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的淡化复习进程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的淡化复习进程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的淡化复习进程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的淡化复习进程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的淡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二)海水淡化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

海水淡化的意义主要是提供了淡水资源的的不足问题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

2. 了解膜法和热法淡化海水的原理。

二、重点:了解膜法淡化海水的原理。

三、自学及练习

阅读课本P33页的内容并完成下面问题:

1. 为什么要海水(咸水)淡化?

因为地球上的水97鸠上是海洋里的咸水,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淡水资源的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

常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

蒸馏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它是靠达到“沸点”而蒸发出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变为液体,其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过程。

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填空:

(3)往得到的冷凝水中滴加AgNO容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冷凝水________ 纯水(填“是”或“不是”。)

(4)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 。

完成课本上的实验并思考:

(1)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

从以下方面考虑:

①进一步延长水蒸气在导管中的滞留时间(如适当延长______________ )

②可以使用冷凝剂通过管壁进行热交换(如在导管外壁包____________ )

③可将收集水的试管放入盛有_____________ 的烧杯中

④可使用冷凝管

(2)怎样检验小试管中得到的冷凝水是否是淡水?

向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_____________ 溶液,如果没有产生白色沉淀,说明

是淡水。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规模化、产业化的方法:

阅读课本P33最后一段至P34的“多识一点”的介绍,完成以下题目

第一种方法:膜法。也称

如图,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

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

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溶质质量_________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__________ ,溶

(1)除去海水中的盐而得到淡水,最常用的方法是(2)加热时,试管中的海水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水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质质量分数________ (填写“增加”、“不变”或“减少”)

第二种方法:热法

1.较为常用的方法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级闪急蒸馏法简称,主要原理就是让高温的海水由压强

较高的蒸发室进入压强较低的蒸发室,从而使水瞬间蒸发变为__________________ 。

四、当堂练习:

1.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 “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 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2. 下列操作不能用来淡化海水的是()

A. 过滤

B.使海水结冰脱盐

C.加热蒸馏

D.多级闪急蒸馏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范围内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 。热法中较为常用

的有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

4. 右图为“蒸馏法淡化海水”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应该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向试管中加入5mL-IOmL海水,塞好瓶塞加热然后往得

到的冷凝水中滴加AgNO容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得到的结论

⑶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可以做如下改进

A.玻璃管加长

B.在烧杯内加冰块

C.使用冷凝器

(4)实验结束时应该先__________________ (填“撤导管” “熄灭酒精灯”),

样做的目的

(5)某同学向海水里加入硝酸银溶液做对比实验,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五、当堂测试:

1.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

A. MgC2

B. CaCb

C.NaCI

D. MgSO

2. 为了区别海水和淡水,可以加入下列哪种试剂()

A.紫色石蕊试液

B.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酚酞试液

3.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

B.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技术制取淡水

C.海水提镁

D. 可燃冰的燃烧

4.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

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

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5. 烟台是座美丽的城市。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 利用蒸发的方法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

C. 利用像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富集沉淀出来

D. 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以它为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水淡化: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分离出淡水;

高压反渗透膜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份的____________ 不同分离出淡水。

本节中考考点鉴别题的答法

中考中鉴别题是常见题型,常见于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一般是选择合适的试剂,填空题一般是写出详细步骤。常见的答法就是:⑴取少量样品⑵ 滴入(或加入)试剂⑶观察现象⑷得出结论。

女口:实验室里有2瓶标签模糊不清的试剂:食盐水、蒸馏水,请你写出区分的步骤:典型题目:

某同学在电视寻宝节目中,看到一些铜制文物上有绿色的锈迹,并对绿色锈迹产生了探究兴趣。

【查阅资料】

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③碱石灰是CaC和NaOH勺固体混合物,NaOHW CO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

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发现问题】

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

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

物。

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②正确

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CO2和H20 【进行实验】选择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例.如何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写出具体步骤:

A. 溶质质量增加

B. 溶剂质量减少

C. 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II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依次连接装置A - B-_—_ (填C”、D” 步骤

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

【解释与结论】

C02 和

①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 ,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

H20,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CU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

【反思与评价】

上述装置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二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讲解学习

高二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环境保护 1. 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2. 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3. 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 4. 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5. 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6.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7. (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8. 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9. 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 10. 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11.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 12. 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13. 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14.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15. 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16. 酸雨与人体健康 17. 环保与产业的结合 18. 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19. 汽车与环境 20. 无污染汽车 21. 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 22. 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23. 降解塑料的发展 24. 关于口香糖的报告 25. 水体的富营养化 26. 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27. 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 28. 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29. 创造绿色电能 30. 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31. 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 32. 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33. 绿色消费 34. 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35. 氟利昂问题 36. 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37. 臭氧层破坏 38. 某河流综合整治 39. 电磁辐射污染环境与健康 40. 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41. 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42. 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43. 农药污染的影响 44. 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45. 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46.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47. 居室污染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海水的淡化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二节海水的淡 化 https://www.doczj.com/doc/2b1487052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二)海水淡化 班级姓名 海水淡化的意义主要是提供了淡水资源的的不足问题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 2.了解膜法和热法淡化海水的原理。 二、重点:了解膜法淡化海水的原理。 三、自学及练习 阅读课本P33页的内容并完成下面问题: 1.为什么要海水(咸水)淡化? 因为地球上的水97%以上是海洋里的咸水,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 %。淡水资源的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 常用方法:法 蒸馏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它是靠达到“沸点”而蒸发出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变为液体,其过程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过程。 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填空: (1)除去海水中的盐而得到淡水,最常用的方法是法。 (2)加热时,试管中的海水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给海 水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往得到的冷凝水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 是,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冷凝水纯水(填“是”或“不 是”)。 (4)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举一例)。 完成课本上的实验并思考: (1)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 从以下方面考虑: ①进一步延长水蒸气在导管中的滞留时间(如适当延长) ②可以使用冷凝剂通过管壁进行热交换(如在导管外壁包) ③可将收集水的试管放入盛有的烧杯中 ④可使用冷凝管 (2)怎样检验小试管中得到的冷凝水是否是淡水? 向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溶液,如果没有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是淡水。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规模化、产业化的方法: 阅读课本P33最后一段至P34的“多识一点”的介绍,完成以下题目 第一种方法:膜法。也称 如图,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填写“增加”、“不变”或“减少”) 第二种方法:热法 5

海水淡化技术介绍

海水淡化技术及建设投资运行成本介绍 1.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现状 海水淡化又被称为海水脱盐,也就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技术和过程。从海水中取出淡水或者除去海水中的盐分,都可以达到淡化的目的。从这两条路线出发,海水淡化分为两类。采用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的方法又可以细分为蒸馏法、冷冻法、反渗透法、水合物法和溶剂萃取法;而第二类则包括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其中目前得到大规模商业应用是反渗透法和蒸馏法。 (1)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 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液的薄膜称之为理想的半透膜。当半透膜把不同浓度的溶液隔开后,在自然情况下,水流是从低浓度盐水侧往高浓度盐水侧流动;当在高浓度盐水侧加上一个适当的压力后,也会将水从高浓度侧压到低浓度侧,见图1。反渗透海水淡化就是利用该原理,用高压泵将海水增压后,借助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无机离子得到淡水。由于反渗透膜的截留粒度小于10×10-10 m,所以反渗透海水淡化同时能滤除各种细菌、病毒,获得高质量的纯水。 图1.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原理 一般说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包括四部分:预处理、反渗透、后处理及清洗系统,图2是一种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典型工艺流程。

图2. 反渗透系统典型工艺流程图 预处理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反渗透淡化系统的技术优越性,保障良好的设计性能和长时间的安全运行,特别是为了保证膜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自来水和苦咸水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为5年,而海水膜的使用寿命为3年)而设置。由于供给的源水不同,其水质组成与杂质成分千差万别,预处理系统也有很大的区别,在决定预处理系统时需要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经验。 反渗透装置的主体由反渗透膜堆和高压泵两部分组成,反渗透组件是整个系统的心脏部分,而高压泵是系统的关键部件。高压泵把进水升压至不同的压力进入膜堆,透过膜的水作为产品水,而未透过膜的作为浓盐水排放。其设计的核心在于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安排不同的回收率,以及通过流程及设备的选用使系统尽可能的节能。一般情况下自来水及苦咸水回收率可以做到45%~75%,有些系

高中化学 1.3 海水淡化的方法素材 苏教版选修2

海水淡化的方法 1、蒸馏法:蒸馏淡化过程的实质就是水蒸气的形成过程,其原理如同海水受热蒸发形成云, 云在一定条件下遇冷形成雨,而雨是不带咸味的。 2、冷冻法:冷冻法,即冷冻海水使之结冰,在液态淡水变成固态冰的同时盐被分离出去。 3、反渗透法:通常又称超过滤法,是1953年才开始采用的一种膜分离淡化法。该法是利 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的。反渗透法的最大优点是节能。它的能耗仅为电渗析法的1/2,蒸馏法的1/40。 4、太阳能法:人类早期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太阳能进行蒸馏,所以早期 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是盘式太阳能蒸馏器,人们对它的应用有了近150年的历史。由于它结构简单、取材方便,至今仍被广泛采用。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由于不消耗常规能源、无污染、所得淡水纯度高等优点而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5、低温多效:多效蒸发是让加热后的海水在多个串联的蒸发器中蒸发,前一个蒸发器蒸发 出来的蒸汽作为下一蒸发器的热源,并冷凝成为淡水。其中低温多效蒸馏是蒸馏法中最节能的方法之一。 6、多级闪蒸:所谓闪蒸,是指一定温度的海水在压力突然降低的条件下,部分海水急骤 蒸发的现象。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装置仍以多级闪蒸方法产量最大,技术最成熟,运行安全性高弹性大,主要与火电站联合建设,适合于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装置,降低单位电力消耗,提高传热效率等。 7、电渗析法:电渗析法是将具有选择透过性的阳膜与阴膜交替排列,组成多个相互独立的 隔室海水被淡化,而相邻隔室海水浓缩,淡水与浓缩水得以分离。电渗析法不仅可以淡化海水,也可以作为水质处理的手段,为污水再利用作出贡献。此外,这种方法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的浓缩、分离与提纯。 8、压汽蒸馏:压汽蒸馏海水淡化技术,是海水预热后,进入蒸发器并在蒸发器内部分蒸发。 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经压缩机压缩提高压力后引入到蒸发器的加热侧。蒸汽冷凝后作为产品水引出,如此实现热能的循环利用。 9、露点蒸发法:露点蒸发淡化技术是一种新的苦咸水和海水淡化方法。它基于载气增湿和 去湿的原理,同时回收冷凝去湿的热量,传热效率受混合气侧的传热控制。 10、水电联产:水电联产主要是指海水淡化水和电力联产联供。由于海水淡化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耗电力和蒸汽的成本,水电联产可以利用电厂的蒸汽和电力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动力,从而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11、热膜联产:热膜联产主要是采用热法和膜法海水淡化相联合的方式,满足不同用水需求,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其优点是:投资成本低,可共用海水取水口。 1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3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2节海水晒盐第1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

第二节 海水“晒盐” 第一课时 海水“晒盐”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 (2)知道蒸发结晶的方法,进一步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海水“晒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科学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难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海水“晒盐”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3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海水“晒盐”的方法: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盐田通常分为蒸发池和结晶池两部分。 2.海水“晒盐”的原理:蒸发结晶。 3.海水“晒盐”的过程: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4.流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 粗盐母液 【合作探究】 刚晒出来的食盐可以食用吗?为什么? 答:从海水里刚晒出来的食盐不能食用,因为其中除了含有泥沙外,还含有很多其他可溶性杂质,还需要进行粗盐提纯。 【跟进训练】

1.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 C ) A.溶解法B.过滤法 C.结晶法D.蒸馏法 2.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 B.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盐 C.降低温度使氯化钠析出 D.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而得到食盐 3.我国有辽阔的海岸线,有充足的海水资源。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在此过程中( B ) A.溶剂的质量不变 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 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 知识点二蒸发结晶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36页的内容,并分组完成活动天地8-1,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1.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成饱和的途径是加热蒸发;当玻璃片上出现固体颗粒时,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2.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作结晶。海水晒盐的过程称为蒸发结晶。 【合作探究】 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为什么? 答: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气温高、湿度小、风力大、阳光充足、雨量少等自然条件都会加速水分的蒸发,使海水中的氯化钠更快结晶析出,有利于海水“晒盐”。 【教师点拨】 1.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增加溶剂或改变温度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改变温度不饱和溶液【跟进训练】 1.把食盐从溶液中析出,适宜的方法是( C )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初中化学《海水中的化学》测试题

第九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知识点1】海水提镁 1、海水制镁的原理是将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再与盐酸反应生成,电解状态的该物质,就能制得金属镁。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时,加入石灰乳的目的是。写出海水提镁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②、③。 2、海底新型的矿产资源是_____,主要成分是___,又被称为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海水淡化的方法有____(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混合物)、(利用不同分离混合物)。蒸馏法淡化海水,检验得到的是淡水的方法: ①物理方法:; ②化学方法:,依据的反应原理:。 4、海洋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海水“晒盐” 1、海水“晒盐”的方法:或, 2、流程:海水→蒸发池→→。捞出粗盐之后剩余的液体是,是食盐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知识点3】海水“制碱” 1、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有_____ ,媒介是____ ,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碳酸钠俗称___,又称______,其化学式是_____。碳酸氢钠俗称__________,其化学式是________。 3、碳酸钠是色___体,溶于水,碳酸氢钠是色体,溶于水。 4、碳酸钠的化学性质:①与指示剂反应:水溶液使酚酞变,说明其水溶液显性; ②与酸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③与氢氧化钙反应:; ④与氯化钡反应:。【知识点4】盐的有关知识 1、盐的化学性质:(略) 2、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略) 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酸、碱、盐电离出的_____相互结合,生成____、_____、或_____的过程。【知识点5】常用酸、碱、盐的用途 1、浓盐酸的用途:;。 2、浓硫酸的用途:;。 3、氢氧化钠的用途:。 4、氢氧化钙的用途:;;。 5、碳酸钙的用途:;;。 6、氧化钙的用途:。 7、碳酸钠的用途有:。 8、碳酸氢钠的用途:在灭火器里,它是产生___的原料之一,反应原理。在食品工业上,它是的主要成分。在医疗上,它是治疗的一种药剂,反应原理。 【实验突破】——粗盐提纯 一、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量筒、药匙、胶头滴管、铁架台、滤纸、火柴 2、实验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粗盐,加水溶解并用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2):将烧杯中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进行过滤,若滤液仍然浑浊,应,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3):将滤液倒入,用酒精灯

2013年秋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二节 海水“晒盐” 名师教案 (新版)鲁教版

第二节海水“晒盐” 教学目标: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重点、难点: 1. 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我们都知道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并完成有关的实验探究。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1.由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的基本过程 先将海水引入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池,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 2.对饱和溶液的理解 [补充实验] 以硝酸钾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饱和溶液的有关性质。 提出你的设想: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速度。 [结论]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对同一种物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 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作业 ] 思考: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有、、。 [引入] 既然大多数物质在水中是有一定的溶解限度的,那他们的溶解能力大小如何表示和衡量呢? [提出问题] 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的是:哪些因素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请提出你的假设。 [实验探究] (一)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 1.溶质种类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温度和水的质量

热法海水淡化技术介绍

热法海水淡化介绍 1鼎联的海水淡化技术 目前商业应用主流的海水淡化技术分为膜法和热法两大类。膜法主要指的是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热法海水淡化技术包括:多级闪蒸(MSF)、普通多效蒸发(MED)、热力压缩耦合多效蒸发技术(MED—TC)和机械蒸汽压缩蒸发技术(MVC)等几种。 (1)多级闪蒸(MSF) 多级闪蒸是使海水依次通过多个温度、压力逐级减低的闪蒸室进行蒸发冷凝的海水淡化方法。MSF需要串联较多的级数才能实现较高的造水比,且大多数级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运行。目前MSF主要适用于大规模的海水淡化项目,可以充分体现规模效益,减少投资和运行费用。 墨西哥炼油厂MFS海水淡化项目 (2)普通多效蒸发(MED) 普通多效蒸发是将前一效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后一效的加热蒸汽使用,最后一效的二次蒸汽经过末端冷凝器冷凝后排出。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二次蒸汽的气化潜热作为蒸发海水需要的热源,大大降低蒸发过程中的热能消耗。同多级闪蒸相比,普通多效蒸发更为节能。

泰国炼油厂MED海水淡化项目 (3)热力压缩耦合的多效蒸发技术(TC-MED) 为了充分利用末效二次蒸汽的气化潜热,降低蒸发的能耗,在普通多效蒸发的基础上增加蒸汽喷射压缩器,就组成了热力压缩耦合的多效蒸发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少量高温高压的热力蒸汽(≥0.5MPa)喷入蒸汽喷射压缩器,将末效蒸发器的部分二次蒸汽吸入,两种蒸汽混合后产生能够用于蒸发器加热的蒸汽,再次送回至第一效蒸发器使用。末效蒸发器剩余部分的二次蒸汽经过末端冷凝器冷凝后排出。由于回收利用了部分末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汽,因此TVC-MED系统的造水比明显高于普通MED系统。另外由于末效蒸发器需要被冷凝器冷凝的二次蒸汽明显减少,因此TVC-MED对冷却水的消耗量也明显小于普通MED。 台湾妈祖电厂MED-TC海水淡化项目 (4)机械蒸汽压缩蒸发技术(MVC) 机械蒸汽压缩蒸发技术是采用机械蒸汽压缩机对二次蒸汽进行压缩,使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得到提升,作为加热蒸汽再次送入蒸发器;加热蒸汽在蒸发器内通过换热将热量传给海水,而自身被冷却形成冷凝水。与TC-MED只利用部分二次蒸汽的潜热不同,MVC能够充分利用全部二次蒸汽的潜热,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蒸发过程的能耗,同时也不需要消耗冷却水。MVC正常运行过程中只需要消耗电,而不需要消耗蒸汽;只有在启动的时候消耗少量的蒸汽。MVC处理每吨水的电耗大约只消耗15~20KWh,等效的造水比大约在10~20,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2第二单元课题2海水的综合利用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2第二单元课题2海水的综合利用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8高二下·六安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可用浓硫酸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B . 我国预计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其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晶体硅 C . “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D . “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2. (2分) (2018高二上·鸡西期中) 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 . 溴、碘 B . 钠、镁 C . 烧碱、氢气 D . 食盐、淡水 3. (2分) (2018高二上·慈溪期中) 在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常加入一些电解质。下列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A . Na2SO4 B . CuCl2 C . NaCl D . AgNO3 4. (2分)常温下用铂电极电解2L含KCl和KNO3的混合溶液一段时间,若导线上通过了nmol电子的电量,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溶液中pH与n的关系是()

A . pH=﹣lg B . pH=14+lg C . pH=﹣lg2n D . pH=14﹣lg 5. (2分)(2018·哈尔滨模拟) 如图为EFC剑桥法用固体二氧化钛(TiO2)生产海绵钛的装置示意图,其原理是在较低的阴极电位下,TiO2(阴极)中的氧解离进入熔盐,阴极最后只剩下纯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B .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 C . 通电后,O2-、Cl-均向阴极移动 D . 石墨电极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6. (2分)(2016·杭州模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在酸性介质中钢铁容易发生析氢腐蚀,随着pH升高发生吸氧腐蚀的几率增大 B . 电解水制氢比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C . 青蒿素在超临界CO2中有很强的溶解性,萃取青蒿素时可用超临界CO2作萃取剂 D . 钙基固硫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措施 7. (2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钙,钠,铜等金属元素化合物 B . 碳酸氢钠可用于制备纯碱,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食品发酵剂

初三化学教案 8.2海水晒盐1

年级学科 初三 化学 课题 海水“晒盐”(1) 备课人 顾建刚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能区分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浓、稀这两组概念,培养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举例讲解,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了解海洋资源 重难点 重点: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难点: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课时 1 时间 45分钟 【温故知新 】 1、海洋资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及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引导阅读】教材P 9内容 1、海水晒盐 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2、饱和溶液的配置与蒸发结晶(P 10“实验探究”) 【思考】 怎样判断食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一 】 在各盛有10mL 水的2支试管里,分别缓缓地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二】给实验一里盛有硝酸钾溶液和剩余硝酸钾固体的试管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有什么变化。 【演示实验三】给实验一里盛有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钠固体的试管缓缓加入水,边加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氯化钠固体有什么变化。继续加水,直至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 由实验一和二得到的结论是: ①只有指明“_________”“__________”,“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 ) ( ) ②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 ) ( ) ( ) 【演示试验四】将实验二中最终得到的硝酸钾溶液冷却,观察现象;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中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结晶。 粗盐 母液

鲁教版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重点: 1、海水制镁的过程及原理,相应的方程式。 2、海水淡化的方法,了解蒸馏的原理,工业常用多级闪急蒸馏法。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 溶液的概念、组成特点及相互转化的条件。知道结晶的概念。 3、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4、粗盐提纯(除去食盐中可溶性杂质及不溶性杂质)的方法和应用及相应的方程式。食盐 的精制 5、“溶解度”的概念(定量),溶解度曲线图的运用;选择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等方法进行 物质的提纯。 6、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和过程(方程式),侯氏制碱法。 7、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物质的俗名和性质 8、常见酸根离子的检验。 9、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一、海水中的物质:(1)物质种类:水(96.5%)和可溶性盐(3.5%) (2)离子种类:Cl-、Na+、SO42 -、Mg2+、Ca2+、K+ 二、海底矿物: 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2、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甲烷燃烧的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 3、多种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猛、铁、铜、钴、钛等20多种金属元素) 三、海洋资源: (1)分类: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 (2)保护措施: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 第二节、海洋工业 一、海水制镁:

1、原理: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能制得金属镁。 2、生产流程: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氯化镁晶体→熔融氯化镁→镁 3、化学方程式: MgCl 2+Ca(OH)2=Mg (OH)2↓+CaCl 2 Mg (OH)2+2HCl =MgCl 2+2H 2O 注意:从海水中提取MgCl 2时,经历了“MgCl 2→Mg (OH)2→MgCl 2”,的转化过程,这 样做的目的是: 将MgCl 2富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MgCl 2. 二、海水淡化: 从海水中获取淡水,解决日益加剧的淡水危机 1、淡化的方法有(1)热法(2)膜法(反渗透法)。(都是物理方法),热法中常见的有低温多效蒸馏法和多级闪急蒸馏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多级闪急蒸馏法。 2、海水与淡水的鉴别:分别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的是海水,没有沉淀(或沉淀很少)的是淡水。 三、海水晒盐: 从海水中获取食盐,解决生产(工业)、生活中需求的大量食盐 1、原理:蒸发海水使其中的无机盐(主要是食盐)结晶。 2、生产流程: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又称苦卤)。 原料也可采用海水淡化后的残液晒盐,更经济快捷。 四、粗盐提纯: 1、粗盐成分:主要成分:氯化钠 杂质:不溶性杂质(泥沙) 可溶性杂质(Na 2SO 4、MgCl 2、CaCl 2) (1)、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泥沙): 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反复几次可提高其纯度(重结晶法提纯粗盐)。 (2)、可溶性杂质(Na 2SO 4、MgCl 2、CaCl 2)→转化为沉淀→过滤 A 、 药品选择:①Na 2SO 4→过量BaCl 2 ②MgCl 2→过量NaOH ③CaCl 2、多余BaCl 2→过量Na 2CO 3 ④多余的NaOH 、Na 2CO 3→适量盐酸 通电 MgCl 2 Mg +Cl 2↑

初中化学【金榜学案】第2节 海水“晒盐”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金榜学案】第2节海水“晒盐”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 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题) 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答案】选D。食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可通过风吹日晒使水分蒸发,使氯化钠晶体从海水中结晶析出,这是海水晒盐的原理。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2.粗盐提纯中,蒸发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答案】选C。蒸发操作时,滤液应在蒸发皿中加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烧杯 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3.在海水晒盐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y)与时间(t)的关系为() 【答案】选D。海水开始风吹日晒时,浓度逐渐增大,到饱和状态时,质量分数不变,对照选项,只有D符合。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评卷人得分

4.下列有关玻璃棒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A.捣碎研细B.搅拌溶解 C.引流浊液D.搅拌防溅 【答案】选A。粗盐提纯的实验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其中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浊液,蒸发结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受热飞溅。 难度:容易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 5.粗盐提纯实验中,搭建蒸发装置时,下述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 A.放置酒精灯 B.固定铁圈位置 C.点燃酒精灯 D.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 【答案】选A。根据组装仪器的先后顺序“从下向上,从左向右”的原则,其操作步骤应该是放好铁架台后,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然后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节铁圈的位置,再进行其他操作。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后,得到的是纯净氯化钠 B.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结晶 C.海水“晒盐”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工业上常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答案】选A。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后得到的食盐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故A错误;海水“晒盐”的过程属于蒸发结晶的过程,故B正确;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多级闪急蒸馏是工业上常用的淡化海水的方法之一,故D正确。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7.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晶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质量分数 B.由于水分蒸发,蒸发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 C.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 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 【答案】选C。在海水“晒盐”过程中,水因不断蒸发而质量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相对不变,在蒸发池中溶液逐渐由不饱和变为接近饱和,进入结晶池中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逐渐变成食盐的饱和溶液,由于温度为常温,故水分再蒸发时,可析出食盐晶体,溶液仍是食盐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达到最大,A、B正确;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但不一定是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C错;D项中描述的条件有利于食盐晶体析出,D正确。

初中化学海水中的化学(教材)

一、海盐文化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远古时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斗争、生活在祖国的辽阔土地上。地处黄海之滨的盐阜平原,也有着历史悠久的上古文明,她是祖国远古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时期的古盐阜平原地处淮水下游,东临黄海,西含射陡(古射阳湖),数百万年来,经长江、射阳河、淮河及古黄河下泄泥沙的堆积,逐步形成为濒海平原,孕育了这片土地上的独特文化。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早在战国时期,傍海而居的先民们即利用含盐丰富的海水和遍地的柴草“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在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清朝,又引入先进的滩晒技术,把“煮盐、煎盐”变革为“晒盐”,产量进一步提高。如今,盐城仍然盛产海盐,出产的“淮”牌系列海盐产品行销大江南北。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新团、北团等。“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三灶、四灶、六灶、沈灶等。“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凉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依次为序。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

各海域海水淡化方案及水质参数

为应对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许多沿海国家及地区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工作。以色列70%的饮用水来自海水淡化水;澳大利亚的海水利用主要用于市政,占总装机规模的96%;美国的海水利用主要用于市政,占89.5%;沙特阿拉伯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生产国,2010年其产量达到11亿m3。 中国淡水资源缺乏,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沿海地区人口稠密,淡水供需矛盾尤为突出。海水淡化技术可以增加水资源总量,有效缓解我国沿海地区淡水短缺的矛盾。在海水资源方面,我国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海岸线超过1.8万km,水资源相当丰富。但海水淡化发展速度相对其他国家缓慢,直至“十一五”期间海水淡化产业才开始较为迅速地增长。据统计,至2011年底我国海水淡化能力为66万m3/d。目前,影响海水淡化的因素有政策、技术和价格等。其中海水水质是影响淡化技术正常应用及成本的重要因素。有研究发现,海水中的有机物污染、SDI(淤泥密度指数)、温度、浊度和盐度是影响反渗透膜运行的重要指标,进而影响淡化水品质。因此对中国海域的海水理化性质、海水利用现状、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对于优化沿海水资源结构、保障国家用水安全和促进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基于此,笔者首次将海水水质和海水利用状况相结合,介绍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个海域海

水淡化的相关水质情况,归纳各地区海水利用的工艺技术条件和发展现状,分析形成原因和经验教训,旨对海水利用发展落后的沿岸地带提供帮助,对海水淡化利用较好地区的发展和转型方向提供参考,并为中国海水利用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途径。 1 渤海海域 1.1 渤海的水质特征 渤海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水温受北方大陆性气候影响显著,2月份平均水温在0 ℃左右,8月份达21 ℃。受大陆淡水注入的影响,盐度仅为30‰,是中国近海中最低的。1978—2010年历年8月的观测资料结果表明渤海夏季海水pH年际变化范围为7.86~8.30,渤海水温年际变化、降水量(酸雨)和月均黄河口径流量年际变化是影响海水pH变化的主要因素。 吴琳琳等研究发现2012年4—7月渤海湾海水温度为12.7~30.8 ℃、pH为7.30~8.55、海水CODMn为0.98~3.36 mg/L、溶解性总固体(TDS)为30.7~32.1 g/L、浊度为2.96~136 NTU、Cl-为16.9~17.8 g/L、电导率为44 800~49 800 μS/cm。整体而言渤海水质的浊度变化范围较宽,主要受渤海湾海水泥沙含量的影响,特别在有潮汐和风浪时会大幅升高。此外还发现海水温度升

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 石灰乳 ①②③ ①MgCl2+Ca(OH)2=Mg(OH)2+CaCl2 ②Mg(OH)2+2HCl= MgCl2+2H2O ③MgCl2通电Mg+Cl2↑ 二、海底矿物 煤、石油、天然气、 1、化石燃料: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 2、金属矿物:“锰结核”锰、铁、镍、铜、钴、钛等20多种金属 三、海水淡化 蒸馏法:多级闪急蒸馏法:减压下,水的沸点降低,产生瞬间蒸发。海水淡化结晶法 膜法 第二节海水“晒盐” 三、粗盐的提纯(学生实验中讲过) 过滤 (固体不溶于液体) 混合物的分离蒸发溶剂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 如氯化钠 结晶 (固体溶于液体 ) 冷却热饱和溶液 即降温结晶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 如硝酸钾) 第三节 海水“制碱” 一、氨碱法制纯碱 (2) (1)NaCl+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2)2 NaHCO 3 △ Na 2CO 3+ CO 2↑+H 2O 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 用途: 2、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 用途一定得看噢 ) 用途: 二、纯碱的性质 1、纯碱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的的作用 纯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证明溶液呈碱性。

(2)、与酸的反应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用于检验碳酸根离子) Na 2CO 3+H 2SO 4=Na 2SO 4+H 2O+CO 2↑ 实例: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取无色溶液少许注入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证明原溶液中含有碳酸根。 (3)、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Ca(OH)2+ Na 2CO 3= CaCO 3↓+2NaOH 工业制氢氧化钠 (4)、与氯化钡的反应 Na 2CO 3+BaCl 2=2NaCl+BaCO 3↓ 2、盐的溶解性 钾、钠、硝酸、铵盐溶 盐酸盐中银不溶(氯化银不溶于水) 碳酸盐溶钾、钠、铵 硫酸盐中钡不溶(硫酸钡不溶于水) 碱中钾、钠、钡、钙溶 3、盐的性质 (1)、与指示剂的的作用 纯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证明溶液呈碱性 (2)、盐+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 ①化学方程式 Fe+ CuSO 4= FeSO 4+Cu 现象:铁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Cu+2 AgNO 3=2Ag+ Cu(NO 3)2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a 、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 b 、这里的盐必须为盐溶液 c 、K Ca Na 除外 ③波尔多液为什么不能用铁桶来盛(波尔多液的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硫酸铜) Fe+ CuSO 4= FeSO 4+Cu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第2节海水“晒盐“优质教案(4)

8.2 海水晒盐 第1课时海水“晒盐”地过程1.海水“晒盐”地原理 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母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地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地溶液,就是该溶质地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地溶液是该溶质地不饱和溶液。 如何配制室温下一定量地食盐地饱和溶液? 答案:用量筒量取一定量地水,倒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至食盐不再

溶解时即可。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地转化: (3)结晶:固体物质从它地饱和溶液中以晶体地 形式析出地过程。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地概念时要注意:(1)应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地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地量,饱和溶液和不饱溶液可以相 互转化。(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 液之间没有必然地联系,它们是从两个不同地角度 对溶液进行地分类。(3)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地依据是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地溶质存

在,若没有剩余溶质,也不能说该溶液一定是不饱 和溶液,因为该溶液可能恰好为饱和溶液,这时可 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其溶解情况, 即可判断。 【例题】 2011年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灾区饮用水受到大面 积污染,肆虐地疾病也威胁着人们地健康。为控制 疫情传播,防疫人员通过喷洒含氯消毒剂进行杀菌 消毒,该含氯消毒剂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对不饱和 溶液描述正确地是( )。 A.一定是浓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地溶剂里,不能再溶 解该溶质地溶液

C.一定是稀溶液 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地溶剂里,还能再溶解该溶质地溶液 思路点拨:许多同学在解题时常错误地认为,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其实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地 联系,因不同溶质地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它们达到 饱和状态时溶解地溶质质量也有很大不同,这就导 致了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 定是稀溶液。 解析:不饱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也可能是浓 溶液,故A、C错误;因溶液未达到饱和,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地溶剂里,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

《海水中的化学》知识总结

1 / 3 ????????????????????? ????? ? ??????????????????? ? ?? ? ? ???? ??????????+↓=++↓=+↑++=+????????????+↓=+↑++=+???? ????????↑++=+↓=+++?? ?????????? ?????? ??????? ?? ? ???????????????42243232224242323232222322232343223)(22)(CO O H SO Na :2)()(CO O H 2NaCl 2HCl 7PH CO O H 2NaHCO Cl NH NaHCO NaCl CO O H NH NaCl SO Na OH Cu NaOH CuSO NaOH CaCO OH Ca CO Na SO H CO Na NaOH CaCO OH Ca CO Na OH Ca CO Na CO Na 与碱反应:与酸反应性质溶解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定义:由金属离子与酸盐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用途:重要化工原料,反应:与与酸反应:>与指示剂作用:化学性质纯碱原理、石灰石、氨等原料:碱海水制碱:氨碱法制纯生物资源 动力资源矿产资源结晶法蒸馏法海水淡化多金属结核(锰结核))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油、天然气常见化石燃料:煤、石海底矿物水盐分--“海水提镁”海水中物质化学资源海洋资源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单元总结:一、知识网络归纳: 海 水 中 的 化 学 二、专题综合讲解: 1、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

2、过滤与结晶 3、离子的检验 CO32-、Cl-、SO42-的检验,所用试剂及现象 1 / 3

(整理)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第六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学情分析】黄岛的学生尽管在海边生长,但他们对海洋的了解,更多的是看到了大海的壮观、海边景色的优美和餐桌上丰富的海鲜,学生很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去认识海洋,他们知道大庆油田,但很少有人知道从海洋中也可以开发石油,也不知道我们做燃烧实验使用的镁条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对海水淡化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本节课先要设法让学生认识到海洋是个资源宝库,可开发海水中的物质以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动力资源等。 2、了解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方案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 5、通过对海水制镁和海水淡化的探究,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分离混合物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6、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海水淡化的实验方案的探究,学生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蒸馏法分离物质。 2、通过观察图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量的方面认识事物。 3、通过学习海水制镁的过程,形成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如学会权衡利弊选择原料,学会化学上少量物质的富集方法并会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海洋不仅是壮观和美丽的,它更是一个资源的大宝库。 2、] 3、让学生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4、通过海水制镁和海水淡化过程的探究,了解对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体会海洋开发的不易, 树立节能意识。 重点: 1、海洋资源的两个开发:镁的开发和淡水开发。 2、帮助学生树立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 难点: 1、对海水提取镁的过程的探究。 2、对海水淡化的方法的探究。 *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图表、实验活动 板书设计: 6-1海洋化学资源 一、化学资源 海水制镁 海水淡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