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55青年心理学

0355青年心理学

0355青年心理学
0355青年心理学

青少年心理学综合练习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综合练习题答案(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0503[转贴2006-01-01 15:39:27] 字号:大中小一、填空题 1.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 2.智力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智力成分亚理论 。 3.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卡特尔 。 4.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个人童话。 5.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是观察学习。 6.青少年表现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的 意志特征。 7.社会性只是社会化的内涵之一,并非社会化内涵的全部。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不仅形成了发展了社会性,而且使个性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8.压力具有情绪性和动力性。 9.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10.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及个体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 个别差异 性。 11.通常,我们把意志行动区分为采取决定和__执行决定____两大阶段。 12.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13.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道德信念。 14.青少年期属于皮亚杰所谓的思维发展四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 段。 15.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16.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 。 17.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__个人童话_。 18.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就是压力感。19.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20.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 青少年期 。

青少年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分。) 1. ( B)是青少年期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A. 身体变胖 B. 身体迅速长高 C. 出现第二性征 D. 长出胡须 满分:分 2. 在青少年的注意成分中,( B)占优势。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无意后注意 D. 随意注意 满分:分 3. 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C )。 A. 儿童期 B. 少年期 C. 青少年期 D. 青年初期 满分:分 4. 男女生殖器官在胚胎时期已经形成,这种与生俱有的两性生殖器官的特征,称为(B )。 A. 第一体征 B. 第一性征 C. 个体特征 D. 第二性征 满分:分 5. ( A)提出青少年期是“疾风怒涛”的说法。 A. 霍尔 B. 格塞尔 C. 达尔文 D. 班杜拉 满分:分 6. 班杜拉观察学习的种类有直接的观察学习、(B )、创造性观察学习 A. 联想性观察学习 B. 抽象性观察学习 C. 想象性观察学习 D. 记忆性观察学习 满分:分 7. ( B)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A. 班杜拉 B. 埃里克森 C. 桑代克 D. 奥苏伯尔

满分:分 8. ( B)认为青春期的困难和危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A. 瓦龙 B. 米德 C. 皮亚杰 D. 华生 满分:分 9. 着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是由心理学家(B )做的。 A. 霍尔 B. 格塞尔 C. 达尔文 D. 班杜拉 满分:分 10. 英国心理学家( C)的行为个别差异研究开创了科学智力测验的先河。 A. 比纳 B. 西蒙 C. 高尔顿 D. 韦克斯勒 满分:分 11. 青少年保留儿童的某些心理特点,又具有成人的一些心理品质表现为(A ) A. 过渡性 B. 闭锁性 C. 社会性 D. 矛盾动荡性 满分:分 12. 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最好采用( D)的方法。 A. 横向研究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纵向研究 满分:分 13. 直到(C )岁,人的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后,脑电波才主要表现为α波。 A. 12 B. 13 C. 14 D. 15 满分:分 14. (D )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论. A. 斯腾伯格 B. 塞斯顿 C. 吉尔福特 D. 卡特尔 满分:分 15. 英国的心理学家(B )在1904年提出智力的二因素论。

青年心理学心得体会

心理学心得体会 刚来大学的时候,就对心理学有种特别的情感。总以为学习了心理学就可以知道别人心里想的事,所以大一时就报了一个有关心理学的社团。到了大二选课时,《青年心理学》五个字出现在我眼前的那刻,我就知道我肯定要选它了。选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就一直怀着既兴奋又期待的心情盼着这节课的到来。 通过学习《青年心理学》,我对心理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小组讨论的知识,并且在参加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小组讨论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参与到了小组的讨论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小组的力量。 在课堂上,老师每讲到新的知识,都会耐心地指导,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授课,甚至还有一些比较经典的视频以指导我们,让我们掌握起知识的要点时容易理解和体会,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增加知识的“免疫力”,因为这样我们在记忆知识时更加牢固。有时在讲到一些重要理论时,还会出一些心理实验来测试我们的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承受能力,这些课堂实验使我们感到十分有趣而且这样别具心裁的课也十分生动和形色,是我们学生所喜欢的,上课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能够引起我们的兴致,因为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

情理凝结,这也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能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是好还是坏,是强还是弱,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是高还是低,这都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因为可以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学了《青年心理学》这门课之后,我已经对心理知识的有关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的知识、情绪、行为、动机、感情等等都与心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的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主观与客观、好与坏、高兴与悲哀……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令人愉悦,一些现象使人忧虑,美好的事物引发人的爱慕之心,丑恶现象惹人产人产生厌恶之感。人具有喜、怒、哀、惧、以及自豪感、美感、理智感、自卑感等多种情感和情绪,而这些情感与情绪作为人对事物和自身的生活态度体验、构成了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这门课上,我知道了自己是什么性格的,有什么样的人格特质;知道了自我、本我与超我的关系;知道了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有不一样的情绪;知道了我们不能做情绪的奴隶,而要做情绪的主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门课上,我还学会了,当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或问题时,要提醒自己注意保持心理健康,不能让外界事物完全左右自己的情绪;当我们与他人进行交往时,可以用心理学中的知识提醒自己注意方式方法;当别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可以用心理学的知识帮助他。当以后有了小孩时,还可以把心理学运用了到下一代的教育中。 受遗传、教育、生活经历、职业活动和其他因素影响,不同的人

《青少年心理学》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青少年心理学》 满分 100 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观察学习 : 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 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2 .形象记忆 : 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具有鲜明 的直观性。 3.自我概念 : 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 知识的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 4.同伴关系 :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 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一种人际关系。 5 .心理咨询 : 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者通过和来访者的商谈、讨论、劝告、启发和教育, 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以便他们更好地成长,提高适应能力,增进心身健康。 二、判断改错(每题6 分,共 30 分) 1.在瓦龙看来,青少年期是一个主观性或个性的时期。 答:错误。按照瓦龙的观点,青少年期应该是客观性的时期。 2.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频率逐渐加快。 答:正确。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频率逐渐加快。 3.气质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答:错误。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4.性变态包括性意识障碍、性指向障碍、性偏好障碍和性身份障碍。 答:错误。性变态包括性取向障碍、性偏好障碍和性身份障碍。 5.品德形成的第一步是道德意识的形成。 答:错误。品德形成的第一步是道德认知的形成。

青年心理学课心得体会

青年心理学课心得体会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 高尚的品德。下面学习啦网要分享给你的是青年心理学课心得体会,希望你能喜欢。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中小学各学科的学习与教学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学科教学知 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让我进一步发现学科 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几年因为工 作压力大,教学任务紧,班主任工作忙,让我无暇且忽视了去继续 学习教育心理学,所以每当学校发下写论文的通知,我都不能按照 要求去完成比较优质的论文,对于自己的发展也非常不利。而通过 教育心理学网络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的理论性的知识,对于我的 理论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我的思维空间一下子就拓宽了,完成论文 的质量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如在教育学生问题上,我有很多事例,但是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出来对于我来说就是个大难题。通过网 络学习,我很快就写出了一篇教育叙事,这篇文章是如何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的文章。我班有个学生总是不融入集体,作业也总是不完成,每次找他谈完话,也总是默默无语,任务一样 还是不完成,这就是一个大难题。如何才能让这样的学生有所转变,我使用的方法是给学生及时表扬与奖励,通过正面的积极的鼓励, 这名学生开始有所转变,他逐渐的开始关注我对他的评价,愿意听 到我对他的表扬,尤其在我的课中,表现非常积极,从原来的默默 不语到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质量也非常高,老师和同学们都看 到了他的转变。以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能具体的叙述出这么孩 子的变化,也能够讲出我的教育方法,但是就是不能形成真正的一 篇文章,总觉得缺少一些理论的支撑。通过网络学习,我终于把这 篇文章完成了,这个案例中的理论其实主要来自于行为主义动机理 论的观点,行为主义动机理论的观点是,人的某种行为倾向是由先 前刺激与反应练习决定的,利用强化刺激可以改变行为倾向。如果

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

选题:结合实际谈谈你在青年心理学课中的收获与体会 谈到对一门课程的收获和体会,就必须要对该门课程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与定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学习心理学在原则上是可以探知他人的心理活动的,这句话的成立的依据便是心理学这门学科存在的这个既成事实。心理学与探求他人心理活动的关系类似于气象学与天气预报之间的关系。天气预报即在气象学的基础上,结合过往经验对未来天气做出的一些带有推断性与不确定性的预判,气象条件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人能够保证每次天气预报都是准确的,同理,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也是可以对他人的心理活动作出推断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外在表现从而影响推断人的结论,同样没有人可以保证每次心理推断都是正确的,但不能因为推断没有完全的正确率而否认心理学与探求他人心理活动之间存在联系的事实。 其次,在了解人的内心活动是可以由外在行为进行探求的基础上,必须说明,这种探求所得的结论也是一种带有经验性,统计性的一种判断,回到天气预报的例子,假如某地上空的云层已呈现出某种形态,按照以往经验,这种形态的云层有可能会引发降水,但当地却不一定会有降水,相同道理,心理学中的规律也是统计性的,比如大多数人在对人撒谎时,眨眼的次数会增加,也不敢直视被骗人的眼睛,但不排除有的人偏偏就

不增加眨眼次数的可能,因此,这种经验性的判断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下面将要说明的是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如果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是掌握所谓的读心术,有该想法的人可以洗洗睡了,道理很简单。知识就在那里,并不是什么绝密文件,你可以学习,别人同样可以,换言之,你得出的结论在更多可能的情况下是别人想要你得到的结论,在这种情境下,所谓的读心术便成了笑谈。 到这里的疑问也许会变得很明显了,既然内心活动推断出来有很大几率无法反应被推断人的真实心理活动的,那还推断出结论有什么用?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人类自己的社会属性上,通俗的来说,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也可以说是一种独居动物,但终归是群居动物。既然你得到的结论是对方想让你得到的一种信息,那这种推断便成了交换一些难以启齿的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举例来说,一人向另一人表白,被表白方在对方表达时顾左右而言他,或者眼睛随处浏览却偏偏不看表白方,不用明言拒绝,便表达出了拒绝的信息,从而避免了明言拒绝带来的尴尬。 总的来看,对于通过学习心理学从而掌握所谓读心术是不切实际的,即便从当时的外在表现读出了真实的内心活动,也不要忘记,人是复杂的,也是变化的,一个人不大可能对另外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与变化做到了如指掌,反而,持这种说法的

2018年自考《青少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青少年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分为两种社会思维类型:假想观众和_个人童话___。 2.由威胁性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就是压力感。 3.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__道德信念_________。 4.从20世纪70年代,塞尔曼及其同事利用两难故事方法,如霍莉爬树,对儿童对友谊、权威、亲子关系等不同社会交往情景中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建构了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理论。 5.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不研究、分析行为的内在动机、只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通过条件发射、模仿学习等行为转变技术,以改变不适应的行为、纠正不良或异常行为。 6.青少年表现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7.社会性只是社会化的内涵之一,并非社会化内涵的全部。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不仅形成了发展了社会性,而且使个性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8.压力具有情绪性和动力性。 二、名词解释 1.易性癖 易性癖是一种性别认同上的心理障碍,它是指心理上对自身性别的认定和解释与生理上的性别特征恰好相反,持续存在改变自身性别

的强烈愿望。 2.他律 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 3.成人感 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角色,要求独立,得到尊重的体验和态度。 4.社会认知 是指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人类自身事件的认知。 5.压力 就是压力源、压力反应和压力感三者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 6.观点采择 是指个体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即能够认识到对同一事物或事件别人可能会有不同观点和看法,并能试图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的能力。 7.对偶故事法 是指设计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在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中去探明儿童所依据的道德规则。 8.社会性 是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按社会规范、道德、习俗等要求自己而形成的一套思维习惯、观点与行为。

第四讲阅读材料——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与调适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与调适 一、健康情绪的标志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窗口,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心理健康的状况。情绪是否健康有如下三个基本标志: 1.情绪的目的性明确、表达方式恰当 2.情绪反应适时、适度 3.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一个情绪健康的大学生具有的什么特点: (1)开朗、豁达,遇事不斤斤计较; (2)及时、准确、适当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3)情绪正常、稳定,能承受欢乐与痛苦的考验: (4)充满爱心和同情心,乐于助人; (5)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人际关系良好; (6)对前途充满信心,富有朝气,勇于进取,坚忍不拔; (7)善于寻找快乐,创造快乐: (8)能面对现实、承认现实和接受现实,善于把个人需要与社会的需求协调起来。 二、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困扰 (一)常见困扰 1.焦虑 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 焦虑会明显地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认知、行为和身体状况,被焦虑所困扰的大学生常表现出烦躁不安、思维受阻、行为不灵活、动作不敏捷、身体不舒服、失眠、食欲不振等。严重的焦虑能使人失去一切情趣和希望,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在心理上摧垮一个人。 2.抑郁 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困扰,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 情绪抑郁的大学生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兴趣丧失,缺乏活力,反应迟钝,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不愿参加社交,故意回避熟人,对生活缺乏信心,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并伴有食欲减退,失眠等。长期的抑郁会使人的心身受到严重损害,使人无法有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3.冷漠

青少年心理学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谁?”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好回答,例如我叫李明,那么我就回答我是李明,但是,名字这只是一个代码,我可以叫李明,别人也可以叫李明,究竟“我”区别于他人的地方是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是个性将我们彼此区分,通过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我们才能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一、个性的含义及特点 个性也叫人格。人格(personality)一词来自于拉丁语Persona,即“面具”,意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假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的身份并表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心理。该词在演化过程中曾运用于诸多领域,例如历 史、宗教、社会学、心理学等,并派生出多种含义。 总的来说,个性一词在含义上有这样三种解释:一指 人品,与品格同义,是社会上的一般解释;二指权利 义务上主体的资格,是法律上的一般解释;三指人的 个性,与性格同义,是心理学上的解释。正是个性本 身的复杂性导致了人们对其概念的不同界定,直到目 前还没有为大家公认的定义。但综合各种定义后,心理学界倾向于将个性看成是个体内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表现为成分或特征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也不是机械地结合在一起,而是错综复杂地相互联系、一个人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它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个性是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和个性特征的有机结合,这些交互作用组成一个完整的个性。一个个性完整的人,不仅表现为其行为是各个成分密切联系进行活动的结果,而且其个性的各个部分应该是协调一致的。例如,个性完整的青少年,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动机、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二)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四讲作业 你遇到哪些情绪困扰,现在看来可以怎样调节。

当我们满怀着希望和幻想来到大学,却突然发现大学并不是我想像的那样,曾一度产生焦虑、易怒、冷漠的不良情绪。 (1)生活环境的变化,使我产生了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第一,在中学上课,每个班都是固定,学的课程是固定的科目。而大学是每一时段的课都要换教室,有基础课,专业课;有必修课、必选课、还有选修课;每学期开设的课程不同,每门课考试的方式不同,每门课的学分也不同,这些变化令我摸不着头脑,很是焦虑、烦躁。第二,大学里再也没有人跟在后面督促你干这干那了,而是有大量的“自由时间”。真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时间;不知图书馆、机房、自习室如何使用,往往一个学期就荒废了感到很迷茫、空虚、失落。第三, 觉得进入大学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已感到筋疲力尽,认为进入大学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以补偿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于是失去了奋斗目标,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内心却无比的空虚和失落。 (2)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使我产生了冷漠、易怒的不良情绪。进入大学,不同地区、不同信仰和民族的同学走到一起,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感觉来到大学以后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不像中学同学那么开放好接触,觉得大家都不理解我,于是变得冷漠、郁郁寡欢、易怒。 时间久了,压抑着很难受,也慢慢学会了自我调节。 现在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真的是能更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了。产生了不良情绪可以用以下方法来进行调节: 1、放松训练 以舒服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尽量放松。仔细听你所能听到的所有声音,在心里把这些声音列出一个单子。确保所有的声音都列入了你的清单。握紧右手,其他部位仍旧放松。把右手握得越来越紧,注意体会右手的紧张。握紧右手,体验右手和前臂的紧张,。把右手手指松开,注意体验放松的感觉。全身放松。深深地吸气,深深地呼气。 左拳重复上述过程。左拳握紧,身体其他部位放松。把左拳握得越来越紧,体验左拳的紧张和不适,……放松。体会手和臂放松时紧张逐渐消失的感觉。随着紧张的消除,觉得手臂变得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舒服。放松全身。深深地吸气,深深地呼气。 握紧双拳,曲肘,绷紧二头肌……继续,让双臂绷紧,越来越紧

青年心理学

第一章青年心理学概论 一、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一门以描述、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描述——将研究问题所获得的表面事实,客观地以口头或文字描述出来。 解释——将问题发生的前因后果分析清楚,发现行为是如何发生的,找到行为和心理的过程的常规模式。 预测——根据现有的材料,去推测将来发生问题的可能性。 控制——设法控制问题发生的原因,使可能发生的问题不至于发生,或将可能发生问题的严重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提问: 1、在控制行为这个目标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心理学家的重要应用?() A 消除不健康的行为 B 治疗 C 智力控制 D 干预 2、下列那一项与心理学没有直接的联系?() A 社会科学 B 健康科学 C 生物科学 D 政治科学 3、人与动物在心理过程中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 A 认知过程 B 情感过程 C 意志过程 D 记忆过程 2、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表1-1 心理学派别的基本情况总览

***历史上最卓越的十位心理学家(按照著名程度由高至低排列): (1)冯特(1832-1920),德国 (2)詹姆斯(1842-1910),美国 (3)弗洛伊德(1856-1936),奥地利 (4)华生(1878-1958),美国 (5)巴甫洛夫(1849-1936),俄国 (6)艾宾浩斯(1850-1909),德国 (7)皮亚杰(1896-1980),瑞士 (8)斯金纳(1904-1990),美国 (9)比奈(1857-1911),法国 (10)费希纳(1801-1887),德国 ***提问: 1、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重要因素是() A 心理学反对自由意志,拥护决定论 B 心理学与大脑有关,而哲学与心理有关 C 心理学采用实验技术 D 心理学采用还原论的概念 2、为什么人们更愿意将冯特看作心理学的创始人,而非费希纳? 3、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统考2007研) A 格式塔 B 人本主义 C 构造主义 D 行为主义 4、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统考2008研) A 构造主义 B 机能主义 C 人本主义 D 行为主义 5、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统考2008研) A 生理学 B 社会学 C 人类学 D 物理学 6、Freud的观点与1900年代早期的主流观点不一样,他认为()。(中大2007研) A 变态行为具有生物学基础 B 人们不完全能意识到其行为的原因 C 人具有自由意识 D 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二、当代心理学的五大主流理论观点 1、生物学观点:注重研究与行为、情感和思想有关的生理事件及其变化。 2、学习的观点:研究环境和经验怎样影响个体(人或动物)的行为。 3、认知的观点:主要研究人们是怎样推理、记忆、理解语言、解决问题、解释经验、获得道德标准并形成信念的。 4、社会文化观点:着重研究个体之外的社会和文化的力量是怎样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过程。 5、心理动力学观点:研究个体的无意识动力因素,如驱力、冲突或本能。 ***提问: 请将左列关于焦虑的解释和右列相应的理论观点进行搭配。 1、焦虑者通常会歪曲对未来的看法。 A 学习的观点

青年心理学健康论文

内容摘要: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青年的心理健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使我印象和用处最大的就是如何缓解压力,如何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风雨。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所谓“风雨”可能意味着竞选的失败、恋人的分手、经济上的困难、考试的挂科、违纪的处分等等。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和压力。 关键字:压力相处自我认识 正文: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青年的心理健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使我印象和用处最大的就是如何缓解压力,如何拥有一颗平常心。 老师在课上提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忍”字,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忍字,有时一时的冲动很有可能导致一段友情、爱情产生嫌隙甚至破裂,更有甚者因为被一时的愤怒冲昏了头脑而酿成大错。但是我认为过度的忍让也会压抑自己,使内心长期处于一种压抑,情绪无法宣泄的状态,也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忍耐适当舒缓。这样生活才会舒适。以下是我对部分内容的总结和认识。 相处篇 将心比心尽量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多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要在事情还没证实之前就下判断,假如这件事情是针对你的更不要作任何回应。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在和同事相处的过程中,始终以此为准则。相信你会和他人的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 压力篇 坦然面对各种挑战。要善于化压力为动力。遇到挫折和压力或者即将遇到挫折、压力会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个时候,你是气馁,当逃兵,还是奋起,继续而勇敢的追寻?我们对此要理智的选择。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风雨。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所谓“风雨”可能意味着竞选的失败、恋人的分手、经济上的困难、考试的挂科、违纪的处分等等。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和压力。挫折和压力使我们痛苦,但同时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激励我们成长,这是生活的辩证法。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挫折压力的有无和强弱,而在于我们对待挫折压力的态度。面对挫折和压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与其闪避、畏惧、排斥,不如迎面而上。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这个小故事鲜明地说明:痛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先苦后甜,要得到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压力。 人是需要压力的,有了压力我们才不敢松懈,才会努力拼搏,才会不断进步。其实,在生活中让自己忙起来,是一种自我加压的方法。面对挫折,适度转移注意力,自我增加良性压力,可以有效改善自己的心境。比如可以通过从事写作、书法、美术、音乐等活动来调试自己的心情,缓解苦恼带来的种种压抑,随着时间的推移,沮丧也就渐渐淡忘了。 总之,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没有经过风雨的洗礼,哪能见彩虹;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正

青少年心理学迷失的青春

迷失的青春 “青春期”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时期,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提到的一个词语。那么,什么是青春期呢,青春期有哪些特点呢?在本单元中,我们将对青春期定义、划分阶段、青春期特点进行探索,帮助大家对青春期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一、青春期含义及其划分阶段 (一)青春期的含义 青春期,一般指个体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段时期。其中,初中阶段(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被称为少年期;高中阶段(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被称为青年初期。处于这两个阶段的青少年正值青春发育时期,故又被称为青春发育期,也可称为青少年期。青春期既是个体从童年期走向成年期的过渡时期,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 关于青春期的含义,不同学派有不同的理解,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三种: 1、精神分析的观点 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青少年期是“必然剧变期”。弗洛伊德是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指出儿童的性格结构充斥着矛盾。但 是,这些矛盾在儿童期还没有激化,矛盾处于一个潜伏的状态之中。 到了青少年期,性格结构中的“本我”和“自我”之间冲突不断, 这些矛盾和冲突打破了个体原有的平衡状态,成人性欲随之整合到 了个体的人格之中。因此,性格结构的调整是青少年期剧变的根本原因。个体性格结构中的“本我”和“自我”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因此,青少年期就必然是一个心理剧变期。 2、社会学的观点 这一学派强调文化因素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认为不同文化在鼓励青少年从事成人活动上具有差异性。如果社会给予青少年更多的鼓励,那么青少年的不安就会缩减到最低限度。同时,社会学派也指出,不同文化对青少年所提供的支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某些文 化通过青春期的宗教仪式来明确青少年进入成年阶 段。这种仪式使得青少年能够准确的定位自己,并担 负起成人的角色。 3、社会学习的观点 这一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他反对人们

青少年心理学几套试题及答案

《青少年心理学》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 ?青少年期属于皮亚杰所谓的思维发展四阶段中的 _形式运算_阶段。 2.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 ) _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3 ?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_。 4.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_。 5.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及个体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 6.通常,我们把意志行动区分为米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大阶段。 7.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8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9.智力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智力成分亚理论。 10.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_。 11.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少年期。 12 .情绪的产生以_需要为基础。 13.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是观察学习。 二、名词解释 1.测验法: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个体进行测量,从而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2.同化:指个体把新的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即图式(scheme)中并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它属于量的变化,即“同化于己”。 3.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无意识的本能活动、盲目的冲动或一些习惯动作都不含有或很少有意志的成分。 4.顺应:是指个体通过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立新的图式来适应新的情况,它属于质的变化,即“外化于物”。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 6.第二性征:进入青少年期,下丘脑的性中枢活动起来,分泌出促性腺激素释放素,促进脑垂体前部的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于是性腺功能就活跃起来,分泌大量的性激素,促使性机能逐渐成熟,从而引起个体生理上的一系列明显的变化,性发育的外部表现,如男女在身材、体态、声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称为第二性征 7.成熟: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受基因控制的,他把这种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maturatio n)。 8.生长突增:青少年期个体的激素分泌增加,导致他们生理方面的变化比较迅猛,具有突变性,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正是由于这种急剧的变化,这一时期被称为“快速增长期”,或称“生长突增期”。 9.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青少年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青少年心理学:是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年龄特征的科学。 2.青少年心理研究应注意的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矛盾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 结合原则。 3.青少年期:又称青春发育期,处于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具体是指人在成长过程中, 以第二性征出现为起点,身心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在我国,青少年期一般定在11-12岁至17-18岁,是由少年期和青年前期共同组成的,处于青少年期的个体被称为青少年,在这里主要指的是中学生。 4.真实验法:又称实验室实验法,是研究者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仪器进 行的实验。 5.测验法: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个体进行测量,从而研究人的心理 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6.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认识结果,利用有关知识 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具体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和思维等心理过程。 7.认知结构:是构成认知的几个心理成分按照特定的关系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8.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 9.创造力: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 的产品的能力。(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 10.人格:个体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表 现为一个人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11.自我同一性:本来是指证明身份,这里指个体尝试着把自己与有关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不同与他人的独具同一风格的自我。 12.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认识,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 区别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它表现为认知、情感和意识三种形式,分别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13.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大众视为代表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或符合大众愿望与理 想的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性别角色由社会文化影响而产生并非天生的。14.性意识:是对性的认识和评价,具体的讲,是个体根据社会和群体文化对男性、女性的 不同期望而形成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15.人际交往:由协同活动的共同需要引起的交往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认知及相互作用的 复杂多变的过程。 16.人际关系: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 17.心理断乳:青少年要求在心理上摆脱父母的控制的现象。 18.压力:就是压力源、压力反应和压力感三者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 19.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 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20.社会化:就是人学习知识、技能和掌握社会规范以及再现它们的过程。进一步说,就是 一个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渡。 21.反社会化(非社会化):是指青少年通过种种方式抵制主流社会的影响,不愿意接受社 会所施加的教育,把自己边缘化。 22.反向社会化:是指传统的受教育者反作用于施教者,即年长一代向青少年学习的社会化 现象。 23.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 24.自我中心:是指主体在思考问题或进行判断时受自己需要和情感强烈影响的倾向。 25.心身疾病是指由于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组织活动或器官等生理方面的疾 病。 26.观点采择:是指个体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 能,即能够认识到对同一事物或事件别人可能会有不同观点和看法,并能试图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的能力。 27.偏离行为:也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就是违背社会规范且不受大多数人赞成的行为, 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或冲突的行为。它既可能是对传统行为规范的偏离,也可能是对现行政治法律制度的偏离。 28.青少年偏离行为的特点:突发性;模拟性;易变性;盲从性。 29.品行不良:是介于正常与违法犯罪之间的一种表现状态,是指个体经常发生违犯道德准

青年心理学论文

简议人性格的形成与完善 摘要: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在一个人的人生中起着知足轻重的影响。每个人都因该对人的性格的形成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儿童时期对人的性格形成影响极深,人的社会经历、阅历和不断成长的坏境都会对人的定格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大学时期是人格的不断形成和完善的重要阶段,决定着人性格的最后取向。 青年心理学的定义青年心理学是研究青年期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内容包括青年的智力发展、个性形成、情感和意志表现、世界观的形成、心理卫生等多方面的问题。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很短的历史,但却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哲学和宗教很早就讨论了身和心的关系以及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王充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当然,仅仅凭我一个学期的学习,想要很全面很清楚的讲述青年心理学是很苦难的。在此我,仅就个性形成方面做一些简要的叙述。 性格与人生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一个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说直接点很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发展轨迹与最终的社会地位,所谓“性格绝对命运”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古往今来,很多伟大的人最终没有活的最后的胜利,归根到底,跟他们人格的缺陷有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的霸王项羽,武圣关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个性的形成的关键阶段人的性格和主要和遗传和环境有关,其中又以后天的因素为主。遗传因素使我们不能左右的,也不会因人的主观改变而改变,所以在此我主要是谈谈环境因素即是后天因素对人性格形成的影响。《教育学大纲》中指出:“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对儿童而言,常常是通过教育活动实现的。教育对象是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即小学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确实,儿童是人性格形成的最重要阶段,而儿童时期所接触的环境则对人性格的形成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都知道,幼小的动物都有因随性,他会模仿他所看到的一些简单的动作,而周围的坏境比如社会风气等则会对他的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以致于他的意识和他的性格也会跟他接触的人比较相近,而且表的也跟当地的社会风气很“协调”。比如,一个小孩,如果经常接触到新面孔,那他就不会“怕生”,而对于一些很少接触外界新事物的小孩,则就很害怕生人的接近,你稍微靠近一下他,他绝对很大哭大吼的找妈妈。这经常发生在我们的周围,相信我们不少见。所以,在孩童时代,我们应尽量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比较好的坏境里面,以使他们形成良好完善的性格。千万不能忽视了周围的人,周围的事物,还有他成长过程中的学校坏境,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影响。所谓“良禽折木而栖”,人也要选择好的坏境来成长啊。

青少年心理学知识点

青少年心理学 1.科学地解读青少年为何如此重要? ①充分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②为每一位儿童青少年创造能充分发掘其潜能的优良环境; ③尊重儿童青少年,将其当成是一个有自己的气质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有探究性的独立个体; ④充分发挥儿童青少年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⑤重视开发儿童青少年的“优势领域”。 2.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新生儿期:0-1个月 乳儿期:1-12个月 婴儿期:1-3岁 童年早期:3-6、7岁 童年中期:6、7-11、12岁 童年晚期:11、12-14、15岁 3.青春期(The puberty stage) 定义:指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 国际流行的界定:11-19(小学-高中) 初中生:生理发展显著加速期,心理错综矛盾。 高中生:生理和心理都已基本成熟,开始考虑未来的学业和生活道路。 4.儿童发展的阶段 ①胎儿期:从受孕到出生 生理发展:基因与环境交互影响;一生中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对环境影响很敏感。 认知发展:学习、记忆和对感觉刺激做出回应的能力正在发展。 心理与社会发展:胎儿对母亲的声音做出反应,并发展出对其的偏好。 ②婴幼儿期:从出生到3岁 生理发展:生理系统开始运作;大脑变得更加复杂,对周围环境更加敏感;身体发育和动作

技能的发展迅速。 认知发展:开始有学习和记忆能力;在第二年末发展出运用符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发展迅速。 心理与社会发展:形成对父母和他人的依恋;自我意识得以发展;出现从依恋到自主的转变;对其他儿童的兴趣增加。 ③儿童早期:3-6岁 生理发展:稳定成长、外形比例更像成人;食欲减少,经常出现睡眠问题;出现左右利手;运动技能和力量得到提升。 认知发展:思维具有了一定的中心性,但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增强;认知的不成熟导致对周围世界产生一些不合逻辑的想法;语言和记忆能力提高,智力更有预测性。 心理与社会发展:自我概念和情绪理解更加复杂;独立性、主动性和自我控制增强;性别认同得以发展、游戏更加具有想象力、社会性;利他、攻击和恐惧比较普遍;家庭仍是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 ④儿童中期:6-11岁 生理发展:生长发育变慢;力量和体育技能提高;呼吸系统的疾病比较常见。 认知发展:自我中心减弱;开始进行逻辑思维,但仍嫌具体化;记忆和语言能力提高;认知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孩子从学校教育中收益;有些孩子表现出特殊的教育需求。 心理与社会发展:自我概念变得更加复杂,影响自尊;共同管理反映了从父母控制到儿童控制的逐渐过渡;同伴成为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⑤青少年期:11-18、19岁 生理发展:生理发育和其他变化急剧;生殖系统成熟;行为问题成为主要的健康风险,如进食障碍、药物滥用等; 认知发展:抽象思维和运用科学推理的能力得到发展;在某些态度和行为方面还有一些不成熟的表现;教育方面主要是为上大学或就业做准备。 心理与社会发展:寻求自我同一性成为主要任务,包括性别同一性;与父母的关系逐渐变好;同伴群体可能带来消极或积极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学(已整理好)

一、填空题 1.青少年期属于皮亚杰所谓的思维发展四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 2.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3.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个性特质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卡特尔)。 4.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5.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及个体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 6.通常,我们把意志行动区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大阶段。 7.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辩证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8.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感混乱)。 9.智力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智力成分亚理论)。 10.评价一个问卷或量表的两个指标是信度和(效度)。 11.个体心理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时期是(青少年期)。 12.情绪的产生以(需要)为基础。 13.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而进行的学习是(观察学习)。 二、名词解释 1.测验法: 是指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个体进行测量,从而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2.同化: 同化就是外界因素整全于一个正在形成的结构,也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3.意志: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4.顺应: 顺应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5.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6.第二性征: 第二特征指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第一性征或性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的性别差异和性别特征。 7.成熟: 格塞尔认为,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受基因控制的,他把这种通过基因来控制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8.生长突增: 在青少年期开始前,身高增加率突然改变,好像一夜之间长了很多,骤然间失去了儿童期体型的和谐外型,这现象称为“生长突增”。 9.焦虑: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三、判断改错 1.有意注意是指有一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错。不需要改为需要) 2.米德认为青春期的困难和危机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对)3.一般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在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中都是适用的。(对)4.直到14岁,人的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后,脑电波才主要表现为α波。(对) 3.情感是情绪的基础,情绪要通过情感表现出来。(错。情感和情绪交换位置) 5.青少年期包括少年和青年两个年龄阶段。(错。改为:少年和青年初期) 6.个案研究法的结果容易相互比较。(错。改为:不容易) 7.离差智商是由斯腾伯格提出来的。(错。改为:由韦克斯勒提出)8.高级情感是指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社会性情感。(错。改为:社会需要) 9.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荡性。(错。改为:矛盾的闭锁性) 四、简答题 1.偏重社会发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论主要有哪些?(1)华生的行为主义观;(2)勒温的生活空间说;(3)哈维格斯特的发展课题论;(4)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1)过渡性:青少年保留儿童的某些心理特点,又具有成人的一些心理品质;(2)闭锁性: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含蓄、内隐的特点;(3)矛盾动荡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造成青少年心理的不稳定,表现出各种矛盾的心理现象;(4)社会性:在社会环境中与人、事、物的交互作用,由单纯的自然人变成具有社会性。 3.访谈区别于日常谈话的性质有哪些?(1)单项的互动性(2)艺术性(3)科学的目的性 4.简述记忆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记忆进行不同的分类。(1)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2)按照有无目的和动机,可以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3)按照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4)按照记忆的不同方式可以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5.青少年情绪活动有哪些特点?(1)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矛盾性①暴怒性与温和性②可变性与固执性③丰富性与孤独性(2)青少年情绪活动的迅速性(3)青少年情绪活动的外显性 6.青少年心理研究应注意的原则有哪些?(1)客观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矛盾性原则;(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7.简述青少年想象力的发展特点。(1)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2)想象中的创造成分逐渐增多;(3)想象的抽象性、现实性在不断发展。 8.青少年心理研究应注意的原则有哪些?(1)客观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矛盾性原则;(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9.早熟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早熟对于不同性别的男孩和女孩的影响是不同的。早熟的男孩的心理体验比同龄的男孩要丰富,与正常成熟的同龄女生更接近。因而,他们更喜欢、愿意与同龄女生交往。由于他们身体上成熟,体魄健壮,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色,很容易得到同伴的敬佩、羡慕、尊重;也容易得到家长、老师的青睐,成为受欢迎的人物或当上班级干部。 早熟的女孩与早熟男孩相比,早熟女孩体会到了更多的麻烦、苦恼。对这种在时间上早成熟3~4年的女孩来说,会品尝到周围同伴都未曾有过的体验、感受与变化,会产生与同龄人“不同步”的感觉,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