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摘要] 目的探讨MRI在垂体大腺瘤患者中的诊断及其鉴别。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该院诊治的56例患者的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如:肝肾功、血压等,所有患者均行MRI诊断和鉴别,分析患者MRI平扫及其增强表现。结果37例肿瘤位置处于鞍区,对于肿瘤较小患者可以区分部分,8例肿瘤位置处于垂体前叶,11例其他。36例肿瘤直径为0.4~11cm,其中26例直径在2 cm以上,占72.2%。56例患者均为大腺瘤,患者MRI诊断发现T1WI呈等、稍低信号,8例患者T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强化后4例垂体微腺瘤增强后病灶表现出低信号,和正常垂体信号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代表性。

1.2 临床表现

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较多,具体如下:(1)压迫症状。患者发病后部分患者容易引起肿瘤压迫,从而造成视力下降、视野障碍、垂体功能低下、非特异性头痛等;(2)内分泌亢进的症状。患者发病后泌乳素(PRL)腺瘤容易造成患者月经减少、闭经,从而能够有效的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出现Cushing综合症,生长激素(GH)腺瘤出现肢端肥大症等[3]。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如:肝肾功、血压等,所有患者均行MRI诊断和鉴别,具体方法如下:实验中主要采用SIEMENS公司制造生产的MAGNETOMA VANTO1.5T 磁共振成像系统应进行诊断,用正交头线圈自旋回波(SE)脉冲序列常规行冠状面、矢状面扫描,部分加做横断面扫描。T1WI、T2WI的TR、TE分别为600 ms/15 ms,4 000 ms/90 ms。前者层厚5 mm,层间距1.5 mm,FOV230 mm2,矩阵256×190;后者层厚6 mm,层间距1 mm,FOV230 mm2,矩阵256×190。增强扫描对比剂为Gd―DTPA,剂量0.2 mmol/Kg。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常规行矢状面、冠状面、轴位扫描,部分患者根据其情况进行横断面的TIWI扫描[4]。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别采用[n(%)]与(x±s)表示。

2 结果

2.1 肿瘤部位和大小

该研究中,37例肿瘤位置处于鞍区,对于肿瘤较小患者可以区分部分,8例患者肿瘤位置处于垂体前叶,其他患者由于肿瘤较大无法确定其垂体内部位置。36例肿瘤直径为0.4~11 cm,其中26例直径在2 cm以上,占72.2%。

2.2 肿瘤的形态及信号

该研究中,56例患者均为大腺瘤,患者MRI诊断发现T1WI呈等、稍低信号,8例患者T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对病灶部位增强扫描后发现病灶均匀强化,4例患者垂体微腺瘤增强后病灶表现出低信号,和正常垂体信号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近年来,MRI在垂体腺瘤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该研究中,37例肿瘤位置处于鞍区,对于肿瘤较小患者可以区分部分;8例患者肿瘤位置处于垂体前叶,其他患者由于肿瘤较大无法确定其垂体内部位置。36例肿瘤直径为0.4~11 cm,其中26例直径在2 cm以上,占72.2%,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6]结果类似。这种诊断方法和其他诊断方法相比优势较多,由于垂体腺瘤源于垂体前叶,病灶部位多数位于鞍内,并且经过鞍隔向鞍上发展,从而形成鞍内、鞍上的软组织肿块,这种肿瘤具有多方向生长等特点,并且肿瘤多表现为:椭圆形、不规则等形状,而当肿瘤较大穿过鞍隔时,肿瘤表现为“腰身”呈8字形,雪人征等,此腰征是肿瘤向上侵犯的重要依据。

该研究中,56例患者均为大腺瘤,患者MRI诊断发现T1WI呈等、稍低信号,8例患者T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对病灶部位增强扫描后发现病灶均匀强化,4例患者垂体微腺瘤增强后病灶表现出低信号,和正常垂体信号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垂体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垂体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垂体瘤在治疗之前需要准确的诊断结果作为基础,这样医生才能对是否患上垂体瘤,以及垂体瘤患者的时机病情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有助于正确地制定其治疗方案,目前诊断垂体瘤主要还是通过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以及脑肿瘤的检查来实现的。那么垂体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垂体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1、临床表现 病人年龄,性别,患病后不适症状,身体的变化。 2、病理学检查 这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误诊率很低。病理诊断分普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只能作为大体诊断,不能分出肿瘤的类型。免疫组化染色,根据肿瘤细胞内所含有的激素进行诊断,度高,但误诊率也高。电子透视显微镜观察,根据肿瘤的细胞不同特征分辨出肿瘤类型,临床很少使用。 3、内分泌检查 由于多数垂体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在临床表现不明显,影像学尚不能提示有肿瘤时,垂体瘤激素已经发生改变。一些垂体瘤病例单纯靠内分泌检测即可做确诊。 4、影像学 (1)头颅X线平片这是比较原始的诊断方法,根据蝶鞍骨质的变化、鞍区钙化等变化判断有无肿瘤及鉴别诊断。 (2)CT扫描仅对大型垂体瘤有诊断价值,微小垂体瘤容易漏诊。不能作为诊断垂体瘤的主要工具。 (3)MRI检查是诊断垂体瘤最重要的工具,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即使直径2~3毫米的肿瘤也可以显示出。但还有部分肿瘤的信号与周围正常垂体组织近似,两者难以区分,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查进行诊断。

垂体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专家表示:垂体激素在很多实验室,甚至基层医院都已经能够检测。但是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实验室检查,而忽略了垂体激素的分泌节律对取血时间的特殊要求,使得很多患者的激素测定结果无法判断。通过详细的临床问诊、体格检查、垂体激素的测定以及影像学的检测,垂体瘤的诊断不难确定。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2b10443.html,/ctl/2015/0724/227619.html

垂体腺瘤要做那些检查才能确诊

垂体腺瘤要做那些检查才能确诊 脑垂体瘤病人要进行检查,有以下几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要做,只要能确诊病情,医生基本就不会做其它检查了。垂体腺瘤要做那些检查才能确诊? 1、临床表现: 病人患病后不适症状,身体的变化,都是诊断最基本的资料,一些细微的表现都可能做为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网上咨询由于不能和医生面对面直接交谈,更需要把详细的临床资料提供给医生,也不要忘记说明病人年龄,性别,疾病时间。 2、影像学: (1) 头颅X线平片:这是比较原始的诊断方法,根据蝶鞍骨质的变化、鞍区钙化等变化判断有无肿瘤及鉴别诊断。 (2) CT扫描:仅对大型垂体瘤有诊断价值,微小垂体瘤容易漏诊,不能作为诊断垂体瘤的主要工具。 (3) MRI检查:是诊断垂体瘤最重要的工具,可以清楚地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结果的关系,即使直径2-3毫米的肿瘤也可以显示出,但还有部分肿瘤的信号与周围正常垂体组织近似,两者难以区分,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查进行诊断。 3、内分泌检查: 由于多数垂体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在临床表现不明显,影像学尚不能提示有肿瘤时,垂体瘤激素已经发生改变,一些垂体瘤病例单纯靠内分泌检测即可做确诊,例如ACTH细胞腺瘤,多数病例从影像学上看不到肿瘤。罕见的移位垂体瘤位于胸腔内,腹腔内等部位,主要依据内分泌来诊断。 4、病理学检查: 这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误诊率很低,病理诊断分普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这种手术只能作为大体诊断,不能分出肿瘤的类型,免疫组化染色。根据肿瘤细胞内所含有的激素进行诊断,敏感度高,但误诊率也高,电子透视显微镜观察,根据肿瘤的细胞不同特征分辨出肿瘤类型,临床很少使用。

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

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 【摘要】目的提高对垂体微腺瘤的MRI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4例垂体微腺瘤的病例,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Philips 1.5T 核磁共振扫描机扫描,垂体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全部患者表现不一,基本病程1月至3年。月经紊乱者40例,其中28例合并头昏、头痛,5例有四肢乏力,50例有泌乳素增高。垂体微腺瘤的MRI表现为垂体大小正常或较饱满,微腺瘤病灶动态增强无明显强化,延时扫描有轻度强化,经药物治疗后病灶可缩小或消失。结论MRI诊断垂体微腺瘤敏感性高、准确率高,影像表现有特征性,可以多方位成像,图像直观,直接显示病灶大小、形态,是垂体微腺瘤常用的影像诊断方法,为临床提供帮助。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pituitary MRI.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4 cases of pituitary adenoma cases, includ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maging examinations. All patients were Philips 1.5T MRI scanner, scan, pituitary plain and dynamic enhanced MRI.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mixed, the basic course are one month to 3 years. Menstrual disorders in 40 patients, including 28 cases with dizziness, headache, 5 patients had limb weakness, 50 patients with prolactin increased. Pituitary MRI showed normal pituitary size or less ful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icro-adenoma lesions no enhancement, mild enhancement delayed scan, the lesions after drug treatment may shrink or disappear. Conclusion MRI diagnosis of pituitary adenoma has high sensitivity, high accuracy, characteristic imaging findings that can be multi-dimensional imaging, visual images, direct show lesion size, shape, is commonly used pituitary imaging diagnostic method for clinical help. 【Key words】Pituitary aden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chine; image processing 垂体微腺瘤是指肿瘤直径小于1 cm的垂体腺瘤,多有分泌功能,因很早出现内分泌功能异常故在肿瘤很小时即被发现[1]。激素分泌异常症候群表现为垂体分泌过多或过少症状,多见于早期微腺瘤阶段[2]。影像学检查是评价垂体腺瘤及周围结构的重要手段。目前MRI是垂体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3]。MRI也是诊断垂体微腺瘤的最好的影像学方法。典型的垂体微腺瘤表现为垂体腺增大,高度大于9 mm,MR检查可呈各种信号改变典型者T1WI低信号、T2WI 高信号,但大部分病灶平扫显示等信号改变,因此需行动态增强扫描。现收集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经临床证实的垂体微腺瘤并做过核磁共振扫描检查的64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垂体微腺瘤MRI表现。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脑垂体瘤临床诊断与治疗

英文名称Hypophysis cerebri adenoma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常见病因遗传因素、物理和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 常见症状内分泌改变如闭经、泌乳、不孕、肢端肥大、血糖异常和垂体瘤的占位效应如视野缺损、视力减退等 一、病理学分类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方法 四、综合治疗 垂体是在大脑底部的一个比花生米大点的组织,其上方与脑底相邻,中间有硬脑膜间隔,周围均被骨头包绕。当垂体长肿瘤时,肿瘤组织压迫这些疼痛敏感组织,尤其是鞍隔的硬脑膜,引起的头痛为持续的隐痛,牵涉到前额和两侧太阳穴,有时可以放射到顶部和枕部。以牵涉到两眉之间为特点。垂体瘤还常常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男性病人常见有性欲降低和阳痿。当一个男病人有持续头痛,同时合并性欲全国射波刀肿瘤无创诊疗中心400-6161-343

降低,应该要注意有无垂体瘤存在。其它常见 的合并症状是肢端肥大症。表现为头脸变长,鼻子增大,嘴唇增厚,手脚变大,穿的鞋号加大。要是头痛合并身体左右两侧东西看不清楚,也应该考虑垂体瘤的可能性。这是由于垂体瘤压迫两侧的视神经引起的。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临床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男性略多于女性,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 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症群、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垂体卒中和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 垂体腺瘤的诊疗进展 垂体腺瘤为颅内多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而尸检中可达27%)。70%的病例发生在30~50岁间。垂体腺瘤的发生有其内在或外在的促进因素,雌激素可能是增强肿瘤生长的因素。由于诊断技术的日益先进,垂体全国射波刀肿瘤无创诊疗中心400-6161-343

垂体瘤的检查方法和诊断

垂体瘤的检查方法和诊断 脑垂体出现肿瘤的时候内分泌功能就会发生改变,人体的代谢以及相应的脏器就会发生一些病理变化,这个病理变化就会带来一些临床症状,肿瘤可以包裹脑垂体,也可以从脑垂体体内生长出来,挤压脑垂体,导致脑垂体功能异常。 一、垂体瘤的诊断 垂体瘤病人的早期症状往往轻微,容易漏诊或误诊。如老年无功能性垂体瘤导致的垂体功能低下,视力下降;儿童及青春期垂体腺瘤出现视力下降或生长发育迟缓;男性泌乳素腺瘤所致阳痿;女性泌乳素腺瘤所致月经紊乱等。这不仅需要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医生重视,而且需要相关科室如眼科、妇产科等的重视,应加强各科对相关疾病与垂体腺瘤的鉴别诊断。其中 MRI检查及内分泌激素测定是提高垂体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二、内分泌检查 由于多数垂体瘤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在临床表现不明显,影像学尚不能提示有肿瘤时,垂体瘤激素已经发生改变。一些垂体瘤病例单纯靠内分泌检测即可做确诊。例如ACTH细胞腺瘤,多数病例从影像学上看不到肿瘤。罕见的移位垂体瘤位于胸腔内,腹腔内等部位,主要依据内分泌来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1、头颅X线平片:这是比较原始的诊断方法,根据蝶鞍骨质的变化、鞍区钙化等变化判断有无肿瘤及鉴别诊断。 2、 CT扫描:仅对大型垂体瘤有诊断价值,微小垂体瘤容易漏诊。不能作为诊断垂体瘤的主要工具。 3、 MRI检查:是诊断垂体瘤最重要的工具,可以清楚地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结果的关系。即使直径2-3毫米的肿瘤也可以显示出。但还有部分肿瘤的信号与周围正常垂体组织近似。两者难以区分,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查进行诊断。 四、垂体瘤应和以下几种疾病想鉴别: (1) 颅咽管瘤:多发生在儿童及年轻人,发病缓慢,除视力和视野障碍外,还有发育停滞,性器官不发育,肥胖和尿崩等垂体功能减低和丘脑下部受累的表现,体积大的肿瘤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影像学表现多数病例肿瘤有囊变,钙化。肿瘤多主题位于鞍上,垂体组织在鞍内底部。 (2) 鞍结节脑膜瘤:多发生在中年人,,病情进展缓慢,初发症状为进行性视力减退伴

垂体微腺瘤诊断

垂体微腺瘤的诊断 垂体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第3,-4周,消化管的颊泡发育成一憩室样结构——Rathke囊袋·囊袋内细胞向颅则生长,形成颅咽管·颅咽管末端与来源于神经管的漏斗部相连接。 ·胚胎11~12周,颅咽管消失·随后Rathke囊袋的前、后壁增生,形成垂体前叶的前部和中部·漏斗部增生形成垂体后叶 垂体前叶细胞生理学: 具有5种分泌功能细胞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 ·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 ·催乳激素(prolactin,PRL) ·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c hormone,GnH)。 垂体细胞分泌及分布规律性: ·ACTH细胞→ACTH+脂激素(β-LPH) ·GnH细胞→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 ·GH+PRL细胞-前叶两侧 ·ACTH细胞-前叶中央区 ·TSH细胞-正前方 垂体微腺瘤: ·微腺瘤小于lcm·绝大多数起源于前叶→腺瘤·后叶肿瘤→垂体细胞瘤 垂体微腺瘤发病机制: ·垂体本身缺陷·下丘脑功能失调·基因突变·多种原癌基因生长刺激蛋白基因等。 垂体微腺瘤分类: ·分泌性腺瘤65%~80%: 单激素分泌腺瘤、多激素分泌腺瘤 ·无分泌功能腺瘤20%~35% ·未分化细胞瘤 ·瘤样细胞瘤 单激素分泌腺瘤: ·PRL腺瘤40%~60%·GH腺瘤20%~30%·ACTH腺瘤5%~l5%·TSH腺瘤罕见<1%·GnH或FSH/LH 腺瘤<1%。 PRL腺瘤: ·最常见·女性,泌乳一闭经·男性,阳萎、性功能减退·PRL浓度>200n9/ml·特征: 电镜下线粒体内嗜锇颗粒,错位胞溢。 GH腺瘤: ·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巨人肢端肥大症·GH↑→全身代谢紊乱·骨骼、软组织、内脏增大·早期垂体功能亢进·晚期垂体功能减退。 ACTH腺瘤: ·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症)·脂肪、蛋白质、电解质紊乱·性功能障碍、抵抗力减退·水牛背、满月脸、皮下紫纹·高血压。 TSH腺瘤: ·垂体性甲亢·甲状腺肿大、突眼不明显·血TSH、T3T4↑·肿瘤多呈侵蚀性。 GnH或FSH/LH腺瘤: ·瘤细胞可分泌FSH、及LH·原发少见、继发常见·电镜: 瘤细胞部分发育成熟、部分不成熟。 多激素分泌腺瘤: ·混合性腺瘤、混合症状·嗜酸干细胞瘤少见·催乳生长激素细胞腺瘤 无分泌功能腺瘤: ·未分化细胞瘤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垂体性侏儒症·瘤样细胞瘤垂体后叶功能低下,尿崩症,下丘脑垂体性肥胖,视神经受压症状等。 垂体微腺瘤诊断: 内分泌功能测定、影像学诊断 内分泌功能测定: ·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垂体催乳素PRL测定·生长激素GH功能测定·甲状腺激素功能测定·促性腺激素GnH功能测定 内分泌功能测定: ·垂体内分泌激素既受下丘脑促激素和抑激素的支配,同时亦调节其相应的靶腺功能,并受到靶腺激素正负的调节·激素检测技术的改进: 放免法 (RIA)·免疫放射计量法(IRMA)·免疫化学发光法(IcMA) 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 ·库欣综合征(Cushion'S syndrome)或皮质醇增多症·上源性(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垂体腺瘤)·下源性(肾上腺腺瘤)及异位性(不同癌症)·测定血皮质醇和24h尿游离皮质醇(UFCl·凡其值逾常者可能为库欣综合征·分别于白昼和午夜测定血皮质醇了解其昼夜节律变化正常与否·凡其昼夜节律消失者属库欣综合征 血ACTH测定: ·血ACTH值低于正常属肾上腺性·血ACTH值高于200pg/ml属异位性·血ACTH值正常或稍偏高属垂体性·在皮质醇升高情况下通过负反馈作用应抑制垂体ACTH分泌,如ACTH值正常,实际上已偏高·血ACTH值介于100-200pg/ml者-动态功能试验及同族激素如促脂激素(β-LPH)等测定,以利鉴别垂体性或异位性 CRF动态试验: ·血ACTH基础值升高>/50%.血皮质醇升高>/20%,支持垂体性·如不及此值,则支持异位性或肾上腺性 岩下静脉窦直接采血测定: ACTH·岩下窦血直接受纳同侧垂体血的回流·岩下窦血与外周血ACTH比值≥2.1属垂体ACTH分泌增多,支持垂体性·若比值≤1.5,属异位性·双侧岩下窦血ACTH比值≥1.4,则ACTH瘤偏于一侧 地塞米松(Dx)抑制试验: ·服DX前后,测血皮质醇,24h尿UFC,17-羟皮质类固醇,17-酮类固醇。(1)小剂量DX5mg/d po 试验.测定值下降>50%属单纯性肥胖,<50%属库欣综合征;(2)大剂量DX8mg/d p0试验.测定值下降,>50%属垂体性,<50%属肾上腺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