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龙虎山(道教四大山)

2龙虎山(道教四大山)

2龙虎山(道教四大山)
2龙虎山(道教四大山)

龙虎山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

编辑讨论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 [1],世界地质公园 [2]、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 [3]、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5]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6]

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地理环境

编辑

地理位置

? 2019 Baidu - GS(2018)5572号- 甲测资字1100930 - 京ICP证030173号- Data ? 长地万方

龙虎山位置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

地形地貌

地貌形态

龙虎山丹霞单体形态类型及标型实例

龙虎山、龟峰包含了中国亚热带湿润区丹霞单体与群体的重要形态类型,形态类型的多样性造就了丹霞峰林地貌组合和象形丹霞景观的独特性。龙虎山、龟峰地区的丹霞单体地貌几乎涵盖了亚热带湿润区的所有种类。龙虎山、龟峰地区的丹霞群体形态类型以侵蚀残余的平顶型和圆顶型峰丛;泸溪河近岸带和龟峰以峰林型丹霞地貌为标志,是宽谷疏散型丹霞峰林地貌的模式地。 [9]

地貌成因

依据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方式,地貌成因可大致划分为:雨水侵蚀型、流水(河流)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和溶蚀溶洞型等5个类型。 [10]

水文特征

河流

龙虎山

信江位于龙虎山北部外围,流经鹰潭市区,由东向西并在市区折向北西经余江、余干两县后流入鄱阳湖。信江平均坡降0.44‰,平均年径流量3721亿立方米,水面宽250~600米,常年可通航15~30吨机帆船。

上清河(泸溪)龙虎山景区内的一条骨架水流,区内长约43公里,从南东至北西流贯全区,平均年流速O29米/秒,流量2075立方米/秒。其下游在余江县境内称白塔河并流入信江;其上游源于资溪县高阜山,名泸溪。

湖泊

湖泊、水库景区北端有两个较大的水库型湖泊,洪湖水库和五湖水库,常统称洪五湖,库容量分别为1326万立方米和2240万立方米,水面最大时分别可达4000亩和7110亩。

小型水库共有21座,其中小型3座,即龙虎山镇的桥头岭、源里和上清镇的历山水库刊。大型18座,其中属龙虎山镇的为峨眉峰、何家坝、杨井山、王岭、十分塘、里兴塘、何益寺、乌龟塘、东塘、马尾窝、洪桥、钟鼓岩、泗源13座,属上清镇的为小笠源、铜钱岭、清塘、饶冢、五四5厘。

应天山东部(景区外)的彭湾乡白庙水库为中型水库,并有小型电站。 [11]

瀑布

天门山瀑布群首先是三叠姊妹瀑,每叠落差约4米,宽亦4米,分别为紫胭瀑、紫芸瀑、紫英瀑;往峡谷里去就见青云瀑。依婆井圣井山阳源坑石涧泉水直冲而下,形成20余米高的瀑布。此外尚有云台山瀑布、峨眉峰瀑布、香炉峰瀑布、河豚堡瀑布等。

地下水

龙虎山地下水资源丰富,尤其山区植被发育,基岩裂隙富水性好,地形切割较深,地下水循环条件好,地下水沿山坡运移不远便泻入溪涧、河谷。山区到河谷,地下水矿化度明显提高,呈中到偏弱酸性,软到微硬水,矿化度0.02g/L~0.704g/L,总硬度0.22~1.084德国度,pH值52~78,且无色、无味、无臭、透明,极少悬浮物,水温常在17℃~20℃之间。 [12]

气候状况

龙虎山

龙虎山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9℃),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 [11]

四季划分大致以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之间至5月下旬为春季,约67天;自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之日至9月下旬为夏季,约122天;自9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22℃之日至11月下旬为秋季,约62天;自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10℃之日到第二年3月中下旬为冬季,约114天。四季起止日期及长短变化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本区南部山区与北部丘陵平原气温有一定差异,向南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春、夏两季始日相对推迟2~4天,秋、冬两季始日则提前2天,其中夏季天数减少64天,冬季天数增加42天,春季天数增加22天,秋季天数变化不大,山区有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

0.6℃。 [12]

演化历史

编辑

构造背景

信江盆地地质构造略图

龙虎山处于亚欧大陆东南部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属于西太平洋构造域、华南构造区、中生代信江断陷盆地中段南缘。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区内基底构造、盖层乃至中新生代盆地,均承袭了近东西的总体方向,并控制着不同时期盆地发育的类型与规模。 [13]

发育模式

龙虎山地质公园丹霞峰林地貌发育模式

(1)幼年期阶段,由于地壳的快速上升,水流(雨水、流水)沿着先期已形成的断裂、垂直节理不断侵蚀、下切,形成狭窄深沟和“一线天”式的障谷。

(2)壮年期阶段,因而巷谷崖壁开始缓慢的岩屑剥落与谷坡后退,近河谷地带形成红层密集型峰林,远河谷地带发育丹霞峰丛、残留方山石寨等壮年期丹霞地貌。

(3)老年期阶段,山体缩小,形成以河谷平原、孤峰残石、低缓谷坡、矮小浑圆残丘、准平原化为特征的老年期丹霞地貌。 [13]

地质构造

编辑

区域地层

在龙虎山深层地壳中还隐伏着一条已经稳定的巨大的东西向深断裂带(萍乡—广丰深断裂带),上覆断陷盆地就是在这条古老的断裂带长期继承性活动,由最初的坳陷盆地发展到后来的断陷盆地,最后趋向稳定而形成的。南华板块的北部有一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武夷隆起”,龙虎山地区就在武夷隆起的北部边缘。 [5]

断裂构造

断裂带

德兴一东乡深断裂

?

?

鹰潭―安远深断裂

?

?

永修一鹰潭大断裂

?

地层与岩浆岩

地层该区出露地层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中、晚元古代的中、深变质岩系,二是早侏罗纪含炭质碎屑岩建造和晚侏罗纪的陆相火山岩,三是白垩纪的红色碎屑岩系。此外,沿河谷阶地及河湖平原有部分第四系沉积。 [13]

发育条件

编辑

地层岩性

红色块状砂砾岩是丹霞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有着异乎寻常的专属性。

网格状断层和节理构造切割控制的丹霞景观

河口组:为一套山麓洪―冲积扇粗碎屑岩建造,岩性以紫红色块状砾岩、砂质砾岩为主,夹含砾粗砂岩、含砾细—粉砂岩,铁质和(或)钙质胶结。

塘边组:主要为一套风成沙丘沉积的细碎屑岩建造,岩性以紫红色块状细砂岩为主,夹少量含砾细砂岩及薄层状粉砂岩,易于风化成低矮平缓的山岗丘陵,局部发育有不高的陡崖赤壁和大小不一的洞穴或洞穴群,如龟峰地区的南岩溶洞群等。 [13]

构造条件

龙虎山美景。(3张)

平缓的地层产状和断裂、垂直节理(裂隙)构造对丹霞地貌形态起控制作用。地层产状严格控制了丹霞山块顶面和构造坡面的形态。

新构造运动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挽近时期(新近纪以来),地壳以差异性、间歇性隆升为特点,每一次抬升都会形成一个地形高度大体一致的平面。 [13]

外力条件

水流(雨水、河流)侵蚀和水流的参与引起风化溶蚀、重力崩塌是丹霞地貌形成的外动力。龙虎山、龟峰地区的水流冲刷、深谷的下切、季节性和突发性的降雨和雨水、流水(河流)的参与又加剧了风化溶蚀和崩塌作用产生。 [11]

主要山峰

编辑

?

圭峰

?

圭峰位于弋阳县南信江南岸,西距鹰潭35公里,地处三清山、龙虎山和武夷山之间。圭峰共有36峰,八大景观。圭峰原名龟峰,因山石相叠如龟,故名。

?

天门山

?

天门山位于上清镇南部5公里,最高峰海拔1300米。天门山属晚侏罗纪火山岩地貌,整个景区山坡陡险,谷地幽深,怪石遍布,森林茂密,巍峨壮观。

?

金枪峰

?

金枪峰位于天鹅湖东,又名碣石、杵臼石。金枪峰海拔118米,峰柱高约60米。

?

象鼻山

?

象鼻山是长期受雨水冲刷溶蚀风化而脱落,造成崩塌残余型的石梁穿洞类景观。高约100米的山峰有一石梁凌空垂下,整个山体就像一只巨型石象在汲水。

?

排衙峰

?

排衙峰长约2公里,最高峰267.5米。排衙峰由多组山峰连接而成,是长期受水流冲刷侵蚀而形成的峰丛类景观,山势为南北走向,呈狭长型,最高峰海拔267.5米。从北至南的山峰主要有:北端的三清论道峰,中间的八戒梦仙峰、鲤鱼峰、状元峰、蜡烛峰,南端的大刀切峰等。

自然资源

编辑

森林资源

龙虎山风景(20张)

龙虎山植物区系属中国东南部湿润森林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带,武夷山西麓常绿栲楠林松杉林区。 [11]据统计,2012年区域内植物达100科、250属、460种以上。

森林类型主要有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其中: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300~800米处,上清、耳口、冷水等地为其集中连片的主要分布地,是多层次林带。上层以栲、栎、槠、柯及枫香、木荷等大乔木为主,中层以黄端木、杨桐、山苍子等亚乔木及部分大乔木伐蔸萌条为主,下层以莹任木、乌药、杜鹃、牛鼻栓、卫矛、乌饭等百余种小灌木居多。其中,还有大面积毛竹林,主要分布在耳口、冷水等地。在阔叶林带中,海拔愈高树种愈少。海拔700~800米处,只有壳斗科与木兰种中的少数树种,其中部分山区散生着小面积黄山松。海拔300-610米处,则有100多种科属.400多种类的阔叶树林。 [14]

植物资源

丹霞地貌

在龙虎山,主要资源植物可分为14大类。用材植物分布广数量大的有毛竹、马尾松、大叶栲、樟树、白楠、杨桐、丝栗栲、大叶青刚苦槠、甜槠栲,细叶青刚、水青刚、乌楣栲等。有些树种数量少,仅见于深山老林,然而甚为珍贵,如南方红豆杉等。杉木是最常见的优质用材树种,但野生杉已经少见,多为人工栽植。薪炭植物特别耐干旱,耐瘠薄,便刈割,萌蘖力强、生长快,易燃烧。已被广泛利用的主要是荒山上的木本植物,如杜鹃、乌饭、白檀、茅栗、千年矮等。在缺柴地区,

各种蕨类、芒等草本植物也大量充作燃料。土生土长的马尾松是营造薪炭林的优良树种,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曾人工营造了数万亩马尾松林,这些人工林到80年代已全面长大成林,然而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灶具和燃料普遍改革,液化气和煤炭广泛进入家庭燃灶。群众说,如今矮山和近山林木长势好,成材快,主要是液化气和煤炭的功劳,许多矮山近山重现出攀登无路,人林困难景象。 [14]

动物资源

龙虎山风景(15张)

2012年龙虎山据调查统计有兽类40多种,占江西省106种的40%左右。

鸟类资源有170余种,占全省鸟类420种的40%以上。

已知爬行类动物,主要是蛇类,约占江西省蛇类种类的五分之一。

在两栖类中,大鲵(娃娃鱼)最为珍稀。另有有尾两栖类肥螈和蝾螈;无尾两栖类风景区盛产者,主要有青蛙、黑斑蛙、金钱蛙、沼蛙、泽蛙、雨蛙、刺胸蛙(石鸡)、岩蛙和虎纹蛙等。

人文历史

编辑

山名由来

龙虎山仙水岩

龙虎山山之得名有二说,《广信府志·山川篇》谓其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龙虎山志》载云:“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 [6]

龙虎山之所以闻名,一是有赖于其山水秀丽可人,二是得益于道教天师派祖庭所在地的影响,且有左河水诗云:“碧水丹霞踞虎龙,洞天福地隐仙庭。道陵纵使神行远,仍让妖魔惧逞凶。”人们提起道教也往往想起“道都”之称的龙虎山。

道教文化

龙虎山风光(10张)

龙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在鹰潭贵溪县(今贵溪市),仙人张巨君主之。龙虎山为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然自汉至今,桑海靡常,多数宫观早已废圮,保存者唯有天师府。

道教历史

从唐会昌至五代末,在龙虎山嗣教的张陵子孙为二十代张谌,二十一代张秉一,二十二代张善,二十三代张季文。此期所建宫观,即上述之真仙观、张天师庙,和另一座三清观。入宋以后,张陵后嗣渐受朝廷重视,龙虎山道教随之兴盛。

中央黄色法衣为第64代张道祯天师

两宋时期,龙虎山除各代嗣教天师外,又出现了大批有名道士。娄近垣《龙虎山志》卷七“人物”目列有宋道士二十六人,其中有王道坚者,贵溪人,上清宫道士,就学于张继先。宋代龙虎山道教拥有大批宫观。一是旧有几座宫观得到扩建、赐额。

元代是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此期嗣教的张陵后嗣为三十六代至四十一代,其名依次为张宗演、张与棣、张与材、张嗣成、张嗣德、张正言。从张宗演起,代代被元室封为天师、真人,主领江南道教。至三十八代张与材时,更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位居诸符箓派之首。

明前中期,此期嗣教的张陵后嗣为四十二至四十九代。最初,朝廷仍沿旧习封张正常为天师,不久,取消“天师”号,只称大真人。但其领导的正一派,仍为明室所承认和扶持,故至嘉靖末,其教仍能维持不坠。明前中期除对龙虎山原有某些宫观作过修缮外,新建者寥寥无几。

道教文化节

道教文化节为龙虎山重要旅游节庆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集道教朝圣、旅游观光、经贸洽谈、民俗采风于一体,是国内唯一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盛大旅游节日。

龙虎山道教文化节从十月十八日起至二十号结束,在这三天时间里,龙虎山会安排许多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固定的一些活动包括:

龙虎山道教文化节开幕式(仙水岩、桃花洲)

龙虎山泸溪河竹筏漂流(泸溪河)

龙虎山上清古镇游(上清镇)

龙虎山道家养生保健游、龙虎山美食游(龙虎山庄)

龙虎山仙人城登山游、茶艺表演(仙人城)、龙虎山周易预测表演(仙人城兜率宫)

龙虎山仙水岩游园、剑舞、木兰扇表演、龙虎山婚俗表演、串堂锣鼓表演、民间竞技表演(桃花洲)

龙虎山悬棺吊装表演、龙虎山招商项目展示(仙水岩)

龙虎山道教文化科仪表演(天师府)

龙虎山物资交流大会(龙虎山镇) [12]

悬棺之谜

龙虎山悬棺

龙虎山202座悬棺群引发热议。专家考证认为,龙虎山的崖墓悬棺群,距今有2600余年的历史,是古越人所葬。

宋理学家朱熹曾发出疑问:“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无独有偶,原中科院院长、现代考古学家郭沫若也发出了“船棺真个在,遗蜕见崖看”的感叹,表示无法用科学解释崖墓的遗憾。

如今龙虎山悬棺的“千古之谜”,已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为它皓首穷经,欲解其谜。

尽管是千古之谜,但人们仍然对其事实的存在进行了多种可能实现方案的探索和实践,2006年景区所做的采用用最原始的杠杆原理进行吊装演示便是其中最为一目了然的方法。 [7]

旅游信息

编辑

旅游景点

龙虎山旅游

龙虎山主要风景区有上清宫景区、天师府景区、龙虎山景区、仙岩水岩景区、岩墓群景区、象鼻山排衙石景区、独峰马祖岩景区。 [15]

天师府,全称“清嗣汉天师府”,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恢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

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简称上清宫。 [16]

旅游线路

龙虎山一日游

上午:从鹰潭乘汽车至上清古镇,参观长庆坊、留侯家庙、上清宫、天师府、天源德药栈、古街、吊脚楼,在上清用中餐。

下午:从上清竹筏码头乘竹筏或皮艇漂流至九曲洲、正一观、仙水岩,顺泸溪河游览雷打石、三怪石、龙虎山、仙水岩十大美景、春秋战国崖墓群、无蚊村,象鼻山观看崖墓“升棺”表演,入住景区宾馆或返回市区住宿。

龙虎山二日游

第一天:上午,参观上清古镇、上清宫,午餐后或游览天门山,或乘上清竹筏到正一观参观。宿景区宾馆或回市区。

第二天:上午,到仙水岩进行船筏联游下午游览象鼻山、仙人城

龙虎山三日游

第一天、第二天同二日游

第三天:上午:游览应天山,下午:冷水大峡谷漂流

交通指南

铁路:鹰潭位于浙赣、皖赣、鹰厦三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乘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杭州、福州、厦门、昆明、长沙、南京、南昌、九江等大城市。

公路:鹰潭火车站西侧的长途汽车站乘往仙水岩方向的班车(5:30—17:30,15分钟一班,票价5元,半小时可达)。206国道(烟台—汕头)、320国道(上海—瑞丽)经过鹰潭,到龙虎山的交通也因此而方便。

航空:龙虎山到福建武夷山机场116公里,距南昌机场120公里。

水路:乘船可到达鄱阳湖。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12)

广西景点(2)

默认相册(5)

龙虎山景区图册(9)

鹰潭龙虎山湖光山色(9)

龙虎山景点图片(9)

龙虎山风光(10)

龙虎山风景(20)

龙虎山旅游攻略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距鹰潭市区20公里,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龙虎山乃中国道教的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龙虎山因此而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道陵第四代徒孙张盛在三国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忙碌了一阵子终于可以歇口气,出去走一走了,正好新年伊始我幸运的在同程网举办的“龙虎山0元门票秒杀活动”抢到了一张价值175元的龙虎山资源性门票。嘿嘿!实在太给力了。感谢同程网,感谢龙虎山风景区。5月2日雨 转多云,天气还算是作美的,要不就拍不到下面这张龙虎山美景了。 龙虎山一日游攻略极品路线: 上午07:30鹰潭火车站乘坐K2路公交车前往景区(约半小时)→购 票后乘坐观光小火车前往象鼻山景区(一路游览排衙峰等美景)→象鼻 山东门(观象台、崩塌洞穴、虚靖堂)→象鼻山西门(约90分钟)→ 无蚊村(上午10点有鱼鹰表演)→正一观(道教最早的草堂)→乘观 光车到上清古镇(观古街风貌、长庆坊、留后家庙、午餐)→天师府(仪 门、玄坛殿、灵泉井、玉皇殿、私第门、天师殿、灵芝园、敕书阁、万 法宗坛)→大上清宫(福地门、下马亭、九宫八卦阵、参观东隐院、伏 魔殿、108将出生地、镇妖井)→乘观光车返回正一观竹筏码头(观芦 溪河十不得美景:云锦披不得、道堂坐不得、石鼓敲不得、剑石试不得、 丹勺用不得、仙桃吃不得、莲花采不得、玉梳梳不得、仙女配不得、尼 姑背和尚走不得)→仙女岩(大地之母)→过渡至桃花洲(观看千古一 绝“仿古升棺表演”。五一期间上午10点、中午12点、下午14点和17 点各一场。具体表演时间见导游图说明)→乘观光车回游客中心→参观 道教博物馆→地质博馆→4D影院(另收费)→结束一天的旅行。

道教文化

道教文化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在汉朝末年创立的。道教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之大成,以道学、仙学、神学和教学为主干,并融入医学、巫术、数理、文学、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学问。内容讲求长生不老,画符驱鬼。道教创立后尊老子为教主。 一.道教四大名山 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被称为“道教四大名山”。 龙虎山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此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武当山的道教信奉“玄天真武大帝”,据说“武当”二字即“非真武不足以当之”之意。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武当山既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又有黄山之奇秀、雁荡之幽雅。明代张三丰创建的武当派拳术闻名天下。 青城山公元143年,“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齐云山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又称白岳,与黄山比肩而立,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有诗:“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乾隆说“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年之内两上齐云山。齐云山下的河流与小村浑不在意地分出了“阴阳”,点出了“鱼眼”,被张三丰看破玄机,成就了道教名山下,世界最宏丽壮观、形神兼备的天然太极图。 注:还有另外一说法:终南山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王重阳在此修道而得名) 二.道教三清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於大殿神像之中位。元始天尊的神诞之日是正月初一 灵宝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 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即老子。其神像常作一白须白发老翁,手执羽扇,居元始天尊之右侧位。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道教以太上老君为教祖。 三.道教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道教文化依然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挖掘和弘扬道教文化中诸如“无为而无不 为”“见素抱朴”“上善若水”“无量度人”“性命双修”“道法自然”等思想的积极因素,有益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2龙虎山(道教四大山)

龙虎山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 编辑讨论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 [1],世界地质公园 [2]、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 [3]、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5]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6] 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地理环境 编辑 地理位置

? 2019 Baidu - GS(2018)5572号- 甲测资字1100930 - 京ICP证030173号- Data ? 长地万方 龙虎山位置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 地形地貌 地貌形态

龙虎山丹霞单体形态类型及标型实例 龙虎山、龟峰包含了中国亚热带湿润区丹霞单体与群体的重要形态类型,形态类型的多样性造就了丹霞峰林地貌组合和象形丹霞景观的独特性。龙虎山、龟峰地区的丹霞单体地貌几乎涵盖了亚热带湿润区的所有种类。龙虎山、龟峰地区的丹霞群体形态类型以侵蚀残余的平顶型和圆顶型峰丛;泸溪河近岸带和龟峰以峰林型丹霞地貌为标志,是宽谷疏散型丹霞峰林地貌的模式地。 [9] 地貌成因 依据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方式,地貌成因可大致划分为:雨水侵蚀型、流水(河流)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和溶蚀溶洞型等5个类型。 [10] 水文特征 河流 龙虎山 信江位于龙虎山北部外围,流经鹰潭市区,由东向西并在市区折向北西经余江、余干两县后流入鄱阳湖。信江平均坡降0.44‰,平均年径流量3721亿立方米,水面宽250~600米,常年可通航15~30吨机帆船。 上清河(泸溪)龙虎山景区内的一条骨架水流,区内长约43公里,从南东至北西流贯全区,平均年流速O29米/秒,流量2075立方米/秒。其下游在余江县境内称白塔河并流入信江;其上游源于资溪县高阜山,名泸溪。

道教四大名山

四大道教名山 中国道教四大名山 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被称为“道教四大名山”。 龙虎山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此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武当山的道教信奉“玄天真武大帝”,据说“武当”二字即“非真武不足以当之”之意。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武当山既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又有黄山之奇秀、雁荡之幽雅。明代张三丰创建的武当派拳术闻名天下。 青城山公元143年,“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齐云山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又称白岳,与黄山比肩而立,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有诗:“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乾隆说“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年之内两上齐云山。齐云山下的河流与小村浑不在意地分出了“阴阳”,点出了“鱼眼”,被张三丰看破玄机,成就了道教名山下,世界最宏丽壮观、形神兼备的天然太极图。 注:还有另外一说法:终南山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王重阳在此修道而得名) 道教渊源于古代巫术,是中国汉族固有的宗教。由张道陵于东汉顺帝时首创于四川鹤鸣山。该山与龙虎山(江西)武当山(湖北)、齐云山(安徽)合称道教四大名山。 (一)鹤鸣山 张道陵(34--156)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曾任江州(今重庆市)县令,后弃官与弟子前往鹤鸣山(在今四川省剑阁县郊)修道,于顺帝永和六年(141)创立道教,又称五

游客中心解说词、道教文化展示中心(总和)(2)

龙虎山游客中心解说词(新)

龙虎山游客中心解说词 薛清和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道教发源地龙虎山参观游览。我是今天的解说导游员XX,下面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来参观龙虎山游客中心。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龙虎山陆路新线,在这条线路上我们可以欣赏到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的龙虎山丹霞地貌奇景,还可以体验到龙虎山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我们龙虎山的宣传口号是“千年天师府,仙境龙虎山。”意思是说,我们龙虎山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现在我们所在的位臵,就是龙虎山陆路新线的起点,也可以说是龙虎山第一景——龙虎山游客中心。这个中心以室内展馆的形式,采取多种现代科技手段,把龙虎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展现出来。 各位游客朋友,游客中心建筑由三部分组成三个不同功能服务区。它们是游客接待处、遗产展示中心、道教展览馆。游客接待处为游客提供门票咨询、游览休闲服务,设有一座高科技4D动感电影院;遗产展示中心用图文和现代高科技声光电等形式展示了龙虎山丹霞地质地貌的特征。道教展览馆同样以

图文声电等高科技展示龙虎山道教文化的渊源和它的深厚内涵。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游览吧。 大家请看游客中心的整个建筑布局和环境,感觉是不是很有特色?是的,这个游客中心的设计,是我国著名建筑大师赖聚奎教授的封山之作,可以称得上是现代建筑艺术的典范。整个中心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千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分自然湖光山色和人文景观展示两部分,它以排衙峰为背景,突出丹峰挺拔、碧溪幽谷、景色奇丽的特点,以自然和人文景观相互映衬,来寻求大自然、大生态、大景观的效果,设计方案构思上,体现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环境思想。 大家看这座主体建筑,上圆下方,内圆外方,是道家天圆地方,天地合一的概念,加上内部的文化内容,体现道家天地、万物、人的三才一世的思想。主体建筑由三座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方斗形建筑组合而成,这里有二层含义:一层意思是龙虎山为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前的炼丹修道之所;第二层含义指三个带斗的成语,即:日进斗金、车载斗量、戴日戴斗,意思是通过旅游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三座建筑外表一样高,但内

中国道教祖庭龙虎山太平清醮(宣传部)

中国道教祖庭龙虎山太平清醮(祝禧禳灾祈福) 活动氛围营造、宣传推广、活动议程安排工作方案 为营造景区热烈、祥和的活动氛围,向外界充分展示景区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品牌形象,就中国道教祖庭龙虎山太平清醮活动氛围营造、宣传推广、活动议程安排等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成立氛围营造、宣传推广、活动议程安排组织机构 成立“中国道教祖庭龙虎山太平清醮(祝禧禳灾祈福)活动”景区氛围营造、宣传推广、活动议程安排工作组: 组长:王斌 副组长:张金涛、蔡湘芬、张明亮、余家毓 成员:江水平、冯发茂、赵俊波、倪爱华、倪梅英、张贵华、姜和平、刘斯武 氛围营造、宣传推广、活动议程安排工作组下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刘斯武担任,负责本次活动相关协调工作。 下设相关工作小组: 1、综合协调小组 组长:王斌 成员:江水平 工作职责:与有关部门协调工作。 2、氛围营造工作小组 组长:王斌 副组长:张金涛、蔡湘芬、张明亮、余家毓 成员:冯发茂、赵俊波、张贵华、倪爱华、倪梅英、刘斯武 工作职责:负责本次活动氛围营造工作安排。 3、宣传推广工作小组 组长:王斌 副组长:余家毓 成员:刘斯武、程永胜、姜和平 工作职责:负责做好活动期间的宣传推广工作。 4、太平清醮活动议程安排小组 组长:王斌

副组长:张金涛、蔡湘芬 成员:江水平、张贵华、刘斯武 工作职责:负责做好太平清醮活动期间的活动议程安排工作。 二、氛围营造的场所及要求(不包含天师府、正一观内的氛围营造)(一)上清古镇 9月8日上午太平清醮主礼活动氛围营造要求 古镇迎客,金鼓开城:在古朴悠扬的道乐声中,50名幡手们位列古镇镇门两旁,古镇主人以礼相迎,龙灯翻滚,6位婀娜多姿的歌女迈着轻盈舞步,向远道而来的客人献上歌舞。上清古镇的大门在宾客眼前徐徐打开……迎接客人入城仪式。 繁华古镇,歌舞升平:古镇街道坊巷商人云集,酒肆茶楼飘香,歌舞升平,热闹非凡。 1、上清镇门口沿古街至天师府,古镇门楼、戏台、街道、店面等安装(仿宋风格)的仿古灯笼、酒肆茶楼商铺招牌刀旗、古镇门口安放两条竖立的仿古欢迎牌等氛围布置; 责任人:刘斯武赵俊波完成时间:9月7日 2、古镇活动安排,古镇戏台安排一台地方民俗表演,街道布置20位着宋代服饰的商人,安排一顶花桥游街,6位歌女等。 责任人:刘斯武赵俊波完成时间:9月7日 3、组织龙灯队两条和大锣鼓四子(含鼓手)在上清古镇门口迎嘉宾; 责任人:赵俊波完成时间:9月8日8:00 4、组织安排五十名人员(由倪梅英负责抽调人员)作为幡手(由天师府张贵华负责人员列队及装扮),在上清古镇门口迎嘉宾; 责任人:倪梅英张贵华完成时间:9月8日8:00 (二)正一观 9月8日下午3:00五坛同集正一观祝禧(庆祝龙虎山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 1、正一观外围的氛围营造,门口两旁道旗、两条竖立的仿古欢 迎牌等; 责任人:刘斯武完成时间:9月8日12:00 2、组织龙灯队两条在正一观门口迎候嘉宾; 责任人:冯发茂完成时间:9月8日14:00 3、组织安排五十名人员(由倪梅英负责抽调人员)作为幡手(由 张贵华负责人员列队及装扮),在正一观门口迎嘉宾;

龙虎山风景区概要介绍(附图片)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概要介绍 一、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基本情况 龙虎山——中国道教第一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郊14公里处,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景区面积260平方公里,人口约4万,由仙水岩、上清宫、正一观、马祖岩、应天山、天门山、圣井山七大景区组成。 龙虎山是一座自然与人文完美交融的历史名山,奇绝秀美的碧水丹山、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是龙虎山的三大特色。《水浒传》开篇曾用“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来形容这里的风光。一条清澈明净的泸溪河将两岸的99峰24岩108处人文自然景观如玉珠般串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巨大的碧水绕丹山的秀美画卷。神奇的山水孕育了极具影响力的道教文化,东汉中叶,祖天师张道陵在这里结炉炼丹,创立道教。自此,龙虎山成为世界道教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播中心,被誉为“道教祖庭”、“神仙都所”。龙虎山是中国古越崖墓和古越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着数百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崖墓。其历史之久、分布之广、数量之多、位置之险、造型之奇、文物之多、堪称“中华之最”、“世界之绝”。 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龙虎山,已集多个“国家级”称号和“世界级”称号于一身。它拥有中国国

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全国“5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泸溪河大鳍蠖)七大国家级品牌,同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全国重点保护宫观--上清天师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虎山仙水岩崖墓群、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上清古镇。2007年11月,龙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单位,2010年8月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世界遗产系列),标志着龙虎山已迈入世界级旅游资源的行列。 二、龙虎山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龙虎山旅游集团公司,成立于1997年8月5日,是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下属的国有独资企业,负责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经过13年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拥有净资产1.6亿、员工278名,已由单一的旅游集团发展为集旅游集团、地产集团、文化集团、金融集团四大业务板块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集团公司通过规范管理(2003年4月率先在江西省各大景区中同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服务、努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8年,接待游客38.7万人,实现旅游收入5180万元,利润2609万元;2009年,接待游客42.9万人,实现旅游收入5700万元,利润2869万元;2010

2008年江西鹰潭市龙虎山道文化博览园属大型旅游发展项目分析报告(doc 22)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中国龙虎山·道文化博览园(暂定名) 名称,即定位。 项目名称反映项目基本定位,决定项目发展主题、发展方向、发展空间。 “中国龙虎山”—— 龙虎山, 发源道教,繁衍文明; 文化江西代表, 华夏道都仙山, 世界宗教圣地。 龙虎山出于鹰潭,服务于中国与世界。 项目开发应具世界眼光,在全球旅游大舞台上进行竞争,高起点跨越前行。 “道文化”—— 东方智慧,华夏国粹; 深蕴中华文化基因,包孕项目文化特质。 博览园立足中国文化之“根”,以现代旅游方式演绎华夏之“道”,打造21世纪人文旅游目的地、世人倾情的文化养生胜地。

“博览园”—— 项目为凝聚道文化之“大观园”、博览园。 以道文化观光为立园之本,拉动人气,抬升人流,全方位展开道文化:养生、度假、会展、演艺、购物、餐饮、旅游节庆、文化交流…… ——形成:中国道文化博览之地、演绎之地、传播之地; ——形成:延续历史文脉,自然与人文相和,观光与养生度假共存,吃住行游购娱多功能同发展的现代综合大型旅游发展区。 中国龙虎山·道文化博览园的诞生与发展,将为: ——做专、做实、做大、做强“龙虎山·中国道都”做贡献! 中国龙虎山·道文化博览园选址于: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十分塘区域,占地面积约3—4平方公里(含水面与山体)。 博览园选址龙虎山十分塘区域,鉴于: ●龙虎山风景旅游区需要做大做强道文化,需要大幅提升龙虎 山旅游吸引力和游客量; ●泸溪河两岸自然风景区属世界地质公园景观保护区域,难以 展开大型人文景区建设;天师府与上清宫为道教历史名胜所 在,不宜进行现代景区建设; ●十分塘区域闹中取静、空间开阔、景致甚佳、生态环境良好。 博览园选址十分塘区域实为“突围性”选择: ——既不破坏珍稀自然人文景观,又可放开思路开发运营现代大型人文景区,达致大幅提升:龙虎山旅游吸引力与游客量之目的。

龙虎山游记

龙虎山游记之天师府 载着满心的期待,随着漫溢的青春,伴着工作的些许疲惫,我将走近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龙虎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虎山正是有了从古至今无数名人道家的继承和保存,才成为今天江西境内一颗无比璀璨的明星。 《水浒传》头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写的就是水浒108将龙虎山转世投胎的故事,据说,当年被洪太尉揭开的“遇洪而开”的石碑与枯井还在,女导游的道教知识还是蛮渊博,这些故事说起来,还头头是道。 远眺龙虎山的圆融和舒缓,正是道家如水的境界,按旅游行程规定,导游把我们引到了天师府。道教祖庭的天师府就坐落在千年古镇上清镇的民居之间,府院和民宅一墙之隔,仙风道骨和百姓俚语夹杂流传。天还在下雨,这里香樟多而大,宫观与王府建筑和为一体的道教领袖私第园林,在中国是仅有的。早在宋代,碧水丹山的龙虎山便形成了“南有天师世家,北有孔府世家”的格局,不过因为早些年我对山东孔府的观瞻印象,孔府是独立的、大大的、殿堂巍峨,比这里更加气势磅礴。 第30代天师张继先自幼聪颖过人,9岁嗣教,12岁应诏。宋徽宗问:“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张继先说:“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我想这位道教天师是会说话,肯定是把皇帝哄得高兴了,又拨了专款修缮他们家。在天师府里,树着鲁迅先生“中国根祇全在道教”的牌匾,我也深知大半个世纪以来,源于我们灵魂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者的那种敬畏。我联想起我早几年听到过的“傩”和“傩”文化,“傩”发源于湖南西部的古黔中地,都是上古先民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的祭祀形式。道教在江西,则博大高深得多,相比起西域传进来的佛教,其影响就都小多了。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道”和“傩”这些文化遗产正濒临消失。保护“傩”文化和道教,对其进行改革、完善,使之重新焕发生命力,已是刻不容缓。 背靠青山,门临绿水,天师府头门上有一副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意思是这位“神仙”是有道德、有地位的人。天师府的二门上也有一副对联:“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门内大院,有树龄800年以上的樟树十余株,元至正十一年铸造的铜钟。玉皇殿是1993年建造的,占地600多平方

道教名山

第十四课时道教名山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道教的四大名山,进一步了解道教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道教四大名山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名山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佛教四大名山了,那你知道道教也有四大名山吗?你对道教四大名山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四大名山,看看这些山有多美。 [板书]道教名山 二、指导自学 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被称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它们以绮丽的风景、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而成为著名的道教圣地。 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西部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方圆400公里,东邻襄阳市,西接十堰市,背靠神农架林区,面临丹江口水库,是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有七十二峰、二十四

涧、十一洞、十石、十池、九泉、九井、三潭、九台以及元、明建筑群等风景胜迹,居于七十二峰之道的天柱峰,海拔1612米。 从唐朝开始,武当山道教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到了宋朝,直接为皇室服务的武当道教基本形成。明代是武当道教的鼎盛时期,明成祖封武当山为“大岳”,明世宗更封之为“治世玄岳”,武当山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全国道教活动中心。北宋书画家米芾曾赞武当为"天下第一山"。 这里既是道教名山之一,又是武当拳的发源地,丹江口水库之滨的玄武门(石雕牌坊),坊额刻有明代嘉靖皇帝御笔"治世玄岳"四字。玄岳门西一公里处,有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敕建的遇真宫,是纪念武当拳的创始者张三丰的。天柱峰顶端有建于1416年的金殿,是武当山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道教建筑群,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建筑群。殿高5.54米,宽5.8米,深4.2米,重80 余吨,英姿魁伟。还有铜铸金童、玉女及水火二将侍立两侧,十分壮观。汉代阴长生,唐代吕洞宾,明代张三丰等均在此修炼。 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渔塘乡境,由酷似龙虎的二山组成,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原名云绵山。相传因第一代天师张陵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见,故改名龙虎山。张道陵第四代传人----张盛,由鹤鸣山转到这里,至民国末年已承袭63代,历1900年,为道教"第三十二福地"和张天师子孙世居之地。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自古就以“神仙都所”“人间福地”而闻名。贵溪县上清镇

龙虎山道教文化

龙虎山道教文化 “万法归宗”说道教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千百年来生生不息。龙虎山作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其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让世人为之惊叹。文豪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南朝(梁)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云说:道教“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 张陵即龙虎山道教的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他首倡道徒研读老子的《道德经》,被史学界和宗教界公认为道教创建人。据史书记载:张道陵于东汉和帝年间(公元89—105年)携弟子王长上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龙虎现,故云锦山被易名龙虎山。此后张道陵创建“五斗米道”,经过1900余年的发展,天师道一脉相承63代不衰。龙虎山由于历代张天师在这里传道,造就了内容丰富的道教文化,对我国哲学史、思想史和天文、地理、音乐、舞蹈、辞赋、绘画以及医药学、养生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并成为海内外道教徒神往的道教祖庭。 道教祖庭:嗣汉天师府 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原称“真仙观”,建在龙虎山脚下,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迁建至上清长庆坊,在今上清镇西。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赐白金15镒(360两),在今址上清镇中心重建。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明清遗物。嗣汉天师府来源于元世祖忽必烈封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为“嗣汉天师”,其意表明自东汉始,代代相袭,道脉悠长。天师府面对琵琶峰,门临泸溪河,背靠华山,依山带水,气势非凡。1983年国务院颁布其为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1987年列为全国21座重点道观之一对外开放。在政府的扶植和海内外善信的赞助下,天师府得以逐年修复,至今保留完好。现在的天师府占地4.2万余平方米,比修复前增加1万余平方米,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它坐北朝南,在保持明清建筑的基础上,以府门、二门、私第为中轴线,修建了玉皇殿、天师殿、玄坛殿、法局和提举署、万法宗坛等,从而把宫观与王府建筑合为一体。门前庭院正中镶嵌着八卦太极图。八卦代表宇宙间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太极图显示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和动态平衡的哲理内蕴。府门上一对抱住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形象地表达了历代天师既是“神仙”,又是“宰相”的双重显赫地位,阐明了天师道与历代皇权的密切关系以及对追求成仙的渴望。 元代铜钟,重9999斤 元代铜钟(亦名神钟、龙钟、金钟),系正一教主第四十代天师张嗣德、玄教宗师吴全节会同上清宫提点戴永圣,提举知官龚德同等,于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在杭州铸造的,迄今已六百四十余年。钟铭上有详细记载,凡用赤金九千斤(传说在铸造时神又加进了黄金),钟长一丈,钟围一丈八尺,钟唇厚三寸九分,加上龙头旋纽共重9999斤。钟上铸有“玉皇宝诰”以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图巩固,大道与行”等篆体文,还有临川进士朱夏的隶书钟铭,为玄学方从义所手书。大钟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道教文化和艺术及高超的铸造工艺而驰名中外。每当风晨、夜间,钟声隆隆,百里可闻(传说初一敲一下可响到十五,更神奇的是此钟声一响北京金銮殿上可以听到),足见神钟之神。 神奇的符 天师们将神力以“符号”的形式,附着在规定的“方字”或图形上,并书写在特定的物品(纸、绢、木、石)上,作为天神的旨令。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在《崆峒问答》中说:“符者合也,为人神合一之秘文,合炁天地之真,合天地之真信,故谓阴阳契合之其也”。天师画符必须净心、净口、净身、净秽,且在秘室中进行,口念咒语,一笔画下不可中断。因符常与咒一起使用,故又称符咒,是道法的重要手段。符分阴事和阳事两大类。阴事有梵气灯符、破狱符,收魂符等;阳事有开山符,发奏符,传递符等。现在道教祖庭嗣汉天师府进行宗教活动时所用的符书计五大类二百余种。 道教八卦铜镜 现藏于中国道教文物收藏馆的道教八卦铜镜,经国家有关专家鉴定是道教极其兴盛的宋代所铸,为国家一级藏品。此镜面圆形,中有拱形扭,直径为17.6公分,内圈直径为8.3公分。镜面平光乌亮,

江西道教建筑文化研究与分析_以江西龙虎山正一道为例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Sichuan Building Science 第35卷 第6期 2009年12月   收稿日期:2008203210 作者简介:陈牧川(1974-),男,福建长汀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建筑文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C0801) E -ma il:charlesc mc@https://www.doczj.com/doc/2b5283186.html, 江西道教建筑文化研究与分析 ———以江西龙虎山正一道为例 陈牧川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摘 要:论述了道教建筑选址和建筑布局的特征,并以正一道祖庭江西龙虎山上清宫和天师府为例,详细论述了道教神殿建筑的种类及文化特征。关键词:江西;道教建筑;正一道 中图分类号:T U -0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933(2009)06-298-03 Research about reli gi ous buildi n gs and cultural i n Ji a ngxi provi n ce ———Taoist buildi n gs CHEN M uchu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 rchitecture,East China J iaot 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 ) Abstract:A rticle discussed the origin of Taoist buildings,and analyzed the layout of taoist buildings .Taking the Shangqi palace and the house of Tianshi in Longhu mountain as the exa mp le,the author discussed kinds and trait of Taoist sanctuary .Key words:J iangxi p r ovince;Taoist buildings;Zhengyi Taois m 1 道教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道教创始初期,修道者大多住在深山的茅舍或洞穴之中,建筑比较简陋。《广弘明集》中就有描述:“张陵谋汉之晨,方兴观舍。……杀牛祭祀二十四所,置以土坛,戴以草屋,称二十四治。治馆之兴,始乎此也。”从这个早期的文献中,可以知道早期的道教建筑和民俗建筑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道教建筑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反映,又是道教哲学思想和信仰的物质化体现。其建筑的门类很多,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宫、观、殿、堂、楼、馆、舍、轩、斋等,在道教建筑中都有体现。 道教的建筑物,汉称之为“治”,到了晋朝叫“庐”,也有称“靖”(又作“静”)的。到了南北朝时候,南朝称为“馆”,北朝称为“观” (个别称寺)。从唐朝开始改叫“观”,唐宋以后规模较大者称宫或观,另外,部分主祀民俗神的建筑称为“庙”。元明以后,道教衰落,道教建筑在形式上墨守成规,没有 大的发展。 道教建筑的供奉、祭祀建筑体系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1)中国早期的墓葬祭祀活动。根据考古发掘 资料,原始先民,相信人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生活,因此在墓葬中埋入随葬品,并逐渐形成了祭祖的习俗。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先民们除在祖先墓地进行祭享活动外,又向象征祖先神灵的“神主”或“庙主” (或称牌位)祭祀,在此基础上与道教结合,逐渐形成道教的祭祀建筑。 (2)中国传统的神仙思想。神仙是道教信奉的 另一类神灵。神仙主要指经过修炼而得道的神人、真人。他们居住天宫琼楼、仙山洞府之中,有各种神奇本领。另外,道教供奉一些民间崇拜的俗神,比如门神、灶神、财神等。神仙和俗神崇拜使道教对下层民众更有吸引力,道教建筑成为他们日常生产娱乐和生活风俗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与神沟通的道教建筑,逐渐发展演变成为祀神之所。 2 道教建筑的选址特点 道教的宗教哲学是以生为乐,而不是以生为苦。它追求的最高理想是今生的长生不老、得道成仙,而不是寄希望于来世的幸福。所以,道教的修炼以老、 8 92

中国道教发祥地龙虎山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b5283186.html, 中国道教发祥地龙虎山 作者:耘杉 来源:《百姓生活》2011年第02期 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郊20公里处的龙虎山,原名云锦山,因山上有一块状如云锦的巨石得名。传说当年祖天师张道陵行至此山时,被云锦石所陶醉,决定在此结庐炼丹。“丹成龙虎见”,于是更名为龙虎山。龙虎山还有因“状若龙虎”而得名之说。龙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 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千古未解的悬崖墓群,构成了龙虎山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三绝”。唐代顾况,宋代王安石、苏东坡、文天祥,元代赵孟,明代宋濂、徐霞客,清代袁枚等许多历史名人和文人墨客,在龙虎山留下了诗文和题刻。 张天师在龙虎山传承63代、历时1900多年,使龙虎山成为被公认的中国道教第一山 龙虎山因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和东汉道士张道陵名扬天下。《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就以“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等生动的文字,描写这里的景色。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8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与弟子入鄱阳湖,上龙虎山传黄帝九鼎丹法并创立了道教、撰写了《老子想尔注》。后来,他携带弟子入蜀布道,治病祛灾,深得人民爱戴。 唐朝视道教为国教。但从会昌至五代末,在龙虎山嗣教的张道陵第20至23代子孙并无重要建树。此间仅建真仙观、张天师庙和另一座三清观。两宋时期,龙虎山道教成为与茅山、阁皂并立的三山符之一。张道陵后嗣的24至35代,每代都曾被诏赴阙,赐“先生”号。经过200余年的发展,龙虎宗跃居为三山符之首,龙虎山出现了大批有名道士,不仅旧有宫观得到扩建、赐额,而且新建宫观近20所。元代是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新建宫观达37所。张道陵的后嗣从36至41代,代代被封为天师、真人,主领江南道教。其38代时更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位居诸符派之首。明代,龙虎山道教继续得到发展。此期嗣教的张道陵后嗣为42至49代。最初,朝廷仍沿旧习封天师,后来取消“天师”号,只称大真人。到清代,朝廷对张道陵后嗣多加贬抑,以龙虎山为中心的正一道渐趋衰落。 张天师在龙虎山承袭63代,历时1900多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教教派。张道陵曾与孔子齐名,素有“北孔南张”之称。坐落于上清镇中部的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是历代张天师生活起居和祈神的处所,道教最早的发祥地,天师道祖庭,并尊为“宰相家”、“大真人府”。天师府北靠西华山,南朝琵琶峰,门临泸溪河,占地3万多平方米,有“南国第一家”之称,其规模以及历史、艺术价值,堪与曲阜的孔府相比。天师府里有很多重要的历史遗存,特别是董其昌撰写的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明太祖所赐“嗣汉天师府”

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鹰潭市郊西南20多公里处,山川绮丽,素有“神仙都会,洞天福地”的美名,是世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景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岩和历史悠久的崖墓群,构成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最高峰龙虎峰海拔247.4米。因山上有石壁,高达百丈,宽约一华里,很像五彩的云锦,故名云锦山。龙虎山名字的由来有两说,一是因为山中有两峰相对,形状像虎而得名;二是因为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云锦山下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故因得名”。龙虎山是道教名山,道家称龙虎山为道教第三十二福地,是正一派的祖庭。龙虎山也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拥有仙水岩,正一观,上清宫,马祖岩,应门山,天门山,圣井山七大景区。景区内还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人文景观,20多处神井丹池和流泉飞瀑。目前开发成熟的主要有仙水岩,正一观,上清宫,天师府。 现在带领大家领略龙虎山三绝,一绝是:进道都仙府,溯道教之源。所谓的道都仙府就是我们要去的上清天师府。天师府现在被列为二十一座全国重点开放宫观之一。天师府是历代天师掌管天下道教事务的总署和其生活起居的地方。天师府为第30代天师张继先始建。元忽必烈赐第36代天师张宗演“嗣汉天师府”。天师府坐北朝南,门临泸溪河,面对琵琶峰,山水特别优美。 龙虎山的二绝是碧水丹岩。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经自然界长年的风化作用和造山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峰峦岩窟,奇峰怪石。穿过景区的泸溪河像一条玉带,把两岸的99峰,24岩,108处自然人文景观和十大美景串连在一起,山因水活,水因山媚,形成了一副巨大的丹山依碧水的美丽画卷,自然景色极为壮观。 景区内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战国崖墓群是龙虎山的又一绝景。在仙水岩中有令人称奇的千年古崖墓群,相传为古越人所为。崖墓葬在悬崖峭壁之上,不禁让人折服古代先民高超的智慧。然而,墓葬中所为何人,为什么要葬在悬崖峭壁之上,硕大的棺木又是如何放置上去的等一系列问题至今无人解答,已成千古之迷。仙水岩的悬棺表演,虽然是后人想象出来的模拟表演,却一样充满了惊险与艰辛。 我的讲解完毕。

龙虎山天师府导游词(节选)

龙虎山天师府导游词(节选) 各位亲爱的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下车的地方就是上清古镇。这个地名就出自道教。所谓“上清”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四御”中“灵宝天尊”所居住的上清仙境。而我们上清古镇周围群山环抱,相传为九龙聚会的宝地。这九龙是指附近的天门山、台山、乌剑山、狮子山、冲天峰、应天山、西华山、乌龟山和圣井山。 这里在唐朝武德八年(625年)开始设镇,原名沂洋镇、雄石镇。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唐朝末年的时候朝廷曾派中丞将倪亚任镇遏使,因倪亚治理该镇有功,曾更名为倪阳镇、倪亚市。到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上清观从龙虎山的南面迁到这个地方,地名便被“上清”所替代。据记载,明朝初年的时候,上清镇就已经形成今天这样的规模,到明代后期,上清古镇已相当繁荣,在《徐霞客游记》中,徐霞客称上清街“甚长”。 上清古镇面积大概5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2万,古镇名胜古迹特别的多,长约2公里的上清古街将长庆坊、留侯家庙、天师府、留侯第等景点串成了一线,沿路上我们可以欣赏到这座千年古镇的独特魅力。一下车,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有一棵大樟树,樟树是樟科常绿大乔木,是我们鹰潭的市树,这棵樟树是上清镇三百多株樟树中最老的一棵,是在唐代(625年)建镇时所栽种,已有1300多年历史。俗话说十木九枯,意思是上了年纪的古树,有很多已经中间枯死,成了空心,而龙虎山的樟树却并不是如此,有很多古老的樟树因为保护得力、以及这里山水养

树的原因,大多为实心的。所以从这看得出来,道家选择的地方一定是风水极好之地。 (边走边说)在我们面前的这里大家看到的房子,有不少是后来重建的,比如说我们面前的这座大门,这栋房子就是拆了一座老房子后,用老房子的木头重新在这修建的,依旧修旧,所以大家看这还是古色古香的感觉。大家看下正对面有一面墙,墙上镌刻有一个字,大家能猜出是哪个字吗?不错,就是“道”字,大家在仔细看下,这个字是由两种神兽组成的,能猜出是哪两种神兽不?哈哈,对了就是龙和虎,下面的走之底是虎,而上面的首字则化身为龙,有人说这是古代象形文字。从这个字,我们可以知道上清古镇是我国道家的发源地,道教祖庭。 (长庆坊前)穿过这大门,我们现在看到这又有一棵大樟树,这树上面结了很多红绳子。结这红绳子干嘛呢?许愿!为什么在这许愿呢?前面我们说了十木九枯,在这大家看到这棵已经900年的樟树,还是实心,又因为是栽种在长庆坊的旁边,所以当地人把它称为神树。于是南来北往的游客往往会在长庆坊求上一根红布条,然后在红布条上写上自己的心愿,系在树上,以期望自己美好的心愿能最终达成。而系上红布条后,他们还会顺着这树转上一转,摸上一摸,因为这里有这么一句话“樟树底下走一走,可以活到九十九,樟树底下摸一摸,可以活到一百多”,那么在这,小揭也祝所有的朋友,能长命百岁,幸福延年。 长庆坊是金元时期四大医学家之一朱丹溪的庙宇,当地人俗称朱老爷庙。这座庙宇最初建于元朝时期,但几经修复,整个庙宇不大,占地约三亩648平方米,砖木结构。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门上方镶有门块,上

龙虎山导游词

龙虎山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要去的是道教名山:龙虎山。现在,我利用途中的时间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龙虎山的概况。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亦称第一代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龙虎山因而也成为中国道教发祥地。所以鹰潭的宣传口号就是:“不到鹰潭不知道”。自张道陵以后,道教天师在这里承袭了63代,历1900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历来被尊称为“道教祖庭”、“百神授职之所;的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龙虎山建有91座道宫,81座道观,50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这些宫、观、院多已不存,但规模宏大的上清宫部分建筑和历代天师起居之所的“嗣汉天师府”至今尚存。我们今天要去的就是天师府。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等。在这些宗教当中只有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道家。最早轩辕黄帝曾在肃州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居崆峒山,授黄帝自然之经是为道家传道之始。到了东汉后期政治上逐渐形成了外威与宦官两大集团的争权夺利豪强兼并大量的土地、广大的农民喪失了土地后成为流民,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温疫的流行为了求得生存和解脱,唯有求助于鬼神。而统治者见自己的统治地信摇摇欲坠,也只有以迷信来麻弊,这样就

为汉末道教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而张道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立了正一道,因为在当时凡是入道者都要交五斗米作为入道的费用所以又称为五斗米道。张陵是留侯张良九世玄孙,他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34年)浙江天目山,7岁时读《道德经》十多遍后就懂得其中的意义;对于天文、地理、河图、洛书、谶纬之书,都能领会它们的奥妙。在他26岁时,二次任江州(四川重庆)县令,后来辞官退隐北邙山(河南洛阳县境),修炼三年。【后来朝延征为博士,他称病不起。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和帝听说他是得道之人,以三品印绶,驷马车等征为太博。后封冀县候三诏不就”。】在他57岁时携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登乐平雩子峰,溯信江入贵溪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后又在西佩源壁鲁洞得神虎秘文。顺帝年间,张陵已高龄90余岁,闻四川巴蜀一代闹温役,于是就带着弟子入蜀。张陵入蜀后,居鹤鸣山(亦名鹄鸣山,在四川崇庆县境),继续收徒设教,建立道教基层组织等活动。 道教文化一直源远流长,在我国,道教主要分为两大派系:全真教跟正一教。全真教主要分布于北方,《射雕英雄传》大家肯定都看过,里面的道士就是全真教的,他们是扎发髻,穿道袍的,不能吃肉不能喝酒,也不能结婚生子,就跟以前清心寡欲的和尚差不多。但正一教不一样,它主要分布于南方,正一教的教主称为天师,道士平时只穿俗装,只有在遇到喜庆节日或是丧葬时才会穿上道袍做法事,所以他们又被称为兼职道士。而且他们可以吃肉,可以喝酒,可以结婚

龙虎山自驾游峰会策划

龙虎山自驾游峰会暨“千车挺进龙虎山”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宗旨: 提升龙虎山自驾游品牌的知名度;制定有市场竞争力的龙虎山自驾游产品方案和营销策略;巩固和建立龙虎山自驾游的渠道与合作伙伴;推广龙虎山夜游项目和露营基地等旅游产品。 二、活动目标: 1、邀请周边九省有影响力的自驾俱乐部、自驾游协会、4S店活动推广负责人参与峰会,为龙虎山自驾游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规模控制在80人左右。 2、邀请周边省市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汽车媒体记者20人参与峰会,对活动进行推广。 3、邀请本地有影响、有特色的酒店餐饮机构、汽车服务商共同与会,建立无障碍的龙虎山自驾游接待体系。 4、通过优惠政策和特色活动吸引自驾车500辆左右,自驾游客1500——2000 人参与活动。 三、活动时间:7月29日—31日(7月29日报到)开幕式地点:游客中心(暂定) 四、活动流程: 1、7月29日全天接受报到,凭优惠票可进入景区旅游,晚上领队和媒体晚宴。晚上放汽车电影。 2、7月30日上午开幕式、汽车文化创意展(越野舞台、跑酷表演、摩托表演、特色汽车及车模演示、装置艺术—变形金刚、钢铁侠等、后备箱创意集市、汽车改装秀、张天师为汽车、挂件开光祈福等,以上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开幕式及汽车文化展示后举行自驾游峰会。 下午游览景区,晚上龙虎山沙滩激情晚会、龙虎山夜游、夜游后提供免费帐篷露营(帐篷数量限前80名)。 3、7月31日上午龙虎山继续游览或回程。 五、活动亮点与特色: 1、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道教祖庭——龙虎山丹山碧水观光倾情优惠! 2、免费送龙虎山惊艳夜游首次呈现、中国内陆第一滩——龙虎山情人滩清凉泼水节、龙虎山露营基地帐篷免费入住。 3、免费欣赏“轰鸣之夜”激情晚会、汽车电影之夜。 4、汽车文化创意展(越野舞台、跑酷表演、摩托表演、特色汽车及车模演示、装置艺术—变形金刚、钢铁侠等、后备箱创意集市、汽车改装秀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