--病人被约束于床上,灯光长明,昼夜不分,各种噪音(机器声、报警声、呼喊声……),睡眠剥夺,邻床病人的抢救或去世…… 3.隐匿性疼痛--气管插管及其它各种插管,长时间卧床 4.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对疾病预后的担心,死亡的恐惧,对家人的思念与担心…… 这一切都使得病人感觉到极度的“无助”和“恐惧”,构成对病人的恶性刺激,增加着病人的痛苦,甚至使病人因为这种“无助与恐惧”而躁动挣扎,危及生命安全。国外学者的调查表明,离开ICU的病人中,约有50%的病人对于其在ICU 中的经历保留有痛苦的记忆[1,2,3],而70%以上的病人在ICU期间存在着焦虑与躁动[4,5]。因此,重症医学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我们在抢救生命、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注意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与恐惧感,使病人不感知或者遗忘其在危重阶段的多种痛苦,并不使这些痛苦加重病人的病情或影响其接受治疗。故此,镇痛与镇静应作为ICU内病人的常规治疗。 推荐意见1。镇痛镇静治疗应作为ICU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B级) 二.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的目的与意义 在镇痛镇静治疗之前,应尽量明确引起病人产生疼痛及焦虑躁动等症状的原因,尽可能采用各种非药物手段(包括环境、心理、物理疗法……)祛除或减轻一切可能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开始镇痛与镇静治疗。 镇痛与镇静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在于: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的方法与药物选择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的方法与药物选择 一.镇痛治疗 疼痛治疗包括两方面:即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阿片类镇痛药、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及局麻药。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物理治疗。 (一).镇痛药物治疗 1.阿片类镇痛药 理想的阿片类药物应具有以下优点:起效快,易调控,用量少,较少的代谢产物蓄积及费用低廉。临床中应用的阿片类药物多为相对选择μ受体激动药。所有阿片受体激动药的镇痛作用机制相同,但某些作用,如组织胺释放,用药后峰值效应时间,作用持续时间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病人特点、药理学特性及副作用考虑选择药物。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引起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和胃肠蠕动减弱[41];在老年人尤其明显。阿片类药诱导的意识抑制可干扰对重症病人的病情观察,在一些病人还可引起幻觉、加重烦躁。 治疗剂量的吗啡对血容量正常病人的心血管系统一般无明显影响。对低血容量病人则容易发生低血压,在肝、肾功能不全时其活性代谢产物可造成延时镇静及副作用加重。 芬太尼具有强效镇痛效应,其镇痛效价是吗啡的100-180倍,静脉注射后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循环的抑制较吗啡轻。但重复用药后可导致明显的蓄积和延时效应。快速静脉注射芬太尼可引起胸壁、腹壁肌肉僵硬而影响通气[42]。 瑞芬太尼是新的短效μ受体激动剂,在ICU可用于短时间镇痛的病人,多采用持续输注[43-45]。。瑞芬太尼代谢途径是被组织和血浆中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代谢产物经肾排出,清除率不依赖于肝肾功能。在部分肾功不全病人的持续输注中,没有发生蓄积作用[43,46,47]。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但停药后3-5分钟恢复自主呼吸。 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约为芬太尼的5-10倍,作用持续时间为芬太尼的两倍。一项与瑞芬太尼的比较研究证实,舒芬太尼在持续输注过程中随时间剂量减少,但唤醒时间延长[48]。哌替啶(杜冷丁)镇痛效价约为吗啡的1/10,大剂量使用时,可导致神经兴奋症状(如欣快、瞻妄、震颤、抽搐),肾功能障碍者发生率高,可能与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大量蓄积有关。哌替啶禁忌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两药联合使用,可出现严重副反应。所以在ICU不推荐重复使用哌替啶[49,50]。 2.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 阿片类药间断肌肉内注射是一种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但临床上需反复注射给药、病人的退缩心理以及药物起效所需时间等综合因素使镇痛效果不尽人意[51]。这种方法从根本上说不可能消除病人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尤其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不推荐使用肌肉注射。持续静脉用药常比肌肉用药量少,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相对稳定,对一些短效镇痛药更符合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特点,但需根据镇痛效果的评估不断调整用药剂量,以达到满意镇痛的目的[45,46,52]。 推荐意见18: 应考虑病人对镇痛药耐受性的个体差异,为每个病人制定治疗计划和镇痛目标(C级) 推荐意见19: 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病人,镇痛应首先考虑选择吗啡;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肾功不全病人,可考虑选择芬太尼或瑞芬太尼(B级)。 推荐意见20: 急性疼痛病人的短期镇痛可选用芬太尼。(C级)。 推荐意见21: 瑞芬太尼是新的短效镇痛药,可用于短时间镇痛或持续输注的病人,也可用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药品名称】 通用名:咪达唑仑注射液 英文名:Midazolam Injection 汉语拼音名:Midɑzuolun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份为: 咪达唑仑盐酸盐(马来酸盐)。 其化学名称为:8-氯-6-(2-氟苯基)-1-甲基-4H-咪唑并[1,5-a[1,4苯并二氮杂。 分子式:盐酸盐C18H13ClFN3·HCl 分子量: 362.2 分子式:马来酸盐C18H13ClFN3·C4H4O4 分子量: 441.8 【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为苯二氮类的一种,通过和苯二氮受体(BZ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Z受体位于神经元突触膜上,与GABA受体相邻,偶合于共同的氯离子通道,在BZ受体水平存在着GABA 调控蛋白,它能阻止GABA与其受体结合,而本品与BZ受体结合时就阻止调控蛋白发生作用,从而增强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由此一系列作用,并依据和BZ受体结合的多少,依次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甚至意识消失。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为亲脂性物质,在PH<4的酸性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盐,临床制剂为盐酸盐或马来酸盐,pH=3.3。在生理性pH值条件下,其亲脂性碱基释出,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作用迅速。因脂溶性高,口服后吸收迅速,1/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因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为50%,分布半衰期(T1/2a)为5~10分钟,消除半衰期(T1/2b)短,约2~3小时,蛋白结合率高达96%,清除率为6~11ml/(kg·min)。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学与单次静脉注射基本相似。肌内注射后吸收迅速且基本完全,注药后30分 ) 【用法用量】 本品为强镇静药,注射速度宜缓慢,剂量应根据临床需要、病人生理状态、年龄和伍用药物情况而定。 1.肌内注射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静脉给药用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果糖注射液、林格氏液

咪达唑仑说明书

咪达唑仑注射液 咪达唑仑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咪达唑仑注射液 商品名:多美康(上海罗氏制药) 弗塞得(印度兰伯西生产,广州南新制药公司代理) 力月西(恩华药业) 瑞太(宜昌人福药业) 英文名:Midazolam Injection 汉语拼音名:Midɑzuolun Zhusheye 咪达唑仑注射液 咪达唑仑注射液 【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 咪达唑仑盐酸盐(马来酸盐)。其化学名称为:8-氯-6-(2-氟苯基)-1-甲基-4H-咪唑并[1,5-a][1,4]苯并二氮杂卓。 结构式: 分子式:盐酸盐C18H13ClFN3·HCl 分子量:362.2 分子式:马来酸盐C18H13ClFN3·C4H4O4 分子量:441.8 分子式:C18H13ClFN3 分子量:325.75 咪达唑仑注射液 咪达唑仑注射液 【性状】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本品为无色至微黄绿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本品为苯二氮卓类的一种,属于苯二氮卓类激动剂。通过和苯二氮卓受体(BZ 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Z受体位于神经元突触膜上,与GABA受体相邻。GABA在中枢内是一个典型的抑制性递质。苯二氮卓类虽然不能直接与GABA受体结合,通过干扰GABA 的再吸收,导致GABA蓄积,增强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使GABA能神经元传递增强,并依据和BZ受体结合的多少,依次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甚至意识消失、肌肉松弛、顺行性遗忘等作用。咪达唑仑与苯二氮卓受体有强的亲和力(大约为安定的二倍),咪达唑仑引起遗忘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点尚不完全明确。 咪达唑仑注射液 咪达唑仑注射液 毒理研究: 致癌性和突变性:以80mg/kg/day的剂量长期给药,结果发现,雌鼠发生肝脏肿瘤,雄鼠出现良性甲状腺囊性细胞瘤的机会明显增加,以9 mg/kg的剂量(正常人体用量的25倍)给药,以上肿瘤的发生机率无增加。经过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试验,人类淋巴细胞或小鼠微核试验发现,咪达唑仑无致突变作用。 妊娠、生殖毒性实验:以人类剂量0.35mg/kg的10倍剂量给药,未发现咪达唑仑有致生育能力减退的现象。 咪达唑仑注射液 咪达唑仑注射液 【药代动力学】本品为亲脂性物质,在PH<4的酸性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盐,临床制剂为盐酸盐或马来酸盐,pH=3.3。在生理性pH值条件下,其亲脂性碱基释出,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作用迅速。因脂溶性高,口服后吸收迅速(口服后在肠道吸收,因其弱碱性),1/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因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为50%,分布半衰期(T1/2a)为5~10分钟,消除半衰期(T1/2b)短,约2~3小时,蛋白结合率高达96%,清除率为6~

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风险管理

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风险管理 发表时间:2014-03-20T11:32:04.577Z 来源:《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作者:兰肇金[导读] 镇静不足或过度:镇静不足会导致焦虑、躁狂,导致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氧耗增加,甚至诱发心肌梗死,造成生命危险。兰肇金 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ICU广西柳州545007 【摘要】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存在的风险及并提出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管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7例患者使用镇痛镇静药物后0 5h和1h的呼吸、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发生明显变化。5例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3例出现呼吸抑制,1例出现神经系统抑制过度。结论:对镇痛镇静治疗的患者做好镇静评 估及每日唤醒计划,加强循环、呼吸功能及神经系统的监测,同时做好环境的管理、气道管理及早期功能锻炼,是减少不反应、预防并发症发生,使镇镇痛静治疗得到安全有效进行的保证。 【关键词】机械通气;镇痛镇静;风险;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298-01 气管插管MV是ICU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也使患者处于较强的应激环境中,疼痛、焦虑、烦躁不安,出现人机对抗,机体代谢和氧耗增加,为降低疾病应激,保障患者安全,防止意外拔管,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将镇痛、镇静作为ICU的常规治疗方法[1]。然而,镇痛镇静治疗在给病人获益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通过对ICU接受镇痛镇静治疗的57例MV患者,观察其镇静过程中机体各系统产生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对其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2年12月ICU收住的57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其中男36例,女21例,年龄41~97岁,平均(67 2±5 6)岁;颅脑外伤脑5例,多发伤2例,脑血管意外24例,感染性休克9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AECOPD)17例。 1 2镇痛镇静的评分标准 1 2 1疼痛评分采用面部表情评分法[2]:由6种面部表情及0~10分组成,程度从不痛到疼痛难忍,让患者选择图像或数字来反映最接近其疼痛感受以量化疼痛程度(图1)。 1 2 2镇静评分:根据Ramsay评分法[3];1分:焦虑、躁动不安;2分:合作,有定向力、镇静;3分:对指令有反应;4分:嗜睡,对眉间轻弹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敏捷;5分:嗜睡,对眉间轻弹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迟钝;6分:呈深睡或麻醉状态,无任何反应。 1 3镇痛镇静的方法:舒芬太尼250ug+咪达唑仑20mg+0 9%盐水稀释至50ml,遵医嘱静脉推注1~3ml负荷剂量以达到镇痛、镇静的目标。其中,镇痛目标为面部表情评分0~2分,镇静目标为Ramsay评分3~4分,再用微量注射泵以1~3ml/hr持续静脉泵注。监测用药前、后患者呼吸、循环及氧饱和度的变化。 1 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P<0 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7例患者用药前后呼吸、循环及氧饱和度发生明显变化(P<0 01),见表1。5例在静注负荷量时出现一过性低血压,暂停注药并补液后血压回升;3例出现呼吸抑制,给予逐渐减小剂量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抑制过深,给予停药36h后苏醒。 表1镇静剂使用前后呼吸、循环、氧饱和度参数变化注:与治疗前比较,P<0 01 3镇痛镇静的风险及预防护理措施3.1镇静不足或过度:镇静不足会导致焦虑、躁狂,导致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氧耗增加,甚至诱发心肌梗死,造成生命危险。镇静过度会产生低血压、呼吸抑制、神经系统抑制过深。ICU环境中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的因素很多,如,昼夜灯光刺激,监护仪、呼吸机的报警声,不舒适体位,各种有创操作,临床抢救等等,均可引起患者烦躁,在镇静用药前,首先要消除这些不良刺激,以增加镇静效果。用药过程中应做好镇静评估,每4~6h评估1次,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维持镇静目标Ramsay评分3~4分为宜。长时间镇静存在药物蓄积和过量的危险,镇静后要做好神经系统监测,执行每日唤醒计划,以判断其精神和意识的状态,对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镇静后对意识的判断有一定影响,应加强瞳孔观察,以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在患者暂停用药期间,加强监护,防止患者因躁动引起意外。本组1例89岁老年患者停药36h后苏醒。老年患者代谢能力差,药物易蓄积过量,应减少给药剂量,保持镇静深度在2~3分为宜。 3.2呼吸抑制:咪达唑仑可产生剂量依赖性呼吸抑制作用,表现为自主潮气量降低和二氧化碳潴留。而舒芬太尼在与镇静药物复合应用时亦可有呼吸抑制的发生[4]。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和节律、自主潮气量、自主分钟通气量,持续脉搏氧饱合度监测,定时查血气分析,了解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负荷持续输注咪达唑仑48~72h以上的患者,要有计划地逐渐减小剂量或每日中断给药并重新调整剂量[5],以利于撤机拔管。本组3例患者在撤机前,出现自主呼吸频率减慢至6~9次/min,自主潮气量下降,脉搏氧饱合度持续下降至<90%,立即给暂停药物输注,并改变机械通气模式为控制通气模式,待氧饱合度上升到点95%以上,给减量20~40%继续输注镇痛镇静剂,24h后逐渐停药,顺利撤机拔管。

咪达唑仑注射液

咪达唑仑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咪达唑仑注射液 【商品名称】弗赛得 FULSED 【英文名称】 Midazolam Injection 【汉语拼音】 Mi Da Zuo Lun Zhu She Ye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是咪达唑仑,其化学名为8-氯-6-(2-氟苯基)-1-甲基-4H-咪唑[1,5-a][1,4]苯(并)二氮卓。 分子式:C18H13ClFN3。 分子量:325.75 所属类别: 化药及生物制品>> 神经系统药物>> 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 化药及生物制品>> 抗精神失常药>> 抗焦虑药>> 苯二氮卓类 化药及生物制品>> 麻醉药及麻醉辅助用药>> 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 性状: 本品为无色至浅黄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 1.术前镇静。 2.诊断或内镜操作前的清醒性镇静。

3.麻醉诱导,全麻或硬膜外麻醉的术中镇静。 规格: 安瓿瓶:1ml:5mg 小瓶装:5ml:5mg 用法用量: 咪达唑仑是一种强力镇静剂,注射速度要求缓慢,并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用药量。 咪达唑仑可以与5%的葡萄糖溶液,0.9%的氯化钠或林格氏溶液配伍应用。 一般成人剂量 1.术前镇静 肌注 对60岁以下成人,建议在手术前一小时以0.07-0.08mg/kg的剂量给药。而对以下这些病人应剂量个体化和作减量调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年龄大于60岁;病人正在应用镇疼药或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其它高危手术病人。咪达唑仑应在大肌群进行深部肌肉注射。 2.清醒性镇静 静脉给药 当用于清醒性镇静时,剂量也须个体化和逐步调整,不应单次大量或快速静脉内注射,建议1mg/ml的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性镇静作缓慢注射,1mg/ml和5mg/ml的二种剂型可以用0.9%的氯化钠或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 维持剂量 如要维持所希望的镇静作用,剂量可以比首剂量增加25%,但点滴速度应缓慢,特别是老年有慢性病者或者极度衰弱病人。这种增加剂量仅限于全面临床评估后有明显需要的病人。 1)年龄在60岁以下的成年人 缓慢给药直至达到所希望的效果,如病人开始出现言语不清。开始至少2分钟内剂量不应超过2.5mg,等待2分钟或更长时间以观察作用效果。如果需要进一步点滴,应以小剂量增加,直至较理想的镇静效果,总剂量一般不超过5mg。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

咪达呼仑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爼:咪达呼仑注射液 英文名:Midazolam Injection 汉语拼音名:Midazuolun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份为:咪达卩坐仑盐酸盐(马来酸盐)。 瓦化学名称为:8-氯-6-(2-氟苯基)-1冲基4H-咪哇并[l,5-a[l,4苯并二氮杂。 分子式:盐酸盐C18H13CIFN3?HC1 分子量:362.2 分子式:马来酸盐C18H13C1FN3?C4H4O4 分子量:441.8 【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为苯二氮类的一种,通过和苯二氮受体(BZ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Z受体位于神经元突触膜上,与GABA受体相邻,偶合于共同的氯离子通道,在BZ受体水平存在着GABA调控蛋白,它能阻止GABA与英受体结合,而本品与BZ受体结合时就阻止调控蛋白发生作用,从而增强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由此一系列作用,并依据和BZ受体结合的多少,依次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甚至意识消失。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为亲脂性物质,在PH<4的酸性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盐,临床制剂为盐酸盐或马来酸盐,pH=3.3。在生理性pH值条件下,英亲脂性碱基释岀,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作用迅速。因脂溶性高,口服后吸收迅速,1/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因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为50%,分布半衰期(Tl/2a)为5-10分钟,消除半衰期(Tl/2b)短,约2?3小时,蛋白结合率高达96%,淸除率为6?11ml/(kg?min)。静脉输注咪达卩坐仑的药代动力学与单次静脉注射基本相似。肌内注射后吸收迅速且基本完全,注药后3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为91%,消除情况与静脉注射后相似。咪达哇仑主要在肝脏经肝微粒体酶氧化。 【适应症】 1. 麻醉前给药。 2. 全麻醉诱导和维持。 3. 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

咪达唑仑

咪达唑仑 中文正式名:咪达唑仑 化学结构式式: 化学式:C18H13CIFN3 分子量:325.78 生物利用度:Oral-36% I.M.90%+ 蛋白结合:97% 代谢:肝脏 半衰期:1.8-6.4小时 商品名及别名咪唑安定,速眠安 英文名Midazolam(Dormicum) 制剂片剂:7.5mg;15mg。注射剂:5mg/lml;15mg/3ml。 咪达唑仑,片剂、针剂,适用于治疗失眠症,亦可用于外科手术或诊断检查时作诱导睡眠用。本品具有抗焦虑、镇静、安眠、肌肉松驰、抗惊厥作用。特点为作用快,代谢灭活快,持续时间短。用于治疗各种失眠症、睡眠节律障碍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治疗失眠症,亦可用于外科手术或诊断检查时作诱导睡眠用。

【作用与用途】本品具有抗焦虑、镇静、安眠、肌肉松驰、抗惊厥作用。药理作用特点为作用快,代谢灭活快,持续时间短。用于治疗各种失眠症、睡眠节律障碍。注射剂用于内窥镜检查及手术前给药。 禁忌症1、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忌用。 2、长期服用可产生依赖性。 3、注射用药后应至少观察3小时。 不良反应注射后会出现疼痛、触痛和血栓性静脉炎。个别患者可出现遗忘现象,少数可成瘾,麻醉诱导时少见呃逆、恶心、呕吐及咳嗽。 服用方法口服:7.5mg~15mg,睡前服用。 肌注:术前30分钟,10-15mg。 静注:术前准备2.5-5mg。麻醉诱导5-10mg。 咪达唑仑- 【作用机理】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达峰时间为30分钟,半衰期为1.5-2.5小时,生物利用度在90%以上,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6%。口服后60%代谢物由肾脏排泄,40%经肝脏代谢,给药7小时后体内无残留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1、咪达唑仑可增强催眠药、镇静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麻醉药和镇静性抗组胺药的中枢抑制作用。 2、一些肝酶抑制药,特别是细胞色素p4503a抑制药物,可咪达唑仑的药物动力学,使其镇静作用延长。 3、酒精可增强咪达唑仑的镇静作用。

咪达唑仑说明书

力月西说明书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027 【中文名称】咪达唑仑注射液【产品英文名称】 Midazolam Injection 【生产企业】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 1.麻醉前给药。 2.全麻醉诱导和维持。 3.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 4.诊 断或治疗性操作(如心血管造影、心律转复、支气管镜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等)时病人镇静。 5. ICU病人镇静。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咪达唑仑盐酸盐(马来酸盐)。 分子式:咪达唑仑盐酸盐C18H13ClFN3·HCl 分子量:362.2【药理作用】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具有明显的镇静、肌松、抗惊厥、抗焦虑药理作用。小鼠急性毒性结果,静脉LD50,雄91.32mg/kg、雌93.26mg/kg;腹腔LD50、雄240.05mg/kg、雌212.82mg/kg。 【药物相互作用】 1.咪达唑仑可增强催眠药、镇静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麻醉药和镇静性抗组胺药的中枢抑制作用。2.一些肝酶抑制药,特别是细胞色素P450 3A抑制药物,可影响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学,使其镇静作用延长。3.酒精可增强咪达唑仑的镇静作用。 【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镇静过度、头痛、幻觉、共济失调、呃逆和喉痉挛;2.静脉注射还可发生呼吸抑制及血压下降,极少数可发生呼吸暂停、停止或心跳骤停。有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3.直肠给药,一些病人可有欣快感。 【禁忌症】对苯二氮卓过敏的病人、重症肌无力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严重抑郁状态患禁用。【产品规格】 1ml:5mg 【用法用量】本品为强镇静药,注射速度宜缓慢,剂量应根据临床需要、病人生理状态、年龄和伍用药物情况而定。 1 肌内注射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给药用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 果糖注射液、林格氏液稀释。 2 麻醉前给药在麻醉诱导前20-60分钟使用,剂量为0.05-0.075mg/kg肌内注射,老年患者剂量酌减; 全麻诱导常用5-10mg(0.1-0.15mg/kg)。 3 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麻醉辅助用药,分次静脉注射 0.03-0.04mg/kg。 4 ICU病人镇静,先静注2-3mg,继之以0.05mg/(kg· h)静脉滴注维持。 【贮藏方法】密封。 【注意事项】 1 用作全麻诱导术后常有较长时间再睡眠现象,应注意保持病人气道通畅。 2 本品不能用6%葡聚糖注射液或碱性注射液稀释或混合。 3 长期静脉注射咪达唑仑,突然撤药可引起戒断综合症,推荐逐渐减少剂用量。 4 肌内或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后至少3个小时不能离开医院或诊室,之后应有人伴随才能离开。至少12个小时内不得开车或操作机器等。 5 慎用于体质衰弱者或慢性病、肺阻塞性疾病、慢性肾衰、肝功能损害或充血性心衰病人,若使用咪达唑仑应减小剂量并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

右美托咪定在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在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右美托咪定在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分组,对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来进行镇静镇痛,对照组30例采用咪达唑仑进行镇静镇痛,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NRS评分、并发症的情况以及静脉注射吗啡的次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数字(NRS)评分、并发症的情况以及静脉注射吗啡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中有着良好的镇静与镇痛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标签:右美托咪定;ICU术后机械通气;镇静镇痛 当患者进入ICU后,由于患者的病情严重,通常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而在进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患者时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1],特别是在患者麻醉清醒时,经常出现恐惧、躁动不安与焦虑等情绪,从而导致了呼吸机对抗、呼吸费力以及气管导管脱落等情况发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2]。因此,必须要对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切实有效的镇静镇痛。本次择取60例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展开研究,探讨右美托咪定在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的60例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病例资料来自于我院2015年2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而且在研究当中依据随机数字法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女患者12例,男患者18例;患者年龄27~70岁,平均(41.4±9.2)岁。3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29~69岁,平均为(42.5±8.7)岁。对照组基本资料与实验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进行镇静镇痛:首先通过静脉泵滴注0.05mg/kg的咪达唑仑负荷计量,滴注的速度为0.04~0.10 mg/(kg·h)。 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来进行镇静镇痛:①通过静脉泵滴注,给予1 ug/kg 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0分钟后以 0.8 ug/(kg·h)的速度持续滴注;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进行镇静镇痛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指南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指南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导意见(2006)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一.概述 (一) 镇痛和镇静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基本治疗中的地位 重症医学的发生与发展旨在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非终末期重症患者提供全面而有效的生命支持,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并最大程度地恢复和保持患者的生活质量。镇痛与镇静治疗是特指应用药物手段以消除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焦虑和躁动,催眠并诱导顺行性遗忘的治疗。 ICU的重症患者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之中,其常见原因包括:(1)自身严重疾病的影响:患者因为病重而难以自理,各种有创诊治操作,自身伤病的疼痛。(2)环境因素:患者被约束于床上,灯光长明,昼夜不分,各种噪音(机器声、报警声、呼喊声等),睡眠剥夺,邻床患者的抢救或去世等。(3)隐匿性疼痛:气管插管及其它各种插管,长时间卧床。 (4)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对疾病预后的担心,死亡的恐惧,对家人的思念与担心等。 上述因素使患者感到极度的“无助”和“恐惧”,构成对患者的恶性刺激,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使患者因为这种“无助与恐惧”而躁动挣扎,危及生命安全。国外学者的调查表明,离开ICU的患者中,约有50%的患者对于其在ICU 中的经历保留有痛苦的记忆,而70%以上的患者在ICU 期间存在着焦虑与躁动。 重症医学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我们在抢救生命、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注意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与恐惧感,使患者不感知或者遗忘其在危重阶段的各种痛苦,避免这些痛苦加重患者的病情或影响其接受治疗。因此,镇痛和镇静应作为ICU内患者的常规治疗。 推荐意见1:镇痛和镇静治疗应作为ICU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B级) (二)ICU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目的与意义 在镇痛和镇静治疗之前,应尽量明确使患者产生疼痛及焦虑躁动等症状的原因,尽可能采用各种非药物手段(包括环境、心理、物理疗法等)祛除或减轻一切可能的影响因素。 镇痛和镇静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在于:(1)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疼痛及躯体不适感,减少不良刺激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2)帮助和改善患者睡眠,诱导遗忘,减少或消除患者对其在ICU 治疗期间病痛的记忆。(3)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躁动甚至谵妄,防止患者的无意识行为(例如挣扎)干扰治疗,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4)降低患者的代谢速率,减少其氧耗氧需,使得机体组织氧耗的需求变化尽可能适应受到损害的氧输送状态,并减轻各器官的代谢负担。 有少数报道还指出,对非常危重的患者,诱导并较长时间维持一种低代谢的“休眠”状态,可减少各种应激和炎性损伤,减轻器官损害。 镇痛和镇静治疗并不等同,对于同时存在疼痛因素的患者,应首先实施有效的镇痛治疗。镇静治疗则是在祛除疼痛因素的基础之上帮助患者克服焦虑,诱导睡眠和遗忘的进一步治疗。 推荐意见2:实施镇痛和镇静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祛除或减轻导致疼痛、焦虑和躁动的诱因。(E级) 推荐意见3:对于合并疼痛因素的患者,在实施镇静之前,应首先给予充分镇痛治疗。(E级) (三)ICU中重症患者的镇痛和镇静治疗与手术中麻醉的区别 ICU中患者的镇痛和镇静治疗与手术麻醉有着根本的区别。接受麻醉的患者多数为择期手术,即使是急诊患者,一般也要求主要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由于手术时间罕有超过24小时者,且全麻手术时需要患者丧失一切感觉与意识(包括自主呼吸),因此手术麻醉患者在短时间内所达到的镇痛和镇静深度要大大超过ICU患者,且多合并应用肌松药物,此时患者丧失了一切自我保护反射与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 明书

咪达唑仑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咪达唑仑注射液 英文名:Midazolam Injection 汉语拼音名:Midɑzuolun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份为: 咪达唑仑盐酸盐(马来酸盐)。 其化学名称为:8-氯-6-(2-氟苯基)-1-甲基-4H-咪唑并[1,5-a[1,4苯并二氮杂。 分子式:盐酸盐C18H13ClFN3·HCl 分子量: 362.2 分子式:马来酸盐C18H13ClFN3·C4H4O4 分子量: 441.8【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为苯二氮类的一种,经过和苯二氮受体(BZ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Z受体位于神经元突触膜上,与GABA受体相邻,偶合于共同的氯离子通道,在BZ受体水平存在着GABA调控蛋白,它能阻止GABA与其受体结合,而本品与BZ受体结合时就阻

止调控蛋白发生作用,从而增强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由此一系列作用,并依据和BZ受体结合的多少,依次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甚至意识消失。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为亲脂性物质,在PH<4的酸性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盐,临床制剂为盐酸盐或马来酸盐,pH=3.3。在生理性pH值条件下,其亲脂性碱基释出,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作用迅速。因脂溶性高,口服后吸收迅速,1/2~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因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为50%,分布半衰期(T1/2a)为5~10分钟,消除半衰期(T1/2b)短,约2~3小时,蛋白结合率高达96%,清除率为6~11ml/(kg·min)。静脉输注咪达唑仑的药代动力学与单次静脉注射基本相似。肌内注射后吸收迅速且基本完全,注药后3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为91%,消除情况与静脉注射后相似。咪达唑仑主要在肝脏经肝微粒体酶氧化。 【适应症】 1.麻醉前给药。 2.全麻醉诱导和维持。 3.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

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9-03-26T10:03:03.57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2期作者:陈琴心 [导读] 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镇静镇痛治疗及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风险。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目的:探讨ICU(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2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1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镇静镇痛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0.94%)明显低于对照组(7.51%)(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镇静镇痛治疗及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风险。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护理 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救治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医疗场所,而镇静镇痛是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重要环节,由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烦躁、意识障碍、疼痛情况,个体应激反应较强,加剧了患者病情,因此有必要加强临床镇静镇痛及护理[1]。为了探讨更加科学的镇静镇痛及护理方案,本文针对不同镇静镇痛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展开相关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426例,采取随机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213例。对照组男115例,女98例,年龄19~81岁,平均(56.27±3.62)岁。观察组男119,女94例,年龄20~80岁,平均(56.57±3.41)岁。患者均获知情权。纳入标准:①患者机械通气时间>3d;②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②入院时脑死亡;③神经系统疾病;④重症颅脑外伤;⑤妊娠女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疾病种类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根据病情评估给予患者按需镇静镇痛、结合躁动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密切观察意识变化、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检查及给药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上述基础上实施镇静镇痛及护理:结合患者Ramsay评分等级[2]及时调整镇静药物用量,给予患者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98)1.5μg/kg,静脉推注,再静脉维持输注芬太尼1.5μg/(kg·min)。镇静治疗给予患者咪达唑仑注射液(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33)0.1mg/kg,静脉推注推注时间约为3~5min,确保Ramsay评分维持在Ramsay-1分~-2分,持续泵注0.1mg/(kg·h)。每日清晨7:00暂定给药,轻唤患者,待患者意识清醒可回答3~4个问题,或是出现明显不适、躁动等表现后,给予患者原剂量的0.5倍用药,维持Ramsay评分在-1分~-2分。干预方法如下:(1)加强心理护理及宣教,告知病人及家属行镇静镇痛治疗的目的,并注意保持病房安静,减少噪音(2)做好呼吸道、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时吸痰,协助患者变换体位,2h/次,适度抬高床头30°,预防误吸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不良事件发生。(3)每日设置唤醒时间,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确保患者者Ramsay评分维持在-1分~-2分。(4)严密监测患者病情,避免低血压、呼吸抑制等情况发生,一旦患者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低、恶心、呕吐、腹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4)准确记录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参数水平,必要时给予患者有创血压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及时实施相应的护理。 1.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处理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 x±s),以X2检验计数资料(%、n),P小于0.05,表明有差异。 2结果 2.1 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对比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0.94%(2/213),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7.51%(16/213),组间数据对比,X2=11.369,P=0.000。 3讨论 机械通气在ICU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患者因原发疾病、手术创伤、人工气道、通气模式等带来的紧张、烦躁、不能耐受而出现人机对抗,妨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及时有效进行,增加了患者的代谢和氧耗,加重了组织器官的缺氧,影响原发病的及时处理。有关研究显示,镇静镇痛治疗能够使患者暂时处于休眠状态中,改善躁动情况发生,提高患者机械通气依从性,降低组织氧耗,避免过度镇静,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3-4]。另据相关报道显示,采用每日唤醒、定时中断给药治疗不仅能够降低药物蓄积风险,还可改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情况[5]。有学者[6]对300例ICU机械通气混着研究后发现,在患者入ICU接受治疗期间辅以镇静镇痛治疗及护理能够有效减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