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教学设计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教学设计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教学设计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教学设计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教学设计

(说明:此设计仅供学校参考,不准外传,如果学校有特色主题的也可以以学校特色主题开展。设计还要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情况确定安排多1或2个课时)

1.第一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选题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并能提出2一3个感兴趣的问题。

3、学生能从问题中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4、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确定活动主题。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适合探究的问题,以便开展下一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确定研究的主题。

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自然环境等家乡的变化,在本子上写好想研究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家乡的许多事物也在发生着变化,有的十分明显,有的无声无息,你是否发现了呢?课前老师布置大家留心观察家乡的变化,并把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本节课我们看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

二、小组讨论,评价问题的价值性

1、哪位同学说说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微信红包、滴滴打车、生活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往同一件事前后发生改变的这个方向探究。)

2、小组交流:你最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3、出示问题评价量表,齐读评价量表项目。

选题的依据

最想研究的问题:

评价项目

1、是否感兴趣?

是()否()

2、是否具有研究价值?

是()否()

3、是否具有可行性?

是()否()

4、哪位同学根据评价量表的项目,说说这个问题的价值性、可行性?

5、同学们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自评。

三、小组汇报最感兴趣的问题

1、小组内对组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互评,选出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

2、每个小组推荐一个问题,组长汇报,并说清楚推荐的理由。

四、全班交流,评价问题

1、小组或组员可以发表对推荐问题的看法。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出建议。

五、确定研究主题,提出活动目标和要求

1、确定研究主题

2、提出下一阶段活动目标和要求。

3、活动温馨提示。

六、全体反馈,完成评价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探究,各组确立了想研究的主题,希望你们在研究过程中积极参与,善于发现,勇于探索,最后取得成功。

2.第二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方案设计课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明确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与基本格式。

2.学会围绕“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活动设计各子课题活动方案。

(二)能力目标:

1.能从活动的实施时间、地点、人员分工、内容、过程等方面设计活动方案,并讨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2.掌握方案各栏目的设计要求,能准确、完整填写各栏目。

3.能根据建议,修改、完善活动方案。

(三)情意目标:

1.通过学写子课题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前先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增强活动的计划性。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意识。

二、活动过程

(一)回顾导入,明晰重点。

1.回顾前期选题阶段活动情况。

(1)课件出示已确定的子课题。。

2.板书主题。

(二)学习样例,明确要素。

1.制定可行的活动方案,要注意哪些问题?方案示例。

2.学生反馈,师板书(拟定研究内容、采用研究方法、分工合理公平)

3.学习表格式《考察计划表》样例,明确设计一份方案的基本要素与基本格式。

4.小组讨论方案样例。明确各栏目填写的设计要求,教师随机指导。

5.学生反馈。

(三)尝试动手,制订方案

1.师下发小组活动方案空白表。

教师用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大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小组的集体智慧,各抒已见,拟定想研究的内容。

(2)研究方法:采访、现场考察、上网浏览、查阅书籍、问卷调查等。

(3)根据同学们的特长,分工要合理。

(4)小组长做好记录。

(5)计划形式可用表格或文字说明。

2.小组讨论方案各栏目的填写内容。

三、汇报小组成果

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本组方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根据所定的主题,通过学习案例,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做出了小组方案,离我们的活动计划又近了一步,接下来我们将对小组方案进行讨论和完善,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五、课后作业

补充和完善小组方案。

参考资料:“

考察计划表

主题小组

时间地点

指导老

联系人

考察小组成员

考察内容

考察要求

考察准备

考察活动过程

预期考察活动成果

注意事项

3.第三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方案设计交流课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明确活动方案的设计环节与步骤。

(二)能力目标:

1.掌握方案各栏目的设计要求,能准确、完整填写各栏目。

2.并讨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3.能根据建议,修改、完善活动方案。

(三)情意目标:

1.通过学写子课题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前合理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增强活动的计划性。

2.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活动过程

(一)回顾导入,明晰重点。

1.回顾前期制作方案活动情况。

2.板书主题。

(二)讨论方案,研究可行性

1.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方案的研究方向、研究价值、活动实施方式等。

2.教师提汇报要求。

交流建议:

(1)交流方案时,各小组派一个同学做小组汇报发言。

(2)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3)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再重复。

1. 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可提出建议、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修改完成方案设计。

四、拓展延伸,谈体会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活动总结。

五、课后作业

根据同学们的建议,修改好计划,开展活动。

4.第四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开题课教学设计

5.

一、活动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开题的目的意义以及开题的一般程序。

2. 让学生体验开题的一般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初步掌握答辩技巧,并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 初步学会对一个课题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提问、评价。

二、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导入,感受开题

1.介绍开题课的意义,以及主要的流程。

2.小组讨论开题方案。

3.确定小主持人。

(二)以组为单位进行开题汇报。

1.学生主持人介绍评委(由学生评委与老师评委共同组成)以及开题程序。

2.开题陈述。由各课题组组长对本组的课题方案进行陈述。

3.提问。由评委以及其他学生对课题方案进行提问(2~3个问题)。

4.答辩。由各课题小组成员对评委们的提问进行回答。

5.评分。由评委以及在座的学生对课题方案进行评分。

(要向学生说明:70分以上的课题方案才予以通过,目的在于让学生认真对待开题)。

三、课堂小结

1.老师发言。

2.主持人宣布获得立项的课题组。

四、课后作业

根据所定的主题收集资料。

5.第五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文献查阅方法指导课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资料来源的3种常见方法;了解文献资料查找的过程。

2、了解文献研究法的含义和重要性,学会在图书馆利用图书分类法查找所需图书。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图书馆的图书分类规律;学会制作图书索引卡。

难点:能准确地以小组的课题主题进行对应类别查找书籍。

三、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等方式,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布置场地,按照图书分类选择书籍不规则地放到每小组桌面;

3.准备若干卡纸作为学生制作图书索引卡材料;

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

活动对象:六年级学生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课

上一节课,同学们我看家乡新变化

提出了许多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有关搜集资料的的知识。

在活动主题确定

以前,让学生明确

必须要收集有关

主题的资料。

同学们想从哪些方面搜集有关家乡

新变化的资料,请同学们说说。

老师总结:资料来源:

1.查找网络资料:

2.查阅文献资料:

学生答

了解资料的来源以及文献资料查阅的过程。 3.进行调查访问

提出任务:下面咱们进行有关文献

资料的学习。

了解文献研究法的含义和重要性。

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

第一、对课题提出一系列的疑问,然

后分析这些疑问与课题的关系,以确定

搜集资料的访问。

第二、根据这些问题或信息的信息的

性质选择检索工具,即确定是通过百科

全书等参考性工具书,还是通过报刊索

引性工具书进行查找。要根据需要解答

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当的工具书,

选择最新版本的工具书。

第三、确定检索途径,即从本校、本地

的图书馆,或者向老师咨询。

第四、选定检索方法,即从最近出版的

书籍和期刊开始往前查,要规定限查某

几年的书籍和期刊等。

第五、利用检索工具所提供的查找线索

进行查找。

第六、一旦查到指导学生所需要的文献,

就去索取该文献。

第七、阅读文献,得到指导学生需要的

信息。

了解文献研究

法的含义和重

要性

1.小组讨论

2.小组代表回

使学生明确文献

研究的意义和必

要性。

了解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提出任务:

提出任务: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都有哪

些?

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很多,下面咱们学

习如何通过本校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

学生答为下一步走进图

书馆打下基础。

走进图书馆走进图书馆

1.介绍图书馆的种类和功能。

2.引导学生思考图书分类的规律;

3.带领学生到藏书室参观。

4.小组讨论图书分类规律。

总结图书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分

类法的应用。通过观察归纳

通过观察归纳出

文献分类的规律,

并举一反三加以

出文献分类的

规律,

利用

展示成果建立资料库

1.指出图书摘录的重要性。通过举例指

导学生制作图书索引卡的方法。

2.点拨可以对图书索引卡进行整理。分

类,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学生参观藏书

室:小组结合参

观情况小组讨

论图书分类的

规律,图书馆图

书分类排列的

规律;思考自己

小组课题的类

别。

找出相关研究

课题的文献或

工具书,制作读

书卡。

学生了解并应用

文献查阅的方法

1.收集,展示同学制作的图书索引卡

2.课堂小结

3.布置作业

4.小组竞赛:抢答题和整理图书比赛。

评出“图书馆智慧之星”小组

展示图书索引

图书分类游戏

是非辨析题。

参与评价

以展示分享成功

以任务了解学生

学习效果

以评价激发学生

学习积极性。

表3-3-4:附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基本部类(5类)基本大类(22类)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

B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

综合性图书综合性图书

6.第六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文献资料整理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与交流,了解整理资料的方法。

2、初步学会整理资料,提高整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初步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整理资料的方法

活动难点:如何整理资料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课前通过网络等方式,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准备剪刀、尺子、白纸、铅笔、双面胶、彩笔、订书器等工具。

(3)将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家乡变化的资料(图片、文本等)带到课堂。

(二)教师准备:

(1)课前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资料整理的具体方法。

(2)书签、文摘卡、剪贴夹、图书索引卡。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出课题

1.前段时间六大组同学围绕“我看家乡新变化”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开展了哪些活动呢?让我们各组回顾一下吧。听了你们的回顾之后,老师知道你们的活动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刚才老师还听到你们各组在上一次的活动中都收集了资料,你们觉得自己组的资料都整理的怎样?(师生交流)

2.教师利用上节课学生收集的关于家乡新变化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怎样记录、整理资料吗?怎样保存资料呢?从而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入课题。

(二)交流讨论,明确方法

1.我们请同学读读自己的资料?

2.交流:听了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同学们谈自己的发现或见解。

3.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对整理资料方法的了解对学生加以指导,让学生明确整理资料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4.师生总结出资料整理的第一步:资料的筛选

5.各组筛选。

6.各组交流筛选结果。

(三)实践体验,深化认识

1.资料的摘录

出示案例,学生说说怎样进行摘录?

总结出资料整理的第二步:资料的摘录

2.实践体验

学生利用手头的现有工具对收集到的关于家乡的变化的资料进行记录、分类、整理、保存。通过对文摘卡的记录和编号保存等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即各组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摘录。

3.师巡视指导。

4.教师总结

教师具体知道并进一步强盗整理资料的一般方法步骤,并适当补充资料整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5.学生实践和倾听

五、指导整理交流反馈

(一)各小组派代表讲讲自己组找到的资料。

1.要求

(1)是否真实

(2)相同的资料只要一份

(3)找出主要的,删除无关紧要的

2.把资料编上序号,组长在表格上做好记录

3.展示个别的摘录卡。说说自己的收获。

4.学生评价。

5.各组汇报后将资料分类,装好。

六、总结交流,多元评价

1.总结交流

学生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以及整理资料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并产生新的问题。

2.多元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小组交流和评价。

3.我们只利用上网找到一些资料还不够,下节课,老师将教大家用其它途径去搜集资料。

板书

我看家乡新变化文献资料整理课

一、资料的筛选(去掉与研究主题无关的资料)

二、资料的摘录(文字量多的资料要节选重要内容)

7.第七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中期汇报课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自己的方式向同学汇报成果。培养乐于与别人交流、分享的习惯。

2、在比较、分析、观察和撰写活动报告等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决策能力。

3、学生通过活动,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时间:1课时

活动准备:幻灯片、照片等

活动过程:

一、回顾活动,导入汇报

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开展了我看家乡新变化的一系列活动,通过上网查资料、实地采访调查、积累了许多的资料,也拍摄了相关照片,品尝到了实践的快乐。你看,这些图片就是你们当中的一些小组的的活动剪影。(出示图片)

下面,我们就来上一节中期汇报课,分小组来交流活动过程的收获和困惑。

二、分组汇报,相互交流

1、提出要求,明确任务

这节汇报课,准备评出一个“最佳活动小组”,条件如下:(1)学会发言,声音洪亮。(2)学会评价,提出建议(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不足)。(3)学会合作,提出困惑。

温馨提示:小组汇报的要求:

(1)采用什么方法调查

(2)展示收集的资料等

(3)每组汇报的时间为5分钟。

2、安排汇报顺序,调节过程。

3、各组代表汇报展示活动情况和收获。

4、其他同学向汇报组评价提建议。

5、交流解决困惑:

(1)看来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也得到其他组同学的建议。那在活动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板书遇到的困难并适时解决)

(2)小结:我们解决困难的方法很多,可以问同学、老师、家长,也可以上网。我相信,经过大家努力,任何困难都不是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

三、指导与总结,确定下一阶段任务。

1、小组讨论:下一阶段准备开展什么活动来完善活动计划?

板书:(1)整理实践资料。

(2)写一份调查报告

(3)准备写一份小组结题报告

(4)准备展示活动成果。

2、布置下一阶段任务。

这次中期汇报,大家都能汇报自己的活动情况,在实践中有不少收获。通过相互合作,有不少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希望大家在下一阶段用心实践,整理好事件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写一份调查报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出示任务:

(1)整理实践资料。

(2)写一份调查报告

(3)准备展示实践成果。

3、评出“最佳活动小组”并表扬。

8.第八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参观考察方案设计课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参观考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参观考察的概念。

2、让学生初步了解参观考察中要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初步体验的过参观考察程。

4、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山与水的美!人与自然的美!培养学生

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参观考察的意义,学会参观考察的方法。

难点: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设计参观考察方案。

三、教学准备

1、相关图片或者课件。

2、制作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我请xx同学先到门外去。(转身问)你们有谁

知道这位同学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长裤,什么鞋子吗?(指名回答)。

2、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观察了一下)你们怎么没有注意呢?(没有仔细观察)

3、师小结: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事物只有通过我们的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才会有所发现。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参观考察?(板:怎样进行参观考察)(二)研究讨论

1、什么是参观考察呢?(自由发言)

课件:参观考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

2、考考大家会不会参观考察?

如果我们组织同学们一起参观考察我们家乡有什么新的变化,那么,在参观考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1)参观考察要有目的;

(2)参观考察要有顺序师点拨:参观考察的顺序有哪些?

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两大类

(3)参观考察要有步骤、计划的进行;

(4)要参观考察运用多种感官,勤于思考;

(5)参观考察要想象,要运用语言。

(6)参观考察要注意安全。

总结:参观考察必须要有目的,否则就不是观察只能叫作看了。而且应该多种感官一起用。 3开展参观考察活动之前,我们小组的成员应该好做些什么准备?

4小组讨论完成之后,全班同学一起完善。(特别在安全问题方面要做好充分准备)(三)实践操作

1、小组开始设计参观考察活动方案。

2、小组讨论后,反馈,并进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

3、小组进行参观考察活动分工准备

4、教师巡视,实时指导。

5、全班学生交流。

(四)总结

1、学生说说今天都有什么收获

2、师小结:很多科学发现都是通过参观考察活动和认真的思考得出的,在平时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每位同学都能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做个社会的有心人。

(五)作业:课后做参观考察活动准备。

9.第九课时《我看家乡新变化》成果展示课

活动目标:

1.学生利用多种展示汇报方式进行介绍、展示,使学生增进对家乡的了解。

2.通过本次的展示活动,锻炼、提高学生的表演、语言表达、合作等多种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与同学分享、交流意识。

3.通过成果展示的活动,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家乡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整理前一阶段搜集各种关于家乡居民生活变化的资料,班级主持人做准备,各小组准备汇报。

活动过程: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按活动方案回顾本组活动开展历程,总结收获,反思不足,展望后期;关注外组研究内容,发表交流感受,提出相关建议。

难点:反思不足,提出建议。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好油性笔、打印好的表格,有水的布、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有一个组长,作为小组活动的主持人,还要定一个记录员,负责书写小组讨论的结果、个人及小组资料袋(内装第一阶段成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

设计意图一、回顾导入1、师播放课件,出示课题:家乡的变化

2、复习引入:同学们,前阶段,我们以“我看家乡

新变化”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你们是通过哪些方式去进行探究活动的?

2、学生发言。

3、小组长小结前阶段的情况。

4、赞许并小结前一阶段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提出本节课的任务。1、学生

观看课

2、学生

发表自

己的感

引导学生学会分

析问题,学会比

较,为交流和展

示做好准备,也

让学生对自我有

更全面的认识。

二、全班交流、汇报一、各小组展示成果。主持人组织各个小组分别汇报

展示。

1、《美食》组员分别展示各种美食图片、从化特

色小吃、祖辈父辈与现在的早中晚餐变化等活动成果,

运用幻灯片、调查记录、调查表等形式来介绍家乡人

在吃的食物这方面的变化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体会。

2. 《缤纷服装小组》:

展示形式:表演、幻灯片、对比表、工具等。

组员分别通过服装表演、幻灯片、对比表等形式

分别从现在美丽的衣服、新旧衣服的对比、鞋子和袜

子的变化、工具等方面介绍家乡居民衣着的变化以及

在活动过程中的体会。

3. 《快乐出行小组》:

展示形式:视频、调查报告、建议书、小报等。

组员分别用采访录像、调查报告、建议书、小报

等形式分别从新旧路面的变化、人们的出行工具等方

面展示家乡路的变化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体会。

4. 《温馨小家小组》:

展示形式:展牌、调查表等

组员用展牌、调查表的形式,从住宅变化方面展

示家乡居民住房的变化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体会。

二、1、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轮流以各种方式进行展示,

汇报自己的成果。

2、、每小组汇报完毕,师引导学生开展交互活动,小

组总结发言。

生生交

流:可以

谈谈观

看后的

感受,

请2—3

个小组的

学生代表

来说评价

的过程

以学生的成果为

例进行分析

对于学生活动过

程中产生的初级

成果,积极加以

利用,以多维的

视角,在多元的

舞台上充分展示

学生的活动成

果。

初步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4、师小结交流汇报资料的方式。

三、综合评价1、学生互评:小组商讨应把“最佳调查组”、“最

佳采访组”、“最佳表现组”、“最佳合作组”发给哪个组。

1、师小结汇报、交流情况,让学生说说在前阶段的活动中小组或个人做得好和不足的地方。

2、学生自评。

3、发放中期评价表,互相评价,进行中期多元评价(课堂上只完成伙伴评价,自我、家长和教师评价留待课后)。

4、小组评价和其它学生的评价。也可以

提出质

疑或发

表自己

的见解。

请2—3

个小组

的学生

代表来

说评价

的过程。

通过民主

让学生来交流他

们的评价,了解

学生活动探究的

情况。

让学生明白了合

作学习的重要

性。

在这个过程

中,进一步培养

学生人际交往能

力、协助能力。

四、活动小结1、学生做学习评价表。

2、学生谈这次学习活动的收获、心得体会。

3、师:老师很欣喜地看到同学们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积极大胆地参与。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需要这种热情。请大家继续把这种热情投入到下一阶段的活动中。学生小

组评价

对这节课的总

结,给学生以肯

定和鼓励。

五、拓展延伸2、师布置下一阶段活动任务:对照方案,继续整理、

完善活动成果,用各种宣传方法扩大小组研究内容的影响,以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的环境。

3、教师和学生各小组把中期成果放入资料袋,把自己的实践成果与全校学生和家长共享。学生明

确下节

课的任

务。

布置好任务,为

下节课做准备。

●六、板书

设计?《我看家乡新变化》成果展示课?主题交流活动:小组汇报交流?衣食住行的变化,环境的变化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如何筛选土豆制作薯片》教学设计 西安尊德中学杨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体会物质密度的概念与物理意义; 学会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综合运用知识设计实验测量土豆的密度。 3、情感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关注身体健康。 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是:从生活中来,走到社会中去。对学生来讲,就是让他们体会到:生活处处有物理,仔细观察皆学问。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量筒的使用及液体密度的测量,对于他们来说只要突破用量筒间接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的知识点,对于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测量就很容易了,而本节课将加强实验操作、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完成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表达式的推导。 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用具 土豆、天平、量筒、水槽(水)、溢水杯、烧杯、细线、小刀。 教学过程

方案. ①选用的器材:. ②根据选用的器材,写出测量步骤(注明所测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③根据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该土豆密度的表达式:. 小组交流并分享结果。 活动4【视频】薯片制作 教师点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筛选出优质土豆来制作薯片,不仅好吃,而且更健康更有意义。食品安全,你我共同的心愿;食品安全,你我共同的期盼。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卷 板书设计 活动测量土豆密度 1、实验目的 测量土豆的密度 2、实验原理ρ 3、实验器材 土豆、天平、量筒、水槽(水)、烧杯、细线。 4、设计实验

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

《家乡新变化》 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一课。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方面通过调查交流对家乡的变化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图文展示家乡的传统特色是不变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及技巧,激发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教学重点、难点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关于家乡变化方面的资料; 2、教师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调查方案,让学生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确定,选择近些年来当地发展变化显著的方面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导入新课 (给同学们展示图片“石家庄旧貌”和“50年代华北药厂外景”。)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略) 老师: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石家庄旧貌”和“50年代华北药厂外景”,大家是不是有点不相信呢? 学生:(略) 老师:我们再欣赏几幅今日石家庄城市的新貌图片。(让大家欣赏图片“石家庄城市新貌”、“石家庄夜景”和“石家庄的交通”。) 老师:大家是不是感觉石家庄的变化很大呀? 学生:(略) 老师:石家庄在变,我们的家乡也在变,课前我们大家对当地某些显著变化做了社会调查,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都调查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呢?我们大家下面分小组进行一下交流。(过渡)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案一:《迷失野外如何来辨别方向》活动方案 一、设想: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它集中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其实用性 很强,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地理知识,如气象、水文、建筑等。方位的辨别也是地理知识的范畴、同时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当迷失野外该如何来辨别方向呢?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当你迷失野外,你该如何来辨别方向”这一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感受地 理知识的实用性,提高他们对地理这门课程的兴趣。 2、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体会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总结经验的习惯。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待定) 四、活动形式:以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的形式 五、参与人员:全体同学 六、活动流程: 1、活动的前一节地理课,向学生提出“当你迷失野外,你该如何来辨别方向”这一问题,让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向有经验的长辈请教等各类方式收集有关方法。 2.把学生分成4组,以小组的形式派代表发言。 3、教师对学生所说的方法进行指导并作最后的课堂总结 附:野外辨别方向常用的几种方法: 1、平时参考地图和指南针,同时积极观察周围的地形以及身边的植物来判断正确位置。 2、利用太阳 冬季日出位置是东偏南,日落位置是西偏南;夏季日出位置是东偏北,日落位置是西偏北;春分、秋分前后,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只要有太阳,就可以使用手表来辨别方向。按24小时制读出当时的时刻,将小时数除以二,将得到一个小时数。把手表水平放在手上或者地上,让手表的这个时刻对准太阳所在的方位,这时手表表面12点所指的方向是北方,6点所指的方向是南方。立竿见影,在地上垂直树立一根杆子,上午影子指向西北,下午影子指向东北,影子最短时是正中午,这时影子指向正北方。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课 一、观察蚂蚁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2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3 能对蚂蚁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探究蚂蚁秘密的乐趣。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干净的瓶子、筷子、糖水、放大镜、肉、苹果、米饭、奶糖、植物的种子、死昆虫、喷水壶等。 教学过程: 一、指导捉蚂蚁。 1、准备几只干净的瓶子。 2、用筷子前端沾点糖水,靠近蚂蚁。 3、蚂蚁一上来,就把它甩进瓶子。 二、观察并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1、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2、学生分组自己观察。 3、指导学生把观察结果写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三、研究不同蚁穴中的蚂蚁的相处情况。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①把不同地方捉到的两只蚂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反映。 ②再多放几只试试,注意使数量不等。 2、学生分组研究。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活动结束,告诉学生把蚂蚁放回到捉它的地方) 四、研究蚂蚁的食性。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把苹果、米饭、奶糖、死昆虫等多种物品放在一群蚂蚁的周围,观察什么食物吸引过去的蚂蚁最多。 2、各小组实验。 3、各小组汇报研究结果,教师把各组的结果汇总板书。 4、全班统计结果。分析蚂蚁吃什么。 五、研究下雨时蚂蚁的反应。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用喷水壶模拟下小雨。观察蚂蚁在下雨时的反应。 2、分组研究观察。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第16课家乡新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长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同学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化; 难点:激发同学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和图片资料,了解家乡变化的情况; 2.希沃课件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感受家乡新变化 1.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视频看完后) 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什么在变化?(交通、道路) 2.其实,家乡的变化远不止这些,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到第26页,认真看一看图中都给我们展示了家乡哪些方面的变化呢?然后说一说。(用要求的展示语表述) 3.师:看来,我们的家乡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街道改头换面;休闲锻炼人人爱;郊区荒地旧貌换新颜;祭祖方式现代化、环保化等等。 活动二:家乡变化大搜索 1.师: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事物也在变化着呢?课前同学们都已分小组对家乡的变化展开了调查,哪一组先来分享下? 2.根据表格,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师:同学们调查的还挺广泛,涉及了衣食住行乐等方面的变化。(板书:衣食住行乐) 中间穿插询问:你是怎样调查得来这些信息的?(有向爸爸妈妈等长辈询问的,有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调查来的,有通过走访一些机构得来的)看来同学们的调查方式还挺多的。 活动三:“家乡变化”大展示 1.过渡:刚才大家交流的很好,看来家乡的变化可真不少!下面就请你们将做好的“家乡变化”剪贴报展示出来,并介绍给大家吧! 2.小组展示并介绍。

主题班会教案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爱科学、勤思考

主题班会教案之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爱科学、勤思考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爱科学、勤思考——科学家的故事 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家的成长历程。 2、培养学生的养成爱思考,爱观察的好习惯。 3、从科学家的故事中学到什么? 重点:从科学家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难点:把科学家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身上。 一、引入 孩子们,最近我们看了不少科学家的故事,对吗?咱们聊聊,你都从课外书上认识了哪些科学家呢? 学生自由发言。 能告诉我,你喜欢哪位科学家吗?为什么呢? 二、学生讲故事:数星星的孩子(爱观察)

1、我也很喜欢听科学家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几位科学家,看看他们小时候的故事。 2、认识张衡,简单介绍。 瞧,这是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创造发了世界上最早观测天象的天文仪——浑天仪。他还发明了测定地震用的“候风地动仪”。小时候的张衡还是一个爱数星星的孩子。 请XX跟我一起为大家讲故事《数星星的孩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中。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数着天空的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能数得清吗?” 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总是离得那么远。” 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还给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离它们不远,有颗最亮的星,叫北极星。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在转。”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个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16《家乡新变化》教案

《家乡新变化》 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一课。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方面通过调查交流对家乡的变化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图文展示家乡的传统特色是不变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及技巧,激发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教学重点、难点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关于家乡变化方面的资料; 2、教师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调查方案,让学生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确定,选择近些年来当地发展变化显著的方面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导入新课 (给同学们展示图片“石家庄旧貌”和“50年代华北药厂外景”。)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略) 老师: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石家庄旧貌”和“50年代华北药厂外景”,大家是不是有点不相信呢? 学生:(略) 老师:我们再欣赏几幅今日石家庄城市的新貌图片。(让大家欣赏图片“石家庄城市新貌”、“石家庄夜景”和“石家庄的交通”。) 老师:大家是不是感觉石家庄的变化很大呀? 学生:(略) 老师:石家庄在变,我们的家乡也在变,课前我们大家对当地某些显著变化做了社会调查,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都调查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呢?我们大家下面分小组进行一下交流。(过渡) 讲授新课 一、我家门前新事多 活动一:社会调查交流 (同学们分组对社会调查进行交流。) 老师:同学们,大家刚才交流了一下家乡变化的社会调查情况,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有的向爸爸妈妈等长辈询问的,有的是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调查来的,有的同学通过走访一些村委会等机构得来了等等,看来同学们的调查方式还挺多的。 大家都调查了哪些方面呢?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调查的还挺广泛,涉及了住房、生活环境、精神面貌、菜市场、衣着、家庭经济收入、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变化,那大家对自己调查的结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学生:(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设计 活动主题:超市购物 活动目标: 1、收集资料,初步认识超市、了解超市的特点。 2、感知超市购物的过程,总结超市购物的规则,启发学生做文明小顾客。 3、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形成初步的消费与理财意识,并渗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活动重点:体验购物过程,做文明顾客。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在上课前,我接到了家里打来的电话,告诉我说家里的盐、味精、牙膏、香皂都快用完了,叫我下班以后买回去,你们猜猜老师下班后会去什么地方购买这些东西呢?(生发言) 师:你们猜得真准,老师就是打算下班后去超市购买这些东西。你们去过超市购物吗?你去过哪些超市呢?(申联超市、家家利超市、华联超市……) 师:超市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王老师也去过一些超市(课件出示) 师:喜欢去超市购物的学生举起手来。啊真多,看来你们对超市购物都挺感兴趣,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超市度过愉快的40分钟。(课件出示活动主题,板书超市购物) 二、认识、了解超市 1、初步认识超市 师:同学们,你们收集到哪些有关超市的资料呢,拿出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拿出收集的物品,如:超市购物卡、超市专用口袋、收银小票、价位标签、宣传单等,并介绍各自的用途。) 2、了解超市的特点 师:同学们收集得真多,这些是对超市初步的认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超市里真实场景吧。(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看完以后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超印象。 (1:超市内的环境整洁。2:物品可以自己随意挑选。3:超市里的物品价格比较适中。4:种类也很多。5、明码实价。6、服务员讲普话也很热情。等)

三、感知购物过程、启发学生做文明顾客 1、感知超市购物的过程 师:同学们谈到的这些实际上是超市里的特点,让我们带着这些特点讨论几个问题吧。(课件出示问题:1、在超市入口处要做些什么? 2、在超市里如何挑选购买物品? 3、购完物之后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交流 解决问题一: 生:在入口处首先应将自带物品寄存在服务台。(课件出示:寄存自带物品) 生:自带包需要用胶条封一下。 师:你知道自带物品为什么要寄存或用胶条封袋口吗? 生1:避免与超市内的东西混淆。 生2:也有可能自带物品太多、太重不便于携带。 师:在入口处还要做什么呢? 生:领购物车或购物筐。(课件出示:领购物车或购物筐) 解决问题二: 师: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进去了,在超市里你是怎样挑选购买物品的呢?(启发学生合理消费,做明智的消费者) 生1:我是先挑轻便的东西,再挑沉重的。 生2:我是挑选物美价廉的。 生3:选择实用的。 生4:拿不到的请服务员帮忙。(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让她们充分发言,课件出示主要的:先购轻便物再购沉重物讲求物美价廉注重实用性拿不到时请服务员帮忙) 解决问题三: 师:同学们,当我们购完物从超市里出来要做什么呢? 生1:要在收银台排队付钱。 生2:付完钱后要将购物车或购物筐放在指定的地方。(课件出示:主动排队付款购物筐不乱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主题一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会交朋友,提高交友能力,了解交友重在真诚。 2.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真诚相待。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引入主题 1.音乐起《找朋友》,学生跟着音乐跳寻找朋友的舞蹈。 2.你喜欢和谁跳舞?为什么?在生活中你喜欢与怎样的人交朋友? 3.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出示课题:《我们都是好朋友》 二、大话朋友感悟友谊 1.你生活中的好朋友是谁?指名说。 2.学生交流: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样认识的。 3.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 4.汇报交流,小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个案诊断指导交友 1.观看录像片段《生活中的婷婷》你觉得婷婷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生交流:你喜欢和婷婷交朋友吗?为什么呢? 3.小组讨论:婷婷该怎样做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呢? 4.指导交友。学儿歌《交朋友》。 四、学习故事深化内涵 1.故事《乐于助人朋友多》故事中的潇潇是个怎样的孩子? 2.思考:为什么潇潇的朋友越来越多?怎样做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3.在《找朋友》乐声中教师总结。

做个礼物送朋友 一、教学目标:通过制作贺卡等礼物送朋友,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真挚 情感,增进朋友间的友谊。在制作贺卡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贺卡的设计和制作,在交流中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的好朋友是谁,想做什么样的贺卡送给朋友。 2、课件出示贺卡,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巧妙导入课题。(二)创新设计,动手实践 1、观察步骤:(1)材料准备;(2)构思设想;(3)动手制作;(4)装饰贺卡;(5)写祝福语;(6)完成作品。 2、创意大比拼。根据不同节日、不同性格的朋友,设计自己心中的 精美贺卡。 3、总结说方法。贺卡制作完毕,引导学生说自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4、表扬与鼓励。 (三)作品展示,汇报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制作意图,并作出评价,提出自己的宝 贵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修整、加工、美化。(四)拓展延伸,鼓励创新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制作贺卡,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

家乡的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家乡的变化资料,了解家乡的变迁。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 1、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收集有关资料,了解家乡变化的情况。 教学过程: 活动一:感受家乡的变化。 、歌曲导入。1. 今天,老师能和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心情特别好,特别高兴,像阳光一样灿烂,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课件出示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 同学们说我们的家乡好不好?我们的家乡美不美? 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家乡的变化》第二节《生活变好了》板书课题 同学们老师昨天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向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调查了解我们的家乡有什么样的变化,同学们调查了解了么? 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然后根据课前调查,由学生畅谈自己了解的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情况。 5、教师引导;(多媒体出示) 家乡的变化调查表 爷爷、奶奶、父母、小时候在现)街道:(1 生活环境 2)厕所:(衣、食 住、行 水

(从衣、食、住、行、水、电、暖、路、讯方面) 生活方面的变化: 衣:原来穿的是颜色单调的服装,以蓝黑为主。现在穿的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选择,各色各样。 食:原来人们吃的饭也比较简单,以稀饭为主,有时吃些干饭,。偶儿吃顿干面。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变,不仅吃的好,而且讲究营养、健康。有鱼有肉有蔬菜。 住房:原来破瓦房、旧窑洞,几户拥挤在一个院子里,一家几口人住在一个屋子里。现在住的是宽敞的单元楼和独家小院,有客厅,有书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卧室。 交通;原来出门靠步行,现在公路四通八达,出门就坐车。 吃水:原来吃的是地表水,很不卫生,再是井水,现在有自来水,又甜、又香、又卫生。 电:原来照明用的是煤油灯。而现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器,处处离不开电。.做饭取暖:原来用煤烧火取暖,既不卫生,又不方便,经常有人煤气中毒,或者死亡。现在用上了既卫生,又方便的沼气或天然气。冬季用暖气取暖,既卫生又安全。 通讯:原来通讯靠送信,比较快的是发电报,后来发展到手摇电话,但也很不方便。而现在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电话,电脑,与国内外各地的联系即快又便利。学校:原来在破庙里读书环境很差,现在的教室宽敞明亮,还有体育活动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等,教学设施齐全。 娱乐生活:原来人们休息时间无所事事,不是说闲话,就是打架斗殴,或赌博。现在村里建成了篮球场,健身活动场所,农技校,老年活动室,家家安上了电视,很多人家买上了电脑,或手机上网,人们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我们为自己家乡有这样大的变化而感到骄傲。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家乡的变化吧。(课件出示图片) 活动二:家庭生活中的老物件。 师生共同准备一些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老物品。谈谈使用它们的感受。有炭盆、搓衣板、水缸、摇篮、蒲扇、煤油灯。说说你现在做这些事使用的是怎样的工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同学们,除了上面所说的,你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说的么?小结:家乡的环境变美了,人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我们为自己家乡有这样大的变化而感到骄傲。 我们的家乡变化的这么美丽,我们要为家乡做些什么呢?(要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爱护家乡的公共设施,不乱扔垃圾纸屑)。 板书:我们要热爱家乡。. 小结:同学们,你们都是家乡的好公民,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心,一分责任心,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家乡定会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活动三:夸一夸家乡的变化。 1、人人都夸我们家乡美,我们为之而感到骄傲、自豪,让我们用自己独特的方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调查高中生的生活费》教学设计 一、活动背景: 中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所以当今高中学生这种自成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而我们这次的调查课题旨在了解学生的消费问题,来了解高中学生在学习、饮食、娱乐和其他各方面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心理,从而对次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学生这一社会群体的消费观。从而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实践活动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并将这次活动看作是社会探究的生成性课题,我们活动步骤是:提出问题------询问调查-------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分析结果。 二、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是一个探究课程,在于同学积极参与,结合现实高中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体验,并渗透到到高中学生中。高中学生生活费到底有多少是否是否消费合理..同学们带着问题展开探究,接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有利于知识的拓展。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应学会互助、合作学习;学会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身边人,关注社会,;丰富了课堂和课余生活,从而锻炼自己的多方面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公民意识等。 三、活动意义: 作为一个课改的实践者,我有一种想法,能不能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巩固使学生觉得语文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生活。于是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我就有了如下的活动尝试 四、活动内容 探究过程

在我们的实践探究中,我们分了几个小组,上半学期分别对“高一、高二、高三”展开了调查,下半学期各小组对我们朋友展开调查。同学们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途径,收集资料,实施活动。具体步骤: 1、设计调查问卷; 2、开展调查活动; 3、走进学校; 4、整理资料,分析材料,共同探讨; 5、研究性学习、体会,小结; 6、得出结论,展示成果。 一、调查高中学生的生活费 上课伊始,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兜里多多 少少也有一些的生活费。是吗你们一般都用生活费买些什么这时候学生开始自由 地说,举手发言的人很多,大家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于是我趁机说:“那这节课 咱们就对大学生的生活费进行一次调查统计,主要统计大家的大的生活费最多是 用在了哪一方面。把你们的统计记录在表格里。表格发下去之后,各小组开始了 认真的统计,我到了几个组了解情况,发现同学们都很认真。不到4分钟,各小 组都统计完了,于是我对学生说:“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小组的调查情况,同学们,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话一落,反应最快的李咏浩马上站起来说:“他们小组 的男女人数比是3:5。”“女同学吃零食的人数多与男同学”“买学习用品的人 数占全组总人数的”“买零食和玩具的人数是2:3”,学生居然能说出那么多, 下面的同学也在不断点头赞同着。我做了简短小结:同学们刚才交流分析地真好。大家的大学生的生活费都来源于父母或其他长辈,只要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 想都不会随便乱花父母的血汗钱。学生们都懂事的点点头。 附件:(活动小组的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 (1)、高中生活费调查问卷 1、您生活费都是父母给的吗 A、都是 B、不是 C、一部分 2.您生活费在哪方面用的最多呢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主题一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学目标1.学会交朋友,提高交友能力,了解交友重在真诚。 2.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真诚相待。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引入主题 1.音乐起《找朋友》,学生跟着音乐跳寻找朋友的舞蹈。 2.你喜欢和谁跳舞?为什么?在生活中你喜欢与怎样的人交朋友? 3.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出示课题:《我们都是好朋友》 二、大话朋友感悟友谊 1.你生活中的好朋友是谁?指名说。 2.学生交流: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样认识的。 3.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 4.汇报交流,小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个案诊断指导交友 1.观看录像片段《生活中的婷婷》你觉得婷婷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生交流:你喜欢和婷婷交朋友吗?为什么呢? 3.小组讨论:婷婷该怎样做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呢? 4.指导交友。学儿歌《交朋友》。 四、学习故事深化内涵 1.故事《乐于助人朋友多》故事中的潇潇是个怎样的孩子? 2.思考:为什么潇潇的朋友越来越多?怎样做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3.在《找朋友》乐声中教师总结。

做个礼物送朋友 一、教学目标:通过制作贺卡等礼物送朋友,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增进朋友间的友谊。在制作贺卡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贺卡的设计和制作,在交流中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的好朋友是谁,想做什么样的贺卡送给朋友。 2、课件出示贺卡,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巧妙导入课题。(二)创新设计,动手实践 1、观察步骤:(1)材料准备;(2)构思设想;(3)动手制作;(4)装饰贺卡;(5)写祝福语;(6)完成作品。 2、创意大比拼。根据不同节日、不同性格的朋友,设计自己心中的精美贺卡。 3、总结说方法。贺卡制作完毕,引导学生说自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4、表扬与鼓励。 (三)作品展示,汇报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制作意图,并作出评价,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修整、加工、美化。(四)拓展延伸,鼓励创新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制作贺卡,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16 家乡新变化 教案

教学课题第16课:家乡新变化 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教学课时二课时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3、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社会调查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 教学准备及手段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关于家乡变化方面的资料。2.教师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调查方案,让学生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确定,选择近些年来当地发展变化显著的方面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教学流程动态修改部分导入新课 (给同学们展示图片“石家庄旧貌”和“50年代华北药厂外景”。)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略) 老师: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石家庄旧貌”和“50年代华北药厂外景”,大 家是不是有点不相信呢? 学生:(略) 老师:我们再欣赏几幅今日石家庄城市的新貌图片。 (让大家欣赏图片“石家庄城市新貌”、“石家庄夜景”和“石家庄的交通”。) 老师:大家是不是感觉石家庄的变化很大呀? 学生:(略) 老师:石家庄在变,我们的家乡也在变,课前我们大家对当地某些显著变化

做了社会调查,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都调查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呢?我们大家下面分小组进行一下交流。(过渡) 讲授新课 一、社会调查交流(板书) (同学们分组对社会调查进行交流。) 老师:同学们,大家刚才交流了一下家乡变化的社会调查情况,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有的向爸爸妈妈等长辈询问的,有的是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调查来的,有的同学通过走访一些村委会等机构得来了等等,看来同学们的调查方式还挺多的。大家都调查了哪些方面呢?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调查的还挺广泛,涉及了住房、生活环境、精神面貌、菜市场、衣着、家庭经济收入、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变化,那大家对自己调查的结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学生:(略) 老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家乡正在飞速发展,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关心我们家乡的变化吧!(过渡) 二、家乡的变化(板书)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三十六页,认真看一看图中都展示我们家乡哪些方面的变化呢?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我们的家乡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家用电器进了农家,农业生产机械化,通信方式现代化、网络化。下面我们大家可以把你们在调查中搜集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今日河北”、“城市发展”、“感受市场变化”、“农村的变化发展”、“农村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主题一:外出活动保安全 活动目标 1.了解外出活动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增强安全意识。 2.初步学会多渠道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方法,能够主动交流、分享信息。 3.了解外出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知道如何预防意外伤害,能根据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合理的急救措施,培养自我防范、自我救护的能力。 重难点:知道如何预防意外伤害,能根据出现的意外情况采取合理的急救措施。 活动准备:搜集学生外出时发生的安全事故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揭示主题,制订活动方案 (一)情境导入 当同学们出去游玩,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大家一定非常高兴。但对于大家外出活动,我们的家长和学校、老师都非常担心,为什么呢? 学生:担心出现安全问题。 教师:的确,外出活动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多媒体演示学生外出活动时发生的安全事故) 提问: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

(二)汇报交流 各小组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师生相互补充,共同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交通、游泳、旅游、乘车游玩、公共场所等安全问题。 (三)选择研究内容 1.总结引申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调查和交流,我们知道在外出活动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果我们缺乏安全意识,不能做到事先防范,就可能造成意外伤害。造成这些意外伤害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避免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呢?今天就让我们围绕外出活动安全展开研究,了解外出活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掌握更多的安全防范措施。 2.确定研究内容 各组通过讨论确定研究内容。组织全班交流,要求说明为什么确定这个内容,准备怎么研究。 (四)制订活动方案 1.教师提供相应的表格做参考,对相关问题进行提示。学生分组讨论具体的活动任务、活动步骤、研究方法等。利用表格呈现方案内容。 2.分组交流活动方案,听取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 (五)搜集信息 鼓励学生在课下分组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如:通过网络或到图书馆通过书籍查找相关资料。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早餐的学问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 1. 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 2. 跟家长买一次早餐 3. 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动设计 (一)制定活动方案 1、提问引入研究课题《早餐的学问》。 问题设计: (1)同学们,你们早晨到第三课时,肚子有什么感觉? (2)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这些情况会有什么害处? 对于吃早餐的学生教师可这样提问: (1)你早餐每天吃的是什么? (2)对于每天一样的早餐,你有没有感到厌倦,没胃口? (3)你吃的早餐是否符合科学营养价值?

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早餐问题上来,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活动的内容开展创造条件。 2、分组讨论各小组研究课题,制定调查方案。 各小组制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及方案,例如: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d.调查附近“一百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e.调查苏州人“一碗面”的销售情况。f.上网收集早餐资料。 (二)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例如: 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 《学生早餐价格统计表》 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06年月日 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 《学生早餐营养统计表》 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06年月日

2020年《家乡的变化》教案

2020年《家乡的变化》教案 《家乡的变化》是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程,而五年级的大多数学生不爱举手发言,可采用简单的教学方法,不爱说用写。所以,可引导学生用写的方式表达出家乡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家乡的变化资料,了解家乡的变迁。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它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根据你们的调查,家乡有了那些变化,其中那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先交流,然后把交流的内容写下来。 二、从兴趣入手,多角度观察 自由组合,交流学习 学生自由组合,将采访、收集到的资料在组上进行交流,然后,选出代表在班上交流。 环境生活工业 多角度观察农业、旅游、饮食、交通 三、交流沟通,共享资源 1.请每个小组选出的代表自由上台展示汇报,把调查、收集到的最感兴趣的、印象最深的,最能触动情感的资料讲给大家听。(在汇报的过程中有什么不足之处和遗漏的地方,

请本组同学给予补充和修改。教师相机评价、鼓励。) 2.欣赏所搜集的家乡变化的资料,激发赞美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3.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把此时此刻心里最想给家乡和家乡人民说的话,说给大家听听。 4.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是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独特表达,写出特色 (2)为了能在表达上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请同学们 思考:怎样才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有条理地介绍给大家? 2.内容自由。 根据自己讲的、同学说的,进一步调查、了解,增删习作内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3.体裁自由。 可以是给远方亲戚、朋友的书信,可以是记叙文、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五、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六、教师总结 今天这节作文指导课我们从兴趣、内容入手,写家乡的变化。通过调查、搜集活动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习作资料,这样同学们就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 由于同学们收集家乡变化的资料并不难,所以建议教师可让学生用采访、查阅图书资料,搜集图片、上网查询等途径搜集家乡的变化进而与同学交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同学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我的亲人们”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增进对家人和亲戚的了解,体会亲情。 2、了解亲情的丰富内容和多样的表现方式。 3、通过对话、访谈、查阅档案等,训练相应的语文能力。 4、学会感恩,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5、引导学生关心家庭,关心父母,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帮助他们形成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活动重点:学会感动,珍惜生命,培养学生关爱亲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难点:学会感恩,学习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在课前两周时间,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按分工分别展开相应活动,并形成成果。 1、推荐以亲人为记叙和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两到三部(篇),分别写出200字左右的推荐理由。 2、收集和查阅各自家庭档案、家谱、族谱等,向长辈请教,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自己家或某一亲戚为记叙对象,回顾家庭的变迁,介绍成员的情况。 3、以自己的长辈或自己家庭成员关系特别密切的同事、朋友为对象,收集老照片,并配以简短而生动的文字说明。

4、学生围绕即定目标展开,通过调查采访、探究体验、自主阅读、品味、合作讨论等形式,激发活动兴趣,培养和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通过以下七步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品读课前收集到的佳作,体会亲情。 2、分享成长故事,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学会感恩。 环节一:检查课前预习——倾听亲情 (一)搜集古今中外讴歌亲情的文学作品、搜集生活中有关亲情的歌曲、事例。 (二)收集和查阅各自家庭档案、家谱等。 (三)以自己的长辈或与自己家庭成员关系特别密切的同事、朋友为对象,收集老照片。 环节二:情景导入——走近亲情 以温馨亲情的图片和名言导入本次活动。 时间的流逝,许多往事已经淡化了。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颗星星永远闪亮,那便是亲情。时间可以让人丢失一切,可是亲情是割舍不去 的。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案课程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案课 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综合实践课教案 银达镇中心小学赵艳荣 课题:衣服的学问 教学目的: 1.知道衣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人人都离不开的衣服里有很多学问。 2.试着为衣服分分类,看看不同的衣物面料有哪些不同的性能。 3.学学扎染的技法技巧。 教学重点: 1.认识各种各样的衣服。 2.比较不同面料的性能。 教学难点: 了解扎染的基本工序,学会扎染的技法技巧。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认识各种各样的衣服 生1:为了御寒,我穿过棉袄、毛衣、羽绒服,现在的衣服品种可真多呀!生2:是呀,我们一起作个调查,给调查到的衣服分分类吧,对以后自己挑选和整理衣服很有帮助呢! 1.小调查。 学生分组对家中和商场里的各种衣服作个调查,作好记录。 2.交流调查发现。 学生说说在调查中有什么收获。 3.给衣服分类。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各种各样的衣服进行分类,了解这些衣服的不同功能,加深对衣服的认识。 4.填写第103页的学习单。 第2课时 活动二比较不同面料的性能 生1:妈妈总说,纯棉的衣服结实,透气性好。 生2:真的吗那其他面料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用实验判断吧! 1.明确实验目的。 学生分组选择常见的几种面料,如纯棉、羊毛、化纤……从各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哪种面料更结实、哪种面料容易吸汗…… 2.设计简单的实验。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比比哪种面料更结实、哪种面料吸水性更强,区分纯羊毛和其他材料。 3.实验并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4.填写第107页的学习单。 第3课时 活动三我的扎染作品 生1:我在商店看到过扎染的裙子,很漂亮。 生2: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做一条扎染的方巾,送给妈妈作礼物。 1.欣赏扎染作品。 出示收集的扎染作品图片及第108页的扎染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说说扎染作品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2.了解基本的扎染工序。 学生看书,了解扎染的基本工序,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3.动手做。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六年级上册 张斌 方法与指导 主题一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发学生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兴趣。 2、确定自己研究的话题并拟定研究计划,为后期的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确定自己研究的话题并拟定研究计划,为后期的工作打下基础。【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教法与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 1、聊一聊你最近获得了哪些信息?分别是从什么途径获得的? 2、揭题: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注意搜集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想要探究的问题。(板书课题)二、速读活动建议,归纳出写研究报告的步骤三、阅读材料,提炼写法 1、快速浏览阅读材料2,思考:研究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 2、默读阅读材料1,思考:两份研究报告在写法上的异同。 四、选题指导 1、师出示几个选题,并指导学生选择。 2、小结选题的技巧五、自主择题 1、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想好后用铅笔写在125页下边的空白处。

2、小组交流所选问题,并说说理由。评出最好的、最可行的研究问题,进行小组研究。 3、集体交流。六、方法指导 1、确定调查研究的问题之后,我们要搜集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 2、在搜集、整理信息时,列表格是一种比较常见措施。看书126页,这是一份记录表。看书128页,这是一份整理表。研究问题不同,表格形式有所不同。这些表格既便于我们记录信息,又便于我们整理信息。 3、结合自己所选问题自己设计调查及整理信息表格。 4、展示学生的调查表七、布置作业 结合自己所选的研究问题,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立搜集并整理有关信息。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板书设计: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感兴趣、定主题、有价值、可行性强 上网、搜资料、访问(或问卷调查)、查阅书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