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上学期数学周末练习(2020年)

初三上学期数学周末练习(2020年)

2011初三数学竞赛试题答案

2011年四川省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 (4月10日上午8﹕45——11﹕15) 考生注意:1. 本试五大题,全卷满分140分.2. 用圆珠笔、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42分,每小题7分) 本题共有6个小题,每题均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将你所选择的答案的代号填 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选对得7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 字母超过一个(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一律得0分. 1.已知2=+b a , 4)1()1(2 2-=-+-a b b a ,则ab 的值为 ( ) A .1. B .1-. C .2 1- . D .21 . 2.已知△ABC 的两条高线的长分别为5和20,若第三条高线的长也是整数,则第三条高 线长的最大值为 ( ) A .5. B .6. C .7. D .8. 3.方程)2)(324(|1|2+-=-x x 的解的个数为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今有长度分别为1,2,…,9的线段各一条,现从中选出若干条线段组成“线段组”,由这一组线段恰好可以拼接成一个正方形,则这样的“线段组”的组数有 ( ) A .5组. B .7组. C .9组. D .11组. 5.如图,菱形ABCD 中, 3=AB ,1=DF ,?=∠60DAB ,?=∠15EFG ,BC FG ⊥,则=AE ( ) A .21+. B .6. C .132-. D .31+. 市(区、县) 学校 姓名 性别 报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C E

初三数学基础训练题

练习题(一) 1.计算: ( ) 1 02 1211381 21-?? ? ??+-+ ++ 2. 16的平方根是 3.分式1 12+-x x 的值为零,则=x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是6cm 和9cm ,则周长是 5.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10,那么它的重心与外心之间的距离是 6.函数11 2 ++= x x y 的定义域是 ,若1 1 3)(-+=x x x f 则=)4(f 7.相切两圆的圆心距是5cm ,其中一个圆的半径是3cm ,则另一圆的半径是 8.在一陡坡上前进40米,水平高度升高9米,则坡度=i 9.把抛物线32 -=x y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顶点是 10.设m 、n 是方程0122=--x x 的两个根,那么=+n m 1 1 11.方程3815162 2 =?? ? ??++??? ? ?+ x x x x 设y x x =+1 原方程可变形关于y 的整式方程是 12.如图弓形ACB 所在圆的半径是5, C 弦AB=8,则弓形的高CD 是 A D B 13.若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是0 36,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14.分式方程 011 12=-+-x x x 的根是 15.分解因式=+--2 221a ax x 16.数据5,-3,0,4,2的中位数是 方差是 17.不等式组 52+x ≤()23+x 的解集是 21-x <3 x 18.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CD ,AB=BC 请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得四边形ABCD 是菱形。 19.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过点()1,1-与()4,2,则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 20.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是1∶9,则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21.上海市现有人口约一千七百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22.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0 45=∠B AE 为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AE 所在直线翻折后得△AB ′E , 那么△AB ′E 与四边形AECD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23.已知222 =-x x 代简求值 24.解方程:3 10 66=+++x x x x ()()()()()133312 --+-++-x x x x x

上海初中数学-周末作业

华育初二(8)班数学周末作业(三)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 1、一次函数24y x =-+的图象经过第 象限,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 (增大或减少) 2、已知直线y kx b =+与直线2y x =-平行,且在y 轴上的截距为2,则直线的解析式为 3、若直线1与直线21y x =-关于y 轴对称,则直线1的解析式为 4、已知直线4y kx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4,则直线解析式为 5、已知一次函数2y mx m =+-(m 为整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m = 6、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0,2A ,()1,0B -若将该图象沿着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则新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 7、直线()0y ax a =>与双曲线3 y x = 交于()11,A x y 、()22,B x y 两点,则122143x y x y -= 8、ABCD 中,DE AB ⊥于E ,DF BC ⊥于F ,ABCD 的周长为48,5DE =,10DF =,则ABCD 的面积为 9、ABCD 中,如果两条对角线的和是26,它们把平行四边形分成四个小三角形的周长和是112,那么ABCD 的周长为 10、如图,点A 在双曲线6 y x = 上,且4OA =,过A 作AC x ⊥轴,垂足为C ,OA 的垂直平分线交OC 于B ,则ABC ?的周长为 11、如图,反比例函数4y x =-的图象与直线1 3 y x =-的交点为A ,B ,过点A 作y 轴的 平行线与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相交于点C ,则ABC ?的面积为 12、如图,已知点A 、B 在双曲线()0k y x x =>上,AC x ⊥轴于点C ,BD y ⊥轴于点D , AC 与BD 交于点P ,P 是AC 的中点,若ABP ?的面积为3,则k = 二、选择题 13、如图,表示一次函数y mx n =+与正比例函数y mnx =(m ,n 是常数,且0mn ≠)

初三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7题图) B C D G F E (第5题图)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以下每道小题均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不填、多填或错填均得0分) 1、在高速公路上,从3千米处开始,每隔4千米经过一个限速标志牌;并且从10千米处开始,每隔9千米经过一个速度监控仪。刚好在19千米处第一次同时经过这两种设施,那么第二次同时经过这两种设施的千米数是( ) A 、36 B 、37 C 、55 D 、90 2、已知21+=m ,21-=n ,且()()876314722=--+-n n a m m ,则a 的值等于( ) A 、5- B 、5 C 、9- D 、9 3、ABC Rt ?的三个顶点A ,B ,C 均在抛物线2x y =上,并且斜边AB 平行于x 轴。若斜边上的高为h ,则( ) A 、1 h B 、1=h C 、21 h D 、2 h 4、一个正方形纸片,用剪刀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两部分;拿出 其中一部分,再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两部分;又从得到的三部分中拿出其中之一,还是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两部分……如此下去,最后得到了34个六十二边形和一些多边形纸片,则至少要剪的刀数是( ) A 、2004 B 、2005 C 、2006 D 、2007 5、如图,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点P 在劣弧AB 上,连结DP ,交AC 于点Q .若 QO QP =,则 QA QC 的值为( ) A 、132- B 、32 C 、23+ D 、23+ 二、填空题 (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6、已知a ,b ,c 为整数,且2006=+b a ,2005=-a c .若b a ,则c b a ++的最大值为 . 7、如图,面积为c b a -的正方形DEFG 内接于面积为1的正三角形ABC ,其中a ,

初三数学总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 A .012 =+x B .012 =-+x x C .0322 =++x x D . 01442=+-x x 2.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4cm 和5cm ,圆心距为7cm ,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相交 C .外切 D .外离 3.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 2=+-++a x x a 有一个根为0,则a 的值等于( ) A. -1 B.0 C.1 D. 1或者-1 4.若c b a >>且0=++c b a ,则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图象中的( ) 5.如图,一个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积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田字形,则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A .6、7或8 B .6 C .7 D .8 6.如图,以原点为圆心的圆与反比例函数3 y x = 的图象交于A 、B 、C 、D 四点,已知点A 的横坐标为1,则点C 的横坐标( ) A .1- B .2- C .3- D .4- A C x y O (第6题) B D A B C O (第7题) · (第5题

A B C O y X 2x o y 7.如图,圆锥的轴截面ABC △是一个以圆锥的底面直径为底边,圆锥的母线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圆锥的底面直径BC = 4 cm ,母线AB = 6 cm ,则由点B 出发,经过圆锥的侧面到达母线AC 的最短路程是( ) A . 83 cm B .6cm C .33cm D .4cm 8.已知(x 1, y 1),(x 2, y 2),(x 3, y 3)是反比例函数x y 4 - =的图象上的三个点,且x 1<x 2<0,x 3>0,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 ) A . y 3<y 1<y 2 B . y 2<y 1<y 3 C . y 1<y 2<y 3 D . y 3<y 2<y 1 9.如图,四边形ABCD 为⊙O 的内接四边形, E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已知 100BOD ∠=o ,则DCE ∠的度数为( ) A .40° B .60° C .50° D .80° 10. 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点P 从点O 出发,沿? OA AB BO --的路径运动一周.设OP 为s ,运动时间为t ,则下列图形能大致地刻画s 与t 之间关系的是 ( ) 11.如图,等腰Rt △ABC 位于第一象限,AB =AC =2,点A 在直线y =x 上,点A 的横坐标为1,边AB 、AC 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若双曲线y = k x 与△ABC 有交点, 则k 的取值范围为( ) A .1<k <2 B .1≤k ≤3 C .1≤k ≤4 D .1≤k <4 12.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ab <0 B. ac <0 C. 当x <2时,函数值随x 增大而增大;当x >2时,函数值随x 增大而减小 D. 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ax 2+bx +c =0的根 (11) (12) A D O B C E P A O B s t O s O O s t O s t A B C D

数学初中竞赛大题训练:几何专题(含答案)

数学初中竞赛大题训练:几何专题 1.阅读理解: 如果同一平面内的四个点在同一个圆上,则称这四个点共圆,一般简称为“四点共圆”.证明“四点共圆”判定定理有:1、若线段同侧两点到线段两端点连线夹角相等,那么这两点和线段两端点四点共圆;2、若平面上四点连成的四边形对角互补,那么这四点共圆.例:如图1,若∠ADB=∠ACB,则A,B,C,D四点共圆;或若∠ADC+∠ABC=180°,则A,B,C,D四点共圆. (1)如图1,已知∠ADB=∠ACB=60°,∠BAD=65°,则∠ACD=55°; (2)如图2,若D为等腰Rt△ABC的边BC上一点,且DE⊥AD,BE⊥AB,AD=2,求AE 的长; (3)如图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等边△EFG内接于此正方形,且E,F,G分别在边AB,AD,BC上,若AE=3,求EF的长. 解:(1)∵∠ADB=∠ACB=60°, ∴A,B,C,D四点共圆, ∴∠ACD=∠ABD=180°﹣∠ADB﹣∠BAD=180°﹣60°﹣65°=55°, 故答案为:55°; (2)在线段CA取一点F,使得CF=CD,如图2所示: ∵∠C=90°,CF=CD,AC=CB, ∴AF=DB,∠CFD=∠CDF=45°, ∴∠AFD=135°, ∵BE⊥AB,∠ABC=45°, ∴∠ABE=90°,∠DBE=135°, ∴∠AFD=∠DBE, ∵AD⊥DE,

∴∠ADE=90°, ∵∠FAD+∠ADC=90°,∠ADC+∠BDE=90°, ∴∠FAD=∠BDE, 在△ADF和△DEB中,, ∴△ADF≌△DEB(ASA), ∴AD=DE, ∵∠ADE=90°, ∴△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AD=2; (3)作EK⊥FG于K,则K是FG的中点,连接AK,BK,如图3所示:∴∠EKG=∠EBG=∠EKF=∠EAF=90°, ∴E、K、G、B和E、K、F、A分别四点共圆, ∴∠KBE=∠EGK=60°,∠EAK=∠EFK=60°, ∴△ABK是等边三角形, ∴AB=AK=KB=4,作KM⊥AB,则M为AB的中点, ∴KM=AK?sin60°=2, ∵AE=3,AM=AB=2, ∴ME=3﹣2=1, ∴EK===, ∴EF===.

2018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数学周报》杯”201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答题时注意: 1.用圆珠笔或钢笔作答; 2.解答书写时不要超过装订线; 3.草稿纸不上交.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每道小题均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不填、多填或错填都得0分) 1.设1a ,则代数式32312612a a a +--的值为( >. .,0y >,且满足3y y x xy x x y ==,,则x y +的值为( >. .

初三数学总复习测试题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A.0 1 2= + x B.0 1 2= - +x x C.0 3 2 2= + +x x D.0 1 4 42= + -x x 2.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4cm和5cm,圆心距为7cm,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内切B.相交C.外切D.外离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0 1 )1 (2 2= + - + +a x x a有一个根为0,则a的值等于() A. -1 B.0 C.1 D. 1或者-1 4.若c b a> >且0 = + +c b a,则二次函数c bx ax y+ + =2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图象中的() 5.如图,一个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积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田字形,则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A.6、7或8 B.6 C.7 D.8 6.如图,以原点为圆心的圆与反比例函数 3 y x =的图象交于A、B、C、D四点,已知点A的横坐标为1,则点C的横坐标()A.1 -B.2 -C.3 -D.4 - 7.如图,圆锥的轴截面ABC △是一个以圆锥的底面直径为底边,圆锥的母线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圆锥的底面直径BC= 4 cm,母线AB= 6 cm,则由点B出发,经过圆锥的侧面到达母线AC的最短路程是( ) A. 83 cm B.6cm C.33cm D.4cm 8.已知(x1, y1),(x2, y2),(x3, y3)是反比例函数 x y 4 - =的图象上的三个点,且x1<x2<0,x3>0,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A. y3<y1<y2B. y2<y1<y3C. y1<y2<y3D. y3<y2<y1 9.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 A C x y O (第6题) B D A B C O (第7题) ·(第5题

初中数学竞赛专项训练--找规律题

观察——归纳—猜想——找规律 给出几个具体的、特殊的数、式或图形,要求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从而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解题 的思路是实施特殊向一般的简化;具体方法和步骤是: (1)通过对几个特例的分析,寻找规律并且归纳; (2)猜想符合规律的一般性结论; (3)验证或证明结论是否正确,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些问题. 一、数字类 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 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 1,2,3, 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 项是2 n -1 (二)公因式法: 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或2n 、3n 有关。 例如:1,9,25,49,(81),(121),的第n 项为( 2 )12(-n ), 1,2,3,4,5.。。。。。。,从中可以看出n=2时,正好是2×2-1的平方,n=3时,正好是2×3-1的平方,以 此类推。 (三)增副 A : 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是n 的3次幂,即:n 3 +1 B :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n 2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 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 0、3、8、15、24……, 序列号:1、2、3、4、5,从顺序号中可以看出当n=1时,得1*1-1得0,当n=2时,2*2-1得3,3*3-1=8,以此类推,得到第n 个数为12 -n 。再看原数列是同时减2得到的新数列,则在12 -n 的基础上加2,得 到原数列第n 项 12+n (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 恢复到原来。 例 : 4,16,36,64,?,144,196,… ?(第一百个数) 同除以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得到新数列第n 项即n 2 ,原数列是同除以4得到的新数列,所以求出新数列n 的公式后再乘以4即,4 n 2 ,则求出第一百个数为4*1002 =40000 (一)等差数列 例题:2,5,8,( )。 例题5: 12,15,18,( ),24,27。 A.20 B.21 C.22 D.23 (二)等比数列

初三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30分) 1.- 20001999, -19991998, -999998 , -1000 999这四个数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 )-20001999<-19991998<-1000999<-999998 (B )-999998 <-1000999<-19991998<-20001999 (C )- 19991998<-20001999<-1000999<-999998 (D )-1000999<-999998 <-20001999<-1999 1998 2.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a , b , c (a , b , c 都是质数),且a +b +c =16,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3.已知25x =2000, 80y =2000,则 y 1 x 1+等于 (A )2 (B )1 (C )21 (D )2 3 4.设a +b +c =0, abc >0,则 | c |b a | b |a c |a |c b +++++的值是 (A )-3 (B )1 (C )3或-1 (D )-3或1 5.设实数a 、b 、c 满足a

杨浦区初三数学基础测试卷 2010.4

杨浦区初三数学基础测试卷 2010.4 一、 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 在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 (A)2π; (B)7 22 ; (C)2.3 ; (D)4. 2. 下列计算准确的是 ( ) (A)336 a a a +=; (B)3 3 6 a a a ?=; (C)336()a a =; (D)632 a a a ÷=. 3.在下列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是 ( ) (A)2310x x ++=; 1=-; (C)2 230x x ++=; (D) 1 11 x x x = --. 4.如果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且与y 轴负半轴相交,那么 ( ) (A )0k >,0b >; (B )0k <,0b <; (C )0k >,0b <;(D )0k <,0b >. 5.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等边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八边形. 6.如图,已知AC 平分∠P AQ ,点B 、D 分别在边AP 、AQ 上.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后可推出AB =AD ,那么该条件不可以是 ( ) (A )BD ⊥AC ; (B )BC =DC ;(C )∠ACB =∠ACD ;(D )∠ABC =∠ADC . 二、 填空题(本大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7.当2x < = . 8.因式分解:2222a b a b ---= . 9.不等式组3732 x x +>?? ->-?, 的解集是 . 10.方程x x =+2的解是_____________. 11.一次函数(3)2y m x =-+中,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2.将抛物线2 23y x =+沿x 轴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13.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4个白球和2个黑球,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从中任意取出1个球,那么取到白球的概率为 . 14.某高速公路由于遭受冰雪灾害而瘫痪,解放军某部承担一段长1500米的清除公路冰雪任务.为尽快清除公路冰雪,该部官兵每小时比原计划多清除20米冰雪,结果提前24小时完成任务,该部原计划每小时清除公路冰雪多少米? 若设原计划每小时清除公路冰雪x 米.则可得方程 . 15.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4倍,那么这个角为 度. 16.在四边形ABCD 中,如果=,那么与相等的向量是__________. · A P Q C

初一下数学周末作业(2018年3月带答案)

初一下数学周末作业(3月23日 ) 40分钟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 ) . A .(5,3) B .(5,-3) C .(-5,3) D .(-5, -3)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下列各点,在x 轴上的点是( ) . A .(0,3) B .)0,3(- C .)2,1(- D .)3,2(-- 3.已知坐标平面内点M (a ,b )在第一象限,那么点N (b , -a )在 (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已知点(,)P x y ,且220x y +=,则点P 在( ) . A .原点 B .轴上 C .y 轴上 D .坐标轴上 5.若x 轴上的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的坐标为( ) . A . (3,0) B . (3,0) 或(–3,0) C . (0,3) D . (0,3) 或(0,–3) 6.点P 位于x 轴上方,y 轴左侧,距离x 轴4个单位长度,距离y 轴2个单位长度,那么点P 的坐标是( ) . A .(4,2) B .(-2,4) C .(-4,-2) D .(2,4) 7.在下列各点中,与点A (-3,-2)的连线平行于y 轴的是( ) . A .(-3,2) B .(3,-2) C .(-2,3) D .(-2,-3) 8.如果点M 到x 轴和y 轴的距离相等,则点M 横、纵坐标的关系是( ) . A .相等 B .互为相反数 C .互为倒数 D .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 若x 表示有理数,则点P (12+x ,||4x --)一定在第四象限; ② 若x 表示有理数,则点P (2x -,||4x --)一定在第三象限; ③ 若ab >0, 则点P (a , b )一定在第一象限; ④ 若ab =0, 则点P (a , b )表示原点.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 点P (x -1, x + 1)的位置不同,当x 变化时,点P 不可能在( ) . A . 第一象限 B .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 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1. 已知点(0,5)P ,则P 的位置在_______轴上.

初三数学竞赛试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竞赛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要使方程组???=+=+2 3223y x a y x 的解是一对异号的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34<a (D )3 43<>a a 或 2.一块含有?30AB =8cm, 里面 空 心DEF ?的各边与ABC ?的对应边平行,且各对应边的距离都是 1cm,那么DEF ?的周长是( ) (A)5cm (B)6cm (C) cm )(36- (D) cm )(33+ 3.将长为15cm 的木棒截成长度为整数的三段,使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则不同的截法有( ) (A)5种 (B) 6种 (C)7种 (D)8种 4.作抛物线A 关于x 轴对称的抛物线B ,再将抛物线B 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C 的函数解析式是1122-+=)x (y ,则抛物线A 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 ) (A)2322-+-=)x (y (B) 2322++-=)x (y (C) 2122---=)x (y (D) 2322++-=)x (y 5.书架上有两套同样的教材,每套分上、下两册,在这四册教材中随机抽取两册,恰好组成一套教材的概率是( ) (A) 32 (B) 31 (C) 21 (D) 6 1 6.如图,一枚棋子放在七边形ABCDEFG 的顶点处,现顺时针方 向移动这枚棋子10次,移动规则是:第k 次依次移动k 个顶点。 如第一次移动1个顶点,棋子停在顶点B 处,第二次移动2个顶 点,棋子停在顶点D 。依这样的规则,在这10次移动的过程中, 棋子不可能分为两停到的顶点是( ) (A)C,E,F (B)C,E,G (C)C,E (D)E,F.

九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复习测试卷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复习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关系式中,哪个等式表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 A :x y 2 2 = B :x y 2= C :21+= x y D :x y 1-= 2.若反比例函数)0(≠=k x k y 经过(-2,3) ,则这个反比例函数一定经过( ) A :(-2,-3) B :(3,2) C :(3,-2) D :(-3,-2) 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x m y )1(-=与反比例函数x m y 4=的图像大致位置不可能 ( ) 4.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BC =4,点P 在BC 边上运动,连结DP ,过点A 作AE ⊥DP ,垂足为E ,设DP =x ,AE =y ,则能反映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5 2 52 5 2 5 2 5.已知三点 111() P x y ,, 222()P x y ,, 3(12) P -,都在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上,若10x <, 20 x >,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120 y y << B . 12 0y y << C . 120 y y >> D . 12 0y y >> 6.如图,直线mx y =与双曲线x k y =交于点A B ,.过点A 作A M x ⊥轴,垂足为点M ,连结BM .若1 ABM S =△,则k 的值是( ) A .1 B .1m - C .2 D .m 7.如图,是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x y 2= 的图像,则关于x 的方 程kx+b= x 2的解为( ) (A)xl=1,x2=2 (B)xl=-2,x2=-1 (C)xl=1,x2=-2 (D)xl=2,x2=-1 8. 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的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O,AB ∥x 轴,BC ∥y 轴, 反比例函数x y 2= 与x y 2- =的 图象均与正方形ABCD 的边相交,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2 B 、4 C 、8 D 、6 9.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2 16600x x -+=的一个实数根,则这个三 角形的面积是( ) A :24 B :24或58 C :48 D :58 1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c 和二次函数y=ax2+c 的图象大致为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6分) 11.已知抛物线c bx a y x ++=2 的对称轴为2=x ,且经过点(1,4)和点(5,0),则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12.在△ABC 中,∠C=900,AC=3, AB=5,则cos B=____________。 13.已知Rt △ABC 中,∠C=90度,sinA= 5 3,则=B cos _______________ 。 14.若∠A 是锐角,cosA = 2 3,则∠A =____________ 。 15.计算2sin30°+3tan30° ·tan45°=___________。 16.函数m x y +-=与23 3+-=x y 的图象都过C 点,与x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梯形DCAE 的面积为 4,求k 的值. 17.(6分)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0,0),(1,—3),(2,—8).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写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初三上册数学周末作业2017.9.23

初三数学周末作业(2017.9.23)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长度各组线段中,能构成比例线段是 ( ) A 。2,5,6,8 B 。3,6,9,18 C 。1,2,3,4 D 。3,6,7,9 2. 一组数据3,3,4,6,8,9中位数是 ( ) A 。4; B 。5; C 。5.5; D 。6; A 。82 B 。83 C 。84 D 。85 4。如图,扇形OAB 是一个圆锥侧面展开图,若小正方形方格边长为 1,则这个侧锥底面半径为( ) A 。 12; B C ; D 。 5.如图,⊙O 通过△ABC 三个顶点。若∠B=75°∠C=60°且长度为4π,则BC 长度为 ( ) A 。8 B 。8 C 。16 D 。16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圆心坐标是(3,a )(a >3),半径为3,函数y=x 图象被⊙P 截得弦AB 长为,则a 值是 ( ) A 。4 B 。 C 。 D 。 二、填空题 7.若43a b a +=,则b a = . 8.在一张比例尺为1:5000地图上,学校艺术楼到学校食堂图上距离为8cm ,那么艺术楼到学校食堂实际距离为 m 。 9.已知实数a 是关于x 方程2 310x x --=一根,则代数式3a 2-9a+1值为_____。 10.一本书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若它长为10cm ,则它宽是 cm (保留根号) 11.已知线段a=2厘米,c=8厘米,则线段a 和c 比例中项b 是__________厘米. 12.若一组数据x 1,x 2,…,x n 方差为9,则数据2x 1-3,2x 2-3,…,2x n -3方差是______。 13.若方程x 2﹣ 7x+12=0 两根恰好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则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_________。 14.如图,已知圆锥母线OA=8cm ,底面圆半径r=2cm ,若一只小虫从A 点出发,绕圆锥侧面爬行一周后又回到A 点,则小虫爬行最短路线长_________。 15.如图,已知直线323+-=x y 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C 圆心坐标(-2,0),半径为2,若D 是⊙C 上一个动点,线段DA 与y 轴交于点E ,则△ABE 面积S 取值范围是 。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2014年全国数学竞赛初三决赛试题(含答案)

201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决赛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42分,每小题7分) 1.已知,x y 为整数,且满足22441 111211 ()()()3x y x y x y + +=--,则x y +的可能的值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 C. 由已知等式得2244 224423x y x y x y xy x y x y ++-?=?,显然,x y 均不为0,所以x y +=0或32()xy x y =-. 若32()xy x y =-,则(32)(32)4x y +-=-.又,x y 为整数,可求得12,x y =-??=? ,或21.x y =-??=?, 所以1 x y +=或1x y +=-. 因此,x y +的可能的值有3个. 2.已知非负实数,,x y z 满足1x y z ++=,则22t xy yz zx =++的最大值为 ( ) A . 47 B .59 C .916 D .12 25 【答】 A. 21 222()2()()4 t xy yz zx x y z yz x y z y z =++=++≤+++ 212(1)(1)4x x x =-+-2731424x x =-++2734 ()477x =--+, 易知:当37x =,27y z ==时,22t xy yz zx =++取得最大值4 7 . 3.在△ABC 中,AB AC =,D 为BC 的中点,BE AC ⊥于E ,交AD 于P ,已知3BP =,1PE =,则AE = ( ) A . 6 2 B .2 C .3 D .6 【答】 B. 因为AD BC ⊥,BE AC ⊥,所以,,,P D C E 四点共圆,所以12BD BC BP BE ?=?=,又2BC BD =,所以6BD = ,所以3DP =. 又易知△AEP ∽△BDP ,所以 AE PE BD DP = ,从而可得1623 PE AE BD DP =?=?=. 4.6张不同的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2,2,4,4,6,6,从中取出3张,则这3张卡片上所写的数字可 以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概率是 ( )

历年初三数学中考函数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函数》基础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各点中,在第一象限内的点是………………………………………………( ) (A )(-5,-3) (B )(-5,3) (C )(5,-3) (D )(5,3) 【提示】第一象限内的点,横坐标、纵坐标均为正数.【答案】D . 2.点P (-3,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3,4) (B )(-3,-4) (C )(-4,3) (D )(3,-4) 【提示】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答案】D . 3.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则点Q (-a ,b -4)在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提示】由题意得a >0,b <0,故-a <0,b -4<0.【答案】C . 4.函数y =x -2+3 1-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x =3 (C )x <2且x ≠3 (D )x ≤2且x ≠3 【提示】由2-x ≥0且x -3≠0,得x ≤2. 【答案】A . 【点评】注意:D 的错误是因为x ≤2时x 已不可能为3. 5.设y =y 1+y 2,且y 1与x 2成正比例,y 2与x 1成反比例,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 ) (A )正比例函数 (B )一次函数 (C )二次函数 (D )反比例函数 【提示】设y 1=k 1x 2(k 1≠0),y 2=x k 1 2 =k 2x (k 2≠0),则y =k 1x 2+k 2x (k 1≠0,k 2≠0). 【答案】C . 6.若点(-m ,n )在反比例函数y =x k 的图象上,那么下列各点中一定也在此图象上的点是……………………………………………………………………………………( ) (A )(m ,n ) (B )(-m ,-n ) (C )(m ,-n ) (D )(-n ,-m ) 【提示】由已知得k =-mn ,故C 中坐标合题意. 【答案】C . 7.二次函数式y =x 2-2 x +3配方后,结果正确的是………………………………( ) (A )y =(x +1)2-2 (B )y =(x -1)2+2 (C )y =(x +2)2+3 (D )y =(x -1)2+4 【提示】y =x 2-2 x +3=x 2-2 x +1+2=(x -1)2+2. 【答案】B . 8.若二次函数y =2 x 2-2 mx +2 m 2-2的图象的顶点在x 轴上,则m 的值是( ) (A )0 (B )±1 (C )±2 (D )± 2 【提示】由题意知? =0,即4 m 2-8 m 2+8=0,故m =± 2. 【答案】D . 【点评】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上,表明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此时 ? =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9.函数y =3)1(0 --x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提示】由题意,得x -1≠0,x -3≠0. 【答案】x ≠1,且x ≠3. 【点评】注意零指数的底数不为0以及结论中的“且”字. 10.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则它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 【提示】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x k ,则k =-2. 【答案】y =-x 2. 11.当m =_________时,函数(m 2-m )m m x -22是一次函数.

九年级数学周末作业

某班学生1--8月课外阅读数量 折线统计图本数 月份 83 75 58 42 58 70 3690 807060504030201008 7 6 5 4 3 2 1 a -2九年级数学周末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 A .562432=+ B .3327=÷ C .632 333=? D .3)3(2-=- 2. ( ▲ ) A .1到2之间 B .2到3之间 C .3到4之间 D .4到5之间 3.某班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极差是47 B .众数是42 C .中位数是58 D .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4.如图,在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如果EF =2,那么菱形ABCD 的周长是( ▲ ) A .4 B .8 C .12 D .16 5.实数a 在数轴对应点如图所示,则a ▲ ) A .2a +2 B .2a -2 C .2 D .-2 6.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3,AD =5,∠C =60°,则下底BC 的长为(▲) A .8 B .9 C .10 D .11 7.图1、图2、图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人由A 地到B 地的路线图(箭头表示行进的方向),图2中E 为AB 的中点,图3中AJ ﹥JB ,判断三人行进路线长度的大小关系为( ▲ )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B 图3 图2 图1 8.如图,线段OD的一个端点在直线AB上,在直线AB上找一点P,使△ODP 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P点共有(▲ )个。 A.1B.2C.3 D.4 第6题第7题 第8 题二、填空 9.当x=__________是同类二次根式 10.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个样本的方差是2222 12100 1 (8)(8)(8) 100 S x x x ?? =-+-+?????+- ?? ,则这个样本中的数据个数是___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_ 12.如图,四边形ABCD中,点M,N分别在AB,BC上,将△BMN沿MN 翻折,得△FMN,若M F∥AD,FN∥DC,则∠B = ______ °. 13.如图,E、F是口ABCD对角线上的两点,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____,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6题14.如图,矩形ABCD由2个全等的正方形拼成,点E,H,F ,G分别在矩形ABCD的边AB ,BC,CD,DA上,EF,GH交于点O,∠ FOH=90°,EF= 4,则GH的长是________________. 15. =,…请你用含n的式子将其中蕴涵的规律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4×5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图中找两个格点D和E,使∠ABE=∠ACD=90°,则四边形BCDE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