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气学案

氧气学案

氧气学案
氧气学案

氧气学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

九年级

姓名

时间:XX年

【学习目标】

.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学习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课前预习】

、凭借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你能说出你对氧气都有哪些认识吗?(只要是与氧气相关的内容都可以,每位同学均

可参与展示)

2、在大家罗列了有关氧气的很多内容后,我们能否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呢?

3、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氧气______

溶于水,液态氧为___________色,固态氧为_______色。

4、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如: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镁(mg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碳(co2)等。化学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例:木炭在氧

气中燃烧可表示为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A.铁丝

B.木炭

c.红磷

D.蜡烛

6、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铁制品锈蚀

c.食品腐烂D.电灯发光.放热

7、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以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缓慢氧化

c.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D.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火焰产生

【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

在第一单元我们已经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通过对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从而使我们能更清晰准确地认识周围的事物。而“氧气”就是我们步入化学殿堂所要研究探讨的第一种常见物质。现在,就让我们从科学家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一下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吧!

阅读课本p33,完成下表:

气体名称

颜色

常温状态

气味

标况密度

沸点

凝固点

是否易溶于水

以上是对该气体

性质的描述。

二、观察思考

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及结论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置于空气中会有何现象)

氧气:

空气:

小贴士:此方法通常用于氧气区别于其它气体的鉴别。

2.

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3]及[2-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空气中

氧气中

硫的燃烧

木炭的燃烧

铁的燃烧

[思考]1其物质的燃烧与氧气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又怎样解释物质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不同吗?

2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发现这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自学]阅读课本p35,找出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定义并识记。

三、我的收获

本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

四、有效训练

.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不是氧气时,应

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氧气时,应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A.铁丝

B.木炭

c.白磷

D.硫粉

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4.(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5.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都能发生,其中既属于化合反应有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葡萄糖+氧气→水+二氧化碳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镁+氧气→氧化镁

D.氢气+氮气→氨气

【课后提升】

、某同学对一个储气桶内存放的气体探究如下:收集满两瓶气体,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木条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该气体可能是__ __它具有的性质是

(1)

(2)__

__

2、人们如果长期呼吸氧气浓度超过70%的空气,就会导致肺气肿.肺炎等疾病。1934年,前苏联医生埃皮诺夫曾把小鼠放在含氧75%的空气中,7天后小鼠全部患肺炎而死。这是因为人类及动物长期生活在氧气含量为21%的空气里,身体各部分器官适应了这个浓度,其它浓度都有碍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空气中约占五分之四的氮气“冲淡”了氧气,这种冲淡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减弱纯净氧气对动物机体的剧烈作用。当然,空气中氧的含量太低也不行。若空气中氧减少到16%-20%,人就会脉搏加快,血压上升,影响注意力和想象力,氧气浓度减少到6%-10%,人就会恶心因心

力衰竭而死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