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想笔记本电脑Notting产品质量标准

联想笔记本电脑Notting产品质量标准

联想笔记本电脑Notting产品质量标准
联想笔记本电脑Notting产品质量标准

联想笔记本电脑Notting产品质量标准

V1.0

更改记录

目录

2、主要部件

3、整机

4、试验方法

5、软件

6、附件-不合格分级标准

1、围

本标准适用于联想C430产品。

2、主要部件

2.1 存

支持DDRII 533/667 SO-DIMM;

Two DDRII SODIMM slots

最大支持2GB DDRII SO-DIMM;

2.2 LCD

LCD残影(关机时,背光灯熄灭后,画面仍停留在屏幕时造成的影像残留)停留时间15s(一般使用状况)。

经过20000次的Power On/Off(2s on/2s off)后亮度大于初始值的50%(中心区域5寸方块)全白画面下,色度均匀度为x=317±30、y=354±30

无不显示、背光管不亮、显示暗、闪烁等异常现象,画面显示正常无亮线、暗线、白斑

按照以下方式,LCD屏应均无水波纹和牛顿环

1>正常敲击键盘(正常敲击力量80g)及其它正常使用状况下LCD屏表面不得有任何因LCD

前后背盖部结构与LCD 屏背板之间机构干涉引起任何程度的泛白或顶白及水波纹现象。

2>沿LCD模组上边框中间部位以正常方式开合LCD模组显示画面不允许任何地方出现水波

纹; (正常方式为左手或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扶住LCD模组上左(距边缘5CM处)、

中、右(距边缘5CM处)任意一处,以平均1Cycle/2秒的频率开合LCD模组,开合角度

60~120度之间);

将LCD模组打开至120~150度位置,沿上边框左、中、右非显示区域任意一点轻微(0.5KG 的力)拨一下LCD模组,在LCD模组颤动过程中不允许有水波纹现象。

在各单色画面时,颜色应正常,均匀,无偏色。在16色彩条画面时,各彩条颜色正常,分界线清晰,无模糊、扩散等异常现象

开机后LCD四边靠近Bezel处无亮边、漏光

关机后LCD四边靠近Bezel处不露金属边

操作时温度0℃到50℃

操作时湿度20%~90%

储存时温度-20℃到60℃

储存时湿度5%~90%

MTBF >10,000POH

Panel经过10000小时后亮度大于初始值的50%,需提供厂商的MTBF报告和广达SDA

的测试报告

尺寸:128.0mm x 12.7mm x 126.1 mm(W*H*D)(不含Bezel),工差0.2如图1:

图1 光驱尺寸规格示例

(参考Toshiba SD-C2612-10E)

前面板必需件

弹出按键(高度符合0~0.5mm),

紧急弹出针孔(直径:1.2mm~2.0mm,深度:<15mm)

电源开/忙 LED指示灯

图2 紧急弹出插孔规

后面板

IDE接口连接器(50 Pins)如图3所示。

图3 后面板(包括IDE连接口)尺寸规

图4 IDE接口示

IDE接口连接器推荐使用:JAE KX14-50KLD 系列或者与之相兼容重量

DVD< 200g Combo<250g

安装

可以水平和垂直安装,安装角度左右5度正常工作;

托盘式(tray)或者Slot式取放光盘;

外表面能够承受0.2mm的变形;

上顶盖承受压力如图5所示;

下底盖全区域承受压力最大2N。

图5 顶盖承受压力限制围示意弹出距离

最小10mm(相对与光驱本体)

性能要求

兼容盘片标准参照技术规格书

兼容数据容量

CD-ROM :2048 bytes/block (Mode-1 and Mode-2 Form-1)

:2324 bytes/block (Mode-2 Form-2)

:2336 bytes/block (Mode-2)

DVD-ROM :2048 bytes/block

DVD-RAM :2048 bytes/block(硬体光头)

兼容CD/DVD盘片尺寸:

120mm和80mm

读盘能力:

最小标准最大刮伤mm 0.8 1.0

中断(Interruption) mm 0.8 1.0

黑点mm 0.8 1.0

指纹um 65 75

垂直偏差mm 0.8 1.0

最小标准最大刮伤mm 0.8 1.0

黑点mm 0.8 1.0

指纹um 65 75

垂直偏差mm 0.8 1.0

Unbalance g-mm 3vi 5vii

DVD-ROM读盘能力:

黑点mm 0.3 0.5

垂直偏差mm 0.6 0.8

音频接口

采样频率:44.1 kHz

量化:16-bit

声道:2

输出级别:0.75±0.1 Vrms (在47KΩ)

频响:±3.0 dB (20Hz~20KHz, 在47KΩ)

信噪比:> 80 dB (f=1KHz, A-weighted)

失真:< 0.05% (f=1KHz, 低通滤波器 20KHz)

声道间隔:> 65 dB (f=1KHz, A-weighted)

v:The manner about Unbalance disc is possible to be varied from target system.

Vi:Should be capable to read at maximum rotational speed. [Test Disc: ABEX TCDR-779] vii:To read as reduced rotational speed is acceptable. [Test Disc: ABEX TCDR-778]

软硬件兼容性要求

软件兼容性

光驱在MS-DOS,MS Windows 9x、2000、WindowsXP、Linux等联想常用的标准软件各种操作系统下应能够正常工作。

硬件兼容性

光驱应能够与如下Chipset兼容:Intel的ICH(82801AA)、ICH2(82801BA)、ICH4(82801DB)、ICH5(82801EB),ICH6 ,ICH7 VIA的VT82C686B,SIS的XP4 HT7961或SIS 961;以及在光驱发布时,已经更新的Chipset。

电性能特性

电源供应

电压:DC +5V ±5%

波动:100mVp-p Max, 1 KHz ~ 1 MHz

待机mA 平均40 80

CD-ROM 空闲mA 平均500 600

CD-ROM 连续读取mA 平均700 800

CD-ROM 访问

mA 平均800 900

(100%忙随机访问)

DVD-ROM 空闲mA 平均600 700

DVD-ROM 连续读取mA 平均700 800

DVD-ROM 访问

mA 平均800 900

(100%忙随机访问)

启动mA 峰值1400 1500

弹出mA 峰值1400 1500

刻录mA 峰值1200 1300

接口

ATAPI 接口

兼容ATA/ATAPI-5

连接器(connector)

集成50 Pin 连接器(尺寸规格标准参考1.3)

可用的主连接器

JAE KX14-50KLD 系列或者与之兼容

可靠性要求

误码率

DVD < 10-15(hard read error)

CD Mode-1(ECC on) < 10-12(hard read error)

CD Mode-2(ECC off) < 10-9(soft read error)

寻道错误率< 10-6(默认允许10次重试)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60,000 POH(10%duty cycle,寻道和读取)

平均修复时间(MTTR)< 30分钟

托盘装载/弹出次数> 10,000次

连接器插拔次数> 500次(针对光驱可抽换)

致动机构> 3 x 106随机访问

电源加电/断电循环次数> 2,000次

Firmware重写次数> 2,000次

环境适应性要求

温度

工作:5℃~50℃(在顶盖中心最高60℃,托盘底部中心最高50℃)

存储:-20℃~60℃

运输:-40℃~60℃

温度梯度

工作:15℃/小时(max)

存储:20℃/小时(max)

运输:20℃/小时(max)

湿度

工作:8%~80% RH

存储:5%~90% RH

运输:5%~95% RH

海拔

工作:0~3000米

非工作:0~12000米

振动

工作:0.25 G o-p(正弦波,5~500Hz,1 Oct/分钟,no hard error)

0.93 Grms(随机,10~500Hz,no hard error)

非工作:1.0 G o-p(正弦波,5~500Hz,1 Oct/分钟,无损伤)

2.1 Grms(PSD=0.015g2/Hz,随机,5~500Hz,无损伤)

冲击

工作:10 G(11毫秒,半正弦波,无不可修复错误)

40 G(2毫秒,半正弦波,无不可修复错误)

非工作:60 G(11毫秒,半正弦波,无损伤)

240 G(2毫秒,半正弦波,无损伤)

跌落

包装:76 cm(1角,3边,6面)(无损伤)

静电释放

工作: 4 KV(接触释放,no hard error,可自动修复)

8 KV(接触释放,no hard error,可自动修复)

8 KV(空气释放,no hard error,可自动修复)

15 KV(空气释放,no hard error)

噪音< 45dB

测试条件:连续读取,随机读取,Full stoke access

介质:标准盘片i, (2.5g mm unbalance disk)

测试环境搭建符合:

- ISO Standard 7779 (Seated Operator Position)

- ANSI Standard S1.34 - 1980

图6 噪声的测试环境

i:ABEX TCDR-704; ii:ABEX TCDR-779; iii:ABEX TCDR-778

安全标准/认证要求

安全性

CB:IEC 60950-1:2001

UL/cUL: UL 60950-1, Ed. 1(2003),/CSA CAN/CSA-C22.2 No 60950-1-03

TuvGS:EN 60950 ,ISO 13406-2,ISO 9241-4,DIN 2137,DIN EN 60068-2-70,EN 50332

CCC

激光

DHHS* Rules 21 CFR Subchapter J (USA)

EN60825-1 (European Countries)

(*Not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电磁兼容性

IC ICES-003 Class B

EMC Directive 89/336/EEC (CE Marking)

EMC Framework AS/NZS 3548/95 (C-TICK Marking)

KOREAN EMC Class B

TAIWAN EMC Class B

2.4 硬盘

-机构尺寸符合业届规格:SATA 9.5mm height, 2.5" HDD

-工作中的抗冲击(shock)能力大于200G(测试脉宽2ms),非工作中的抗震能力大于800G(测试脉宽1ms)

2.5 电池

容量设计值要求:

以电池满电量下的BatteryMark4.0.1(测试软件的种类及版本随业界的通用要求更新)测试中的

包括自放电、置于主机的漏电、ACPI 1.0及2.0规中S3及S4的电量消耗要求(环境条件指

过放电(OCV=0 V)要求:

a.电池电量降到3%时,置于主机常温存放,要求从3%电量进入到过放电的时间≥10天;

b.将过放电的电池置于主机充电,要求:关机状态下,电池唤醒的时间≤15s;开机状态下,

电池唤醒的时间≤3 min。

电池有过放电保护:仅使用电池完全无法开机的情况下,置于主机在常温下放置10天,然后使用适配器可以正常充电,则认为电池有过放电保护。(测试标准!!!)

常温20℃条件下,充放电周期与电量要求如下表所示:

环境与安全要求

料符合国家环保法规对使用、回收和降解的要求

电池安全标准

电池(pack)部分:

过充电测试

测试方法: 电池按照标准充电结束后,用恒流恒压源持续给电池加载24H,恒流恒压源电流为2C,电压为2倍标称电压。

通过标准: 不爆炸,不起火,不冒烟或漏液

过放电测试

测试方法: 电池在环境温度20oC±5oC的条件下,以0.2C放电至截至电压(n X 3V)后,外接50Ω负载放电24H。

通过标准: 不爆炸,不起火,不冒烟或漏液。

短路测试

测试方法: 电池按照标准充电结束后,将正负极用0.1Ω电阻短路8H。

将正负极断开,电池以1C电流瞬时充电5s后用电压表测试电池电压。

通过标准: 不爆炸,不起火,不冒烟或漏液,电压应大于n X 3.6V。

重物冲击测试

测试方法: 电池放置于冲击台上,将一直径为15.8mm的棒放置在电池中央上方,9.1Kg的重锤自61cm的高度自由落下,可参见附图。

通过标准: 电池可以发生变形,但不爆炸,不起火,不冒烟或漏液。

热冲击测试

测试方法: 电池放置于热箱中,温度以5oC±2oC/min的速度升至150o C ±2oC并保持10分钟。

通过标准: 不爆炸,不起火,不冒烟或漏液。

电芯(Cell)部分:

该部分测试应在拆除电池所有保护电路后进行。

过充电测试

测试方法: 电池按照标准充电结束后,用恒流恒压源持续给电池加载48H,恒流恒压源电流为3C,电压为其充电电压4.2V。

通过标准: 不爆炸,不起火,不冒烟或漏液。

短路测试

测试方法:将接有热电偶的电芯放置于通风橱中,用小于100mΩ的铜线短路其正负极,测试中监视电芯温度变化,当温度返回到室温附件结束测试。

通过标准: 不爆炸,不起火,不冒烟或漏液,电芯温度不高于150oC。

所用的Cell及Pack必须通过UL, CE安全认证。

2.6 电源适配器

具有过压、过流、过温和短路保护功能,满载效率>=85%,自身功耗小于1.5W

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变化量应小于5%

外加交流电90V~264V、47Hz~63Hz的条件下运行检查程序工作应正常

在90~265V下,满负载下,至少保持1个小时的稳定输出而无任何异常

电压跌落应能在5ms持续供电

满足至少±15Kv的空气放电而工作正常,满足至少±8Kv的接触放电而工作正常

储存时环境温度-20℃到65℃

工作时环境温度0℃到40℃

2.7 喇叭

在35℃/相对湿度90%下用喇叭额定功率白噪声测试24小时,喇叭应能工作正常,喇叭的声压变化应小于4dB,其最低共振频率应在规格

在35℃/相对湿度90%下用歌曲《青藏高原》播放24小时,喇叭工作应正常,喇叭的声压变化应小于4dB,其最低共振频率应在规格,且喇叭的实测消耗功率应小于其最大功率

在70+/-3℃和-20+/-3℃下(湿度不受控)存放24小时,喇叭的声压变化应小于4dB,其最低共振频率应在规格

注:喇叭正常工作指其无杂音、破音、失真、啸叫、无声等现象

2.8 键盘

除特殊按键外,各按键应平整一致,字键水平与倾斜差应≤0.5mm,压力离散性小于0.3N

按键压力符合0.3N~0.8N规格,行程符合K/B spec.规格

每个按键在额定负荷下,通断寿命大于1,000,000次

以垂直于键帽中心的方向向上拉键盘,在500gf不允许出现掉键或键帽松动

以垂直于键帽四角的方向向上拉键盘,在200gf不允许出现掉键或键帽松动

2.9 主板

其MTBF 必须大于20000小时. 主板上的铜箔阻抗须小于75欧姆 主板PCBA 层数必须大于等于8

3、整机标准:

3.1 机构 机构强度

15~160度角围转动LCD 屏至任意一个角度并对LCD 屏上任意一点施加3N 的力,在撤去外力后, LCD 屏的抖动幅度不大于7.0mm

在0~30度(LCD 屏与TOP case Gap 25mm )均可实现休眠功能

各种I/O 讨论)

机构可靠性

在LCD模组的5个点(4个角及中间位置)上,用直径30mm的塑胶件, 施加30Kg以的压力并维持10秒,塑胶件和LCD模组结构不允许有损坏、裂纹、凹陷等不良,LCD屏显示正常,不出现屏裂、凹陷和液晶流失等故障

开机状态下掌托板应能承受20Kg以的压力(直径30mm)并维持10秒无任何功能异常

开机且风扇旋转状态下风扇上盖应能承受10Kg以的压力(直径30mm)并维持10秒无任何风扇异响等功能异常

开机且光驱读盘状态下光驱上部支撑部分应能承受5Kg以的压力(直径10mm)、下部支撑部分应能承受10Kg以的压力(直径30mm)并维持10秒无任何光驱读盘异常等功能异常,且光驱槽的尺寸变形不会超过光驱尺寸规格要求,测试后对光驱的作用力不会超过光驱规格要求

开机且硬盘工作状态下硬盘盖部分应能承受10Kg以的压力(直径25mm)并维持10秒, 1次无任何硬盘读写异常等功能异常和外观影响,测试后对硬盘的作用力不会超过硬盘规格要求.

LCD转轴应能在10~170度之间、6~12cycles/分的情况下摇摆20000次以上而正常工作,无任何机构干涉、永久变形、破坏及显示问题,扭力值变化小于15%.

各种I/O口、按钮、按键、旋钮、锁扣等应能在满足下表中规定次数的插拔或抽取后而正常工作

电池插槽2000

电池卡扣2000

光驱插槽50

光驱托盘弹出按键10000

放置/不放置光盘的托盘次数10000

键盘cable连接器50

触控板cable连接器50

LCD cable连接器50

喇叭cable连接器50

WLAN天线连接头50

其他板间连接器50

注:

初始值的60%

锁孔应能承受30Kg的拉力5个方向(上下左右及向外),持续10秒,5次而不损坏

LCD panel不能与主机top cover有任何接触和磨损;

主机所有Connecters 的使用寿命不低于主板的品质保证期

3.2 环境&可靠度

环境试验

笔记本电脑应能在如下条件下正常工作或储存:

气候条件工作条件储存条件

温度(℃)5~40 -20~+65

温度变化(℃/Hour)<15 <20

相对湿度(%)10~90 5~95

湿度变化(%/hour) <20 <20

海拔高度(foot) -50~10000 -50~35000

件下恒定低温、高温测试和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冲击和温湿度循环测试

振动试验

开机(Idle)状态下,笔记本电脑应按照以下振动试验要求进行试验,并无机构或功能上的失效1)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255℃,湿度10%~90%

2)试验标准

I.正弦扫频

扫频围:5~500Hz

循环次数:1 cycle, 2 sweeps

加速度:0.5G

振动方向:XYZ三个轴向

扫频速率:1octave/minute

II.随机振动

随机振动,频率围5~500Hz,

振动方向XYZ三个轴向

持续时间,每个轴向各30分钟

总均方根加速度0.925Grms

频率 (Hz) 加速度谱密度等级 (G2/Hz)

10 0.03

26 0.015

44 0.005

50 0.0035

180 0.0009

222 0.0009

500 0.00005

表格 1 加速度谱密度(开机状态)

关机状态下,笔记本电脑应按照以下振动试验要求进行试验,并无机构或功能上的失效

1) 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255℃,湿度10%~90%

2) 试验标准

随机振动,频率围5~500Hz,

振动方向XYZ三个轴向

持续时间,每个轴向各30分钟

总均方根加速度(1.32Grms)

频率 (Hz) 加速度谱密度等级 (G2/Hz)

10 0.06

26 0.0316

44 0.01

50 0.007

180 0.0018

222 0.0018

500 0.0001

包装状态下,笔记本电脑应按照上节振动试验要求进行试验,且无机构或功能上的失效

1) 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255℃,湿度10%~90%

2) 试验标准

同“关机状态”

冲击试验

试样状态峰值加速度m/s2脉冲持续时间ms 冲击波形方向

开机状态1220 2半正弦波+X, -X, +Y,-Y,+Z

关机状态(裸机)1830 2 半正弦波+X, -X,

+Y,-Y,+Z,-Z 包装状态588 8.6 方波+X,-X,+Y,-Y,+Z,-Z 试样跌落高度cm

带包装整机单机100/5 in 1 76(一角三边六面)

电源适配器100(本体六面)

整机(不含CCFL和电池)MTBF值不低于m1=20000小时(测试方法参照GB/T5080.7中的方案4:9)

3.3 电磁兼容&安全

电磁干扰(EMI)指标

频率围(MHz)限值(dBuV)

准峰值平均值

0.15~0.50 66~56 56~46

0.50~5 56 46

动和闪烁标准需满足GB/T 17618的规定

在242Vac下产品对地漏电流小于0.25mA

应能承受3000V交流或4242V直流电压1分钟而无闪烁及击穿现象,漏电流小于2.5mA 主机、电源适配器及电源线在量产前必须通过国家强制认证(CCC)并具有CCC标识主机在量产前需获得入网许可证

开机时的冲击电流小于50A(220Vac)

印制板的可燃性等级至少为 V-0级;外壳可燃性等级至少为V-1级

3.4 噪音要求

注1:待机状态:系统在常温下(25℃),主机加电开机稳定后再热机至少10分钟,不进行任何操作

注2:硬盘工作状态:系统在常温下(25℃),运行Amidiag中的Random access。(测试时风扇不转)

注3:光驱工作状态:系统在常温下(25℃),运行CD WINBENCH 99 中的Access测试程序。

注4:在工作状态下,通过bios设置强制风扇全速运转(光驱不工作),等风扇转速恒定后进行测量

注5:如果测试距离由50cm改为25cm,需要将限值提高5dBA。相反,如果测试距离由50cm改为100cm,需要将限值降低5dBA。

注6:如果在消音箱测试,必须考虑由于空间尺寸等原因造成的测试值的提升,提升后的值见具体产品检验规。

注7:对其余噪声源部件没有单独的限值要求,但是它们在安装在整机系统中必须满足主机的限值。

注8:部件的噪声限值建立在整机系统必须满足主机的限值的基础上。

3.5 电源管理要求

电池使用时间参照2.5电池

电池漏电标准参照2.5电池

加外电开机(电池未过放电)应能同时进入充电状态

S3状态:系统消耗小于350 mW (without WOL enabled), 450 mW (with WOL enabled)

注:(最少时间须满足96小时)

S4,S5状态:系统消耗(不包括电池自消耗)小于24 mW (without WOL disable)

充电。

拔掉适配器正常使用机台时电池电量应恒定1%放电,不允许跳变式放电(以操作系统电量指示器为准)

3.6 散热(含风扇)要求

外观检查

Heat Sink与CPU的接触应该紧密,各个部件应保证正确安装。

机壳密封结构合理可靠。

部件温度标准(35℃±1℃,85%湿度)& (25℃±1℃,60%湿度)

1.CPU的junction的温度不应超过100℃, CPU的case温度不应超过Intel的spec(详细规格

见Intel提供的spec)。在运行相应的CPU测试软件如P4Maxpower 75%或者Banias/Dothan Maxpower 77%的时候不允许出现死机、自动关机、自动重启和CPU降频的情况。

2.北桥芯片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vendor spec.

3.南桥芯片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vendor spec.

4.显卡芯片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vendor spec.

5.显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vendor spec.

6.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DDR/DDRII vendor spec.

7.硬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vendor spec.

8.AC Adapter表面温度不应超过vendor spec.。

机壳键盘温度标准(35℃±1℃,85%湿度)& (25℃±1℃,60%湿度)

1.CPU 下方机壳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20℃,则该项测试正常通过,若超过20℃但不超过25℃,

则该项测试允许通过但需改进,若超过25℃,该项测试不能通过。

2.RAM Door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20℃,则该项测试正常通过,若超过20℃但不超过25℃,则该

项测试允许通过但需改进,若超过25℃,该项测试不能通过。

3.HDD下方机壳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20℃,则该项测试正常通过,若超过20℃但不超过25℃,

则该项测试允许通过但需改进,若超过25℃,该项测试不能通过。

4.电池底部机壳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20℃,则该项测试正常通过,若超过20℃但不超过25℃,

则该项测试允许通过但需改进,若超过25℃,该项测试不能通过。

5.LCD Inverter外部机壳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20℃,则该项测试正常通过,若超过20℃但不超

过25℃,则该项测试允许通过但需改进,若超过25℃,该项测试不能通过。

6.键盘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13℃,则该项测试正常通过。

*7.Palm Rest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13℃.

*8.Touch Pad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13℃.

9.所有用户易接触到的金属构件(如1394接口、串口、并口、显示器接口等)温度不应超过

环境温度25℃。

10.K/B cover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15℃,则该项测试正常通过。

注:以上温度均指该部件/机壳部分的最高温度

风扇寿命标准(常温)

风扇加上额定电压,在风扇最高转速状态下,持续测试599小时于70℃环温,在测试开始和结束时测试起始电压、起始电流和在最大额定电压时的电流。测试期间每隔200个小时测试风扇转速。

如果测试结束时风扇转速的降低不超过10%,则该风扇测试通过。如果风扇转速降低超过10%或者测试过程中出现风扇不能运转正常、异常噪音、转速不均等情况,则该风扇不能通过测试。

3.7 系统稳定性

3D稳定性指标(仅指单机)

常温(25±3摄氏度)下运行3DMark(2006 demo)测试软件8小时。运行过程中不出现系统重起,自动关机,退出测试并报错或蓝屏,花屏,黑屏等屏幕显示异常。

批量测试故障率等于0

高温(35±3摄氏度)下运行3DMark测试软件8小时。运行过程中不出现系统重起,自动关机,退出测试并报错或蓝屏,花屏,黑屏等屏幕显示异常。

批量测试故障率小于1%

注1:对于测试过程中自动退出但无报错的样品需小于4台/次(加测不复现)

启动稳定性指标

加外电运行Reboot程序,不带随机软件的系统应能通过500次循环测试;带随机软件应能通过300次循环测试。

批量故障率小于0.5%

加外电/不加外电手动Coldboot,能通过20次循环测试。满足MDP要求

加外电/不加外电手动Warmboot,能通过20次循环测试。满足MDP要求

批量故障率小于0.1%

注:批量故障率的计算公式为P=100%*N/KM(P为Fail Rate;N为所有样品在测试中失败次数的和;K为循环测试的次数;M为该批量测试的样品数)

播放光盘稳定性指标

40摄氏度下播放VCD盘片4小时,故障率应等于0

40摄氏度下播放DVD盘片4小时,故障率应等于0

批量故障率小于0

休眠&待机稳定性指标

加外电运行Suspend程序,不带随机软件系统STR和STD应都能通过500次循环测试。带随机软件系统STR和STD应能通过300次循环测试。

批量故障率小于0.5%

加外电/不加外电手动进行STR/STD测试,应都能通过20次循环测试。满足MDP要求

批量故障率小于0.1%

注:批量故障率的计算公式为P=100%*N/KM(P为Fail Rate;N为所有样品在测试中失败次数的和;K为循环测试的次数;M为该批量测试的样品数)

整机稳定性指标

常温(25±3摄氏度)下运行Ldiag程序4小时,故障率应等于0

高温(35±3摄氏度)下运行Ldiag程序4小时,故障率应小于1%

高负载稳定性指标

常温(25±3摄氏度)下能通过Fullrun测试8小时,批量故障率等于0

高温(35±3摄氏度)下能通过Fullrun测试4小时,批量故障率小于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