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电监测技术流程

心电监测技术流程

心电监测技术流程

心电监测技术

用物准备:

心电监护仪、导联线、电极片、合适袖带、氧饱和度探头、弯盘内数块纱布、配电盘、记录本、手消毒凝胶

操作流程:

-

可编辑word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相关知识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注:带※为质量关键点。 报警设置要求: 1. ECG: HR—基础的20-30%,必要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波速25mm/s。 打开心律失常分析和ST分析(报警高低限为±0.20mV)。 是否打开起搏分析根据病人实际情况。 2. BP—基础的20-30%,必要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 3. S P O 2 — 90-100%,必要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置。 波速25mm/s。 4. R—10~30次/分,波速6.25mm/s。 掌握要点: 一.振幅和波形清晰度调整的方法。 答:1.FILTER(过滤):降低了由于其他设备产生的伪差和干扰。 2.DIAGNOSIS(诊断):一个未经过滤波的ECG,显示最真实的ECG波。 3.MONITOR(监护):用于正常监护状态中,可滤除掉可能导致误报警的伪差。 二.氧饱和度测不出及测量误差的原因。

答:1.指甲床条件不良:如灰指甲、涂指甲油等。 2.动脉内血流下降:休克、低温,应用了血管活性药物,贫血。 3.受血液内或皮肤上其他物质的干扰。 4.周围环境的强光线的干扰(可用不透光的物质遮盖传感器)。 三.测压不可靠或测压时间延长的原因。 答:1.病人移动、发抖或者痉挛; 2.心律失常,极快或极慢的心率; 3.血压迅速变化; 4.严重休克或者体温过低; 5.肥胖和水肿病人。 四.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 答:1.病人的安全。 2.尽量减少噪音干扰。 3.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才可以暂时关闭。 4.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 五.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 答:1.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1)频率大于100次/分;(2)节律规则; (3)P波在Ⅰ、Ⅱ、aVF导联中直立。 2.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特点:(1)频率小于60次/分;(2)节律规则; (3)P波在Ⅰ、Ⅱ、aVF导联中直立。 3.房颤心电图特点:(1)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f波; (2)心房频率在350~600次/分之间; (3)心室率依快慢分为三种类型:慢速型为心室率≤100次/分,一般在 60~100次/分之间;快速型为心室率在100~180次/分之间;特快型为 心室率在180次/分以上; (4)QRS波群形态多数正常;但如合并室内传导阻滞则呈相应的改变。 4.房性早搏心电图特点:(1)提前出现的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2)P′-R间期>0.12S;3、代偿间歇不完全,即早搏前后的两个窦性P 波的间距小于窦性P-P间期的两倍。 5.室性早搏心电图特点: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 其前无P波,继发S-T段与T波和主波方向相反;2、联律间期恒定;3、代偿间期完全; 4、室早可以孤立或规律出现、形成二联律、三联律、成对室早、连续3 个以上的室性早搏形成短阵室速。 6.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1、有连续3个或3 个以上的室性早搏; 2、 QRS波宽大畸形,时限超过0.12S,心室率100-250次/分,频率规则或 略不规则,T波方向与QRS主波相反;3、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房 室分离),但P波频率大于QRS波群频率,可见心室夺获或心室融合波。 7.心室颤动心电图特点:心电图呈形态、频率、及振幅完全不规则的颤动波, 频率为150~500次/分,无法分辨QRS波群、ST段及T波。 8.心室扑动心电图特点:心电图呈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频率为150~250

心电监护技术

心电监测技术 (一)目的: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二)评估 1.核对医嘱,患者姓名,床号,年龄,医疗诊断。2.患者评估: (1)目前病情,意识状态。 (2)心理状态,语言沟通能力和情绪状态,无焦虑恐惧等情绪。 (3)局部皮肤情况,有无红肿,出血,溃疡,疤痕,有无粘贴电极的禁忌。 (4)健康知识:对心电监护的认识和理解,有无配合监护方面的知识。 3.用物评估: 心电监护仪一台,电极片5个,75%酒精,棉签,弯盘,必要时备剃须刀、纱布一块。 4.环境评估:环境整洁,光线充足、明亮,没有无电磁波的干扰,备屏风。 (三)护士准备:衣着整齐,洗手,戴口罩。 (四)预期目标 (1)患者在监护期间出现心律等异常及时发现和处理。(2)局部皮肤保持完整。

(3)各种监测指标达到正常。 (五)实施 (1)将用物及监护仪带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目的及意义。 (2)检查监护仪连接是否正确。 (3)接妥地线后将电源线插入监护仪插座,接通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4)暴露患者胸部,用75%酒精棉签擦净,以减少皮肤阻力,正确定位,五电极导联: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胸导联(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5)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护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护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 (6)选择导联,保证监护仪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合理的报警界限。 (7)连接血压袖带:被测量肢体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伸肘并稍外展,将袖带平整的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到两指为宜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3cm,按下血压启动键。(8)连接经皮血氧饱和度探头于患者指(趾)端,使感应区对准指(趾)甲

心电图操作流程。(干货)

心电图操作流程。 心电图操作流程 【目的】 用于观察和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病及冠状动脉供血情况 了解某些药物作用、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影响 某些内分泌疾病对心肌的影响 【操作步骤】 1、操作者着装规范 2、核对病人:请问您是_床×××吗?我是×护士,根据您的病情需要给您录个心电图以检查你的心脏状况.请您不要紧张,请您配合我,操作过程中请不要活动,也不要说话,做深呼吸放松。 3准备病人:1、用语:“请您平卧,放松,我要给您安置电极.我来帮您解开衣扣并清洁皮肤,可能会感觉有点凉,请谅解。 2、病人取水平仰卧位. 3、解开衣扣,暴露胸部,露出手腕以及脚腕部. 4、酒精棉球清洁皮肤。 4、接通电源,安放导联电极.

肢导联—右上肢(RA/R):红;左上肢(LA/L):黄 右下肢(RL/RF):黑;左下肢(LL/F):绿 胸导联—(红)C1/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黄) C2/V2:胸骨左缘第4 肋间. (绿)C3/V3:V2,V4连线中线。 (棕)C4/4:左锁骨中线与第 5肋间交点。 (黑)C5/V5:左腋前线V4同一水平处。 (紫)C6/V6:左腋中线V4同一水平处。 5录图: 1)开机, (2)按定标,走纸速度,滤波等键。 (3)检查描笔的位置,调针至心电图纸正中. (4)按开始键开始描记心电图. (5)按 导联的顺序描记心电图.(6)完成录图。 (7)关机(8)取下心电图纸。 整理床单元: 1)摆体位,盖被, 2)放好呼叫器。 3)交代注意事项:你配合的很好,谢谢合作。

4)标记:在心电图纸上标记床号,姓名,年龄,录图时间,导联。 5)整理用物,放回原处备用。 6)心电图交医生查看,再交护士。 ...文档交流...

心电图操作流程(课件)

心电图操作流程 心电图机 使用说明: 1、正确连接导联: 右上肢(红色)、左上肢(黄色)、左下肢(绿色)、右下肢(黑色) V1: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红色 V2: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黄色 V3:探查电极放在V2与V4连线的中点。-----绿色 V4:探查电极放在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棕色 V5:探查电极放在左腋前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黑色 V6:探查电极放在左腋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紫色 2、按ON键以接通电源。 3、按START键自动走纸。 4、走纸结束后按STOP键。

5、按OFF键切断电源。 6、在心电图上表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日期、时间。 7、整理导联线。 心电图机的几个常用标示及意义 1。MODE键:调节相关程序,需要一加长导联时一直按下此键。 2.SENSITIVITY:电压增值键一般用一个标准电压,(已定好无特殊情况不要再调) 3.LEAD:使之由“TEST"向“I"导“Ⅱ”联转换.4.RESET:若基线漂移时按此键。 5.按动定标键“lmV",使电压随着定标键的按动而作相应的摆动。 6。CHARGE:充电键,当打开屏幕电池标示闪烁时,应该充电.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电除颤操作流程 (一)评估 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心电图状态以及是否有室颤波。 (二)操作前准备 1。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

品、导电糊、电极片、治疗碗内放纱布5块、摆放有序。 2.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 3.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 “设备完好,电量充足,连线正常;电极板完好" 。 4.报告心律“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准备时间不超过30秒钟)。 (三)操作 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 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一、操作程序: 1、物品准备: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血氧插件连接导线、电极片、配套血压袖带、血氧探 头。 2、监测前向患者说明监测的意义,以便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合作。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 位。 3、程序:接电源→开机→安装连接模块→安放电极→连接患者→选择患者类别(成人/小儿)→选 择导联→调整波幅→选择监护频带(自动/手动/起搏)→调节报警范围→调节报警音量→绑血压袖带→整理用物。 二、电极的安放: 五导线:1、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2、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3、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4、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5、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三导线:黄色—正极红色—负极黑色—接地电极 综合Ⅰ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点下缘,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其波形类似标准Ⅰ导联,QRS波的振幅较小。 综合Ⅱ导联:正极置于左腋前线第4-6肋间,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心电图波形与V5导联相似,波幅较大。 综合Ⅲ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线肋弓下缘,负极置于左锁骨中线中点下部,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心电图波形似于标准Ⅲ导联。 三、监护电极常见故障: 1、肌电干扰:患者因紧张、寒冷引起的肌肉颤抖可造成肌电干扰,尤其当电极安放在胸壁肌肉较 多的部位时易出现。 2、基线漂移:可能原因为电极固定不良,患者活动或受呼吸的干扰。 3、严重的交流电干扰:常见原因为电极脱落、导线断裂、导电糊干涸及电热毯等机器的干扰等。 心电图特点为基线上出现有规律、每秒50-60次的纤细波形。 4、心电波形振幅低:可能为正负电极间距太近或两个电极之一正好放在心肌梗死部位的体表投影 区。 四、注意事项: 1、放置电极前,应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刮去体毛。避开电除颤及做常规心前区导联心电图的位 置。 2、注意患者的保暖,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监护时间超过72小时要更换电极位 置,防止皮肤损伤。 3、应选择最佳的监护导联放置部位,QRS波的振幅>0.5mv,以能触发心率计数。如有心房的电 活动,要选择P波清晰的导联,通常是Ⅱ导联。 4、监护仪上设有报警电路,监测时应正确设置上限及下限,当心率超过预设的警界线时,及时启 动报警系统。 5、若需分析ST段异常或更详细地观察心电图变化,应做常规导联的心电图。 6、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注意避免各种干扰所致的伪差。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 避免电极脱落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与使用方法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与使用方法 一、目的要求 1. 熟悉心电图机的原理及分类 2. 掌握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1?标准导联 I:为接连左、右臂的电位差,将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1=左臂(+ )T右臂(一)。 n:为连接左腿和右臂的电位差,将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n=左腿(+)T右腿(一)。 川:为连接左退和左臂的电位差,将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卩川=左腿(+ )T左臂(―)。 电极安放位置:右手腕---红色,左手腕----黄色,左脚腕--绿色,右脚腕---黑色 2.加压单极肢导联 aVR :即加压单极右臂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左臂与左腿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aVL :即加压单极左臂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右臂与左腿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aVF :即加压单极左腿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右臂与左臂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3?单极导联 VI: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红色 V2: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黄色 V3:探查电极放在V 2与V 4连线的中点。-----绿色 V4:探查电极放在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棕色 V5:探查电极放在左腋前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 --------- 黑色 V6:探查电极放在左腋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 紫色 三、实验步骤 1 ?电源开关置于“ON。 2 .电源开关置于“ AC(交流),'此时“ LINE” “T ST” “ PAPERSPEED (25mm/s)“ SENSITIVITY (l)” “ STOF” 晶体灯发出亮光。 3 ?调节基线控制旅钮应能改变描笔的位置,使之停在纪录纸中央附近。 4. 按动“CHECK键,此时“ STO”灯灭,“CHECK灯亮。 5. 按动定标键“ ImV,”使描笔随着定标键的按动而作相应的摆动。 6. 按“ START,此时“CHECK灯灭,“ START灯亮,记录纸按25mm/s速度走动。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心电监测技术 【目的】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大流程】 核对评估---准备用物—连接监护—健康宣教---停止监护—注意事项

5、清洁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正确安装血氧饱和度指套。 6、连接血压袖带:被测量肢体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伸肘并稍外展,将袖带平整的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到两指为宜,袖带下缘应距肘窝2~3cm ,按下血压启动键。 7、打开监护仪观察波形并设置: ①调整参数:设置合理心电监测指标(HR 、R 、BP 、SPO2 )报警界线,打开报警系统。 ②选择P 、QRS 、T 波较清晰的导联,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 ③调整振幅。 ④调整血压测压方式、间隔时间。 8、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9、洗手,取口罩,登记生命体征单或重症记录单 8 8 12 3 3 7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感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5 8 停止监护 ①核对医嘱;②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纱布一块;③告知患者原因,关闭机器开关;④分离导联线,摘除电极片,用干纱布擦拭粘贴电极片处皮肤;⑤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取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⑥拔下电源线,整理用物; ⑦洗手,记录患者情况及停止监护的 时间;⑧对监护仪、导联线等进行清洁、维护。 16 9 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的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6)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5 检测性能 接地良好

心电监护仪操作口述内容

心电监护仪操作口述内容 大家好,下面操作的是心电监测技术,首先进行评估。洗手。 双人核对医嘱、治疗单。 X床,XX,你好,让我核对一下你的信息卡。XX,你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XX,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心悸,胸闷。”根据你的病情,现在遵医嘱要为你进行连续的心电监测,以贯观察你的心率、心律、血压及血样饱和度的变化,这项操作没有什么痛苦,请你不要紧张,只是将几个电极片贴于胸前即可,请你配合一下,好吗?操作前先让我看一下你胸前区的皮肤情况。胸前区皮肤完好无损。你安置心脏起搏器了吗?“没有”。好的,再让我看一下你上臂及双手指甲情况,你上臂皮肤完好无损,指甲清洁,没有涂指甲油,双手温暖,末梢循环良好。请活动一下你的上肢,上肢活动良好,待会儿就在你的右上肢为你测量血压,左手监测血氧饱和度,你看行吗?你需要我协助你去卫生间吗?你还有其他需要吗?那请你稍等,我去准备用物,尽快为你操作,谢谢你的配合。 经评估,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光线柔和,无电磁波干扰。患者神志清楚,能配合操作。胸前区皮肤完好无损,末梢循环良好,指甲清洁,未涂指甲油,未安置起搏器,可以进行心电监测。用物准备齐全,心电监护仪性能良好,必要时可备剃须刀、导电糊、纱布。下面开始操作。洗手。戴口罩。 X床,XX,请让我再核对一下你的信息卡。XX,你好,现在要为你进行心电监测了,你准备好了吗?你这样平躺着舒适吗?那我们现在开始吧。 (监护仪开机,检查线路连接。)监护仪性能良好,各导联线连接紧密,X床,XX,我现在要用酒精擦拭你胸前区的皮肤,请配合一下好吗?擦拭时会有点凉,请仍耐一下。(连接电极片与导联线),现在要贴电极片了,请你不要紧张,放松。三导:右上(白)贴于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左上(黑)贴于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左下(红)贴于左腋中线第五肋间;五导:右上(RA) :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下(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一、操作程序: 1、物品准备: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血氧插件连接导线、电极片、配套血压袖 带、血氧探头。 2、监测前向患者说明监测的意义,以便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合作。让患者取平 卧位或半卧位。 3、程序:接电源→开机→安装连接模块→安放电极→连接患者→选择患者类别(成人/ 小儿)→选择导联→调整波幅→选择监护频带(自动/手动/起搏)→调节报警范围→调节报警音量→绑血压袖带→整理用物。 二、电极的安放: 五导线:1、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2、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3、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4、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5、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三导线:黄色—正极红色—负极黑色—接地电极 综合Ⅰ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点下缘,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其波形类似标准Ⅰ导联,QRS波的振幅较小。 综合Ⅱ导联:正极置于左腋前线第4-6肋间,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心电图波形与V5导联相似,波幅较大。 综合Ⅲ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线肋弓下缘,负极置于左锁骨中线中点下部,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心电图波形似于标准Ⅲ导联。

三、监护电极常见故障: 1、肌电干扰:患者因紧张、寒冷引起的肌肉颤抖可造成肌电干扰,尤其当电极安放在 胸壁肌肉较多的部位时易出现。 2、基线漂移:可能原因为电极固定不良,患者活动或受呼吸的干扰。 3、严重的交流电干扰:常见原因为电极脱落、导线断裂、导电糊干涸及电热毯等机器 的干扰等。心电图特点为基线上出现有规律、每秒50-60次的纤细波形。 4、心电波形振幅低:可能为正负电极间距太近或两个电极之一正好放在心肌梗死部位 的体表投影区。 四、注意事项: 1、放置电极前,应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刮去体毛。避开电除颤及做常规心前区导联 心电图的位置。 2、注意患者的保暖,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监护时间超过72小时要更换 电极位置,防止皮肤损伤。 3、应选择最佳的监护导联放置部位,QRS波的振幅>,以能触发心率计数。如有心房的 电活动,要选择P波清晰的导联,通常是Ⅱ导联。 4、监护仪上设有报警电路,监测时应正确设置上限及下限,当心率超过预设的警界线 时,及时启动报警系统。 5、若需分析ST段异常或更详细地观察心电图变化,应做常规导联的心电图。 6、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注意避免各种干扰所致的伪差。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 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落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按不同年龄选择袖带的型号,按标准位置固定袖带,监测血压前,先选择好成人档 或小儿档,再将袖带内残余气体放干净,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一)目的: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二)操作程序: 1、遵医嘱将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协助病人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2、连接电源,打开监护仪开关,检查监护仪功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告诉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病室内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效果。 3、用酒精纱布清洁患者皮肤,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 4、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护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测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 5、根据病情选择导联,保证监测玻形清晰、无干扰,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界限。 6、告知患者电极片周围如有痒感,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并且不要自行移动或摘除电极片,尽可能保持平卧位。 7、停用心电监测时,先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关机,断开电源取下电极片及导线,观察贴电极片处皮肤有无皮疹、水泡等现象,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8、整理物品、洗手、做好记录。 9、监测血氧饱和度:将传感器正确安放于患者手指,使其光源透过局部组织,保证接触良好。告诉患者不可随意摘去传感器,监护时不要做剧烈运动防止滑脱。及时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甲情况,定

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一)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物品准备:弯盘1个(内备纱布2块)、护理记录单、笔,必要时备木板1块。 (三)操作程序: 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 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听、看、感觉(听有无呼吸音, 看有无胸部起伏,感觉有无气流逸出)三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若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10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4、将床放平,协助患者取枕平卧,解开衣领、腰带,暴露胸部。(如软床胸下垫木板) 5、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呼吸道,有义齿取下。 6、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颌法)。 7、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一手将口腔打开,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深吸气—屏气—吹气(吹气时双唇包绕患者口部形成一个封闭腔),送气时间为1秒,使胸廓扩张,连做2次。 8、确定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

心电监测技术与护理

心电监测技术与护理 摘要】目的讨论心电监测技术与护理。方法对需要进行心电监测的患者进行监 测与护理。结论室内要求保持温度不低于18℃,以免因寒冷而引起的肌电干扰。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或半坐卧位。各电极安放的位置正确,并尽量避开除颤 时电极板放置的位置。密切观察心电图的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每天 定时回顾患者的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并及时记录。对躁动的患者应当固定好电 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落及导线打折缠绕。 【关键词】心电监测护理 一、操作目的 1.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危重患者、各种有创监测和治疗、手术操作、 电解质紊乱均可引起心律失常。心电监测对及时发现心律失常,识别心律失常性质,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发现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严重缺氧、高二氧化碳血症、酸碱失衡等均可 导致患者心肌缺血、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可促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及加重 心肌缺血的发生。持续心电监测可及时发现心肌缺血。 3.监测电解质改变:危重患者在治疗中很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最常见的是 低钾、低钙。持续心电监测对早期发现低钾、低钙有重要的意义。 4.观察起搏器的功能:安装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监测心电图,对观 察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功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适应证 1.休克、危重患者及处在心肺复苏过程的患者。 2.胸痛、心悸或曾有昏迷史、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 力衰竭患者。 3.介入性检查和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拔牙。 4.围术期。 5.静脉给药抗心律失常治疗时。 6.判断起搏器的功能。 三、操作要点 1.评估: (1)核对医嘱:操作前核对医嘱、诊疗卡、患者姓名和床号、操作目的。 (2)评估患者: 1)全身评估:了解患者诊断、身体状况,心功能状况。 2)局部情况评估:评估患者贴电极片局部皮肤的完整性、是否清洁、是否毛 发过长。 3)心理状态评估:了解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对本操作的目的、 过程的理解与配合情况,是否紧张。 (3)评估环境:环境是否整齐清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不低于18℃,避免 环境温度过低,因寒冷而引起肌电干扰,影响心电活动的描记。 2.准备: (1)操作者自身准备:仪表、意识、技术、知识的综合准备。操作者须具备心 电监测相关的基本知识,能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宣教,能识别心律失常、心肌 缺血及高钾、低钾等电解质紊乱的心电图表现,掌握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 (2)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电极片、棉签、75%乙醇。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监测患者心率、节律变化等生命体征参数变化,为病情诊断及治疗提供信息支持。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2、评估患者胸部皮肤状况。 3、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4、评估患者周围环境,有无电磁波干扰。 三、物品准备 1、心电监护仪(包括监护导联线); 2、电极 3-5 个; 3、75%乙醇; 4、棉签; 5、纱布; 6、弯盘; 7、治疗卡; 8、根据需要携带监测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的导联线。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检查监护仪功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 5、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6、连接电源线,然后打开监护仪开关。 7、暴露患者胸部皮肤,酌情关门窗备屏风。选择电极放置的位

置:红色(F)置于左锁骨中线 4-5 肋间,黑色(L)置于左锁骨中线中点下缘或胸骨左缘第 2 肋间,白色(R)置于右锁骨中线中点下缘或胸骨右缘第 2 肋间。 8、清洁患者皮肤,一般用 75%乙醇棉签清洁,纱布擦干,必要时在电极安放处剃除体毛,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 9、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测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测仪标识要求,粘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 10、按键调节导联、振幅,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界限,但不能关闭报警声音,必要时走纸记录心电图情况。 11、如需同时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将监测模块或导联线插入多功能监护仪上即可作相应监测。 12、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13、根据病情行相关知识宣教。 14、清理用物。 15、洗手,取口罩,记录。 16、操作速度:完成时间 20 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心电监测的目的及配合事项,取得合作。 2、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不要自行移动或者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完整版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 一、操作程序: 1、物品准备: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血氧插件连接导线、电极片、配套血压袖 带、血氧探头。 2、监测前向患者说明监测的意义,以便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合作。让患者取 平卧位或半卧位。 3、程序:接电源→开机→安装连接模块→安放电极→连接患者→选择患者类别(成 人/小儿)→选择导联→调整波幅→选择监护频带(自动/手动/起搏)→调节报警范围→调节报警音量→绑血压袖带→整理用物。 二、电极的安放: 五导线:1、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2、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3、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4、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5、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三导线:黄色—正极红色—负极黑色—接地电极 综合Ⅰ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点下缘,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其波形类似标准Ⅰ导联,QRS波的振幅较小。 综合Ⅱ导联:正极置于左腋前线第4-6肋间,负极在右锁骨中点下缘,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心电图波形与V5导联相似,波幅较大。 综合Ⅲ导联:正极置于左锁骨中线肋弓下缘,负极置于左锁骨中线中点下部,地线置于右侧胸大肌下方。心电图波形似于标准Ⅲ导联。 三、监护电极常见故障: 1、肌电干扰:患者因紧张、寒冷引起的肌肉颤抖可造成肌电干扰,尤其当电极安放 在胸壁肌肉较多的部位时易出现。 2、基线漂移:可能原因为电极固定不良,患者活动或受呼吸的干扰。 3、严重的交流电干扰:常见原因为电极脱落、导线断裂、导电糊干涸及电热毯等机 器的干扰等。心电图特点为基线上出现有规律、每秒50-60次的纤细波形。 4、心电波形振幅低:可能为正负电极间距太近或两个电极之一正好放在心肌梗死部 位的体表投影区。 四、注意事项: 1、放置电极前,应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刮去体毛。避开电除颤及做常规心前区导 联心电图的位置。 2、注意患者的保暖,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监护时间超过72小时要更 换电极位置,防止皮肤损伤。 3、应选择最佳的监护导联放置部位,QRS波的振幅>,以能触发心率计数。如有心房 的电活动,要选择P波清晰的导联,通常是Ⅱ导联。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心电监测术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准备: 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帽子。核对医嘱。 2、患者准备:核对患者信息,向患者告知监测的目的和方法。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酒精过敏史、患者皮肤状况、指甲有无异常、双上肢有无偏瘫等疾患;情绪反应、合作程度、患者需求。 3、环境准备:光线适宜、无电磁波干扰。 4、用物准备:监护仪、电极片、75%酒精、棉签、弯盘、护理记录单。 二、操作程序 1、核对:洗手(>15s),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并取得合作。 2、体位:根据病情取合适体位。 3、监护仪连接:(1)心电监护仪开机,连接电极片。(2)进入“主菜单”,输入病人的一般信息(口述)。(3)根据需要监护的项目,设置相应的监护通道。(4)暴露胸部,清洁患者皮肤。(5)连接电极片,粘贴电极片于患者身体正确部位。(6)根据SPO2传感器类型正确放置于手指、足趾或耳廓处,使其接触良好。(7)连接血压袖带与正确位置,启动测量血压。 4、监护仪设置:(1)进入心电子菜单,设置合适导联,调节振幅,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2)进入NBP子菜单设置测量血压方式、间隔时间。(3)报警处于“NO”位置,设置报警上下限,口述及时发现报警并处理。

5、识别心电图:正确读取监护参数、正确识别心电图、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6、洗手、记录。 7、停止心电监护:(1)核对医嘱及患者,并解释取得合作。(2)关闭监护仪、撤离导线。(3)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整理床单位。(4)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心电监测术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准备: 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帽子。核对医嘱。 2、患者准备:核对患者信息,向患者告知监测的目的和方法。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酒精过敏史、患者皮肤状况、指甲有无异常、双上肢有无偏瘫等疾患;情绪反应、合作程度、患者需求。 3、环境准备:光线适宜、无电磁波干扰。 4、用物准备:监护仪、电极片、75%酒精、棉签、弯盘、护理记录单。 二、操作程序 1、核对:洗手(>15s),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并取得合作。 2、体位:根据病情取合适体位。 3、监护仪连接:(1)心电监护仪开机,连接电极片。(2)进入“主菜单”,输入病人的一般信息(口述)。(3)根据需要监护的项目,设置相应的监护通道。(4)暴露胸部,清洁患者皮肤。(5)连接电极片,粘贴电极片于患者身体正确部位。(6)根据SPO2传感器类型正确放置于手指、足趾或耳廓处,使其接触良好。(7)连接血压袖带与正确位置,启动测量血压。 4、监护仪设置:(1)进入心电子菜单,设置合适导联,调节振幅,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2)进入NBP子菜单设置测量血压方式、间隔时间。(3)报警处于“NO”位置,设置报警上下限,口述及时发现报警并处理。

5、识别心电图:正确读取监护参数、正确识别心电图、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6、洗手、记录。 7、停止心电监护:(1)核对医嘱及患者,并解释取得合作。(2)关闭监护仪、撤离导线。(3)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整理床单位。(4)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江苏省2017年心电监测技术考试试题

江苏省2017年心电监测技术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动态心电图的适应证不包括 A.与心律失常有关症状的评价B.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C.起搏器功能评定D.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评价E.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2、关于梯形图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用于解释心律失常的机制B.形象化表明激动起源于何处及如何传导C.心律失常的正确诊断是建立在梯形图的基础上D.帮助理解复杂的心律失常E.圆点表示起搏激动,竖线或斜线表示激动的传导过程 3、关于Ⅰc类药物普罗帕酮对心电图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使PR间期延长B.可引起窦性心率减慢C.对QRS波群无影响D.QT间期可正常或轻度延长E.中毒时可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4、正常人T波与QRS波群方向相同的原因是 A.复极顺序与除极顺序相同,都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推进B.心内膜与心外膜同时除极和复极C.复极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进,与除极方向相反D.除极与复极从室间隔开始向左、右心室推进E.细胞膜最早开始除极的部位最先开始复极 5、关于房性期前收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B.P'R间期>0.12s C.异位P'波后继以正常或变异的QRS波群D.异位P'波后应有QRS-T波E.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6、以下为提示电池耗竭需要更换起搏器的指征,其中错误的是 A.起搏频率下降10% B.磁铁频率下降10% C.脉冲幅度(电压)下降15%~20% D.电池内阻明显增大E.脉宽减少50% 7、患者男性,65岁,植入起搏器4年。复查心电图如图4-8-8所示,提示A.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感知功能正常B.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感知功能异常C.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功能不良D.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过度E.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功能正常 8、产生心电图机内部噪声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噪音大B.心电图机导联线接触不良C.仪器周围有电磁噪声D.心电图仪放大器元件损坏E.放大器元件内部电子的不规则热运动 9、正常人心房除极向量环的运行轨迹是 A.先从右上向左后下,以后又转向左前下,最终回到“0”点B.先从右上向左前下,以后又转向左后下,最终回到“0”点C.先从左上向左前下,以后又转向右后下,最终回到“0”点D.先从右向左,以后又转向后下,最终回到“0”点E.先从后向前,以后又转向左后下,最终回到“0”点10、患者男性,48岁,活动后胸闷半年,常规心电图检查显示为正常。行运动平板试验,运动至5分钟时,Ⅱ、Ⅲ、aVF导联出现ST段水平型压低0.15mV,运动后6分钟时ST段压低才恢复正常。其结果应判断为 A.阴性B.阳性C.可疑阳性D.不能评价E.假阳性 11、正常人肢体导联P波电轴的范围为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

心电监护的操作流程 项目步骤 评估患者 1.护士准备:着装规范 2.执行单与医嘱双人核对 3.流动水洗手(演示六步洗手法) 4.核对床尾卡,查对患者 5.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 6.解释监测目的及方法,解除顾虑 7.拉围帘,注意皮肤保护患者隐私 8.评估患者皮肤,指(趾)甲状况,上肢活动情况 9.评估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场干扰 用物准备 10.流动水洗手,戴口罩 11.备齐用物(完好备用监护仪 1台、一个治疗碗内盛酒精棉球五个,一个治疗碗内 盛纱布2块、电极片数块、记录单、笔、弯盘)并检查用物,放置合理 操作过程 12.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核对患者腕带,解释取得合作 13.正确连接监护仪连线与电极片 14连接电源,开机,机器自检 15..患者取平卧位,暴露前胸 16.取酒精棉球清洁皮肤,在用纱布拭干。 17.正确放置电极片。(RA:右锁骨中心第二肋. LA:左锁骨中心第二肋间. V: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 RL:右下腹. LL:左下腹.)避开伤口和敷料。 18..帮患者穿好衣服,注意保暖。 19.检查指脉氧传感器,将spo2指套放置于患者食指上。(不要与测血压的手臂在同一肢体上,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0.触摸肱动脉波动,肘窝上2~3cm处连接血压袖带,启动测血压 21.选择心电显示导联(一般选择Ⅱ导联),据情况调心电图及滤波器状态,据情况调心电图波幅大小 22.设置各监护参数的报警声,同时调血压自动测时间各参数:心率(HR)50—120次/分;收缩压(NBP S)80_—150mmHg;舒张压(NBP D)50-90mmHg;血氧饱和度(SPO2)90-100%;呼吸(R)10-30次/分 23.观察监护屏幕显示的参数,记录。 24.患者取舒适体位,妥善放置监护线 25.整理床单位,再次核对患者 26.指导患者:①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自动移动或摘除电极片; ②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③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疼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④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可随意摘除传感器⑤机器报警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7.拉开围帘,向患者道别,速干型手清毒液消毒双手 用物处置标准28.推治疗车至处置室,口述处置用物、垃圾分类方洗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 目的: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体位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皮肤情况。 (3)观察并记录患者心率和心律变化。 (4)评估患者心电图状况以及是否有室颤波。 (5)评估患者周围环境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操作要点: 1.检查监测仪功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2.清洁患者皮肤,保证电极片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 3.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测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测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 4.选择导联,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界限。 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 2.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至床旁→查对解释评估安抚病人 操作中: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摆体位→安置电极片→连接心电导线→接血氧饱和度探头→连接血压袖带→启动→设置调节各参数→固定各种导线 操作后: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心电监测技术操作并发症处理 并发症:皮肤过敏 发生原因:(1)患者体质虚弱出汗多易引起局部皮肤敏感。(2)长时间连续使用电极片易发生皮肤过敏。 (3)使用透气性差的电极片而发生皮肤过敏。 临床表现:局部发红、瘙痒甚至过敏性皮炎、皮肤破损。 预防:(1)出汗较多的患者保持局部皮肤干燥。 (2)电极片每2-3天更换1次,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3)选择使用皮肤无测试性,无过敏性的电极片。 处理流程:通知医生→遵医嘱局部处理→观察→记录 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 心电监护仪时可以同时对患者的心电图、呼吸、血压、体温、脉搏等生理参数进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如皮肤过敏、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局部皮肤受损、焦虑等,要注意预防,如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 一、皮肤过敏 1、原因 患者过敏体质,电极纸粘贴部位出血皮肤过敏,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 电极纸粘贴时间过长。 2、临床表现 监护电极纸粘贴部位出现发红,起水疱甚至皮肤破损等。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瘙痒、疼痛或麻木感。 3、预防 定期更换粘贴部位,清洁皮肤。 取电极时应小心谨慎,防止撕破皮肤。 有条件者可使用脱敏的监护电极纸。 4、处理流程 出现皮肤过敏→更换粘贴部位→安抚患肢→局部0.5%碘伏;如有较大的水疱可用无菌小枕头刺破抽液,无菌纱块覆盖换药,避免指甲抓破皮肤;必要时用TDP治疗仪照射→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床旁交接班。 二、局部血液循环受阻 1、原因 测量血液的袖带或夹血氧探头的部位长时间受压或松紧不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 2、临床表现 局部皮肤肿胀,发绀或湿冷,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疼痛或麻木感。 3、预防 严密观察受压部位循环情况,经常更换部位。 对于神志不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及婴幼儿实行床旁交接班。 4、处理流程 发现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更换监测部位;抬高患肢→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局部循环有无改善(如无改善,局部行湿热敷或新鲜土豆片外敷,注意保暖及皮肤破损,防止继续受压)→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三、局部皮肤破损 1、原因 测量血压的袖带及血氧探头的部位长时间受压或松紧不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发生压疮。循环不良的水肿、危重患者,测量部位长时间受压发生压疮。 2、临床表现 局部皮肤出现红、热、起水疱,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皮肤破损神志溃疡,通常创面可见组织液渗出或血性分泌物。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瘙痒、疼痛或麻木感。 3、预防 严密观察受压部位训话情况,定时放松,常更换部位。 对于神志不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及婴幼儿实行床旁交接班。 4、处理流程 出现皮肤破损→更换监测部位→安抚患者→局部涂擦0.5%碘伏。必要时无菌纱块覆盖换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焦虑 1.原因 (1)因监护仪发出的声音、身上粘贴的电极和连接线等影响患者休息。 (2)因需要监护而担心病情较重和疾病治愈。 (3)因使用监护仪而担心医疗费用支出问题。 (4)因监护室不能留亲人、朋友陪伴而出现焦虑。 2.临床表现 表现为紧张,烦躁不安,急躁不配合,失眠等。 3.预防 (1)关心患者,加强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合理安排探视。 (2)将监护声音调小,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体位安全舒适。 4.处理流程 出现焦虑→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告诉患者学会自我深度松弛的方法,还可以进行想象放松疗法)→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抗焦虑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