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号型与人体测量教案

服装号型与人体测量教案

服装号型与人体测量教案
服装号型与人体测量教案

四.课堂练习;

将学生每两人一组,抽出几组上台表演测量方法,测出上装的几个主要部位规格。下面的同学认真观看,作出评价。

五、服装规格尺寸测量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同步练习1 苏科版

第15章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检测题 1.(2008济宁)小军非常注意用眼卫生,看书一段时间后,就向远处眺望一会。由看书转 为眺望,小军的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A 、扩大,曲度增加 B 、缩小,曲度增加 C 、扩大,曲度减小 D 、缩小,曲度减小 2.(2008济宁)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这样做的主 要目的是: A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 、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C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 、防止听小骨和听觉中枢受损 3.(2008莱芜)近几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的 有效措施。在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眼球内发生的变化是 A .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B .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C .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D .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4.(2008玉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有利于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A .躺卧看书 B .乘车看书 C .直射强光下看书 D .坚持做眼保健操 5.(2008黄石)人的视觉是在哪个部位形成的? A .晶状体 B .玻璃体 C .视网膜 D .大脑的某区域 6.(2008山东)近几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的 有效措施。在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眼球内发生的变化是 A .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B .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C .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D .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7.(2008长春)在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该迅速张开口或者用手掩耳,这样做的好处是 A .防止声音入耳 B .使鼓膜内侧气压大于鼓膜外侧气压 C .防止灰尘入耳 D .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8.(2008唐山)在右图耳的结构中能够接受声波产生振动的是 A.①听小骨 B.④听小骨 C.①鼓膜 D.④鼓膜 9.参照右下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 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 A.④①⑦⑧ B.④②⑥⑧ C.④③⑧⑤ D.④①⑥⑤ 10.(2008威海)用手掌托在耳郭后边,会感到前方传 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郭能够 A .产生声波 B .传递声波 C .收集声波 D .感受声波 11.(2008威海)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和眼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各组照相机和眼球对应的 结构,功能不. 相似的是 A .闪光灯和角膜 B .胶卷和视网膜 C .光圈和瞳孔 D .镜头和晶状体 12.(2008潍坊)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 ④ ① ② ③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知识点)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2019、2 复习目标: 1、掌握人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耳的结构及功能 3、说出近视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4、说出耳聋的原因及保护耳的有关做法 考点一:掌握人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A图 B图 根据以上图形,思考以下问题: 1、“白眼球”指[ ]_____________,“黑眼球”指[ ]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物像的位置是,产生视觉的部位是。 3、调节晶状体的结构是,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放松(舒张),晶 状体曲度变;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收缩,晶状体曲度变,看到的物体由远及近时,晶状体曲度会。 4、能调节瞳孔大小的是,当人从暗处走到亮处时,瞳孔会由变, 这种变化的意义是:避免过多进入眼内,造成伤害(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落)。 5、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视觉形成的过程。 外界光线进入你的眼睛,依次经过→→→→并经过等的折射,最终落在上,其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视觉感受器),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传到的一定区域,形成视觉。 6、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___________ 或。 考点二:近视的原因的矫正 近视的成因:①晶状体过度变, 且不能恢复原大小,会造成假性近视. ②眼球前后径,会造成真性近视 成像的位置:视网膜的,看不清 处的物体。 矫正方法:配戴。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要。 考点三:掌握耳的结构、功能及耳聋的原因(对照图形,思考以下问题:) 1、外界声波能引起【】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传到内耳,刺激 【】内的听觉感受器并产生神经冲动,由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人就产生听觉。 2、明明感冒了,先是鼻咽部发炎,后又引起中耳炎,这是为什么?

八年级生物上册 6.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

第二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2课时)教学课题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教学目的1.描述耳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听觉形成的过程。 2.通过对收集的资料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进行科学探究的思想结构。 重点难点 重点: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难点:探究听觉的形成。 教学方法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2/2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以什么方式向外传播的? (3)声音在没有空气的宇宙空间能传播吗? 小结,然后提问:人是靠什么器官收听声音的?生答:物体的振动产生 生答:声波 生答:不能 生答:耳 通过复习引入,形成对原有 知识的迁移,同时也体现了 教材中对知识的整合精神, 使学生很自然的进入新课 堂的学习。 2、讲述:那么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讲述:耳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因为耳有能收听声音的构造。要知道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要了解的构 造。 使用多媒体展示耳的 构造图。 观察:耳的构造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它们分别是什么样 的? 小结::耳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鼓室等部分构成,内耳由耳蜗,前庭,半规管等构成,耳蜗与连着大脑的位听神经相连。这些构造都与收听声音有关系。 指导学生认识耳各部分的功能 提示:当你想听的声音来自很远的地方、声音又比较小时。如果把手掌放在耳后,朝着发声的方向,就会听得比较清楚些。这可以启示我学生观察,然后汇报观察结 果。 学生完成对课本的填写。 ] 设计情景先让学生自己观 察,讨论,总结,然后进行 汇报,形成对耳朵结构的初 步认识。 在学生的讨论基础上进行 小结,归纳,加深学生的印 象。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学习人体眼球的基本结构、视觉的形成、近视的成因等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视觉卫生习惯,并学会关爱他人。眼球结构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我配以多媒体教学,先让学生根据课本插图并结合眼球模型自学,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强化对眼球基本结构的认识。对于人体视觉的形成,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清晰的观察,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材分析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是苏科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16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的内容,在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安排先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强调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逐渐扩充知识面,同时强调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这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它不但培养学生不断探求知识和合作精神,还培养学生卫生用眼的习惯和关爱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本节内容分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②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与视觉形成的关系。 ③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2.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视觉卫生,逐步养成认真做眼保健操的习惯;关注和爱护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人的眼球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难点:了解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及视觉的形成。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眼球模型 六、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八年级生物教案)骨骼教案

骨骼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依据位置能说出人体骨胳结构名称。 2?解释人的骨胳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模型、挂图等各种直观教具的观察,及观察后的演讲,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习惯和表达能力。 2?通过归纳人的骨胳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1?自觉养成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2?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和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 3?小组观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本节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 人体主要的骨的名称,人的骨骼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人的骨骼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讲述骨骼时,首先让学生区分骨与骨骼的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单独一块具体的叫骨,如肱骨;多块骨通过一定的形式连接而成的整体叫骨骼,如脊柱。接着指出: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关于骨胳的组成,从调动学生主体性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角度,建议采用自学的方法:先让学生对照书上的彩图及课文中人体骨骼组成情况表配合观察,一边观察图中主要骨的名称特点,一边体会这块骨在人体的位置。如找到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脑颅骨、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胸骨、肋骨等骨的大致位置。观察完毕后,教师每组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指着人体骨骼模型要求从整体到局部说出各部骨骼的名称,并给评分,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爱好又达到对知识的识记的效果。 人的骨骼与竖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对人体骨骼有了清楚的熟悉后,继续让学生观察骨骼的模型,并提出观察问题:(1)脊柱的正面和侧面观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2)观察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区别?(3)足有什么特点?这些对于人体竖立行走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了解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和下肢比上肢粗壮及形成足弓这些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再分别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_5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教学目标1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说出近视的成因以及预防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以及预防的措施。2 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 3 培养视觉和听觉的卫生习惯,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过程。2 难点: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一时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主要感官根据问题讨论,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官感知外界环境的情况。精心编排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叙述出人体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主要器官。眼球的结构观察瞳孔在光亮和黑暗环境中的变化,对比曲度不同的放大镜聚光情况的区别,探究凸透镜成清晰图像的条,对比总结眼球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介绍眼球的各个结构,帮助学生对比总结。第二时近视的成因和矫正更换不同曲度的凸透镜,探究成像位置的改变,对比总结近视的成因。尝试寻找矫正的办法。总结同学发言,引导同学思考,调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认识。用眼卫生调查学校里的近视情况,讨论什么是卫生的用眼习惯第三时耳的结构和功能和听觉的形成感受振动产生声音,鼓膜的振动,观察听小骨

的模型,描述声音在耳中的传递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总结。用耳卫生讨论引起耳聋的原因,以及保护听觉的措施总结同学发言,引导同学思考调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认识。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时:教师展示一个用的布遮盖的塑料箱,里面放着一个苹果形状的厨房用计时器。教师:下面我们邀请三位同学来检验一下箱子里是什么东西?——请第一位同学用手伸进布下面摸一摸,第二位同学用耳朵凑近听一听,第三位同学偷偷看上一眼。然后将你们的判断写在纸上。(箱子里也可以放一只小动物,但要注意安全;也可以换成一朵花,要求同学闻一闻,, )用手摸的同学:是一个假的苹果;用耳听的同学:是一个闹钟(是一块表);用眼看的同学:是一个苹果形状的计时器。教师:这些同学分别通过那种感觉认识这个物体?学生:触觉、听觉、视觉。教师:也许在认识这个物体中我们没有用到,但当我们感知其他外界事物的时候,我们还会用到哪些感觉?学生:嗅觉、味觉、温度感觉(可能需要老师举例提示)教师:同学们也看到了,刚才辨别计时器时,最快和最正确的同学应用了自己的视觉。视觉是我们感知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手段。所以眼睛对我们来说就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眼睛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睛的窗户在哪里呢?(出示猫的瞳孔变化图)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画的区别,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学生:中午光照强,猫的瞳孔就眯成一条线;晚上光照弱,猫的瞳孔就变成圆的了。教师:我们的眼睛有没有类似的变化?让我们先拉上窗帘,对着镜子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反思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反思 在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里,从人们对外界的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这样做的目的是强调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展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的学习。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材内容:包括“视觉”探究和“听觉”探究两部分。现将“视觉”作为第一课时内容讲授,分情景导入—眼与视觉—走进生活—近视及预防—课外拓展—我的收获六个版块。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体验式学习法、归纳总结法。着重突出“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讨论等手段,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分析、思考,同时通过模型、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东西形象直观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学生愉快全面接受新知识。 本节课结束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l.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广泛地开展讨论。 2.把重视学习成果转移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以及合作探究性学习。 3.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研究式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和画面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达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目的。 4.授课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生的观察能力。 不足之处: 1.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教学内容设置的比较多,可适当进行删减。比如在讲授视觉的形成过程时会形成倒像的内容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较难,可删去;在最后的新课环节—“近视的预防”可作为作业内容,以减少占用的课下时间。 2.学灵活性不够。比如在进行“瞳孔大小的调节”实验时由于天气原因效果不够明显,应适当调整实验方法。

苏科初中生物八上《人体对信息的感知》word教案 (3)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展示一个用的布遮盖的塑料箱,里面放着一个苹果形状的厨房用计时器。 教师:下面我们邀请三位同学来检验一下箱子里是什么东西?——请第一位同学用手伸进布下面摸一摸,第二位同学用耳朵凑近听一听,第三位同学偷偷看上一眼。然后将你们的判断写在纸上。(箱子里也可以放一只小动物,但要注意安全;也可以换成一朵花,要求同学闻一闻……) 用手摸的同学:是一个假的苹果; 用耳听的同学:是一个闹钟(是一块表); 用眼看的同学:是一个苹果形状的计时器。 教师:这些同学分别通过那种感觉认识这个物体? 学生:触觉、听觉、视觉。 教师:也许在认识这个物体中我们没有用到,但当我们感知其他外界事物的时候,我们还会用到哪些感觉? 学生:嗅觉、味觉、温度感觉(可能需要老师举例提示) 教师:同学们也看到了,刚才辨别计时器时,最快和最正确的同学应用了自己的视觉。视觉是我们感知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手段。所以眼睛对我们来说就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眼由眼球和眼的附属结构组成。(同桌互相观察眼睛,认识眼的结构)组成功能 眼球的附属结构眼睑对眼球有保护作用(泪腺分泌眼泪里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和润滑眼球的作用,结膜衬在眼睑的内表面和贴在眼球的前面,能分泌黏液,润滑眼球)睫毛 结膜 泪器 眼肌 眼球角膜无色透明,光线容易透过

八年级生物上册6.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同步练习1新版苏科版

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一、选择题 1、小明经常长时间看漫画书而导致了近视,则他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近视镜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 2、“红灯”的光线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3、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 B.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C.连续用眼1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D.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4、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 () A.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B.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 C.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5、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 A. 视网膜、视神经 B. 视觉中枢、视网膜 C. 视网膜、视觉中枢 D. 角膜、视觉中枢 6、近年来,患近视眼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小明是其中的一个,那么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 A.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凹透镜 B.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凸透镜 C.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凹透镜 D.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凸透镜 7、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应该 ( ) ①迅速张口②迅速闭嘴③张口,同时双手堵耳④闭嘴,同时双手堵耳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若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看到的就是模糊不清的物像,你知道这叫什么眼及就应该如何矫正吗()

A.近视眼、戴凸透镜 B.远视眼、戴凸透镜 C.近视眼、戴凹透镜 D. 远视眼、戴凹透镜 9、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 D.都是凹透镜 10、上体育课时,当老师从背后叫学生的名字,被叫到的同学会举手并喊「有」。 下列何者为此反应过程中的感受器?( ) A.眼 B.耳 C.口 D.手 11、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打呵欠”影响了 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 二、非选择题 12、关注健康,善待生命。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据调查我国的近视眼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二位,尤其是近几年来, 上升趋势,这引起了人们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 答: ①眼球成像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②物像只有落到[]____________上,我们才能看到清楚的物体,近视眼可以配带装有____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③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 变的部位可能___________。 ④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将车停下,这属于_______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由于眼和耳是人体从外界接受信息的主要器官,在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有着突出作用,所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先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继而才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旨在强调了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本节的教学是全章教学的基础,完成好本节教学任务,可为后面的教学做一良好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3、说出近视眼的成因和耳聋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二)、能力目标 1、尝试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 2、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及参与竞争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2、培养关爱盲人、聋哑人的情感,能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视觉的形成过程、听觉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的成因。 四、学情分析: 有关人体对外界感知的方式、器官,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并不陌生。但涉及到这些器官的结构名称、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感觉外界环境变化,学生又不十分清楚,中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转向抽象思维形式过渡的阶段,它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作基础。那么如何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是本节的关键所在。 五、教法分析: 1、从学生的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出发创设课堂情景。 2、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地学习了解眼球的结构、功能。 3、给每个学生以同样的探究学习和表现的机会,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分组探究来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4、让近视的学生谈谈自己近视后生活中的不便,形成爱眼意识。 六、教学过程:

人教版七下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

人教版七下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 教学目标: 1. 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得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 描述眼球的结构、主要功能和视觉产生的过程。 3. 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 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 眼球的结构 2. 视觉产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 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课前准备:眼球模型多媒体观看。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我们身体内有各个感受器,如:眼、耳、鼻、舌、皮肤等等。能够感受到外界事物瞬息万变。特别是我们的眼睛,它是人的心灵的窗口。我们通过它来觉察世界万物,也可以通过它进行心灵的沟通。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眼睛的结构。 互动一:眼球的结构 1.观察课本P89人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完成讨论1、2。 学生讨论,回答。 2.观察图Ⅳ-46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说一说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学生回答:晶状体——镜头;瞳孔——光圈;视网膜——胶卷(底片) 3.请同学们利用一分钟的时间熟悉眼球的结构,然后通过眼球图片,分析眼球的结构,并说出每一部分结构的功能。 学生熟悉眼球结构,教师出示眼球模型,学生解说。 教师强调:(板图)我们俗话说的白眼珠(白眼球)和黑眼珠(黑眼球)指的是哪两部分?(师生共同分析)白眼球——巩膜;黑眼球——虹膜。虹膜内所含色素不同就出现了蓝眼、褐眼等。 互动二:视觉的形成过程 1.请大家根据眼球的结构分析:视觉的形成: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的途径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讨论整理,各组呈现分析结果,进行展示解说,其他组进行补充。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教师强调: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玻璃体,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成的像是倒像。 2.视网膜上成像后我们就看到物像了吗?我们实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吗?这是为什么呢?(成像原理) 教师讲解: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还要把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了视觉。 3.有一个人眼睛失明了,你能帮他分析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吗? 学生分析,教师点拨:根据视觉的形成过程。 4.观察课本图Ⅳ-48猫的瞳孔大小的调节,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人也会有这种变化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 学生回答:猫的瞳孔在暗处比在亮处大。推测人也会这么变化。然后设计实验方案: ⑴在什么地方孔瞳会发生变化? 互动三:近视的成因及预防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优秀教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原因及预防措施。 ②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③尝试利用互联网络获取信息,学习知识;认同互联网络也是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学重点 ①了解人的眼球、耳的基本结构。 ②了解视觉和听觉的形成。 ③了解近视的成因及预防。 教学难点 开发适合的教学软件(传统的教学资源,如眼球和耳的模型,数量有限,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动手操作,对重点问题的解决不理想,必须有更好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软件)。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关于眼和视觉、耳和听觉的教学软件(软件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有条件的地区

可以安排学生人手一机,条件较差的地区可安排电脑和教具模型配合使用)。搜集整理有关眼和视觉、耳和听觉的网络资料。 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教材大致的知识结构;搜集与本节课有关的图文资料。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引言 资料分析 照相机和人眼结构对比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软件提供的学习任务,同时思考在这个小游戏中,他们主要利用了哪一种器官来收集信息,从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利用教学软件提供的动画,思考教材提供的三个讨论问题,然后进行小范围的讨论,将问题的答案公布出来,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并说出下一步将要学习的内容。 通过刚刚结束的世界杯赛,引导学生思考人对外界环境复杂信息的感知过程,然后利用教学软件提供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自然地导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指导学生操作电脑,使用教学软件,学习资料分析的方法。提

【精选】苏科版生物八上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word教案二(1)-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15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1课时) 【课程导入】 视觉是一种极为复杂和重要的感觉,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眼睛是接收信息量最大的感觉器官,是心灵了解外界的重要通道,同时眼睛又向外界透露了心中的情感,所以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之所以能传神,之所以“会说话”,与它的结构有着重要的关系,你想了解它吗? 【聚焦课标】 1、描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了解层次 2、说出眼球的附属结构和功能——理解层次 3、概述眼球的结构及功能——理解层次 4、发展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分析归纳问题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实践能力——理解认同层次【自主学习】 1、人体观察事物、获取外界信息和形成视觉的重要器官是,它由和 组成,其中是主要结构。 2、眼的附属结构: (1)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等,对眼球有保护作用,如,可以分泌泪液,具有杀菌和润滑眼球的作用。 (2)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的发病部位通常在,所以平时要注意卫生。 3、眼球的结构: (1)眼球外膜前端透明的膜叫,是光线首先进入眼球的膜,也是人体捐献的器官之一。 (2)人体通过调节的凸度,可以始终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3)瞳孔位于。 (4)人的眼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蓝色,是与人的有关。 【合作学习】 根据眼球结构示意图,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观察方法:按由外→内,由前→后的顺序) 1、说一说:你知道眼球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吗?说给你的同学听。 2、填一填: 外膜 眼球壁

中膜 眼球的结构内膜: 内容物 2、做一做: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折光系统的、房水、 和,到达,形成。 3、议一议: 在眼球的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什么? 【巩固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眼球附属结构的是() A、泪器 B、眼睑 C、睫毛 D、睫状体 2、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 3、把人的眼睛比哈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眼球的() A、脉络膜 B、视网膜 C、晶状体 D、玻璃体 4、睫状体的作用是() A、形成瞳孔,控制入眼光线的强弱 B、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C、保护眼球 D、使眼球产生运动 5.下列感受器中,不能称为感觉器官的是()。 A.眼 B.鼻C.耳 D.感觉神经末梢 6.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 A.晶状体 B.房水 C.玻璃体 D.瞳孔 7.眼球壁以内是眼球的()。 A.晶状体 B.房水C.玻璃体 D.内容物 8.组成眼球壁中膜的是()。 A.虹膜、角膜和脉络膜 B.角膜和巩膜 C.虹膜、随状体和脉络膜 D.视网膜、脉络膜和睫状体

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1)》教案 苏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1)》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眼球的附属结构和功能,概述眼球的结构以及与视觉形成的关系;描述近视与远视的形成和矫正的方法,举例说出用眼卫生的重要性;描述耳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听觉形成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对收集的资料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进行科学探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展示一个用的布遮盖的塑料箱,里面放着一个苹果形状的厨房用计时器。 教师:下面我们邀请三位同学来检验一下箱子里是什么东西?——请第一位同学用手伸进布下面摸一摸,第二位同学用耳朵凑近听一听,第三位同学偷偷看上一眼。然后将你们的判断写在纸上。(箱子里也可以放一只小动物,但要注意安全;也可以换成一朵花,要求同学闻一闻……) 用手摸的同学:是一个假的苹果; 用耳听的同学:是一个闹钟(是一块表); 用眼看的同学:是一个苹果形状的计时器。 教师:这些同学分别通过那种感觉认识这个物体? 学生:触觉、听觉、视觉。 教师:也许在认识这个物体中我们没有用到,但当我们感知其他外界事物的时候,我们还会用到哪些感觉? 学生:嗅觉、味觉、温度感觉(可能需要老师举例提示) 教师:同学们也看到了,刚才辨别计时器时,最快和最正确的同学应用了自己的视觉。视觉是我们感知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手段。所以眼睛对我们来说就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眼由眼球和眼的附属结构组成。(同桌互相观察眼睛,认识眼的结构)组成功能 眼球的附属结构眼睑对眼球有保护作用(泪腺分泌眼泪里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和润滑眼球的作用,结膜衬在眼睑的内表面和贴在眼球的前面,能分泌黏液,润滑眼球)睫毛 结膜 泪器 眼肌 眼球角膜无色透明,光线容易透过 房水 瞳孔光线进入的通道,能随光线的强弱调整大小 晶状体有弹性的透明体,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巩膜白色坚固,具有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作用 脉络膜 视神经把与视觉有关的信息传到大脑

人体骨骼模型

人体骨骼模型 骨骼是我们人体的重要支撑组织,对我们的人体有一定的保护性。骨骼是我们运动的主要部位,我们从事任何的运动活动都和骨骼存在着密切相关的联系,由于儿童处于骨骼发育的主要时期,由于青少年和成年人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身体差异的,所以人体的骨骼的数量也有差别的,那么人的骨骼有多少块? 成人骨头共有206块,分为头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个部分。但儿童的骨头却比大人多。因为:儿童的骶骨有5块,长大成人后合为1块了。儿童的尾骨有4~5块,长大后也合成了1块。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块耻骨,到成人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了。这样加起来,儿童的骨头要比大人多11~12块,就是说有217~218块。医学书上说,初生婴儿的骨头竟多达305块。 不过,某些骨头会再生出“副骨”或“子骨”来。例如,有些人每只手和腕部有“副骨”或“子骨”来。例如,有些人每只手和腕部有“副骨”及“子骨”24块,每只脚有26块。在身体的膝、肘、脊椎部位,有时也会另外长出小骨来,不过各人额外长出的骨头多少不一样。要是把“融骨”或“子骨”算进去,成人的骨头那就远不止206块了。但由于这些“额外小骨”的意义不大,我们只要知道成人有206块骨头就行了。 当然,说成人有206块骨头,这是全球人类的“总体”而言的。人群中在这方面存在差异。我国科学工作者1985年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人的骨头要比欧美人少,大多数人只有204块骨头。而在欧美,绝大多数人有206块骨头。这是由于大多数中国人的脚上第5趾骨为2块骨头,不像欧美人有3块骨头。每只脚少1块,所以只有204块。 人体最长的骨头是股骨,即大腿骨,它通常占人体高度的27%左右,有记录的最长腿骨为75.9厘米。而耳朵里的镫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它只有0.25~0.43厘米长成年人骨的重量约为体重的1/5,刚出生的婴儿骨重量大约只有体重的1/7。 骨骼很多骨头最后是愈合在一起了。比如说颅骨,以及尾骨。成年人的尾骨只算一块,但是新生儿那里,还是可以分得开24块的。另外,因为卤门没有合并,整个颅骨当作十几块算,而成年的颅骨虽然也是当作几块算得,但是数目已经减少了很多。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上

第15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1课时) 【课程导入】 视觉是一种极为复杂和重要的感觉,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 80%以上来自视觉。眼睛是 接收信息量最大的感觉器官,是心灵了解外界的重要通道,同时眼睛又向外界透露了心中的 情感,所以人们常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之所以能传神,之所以“会说话”,与它的 结构有着重要的关系,你想了解它吗? 【聚焦课标】 1、 描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了解层次 2、 说出眼球的附属结构和功能一一理解层次 3、 概述眼球的结构及功能一一理解层次 4、 发展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分析归纳问题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实践能力一一理解认同 层次 【自主学习】 1、 人体观察事物、获取外界信息和形成视觉的重要器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由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其中 _____________ 是主要结构。 2、 眼的附属结构: (1)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 等,对眼 球有保护作用,如 ,可以分泌泪液,具有杀菌和润滑眼球的作用。 3、眼球的结构: (1)眼球外膜前端透明的膜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光线首先进入眼球的膜, 也是人体捐 献的器官之一。 (2) 人体通过调节 ________________ 的凸度,可以始终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3) 瞳孔位于 ________________ 。 (4) 人的眼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蓝色,是与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合作学习】 根据眼球结构示意图,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观察方法:按由外T 内,由前T 后的 顺序) 1、说一说:你 各部分结构名 你的 同学听。 2、填一填: 外膜* _______________ (2)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的发病部位通常在 _____________ ,所以平时要注意卫生。 知道眼球的 称吗?说给

人体工程学常用尺寸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人体工程学是由6门分支学科组成,即: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劳动生理学、环境生理学、工程心理学、时间与工作研究。 按照国际工效学会所下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 人体工程学的基础数据和计测手段 一、人体基础数据 人体基础数据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即有关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的动作域等的有关数据。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6.2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教案

第二节感知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描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 2、说出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说出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同桌的眼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眼睛各个部分的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一系列的随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从而知道如何爱护眼睛和耳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描述眼的基本结构和耳的结构。 2、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调查近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 描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到:如果上帝给我一天明亮的眼睛,我会以最珍惜的心欣赏这美丽而陌生的世界。诗人顾城曾写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眼睛是我们重要的感觉器官,眼睛让我们看到阳光下美好的事物。据统计,大脑中约有90%的信息来自于眼。你知道眼有哪些结构?眼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 眼的结构 角膜——有聚光的作用。

(中国每年仅有6000个角膜捐献者,而我国到目前为止需要帮助的眼病患者将近两百万个。一对角膜平均可以帮助6到8人恢复光明,很多人为了等到角膜移植要面对黑暗十多年,甚至是几十年。一代伟人邓小平在他去世时留下了捐赠角膜的遗言,为我们做出了关爱社会的榜样。期望大家都能意识到,我们很小的一点奉献对于别人就是莫大的帮助。) 脉络膜——富含血管 视网膜——具有感光作用 晶状体——透明、富有弹性,晶状体的曲度可以根据物体的不同距离而改变,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同桌同学的虹膜和瞳孔。用手电照射右眼。 引导观察:右眼的瞳孔有什么变化?瞳孔有什么作用? 结论:在光亮的环境里,瞳孔能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多少。虹膜的作用是调节瞳孔的大小。 虹膜——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眼睛的颜色实际就是虹膜的颜色,虹膜中存在着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形成黑眼睛;稍微减少的,就成为褐色眼睛,色素最少的就形成蓝眼睛。小兔子虹膜没有色素,红色。 观察下图中瞳孔,在黑暗处的是;在明亮处的是。 聪明屋 宋朝的时候,有一天,著名古画鉴赏家吴育到欧阳修家串门,见欧阳修在欣赏珍藏多年的《正午牡丹图》。只见画面上是几株花瓣张开颜色鲜润的牡丹。牡丹花下,是一只可爱的小猫,猫眼滴溜儿滚圆,十分可爱。这时,吴育惊讶地问:“欧阳公可曾将画借与他人?“欧阳修思索了一会儿,说:“张画师不久前曾借去过,不过第二天一早便还来了。”吴育笑了笑说:“这幅是假画,看来你的真画在张画师手里。” 事情果如吴育所料。原来张画师借画后连夜复制了一幅,将假画给了欧阳修,并在假画上故意留下了一个与真画有差异的地方,以便日后证明自己藏起来的是真画。 你能知道张画师留下的差异是什么吗? [多媒体展示眼睛的结构视频] 眼睛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幅最灵巧、最完美、高度自动化的数码照相机,这个形象的比喻,对眼睛来说还是很贴切的。请你将照相机和眼球相关的结构相连:眼球壁全自动光圈(快门) 角膜和晶状体感光的彩色胶卷 瞳孔照相机的镜头 视网膜照相机的暗箱 视觉是如何形成的?(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要经过眼睛的哪些结构落在视网膜上)

主要人体尺寸数据

v《人机工程学》第二章相关资料 —分热 测鱼顶日*7弭〔住?和塔)?ir〔住?斤号岁)「 10- -■ -x 50.'&小95"g初256gw皈,yg* N 1服髙.1 恢;I怦H 密 i- 15期 [ 1创 和1B64.11 伽1337,応m 133g*H54.1522^tn4ii1血 Z 3用高屮1碍1367=H35.1455<1494^1166*11961lau^]37b1333.tS50i1335* 2_ [51 g斑y尿1024-1時1D9S,112$^ E73,S93*913. 9帥 -1009*£0234 1怕 仙 2. a手攻能高J6F6^碗bsy*辿T忆叫 贮! 5^ GbO*b辿血 T骗 * 75?. '口 曲 2 5会阴底. 7C1*-728.74 b 丁 如1S40. S5S , 關 化€73.606.732-T79.7924310^ 巳&眨骨#高,394v4E am⑷-; q诲S臥S77i5疏 *um: 4 5鮎 、x帥2组百分位蠻 H、^(10—60 岁帀女(1P呻岁H 25屮 P 吗452 € 9O*J wJ 95祺妙1757 p5g 卫gg904 L 1身高卫1543 15331S04 1673-1754-1775^1814144亠14S41503 1570- 164016 5& lesT 1.2体a / k訐W 4却匹羊73 754 632环42# 4曲52*^6 3心66门72 1. $上臂长卩270+28办£94*313*胡旅338- 349+252*^ 262^ 297+3S4+303<-' 302*31S+ 1.4前臂长卩206 -216-220+ 23?- 25施 2 58-26S1-185f193^19Se213+22Sf 234* 242+ 1.吝大腿长心413* 428- 436* 465-496^505-623+382402+4L0+438+457^475* 4閑* +J 1.6小腿长心324* 333- 彳 34农369- +J 39/ 403- 419< SOW d' 313^ 主要人体尺寸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