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物理力学的教学法讨论

中学物理力学的教学法讨论

中学物理力学的教学法讨论

中学物理力学的教学法讨论

2007年8月9日来源:网友供稿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

中学物理力学的教学法讨论

中学物理知识内容是物理学的初级层次.严格地讲,它的科学性、系统性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它只是阐述了物理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并不是十分严谨的物理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以力学、电学为重点.本文就力学部分的教学法谈点看法.

一、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

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揭示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对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认真分析教材.

1.力学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经典物理的基础之一.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及其守恒定律为经典力学的栋梁.现行教材的体系是先讲静力学,后讲运动学,最后讲动力学.把牛顿三定律按三、一、二的顺序安排,第三定律放在静力学中讲授.这种安排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学习静力学时,有牛顿第三定律作准备知识,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有力的合成与分解作先行.通过静力学的教学,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的力学问题都要涉及物体的受力分析,所以静力学教学是最重要的基础.

2.物理思维方式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的过程,是人脑的功能,通过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其它过程来反映客观现象的能动过程.物理思维就是运用思维的一般规律于物理学习、研究中所体现的具体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教材分析中掌握物理思维结构,就是要掌握怎样运用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推理、论证等)和思维的基本方法(比较、分类、鉴别、分析、综合、归纳、证明、反驳等)以便能更好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上浏览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的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会画力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方法:问题引领探究启发合作探究 教学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教具准备: 小车、磁铁、钢球、铁钉、弹簧、钢尺、橡皮泥、气球、鸡蛋、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游戏引入:在讲课之前同学们做一个掰腕的游戏,看看谁的力气大。我们为胜利的同学鼓掌。失败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学了今天的知识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反败为胜。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力学世界。学生同桌一组,进行游戏。 (二)探究新知 一、力的作用效果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由静止变为运; b、由运动变为静止; c、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发生改变。

1.请同学们打开网站,阅读学习目标。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2.请同学们浏览网站上《助学园地》栏目,并对你喜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其反应的物理现象。 3.想想做做:请学生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小车、磁铁、钢球大头针、弹簧、橡皮泥、气球、乒乓球、钢尺等,对某个物体施力,看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产生哪些效果?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自由回答 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实验: 1}.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观察现象。 2}.用力推小车,磁铁靠近大头针或小钢球,观察运动情况。根据实验,让学生体验并试述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根据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并拉弹簧、压皮球等实践活动做一做,使学生亲身体会力的存在。并由此引出 二、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 2.力的单位:牛顿——N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 1}.在力的作用过程中,有几个物体。 2}. 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你认为哪个是受力物体,通过学生直观实验,进行理性分析,解决抽象问题。 为了纪念著名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叫做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理解1N的含义. 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过渡语:我们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么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2.老师有选择的板书总结: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设疑:那么,我们身边又有哪些例子是力的三要素不同,其作用效果就不同呢? 4.前后呼应:在上课前,老师说在掰腕游戏中失败的同学,也能反败为胜,你现在有办法了吗?我们再试一下。学生讨论猜想。学生浏览后,思考回答:学生举例 学生再次游戏,体验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四、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中学物理教学法》试题标准答案

第一套《中学物理教学法》试题标准答案(A卷) 一、填空题 共设20空,每空1分,缺或答错者每空扣1分。 1、(1)中学物理教学法概论(2)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分析 (3)中学物理实验技术及实验研究(4)中学物理教学见习与试教 2、(1)讲授法(2)实验法 (3)自学法(4)讨论法 3、(1)提出问题创设便于发现物理规律的物理环境; (2)带领学生探求物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 (3)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规律; (4)指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4、(1)平时复习(2)阶段复习 5、(1)依据教学大纲,确立教学目的与要求 (2)依据学生接受水平,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设计教学过程。 (3)依据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书 (4)依据物理学的知识体系,认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6、(1)备学生(2)备教法(3)备教材 二、选择题 本题共设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选项为任选,选错或未选的每题扣2分。 1、A、 2、C 3、C、D 4、A 三、简答题 本题共设6个小题,答题应简明、条理清晰、要点准确,否则将按各要点分值酌情减分。 1、本题8分,各要点分值如下:(1)该门课程是一门由物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1.5分)。(2)它综合运用这些科学成果来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5分)。(3)主要研究物理基础知识教学的一般过程(1分);(4)如何立足于知识传授、着眼于能力的培

养(1分);(5)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和体系,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中学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3分)。 2、本题8分,各要点分值如下: 在物理教学中,首先应通过各种环节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处理和选择,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由好奇转为喜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分);再通过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入门,甚至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情绪(3分);最后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起克服学习中种种困难的意志(2分)。 3、本题共6分,各要点的分值如下: 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3分)。其分为物理规律、物理定理;物理原理;方程法则、定则;其它,如力的平衡条件,串并联电路规律;荼的熔解和凝固规律(3分)。 4、本题共6分,每个要点分值如下: (1)组织教学(1分)(2)复习旧知识(1分)(3)教师示范举例或组织学生讨论(1分);(4)学生练习(1分);5、小结(1分);(6)布置作业(1分)。 5、本题满分为7分,每个要点的分值如下: 解决教与学的矛盾。教和学是教学工作中一对主要矛盾,在这对矛盾中,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3分)。为此,必须很好地研究学生的基本情况,尤其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方面和学习方法方面的情况(2分)。 其含义是指教师必须熟悉自己的教学对象、掌握他们的各种情况,懂得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活动(2分)。 6、本题满分为7分。其分值如下: 第一册:力学九章;第二册共十一章:热学两章,电磁学六章,光学两章近代物理一章。(4分) 共安排包括188个知识点;96个演示实验;15个学生实验;节后习题81个,章后习题143个,阅读材料33个(3分)。 四、论述题 本题共设2个小题,满分为30分,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实,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其要点的分值如下

初中物理公开课-《重力》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公开课:《重力》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 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②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心。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1.“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是本节的重点,g值恒定是有条。2.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是本节难点。 【教学媒体和资源】实物教具:重物、重垂线。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教学方法】本节课源于生活,不仅对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使学生感知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采用自主探究、引导发现、阅读指导、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分组讨论,自己总结,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这样使我们的物理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画,引入新课利用课本54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一)、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组内讨论)(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组长代表发言谈本组的猜想。2、让学生四人一组设计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有问题的小组及时给予帮助。做出图像,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G与m关系,一名学生板演公式并了解g的单位和物理意义。(出示例题)两名学生板演。(三)、重力的方向。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锤线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想想议议”。(四)、重心。出示课,学生阅读思考并进行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其中的道理。三、课堂练习。出示课,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指点纠正。四、小结。学生畅谈收获,梳理知识点。五、布置作业。1、动手动脑学物理59页1、2、4.2、目标检测题

中学物理教学法《双缝干涉》实验

1、实验名称:光的双缝干涉、光具盘几何光学演示实验 2、实验目的:解中学物理教学中对几何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实 验的要求,熟悉光具盘、双缝干涉实验仪的结构、性能,熟练 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培养借助仪器说明 书学习独立使用仪器的能力;体会新型光具盘在设计上的特色 和尚存在的问题 3、实验教学目的:⑴双缝干涉:学会利用双缝干涉原理测量光的 波长;培养严谨的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的习惯。⑵光具盘:学 会利用光具盘中的实验仪器验证几何光学中的基本原理。 4、实验教学要求:认识区分常用几何光学仪器和元件,了解它们 的特点、光路元和用处;本演示实验光路的安装和调整使学生 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掌握一定的实验测量方法。学会利用双缝 干涉原理测量光的波长。学会利用光具盘中的实验仪器验证几 何光学中的基本原理。 5、实验在这一章有什么意义:进一步了解光的性质,明白光的干 涉原理和干涉图样的形成。通过光具盘验证光学的原理可以使 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这些光学原理所对应的光学现象,理论还要 通过实验说话,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光的波动性。 6、实验仪器:j2515型双缝干涉试验仪、j2501-1型光具盘演示仪、 学生电源。 7、实验原理:⑴双缝干涉:两条靠的很近的平行双缝,能把一个 线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束相干光,当这两列相干光在空间相遇

时,会出现相互加强或相互减弱的现象,即在光程差等于零或等于波长整数倍的地方,相互加强形成亮点;在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的地方,相互抵消形成暗点。若在双缝后面置一屏幕,则可以见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⑵光具盘:根据已有光学原理,自行组装光具盘中的光学仪器从而验证所学光学原理对应现象的真实性。 8、 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过程:①按照说明书对实验仪器进行安 装,并进行调节使各部分等高共轴。②在遮光管一端装上观察系统,调节使之出现双缝。③先观察白色光干涉现象,然后观察单色光并记录.④计算。 9、 数据记录 1.红光 d=0.200mm L=600mm 游标尺读数 1 2 3 4 平均值 X 1(mm) 10.52 10.50 10.52 10.50 10.51 X 7(mm) 22.52 22.54 22.54 22.52 22.53 mm X X L d L d 4171067.66 51.1053.22600200.017-?≈-?=--?=?X ?= 红λ 2.绿光 d=0.200mm L=600mm 游标尺读数 1 2 3 4 平均值 X 1(mm) 9.92 9.90 9.92 9.92 9.915 X 7(mm) 19.52 19.52 19.54 19.54 19.53 mm L d L d 4171034.56 915.953.196002.017-?≈-?=-X -X ?=?X ?=绿λ

初中物理力学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力学 1.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A.钢珠与磁铁没有接触,所以没有力的作用 B.钢珠在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 A. 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与磁体发生力的作用,不需要接触,所以钢珠与磁铁没有接触也会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 处在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重力,故B错误; C. 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方向的变化也是运动状态的不变,故C 错误; D. 实验中磁铁对钢珠的吸引力改变了钢珠的运动方向,所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选D. 2.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解析】【解答】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二者不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 BD.木块对细绳的拉力和细绳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D不符合题意;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

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论文 概要:力学,初看起来枯燥无味,其实只要老师挖掘一些生活小实验和归纳一 些“必杀技”,学生学起来也是津津有味地,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欲,这样的课堂一定具有生命的活力。每解决一道难题,学生就有成功的自豪感,一个学期结束后,他们还特别怀念学力学的日子。 力学是抽象的一门学科,越抽象的理论知识,越要用实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 学生能直观领略其中的奥秘,从实验上升到理论知识,再举一反三,学会知识的迁移。 在讲《大气压强》这一节时,我先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用一只装满水的杯和 卡纸做一个倒置的水杯实验。实验过程中,有一些同学看着倒置的水杯,卡纸掉不下来,水流不出来,觉得不可思议,脸上露出惊奇的表情。有些同学做实验过程中,水哗啦啦地流出来,大吃一惊,“啊”地一声叫,兴奋极了,再重新做一次,最后卡纸掉不下来,水也流不出来。看着他们手上拿着这个倒置的水杯,我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水流不出来,卡纸掉不下来?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我给了一些提示,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卡纸受力如何?画出卡纸受力图。学生通过受力分析可知,卡纸向下受到水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卡纸要处于静止状态,向上应该受到作用力与向下的力平衡,而这个向上的力就是大气压力,它们的平衡关系是:F气=F水+G 纸,这时把平时忽视了或视而不见的大气压力引身出来,解开迷团。 我趁热打铁,既然大气压存在了,它能托起水和卡纸,那么这个大气压的大小 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用实验数据来测出来?老师演示用水银做托里拆利的实验,学生观看并利用公式P0=P水银=ρ水银gh把大气压的数值算出来。学生觉得书本 神圣的实验和结论也不是很难,如果自己当初有发现的眼光和思考动手做实验,说不定这个实验就会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流芳百世。紧跟着,我说如果用水代替水银做这个实验,那么标准大气压能托起多高的水柱呢?我把知识进一步迁移。学生用理论知识计算h水= g,算出水柱大约10米高,觉得大气压不可能托起三层楼高的水柱。看着他们一脸的疑惑,我说请看视频。我播放了一个视频:一位老师在教学楼外做这个实验,当水管抽真空后,他打开阀门,大气压进去管里把水压到三层楼以上,水管旁边的刻度尺显示高度10.13米,理论、实验摆在一起,学生折服了。 一节课,从学生动手做水杯实验到演示实验到视频实验,三个实验对比迁移, 理论实验互相穿插,让学生融会贯通,知识升华,应用到实践中。 一、图像结合、情景教学

初中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力学 1.一弹簧测力计上挂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由于测力计外壳的重不能忽略,所以会使测量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故A正确。 选A。 2.《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 D 【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C不符合题意;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如图所示,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重庆市的高等教育重点学习学习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范文模板范文模板.docx

项目所属科类项目类别代码申报项目类别 理学3一般项目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 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申请人:李泽涛 申请学校:长江师范学院 通讯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龙大道98 号 邮政编码:408100 联系电话: 申请日期:2008 年 2 月 27 日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二〇〇七年印制

填表说明 一、请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 严谨。 二、申请书为 A4 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八份(均为原件),由所 在学校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市教委高教处。 三、在学校意见一栏中,应明确学校在人员、时间、条件、政策等方面的 保证措施和对配套经费的意见。 四、“所属科类”指本科专业目录中所列的十一个学科门类;教育管理类 的填写“教育管理”。“类别代码”中 1 代表“重大项目” ;2 代表“重点项目” ; 3 代表“一般项目”; 4 代表自选项目。

项名称目申请金额 姓名 专业技术 职务项主 要 教 目 学 工 作 简 主 历 项目主持人情况 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李泽涛性别男出生年月1955 年 2 月 副教授 行政物电系所从事 物理学 职务副主任专业 从教以来共讲授课程 11 门:其中《电磁学》 16 届、《电动力学》 6 届、《数学物理方法》 3 届、《力热实验》 2 届、《电磁学实验》 2 届、《机械制图》1 届、《普通物理》 3 届、《计算机基础》 5 届、《FoxBase2.1 》4 届、 《V isualFoxpro6.0 》 1 届、《Authorware6.5 》 2 届。 任物理系副主任期间,曾负责物理系世行贷款的设备购置计划,参与 了日元贷款设备购置计划。

《力》教学反思

《力》教学反思 白家硷中学王永庆这是一节有关力学知识的内容。包含有: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作用一系列相关的内容。涉及到的生活层面很广,虽然知识点都浅显易懂,但学生很难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加以精辟的解释,容易在层出不穷的知识点中把握不住重点,迷失方向。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点拨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现象进而揭示其本质。理清一条思路,配以自然的过渡衔接,巧设小实验,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简单掌握真理。 一,投之以一石,溅出一池涟漪 长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物理课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本节课我以“课前热身”导入,让同学比比谁的气球吹得最大?同时不忘体验两腮的感觉。学生很兴奋的接受了这样的开始,带着老师的要求,自然而然的步入到课堂中来。 学生的潜概念中,对力的认识还是有基础的。所以我在让同学们体验力的同时给他们看了一组生活中其他领域的产生力的场景,目的是激起学生有更进一步的学习欲望。从而为学习”力”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谈谈除了人类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让学生明白世界上所有物体都是可以的。再配以几幅各物体产生力的图片,让学生总结得出“什么是力”。 二,辟之妙问,因势而利导 课堂教学中的过渡是指教学过程中某两个教学环节或某两个知识点的教学衔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上一个问题已经结束,而下一个问题尚未开始之际,情绪最易跌入低谷。如果不注意这其中的衔接,会使得物理课堂变得过于生硬。所以,稍带有悬念的过渡或富有艺术性的转折,就有利于学生振奋精神,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在讲授“力的相互作用”前,请学生举例各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而后手拉橡皮筋问相同的问题,学生轻易能回答,正当他们觉得毫无难度时继而又抛出第二个问题:”手有什么感觉?”另外,讲授力的“作用效果”时当学生能了解:力作用在比较软的物体上时物体会发生形变,那么作用在比较硬的物体上呢?是否也会发生形变?让学生畅所欲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考试题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考试 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青海师范大学物理系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物理学专业2014年级A 班 《物理教学概论》考试试卷A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_______启用时间:2017年1月14日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2、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有、、、等。 3、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为、、、。 4、物理复习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5、教材分析的依据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性是指( )。 A 、讲授的物理内容必须是正确无误? B 、讲授任何一个物理问题都必须讲深、讲透、讲全? C 、对任何一个物理问题或原理的表述都必须是十分严格? D 、所有的物理实验都必须是高度精确的 2、下列属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着重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A 、发展性原则? B 、双边性原则 C 、科学性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3、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创设便于发现规律的物理环境的方法是()。 4、 A 、复习旧知识法 B 、讲故事法 C 、实验法 D 、举例法 4、下列测验属于目标参照测验的是(

)。 A 、期末考试 B 、升学考试 C 、分班考试? D 、竞赛考试试试 5、关于物理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事物的本质属性; B 、物理概念的定义就是物理量; C 、物理量仅从量的方面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 D 、物理量的定义式一定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交流与合作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2、在评估中能注意探究活动中为解决了矛盾,发现矛盾,发现新的问题。() 3、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中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无需记录实验数据。() 4、在分析与论证中认识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 5、在提出问题中能书面我表叔这些问题。() 6、在猜想与假设中无需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7、在实验时要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8、在评估时需要汲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方案。() 9、在合作时无需注意合作精神。() 10、在设计实验时要认识制定计划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2、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青海师范大学物理系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物理学专业2014年级A 班 《物理教学概论》考试试卷A 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将同一个小球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 A.甲容器的最大 B.乙容器的最大 C.丙容器的最大 D.一样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动力越大,惯性也越大 B.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增大惯性 C.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球场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 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慢慢变小,最终停下来 3.你所在的考场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 )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 4.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重力和下滑力 5.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6.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7.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 ) A.失去了惯性

B.具有惯性 C.不受力的作用 D.惯性大于阻力 8.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C.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液体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 9.下列做法中,目的在于增大压强的事例是( ) A.载重卡车装有较多的轮子 B.房屋的墙基做的比墙宽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刀、斧的刃要磨得很薄 10.滑雪运动员从山坡上匀速滑下,则运动员的( ) A.机械能增加 B.动能和势能都减小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机械能不变 11.小明沿水平方向用80牛的力,将重50牛的球沿水平方向推出,球在地面上滚过10米后停下,在球滚动的过程中,小明对球做的功是( )

中学物理力学的教学法讨论

中学物理力学的教学法讨论 2007年8月9日来源:网友供稿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 中学物理力学的教学法讨论 中学物理知识内容是物理学的初级层次.严格地讲,它的科学性、系统性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它只是阐述了物理学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并不是十分严谨的物理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以力学、电学为重点.本文就力学部分的教学法谈点看法. 一、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 从全局观点分析力学部分教材,揭示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对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认真分析教材. 1.力学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经典物理的基础之一.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及其守恒定律为经典力学的栋梁.现行教材的体系是先讲静力学,后讲运动学,最后讲动力学.把牛顿三定律按三、一、二的顺序安排,第三定律放在静力学中讲授.这种安排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学习静力学时,有牛顿第三定律作准备知识,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有力的合成与分解作先行.通过静力学的教学,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的力学问题都要涉及物体的受力分析,所以静力学教学是最重要的基础. 2.物理思维方式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的过程,是人脑的功能,通过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其它过程来反映客观现象的能动过程.物理思维就是运用思维的一般规律于物理学习、研究中所体现的具体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教材分析中掌握物理思维结构,就是要掌握怎样运用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推理、论证等)和思维的基本方法(比较、分类、鉴别、分析、综合、归纳、证明、反驳等)以便能更好地、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法知识点

填空题 1、课程目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物理课程的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三个分 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3、知识的分类:重点知识、重要知识、一般常识 确定重点知识的三个要素:首先需要考虑它是否在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最重要地位,其次考虑它是否在进一步学习或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必需,最后还需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那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什么是重要知识? 答:重要知识是为了掌握重点知识而铺设的台阶,是必须学习的过渡性或预备性知识,也包括一部分鉴于中学生基础不足而适当降低要求的知识。 什么是一般常识? 答:一般常识的作用是扩大学生眼界,奠定广泛基础,也包括一些在物理学中地位重要、富有生命力而因中学生接受能力有限不备不降低要求只作一般性介绍的知识。 4、物理教师的作用:在物理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实现两次转换,第一次转换是将物 理科学转换成物理学科或物理课程;第二次转换是将物理学科或物理课程转换为学生的课堂活动。 5、物理表象:物理表象建立在物理现象感知过程的基础上,它比感觉、知觉物理客体和物理 过程更进一步,是感知过的但又不在眼前的物理客体形象的一种影像。物理表象低于物理概念,它还仅仅是个别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孤立印象,物理表象和感知一起形成物理世界的第一信号系统。 6、物理教学中如何扩大感知量:一、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二、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三、让学生多接触社会、接触生活 7、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分为:物理形象思维、物理抽象思维、物理直觉思维 物理抽象思维:以物理概念为思维材料,以物理判断和物理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物理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对物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叫做 物理抽象思维; 物理形象思维:以物理表象为思维材料而进行的思维; 物理直觉思维:以物理概念和物理表象结合而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知识组块为思维材料而进行的思维,她不借助于人的逻辑推理,而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 表象和经验等,以高浓缩、简化的方式洞察事物的实质并快速做出猜想、 判断和领悟的思维。 8、物理抽象思维的过程:感性的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的具体 9、学生的转换: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实现两次转换,第一次转换是从感觉的具 体转换成抽象的规定;第二次转换是从抽象的规定转换成思维的具体。 10、物理学业测量的特点:间接性、随机性、相对性 11、测验的种类:标准参照测验、常模参照测验 12、测验的质量指标: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 13、物理学业评价的类型: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初二物理力教学反思

初二物理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 1,火箭升空为什么是向下喷射火焰? 2,神舟七号的宇航员在太空中为什么能飘起来? 3,飞船的返回舱要使用耐高温材料,从而避免与空气摩擦产生 的热量烧毁飞船? 4,是什么力量是飞船落回地球? 5,为什么返回舱落地前要打开降落伞? 二,总结录像中的简单力学知识,总结归纳出力的概念。 1,火箭向下推动空气, 2,空气向上推动火箭, 3,宇航员推开舱门。 引导学生总结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同时 前两个问题的提出也为下面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埋下伏笔。 然后紧跟两个问题: 1,一个物体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2,是不是只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两个问题的解决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用的是实验探究法,也是物理课上最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探究。 三,通过观察录像讲解力的作用特点,和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作用特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滑板上的人推墙录像讲解,学生很容易接受。紧接着提出问题:人走路的时候为什么是向后蹬地?加深学生的理解,进而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等都是利用了力的作用特点。 四,本节小结。由于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好总结,所以学生看着板书能很轻松的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点总结出来。所以,板书和多媒体就像孙子兵法和核武器,缺一不可。两者各自发挥好自己的作用,相互补充,才是制胜之道。 五,习题。本节课共设计了四个练习题,一个填空,一个单选,两个多选,起到了落实知识点的作用。这里重点说一下多选题,虽然考试中没有这类题型,但是多选题在课堂练习中出现却有很多好处。比如,多选可以让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找出题目中考察的知识点。也能让学生总结正确与错误的选项,从正反两方面掌握好规律结论。 补充: 一,物理课的内容要及时更新。虽然物理学的知识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但是这些知识的应用却是日新月异的。比如上次讲到力学的时候引用用的是神舟五号,这次却变成了神舟七号。我的感觉是一堂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物理课应该是一堂新鲜的物理课,而不应该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物理课。因此,平时对于新知识应用的搜集整理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想到了地理组燕老师的省优课,地图的讲解不仅仅是平面、一成不变的地图,而且用到了googleearth这样动态的卫星地图。让学生能借助这以地图从浩瀚的宇宙中一点点放大,最后看到了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家。这样新鲜的课学生必然会兴趣盎然,学习效果肯定好。 二,教学中要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以往上课之前总是习惯把原来的教案找出来,比着葫芦画瓢,结果讲的和去年甚至前年的课没什么两样。后来老的教案逐渐找不到了,反倒是轻松了不少,每次备课都能有一个新的思路,上完课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好的东西要保留住,但是不能一成不变,寻求教学中的改变其实也是解放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过去听过的一个说法是,老师只需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试题 一、单选题 1.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厘米,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2.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把它们合在一起后,它们的 密度[] A.为原来的一半 B.和原来一样 C.为原来的两倍 D.不能确定 3.一艘船从东海驶入黄浦江时,船受的浮力将会[] A.浮力减少,船身下沉些 B.浮力增大,船身上浮些 C.浮力不变,船身下沉些 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将在水面上的木块取出来,直接放在天平的右盘上,那么[] A.天平仍然平衡 B.天平左盘要下倾 C.天平左盘要下倾 D.无法确定 5.试判断9.5×105毫克可能是下面哪种动物的质量:[] A.一只蚂蚁 B.一头猪 C.一只大象 D.一只鸡 6.一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时的情况如图所 示,则[] A.甲的密度大 B.乙的密度大 C.密度计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大 D.密度计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大 7.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 A.月球上尘埃太多 B.月球上温度太低 C.月球表面凹凸不平 D.月球上没有空气 8.踢球时,球离开脚后仍继续滚动,这是因为:[] A.地球有吸引力 B.球有惯性 C.脚对球的作用力没有消失 D.以上说法都没有道理 9.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 B.力是物体产生速度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维持物体平衡状态的原因 10.如图所示为一个自制密度计,分别三次放入不同的液体,那么容器内液体密度最大的是[] A.甲容器中的液体 B.乙容器中的液体 C.丙容器中的液体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题目讲课稿

初中物理力学经典题 目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将同一个小球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 A.甲容器的最大 B.乙容器的最大 C.丙容器的最大 D.一样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动力越大,惯性也越大 B.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加紧蹬几下,这是为了增大惯性 C.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球场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 D.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慢慢变小,最终停下来 3.你所在的考场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 )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 4.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重力和下滑力 5.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6.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7.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 ) A.失去了惯性

B.具有惯性 C.不受力的作用 D.惯性大于阻力 8.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C.用量筒测出烧杯中液体的体积V D.用天平测出倒掉盐水后空烧杯的质量 9.下列做法中,目的在于增大压强的事例是( ) A.载重卡车装有较多的轮子 B.房屋的墙基做的比墙宽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刀、斧的刃要磨得很薄 10.滑雪运动员从山坡上匀速滑下,则运动员的( ) A.机械能增加 B.动能和势能都减小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机械能不变 11.小明沿水平方向用80牛的力,将重50牛的球沿水平方向推出,球在地面上滚过10米后停下,在球滚动的过程中,小明对球做的功是( )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目的关键。在初中阶段主要初步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等)。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力。初中物理要求研究的力学问题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只有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才能准确合理的结合物理规律和公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受力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下面简要分析受力分析在力学中的应用。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 2、学会利用受力分析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3、 二、知识储备: 1.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合力为。 2、重力的方向;作用点。 3、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1中A、B两物体;不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2中两磁铁。 4、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 向。 三、典例分析: (一)、受力分析: 例1. 如图3所示,小球用线系住挂在天花板上并与墙面接触,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例2. 如图4所示,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木块受力示意图。 由以上例题,总结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 (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 (2)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先考虑重力,然后是弹性力、摩擦力等,并分析物体在已知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怎样的运动或运动趋势; (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确定力,保证力既不能多也不能少;(4)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 (5)检验,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检验所画出的力是否正确。 跟踪练习1: 1、如图5所示,试分析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作匀速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2、如图6所示,物体放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传送带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或减速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3、一小球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之间,如图7,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二)、应用: 例1、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分别为5牛和3牛的两个力F 1、F 2 的作用后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8所示,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 为,桌面对此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 为。 跟踪练习2: 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受的多个力中,有一对大小为15N的平衡力,当这对力突然消失后,该物体的运动状态将_____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2、一个小球重3牛顿,当它以0.5米/秒的速度在光滑的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加在小球上的水平推力是()

《中学物理教学法》试题(整理)

《中学物理教学法》试题(A卷)及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中学物理教学法概论)、(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分析)、(中学物理实验技术及实验研究)、(中学物理教学见习与试教)。 2·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法)、(自学法)、(讨论法等。 3·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创设便于发现物理规律的物理环境)、(带领学生探求物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形成规律)、(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规律)、(指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4·物理复习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 5。教材分析的依据是(依据教学大纲,确立教学目的与要求)、(依据学生接受水平,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设计教学过程)、(依据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书)、(依据物理学的知识体系,认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6·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性是指(A) A、讲授的物理内容必须是正确无误。 B、讲授任何一个物理问题都必须讲深、讲透、讲全。 C、对任何一个物理问题或原理的表述都必须是十分严格。 D、所有的物理实验都必须是高度精确的。 2·下列属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该着重贯彻的教学原则是(C) A、发展性原则 B、双边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3、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创设便于发现规律的物理环境的方法是(C、D) A、复习旧知识法 B、讲故事法 C、实验法 D、举例法 4·下列测验属于目标参照测验的是(A) A、期末考试 B、升学考试 C、分班考试 D、竞赛考试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分别是哪几个方面? (1)该门课程是一门由物理科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2)它综合运用这些科学成果来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主要研究物理基础知识教学的一般过程。 (4)如何立足于知识传授、着眼于能力的培养。 (5)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和体系,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中学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 2·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首先应通过各种环节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处理和选择,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由好奇转为喜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再通过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入门,甚至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情绪;最后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起克服学习中种种困难的意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