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1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1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1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1试卷及答案

初三第一次物理月考测试题A

一、选择题(各3分,总共30分)

1、下列存在热传递现象的是( )

A、两个物体的质量存在着差异

B、两个物体的能量存在着差异

C、两个物体的比热容存在着差异

D、两个物体的温度存在着差异

2、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3、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如果供给它们的热量一样多,铅块温度升高的度数是铜块温度升高度数的( )

A、3倍

B、1/3倍

C、1倍

D、9倍

4、某汽油机的效率比柴油机效率低,它表示( )

A、汽油机比柴油机做功慢

B、汽油机用来做功的能量比柴油机少

C、汽油机比柴油机所消耗的燃料多

D、汽油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跟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的比值比柴油机少

5、下列现象中,哪一种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解释( )

A、1升水和1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升

B、将杯子里的清水倒出时,无论怎样倒总有一些水残留在杯壁上

C、重物从高处下落

D、染色的布在热水中洗容易掉色

6、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下列物理量中不改变的是( )

A、比热容

B、内能

C、体积

D、热量

7、下图为汽油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排气冲程的是( )

8、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9、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10、航天工业中的火箭是用液态氢作为燃料的,这是因为液态氢具有的优点是( )

A、比气体容易燃烧

B、密度较大

C、热值较大

D、热膨胀大

二、填空题(各1分,总共21分)

11、两个人向相反的方向拉一根绳子,绳子没有拉断,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力,除此以外,分子之间还存在着__________力。

12、“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

13、一根铁丝在火上烤或者用手反复弯曲,一段时间后,就会感到铁丝很烫手,前者利用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后者是利用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4、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将质量为4kg的煤油从20℃加热到70℃需要吸收___________ J热量,如果将煤油倒掉一半,它的比热容将为________J/(kg·℃)。

15、指出下列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1)摩擦生热_______→_______。(2)流星划过夜空_______→________。

(3)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4)汽车匀速爬坡________→________。

16、我国许多地方发生了禽流感疫情,在防治禽流感期间,防疫人员把按比例配置好

的消毒液喷洒在教室外的走廊里,一会儿教室里也闻到了药味,这种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天气越热,药味弥漫得越快,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17、汽车发动机是_______,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冲程,若单缸四

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3600r/min,则汽油机每秒内完成 _______ 个冲程,做

功 ______ 次。

三、实验题(各2分,总共26分)

18、小明做了以下的实验,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俗名“热得快”)分别给盛在两

个杯子里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电热器每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通电的时间越

长,放出的热量越多,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液体温度的变化,测得的数据如下:

(1)由此可见,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相同度数时,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

_________(填“多”“少”或“相等”)。

(2)小明又换用其他的物质来做同样的实验,均得到类似的结果,请你总结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___来表示各种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

19、张东学习了燃料的热值知识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他

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每隔1min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下表).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张东在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张东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油灯中燃料的质量,并由记录的数据,

利用公式Q吸=cmΔt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想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

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图中表示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________(填写“I”或“II”),图中A点

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若水的质量为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

四、计算题(各3分,总共15分)21. 安全、清

洁、方便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利用.如图所示,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

量为250kg,温度为20℃的水,在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到80℃.[C水=4.2

×10^3J/(kg·℃),q干木柴=1.2×10^7J/kg]

(1)水吸收的太阳能是多少?

(2)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干木柴放出的热量?

22、某饰品加工厂用酒精灯加工饰品,张峰师傅在1min内用去酒精5g,被加工的一只

质量为36g的铜饰品温度从20℃上升到1070℃,求:

(1)铜饰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酒精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酒精喷灯的效率是多少?(已知c铜=0.39×10^3J/(kg·℃),酒精的燃烧值为3.0

×10^7J/kg)

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计14分)

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

写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中的分

子运动速度,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两滴水银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一

滴较大的水银,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

2.如图所示,用力将空气压缩引火仪的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底部的干棉花冒烟燃烧,

压缩过程能量的转化方式是能转化成____能。

【第14题】【第15题】

3.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名扬世界。用热水泡茶时,茶杯温度

会升高,其内能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的:茶水散发出清香,这是现象。

4.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由于海水的较

大,当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海水同时接受相同的阳光照射时,海水的温度变化更_的缘

故(选填“大”或“小”)。

5.巴中市政府为喜爱户外烧烤的市民提供了专门的场所。烧烤主要燃料是木炭,已知它

的热值是3.4×107J/kg,那么84g的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J,如果这些热量的

50%被水吸收,则能使初温为20℃,质量为17kg的水,温度升高到℃。

6.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实现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冲程。某品牌汽车每行驶

100km耗油7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要放出J的热量,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

1800r/min,在1s内,汽油机完成了个工作循环。(汽油的热值q=4.6×

107J/kg)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热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液化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D.水沸腾时,顶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8.把一滴温度较高的蓝墨水滴入冷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蓝墨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蓝墨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

C.蓝墨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D.杯中的冷水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

9.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 .矿泉水瓶中的酒精如果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会变小

B .纸筒飞出后的瞬间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纸筒飞出时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0.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组是()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初三第一次物理月考测试

题B

一、选择题(30)

1.图是内燃机的某冲程工作示意图,以下改变内能方式与此相

同的是()

A.烤火取暖B.搓手取暖C.向手“呵气”取暖D.用热水袋取暖

2.榴莲因其果肉香甜又富有营养,被称为水果之王.榴莲被切开后,其香味将很快充满整个房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B.C.D.

热锅暖手搓手取暖下滑时臀部发热钻木取火

4.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

5.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火车经过,铁轨的温度升高

C.柏油路被阳光晒热D.用电热壶烧水,水温升高

6.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粉笔蹭到衣服,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C.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D.秋天到来,树叶飘落

7.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等的1 kg和100 g的水内能相同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9.冬天,路上的行人一边搓手,一边对手哈气,从而使手感到暖和.“搓手”和“哈气”

在改变内能的方式上分别属于()

A.做功、热传递B.热传递、做功C.做功、做功D.热传递、热传递

10.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

B.热能只能从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C.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11.下列各图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能发热水B沸腾时蒸汽冲开壶盖

C锯木头锯子发烫D压缩空气引火

12.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车刀在砂轮的高速磨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13.由比热的公式

()

t

t

m

Q

C

-

=

,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B.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热量成正比

C.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D.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跟热量、质量、温度的变化等因素都无关

14、已知铝、铁、铜的比热容依次减小,它们的初温和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较铝、

铁、铜的温度则( )

A、铝的温度最高

B、铜的温度最高

C、铁的温度最

D、三者的温度都相同

15、提高热机效率的有效途径是()

A、采用优质的燃料

B、减少热机的各种热损失,保证良好的润滑

C、降低热机的效率

D、避免使用热机

二、填空题(24)

16.目前我国研发出一款新型空气动力汽车,它利用压缩空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提供动力,

这种车在开动时将空气的能转化为能.

17、如图所示,甲图中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水煮沸后把活塞推开,这是水蒸气的能

转化为活塞的能;乙图中活塞向下压,玻璃筒中的硝化棉燃烧起来,丙

图是人用暖气片取暖,丁图是太阳能热水器在接收光能,则乙、丙、丁图中属于做功改变

物体内能的是

18.升火煮饭,这是利用内能来直接加热物体,内能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它来做功.下

列内能的利用实例中,

属于应用一的是属于应用二的是

①锅炉②汽车③用高炉炼钢④喷气式飞机⑤火箭.

19.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质量1 kg的水在温度升

高或降低时,是4.2×103J。根据这个意义,可以推断:m千克的

水,它的温度升高Δt ℃时,吸收的热量就是。

20. 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 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

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

21. 四冲程内燃机在它的一个工作循环中,要顺次完成、、

、四个冲程

21.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3:1,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

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__;若它们升高相等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_______。

22.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较大的性质。

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4kg的水,当温升高了10℃时,它吸收了______J的热量.[已

知c水= 4.2×103 J/(kg·℃),不计热量损失]

23. 用水壶烧水时,壶中水蒸气将壶盖顶起,这是消耗水蒸气的__________能对外做功,水

蒸气的__________转化为壶盖的___________能。

三、实验探究题(20)

24.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

烧杯号加热时间(min) 液体质量(g) 初温(℃) 末温(℃)

1 8 水200 20 28

2 4 水100 20 28

3 4 煤油200 20 28

4 2 煤油200 20 24

⑴比较记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

同;

⑵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 ___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温度,吸收的热

量;

⑶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___有关。

(4)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

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

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

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__的吸热

能力强些。

(3)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8×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________J/(kg·℃)。

四、计算解答题(16)

26.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从40℃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是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

103 J/(kg·℃)].

2

27.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

(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28.安全、清洁、方便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利用.如图14-3所示,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250kg,温度为20℃的水,在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到80℃.[c水=4.2×103J/(kg·℃)]

(1)水吸收的太阳能是多少?

(2)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干木柴放出的热量? [q干木柴=1.2×107J/kg]

三.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3.来回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温度上升,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的,如图热风吹到头发上,头发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头发的内能的。

14.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减少热量损失。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能转化为软木塞的能。汽油机的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

15.210班教室距离食堂很近,每到炒菜时学生就闻到炒菜的味道,这是现象,温度越现象越明显。

16.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升高很快,为确保安全,可用循环水进行冷却。用水来冷

却主要是因为水的较大。如果散热器内装有10kg的水,其温度升高20℃吸收

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c水=4.2×103J/(kg·°C),

q天然气=4.2×107J/m3]

17.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

着。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固

体很难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有。

18.汽车散热水箱中的冷却剂中主要含有水、酒精和一些添加剂,以防冻、防沸、防腐蚀。

以水位主要成分这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火箭发射时用液态氢做原料是因

为氢大的缘故。

19.国产某种型号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一个做功冲程对外做功120J,飞轮的

转速是1500r/min,每分钟消耗10g汽油。则满负荷工作时该汽油机的功率是

W;满负荷工作时这种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若将其效率提高

10%,满负荷工作10小时可以节省汽油kg.(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

20.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其中AB两点等高。

请你根据图中的场景,回答下列各问。

(1)小球在A点的速度在B点的速度;

(2)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在B点的机械能,说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有一部

分机械能转化为能。(本题前两个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21.如图所示,为“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

物质质量/g 升高10℃

所需时间/s

升高20℃

所需时间/s

牛奶350 260 520

豆浆350 220 440

(1)实验中要控制两种液体的相同(填“质量”或“体积”);两个酒精灯

要完全相同,目的是使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应不停地用搅拌

棒搅动两种液体,其目的是

(2)本实验可按下列两种方案设计进行:

方案a:给质量相同的两液体加热相同时间,比较。

方案b:使质量相同的两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_;

(3)上表是某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知本次实验是按照上述方案进

行的。经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相同时,不同。

即这两种物质中,的吸热能力强。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能力的不同,引入

了这个物理量。

22.木柴、焦炭、木炭等都是常用的燃料,对它们取不同质量进行完全燃烧,得到了表的

数据。

燃料的质量/g 100 200 300 400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

热量

Q木柴/J 1.3×106 2.6×106 3.9×106 5.2×106

Q焦炭/J 3.0×106 6.0×1069.0×10612.0×106

Q木炭/J 3.4×106 6.8×10610.2×10613.6×106

(1)从表中的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它们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是

的;对于同一种燃料,质量越大,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越。

(2)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燃料,和的比值是不变的,

这个不变的比值,反映了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物理学中把它称之为,它是用

来描述燃料完全燃烧时,释放热量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3)完全燃烧0.01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J;如果这些热量完全用于加热

水,可使kg的水温度升高10℃;实际加热这些水所燃烧的天然气比上述要多

许多,原因是用燃气灶烧水时,除了水吸收的热量外,一部分传给了盛水的容器,另外

一部分传给了(答一个即可)。[q天然气=4.2×l07J/m3,c水=4.2×l03J/(kg

·℃)]。

五.计算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百姓人家。一辆使用汽油作

为燃料的小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

20kW.若小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00km,已知汽油的热值q=4.6×107 J/kg,小汽车

发动机的效率为25%.求小汽车在这段路程中:

(1)运动的时间。

(2)发动机所做的功。

(3)消耗汽油的质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4.某家庭需要将50L、10℃的水加热到50℃做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

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

103J/(kg·℃)。求:

(1)这些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2)这些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3)这个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热和能的章末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各3分,总共30分)

1、D

2、D

3、A

4、D

5、C

6、A

7、B

8、D 9、B 10、C

二、填空题(各1分,总共21分)

11、引斥

1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3、热传递做功

14、4.2×10^5J;2.1×10^3J/(kg·℃)

15、(1)机械能→内能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2

(2)机械能→内能

(3)重力势能→动能

(4)内能→重力势能

16、空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7、汽油机做功120 30

三、实验题(各2分,总共26分)

18、(1)多

(2)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

(3)比热容

19、(1)煤油和菜籽油的质量火焰的大小烧杯中水的质量加热时间

(2)煤油

(3)不可靠,因为水吸收的热量不等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0、I 牛奶和水的混合温度是18℃ 5.04×10^4

四、计算题(各3分,总共15分)

21.(1)Q=cm△t =4.2×10^3J/(kg·℃)×250kg×(80℃—20℃)=6.3×

10^7J

(2)m= Q/q =6.3×10^7J/1.2×10^7J/kg=5.25kg

22、(1)Q吸=cmΔt=0.39×103J/(kg·℃) ×36×10-3kg×1050℃=14742J

(2)Q放=mq=5×10-3kg×3.0×107J/kg=1.5×105J

(3)

五、综合题(各2分,总共8分)

23、晶体,不变,方向, 2.4×104

2

(完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分析及反思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分析及反思 九年级化学月考的考试内容是前三个单元的内容,整个试卷的题目紧扣教材,没有偏题和怪题,难度不大,但从考的成绩来看,整体水平普遍较差。通过近几天对学生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普遍反映,上课能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但不能做好笔记,没有记忆的时间,对知识点巩固不够,于是在考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很多题目不知道怎么下笔,觉得力不从心。 2、学生在考试中使用的化学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准确表达所想答案的意思,而且在书写当中经常出现错字和别字,导致丢分严重。 3、由于刚接触不久,大部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差,不懂得怎样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导致试卷中的实验探究题大面积失分。 4、学生考试习惯不好,有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整张试卷,但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觉得试卷简单,就在教室里等着交卷,没有认真检查试卷。 5、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题目只看个大概,就急忙解答,这也是丢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和对学生的调查,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很多方面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1、学生上课听讲,记好笔记是学好化学课的基础,此外,平时要加强对知识点的检查力度,强化学生的记忆,每个星期定期进行检查,让每个学生把知识记牢固,避免在考试中出现思维混乱,摸棱两可的情况。 2、对于作业进行精心的设计,仔细的挑选,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作业,并根据学生时间布置作业量,对于学生难于动笔的实验设计和探究,尽可能选取有代表性的题目,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逐渐适应相关题型。 3、对作业的质量提高要求,规范学生的表达,强化汉字的书写,提高书写质量,不出现错字和别字,要求学生读懂题目后开始做作业,养成背着书先做作业,再对照书本和笔记本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在考试中养成自觉检查试卷的习惯。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5分) 1 ?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A?滞留(zhl) ■麾下(hui ) ? 诘难(ji6) ? 重蹈覆辙(zh6) ■ B.旁莺(WU) ■亵渎(xiQ) ■ 聒噪(9UO) ? 一抓黄土 (p6ng) C.睿智(rul) ?陨落(yQn) ? 相契(qiO) ■ 廓然无累(gu6) ? D.扶掖(yd) ■恣睢(zi) ■ 别墅(宛) ? 庶竭驾钝(shtl) ? 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脑羞成怒泥民百姓断章取义谀词 B.狼狈不堪刻骨铭心无与伦比嗤笑 C.歇斯底里根深帝固怀古伤今潮迅 D.涕泗横流一愁莫展面面相觑桑梓 3?下边有语病的一句() A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 ? ? ? 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 ■ 妙惟肖。 ? ? ? C?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 试卷分数:130分答卷时间:150分钟

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 ? ? ? D.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 ? ? ?

5. 在下面语段横线上依次填人关联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在一定条件下,科学知识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条件 变化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会被人们用新的实践去检验, 会被修改和发展成 新的科学知识。但人们之所以要不断学习 是因为原有知识统统“过期变 质”, 是因为新条件下产生的新知识能使人们的知识、思维和智慧更上一层 楼。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武陵春》) (3)过尽千帆皆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 《望江南》) (4)《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的 二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两句意思一致。 7. 名著阅读 (1)、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 、鲁智深一一倒拔垂杨柳 B 、孙悟空一一大闹天宫 C 、诸葛亮一一三顾茅庐 D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 的外号。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 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_位 好汉的外号: __________________ 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 征: 。(3分) A.如果从而并非而 B.如果 C. 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D.虽然 6. 按要求默写古诗文。(4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从而 不仅而且 但是 并非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

下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姓名 一、最佳选择(20*2=40分请同学们把选择题、判断题的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栏中,否则不计分) 1、2009年时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和《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物种起源》认为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现代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可能是哪一支古猿进化来的 A 美洲古猿 B 非洲古猿 C 亚洲古猿 D 欧洲古猿 2、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中国和西方的一些上古神话传说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信息。下列中外神话与历史信息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大地女神该亚的故事----母系氏族中妇女地位崇高 B 厄瑞斯忒的传说----父系氏族向母系氏族的转变 C 炎帝和黄帝的故事----中华民族起源 D 禅让的传说----部落联盟首领的民主推选 3、货币上的图案往往是一个国家历史的缩影。据此判断,右图中的货币 来自哪个国家? A.印度 B.希腊 C.埃及 D.英国 4、下列选项,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选题的事 A 金字塔的国度 B 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 种姓制度的产生 D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 5、你看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印度电影《阿育王》吗?阿育王的身份在印度种姓制度中属于哪一等级?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6、“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反映的是欧洲社会的什么状况? A 残酷的奴隶制 B 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7、邮票中的历史:这张邮票以哥伦布航海为主题,是为了纪念他 A.最先到达非洲南端 B.发现了美洲 C.开辟了到达亚洲的航路 D.完成了环球航行 8、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 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A 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国家建设 B 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 C 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D 日本各岛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9、下列四幅图片与佛教有直接关系的事 A 释迦牟尼 B 圣诞老人 C 耶稣受难D清真寺 10、古代世界各民族创造的科技和文化为近代文明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再现早期希腊社会图景,对 西方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学巨著是 A.《威尼斯商人》B.《圣经》C.《俄狄浦斯王》D.《荷马史诗》 11、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你认为

最新九年级月考质量分析资料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 考质量分析 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有效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不断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力争使2015年中考实现新突破,现将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月考参加人数为28人。 二、评价说明 ●学科“五要素”。平均分、合格率、优良率、学困率、极差率。120分题,≥72分为合格,≥96分为优良,<72分为学困,<36分为极差;100分题,≥60分为合格,≥80为优良,<60为学困,<30分为极差。 ●单科评价。满分100分,“五要素”各占20%。单科得分=[平均分+合格率+优良率+(100-学困率)+(100-极差率)]*20%。 三、质量分析 (一)“五要素”统计 单科评价: 语文:[76.036+71.3+3.6+(100-25) +(100-3.6)]×20%=63.75分

数学:[66.143+53.57+28.57+(100-17.86)+(100-28.57)]×20%=60.37分英语:[61.661+35.7+3.6+(100-46.43) +(100-17.9)]×20%=48.33分 政治:[75.125+92.28+42.86+(100-7.2) +(100-0)]×20%=80.61分 历史:[59.214+67.85+7.14+(100-25) +(100-7.1)]×20%=60.42分 物理:[50.268+28.6+3.6+(100-50) +(100-17.9)]×20%=42.92分 化学:[59.964+60.7+7.14+(100-3.21) +(100-7.1)]×20%=63.5分 (二)与上届九年级同期测试成绩比较 分析: 语文:平均分提高0.84分,及格率降低8个百分点,红色率降低3.3个百分点,学困率和极差率增加分别为4.3百分点和3.6百分点。从五要素综合来看成绩有下滑。 数学:平均分降低2.88分,及格率提高5.57个百分点,红色率提高4.57个百分点,学困率减小18.14百分点,极差率提高28.57百分点。从五要素综合来看成绩略有下滑。 英语:平均分提高7.46分,及格率提高8.1个百分点,红色率提高3.6个百分点,学困率增加5百分点,极差率降低13.14百分点。从五要素综合来看成绩稍有提升。 物理:平均分降低1.34分,及格率提高5.9个百分点,红色率降低3.3个百分点,学困率增加1.7百分点,极差率降低0.86百分点。从五要素综合来看成绩稍有下滑。 政治:平均分提高12.5分,及格率提高26.78个百分点,红色率提高42.86个百分点,学困率降低23.86百分点,极差率降低3.4百分点。从五要素综合来看成绩大幅度提升。 历史:平均分提高7.51分,及格率提高36.85个百分点,红色率持平,学困率降低16.4百分点,极差率降低20.46百分点。从五要素综合来看成绩大幅度提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重荷.(hè)隐曜(yào)风靡.(mǐ)浩浩汤汤(tāng)B.刹.那(chà)粗犷.(guǎng)阴翳(yǔ))良莠.不齐(yǒu)C.埋.怨(mái)娉婷(pìn)称.职(chèng)矫.揉造作(jiāo) D.弄堂(lòng)潺潺(chán)笨拙.(zhuō)相形见绌.(ch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默契抉别眼花瞭乱海枯石烂 B.嘈杂制裁轻而易举人声鼎沸 C.娴熟幅射月明风清顾名思意 D.藉贯荣膺一泄千里粗制滥造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百花争奇斗艳的时节,柳侯公园里热闹非凡,男女老少饶有兴味 ....地观赏紫荆花。 B.在期考动员大会上,校长要求我们认真对待考试,遵守考试纪律,做个坦荡 .. 如砥 ..的人。 C.青云小吃店的粉饺香气四溢,表皮晶莹剔透,馅料饱满,令食客垂涎欲滴 ....。 D.在柳州小记者团成立13周年纪念活动中,柳州日报社总编辑做了抑扬顿挫 ....、充满激情的发言。 4、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A.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B.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C.复习中,不少同学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D.健身场所的不断增加、健身设施的日渐完善,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了条件。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住室是那样简陋,壁上毫无装饰,椅凳是那么破旧,衣衫是那么丑陋,她看了都非常痛苦。 B.她总觉得自己生来是为享受各种讲究豪华生活的,因而无休止地感到痛苦。C.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D.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关爱他人,也是在关爱自己。 ②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苦难,有太多可怜无助的人,按圣经上说,他们都是你的兄弟姊妹,需要你的关爱和帮助。 ③这样,当你也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来帮助你。 ④多一点慈善之心。 ⑤当你有能力去帮助他们的时候,就应该力所能及,给他们一点温暖与爱心。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⑤③④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7、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天下兴亡,__________。(顾炎武《日知录》) (2)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杜甫《春望》) (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赵翼《论诗》) (7)《<论语>八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40分) 1、中国人从体貌特征来看,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 2、位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古代: 3、下列最早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是古代: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巴比伦 4、古巴比伦王国位于: A、长江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恒河流域 5、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属于统治阶级的是: A、婆罗门 B、平民 C、吠舍 D、首陀罗 6、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地位最低的是: A、婆罗门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吠舍 7、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A、交通便利,商业发达 B、位于大河流域,土地肥沃 C、城市兴起较早 D、统一局面出现较早 8、布匿战争的交战双方是: A、希腊---罗马 B、雅典---斯巴达 C、罗马---迦太基 D、希腊---迦太基 9、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时的当政者是: A、梭伦 B、伯利克里 C、凯撒 D、屋大维 10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奴隶主阶级掌权 B、男性公民有机会参加政治生活 C、奴隶也享有民主 D、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11、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的是: A、希腊 B、罗马 C、雅典 D、斯巴达 12、罗马进入帝国时期是在: A、公元前509年 B、公元前49年 C、公元前27年 D、公元476年 13、5世纪时,通过不断征服扩张,统一日本的是: A、九州 B、大和 C、土佐 D、雅典 14、7世纪中期,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的是: A、中臣镰足 B、德川庆喜 C、孝德天皇 D、明治天皇 15、日本开始进行大化改新时,中国正处于: A、秦汉时期 B、西汉时期 C、隋朝时期 D、唐朝时期 16、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A、穆罕默德 B、耶稣 C、释迦牟尼 D、屋大维 17、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重要作用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印度教 D、佛教 18、西欧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 A、封建国王 B、封建贵族 C、教皇和教会 D、封建骑士 19、实行有条件分封土地的法兰克宫相是: A、穆罕默德 B、屋大维 C、查理·马特 D、丕平 20、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会中的马拉松长跑,是为了纪念哪场战争中的英雄: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初三语文月考分析.doc

初三语文月考分析 初三语文月考分析(一)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是九年级学生进入初三后接受的第一次考试,为了使学生对即将面临的中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所以,本次考试的考试时间、总分、题型、分值及难易度都尽量与中考接轨。试卷结构与中考完全一样, 试卷共分知识积累和运用、阅读与写作三个部分。阅读有课内文言文阅读和课外的两篇现代文阅读,写作是一篇命题作文 二、存在问题: 1。积累和运用失分严重。对基础知识及运用未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渗透,使学生对修改病句、成语运用等知识点掌握还不够到位,造成了此次考试扣分严重的现象。 2。默写错、漏、别等问题依然存在 3。书写乱,不公正。 4。作为教师未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没有把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导致学生在阅读中失分。 5。作文高分作文不多 三、应对措施 1.当务之急是教师应认真研究《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考试说明》,特别是近三年的中考试卷,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洞察考试热点,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以便在考试知识点、考试题型、命题方向等方面能够把握

住考试的脉络,明晰中考命题的要求。早准备,早 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基础知识是语言运用、阅读、写作的基础,不可放松对字、词、句的学习。基础的夯实重在平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答问、作业、考试中暴露出来的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基础知识学生必须掌握,并且要将这些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语言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在训练中形成能力。 2.重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以中考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托,扎实上好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注意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迁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增强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古诗文不仅要求学生会背,还要能够理解和运用名句,并进行浅层面的鉴赏。 3.针对有关题目扣分较多现象,我们要及时查漏补缺,把知识点讲解到位。基础知识的教学丝毫不能放松,课堂教学要紧扣文本,将课文内容讲透彻,相关知识讲清楚。 4、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能力,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使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我们平时要把成语运用、病句修改、等内容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训练和巩固。渗透到每节课中,效果会好得多,使学生在反复接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解题能力。 4、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与习惯,指导和督促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教会学生如何才能又快又准地接受文字信息,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加强对学生的方法能力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读题能力和答题技巧。 4。全体参与,分层训练,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总结反思

2019年秋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总结反思十一之前进行了九年级第一次月考,题出的不是太难都是平时上课的知识点。但是考试成绩在40分以上的学生却很少,化学的前两个单元的相对整个化学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学生考的并不理想。我就其原因对本次月考进行一下总结: 一、做题不规范,书写不规范 九年级化学偏文科,有很多实验现象都是需要记忆的,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的不规范。例如看到大量白烟不能说成白雾,白烟是固体颗粒而白雾是液态小水滴,错了一个字意思就变了。学生不按照老师讲的标准答案,自己想当然的写。还有一些化学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不是少点条件就是符号写错。对任何问题都是似是而非。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重视起来,要强调做题的注意事项,做题规范写出标准答案。坚持让学生重点记忆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 二、错别字现象严重 化学的填空题都是一空一分,如果写错就没分,如果写了很多意思都对就是出现了几个错别字而失分是很可惜的。例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成“混浊”,“炸裂”写成“炸烈”。九年级才开始学习化学,学生对化学的学习重点和做题的注意事项不是很清楚,对这种细节问题引不起重视。不知道这种失分现象到中招考试是很严重的。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对

细节问题的重视,注重对易错字,的板书,强调这些易错点。在平时的练习中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三、加强理解记忆 化学有很多实验现象需要记忆,学生容易记混。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做实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锻炼学生自己总结实验现象。 作为新老师教学和管理经验不足,上课学生不是那么的配合老师,学生感觉新老师不可怕,课下比较懒散也是原因之一。在以后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作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虽然这次考试没考好,但是也可以借此机会打击一下学生,使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白规范做题的重要性。通过改正这一系列问题下次可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阴霾(mái)烙印(lào)浑身解数(jiě)屡见不鲜(xuān)B.社稷(jì)袅娜(nuó)睡眼惺忪(xīng)退避三舍(shè)C.躯壳(ké)藩篱(fān)叱咤风云(chà)忧心忡忡(zhōng)D.缄默(jiān)归省(shěng)咬文嚼字(jué)气冲斗牛(dòu)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左右逢源漠不关心肆无忌惮强聒不舍 B.翻天覆地脍炙人口世外桃源提心吊胆 C.侧隐之心戒骄戒燥无与伦比谈笑风声 D.袖手旁观销声匿迹苦心孤诣断壁残垣 3、下列句子中的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确保农民增收的不二法门。 B.大型电视连续剧《换了人间》再现了当年人民解放军金戈铁马的故事。C.演讲完毕,他彬彬有礼地向观众和评委鞠躬,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经过多年的锻炼,他变成了一个身强体壮、形销骨立的阳光青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B.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C.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D.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啊!黄河!你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B.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C.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D.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 ②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寂之境。 ③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下车步行。 ④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 ⑤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紧靠崖壁下。 A.①⑤④②③ B.③②⑤①④ C.③④②⑤① D.①③②④⑤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②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④____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⑤________________?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⑥一抹晚烟荒戍垒,___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018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史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8、中世纪欧洲社会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 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种生产方式属于() A、私有制的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9、“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史学家布 哈特评论的是() A.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B.基督教的传播 C.文艺复兴D.庄园的出现 10、下图中,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是() A.①B.②C.③D.④ 11、运用比较法对比历史现象有助于形成历史概念,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下列关于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发生在18世纪 B、都是为了反抗殖民压迫 C、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12、1610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公开对议员说:“的确可以把国王叫作神,因为他对 人行使某种神权或类似的权。”他的这一言行直接导致() A、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B、王权与议会矛盾的尖锐 B、议会成为英国的权力中心D、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 13、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下列选项属于两者一致的是() A、革命任务都是反对殖民统治 B、革命都有利于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革命最终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革命过程都非常顺利 14、对拿破仑评价的争论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是不同时期不同观点占上风的问题。历史 学家高毅教授曾说:“事实上,任何的理由都不能影响法国人把拿破仑作为自己民族的英雄来看待。”拿破仑的下列活动与该评价无关 ..的是 A.颁布《法典》,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B.恢复帝制,建立独裁政权 C.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干涉,用武力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会总结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会总结 一、通过月考,可以看出前一段工作是有成效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够紧密配合教师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能够按照上次期初分析会的要求,认真扎实工作,班级和教学秩序井然,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成绩值得肯定。 二、仍然存在的不足: 1、各学科存在不均衡,各班级存在不均衡,各班同一学科不均衡,同一教师不同班级存在不均衡。前300名学生分布不均衡,较为突出的班级是一、二、六班,较少的班级是三、四、五、八、十一、十二均不到20人,与上次考试要求的人数有所下降,特别是八班优秀人数只有1人。我列举了各学科优秀人数及学生分数段(具体见表一及表二),从统计看,语文、数学及英语的优秀人数太低,语文仅有七人,数学只有62人,英语133人。优秀及高分学生数太少,高分只有37人,优秀才101人。 2、从与2011年市第十名学校及县中考平均值、洼中成绩(见表三)比较,我们的语、数、外就存在差距,且差距还是不小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语、数、英三科教学。 3、部分班级及学科成绩出现下滑现象,七八班,十一班十二班总体成绩出现下滑,十一班十二班语、数、英成绩下滑幅度较大。可能是新调整到毕业班任教的教师对学生不太了解,存在教师和学生不适应的现象,希望任教教师要迅速适应学生,调整好教学策略,争取下次月考有新的进步。 三、教学建议

1、加强集体备课,备课组长负总责。每个备课组要研究好课标,研究好教材和练习册,研究好导学案。做好每一道题,上好每一节课,管理好每一位学生,辅导好每一名学生。 2、注重基础,适当提高,培养能力(学习的能力,做题准确度的能力,做题的速度等),语文、英语要加强阅读习题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审题,做题能力。 3、以学生为中心,善于做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工作,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课下要多辅导学生,做好培优补差,把提高学生成绩做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 4、每位教师要团结紧张起来,对教学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树立目标意识,横纵对比,查找差距,确定自己下一步努力目标。杜绝散漫无作为行为,克服各种困难,力争教学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前段时间出现的一此问题 1、学生不服教师管教现象时有发生 2、晚就寝后说话现象较为严重 3、部分学生出口就是脏话 4、部分学生抽烟现象较为严重 5、学生卫生习惯还比较差 6、部分学生学习惯还需要进一步的养成 7、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8、班主任、课任老师需要再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分.外( fēn )痴.( chī ) 情窗棂.(líng ) B.风骚.( sāo )声咽.(yàn )骤.( zhòu )然 C.妖娆.( ráo )霹.(pī)雳孀.(shuāng)妻 D.探看.(kàn ) 立有间.(jiàn)莅.(lì)临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暮霭阔绰励精图治猝不及防 B.脸颊荒谬焕然一新趋之若鹜 C.咨询缥缈离经判道扣人心弦 D.凌厉潇洒陈词滥调苦心孤诣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手术室的门紧关着,等在外面的家属们如坐针毡 ....,度秒如年。 B.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悉心指导我一遍遍修改作文,她真是吹毛求疵 ....。C.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妈妈带孩子回家看望老人,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共 享天伦之乐 ....。 D.他是远近闻名的医生,经常收到病人送的锦旗,“妙手回春 ....”“华佗在世”“悬壶济世”……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民日报微信公号推送《姑娘,你系鞋带的样子真美》,报道了在公交年上伸出援手助老人的青岛姑娘张钰敏。 B.嫦娥四号有望获得一批重大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就,并将为深空探测领域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积累重要经验。 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D.除自然景观之外,《航拍中国》第二季透过镜头着重描绘出当今的生活图景,以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美丽中国的壮丽画卷正在华夏大地徐徐展开。(比喻) B.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排比) C.青年人,珍重地描写吧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拟人) D.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应该扪心自问:“诚信,我做到了吗?(反问) 6、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和电影的普及提供可能。 ②目前,用手机在线玩VR游戏、看VR电影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 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 ③5G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时延等特点,应用前景空前广阔。 ④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未来5G网络的峰值甚至可达20Gb/s。⑤这一问题将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迎刃而解,未来,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A.③②④①⑤B.③④①②⑤C.②④①⑤③D.②③④⑤① 7、默写句子(任选六句) (1)晨兴理荒秽,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浮云游子意,_____(李白《送友人》)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此时,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_____,_____(请选用中的句子填写) (5)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 ,_____ 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 (6)李白《行路难》中因自然环境阻碍导致行路困难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 (7)《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关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初三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总结700字

( 工作总结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初三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总结 700字 A summary of 700 words in the first monthly examination of history in grade three of junior high school

初三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总结700字 试卷分析:这次月考的命题范围是九年级上册1—14课,内容不算多。10—14课为教学重点内容,同样也作为这次出题的重点,整张试卷严格按照中招考试的标准来设计。10—14课的知识点占了70%左右的比重,从中招考试的命题范围来看,我认为这张卷子的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 其次,再来分析试题的难易程度。整体来看这张卷子难度适中偏易,大部分都是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背记的效果,做作业的效果,通过这张卷子可以有效的获得检验。部分材料题不仅需要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还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特别是最后一道历史小短文,需要学生将平时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小短文确实是一道难关。

结果分析:从这次历史月考的成绩来看,4、5、6三个班比较,可以发现5班的高分最多,但个位分也最多。6班只有两个30分以上的,而三分之二的同学成绩都低于20分,是这三个班中成绩最差的。4班30分以上有三位同学,而大部分同学都处于中间水平,且没有个位分,这使得4班的平均成绩要高于其他两个班。当然,这只是结果,我们需要从试卷中分析学生的问题。很多同学在考完之后都向我反映试卷太难了,而当我评讲完再问他们的时候,学生又觉得并没有那么难。这就说明学生不会做题,不知道怎么思考,或者说找不到做题的方法和思路。 努力方向:平时上课的时候不仅要向学生强调背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把每个知识点给学生分析到位,是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同时,在讲课的时候要穿插一些随堂练习题,多注意学生平时的训练。特别是可以加入一些材料题,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教给学生读材料的方法,做题的思路,使其不仅在做题中领会知识也在做题中学会灵活地运用知识,组织语言。课下,要严格把关检查学生的背书情况,帮助学生打牢基础。

九年级语文月考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月考考试试卷分析 2017 年10 月20 日,我校举行了月考。九年级语文考试内容是九年级语文上第一二单元,试卷共有三个大题,满分150 分,答卷时间150 分钟。整张试卷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试题考查的知识、技能符合课标和教材的要求,试题的立意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现将这次考试质量评价总结如下: 一、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知识积累与运用;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第三部分为写作。各占分数为35、55、55(另外卷面 5 分)。试题模式和往年的试卷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又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来说:1、注重人文精神,时代性强。2、注重考查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信息筛选能力。3、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点,考查全面。 本次期末试题与教材及中考衔接自然,紧扣课标。从试卷卷面上看出:知识题分布面广,难易度适中,重点考察学生实际能力。考试卷面出题重视对学生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题型灵活,问法变化大,生动、新颖、有趣,活题、考查学生能力的题的比例增大了,考试更加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果、回答问题、理解问

题的能力和课外积累、运用学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一个全面的较好的测试,考试出题符合素质教育和当前语文课教改的要求。 二、试题分析: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涉及内容广,主要考查学古诗文积累、生字词的积累、现代诗词鉴赏、名著知识积累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等内容,共35 分,比例适中。第 1 题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有学生失分较多,没过背诵这一关,尤其是默写时因标点错误而失分;第 2 题比较分析两首现代诗感情的异同,有一些同学失分较多,原因在于对老师平时强调的知识没有及时加以巩固,以及表述不清;第 3 题是综合性活动:举办读书活动。考查了名句积累、设计报告会方案、推荐文学名著和谈读书认识。重视积累和能力的测试。我调查了一下,绝大多数学生敢于结合平时所学和课外阅读进行大胆作答,失分不多,但还是少量学生暴露出课外积累和阅读的匮乏。本题考查知识面全,面向广大学生,重难点突出,既有基础认知题目,又有创新开放范围,起到了很好的检测和指导作用。 第二大题收入 3 个阅读题,题材各异,其闪光点是试题体现出了很强的人文精神,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人格精神有很大的帮助。第(一)题为议论文阅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I)卷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婆罗门贵族因为没有带水罐又宁死不愿降低身份去使用随从吠舍和首陀罗们的水罐,最后活活渴死了。上述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黄河流域 B.爱琴海地区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2 . 如图为欧洲某足球队队徽。与它的设计灵感相关的古代城邦是 A.雅典城邦 B.斯巴达城邦 C.希腊城邦 D.罗马城邦 3 .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临时约法》B.《汉谟拉比法典》C.《商法典》D.《刑法典》 4 . 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携,担任公职,这是作为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以上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古罗马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埃及 5 . 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城市原有的行会组织成为一部分工匠要千方百计突破的发展障碍。这样他们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帮工和学徒的数量,并把破产的同行雇为己用。材料说明 A.分散的手工场出现B.集中的手工场形成 C.雇佣劳动关系出现D.机器大生产的出现 6 . 在法国罗浮宫,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的石柱说:“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制定该法典的国家位于 A.尼罗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D.黄河流域 7 . “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在下图中的 A.黄河域流B.两河流城C.尼罗河流城D.印度河流域 8 . 《查士丁尼法典》是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这说明() A.《查士丁尼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C.《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D.《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法典籍,为以后的罗马法复兴奠定了基础 9 . 下列关于古代宗教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后一个创立出来的 B.伊斯兰教奉《圣经》为经典

九年级考分析总结

沈台中学九年级月考分析总结 沈台中学教务处 一、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月考成绩分析 1、本届九年级学生考试学科优秀率都不高,各学科教师应该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让班级尖子生在各学科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凸显学科优势,努力提升年级第一梯队战斗力、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也是为明年的自主招生提前谋划,本届九年级各班都有三几个非常有潜力的学生,潜力很大(前30分析)。 2、31-60名,几乎没有什么优势学科,劣势学科突出,需要提升自信、端正学习态度,争取挤进第一集团。对于这些学科中存在“瓶颈”的学生,学科教师需要认真对待,多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寻找原因,主动和这些学生沟通、交流,探讨教与学的方法,本届学生这个梯队非常薄弱,还拜托大伙多辛苦。 3、61-100名的学生,归咎原因,丧失学习兴趣,自律性差,学习随机性强,缺乏和老师、同学交流,家庭、学校、老师的关注度不够,是造成这些学生更进一步的主要障碍。就九年级教学现状而言,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法指导少,学生课堂活动少,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是以课论课,上课不经意间就成为教师力求完成学科课时教学任务的形式。在实际教学中,缺乏互动环节,在课堂上忽视了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加之对这个群体监管不够、交流不多,作业监察不到位,从而导致他们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进步的愿望和动力,厌学、怠学,课堂上无法积极参与课堂,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环节更是难以期待,从而逐渐演变为混日子、打发时间为主。这是我们中考的一个重要群体,这个群体失去了活力,对前面的同学形成不了压力,对后面的同学更是失去了带动作用,影响巨大。 4、100以后的孩子,大海中的一叶叶孤舟,严重缺乏人生信仰和追逐目标,学习能力差,无动力、基础差,自律性几乎没有差,缺乏自主性,缺乏家庭监管,这类学生往往家庭不和谐,特殊家庭很多,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缺乏良好的成长环境,给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些同学当一天和尚也不撞钟,一拖的托,自己不撞钟,还带其他和尚下山喝酒、吃肉,不干正事,这个群体是目前九年级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最大症结所在。 二、我的一些看法和个人见解 1、各班级需要严明学习纪律、狠抓班级管理,努力消除学生厌学情绪,鼓励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出发,攻克学生思想上的障碍,从而乐学、愿学。

最新-初三第一次月考总结10篇

《初三第一次月考总结》 初三第一次月考总结(一): 初三第一次月考反思 时间飞快流逝,初三的第一个月也已经向我们挥手告别。在这每一天两点一线的紧张生活中一个月的时光已经悄悄流逝。作为一名即将中考的学生,初三的课业繁重是我所始料未及的。经过暑假比较艰苦的翻花训练,对于新的学期的开始有了很好的铺垫。在新学期开学时也为分班的事情着急,就更加坚定了初三这一年提高成绩的决心。对于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课程安排等等,经过这一个月的学习也已经逐渐适应。本次月考成绩相对于前两年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学会了知识更好的应用而且进一步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 在这次月考中,我排在班级13名,年级18名,还算比较让自己满意的成绩(历史第二高)。语文,化学名次分别是8名,16名。数学,外语,物理分别是27名,57名,19名。比较之后发现,英语和数学是本次月考中主要给自己拉分的科目。我的英语水平在年级里也属于一般,就是学的不扎实,这次也是历史最低的78分。在英语方面首先要保证基础不扣分,同时提升阅读和完形,要背的东西多了,就更要在平时下功夫,基础才能不丢分。在数学方面,92分的成绩确实不能让自己满意。究其原因,我觉得细节与知识的结合还有漏洞,在以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概念的模糊,都在这份数学试卷中暴露了。还有就是思维没有充分发散,一道题半个小时也没想出来。压轴题上不去,细节还扣分,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学习是务必要摒弃的。物理与数学相同,学习知识就要新旧结合,同时还要锻炼思维的严谨性,把知识点学透不能摸棱两个。只有把只是学透了,思维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散。并且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细节绝不放松。语文和化学在这一个月要背的很多,虽然成绩都还不错,但都有可惜的分数。所以更要在学习完知识之后加紧复习和及时的总结相信都会有所提高。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仍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保障。我的目标就是在所有考试中不丢让自己觉得遗憾的分。学习而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我相信对于学习中的问题,有了好的学习态度,在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必须会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 初三第一次月考总结(二): 我很清楚,这次考试不是很理想,语文还有一题文言文的解释还是做过的,但还是错了,真不就应。我以后会仔细一点的,我相信我下次会考得更好!老师你要相信我哦!紧张而急促的月考结束了,在成绩出来的同时,老师和学生的心也是波澜起伏,之后留下的就是总结与反思。 就语文月考的试卷来看,难度不是很大,活的潜力题目较多,尤其是基础部分的语言潜力题占这部分的50%。阅读与写作也不是过难的。阅读潜力十分薄弱,得分率没有超过72%。另外还比较粗心,比如在我的试卷上,一道题的列式正确,可最后的计算却错了,痛失了?分。这种现象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所以必须不能马虎,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后悔莫及。 在各科成绩当中,我的英语考的最差,其中听力、句型转换是最薄弱的。所以,我想我能够利用周末的时间,做一些听力、句型的题目,来提高我的英语成绩。我想纸上谈兵是不够的,我就应从此刻做起,施行我的计划。还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想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我的英语成绩必须能考的更好。 这次考试虽然没有考好,但是我相信,我只要照着我上面写的学习方法做,我的成绩必须会变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我必须能成功! 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总结原因如下: 1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2准备不充分。不打无准备之仗。言外之意,无准备之仗很难打赢,我却没有按照这句至理名言行事,导致这次考试吃了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