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0T电动平车设计说明书_毕业设计论文

50T电动平车设计说明书_毕业设计论文

50T电动平车设计说明书_毕业设计论文
50T电动平车设计说明书_毕业设计论文

重庆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50T电动平车设计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8级-4班

2012 年5 月24 日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其它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她)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重庆科技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其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设计(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

年月日

摘要

电动平车平车是一种电动有轨厂内运输车辆,用于车间内产品的过跨运输。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维护、承载能力大、污染小等特点。广泛用于机械制造和冶金企业的生产车间,作为车间内部运输重物过跨之用。本文即在广泛阅读文献的基础上,从生产实际出发,进行T

50电动平车样机的设计。

在本次的设计过程中,针对T

50电动平车这一设计任务,进行了电动平车车架的设计、车轮的选用、传动系统的设计、行走机构的设计、电缆卷筒的选用等工作。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有三个设计重点。第一:车轮的选用。车轮虽是标件,但车轮的选用是进行后面设计工作的基础,所以首先应确定出车轮的相关参数,尤其是车轮的直径。第二:传动系统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共提出了两种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利用三维建模对两种传动方案进行了比较,最终根据安装的合理性选择了第二种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案。第三:行走机构的设计。在这块的设计中,进行了主动轮轴和从动轮轴的设计工作,同时对主动轮轴进行了校核工作。为进一步检验主动轮轴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利用Inventor对主动轮轴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关键词:电动平车车架传动系统行走机构

ABSTRACT

Electric flat car is an electric transport vehicle in rail factory, used in the workshop of the products across the transportation. It is simple in structure, easy to use, easy to maintain, carrying capacity, low pollution etc. It is widely used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 of the production workshop, as workshop internal transport heavy with a cross. This article is under the widely read and research, and on the basis of production practice from the scene to finish the 50T electric flat car prototype design.

In the design process, aim at the electric flat car task to finish the design of the electric flat car, such as its wheel frame, the frame of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wheel system, the choice of the cable drum. There are three points include in the design process. First: the selection of the wheel. The wheel is the bid, but the selection of the wheel is the basis of design work behind, so first should determine the related parameters of the wheels, especially the diameter of the wheel.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 In the design process, there are two transmission design scheme of the system, and compared the two transmission schemes by using 3d modeling, and according to installation, we chose the second. Third: the design of the walk institutions .In this design, we will do the active wheel and driven axle design work, at the same time checkout the stiffness of the active wheel. To further test the strength of the active wheel wheth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ctive wheel of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Keywords: electric flat car; frame;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walk institutions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引言.. (1)

1.1 电动平车的相关概念 (1)

1.2电动平车的分类 (1)

1.3 电动平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2)

2 电动平车的总体设计 (3)

3 电动平车车轮的选用 (5)

3.1车轮的材料选用 (5)

3.2 车轮的结构选用 (5)

3.3 车轮的直径选用 (6)

4 电动平车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7)

4.1 电动机的选用 (7)

4.1.1电动机的类型选用 (7)

4.1.2 电动机的功率选用 (7)

4.1.3 电动机的转速选用 (8)

4.1.4 电动机的型号选用 (8)

4.2 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9)

4.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9)

4.3.1 各轴转速 (9)

4.3.2 各轴功率 (10)

4.3.3 各轴转矩 (10)

4.3.4 运动和动力参数列表 (10)

4.4带传动设计 (10)

4.4.1已知条件 (10)

4.4.2 设计步骤和方法 (10)

4.4.3V带轮的轮槽 (12)

4.4.4判断带轮的结构形式 (13)

4.4.5选择带轮处的周向定位零件 (15)

4.5减速器的计算与选用 (15)

4.6制动器的计算与选用 (16)

4.6.1制动器的类型选用 (16)

4.6.2 制动器的型号选用 (16)

4.7传动齿轮的计算 (16)

4.7.1已知条件 (17)

4.7.2设计步骤和方法 (17)

5 行走机构的设计 (22)

5.1主动轮轴的设计 (22)

5.1.1确定主动轮轴的结构和尺寸设计 (22)

5.1.2主动轮轴的校核 (23)

5.2 从动轮轴的设计 (26)

6电动平车车架的设计 (28)

6.1 车架的材料选用 (28)

6.2 车架的结构选用 (28)

7 电缆卷筒的选用 (30)

8 三维建模 (32)

9 电动平车主动轮轴的有限元分析 (35)

9.1有限元法的概念 (35)

9.2 有限元法的计算过程 (35)

9.2.1问题和求解域的确定 (35)

9.2.2域的离散化的求解 (35)

9.2.3状态变量以及控制方法的确定 (35)

9.2.4单元推导 (35)

9.2.5 总装求解 (35)

9.2.6 联立方程组的求解以及结果分析 (35)

9.3 有限元的优势 (36)

9.4 主动轮轴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 (36)

9.4.1 三维建模即简化 (36)

9.4.2单元选择与网格划分 (37)

9.4.3 模型加载和边界条件 (37)

9.5 有限元分析结果 (38)

9.6 结果分析 (39)

10结论 (40)

参考文献 (41)

致谢 (1)

1 引 言

在现代厂房,车库内货物转运过程中,电动平车以其装卸方便、承载能力强、易于操作而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此种车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承载能力大、不怕脏、维护容易、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同时,因具有坚固耐用、经济实用和容易清理等诸多优点,成为企业厂房内部短距离定点频繁运载重物的首选运输工具。

1.1 电动平车的相关概念

电动平车,又称平车、电动平板车、过跨车、台车、地爬车等,是一种厂内有轨电动运输车辆,一般情况下是台面平整无厢盖,特殊情况下是台面非平面但无厢盖,车体无方向盘只能依靠轨道前进、后退和转弯;其次它是使用电力进行驱动的车辆,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自动运行;再次它是一种轨道型运输车辆,为保证平车的正常行驶,需要在地面上铺设轨道,轨道一般采用工字型面接触道轨。

1.2 电动平车的分类

电动平车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低压轨道供电式电动平车、卷筒供电式电动平车和蓄电池供电时电动平车。

低压轨道供电式电动平车,运行轨道兼作导电轨,滑触线连接轨道进行供电。地面降压变压器控制柜将单相或三相交流V 380电压降至单相或三相V 36电压,经与轨道相接触的滑触线馈送给平车,再经车载升压变压器控制柜将V 36单向或三向电压升为

V 380单相或三相交流电。给平车用单相电容电机或三相YZ 起重冶金用电机提供电力。

由于此车不用电缆,故安全可靠、不怕脏、不怕烫,不妨碍交叉运输,易实现遥控和自动化,给厂区的运输布置以很大的方便。但平常轨道施工要求较高,须保证轨道绝缘,超过一定的运行距离后轨道应加铜排补偿线。运行距离较长时必须增加降压变压器个数。

由于轨道供电式电动平车启动时流经轨道的启动电流非常大,可达A 1000,此时在轨道的末端存在很大的电压降,造成单相电容电机启动困难,故在最大载重吨位为T 50以下时,低压轨道供电式电动平车使用单相V 36低压轨道供电,使用单向电容电机。最大载重吨为T 50以上时,采用V 36低压轨道供电,使用YZ 起重冶金用电机。

卷筒供电式电动平车,直接以电缆卷筒供给V 380交流电。电缆卷筒为磁滞耦合式,确保电缆受力均匀且不易拉坏。V 380交流电给电动平车上的YZ 起重冶金用电机提供电力,电机拖动平车运行。平车运行时电缆卷筒自动将电缆卷起或放出,受卷线筒供电长度影响,一般平车的最大运行距离小于mm 200。

蓄电池供电式电动平车,以蓄电池供电。蓄电池给直流牵引电机提供电力,直流电机拖动电动平车运行。与交流电机相比,直流电机具有不易烧损,起动力矩大,过载能力强的优点。和低压轨道供电式电动平车、卷筒供电式电动平车相比,它具有更大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安全性能,且运行距离不受限制,对轨道无绝缘要求,因此施工方便费用低廉。

1.3 电动平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轨道电动平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有七项:供电方式、载重吨位、台面尺寸、台面高度、轨道长度、轨道间距、操作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技术参数为供电方式和载重吨位,轨道电动平车一供电方式确定其型号,一载重吨位确定其规格。

2 电动平车的总体设计

平车主要由电气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导电系统、车体和车轮组组成。平车的电控系统主要包括:配套变压器、回转警示灯、限位开关装置等。在本设计过程中,由于专业的限定,主要进行了传动装置、车体和车轮的设计及导电系统的选用工作。而对于电气系统设计工作,可由机电专业方向的同学来完成。

平车的传动装置由减速器、带轮、电机、制动轮、制动器组成,用于驱动平车行走。在本次设计中共设计了两种传动系统方案,分别如图2.1和图2.2 所示。通过对安装合理性的对比后,选用了第二种传动方案。传动装置放置在平车下部的一侧,为了方便对平车的传动装置进行检修,台面设置检视孔。

平车的车体为钢结构,台面平铺钢板,焊接的车架。车架由型钢——工字钢和钢板焊接而成。而平车的供电系统,则直接以电缆卷筒供给V

360交流电。电缆卷筒为磁滞耦合式,确保电缆受力均匀且不易拉坏。

图2.1传动方案1

1—制动器;2—电机;3—带传动;4—减速器;5—联轴器;6—车轮

图2.2传动方案2

1—制动器;2—电机;3—带传动;4—减速器;5—齿轮;6—车轮

3 电动平车车轮的选用

车轮是起重机的行走部件,用来支承整电动平车重量并使其行走的装置,可分为有轨运行和无轨运行的车轮,本处采用的是有轨运行车轮。

3.1 车轮的材料选用

车轮的材料应根据驱动方式和起重的工作级别等因素来确定。对机械驱动而且速度大于min

/

ZG的铸钢,并进行30m时,中级及中级以上的工作类型,建议采用不低于55

表面淬火(火焰淬火或高频淬火),硬度不低于350

HB,淬火深度不小于mm

5,

300

=

~

这有助于提高车轮表面的耐磨度和寿命。对人力驱动或机械驱动轻级工作类型,速度小于min

=

HB。

180

/

30m时,可采用铸铁车轮,表面硬度为240

~

在本设计中,由任务书和传动方案的拟定及查阅《起重机械设计手册》知,电动平车的驱动方式为机械驱动,工作级别为中级,运行速度为min

30m,综合这几大因素,

/

选定车轮材料为55

HB,

=

300

~

ZG的铸钢,并进行表面淬火,淬火要求表面硬度350

淬火深度不少于mm

=

180

HB)。

20深处硬度不小于240

~

20(距离踏面mm

3.2 车轮的结构选用

车轮按轮缘形式可分为双缘的、单缘的和无缘的三种。通常情况下,大车车轮采用双轮缘,小车车轮多采用单轮缘。轮缘的作用是导向和防止脱轨。

车轮的踏面可做成圆柱形、圆锥形和鼓形三种,大多数起重机采用前两种。

由设计任务书知,车轮组运行要求不是很高,而且为了降低电动平车制造成本,所以采用单轮缘式小车车轮,代号为DL。其结构简图如图3.1所示。

图3.1单缘车轮

3.3 车轮的直径选用

车轮的大小主要根据轮压来决定,轮压增加直径变大,但过大,则设备费用增大,同时车轮转速变低使传动机构复杂。因此,当车轮直径不能再增大时,常用增加车轮数目来使车轮的轮压降低。为了使各轮轮压平均分布,在车轮数目超过四个时,须采用铰链均衡架装置。

初步将车轮的数目设计为4=n ,电动平车自重为T m 8=,则由上所述,根据设计

要求和载重量知最大轮压为:

T n m M P 5.144

8

50=+=+=

(3.1)

通过查阅[8]表6-1及表6-2,选踏面为圆柱形的单缘车轮,选定mm D 500=,数目为4=n 。

4 电动平车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如上所述,选择第二种传动方案。传动方案的简图如图4.1所示。

图4.1传动方案

1—制动器;2—电机;3—带传动;4—减速器;5—齿轮;6—车轮设计参数:

1.运输重量:T

50

2.轨距:mm

1435

3.行走速度:min

40

/

30m,行走距离:m

4. 台面尺寸:mm

5000

2000

4.1 电动机的选用

4.1.1电动机的类型选用

冶金及起重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是用于驱动各种型式的起重机械和冶金设备中的辅助机械的专用系列产品。它具有较大的过载能力和较高的机械强度,特别适用于短时或断续周期运行、频繁启动和制动、有时过负荷及有显著地振动与冲击的设备。

YZR系列为绕线转子电动机,YZ系列为笼型转子电动机。冶金及起重用电动机大

30以下电动机以及在启动不是很频繁而电网容量又许可满多采用绕线转子,但对于kw

压启动的场所,也可采用笼式转子。所以选择YZR、YZ系列冶金及起重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4.1.2 电动机的功率选用

P表示,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或稍大于工作机电动机的功率用额定功率

ed

所需的电动机输出功率d P 。功率小于工作要求则不能保证工作机正常工作,或使电动机长期过载,发热大而过早损坏;功率过大,则增加成本,且由于电动机不能满载运行,功率因素和效率较低,能量不能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费。工作机所需电动机输出功率应根据工作机所需功率和中间传动装置的效率等确定。

工作机所需功率为:

kw gv

m M S Fv S P w 63.151000

6030

8.9)850(05.01.11000

)(1000=?

?+??=+?=?

=μ (4.1)

式中:S —— 安全系数,其值为1.1=S ;

μ——摩擦系数,其值为05.0=μ;

M ——平车的载重量,其值为T M 50=;

m ——平车自重,其值为T m 8=; v ——行走速度,其值为min /30m v =;

g ——重力加速度(kg N /),其值为kg N /8.9=μ。 工作机所需电动机输出功率为:

kw P P P w

w

d 76.1898

.098.096.063

.153

33

3321=??=

=

=

ηηηη

(4.2) 式中:1η——带传动效率;2η——滚动轴承效率;3η ——齿轮传动效率。查[2]表1-7的96.01=η、98.02=η、98.03=η。

查[2]表12-7选择电动机额定功率为w 22。

4.1.3 电动机的转速选用

具有相同额定功率的同类电动机有几种不同的同步转速。低转速电动机级数多,外轮廓尺寸较大,质量较重,价格较高,但可使总传动比及传动装置的尺寸减少,高转速电动机则相反,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取适当的电动机转速。

根据负荷的不同性质,电动机常用的工作制分为S2(短时工作制)、S3(断续周期工作制)、S4(包括启动的断续周期性工作制)、S5(包括电制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四种。电动机的额定工作制为S3,每一工作周期为min 10,即相当于等效启动6次/h 。电动机的基准负载持续率为%40=FC ,=FC 工作时间/一个工作周期:工作时间包括起动和制动时间。

如前所述,选择电动机8225-M YZR 为S3(断周期)工作制(即6h/次),电动机的基准负载持续率%40=FC 的转速,其值为min /715r 。

4.1.4 电动机的型号选用

根据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 ed 76.18=和转速min /715r n d =,由[2]表12-7确定电动机型号为:8225-M YZR 。

4.2 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总传动比为i ,带传动的传动比为0i ,高速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1i ,低速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2i 。

根据如前所述的在已知总传动比要求时,合理选择和分配各级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应考虑以下几点计算传动比。

车轮的转速:min /1.19500

6030

100060100060r D

v

n w =??

?=

??=

ππ (4.3)

式中:D ——车轮直径,其值为mm D 500=; v ——行走速度,其值为min /30m v =。

总传动比:43.371

.19715

===

w m n n i , (4.4)

取带传动的传动比87.10=i , (4.5)

则减速器低速级传动比

78

.387

.14.143

.374.102=?==

i i i (4.6) 减速器高速级传动比29.578.34.14.121=?==i i ;取14=i 。 式中:m n ——电动机满载转速,其值为min /715r n m = ;

w n ——车轮转速,其值为min /1.19r n w =。

4.3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机械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主要是指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它是设计计算传动件的重要依据。为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需先计算出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一般按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运动传递的路线推算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4.3.1 各轴转速

① Ⅰ轴 :0i n n m I =

=min /35.38287

.1715

r =; (4.7)

② Ⅱ轴 :1i n n I

=Ⅱ=

min /28.7229

.535

.382r =;

(4.8) ③ Ⅲ轴 :2

i n n II =

Ⅲ=min /12.1978.327

.72r =。 (4.9)

4.3.2 各轴功率

① Ⅰ轴:kw P P d I 20.1896.076.181=?=?=η; (4.10) ② Ⅱ轴:kw P P I 12.1798.098.096.076.1832=???=??=ηηⅡ;

(4.11) ③ Ⅲ轴:kw P P 27.1698.098.096.076.182232=???=??=ηηⅡⅢ。 (4.12)

4.3.3 各轴转矩

① Ⅰ轴:I I I n P T 9550==m N ?=?

58.45435.38220

.189550; (4.13) ② Ⅱ轴 II

II II n P T 9550==m N ?=?98.226128.7212

.179550; (4.14) ③ Ⅲ轴 III

III III n P

T 9550==m N ?=49.812612.1927.169550。 (4.15) 4.3.4 运动和动力参数列表

4.4 带传动设计

4.4.1 已知条件

工作机实际需要的电动机输出功率kw P d 76.18=,小带轮转速为电动机的满载转速

min /715r n m =,传动比为87.10=i ,每天工作16小时,载荷变动大,重载启动。

4.4.2 设计步骤和方法

① 确定计算功率

计算功率ca P 是根据传递的功率P 和带的工作条件而确定的P K Pca A ?= (4.16) 式中:Pca ——计算功率,kw ;

A K ——工作情况系数,见[1]表8-7;

P ——所需传递的额定功率,kw ;

则kw P K Pca A 14.2876.185.1=?=?=。 (4.17)

② 选择V 带的类型

由[1]查表8-7可得工作情况系数5.1=A K 。根据计算功率kw Pca 805.8=和小带轮的转速min /7151r n n m ==,由[1]P157图8-11选取V 带的类型为普通C 带。

③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 d 并验算带速v

1)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1d d 。

根据V 带的带型,参考查[1]图8-6和[1]表8-8确定小带轮的基准直径mm d d 2001=。 2)验算带速v

参考查[1],按式(8-13)计算带的速度。带速不宜过低或过高,一般应使s m v /25~5=,最高不超过s m /3030m/s 。 验算带的速度

s m n d v d /49.71000

60715

2001000

601

1=???=

???=

ππ (4.18)

满足要求,故此带速合适。 ④ 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由102d d d i d ?=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mm d i d d d 37414087.1102=?=?=。 (4.19) ⑤ 验算传动比

实际传动比

87.1200

374

12===

d d d d i

(4.20) 误差%50%1005

.287

.187.1%1000<=?-=?-=

i i i w ,符合要求 ⑥ 确定中心距a ,并选择V 带的基准长度d L 。

1) 根据带传动总体尺寸的限制条件或要求的中心距,结合式[1](8-20)初定中心距0a 。

故有)(2)(7.021021d d d d d d a d d +≤≤+?即代入数据得11488.4010≤≤a ,现取初定中

心距a 0=410mm

2) 计算相应的带长0d L

由[1]式(8-22)有

mm

a d d d d a L d d d d d 10.1740410

4)200374()374200(241024)()(222

02122100

=?-++?+?=-+++=ππ

(4.21)

由带的基准长度系列见[1]表8-2,选定带的基准长度mm L d 1800=。

3) 计算中心距a 及其变动范围 传动的实际中心距近似为

mm L L a a d d 95.4792

105

.17401800410200=-+=-+

≈, (4.22) 取整为mm 480;

mm L a a d 4531800015.0480015.0min =?-=-= (4.23) mm L a a d x m a 494180003.044003.0=?+=+=。 (4.24) ⑦ 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1α

由[1]式8-7可知,小带轮上的包角1α小于大带轮上的包角2α。又由[1]式8-6可知,小带轮上的总摩擦力相应地小于大带轮上的总摩擦力。因此,打滑只可能在小带轮上发

生。为了提高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应使

903.57)(180121>--≈a

d d d d α 由此知

12023.1593.57480

200

3741801>=?--=α (4.25)

⑧ 确定带的根数

L

A r ca K K P P P

K P P z α)(00?+=

=

(4.26) 为了使各根V 带受力均匀,带的根数不宜过多,一般应少于5根。否则,应选择横截面积较大的带型,以减少带的根数。

查表8-4a (见[1])由插值法得kw P 8235.30=;查表8-4b (见[1])由插值法得

kw P 2125.00=?;查表8-5(见[1])由插值法得92658.0=αK ;查表8-2(见[1])有88.0=L K 。于是得:

82.488

.092658.)2125.08235.3(14

.28)(Pr 00=??+=?+==L ca K K P P P Pca z α

(4.27) 取z=5根

⑨ 计算单根V 带的初拉力 由式(8-26)(见[1]),并计入离心力和包角的影响,可得单根V 带所需的最小初拉

力为20)5.2(500qv zv

K P K F ca

+-?=αα (4.28)

由[1]表8-3查的m kg q /30.0=, (4.29)

故有N F 81.65449.730.049

.7592658.014

.28)92658.05.2(50020=?+???-?=。 (4.30)

4.4.3 V 带轮的轮槽

V 带轮的轮槽与所选用的V 带的型号相对应。由前面的内容知,选用的为带型为B B

型带。轮槽的界面形状如图5.2所示:

图4.2 轮槽的界面形状

轮槽的截面尺寸:

表4.2 轮槽的界面尺寸

取mm b d 19=;mm h a 8.4=;mm h f 3.14=;mm e 26=;mm f 16=;mm d d 2001=,与1d d 相对应的?为?=341?;mm d d 3742=,与2d d 相对应的?为?=382?。

4.4.4 判断带轮的结构形式

V 带轮的结构形式与基准直径有关。当带轮d d d 5.2≤(d 为安装带轮的轴的直径,

mm )时,可采用实心式;当mm d d 300≤时,可采用腹板式;当mm d d 300≤,同时mm d D 10011≥-时,可采用孔板式;当mm d d 300>时,可采用轮辐式。

①判断大带轮的结构形式

安装大带轮的轴径mm d 38=,大带轮的基准直径mm d d 3742=。很明显,

mm mm d mm d d 95385.25.23742=?=>=,且mm mm d d 3003742>=,故大带轮采用轮辐式。其结构形式如图5.3 所示。

尺寸计算如下:

mm d d )76~4.68(38)2~8.1()2~8.1(1=?==,取mm d 701=。 (4.31) mm h d d a d a 6.3828.423742=?+=?+= (4.32)

mm f e z B 13616226)15(2)1(=?+?-=+-= (4.33) mm d L )76~48(38)2~5.1()2~5.1(=?==,取mm L 76=。 (4.34) 29.546

71514

.2829029033

1=?==a nz P h ,即mm h 29.541=。 (4.35)

1、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的要求

昆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训练学生学习、钻研、探索的科学方法,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完成工作的机会。 2、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受到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学生应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全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工作。 3、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在领会课题的基础上,了解任务的范围及涉及的素材,查阅、收集、整理、归纳技术文献和科技情报资料,结合课题进行必要的外文资料阅读并翻译与课题相关、不少于3000汉字的外文资料。 4、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或工作计划。在开题报告或工作计划中,要拟定完成课题所采取的方案(凡选“工程设计类”、“工程技术研究类”的题目,必须有方案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指标的对比分析,“工程设计类”偏重于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选择较优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工程技术研究类”偏重于研究技术路线的经济性、先进性、可靠性、可行性、实用性等)、步骤、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方可实施。 5、学生应主动接受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听取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指导。 6、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训练,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完成任务,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禁抄袭他人的设计(论文)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7、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必须交回毕业设计(论文)的所有资料,对工作中的有关技术资料,学生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能擅自对外交流和转让。 8、学生应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在提交的成果中总结业务上的收获、思想品德方面的提高,感受到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9、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要遵守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 二、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 (一)、开题报告撰写内容与要求 1、工程设计类、工程技术研究类、软件类的课题学生必须完成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一般应包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技术发展概况及国内需求,国内现有工作的基础和条件,研究进展,最终成果形式及应用方向,研究方案及技术途径,协作配套措施及协作单位,所需研究试验条件及落实措施,经费概算等内容(具体要求见学校统一的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文) 题 ——副标题 学生姓名:张 三 学 号:10080000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5班 指导教师:李 四 20 年 6月20日

——副标题 要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演示(C++)树和查找是在面向对象思想和技术的指导下,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C++)和面向对象的编程工具(Borland C++ Builder 6.0)开发出来的小型应用程序。它的功能主要是将数据结构中链表、栈、队列、树、查找、图和排序部分的典型算法和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封装成类,并通过类的对外接口和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来实现这些算法,同时利用解、辅助教学和自我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near form ——副标题 Abstract 外文摘要要求用英文书写,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使用第三人称。 “Abstract” 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三号,加粗,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Abstract”上方是论文的英文题目,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小二,加粗,1.5倍行距,间距:段前、段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Abstract正文选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1.5倍行距,间距:间距:段前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Keywords与Abstract之间空一行,首行缩进2字符。Keywords与中文“关键词”一致,加粗。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Times New Roman,小四。如需换行,则新行与第一个关键词首字母对齐。 Keywords:Write Criterion;Typeset Format;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格式排版要求

西南交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此处为论文题目,黑体二号字)(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字,并不设副标题,一行写不下时可分两行写) (以下各项居中列,黑体,小四) 年级: 学号: 姓名: 专业: 指导老师: 年月

院系(宋体,小四)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年级姓名 题目 指导教师 评语 指导教师 (签章) 评阅人 评语 评阅人 (签章) 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 年月日 (注:此页内容必须安排在一页内)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发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月日题目 1、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宋体,小四,每行33字) 2、学生应完成的任务 (宋体,小四,每行33字)

3、论文各部分内容及时间分配:(共 16 周) 第一部分 ( 周) 第二部分 ( 周) 第三部分( 周) 第四部分( 周) 第五部分( 周) 评阅及答辩( 周) 备注此处可以指出主要参考文献。 (以下需要老师签字) 指导教师:年月日 审批人:年月日

摘要(黑体,居中,小二号) 与正文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 (正文略) 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设计(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中文摘要部分的标题为“摘要”,用黑体小二号字。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字书写,两端对齐,汉字用宋体,外文字用Times New Roman体,标点符号一律用中文输入状态下的标点符号。 论文摘要控制在500-800汉字(符),并限制在一页内书写。中文摘要不能使用第一人称书写,可用“本文”或“作者”代替。 论文摘要中不要出现图片、图表、表格或其他插图材料。 (摘要文字之后隔一行顶格(齐版心左边线)写出关键词) 关键词:机车;车辆;制动 论文的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为3~5个。宋体,小四号。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中文状态下输入)间隔。

毕业设计说明范文(艺术类)

XXX 大 学 (空一格,行距:单倍行距) (空四格,行距:单倍行距) 题 目: 女性时尚高跟鞋系列设计 学 院: 美术学院 专业、年级: 艺术设计专业2007级 3 班(产品造型方向)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师: 职称: 完 成 时间: 年 月 日

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设计作品及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成都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设计及论文成果是本人在成都大学读书期间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取得的,设计及论文成果归成都大学所有,特此声明。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具、装饰物品或日常生活用品都带有色彩。因此要对他们进行统一,使他们能在同一色调上进行细微的变化,达到和谐的效果。色彩的运用会受到人的年龄、性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人的心理感受及联想与色彩的关系问题也是息息相关的。色彩还能造成不同的空间感,每个房间都不可能单独存在一种色调,不同的区域对色彩的要求也不一样。房间布置时应选择适合的“快乐”色彩,会有助于下班回到家里后松弛紧张的神经,觉客厅、卧室,有时也会因居住者秉性不同而有差异。 (空一格) :色彩;空间;心理;关系

utilization (空一行) room places the furniture, the decoration goods or the daily life thing all have the color. Therefore must carry on the unification to them, enables them to carry on the slight change in the identical tone, achieves the harmonious effect. The color utilization can receive human's age, the sex and so on each kind of factor influence, but human's psychological feeling and the association and the color relational question also is closely linked.The color also can create the different sense of space, each room is all impossible alone to have one kind of tone, the different region is dissimilar to the color request. When room arrangement should choose suitably “joyful” the color, can be helpful after gets off work gets in the home to relax the tense nerve, thought the relaxation is comfortable.The different room function is different, the color should not be same; Is the same function room, like is similarly the living difference differently. (空一格) Color ;Space ;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从这里键入摘要内容。字体和格式均不需要修改。页面格式已经设置完毕(小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二格)。】扼要概括论文主要设计了什么内容,如何设计的,设计效果如何。语言精练、明确,语句流畅;英文摘要须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中文摘要约400-5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300-450个实词;关键词要反映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主要内容,数量一般为4-6个。 设计类论文的摘要:应有类似的文字:(1)本设计的依据和意义的简要描述 (2)采用什么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或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现了哪些重要的功能。(3)(如果有这部分内容的话)设计过程中对什么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什么新的思路或者方法(4)系统设计或者研究达到了什么目标。 研究类论文的摘要: (1)本课题的依据和意义的简要描述(2)对哪些算法或者方法进行了哪些研究(3)提出了什么新的思路或者方法,或者对什么方法提出了改进思想(4)经过什么测试验证,证明了新的方法的可行性,或4)研究达到了什么目标。 4,关键词5,关键词6 页眉设置:河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页码设置:前言之前部分用Ⅰ,Ⅱ,Ⅲ,…编号 从前言开始用阿拉伯数字1,2,3…编号,前言为第1页

【从这里键入英文摘要内容, 使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小四号小写,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 WORDS :5,关键6

言 章一级标题一 (2) 第1章二级标题一 (2) 第1章二级标题二 (3) §1.2.1 第1章三级标题一 (3) §1.2.2 第1章三级标题二 (3) 章一级标题二 (5) 第2章二级标题一 (5) §2.1.1 第2章三级标题一 (5) §2.1.2 第2章三级标题二 (5) §2.1.3 第2章三级标题三 (6) 第2章二级标题二 (6) 章一级标题三 (7) 第3章二级标题一 (7) §3.1.1 第3章三级标题一 (7) §3.1.2 第3章三级标题二 (7) 第3章二级标题二 (7) 第4章一级标题四 (8) §4.1 第4章二级标题一 (8) §4.1.1 第4章三级标题一 (8) §4.1.2 第4章三级标题二 (8) §4.2 第4章二级标题二 (8) 第5章一级标题五 (9) §5.1 第5章二级标题一 (9) §5.2 第5章二级标题二 (9) §5.3 第5章二级标题三 (9) §5.3.1 第5章三级标题一 (9)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基本构成及其表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基本构成及其表述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就其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察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毕业设计(论文)应能表明学生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者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根据有关论文撰写的国家标准(GB)的规定,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现将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基本构成及其表述规范如下: 1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前置部分 1.1 题名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题名要求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做到文、题贴切。题名中不使用非规范的缩略词、符号、代号和公式,通常不采用问话的方式。题名所用的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题名的中文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中外文题名应一致。题名一般取居中编排格式。 1.2 摘要及关键词 1.2.1 摘要 摘要是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主要是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二次文摘或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中应用第三人称的方法记述论文的性质和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表达方式。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得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逻

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印发《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印发《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教学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校教〔2017〕5号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现将修订后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华东理工大学 2017年1月18日

华东理工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若干规定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本学科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目标与要求 各院(系)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校规定,制定符合本学科特点的《院(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培养的具体目标,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各院(系)制定的《管理办法》应及时告知本院(系)所有师生,并报教务处备案。 二、选题与指导教师选派 做好选题与指导教师选派工作是顺利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提。各院(系)要结合以下几点原则,制定适合本院(系)实际情况的《管理办法》。 1.选题难易度及工作量,一般应控制在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如期完成的程度。各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2周,有条件的专业可以安排更多时间。 —2 —

2.选题应符合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必须同本专业、学科紧密相关,鼓励不同专业或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选题要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学术性,体现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综述类课题不宜作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 3.为保证工科专业学生同时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两方 面的基本训练,工科专业的毕业环节实行“套餐”制。“套餐”一为小设计+大论文,“套餐”二为小论文+大设计,学生两者选其一。小论文和小设计均属于独立的教学环节,单独考核,学时安排一般不得少于4周,小论文篇幅一般不少于5千字,机械类的小设计图纸不少于1.5张,工艺类图纸不少于l张。 4.学生能否进入毕业论文环节的资格审查,按《全日制本科生学籍管理条例(修订)》(校教〔2014〕29号)规定执行。 5.学生可以在院(系)提供的课题中选择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也可以自主选题。后者须由院(系)审核并配备指导教师。 6.原则上每位学生一个题目。如果多位学生共同参与同一研究项目,应要求每位学生在共同协作完成项目的同时,还必须指定其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及相应工作量。 7.指导教师一般应选派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每名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指导毕业设计的,按2倍毕业论文指导人数计算,即不超过10人)。 —2 —

产品设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产品设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设计的应用是无处不在,被广泛的应用与各方面,其中产品设计是设计专业的发展重点。下面是 ___为大家的产品设计,供大家参考。 羌族有着悠久和灿烂,羌族的文化艺术极为丰富,内容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形式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传承至今的艺术文化遗产种类较多,其类型包含有民间文学、民间歌舞、戏剧、建筑、羌族民间、民间、饮食器具、坐具、生产工具、、民间艺品等。随着 ___变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羌族传统艺术也在慢慢演变,羌族传统艺术面或趋于消亡;或作为“历史文物”代表着古老的民族文化继续存在;或作为传统民族艺术之精髓,与现代融合,成为新的艺术[1]。21世纪以来,随着业的发展和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一些急功近利和不科学的做法,使得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当地具有民族风格的一些文化特质和文化艺术特点已走样甚至变味,保护、传承、研究和开发利用羌族民族传统艺术便成为紧迫任务。 1羌族传统艺术传承面临的困境 xx年5?12汶川特 ___后,汶川、北川、茂县等羌族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___不仅使羌族人民失去赖以生存

的家园,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还造成了大量的文化古迹、历史文物和文史资料的损毁,几千年形成的羌族文化遭到严重破坏。据西南民族大学蒋彬、侯斌介绍,这次地震不但造成羌族地区重大的人员伤亡,而且地震对羌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损害也相当严重。羌寨的碉楼、吊脚楼垮塌损毁严重,羌族民居建筑受到大面积破坏。理县桃坪羌寨、茂县的黑虎羌寨、汶川的罗卜羌寨、北川小寨子沟等羌族风格独特的羌寨遭受毁灭性破坏,其他羌族民居也大多数倒塌,几乎毁损殆尽[2]。地震造成的羌族人口减少、传承人减少、历史古迹和生态的破坏严重危及着羌族的传承。羌族地区传统艺术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一些民族旅游地的旅游开发摒弃了珍贵的民族文化特色,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继承。同时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也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风情开始出现同化、汉化现象。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面临退化和消失的危险。一些地方甚至将古朴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包装成粗俗的商业性表演,致使原有的文化价值被低档商业价值所取代[3],这也是羌族传统艺术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2羌族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21世纪以来,特别是xx年地震后,国家与地区政府对羌族民族文化的保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这也使羌族地区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广阔的前景。一方面在大力进行重建,另一方面更要注重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字符识别算法的实现毕业论文

一、原始依据(包括设计或论文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应用环境、工作目 的等。) 工作基础:了解C++的基本概念和语法,熟练使用Visual C++6.0软件。 研究条件: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以及图像处理的基本常识。 应用环境: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图片图像文件中的字符识别。 工作目的:掌握基于Visual C++6.0应用程序的开发。 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并掌握神经网络算法的基本原理。 掌握Visual C++6.0中的图片处理的基本过程。 二、参考文献 [1]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应用,王万森,电子工业,2007. [2]VC++深入详解,鑫,电子工业,2006. [3]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马锐,机械工业,2010. [4]Visual C++数字图像处理典型案例详解,晶,机械工业,2012. [5]Application of Image Processing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tructures Manuel F. M. Costa,Reviews on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2004. 三、设计(研究)容和要求(包括设计或研究容、主要指标与技术参数,并根据课题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1、掌握C++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2、掌握二维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了解BP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3、完成Visual C++中对于图像的灰度、二值化等预处理。 4、完成基于样本的神经网络的训练以及图像中数字的识别,并对其性能进 行统计和总结,分析其中的不足。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审题小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题目: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系别:计算机工程系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测试)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 11月 25日

摘要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数据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清晰明了又易操作等特点。本系统实现了查询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以无纸化的管理及应用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学校的投资成本,而且可以实现学校或企业高效率办公的宗旨。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它包括用户及用户管理员有效身份登录、新用户注册、用户找回遗忘的密码、成绩查询、课程及课表的查询、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查询、在线留言等功能。该系统主要介绍系统总体设计以及管理模块、查询模块的实现,并建立了有效的数据库。本系统主要采用Visual Studio + Access 2003方式开发设计以及采用B/S模式进行开发,系统从安全性、易维护性等方面着手实现了后台管理端和前台客户端的分离,并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方便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关键字:档案信息查询,控件,窗体,数据库

Abstract The system of managing student file is a typical application of 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 (MIS), which mainly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atabas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development of front application program of two aspects. The former required set up data consistency and integrality, data security good database. For the latter requires the application program function complete, clear and easy to operate etc. The system of managing student file the inquires 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the 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to paperless can not onl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reduce the school cost of investment, and can realize the school or the tenet of enterprise high efficiency office. The system of managing student file, it includes the user and user manager valid identity login, new user registration, users find forgotten passwords, results, schedule and of course inquiry, students basic information query online messages, and other functions, and inquires. This system mainly introduce the general design and system management module, inquir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odule, and set up effective database. This system mainly using Visual Studio + Access 2003 development design and the way of B/S model of development, system from safety and easy to maintenance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the background management and realize the front desk client separation, and use it to provide all kinds of object-oriented development tools, convenient and simple database of intelligent control object, the first in a short time application prototype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prototype system needs iteration, revise and improve, until customer satisfaction of feasible system formed. Key Word: Query the file information, Control, Form, Database.

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Design) 题目Title: 院系 School (Department): 专业 Major: 学生姓名 Student Name: 学号 Student No.: 指导教师(职称) Supervisor(Title): 时间:年月日 Date: Month Day Year

说明 1. 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格式要求请参照《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的有关规定》和《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印制规范》。 2. 除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外,还须填写三份表格: (1)表一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表二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表; (3)表三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情况登记表。 3. 上述表格均可从教务部主页的“下载中心”处下载,如表格篇幅不够, 可另附纸。每份毕业论文(设计)定稿装订时应随同附上这三份表格。4. 封三是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请认真填写。 Instruction 1. Please refer to ‘The Guidelines to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at Sun Yat-sen University’and ‘The Writing and Printing Format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Design) at Sun Yat-sen University’for anything about the thesis format. 2. Three forms should be filled up before the submission of the thesis (design): (1)Form 1: Research Proposal of Graduation Thesis. (2)Form 2: Process Check-up Form. (3)Form 3: Thesis Defense Performance Form. 3. All the above forms could be downloaded on the website of the Office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f there is not enough space in the form, please add extra sheets. Each thesis (design) should be submitted together with the three forms. 4. The form on the inside back cover is the grading sheet. Please fill it up before submission.

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意义: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训练学生学习、钻研、探索的科学方法,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完成工作的机会。 2、任务: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受到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学生应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全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工作。 3、要求: a)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在领会课题的基础上,了解任务的范围及涉及的素材,查阅、收集、整理、归纳技术文献和科技情报资料,结合课题进行必要的资料阅读并。 b)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或工作计划中,要拟定完成课题所采取的方案、步骤、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方可实施。 c)学生应主动接受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听取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指导。 d)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完成任务,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禁抄袭他人的设计(论文)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e)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必须交回毕业设计(论文)的所有资料,对工作中的有关技术资料,学生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能擅自对外交流和转让。 f)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学生在提交的成果中总结业务上的收获、思想品德方面的提高,感受到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g)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要遵守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 二、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要求 1、开题报告:按照所发开题报告内容认真填写。 2、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包括:标题、摘要、目录、前言、正文、结论、总结与体会、谢辞、参考文献、附录等。 a)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中。 b)摘要:摘要应高度概括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反映出整个内容的精华。中文摘要在300字以内为宜,同时要求写出外文摘要,以250个实词为宜,并要求写出中文、外文的关键词。 c)目录:毕业设计(论文)的一级、二级标题。 d)前言: ◆说明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说明选题的缘由,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摘要和前言,虽然所写的内容大体相同,但仍有很大区别,区别主要在于:摘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某些内容可作笼统的表述,不写选题的缘由;而前言则要写得稍微具体些,内容必须明确表达,应写明选题的缘由,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一些。 e)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的正文内容应包括:设计方案论证、计算部分、设备及产品选型、结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论文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现代 一、我国现代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 二、我国当前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1.城市环境管理模式不合理,使环境艺术设计产生局限性 城市环境管理对环境艺术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大家各司其职,例如 市政管理只管理道路交通,环卫部门只对环境场所进行日常维护。 这是一种纵向的管理方式,但就是这种纵向的管理模式的不合理, 使日常管理与公共环境设计之间很难协调统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 造成了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局限性,造成了城市环境设计的水平低,没有系统性。 2.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与设计中的自然因素不够协调 3.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方法过于单一,没有体现时代性,没有展现地方性风格 我国近几年的时间里,广泛的使用简单化的大草坪设计方法,以及帽子工程等方法,这导致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没有现代艺术 的特色,人们频繁的模仿陈旧的设计观念,使城市中的公共环境艺 术设计,没有地方性,不能体现时代感。 4.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缺乏公众的参与 三、我国公共环境艺术设计问题的对策和相关建议 我国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在不断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设计界对以上所述的各种问题已经开始关注和重视。一些专家学者指出, 进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要对各种有关公共环境的学科进行融合,同

时应该加强建筑设计师与艺术家之间的互动。在此基础上,使公共 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能够达到美化社会环境,净化人们视野的作用。 1.通过各方面协调,充分的引导公众参与到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 2.建立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咨询机构 城市艺术设计咨询机构是时代的产物,这是从现代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考虑,以及提高公众居住质量方面考虑 的最终结果,将城市环境艺术的管理与设计进行协调统一,才能够 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环境艺术作品,使所设计的作品成为这 个城市的形象和标志,有效的改善公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3.在设计中充分结合高新科学技术 4.重视地方性文化,采取地方特色的文化设计 每个地方的发展历程不同,所拥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都不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想要在设计作品中充分的表现出这个地方独有的 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就必须再进行设计前,充分地了解这个地方 的历史,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够在设计的作品中充分的、有效的 融合当地的特色,进一步实现自然、文化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 参考文献 [1]张伟.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4). [2]郑炜,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目前该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 效果,与以往的环境艺术设计相比,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将网络虚拟 技术与现实环境有效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逼真的场景。如何将虚 拟现实技术更好的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是所有设计者需要长期 研究的课题。

粒子群算法(优化算法)毕业设计毕设论文(包括源代码实验数据-截图-很全面的)[1]【精品文档】(完整版)

毕业论文 题目粒子群算法及其参数设置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班级计算061 学号3060811007 学生xx 指导教师徐小平 2010年 I

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参数设置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生: xx 指导教师:徐小平 摘要 粒子群优化是一种新兴的基于群体智能的启发式全局搜索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粒子间的竞争和协作以实现在复杂搜索空间中寻找全局最优点。它具有易理解、易实现、全局搜索能力强等特点,倍受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智能优化算法之一。论文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特点。论文中围绕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原理、特点、参数设置与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综述,重点利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粒群优化算法中的惯性权值,加速因子的设置对算法基本性能的影响,给出算法中的经验参数设置。最后对其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及研究方向的展望。 关键词:粒子群优化算法;参数;方差分析;最优解 II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its parameter set Speciality: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 Student: Ren Kan Advisor: Xu Xiaoping Abstract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s an emerging global based on swarm intelligence heuristic search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ompetition a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particles to achieve in complex search space to find the global optimum. It has easy to understand, easy to achie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global search ability, and has never wide field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ncern, has become the fastest growing one of the intellige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ic principles, and analyzes its features. Paper around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rinciples, characteristics, parameters settings and applications to conduct a thorough review, focusing on a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the inertia weight, acceleration factor setting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he algorithm the impact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algorithm given parameter setting. Finally, its future researched and prospects are proposed. Key word: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arameter; Variance analysis; Optimal solution III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写作方法指导(仅供参考)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与从事科研开发工作一样,必须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毕业设计论文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能反映出作者所具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期间,尽可能多地阅读文献资料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防止重复研究,而且可为毕业设计做好技术准备,还可以学习论文的写作方法。一篇优秀的论文对启发思维,掌握论文的写作规范很有帮助。 论文的写作方法多种多样,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下面仅对论文中几个主要部分的写作方法提出一点参考性意见。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作为标题,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 首先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等。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 前言部分常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研究或开发的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 二、综述部分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 综述部分能反映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学生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

关于室内设计的毕业论文(范文)

室 内 装 饰 设 计 之 我 见 10级理工广告设计与制作()班:康振

【中文摘要】:经过近两个月的项目实训和一个多月公司实习,我很荣幸从一名室内设计实习生转正成为公司正式员工,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母校老师和公司,没你们关心和教育就没有我现在美好发展空间,因为我喜爱室内设计,并暗暗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成为一名优秀室内设计师。经过三年学校学习和社会实习我感觉到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应从空间、色彩、材料的角度认识室内设计及审美的综合性应用;追求空间的可读性、趣味性以体现它的文化涵义;认识色彩的特性,在设计中发挥色彩的个性应用;认识材料的特性,材料的色彩、材料的肌理及它们的应用;并从室内设计整体的角度考虑和认识室内陈设的选择及应用;室内设计的空间、色彩、材料、及陈设是室内设计的重点。其目的是以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为中心,为人们创作出理想的居住空间。 【关键词】: 设计要素 室内装饰 空间设计。

目录 1 引言 (4) 2 正文.............................................................................................. (4) 3 室内设计要素 (4) 3.1 空间要素 (4) 3.2 色彩要求 (4) 3.3 光影要求 (4) 3.4 装饰要求 (4) 3.5 陈设要求 (4) 3.6 绿化要求 (5) 4室内装饰设计要点 (5) 4.1 基面装饰——楼地面装饰 (5) 4.1.1基面要和整体环境协调一致,取长补短,衬托气氛 (5) 4.1.2注意地面图案分划、色彩和质地特征 (5) 4.1.3满足楼地面结构、施工及物理性能需要 (5) 4.2墙面装饰 (6) 4.2.1整体性 (6) 4.2.2物理性 (6) 4.2.3艺术性 (6) 4.3顶棚装饰 (7) 4.3.1设计原理 (8) 5 室内装饰设计基本原则 (8) 5.1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8) 5.2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精神功能要求 (8) 5.3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现代技术要求 (8) 5.4室内装饰设计要符合地区特点与民族风格要求 (8) 6总述空间设计 (8) 参考文献 (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