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化学专科

无机化学专科

无机化学专科
无机化学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1、室温下,在一密闭容器放有a、b两个烧杯,a杯盛有半杯纯水,b杯盛有半杯蔗糖水溶液。若外界条件不变,久置后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杯水增多,b杯中水减少、b两杯未发生变化

?杯成空杯,b杯水满杯水满,b杯水干剩有蔗糖晶体

2、25℃时,K a1(H2A)=×10-8,K a2(H2A)=×10-15。则25℃时,K b2(A2-)为()

?-7 -8-23

3、制备As2S3溶胶,使H2S过量,则该溶胶的胶团结构简式为()

A.[m(As2S3) n HS- x H+] y H+

B. [m(As2S3) n HS- x H+] y SH-

C. [m(As2S3) n H+ x HS-] y H+

D. [m(As2S3) n H+ xS H-] yS H-

4、在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时,可使氨水的电离度和溶液的pH值均减小的是()

Cl ?

5、已知H3PO4的PK a1 = ,PK a2 = ,P K a3 = 。欲配制pH=的缓冲溶液,可选择的缓冲对是

()

? D.纯水

6、已知303K时,Ag2C r O4的溶解度为×10-4 mol/L,则该温度下Ag2C r O4的溶度积K sp为

()

-12-8-8-12

7、在298K时,已知??(Cl

/Cl-)>?? (Cr2O72-/Cr3+)>?? (MnO2/Mn2+)>?? (Ag+/Ag)>?? (Fe3+/Fe2+)>??

2

(Cu2+/Cu)。在298K、标准状态下,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正向进行的是

()+ Cu 2FeCl2 + CuCl2

+ 4HCl MnCl2 + Cl2 + 2H2O

+ 6KCl + 7H2SO 44K2SO4 + Cr2(SO4)3 + 3Cl2 + 7H2O

(NO3)3 + Ag Fe(NO3)2 + AgNO3

8、在酸性溶液中化学反应BrO3-+Br-+H+—Br2+H2O配平以后的系数是()

、10、12、2、3 、3、6、3、3

、5、6、3、3 、1、6、3、3

9、为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 )

10、室温下,在PH = 的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OH-离子浓度为()

-7-6mol/L

-2-12mol/L

11、有基元反应,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反应为一级反应

B.两种反应物中,无论哪一种的浓度增加一倍,都将使反应速率增加一倍

C.两种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减半,则反应速率也将减半

D.两种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增大一倍,则反应速率增大两倍

12、形成外轨型配离子时,中心离子不可能采取的杂化方式是()

3

15、下列分子中,两个相邻共价键的夹角最小的是()

16、对于电对Zn2+/Zn,增大其Zn2+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值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7、NH4+形成后,关于四个N-H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键长相等

B.键长不相等

C.配位键的键长大于其它三键

D.配位键的键长小于其它三键

18、下列各组物质是共轭酸碱对的是()

和CO32-和HPO42-+ 和OH-和OH-

19、用下列那种方法能改变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值()

A.改变反应物浓度

B.改变温度

C.用催化剂

D.改变总压

20、配合物中对中心原子的正确说法是( )

A.一般是金属阳离子

B.一般是金属阳离子,中性原子,也可以是非金属阳离子或阴离子

C.只能是金属阳离子

D.以上几种说法都对

二、判断题

(X)1、溶液的冰点下降,沸点升高以及渗透压都与蒸气压下降有关。

(X)2、反应达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相等。

(X)4、酸性缓冲溶液可以抵抗少量外来碱的影响,但不能抵抗少量外来酸的影响。(X)5、酸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酸性越强,其共轭碱的碱性也越强。

(√)6、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7、钻穿作用的结果增强了电子间的屏蔽作用。

(√)8、一般说来,分子间作用力中,色散力是主要的。

(√)9、邻—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酸。

(X)10、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表示反应速率的大小。

三、填空题

2、用半透膜将两种浓度不同的蔗糖溶液隔开,溶液中水分子的渗透方向是由浓向

稀。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NH4+、HCO3-、S2-中,属于酸的是S2-;属于碱的是NH4+;既是酸又是碱是HCO3-。

4、为了使缓冲溶液具有较大的缓冲能力,配制HAc-N a Ac(p K a=)缓冲溶液时,应将缓冲溶液的pH值控制在范围内。

6、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1)2Fe3+ + Cu = 2Fe2+ + Cu2+ (2)Ag+ + Fe2+ = Ag + Fe3+

则在标准状态下,电对Fe3+/Fe2+、Cu2+/Cu、Ag+/Ag中,最强的氧化剂是Fe3+/Fe2+;最强的还原剂是Cu2+/Cu 。

7、按反应物分子数,基元反应可分为 3 类,绝大多数基元反应属于双分子反应。

8、配合物H2〔PtCl6Pt的氧化数是;配位数为 6 。

9、写出具有下列指定量子数的原子轨道符号:

(1)n = 3;l = 1 (2)n = 4;l = 0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渗透浓度渗透浓度是用来比较溶液渗透压力的,定义为渗透活性物质(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2、表面活性物质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着下降的物质。

3、基元反应在反应中一步直接转化为产物的反应

4、电解质溶液

五、计算题

1、消毒用的过氧化氢溶液,其密度为ml,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是%,求该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摩尔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

2、计算L的NaHCO3溶液的pH值。已知K a1=×10-7K a2=×10-11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问题详解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 2+ /Zn 电对,增大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 、 Cu 2 +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e B 18e 型 C 18+2e D 9~17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θb K 。浓度为m mol ·L -1 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 -的浓度(mol ·L -1 )为 ( )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 K(Ag3PO4) = 1.4×10-16,其溶解度为 sp ( ) A 1.1×10-4mol?L-1; B 4.8×10-5mol?L-1; C 1.2×10-8mol?L-1; D 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A Cu、Cu2+; B Cr2O72-、Cr3+; C MnO2、Mn2+; D SnCl4、Sn 6、3d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 BeCl2 B 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A HF B Ag C KF D CO2 9.已知V E A/θ:Cr2O72- +1.36 Cr3+ -0.41 Cr2+ -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K2O B MgO C CaO D Na2O

《无机化学》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1、室温下,在一密闭容器放有a、b两个烧杯,a杯盛有半杯纯水,b杯盛有半杯蔗糖水溶液。若外界条件不变,久置后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A.a杯水增多,b杯中水减少 B.a、b两杯未发生变化 C.a杯成空杯,b杯水满 D.a杯水满,b杯水干剩有蔗糖晶体 2、25℃时,K a1(H2A)=5.0×10-8,K a2(H2A)=1.0×10-15。则25℃时,K b2(A2-)为() A.2.0×10-7 B.2.0×10-8 C.5.0×10-23 D.10 3、制备As2S3溶胶,使H2S过量,则该溶胶的胶团结构简式为() A.[m(As2S3) n HS- x H+] y H+ B. [m(As2S3) n HS- x H+] y SH- C. [m(As2S3) n H+ x HS-] y H+ D. [m(As2S3) n H+ xS H-] yS H- 4、在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时,可使氨水的电离度和溶液的pH值均减小的是() A.NH4 Cl B.NaOH C.HCl D.H2O 5、已知H3PO4的PK a1 = 2.12,PK a2 = 7.21,P K a3 = 12.66。欲配制pH=7.0的缓冲溶液,可选择的缓冲对是() A.H3PO4-NaH2PO4 B.NaH2PO4-Na2HPO4 C.Na2HPO4-Na3PO4 D.纯水 6、已知303K时,Ag2C r O4的溶解度为 1.0×10-4mol/L,则该温度下Ag2C r O4的溶度积K sp为() A.1.0×10-12 B.1.0×10-8 C.2.0×10-8 D.4.0×10-12 7、在298K时,已知?θ(Cl /Cl-)>?θ (Cr2O72-/Cr3+)>?θ (MnO2/Mn2+)>?θ (Ag+/Ag)>?θ (Fe3+/Fe2+)>?θ 2 (Cu2+/Cu)。在298K、标准状态下,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正向进行的是 () A.2FeCl3 + Cu 2FeCl2 + CuCl2 B.MnO2 + 4HCl MnCl2 + Cl2 + 2H2O C.K2Cr2O7 + 6KCl + 7H2SO 44K2SO4 + Cr2(SO4)3 + 3Cl2 + 7H2O D.Fe(NO3)3 + Ag Fe(NO3)2 + AgNO3 8、在酸性溶液中化学反应BrO3-+Br-+H+—Br2+H2O配平以后的系数是() A.2、10、12、2、3 B.1、3、6、3、3 C.1、5、6、3、3 D.5、1、6、3、3 9、为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 ) A.3s10 B.3d10 C.3s23p63d2 D.3s23p64s2 10、室温下,在PH = 12.0 的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OH-离子浓度为()

北京化工大学《无机化学》(双语)期末考试模拟试卷-A

北京化工大学 Model of Final Examination of 《Inorganic Chemistry》 (bi-lingual course) C H M 2 1 7 0 T Course code 课程代码 Class No.: Name and ID: Items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Total score(总分) Score(得分)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不必 写在答题纸上。)(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 )1.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恒压反应热只与系统的始态和终态有 关,因此化学反应热是状态函数。 ( )2.按照金属键理论,金属能导电传热是因为存在导带,而金属镁中只有 满带和空带,所以金属镁晶体不能导电。 ( )3.对一个化学反应,其速率常数总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增加反 应温度总有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 ( )4.任何反应都是由元反应或由元反应复合而成的,只要了解了化学反应 的反应机理,由反应机理可得出其总的反应速率方程式。 ( )5.通常情况下,一个过程的自发进行方向在反应机理不发生变化的情况 下,高温时由熵变决定,低温下由焓变决定。 ( )6.当一个原子得到电子时,半径增大,极化力变小,极化率增大。 ( )7.电子亲和能是指一个原子得到电子后放出的能量,由于原子核在外层 有正电场存在,对电子有吸引能力,因此电子亲和能一定小于零。 ( )8.凡中心原子以sp3形式杂化的分子,其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8 ( )9.经实验测定,配合物K[Fe(CN)]的磁距为2.41,接近于 36 =2.83。因此此配合物中未成对电子数为2。 ( )10.因CaF的溶度积常数比CaCO的溶度积常数小,因此CaF 232 的溶解度一 定比CaCO的溶解度小。 3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 )1.已知 298 K时,Sn(s) + Cl 2(g)→SnCl2(s)的△r H(1) = -349.8 kJ·mol-1,SnCl 2(s) + Cl2(g) →SnCl4 (l) 的 △r H(2) = -195.4 kJ·mol-1, 则1 2Sn(s) + Cl2(g)→1 2 (g) 的△r H SnCl为: 4 A.-545.2 kJ·mol-1;B.-272.6 kJ·mol-1; C.154.4 kJ·mol-1-1 ;D.-154.4 kJ·mol。 (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配位平衡是指溶液中配离子解离为中心离子和配体的解离平衡; B.配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像弱电解质; C.对同一配离子而言K·K = 1; D.配位平衡是指配合物在溶液中解离为内界和外界的解离平衡。 ( )3.将10.7g NH Cl溶解于1L 0.1mol·L-1 NH·H 432 O中,该溶液的pH值为多少?K b(NH3·H2O)=1.8×10-5。 A.9.26; B.8.96; C.9.56; D.11.13。 ,最适合溶解CuS的溶液是: ( )4.CuS的K sp(CuS)=4×10-36 A.HNO;B.浓HCl;C.稀HCl;D.HAc。 3 ( )5.在下列过渡元素的氯化物水溶液中,那一种溶液的颜色最浅。 A.CuCl2;B.CoCl; C.MnCl;D.NiCl。 222( )6.在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稳定共存的是那一组2+2- A.Ba、Cr2O7;B.Mn2+3+ 、Cr; C.S2-3+2+ 、Fe;D.Sn、Fe3+。

(完整word版)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无机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 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对于 Zn 2+ /Zn 电对,增大 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 2+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 e B 18 e 型 C 18 +2 e D 9~17 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K b 。浓度为 m mol ·L - 1 的氨水溶液 ,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 ,则溶液 中 OH - 的浓度( mol ·L - 1 )为 ( ) A 1 m B 1 m K b C K b m / 2 D 2 m 2 2 4、已知 K sp (Ag 3 PO 4) = 1.4 ×10-16 ,其溶解度为 ( ) A × -4 -1; B 4.8×10 -5 -1; 1.1 10 mol?L mol?L C 1.2 ×10 -8 mol?L -1 ; D 8.3 ×10 -5 mol?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 Cu 2+; B Cr 2O 7 2-、Cr 3+ ; C MnO 2 、Mn 2+ ;D SnCl 4 、Sn 6、3d 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 ) A 1,2,3 B 0,1,2 C 0, ±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 ,以 sp 3 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8、熔化下列晶体时 ,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 E A / V :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都不能 B Cr 2O 7 2- C Cr 3+ D Cr 2+ 10. 下列各物质中 ,熔点最高的是 ( ) A K 2O B MgO C CaO D Na 2O 11 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 ) A. 渗透压 B. 沸点升高 C. 蒸汽压下降 D. 凝固点降低 12 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移去产物 D. 使用催化剂 13 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 ,则反应 ( ) A. 能自发进行 B. 是吸热反应 C. 是放热反应 D. 处于平衡状态 14.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 10 ℃,其结果是 ( ) A.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不改变反应速率 D.使平衡常数减小 15. 在 HAc-NaAc 缓冲溶液中,若 [HAc]>[NaAc] ,则该缓冲溶液 ( ) A. 抗酸能力强于抗碱能力 B. 抗酸能力弱于抗碱能力 C.抗酸能力等于抗碱能力 D.无法判断 16. 在室温下, 0.0001mol .L -1 NH 3 水溶液中的 pKw 是 ( ) A. 14 B. 10 C.4 D.8

无机化学专业的专业英语词汇

无机化学专业英语词汇 1.化学原理chemical principles 2.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the behaviors of gas ,liquid and solution 3.理想气体定律ideal gas law 4.道尔顿分压定律Dalton’s Law of Partial pressures 5.液体的蒸汽压vapor pressure of liquid 6.液体的凝固点freezing point of liquid 7.体系和环境system and surrounding 8.状态和状态函数states and state functions 9.化学热力学基础the basis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10.化学平衡chemical equilibrium 11.体系与状态system and state 12.热力学定理law of thermodynamics 13.热化学thermochemistry 14.焓enthalpy 15.混乱度disorder 16.熵entropy 17.吉布斯自由能Gibbs free energy 18.化学平衡chemical equilibrium 19.标准平衡常数standard equilibrium constant 20.同离子效应the common ion effect 21.缓冲溶液buffered solution 22.酸碱理论与电离平衡the theories of acids &bases and ionization equilibrium 23.盐的水解the hydrolysis of salts 24.沉淀反应the precipitation reactions 25.溶度积solubility product 26.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equilibrium shift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dissolution 27.分步沉淀stepwise precipitation 28.盐效应salt effect 29.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 and reduction reactions 30.还原剂reducing agent or reducer or reductant 31.氧化剂oxidazing agent or oxidizer or oxidant 32.原电池galvanic cell 33.负极,正极negative pole, positive pole 34.阳极,阴极anode ,cathode 35.燃料电池fuel cell 36.电化学electrochemistry 37.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 38.歧化反应disproportionation reaction 39.化学动力学基础the basis of chemical dynamics 40.化学反应速率the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 41.化学反应机理reaction mechanism 42.化学反应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of chemical reaction 43.动能kinetic energy 44.基元反应elementary reaction 45.一级反应first-order reaction 46.零级反应zero-order reaction 47.化学理论chemical theories 48.原子结构the atomics structure 49.元素周期律periodic system of elements 50.原子内部structure in atom 51.氢原子光谱the spectrum of atomic hydrogen 52.等电子原理isoelectronic principle 53.电子构型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tom 54.价电子构型valance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55.主量子数principal quantum number

食品营养学双语版_重点版

食品营养学 食物可以定义为含有许多天然的化学成分以提供人类色、香、味和营养的可食物质,而食物中提供人体营养的有机和无机化学成分称为营养素。 从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可将营养素分为六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这些物质因为是人体生存所必需而被称为必需营养素。现在有人把膳食纤维看作第七大营养素,而抗氧化成分为半必需营养素。这些营养素为机体提供能量、构建和维持机体组织、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第一章消化吸收 Nutrition Nutrition might be defined as the process whereby we obtain the essential nutrients and use them to make many substances our bodies need.This process would include eating and digesting food and absorbing and using,or metabolizing,,the nutrients it contains. 营养:谋求养身,即人类获得必需的营养素并利用他们来合成人体需要物质的过程,它包括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利用或代谢营养物质的过程,是人类通过摄取食物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Nutrients Nutrients are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food which perform nutritive functions: Fats脂肪 Proteins蛋白质 Carbohydrates碳水化合物 Minerals矿物质 Vitamins维生素 Water水 Dietary fiber,Antioxidants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 Function of foods and nutrients: Provide energy for activities build and maintain body tissue(组织) Regulate body processes(调节生理过程) Good Nutrition 1、What is good nutrition? Good nutrition implies that we are obtaining from our food all of the essential nutrients in the amounts needed to keep our bodies functioning and to maintain optimum(最适宜的)health. A very simplified definition of good nutrition might be“eating the right foods in the right amounts,and can keep us to finish our work(physical and mental)efficiently.” 好的营养是指人体从食物中获得保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最佳健康状况所需数量的必需营养素。简单地说,吃正好数量的适宜食物,以使人体能有效地完成体力和脑力工作。 Digestion Digestion is the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breaking down of food into smaller components,(usually inside a body,)to a form that can be absorbed. 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管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消化方式分为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机械性消化是指通过消化管得运动,将食物磨碎,并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同时将食物向消化管远端推出;化学性消化是指通过消化液的各种化学作,将食物中得营养成分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通常这两种消化方式同时进行,相互配合。 Gastrointestinal Tract(胃肠道)—stomach、intestine 吸收(absorption)是食物经消化后,透过消化管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最新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姓名:座号: 系别:年级:专业: 总分合计人: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2+/Zn电对,增大Zn2+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2+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A 8e B 18e型 C 18+2e D 9~17e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K。浓度为m mol·L-1的氨水溶液, b 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的浓度(mol·L-1)为()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sp K (Ag 3PO 4) = 1.4×10-16 ,其溶解度为 ( ) A 1.1×10-4mol?L -1; B 4.8×10-5mol?L -1; C 1.2×10-8mol?L -1; D 8.3×10-5mol ?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Cu 2+; B Cr 2O 72-、Cr 3+; C MnO 2、Mn 2+; D SnCl 4、Sn 6 、 3d 轨 道 的 磁 量 子 数 可 能 是 ( )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 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都不能 B Cr 2O 72- C Cr 3+ D Cr 2+ 10. 下 列 各 物 质 中 ,熔 点 最 高 的 是

高职无机化学教案与答案

一、高职无机化学教案 (1) 绪论 (4) 一、化学的地位及作用: (4) 二、四大化学: (4) 三、本课程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4)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7) 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 (7)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 (7) 二、物质的聚集状态和相: (7)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8) 四、混合气体分压定律: (9) 1、混合气体分压定律: (9) 2、分压的计算: (10)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 (12) 一、质量守恒定律: (12) 二、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2)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13) 本章要求 (13)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4)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定义及表示方法 (14)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14)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14) 三、反应进度(ξ): (16) 例2-2: (17) 第二节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17) 一、反应速率的有效碰撞理论 (17) 1、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的概念 (17) ①什么叫有效碰撞? (17)

②什么样的分子有资格参加有效碰撞? (18) 2、分子的能量分布 (18) 二、过渡状态理论简介(活化配合物理论) (19) 三、反应机理(反应历程) (19) ①基元反应 (20) ②非基元反应 (20) 第三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20) 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0) 1、质量作用定律 (20) 2、反应级数 (21) 3、有效碰撞理论对浓度影响的解释 (22) 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特别显著) (22) 1、反应速率的温度系数 r (22) 2、有效碰撞理论对温度影响的解释 (22) 三、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3) 2、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23) 四、影响多相体系反应速率的因素 (24) 第四节化学平衡 (24) 一、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24) 化学平衡的特点: (24) 二、平衡常数 (25) 1、平衡常数 (25) ①浓度平衡常数Kc (25) ②压力平衡常数Kp (25) ③热力学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KΘ (25) 2、书写和应用平衡常数的注意点 (26) ①要与反应方程式相符 (26) ②纯固体在平衡常数式中不必列出 (26) ③对于水在平衡式中的处理: (26)

《无机化学》专科辅导资料考试资料答案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1 《无机化学》专科辅导资料 A 型题: 1. NaAc 固体加到HAc 溶液中去,将使HAc 的 D.电离度减小 2. 强电解质溶液的表观电离度总是小于100%,原因 是 B.正负离子互相吸引 3. 一种酸的强弱可用下列哪一种数据来衡量 C.电离常数 4. 已知NH 3·H 2O 的θb K = 10—4.75,将0.2 mol ·L —1 的NH 3·H 2O 和0.2 mol ·L —1的NH 4Cl 等体积混合, 溶液的pH 值为 A .9.25 5. 计算无机多元弱酸的酸度时 D .θ1a K /θ2a K ≥104时,可以按一元弱酸处理 6. 有一难溶电解质AB,在水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设平衡时[A] = X ·mol ·L —1,[B] = Y ·mol ·L —1,则θSP K 可表达为 B .θSP K = X ·Y 7. 在下列分子中元素氧化值为+7的是 D .(NH 4)2S 2O 8 8. 已知:BrO 4— +0.93 BrO 3— +0.54 BrO — +0.54 Br 2 +1.07 Br — 能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C .Br 2 9. 电子运动具有波动性B .电子衍射实验可以证实 10.下列各组量子数哪组是正确的 D .n =4 l =3 m =0 m s =+1/2 11. 中心原子采取sp 2 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是 C .BF 3 12. 泡里原理(pauli )指的是 B .在同一原子里,不 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13.ψ2的物理意义是D 代表原子在该点(r 、θ、?)出现的概率密度,即单位微体积中电子出现的概率 14.水分子间产生的作用力是哪一种 E. 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氢键 15.当n = 3时,?则该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B. 18个电子 16.在 HAc 溶液中加入 NaCl 固体振荡后 B. 溶液 的 pH 值降低 17.铁的原子序数是26,Fe(Ⅲ)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在基态时是下列哪种构型 D. [Ar] ↑ ↑ ↑ ↑ ↑ 18.在下列哪一种物质中,氧的氧化值与水的氧的氧化 值不同 D. H 2O 2 19、在饱和H 2S(θ1a K =1.32×10-7,θ2 a K = 7.08×10- 15)水溶液中,何者浓度最小 C. S 2- 20.难溶物 AgCl 的溶解度为 s (mol·L - 1),其 θSP K 等于E. s 2 21.下列配体中,何种配体是螯合剂 D. NH 2CH 2CH 2NH 2 22.实际浓度为0.1 mol·L -1 的NaCl 溶液,其有效浓度为0.078 mol·L -1 ,对此现象最恰当的解释是:C .离子间的相互牵制 23.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是A .氧化反应 24.氨分子间产生的作用力是E. 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氢键 25.HAc 溶液中,加少量固体NaAc 后,则B. 溶液酸度 下降 26.0.1mol·L -1的H 2S(θ1a K =9.1×10- 8,θ2a K =1.1×10- 12)水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A. H 2S 27.温度一定时,决定某弱酸及其盐缓冲溶液pH 值的 主要因素是:D.弱酸和其盐的浓度比 28.π键的特征是 D.原子轨道以平行方式重叠,重 叠部分通过一个键轴平面,具有镜面反对称 29.下列有关分步沉淀叙述中正确的是A.J θ先达到溶 度积者先沉淀出来。 30.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以sp 2 杂化轨道成键,且具有π键的是D. BF 3 31.具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是E 、BF 3 33.下列五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是E 、n =4,l =4,m =3,m s =+1/2 34.根据质子论,下列物质中,哪一种既具有酸又具有碱的性质C .HS - 35.难溶物 Mg(OH)2 的溶解度为 s (mol·L - 1),其 θSP K 等于B. 4s 3 13.电子云是指C .核外电子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 表示 37.NH 3·H 2O 溶液中,加少量固体NH 4Cl 后,则B.溶液中OH -浓度下降 38.在0.1mol ?L -1H 2S (θ1a K =1.32×107,θ2a K =7.08×10-15)水溶液中,浓度最小的是 C. S 2- 40. 在含有Cl —、Br —、I — 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AgNO 3溶液,则E .离子的J 先达到θSP K 值者先沉淀出来 41.BaSO 4的溶解度为1×10—5 mol ·L —1,它的溶度积是D .1 ×10—10 42在Na 2S 4O 6中硫的氧化值是:D .+5/2 43.在反应方程式MnO 4—+8H +( ) Mn 2++4 H 2O,中 括号应填入B .+5e 44.原电池中正极发生的是B .还原反应 45.E θ值越大,则该氧化还原反应B .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46.下列五组量子数中,合理的是 A 、n =4,l =3,m =2,m s =+1/2 47.原子轨道是描述C .核外电子概率(几率)出现 最多的地方 48.σ键的特征是 C 、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重叠,重叠部分沿键轴呈圆柱形对称 49.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以sp 2杂化轨道成键的是B. C 2H 4 15.具有极性共价键的极性分子是 C. NH 3 50.氯分子与水分子间产生的作用力是哪一种 E. 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氢键 51.根据价键理论, 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的是以下 哪种类型杂化的A. sp 3 52.下列物质中,加入HCl 后酸效应不明显的是 C. [Fe(SCN)6]3- 53. 由实验测得电解质的电离度小于100%,对此互吸理论的解释是 B .由于“离子氛”的存在,离子不能自由运动 54.HCN 溶液中,加少量固体NaCN 后,则B. 酸度下降 55. 在0.1mol .L -1的H 2S (θ1a K =1.32×10-7,θ2 a K =7.08×10- 15)水溶液中,[S 2-]浓度(mol .L -1)为 D. 7.08×10- 15 59. 反应NH 3 + H 2O NH 4+ + OH — 属下列哪一类反应 A .酸碱反应 60.在反应方程式Cr 2O 72— +14H +( )2Cr 3+ + 7H 2O, 中括号应填入:C .+6e 61.电池反应是C .氧化还原反应 63.下列五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是 E. n =3,l =3,m =2,m s =-1/2 66.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以sp 杂化轨道成键的是A. BeCl 2 67. 下列分子中为极性分子的是 C. NH 3 68. CCl 4与H 2O 产生的作用力是哪一种 C. 色散力 +诱导力 69. 根据价键理论, 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的是以下列哪种类型杂化的E. dsp 2 70. 右图 y 为 D .p y 电子云角度 分布剖面图 X 型题 71.对于H 2O 分子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间构型为V 型C .偶极矩不等于零 D .以不等性sp 3 杂化E .有两对未成键电子 72.下列物质具有还原性的是B. Na 2SO 3 C. H 2O 2 E. H 2S 73根据原子电子层结构的特点,可将周期表中的元素 分为A .s 区 B .ds 区C .d 区、D .f 区 E 、p 区 74.下列物质中,属于简单配合物的是B. [Ag(CN)2]- D. [Cu(SCN)4]2- E. [Cu(H 2O)4]2+ 75.下列各对能组成缓冲对的是: A. NH 3·H 2O —NH 4Cl B. HAc —NaAc C. HCO 3-—CO 32- 7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以sp 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A .NH 3 C .H 2O E .PH 3 77. 根据质子论,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可作为酸的是B .H 3PO 4 C .HPO 42— E .H 3O + 78.分子间存在氢键的有C .H 2O D .NH 3 E .H F 79.下列每组四个量子数(n ,l ,m ,m s )合理的是 A .4,1,0, +1/2 C .3,2,2,-1/2 80.ψ2的物理意义是B .电子在核点(r 、θ、φ)出现的概率密度 D .单位微体积中电子出现的概率 81.对于H 2O 分子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间构型为V 型 D .以不等性sp 3杂化 E .有两对未成键电子 82.已知在酸性溶液中,氯的元素电势图如下ClO 4- +0.36 ClO 3- +0.33 ClO 2- +0.66 ClO - +0.40 Cl 2 +1.36 Cl - 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歧化反应的是A .ClO 4- B .ClO 3- D .ClO - 8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螯合物的是B. CuCl 3- D. Cu(SCN)42- E. Cu(H 2O)42+ 84.在酸性条件下,能将Mn 2+氧化为MnO 4-的是A .PbO 2 B .(NH 4)2S 2O 8 85.下列物质具有剧毒,需要特殊保管的是D .As 2O 3 E .HgCl 2 86.下列酸中,可以固体形式存在的是A .HIO 3 B .纯H 3PO 4 C .H 4SiO 4 D .HBO 3 87.对d 区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水中大多显颜色 C .均为金属元素 D .含多种氧化值 E .易形成配合物 88.对于NH 3分子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为极性分子 D .以等性sp 3 杂化 E .有一对未成键电子 89.下列物质具有还原性的是B. Na 2SO 3 E. H 2S 91.下列物质中,属于简单配合物的是B. [Ag(CN)2]- D. [Cu(SCN)4]2- E. [Cu(H 2O)4]2+ 9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以sp 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A .NH 3 C .H 2O E .H 2S 94.ψ2的物理意义是B .电子在核点(r 、θ、?)出现的概率密度 D .单位微体积中电子出现的概率 96.已知在酸性溶液中,锰的元素电势图如下MnO 4— +0.564 MnO 42— +2.26 MnO 2 +0.95 Mn 3+ +1.5 Mn 2+ -1.182 Mn 能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 B. MnO 42— D. Mn 3+ 97.︱ψ︱2的物理意义是D .单位微体积中电子出现的概率(几率)E .电子在某点(r 、θ、?)出现的概率(几率)密度 99.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以sp 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A .NH 3 C .H 2O 100.对于H 2S 分子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间构型为V 型 C .H —S 键有极性D .以等性sp 3杂化 E .有两对未成键电子对 101.下列物质中,属于简单配合物的是 B. [Ag(CN)2]- D. [Cu(SCN)4]2- 107下列物质具有剧毒,需要特殊保管的是 D .As 2O 3 E .HgCl 2 108.对d 区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中大多显颜色C .均为金属元素D .含多种 氧化值E .易形成配合物 二、填空题: 1.弱电解质的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 3.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则是氧化剂 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必须相等。 4.元素原子序数为17,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 22S 22P 63S 23P 5,该元素在 3周期 卤 族,属于 P 区。 5.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特征是量子化特性和波粒二象性。 6.鲍林电负性指定元素F 的电负性为最大。 7.离子键的特征是 没有饱和性 和 无方向性 。 8.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的化学键是配位键。 9.配合物化学式为K 3[Fe(CN)6],其命名为高铁氰化钾, 10.写出下列矿物药的主要化学成份:生石膏 CaSO 4?2H 2O 自然铜 FeS 2 密陀僧PbO 砒霜As 2O 3 。

无机化学双语教育的感悟

无机化学双语教育的感悟 0引言 近年来,无机化学学科发展迅速,世界范围内,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是,笔者结合多年无机化学科研实践,发现前沿的、具有国际高水平的文献,大多为英文文献,国际学术会议及国际学术交流也大都使用英语。特别是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家们所使用的某些名词术语尚无固定的翻译,不利于学术交流,不利于课堂教学,但如果采用双语进行教学交流,可以避免对科学名词产生误解和不准确的翻译。采用双语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到无机化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而且还可以使现阶段的本科教学充分和国际接轨,有助于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促进高等学校培养创新性人才[1]。因此,建立完整完善的无机化学双语教学内容体系和双语教学团队,积极研究、试行无机化学双语教学和推进双语教学、研究与示范,提高教学质量,克服我国高等院校普通英语教学多年存在的教学效益低、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差及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脱节的弊端,对获取国际先进研究成果信息、提高国内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各类人才十分必要,意义重大。以下结合近年来的双语教学实践探索,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谈谈实施双语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1教学方法 1.1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教学。英文和中文的课堂讲授比例,应注意循序渐进的推行,逐步增大英文比例。在双语教学初期,中文占70%,英文占30%,70%的中文是考虑到学生学习课程的重要任务是为了获得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也便于双向交流,特别是在教学过程的初期阶段尤为重要。当课程教学推进到一半左右,开始使用英语比例达70%以上,课堂教学组织全部用英语,讲授内容重点、难点既用英文,又用中文讲;内容展示英文比例达到80-90%,重难点内容及重要的英文专业术语就近列出其规范的中文。内容展示比例较高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沉浸式学习英语,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水平。就近列出中文意义目的在于抓住重点难点,适应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如考研的需要,因为目前大部分研究生入学课程考试仍是采用中文。 1.2联系实际,培养兴趣和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紧密联系人们生产、生活的学科,教学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双语教学无机化学课程,本身是学生比较感兴趣,大多数同学都会有新鲜感而愿意接受;如果在课堂上再进

无机化学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第四版习题解答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一、填空题 1.理想气体; 2.8.314; 3.温度;压力 4.液态;气态 1.B 11.并且这一关 式中P P ( V =2.式中P 总联系式总总i i 即总总P V V P i i )/(= 说明混合气体中某一组分的体积分数等于其摩尔分数,组分气体分压等于总压乘以该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压力分数、体积分数与其摩尔分数均相等。 3.答:初始时,由于没有气态分子,凝聚速度为零,随着气态分子逐渐增多,凝聚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凝聚速度等于蒸发速度,即在单位时间内.脱离液面变成气体的分子数等于返回液面变成液体的分子数,达到蒸发与凝聚的动态平衡。此时在液体上部的蒸气量不再改变,蒸气便具有恒定的压力。在恒定温度下,与液体平衡的蒸气称为饱和蒸气,饱和蒸气的压力就是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沸腾时的温度叫做该液体的沸点。换言之,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即为液体的沸点。显然,液体的沸点随外界压力而变化。若降低液面上的压力,液体的沸点就会降低。 4.答:有一定的几何外形、有固定的熔点、各向异性 5.答:表示化学反应及其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若能量变化是以热量的形式出现,则此种能量变化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如果反应是在298K 下进行的,习惯上也可不予注明。 (2)反应的焓变值与反应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有关。 (3)需在反应式中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4)逆反应的热效应与正反应的热效应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1.2.3.4.(1(25.6.7.

[药学,双语,教学]有关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有关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无机化学是我校药学方向的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化学基础必修课,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还对培养学生理科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教学效果既要保证让学生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又要根据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和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方向,如何开展双语教学,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前无机化学教研室已开展了两轮无机化学理论课和一轮实验课的双语教学,总结了很多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藉此机会,谈谈对本校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双语教学定位的一些体会。 一、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无机化学是化学中最古老的分支,其理论与技术渗透到医学和药学的各个学科。目前无机化学仍然发展迅速,新的领域不断被开拓,与国际交流广泛,英文科技文献和书籍繁多。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医药科技人才,必须掌握最新的信息和最先进的东西,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大多来自英文报道。因此21世纪的化学教育应面向世界,其中英语作为工具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无机化学课程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最新信息的获取,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原版教材的能力。其次,通过双语教学,学生有了应用英语的机会,为专业学习服务,而专业学习的趣味性又能促进学生发展英语能力,提高英语应用水平。 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无机化学双语教学 国际通行的一般意义的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在这里,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所以,在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教学语言的关系,是我们首要坚持的原则。就一门具体的课程而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学科知识和培养科学能力,因此要保证能够完成无机化学基本知识的传授,而不能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而降低课程难度或缩减授课内容。经过两轮的教学,我们希望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的双语教学能够达到以下目的:基础,实用;以技能为主,英语为辅;追求质量,办出特色。 (一)以打好基础,培养学生长期学习兴趣为目标 大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易接受新生事物。对开始接触双语教学的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新鲜感,有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今后专业英语的学习,每周用于无机化学的课外学习时间超过4小时。但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差别较大,又是初次接触双语教学,面对大量的专业词汇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且无机化学本身还具有这些特点:①大部分内容抽象。学生对无机化学的绝大部分内容没有直接的感官印象,需要教师借助图、表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②逻辑性强,如果对前一章节的不了解就会影响到下一章节的学习。因此如何激发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是高质量地完成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重要保证。 为了能够使学生尽快适应,从陌生到熟悉双语教学,我们采用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采取不同方式逐步深入教学。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如课堂提问、例题训练与精解等。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指定内容,熟悉该部分的专业词汇;授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