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质疏松治疗仪操作流程

骨质疏松治疗仪操作流程

骨质疏松治疗仪操作流程
骨质疏松治疗仪操作流程

骨质疏松治疗仪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核对床位、姓名、作好解释

评估患者病情、配合能力等,告知治疗目的及方法

协助病人进入骨质疏松治疗室,交待注意事项,取平卧位

接电源→打开总开关→输入密码→根据病情设置频率、强度、时间、开始治疗,观察病人舒适度

治疗结束,自动停止,扶病人离床,关机,交待注意事项。

神灯治疗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核对床位、姓名、作好解释

评估患者病情、照射部位及配合能力

告知神灯照射的方法及目的

取舒适体位,暴露照射部位,如为伤口:观察伤口情况,如伤口敷料

湿润,应先换药,冬天注意保暖↓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等

神灯移至床边:→插上电源→预照→固定发热盘于照射部位上方,照射时间15-30分钟(发热盘离伤口高度以病人对热的耐受度为标准),治疗进行中,应随时调整发热盘高度,避免烧伤。

照射完毕,关电源,整理床单位,告知注意事项。

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核对床号、姓名、作好解释

评估患者病情,照射部位皮肤,配合能力等,告知注意事项

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将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移至床边,→插上电源→启动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调整转式→设置频率和时间→将红外线(偏振光)发射器移至照射部位上方,开始治疗。

照射完毕,关电源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告知注意事项

中频治疗仪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核对床号、姓名、作好解释

评估患者病情、配合能力等,告知治疗目的及方法

病人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将中频治疗仪移至床边,→接电源→将输出电极片固定在治疗部位→启动治疗仪→设置输出模式→设置时间→调节电流强度→开始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病人舒适度

治疗结束后,自动停止,取下电极片,整理床单位,交待注意事项

电脑中频治疗仪操作流程

电脑中频治疗仪 定义: 应用频率1000~1000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medium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MFE)。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检查机器、电极、衬垫、导线是否完好,是 否能正常运转; 2、电极板应均匀接触皮肤; 3、两电极间无电阻时不可相碰,以防短路; 4、对烧伤疤痕,电极板可放置在瘢痕两侧; 5、如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应避开或处理后进行治疗; 6、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有的感觉,如有灼痛等不适情 况,要及时告知工作人员,立即将电流减小或停止治 疗; 适应症: 软组织伤、椎间盘突出症、周围神经损伤、骨性关炎、非细菌性慢前列腺炎、腱鞘炎、声带麻痹、运动后疲劳、坐骨神经痛、腹部、腰臀部脂肪堆积等。 禁忌症: 1、急性湿疹 2、出血倾向性疾病 3、恶性肿瘤 4、急 性炎症 5、局部金属异物 6、植入心脏起搏器 7、

孕妇下腹部 操作流程: 1.接通电源:电源线插好后,将电源开关放至ON,此时屏幕有显示,表示电源已接通。 2.连接好治疗线:治疗线的一端连接在A,B,C,D通道,另一端的小插头插入选好的电极板插孔内即可。 3.固定好电极板:在电极板的导电橡胶(黑色)上衬以浸湿的(冬天可用温水)无纺布(或湿纱布),再将电极 板固定在治疗部位(用绷带或沙袋),使电极板与皮肤 紧密接触。 4.选择治疗程序(处方):按医嘱选择机内存储的调制中频治疗程序之一(处方见附录1)。 5.启动输出:按下“通道A”或“通道B”键,即可分别启动A通道或B通道, 6.输出点流调节:键盘上的“▲”和“▼”键是进行输出电流调节的。输出幅度按医嘱调节到感觉限(以刚达到 有感觉为限)、收缩限(以引起肌肉出现收缩为限)或 耐受限(以能够忍受的最大程度为限)。 7.停止输出:治疗结束后自动切断输出电流或按“通道A ▼”“通道B▼”键使输出电流调到零。 8.取下电极板:停止输出后,可将电极板从患者身上取下,这时整个治疗程序结束。若继续治疗下一个病人,可重

红光治疗技术操作规程

红光治疗技术操作规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红光治疗技术操作规程 【素质要求】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精神饱满,情绪沉着、稳重,表情自然,热情大方。 【用物准备】 红光治疗仪,电插座,棉签,必要时备屏风。 【操作流程】 报告老师:我是XX,准备完毕,请老师指示→选手回答:是→处置医嘱转抄于一般护理记录单,签名并核对→七步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查质量→推红光治疗仪至床旁→评估环境(口述: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核对床尾卡→床头核对并解释(恰当的称呼,您好,X床,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好的,根据您的病情需要,遵医嘱我要为您做红光治疗,它有消炎止痛,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治疗不会给您带来痛苦。请问您吃东西了吗好的,需要我协助您上卫生间吗好的,那请让为看一下您的皮损部位)→掀开被子查看患者皮损部分,并暴露→床头柜取患者自备的外用药物(炉甘石洗剂)→取棉签,摇匀炉甘石洗剂→沾药物外搽于患者皮损部分→接通电源,打开红光治疗仪开关→将治疗头置于合适位置→调整治疗头方位,使红光输出窗对准皮损(照射距离约10—25cm)→调节治疗时间(20—30分钟)→按开始键,红光输出治疗开始→解释(恰当称呼,现在我已经为您开始红光治疗了,在治疗的30分钟内,请您保持现在的体位,不要自行调节治疗时间和距离,眼睛请勿直视红光输出镜头,以免损伤视力,在这段时间我会来看望您,如果你有什么不适,请按铃)→30分钟后,治疗时间到,红光治疗仪自动关闭红光输出→关闭开关,拔除电源→整理床单位→交待患者(恰当的称呼,现在这个卧位舒服吗好的,红光治疗已经结束,请问您有什么不适吗好的,那请您好好休息,记得按时外搽药物,如有不适或需要帮助,请按床旁铃,谢谢您

微波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微波疗法操作流程 一、流程说明 1、打开主电源开关; 2、将电极放到治疗部位; 3、用输出设定开关调节输出; 4、通过治疗时间开关设定治疗时间;如果需要连续治疗模式,按下辐射时间设定开关,这样辐射时间指示器将显示“字母C”。如果需要间歇治疗模式,用辐射时间设定开关和暂停时间设定开关设定辐射和暂停时间。如果需要3D模式,按下3D模式开关约2秒多钟即可设定3D治疗模式。按下治疗开关/停止开关,输出水平指示器亮起,电极开始微波辐射。 5、治疗结束时,报警声响起,微波停止辐射。

6、治疗结束后,关闭主电源开关。微波治疗技术操作标准

二、注意事项: 1、勿打开该仪器的盖板,仪器内部有高压电危险。 2、将地线接地。 3、不要与其他仪器设备共用一个电源插座。 4、不要用力弯折,绞搓或拽拉电极线。 5、应注意避免在接受微波能量辐射的组织区域内有任何金属物。尤其是植入组织内的心脏 6、起搏器和金属物; 三、禁忌症: 1、恶性肿瘤; 2、局部缺血器官,动脉粥样硬化静脉栓塞,深部器官静脉栓塞; 3、肺结核病; 4、水肿; 5、血友病; 6、无痛感区域; 7、眼睛及生殖器; 8、怀孕妇女和3岁以下儿童慎用; 9、骨骼之隆起部位; 10、皮肤感觉丧失; 11、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四、保养注意: 1、防潮、防尘; 2、每天治疗结束时,应切断电源; 3、定期检查仪器线路; 4、定期检查仪器部件。 五、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灼伤皮肤 灼伤皮肤与辐射器是否紧贴皮肤无关,它只取决于微波能量密度的大小。在正常情况下,当治疗部位感觉过热时,使用者应移开辐射器,将微波输出功率调小后,再继续治疗。治疗部位有严重血循环障碍,感温迟钝丧失者慎用。 2、对眼睛进行照射可引起眼睛损伤,甚至造成视力完全丧失

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骨质疏松诊治指南(2011年)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2011年3月 一、概述 一)定义和分类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WHO)。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所致的骨质疏松症;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二)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随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社会老年化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人类重要的健康问题。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约1.73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 2003-2006年一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按调查估算全国2006年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骨质疏松症,约2亿1千万人存在低骨量。 估计未来几十年,中国人髋部骨折率还会明显增长。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的危险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总和。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时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是脊柱、髋部、前臂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性很大,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如发生髋部骨折后的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者达20%,而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而且,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治疗和护理,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费用昂贵,造成沉重的家庭、社会和经济负担。 值得强调的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可防、可治的。尽早预防可避免骨质疏松及其骨折。即使发生过骨折,只要采用适当合理的治疗仍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因此,普及骨质疏松知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预测骨折风险并采取规范的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二、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有骨质疏松。 疼痛 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 骨折 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也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三、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和风险评估 (一)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1 固有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常用仪器操作流程范文

常用仪器操作流程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的使用技术 操作流程 1 ) 核对、评估病人,洗手、戴口罩。 2)评估:患者病情、神志、肢体情况(有无出血倾向,有无尚未结痂的溃疡和压疮)3)准备用物:血栓治疗仪、电插板。 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插上电源线 3)将套筒套到病人的腿上 (4)从主机后面打开电源开关 (5)按下“START/STOP”键 1)按“START/STOP”键 2)撤离套筒 (3)取下电源插头 (1)整理床单位

2) 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 (3) 整理用物 (4) 洗手,记录。 电除颤仪的使用操作流程 1)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2) 评估:病人意识、颈动脉博动、心电图显 示、病人心前区监测电极的连接情况。 3) 用物准备 :除颤仪、导电糊(耦合剂)、电 插板。 (1) 仰卧位,松开衣服纽扣,暴露胸部、擦干除 颤局部皮肤。 (2) 检查并除去金属及导电物,

1) 接通电源,调节开关至手动除颤,选择除颤 能量, 2) 取下电极板,均匀涂抹耦合剂, 3) 患者仰卧位时,一个电极板放于右锁骨下胸 骨右缘,另一电极板放于左乳头左下方, (4) 充电至所需要的能量后,两手同时按压放电 开关 (5) 选择合适的能量 (6) 两次除颤之间充电约需10秒,间歇时可继续 进行心肺复苏 1) 病人呼吸、心律、血压 2) 电极板接触皮肤情况 (3) 视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除颤 适用证:适用于心脏骤停、心室颤动的抢救。 1) 关机 2) 整理床单位 3) 协助患者取舒体位 (4) 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5) 洗手、记录

血糖仪的使用操作流程 1) 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并作好解释 2)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3) 用物准备:血糖仪一套(血糖仪、采血针、试纸)、消毒棉签、75%酒精 检查仪器(是否处于功能状态,试纸批号是否和 血糖仪相符) 1) 用75%的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干。 2) 将试纸插于血糖仪中,待出现滴血符号 3) 将采血针对准手指末端扎针 (4) 挤压穿刺点,确保采血足够 (5) 将在功能状态的血糖仪靠近穿刺点,吸进血液, (6) 5秒后显示结果,记录于血糖观察表 穿刺部位应避开输液的肢体,宜选择无破溃的, 皮肤完好的部位

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操作流程

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操作流程 妇产科综合治疗仪是一种集产后泌乳不足、乳腺小叶增生的物理治疗和人工流产手术镇痛及产后促进子宫复旧治疗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治疗仪器。 评估要点:综合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重点评估治疗部位及其耳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向患者介绍综合治疗的目的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 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用物准备:妇产科综合治疗仪一台,配齐所用治疗贴片若干,耦合剂。 操作步骤:1. 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2.核对医嘱,将用物携至床旁。 3.核对患者姓名、床头卡和腕带。 4.检查仪器所有附件与主机连接情况,防止治疗过程中接头松 动、脱落。 5.治疗贴片黑色面均匀涂上耦合剂,固定在治疗部位。 6.接通电源,打开主机开关,根据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调 节。①产后催乳系统:插头分别插入主机能量输出端口

第一通道、第二通道T在能量输出口端相对应的控制面板上按 “产后催乳”键-按相应的能量增大键“A”至病人耐受程度 (100以上效果较好)—按能量输出端口相应时间键“A” (20 分钟)—机器开始倒计时显示治疗时间—机器自动关闭并有四 声鸟鸣—取下病员身上极片并擦干。②产后子宫复旧治疗系 统:插头分别插入主机后面板能量输出端口第一通道和第二通 道—在能量输出口端相对应的控制面板上按“子宫复旧”键— 按相应的能量增大键“A”至病人耐受程度(剖宫产不超70,顺 产100)—按能量输出端口相应时间键“A”(25分钟)— 机器开始倒计时显示治疗时间—机器自动关闭并有四声鸟鸣— 取下病员身上极片并擦干。 健康教育:1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目的是改善血液循环, 疏通腺管,促进泌乳素的分泌,可提前泌乳并且乳量增多,消除乳房肿胀、 乳汁淤积和乳腺炎等,促进子宫收缩,有利于子宫复旧、恶露排 除。 2.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期间不要随意搬动仪器, 防止电源线脱 落,不要随意调节治疗时间及治疗模式,以保证患者安全及仪器 的正常工作,如中途必须有特殊情况,请及时通知护士暂停治 疗。 注意事项:1.确保治疗过程中仪器的正常运行,仪器开始工作后不要 随意调节治疗时间及治疗模式。

-红外线治疗仪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程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腹部伤口,会阴伤口皮肤情况。 2.治疗前明确治疗部位,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注意有无疤痕或知觉异常情况,局部有膏药或敷料等应去除。 3.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应,随时调整灯距,防止烫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适应症 适用于痹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心绞痛)、寒湿性腰痛、胃脘痛(虚寒证、寒凝症)、颈椎病、痛经、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前列腺炎、中风后遗症、疥疮肿痛、结块肿块、伤口愈合、骨质增生、伤口轻度感染促进感染消散等治疗。 三. 操作流程: 携用物至床旁→查对→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连接红外线治疗仪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检查红外线治疗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患者取舒适体位,裸露照射部位→检查红外线照射部位对温热感是否正常将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一般如下:功率500W以上, 灯距应在50~60cm以上;功率250~300W,灯距在30~40cm;功率

200W以下,灯距在20cm左右→交待注意事项(应用局部时,红外线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红外线每次照射15~30分钟,每日1~2次)→手消~记录红外线治疗时间。 停红外线治疗仪时:先向患者解释说明,取得合作→关闭电源→整理导联线,清洁、红外线治疗仪,防尘保护→手消→清洁消毒腹部伤口皮肤,更换敷料→协助患者穿衣→整理床单元及用物,红外线治疗仪。 四.注意事项 (1)使用前或长期放置使用应检查导线有无破损现象,如导线有破损现象,必须更换后才能使用。 (2)治疗器使用的电源插座,必须是有可靠接地线的三孔电源插座。 (3)使用时严禁触摸照射头网罩内的治疗板和其它几件,以免被烫伤或引起触电事故。 (4)请勿让儿童和神志不清这操作使用或接近加热头。 (5)首次或较长时间,照射头可能出现冒白气(烟)的现象,这是照射头保温材料吸潮所至,待预热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失。 (6)治疗器出现损伤或故障时,请勿自行带电修理,可与本公司或当地销售部门及指定维修部门联系维修。 (7)红外线治疗时患者不能移动体位,一防止烫伤。 (8)红外线照射过程中如有感觉过热、心慌、头晕等反应时,需立即告知工作人员。

中频治疗仪、其主机、分机及分机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流程

图片简介: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中频治疗仪、其主机、分机及分机的控制电路。其中,该控制电路包括:被配置为检测和接收所述中频治疗仪的主机发送的无线遥控信号,并将所述无线遥控信号转换为待解码信号的无线接收单元;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对所述待解码信号进行解码以得到解码信号的分机控制单元;与所述分机控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解码信号生成中频脉冲的脉冲发生单元,其中,所述中频脉冲用于输出给所述分机的电极片。本技术提供的中频治疗仪、其主机、分机及分机的控制电路,支持主机对多路分机的无线遥控,分机佩戴于患者一方,能够提高进行中频治疗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技术要求 1.一种中频治疗仪的分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包括: 被配置为检测和接收所述中频治疗仪的主机发送的无线遥控信号,并将所述无线遥控信 号转换为待解码信号的无线接收单元; 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对所述待解码信号进行解码以得到解码信号的分机 控制单元; 与所述分机控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解码信号生成中频脉冲的脉冲发生单元, 其中,所述中频脉冲用于输出给所述分机的电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治疗仪的分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还包括: 与所述脉冲发生单元连接,被配置为增大所述中频脉冲的幅值电压的直流升压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频治疗仪的分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由无线接收模块、以及连接该无线接收模块的第一外围电路组成,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为LR45B。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频治疗仪的分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机控制单元由控制芯片、以及连接该控制芯片的第二外围电路构成,所述控制芯片为STC15单片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频治疗仪的分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发生单元包括电压调节电路、控制信号处理电路和数据信号处理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频治疗仪的分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单元由直流升压芯片,以及连接该直流升压芯片的第三外围电路构成,所述直流升压芯片为 HM1308。 7.一种中频治疗仪的主机,其特征在于,该主机包括: 被配置为获取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编码信号的主机控制单元; 与所述主机控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将所述编码信号转换为无线遥控信号的无线发射单元,其中,所述无线遥控信号用于被所述中频治疗仪的分机的控制电路上的无线接收单元检测和接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频治疗仪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控制单元包括STC15单片机; 所述无线发射单元由无线发射模块、以及连接该无线发射模块的第四外围电路组成,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为H34C。

红外线治疗仪操作流程

红外线照射治疗 红外线照射使人体皮肤、皮下组织产生温热效应。经机体经络的传导,达到行气活血、温中散寒、消肿散结为目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患者体质及红外线照射处的皮肤情况. 1.3心理状况 2.目标 2.1缓解痹症(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寒湿性腰痛、肩凝症、颈椎病等症状. 2.2用于疥疮肿痛、结块肿块、伤口愈合、伤口轻度感染促进感染消散等治疗。. 3.禁忌症 3.1有出血倾向、高热、活动性肺结核者. 3.2局部血循障碍有严重动脉硬化、闭合性脉管炎,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或血管扩张部位一般不用红外线照射。 4.告知 4.1治疗时患者不得移动体位,以防止烫伤。 4.2照射过程中如有感觉过热、心慌、头晕等反应时,需立即告知工作人员。 4.3照射部位光线如射及眼时,应用毛巾遮盖双眼。 5.物品准备 红外线治疗仪、大毛巾、接线板、屏风等 6.操作程序 6.1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连接红外线治疗仪电源及打开开关,检查 红外线治疗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6.2取合理体位,暴露照射部位,注意保暖。 6.3将红外线治疗仪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患部20-60cm,可根据灯的大小和 患者的感觉随时调整。 6.4红外线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每次照射15~30分钟。 6.5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应,随时调整灯距,防止烫伤,及时处理异常 情况。 6.6操作完毕,关闭红外线治疗仪,检查局部皮肤,拭去局部汗水,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 单位,安排舒适体位。 6.7清理用物,做好红外线治疗时间护理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7.1使用时严禁触摸照射头网罩内的治疗板和其它几件,以免被烫伤或引起触电事故。 7.2请勿让儿童和神志不清者使用或接近加热头。 7.3患部有温热感觉障碍或照射新鲜的瘢痕部位、植皮部位时,应用小剂量,并密切观察局 部反应,以免发生灼伤; 7.4照射结束后嘱患者应在室内休息10~15分钟后方可外出。

康复理疗设备操作规范

康复理疗设备的操作规范 立体动态干扰电操作规程 1.首先检查仪器各电线连接是否正确,机器功能是否良好,然后开电源开关, 2.治疗疗前先详细询问病人病情及检查疼痛部位后,暴露治疗部位皮肤。 3.根据治疗部位的大小而选用适合的吸附电极。为了达到三路电流真正的立体 交叉,必须注意电极放置的方向。 对置法:在治疗部位的上下或两侧反方向放置(导线同向放置); 并置法:在治疗部位的同方向放置(导线向两边放置); 4.调节治疗模式,再缓慢调节输出强度,以病人能感到舒适耐受为宜,治疗时 间为30分钟, 5.治疗结束后,仪器会自动关闭电流输出,取下电极,整理床铺。 注意事项: 1.治疗时应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局部疼痛不适时,应认真检查后处理。 2.皮肤有感染,溃疡时不适合做本治疗。做完一个病人后,电极衬垫要更换, 防止交叉感染。 骨疗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1.首先检查仪器各电线连接是否正确,机器功能是否良好,然后开电源开关, 2.治疗疗前先详细询问病人病情及检查疼痛部位后,暴露治疗部位皮肤。 3.根据治疗部位的大小而选用适合的吸附电极,将电极板套入消过毒的衬垫中。 将4小块渗有“骨伤愈合治疗液”柔巾纸贴敷在衬垫上;按并置法放在患处周围(骨折两端),然后用弹性绷带固定在患处周围。

4.调节治疗模式,再缓慢调节输出强度,以病人能感到舒适耐受为宜,治疗时 间为30分钟, 5.治疗结束后,仪器会自动关闭电流输出,取下电极,整理床铺。 注意事项: 1.电极板不可自行剪裁或用代用品,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换。 2.心脏、孕妇腹部禁止放置电极。 3.保持主机清洁,电极板不能折叠。 4.治疗时应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局部疼痛不适时,应认真检查后处理。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血倾向、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结核病灶及体温调节障碍、感觉障碍者。 蜡疗机操作规程 1.首先检查蜡疗机功能时否正常,并将蜡放入蜡机内至完全溶解后方可开始为病 人做治疗。 2.病人在做蜡疗前,应先用温水清洗患处,然后先用蜡扫少许在病人皮肤上,病 人感觉不烫后才开始为病人做蜡疗。 3.蜡一般要涂8~~10层,约1厘米左右,每层蜡涂完后5~7秒再涂下层,在涂蜡 的过程中应随时询问病人是否有太烫或其它不适,然后用不粘蜡的胶袋包住患处,外面再用保温的多层手套或大毛巾包住。30分钟后拆开蜡。 4.取蜡进时仔细观察患外皮肤有无破损及水泡,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做好相应处理, 如皮肤破损处敷上无菌敷料,水泡上涂上烫伤膏。 注意事项: 1.治疗前应询问病人的局部有无感觉障碍,如果感觉迟钝或丧失者,治疗应慎重 或禁止做。 2.开放性伤口未愈合者不能做。

骨质疏松诊治指南

骨质疏松诊治指南(2011年) 转自日照仁爱风湿病医院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l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髂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 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 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一、骨质疏松的危害 1、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2、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见继发性骨质疏松部分)。 二、骨质疏松的症状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轻度外伤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折为脆性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三、骨质疏松的诊断 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指标是:发生了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下,目前尚缺乏直接测定骨强度的临床手段。

088-牙科综合治疗机操作流程

1. 2. 3.自来水压力应保证符合技术指标值,即0.2MPa~0.4MPa。 4.气源气压应大于等于0.55MPa小于1.0PMa、流量大于50/min。 5.电源工作电压应为220v±10%。 6.吸唾器在每次使用完毕时,必须先吸入一定量的清水(至少两杯),以清洁管路、负压发生器等元件,防止其堵塞和损坏。 7.水杯注水的速度应调至适当(机箱内有节流阀调节),以防向外喷溅和溢出而污染治疗环境。 8.切忌在器械盘上放置过重的物品,以防破坏其平衡,造成器械盘损坏和固位不好。 9.使用涡轮手机前后,应将其对痰盂,转动并喷雾1~2秒钟,以便将手机尾管中回吸的污物排出,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10.工作一段时间后,口腔灯反光镜表面会有浮尘影响手术灯效果,应定期用三用枪气枪或潮湿软布将其擦净。严防划伤。 11.在不需冲盂时,应关闭冲盂水,缩短电磁阀连续工作时间,延长使用寿命。 12.口腔灯在不用时,应随时关闭。反光镜有透射热的作用,长时间连续使用会导致灯后部过热而损坏。 13.每日停诊后,应对设备表面进行擦拭,防止有害物质腐蚀设备。不得使用酸、碱等带有腐蚀性的洗涤剂。 14.手机的操作和维护应严格遵照手机使用说明书。注意手机的清洁和润滑。 15.每日停诊后,必须将本产品的水、电、气关闭后方能离开。 16.每天开始治疗工作以前,将手机运行大约2分钟,以净化水、气管。 17.手机每次使用之后、灭菌之前应做好清洁和润滑,以保证手机能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请严格按照手机的使用说明书进行维护保养。 18.设备的水管应每周消毒一次,使用10%的家用漂白液(1份家用漂白液和9份水),取下净水瓶将剩余的倒掉,用压缩空气排掉水管内的水,将消毒液瓶装上漂白粉,打开消毒开关,让漂白液冲满水管,保持10分钟。将净水瓶用漂白液浸泡10分钟,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然后加入蒸馏水装在设备上,然后运行手机或洁牙机,让蒸馏水冲满水管以排掉漂白液,然后将水管吹干,以备下次使用。

骨质疏松诊疗指南

原发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 一、概述 (一)定义和分类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年龄,但多见和年性。骨质疏松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2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年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本指南仅涉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二)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人类的重要健康问题。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估计有1.73亿,是世界上老年

人口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2003年至2006年一次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按调查估算全国2006年在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亿1千万人存在低骨量。北京等地区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妇女脊椎骨折的患病率为15%,相当于每7名50岁以上妇女中就有一位发生过脊椎骨折。近年来,我国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北京市髋部骨折发生率研究表明,用同样的美国人口作标化后1990~1992年间,北京市50岁以上的髋部骨折率在男性为 83/10万,女性为80/10万;而在2002~2006年间,此发生率分别增长为男性129/10万和女性229/10万。10年间,北京市50岁以上的髋部骨折率在男性和女性分别增力口了42%和110%。预计未来几十年中国人髋部骨折率还会明显增长。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13%)高于前列腺癌。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脊椎、髋部和前臂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很大,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如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死于各种合并症者达20%,而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超声波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超声波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一、操作流程: 1、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治疗部位皮肤涂以耦合剂,将超声头置于治疗部位; 2、打开电源开关,设定输出模式,按MODE键选择:CON连续模式、1(输出、间隙时间各1s)、0.5(输出、间隙时间各1/2s)、0.3(输出、间隙时间各1/3s); 3、设定输出强度INTENSITY:UP键/DOWN键为0.1步距,每按一次增加/减少0.1W;SET键0.5步距,每按一次增加0.5W。强度显示窗显示设定值(0.1-1.5W/C㎡)。 4、设定治疗时间:UP键/DOWN键为1min步距,每按一次增加/减少1min。 5、开始治疗:按下ST/SP键,开始输出超声波,时间显示窗数字闪烁,并开始计时。 6、结束治疗:设定时间到,输出停止,蜂鸣器报警,时间显示数字为“0”并闪烁,治疗结束。在治疗过程中,按下ST/SP键,输出停止,时间显示数字回到设定值,治疗结束。 7、切断电源:先关闭电源开关,再拔掉电源线; 8、擦净超声头上的耦合剂,并用75%乙醇涂擦消毒。 二、注意事项: 1、耦合剂应涂布均匀,超声头紧贴皮肤,不得有任何细微间隙;

2、固定法治疗时或皮下骨突部位治疗时,超声波强度宜小于0.5 W/C㎡; 3、避免使用高强度治疗; 4、患者治疗部位皮肤感觉缺失时,应特别注意; 5、进行胃部治疗前,患者须饮开水300ml,取坐位治疗; 6、治疗部位如伴有血肿,超声头应尽量避开血肿中心,输出强度要小,以防再次出血。 磁振热治疗仪操作规范 【概念】磁振热治疗仪是以微机处理为基础,采用交变磁场、生物磁振、红外热敷三种物理因子相结合的同步治疗仪器。具有祛肿、镇痛、消炎的作用,解除疲劳和肌肉酸痛。 【适应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支气管炎、慢性盆腔炎、神经痛等等。 【禁忌症】 1 出血倾向患者。 2 严重的心肺以及肾脏病患者。 3 高热,肿瘤患者。 4 各种外伤急性期。 5 围手术期。 6 各种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病灶。 7 孕妇、金属内固定患者禁用。 【用物准备】磁振热治疗仪、屏风等。 【操作步骤】

中频治疗仪

中频治疗仪 中频治疗仪是采用工作频率为1000-1000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仪器。能够对运动神经肌肉、血管、自主神经起到强的电刺激生物学效应。其主要生物学治疗作用为:镇痛、消炎、消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锻炼骨骼肌、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等。 治疗功效 ■止痛■消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锻炼骨骼肌■软化疤痕和松解粘连 适用范围 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扭伤、挫伤、扭挫伤、软组织损伤、关节纤维性挛缩、瘢痕、瘢痕挛缩、瘢痕肥厚、废用性肌萎缩、神经根炎、周围神经损伤等、骨折延迟愈合、肩关节周围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 操作程序 1、接通电源,插好输出线及电极,打开电源开关,处方指示亮,数码窗口,显示处方序号,通过增加减少按键,选择治疗处方。 2、在患者治疗部位固定好治疗电极按动功能键,时间指示亮,数码窗口显示治疗时间,通过增加减少按键选择治疗时间,再按功能键,治疗指示亮,数码窗口显示治疗强度。通过增加减少按键,调节治疗强度,以患者耐受量为准。 3、将木棉浸湿后垫在电极片与病患部位之间,用绑带固定好,调节治疗强度,以患者耐受性为准。 4、可通过功能键或减少按键中止治疗,仪器在倒计时结束后会自动停止治疗并有蜂鸣音提示。治疗过程中如果要停止治疗,将治疗强度调至零后,再将电极片取下。 5、当治疗电极离开人体时仪器会有声光显示,电极复位(接触人体)仪器会自动恢复原所设治疗状态,在恢复过程中若按动增加或减少按键,则强度停在即时位置。 6、治疗电极未复位超过30秒,仪器自动切断输出,退回处方待机状态。 7、疗毕仪器自动恢复至处方态,取下电极,关闭电源。 禁忌症 严重心脏病患者、应用心脏起搏器者、妊娠、恶性肿瘤、出血倾向性疾病、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湿疹、结核、局部破损。 注意事项 1、心脏病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在没有得到医生的允许下不应使用; 2、靠近胸部使用电极会增加心脏纤颤的危险; 3、电源中的地线应接地使用; 4、皮肤感觉障碍者,治疗不得以耐受量为依据; 5、皮肤破溃、过敏处不得摆放电极治疗; 6、若电极板前面放置垫布,一定用水浸透(以不滴水为宜); 7、患者首次接受治疗,剂量不宜太大以使心理有所准备,治疗2—3次后再逐步

骨质疏松治疗仪操作流程

骨质疏松治疗仪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 核对床位、姓名、作好解释 ↓ 评估患者病情、配合能力等,告知治疗目的及方法 ↓ 协助病人进入骨质疏松治疗室,交待注意事项,取平卧位 ↓ 接电源→打开总开关→输入密码→根据病情设置频率、强度、时间、开始治疗,观察病人舒适度 ↓ 治疗结束,自动停止,扶病人离床,关机,交待注意事项。

神灯治疗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 核对床位、姓名、作好解释 ↓ 评估患者病情、照射部位及配合能力 ↓ 告知神灯照射的方法及目的 ↓ 取舒适体位,暴露照射部位,如为伤口:观察伤口情况,如伤口敷料 湿润,应先换药,冬天注意保暖↓ ↓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等 ↓ 神灯移至床边:→插上电源→预照→固定发热盘于照射部位上方,照射时间15-30分钟(发热盘离伤口高度以病人对热的耐受度为标准),治疗进行中,应随时调整发热盘高度,避免烧伤。 ↓ 照射完毕,关电源,整理床单位,告知注意事项。

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 核对床号、姓名、作好解释 ↓ 评估患者病情,照射部位皮肤,配合能力等,告知注意事项 ↓ 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 将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移至床边,→插上电源→启动红外线(偏振光)治疗仪→调整转式→设置频率和时间→将红外线(偏振光)发射器移至照射部位上方,开始治疗。 ↓ 照射完毕,关电源 ↓ 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告知注意事项

中频治疗仪操作流程 转抄并核对医嘱 ↓ 核对床号、姓名、作好解释 ↓ 评估患者病情、配合能力等,告知治疗目的及方法 ↓ 病人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 将中频治疗仪移至床边,→接电源→将输出电极片固定在治疗部位→启动治疗仪→设置输出模式→设置时间→调节电流强度→开始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病人舒适度 ↓ 治疗结束后,自动停止,取下电极片,整理床单位,交待注意事项

半导体激光综合治疗仪操作规程

Surgilas半导体激光综合治疗仪操作规程 ■环境要求 半导体激光综合治疗仪的供电电源应带有可靠接地线的三眼插座。电源电压要求220V,50HZ。使用环境中应避免强光照射。 ■操作步骤 1)使用前的准备:将总电源线连接到电源插座上,连接好光纤和手柄,接好远程安全联锁开关,准备好激光安全防护眼镜; 2)将钥匙开关旋至“ON”位置,电源指示灯亮,系统风扇运转,液晶屏点亮,并出现“SurgiLas”字样,系统自检完毕后进入主界面,机器处于待机状态; 3)当系统启动后处于“待机”状态时,待机按钮显示为黄色,此时激光器电源系统关闭,脚踏开关不能控制。在待机状态下,可以点击“设置”按钮,进入参数设置菜单,参数设定后按确认键回到主界面; 4)点击“准备”按钮,准备按钮的颜色变为绿色,同时发出“嘀”的一声警告,激光器进入操作状态,使用脚踏开关即能够控制激光器的发射; 5)激光器在操作状态下“打印”按钮被激活。治疗结束后点击“打印”按钮,打印机立刻打印出治疗的基本参数。屏幕弹出打印完毕后点击“关闭”,窗口关闭,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待机状态; 6)使用完毕后将钥匙开关旋至“OFF”位置。最后断开光纤和电源。

■常见问题及排除 1)开机无反应:查看电源连接情况;查看安全开关是否被按下。 2)激光无输出:查看光纤连接状况与光纤性能状况。 3)问题无法立即排除的,联系设备科进行维修。 ■注意事项与使用禁忌 1)如果不选择“打印”而直接回到“待机”状态,将会使当前操作结果清零,以后不能再打印出来。 2)光纤严禁弯折。 3)禁止采用光学仪器直接观察激光束,禁止将激光束对着人眼睛启动输出。 4)请勿在心脏和孕妇腹部使用。 5)严禁癌症患者使用。 6)佩戴心脏起搏器者严禁使用。 ■日常维护保养 1)使用完毕后,应将光纤、手柄等清洗干净,消毒后备用。 2)激光治疗仪、光纤、手柄、脚踏及所有附件应保持清洁干燥,置于手术间固定的位置。做好使用登记工作。 3)激光治疗仪应由专业人员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性能参数始终符合国家标准。

骨质疏松诊疗规范

骨质疏松症诊疗规范 1.概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所致的骨质疏松症;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2.病因病理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所致的骨质疏松症;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3.康复住院标准 因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疼痛、运动功能下降,乃至发生骨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4.临床症状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有骨质疏松。 4.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4.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 4.3骨折: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也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5.专科体征 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体征是脊柱弯曲变形,这些患者由于经常腰背疼痛,负重能力降低,双下肢乏力,因此身体多处于前倾状态,以减轻脊柱的负重。骨质疏松症患者还常常有椎体的压痛,多见于胸段、腰段椎体、钥关节外侧及胸廓,压痛部位常伴有叩击痛。如果骨质疏松症性骨折愈合欠佳,骨折两端骨折对位、对线不良,有可能发生肢体弯曲畸形。骨痛、骨骼畸形、体位异常及肢体乏力还可以导致思者体态及步态异常,活动协调性差等。 6.影像学 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 ①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 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椎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操作流程培训教材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操作流程培训教材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操作流程: 1.将电源插头座插入220V插座,开启电源开关,第一次开机预热10min左右,即可进行治疗。 2.照射部位:病灶区直接照射穴位照射。 3.照射时间:30min每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隔3天后进行下一疗程。

4.照射距离:距板面20cm外或病人自觉舒适为宜。 注意事项: 1.治疗时照射部位必须完全裸露,否则影响疗效。 2.照射面部时,应对双目采取保护措施,以免发生眼球干涩现象。 3.治疗仪应防止剧烈震动、受潮、注意保护板面、照射头温度高,避免烫伤。 4.加热电阻丝损坏后,请及时更换。 红外偏振光治疗仪 操作流程: 1.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暴露照射部位 2.在治疗部位根据病情选好治疗点 3.开机,设置好治疗时间、治疗功率,偏振光治疗头紧贴患部,治疗头距 患部10厘米左右,按启动键开始治疗。 禁忌症: 1.禁对眼睛、性腺部、阴部、孕妇腹部进行照射 2.禁对光线过敏者,出血性疾病患者 3.新生儿、婴儿 4.恶性肿瘤,心脏病安装起搏器者 5.医嘱认为不适宜者 注意事项:

1.最大功率照射部位同一部位时间过长会引起烫伤 2.照射2—3分钟后应及时询问患者感受,随时调整功率,谨防烫伤。若出 现水泡,自然恢复即可 3.黑色素瘤、褐斑时谨防烫伤 4.避免用黑颜色标记照射部位。标记应环绕照射部位并垂直于照射光斑之 外,勿与照射部位重叠 5.严禁隔找衣物照射 6.告诉患者以温热感觉为好,光照过热时不要强忍。要依患者的感觉及时 调整“输出功率”或“输出模式”,以免造成烫伤 7.对糖尿病引起的趾坏死患者或刚做完神经阻滞的患者,因患者患处感觉 障碍,B型治疗头“输出功率”不要过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