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相似图形 教学设计

相似图形 教学设计

相似图形教学设计

课题:相似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相似图形的两个特征: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推出相似多边形性质时,让学生用量角器、刻度尺来测量,锻炼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相似图形的性质.

教具:多媒体自制课件

教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若线段a=6cm,b=4cm,c=3.6cm,d=

2.4cm,那么线段a,b,c,d会成比例吗?

2.两张相似的地图中的对应线段有什么关系?(都成比例)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相似的两张地图中的对应线段都会成比例,对于一般的相似多边形,这个结论是否成立呢?同学们动手量一量,算一算,用刻度尺和量角器量一量课本第58页两个相似四边形的边长,量一量它们的内角,由一位同学把量得的结果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把量得的结果与同伴交流.

同学们会发现有什么关系呢?经过观察、计算得出这两个相似四边形的对应边会成比例,对应角会相等,再观察课本中两个相似的五边形,是否也具有一样的结果?反映它们的边之间、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同学们用格点图画相似的两个三角形,也观察、度量,它们是否也具有这种关系(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由此可以得到两个相似多边形的特征:

(由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实际上这两个特征,也是我们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方法.即如果两个

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标准有:(边数相同),对应边要(成比例),对应角要(都相等).(括号内要求同学填)

填一填:

(1)两个三角形一定是相似形吗?两个等腰三角形呢?两个等边三角形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呢?

(2)所有的菱形都相似吗?所有矩形呢?正方形呢?

例 1 矩形ABCD与矩形A′B′C′D′中,AB=1.5cm,BC=4.5cm,A′B′=0.8cm,B′C′=2.4cm,这两个矩形相似吗?为什么?

例2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相似,求∠A的度数与x的值: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矩形ABCD与矩形A′B′C′D′中,已知AB=16cm,AD=10cm,A′D′=6cm,矩形A′B′C′D′的面积为54cm2,这两个矩形相似吗?为什么?

2.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是相似的,且C′D′⊥B′C′,根据图中的条件,求出未知的边x、y及角α.

【答案】1.这两个矩形不相似,由矩形A′B′C′D′的面积为54知A′B′

=54÷6=9(cm),

2.x=14,y=18,α=85°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2.相似多边形的判定.

五、布置作业:

1、习题23.2

2、完成导学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相似图形

1、性质

2、判定

相似图形一节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是数学中的基本变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相似是继图形全等之后集中研究图形形状的内容,研究相似比研究全等更具一般性。本节课涉及的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是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基础。本节课探究相似多边形性质时所用到的测量,计算,推理验证的方法是研究图形问题的重要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相似图形的两个特征: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推出相似多边形性质时,让学生用量角器、刻度尺来测量,锻炼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三)教学重点: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相似图形的性质.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立足让学生自己去猜想,操作验证,分析归纳,从而激发学生潜能。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相似图形

1、性质

2、判定

相似图形一节教学反思

我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

二、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时间和机会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本节应用由特殊到一般。

四、重视学生观察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上好一节课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有老师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美,更有效!

图形的相似教案(教学设计)

图形的相似教案(教学 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图形的相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理解相似形的特征,掌握相似形的识别方法。 2.掌握相似多边形的特征,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能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进行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观察生活中的形状相同的图形,初步认识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理解相似图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相似图形的识别方法,并通过归纳、类比、反思、交流,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进行美育渗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 1.理解相似形的特征,掌握识别相似图形的方法。 2.能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1:图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图形是全等形 追问: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放大镜缩小,它们还全等吗? 引出课题:这节课来探究这类问题。 二、探究归纳

(一)相似图形 出示一组图形。 定义: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问题2:相似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你能再举出一些相似图形的例子吗? 如:放电影时,银幕上的画面与胶片上的画面是相似图形;复印机把一个图形放大,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是相似图形。 问题3:国旗上的大五角星与小五角星是相似图形吗四颗小五角星呢 全等图形是相似图形,相似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即全等图形是特殊的相似。 问题4:观察这四组相似图形,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怎样变换得到 每对图形中的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 思考:一个女孩儿从平面镜和哈哈镜里看到的自己的形象,这些镜中的形象相似吗? 平面镜中看到的图像,和自己是一样的,它们相似; 哈哈镜中看到的图像,有的被“压扁”了,有的被“拉长”了,它们不相似。 (二)相似多边形 A B C D是两个大小不同的四边形。 问题5: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 1111 (1)它们相似吗?

鲁教版初三数学下 相似图形知识点归纳(全)

初三数学相似图形知识点归纳(全) 一、相似的基本性质 (一)线段的比 1.两条线段的比的概念: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 例:(1)线段a 的长度为3厘米,线段b 的长度为6米,所以两线段a ,b 的比为3∶6=1∶2, 对吗? ()若 ,且,则。 3532 8a b c a b c a ==-+== 解: ()若::,则 。 423432x y z x y z y ::=-+= 解: (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例1. 已知: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80千米,在某地图上测得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cm ,则该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现量得该地图上太原到北京的距离为6.4cm ,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___(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相距50千米的C 、D 两地在该地图上的距离为__________。 解:比例尺千米= = 1801 8000000cm (三)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 ,那么ad=bc ()若,则 。 157a b a b == ()若,则 , 。 2850x y x y x y x y -==+-=

()已知 ,求。 3118x y x x y +== ()已知四条线段满足,把它改写成比例式正确的是4a mn b = A. a:b=m:n B. a:m=b:n C. a:m=n:b D. a:n=b:m (四) 合比性质、等比性质: 合比:若 ,则或a b c d a b b c d d a b a c d c =±=±±=± 等比:若……(若……) a b c d e f m n k b d f n =====++++≠0 则 …………a c e m b d f n a b m n k ++++++++=== . ()若 ,则1572323a b c d e f a c e b d f ===+-+-= ()和中, ,且的周长33 5 111111111111???ABC A B C AB A B BC B C AC A C A B C ===为,求的周长。50cm ABC ? ()若 ,则4a b c b a c c a b k k +=+=+== A B C D .... 12112132或-- 例:已知,且2a+b+3c=21,求a,b,c 的值

《章前引言及相似图形》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

图形的相似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相似图形的概念。 2.经历探究相似多边形特征的过程,掌握相似多边形的特征。 3.在探究相似多边形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猜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 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的识别. 2.难点:正确地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相似 (同学们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有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很紧张吧!那让我们把打屏幕上的“我参与我快乐”用喊得声音把紧张的情绪都释放出去。) 同学们初二时,我们研究了全等形的有关知识,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全等形之外,我们还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图形,我们称这样的两个图形是相似的。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开始进入对第27章相似的学习,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图形的相似。 1、(师):再请仔细观察下列几幅图片…… 你发现这四组图形之间有什么共同点?(ppt出示一组图片) (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相似图形的特点,感受形状相同的概念。)(个人口答) 2、在数学上我们把“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教师板书) 3、提问:生活中有很多的相似图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与大家分享吗?(个人口答)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例子,体会生活中的相似,进一步了解相似形的概念。 (师)老师呢也找了几个生活中的几个实例,你们来看看他们是否是相似的 4、系统训练:1、如图27.1-3是人们从平面镜及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镜像,它们相似吗? 2、如图,从放大镜里看到的三角尺和原来的三角尺相似吗?(个人口答)

(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相似图形与不相似图形的“形状”特点。)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有些图形是相似的,但仅仅凭观察有时会有误差,所以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相似图形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征,我们先来研究相似多边形的特征。 三、自主探究 研学相似 探究一:△A 1B 1C 1是正△ (师)这两个图形相似吗?那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一下: 1、自主学习:这两个相似的正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角有什么关系?对应边的比呢?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师徒之间交流一下。) 2、师徒互助:交流答案 说说理由(正三角形的每个角都相等,所以对应角相等;正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都相等,因此他们的比之相等) 3、小组学生说:对应角:∠A=∠A 1,∠B=∠B 1,∠C=∠C 1 (我们小组认为 ) 对应边:1 11111C A AC C B BC B A AB == (同学们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归纳一下相似正三角形对应角对应边的关系吗?) 5、提问:图中两个相似的正六边形, 你是否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口答)

图形的相似教案(教学设计)

图形的相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理解相似形的特征,掌握相似形的识别方法。 2.掌握相似多边形的特征,会根据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并能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进行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观察生活中的形状相同的图形,初步认识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理解相似图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相似图形的识别方法,并通过归纳、类比、反思、交流,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进行美育渗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 1.理解相似形的特征,掌握识别相似图形的方法。 2.能运用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相关的计算。 【教学流程】 ~ 一、情境引入 问题1:图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图形是全等形 追问: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放大镜缩小,它们还全等吗 引出课题:这节课来探究这类问题。 二、探究归纳

(一)相似图形 @ 出示一组图形。 定义: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问题2:相似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你能再举出一些相似图形的例子吗 如:放电影时,银幕上的画面与胶片上的画面是相似图形;复印机把一个图形放大,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是相似图形。 问题3:国旗上的大五角星与小五角星是相似图形吗四颗小五角星呢 全等图形是相似图形,相似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即全等图形是特殊的相似。 、 问题4:观察这四组相似图形,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怎样变换得到 每对图形中的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 思考:一个女孩儿从平面镜和哈哈镜里看到的自己的形象,这些镜中的形象相似吗 平面镜中看到的图像,和自己是一样的,它们相似; 哈哈镜中看到的图像,有的被“压扁”了,有的被“拉长”了,它们不相似。 (二)相似多边形 ~ A B C D是两个大小不同的四边形。 问题5: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 1111 (1)它们相似吗

考点23 图形的相似-数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23 图形的相似 一、比例的相关概念及性质 1.线段的比 两条线段的比是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 2.比例中项 如果a b =b c ,即b 2=ac ,我们就把b 叫做a ,c 的比例中项. 3.比例的性质 4.如果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使 AC BC AB AC =,那么点C 叫做线段AC 的黄金分割点,AC 是BC 与AB 的比例中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1.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2.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判定 (1)有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4)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方法技巧】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几条思路: (1)条件中若有平行线,可采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 (2)条件中若有一对等角,可再找一对等角[用判定(1)]或再找夹边成比例[用判定(2)]; (3)条件中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找夹角相等; (4)条件中若有一对直角,可考虑再找一对等角或证明斜边、直角边对应成比例; (5)条件中若有等腰条件,可找顶角相等,或找一个底角相等,也可找底和腰对应成比例.三、相似多边形 1.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它们的相似比. 2.性质 (1)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 (3)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四、位似图形 1.定义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相似比叫做位似比.2.性质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 (2)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或相似比. 3.找位似中心的方法 将两个图形的各组对应点连接起来,若它们的直线或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则该点即是位似中心. 4.画位似图形的步骤 (1)确定位似中心; (2)确定原图形的关键点; (3)确定位似比,即要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 (4)作出原图形中各关键点的对应点; (5)按原图形的连接顺序连接所作的各个对应点.

《图形的相似》 教学设计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 1 图形的相似 教学设计 《图形的相似》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的第一节内容,学生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全等和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并且研究了平移,旋转,轴对称等有关图形的全等变换知识.从本节课开始,继续研究一类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等的相似图形之间的关系.研究相似比研究全等更具一般性.图形相似不仅是对图形全等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而且是对图形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本节教材首先从实际问题引入,列举了大量的生活中具有形状相同形象的物体,通过对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让学生感知并归纳抽象出图形相似的概念,进而通过放大和缩小这两种操作来研究相似多边形的特征.接下来,教科书给出了特殊的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并由定义得到了判定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的方法,以及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的性质. 1. 能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实例中认识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的含 义;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会辨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 2. 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相似,进一步发展学生 的几何直觉. 3. 通过观察、欣赏、创作相似图形,进一步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感受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 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初步应用. 多媒体课件、教具等.

一、提出问题,思考引入 问题1 ⑴符合什么条件的两个图形称之为全等形? ⑵全等形具有什么性质? 问题2 同学们,请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并回答问题: ⑴两幅五星红旗图片上大五角星与小五角星全等图形吗?两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是全等图形吗?为什么? ⑵从图形中你能发现些什么?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问题3 观察下列图形并回答问题: ⑴它们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⑵你能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 相似图形的概念: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追问1:下图中的4对图形都相似,对于每对相似图形,其中的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是另一个图形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的? 归纳:对于每对相似图形,其中较大(小)的图形可以看成是由较小(大)的图形放大(缩小)得到的. 追问2:你能再举出一些相似图形的例子吗? 追问3:如图是人们从平面镜及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镜像,它们相似吗? ◆教学过程

图形的相似教案含课时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相似集体备课教案 陈军 27.1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 2.会判断相似图形. 过程 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认识相似图形,在观察、操作、比较、交流中,探索并发现相似 图形的规律; 2.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和 审美观. 情感 态度 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逐步形成“数学地思维”的习惯;以“生活中的数学”为载体,使学生体会相似图形的神奇,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学生自主探索出相似图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正确地运用相似图形的特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问题最佳解决方案 情境引入请同学们看黑板正上方的五星红旗,和下图的两个 画面,感受它们的形状、大小的关系.(还可以再举 几个例子) 教师出示问题 从几个图片(如 图)引入相似图形, 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亲身体会相似图形与 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 的关系,孕育良好的 学习心境, 教师放映图片,并 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感 性认识形状相同大小 不同的含义,并解决 教师提出的问题 自主探究问题 1.五星红旗上的大五角星与小五角星他们的 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 问题2.什么是相似图形? 【教师点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见到过许多大小 不一但形状相同的图形,我们把这种形状相同的图 形叫做相似图形. 问题3.请同学们举出一些相似的几何图形的例子. 观察课本上的相似图片, 学生通过观察图 片,感受形状相同, 大小不同的含义,并 得到相似定义. 同学们思考、讨论、 交换意见给出实例 教师赞扬举例子比较 好的同学.

初中数学 图形的相似

图形的相似 考点一、比例线段 (3分) 1、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 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 ,b 的长度分别为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或写成a :b=m :n 在两条线段的比a :b 中,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若四条a ,b ,c ,d 满足或a :b=c :d ,那么a ,b ,c ,d 叫做组成比例的项,线段a ,d 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 ,c 叫做比例内项,线段的d 叫做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如果作为比例内项的是两条相同的线段,即 c b b a =或a :b=b : c ,那么线段b 叫做线段a ,c 的比例中项。 2、比例的性质 (1)基本性质 ①a :b=c :d ?ad=bc ②a :b=b :c ac b =?2 (2)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d b c a =(交换内项) ?=d c b a a c b d =(交换外项) a b c d =(同时交换内项和外项) (3)反比性质(交换比的前项、后项): c d a b d c b a =?= (4)合比性质: d d c b b a d c b a ±=±?= (5)等比性质: b a n f d b m e c a n f d b n m f e d c b a =++++++++?≠++++==== )0( 3、黄金分割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BC (AC>BC ),并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 2 15-AB ≈0.618AB 考点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3~5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n m b a =d c b a =

相似图形教案

§10.3 相似图形 教学目标: 1、了解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的图形,能在诸多图形中能找出相似图形; 2、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相似比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电影中的画面是由放映机把底片上的画面经过放大后投射到屏幕上的,底片上的画面与屏幕上的画面形状是否相同? 2、同一张底片洗出的不同尺寸的照片中,人物形状改变了吗?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接触过很多图形,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有形状相同的,也有形状不相同的,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形状相同的图形.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观察图形找特点

上面几幅图形有何特点? (每一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 2、找形状相同的图形 在实际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形状相同的图形,请从下图中找出形状相同的图形 问题:什么叫相似图形? 3、(1)度量放大镜中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的对应的边和角,你发现了什么? (2)放大镜下的图像与原来的图形形状相同吗?它们相似吗?

问题:什么叫相似三角形? 4、具备怎样的条件才是相似三角形? 5、相似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6、什么叫相似多边形? 7、如图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的中点。△DEF 与△ABC 相似吗?为什么? 8、如图,△DEF ∽△ABC ,求∠E 和∠D 的大小以及DF 的长 F E 3、如图,判断下面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简单说明理由;若相似,写出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例式,求出相似比k . 20 8 F C 三、教师点拨: ①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相似图形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相似图形 【基础知识回顾】 一、成比例线段: 1、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长度的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为m、n则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的比,即:= 2、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b、c、d如果=那么四条线段叫做同比例线段,简称 3、比例的基本性质:=<=> 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将平行线截两条直线 【提醒:表示两条线段的比时,必须使示用相同的,在用了相同的前提下,两条线段的比值与用的单位无关即比值没有单位。】 二、相似三角形: 1、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各角对应各边对应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性质:⑴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⑵相似三角形对应点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对应的比都等于 ⑶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面积的比等于 1、判定:⑴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线相交,三角形与原 三角形相似 ⑵两边对应且夹角的两三角形相似 ⑶两角的两三角形相似 ⑷三组对应边的比的两三角形相似 【名师提醒:1、全等是相似比为的特殊相似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特质和判定,要证四条线段的比相等,一般要先证判定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三组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三角形相似多用在点三角形中】 三、相似多边形: 1、定义:各角对应各边对应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2、性质:⑴相似多边形对应角对应边 ⑵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面积的比等于 【名师提醒:相似多边形没有专门的判定方法,判定两多边形相似多用在矩形中,一般用定义进行判定】 一、位似: 1、定义: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 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这时相似比又称为 2、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都等于 【名师提醒:1、位似图形一定是 图形,但反之不成立,利用位似变换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

图形相似复习课教案

《图形的相似》复习讲义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三边对应成_________,三个角对应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 若DE ∥BC (A 型和X 型)则______________. E A D C B E A D C B A D C B 2.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 3. 两边对应成_________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_. 性质:??? ????比的平方、对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对应周长比等于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4321判定:????? ??+两边对应成比例、直角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夹角相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 、两角对应相等4321 (1)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当相似比等于1时,这两个三角形不仅形状相同, 而且大小也相同,这样的三角形我们就称为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③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④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一条 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就角相等。 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成比例。 ③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课堂练习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8、x ,若x 的值为偶数,则x 的值有( ) A. 6个 B. 5个 C. 4 个 D. 3个 2、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 ) 3、如右图所示,D 是△ABC 的边AC 上的点,过D 作直线DE ,与AB 交于点E ,若△ADE?与△ABC 相似,则这样的直线DE 最多可作_______条.

2018年沪教版九年级数学 22.1.1相似图形教案

相似图形 教学目标: 1、了解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的图形,能在诸多图形中能找出相似图形; 2、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相似比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电影中的画面是由放映机把底片上的画面经过放大后投射到屏幕上的,底片上的画面与屏幕上的画面形状是否相同? 2、同一张底片洗出的不同尺寸的照片中,人物形状改变了吗?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接触过很多图形,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有形状相同的,也有形状不相同的,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形状相同的图形.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观察图形找特点

上面几幅图形有何特点? (每一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 2、找形状相同的图形 在实际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形状相同的图形,请从下图中找出形状相同的图形 问题:什么叫相似图形? 3、(1)度量放大镜中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的对应的边和角,你发现了什么? (2)放大镜下的图像与原来的图形形状相同吗?它们相似吗?

问题:什么叫相似三角形? 4、具备怎样的条件才是相似三角形? 5、相似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6、什么叫相似多边形? 7、如图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的中点。△DEF 与△ABC 相似吗?为什么? 8、如图,△DEF ∽△ABC ,求∠E 和∠D 的大小以及DF 的长 F E 3、如图,判断下面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简单说明理由;若相似,写出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例式,求出相似比k . 20 8 F C 三、教师点拨: ①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技巧及练习题

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技巧及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111A B C ?相似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因为111A B C ?中有一个角是135°,选项中,有135°角的三角形只有B ,且满足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已知////AB CD EF ,:3:5AD AF =,6BC =,CE 的长为( ) A .2 B .4 C .3 D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 【详解】 ∵AD :AF=3:5, ∴AD :DF=3:2,

∵AB∥CD∥EF, ∴AD BC DF CE =,即 36 2CE =, 解得,CE=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G为CD边中点,连接AG并延长交BC边的延长线于E 点,对角线BD交AG于F点.已知FG=2,则线段AE的长度为() A.6 B.8 C.10 D.12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出AB∥CD,进而可得出△ABF∽△GD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 质可得出AF AB GF GD ==2,结合FG=2可求出AF、AG的长度,由CG∥AB、AB=2CG可得出 CG为△EAB的中位线,再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求出AE的长度,此题得解.详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CD,AB∥CD, ∴∠ABF=∠GDF,∠BAF=∠DGF, ∴△ABF∽△GDF, ∴AF AB GF GD ==2, ∴AF=2GF=4, ∴AG=6. ∵CG∥AB,AB=2CG, ∴CG为△EAB的中位线, ∴AE=2AG=1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F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B=8,CD是AB边上的中线,作CD的中垂线与CD交于点E,与BC交于点F.若CF=x,tanA=y,则x与y之间满足()

图形的相似教案含课时

.图形的相似教案(含.课时)

————————————————————————————————作者:————————————————————————————————日期: 2

(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相似集体备课教案 陈 军 27.1 图形的相似(第 1 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 1.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 技能 2.会判断相似图形. 教 学 目 标 重点 1.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认识相似图形,在观察、操作、比较、交流中,探索并发现相似 过程 图形的规律; 方法 2.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和 审美观. 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逐步形成“数学地思维”的习惯;以 情感 “生活中的数学”为载体,使学生体会相似图形的神奇,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 态度 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自主探索出相似图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 正确地运用相似图形的特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请同学们看黑板正上方的五星红旗,和下图的两个 画面,感受它们的形状、大小的关系. 还可以再举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问题 从几 个图 片 (如 问题最佳 解决方案 情 境 引 入 自 主 探 究 几个例子) 问题 1. 五星红旗上的大五角星与小五角星他们的 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 问题 2.什么是相似图形? 【教师点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见到过许多大小 不一但形状相同的图形,我们把这种形状相同的图 形叫做相似图形. 问题 3.请同学们举出一些相似的几何图形的例子. 观察课本上的相似图片, 图)引入相似图形, 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亲身体会相似图形与 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 的关系,孕育良好的 学习心境, 教师放映图片,并 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感 性认识形状相同大小 不同的含义,并解决 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 生 通过 观察 图 片,感受形状相同, 大小不同的含义,并 得到相似定义. 同学们思考、讨论、 交换意见给出实例 教师赞扬举例子比较 好的同学.

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教学设计

27.1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实例知道相似图形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相似图形和相似多边形的意义. 难点:探索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两张全等的图片)大家看这两个图形,(稍停)这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也相同,它们叫什么图形? 生:(齐答)叫全等图形. 师:(出示两张相似的图片)大家看这两个图形,(稍停)这两个图形只是形状相同,它们叫什么图形?(稍停)它们叫相似图形.也可以说,这两个图形相似(板书:相似). 师:和全等一样,相似也是两个图形的一种关系.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新的一章,这一章要学的内容就是相似(在“相似”前板书:第二十七章). (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师:相似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大家把课本翻到第34页,(稍停)34页上有几个图,左上方是用同一张底片洗出的不同尺寸的照片,它们是相似图形;还有大小不同的两个足球,它们也是相似图形;还有一辆汽车和它的模型,它们也是相似图形. 师:看了这些相似图形,哪位同学能给相似图形下一个定义?生:……(让几名同学回答) (师出示下面的板书) 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师:请大家一起把相似图形的概念读两遍.(生读) 师:(出示两张全等的图片)全等图形,它们不仅形状相同,而且大小也相同;(出示两张相似的图片)而相似图形,它们只是形状相同,它们的大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师:明确了相似图形的概念,下面请同学们来举几个相似图形的例子,谁先来说? 生:……(让几位同学说,如果学生说的题材不够广泛,师可以再举

第1课时 相似图形 教案

第二十七章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 第1课时相似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相似的图形,体会相似图形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能判别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会判断图形的相似. 【教学难点】 判断图形是否相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请同学们观察所给出的几组图形,说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教学说明】通过观察实物图片,从感性上认识相似图形.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问题1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相似图形? 问题2你能举出一些相似图形的例子吗? 【教学说明】问题1是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必要理性思考,教师应善于这种诱导,让学生通过“看起来一样,但大小不同的图形为相似图形”进入到“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从而认识新知.问题2可由学生相互交流,并运用新知来判别举例的合理性,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巡视,可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听取学生的观点,适时点拨. 【归纳结论】1.相似图形: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2.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 问题3展示三幅图片 (可让学生直接观察教材图片,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多媒体来展示更多图片),它们中有相似图形?为什么?【教学说明】让学生指出图片中的相似图形,通过相互交流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说明理由,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形状相同”的含义,理解图形相似的本质.当然,这里的理由也是感性认识,不必作更深的说明.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放电影时,投在屏幕上的画面与胶片上的画面相似吗? 2.从放大镜里看到的图案和原来的图案相似吗? 3.教材P35练习第2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相似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相似同步练习 [图形的相似﹨相似三角形〗〖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各种图形相似的是 〖 〗 A .〖1〗﹨〖2〗 B .〖3〗﹨〖4〗 C .〖1〗﹨〖3〗 D .〖1〗﹨〖4〗 2.下列图形相似的是 〖 〗 〖1〗放大镜下的图片与原来的图片;〖2〗幻灯的底片与投影在屏幕上的图象;〖3〗天空中两朵白云的照片;〖4〗卫星上拍摄的长城照片与相机拍摄的长城照片. A .4组 B .3组 C .2组 D .1组 3.下列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 〖 〗 A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B .有一个角是100°的等腰三角形相似 C .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 D .所有的矩形都相似 4.一根1.5米长的标杆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它在阳光下的影长为2.1米;此时一棵水杉树的影长为10.5米,这棵水杉树高为 ( ) A .7.5米 B .8米 C .14.7米 D .15.75米 5.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4︰9,则面积比为 〖 〗 A .4︰9 B .8︰18 C .16︰81 D .2︰3 6.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 〗 A .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 B .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 C .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一样长 D .谁的影子长不确定 7.如图,能使△ACD ∽△BCA 全等的条件是〖 〗 A .BC AB CD AC = B .CB CD A C ?=2 C .CD BD AC AB = D .BD AD CD ?=2 8.如图所示的测量旗杆的方法,已知AB 是标杆,BC 表示AB 在太阳光下的影子,?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利用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与其影长的比相等来计算旗杆的高 B .只需测量出标杆和旗杆的影长就可计算出旗杆的高 C .可以利用△ABC ∽△EDB ,来计算旗杆的高 D .需要测量出AB ﹨BC 和DB 的长,才能计算出旗杆 的高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 9. 下列情形:①用眼睛看月亮和用望远镜看月亮,看到的图象是相似的图形;②用彩 笔在黑板上写上三个大字1﹨2﹨3,它们是相似图形;③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上“天”和用毛笔在纸上写上“天”,这两个字是相似图形;以上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错误的是 .〖填序号〗 (1)(2) (3)(4) B C D A 第7题 E D C B A 第8题

相似三角形教案(一)

相似三角形教案(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 图形的相似(一)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 2. 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与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2. 难点:成比例线段概念. 3. 难点的突破方法 (1)对于相似图形的概念,可用大量的实例引入,但要注意教材中“把形状相同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只是对相似图形概念的一个描述,不是定义;还要强调:①相似形一定要形状相同,与它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其大小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当形状与大小都一样时,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所以全等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形);②相似形不仅仅指平面图形,也包括立体图形的情况,如飞机和飞机模型也是相似形;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有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而把一个图形的部分拉长或加宽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不是相似图形. (2)对于成比例线段: ①我们是在学生小学学过数的比,及比例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成比例线段的;②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③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④四条线段a,b,c,d 成比例,记作d c b a =或a:b=c:d ;⑤若四条线段满足d c b a =,则有ad=bc (为利于今后的学习,可适当补充:反之,若四条线段满足ad=bc ,则有d c b a =,或其它七种表达形式). 三、例题的意图 本节课的三道例题都是补充的题目,例1是一道判断图 形相似的选择题,通过讲解要使学生明确:(1)相似形一定要形状相同,与它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2)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有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而把一个图形的部分拉长或加宽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不是相似图形;(3)在识别相似图形时,不要以位置为准,要“形状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图形的相似 6.3 相似图形教案 (新版)苏科版.doc

6.3 相似图形 教学目标: 1.了解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的图形,能在诸多图形中找出相似图形; 2.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相似比的概念; 3.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探索图形相似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的过程,体验相似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体会相似与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相似比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对应边成比例”,能够通过概念判断相似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1.什么是全等图形?2.全等图形的性质有哪些? 二.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这几幅图片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些图片和老师计算机上的图片有什么关系?在生活中我们还在哪里见过有类似关系的图形或图片? 1.欣赏图片,同桌交流; 2.思考:生活中哪里还有类似关系的图形或图片. 通过平时课堂中学生熟悉的相似图形引入课题,再对课本中几组图形观察、思考,找出相似图形的特征:“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图形”. 三.探索活动: 活动一: 下图(1)中的两个正三角形“形状相同”,它们的边和角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2)中的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呢?

小组合作,分别量数据,一人记录,共同比较数据,初步发现两“形状相同”的三角形的关系. 活动二: 下图(1)中的两个正方形“形状相同”,它们的边和角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图(2)中的两个“形状相同”的四边形呢? 小组合作,分别量数据,一人记录,共同比较数据,再次感受发现两“形状相同”的四边形的关系. 活动三: 下图(1)中的两个矩形“形状相同”吗?图(2)中的两个菱形呢? 思考:“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独立完成测量,进行比较,在充分的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学的思考. 在这两组图形的比较过程中再次感受“边、角”两个元素的重要性,只考虑边的关系不能说明“形状相同”,只考虑角的关系也不能说明“形状相同”,可利用反例加深认识. 四.新知: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形。 2.各角分别相等,各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它们的形状相同,称为相似多边形。 C B A A ′ A ′ A B ′ B B ′ C ′ C ′ (1) (2) D D ′ D D ′ 60° 30° C B A A ′ A ′ A B ′ B B ′ C C ′ C ′ (1) (2) D D ′ D D ′ C B A A ′ A ′ A B ′ B B ′ C C ′ C ′ (1) (2)

相似图形 教学设计

相似图形教学设计 课题:相似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相似图形的两个特征: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推出相似多边形性质时,让学生用量角器、刻度尺来测量,锻炼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相似图形的性质. 教具:多媒体自制课件 教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若线段a=6cm,b=4cm,c=3.6cm,d= 2.4cm,那么线段a,b,c,d会成比例吗? 2.两张相似的地图中的对应线段有什么关系?(都成比例)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相似的两张地图中的对应线段都会成比例,对于一般的相似多边形,这个结论是否成立呢?同学们动手量一量,算一算,用刻度尺和量角器量一量课本第58页两个相似四边形的边长,量一量它们的内角,由一位同学把量得的结果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把量得的结果与同伴交流. 同学们会发现有什么关系呢?经过观察、计算得出这两个相似四边形的对应边会成比例,对应角会相等,再观察课本中两个相似的五边形,是否也具有一样的结果?反映它们的边之间、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同学们用格点图画相似的两个三角形,也观察、度量,它们是否也具有这种关系(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由此可以得到两个相似多边形的特征: (由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实际上这两个特征,也是我们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方法.即如果两个

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标准有:(边数相同),对应边要(成比例),对应角要(都相等).(括号内要求同学填) 填一填: (1)两个三角形一定是相似形吗?两个等腰三角形呢?两个等边三角形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呢? (2)所有的菱形都相似吗?所有矩形呢?正方形呢? 例 1 矩形ABCD与矩形A′B′C′D′中,AB=1.5cm,BC=4.5cm,A′B′=0.8cm,B′C′=2.4cm,这两个矩形相似吗?为什么? 例2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相似,求∠A的度数与x的值: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矩形ABCD与矩形A′B′C′D′中,已知AB=16cm,AD=10cm,A′D′=6cm,矩形A′B′C′D′的面积为54cm2,这两个矩形相似吗?为什么? 2.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是相似的,且C′D′⊥B′C′,根据图中的条件,求出未知的边x、y及角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