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浅谈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要大力改善。

由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责任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社会的竞争复杂性,要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我们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应当明确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教育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二是教育大学生增强顽强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教育大学生增强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总是注重思想素质的教育,忽略甚至严重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形成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在心理素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其主要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的配备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二是学生普遍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十分关注;三是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方式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

心理健康知识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心理健康知识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心理因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个人情感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每个大学生都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就像是社会的缩影,里面充满了各色各样的人。 刚进大学的学生一定会对大学感到很失望,因为它并不像老师所描述地那么美好。 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的反差确实很大: 生活上没有了家长的照顾,学习上了没有老师的督促。 彷徨、寂寞等各种不良心态一定会干扰我们的生活。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学会独立,学会自觉,要让大学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大学里比你强的同学比比皆是,他们有的多才多艺,有的能说会道,有的成绩优异,这时往往容易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 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敢于挑战困难,面对挫折。 在大学里人际交往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也许你是一个胆小怯懦的人,不敢和别人说话;也许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让你觉得如鲠在喉;也许和人在交往中发生了矛盾、摩擦。 这时有些人往往会选择封闭自己,不和人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了一种不合群、孤僻的心理,这会严重影响阻碍今后人生的发展。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勇于克服心理障碍,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发展的关键,拥有健康的心理更是适应社会的需要。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健全人格,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社会人人追求健康,健康不仅仅指具备健康体魄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心理健康。 二者关系极为密切,它们相互作用和影响,任何一方都不可忽视的。 有时,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不次于生理因素。 我国古代医学,对此有过许多研究和论述。 《黄帝内经》中写道: “故喜怒伤气,塞署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署过度,生乃不固。 ……怒伤肝。 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 恐伤肾。 ”可见,古代医学认为,情绪的过度兴奋或思维的过渡紧张、激烈可使内脏致病。 当今的医学告诉人们情绪变化直接导致人体内分泌的变化,使人的免疾力发生变化,可能使身体发生病变。 对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青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不稳定性和可塑性,使得青年极易接受外界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指以大学生生理条件为基础,通过大学生的个体行 为与外界环境输入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与社会上其他人的社会适合 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基本的、稳定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心理品质。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征 1.心理素质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木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 质的主要反应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性和社会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质的内潜性 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还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心理素质表现 为一种本质的潜在力量,大学生的外在气质、性格等,并不能静止地 体现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完善,只能通过大 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见,内潜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 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心理素质是以先天 禀赋为基础的,这种遗传素质给予心理素质第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很 难随环境及大学生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在大学生经过发展和成 熟阶段后,其心理素质水平及结构也已相对稳定,无论是个体努力还 是外界环境的强制性输入,都很难改变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4.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除了稳定性外,在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成熟阶段,其心理素质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输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素质的可塑时期,我们不能否认在个体进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不变的,但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点、心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时期予以准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质结构、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心理素质水平,无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合作。能够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比作四个系统:课程系统、学生系统、专家系统、社会与家庭系统,这个四个系统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维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中,课程系统是基础,学生系统是课程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而专家系统是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的监控与干顶,社会与家庭系统是对前三个系统的辅助和支持,每个系统中都能够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教育途径。 1.课程系统 大学生课程系统包括规范的课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学科渗透教育。能够在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开设心理素质教育的专题,同时开设心理学、心理训练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明确心理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知识,以此来引导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动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 2.学生系统 大学生学生系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包括如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社团组织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电影、“心理一角”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学生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能够使学生积极地把课程系统中输入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并内化为心理素质,在无形中提升其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心理素质结构。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学习报告 指导老师:孙娟 姓名:周后标 班级:490921 学号:35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今天的大学生身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是一个人际交往频繁的时代。这样一个充满了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对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具备那些心理素质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人才呢?而我个人认为要想在新时代取得成功,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应有如下几点: 第一自信:信是对自己充分肯定时的心理态度,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积极力量。首先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与其习惯被人是最棒的,还不如认为自己是最棒的。高尔基曾言“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底意志。”自信,不是自恋,更不是自大。你应该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各种基本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自信,才不会被人认为是傲气。 第二意志: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坚持、制止、改变等方面的作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会很痛苦,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战胜困难。当幻想和现实面对时,总是很痛苦的。要么你被痛苦击倒,要么你将痛苦踩在脚下。当我们面对痛苦时,有时我们是没得选择的,为了不半途而废,我们不得不坚强。坚强有一种表现叫坚持。

毛泽东说:“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暴十日寒。”这说明坚持就是胜利。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 第三目标:目标就是人生的梦想、理想。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有什么样的成就,就在于我们有没有定下目标。有了目标,就相当于脚下有了路。有了路,才会知道我们要往哪里走,接下来要做什么,怎么做。人生要有两个目标:一个短期的,一个是人生的大目标。短期的目标,让你时时刻刻都知道你接下来要做什么,充满精力。长期的目标,是你前进的动力。是你人生的追求。在前进中不断修正你的目标,才能更好的达到你的目标。有一句话叫“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这说明定了目标,就不要经常以各种理由和接口将你的目标推翻。凡成大器者,都是那些定了一个目标,并为之百折不挠。 第四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一个要成功的人,要有责任感。就懂得哪些是该做的,哪些事是不该做的。做了要承担相应的后果,不做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就看你能否拿得起放得下。自己做的事情要敢于承担,无论对于错,都要担得起。责任感不仅仅是要有担当,而是要有拼搏的精神,那排错了,也要有为之拼搏的精神。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分析报告

自我成长分析 摘要:成长,我们共同经历;经历,我们不同感想。人间走过二十年,每一个人都在自我成长中,每一个人都拥有不一样的领悟,不一样的想法。以下是我的自我成长分析,望通过此文能对自己有新的认识,更全面的对自己做出定位。 关键词:自我成长分析经历目标人生观 成长是人都必须经历的,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发现原来我一直在改变着。二十年来,我品尝酸甜苦辣,感受悲伤欢喜,享受比赛胜利的喜悦,握拳对失败的不气馁·接下来,生活仍要继续,我将继续成长,继续通往仅属于我成功的殿堂! 一、自我成长分析 我来自一个较为繁华的小城市,在那里,几乎见证了我所有的成长过程,在那里,看到了我欢呼、奔跑,在那里,也见到了我伤心、流泪。 小的时候,我在这一方土地之上放肆的玩耍,毫不担心未来的路会坎坷,会遭遇许多的挫折。春天,放风筝、折杨柳枝做杨柳帽;夏天,拽上个游泳圈就敢跳进小水池里扑腾、没事就跑爷

爷种的葡萄园中摘葡萄吃;秋天,爬上桂花树使劲倒腾、穿着单衣四处闲逛;冬天,武装齐全跑雪地里堆雪人,爬上院墙摘腊梅·天真无邪的样子,让此时的我,无比想回到那个年纪! 在长大些,我便已入学堂,学习着加减乘除,记背着ABCD,诵读着之乎者也,念叨着天文地理。业余,还和同学开开玩笑,打打闹闹,找几个伙伴一起踢毽子,跳牛皮筋,也没有任何的忧虑。 之后,面临中考、高考,我的生活便被许多的补习课程,各门课的考试试题所侵占。一天二十四小时,睡觉休息的时间渐渐压缩,上课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多,上课的频率也愈加频繁起来。水笔的笔芯一支接一支,空白的试卷渐渐被做题步骤和解题分析占满,肩头的负担也愈加明显! 尤其是在高三这年,最令人记忆犹新!两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紧张的气氛让人无法喘息,每个人都不能停下来,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被甩在身后。正在此时,我变得敢于担当,觉得自己需要为自己的未来着想,已经成长了!胜不骄,败不馁,考的不错不会飘飘然的,考的不好也不会失落灰心,而是吸取教训,补习欠缺部分继续努力。 经历高考,因发挥欠佳,我考取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不过,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很倒霉、前途无光的事,因为,在任何地方还需靠自己,即使在名牌大学,不努力,过堕落人生也不会有好的出路,不能抵达成功彼岸。相反,在我考取的大学之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作者:DJ.LEE 这些天,经常听到同学们议论富士康员工跳楼自杀事件,这本该是有正常收入的员工,却因为不满加班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是什么使得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此脆弱。是社会,是公司,还是个人原因……我不禁又想起一年前华农的跳楼事件,心有余悸。思之良久良久,仍不敢发表什么评论,太沉重了。诗人说:死是一种艺术。我愚钝,不懂得什么是艺术,我只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十月房租还不起,身为人子,我们是否应该孝敬父母,敬畏生命。从这一点出发,无论是你我他,都没有资格轻生。 这是从对家庭责任角度出发的。 更深一层,作为个人,我们有着朋友、国家与人民,我们深受他们的期望,一言一行都牵动着他们的心,我们的每一道伤痕都会迎来莫大关注,不,是关心。难道我们忍心纵身一跃,留下一声声哀叹。死者或许逝矣,生者却不得不悲恸泪洒千行,还要担起责任继续前行,孤独走,未完之路,悲剧啊。 人活多了,见的多了,很多事也就见怪不怪,也就活腻了,开始烦了,稍有不顺心,也许悲剧就发生了。究其根本,是人们对待事物的心态吧,时有过于消极与悲观,我们总是看到社会的阴暗一面,久而久之,有一个心结就会越来越明显,百般难解。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总有难以排遣的时刻,给予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很有必要。 庆幸,学校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专门设立了这一门学科。对我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引领我们走向积极的轨道。还记得,老师解释:有什么心理问题可以来找我,每个人都有一些心理问题,看心理医生并不丢人……很多时候,就是那么几句简单的话语让我们心中的迷雾弥散,心如释重负。心理问题,由心而生,唯觉悟解之,旁人虽不能代劳,只是指点迷津。通过进修这门课程,我明白,烦恼会有,学会排解;事情具有两面性,乐观对待;很多的不开心都是由误会引起的,多一份理解就行了…… 但,我不明白,如此重要的课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逃课呢?是兴趣还是教学方法出了问题,也许各占一半吧。很多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偶尔我也觉得)。其实不然,他们全然错误(过于武断)。人嘛,感性的动物,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调研报告1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 近年来,大量的资料与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在心理素质和价值取向上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按埃里克森理论来看,人生的每一时期,各有其特定的问题和困难,某一时期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不解决,危机将影响下一时期的发展;如果困难和问题得以解决,那么危机将化解,人生将会继续顺利发展,而且还将发挥良好的基础作用,并有助于后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解决好我国青年特别是将要担负国家建设重任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歪曲并且存在消极心理,长期积累又得不到缓解和化解,就容易造成心理障碍,轻则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重则影响他们自身今后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影响我国的各项建设。 目录前言 一、调查的背景、方法、目的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价值取向产生问题的探析 四、从根本流转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方法的探讨 五、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 六、结语 一·调查的背景、方法及目的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日益进步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活跃在当今舞台上的大学生无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处于历史转型期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价值取向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 在新的考验和挑战面前,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价值取向却和社会所要求的背道而驰。心理素质的低下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需要的无私奉献精神严重脱节。这样的大学生价值取向逐渐趋于功利、注重实际,而冷落了理想信念,丢掉了奉献精神。 本次调查旨在贯彻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配合教育

体制改革,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核心,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本课题调查的目的是在以往调研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大学阶段学生价值观的发展,以及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进一步了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及时正确疏导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思想政治和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为突破点,达到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与时代、社会、形势发展相适应的价值取向。 本次调查共分为三部分: 1、资料收集:整理原有材料,查阅相关文献,收集相关信息。 2、调查走访:问卷调查、追踪调查、走访。 3、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在分析思考研究的基础上成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家乡所在的大学生,共收回问卷195份,有效问卷180份。根据经济有效的原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定量分析和数据汇总。本次调查的方法是采用多阶段、分层次、整群抽样的方法,深入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追踪调查、走访调查等。在分析思考研究的基础上写成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心理素质承受能力的弱化 50%的同学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般,仅有极少数同学表示心理健康情况良好,与此同时,近大半同学认为需要提高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卫生部发布数据,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6%到25.4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处在这种现实中的大学生,面对挫折和失败,感情与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不堪一击,经常表现出焦虑不安、精神忧郁、自卑等现象。 2.大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令人堪忧 调查中掌握:一是近八成的受调查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是选择了向朋友或是向同学倾诉,半数人还选择了写日记、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现象,因为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排解心理压力的途径。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精选.)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存在对大学环境不适应、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自我定位出现迷惑等问题,为此,可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他们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乐观向上的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现状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如何促使大学生心理日益成熟,使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青年中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此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竞争与求职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使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进人大学后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随着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也加剧了大学生内心的冲突,使他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再加上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发现成绩优异的同学有很多,他们在高中时代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消失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在思想上,大学生往往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不清。学生在考大学前往往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一生无忧等片面的观念。但进入大学后,他们感到学习考试的压力还是那么大,竞争更加激烈,还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种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而在生活上,大学生要自己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如何与同学室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是摆在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学习上,学习方法的改变同样困扰着一部分大学生,他们习惯了以往中学里老师手把手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老师的教育方式很不习惯,以致课业落后,自尊心受到打击,出现焦虑、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等心理问题。 2.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 就业的双向选择,使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在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尤为显著,许多大学生在大四毕业前或毕业后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心理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但相对于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对能否就业就更为敏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比城镇学生相对更多一些。 3.恋爱与性心理发生问题 这也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后的报复心理等。随着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生理发育、两性关系、恋爱等方面也经常出现心理困惑和障碍。一些大学生因一时冲动,或早婚早恋而荒废学业,或未婚先孕而痛苦不堪,或触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而留下终生遗憾。 4.自我定位出现迷惑大学生心理渐趋成熟,开始积极地思考人生,不断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经历着种种内心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矛盾和迷惘。对于学习为了什么,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生等问题的思索使大学生心理起伏很大,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的关系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感悟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感悟 在这个学期满怀期望的选了这门课,希望能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总体来说通过这这学期课程的学习还是收获蛮多的,关于职场的一些知识以及在职场中所应该注意到的以及所要避免的一些细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及在课程中间所看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也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想就本学期所学到的知识做一下自己的分享感悟。 首先关于这门课的开设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学生对于职业心理素质教育都是茫然的,对于这方面的知识需求是很大的,在近年来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现实,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学习、生活有规律的天之骄子转变为只有文凭没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角色的转换对其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正确面对就业压力,重视就业心态调适,分析角色转换的必然性,树立良好职业心理素质,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是校院领导、老师十分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顺利完成其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既包括企业对毕业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要求,也包括各种行业对成熟的从业者心 理素质的一般要求,?这些心理素质将在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过程中直接与其职业 发展有关。一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 个重大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和大学生职业价 值观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对个人而言,大学生能否 就业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职业心理素质。目前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状况,在不同方面情 况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优势方面不多,缺陷明显存在。优势方面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理 论水平高,专业知识也较丰富。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做事有激情、有闯劲,给企业带来活力。与此同时,大学应届毕业生的缺点也很明显,在很多地方不尽 如人意,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例如一些大学生只知道本专业内的知识,不懂相关学 科内容,知识面不够广阔,缺乏实践锻炼,实际工作经验不足,造成了大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在企业中提出的问题多数是没有现成答案的,需员工创造性地研 究解决还没有答案的问题,许多大学生欠缺这方面的能力。另外,大学生交流、沟通 的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常常眼高手低,期望过高,竞争心理有余而合作精神不足,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应变能力较差。二社会各行 业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要求虽然各有不同,难以提出一个统一标准,但最基本的心 理素质要求则存在共通之处。 通过这学期课程的学习,我们把这些相同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的职业态度。一般情况下,从业者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对从业人员而言,只有首先解决好职业态度,形成正确的职业心态,才能表现出 持久而积极的行为方式。因为任何工作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预期的情况,但正确的心态 可以令我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各种变化。一个人只有积极、乐观地接受工作中的挑战, 应对工作的困难,才有可能在事业上得到很好的发展。目前许多企业对员工进行心理 培训、素质拓展训练,其首要目的都是协助员工建立积极的职业态度、拥有愉快的心境。 2良好的职业心智。职业心智是从业者在长时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的心智。由于心智模式植根人们的内心深处,它不仅会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认识、影响人们的决策,也会影响人们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影响人们处理人际关系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很荣幸入选成为今年新生的助导,一个月来的深入接触发现了新生们有许多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在为他们解决这方面困难的同时也在自我提高。以下是一个月来的工作总结,包括新生的问题,也包括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1、大一刚开学: <1>、环境、角度的变化导致难以适应新生活的焦虑心理。 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一旦从中学到大学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一些学生出现了独立与依赖的矛盾。有的学生来到新的环境,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较大,会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等等。 <2>、自我认知失调。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作为象牙塔的骄子--当代大学生,在中学是学习尖子,老师表扬,家长夸奖,同学羡慕,常常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到了大学,人才荟萃,高手如林,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失去了原来的学习尖子地位,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 <3>、人际关系障碍。人际关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敏感的问题,不少人常常处于矛盾之中。有些大学生一方面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社交,得到友谊,显示自己的力量,这对于沟通不良、有性格缺陷的大学生必然产生难以解除的矛盾。大学里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可以说成是一个小的社会群体。进入大学以后,人际交往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而有的大学生可能性格上比较内向、孤僻,或不擅言谈,不知道怎么样来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与同学产生矛盾,甚至导致疏离的结果 2、大二适应生活后的问题: <1>、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压力是无形的,是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环境因素给我们造成的紧张感。有些同学很勤奋,但是成绩可能总是不如人意,就很容易在学习上感到些微压力,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意义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意 义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意义摘要:本文章紧紧围绕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常见心理障碍以及解决的方法进行论述,分析学习心理健康课对大学生心理的意义,同时结合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以及情绪控制阐述心理健康的意义所在,心理健康对学生的重要性。 关键字: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人格 正文: 在高中时代对于心理健康还是懵懂的概念,也不懂它意义何在?现在进入大学真正意识到了,同时也作为我们上课的一门科目,接触以后感受很深,对于心理健康也明白了许多,众所周知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入集体,能适应大学生活,适应新的环境。对于我们所学的心理健康课,也是我们了解心理知识所要走的阶梯,我们知道对于心理,它是一种精神现象,不具形体﹑难以直接观察.然而通过人的心理于人的行为可以理解人的心理。通过对心理健康是极其重要的,对自我的心理能力和素质成长却它不可,我需要它剖析自己,使自己变得对生活更加积极,对人生态度更加明了。 在这门课中,我认识了人心中脆弱的一面,有时心灵是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体会到交流的喜悦,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要努力去学习心理知识,了解自己,掌握自己同时可以了解别人,对提高自己的心理知识﹑能力和素质至关重要,使我们可以成为一个科学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这里心理中最大的

亮点就是人格,一个具有心理健康的人,同时也具有健全的人格,它包括气质﹑性格﹑兴趣﹑信念和能力,认真分析自己的气质,是属于胆汁性﹑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良好的性格是大学生所必备的,是健全人格的核心内容,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大学时代是整个人生链条最闪亮的一环,要去好好地塑造人格,剖析自己,完善自己,在心理健康下成长!!这对以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是我们成功的前提,是我们充沛一种高效而又满意的持续心理状态。 在这学期我们已经学了八个章节,这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也懂得了如何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有一个明确的理想和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具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识,具有一定的社交和社会适应能力,况且对于现今大学生主要面临哪些心理健康问题,如竞争加剧所带来的的烦躁﹑脆弱,还有人际交往所带来的的自卑﹑孤独﹑忧郁,并且高速发展所引起得紧张﹑压力,自我意识的缺乏失落感。 如何进行调适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出现的问题: 1 培养独立的自我意识。逐步树立自立﹑自主﹑自信﹑自强﹑自制的意识 2 注重自我调节能力,可以逐步消除节奏的社会生活所带来的紧张和压力。学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更新自我。 3 注重培养自己的弹性人格并且具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4 培养自己的宁静心态 在大学时代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正常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心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期末考试复习

1.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本质是什么?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3.心理学派有哪三个?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 4.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活的人,心情舒畅,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他人、环境和社会协调一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 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2)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境。 3)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 4)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5)智力正常,反应适度,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6)人格完整,意志坚强。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6.心理健康的四大部分? (1)基本健康(2)一般心理问题(3)心理障碍(4)重症心理病 7.适应的三个阶段及如何适应 1)兴奋期、消化期、思想定位期 2)1、目标定位 2、时间管理 3、善用资源 4、快乐大学生活 8自我的定义是什么? 自我,通俗的理解就是个体自己。 9.自我意识是什么?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和认识,包括个体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认知和评价。 10.提升自我认识的方法? 自省法、反馈法、实践法。 11.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做好自我管理的心态管理、目标管理、形象管理、情绪管理、角色管理、行为管理、人际管理、时间管理、财务管理、健康管理等。 12.人际交往的定义是什么? 人际交往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交往。 13.爱情的定义是什么?三因素是什么?出现问题如何解决? 1)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 2)亲密、激情、承诺。 3)树立科学的恋爱观、提高迎接爱的能力、提高表达爱的能力、提高拒绝爱的能力、提高解决爱的冲突的能力、提高恋爱受挫能力、提高经营爱的能力。 14.人际交往有哪些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4投射效应(5)刻板效应

浅谈大学生恋爱和性心理

浅谈大学生恋爱和性心理 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恋爱是追求爱情的举措,但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大学生恋爱和性心理是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永恒问题。正值年轻期的大学生,随着性生理的开窍和性心理的进展,盼望爱情,想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中较为全面的心理形式。但是,由于大学这个异样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己的一些因素,许多人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恋爱与性有关的各类问题的骚扰。 大学生主要处于大学生性心理和爱情心理发展的异性相吸阶段,主要面临的爱情体验是“初恋”,如果能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这种情感,才会为步入真正的爱情伊甸园开辟道路。初恋,即是指人生旅途中的初次恋爱,也就是常言所说的“情窦初开”。 一、初恋的四个方面特性。 1、纯洁性 (1)初恋是人从未体验过的,初恋者感情是一张白纸,一笔未划过。这是年轻纯洁的男子和同样纯洁的少女由于相互爱慕而发生的特殊关系。甚至可以达到某些美妙的情愫——“只要远远看见她白围裙的时候,一切东西在他眼里就借读费都被太阳照亮,一切都变得更有趣,更快活,更有意义”。 (2)初恋中理想的色彩、精神的内涵很浓,而色情的、市俗的成分较少。初恋的青年心理上都有对性的羞怯感和对爱情的神圣感。特别在刚产生这种感情时一般不愿意以直接的肉体接触来表达爱情,他们更喜欢以高尚的精神内容如兴趣、理想、情操等,来向对方表达自我。更加上青年一般都涉世不深,沾染社会习气和阴暗面的东西较少,眼睛里看到的多是社会中的真善美,因而这种感情中市俗的成分较少。当然,这个特性与青年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有关。而大学生总体来说属于社会的佼佼者,其初恋的感情一般而言是高尚的,偏重理想和精神,正像有些大学生所说的那样“不但没有肉体上占有她的欲望,而且一想到那样的念头反而感到害怕”。 2、强烈性 即初恋的感情来势汹涌,如急风暴雨。它震撼着人的心灵,震撼着人的生活。相恋者精疲力尽,单恋者心力交瘁。这也正是初恋者心理张力释放的结果。一位大学生

德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

湖南省教育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课题 “如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机结合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结 题 报 告 课题主持人:向琳 课题负责人:李岩富 主要研究人:曾浩付金凤蔡晓春彭四新王云平杨世飞张晓玲曾立红胡文锋向光京等 2010 年10 月20日

在德育中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永顺一中德育课题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正日益与国际水平拉近距离。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过着幸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有健康的身体。他们就是完全健康的青少年吗?不!因为时代在发展,人的健康概念也在发展。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现在提倡的健康概念,重在从整体上把握、强调完整意义上的健康,而且是走向二十一世纪文明社会所要求拥有的健康,即:道德健康为统帅,生理健康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有机结合。 人的发展是以相应的心理发展为前提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心灵的塑造必须以心理健康为基础,必须把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作为重要目标和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德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

德育概念, 90年代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心育(心理素质教育之简称)是一个新概念。90年代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提出教育转轨的同时,提出了心育的概念,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心育是指施教者对受教育者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和社会适应等心理因素的培养与帮助。 《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并把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列为德育目标之一,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作为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从而使中学生的品德结构更为完整。在中学德育中,政治教育解决学生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问题,培养学生的是政治品质;思想教育是解决人生观、世界观问题,培养的是思想品质;道德教育是解决道德修养问题,培养的是道德品质;而心理教育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培养的是心理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核心,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教育又是德育的保证。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德育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人们的个体行为来体现,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是人们行为的心理动力,是中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品德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剧变时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的大好时机,是塑造健康心灵的最佳阶段。如果放松了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这不仅可能使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演变为心理疾病,也会使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付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第一章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健康及其标准 1.健康:实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 美的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 也就是说健康是生理健康(生理无重大疾病就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2.健康的十条标准(略) 二.心理 ?历史上,相当长一段实际,人们曾经认为心理是产生智力活动的器官,心理 是心脏的机能。 ?亚里斯多德认为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而脑的工作只是使来自心脏的血 液冷却而已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现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表现形式。 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即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应过程,是心理现象的 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 的总和,是人的心理现象的静态形式,包括自我意识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感觉、直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 1)自我意识 2)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3)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 所谓心理健康 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中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卫生联合会 心理健康分为狭义的心理健康和广义的心理健康 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状态。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即除了无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也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理效能能力。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无心理疾病 ?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第二节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心理正常心里不正常 心理健康 心里不健康 (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病) 含病态人格、神经病、各 各类精神障碍心理正常、心理异常问题示图 心理康宁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疾病 心理健康状况序列 心理康宁 个体的主观体验积极:不觉痛苦,或者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行为与周围环境协调:即他人不感觉异常 社会功能良好:能够胜任家庭及社会角色 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的亚健康状态,又称心理困扰 个体主观体验中愉快感小于痛苦感,但程度较轻;一般表现为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对个体社会功能影响较小;问题困扰的产生具有情境性;通常能自行调节或在指导下进行自我调节。 心理障碍 部分一般心理问题可以累积、迁延、演变成为心理障碍; 个体的主观体验痛苦,社会适应不良,社会功能损害较大常伴有病理性变化,不经过专门治疗难以自行消失; 主要有神经症、人格异常、性心理障碍等。 精神疾病(略)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大学生解决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为起点,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和顺利社会化为归宿。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目标: 1、 2、初级目标—防治心理疾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这是它的特色,也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变革的社会背景之下,又正当人生发展的过渡时期,当他们面临的冲突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又得不到外界帮助,就可以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反应,严重的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甚至引起自杀或伤害他人。心理健康教育能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不良心理现象和行为予以矫正和治疗。 3、 4、中级目标—完善心理调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是指导学生深化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了解,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挫折承受力,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即通过性格品质的优化,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通过心理能力的强化,促进智育的高效化;通过健康心态的培养,促进健康的全面化;通过内在动力的激发,促进自我发展的主动化;通过行为习惯的优化,促进个体的顺利社会化。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交友、恋爱、择业等一系列生活事件中常会遇到挫折,由此而产生心理困扰。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尚不完善,挫折引发的情绪波动常常十分强烈,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5、 6、最终目标—促进心理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全个体,适应社会,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促进心理发展。同时,保持对客观社会的积极、主动地适应,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与统一。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的某些弱点和局限,常常会影响他们的适应与发展,阻碍潜力的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而充分地发展自己,完善人格。

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维护和谐稳定校园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呼唤。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篇一 《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 摘要:大学生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大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和教育,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 进入大学阶段,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都是人生的重要转折,他们远离了家乡和父母,来到全新的环境学习和生活,难免会产生许多的困惑和不适应,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为人处事方面,都会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在大学时期,正是学生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否能够培养高尚、坚韧的意志品质,是否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处事方法,都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变能力,往往比掌握专业知识更为重要。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不同年级和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容易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地面对和克服,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高中的时候,老师和父母时刻都在身边督促,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有的家长甚至包办一切家务,生怕占用了孩子的学习时间。这样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自我管理的能力相对较差,不仅生活上会遇到很多问题,诸如不会合理安排生活费,不会洗衣服,爱丢东西等等,在学习上也容易因为缺少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管而产生懈怠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2.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的人际关系要比中学时期复杂许多,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像高中时候那样简单,需要具备一定的交往技巧和能力,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父母的宝贝,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忍让,难免会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和同寝室或者同班级的同学发生矛盾,造成心理上的困扰。 3.无法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挫折 在大学里面,人才济济,众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一些在高中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在升入大学后,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原来备受关注和赞扬的宠儿,突然变得很普通,不受人关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别人,很容易产生失落和沮丧的情绪。在生活方面,学生的家境和背景也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学生家境贫寒,在经济上会遇到很多困难,有的学生会因此变得自卑、沉默,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有些学生还会产生怨恨和报复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