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DOC)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DOC)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DOC)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DOC)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安徽师大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七)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明清两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有关明清史的研究,是史学界最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近百年来,特别是建国50多年以来,在明清史研究的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明清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民族、宗教、中外关系、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因限于篇幅,兹将其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概况,分述于下。

一、关于明史与清史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

明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先后传12代,历太祖、建文帝、太宗(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泰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毅宗)16帝,共计276年。学术界将这一段历史大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4世纪60年代到15世纪30年代。该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主义专制制度高度发展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和巩固明朝统治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废行中书省,改设十三布政司,分设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掌地方民政、刑法和军事;废中书省及丞相,设置直属皇帝的六部;设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分掌司法、监察大权;分兵权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在民间实行里甲制、关津制等,严格户籍管理;制定《大明律》,从法律上保障封建统治秩序;亲自颁写《大诰》,并先后制造了“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南北榜案”以及文字狱,以打击功臣与豪强;分封诸子为藩王,分镇各地,以巩固朱氏的统治等。这些措施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达到了空前强化的程度。与此同时,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如解放匠户、奴婢,迁徙农民,鼓励垦荒,实行屯田,承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等。这些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地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在北平起兵,通过三年战争夺取了皇位。朱棣在位期间,成功地削除了明初的藩王势力,并通过设置内阁,任用宦官,设立东厂等,继续强化君主专制。他为了安定北方边陲,曾多次亲征,并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他还改变明初的闭关政策,多次派郑和等使臣出使海外诸国。经过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的努力,到了洪熙、宣德时,明朝的统治呈现出稳定和繁荣的局面,史称“仁宣之治”。

第二时期,从15世纪30年代到16世纪90年代。该时期明朝统治的各种危机日益显现。从经济上看,这一时期明朝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流民问题日显突出,先后出现了叶宗留、邓茂七起义,荆襄流民起义,刘六、刘七起义等,这是当时社会危机加剧,阶级矛盾尖锐化的反映。另外,随着小农经济遭到破坏,社会上自由劳动者的大量涌现,大约于16世纪以后,在商品生产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一些行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是这一时期经济方面最主要的历史特征。从政治和军事上看,明朝统治的矛盾和危机也呈现出来。如明武宗、明神宗等不理政事,成化以后,宦官把持朝政日益严重,政治统治更加腐败。“土木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获,暴露了明朝边防空虚,尤其失去了对北边的控制。另外,东南沿海的倭寇之祸更加剧了明政府的内外交困。由于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为了稳定封建统治,万历初年,出现了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张居正改革。

第三时期,从16世纪90年代到17世纪40年代。明朝后期,国库空匮,边防虚弱,后金的威胁日益加剧,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频频出现,明朝覆亡的局面已不可逆转。统治者为了转嫁危机,加派“辽饷”,结果更加剧了阶级矛盾的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该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虽有所发展,但明王朝的专制独裁统治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终于导致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的爆发。明朝灭亡。

明朝灭亡后,流亡于江南的福王、唐王、鲁王、桂王等,又先后建立了弘光、隆武、鲁监国、永历等政权,直至1661年(清顺治18年)永历帝被俘缅甸,历史上将明朝灭亡后,南方诸政权存在的17年称为南明时期。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在这个王朝统治期间,中国经历了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到落后的历史转折。1840年后,中国又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一步步被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并经历了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历史转折。可以说,清朝时期,中国社会历经了广泛、复杂、深刻的变化。自1644年清兵入关定都北京起,到1911年溥仪退位,清朝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10代,共计268年。有学者提出,清代历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583年到1644年,这是满族兴起,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时期。第二阶段,从1644年到1683年,这是清朝连年征战,建立和巩固全国统治的时期。第三阶段,从1683年到1774年,这是清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鼎盛的时期。第四阶段,从1774年到1840年,这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第五阶段,从1840年到1911年,这是近代史时期。

从不同的视角考察,也有学者将清兵入关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清朝历史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644年到1664年,这是清朝统一全国的时期。满洲贵族入关后,首先代表满汉地主阶级利益,将矛头对准农民军;接着以“统一区宇”为目的,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使各族人民的抗清斗争持续20年之久。1644年,大顺农民军余部的

最后一位著名将领李来亨自焚而死,它标志着清朝在全国统治的最后确立,也是第一阶段历史的终结。

第二时期,从1644年到1795年,这是清朝国运上升、全盛的时期。该时期在政治上建立了以满洲贵族为主,联合汉族及各族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政权。军事上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辖,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和发展。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手工业部门和地区继续获得缓慢发展。

第三时期,从1796年到1840年,这是清朝走向衰亡的阶段。该阶段清王朝集团内争不已,土地兼并激烈,贪污盛行,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各民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广泛展开。它意味着封建制度已经处于崩溃的前夜。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关于明清政治制度方面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关于明清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史学界已有相当深厚的学术积累,其研究范围逐渐拓展,研究视野也不断扩大。80年代以后,学术界推出了不少有关明清政治制度史的研究专著。其中重要作品有梁希哲等的《明清政治制度述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这是从整体上研究明清制度史的著作。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明代国家各级机构的设置、职能、特点及运转,剖析了明代国家机构的实质和作用。张薇《明代的监控体制——监察与谏议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系统阐述了明代监控机构的渊源、组织结构、职责权限及其在制衡皇权、监督行政司法、调节经济关系等方面的作用,力图揭示该体制的运作规律。关文发、颜广文合著的《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明代中央和地方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第二部分则考察明朝对各级、各类官员进行培养与管理的辅助性体制。作者认为,明代政治制度的变革,始终围绕强化皇权进行,其中含有极其丰富的制衡与均衡的关系。王兴亚《明代行政管理制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明代的政治制度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总结了明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基本特点。张德泽的《清代国家机关考略》一书,详细阐述了清代中央与地方机关的设置情况以及清季国家机关的改革。李鹏年等的《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述》则专门对中央国家机关的演变、沿革、设置等做全面论述。近年出版的吴吉远的《清代地方政府的司法职能研究》一书,系统论述了清代的专制与法制的关系,清代的立法与司法的建设,并对清代地方司法职能进行了立体分层次的深入研究,比较全面地揭示了清代地方司法系统的基本状况。除了系统研究之外,对明清的一些具体的政治制度的研究也成果斐然。

1、关于明代内阁制度的研究。关文发的《试论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李天佑的《明代内阁制度》通过考察内阁与丞相的区别,内阁与翰林院、司礼监的关系及其地位职权演变等不同方面,说明内阁是君主集权专制的产物。这是较早深入研究明代内阁制度的两篇重要

文章。此后,学术界主要从两个方面关注这一问题,一是明代内阁与政治之关系;二是明代内阁的特点。前者如梁希哲《明代内阁与明代的官僚政治》(《史学集刊》1992年第2期)提出,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官僚政治趋于成熟的时期,而明代的官僚政治,集中体现在内阁的出现和发展上。田澍《明代内阁的政治功能及其转化》(《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认为,明代内阁产生于极权政治,却又被极权政治所阉割;服务于极权政治,而又为极权政治所不容。极权政治决定了内阁的可塑性、软弱性和依附性。相关的论文还有朱子彦的《论明代的内阁与党争》(《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1期)、江心力的《明朝内阁官僚群体形成因素析论》(《史学集刊》1996年第3期)、林延清《嘉靖帝对内阁的强化、完善与控制》(《南开学报》1996年第4期)、田澍《嘉靖前期内阁改革述论》(《明史研究》第6辑)等。后者如杜婉言《论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深入分析了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并认为它的出现,与历代在政治制度上不断压抑相权以尊君权的趋势相符合,是长期以来相权和皇权矛盾、皇权取得对相权的彻底胜利的产物。同样关注内阁特点的文章还有王德金的《略论明代内阁及其特点》(《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等。关于明代内阁研究最有系统的著作有:王其榘的《明代内阁制度史》(中华书局1989年),谭天星的《明代内阁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等。如谭氏尝试从权力结构的角度研究明代的内阁,认为明代中央政治实际上是君主专制下的内阁政治,其意义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皇权的腐化。

2、关于明清科举制度的研究。科举制度在明清两代进入鼎盛时期,直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改良主义浪潮的推动下,科举制度被正式废除。对明清科举制度的研究,除了一般选举制度方面的通史对此有所涉及之外,有关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研究专著有:商衍鎏的《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三联书店1958年)、朱保炯等编纂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王德昭的《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宋元强的《清朝的状元》(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等。其中,商衍鎏的《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一书通过广征博引,并融入商氏曾亲自参加清末科举考试的经历,因此,该著问世几十年来,一直被研究明清科举制度的学者们所称引。自80年代以来,有关明清科举制度研究的论文也很多。如每文的《明代教育制度试探》(《北方论丛》1983年第一期)一文,详叙了明代国子监及府、州、县学及社学,认为明代教育制度是集历代之大成并有所创新,达到了高度完善的程度。李鸿《明清科举制度与封建专制主义》(《内蒙古大学学报》1983年第二期)一文对明清科举制度作了整体考察,并认为明清科举制对社会发展主要起消极作用。明代科举始于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六年,朱元璋罢停科举改为察举,旋又告恢复,郭厚安的《明初选举制度述论》(《西北师院学报》1987年第四期)对此原因作了探讨。在清代,一方面,国家对科场舞弊行为实行严密防范和严厉惩治,另一方面,科举舞弊程度又超愈前代。对于这一矛盾现象,胡果文的《清代科举略论》(《江汉论坛》1989年第七期)一文认为:“清代科举制度显然在前几代封建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达到高度成熟的境界。一方面,它强调公开的原则,公正的原则,竞争择优的原则,具有客观公正性;另一方面,它又处于封建皇权的支配之下,强调忠君原则,人治原则,平衡原则,注重职业出身原则,又具有相当的主观随意性。这种二律背反的主导原则,使清代科举制度不

可能比前朝有更大的作为”。王兴亚的《关于明代科举制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州学刊》1990年第四期)一文对明代的开科次数、中试的人数、考试的内容等重要问题作了翔实的论述和考证。

此外,与明清科举密切相关的学校教育、庶吉士、八股取士等问题,在研究中也颇受关注。明清时期,学校成为参加科考的必由途径,真正开创了科举和学校相结合,取消乡贡,改由学校输送应举人才和官员的局面。因此,研究明清国子监及府州县各级学校的设置,考察各种考试的情况和应试者的出身等便成为研究明清科举的重要内容。商衍鎏的《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王德昭的《清代科举制度研究》、尹选波的《中国明代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周德昌等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明清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等著作都对此作了详细论述。自明代开始,士子经过殿试后,除一甲进士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受翰林院的修撰和编修外,二甲、三甲进士可以再经过翰林院的“馆选”(清代称“朝考”),考取者就称为庶吉士。有关明清的庶吉士制度早年商衍鎏在《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一书中研究较详细,近年来,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日益加强。耿清珩的《明代庶吉士述略》(《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就庶吉士的培养目标等问题作了详细述论,认为明代的庶吉士教育为弥补科举制度弊端而设,经历庶吉士之阶的士人群体在明代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吴仁安在《明清庶吉士制度述论》(《史林》1997年第4期)一文中侧重考察了庶吉士制度对明清两代行政制度和政治史的影响,认为庶吉士制度是明清高级官员职前培训制度,它造就了大批翰詹、督抚、尚书以及内阁宰辅等重臣。比较系统的相关研究还有颜广文《明代庶吉士制度考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邹长清《明代庶吉士制度探微》(《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等文章。另外,史学界对八股取士的研究也颇深入,如对八股文的源流、八股文的格式、八股取士的评价以及明清统治者为何长期运用八股取士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兹不赘述。

3、关于明代宦官研究,过去主要着眼于其政治权势、特务活动等方面内容。80年代以后,学术界对宦官的研究的视野逐步扩大,很多学者从宦官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主要宦官生平等多角度进行探讨。主要成果有王春瑜、杜婉言的《明朝宦官》(紫禁城出版社1989年)、苗棣的《魏忠贤专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韩大成等的《魏忠贤传》(人民出版社1997年)等著作,以及王世华、方志远、孙卫国、杜婉言、李渡、周晓光、郑克晟、栾成显、廖心一等撰写的文章。

4、关于清代八旗制度的研究。八旗制度是清史研究比较关注的课题之一。《清史稿》将八旗列入《兵志》,因此,当初一般人们将八旗视为兵制。1936年,著名学者孟森的《八旗制度考实》一文提出八旗乃满清军政合一的制度后,为这一制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建国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李旭、周远廉、郑天挺、王仲翰、白新良等学者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著,对八旗制度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发展,主要涉及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八旗制度的渊源、八旗满州的初建时间、满州牛录的发展与特征、牛录组织的职能等的探讨。二是对八旗制度产生的政治影响的研究。如八和硕贝勒“共和国政”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行情况;八旗主旗贝勒的演变和皇太极的改旗;八旗军政、生产合一职能的社会组织在入关后如何逐

渐演变成单纯的军事组织的过程等。三是对八旗土地制度的研究。八旗土地制度是清代特有的土地制度,学者们通过对“计口授田”、“圈地”以及入关前的满族田庄等的剖析,探讨关于八旗的形成、变化及性质等。

此外,关于明清的政治制度研究,有关明代还涉及皇位继承制度、分守分巡道制度、官吏考核制度、两京制度、学官制度、土司制度、镇守中官制度、朝觐制度、人事回避制度、经筵制度、女官制度、武举制度等方面。有关清代还涉及官员的罚俸制度、对军机处、翰林院的研究、等级制度、奴婢制度、宗族制度等内容。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虽不集中,但反映了明清史学界在政治制度史研究中的视野不断扩大。

三、关于明清土地租佃关系问题

关于明清土地租佃关系问题,在建国前研究者并不多。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史学界开展了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的大讨论,此方面的研究和成果逐步增多。影响较大的论著有王毓铨的《明代的军屯》、伍丹戈的《明代的官田和民田》及《明代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发展》、李文治的《明清时代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杨国桢的《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叶显恩的《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章有义的《明清徽州土地关系研究》等。在明清土地租佃关系问题上,学术界的研究和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是明清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学术界普遍认为,明代同时存在着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地主土地所有制两种形式。但在两种所有制中,何者占据主导地位,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侯外庐在《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等文章中提出,明代前期占支配地位的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嘉靖、万历以后,随着土地私有制(自由买卖)的不断发展,土地国有制的所有制形式才渐渐不占支配地位。清初“更名田”的立法,最终标志着国有土地所有制的废除。以胡如雷等为代表的另一些学者认为,在整个明代,占支配地位的自始至终是地主土地所有制,而不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因而也只能是前者的补充形态;明初官田的增加,不是国有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的表现,而是地主土地所有制无限制发展引起的后果。

第二是明初江南官田的性质。

关于明初江南官田的性质,学术界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明代江南官田不是国有土地,而是一种特殊的民田。它大量地由民田转化而来后,仍与民田一样可以自由买卖。尽管它在形式上被称为官田,但其原来的民田性质并未改变。它与民田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税粮科则不同,不在于所有制性质的差异。另一种观点认为,从洪武朝开始到明中叶为止,江南官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封建国家,它是国有土地,而非民间私田。在明代中后期实行“官民合一”之后,国有官田才大量私田化。明初所发生的某些买卖官田的现象,并没有改变其国有制性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明中叶以前,江南官田“无论是在它的买卖上,或是在占

有地租上,都不能充分体现出封建朝廷的所有权”。因此,说它是封建国家所有而非民间私人所有,只在理论上解释得通,而实际并非如此。

第三是明代的耕地数。

明代的耕地数究竟多少?因史籍记载不一,导致学者们对此问题的看法各异。《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天下田土数为387万余顷,而洪武二十六年依据朱元璋指示修成的《诸司职掌》,以及后来沿袭该书的《大明会典》、《明史"食货志》等书记载天下田土数则是849万余顷,两者相差悬殊。由于洪武年间的耕地数多少,直接涉及到人们对明清农业生产水平的评价,因此学者们对此问题非常关注。大多数学者都认可日本学者藤井宏的解释,认为《诸司职掌》记载的849万余顷的数字不可靠,造成虚增的原因是统计错误和包括了实际未耕作的可耕地在内。吴晗认为,洪武年间的耕地数由387万激增至849万余顷是可信的。激增原因是荒地的垦辟和全面丈量。梁方仲则认为,洪武年间的数字差异,主要原因是各地亩法不同。

第四是清初的押租制和永佃权。

押租制在明代只是偶而出现,到清代则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冯尔康在《清代的押租制与租佃关系的局部变化》一文中提出,押租制农民出了押金,就有转租权和永佃权,这样就出现了主佃两业的情况。它反映了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的某种变化,对生产力发展尚有某种适应性。韩恒煜在《试论清代前期佃农永佃权的由来及其性质》一文中认为,永佃权是封建性质的,佃农争取永佃权的斗争,只是耕者向往有田可耕,并没有触及封建生产关系的改变。有的学者认为,永佃权具有二重性,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看,它体现了封建租佃关系逐渐衰落的趋势,预示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从一定历史阶段来说,它延续了封建土地所有权的分解过程,反映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还有的研究者提出,不能将田面权称为永佃权,在封建制度下,农民要求获得永佃权只是空想。田面权与田底权的分割,是土地商品化扩大的表现。田面权的出现带来了双重地租,复数地价和复数地租,使地价、地租双线上升。

四、关于明清赋役制度的问题

明清赋役制度,是明清经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梁方仲的《明代粮长制度》、韦庆远的《明代黄册制度》、栾成显的《明代黄册研究》、陈支平的《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新探》等著述和一批相关论文。学术界讨论的主要问题有:

1、明初里甲正役和杂役的编派。

明初里甲正役的任务有哪些?一种观点认为,明初里甲正役勾摄公事的任务包括出办上供物料和支应官府一岁经常泛杂支费。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明初里甲正役只是催征钱粮、勾摄人犯、承办一些词讼买办等简单的任务,大约到了成化、弘治年间,里甲出办上供物料才制度化。至于向里甲科派泛杂支费,明廷直到嘉靖时还视其为非法。关于杂役的出现和编派,

有的研究者认为,迟至洪武二十七年才出现,且一开始就出现“十年一轮”的编派方法。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从洪武初年颁布役法开始,徭役就分为里甲正役和杂役两大类。杂役的编派方式起初是按丁粮多寡佥点,正统以后则与里甲正役相同,按“十年一轮”的方式编派。

2、明代江南重赋的原因及影响。

关于江南重赋的原因,主要有四种看法:一是传统的说法,认为朱元璋平定江南,迁怒于当地百姓为张士诚“死守”,故以重赋困之,以示惩罚。这一看法目前许多学者已不再认同。二是认为江南苏松等地农业比较发达,平均亩产量远高于其它地区,且该地区元末以来纺织业比较发达,因而成为著名的财赋之区。三是认为江南重赋由来已久,而在明代,此地官田多,官租苛重,由此造成江南赋重的状况。这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四是认为江南重赋并不是完全由官田引起的,它的存在有更为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一方面,江南历来是国家财赋重地,在封建国家耗费日繁的情况下,削减江南重赋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江南重赋也是伴随着江南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重的。

关于江南重赋的影响,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江南重赋给广大江南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他们陷于极端贫困的境地。他们或流亡他乡,或沦为权豪势要的佃户和奴仆,此种状况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江南重赋也使农户糊口艰难,不得不依赖家庭纺织,从而加强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延缓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另一种意见认为,江南重赋并没有超过江南经济所能承受的限度,更没有导致江南经济的崩溃;从江南农村的富裕程度来看,它在全国仍是名列前茅。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江南重赋固然对当地农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另一方面它也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维护明王朝的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江南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东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一条鞭法。

建国以前,研究一条鞭法最著名的学者是梁方仲。他在《一条鞭法》一文中认为,一条鞭法的设立,是现代田赋制度的开始,由此田赋的缴纳以银两为主体,打破了二三千年来的实物田赋制度。它包含的意义,不仅限于田赋制度的本身,还代表了一般社会经济状况的各方面。它在赋法和役法上的变迁,形成了近代以至现代田赋制度上主要的结构。学术界大部分的学者都肯定一条鞭法在我国赋役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认为,各种徭役折成银两,按照粮、丁摊派,与田赋统一征收,不仅简化了赋役制度,而且削弱了农民对封建官府的人身依附关系。赋役折纳银两,扩大了货币流通的领域,同时无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负担丁役,这些都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它为清代康熙年间的“永不加赋”和雍正年间的“摊丁入地”

开了先河。不同的意见认为,一条鞭法只是役法方面的改革,与田赋改革不相干,也不包括“田赋折银”、“田则合并”,以及清丈田亩等。它的出现,根本不是一种新生产方式萌芽所造成的。施行不久,即出现种种加派,“鞭外有鞭”。因此就其实行的效果而言,它根本没有解决社会矛盾,并没有达到筹划者预期的目的。

五、关于明清人口的问题

明清人口问题,是上世纪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先后有一批相关的成果问世。学术界对明代人口问题的争议并不多,而对清代人口问题则存在较多的不同意见。

首先是关于清代前期人口数字的问题。有关史籍记载,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人口与乾隆、嘉庆时期人口数字相差悬殊。雍正末年的“人丁户口”是两千七百多万,而到乾隆年间“各省通共大小男妇”为一亿四、五千万,不久又由二亿、三亿发展到道光年间的四亿左右。不少学者认为,因清制规定,16岁至60岁的男子为成丁,不足16岁或60岁以上者,不在编审范围之内,所以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官方统计数字是“人丁数”,而不是“人口数”;到了乾隆及其以后的统计数字,才是真正的人口数。有的学者还根据丁、口的一定比例,估算出顺治初年人口为四千万左右,康熙初年则增至八千万左右,雍正初年为一亿人左右。

其次是人口问题对清朝社会经济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乾隆中期以后,人口激增,被排挤出土地的过剩人口变成了社会上的大批游民、“闲民”,他们中除一部分人流入城市外,大部分不断流向边疆、海岛、山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地人口增长的矛盾,促进了边疆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加强汉族与边疆各族人民的联系,都有积极的意义。也有不少学者指出,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人口激增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一是严重地破坏了环境和生态平衡;二是阻碍了生产力的进步,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三是激化了原已相当尖锐的阶级矛盾,加速了社会危机的形成和社会动乱的发生。

此外,学术界对明清时期洪亮吉、汪士铎、薛福成等人口思想家及其思想也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六、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是史学界重点讨论的五大问题之一。50年代以来,学术界发表了数以百计的论文,出版了多部论文集和专著,对该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考察和热烈的讨论。主要论文集和论著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续编》(三联书店)、《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等。讨论的焦点问题有:

1、关于萌芽出现的时间。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史学界的意见很不一致。主要有战国、两汉、唐宋、元末明初、明中叶、清前期等说法,而大多数学者同意明中叶之说。持明中叶之说的学者认为,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即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资本主义萌芽在手工业、商业、农业中都可以看到,特别是在江南丝织业中尤为明显。同时,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出现了

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如商业资本家和封建地主保守派之间在对外通商问题上的激烈斗争,以及社会风气的变化等等。

2、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程度。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程度,目前学者们的评价仍然不一致,甚至相差很大。有的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可以动摇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使封建社会开始解体;有的学者则提出,尽管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萌芽非常微弱,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对封建经济起一定的分解作用,还没有达到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程度,只能说是逐步促使封建经济走向瓦解。

3、关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学术界认为,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者们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分别对不同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造就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牢固结合,并引起农民大批破产逃亡,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进而影响了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同时,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又使许多作坊或工场手工业主将积累的资本用于购买土地,而不是投资产业,用于扩大再生产。所以,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导致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有的学者从明朝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入手分析,认为明政府一方面抑商重税摧残工商业,一方面垦荒、赈恤扶持小农经济,保持自然经济的结构,这些政策成为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有的学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明清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当时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仍然紧密结合在一起,地方小市场在城市和农村中还普遍存在,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三位一体,这种异常坚韧的结构对商品经济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没有较高的生产力,就无法使之分解。此外,还有学者从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封建行会制度、闭关政策、封建主义思想体系等方面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作了考察。

七、关于明清社会各阶层的问题

对明代统治集团和清代地主阶级的研究,是明清社会各阶层研究的二个重要方面。明代统治集团问题的研究对象包括明朝宗室、勋贵、宦官、缙绅以及非身份性地主等。学者们普遍认为,明代前期,宗室、勋贵在统治集团中占主导地位;中期以后,缙绅地主势力迅速膨胀,不仅在地方上把持一切,而且成为左右朝政的庞大势力。还有的学者就明代宗室、勋贵、宦官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影响作了深入的考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关于清代地主阶级问题的研究,学者们主要考察了地主阶级的基本情况及其内部结构和变动。不少学者认为,清代身份性地主的影响在不断缩小,而庶民地主大量增加,在地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这是地主经济充分发展的一个标志。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在庶民地主中兴起了经营地主,他们雇工经营,引起了农村阶级关系的新变动。此外,因清朝宗族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宗族地主,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研究对象。

对农民的研究,也是明清社会各阶层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关于明代的农民,学者们首先关注了明初的自耕农。不少学者认为,明前期自耕农在户数和占有土地数的比例上,较前代末叶大量增加,其原因是经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贵族官宦等世家大族遭到猛烈的扫荡,社会上出现大量的无主土地,新王朝的统治者又采取了鼓励垦荒、推迟起科等政策,使流离的劳动人手和土地重新结合起来。自耕农除担负国家赋税外,不受地主沉重的地租剥削,生产积极性较高,这也是明王朝前期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学者们对由农民派生出来的明中叶的“流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明中叶的流民同普通农民已经有了质的差异,大量流民的出现是“一场来势凶猛的原始积累过程”。大部分学者则持不同的看法,认为“明代的流民问题是由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引起的。它的出现,是封建统治走向危机的征兆,而不是资本主义来临的曙光”。第三,研究者还考察了明代农民社会地位的问题。多数人认为由于明代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晚期,农民的社会地位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还就明代农民生活状况、内部分化等相关问题作了具体分析。

关于清代农民的研究,学者们对佃农和雇工的问题争议较大。尽管大部分研究者都认可佃农经营的独立性发展导致佃农经济也随之增强的看法,并认为这种发展有利于发挥地主制经济所蕴有的力量;但在具体讨论佃农和雇工的地位问题上,产生了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佃农没有人身自由,地位等同于农奴;另一种意见认为,佃农有迁徙、佃田和退田的自由,在法律上处于良人的地位,与地主平等。受雇于庶民地主的雇工人,也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良人身份。

关于明清商人的研究,史学界除了对一般的商人以及盐商、皇商等特殊商人进行探讨外,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对区域性商帮的研究进展显著。如对明清时期势力强大、影响深远的徽州商帮的研究进展十分突出。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著名学者傅衣凌先生发表《明代徽商考》,日本学者藤井宏发表《新安商人研究》,从此揭开了徽商研究的序幕。80年代以来,诸如叶显恩、张海鹏、王廷元、王世华、范金民、唐力行、刘淼、王振忠、周晓光、李琳琦、王磊、陈学文等学者出版徽商研究方面的专著达十余部。尤以张海鹏、王廷元主编的《徽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最为突出。该著对徽商的形成、发展与衰落、活动和经营范围、资本出路、商业观念与道德以及徽商同封建势力和徽州文化的关系等作了全面的论述,是迄今为止有关徽商研究的标志性著作。类似的区域商帮研究专著还有,张海鹏、张海瀛主编的《中国十大商帮》(黄山书社1993年)、张正明的《晋商兴衰史》(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李刚的《陕西商帮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等

明代都司卫所与地方史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明代相当一部分卫所具有“实土”性质,这是学界把卫所的研究与地方史地结合起来考察的前提,通过对地方卫所沿革、组织形式、职能和它对于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影响的研究来认识地方社会,在明代卫所的研究中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沿边、沿海都司卫所相比内地而言具有更加鲜明的地理特征,它们的沿革演变直接反映出明代的边防建设、民族政策,甚至国家综合实力的升降。在内地,都司卫所虽然与州县相错,然而它们分别属于相对独立的两个管理系统,各个卫所都有自己的土地和人口,对于研究明代制度、社会经济乃至清前期地方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州县赋役制度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卫所的因素在明清地方史的研究中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都司卫所地方史研究综述 学界很早就注意到明代卫所治土辖民的特征,并依据其田土分布特点将之区分为“实土卫所”和“非实土卫所”[1]。在此基础上,顾诚先生提出明代疆土是由两大行政和军事系统管理的观点[2]。而周振鹤先生、郭红等人则先后提出、发展和完善了“军管型政区”的概念[3]。以上看法的提出无不基于明代都司卫所在边疆地区尤其是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不仅承担着边防职能,而且在这种组织方式下管理地方,具有某些行政区划的特征。也正是因为明代都司卫所的这种地理特征,使得它在明代乃至清代地方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试图从地方史的角度对相关卫所及其变迁的研究作一次初步的爬梳。兹以辽东、西北、西南、沿海、内地为序分别叙述之。 一、东北卫所与地方史研究 辽东地区最先受到学界的关注。对于都司卫所沿革的研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次形成一个热潮,体现在学界对辽东问题的关注上,这与当时的政治形势与学术态势有关。“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地区的形势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而明清嬗替,满洲兴起的历史在此前的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已经融入当时的民族主义背景,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激起了学界对东北史地研究的热情。还有,以孟森等人为代表的学者对东北史地和满洲开国史的研究也为这一时期继续研究东北史地积淀了深厚的学术资源。这样,人们对明代卫所研究的视域最早聚焦在东北地区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早期研究辽东地区卫所的主要都集中在卫所以及都司的沿革考释上。张维华的《明辽东“卫”、“都卫”、“都司”建制年代考略》(《禹贡》1934年4月,1卷4期)和《明代辽东卫所建制考略》(《禹贡》1934年6月,1卷7期)、李晋华《明代辽东卫所归附及卫所都司建制沿革》(《禹贡》1934年9月,2卷2期)、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努尔干都司考》(《燕京学报》1947年12月第3期)是较早的专篇论文。 建国以来研究辽东地区的都司卫所的研究不但深化,一方面继续考据卫所的基本沿革情况,另一方面更加侧重于卫所制度的综合研究。同时,注意民族关系,注意把明、女真、朝鲜三边的关系联合起来考察,把制度史与社会史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继续从沿革地理的角度研究辽东地区的卫所,如杨旸《明代亦儿古里卫的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 1期),杨旸、吕昆《明政府对乌苏里江流域及东海滨地区的卫所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1期),陈福林、杨旸《明朝对葛林卫的管辖》(《吉林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徐建竹《明代建州卫新考》(《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和《论建州左卫的建立与变迁》(《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1期),杨旸、傅朗云《明代松花江流域卫所设置考略》(《求是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3年1期),李鸿彬《简论三万卫》(《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等。徐桂荣、刘正堃《明代辽东都司诸卫辖所考》(《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一文考证出辽东军卫未必辖制5个所,推翻了明代一卫辖五所的一般说法。张世尊《明初辽东二十五卫建置考释》(《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第2期)对辽东二十五卫的建置作了详细地考证。研究辽东地区军屯、军户等与卫所制度相关的论著逐渐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一、发展概述 新批评(TheNewCriticism )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 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新批评20 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大致讲,新批评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英国的T. S.艾略特、I. A.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以及美国的约翰?克罗?兰瑟姆和艾伦?泰特等人,开始提出一些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并付诸实践。30年代和 40 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认同并支持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人大量增加,新批评的观点迅速扩展,直接影响到文学期刊、大学教学和课程设置。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五人外,还有R. P.布莱克默、科林斯?布鲁克斯、雷内?韦勒克和W. K.韦姆萨特等。第三个阶段从40 年代末延续到50 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新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制度化的批评模式,失去了“革命的”气息,批评家的著作大多阐述新批评的原则而缺乏创新。到50 年代末,新批评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学教学中仍被应用,但许多人认为它已经过时,开始以新的理论观念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 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目的都是探讨独特的文学性所在,都否认后期浪漫主义诗学中“软弱的”精神性,一味主张经验主义阅读方式。但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又有许多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性。布鲁克斯把新批评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把文学批评从渊源研究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社会背景、思想史、政治和社会效果,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纯文学批评,只集中注意文学客体本身;(2)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不考虑作者的思想或读者的反应;(3)主张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学理论,不赞成形式和内容划分的二元论观念,强调探讨作品中词语与整个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每个词对独特的语境都有

第九章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第九章二十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历史文化背景 二、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概况 20世纪的西方文学就纵的走向看可以大体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学,另一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这两条线大致平行,但有时交叉。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20世纪世界文学具有广泛的影响,但比较而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于20世纪世界文学的影响显然更大,而且更深刻。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由来和实质 一般来说,现代主义是指迄今为止的所有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思潮流派。20世纪以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规范的现代主义,也被称作正宗的现代主义,主要流派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象派、意识流小说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的文学流派有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两者在哲学、审美观念和表现技巧方面有明显的分歧。 (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及其基本特征 两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促使人类不能不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命运。 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冷酷关系,也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深重的危机感。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一日千里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已经熟悉了的世界变得愈来愈陌生,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非理性主义思潮。从文化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想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萨特的存在哲学,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和悲观主义色彩。 西方文学史来看,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现代主义作家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抛弃了传统文学对客观真实性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挖掘和分析,从而形成了整个文学“向内转”的趋势。

明清史研究综述只是分享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2008-11-11冯尔康《明清史》2008年第3期点击: 698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冯尔康 《明清史》2008年第3期 摘要:当前的清史研究改变了其在断代史研究中的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清史研究资料之丰富为其他断代史所不可企及,需要充分地、高水准地利用。清史研究仍须努力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以便走得好一些。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工程,其参与者需有“诚惶诚恐”的写作态度,力求避免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满汉民族矛盾贯穿有清一代,纂修《清史》似宜给予特别关注,而不能刻意回避。 关键词:断代史/清史/意识形态/满汉关系 我对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及当前纂修《清史》值得注意的问题,近年来已撰写过《清史研究与政治》[1]和《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2]两文,如今再次进行简单地回顾,主要谈五点感想,不知当否,敬请清史研究同仁指教。 一、在断代史研究中清史研究改变了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清朝灭亡至今不到百年,在此以前,有清朝官修的专题式本朝史,这当然是属于传统的史学编纂类史书,而不是近代意义的史学著述;到了清朝末年,出现了体制外的民间对清史的局部研讨,而真正近代意义的清史研究,是在清朝灭亡之后。这种研究的起步,比起其他断代史,来得晚一些,特别是原始资料的整理方面,不同于清代以前的历代历史——史料整理早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所以清史的研究,无疑处于后进状态。我在20世纪50年代读大学本科时,喜爱隋唐史,获知隋唐史研究有陈寅恪、岑仲勉和唐长孺等大家,且陈氏、岑氏著述流传广,容易找到。及至五六十年代之际上研究生班,攻读中国古代史之明清史方向,发现明史方面有傅衣凌、吴晗、黄云眉、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教学大纲 (20th-Century West Literature) (供四年制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级试用) 课程编号:11291390 总学时数:32 学分数:2开课单位:文学院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四年制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后继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发展的概况,了解世界现当代文学在内容上的变化及文学手段的革新。重点讲授现代主义文学重要思潮、流派、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 法去分析、评价复杂的文学现象。扩展知识面,开拓视野。同时总结借鉴西方文 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好的探索民族文学发展道路。学习本课程,还能适应中学 文科教学的需求,并能为从事一定的文化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自学。 本课程为学期课程,考核形式为考查。 大纲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 一、学习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学基本方法和要求 三、教材和教学参考文献的介绍和使用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充分认识本课程学习的重 要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一章二十世纪西方社会概况和文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二十世纪西方社会概况 1、资本主义的的高速发展与世界工场的形成 2、世界两次大战对人类传统价值观的剧烈冲击 3、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矛盾 第二节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发展概况 1、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基本特征 2、二十世纪西方三大文学主潮之间的联系及影响

3、二十世纪文学与十九世纪文学的基本关系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社会概貌,外国文学多元发展的局面。重点了解三大文学思潮之间的联系,现代主义文学基本特征及世界性影响。 第二章二十世纪社会主义文学 第一节二十世纪俄苏文学与社会主义文学概述, 1、俄罗斯文学创新和争夺话语权时期 2、白银时代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红色三十年代文学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变调 2、高尔基的文学创作 3、肖洛霍夫的文学创作 4、“解冻文学”、“回归文学”、“战壕真实”派文学 第三节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作家作品。重点掌握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中与阶级意识和人道主义的复杂关系,掌握社会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性上互相渗透的特征。 第三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1、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2、德国现实主义及托马斯〃曼、雷马克、布莱希特等人的创作 3、美国现实主义及欧〃亨利、斯坦贝克、索尔〃贝娄、塞林格等人的创作第二节罗曼〃罗兰 1、生平与创作 2、《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人物形象 3、长河小说的特征 第三节海明威与《老人与海》 1、《老人与海》与美国精神 2、作品的象征意蕴 3、“迷惘的一代” 4、冰山原则,语言的“电报体”风格 教学要求: 一般性了解二十世纪西方现实主义重要作家和作品创作。现实了解现实主义

文献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是"一种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关特 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情报的基础上,简明的类述其中的最重要部分,并标引出处的情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综述一篇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多得多。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 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 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深度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文献综述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献综述进行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文献综述反映内容深度的不同即信息含量的不同划分按照文献综述信息含量的不同,可将文献综述分为叙述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和专题研究报告三类。

叙述性综述是围绕某一问题或专题,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和综合,并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对有关的理论、观点、数据、方法、发展概况等作综合、客观的描述的信息分析产品。叙述性综述最主要特点是客观,即必须客观地介绍和描述原始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和方法。一般不提出撰写者的评论、褒贬,只是系统地罗列。叙述性综述的特点使得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花费较少的精力了解到本学科、专业或课题中的各种观点、方法、理论、数据,把握全局,获取资料。 评论性综述是在对某一问题或专题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从纵向或横向上作对比、分析和评论,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明确取舍的一种信息分析报告。评论性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分析和评价,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分析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在综述各种观点、理论或方法的同时,还要对每种意见、每类数据、每种技术做出分析和评价,表明撰写者自己的看法,提出最终的评论结果。可以启发思路,引导读者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专题研究报告是就某一专题,一般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趋势预测。"是一种现实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情报分析研究成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预测性,它在对各类事实或数据、理论分别介绍描述后,进行论证、预测的推演,最后提出对今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预测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对于科研部门确定研究重点和学科发展方向,领导部门制定各项决策,有效实施管理起着参考和依据的作用。这一类综述主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_陈时龙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 陈时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 100732) 2007年的明史研究,在通俗历史读物的催动下,一时竟成“显学”。明史研究者在各个具体领域内默默耕耘,成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明史研究专著约102部,论文约989篇。以下仅就笔者阅读所及,分而述之。不周之处,敬请同行谅解。 一、著 作 政治史方面,胡吉勋《大礼议与明廷人事变局》(社科文献出版社)考察了嘉靖三年左顺门哭谏群臣的遭遇,进而检讨了大礼议之后的人事巨变对明代中后期政治伦理转向的影响。军事史方面,张金奎《明代卫所军户研究》(线装书局)逐一考察了明代军户的来源、形成、饷粮、组织管理、职业选择、后勤保障等问题。法制史方面,丁玉翠《明代监察官职务犯罪研究:以明实录为基本史料的考察》(中国法制出版社)对明代监察官职务犯罪的立法、刑责、裁量等问题作了阐述。范金民《明清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南京大学出版社)对商会产生以前及之后的商事纠纷、商业诉讼以及商人对当官应值的额外负担的诉讼、商帮之间的商事纠纷及诉讼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在社会史方面,周致元《明代荒政文献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在概述明代以前及明代的荒政文献之余,对明代的救荒思想、备荒及救荒制度进行了探讨。另外,社会史方面的著作还有张小也《官、民与法:明清国家与基层社会》(中华书局)、李长森《明清时期澳门土生族群的形成发展与变迁》(中华书局)、王美英《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风俗与社会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思想文化史方面著作较多,有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明清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商传《明代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傅小凡《李贽哲学思想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马晓英《出位之思:明儒颜钧的民间化思想与实践》(宁夏人民出版社)、邱春林《会通中西:晚明实学家王徵的设计与思想》(重庆大学出版社)、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龚笃清《明代科举图鉴》(岳麓书社)等。民族关系方面,有伍莉《明清时期云南藏缅语诸族关系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宗教史方面,有何孝荣《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梅莉《明清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外关系方面,有李庆新《明代海外贸易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景莲《明清澳门涉外司法审判制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历史地理方面,有郭红、靳润成《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人物研究方面,有吴建华《明代经世儒臣丘》( 广东人民出版社)。资料整理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明清档案卷(明22008年第6中国史研究动态期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可行性研究简介 可行性研究一词源于英语feasibility study,字义就是行得通,有可能成功的意思。自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使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可行性研究这种仅限于经济评价的报告在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建设项目开发程序的一个环节。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工业项目决策前的活动,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就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对于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内外协作配套关系较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期较长,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对早期就应淘汰的项目做无效研究,一般将可行性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有时也叫详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决策四个阶段。机会研究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就不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同样,如果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可行,则不必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项目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总的说来,可行性研究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有着以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项目建设立项的依据,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筹资的依据,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作为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作为本工程建设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作为项目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依据,作为核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作为企业安排项目计划与实施的依据。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就是美国,通过采用这套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流域地区良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二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开发新产品,减少投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进行预测、分析、论证。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迅速成为投资决策前的一个普遍工作阶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或援助项目中迅速推广。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就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与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就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

20世纪前期文学—第一节 概述

20世纪前期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主要内容:一、历史背景简介二、文学发展状况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历史背景简介 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充满着战争与革命、压迫与反抗,交织着死亡与新生的时代。欧美各帝国主义经济的垄断和殖民扩张政策,导致了各国内部及外部矛盾的尖锐,一时间,战争频发。帝国主义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之时,也冲击了欧洲传统的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意识形态领域: 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社会哲学思潮异常活跃,除了上一世纪流传下来的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影响较大的还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海德格尔、萨特、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索绪尔、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等。 二、文学发展状况 (一)20世纪前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持续发展,但已不同于19世纪; (二)在苏联诞生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文学; (三)现代主义文学诞生。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①除了继续揭露垄断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之外,战争文学或反法西斯文学成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题材; ②在表现人与社会关系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开掘; ③在技巧上力求创新,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模式在新时期得到了更新,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两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的实力大为削弱,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也随之消失。这时期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出较为浓重的传统色彩。 代表作家:乔治·肖伯纳、约翰·高尔斯华绥、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格林、莱辛等。 约翰·高尔斯华绥:1932年,高尔斯华绥“因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赛特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福赛特家族”系列小说:《福赛特世家》三部曲;《现代喜剧》三部曲;《尾声》三部曲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异域风情 成名作《人性的枷锁》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描绘了主人公菲利普从残疾孤儿到成人的经历,表明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态度;《月亮和六便士》(1919)《刀锋》(1944)毛姆的文学创作具有浓厚的异域风情,他一生旅行的足迹遍布印度、缅甸、马来西亚、中国、南太平洋的英属和法属岛屿,俄国和南美洲也留下了他的身影。长篇小说《彩色面纱》以中国为背景,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记述了他的中国之旅。 德语现实主义文学: 以人道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选择典型事件,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反法西斯内容和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当时的两大主题。代表作家:托马斯·曼、亨利希·曼、雷马克、斯蒂芬·茨威格、君特·格拉斯、布莱希特亨利希·曼:《帝国三部曲》:《臣仆》、《穷人》和《首脑》 《臣仆》是作者最优秀的讽刺长篇小说,它描写主人公狄德利希·赫斯林在首都获博士学位后,回到家乡。为了追求金钱和权势,他耍弄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的伎俩,不惜使自己“变成坏蛋”,这部小说描绘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资产阶级一副既卑鄙可笑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DOC)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安徽师大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七)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明清两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有关明清史的研究,是史学界最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近百年来,特别是建国50多年以来,在明清史研究的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明清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民族、宗教、中外关系、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因限于篇幅,兹将其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概况,分述于下。 一、关于明史与清史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 明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先后传12代,历太祖、建文帝、太宗(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泰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毅宗)16帝,共计276年。学术界将这一段历史大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4世纪60年代到15世纪30年代。该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主义专制制度高度发展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和巩固明朝统治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废行中书省,改设十三布政司,分设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掌地方民政、刑法和军事;废中书省及丞相,设置直属皇帝的六部;设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分掌司法、监察大权;分兵权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在民间实行里甲制、关津制等,严格户籍管理;制定《大明律》,从法律上保障封建统治秩序;亲自颁写《大诰》,并先后制造了“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南北榜案”以及文字狱,以打击功臣与豪强;分封诸子为藩王,分镇各地,以巩固朱氏的统治等。这些措施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达到了空前强化的程度。与此同时,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如解放匠户、奴婢,迁徙农民,鼓励垦荒,实行屯田,承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等。这些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地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在北平起兵,通过三年战争夺取了皇位。朱棣在位期间,成功地削除了明初的藩王势力,并通过设置内阁,任用宦官,设立东厂等,继续强化君主专制。他为了安定北方边陲,曾多次亲征,并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他还改变明初的闭关政策,多次派郑和等使臣出使海外诸国。经过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的努力,到了洪熙、宣德时,明朝的统治呈现出稳定和繁荣的局面,史称“仁宣之治”。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教学计划

英语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教学安排 (2009—2010) 课程名称:《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课型: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课 课时:2学时×18(周)= 36学时 教学对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及对此课程感兴趣的其他学生 主要教材: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2004) by Raman Selden 任课教师:肖庆华 教学目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是西方百年社会嬗变的一种反映。研究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学到二十世纪西方批评理论的概貌和基本知 识,而且可以提高理论修养,扩充知识,开阔视野。(文论涉及哲学, 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文学,艺术,文学史和历史等多种 人文社会学科,学了文论,可以熟悉多学科的知识。)此外,还可以 帮助研究生掌握审美标准,提高审美力,及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分析和 评论。 教学要求:1.熟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相关术语和理论,同时注意学科领域的广泛阅读并弥补自己知识结构的欠缺,为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打 好理论基础。 2.学生须参加课堂教学活动,至少3-4次小组讨论并作主题发言。 3.学生须阅读有关书目不少于5本,并撰写学期学习综合报告(期末作为课程论文交)。 教学计划:总教学次数18次 1.学生主题讨论报告2次; 2.学生汇报学习及读书体会1次。

3.自主学习1次(第18周) 考核办法:1.学生平时参加课堂学习,占20%。 2.学习过程中撰写2篇论文,占45%。 3.课程论文(3000-5000字),占35%。 4.无笔试。 教学内容安排: 周次节次主要内容主讲人 第1周1--2 An Introduction Xiao Qinghua 第2周1--2 New Critic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3周1--2 New Critic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4周1—2 Structural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5周1—2 Structural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6周1—2 Reader Critic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7周1—2 Reader Critic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8周1—2 Deconstruction Part I Xiao Qinghua 第9周1—2 Deconstruction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0周1—2 Feminist Criticism Part I Xiao Qinghua 第11周1---2 Feminist Criticism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2周1—2 New Historcism Part I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3周1—2 Post-Colonial Studies Part I Xiao Qinghua 第14周1—2 Post-Colonial Studies Part Ⅱ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5周1—2 Cultural studies Part I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6周1—2 Presentation Discussion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7周1—2 Presentation Discussion Students Xiao Qinghua 第18周1—2 Self-access learning Students Preparing Term Paper References Suggested 英文部分: Abrams, M. 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5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81. Adams, Hazard ed.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1992. Best, Steven, and Douglas Kellner, Postmodern Theory.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1.

外国文学-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九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一、历史文化背景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苏联的出现; ★20、3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的经济危机;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促成了20世纪文化观念的急速变化。 ★哲学流派非常活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另外,文艺批评新流派如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等所尊奉的思想观念也造成了广泛影响。 二、基本特征 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 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 三、发展概况 1、英国: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高尔斯华绥:(1867—1933)代表作长河小说《福尔赛世家》(1932) 萧伯纳:(1856—1950)英国最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代表作《巴巴拉少校》(1925) 戈尔丁:(1911—1993)“寓言编撰家”,代表作《蝇王》(1983) 20世纪上半叶最有创作个性也最有争议的作家:劳伦斯(1885—1930) 跨越两个世纪:康德拉(1857—1924):“航海小说” 毛姆(1878—1965):《人生的枷锁》“英国的漠泊桑” 福斯特(1879—1970):《小说面面观》 讽刺小说:乔治·奥维尔《一九八四》 赫胥黎《奇妙的新世界》 20世纪下半叶新一代作家:格林、艾米斯、戈尔丁 2、法国: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1915 法郎士:《诸神渴了》1921 马丁·杜伽尔:长河小说《蒂博一家》1937 安德烈·纪德:《伪币制造者》1947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心理现实主义大师《蝮蛇结》1952 20世纪下半叶:玛格丽特·杜拉斯:《琴声如诉》、《情人》

明史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明清史2017.10 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代的中国已处于传统社会的后期,新旧杂陈, 同期的欧洲正快速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明代史 的研究,涉及这一时期的各个领域,又直接受不同研 究者的视角、理论和方法的影响。粗略统计,本年 度明史研究的专著约50余种,论文超过500篇。总 体而论,明史研究者能立足各自的研究领域,求创 新寻融通,既关注社会热点又有所坚守,成果丰 硕。为评述的方便,笔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和关注 点,对论著略加分类。限于学识和篇幅,难免遗珠弃 璧,请同仁批评。 一、热点:“一带一路”与中外关系史。1.“一带一 路”成为研究新热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不过三年 时间,研究热潮已席卷全国,各类研讨会密集举办, 一些期刊还开设了相应的专栏。《新疆师范大学学 报》设有“丝绸学研究·丝路文化”专题,其中万明 《明代中国国际秩序的演绎》(第5期)认为,明初从 农耕大国向海洋大国的走势和郑和七下西洋形成 的国际秩序,全面贯通了古代陆海丝绸之路,建立 了新的国际秩序。《暨南学报》第4期设“国际政治与 历史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专题,其中万明《乡国之 间:明代海外政策与海外移民的类型》认为,洪武朝 开启了国家主导的国际移民类型。刘迎胜《丝绸之 路的缘起与中国视角》(《江海学刊》第2期)分析了15世纪欧洲崛起时内含的中国因素和明清中国在应对世界大变局中的教训。晁中辰《明永乐帝为柯 枝封山考——以〈明史·柯枝传〉为中心》(《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认为明朝永乐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新阶段。 狭义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陈支平《福建客家的从商性格与连城海丝之路》(《历史教学》第2期下半月刊)从闽西客家人的基本生态入手,认为从商习俗扩大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视野。涂丹与刁培俊《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古代文明》第4期)、汤开建《明清时期外来植物引入澳门考》(《中国农史》第5期)、陈春晓《宋元明时期波斯绿松石入华考》(《北京大学学报》第1期)等研究了丝路经济带上的香药、茶叶、植物、绿松石等物资往来。赵世瑜、杜洪涛《重观东江:明清易代时期的北方军人与海上贸易》(《中国史研究》第3期)认为东江贸易实际是16—17世纪东亚贸易,乃至全球贸易史的重要组成。张海英《14—18世纪中朝民间贸易与商人》(《社会科学》第3期)认为民间商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中朝两国的政策许可,往来开展商贸活动。 2.“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外关系史。广义的丝绸之路是“以中国为根本的古代东西交通的各条通道”(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近年,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南海争端,明史研究中的郑和下西洋、东亚局势、西学东渐、西方殖民者东来等成为热点。 刘晓东、年旭《禁倭与申交:明太祖对日交涉目的探析——以洪武初年的对外诏书为中心》(《外国问题研究》第1期)认为,明初对日交涉围绕“禁倭”与 2016年明史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彭勇 【作者简介】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100081)。 【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2017.4.13~20 【动态与综述】 · ·68

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方法简论

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方法简论 所谓“文论”,指的是“批评理论”、“理论”、“话语理论”以及现在广义上所说的文化理论。简单地说,“文论”就是关于文字(包括各种符号)和文本(包括社会文本)的理论。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冲击下,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实践的推动下,20世纪西方文论有继承、深化和改革的特点,但更重要的是创新、反叛和革命。20世纪是一个批评的世纪,是批评家走向自觉的世纪,是文学批评走向独立的世纪。法国当代文学批评家让—伊卡·塔迪埃在《20世纪的文学批评》一书中说:“在20世纪,文学批评首次试图与作为其分析对象的文学作品平分秋色。”研究20世纪西方文论,首先要抓住它的特点。美国批评家乔纳森·卡勒把当代理论归纳为“跨学科的”、“分析和思辨的”、“对常识采取批判态度的”和“内省性的”四个特点。其次,要注意文论的异质性和文学批评的转向,弄清文论发展的脉络。各种理论粉墨登场,既相异又互补。文学批评的转向往往以“跨越文化”的方式进行,新批评侧重于语义学,文学结构主义则整合人类学、语言学等更多学科,现象学和阐释学却同时是哲学的演绎,接受美学又联系到阅读心理学,它们都对传统批评的基础和设想进行空前的批判。第三,用文论进行文学研究时,需要有方法论的指导。方法的两级否定性、方法的层次性、方法的互补性,这些方法论中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文学批

评同时是哲学的应用模式,文学批评同时又是文学理论。最后,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分为外在方法和内在方法;前者有精神分析批评、读者反应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比较文学批评等,后者有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原型批评、文体学批评等。此外,文学批评也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如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信息论方法等。 一、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脉络 我们通常把20世纪西方文论概括为“两大主潮”、“两次转移”、“两种转向”。文论中的“两大主潮”就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次转移”指的是文论研究经历从重点研究作者到重点研究文本的转移和从重点研究文本到重点研究读者反应和接受的转移。“两种转向”指“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这是文论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从历史渊源来看,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原型。前者对理性逻辑的推崇和对归纳——演绎方法的倡导体现了科学主义精神;后者的灵感说和迷狂说带有非理性的神秘主义色彩,影响了人本主义思潮。20世纪西方文论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哲学上的经验主义批判和逻辑实证主义相关,其代表性文论流派主要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叙事学等。人本主义文论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19世纪叔本华、尼采所开创的带有浓厚非理性色彩的唯意志主义美学。受其影响,20世纪西方文论形成一股蔚为大观的人本

科研文献综述正文范例

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全面 《文献综述》写作规范(试行) 一、写作文献综述的总体要求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法学院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确定后,除传统研究论文写作形式外,可以围绕毕业论文选题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提交研究成果代替传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论文)的答辩稿和终稿应当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和参考文献、致谢词等几部分,各部分的排版格式与法学院规定的普通论文排版格式一样,正文字数8000字以上。 二、文献综述的正文结构内容 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研究动态、研究进展、发展方向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体和总结。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即立题依据和综述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引言不宜过长,文句要简练、重点突出。 主体部分。文献综述的主体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是对全文主题的简明扼要的总结,包括对学术界的研究现状进行必要的评述,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的论文标题一般采用“主题词+文献研究综述”或“主题词+理论研究综述”等形式命题。

第一章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概况

第一章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概况 一、西方文化、文学思想、作品影响下的现代文学出现 1、语言(文言文→白话文) 2、文学观念(文心载道→反映现实) 3、文体(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二、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期: 1、1917——1927年五四文学 2、1927——1937年三十年代文学:革命(左翼)文学、民族主义文学、自由主义文学。 3、1937——1947 年四十年代文学:抗战(国防文学) 4、1949——1966年社会主义文学:红色文学(理想激情) 5、1966——1977年文革文学:八个“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夜袭白虎山》《红色娘子军》等) 6、1977——1989年重新接受西方文化的文学 7、1989——当下 篇目一:《阿Q正传》鲁迅 一、情节内容: 1、交代阿Q的经历,刻画性格特征。(1——3) 2、叙述经历,刻画性格特征。(4——7) 3、高潮(8——9)结束。 二、阿Q的典型形象:一个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落后农民形象。 1、典型环境:未庄。 2、句子的分析: (1)“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至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表现了阿Q的妄自尊大,一厢情愿的自尊,其实是一种愚昧保守)(P29) (2)“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乡下人呵,他们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未庄的落后封闭)(P29) (3)“你还不配…”(表现了阿Q讳疾忌医,是一个不敢面对现实的人)(P30) (4)“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刺刺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就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辣辣,—心满意足的得胜躺下了”。(表现阿Q的自轻自贱、自欺欺人)(P31)(5)“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男人……便从后面掷一块小石头”。(封建礼教思想的圣贤地位)(P35) (6)“这小D,是一个穷小子,又瘦又乏……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典型环境:冷漠、麻木、残酷)(P37) (7)P39写阿Q偷萝卜、拧女人大腿(狡猾、刁钻、无赖) (8)P40“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人民对革命的不了解,以至于深恶痛绝,革命的宣传不彻底) (9)P44“造反?有趣,………………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革命狂想曲:对革命表示欢迎。但民众普遍以为革命乃旧式革命,旧式革命:占地称王,成为一个有钱有权有势的统治阶级) (10)P51“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的悲剧(悲喜剧),,名族和文化的悲剧(奴性)) 鲁迅对阿Q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艺术特征:1、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内涵丰富的典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