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天津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

2015天津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

2015天津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
2015天津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

2015天津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

文章来源:天津教师考试网

2015天津教师招聘

【力】

1. 重力:G = mg

2. 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静摩擦力:

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N;

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直线运动】

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

(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2:3:……:n.

(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2 n-1).

(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3:5:……:(2 n-1).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

(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

2. 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

3. 超重与失重: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 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 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

【物体平衡】

1. 物体平衡条件: F合 = 0

2. 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

(1). 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 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

(2). 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 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 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

2015天津教师招聘

教师招聘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大全资料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 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1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 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 ③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④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⑤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 ⑥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2 r GM a = ,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⑦地球或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2 2)('h R GM r GM g +== 2 3 24GT r M π= r GM v =3 r GM = ωGM r T 3 24π= 3 2 2 4πGMT r =

2014年青岛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年青岛市教师招聘真题及答案(免费) 一、判断题 1、成长也是一个不断犯错改错的过程。√ 2、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属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本体性知识。× 3、我国现行教育基本法是《教育法》。√ 4、教育的发展必然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5、神曲是博卡丘的著作。分为《地狱》《天堂》《炼狱》。× 6、魏源是最早的科学家。× 7、“春风化雨”体现了德育的说服教育法。× 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书面材料分析法。× 9、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之一。√ 10、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老虎是哺乳动物,所有老虎也是胎生的。这是归纳推理。× 二、单选题 11、近代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是(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大教学论》 C、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3、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开普勒 D、伽利暗 1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经验( ) 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苏霍姆林斯基

15、小学阶段课程设置的特点是( ) A、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C、综合课程为主 D、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 16、《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 ) A、学思结合 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17、尊重的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 ) A、第二层次 B、第三层次 C、第四层次 D、第五层次 18、社会态度三要素包含( ) A、需要、动机、认知 B、认知、情感、行为 C、需要、情感、行为 D、认知、动机、行为 19、教育史上的新三个中心是( ) A、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B、教材中心教育中心课堂中心 C、教师中心教学中心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 20、首倡班级制教学的是( )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1、美国心理学家艾尔克森认为,童年期的主要任务是( ) A、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有很多公式,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物理知识点需要总结,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物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s=aT2 {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2014年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一)

2014年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是()(郑州高新)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2。新课程所强 调的评价观念是()(郑州二七) A。发展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3。直接教学的流程是()(郑州二七) A。定向、讲解、有组织的练习、有指导的练习、独立练习 B。讲解、定向、有指导的练习、有组织的练习、独立练习 C。定向、讲解、独立练习、有指导的练习、有组织的练习 D。讲解、定向、有指导的练习、独立练习、有组织的练习 4。当今社会生活研究作为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的原因是()(郑州二七) ①学生个体的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交织在一起 ②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都是通过课程为中介而达成的 ③以课程史出现过的社会中心课程为依据 ④社会过程与个性养成有必然联系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5。《学记》中的“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原则。(郑州二七)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启发式D。巩固性 6。教育活动中要结合发挥教育合力,三结合指的是()(郑州二七) ①家庭②道德③学校④社会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7。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形成的是()(郑州管城) A。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教学五阶段论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8。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郑州管城)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 221F F F +=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 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 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 2 2 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 22mg ma r T 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2 3 24GT r M π=r GM v =

新课标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最新版)

新课标高中物理公式汇编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 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 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 +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1

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

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一)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 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2.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4.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黏液质 C.抑郁质D.胆汁质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吃了酸的食物会流唾液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6.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 C.理解性D.整体性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多样化B.专业化 C.单一化D.崇高化 8.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9.我国的教师职业就其身份特征而言,是() A.专业人员B.国家干部

2014-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各地真题试卷练习

2011年佛山禅城区教师招聘笔试真题 一、选择题(1.5*20=30) 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学校事故处理办法等,有部分教育时事题 1.我国国家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3、所谓“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德智体美劳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针对传统课程内容的 5、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7、在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目的是素质教育、新课改 8、十多年来,一直作为国家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两基”是指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9、教育公平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指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十七大提出的) 1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 12、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型教师特征的是()。案例分析题,挺简单的 13、根据学习心理学原理,可以将教师反思过程最恰当地概括为()。不肯定 14、下列难以受教育影响的素质是()。案例分析,不肯定 A 爱玩电子游戏 B考试老是看错题 C不爱和同学交往 D总是写错别字 15、在一个不好的集体里,不良行为很少有市场;在一个不好的群体里,好学生也会附和不良行为,这一现象的恰当解释是()。案例分析,好像是从众 16、假如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最恰当的安排是()。做过的,先有行为,后有强化。以前外公都是这样激励我考试考第一的,看来外公也是一个激励高手 17、下面哪个报告具有学习评价意义?不肯定 18、表扬的使用原则?我是选择一有进步就表扬,不知道对不 19、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任务应该是()不肯定,但觉得应该会对的 二、判断题(一题一分)15分 15道。都是客观题判断,比较国家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正确与否等等,不难 三、简答题(5分*4题=20分) 1、谈谈你对当前强调“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理解 2、怎样衡量教学是否有效? 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可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对面上来说,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 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α F 2 F F 1 θ

2014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含答案

2014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 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山东青岛举行,这是世园会首次在中国沿海城市举办。本届世园会的主题是()(济宁高新) A.积极融入自然,改变生活品质 B.文化创意,科技创新,自然创造 C.城市与海,和谐未来 D.让生活走进自然 2.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并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的是()(青岛)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开普勒 D.伽利略 3.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线是()(济宁曲阜)(常考) A.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坚持扩大内需 D.追求速度、质量相统一的发展 4.欧洲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中,为资产阶级革命做出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的是()(青岛) A.文艺复兴 B.工业革命 C.巴黎起义 D.启蒙运动 5.基于对交往中信息传达的研究,心理学家总结出的公式是()(济宁高新) A.人类信息表达的效果=38%语言+55%声音+7%体态语 B.人类信息表达的效果=55%语言+7%声音+38%体态语 C.人类信息表达的效果=55%语言+38%声音+7%体态语 D.人类信息表达的效果=7%语言+38%声音+55%体态语 6.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潍坊峡山)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7.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枣庄市中)(常考)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关系 C.互相促进关系 D.师道尊严关系 8.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济宁高新)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9.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德州宁津)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10.由学校教师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优势和办学理念,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为()(济南天桥)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特色课程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详细大全

人教版高考复习——物理公式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定义式):t s v = ; 2、有用推论:as v v t 22 02 =-; 3、中间时刻速度:2 02 t t v v v v += =; 4、末速度:at v v t +=0; 5、中间位置速度:22 202 t s v v v +=; 6、位移:20021 2at t v t v v t v s t +=?+= ?=; 7、加速度:t v v a t 0 -={以0v 为正方向,a 与0v 同向(加速)0>a ;反向则0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 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 =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 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

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 (一)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xx认识转化为xx B.培养学生的xx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4.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吃了酸的食物会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6.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多样化 B.专业化 C.xx D.崇高化 8.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9.我国的教师职业就其身份特征而言,是() A.专业人员 B.国家干部 C.公务人员 D.高级技术人员 10.衡量一个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1.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复习 D.考试 12.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版)-高一所有物理公式整理

高中物理公式汇编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 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 22 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角: tg = F F F 212sin cos θ θ +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m m r 12 2 (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α F 2 F F 1 θ

2014年河南教育局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年河南教育局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有人大器晚成,有人侧重于理科,有人聪明早慧,这说明了人的心理发展具有( )特点。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2.下列属于人本主义动机理论的是( ) A.操作作用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 C.成就动机理论 D.归因分类理论 3.知识迁移的前提是( ) A.已有知识背景 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对原理的运用程度 D.情境的相似性 4.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及时复习往往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因为及时复习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即遗忘进程呈现出的特点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比较均匀 D.没有规律 5.教师成长成熟最主要的标志是是否关注( ) A.教师 B.生存 C.学生 D.教材 6.当进入一间屋时,有人关注盆景,有人注意看条幅,这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7.小学记忆的特点是( ) A.小学儿童有意识记占优势 B.小学中年级有意识记占优势 C.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意识占优势 D.小学靠视觉记忆 8.一个人的思维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而变化体现了思维的( ) A.深刻性 B.批判性 C.灵活性 D.敏捷性 9.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A.京师大学堂 B.五四以后 C.京师同文馆 D.废科举,兴学

10.“愤悱启发”最早由( )提出。 A.墨子 B.孔子 C.荀子 D.孟子 11.反映新时期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 A.《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纲要》 12.教育系统最基本要素是( ) A.教育媒介 B.教育内容 C.学生和老师 D.过程与活动 13.“学校和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不得随意开除学生”出自( ) A.宪法 B.教育法 C.教师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14.教师工作对象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这说明教师是( ) A.组织者 B.管理者 C.研究者 D.示范者 1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16.《学记》中“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中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17.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候的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18.教学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 A.教学科目设置 B.学科开设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周安排 19.中小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力学 一、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 2≈10m/s 2,作用点在物体重心。 2,静摩擦力:0≤f 静≤≤f 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是动摩擦因数,N 是正压力。 4,弹力:F = kx (胡克定律),x 为弹簧伸长量(m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N/m )。 5,力的合成与分解: ①两个力方向相同,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2同向 ②两个力方向相反,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1较大)同向 互成角度(0<θ<180o):θ增大→F 减少 θ减小→F 增大 θ=90o,F=2221F F +,F 的方向:tg φ= 1 2 F F 。 F 1=F 2,θ=60o,F=2F 1cos30o, 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30o,即φ=30o θ=120o,F=F 1=F 2,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60o,即φ=60o 由以上讨论,合力既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大,也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小,它的大小依赖于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合力范围:(F 1-F 2)≤F ≤(F 1+F 2) 求 F 1、F 2两个共点力 的合力大小的公式(F1与F2夹角为θ): 二、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位移vt s =。平均速度t s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 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22 1at t v s o + =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at v v o t +=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as v v o t 22 2=-,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 4、平均速度t s v v v v t o t =+= =22 ,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22 2 2t o s v v v +=,并且2 2t s v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 △s=s n+1 —s n =aT 2=恒量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 v 1:v 2:v 3......:v n =1:2:3......:n ②1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为 s 1:s 2:s 3:……:s n =12:22:32……:n 2 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为 S I :S II :S III :……:S n =1:3:5……:(2n-1) θ cos 2212221F F F F F ++=

高中物理公式表

高中物理必修 1 公式1.平均速度: ① v s总 (通用)t总 ②v2v1v2(s1=s2时, v1、 v2为前半程、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v1v2 ③v v1v2(t1=t2时, v1、v2为前半段时间、后半段时间内的 2 平均速度) ④v v0v t (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 ⑤ v v t中(用于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2.匀变速直线运动: (1)基本公式 (知三求二 ) ① v t v 0at ②s v0 t1at 2 2 ③v t2 v022as ④s v0v t t 2 ⑤s v t t1at 2 2 (2)辅助公式 ①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v02v t2 v s中2 ②逐差法:a s6 s5s4 s3 s2s1 9T 2 (3)比值公式 ①第N秒末的速度(v 0=0): vⅠ:vⅡ:vⅢ=1:2:3 ②第 N 秒内的位移( v0=0):sⅠ:sⅡ:sⅢ= 1:3:5 ③前 N 秒内的位移( v0=0):s1:s2:s3= 1:4:9 ④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 N-s N-1=aT2 ⑤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v0=0): t1 : t2 : t3 1 : ( 2 1) : ( 3 2 )3.力学公式: ①重力: G mg ②弹簧的弹力: F kx ③滑动摩擦力:f N f m 静摩擦力: 0 f 静 f m ,平衡时: f 静 F 动力 ④合力的范围:F1F2≤F合 ≤ F1F2 当F1=F2且夹角为 120°时: F1= F2= F 合 当F 1=F2 且夹角为θ时: F合2F1cos 2 ⑤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 下滑分力: G1=mgsin θ 垂直分力 ( 压力 ): G2=mgcosθ 4.牛顿第二定律: F ma ①光滑斜面上物体自由下滑时:a g sin ②粗糙斜面上物体匀速下滑的条件:tan ③一根连续的绳子上的拉力处处相等。 ④牛二定律的瞬时性: 弹簧、皮筋等软性物体的弹力不能突变, 桌面、绳子等硬性物体的弹力可以突变, 重力、电场力不能突变。 ⑤连接体问题:下图中无论地面是否有摩擦力,中间绳子的拉力 均为:T m1F m2 m1 F m2 T T F m 1 m1m2 5.超重与失重: ①当加速度竖直向上或竖直分加速度向上时,物体超重: N m(g a) 或N m( g a y ) ②当加速度竖直向下或竖直分加速度向下时,物体失重: N m(g a) 或N m( g a y )

2014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2014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①、②。 2、道德认识越深刻,道德情怟就越①、②。 3、幼儿活动室以①为宜,每个儿童占地面积平坃为②。 4、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①、②和娱乐游戎。 5、陶行知揭露幼稚园的三大病症是①、②、③。 6、“尚自然,展个性”是①的教育主张。 7、构成儿童品德的四个因素是①、②、③、④。 8、关键期学说是欧洲生态学家①在本世纪②提出的。 9、维新运动的领导人①,在《大同书》中第一次提出②。 10、幼儿园的双重工作任务是①、②。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表演游戏体质儿童发展榜样示范法智育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20分)

1、“恩物”的设计者是裴斯泰洛齐。( ) 2、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扮演角色( ) 3、学前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是在十五世纪以前。( ) 4、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 5、妇女的解放促进了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 6、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音乐游戏的玩具( ) 7、道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 8、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是指人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 9、构思、心算、默语等属于操作技能。( ) 10、形状知觉的关键期是在出生到四岁左右。( )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要说明品德四要素的关系? 2、简述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 3、简要说明如何指导幼儿表演游戏? 4、简介听觉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五、学习活动分析: (16分)(其中(一)题计9分,(二)题计7分) (一)妈妈带着3岁的女儿在逛街,迎面过来一位留着长发的叔叔,女儿害怕的告诉妈妈说:“妈妈,那个人肯定是个坏人,咱们小心点儿。”看了这个片段后请你完成下面内容: 1、对这个现象进行分析; 2、提出教育建议。 (二)一名教师为她负责的一组3——4岁的幼儿布置了一个理发店的游戏角,让幼儿进行理发的模拟活动,可惜幼儿的反应非常冷淡。偶尔只有二、三个小朋友走进游戏角,拿起梳子梳梳头,或对镜子照一照,完全没有出现老师所期望的情形,请你从色游戏的指导来尝试解释幼儿的反应,并评论为这组幼儿设立理发店的游戏角是否是好的选择。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①经常性;②渐进性。 2、①越深刻;②越稳定。 3、①向东或向南;②2.5平方米。 4、①智力游戏;②音乐游戏。 5、①外国病;②花钱病;③富贵病。 6、①蔡元培。 7、①知、情;②意、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