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德的道德义务论

康德的道德义务论

康德的道德义务论

康德的道德义务论, 就其内容讲是多方面的, 他提出的善良意志、道德命令、意志自律、善恶观念、道德情感以及至善的道德理想等, 构成其基本内容, 也是构成他的义务论伦理学的基本要素。

( 一) 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康德义务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也是康德为完善自己的义务论体系的首要命题。康德是对理性及其表现“好意志”即善良意志推崇备至的一位思想家。他认为, 世界上只有一个东西是无条件的善, 不但它自身是无条件善的, 而且也是使一切其他东西成为善的条件, 这个东西就是理性, 即善良意志。康德认为, 人要有道德的行为, 要有好的意志即善良意志。所谓善良意志, 是指意志本身的善, 是在宇宙间唯一不加任何条件的, 它是一切善的根源。也许它不能达到所想象的好的目的, 但这并不妨碍其本身的善。在康德看来, 好意志之所以好, 就是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出象它一样好的东西。如果没有好的意志驾驭人的品性, 它们会变成极恶毒、极害人的东西; 属于命运的权势、财富、荣誉、健康、幸福, 如果没有好意志正确地对待和运用它们, 也可以使人变得骄横和自负, 成为恶的东西。唯有好意志是好的, 即便这个意志无法实现或毫无成就, 也不会因此而丧失其自身的价值。在康德看来, 义务观念包涵着好意志这个概念, 只有出于义务心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若以各种偏好作为行为的动机, 那都是不道德的。总之, 善良意志的唯一动机, 就是为了尽自己的务而去尽自己的义务。

( 二) 道德命令。道德命令又叫绝对命令或道德律, 是构成康德道德义务论的又一重要内容。道德命令主张人应该遵循的规则能同时成为普遍的道德法规, 以便使他人也能普遍遵循这样的道德法则, 这是一个比善良意志更为深化的道德概念。人们只有严格按照绝对命令的道德要求去做才是道德的; 反之, 就是不道德的。由于道德律排除了一切经验内容, 不受经验制约,只剩下形式本身, 因而康德

又把这种先验的普遍道德律称为形式道德。人的道德命令从何而来呢? 康德论述了两个思想: 第一, 在道德世界中, 纯粹理性有着不依赖于任何经验而自己决定自己意志的能力, 这种意志自律或意志自决的能力就是实践理性, 道德法则就是从中而来。第二, 道德法则自身不需要证明, 也无法用经验证明, 而应从人的意志自身中, 从人的精神中去说明。出于纯粹理性自身为特征的道德命令在康德看来有三个令式:

( 1) 一个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必须遵守一条人人共同遵守的道德法则; ( 2)

把人当做目的,不能当做手段; ( 3) 道德律之所以具有普遍的有效性, 就是因为每个有理性者都有颁布它的能力。康德的道德命令有何特点呢?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 第一, 不管它的道德要求的内容如何,总应具有普遍性, 适用于所有的人, 它必然

是先验的, 即一切道德法则实质上是一个先验的公式。第二, 道德命令即绝对命令, 不应有任何条件, 它是自律的意志给自己制订的法则, 具有“我应当怎样”的强制性。第三, 道德命令的正当性不因在实际行动中不能运用而受到影响。

( 三) 意志自律。意志自律又叫意志自由, 即意志给自己出命令、定法律。一

个人既然能做到道德自律, 那么他也能够很好地服从它、遵守它, 这就是著名的“自己立法、自己遵守”即意志自律的原则。普遍的道德律令是由人的意志( 即理性) 自身颁布订立的, 所以才具有人人遵守的普遍有效性。意志自律就是意志自己成为法律的一种特征。康德认为, 意志自律是有理性的主体, 也是人的尊严的基础; 意志自律是人的行为是否包含道德价值的重要因素; 要肯定人的道德性就必须信仰人的意志是自由的, 人可以在感性世界中不受自然的必然性的支配而去执行超感性的道德律。康德所谓的“自由”,是不顾客观规律或摆脱客观规律的主观决定的行动。这种“自由”必然导致实践中的失败, 使人在实践中碰壁, 结果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 四) 道德情感。在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体系中, 确立了道德律令与人的行为本身以及对主观心理的影响, 认为道德律令与行为关系影响到人的主观心理时, 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就是区别于幸福论的自爱、自私、自满、自负的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心。在康德看来, 这种敬重心乃是唯一的而同时又是无可怀疑的道德动机, 敬重心总是只施于人而永不施于物的。由道德律令影响人的心理所产生的道德情感, 有两种社会作用。从消极方面看, 道德情感对于追求个人利益和幸福的自爱心加以限制。康德认为, 人的自爱心是人的天性, 不能完全消灭, 只能加以限制。从积极方面看, 道德情感使人对道德律令产生一种敬重心, 自觉地去遵守道德律令。这时的道德律令就不再是一种绝对命令, 而变成了人的自觉动机。敬重心不是快乐感, 而是一种奇特的情操, 使人觉得自己内心高尚, 感觉到人的价值和尊严。有了敬重心, 不仅能使人的动机符合道德律令, 而且能使一切人自觉遵守道德律令。

( 五) 善恶概念。在道德法则与善恶概念之间, 康德从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出发, 认为先有道德法则, 后有善恶概念, 道德法则决定善恶概念。概括起来, 康德“善”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规定: 第一, “善”以及与之相对立的“恶”,乃是实践理性, 亦即自由意志的一个对象, 并且这一对象是在行为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结果。康德认为, 并不存在一种本源意义上的、与理性的规定无关的、自在的“善”与“恶”,善或恶之所以成为实践理性, 也就是道德的一个对象, 就在于他们处在某个行为过程中, 与自由意志发生某种关系。第二, 善或恶与自由意志发生的这种关系, 是以道德法则为契机的, 即善或恶作为行为的结果, 是由理性依据先天普遍的道德法则来判定、规定的。善是我们依据道德法则必然追求的对象, 恶则是我们依据道德法必然憎恨的对象。因此, 决定行为的善或恶的依据, 就是先天的道德法则。第三, 这种由先天道德法则决定行为的善恶的说法, 实际上就是他的“按规则行动”的先验的道德方法论公式的展开。他认为, 善恶不仅与人的

苦乐感觉、与人的利益无关, 而且与外部事物、与神的意志也是无关的。他在反对感性主义善恶观的同时, 也反对宗教神学的善恶观, 把自己的善恶观与宗教神的善恶观区别开来。

( 六) 道德公设。康德在建立自己的道德义务论的体系时, 义务和幸福、理性和人性、自律和他律的矛盾不断出现。面对这种矛盾的道德生活, 虽然康德极力反对幸福论, 但他又不能迥避人的幸福与人的自然情欲。在伦理学上, 他把“义务”和“幸福”截然分开, 但并不否认人们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而只是要求人们在谈到道德法则时不涉及幸福的考虑。如何解决义务和幸福、理性和人性、自律和他律的矛盾呢?一方面, 康德强调义务的绝对性, 要求在讲到职责时就不必顾及幸福; 另一方面, 他又提出三个道德假设: 其一, 人的意志是自由的; 其二, 人的灵魂是不死的, 其三, 上帝是存在的。这充分暴露了他的伦理学的唯心主义本质, 在实际上已经走向了庸俗的信仰主义。

( 七) 至善的理想。康德认为, 至善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是德性和幸福的结合。然而在康德看来, 德行和幸福的结合是极其困难的。这是因为, 构成至善的两个因素中, 德行是最高的、绝对无条件的善, 幸福则是完整、圆满的; 尽管德行是最高的、绝对无条件的善, 但德行与感性世界、人的利害无关, 德行不能产生幸福。德行与幸福的结合, 只有在超感性的道德世界中才有可能, 在现实的感性世界中是无法解决这一矛盾的。

特点:

1.行为的规则决定了它是否被实行,唯有来自不相矛盾的规则,才能普遍化而被实行,

因此“在别人也会如此意愿的情况下去实践行为”。

2.实践行为是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价值,一件事如果它是出于理性的规则而被实行,那么

它就是道德上应该做的事,并且彰显理性的价值是人的存在目的之一,因此“不要

把人仅仅当做工具来利用,同时也要把它当成自身的目的来对待”。

3.一件事如果只是“符合规则”,那么它是明智的,而不是道德的,容易有例外产生,

可实行也可不实行,唯有“出于规则”,才能使人肯定理性价值的崇高与伟大,自

动的服从规则使得行为必然被实行。

义务论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1.强调理性规则,能够获得普遍的认同而实行,并且容易遵循而被教导或学习。

2.注重理性的价值,能够维护人的尊严,而不是仅仅利用他。

缺点

1.普遍化的规则并非能够适用于所有情况,无法普遍化的例外情况反而容易常常被实行。

2.过于强调理性的力量,忽略由感性出发来驱使行为的人性,并且理性是否是人的唯一

目的则是可疑的。

3.由动机来判定行为是否道德并没提供实质性的基础,除了当事人,行为的动机只能被

推测而无法得知,行为被实践通常只是符合规则而无法确定是否出于规则。

义务论考量的是行为的动机。义务论者认为,注重行为结果的行为几乎都是感性所引起,常常是不可普遍化或是和行为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的,“只有善意才足以

被称为善”,善意表示它可以通过理性的判断而不会自相矛盾,良善的行为来自良善的动机,所以必须考量行为是否出于理性规则而可普遍化。

显见义务有以下几种:

1.忠诚(或忠实):诚实、守承诺、履行契约。

2.补偿:为自己不公正的行为对别人做出补偿。

3.感恩:向别人表达感谢对自己的帮助。

4.公正:防止分配上的不均,使人无法获得应得的结果。

5.慈善:帮助他人改善道德、智力和幸福的状况。

6.自我改善:必须增进自己的道德、智力和幸福。

7.勿作恶(不害人):不伤害他人、防止对他人的伤害。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主张“义务论”伦理学的方

法?坚决反对西方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和目的论的伦理原则。他认为?正义是不受偶然的社会和自然因素影响的自律的理性人的一致同意? 是作为理性的人的自我构建。这与康德的义务论伦理是完全相契合的?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就成他批判反对功利主义和目的论的最有力的武器。罗尔斯从康德的自律道德原则出发?设计论证了他的《正义论》理论原点“原初状态”理论。

康德通过对人的理性批判?证明人类启蒙时代的真正到来?证实了惟有人的实

践理性才能够给人类制订普遍正义的永恒法则是从外在的世界去探寻?而是根植于人自身的实践理性。人拥有的实践理性能力

决定了人可以自我立法?建立道德的绝对命令。这样的绝对命令是普遍的和自

律的。康德从而完成了西方近代道德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 ——义务论伦理学的确立?由此建立了一个道德的形而上学体系?这也就是契约论社会正义原则的最终依据。

?罗尔斯主张义务论伦理学的方法?坚决反对西方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和目的论的伦理原则。这是因为他认为?正义是不受偶然的社会和自然因素影响的自律的理性人的一致同意?是作为理性的人的自我构建。这样?

也就是康德义务论伦理指出的?正义论的基础原则应当是意志自律、人是目的、形式主义的、正当优先于善的。这就与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是完全相契合的?康德的义务论伦理也就成了他批判、反对功利主义和目的论的最有力的武器。

康德的契约论是一种属人的绝对的、

超越的正义原则?他赞成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接受康德道德哲学的基本原则?

走向了建立康德式“义务论”正义。

康德三条道德先验原则道德律功利主义义务论

一、康德总结了三条先验的道德原则: 1、“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是道德原则形式上的可普遍化要求。以定言判断表示的绝对命令,作为一个先天的综合命题,它的必然性,不是来自前提,也不是来自经验,其必然性、约束性、强制力只能来自行为准则符合规律的普遍性。在此条件之下,“我应该做什么”,主语人称的置换丝毫不会影响宾语的内容。 2、“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这是道德准则质料方面的要求。它是依据第一条准则推衍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价值。因此,以普遍化原则推之,他也应该同样地对待其他理性存在者。 3、“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这是从整体上对全部准则作完整的规定。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人既是道德法则的制定者,又是其执行者。故而,人是自由的。动物听任本能的摆布,而人则由道德律统率,克服欲望的支配从而使人超脱于动物。诚如梯利所言:“道德规律表现人的最内在的自我,道德规律是他的命令,是每一个有理性的人的命令。人要求遵守道德规律,也就是他的自律。 康德伦理学中的道德法则The Law of Morality in Kant's Ethics 第一条公式: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条“绝对命令”,常常被后人引述,事实上也正是康德的核心思想所在。 第二条公式则是尊重人的原则。康德说: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而在第三条公式里,康德强调: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对自然王国那样。 神存在的意义,已不再仅仅是涉及功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了人的信仰,而且这与现代民主宪政制度密切相关。康德认为,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理性为价值趋向的,道德的最高理想是至善,为了让至善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理想,仅仅靠绝对命令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以“道德公设”;康德将“道德公设”的内容分为三条:“意志自由”、“灵魂不灭”、“上帝存在”。 “意志自由”可以让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魂不灭”可以让人一生充满希望与并不绝望,而“上帝存在”可以让人感受到全善、全知、全能的“上帝”在时刻起到裁判、奖惩的作用,让人相信“因果报应”,让人一生有所敬畏,不敢恣意妄为。这便可以说是“神”存在的最大意义了。 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发展轨迹表明:人自从摆脱了中世纪无主体的局面之后,自主性、独立性得到开启,并日益凸显。边沁等代表的效果论反映了人可以利用主体自身的力量,致力于福利(物质利益)的谋求。而康德的动机论则反映了人的主体性更应该超脱物质层面,实现更高的精神追求,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绝对命令”正是奏起了主体性的最强音。“绝对命令”尽管以定言判断出现,反映道德规律。但是,康德致力于将其转化为内心的信念生成机制,以激发主体的道德情感,捍卫道德的纯洁性。因此,尽管他对“准则”和“法则”作出区分,然而却只能停留在词义上。在实际的行为中,两者的区别则为道德信念的强化而弱化。结果,“不能说谎”的可普遍化,使他也只能把朋友推向恶人的魔爪。这也是他无法弥合的理论缺陷。

解读康德德性义务中的道德哲学

解读康德德性义务中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德性论思想在西方伦理学史的地位十分独特。一方而,他是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家批判和责难的对象;另一方而,他又可以被视为当代西方规范美德伦理学发展的源头。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康德赋予德性品质一种新的独特内涵,这不仅扭转了古希腊传统德性伦理学以行为者为中心的思维路径,更开启了现代从行为本身来思考道德德性的伦理新视野。因此,再次反观康德的德性论思想,对于我们全而理解德性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完整地看待当代德性伦理学新近涌现的各种德性伦理思潮不无启发。 一、对传统德性观的批驳 康德在重新确定德性概念之前,对长期以来流行的德性观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传统德性观至少存在着三个方而的错误认知。 第一,认为只有一种德性,并且只有一种恶习。从纷繁多样的现象中提取统一的普遍本质,是古希腊哲学传统的典型特征,这决定了人们对德性问题的思考也不会停留在对德性多样现象的探讨上。当苏格拉底询问什么是德性时,他对于曼诺的回答立刻提出了质疑:本来只寻一个德性,结果却从那里发现潜藏着的蝴蝶般的一群德性。苏格拉底的这种责难态度,事实上反映出古希腊哲人对德性统一性问题的探求和追问。而后来功能性德性概念的提出,使德性的统一最终成为可能。多元多样的甚至相互冲突的不同德性,在这一概念之下逐渐统一到知识、正义和幸福的终极目的之上团。然而,对于这种从多中求一的做法,康德虽然没有否认但是也不赞同。他认为,德性既不是理性知识,也不是幸福追求,而是理性意志的道德力量,是遵循道德法则的义务强制。因此,在理念上(在客观上)只有一种德性(作为准则的道德力量),但在事实上(在主观上)却有大量具有异质性状的德性于是,在纯粹实践理性的基础上,康德把德性的形式(绝对命令)和德性的质料(意志目的)结合起来,解决了德性的一和多的问题:德性的形式是一,这种一和其质料的结合形成一的多。德性一和多的实质体现的是纯粹实践理性对自由任意的斗争和净化。 第二,把德性设定为两种恶习之间的中道。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作为灵魂的品质状态,它与人的行为情感有关。有德性的人,就是那些能在情感或行为方而保

哲学伦理学中的道德理论

哲学伦理学中的道德理论 哲学伦理学是一门研究道德的学科,它探讨人类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本质,涉及伦理学原则、道德行为规范以及道德理论。道德理论是哲学伦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它关注道德原则和道德判断的基础。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道德理论,包括功利主义、德性伦理学和康德的义务论。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是一种以追求最大幸福为目标的道德理论。根据功利主义的观点,行为的道德性取决于其造成的后果对于整体福祉的影响。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一个行为是好是坏,取决于它对多数人的快乐或幸福程度的影响。 例如,如果有一份工作可以给很多人提供收入和福利,那么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份工作是道德的,因为它促进了整体的幸福。然而,如果一个行为只会给某个人带来快乐,但对其他人造成了伤害,那么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为是不道德的。 德性伦理学 德性伦理学关注的是人的性格和道德品质,强调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个人的道德发展。德性伦理学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性并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行为,而是取决于他们的品质和性格特征。

根据德性伦理学的观点,一个人的行为是否道德,与他们的意图和 动机有关。一个道德良好的人,会基于他们内心的道德原则来行事, 而不只是出于外部因素的驱动。 康德的义务论 康德的义务论是一种基于道义义务和普遍道义准则的道德理论。根 据康德的观点,道德行为是根据道义准则而不是后果来决定的。他主 张人们应该遵守无条件的道义原则,而不是基于个人需求或欲望的即 时满足。 康德认为,一个道德行为必须满足普遍性的测试,即它必须适用于 所有人,无论他们的个人情况如何。例如,说谎是不道德的,因为如 果每个人都说谎,社会秩序将崩溃。康德的义务论强调人们的道义责 任和对他人的尊重。 总结 道德理论在伦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道德 和好的行为。功利主义强调追求最大幸福,德性伦理学注重个人品质 和道德发展,康德的义务论强调道义责任和普遍道义准则的重要性。 虽然这些道德理论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但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 对道德问题的思考框架。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解和分析道德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道德选择。 哲学伦理学中的道德理论丰富多样,本文仅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需要综合多种理论来解决复杂的道德问题。

用康德的义务论行为功利主义很美的伦理学分析案例

用康德的义务论行为功利主义很美的伦理学分析案例 从康德义务论视角看媒体报道的伦理失范行为: (一)、漠视人性,将其当成宣传工具和手段。 在进行灾难报道时,一些记者存在提问过分冷漠、轰炸式采访、过分关注细节等问题。康德提出,“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康德的自我目的公式中的核心为“人是目的”,人及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只能看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手段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当媒体把他人的人性当成一种为达到宣传目的而采取的方法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 (二)、为追求利益,抛弃内心的道德准则。 灾难报道由于其冲击性和破坏性而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无论是自媒体还是主流媒体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夺关注。其中不乏一些自媒体受到利益的驱使,故意捏造虚假新闻、传播虚假信息,利用部分受众“情绪先行”的特点,煽动各类不健康的情绪,这其中也不乏一些权威主流媒体。无论是捏造、传播虚假新闻,还是故意煽动情绪,都是违背道德准则的。康德对道德准则的论述中包含普遍规律公式,“除非我愿意自己的准则也变为普遍规律,否则我不应行动”是道德的行为原则,也是人们判断是非

善恶、建立内心道德准则的一个原则。 (三)、过分宣扬不完全义务,制定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 灾难事件发生之时,媒体多会发布一些温情报道,如在地震、洪灾等灾难中,类似“重庆87岁独居老人捐款20万”“68岁环卫工人捐出全部积蓄”“83岁拾荒老人与瘫痪在床的老伴捐养老金救灾”“医务工作者怀孕九个月坚守一线”等报道屡见不鲜。媒体报道此类新闻的本意在于传递正能量、宣传无私奉献和舍己为人的精神。但从受众的反应来看,此类报道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xx在其《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将义务分为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不完全义务是一种“不严格义务”,是一部分人承担的义务,它塑造高尚人格(如“舍己为人”),但是许多人做不到。诚然,对不完全义务的适度宣传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报道中,一些媒体过度宣扬不完全义务,通过传媒制定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营造一个高道德标准的社会,制造“道德理想国”,不仅对人性产生了极大程度的压迫,也容易造就道德上的伪君子,使虚伪之风盛行。 康德义务论对伦理的启示: (一)、尊重人性,加强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而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作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

对生命伦理的心得体会

对生命伦理的心得体会 义务论就是关于责任、应当的理论。义务论以道德规范和戒律的形式表达人们关于怎样行为、生活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义务论的典型代表是康德,他从“善良意志”出发提出“为义务而义乌”的主张。 功利主义是一种强调行为的功利后果和对他人、对社会的普遍功用作为对人的行为道德价值判断和评价根据的伦理学理论体系。“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代表和反映这种伦理思想本质的核心原则。功利主义的特征: 1. 后果主义2. 聚合性,关注的是总体后果,不是局部的行为后果 3. 最大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 4. 快乐主义。 康德所强调的义务论是主张遵照某种既定的原则或某种东西本 身所固有的正当性去行为,并不考虑行为对人对己带来的结果如何。康德的义务论带有普遍意义的绝对规则并不适用于解决实践中的特 殊问题,虽然它突出强调了许多人类普遍认同的道德直觉,可一旦将其普遍化为绝对的原则,就无法对不同问题中的特殊性进行分析。道德作为一种价值存在,是为了人能更好的生活,如果及其极端走向完全以目的证明手段的非道德主义,完全忽视个人的价值和需要,那这对人类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将是极其消极的。 古典功利主义的效用原则,有这样一种观点,多数人的利益可以为少数人的牺牲做辩护。也就是说,当一些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常常不加分析地提倡个人应当以自我牺牲精神让

位于社会的利益。当要求牺牲个人利益时,不去提供充分的辩护理由。 当人们作了牺牲后,也不考虑对被牺牲的个人利益的补偿及兼顾。正如本案例,是否可以将一个 IQ 很低很身体健康的人的器官,移植给五位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因某一器官衰竭而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人?从后果论来看,这样确实使最大多数人得到最大的快乐,但是没有兼顾到各方的利益。 在这个日益多样化的时代,随着生命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适用于大多数情况的伦理理论,在特定的生物医学情境下不再适用;我们还会发现一些被普遍接受的伦理原则却导致矛盾的、无法接受的道德结论;而且面对同一个问题,我们往往可以得出相互冲突、但都言之有理的伦理答案。例如生命科技的最新发展——克隆(治疗性克隆、生殖性克隆)、胚胎干细胞研究等,对之的正、反论证引发了更多的伦理困境。加之对人工流产、安乐死、同性恋、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的伦理大讨论,都激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伦理问题想要一个非常满意而又完美的答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生命伦理学仍然是一个问题多于答案的研究领域,只有在辩证研究的过程中不停的探索,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伦理道德的四大观点

伦理道德的四大观点 西方四种主要的道德理论是:美德论、义务论、结果论伦理学、正义伦理。 这四种理论分别是由亚里斯多德、康德、密尔、罗尔斯这四位西方学者提出的。 美德论 美德伦理学诞生于古希腊,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着作,其关注的中心词便是美德、强调存在而非作为。 柏拉图曾主张知识即美德,他以二元论的观点来看世界,将世界划分为理念的世界和现象的世界,并且认为由于经历了出生的血腥,人类原本干净纯真的灵魂被污染,而要回到理念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哲学思考,不断地汲取知识。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其最为擅长的正是哲学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是建构在目的论基础上的。 义务论 经过近代启蒙运动的价值颠覆,道德责任确定性的根据主要有绝对命令的义务论、功利主义、契约论、美德论等几个基本理路。

康德绝对命令的义务论思想给义务的规定性提供了一种令人震撼与景仰的理路。这是一种普遍有效性的道德要求。康德合理地揭示:一种善的道德义务必定具有普遍性。 结果论伦理学 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主要哲学家有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杰瑞米·边沁等。功利主义亦称“功利论”、“功用主义”,通常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 正义伦理 《正义论》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治哲学与伦理学著作,作者是约翰·罗尔斯。1971年初版,1975年与1999年出版修订本。在该书中,罗尔斯尝试用社会契约的衍生方式来解决分配公正的问题。 由此产生的理论被称为"justice as fairness"(以公平体现的正义,或略作公平即正义),理论导出了他的正义两原则:自由原则和平等原则。其中平等原则详细表述为机会均等原则和差别原则。

论康德关于德福一致的思想及实现路径

论康德关于德福一致的思想及实现路径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一种道德义务论,道德是一种人出自道德责任的要求而自律的产物,道德见于行动时必然与某种目的性相关联,而这一作为道德义务的结果的终极目的,就是“至善”,它包含“德性”和“幸福”两个方面。那么“为了使这种至善可能,我们必须假定一个更高的、道德的、最圣洁的和全能的存在者,唯有这个存在者才能使至善的两种因素结合起来”。所以对康德来说,上帝是人类理性出于每个个体道德实践本身的需要而“设定”的“公设”。这样的上帝是一个纯粹理性的设定,而不是宇宙论上的或天启的。 康德知道,若无上帝的概念,现实世界人的道德实践无法保证德福一致的实现。同样的,儒家也知道“知天命,尽人事”,他们并不将这个意义上的德福一致作为必然实现的最终目的。然而,如果将福定义为“天爵”之福,这个问题对于儒家虽然消解了,但这样的善仍只是实现于个体,如颜渊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并不及于广大的社会民众,又怎么能说是最高的善呢?《大学》三条目正好告诉我们,儒家的“至善”其实并非指“德福一致”,至少不是个体性的“德福一致”。 因此,我认为,相比于康德意义上的“德福一致”的至善,黑格尔讨论善的内容或许是现代儒家学者更

应该关注的。 黑格尔说自由意志的发展阶段有三个:“抽象权利(法,德语Recht,有法、权利、正义、公道、天理等丰富含义)”、“道德”及“伦理”。在抽象权利阶段,主体对权利有了自觉的意识和明确的对“应当”的诉求。在第二个道德的阶段,这一诉求更具体了,体现为目标对准了“善”的理念。但是这种主观性的意志也还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它只有在第三阶段“伦理”领域(家庭、市民社会与国家)中才能达到它的具体内容,并且,它只在单个的特殊意志中出现,也尚未达到与意志概念的统一。 对黑格尔来说善是“意志概念和特殊意志的统一的理念”,“善就是被实现了的自由,世界的绝对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善是其“实质由权利和福利所构成的、内容充实的东西”。与康德不同,他将善视为权利与福利的统一,意味着在伦理共同体中,个人需要顾及共同善,才可以谋求兑现个人对幸福和福利的正当憧憬。这样一来,黑格尔就建立了现代国家理论的重要原则: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个别性与普遍性的利益的统一、公共精神与公民自由的统一。“国家是具体自由的现实”,善在国家这个伦理性的整体中得到实现。 回到儒家,追求“至善”不能止步于“明德”这

康德的道德义务论

康德的道德义务论 康德的道德义务论, 就其内容讲是多方面的, 他提出的善良意志、道德命令、意志自律、善恶观念、道德情感以及至善的道德理想等, 构成其基本内容, 也是构成他的义务论伦理学的基本要素。 ( 一) 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康德义务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也是康德为完善自己的义务论体系的首要命题。康德是对理性及其表现“好意志”即善良意志推崇备至的一位思想家。他认为, 世界上只有一个东西是无条件的善, 不但它自身是无条件善的, 而且也是使一切其他东西成为善的条件, 这个东西就是理性, 即善良意志。康德认为, 人要有道德的行为, 要有好的意志即善良意志。所谓善良意志, 是指意志本身的善, 是在宇宙间唯一不加任何条件的, 它是一切善的根源。也许它不能达到所想象的好的目的, 但这并不妨碍其本身的善。在康德看来, 好意志之所以好, 就是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出象它一样好的东西。如果没有好的意志驾驭人的品性, 它们会变成极恶毒、极害人的东西; 属于命运的权势、财富、荣誉、健康、幸福, 如果没有好意志正确地对待和运用它们, 也可以使人变得骄横和自负, 成为恶的东西。唯有好意志是好的, 即便这个意志无法实现或毫无成就, 也不会因此而丧失其自身的价值。在康德看来, 义务观念包涵着好意志这个概念, 只有出于义务心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若以各种偏好作为行为的动机, 那都是不道德的。总之, 善良意志的唯一动机, 就是为了尽自己的务而去尽自己的义务。 ( 二) 道德命令。道德命令又叫绝对命令或道德律, 是构成康德道德义务论的又一重要内容。道德命令主张人应该遵循的规则能同时成为普遍的道德法规, 以便使他人也能普遍遵循这样的道德法则, 这是一个比善良意志更为深化的道德概念。人们只有严格按照绝对命令的道德要求去做才是道德的; 反之, 就是不道德的。由于道德律排除了一切经验内容, 不受经验制约,只剩下形式本身, 因而康德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一、本文概述 本文旨在对康德道德哲学进行详尽的解析,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康德,作为18世纪德国的伟大哲学家,他的道德哲 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康德道德哲学强调理性、自由、义务和责任等概念,为现代道德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将首先介绍康德道德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包括道德法则、自由意志、义务论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理论——道德形而上学,尤其是其关于道德法则的绝对性和普遍性。随后,本文将分析康德道德哲学在实际道德问题中的应用,如诚实、尊重他人、自我完善等。我们将对康德道德哲学进行反思和评价,探讨其优点和局限性,并思考其对现代道德哲学和日常生活的启示。通过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深入解析,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康德道德哲学的精髓,以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动。本文也期望为道德哲学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二、康德道德哲学的基本原理

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在于其提出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也被称为义务伦理学或德性伦理学。康德坚信,道德行为的基础不在于个人的情感、欲望或利益,而在于理性的绝对命令,即道德法则。这个道德法则是普遍且必然的,它要求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无论这些行为对我们个人的利益有何影响。 康德提出了两个基本的道德原理,即普遍性原则和人类尊严原则。普遍性原则指的是,一个行为如果可以作为普遍法则,即所有人都按照这个行为准则行事,那么它就是道德的。这个原则强调了道德行为的普遍性和一致性,避免了特殊情况和例外。人类尊严原则则是指,每个人都应该被视为目的本身,而不是实现他人目的的手段。这个原则强调了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任何形式的剥削和压迫。 康德还提出了“绝对命令”的概念,即道德法则的绝对性和无条件性。他认为,道德法则不是建立在经验或传统的基础上的,而是直接来自于人的理性。这个法则的绝对性意味着,我们不能因为任何外在因素而违背它,也不能通过任何手段来逃避它。道德法则也是无条件的,即它不受任何条件或情境的影响,始终保持其普遍性和必然性。 康德的道德哲学对于现代道德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道德理论框架,还引导人们重新审视道德行为的本质和价

康德关于准则和法则的比较和论述

康德关于准则和法则的比较和论述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体系涵盖了伦理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等多个领域。在康德的哲学中,准则和法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康德关于准则和法则的比较和论述进行探讨。 一、准则的概念和作用 在康德的哲学框架中,准则是在道德领域中用于指导行为的原则,是判断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标准。准则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和必然性三个特征。普遍性指的是准则适用于所有人,不分个体;抽象性指的是准则不涉及具体情境,而是基于道德自律的理念;必然性则指的是准则是不可违背的,行为要遵循准则。 康德的准则主要体现在他提出的道义义务论中。根据康德的道义义务论,道德行为是基于理性和自由意志下的行动,它是根据准则而非感觉、欲望等因素来决定的。康德认为,一个道德行为应该基于普遍性准则,即该行为在所有人中都可成为法则,而不仅仅是满足某些个体的利益。 二、法则的概念和作用 与准则相对应的概念是法则。康德认为,法则是准则的具体应用,它是根据准则制定的特定规则或要求。法则依赖于不同的领域和具体情境,因此可以有不同的法则体系存在。康德将道德法则称为“绝对命令”,区别于非道德法则,如法律和规则。

在康德看来,法则是准则在实践中的具体执行方式。准则提供了一 般性的指导,而法则则将准则应用到具体的行为中。法则具有一定的 约束力,它规定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如何行动,以保证道德的实践。康德认为,只有遵守道德法则的行为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三、准则与法则的比较 康德的准则和法则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互相依存、相互补充。准 则是对道德行为的普遍性和抽象性描述,而法则则是准则在实践中的 具体化。准则提供了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而法则则是确保准则得以 实现的具体规范。 准则是法则的基础,在康德的道德理论中,准则是道德行为的源泉。没有准则,就没有法则的制定和遵循。准则为法则提供了指导和依据,使得法则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准则通过抽象概括来减少主观因素的 干扰,使得法则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具体情境。 法则则是准则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康德的道德理论中,法则承载了 人们在具体情况下应该如何行动的要求。法则是准则在实践中的具体化,它考虑了具体情境的特殊性和个人的实际需求。准则是理性的规范,而法则则是在理性指导下制定的实践准则。 四、准则与法则的互动

康德的义务论的观点

康德的义务论的观点 《康德的义务论观点》 康德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被誉为现代伦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义务论》(Die Pflichtenlehre)展示了他关于道德与义务的一系列观点。 在《义务论》中,康德从人类道德判断的源头出发,提出了唯有通过普遍规律才能达到真正合理的判断。康德认为人们不应该基于个体的利益或欲望作出道德判断,而是应该遵循普世的道德法则来行动。他提出了著名的“认知的、唯一的、最高的道义法则”:即“以普遍的方式准则,并视其为普世的律法”。这意味着人们应该将自己的行为标准应用于整个社会,不论个人喜好 或利益。 康德将道德的标准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他认为人类拥有自由意志,而理性是人类的特殊属性之一,从而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理性决定行动。他坚信,道德原则存在于普遍可理解的规律中,不受感性欲望或私人意志的驱使。因此,一个人的义务是基于自身道德判断力,并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从外部压力或个人好恶出发。 康德提出的“普遍律法”原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他认为,个体的意愿不应该成为 道德行为的决定因素,而应该遵循一种普遍适用的原则。这就意味着人们应当将自己置于公正的立场,并对待每一个他人都具有同等的道德责任。 康德还强调了“人类作为目的论”的观点。他认为,人类不应该被视为一种手段,而应该被视为 一个独特的目的体。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自主性和尊严,不将他们当做工具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建立公正和道德的行为准则。 总而言之,《康德的义务论观点》强调了通过理性和普遍律法来决定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康德的理论强调了普遍的道德准则、个体自主性和人类作为目的论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个道德行为的基础,以实现一个公正和道义的社会。

康德义务论的解读及现当代启示

康德义务论的解读及现当代启示 摘要:西方的道德建立在法权之上,如具体的法律条文、圣经中的摩西十诫, 这也促就了西方人有一种规则的意识,轻视意外以及特殊的情况;而中国的道德 大多是诉诸于人的自然情感,这也是被康德极力批评的。从中国的历史现实来看,我们欠缺一种义务论的思维,表现为缺乏一种规则意识,凡事都讲究意外与特殊 情况,而康德作为法治国家的理论先驱,他的义务论伦理学塑造了整个现代道德 意识,他的义务论伦理思想对现今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康德;道德律令;普遍法则;人是目的;意志自律 一、康德义务论伦理学的出发点 义务论是规范伦理学的三个主要范式之一,它的核心观点是道德要出于义务,即考虑做正当的事情,此事若是正当的,不管你喜欢与否、情愿与否都应该去做。说到底,康德的出发点与人们的道德常识、直觉是相关的。具体而言,从人的行 为选择的角度来看,人们在选择行为时会做道德上正确的事情,其他一切不用考虑。这与考虑结果的功利主义来说是相对的,功利主义作为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 认定一个行为是正当的,当且仅当它促进了最好的结果。功利主义致命的问题就 是为了整体的利益会牺牲个人的权利,而为了整体的善(目的)就可以做一切 (任何可能的手段),这种行为正当吗?概括而言功利主义的致命问题是用目的 能否证明手段的问题。康德的义务论因此找到了自己的理论出发点,义务论的出 发点是不考虑行为的结果的,无论目的多么高尚、被需要,但有些行为就是不能做,做正确的事情是行动的唯一理由。一方面,针对功利主义的后果,义务论认 为客观上是考虑不清楚的;另一方面,它排除了自我利益,自然偏好以及情感的 需求,唯一需要考虑的是道德上正当的事情。 做道德上正确的事情的前提假设必须是人能够进行取舍,能够进行选择。在 康德看来选择的主体是人的意志,那么作为选择主体的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呢? 康德承认善良意志并认为意志是自由的。一方面,如果把人还原成一种肉体的存在,人就是动物、自然界的一部分,如果把人所有的一切等同于自然界,并且遵 循自然规律,那么人则无自由可言。另一方面,人有高于自然的成分,人能够逃 脱自然的、必然规律的束缚,进入一种道德的、自由的境界为自己立法,建立起 属于自己的道德自由世界。总而言之,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人能利用自己的理性 区分善恶好坏,从而选择善、正当的行为,抛弃坏、恶的行为,而选择正当、善 的行为是一种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唯一的善。 二、道德律令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康德义务论观点的核心是为义务而义务,其观点也主要体现在三个公式中, 即普遍法则公式、目的法则公式、意志自律公式。 康德认为要使伦理成为科学,必然找到它的普遍必然性的法则作出先天综合 判断,它的普遍性体现在道德律令的第一个公式中。即“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1]这里的准则是一种主观的行为规范,它表现出 来的命令形式是一种假言命令,是一种有条件的命令式。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合乎 义务的事情是不具有道德价值的,康德认为童叟无欺也是一种假言命令,行为者 是为了个人生意兴隆,一旦离开自己熟人的环境便会坑蒙拐骗,行为者不是因为 义务本身而做的此事,因此这样的行为不具有道德价值。如果把手段的正当性寄 托于目的,而一旦主观目的发生变化,那么行为的选择也就会发生变化,这样一 来便找不到行为一致的普遍正当的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同一个人在不

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 -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 一、“善良意志”与“义务” 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强调人的自律,认为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基于此,他提出道德律令的概念,并认为其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的行为,为实现个人功利目的而行事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取决于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律令时,我们才是自由的。 “善”是道德哲学的核心词,善所形容的对象是行为所依从的准则以及其规定根据——意志,唯有意志(的坚定带来的自律性)才能不受任何外在的必然事态或感性情欲的决定,才能达到自主、自由和自律的至高无上的境界,从而充分的体现人性的深邃与尊严,因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善的东西莫过于意志本身。 康德的道德律令又被称为善良意志,它是道德价值的真正来源。康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物,人的自由意志就是理性的实践能力,即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就是理性的实践能力,即与认识能力相对应的意志能力,与知识相对应的行动能力。康德认为,善良意志是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并为普通人所熟知的重要道德意识,他强调唯独善良意志能够被设想为无条件而善的东西。平常人的意志往往为欲望所支配,但这并不自由,作为道德的意志来自常人却又高于常人的意志,才是在实践中体现的理性思维。 善良意志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化,就是与偏好相对的义务。义务同善良意志相联系,是见之于理性的善良意志;而偏好是处于常人的感性和欲望,因而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不具有普遍法则的约束力。正是因为在义务同善良意志相联系,康德的伦理学又被称为义务伦理学。由此康德推出关于义务的三个命题:第一,义务是道德价值的根据和来源;第二,义务本身就是善,本身就具有道德价值;第三,义务就是由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而行为必要性。由此可看出,康德义务论伦理学的“义务”,是指行为者服从理性支配的义务,尊重规律的义务,遵循善良意志的义务,也就是执行绝对命令的义务。一种行动只有是出于义务,以义务或责任为动机,才有道德价值。1 二、伦理要素 伦理学家把道德义务分为两类,完全和不完全义务。不完全义务是指那些可以选择履行它们的特定场合的义务,如慈善或仁爱,确实是我们应该做的,且并不是明确针对哪个人,也不是一定得在哪个规定时间内。更准确的说,完全义务是别人拥有与它相关的权利的义务,不完全义务是不赋予任何权利的道德义务。康德的义务论伦理观将义务作了如下的分类:(一)对自己的一般义务 1. 人对自己的完全义务 人对自己的完全义务是指人作为一种动物性存在者对自己的义务。其表现为动物本性的自保,对立面为任意的肉体死亡,如自杀、性愉快上的自取其辱以及因在使用享用品或者哪怕是食品方面的无度而来的自我麻醉、酗酒和暴饮暴食都是对自己义务的伤害。 2. (就其目的而言)人对自己的不完全义务 (1)实用意图——自然完善性 如果人对自己的不完全义务以实用为意图,那么人对自己的责任,即是发展和增强自己的完善性。这种义务可具体化为:培植自己达成各种可能目的手段的自然力量,这种自然力量分为三部分,即精神力量,强调创造性;灵魂力量,注重经验引导;肉体力量,关注身体。 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目的培植相关能力,并在实用方面成为一个与自己的生存目标相适应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p42

海德格尔与康德对伦理学的观点近现代哲学中的道德与责任

海德格尔与康德对伦理学的观点近现代哲学 中的道德与责任 近现代哲学中,海德格尔和康德是两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们对伦理学的观点对于理解道德与责任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分析海德格尔与康德的观点,并探讨它们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海德格尔的伦理观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伦理观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伦理学是关于人类存在的问题,而存在则是基于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 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类存在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它超越了客观存在的范畴。人类存在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真理和自由。海德格尔将这种目的称为“照顾(care)”。 照顾不仅仅是对自身的关爱和照顾,更是对他人和世界的关怀和负责。海德格尔认为,只有通过对他人和世界的照顾,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他强调每个个体都有责任去关怀他人和照顾世界,这是人类伦理学的核心。 在道德方面,海德格尔主张人类应该通过自由选择和行动来塑造自己的道德价值观。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爱他人,并通过行动来实现这种关爱。海德格尔反对一切形式的道德规则和权威的存在,主张人类应该自行决定自己的伦理行为。 二、康德的伦理观

康德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伦理观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纯 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认为伦理学是道义的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类行为的原则和准则。 康德的伦理学基于理性,他认为道德的行为应该由纯粹的理性来决定。康德提出了两个基本的道德准则:义务论和人格论。 义务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基于义务和普遍的道德法则。康德强调 道德行为应该是普遍适用的,人们应该根据普遍适用的原则来判断行 为的道德性。他提出的著名道德准则是“作为人类的目的,而不是作为 一种手段”。 人格论则认为人类应该将人的尊严和人格视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康 德认为人类具有自主的理性和道德意识,应该根据人格的要求来决定 自己的行为。他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并通过道德 行为来维护和发展人格的尊严。 三、海德格尔与康德观点的比较 尽管海德格尔和康德在伦理观上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为道德和责 任是人类存在的核心。海德格尔强调了对他人和世界的关怀和照顾, 而康德则强调了普遍的道德准则和人格的尊严。 另外,海德格尔注重的是个体的存在和选择自由,他反对一切形式 的道德规则和权威。而康德则强调了理性和普遍适用的道德法则,他 认为人类应该根据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来判断行为的道德性。

课题研究论文:康德论道德动机与义务感

158387 伦理道德论文 康德论道德动机与义务感 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3-0030-05 义务是贯穿于康德的伦理学体系中的核心范畴。在康德那里,义务是由于敬重道德律而产生的行为必然性。只有那些出于对道德律的尊重所导致的行为,才属于纯粹理性的行为,才能保证行为之动机的纯粹道德性。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全面分析了合乎义务与出于义务、义务与爱好、行为与义务的关系,并指出一个普遍必然的道德的行为,不可能同时出于义务和出于爱好,惟有那些合乎义务且行为者对之曾有直接爱好、但却违背自己的直接爱好、纯粹出于对法则的敬重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如果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只有纯粹出于义务的动机,才能保证行为本身的纯粹道德性,那么,在道德评价中,我们如何去发现这种纯粹出于义务的动机?这种动机又是如何在诸多动机之中规定我们行为的纯粹道德性?这些问题是许多哲学家一直在关注的焦点。

一 在康德看来,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行为,不是来自上帝的意志,也不是来自人的自然本性和世俗权威,只能是来自于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善良意志之所以是善的,不是其他的――例如源自爱好的――目的或意图,而是善良意志自身的目的,或由实践理性设定的目的或意图。然而,由实践理性所设定的目的或意图又是什么呢?康德认为,就是遵照源自善良意志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行事的“义务”。善良意志活动的关键,需要到某个人出于义务的缘故完成一个合义务的行动时所具有的动机中去寻找。只有真正出于义务而不是任何别的动机(如爱好、情感),才使行为具有道德价值。那么,为什么只有出于义务的动机才是道德动机呢? 康德认为,道德动机的特别之处,是通过把它与其它至少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够导致合义务行为的动机相对照才获得揭示的。他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考察了两类行为:合乎义务的行为和出自义务的行为,并指出:“在一切道德评判中最具重要性的就是以极大的精确性注意到一切准则的主观原则,以便把行动的一切道德性建立在其出于义务和出于对法则的敬重的必然性上。”[1]按照康德的说法,如果某种行为仅仅合乎义务但却不是出于义务的动

第7章 义务论

第6章义务论 一、有没有绝对的道德规范 作为向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决定的人,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将永远被人记住。当1945年成为总统的时候,杜鲁门完全不知道炸弹的进展情况,不得不由总统顾问向他提供这些情况。他们说,联军将要在太平洋赢得战争了,但是代价巨大。已经做好了登陆日本国岛屿的准备,甚至比诺曼底登陆更为血腥。然而,在日本一两个城市使用原子弹,可能会使战争迅速结束,就没有必要登陆了。 杜鲁门一开始不愿意使用新武器。问题是每一颗炸弹都会毁灭整个城市,不只是军事目标,还有医院、学校和家庭。妇女、孩子、老人和其他非战斗人员,都会和军事人员一样被扫平。虽然联军以前也轰炸过城市,但是杜鲁门感到新武器会使非战斗人员的问题变得更加尖锐。而且,美国曾经公开宣布袭击平民目标。在1939年美国参战之前,罗斯福总统曾经向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英国政府提交正式公文。以最强烈的言辞谴责炮击城市:平民上空无情的炮击已经造成了数千毫无抵抗能力的男人、女人、儿童的死亡和伤残,使每一个文明的男人和女人感到痛心,深深地震撼了人类的良知。如果在世界面临悲剧性的大灾难期间,采用这种惨无人道的暴行,那么成百上千的对爆发战争毫无责任的无辜平民将失去生命,他们甚至没有参与这场战争。 在决定授权实施轰炸时,杜鲁门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已经告诉陆军部史汀生先生,把军事目标和士兵、海军作为它的目标,而不是妇女和儿童,他和我是一样的,目标将会是纯军事目标。”由于杜鲁门知道轰炸将会毁掉整个城市,很难知道如何解释这一点。然而,有一点是清楚的,他很担心非战斗人员的问题。还有一点也是清楚的,他满足于他做了那件正确的事情。他告诉他的助手说,签署了那个命令之后,他睡得像个孩子。 杜鲁门的做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之一就是哲学家伊丽莎白•安斯康姆(Elizabeth Anscombe)。安斯康姆在二战开始的时候,她是牛津大学20岁的学生。那是,她与人合作写了一个有争议的小册子,讨论英国不应该参战,因为处于战争中的国家无疑会以非正义的方式结束战斗。安斯康姆是一位天主教徒,并且她的宗教是她生活的中心。特别是她的伦理学观点反映了天主教教义的传统。在1968年,她赞赏教皇保罗四世发布关于禁止避孕的教诲禁令主张,并且写了一个小册子,解释了为什么人为控制生育是错误的。她又50年的婚龄和7个孩子。她的丈夫彼得•吉奇也是一位出色的哲学家,他们俩是20世纪“道德规范是绝对的”这一学说的最重要的拥护者。在她生命后期,在英国一个实施堕胎的诊所外面抗议时,她被铺了。她还接受了教会关于战争的伦理行为的教诲,而这使她陷入与杜鲁门的冲突之中。 杜鲁门在1956年时与安斯康姆在路上相遇,当时杜鲁门在牛津大学接受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