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一、单选题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CO(g) +1/2O2 (g) =CO2 (g) ΔH=-283.0 kJ/mol

B.C(s) +1/2O2 (g) =CO(g) ΔH=-110.5 kJ/mol

C.H2(g)+1/2O2(g) =H2O(g) ΔH=-241.8 kJ/mol

D.2C8H18(l)+25O2(g) =16CO2(g)+18H2O(l) ΔH=-11036 kJ/mol

2.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285.8 kJ·mol-1

C.Ba(OH)2·8H2O(s)+2NH4Cl(s)= BaCl2(s)+2NH3(g)+10H2O(l)ΔH<0

D.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则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HI(g) 1/2H 2(g)+1/2I2(s)ΔH=-26.5 kJ·mol-1,由此可知1 mol HI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分解后可以放出26.5 kJ的热量

B.已知2H2(g)+O2(g)===2H2O(g)ΔH=-571.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ΔH=-285.8 kJ·mol-1

C.已知2C(s)+2O2(g)=2CO2(g) ΔH1, 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D.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

H2O(l)ΔH=-57.4 kJ·mol-1

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

D.在稀溶液中:H++OH-=H2O ΔH=-57.3 kJ·mol ,若将含1 mol H2SO4与含2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114.6 kJ

5.下列有关反应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已知2H 2(g)+O 2(g)=2H 2O(g) ΔH=-483.6 kJ·

mol -1,则氢气的燃烧热ΔH=-241.8 kJ· mol -1

②由单质A 转化为单质B 是一个吸热过程,由此可知单质B 比单质A 稳定

③X(g)+Y(g)€Z(g)+W(s) ΔH>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 ,上述反应的ΔH 增大

④已知:下表数据可以计算出(g)+3H 2(g)→(g)的焓变

⑤根据盖斯定律可推知在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或石墨燃烧生成1 mol CO 2(g)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⑥25 ℃、101 kPa 时,1 mol 碳完全燃烧生成CO 2(g)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

C .④⑤

D .⑥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S(g)+O 2(g)=SO 2(g) △H 1, S(s)+O 2(g)=SO 2(g) △H 2;则:△H 1>△H 2。

B .由

C (石墨)=C (金刚石) ΔH =+119kJ·mol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 ===H 2O(l);ΔH =-57.3kJ·mol -1,若将含1mol CH 3COOH 的稀溶液与含1mol NaOH 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

D .在101kPa 、25℃时,2g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

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 ===2H 2O(l);ΔH =-571.6kJ·

mol -1。 7.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2332HCO Ca OH CaCO H =O -+-++↓+

B .用硫酸酸化的橙色的重铬酸钾()227K Cr O 溶液与乙醇作用生成乙酸和草绿色三价铬,可用于检测是否酒后驾驶:

232725322Cr O 3C H OH 16H 4Cr 3CH COOH 11H O -++→++++

C .用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222Cl +2H O Cl +H +2OH ↑↓通电

D .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ΔH 的绝对值正确):

25222C H OH(1)+3O (g)=2CO (g)+3H O(g) ΔH=-1367.0kJ/mol

8.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奥运火炬所用环保型燃料为丙烷(C 3H 8),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C 4H 10)和35%丙烷,已知:

CO :2CO(g)+O 2(g)=2CO 2(g),△H=-566.0 kJ/mol

丙烷:C 3H 8(g)+5O 2(g)=3CO 2(g)+4H 2O(l),△H=-2221.5 kJ/mol

正丁烷:C 4H 10(g)+6.5O 2(g)=4CO 2(g)+5H 2O(l),△H=-2878.0kJ/mol

异丁烷:C 4H 10(g)+6.5O 2(g)=4CO 2(g)+5H 2O(l),△H=-2869.6kJ/mol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0kJ/mol

B .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多产生的热量也多

C .常温下,CO 的燃烧热为566.0 kJ/mol

D .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9.已知:①()()()22N g O g 2NO g += △H 1 =+180.5kJ/mol ;

②()()()22C s O g 2CO g += △H 2 =—221.0kJ/mol ;

③()()()22C s O g CO g += △H 3 =—393.5kJ/mol

则能表示汽车尾气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222NO g +2CO g =N g +2CO g △H =+746.5kJ/mol

B .()()()()222NO g +2CO g =N g +2CO g △H =—746.5kJ/mol

C .()()()()222NO g +2CO g =N g +2CO g △H =—1493kJ/mol

D .()()()()222NO g +2CO g =N g +2CO g △H =+1493kJ/mol

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够表示物体燃烧热的是( )

A .C (s )+12O 2(g )=CO (g );ΔH =-110.5kJ/mol

B .H 2(g )+Cl 2(g )=2HCl (g );ΔH =-184.6kJ/mol

C .H 2(g )+

12

O 2(g )=H 2O (g );ΔH =-241.8kJ/mol D .C 8H 18(g )+252O 2(g )=8CO 2(g )+9H 2O (l );ΔH =-5518kJ/mol

二、综合题

11.CH4是一种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的燃料,其燃烧热为890.3kJ·mol-1。它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

(1)写出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甲烷、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惰性电极为电极可以构成燃料电池。该电

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

(3)用(2)中的燃料电池为电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500mL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装置如图所示:

①请写出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燃料电池消耗2.8L O2(标准状况下)时,计算此时NaCl溶液的pH=__________ (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在Y极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解之后,要使溶液恢复原状,应该向溶液中加入物质_________(填名称)。溶液

中Cl―流向____________极(填“X”或“Y”)。

12.甲醇是人们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能源。已知:

①2H2(g)+O2(g)=2H2O(l) ΔH1=-571.8 kJ/mol;

②CH3OH(l)+1

2

O2(g)=CO2(g)+2H2(g) ΔH2=-192.9 kJ/mol

(1)表示甲醇完全燃烧热的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ΔH2=__________。(用E1、E2的相关式子表示);

(3)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2NH 3(l)+H2O(l)+CO2(g)(NH4)2CO3(aq) △H1

反应Ⅱ:NH3(l)+H2O(l)+CO2(g)NH4HCO3(aq) △H2

反应Ⅲ: (NH 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 △H3

则ΔH3与ΔH1 、ΔH2与之间的关系为ΔH3 = _________ ;

(4)拆开1mol气态物质中某种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

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ΔH=akJ/mol,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的值______。(注明“+”或“﹣”)。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物CO(g)为1mol,产物CO2 (g)呈稳定状态,A符合题意;

B.反应物燃烧不充分,B不合题意;

C.产物H2O(g)不呈稳定状态,C不合题意;

D.反应物C8H18(l)不是1mol,D不合题意;

故选A。

2.C

【解析】

【详解】

A.硫蒸汽所含能量比硫固体高,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汽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选项A错误;

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氢气的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

2

O2(g)=H2O

(l)△H=-285.8 kJ/mol,选项B错误;

C.反应中固体生成气体,△S>0,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G=△H-T?△S<0,故ΔH<0,选项C正确;

D.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由于浓硫酸溶解会放出热量,所以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kJ,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HI(g) 1/2H 2(g)+1/2I2(s) ΔH=-26.5 kJ·mol-1,由于反应可逆,可知1 mol HI 气体充分分解后可以放出小于26.5 kJ的热量,故A错误;

B.根据燃烧热定义可知,水的状态不对,必须为液态才可以,故B错误;

C.已知2C(s)+2O2(g)=2CO2(g) ΔH1, 2C(s)+O2(g)=2CO(g) ΔH2,盖斯定律可得:2CO(g)

+O2(g)= 2CO2(g) ΔH1-ΔH2,因为燃烧放热,所以ΔH1-ΔH2<0,则ΔH1<ΔH2,故C正确;

D.因为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需要吸热,所以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57.4 kJ·mol-1,故D错误;

正确答案:C。

【点睛】

①关于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点:

A.当反应逆向进行,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B.2SO 2(g)+O2(g)2SO3(g) ΔH=-a kJ·mol-1,意义是指2 mol SO2气体与1 mol O2完全反应时,放出a kJ的热量,若将2 mol SO2与气体1 mol O2放于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

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要小于a kJ,且当平衡移动(各物质状态不变)时,ΔH

不变。

②燃烧热定义:101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例如氢元素对应液态水,硫元素对应二氧化硫等

中和热定义: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只生成 1 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不同反应物的中和热大致相同,均约为57.3kJ·mol-1

4.D

【解析】

【详解】

A.硫蒸气的能量高于硫固体的能量,因此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A错误;

B.由“C(石墨)=C(金刚石) ΔH=+1.9 kJ·mol”可知金刚石总能量高于石墨,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错误;

C.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C错误;

D.在稀溶液中:H++OH-=H2O ΔH=-57.3 kJ/mol ,若将含1 mol H2SO4与含2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生成2mol水,放出的热量等于2mol×57.3 kJ/mol =114.6 kJ,D正确;

答案选D。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燃烧热概念中生成的H 2O 应是液态,故①错误;

②A→B 是吸热过程,说明A 具有的能量比B 低,能量越低越稳定,则A 比B 稳定,故②错误;

③△H 只跟始态和终态有关,代表1 mol X 完全反应后产生的热效应,平衡后加入X 后△H 不变,故③错误;

④由于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特殊的键,题目中没有说明键能是多少,无法计算反应的焓变,故④错误;

⑤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不同,燃烧生成1 mol CO 2气体时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故⑤错误;

⑥25℃101kPa 时,1mol 碳完全燃烧生成CO 2气体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该说法合理,

故⑥正确;

只有⑥正确,故选D 。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①③,①中要注意燃烧热概念中“稳定氧化物”的理解,③中要注意△H 与平衡的移动无关。

6.D

【解析】

【详解】

A .硫燃烧是放热反应,△H 1、△H 2均小于0,同质量的固体硫燃烧比硫蒸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少,即12H H >V V ,则△H 1<△H 2,A 项错误;

B .由反应

C (石墨)=C (金刚石) ΔH =+119kJ·mol -1可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具有的能量高于石墨,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故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B 项错误;

C .CH 3COOH 为弱酸,与NaOH 发生反应的过程中,会因CH 3COOH 的电离而吸热,使得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偏低,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C 项错误;

D .2g H 2的物质的量是1mol ,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则2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85.8kJ 2571.6kJ ?=,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

O 2(g) ===2H 2O(l);ΔH =-571.6kJ·mol -1,表述正确,D 项正确;

答案选D 。

7.B

【解析】

【详解】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苏打溶液是碳酸钠溶液,而不是碳酸氢钠,故A 错误;

B. 用硫酸酸化的橙色的重铬酸钾()227K Cr O 溶液与乙醇作用生成乙酸和草绿色三价铬,可

用于检测是否酒后驾驶:

232725322Cr O 3C H OH 16H 4Cr 3CH COOH 11H O -++→++++,故B 正确;

C. 用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22Cu+2H O H +Cu(OH)↑↓通电,故C 错误;

D. 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ΔH 的绝对值正确):

125222C H OH(1)+3O (g)=2CO (g)+3H O(l) ΔH=-1367.0kJ mol -?,故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

8.B

【解析】

【分析】

燃烧热指在25℃,100kPa 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详解】

A .常温下,正丁烷为液体,燃烧热应小于2878.0kJ/mol ,A 错误;

B .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

C 3H 8(g)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44

×5mol ,产生的热量为:144×2221.5 kJ ,C 4H 10(g) 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58

×6.5mol ,产生的热量为:158

×2878.0kJ ,综合分析可知,前者需要的氧气多,产生的热量也多,B 正确; C .常温下,燃烧热为1mol 纯物质的反应热,即CO 的燃烧热为283.0 kJ/mol ,C 错误; D .很多能量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获得,但风能和太阳能、地热能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即能

获得,D 错误。

答案为B 。

9.B

【解析】

【详解】

根据目标方程式()()()()222NO g +2CO g =N g +2CO g ,可知该式可由-①-②+2×③得到,

则△H =111180.5kJ mol 221.0kJ mol 2(393.5kJ mol )----?+?+-?=—746.5kJ/mol ,故答案

选B 。

10.D

【解析】

【分析】

在25℃,101 kPa 时,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详解】

A 、根据燃烧热的含义,必须是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产物放出的热量,应该是生成二氧化碳,不能是生成一氧化碳,故A 错误;

B 、燃烧热是指完全燃烧1mol 物质生成稳定产物所放出的热量,该反应不是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故B 错误;

C 、根据燃烧热的含义,必须是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产物放出的热量,应该是生成液态水,不能是气态水,故C 错误;

D 、该热化学方程式符合燃烧热的含义:25℃,101 kPa 时,1 mol 庚烷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故D 正确。

故选D 。

11.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H=-890.3kJ·mol -1 CH 4-8e -+10OH -=CO 32-+7H 2O 阴极附近变红 14 0.5mol 盐酸 阳

【解析】

【分析】

(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结合燃烧热的概念是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写出,注意标注物质的聚集状态和燃烧热;

(2)先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然后根据原电池原理判断正负极上反应的物质,结合电解质溶液写出电极反应式;

(3)依据电源判断X为电解池的阳极,Y为电解池的阴极;

①阴极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溶液中水的电离被破坏,生成了氢氧根离子显碱性,遇酚酞变红;

②根据甲烷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解氯化钠的电极反应,依据电子守恒计算得到;电极上的电子转移守恒;

③依据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了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恢复原溶液浓度需要加入氢气和氯气组成的含氯化氢的盐酸溶液;电解过程中阴离子移向阳极。

【详解】

(1)CH4是一种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的燃料,其燃烧热为890.3kJ·mol-1,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故答案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

(2)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等于电池的总反应式-正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以甲烷、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惰性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正极反应为:3O2+12H2O+12e-=12OH-,总反应式为:CH4+2O2+2OH-=CO32-+3H2O,两式相减,负极反应为:CH4-8e-+10OH-=CO32-+7H2O,故答案为:CH4-8e-+10OH-=CO32-+7H2O;

(3)燃料电池为电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500mL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X为电解池的阳极,Y为电解池的阴极;

①阴极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溶液中水的电离被破坏,生成了氢氧根离子显碱性,遇酚酞变红;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阴极附近变红,故答案为:阴极附近变红;

②甲烷燃料电池的正极消耗氧气,燃料电池消耗2.8L O2物质的量=2.8L÷22.4L·mol-

1=0.125mol;正极反应为:3O2+12H2O+12e-=12OH-,计算得到电子转移为0.5mol;电解氯化钠溶液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根据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守恒,溶液中减少的氢离子和增加的氢氧根离子相同,计算得到生成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5mol,c

(OH-)=0.5

0.5

mol

L

=1mol·L-1;所以溶液pH=14;电极上的电子守恒得到在Y极通过的电

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答案为:14;0.5mol;

③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了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恢复原溶液浓度需要加入氢气和氯气组成

的含氯化氢的盐酸溶液;电解过程中阴离子移向阳极,故答案为:盐酸;阳。

12.CH3OH(g)+3

2

O2(g)=CO2(g)+2H2O(l) ΔH=-764.7kJ/mol E1-E22△H2-△H1-93

【解析】

【分析】

(1)根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叠加,可得待求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反应焓变△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据此解答;

(3)根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叠加,可得三个反应的焓变的关系;

(4)反应热等于反应物键能与生成物键能的差,据此计算。

【详解】

(1)已知:①2H2(g)+O2(g)=2H2O(l) ΔH1=-571.8kJ/mol;

②CH3OH(l)+1

2

O2(g)=CO2(g)+2H2(g) ΔH2=-192.9kJ/mol

将①+②,整理可得:CH3OH(g)+3

2

O2(g)=CO2(g)+2H2O(l) ΔH=-764.7kJ/mol;

(2)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焓变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E1-E2) kJ/mol;

(3)①2NH 3(l)+H2O(l)+CO2(g)(NH4)2CO3(aq) △H1

②NH3(l)+H2O(l)+CO2(g)NH4HCO3(aq) △H2

③(NH 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 △H3;

②×2-①,整理可得:(NH 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 △H3=2△H2-△H1;

(4)反应热等于反应物键能与生成物键能的差,则N2(g)+3H2(g)2NH3(g)

ΔH=945kJ/mol+3×436kJ/mol-6×391 kJ/mol=-93kJ/mol。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在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应用及反应热与键能、物质含有的能量的关系。物质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物质的始态和终态有关,根据盖斯定律可以计算不容易测定的反应热及不能直接反应的反应热;反应热等于反应物键能与生成物键能的差,等于生成物能量与反应物的差。

高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附答案)doc资料

高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附答案)

高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一 1.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2.钠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 3.钠与熔融四氯化钛(TiCl 4 4.钠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钠与硫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钠与硫酸铜溶液: 7.氧化钠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9.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 1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 13.电解熔融氯化钠: : 14.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 离子方程式:__ ________________ : 15.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 16.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 17.碳酸氢钠与盐酸: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8.碳酸氢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 19.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 20.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21.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 : 22.用碳酸钠溶液吸收过量SO 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23.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SO 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 24.向碳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稀盐酸: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知识点汇总

)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 学 反 应 化 学 方 程 式 反应现象 1 反应现象 2 类 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空气中燃烧 碳在空气中燃烧(充分) 铁在氧气中燃烧 镁在空气中燃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铝在空气中反应 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生石灰化成熟石灰 二氧化碳溶于水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4 P + 5 O 2 点燃 2 P 2O 5 S + O 2 点燃 SO 2 C + O 2 点燃 CO 2 3 Fe + 2 O 2 点燃 Fe 3O 4 2 Mg + O 2 点燃 2 MgO 2 H 2 + O 2 点燃 2 H 2O 4 Al + 3 O 2 ==2 Al 2O 3 2 C + O 2 ( 不足点燃 2 CO 2 CO + O 2 点燃 2 CO 2 CaO+H 2O ==Ca(OH)2 CO 2 + H 2O === H 2CO 3 2 H 2O 2 MnO 2 2 H 2O + O 2↑ 2KMnO 4 △ K 2MnO 4+ MnO 2+ O 2↑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硫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在空气中燃烧发红,放热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与氧气能反应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高锰酸钾制造氧气是最容易控制并且最安全的。 硫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没有火焰 在空气中发出红光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与空气中相同 在纯氧中可燃,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Al 2O 3) 发出白光并且发热,碳消失,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将它导出,发现可以燃烧,生 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氧气中燃烧与空气中相同。 放出大量的热,有白色沉淀(氢氧化钙)生成 水变酸性,生成碳酸,颜色没变化,基本上没什么现象,就是冒气泡,应用于常喝的汽水 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化 合 反 应 14 15 16 水通电分解 氧化汞受热分解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2 H 2O 通电 2 H 2↑+ O 2↑ 2 HgO △ 2 Hg + O 2↑ 2 KClO 3 MnO 2 2 KCl + 3 O 2↑ 正极氧气,负极氢气 生成流体状汞呈圆珠状,空气中极易挥发成汞蒸气,并释放氧气 用集气法收集氧气,发现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出,原因是:氧气很难溶于水 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 分 解 反 应 17 18 19 20 用石灰石烧生石灰 碳酸易分解 氢气还原氧化铜 碳还原氧化铜 CaCO 3 高温 CaO + CO 2↑ H 2CO 3==== CO ↑+ H 2O H 2 + CuO △ 2 Cu + H 2O C + 2 CuO 高温 2 Cu + CO 2↑ 这个反应很容易让同学们忽略,但是考得多,你说不记吗? 取氧化铜和研好的木炭粉,按其质量 10:1 的比放在研钵中充分研磨,使 之混合均匀,装入硬质试管并铺开(如图),再用酒精喷灯(或大火焰酒 产生气泡 如果滴了紫色石蕊指示剂的话 溶液从红色变成紫色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数分钟后,即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而原来的黑色粉末混合物基本变为红色 精灯)加热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碳还原氧化铁 铁和硫酸铜反应 实验室制氢气 镁和硫酸反应 锌和盐酸反应 镁和盐酸反应 铁和盐酸反应 铁和硫酸反应 铝和硫酸铜反应 铜和硝酸银反应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 3 C + 2 Fe 2O 3 高温 4 Fe + 3 CO 2 ↑ Fe + CuSO 4=FeSO 4 + Cu Zn + H 2SO 4==ZnSO 4 + H 2↑ Mg + H 2SO 4 ==Mg S O 4 + H 2↑ Zn + 2 HCl == ZnCl 2 + H 2↑ Mg + 2 HCl == MgCl 2 + H 2↑ Fe + 2 HCl==FeCl 2 + H 2↑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2 A l + 3 CuSO 4 == Al 2(SO 4)3 + 3Cu Cu + 2 AgNO 3 == Cu (NO 4)2 + 2 Ag CaCO 3+ 2HCl == CaCl 2 + CO 2↑+ H 2O CO +CuO 加热 Cu + CO 2 CO 2 + Ca(OH)2 = CaCO 3↓+ H 2O CH 4 + 2 O 2 点燃 CO 2 + 2 H 2O C 2H 5OH + 3 O 2 点燃 2 CO 2 + 3 H 2O 3 CO +Fe 2O 3 高温 2 Fe + 3 CO 2 如果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则会出现混浊 金属较快溶解,并放出气体 有气泡产生 金属较快溶解,并放出气体 发生剧烈反应,白色固体溶解,在固体表面生成大量气泡 金属逐渐溶解 产生少量气体 金属逐渐溶解 产生少量气体 铜表面有着一层银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减少 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发出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玻璃管 A 中的现象: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 铁溶解,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溶液颜色不变 得到无色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变色成为无色的硫酸铝 溶液由无色渐渐变为蓝色 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继续通入后浑浊消失溶液重新变为澄清 在上面加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 集气瓶的内壁有水珠出现,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中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置 换 反 应 特 殊 类 型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非金属单质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高中化学方程式的5种记忆方法

高中化学方程式的5种记忆方法 亳州一中杨超 分类记忆法:抓一类,记一片 1、根据物质的分类记忆。每一类物质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酸、碱、盐、氧化物等,他们都有各自的通性,抓住每一类物质的通性,就可记住一大堆方程式。比如SO 2、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具有以下通性: (1)一般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SO2+H2O=H2SO3; CO2+H2O=H2CO3。 (2)都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O2+2NaOH=Na2SO3+H2O; CO2+2NaOH=Na2SO3+H2O。 (3)都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SO2+Na2O=Na2SO3; CO2+Na2O=Na2CO3。 2、根据元素的分类记忆。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分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等等。 我们最关心的是主族元素,对于同一主族的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卤素的单质(X2)具有以下通性: (1)都与金属(Na、Fe、Cu等)反应。 (2)都能与氢气反应。 (3)都能与水反应。 (4)都能与碱反应。我们只要抓住其通性,就可记住一大片方程式。 需要说明的是,分门别类地记忆方程式,只需记住常见的一个或几个方程式,就可以做到抓一类记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线记忆法:抓一线,记一串 高中化学方程式很多,如果每个方程式都单独记忆就显得很零乱没抓手,但如果我们以元素为主线,把方程式串起来加以记忆,思路就会很清晰,记起来也非常方便!元素主线有两条: (1)金属元素主线:金属元素包括:Na、Mg、Al、Fe、Cu。每种金属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每一类物质都有其通性,个别物质有特殊性质。

初三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与氧有关 1.红磷与氧气中燃烧:4P+5O22P2O5,实验现象:生成大量白烟。 2.硫粉与氧气中燃烧:S+O2SO2,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实验现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实验现象:生成无色无味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 5.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2CuO,实验现象: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固体。 7.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2Al2O3,实验现象:光亮的表面变成白色(氧化铝膜)。 8.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17.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 32KCl+3O2↑,实验现象: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与二氧化碳有关 1.碳在氧气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C+O2CO2;实验现象: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3.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实验现象:浑浊逐渐消失,溶液变澄清。 2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 5.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CO2+2NaOH=Na2CO3+H2O;无明显现象。 6.氢氧化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CO2+NaOH=NaHCO3;无明显现象。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完整版)[1]2

第一章 卤素 第一节 氯气 1、NaCl 2Cl Na 22??→?+点燃 2、22CuCl Cl Cu ??→?+点燃 3、32FeCl 2Cl 3Fe 2??→?+点燃 4、HCl 2Cl H 22????→?+点燃(光照) 5、32PCl 2Cl 3P 2??→?+点燃 6、523PCl Cl PCl →+ 7、HClO HCl O H Cl 22+→+ 8、O H 2CaCl ClO Ca Cl 2OH Ca 222222++→+)()( 9、HClO 2CaCO O H CO ClO Ca 3222+↓→++)( 10、O H NaCl NaClO Cl NaOH 222++→+ 11、↑++?→? +?2222Cl O H 2MnCl MnO HCl 4 12、O H 8Cl 5KCl 2MnCl 2HCl 16KMnO 22224+↑++→+(浓) 13、2O HCl 2HClO 2+??→?见光

第二节 氯化氢 14、↑+→+HCl NaHSO SO H NaCl 44 2(浓) 15、↑+?→? +?HCl SO Na NaCl NaHSO 424 16、↑+?→?+?HCl 2SO Na SO H NaCl 2424 2(浓)(14、15结合) 17、33HNO AgCl AgNO HCl +↓→+ 18、33NaNO AgCl AgNO NaCl +↓→+ 19、33KNO AgCl AgNO KCl +↓→+ 20、↑++→+2223CO O H CaCl CaCO HCl 2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21、O H Cu H CuO 22+?→? +? 22、O H 2NO 4CO HNO 4C 2223+↑+↑→+ 23、O H 3NO NH NO Zn 4HNO 10Zn 4234233++?→?+?)((极稀) 24、4243324SO H 15PO H 6P Cu 5O H 24CuSO 15P 11++→++ 25、O H 3KCl Cl 3HCl 6KClO 223+↑→+(浓) 26、O H 3NO NH NO Mg 4HNO 10Mg 4234233++?→?+?)((极稀)

浅谈高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

浅谈高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 山东省金乡县第二中学赵雪峰邮编:272200 摘要: 高中化学方程式种类繁多,很多学生在记忆方程式时,往往采取孤立的片面的记忆方法,单纯的一个一个的去记,结果是当时记住了很快就又忘了,有的即使记住了但在做题时却不会用,这和没记住一个样,因此很多学生感到记忆化学方程式非常困难!化学方程式成了提高化学成绩的瓶颈,也成了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负担。那么怎样才能有效记忆化学方程式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了几条高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希望对学生学习化学、记忆化学方程式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分类记忆法:抓一类记一片 二、主线记忆法:抓一线,记一串 三、特例记忆法:特殊反应,特殊关照 四、“特征反应”记忆法:抓住官能团,记忆不再难 五、“混个脸熟法”:常见面,反复练 正文: 有效记忆并熟练运用化学方程式是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关键。高中化学方程式种类繁多,很多学生在记忆方程式时,往往采取孤立的片面的记忆方法,单纯的一个一个的去记,结果是当时记住了很快就又忘了,有的即使记住了但在做题时却不会用,这和没记住一个样,因此很多学生感到记忆化学方程式非常困难!化学方程式成了提高化学成绩的瓶颈,也成了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负担。那么怎样才能有效记忆化学方程式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了几条高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希望对学生学习化学、记忆化学方程式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分类记忆法:抓一类记一片 1.根据物质的分类记忆。每一类物质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酸、碱、盐、氧化物等,他们都有各自的通性,抓住每一类物质的通性,就可记住一大堆方程式。比如SO2、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具有以下通性:(1)一般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SO2+H2O=H2SO3;CO2+H2O =H2CO3。(2)都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CO2+2NaOH=Na2SO3+H2O。(3)都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SO2+Na2O=Na2SO3;CO2+Na2O=Na2CO3。 2.根据元素的分类记忆。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分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等等。我们最关心的是主族元素,对于同一主族的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卤素的单质(X2)具有以下通性:(1)都与金属(Na、Fe、Cu等)反应。(2)都能与氢气反应。(3)都能与水反应。(4)都能与碱反应。我们只要抓住其通性,就可记住一大片方程式。 需要说明的是,分门别类地记忆方程式,只需记住常见的一个或几个方程式,就可以做到抓一类记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线记忆法:抓一线,记一串 高中化学方程式很多,如果每个方程式都单独记忆就显得很零乱没抓手,但如果我们以元素为主线,把方程式串起来加以记忆,思路就会很清晰,记起来也非常方便!元素主线有两条:(1)金属元素主线:金属元素包括:Na、Mg、Al、Fe、Cu。每种金属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每一类物质都有其通性,个别物质有特殊性质。 (2)非金属元素主线:非金属元素主要包括:N、Si、S、Cl。每种非金属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盐。每一类物质也都有其通性,个别物质有特殊性质。 有了主线,就有了抓手,主线上的各类物质不再孤单,它们都被这条主线牵着,我们的思路也顺着主线游走。通过记忆主线上各类物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把高中所学的绝大多数物质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经典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经典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g25m188 反应后物质质量/g9待测384 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5g-9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38g-18g=20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8g-4g=4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数值一定为mg,无法确定具体的数值,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6g:20g=4: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丙不是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

高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附答案

高中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一 1.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2.钠在空气中燃烧: 3.钠与熔融四氯化钛(TiCl4)反应: 4.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钠与硫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钠与硫酸铜溶液: 7.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9.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 1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 13.电解熔融氯化钠: 14.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5.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碳酸氢钠与盐酸: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碳酸氢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21.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碳酸钠溶液吸收过量SO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3.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SO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向碳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稀盐酸: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向碳酸钠溶液滴入过量稀盐酸: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 领会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含义。 2. 明确化学方程式中各种符号及化学意义。 3. 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配平简单化学方程式。(重难点) 【课前预习】 1.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 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3. 用化学式完成下表中的化学反应(注明反应条件): 【情境导入】 、自主探究: 1.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⑴必须以为基础;⑵遵 守。 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 ⑵; ⑶。 3. 注意: ⑴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 ⑵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如把点燃、加热(常用来表示),催化剂等写在。 ⑶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如果,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f”号,同样,溶液中的反应如果 ,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1. 最小公倍数法:寻找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且原子个数相差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 FeaQ+C----Fe+CO 2选择。原子为配平起点,由于3与2的最小公倍数为6,故Fe2。系数为2, _ . ,,一-、,"、,,-、一、一,,. ,一I一一^、~一、、,局温

而CO的系数为3,然后调节C与Fe2O3的系数分别为3和4,既原万程变为:2F&O+3C 4Fe+3CO 2。 2. 奇数配偶法:寻找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原子,且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为 配平的起点。将奇数的原子用2、4、4、8….等偶数配成偶数,调节其他元素的原子的个数。 Fe2O3+C----Fe+CO 2选择O原子,因。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所以先将高?/e 2O3用偶数2配平,再依次推导出G Fe2O3、CO的系数,分别为3、4、3,即得2Fe2Q+3C =4Fe+3CO 2 。 3. 观察法:当反应方程式两边有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时,考虑用观察法。即观察分析反应式左 右两边相关物质的组成,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来确定各自化学式前的系数;在推导其他原子的个数。 Fe2Q+C----Fe+CO 2反应中:C-----CO 2 , C夺取了Fe2。里两个。原子,那么一分" Fe2。里的3个O原子可以供给3/2个C-----3/2 个CQ,然后调节为整数系数为:2F&Q+3C =4Fe+3CO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小结】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⑴写: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反 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一”连接。 ⑵配: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并使之成最简整数比),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或观察法。 ⑶标:即标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气体用“f” ,液体中生成固体用“广,但当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气体或固体时,不须注明!将“一”改成“==”。 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①最小公倍数法;②奇数配偶法;③观察法。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F99.1?5 1. 将“嫦娥一号”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液氢作燃料除了单位质量燃烧的热能最大以外,还有一个与环保有关的优点是。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完整版)初中化学最全的知识点及化学方程式总结

、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 ①生石灰——CaO ②熟石灰——Ca(OH)2 ③石灰石、大理石-- CaCQ ④食盐——NaCl ⑤火碱、烧碱、苛性钠一一NaOH ⑥纯碱、苏打一一Na2CQ ⑦小苏打——NaHCO3 ⑧铁锈、赤铁矿一一Fe2O3 ⑨赤铁矿——Fe3O4 ⑩金刚石、石墨一一C (11) 干冰一一CO2 (12) 冰一一H2O (13) 天然气(甲烷)一一CH4 (14) 酒精(乙醇)——C2H5OH (15) 醋酸(乙酸)——CH3COOH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 红色的固体——Cu、Fe2O3、P (红磷) 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 、铁粉白色的固体——MgO、P2O5、P (白磷)、CuSQ (无水硫酸铜)、KC k NaCl等黄色的固体——S 蓝色的固体——CuSO4?5H2O 蓝色絮状沉淀——Cu( OH) 2 红褐色絮状沉淀——Fe( OH)3 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溶于酸并二氧化碳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 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 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AI(OH)3等不溶性碱的沉淀 蓝色的溶液——CuSO4、CuCl2、Cu(NO3)2 等含Cu2+溶液 浅绿色的溶液——FeSQ、FeC2、Fe(NO3)2等含Fe2+溶液黄色的溶液——FeC3、Fe2(SQ)3、 Fe(NO3)3等含Fe3+溶液 三、常见气体 (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 H s、SO2、HCI (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 (剧毒) ◎干燥剂的选择: 1 、浓硫酸可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I、)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2 、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可干燥:碱性气体 ( 如中性 NH3) 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C2、SQ、SO3、NO2、HCI、) 3、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可检验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气。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完整版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 式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 高村中学教师李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四、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思考讨论→总结归纳→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幻灯片2) 1、所有的化学反应必须遵守定律?

为什么质量会守恒呢? 2、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示的式子。 (选择→入题)以下三个表达式哪个是木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出示幻灯片3)判断下列哪个是化学方程式 (1)碳+氧气二氧化碳 (2)C+O 2CO 2 (3)C+O 2CO 2 (出示幻灯片4) Fe+O2Fe3O4 H2+O2H2O 【引入】:这样的式子能不能称之为化学方程式呢?(不能) 【过渡】仅仅写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并不能表示一个化学方程式,这仅仅完成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幻灯片5) (二)授新: 【引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校规。当然,书写化学方程式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原则呢?首先我们探讨这个问题。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9,找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幻灯片5)[学生阅读并回答] 【过渡】我们知道,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幻灯片6) C+O 2=CO 2 [提问]这个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相等吗?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

【化学】复习专题——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word)1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 A.CH4O B.CH2O2C.C2H6O D.C2H4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 【详解】 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 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式C2H5OH,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 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 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 + 3 2 【详解】 A、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共有甲、乙、丙3种分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整理)

郑州四中高中化学方程式汇编2012-12-3 温州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Petros Xn. 无机化学部分 非金属单质(F 2 ,Cl 2 , O 2 , S, N 2 , P , C , Si ) 1. 氧化性: F 2 + H 2 === 2HF 2F 2 +2H 2O===4HF+O 2 Cl 2 +2FeCl 2 ===2FeCl 3 2Cl 2+2NaBr===2NaCl+Br 2 Cl 2 +2NaI ===2NaCl+I 2 Cl 2+SO 2 +2H 2O===H 2SO 4 +2HCl 2. 还原性 S+6HNO 3(浓)===H 2SO 4+6NO 2↑+2H 2O 3S+4 HNO 3(稀)===3SO 2+4NO ↑+2H 2O PX 3+X 2===PX 5 C+CO 2===2CO (生成水煤气) (制得粗硅) Si+2NaOH+H 2O===Na 2SiO 3+2H 2↑ 3.(碱中)歧化 Cl 2+H 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 2+2NaOH===NaCl+NaClO+H 2O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金属单质(Na ,Mg ,Al ,Fe )的还原性 4Na+O 2===2Na 2O 2Na+S===Na 2S (爆炸) 2Na+2H 2O===2NaOH+H 2↑ Mg+H 2SO 4===MgSO 4+H 2↑ 2Al+6HCl===2AlCl 3+3H 2↑ 2Al+3H 2SO 4===Al 2(SO 4)3+3H 2↑ 2Al+6H 2SO 4(浓、热)===Al 2(SO 4)3+3SO 2↑+6H 2O (Al,Fe 在冷,浓的H 2SO 4,HNO 3中钝化) Al+4HNO 3(稀)===Al(NO 3)3+NO ↑+2H 2O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Fe+2HCl===FeCl 2+H 2↑ Fe+CuCl 2===FeCl 2+Cu 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 1.还原性: 16HCl+2KMnO 4==2KCl+2MnCl 2+5Cl 2↑+8H 2O (实验室常用) 2H 2S+SO 2===3S ↓+2H 2O 2NH 3+3Cl 2===N 2+6HCl 8NH 3+3Cl 2===N 2+6NH 4Cl 4NH 3+3O 2(纯氧)===2N 2+6H 2O 4NH 3+6NO===5N 2+6H 2O(用氨清除NO) 2.酸性: 4HF+SiO 2===SiF 4+2H 2O (HF 保存在塑料瓶的原因,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 2的含量) H 2S+CuCl 2===CuS ↓+2HCl H 2S+FeCl 2===(不反应) 3.碱性: NH 3+HCl===NH 4Cl NH 3+HNO 3===NH 4NO 3 2NH 3+H 2SO 4===(NH 4)2SO 4 NH 3+NaCl+H 2O+CO 2===NaHCO 3+NH 4Cl (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 4.不稳定性: 2H 2O 2===2H 2O+O 2↑ 非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 2+O 2+2H 2O===2H 2SO 4 (这是SO 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 2+Cl 2+2H 2O===H 2SO 4+2HCl 2NO+O 2===2NO 2 2CO+O 2===2CO 2 2.氧化性: NO 2+2KI+H 2O===NO+I 2↓+2KOH (不能用淀粉KI 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 2) (CO 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 等燃烧的火灾) 3.与水的作用: SO 2+H 2O===H 2SO 3 SO 3+H 2O===H 2SO 4 3NO 2+H 2O===2HNO 3+NO N 2O 5+H 2O===2HNO 3 P 2O 5+H 2O (冷)===2HPO 3 P 2O 5+3H 2O (热)===2H 3PO 4 (P 2O 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SO 2+(NH 4)2SO 3+H 2O===2NH 4HSO 3 (这是硫酸厂回收SO 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 2,再用 H 2SO 4处理: 2NH 4HSO 3+H 2SO 4=== (NH 4)2SO 4 + 2H 2O + 2SO 2 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 2循环作原料气) SO 2+Ca(OH)2===CaSO 3+H 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 2和CO 2.可用品红鉴别) SO 3+Ca(OH)2===CaSO 4+H 2O CO 2+2NaOH(过量)===Na 2CO 3+H 2O CO 2(过量)+NaOH===NaHCO 3 CO 2+Ca(OH)2(过量)===CaCO 3↓+H 2O 2CO 2(过量)+Ca(OH)2===Ca(HCO 3)2 CO 2+2NaAlO 2+3H 2O===2Al(OH)3↓+Na 2CO 3 CO 2+C 6H 5ONa+H 2O===C 6H 5OH ↓+NaHCO 3 SiO 2+2NaOH===Na 2SiO 3+H 2O (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FeO+4HNO 3===Fe(NO 3)3+NO 2↑+2H 2O 2。氧化性: MgO ,Al 2O 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 ,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 和Al. (制还原铁粉) 3.与水的作用: Na 2O+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O 2↑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 2O+CO 2===Na 2CO 3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Na 2O 2+H 2SO 4(冷,稀)===Na 2SO 4+H 2O 2 MgO+SO 3===MgSO 4 MgO+H 2SO 4===MgSO 4+H 2O Al 2O 3+3H 2SO 4===Al 2(SO4)3+3H 2O Al 2O 3+2NaOH===2NaAlO 2+H 2O (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 FeO+2HCl===FeCl 2+3H 2O Fe 2O 3+6HCl===2FeCl 3+3H 2O Fe 3O 4+8HCl===FeCl 2+2FeCl 3+4H 2O 含氧酸 1.氧化性: HClO+H 2SO 3===H 2SO 4+HCl (X 2表示F 2,Cl 2,Br 2)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5 D.X值为28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质量总和,反应后增加的是反应物,减少的是生成物。 【详解】 A、反应后甲增加了16g-8g=8g,则甲是生成物,丁增加了24g-4g=20g,则丁是生成物,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丙可能没参加反应或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 8g+32g+5g+4g=16g+X+5g+24g,则X=4g,则反应表达式是+ 乙甲丙,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 B、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者没参加反应,故B正确; C. 反应后甲增加了16g-8g=8g,丁增加了24g-4g=20g,则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8:20=25:,故C正确; D、在密闭容器中,则有8g+32g+5g+4g=16g+X+5g+24g,则X=4g,故D不正确。故选D。 2.某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Y可发生反应:2X+Y=X2Y。某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 ) A.4:1 B.3:1 C.2:1 D.37:8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两次实验数据表,Y的用量增加1倍,而生成X2Y的质量却没有增加1倍,说明第2次反应时,Y有剩余,9.6gX完全反应,生成12.0gX2Y,则同时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12.0g ﹣9.6g=2.4g;故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9.6g:2.4g=4:1.故选A. 3.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不同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由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反应物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故B错误; C.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即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C 正确; D.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有2种不同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4.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答案】A 【解析】 【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