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3

《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3

《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3
《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2传统节日(第1课时)人教(部

编版)

《传统节日》(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

《传统节日》是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语言轻快、极富韵律感,充满浓浓节日氛围的课文。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七大中国传统节日。这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展现了七大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这些习俗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又不失情趣,也更有仪式感,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传统节日的尊重。

课文共八句话,前七句话每一句分别介绍了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其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是春天里的节日;端午节、乞巧节是夏天里的节日;中秋节、重阳节是秋天里的节日。第八句话与第一句话前后呼应,表示新的一年的春节又来了。全文语言三字一顿,七字一停,读起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朗朗上口,学生乐读易记。

配合课文内容,文中安排了两幅插图:一幅图是几位小朋友欢天喜地贴窗花,一幅是几位小伙子锣鼓振天赛龙舟。那喜庆颜开的眉眼,那尽情挥舞的手臂,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

学情分析:

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文化情怀。可是,当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文化被人们所接受,重洋节而轻传统节日的现象日益严重时,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会深感不安。我们的学生,说起“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日那叫一个神采飞扬,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知之甚少,不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习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知道它们的习俗、传说、相关诗词等,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数量多,而且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序。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重点:

正确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传统节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识字单元第三课。(板书课题:传统节日)(指名读)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

(指名读)指“传”:左边一个单立人,右边一个专。这些节日是从我们老祖宗那儿一代代传下来的。

(指名读)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从几千年前一直传到现在。

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在过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齐读)

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进入传统节日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我们中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请同学们翻开书P3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后把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

(二)检查自读情况

1.分组出示生字,指名读。

翘舌音节生字:传舟

后鼻音节生字:堂统郎饼赏巷

第三组生字:贴宵祭乞巧菊艾

2.去掉拼音,同座互相检查。读对了就夸夸他,读错了就帮帮他。

3.打乱生字顺序,开火车读。

4.我们有哪些传统节日?读读课文,拿出铅笔圈画出来。

(1)出示词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传统节日?

告诉学生:这是中国的七大传统节日。

(3)这七个节日的顺序是不能乱的,读一读,猜猜为什么?

(4)出示每一个节日的时间。告诉学生,它们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每个节日名称,都藏着时间的秘密。大多数中国传统节日都是按中国人自己的农历时间来过的,清明节是按公历时间来记的。(齐读)

三、精读课文,品味传统节日

(一)红红火火中国年(春节,正月初一)

1.我们每年过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出示词语:春节)

为什么叫春节呢?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用盛大的节日迎接春天。

2.春节,我们会做些什么?(出示第一句话)

3.“贴窗花”。

(1)指名读“贴窗花”,一张普通的红纸,可以剪出各种图案。

(2)出示各种窗花,你喜欢哪一种窗花?

引导学生观察窗花图案的丰富内涵,知道人们借助窗花来表达对自己和家人的美好祝福。

(3)我们来贴窗花,送上自己的祝福。指导读“贴窗花”。

(4)过年,我们会贴窗花,还会贴什么呢?

(5)一双巧手,贴出美好祝福,更贴出中国人的智慧!(齐读)

4.“放鞭炮”

(1)古人为了把“年”这个怪兽赶跑,纷纷放起鞭炮。

指导读“放鞭炮”。

(2)鞭炮又叫“爆竹”,诗人王安石有一句诗这样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老师引读: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春节,我们和家人还会做什么呢?和同座说一说。

(走亲访友、得压岁钱、吃团圆饭、看春晚等等)

(2)品读词语“人欢笑”。

红红火火人欢笑,喜气洋洋人欢笑,团团圆圆人欢笑,其乐融融人欢笑。

6.红红的窗花,红红的鞭炮,红红火火,中国年!(齐读第一句)

7.小结:春节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天里的第一个节日。所有的中国人,包括远在海外的华人,在这一天,这一刻,都会一起欢度这个传统节日。(齐读第一句)

(二)热热闹闹元宵节(正月十五)

1.春节过后十五天,我们迎来第二个传统节日。这天我们又会做什么呢?自由读第二句。

学生自由表达:看花灯、猜字谜、吃元宵等。

2.元宵节当然要吃元宵啦!出示词语“元宵”

3.吃完元宵,我们去“看花灯”

(1)指导读“看花灯”。

(2)花灯可不是只有花的造型,她千姿百态。

出示图片:它可以是一匹马,一只凤凰,一条龙、一条鱼,一个财神爷,一个故事,一个擎天柱。

小结:中国在变美,花灯也变得更绚丽。

(3)看花灯,猜灯谜(出示灯谜:舟、团、宵)

4.“宵”是夜晚的意思,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元宵节,它的夜晚最热闹!

(1)出示视频:天南海北的人们是怎样闹元宵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游花灯、舞龙灯、舞狮子、打树花)

(2)这些习俗点亮了元宵节的夜空,人们争相赶来观看。(指名读第二句)

(3)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怎样的元宵节?

元宵节为人们恋恋不忘的春节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5.小结:汤圆的馅变得越来越丰富,花灯变得越来越亮丽,不变的是如汤圆般团团圆圆、相亲相爱的家人。(齐读)

(三)天清地明清明节(4月5日前后)

1.春天里最后一个传统节日,是“清明节”。在这一天,我们会做些什么呢?自由读第三句。

学生交流:去扫墓,在桌子上摆上水果,插上香等。

2.出示“祭”:下面的“示”就像一张桌子,也就是祭台;上面的“”表示肉,也就是供品;“”就像一个人的双手。“祭”表示用双手恭恭敬敬地将供品放在祭台上,这就是祭扫。

3.我们用这些隆重的仪式来纪念逝去的亲人。此时,有一句诗会涌上心头——

出示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齐读)

4.清明这一天我们还会做什么呢?

远足,踏青,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5.品读理解“清明”。

6.小结:最美人间四月天,美在这清明的天空,更美在我们陪伴亲人、思念故人的那份真情!

(四)回顾传统节日

1.从正月初一的春节,到正月十五的元宵,再到4月5日前后的清明节,这些传统节日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日历上的一个日期,伴随着这些习俗传统节日带着祝福、带着智慧,融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里!

2.齐读1-3句。

四、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认读生字,仔细观察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全班齐读。

2.看结构、看比例、看关键笔画的穿插避让。

(1)看结构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9个字的结构。

“贴、敬、转、街”4个字是左右结构,“艾、热”2个字是上下结构,“舟”是独体字,“团”是全包围结构,“闹”是半包围结构。

这节课我们学写“贴、敬、转、街”4个左右结构的字,和“舟”这个独体字。

(2)看比例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构字部分在田字格中摆放位置的比例,发现“贴、敬、转”这3个字左右比较均匀,“街”由三部分组成,三部分都相对均匀。

(3)看关键笔画的穿插避让

教师重点指导“街”和“舟”。

“街”左中右三部分相对均匀,要写紧凑。“彳”的第二笔撇在第一笔撇的中间下面起笔,中间“圭”的第三笔横要穿插到“彳”第二笔撇里,“圭”的三横一提保持相等间距,“亍”的第一横与“圭”的第一横一样高,第二横要穿插到“圭”里。

“舟”,注意笔顺正确:撇、撇、横折钩、点、横、点,首笔撇从竖中线起笔。横落笔在横中线上,两点与横保持一样的距离,“舟”字字形偏窄长,不要写宽了。

(二)练习书写,培养习惯

1.教师范写“街”和“舟”。

2.学生先描后写。

3.集体讲评,评价指向比例和关键笔画。

4.抄写词语“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

板书设计:

2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4月5日前后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传统节日|人教部编版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传统节日》是一首民谣,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过节习俗,表达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全文共八句,前七句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七个节日,最后一句和开头一句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课文句式长短相间,变化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还配了两幅插图,一幅贴窗花,一幅赛龙舟,体现了传统佳节的热闹与喜庆,能唤起学生的过节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教学本文的主旨,是增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喜爱。

作为识字课文,教师要结合本课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巩固多样的识字方法,比如生字“传”和“转、砖”结合,让学生巩固换偏旁识字,懂得触类旁通。“巷”看图片识字,引导学生留心在生活中识字。“祭”结合字理识字,让学生感受字形的演变,从而领略汉字的文化内涵。结合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持久的特点,

采取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的策略,从而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提高学生识字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5个生字,会写“艾、舟、热、闹”这4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中提到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的先后给这些节日排序。

3.有感情朗读课文,当堂背诵一、二两句。

4.联系生活,选春节和元宵节,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激发对传统佳节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ppt、节日名称贴纸、节日对应时间贴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识“传统”,理解“传统”

1.观看学生背诵古诗《元日》的小视频。

2.引出“贴对联”,认识生字“贴”。

3.从贴对联引出“传统”,认识生字“传统”读音指导:“传统”,一个前鼻音,一个后鼻音。

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编口诀认识“传”。比如:车来就是转,转动的转。石来就是砖,砖头的砖。人来就是传,传统的传。

4.引导理解“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文化”

贴对联是我们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中国人过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像春节这样,世世代代一直流传下来的节日,就叫做“传统节日”。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些风俗习惯,就叫做传统习俗。我们平时背诵的唐诗,《弟子规》《三字经》等,就是流传了很久很久的文化瑰宝,这样的文化,就叫做传统文化。

5.在这首识字童谣里,我们能了解到中国有哪些的传统节日,感受一些相关的节日习俗,甚至还能领略到一些相关的传统文化呢!

(二)初读读文,集中识字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活识字“巷”。

(1)认读路牌“乌衣巷”“永庆巷”。

(2)理解巷:称之为巷的路都比较窄,路两旁的房子面对面靠得比较近。(3)借助图片理解“大街小巷人如潮”。

2.字理识字“祭”。

(1)出示“祭”从甲骨文到楷书的变化图。教师讲解:左上部分是带血的牲肉,右边像手,下面像祭桌。

(2)出示祭祀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祭”的本意。

(3)出示“清明祭扫”的图片,明白清明祭扫是为了缅怀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先人。

3.比较识字

(1)后鼻音一组:“郎”“饼”“堂赏”。同桌合作,用组词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2)草字头一组:“艾菊”,知道草字头的字跟花草有关。图片识字“艾”。课文中的艾香指的就是艾草的香。端午节的时候,人们把艾草,菖蒲,桃枝,绑在一起挂在门窗上。传说,这样能辟邪。

4.拍手操。

用《语文素养读本》二下的《巧克力和咖啡树》中的童谣《端阳》,结合龙泉人过端午的语言情境,做拍手操,复现生字,引出四个会写字。

5.写字:“艾”“舟”“热闹”

(1)写字评价要点:

第一,在间架结构上,特别注意在横中心和竖中线有什么笔画。做到了得一星。第二,要注意写出字的笔锋,比如艾的撇捺要伸展,捺的最后要有尖角。做到了得一星。

第三,写好“热”字。这四个字里面,最难写的是“热”,注意上部和下部等宽。第四笔是撇,注意穿插到左下格,再写横斜勾。下面四点,注意点的方向和点的大小,就会更美观。写好“热”字,得一星。

(2)学生在课堂学习单上书写,每个生字写一个。教师巡回指导。

(3)反馈学生书写情况。

(4)反馈后,再把这四个生字写到作业单的童谣当中,争取写得比刚才好。(三)理清节日,随文生字

端午节和春节一样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那么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1.默读课文,快速圈出童谣中提到的传统节日。

2.按顺序反馈节日,识字“宵”“乞巧”。

(1)识字“宵”、“乞巧”。

(2)借助古诗《乞巧》理解乞巧的意思。

古时候的女子,在七夕节这一天,对月穿针,谁先把丝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她们乞求上苍,希望自己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所以七夕节,又叫乞巧节。

3节日排序。

教师出示打乱的节日贴纸,请小朋友按时间顺序在黑板上帮助排好。其他学生在课堂练习纸上完成第二大题。

4.强调节日名读课文。

(四)再读童谣,知晓习俗

1.人们在这些传统节日里,分别会做些什么事呢?

(1)用横线在书中划出相关节日的传统习俗。

(2)反馈。

2.师生合作配乐读课文,感受传统习俗。

3.观察表示传统习俗的词语,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结特点:第一个字都是动词。

4.用动词加名词的方式,结合“春节”“元宵节”来说传统习俗。贴对联,发红包,拜年……猜灯谜,舞狮子,舞龙灯……

5.带着喜悦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个节日。

6.春节和元宵节,你喜欢哪一个,说说理由。

7.再读这两个节日的语句,读出对这两个节日的喜爱。8.背诵这两个节日的语句。

(五)趣猜灯谜,巩固生字。

结合课文的会写字,进行猜灯谜游戏,巩固识字。

转:专心开车敬:警察不言语

团:口中吐真才闹:综合门市

两张图片猜字:舟街

(六)推荐阅读,爱上佳节推荐阅读《跟着伊伊过大节》。

这是一套可以读出传统和爱的童书。主人公伊伊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她对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充满了热爱。这套书里,包含了有趣的故事、扮演和游戏。在书中,我们可跟着伊伊一起心过节。节日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让一家人一起,幸福永相伴。

板书设计:

传统节日

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幼儿园大班教案《九色鹿》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课程计划《九色鹿》与反思 大班课程计划《九色鹿》包括对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以便孩子们可以根据故事描述画出九色鹿。在社会上,人们应该了解Entu报纸并加强保护动物的概念。来看看幼儿园班《九色鹿》.重新思考课程计划。 教学目标 在社会上,人们需要了解Entu报纸。 根据故事绘制一只九色鹿。 加强保护动物的概念。 愿意按角色执行简单的故事情节。 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片,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图画书《九色鹿》。 一张九色鹿的图片。 教学过程 老师:让我们来谈谈今天与鹿有关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动物是人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当老师讲故事时,要注意动物声音的变化,使其听起来更有趣。)老师:故事结束后,谁能告诉我们故事中的内容?

(提出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 老师: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了解恩图报。 老师:这个故事中描述的九色鹿是不是很好? (显示彩绘的九色鹿) 老师:老师画的九色鹿不好看吗? 老师:根据故事描述,孩子画了一只九色鹿! (画完后,每个人都会欣赏它) 活动反映: 这堂课让我觉得时间已经过去,很多问题还没有展开,我觉得时间已经悄然溜走了。现在我总结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如下; 1.由于早期的互动发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负责其开发并准备产生课堂效果。我认为它可以很好地控制并且可以放置,但是当它被收集时它实际上感觉有点混乱。 2.本课程可以安排孩子们在文本中播放故事。这实际上更有利于孩子们掌握人物的感知,但是如果安排在第一堂课,我在准备课程时在第三课中分别安排了这样的教学课程。在一节课中效果会更好。 小百科全书:鹿动物的特征是坚实的分叉角。一般来说,只有雄性有1个对角线,雌性没有角,体长为0.75到2.90米,体重为9到800公斤。

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的节日以其独特的过节方式逐渐占据了很多人的思想,重洋节而轻传统节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许多学生对国外的节日提起来就滔滔不绝,非常熟悉,然而提起中国的传统节日时,却知之甚少,连一共有几个传统节日都不清楚,更不要说为什么过这些节日、中国人如何过这些节日,甚至还有人觉得过这些节日又忙又累,实在没有必要。难道我们祖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礼节习俗就要在我们下一代人这儿逐渐消失、成为历史吗?不!过节,在中国,不仅是互相联系的纽带、人间真情交流的扭结,还蕴含着及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因而,我们的节日不是单纯的节日,还是文化传承的一条纽带,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记得这种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存在的最大意义。因而,我们有必要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让这种文化长盛不衰! 教学目标: 1、通过春节,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了解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5、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1: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2: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小卡纸、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问法导入: 同学们,转眼一个学期就过去了一大半,还有一个多月就放寒假了,寒假里面有一个很隆重的传统节日,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让学生回答),嗯,这个节日就是“春节”,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过年”。那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学生回答),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个节日,那么大家知道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吗?来,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二、走入春节: (1)春节的由来:请同学们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适时地补充(年三 十是除夕,年初一才是春节的开始) (2)春节里的风俗:请同学们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适时地补充(腊 月二十三扫尘、年三十守岁、大年初一拜年、过了年初三后才可以扫地、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 (3)春节与春联:询问学生知道怎么贴春联吗?春联应该怎么读, (用PPT举例子)福字怎么贴,为什么这样贴?(拿出事先做好的道具演示),略说北方还要贴窗花,南方则以年画代替窗花。 三:(拓展延伸)交流其他传统节日: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已将了解了春节,像春节这样在我们中华民族 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现在老师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这几个次,猜一猜他们都是什么节日呢? ﹝看词猜节日:PPT演示(1)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 (2)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除了春节和屏幕上的两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学生回答)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后)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早的一个。)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节日都有哪些过节的习俗呢?(每个节日请一两个同学回答,然后老师总结)

公开课年月日教案

年月日 教学内容: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46~49页例1、例2。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会看年历卡,并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过程与能力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教学难点:判断平年、闰年,记住各月的天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哪个星球上吗?(地球) 在地球上,你能看到最大的星体太阳、月亮。 这三个星体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一起看一段短片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 问:在这段短片中,你知道了哪三个新的时间单位?(板课题:年月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二、分组探究,学习新知。 1、观察年历卡,寻找年历卡里的知识。 (课件出示2011年年历卡) 问:这是哪一年的年历卡? 请你看看年历卡里有什么?从年历卡里你能知道些什么? 师:在大家的手上也有2011年年历卡,还有2012年的年历卡,从这两个年历卡里知道的一样吗?把你知道的跟小组里的同学交流分享。 (讨论) 汇报: a.一年有12个月。(板书) 问:哪12个月?能上来边知边说吗? 师:原来,这些月份的排列是有顺序的。 b.知道各月的天数。 问: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分别是几天? c.有的月份是31天;(板书) 问:哪些月份是31天? 有的月份是30天;(板书) 问:哪些月份是30天? 二月份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板书)

《九色鹿》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九色鹿》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九色鹿》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九色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色鹿》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读准本课生字字音,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九色鹿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九色鹿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导入解说词:敦煌,位于我国陕西甘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走进敦煌,如同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那里有享誉国内外的的建筑、雕塑以及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描摹自然风光的,记录神佛故事的其中,在第257窟西壁上,记载着一个神奇的故事,那就是关于九色鹿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人物之间的联系。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这四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九色鹿是只怎么样的鹿呢?请同学们自己读故事中关于九色鹿描写,边读边体会。单击鼠标出示:九色鹿啊,你是一只的鹿。 该界面设计有四个链接:依次对应下面的四个问题的内容: 1、美丽; 2、勇敢、无私; 3、敢斗、敢争; 4、总结,形成一首诗。 自主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各自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课文。 2、根据第一部分课文所写内容,想一想,第一节小诗的横线上该填一个什么词?为什么? 3、齐读第一节小诗:九色鹿呀,一只的鹿,你双角洁白如雪,身披九色彩衣。 自主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分角色朗读。 2、想想、议议: 根据这段课文所写内容,第二节诗的横线上该填一个什么词?为什么? 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九色鹿是怎样救敌的?从立即这个词中读出了什么?

综合实践课《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执教者苏玉斌 课 时 1课时所属教材目 录 课题背景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可就在当下有关中华传统节日日益受到大家重视,民族之风日益扩散和影响到孩子生活的今天,我们却发现他们对很多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受仍相当有限,对节日民俗活动的理解存在表面化和追捧倾向,相关可接受与参与的节日民俗活动内容也多为单调与零散的,大多孩子只是从大人的口中粗略与简单的了解了一些相关内容。 再加之,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民族教育和民族活动开展之风已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导致少年儿童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因此,我们觉得重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回归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民族教育不光是我们的,更是需要孩子们来感受、认知、传承与创新的。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非常有兴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动手能力较差。我将根据学生特点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孩子进行学习、理解,调查,实践。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开展了《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

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交流、汇报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 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过程与 方法目标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 明 以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确定研究小主题,在活动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亲身体验、展示与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民族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激趣导入,引入课题(5分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传统 节日?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生:……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是我国学生观看欢 度春节的画面 通过与学生交谈,激发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演示课件,以生动的欢度春节画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复习过程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吝啬的形象。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3、激发同学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读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二个片段,我们一起读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关于严监生你已经了解了什么? 生:监生的意思。严监生家财万贯。 师: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但是清朝时期的语言和我们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用语习惯不太一样,可能比较拗口。现在就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 生:自读课文。 师:哪些同学愿意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把课文读通顺。 生:轮读课文,并纠正字音。 师:通过刚才的自读,轮读,你想想严监生在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事? 生:灯里有两茎灯芯,太浪费了。 师:我有没有听错,严监生在临死前居然想的是两茎灯芯。一般人在临死前会想什么? 生:亲人,故友…… 师:是呀,两茎灯心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二、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整体感受,揭示文章的描写手法: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你从严监生的哪些表示中感受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念念不忘这两茎灯芯,请划出描写严监生的句子。 随机出示: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他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了,登时就没了气。 2、感受严监生“爱钱甚命”的心态: 师:你是怎样感受到的? 预设: 生:严监生病得很严重,我从痰响得一进一出中知道的。

年月日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 《年月日的认识》 谢文涛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年月日的认识》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具准备:课件、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日历) 师;年、月、日和我们已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是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板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这是一张2011年(2012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小组合作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 ①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②哪几个月是31天? ③哪几个月是30天?④二月份有多少天?⑤一年有多少天? 汇报结果:师板书: 一年12个月365天(366天) 1、3、5、7、8、10、12 叫大月31天 4、6、9、12 叫小月30天 2011年(平年) 2月28天(全年有366天) 1997年(闰年) 2月29天(全年有365天) 2、识记大月、小月 师:一年中哪月是几个大月?几个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 (1)左拳记忆大小月:课本48页 (2)儿歌记忆大小月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九色鹿》公开课教案

22 九色鹿(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 《九色鹿》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民间故事: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喜欢阅读,也很容易明白道理,所以这是一篇被许多人公认的“浅文”。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浅文”,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因此,在教学中要着力把课文语言的“浅”和内涵的“深”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 设计理念: 紧扣文本,联系生活,放眼学生未来。在语言文字训练上,落实“读、说、想”;在内容感悟上突显“利、恩、信”,两者互相融合,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升。让学生在充分地“读、说、想”中,感受出“巨利、大恩、重誓”,从而深刻领悟文中的内涵。 教学要求: 能够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懂得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九色鹿》。

2.这是一个精彩的民间故事。在读这个故事时,我们应走进字里行间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思、语气,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同怒、同乐!这就叫用心读书,也只有这样用心方能读出“味儿”。二、教学新课 (一)体会九色鹿的“美” 1.出示图片,看着九色鹿,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吗?(美) △喜欢这只美丽的九色鹿吗?真的喜欢吗?那你能读出九色鹿的外表美,读出你心中的那份喜欢吗?(出示: ●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指名读、齐读) △九色鹿的美仅仅是外表吗?(不是)是啊!只有外表美,那是空洞的美,九色鹿,她美得实在,美得那样感人!现在,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体现九色鹿内在美的句子,并想一想哪个字、哪个词特打动你? 2.划完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3.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现在我们一起交流。 ●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1.你真棒!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2.这句话中哪个词特打动你?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立即”;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勇敢。板书:勇敢)

《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2传统节日(第1课时)人教(部 编版) 《传统节日》(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 《传统节日》是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语言轻快、极富韵律感,充满浓浓节日氛围的课文。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七大中国传统节日。这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展现了七大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这些习俗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又不失情趣,也更有仪式感,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传统节日的尊重。 课文共八句话,前七句话每一句分别介绍了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其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是春天里的节日;端午节、乞巧节是夏天里的节日;中秋节、重阳节是秋天里的节日。第八句话与第一句话前后呼应,表示新的一年的春节又来了。全文语言三字一顿,七字一停,读起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朗朗上口,学生乐读易记。 配合课文内容,文中安排了两幅插图:一幅图是几位小朋友欢天喜地贴窗花,一幅是几位小伙子锣鼓振天赛龙舟。那喜庆颜开的眉眼,那尽情挥舞的手臂,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

学情分析: 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文化情怀。可是,当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文化被人们所接受,重洋节而轻传统节日的现象日益严重时,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会深感不安。我们的学生,说起“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日那叫一个神采飞扬,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知之甚少,不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习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知道它们的习俗、传说、相关诗词等,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数量多,而且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序。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重点: 正确识字、写字。

严监生公开课优秀教案

临死前的严监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白话文用词的古今异义; 2、角色朗读,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形象; 3、读写结合,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揣摸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以达到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请看老师板题:严监生。(生齐读课题,纠正读音“监”应读四声) 监生是人名吗?(请同学们翻开书p133页,出示注释) 2、通过课题下的蓝色方框了解到哪些信息? (了解《儒林外史》和吴敬梓,知道严监生很有钱) 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幻灯片: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到:“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请生用一个成语概括你现在知道的严监生。(板书:家财万贯) 4、这个家财万贯的人在临死前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揭题。《临死前的严监生》(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严监(jiàn)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g) 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范读,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听同学们读得如此投入,你能找出文段中最能表现严监生这个人物性格的句

最新《年月日》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1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2 于会玲 3 第一课时 4 5 【教学内容】 6 教材第76~78页例1 【设计思想】 7 8 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9 新的精神。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一些重大的节日引入时间概念,运用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10 11 【学生分析】 12 “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时间13 生活经验。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掌14 握知识内容。 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6 17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的知识。 18 (2)使学生掌握大月和小月各有多少天,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19 2、过程与方法: 20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21 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2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23 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24 3、情感与态度:通过描述与时间有关的事件,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发展

学生的思维。 25 26 【教学重难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大月、小月各有多少天。 27 【教具准备】课件 28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9 1、今天是个有意义的日子,因为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三年级的学生一30 起学习,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日子记住,现在是2016年3月29日(板书), 31 32 黑板上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这里还藏着几个较大的时间单33 位,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和大家见见面吧。 2、大家可别小看这三个朋友,它们总是帮咱们记录着生活中一些快 34 35 乐的、难忘的甚至是激动的事情,下面老师邀请大家坐上时光快车,去到那36 些快乐、难忘的日子里看一看好不好?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或者是叫你难忘的日子? 37 二、学习新知 38 (一)认识年历 39 40 时光快车看大家对年月日这么感兴趣,准备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这可是他记录时间的法宝,你知道是什么吗? 41 42 1、猜谜语:一张宝宝真神奇,印的全部是数字。 43 要知几日星期几,一查它就告诉你。 44 (年历)年历上面记录了月份、日期、星期、节日等等。 45 (二)大月、小月、特殊月的探究 46 1、大家可别小看它,它里面可是藏着许多的小秘密呢!接下来就让们火眼47 金晶看年历,自己先观察,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比一比,看哪一48 个小组是火眼金睛队! 49 2、学生汇报观察发现:

公开课教案九色鹿

九色鹿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本领,通过抓住关键句子、关键词语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九色鹿的舍已为人、见义勇为精神,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与文本对话,与师生对话,重点体会表现九色鹿良好品质以及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语句,领悟人物形象,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具准备: 幻灯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九色鹿》,(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这篇课文有两个主要角色,一个是九色鹿,一个是调达。九色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板书:美丽) 二、精读感悟,分析人物形象 (一)学习第二部分(2-5) 1.过渡: 师: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把目光聚焦到九色鹿,走近九色鹿,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九色鹿是一只怎样的鹿?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在关键的词语做上记号,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分析九色鹿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a师:“立即”什么意思?“立即”说明什么呢?(“立即”就是马上、立刻的意思。“立即”表示速度非常快,九色鹿看到落水人在挣扎就马上跳下河去。) b师:九色鹿没想自己的危险,只想救人,还有什么词?(“纵身跳进”也能看出九色鹿的勇敢。) 师:看到落水人就立即纵身跳进河中一点儿也不犹豫,还可用一个成语就是——(毫不犹豫。)c师:多么善良多么勇敢的九色鹿啊,为什么毫不犹豫呢?当时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十分危急。)师:哪儿让你感受到情况危急? (“奋力挣扎”,说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汹涌的波涛”,落水人很有可能会被冲走的。)(“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声。) d师:你来呼喊一下。 师:呼喊力度还不够,只有三分危急,九色鹿听不见的,谁再来——这次有了七分危急。 师:我们一起来喊:(“救命啊,救命”) 师:这次真的是十分危急了。像这种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救起落水人的行为就是“见义勇为”。 (板书:见义勇为) e 师:你们真会学习,能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课文内容,谁来读读这句话。(老师仿佛看见.......) 3.学习第3自然段

(完整版)中国传统节日教案(小学三年级用)

教学内容:我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春节,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了解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 多彩的活动形式。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5、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1、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提问法导入: 同学们,转眼一个学期就过去了一大半,还有一个多月就放寒假了,寒假里面有一个很隆重的传统节日,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让学生回答),嗯,这个节日就是“春节”,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过年”。那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学生回答),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个节日,那么大家知道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吗?来,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二、走进节日: 1、春节的由来:请同学们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适时地补充(年三十是除夕,年初一才是春节的开始) 春节里的风俗:请同学们发言,根据他们的发言适时地补充(腊月二十三扫尘、年三十守岁、大年初一拜年、过了年初三后才可以扫地、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

春节与春联:询问学生知道怎么贴春联吗?春联应该怎么读,(用PPT举例子)福字怎么贴,为什么这样贴?(拿出事先做好的道具演示),略说北方还要贴窗花,南方则以年画代替窗花。 三:(拓展延伸)交流其他传统节日: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已将了解了春节,像春节这样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现在老师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这几个次,猜一猜他们都是什么节日呢? ﹝看词猜节日:PPT演示(1)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2)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除了春节和屏幕上的两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学生回答)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后)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早的一个。)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节日都有哪些过节的习俗呢?(每个节日请一两个同学回答,然后老师总结) 四、课堂总结: 经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多了一层了解。然而,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节日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我们的身边,又产生了许多新节日。每当这些节日来临,我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欢庆节日。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在过西方节日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也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节日,因为这些节日不仅是我们互相联系的纽带、还是促进人间真情交流的扭结,其中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 五、课后延伸: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收获。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提个要求:同学们放学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这些节日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同时也让爸爸妈妈给我们讲一讲我们不知道的一些过节的习俗。

严监生公开课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白话文用词的古今异义; 2、角色朗读,在品读中感受到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形象; 3、读写结合,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并能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揣摸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以达到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请看老师板题:严监生。(生齐读课题,纠正读音“监”应读四声) 监生是人名吗(请同学们翻开书p133页,出示注释) 2、通过课题下的蓝色方框了解到哪些信息 (了解《儒林外史》和吴敬梓,知道严监生很有钱) 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幻灯片: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到:“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请生用一个成语概括你现在知道的严监生。(板书:家财万贯) 4、这个家财万贯的人在临死前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揭题。《临死前的严监生》(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严监(jiàn)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g) 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范读,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听同学们读得如此投入,你能找出文段中最能表现严监生这个人物性格的句子吗(学生说完,画好)下面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

人教版年月日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公开课教案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周小丰夏箐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能记住各月的天数,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观察、操作、游戏、计算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记住大小月及每月的天数。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2014年年历、2013年年历、2012年年历 教学过程: 一、节日谈话,导入新课(2m) 1、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过节,那你知道这些节日具体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吗? 2 二、探究发现,学习大、小月。 1、我们学习过的时分秒和年月日都是时间单位,所不同的是时分秒是表示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是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那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多少呢,谁来说一下?(2m) 学生可能会回答:一年有365天,一个月30天,一年有12个月等等。根据学生回答,有选择性、有顺序地板书。 同学们真棒,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那么这些数学知识是不是正确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同学们想一下,我们在学时分秒的时候,借助了什么工具来学习它。那我们今天来学年月日,我们应该借助什么工具呢? 2、小小的年历,可藏着大学问,下面就让我们火眼金睛看年历。听好老师的要求: (1)观察自己小组的年历,填写在练习纸上的统计表中。 (7m) (2)仔细观察统计表,及时交流研究,将结论记录在练习纸上。 3、小组汇报 大部分小组已经完成了,那么哪些小组来说一下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呢?预设:①一年有12个月;(其他小组得到了吗,这个结论是否正确?)②1、3、5、7、8、10、12月有31天;(跟你们发现的一样吗?)③4、6、9、11月有30天; ④2月有时29天,有时28天; ⑤2月的天数不是固定的?? 4、师生总结 (1)同学们得到了这么多的结论,老师写在黑板上,刚刚有的同学是有的月份是31天,老师记不清了,谁再来说一遍?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这些月份都是31天(板书) (2)刚刚有同学说有些月份是30天,那么哪些月份是30天呢? 4月、6月、9月、11月,这些月份是30天。(板书) (3)那么还有一个很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数是变化的,谁来提醒下老师? 2月有的时候是28天,有的时候是29天。

五年级美术公开课教案《石壁上的九色鹿》

五年级美术公开课教案《石壁上的九色鹿》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版 内容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美术》第十一课 主题:石壁上的九色鹿 课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李秀霞中牟县滨河路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 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认识以及对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有初步了解,同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心理逐渐成熟,审美品味逐步提升,需要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感受美术作品的机会,因此,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增加了内容,通过借鉴古今中外名家作品,学习艺术的表现方法,从多角度丰富学生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与创想。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要注意考虑教材的两个变化:一是对小学阶段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笔墨特点进行简单的整合,表现水墨的诗情画意,要根据学生已有的文化水平及用笔用墨技巧开展教学,二是手工制作内容中加入了金工材料的学习,制作上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在利用易拉罐、饮料瓶等材料进行切割和粘接技术时,需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环保问题。 针对部分后进生,多鼓励,多注意,适当降低难度增强他们学习信心,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和认识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的传统节日教案讲解学习

初步认识部分中国传统节日的教案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 2、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的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三、教学过程: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 1、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在寒假中,我们过了一个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知道是什么节吗?(春节) 春节你是怎么过的? 师:除了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接下来老师再给小朋友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 2.提示课题板书:初步认识部分中国传统节日

3、听关键词,猜节日。(通过猜节日知道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 板书: 吃汤圆,猜灯谜。元宵节(正月十五) 祭祖、扫墓。清明节(4月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吃糕,赏风景。重阳节(九月初九)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提问:从这些传统节日的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三、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风俗习惯?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动听的传说,你知道这些节日的传说吗? (演示ppt) 2.小结: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通过了解请大家把这些传说故事讲给家人或你的朋友听。 四、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学到了很多知识。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节日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我们的身边,又产生了许节日,尤其西外的学生更应该了解,下节课我们将畅游西方的节日。

《年月日》公开课教案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能记住各月的天数,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观察、操作、游戏、计算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记住大小月及每月的天数。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2015年年历、2016年年历、2017年年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2min)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动画片,看,老师今天特地请来了两个小朋友,你知道他们是谁吗?(喜洋洋和小灰灰)一天,小灰灰给喜洋洋哥哥发来了一封邮件,看,你知道这封邮件是什么时间发送的吗?(2013年4月8日8时8分8秒)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时、 1.我们学习过的时分秒和年月日都是时间单位,所不同的是时分秒是表示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是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那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多少呢,谁来说一下?(2min) 学生可能会回答:一年有365天,一个月30天,一年有12个月等等。根据学生回答,有选择性、有顺序地板书。 同学们真棒,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那么这些数学知识是不是正确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我们在学习时分秒的时候,借助了钟表。那学习年月日,就得借助这个工具了!(教师举起年历给学生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你们课桌上的年历。听好老师的要求: (1)同桌间观察你们的年历,填写好练习纸上的统计表。 (7min) (2)仔细观察统计表,将你们的发现记录在练习纸上。 3.小组汇报 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那么谁能来说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①一年有12个月;(你们发现了吗?) ②1、3、5、7、8、10、12月有31天;(跟你们发现的一样吗?) ③4、6、9、11月有30天; ④2月有时29天,有时28天;

苏教版九色鹿公开课教案

《九色鹿》(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只美丽的鹿,(出示图片)你能用课文中的语言 说说九色鹿的样子吗? 指名说。你能读出九色鹿的漂亮可爱吗?指名读,女生读。 这么美丽的一只鹿,在它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段:(第2?5小节)感受九色鹿的善良美丽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问题:九色鹿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落水者的?指名 说。 出示:九色鹿在河边散步,听见有人喊“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 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调达处境十分危急) 交流: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汹涌,奋力挣扎,救命啊,救命)该怎样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2、在这形势万分危急的时刻,九色鹿做了什么? 出示:“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九色鹿的这一举动让你体会到了什么?(九色鹿丝毫没有犹豫就去救调达)从哪个词语体会出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立即”,(立刻,马上)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九色鹿的什么精神? (板书:见义勇为) 3、当一个人在死的边缘挣扎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奋不顾身地救起了他,使他重又获得了新生。那么,他会怎样报答自己的救命恩人呢? 出示:调达向九色鹿连连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板书:救调达) 什么叫“叩头”?(磕头)你能表演一下吗?“连连叩头”呢?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连连叩头”“感激”等词,读出调达的感激之情。 4、获救后的调达对九色鹿万分感激,大家看文中的插图,此时的他还在九色鹿面前郑重起誓呢。假如你是调达,你会起什么样的誓言? 出示:调达千恩万谢,郑重起誓说:“。” 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5、面对感恩戴德的调达九色鹿说了什么话呢? 出示:“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教师指导问学生,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生畅所欲言)(板书:不图回报)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来感受九色鹿的品质。(读2到5,男生读调达, 女生读九色鹿,其他人旁白) 6、教师小结:是呀!生活中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要学会感激、感 恩,调达按照他的誓言去做了吗?调达的誓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 (没有)他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板书:见利忘义、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6、1调达是见了什么“利”?(重金)(2.调达见到重金,心 里会怎么想?(请生分析) 7、(出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3.忘了什么“义”?(九色鹿的“救命之恩” 。)(4?接着用三个句式引领学生接读:一个受过九色鹿救命之恩的人竟然见利忘义! 一个口口声声要报恩的人竟然忘恩负义!一个郑重起誓的人竟然背信 弃义!△ 一个人如果见利忘义!忘恩负义!背信弃义!那他的灵魂就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