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Cu-64 六、选择题(共20分) 2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

A .2O

B .2N

C .He

D .2CO

【答案】B

【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选B 28.属于金属的是( )

A .Mg

B .2O

C .S

D .P

【答案】A

【解析】镁是金属单质,氧气、硫、磷都是非金属单质。选A 29.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

A .Cu

B .CO

C .KCl

D .3KNO

【答案】D

【解析】A .Cu 是由铜元素组成的单质; B .CO 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C .KCl

是由钾元素、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 .3

KNO 是由钾元素和硝酸根组成的化合

物。选D 。

30.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3O

B .2H O

C .()2Cu OH

D .23H CO

【答案】B

31.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碳B.氧C.氢D.氯

【答案】A

【解析】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选A 32.氢氧化钙俗称()

A.烧碱B.纯碱C.熟石灰 D.石灰石

【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碳酸钙俗称石灰石;选C

33.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难溶性B.稳定性C.吸附性D.可燃性【答案】C

【解析】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异味。选C

3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金刚石和石墨B.铁粉和铁丝C.液氧和氧气D.银和汞

【答案】A

35.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

A.氯化钠溶液B.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水

【答案】C

【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而被除掉;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水都不与氧化铁反应。选B

K CO”说法错误的是()

36.关于“

23

A.名称:碳酸钾B.类别:盐C.焰色反应:黄色 D.用途:可作钾肥【答案】C

【解析】由金属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盐,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价元素的焰色反应:浅紫色;碳酸钾含钾元素可做钾肥。选C

37.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 .分子种类

B .分子间距

C .原子大小

D .原子种类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发生改变的分子间

隔、排列方式、运动速率;选B

38.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343Fe+2O Fe O ???→点燃

B .22Fe+O FeO ???→点燃

C .234Fe+O Fe O ???→点燃

D .2234Fe+3O 2Fe O →

【答案】A

39.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

A .减少空气通入量

B .充分利用热能

C .块状煤碾成粉末

D .净化尾气

【答案】C

【解析】促进燃料的措施:提高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将块状煤碾成

粉末,可增大煤粉本身的表面积,进而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能使煤燃烧更充分;选C

40.双氧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内应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双氧水即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方框内应是两个水分子,选B

41.对于某一澄清透明的酸雨样品,判断正确的是()

A.呈中性B.pH>7 C.属于悬浊液D.属于溶液

【答案】D

42.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加热;使用后吹灭并

盖上灯帽

吸取液体;滴管口向

上防止液体流出

测量液体体积;不能

被加热

称量药品;药品直接

放置于天平上

A B C D

【答案】C

【解析】A、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吹灭酒精灯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甚至引起酒精灯爆炸;B、吸取液体;滴管的胶帽在上防止液体倒流入胶帽内,腐蚀胶帽;C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加热会导致刻度不准确;D称量药品时一般先在天平上放一张纸然后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如果是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43.根据化学方程式:

222

2H O2H O

???→↑+↑

通电,无法获取的信息是()A.反应所需条件B.生成物的状态

C.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D.氧气可助燃

【答案】D

【解析】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宏观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

微观意义:⑵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原子之比。质量意义:⑶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即有关物质的质量比。选D

44.某物质的溶解度见右图。40℃时将60g该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40℃时形成160g溶液

B.若降温至20℃,溶质质量减少

C.若升温至6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若升温至80℃,溶液是饱和溶液

【答案】D

45.有关氧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g

B.1g氧原子和1g氧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个数

C.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质量

D.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mol氧原子的质量

【答案】B

【解析】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B.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 1g氧原子和1g氧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个数;C.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D.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个氧原子的质量和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选B

46.关于化学反应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B.两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 .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D .化合反应中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可能等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 【答案】D

七、填空题(共21分)

47.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丝绸裁剪缝制的过程是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 ,其化学式是686C H O ,686C H O 由_____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

23Al O 属于____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23Al O 中Al 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②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4CH ,1mol 4CH 中含有_____个4CH 分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4CH 完全燃烧生成2CO 和________。

【答案】①(1) 物理

(2)3

(3)化合物 (4)+3

②(5)混合物 (6)6.02×1023

(7)H 2O

【解析】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

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丝绸裁剪缝制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686C H O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铝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3=0, x=+3;②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一摩尔任何物质所包含的结构粒子的数目都等于0012kg 碳12所包含的碳原子的个数,即6.02×1023

个.1mol 4CH 中含有6.02×1023

个4CH 分子;4CH 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