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精】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精】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精】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精】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1.目的: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发生在科内的生物安全事故的危害。

2.适用范围:造成或可能造成我科职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性生物样品溢出、群体性异常反应、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出、以及其他严重影响职工身体健康的生物安全事故。

3.支持性文件: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汇、陆良县人民医院管理有关文件。

4.操作人员:全科各专业组人员。

5.具体方案:

5.1生物安全事故分类

5.1.1重大生物安全突发事故是指对人、动物构成严重威胁,具有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的生物安全事故。5.1.2一般生物安全突发事故是指对人、动物构成一定威胁,具有转移性和破坏性的生物安全事故。

5.1.3当发生重大生物安全突发事故,造成动物疫病传播危害和人员伤害需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更多相关部门配合与援助时,启动本预案。

5.2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5.2.1按照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原则,成立检验科突发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小组,负责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负责组织检验科突发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马其生

副组长:梁诸芬、蔡琼芬

成员:方敏芳、郑美芬、高任萍、左石红、袁坤红、梅巧巧、王林、张婷媛、李清月

5.2.2应急小组各成员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组长负责预案启动、紧急决策、总协调指挥,同时为事件责任报告人,负责事件的上报。负责小组内部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包括及时向组长通报情况。负责后期处置工作,该块工作由负责协调,包括及时向组长通报情况,袁坤红负责艾滋初筛阳性样本的保存与管理。

5.3预防及管理

积极的预防和严格的管理是减少突发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减少

事故损失的根本途径。

5.3.1积极的预防

积极做好检验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要求人员工作前阅读安全手册,人员应接受培训,阅读并理解安全手册,保证全体人员接受过急救培训和紧急医学处理措施,工作人员根据可能接触的生物进行接种免疫。对应急装备检查是否正常,对生物危险物质漏出的控制程度的检查,对实验设备定期去污染和维护,对废弃物进行灭菌的处理处置。

5.3.2严格的管理

强调安全行为,良好的内务行为,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的标准操作规程。

5.4应急处置预案的启动

发生特大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小组组长在接到通知或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5.5应急反应程序

5.5.1报告程序

5.5.1.1生物样本被盗报告程序

若发生具有传染性、破坏性、转移性和致病性的生物样本(如艾滋初筛阳性样本)被盗时,相关责任人立即向组长报告具体情况,由组长进一步向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及主任和保卫科报告。5.5.1.2生物样本丢失报告程序

若发生具有传染性、破坏性、转移性和致病性的生物样本(如艾滋初筛阳性样本)丢失时,相关责任人立即向组长报告具体情况,由组长向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及主任和保卫科报告。

5.5.1.3生物样本泄漏报告程序

若发生具有传染性、破坏性、转移性和致病性的生物样本(如艾滋初筛阳性样本)泄漏时,相关责任人立即向组长报告具体情况,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及主任和保卫科报告。

5.5.2应急处理程序

5.5.2.1当生物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将有关情况通知应急小组组长。应急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小组成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5.5.2.2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后,对现场进行事故的调查和评估,按实

际情况及自己工作职责进行应急处置。

5.5.2.3如果发生样本泄漏溢出时,按《样本外溢处理程序》处理。

5.5.2.4如发生离心管破裂,按《离心管破裂意外事件处理程序》处理。

5.5.2.5如发生生物安全柜意外事件,按《生物安全柜意外事件处理》。

5.5.2.6对潜在重大生物危害性气溶胶的释出(生物安全柜外)、生

物样本泄漏造成大面积污染时,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关闭实验室,对污染区域进行紫外灯照射消毒过夜;第二天对污染区进行24小时

封闭空气。熏蒸消毒(乙醛消毒法:5ml乙醛+2g高锰酸钾/m3)。5.5.2.7如发生废弃物泄漏、外溢等事件,按《废弃物意外事件处理程序》处理。

5.5.2.8若员工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如污染物溅落到身体表面,或有割伤、刺伤、烧伤、烫伤等情况发生,应立即停止实验工作,按《职业暴露处理程序》进行紧急处理。

6.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置

对事故点的场所、废弃物、设施进行彻底消毒,对生物样品迅速销毁;组织专家查清原由;对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植物、动物、土壤和水环境进行监控,直至解除封锁。对于人畜共患的生物样品,应对事故涉及的当事人群进行强制隔离观察。对于实验作类似处理。

6.2调查总结

事故发生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做出书面总结,认真吸取

教训,做好防范工作。事件处理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应急小组

组长向上级部门做结案报告。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事件产生的原因、应急处置过程中各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功效、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