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摘要:磷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由于对磷元素需求的快速增长,加大了磷矿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力度,同时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即磷尾矿。磷尾矿中含有许多有用组分,应对其进行回收利用。目前,磷尾矿的综合利用逐渐成为热点,综合利用主要是尾矿再选、制备建筑材料、生产磷肥、胶结充填几个方面。

关键词: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引言

磷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磷矿是指在经济上可被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是一种重要的工农业矿物原料。目前,磷矿资源主要应用于制取磷肥,也用于提取黄磷、赤磷、磷酸和其他磷酸盐类及磷化合物,应用于医药、食品、火柴、染料、制糖、陶瓷、化工、冶金、军事等[1]。

由于现代农业对磷肥需求的快速增长,加大了磷矿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力度,产生大量的磷尾矿及其他工业废弃物,不仅危害矿场周围的生态环境,还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导致地表山体塌陷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开采产生的大量磷尾矿,造成许多资源环境问题,磷尾矿的综合利用难题亟需解决。

一、中国磷矿资源概况

1.磷矿主要矿床类型及其分布

世界上最重要的磷矿资源主要为海相沉积型磷块岩,其分布广,储量大,产量高。海相磷块岩可分为地槽型和地台型,其中以地台型矿床工业意义最大。地台型海相磷块岩储量约占世界磷矿总储量的60%以上[2]。中国磷矿矿床的类型有4类(夏学惠,2012),以海相沉积型磷块岩为主,占全国总储量的85%,此外还有变质型磷灰石矿床和岩浆型磷灰石矿床储量占14.6%[3]。

2.磷矿资源的主要特点

中国磷矿资源丰富,是优势矿产之一。根据《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中国磷矿资源十分丰富,全国磷矿矿产地约500处,赋矿层位不少于24个。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磷矿资源储量为186. 3亿t(基础储量,29. 6亿t;储量,9. 1亿t;资源量,156. 7亿t),位居世界第二位(舒国文,2012)。但中国磷矿“丰而不富”,其中五氧化二磷含量大于等于30%的磷富矿资源储量矿石量26. 5亿t,含量小于30%的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159. 8亿t,目前可供利用资源储量动态可供开采35年左右[4]。

二、磷尾矿组成分析

2.1矿物组成

磷尾矿主要由钙镁碳酸盐矿物组成,通常为高镁磷尾矿,以白云石为主,其次为磷灰石,另外含有少量方解石和石英。

表2.1 磷尾矿中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

矿物名称白云石胶磷矿石英云母长石赤褐铁矿其它合计含量78.09 17.23 2.19 0.91 0.84 0.20 0.54 100.0 白云石是磷尾矿中含量最多的矿物,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其次呈连生体。白云石主要与胶磷矿连生,其次与石英连生,偶尔与云母及赤、褐铁矿等矿物连生。白云石包裹细粒、微细粒及云雾状的胶磷矿时即使细磨这部分白云石也难以单体解离[5]。

石英是磷尾矿中含硅的主要脉石矿物,含量少,主要呈粒状、细粒状及不规则状集合体产出,常沿胶磷矿晶粒间隙充填形成不规则状集合体或脉状,也可见石英充填在磷灰石晶粒中;少量石英沿白云石晶粒及裂隙间充填形成它形粒状、脉状及微细脉状产出。在胶磷矿中充填的少量石英嵌布粒度细,磨矿解离相对困难,需注意对磷精矿质量的影响[5]。

对磷尾矿矿物结构及矿物组成的研究表明,磷尾矿按矿石结构主要分为单矿物结构和多矿物碎屑结构两类。在矿物组成上单矿物结构磷尾矿主要由磷灰石单矿物、白云石单矿物、褐铁矿单矿物及石英单矿物组成;多矿物碎屑结构磷块岩矿物组成则主要为白云石-磷灰石多矿物、磷灰石-白云石-石英多矿物。磷尾矿中白云石质磷尾矿是主要的尾矿类型。对高镁磷尾矿元素赋存特征研究表明磷尾矿中镁多赋存于尾矿中的白云石颗粒中,磷则主要为颗粒状磷灰石和白云石的连生体,少数为独立的磷灰石单矿物[6]。

2.2化学组成

对磷尾矿进行化学组分分析如下:

表2.2磷尾矿的化学分析结果

组分P

CaO MgO SiO2Al2O3Fe2O3K2O Na2O C F 2O5

含量7.15 33.02 16.97 3.21 0.15 0.20 0.06 0.07 9.92 0.65 对磷尾矿进行电感祸合等离子发射光谱CP-AES分析,得知,磷尾矿中除Ca, Mg元素含量较高外,P和Fe的含量也较高。此外,磷尾矿中存在Cu, Pb, Zn, Cd等多种重金属元素,但据分析表明,磷尾矿中Cu, Zn, Pb, Cd含量低,其溶出浓度均低于国家允许排放的相关标准[7]。

通过对磷尾矿矿物组成以及磷尾矿化学组分的分析,可以更好的掌握磷尾矿的物化性质,以便于对磷尾矿进行综合利用。磷尾矿的综合利用逐渐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课题。

三、磷尾矿综合利用现状

3.1尾矿再选

尾矿中有用组分的回收利用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之一,约占尾矿利用总量的30%。磷尾矿再选回收技术的研究比较充分,在磷尾矿再选回收利

用理论研究方面己取得很大的进展。在美国,对富含白云石的磷尾矿来说,直接采用浮选的方法就可以回收磷尾矿中的磷酸盐对促进磷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磷尾矿可以当作低品位(P2O58%左右)的磷矿处理,除了采用传统浮选方法研究之外,还可采用新的选矿方法和加入新试剂进行磷的提取,例如反浮选工艺和生物浸磷法。除此之外,生物浸磷法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研究表明,采用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对中低品位磷矿中磷的浸出有很好的效果,但磷的浸出效率受磷矿粉质量浓度的影响[8]。

3.2露天采坑或采空区回填

利用企业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充填采空区及露天采坑,可省去扩建、增建尾矿库的费用,是尾矿利用最便捷、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矿山采空区(露天采坑)充填约占尾矿利用总量的53%,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但其附加经济价值很低。对矿山采空区回填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是胶结充填采矿法,运用该方法可使地下采矿回采率提高20%-50%,使以前开采难度较大的矿体能够被开采出来,例如位于水体、道路以及居民区下面的矿体。合理地运用胶结充填采矿法可以避免破坏地下水平衡和发生地表塌陷。

3.3磷尾矿用于制备建筑材料

根据磷尾矿的性质特点制作适用的材料是磷尾矿资源二次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

将磷尾矿与适量的废渣或无机非金属矿配制成水泥熟料并烧成助剂,该助剂中挥发分较少,对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也较低。利用这种助剂并适当调整配料方案,在正常条件下可烧成高强度水泥熟料。运用SEM、显微镜和XRD对烧成的熟料进行形貌和物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助剂利用一些废渣及磷渣和磷尾矿中某些元素的助熔作用,改善了水泥熟料质量,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

磷尾矿也可用于制造建筑用砖。研究表明,由矿渣、钢渣、石灰石和磷石膏组成的胶凝材料与磷尾矿砂生产矿渣磷尾矿免烧砖技术是有效可行的,在实验室条件下,当胶凝材料与磷尾矿砂的胶砂比为3:7,含水量为9.5%时,矿渣磷尾矿砖抗压强度可达20 MPa以上,表现出较好的抗压性能[9]。

3. 4磷尾矿用于生产含磷有机肥料

磷尾矿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可生产用于改良土壤的微量元素肥料,起到变废为宝的效果,促进对磷尾矿的综合利用。采用磷尾矿粉作为肥料中磷的来源,以氯化钾和尿素作为钾和氮的来源,并且在肥料的生产过程中加入自制的保水剂,制备出具有一定保水性能的新型复合肥。这为利用磷尾矿生产含磷有机生物肥料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在一定程度上还需继续深入研究及在生产过程中实践,以实现磷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最大化。

3.5其他应用

生产微晶玻璃是目前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利用磷尾矿生产微晶玻璃具有高工业附加值、高性能及低污染等优点。微晶玻璃生产技术按照原料种类及对玻璃性能的要求有不

同的制备方法,磷尾矿废渣生产微晶玻璃的技术方法主要为熔融法和烧结法[10]。

四、磷尾矿胶结充填研究

4.1充填技术概况

我国初期采用充填技术的矿山主要是按照传统建筑混凝土要求进行制备和输送。这段时间的主要充填料有戈壁滩料(金川龙首镍矿)、天然砂、棒磨砂(建德铜矿)、江砂(鸡冠嘴金矿)、海砂(招远金矿)。

为了减少尾矿库压力,降低征地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尾矿的废物综合利用。在上个实际八九十年代我国大部分新建矿山开始采用分级尾矿充填,一般是将粗颗粒的尾矿充填到井下采空区,细颗粒的尾矿输送至尾矿库堆存。随着充填技术的进步,为了降低采矿成本,发展出全尾砂胶结充填。

4.2胶结充填采矿法

胶结充填采矿法是将胶结充填体置于矿山采空区以控制采场地压或区域地压并进行回采作业的一种采矿方法,该法逐渐成为世界采矿工业发展的趋势。采用胶结充填采矿法具有以下四方面优势:①能有效地控制采场矿压,防止矿区地表变形破坏,从而保护地表河流、建(构)筑物和公路等;②能改善采空区围岩的二次应力分布,保证围岩稳定性,防止采空区围岩变形和冒落,提高了矿山安全开采保障程度;③可以回收矿柱,提高矿石回收率,从而实现资源有序、高效的开发利用;①可充分利用尾矿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并实现无废开采,具有较大的环境及社会效益。

胶结充填材料在胶结充填采矿技术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磷矿胶结充填中广泛应用的材料主要为水泥、粉煤灰、磷渣、磷石膏、高炉渣等。

磷尾矿中Ca、Mg元素质量分数较高,主要以碳酸盐形式存在于白云石中,对水泥胶凝活性影响不大,只有当尾矿中碳酸盐形式的Ca、Mg转化成Ca0、Mg0后才会对水泥胶凝活性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通过筛析试验确定磷尾矿的粒度组成,磷尾矿的粒度分布较均匀,整体粒度较细,粗粒尾矿含量很低,级配不良;细粒尾矿含量的增加可以改善砂浆的输送性能,减少离析的发生,但较少粗粒级不利于充填体强度的增加。通过筛分分级去除磷尾矿中一37pm的颗粒,获得分级尾矿,粒级分布仍然较为均匀,级配不良,所以在使用磷尾矿作为胶结充填骨料时,可加入一些粗粒级物料,改善胶结充填材料的级配不良问题。研究表明,磷尾矿充填料浆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降低,尾矿粒度和料浆质量分数对粘度影响较大,试验中配制的几种料浆都具有良好流动性,有利于降低料浆输送时受到的阻力。

近年来,随着胶结充填技术的快速发展,粗骨料高浓度胶结充填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如杨宝贵等川以破碎煤研石和粉煤灰为骨料,并添加适量水泥、外加剂和水制备成质量浓度为74%-82%的高浓度充填料浆;郭利杰等叫以废石和尾砂为骨料,并添加少量水泥和水制备成质量浓度为72%的高浓度充填料浆;贺桂成等叫利用废石、水泥、黄土、水泥和水制备胶结充填料浆,实现了泵压管道输送胶结充填;邓代强等川采用分级尾砂、戈壁集料、水泥和水制备了质量浓度为78%和80%的高浓度充填料浆,满足了管道输送充填的需要。虽然粗骨料高浓度胶结充填所用材料种类多样,但针对粗骨料级配对充填料浆和充填体性能的影响研究却较少曰。为了高效利用粗骨料进行泵送充填,Verkerk等和Lerche等利用混凝土级配理论对充填骨料可泵送粒度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充填骨料可泵送的粒度分布曲线,但其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导致泵送充填过程中频繁发生堵管事故;姚维信困、程纬华叫和张磊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金川矿山为例,通过最大密实度级配理论对矿区废石集料和戈壁砂级配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成功实现了粗骨料高浓度管输胶结充填技术在金川矿山中的应用[11]。

五、磷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前景及意义

在现阶段磷矿石的消费结构中,约有70%的磷矿石用于磷肥的生产,随着农业的发展,对磷肥的消耗量日益增加,因此对磷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磷尾矿是一种含有重要的非金属矿物的二次资源,可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尾矿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矿物赋存状态的详细分析,参照己有的对磷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及生产实践。随着对磷尾矿研究程度的深入,可以创造出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11]。

我国是矿产资源需求大国,磷矿资源在农业、化工、医药等行业有着重要的应用。近年来为解决尾矿堆存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及提高资源利用率,工信部等(2010)编制了《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2010一2015),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14)编制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在政策上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尾矿这种二次矿产资源的利用越来越重视。因此,加大对磷尾矿的综合利用的研究,提高对磷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不仅可以缓解对磷矿资源的需求压力,而且也可以减少尾矿堆存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磷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语

磷矿资源在我国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鄂、黔、湘、滇等省份。磷矿石品位大多为中低品位,矿层厚度以薄至中厚层状为主,采选难度大;共、伴生矿产资源丰富,例如磷矿中伴生的稀土及碘的综合利用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之一。所以,对磷矿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尾矿进行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磷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己取得一定成绩,但总体呈现出较低附加值及再选工艺技术不成熟,仍然需要对磷尾矿综合利用技术进行必要的基础科学

研究。然而对磷矿需求较大的领域多为大型磷矿企业,大多数企业对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尾矿的综合利用意识不足,多以“废弃物”的形式堆存在尾矿库中或者用做采空区回填材料,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不仅需要国家在磷尾矿综合利用开发上提供政策性的支持,也需要磷矿企业自身加强对磷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以达到提高磷矿石综合利用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金恒.磷尾矿制备胶结充填材料试验研究.化工矿物与加工[J],2013(12):232-236

[2] 张苏江.中国磷矿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建议[J].中国矿业,2014(9):136-138

[3] 黎继永.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5(10):186-188

[4] 魏鹏.我国磷矿分布特点及主要开采技术[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33(2)

[5]李艳峰,方明山.贵州瓮福磷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3(4):71-73

[6] 鄢正华.我国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综述[J].矿冶,2011

[7] 张云国.尾矿综合利用技术[J].有色金属,2010(08):61-63

[8] 王勇,王洪江,吴爱祥,等.细粒尾矿泌水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环保与分析,2011(06):55-57

[9] 李萃,孙海,苏玉森.浅议影响混凝土泌水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商品混凝土,2011.

[10] 康虔,肖富国,张钦礼,郭红丹.充填尾砂料浆粘度测量的初步探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2):8-11

[11]张伟,代佳雨.磷尾矿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化工矿物与加工,2015(9):23-25

2019年有色金属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汇报材料

2019年有色金属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汇报材料 尊敬的贺厅长: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取时间听我们汇 报有色金属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的相关事宜。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首先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国家和我省主要发展政策高度吻合,在《国家中长期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湖南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都重点提到了要支持矿产资源高效开发 利用领域,大力推动共伴生矿和尾矿综合利用,研发尾矿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尾矿中伴生有价元素回收和高技术含量 尾矿产品开发,提高尾矿综合利用经济性。二是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对推动产业领域、行业区域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据统计,我省

尾矿累积堆存量大约为 120 多亿吨,含有大量的有价元素,潜在价值高达 5 万亿元。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及成功应用 有利于增加矿产的可利用储量,缓解我国资源的紧张局面,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工程技术中心主要开展清洁高效分离和提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金属废水处理及零排放、尾矿资源循环利用、有色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等工作,能化害为利,降低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从生产的源头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对促进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是目前没有侧重于有色金属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可以促进我国矿产资源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增强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工程技术中心的主要建设目标是:针对清洁高效分离和提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通过开展前瞻性和创新性的

尾矿综合利用综述

尾矿综合利用综述 (不含有价元素的再利用) 尾矿可用来生产建筑材料,如微晶玻璃、建筑陶瓷、水泥、铸石制品、玻璃制品、肥料、灰砂砖、免烧砖、人造石、工艺美术陶瓷、日用陶瓷原料、混凝土等 利用尾矿加工建筑用砂 利用尾矿加工建筑用砂以取代传统的山砂和河砂,其加工工艺十分简单,只需对尾矿进行筛分和应用旋流器进行分选,即可得到符合建筑要求的尾矿砂。一般建筑用砂要求含泥量(<0.08mm 的粉矿)<5%、云母含量<2%、轻物含量<1%、SO3<1%、SiO2≮65%、Fe2O3<15%、真比重>2500kg/m3、松散容重1350~1500kg/m3、压碎指标≯35%。攀枝花尾矿的物理性质基本上都能满足上述要求。由于尾矿砂呈不规则的棱角状,质量稳定、洁净,与传统的山砂、河砂相比,用尾矿砂配制的混凝土其性能优于用圆形的山砂和河砂配制的混凝土,而且尾矿砂加工成本很低,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混凝土砌块是用水泥和粗细骨料混合挤压成型后经自然养护而成。矿山的废石可做粗骨料,尾矿可做细骨料,废石和尾矿的掺入比例高达90%以上。 铁矿山尾矿由于其组分与水泥配料相近,可作为水泥原料,代替部分石灰石、粘土和铁质,用量可达40%以上,且基本不改变水泥厂原有设备及工艺。其次,水泥生产对原料的粒度要求比较严格,磨料工序要占水泥生产整个能耗的50%,由于尾矿粒度较细,因此可以大幅度降低水泥生产能耗。第三,尾矿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对水泥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有良好影响。因此,将来很有可能出现尾矿系列水泥。 矿山尾矿的成份多与微晶玻璃的原料相近,因此近期国内很多科研机构都对开展了对尾矿微晶玻璃的研究, 利用尾矿生产建筑用轻质隔墙板 轻质隔墙板是一种新型室内墙体材料,它具有轻质高强,耐水、耐火、隔音、安装简便、扩大建筑使用面积等优点,是传统室内砖墙的良好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普通轻质隔墙板所采用的基本原材料是水泥和砂子,另配加了少量的耐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及网格布、膨胀珍珠岩等原料,其中的砂子完全可以用尾矿代替。 对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重点在伴生金银,同时研究了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的工艺矿物学。主要内容有:(1)尾矿的化学组成特征;(2)矿物组成特征;(3)矿物含量及赋存状态及其工艺特性;(4)伴生金银的赋存特征及工艺特性;(5)在矿物中金银的配分率乡(6)非金属矿物的工艺矿物学等。 主要集中在制造尾矿砖、微晶玻璃、水泥、陶瓷、耐火材料以及混凝土粗细骨料和建筑用砂方面。利用尾矿制砖除通常的建筑用砖外,还包括路面砖、墙面装饰用砖等,根据不同的工艺可以分为烧结砖、蒸压砖、蒸养砖和双免砖等。 铁尾矿制作双免砖。双免砖即免烧免蒸砖,此类建材属于胶结型建材,是靠胶结剂在常温下或者低于100℃环境下结合为一个整体,而制成的有规则外形和满足使用条件的建筑材料或制品。 烧结砖属于烧结类建材,是以热力为形成动力的高温生成材料,烧结砖对尾矿成分的要求较低,需用量很大,有很好的利用前景。以铁尾矿代替部分粘土,掺入适量增塑剂,可以制成不同

尾矿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尾矿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尾矿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说明 我国尾矿累积堆存量超146亿吨,尾矿综合利用率仅为18.9%。尾矿之所以成为“鸡肋”,源于观念的落后——没有从资源和环境两方面认识尾 矿资源。专家建言,应从技术、经济、政策、数据与信息“四管齐下”, 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该尾矿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9194.3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011.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00%;流动资金5183.2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00%。 达产年营业收入35530.00万元,总成本费用27365.39万元,税金及 附加328.19万元,利润总额8164.61万元,利税总额9618.95万元,税后 净利润6123.4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495.4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54%,投资利税率50.11%,投资回报率31.90%,全部投资回收期4.63年,提供就业职位677个。 充分依托项目承办单位现有的资源或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 快项目建设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节约用水。贯彻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消防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 的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概论、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市场分析、调研、产品规划分析、项目选址方案、土建工程说明、项目工艺原则、项目环保 研究、生产安全、项目风险评价、节能可行性分析、项目进度说明、投资 方案计划、经济收益、项目评价等。 虽然目前我国开始强调经济增长质量,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 时期,固废产生量未来几年依然将维持在最低10%以上的增长速度。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17年,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将会突破50亿吨。

中低品位磷矿尾矿的综合利用

中低品位磷矿尾矿的综合利用 摘要:针对目前磷资源日渐枯竭的世界性问题,根据中国目前中、低品位磷矿居多的现状,加强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尾矿,扩展磷矿资源可利用范围,是解决磷资源匮乏的当务之急。提出了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优质磷酸,介绍了国内外盐酸法、窑法的情况。并介绍了国内外中低品位磷矿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磷矿尾矿利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性,并提出中低品位磷矿浮选尾矿加工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中低品位磷矿;尾矿;综合利用 1.引言 磷是地表圈内参与生物代谢的重要元素之一。据统计,我国磷资源丰富,居世界第四位,但多数品位不高。以广西为例,广西截止2002年的地质调查、详查资料表明,已发现成规模的磷矿区50个,总储量为5340多万吨,ω(P2O5)的平均值为12%~16%,都属于低品位磷矿。广西的磷矿石主要赋存在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上部的风化壳中和下石炭统大塘阶的含硅泥质、硅质页岩中,多为次生淋滤型磷矿或堆积型磷矿,大多为不溶性磷酸岩型低品位矿床。采用传统选矿和湿法浸出方法富集磷的成本过高,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其利用价值不大。另外,我国还有大量的选磷尾矿(ω(P2O5)为8%左右)。这些低品位磷资源都有待回收利用。 众所周知,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但是我国有74%的耕地土壤缺磷,即我国耕地土壤有效磷的质量分数小于l0×10-6的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4%。土壤中95%以上的磷为无效磷形式,植物很难直接吸收利用,大部分磷与土壤中的Ca2+、Mg2+、Fe3+、Al3+结合,形成难溶的螯合磷酸盐,使得施入磷肥的当季作物利用率很低。而提高磷的利用率一直是农学家关注的问题。人们早就发现,生物和微生物能分泌出有机酸,这些酸既能够降低系统的PH值,又可以与铁、铝、钙、镁等离子结合,从而使难溶性磷酸盐溶解,也就是说,生物与微生物在磷的代谢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生物或微生物的作用下,某些不溶

(冶金行业)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

(冶金行业)尾矿资源化综 合利用

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 http://2001-3-910:59 [关键词]尾矿资源 中华商务网讯: 据统计,1998年全国共有大中型矿山9100余座,小型矿山近20万个,其中87个 有色金属矿山中,有56个在1992年确认为必须转产接替的末期矿山,其中43座矿山 为资源枯竭、长期亏损、扭亏无望将要倒闭破产。到2000年末,全国矿山企业需转 产安置的人员约有50万。国内矿业界已面临着许多矿山关闭转产,富余人员再就业 的严重困境。然而目前国内尾矿资源利用率仅为7%,大量二次资源———尾矿未能 综合开发利用,大量矿山富余人员无法解决就业问题。 壹、面临的几个问题 1.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缺乏技术储备、产品开发不足 长年来,矿山以开采生产矿产品为主要任务,选矿厂排出的尾矿被大量堆弃在 尾矿库里无人问津。随着矿产品的开采,资源日渐枯竭,直至壹些矿山闭坑企业被

迫倒闭。而面对二次资源量巨大的矿山废石、尾矿该如何利用,能否给企业带来二 次创业机遇,产生新的经济效益?在其尾矿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上,多 数矿山仍尚属空白。 2.壹些矿山企业担心利用尾矿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市场竞争力弱 有的矿山在和科研院校合作开发尾矿利用新技术后,面对产品的市场多有顾虑, 壹种是不了解市场情况,另壹种是即使了解了产品的市场销售前景较好,但仍怀疑 自己生产的产品是否有人要,缺乏开创市场的勇气和自信心。就从事尾矿综合利用 的科研院校而言,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壹定要注重实效,紧紧瞄准市场前沿,把 握市场时机、高速快效,适时地提供给矿山企业和社会。 3.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尾矿综合利用形势发展要求 科研院校建立中试基地、实验厂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使得技术研究、产品开 发程度仍显薄弱;有的矿山企业在主矿业市场逐渐减弱,资源枯竭,出现很大生存 危机的情况下希望在尾矿综合利用上寻找新的转机,即使面对壹项技术成熟、产品

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摘要:磷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由于对磷元素需求的快速增长,加大了磷矿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力度,同时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即磷尾矿。磷尾矿中含有许多有用组分,应对其进行回收利用。目前,磷尾矿的综合利用逐渐成为热点,综合利用主要是尾矿再选、制备建筑材料、生产磷肥、胶结充填几个方面。 关键词: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引言 磷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磷矿是指在经济上可被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是一种重要的工农业矿物原料。目前,磷矿资源主要应用于制取磷肥,也用于提取黄磷、赤磷、磷酸和其他磷酸盐类及磷化合物,应用于医药、食品、火柴、染料、制糖、陶瓷、化工、冶金、军事等[1]。 由于现代农业对磷肥需求的快速增长,加大了磷矿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力度,产生大量的磷尾矿及其他工业废弃物,不仅危害矿场周围的生态环境,还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导致地表山体塌陷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开采产生的大量磷尾矿,造成许多资源环境问题,磷尾矿的综合利用难题亟需解决。 一、中国磷矿资源概况 1.磷矿主要矿床类型及其分布 世界上最重要的磷矿资源主要为海相沉积型磷块岩,其分布广,储量大,产量高。海相磷块岩可分为地槽型和地台型,其中以地台型矿床工业意义最大。地台型海相磷块岩储量约占世界磷矿总储量的60%以上[2]。中国磷矿矿床的类型有4类(夏学惠,2012),以海相沉积型磷块岩为主,占全国总储量的85%,此外还有变质型磷灰石矿床和岩浆型磷灰石矿床储量占14.6%[3]。 2.磷矿资源的主要特点 中国磷矿资源丰富,是优势矿产之一。根据《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中国磷矿资源十分丰富,全国磷矿矿产地约500处,赋矿层位不少于24个。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磷矿资源储量为186. 3亿t(基础储量,29. 6亿t;储量,9. 1亿t;资源量,156. 7亿t),位居世界第二位(舒国文,2012)。但中国磷矿“丰而不富”,其中五氧化二磷含量大于等于30%的磷富矿资源储量矿石量26. 5亿t,含量小于30%的磷矿资源储量矿石量159. 8亿t,目前可供利用资源储量动态可供开采35年左右[4]。 二、磷尾矿组成分析 2.1矿物组成 磷尾矿主要由钙镁碳酸盐矿物组成,通常为高镁磷尾矿,以白云石为主,其次为磷灰石,另外含有少量方解石和石英。 表2.1 磷尾矿中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

国内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国内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彭亚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 摘要:综合阐述了我国尾矿资源的现状、对其进行综合利用的途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尾矿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尾矿资源;现状;综合利用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内 95% 以上的一次性能源、80% 以上的工业原料、70 % 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矿产资源[1]。但由于我国贫矿多;单一矿少,共伴生矿多;矿石组成复杂,难选冶矿多的特点[2],以及多数矿山选矿设备陈旧、老化现象普遍,管理水平和选矿回收率低[3],矿产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据统计,我国现有矿山 15.3 万个,其中 80% 的矿产资源为共伴生矿。我国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到20%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 30% 。即使在一些大型国有矿山企业开展了资源综合利用,也只占国有矿山的 10%。大量有用资源进入了尾矿废石之中。 1 尾矿资源现状及综合利 用的必要性 1.1尾矿资源的堆存现状 尾矿是选矿厂在特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将矿石磨细选取有用组分后所排放的固体废料,是矿业开发特别是金属矿开发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同时,受选矿技术水平、生产设备的制约,也是矿业开发造成资源损失的常见途径[3]。 一般而言,化工、黑色金属矿山中,尾矿的量要占矿石量的 50%~80%;有色金属矿山中,尾矿量则要占到70%~95% ;而在黄金、钼、钨、钽、铌等稀有金属矿山中尾矿量更是占到 99%以上,几乎可以说是来多少矿石就得丢出去多少尾矿,量是十分巨大的[4]。据统计,中国现有大中型尾矿库 1500 多座,如加上各种小型尾矿库,总计超过 1 万座。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绿色矿业办公室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矿石堆存的尾矿已高达80.51亿吨,并以年排放 6 亿多吨的速度在增长。尾矿的大量堆存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1.2尾矿综合利用的必要性 尾矿资源是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废弃物中数量最大、综合利用价值最高的一种资源[4]。将尾矿丢弃不仅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给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要投入各自处理和维护费用。而进行尾矿资源的综合回收与利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扩大矿产资源利用范围,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也是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的重要手段;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和资金,解决就业问题,造福于人类社会,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5]。所以在全球矿产资源供应紧张的局势下开发利用好长期累积的大量尾矿是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攀枝花选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

目录 1钛资源概况 (1) 2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成就与问题 (2) 3选钛尾矿处理现状 (3) 4 选钛尾矿的利用 (4) 4.1 选钛尾矿性质 (4) 4.2 尾矿中有价元素的提取 (4) 4.2.1 从尾矿中回收钛铁矿 (4) 4.2.2 从尾矿中回收钪 (5) 4.2.3 从尾矿中回收钴、镓 (5) 4.3 利用选钛尾矿制备建材 (5) 4.3.1 尾矿制备水泥 (5) 4.3.2 尾矿制备建筑用砖、微晶玻璃和陶瓷制品 (5) 4.4 选钛尾矿深加工利用 (6) 5选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意义及对策 (6) 5.1 选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意义 (6) 5.2 选钛尾矿综合利用的对策 (7) 6 结语 (7)

攀枝花选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 1钛资源概况 钛资源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己知钛矿物约有170余种,其中古钛1%以上的矿物有87种。其中,金红石(TiO2)、钛铁矿(FeTiO3)、钛磁铁矿、红钛铁矿、钙钛矿(CaTiO3)、榍石(CaTiSiO5)等钛矿物分布较广。 虽然钛矿物种类多,但有工业价值的钛资源主要是钛铁矿和金红石。表1-1所示为世界钛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其2009年钛铁矿与金红石的产量。金红石TiO2品位高,主要分布于南非、塞拉利昂、乌克兰和澳大利亚等国,但其储量有限;钛铁矿储量丰富,占世界钛资源的91%,在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和乌克兰等国大量分布。可见,我国是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 表1-1世界钛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其2009年钛铁矿与金红石的产量(kt) 钛铁矿金红石 2009年产量储量2009年产量储量美国200 6000 400 澳大利亚1210 130000 293 22000 巴西50 43000 2 1200 加拿大600 31000 中国600 200000 印度380 85000 18 7400 马达加斯加60 40000 莫桑比克200 16000 6 480 挪威370 37000 南非1000 63000 100 83000 乌克兰270 59000 50 25000 越南200 16000 塞拉利昂60 28000 其他50 26000 400 总计5190 680000 529 45000

江西省矿山尾矿(砂)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江西省矿山尾矿(砂)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摘要】江西省是我国资源大省,矿山尾矿(砂)的综合利用,是当前矿业开发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我省国土资源厅开展的尾矿调研成果,论述了江西省尾矿(砂)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我省尾矿(砂)综合利用取得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尾矿(砂);综合利用;研究现状;江西省 江西是我国资源大省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矿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矿业经济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解放以来我省几十年的矿业大开发,积累了数十亿吨各类尾矿(砂),给矿山的正常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与环保隐患。 由于历史、技术、管理等原因,我省尾矿综合利用与管理相对滞后。根据国家提倡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经济发展模式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的要求,江西省制定了2008-2015年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赣府发[2010]4号),指出要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节约利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矿山,特别指出要加强矿山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实施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本文在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我省开展的矿山尾矿调研成果,对江西省矿山尾矿(砂)综合利用研究现状进行初步研究。 1 江西省尾矿综合利用现状 1.1 尾矿再选回收有用组分 由于历史、技术、管理等原因,我省很多矿山只开采单一矿种,伴生或共生组分没用得到重视而滞留下来,仍有5-10%的有用组分残留在尾矿中,一般而言,矿山越老、选矿技术越落后,所残留的有用组分也越多。尾矿(砂)中含有大量的有用组分,可以通过尾矿再选综合回收利用。尾矿(砂)再选既包括老尾矿再选利用,也包括新产生的尾矿的再选,尾矿再选能降低尾矿品位、有效的减少尾矿库存量,是尾矿(砂)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1.1.1 铜尾矿的再选 铜矿石品位日益降低,每生产1吨铜就会产生400吨废石和尾矿,从铜尾矿中,可以再选出铜、金、银、铁、硫、萤石、硅灰石、重晶石等多种有用组分。我省江铜集团非常重视铜尾矿的再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江西铜业德兴铜矿年综合回收伴生钼精矿2200吨,铼金属1.2吨,年增效

铁尾矿的综合利用

铁尾矿的综合利用 摘要 关键词 1. 背景 1.1 铁尾矿的来源 随着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铁矿石尾矿在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发现的矿产有150多种,开发建立了8000多座矿山,累计生产尾矿59.7亿t,其中堆存的铁尾矿量占全部尾矿堆存总量的近1/3%【1】。 1.2 铁尾矿的分类 我国铁尾矿资源按照伴生元素的含量可分为单金属类铁尾矿和多金属类铁 尾矿两大类。其中单金属类铁尾矿,根据其硅、铝、钙、镁的含量又可分为以下几类【3】: (1)高硅鞍山型铁尾矿。该类尾矿是数量最大的铁尾矿类型,尾矿中含硅高,有的含Si02高达83%。这类尾矿一般不含有价伴生元素,平均粒度0.04mm。0.2mm。属于这类的选矿厂有本钢南芬、歪头山、鞍钢东鞍山、齐大山、弓长岭、大孤山、首钢大石河、密云、水厂、太钢峨口、唐钢石人沟等。 (2)高铝马钢型铁尾矿。该类尾矿年排出量不大,主要是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宁芜一带。如江苏吉山铁矿、马钢姑山铁矿、南山铁矿及黄梅山铁矿等选矿厂。其主要特点是A1203含量较高,多数尾矿不含有伴生元素和组分,个别尾矿含有伴生硫、磷,小于0.074mm粒级含量占30%~60%。 (3)高钙、镁邯郸型铁尾矿。该类尾矿主要集中在邯郸地区的铁矿山,如玉石洼、西石门、玉泉岭、符山、王家子等。主要伴生元素为S、Co,极微量的Cu、Ni、Zn、Pb、As、Au和Ag等,小于0.074mm粒级含量占50%~70%。 (4)低钙、镁、铝、硅酒钢型铁尾矿。该类尾矿中主要非金属矿物是重晶石、碧玉、伴生元素有Co、Ni、Ge、Ga和Cu等,尾矿粒度小于0.074mm的占73.2%。 多金属类铁尾矿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攀西地区、内蒙古包头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的武钢地区。该类铁尾矿的特点是矿物成分复杂,伴生元素多,除含丰富有色金属外,还含一定量的稀有金属、贵金属及稀散元素。从价值上看,回收这类铁尾矿中的伴生元素,已远远超过主体金属铁的回收价值。如大冶型铁尾矿中除含有较高的铁外,还含有Cu、Co、S、Ni、Au、Ag、Se等;攀钢型铁尾矿中除含有数量可观的V、Ti外,还含有Co、Ni、Ga、S等;白云鄂博型铁尾矿中含有22.9%的铁矿物、8.6%的稀土矿物及15.O%的萤石等。 1.3 铁尾矿的性质 铁尾矿是选矿厂在特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将矿石磨细、选取“有用组分”后所排放的废弃物,也就是矿石经选出精矿后剩余的固体废弃物。它是一种复合矿物原料,除了含有少量金属组分外,其主要矿物组分是脉石矿物,如石英、辉石、长石、石榴石,角闪石及其蚀变矿物:其化学成分主要以铁、硅、镁、钙、铝的氧化物为主,并伴有少量的磷,硫等。(表1.1列举了几种铁矿尾矿的化学成分),是一种重要的二次资源【2】。

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报告

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 目 可 行 性 报 告

泓域咨询丨WORD格式可编辑

第一章项目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投资主体 (一)项目名称 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二)项目投资主体 某某有限公司 二、项目拟建地址及用地指标 (一)项目拟建地址 该项目选址在宁波市xxxx工业园区。 (二)项目用地性质及用地规模 1、该项目计划在宁波市xxxx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2、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113333.9 平方米(折合约170.0 亩),代征地面积102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112313.9 平方米(折合约168.5 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制造和经营

的规划建设需要。 (三)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1、该项目实际用地面积112313.9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77047.3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26802.3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103104.1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14151.6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8535.9 平方米,成品仓库5615.7 平方米),办公用房4941.8 平方米,职工宿舍2807.8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1797.0 平方米;绿化面积7412.7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27853.8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112313.8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2、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6%,建筑容积率1.1 ,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513.0 万元/公顷,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根据测算,该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三、项目建设的理由 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必须发挥好我们的制度优势。要加快建立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工作机制,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

金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摘要:中国黄金企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金矿尾矿,尾矿中不仅含有许多有用组分,而且合理利用尾矿资源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大多数尾矿只能堆存处理,不仅浪费资源,占用大量土地,还会污染环境,造成一系列问题。目前,尾矿综合利用主要体现在回收有用元素、制备建筑材料、矿山填充、复垦造田几个方面。 关键词:金矿、尾矿、综合利用 前言 黄金是国家实行保护性政策的特定矿种,被广泛应用于珠宝首饰、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应对金融危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具有特殊作用[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近年我国黄金产率不断增长,中国逐渐成为第一产金大国。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不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对尾矿的处置方面。我国的黄金矿山企业对金尾矿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浪费宝贵的矿产资源。 一、中国黄金资源概述 1.1 中国黄金工业历程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中,黄金的使用历史已有4000多年,和埃及、印度、古罗马等国家成为最早使用黄金及其合金的国家。其实,是埃及人最早地发现了熔金的方法,将金矿石放在一个简单地泥造的煲内加热,待金熔后倒出,金矿石中地其他杂质便被泥煲吸收,以此将金和其他金属杂质分开,得到金。同时,罗马人也对早期开采金矿有巨大地贡献。那个时期,还并未发明炸药,罗马人便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将金矿石用高温及冷却的程序来打碎,然后用水压方法分离金矿石中的金属,令金的产量高增。 唐朝的时候,当时的人们不仅懂得了将金熔化和冶炼的一些方法,还用锤子将冶炼好的金锤成薄片,将得到的金制成发丝般粗细来编织,称为“织金”。到宋代的时候,采金的技术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是中国在采金运作史上的高潮,除原始的淘沙方法取金外,还发掘了地下矿场。直到清朝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最高产金量达到每年13542公斤,在世界产金国中排第五位。此后,在抗日战争期间,矿业一度被迫中断,至建国以来,国家发展经济,矿业才逐渐兴盛。到1982年,中国调整经济政策开始恢复黄金饰物的买卖,黄金饰物随着经济改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绿色冶金矿山开发模式 ************** 摘要:中国冶金矿山在经历了较长期的粗放式发展后,正面临资源消耗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在如今矿业形势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下,转变原有的靠拼资源、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强化废弃物的综合回收,才能使我国的冶金矿山走上资源开发利用与人类生存环境和谐共处的健康发展道路。 关键词:绿色冶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废物回收。 引言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全国95%的能源、85%的工业原料以及70%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是以矿产品为原料。而铁矿资源作为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物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铁矿资源贫矿多、难采难选矿居多,加之采取粗放式的开采模式,已经造成铁矿资源的大量浪费。铁矿资源又是不可再生资源,在面向21世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有限的铁矿资源将难以承受超负荷的人口、工业发展需求。同时,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冶金矿山产生大量废石和尾矿,由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尾矿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持续发展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当今世界,铁矿行业形势不景气,很多冶金矿山在原有的开发模式下已经难以维持下去。 循环经济是人类对环境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认识上不断演进的结果。 因此,要想使冶金矿山摆脱困境,重新焕发生机,我们必须重视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废弃物和尾矿的回收利用,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矿山经济效益,走出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业发展道路。 一、冶金矿山当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铜矿尾矿资源结构与综合利用政策研究_陈甲斌

第2 1卷第1期 2 012年1月中 国 矿 业 CHINA MINING MAGAZINE  V ol.21,No.1Jan. 2 012 绿色矿业  铜矿尾矿资源结构与综合利用政策研究 陈甲斌1, 2 ,王海军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2.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 ) 摘 要:资源结构决定其综合利用模式。当前,我国2 5%的铜矿尾矿资源具有再回选的经济价值,75%的铜矿尾矿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是不具备再选经济价值的,因而未来我国铜矿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模式是尾矿回选及尾矿用于采矿充填或用作建筑材料。考虑到我国铜矿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受技术、经济、政策及数据与信息等问题制约,为了进一步推动铜矿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建议重点加强尾矿资源综合勘查评价及尾矿利用技术研究,并落实系列的经济政策与实施关联示范工程项目。 关键词:铜矿;尾矿;综合利用;政策 中图分类号:T D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2)01-0048-05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copper tailings resources and it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policyCHEN Jia-bin1, 2,WANG Hai-j un2(1.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2.Chinese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 Economics,Beijing  101149,China) Abstract:Resource structure determines the mode of it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Currently,the 25%of copper tailings resources in China have economic value for selecting again;the other 75%can’t be select-ed under the current economy and technology.So,the main mode is used by selecting again or used for min-ing filling or building material for copper tailings’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in the future in China.Being  the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pper tailings is mainly affected by technology,economy,policy,data and in-formation,and other problem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pper tailings,wesuggest to strengthen its prospecting and evaluating,and study related technology,and work out a series ofeconomic policies,and some demonstration proj ects. Key  words:copper mine;tailing;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policy收稿日期:2011-09-22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项目“铁铜等重要矿产尾矿资源研究”资助(编号:1212010733712 )作者简介:陈甲斌(1974-) ,男,江西吉安人,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矿产资源产业经济。E-mail:myroom308@1 26.com。 尾矿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资源。综合利用尾矿 是拓展矿业领域范围及推动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具体实践,它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铜矿资源开发历史悠久,但是由于资源品位较低,并且在实际生产中还受到操作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铜矿尾矿以其庞大的数量及规模,在尾矿领域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在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压力面前,研究铜矿尾矿资源结构及其综合利用问题,对推进尾矿资源整体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1 铜矿尾矿资源结构 通常情况下,尾矿是指在特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选矿厂对原矿经过一定的选别工艺流程,选取目标“有用成分”后排放的废弃物;也就是矿石经选别出精矿后剩余的固体废料。其实,尾矿是个相对概念,不是绝对的废弃物,它可视为一种“复合”的硅酸盐、碳酸盐等矿物材料,其中仍含有大量的有用成份,并与传统矿产资源一样,表现出明显的资源属性、经济属性与环境属性等特点。 1.1 铜矿尾矿资源调查 调查是认识客观社会现象的一种科学方法。由于我国铜矿山分布较广,且开发时间跨度较大,实际研究中难以采取逐个统计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基于项目的任务要求,我们所采用的调查方

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范文 第一章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概要 第二章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背景及可行性 第三章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选址用地规划及土建工程第四章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总图布置方案 第五章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规划方案 第六章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环境保护 第七章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能源消费及节能分析 第八章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期及实施进度计划 第九章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投资估算 第十章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融资方案 第十一章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二章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三章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综合评价及投资建议

第一章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生产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属于新建工业项目,主要从事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投资及运营。 二、项目承办企业及项目负责人 某某有限责任公司 三、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于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等基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以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制造技术对既有制造范式的改造以及基于现代制造技术的新型制造范式的出现,其核心特征是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四、项目建设选址 “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在某某省某某市某

某县经济开发区实施,本期工程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10000.55 平方米(折合约165.00 亩),净用地面积109440.55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164.16 亩)。该建设场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道路、电力、天然气、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善,非常适宜本期工程项目建设。 五、项目占地及用地指标 1、本期工程项目拟申请有偿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划总用地面积110000.55 平方米(折合约165.00 亩),其中:代征公共用地面积560.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109440.55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164.16 亩);本期工程项目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78042.04 平方米;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111749.73 平方米,其中:不计容建筑面积0.00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11749.73 平方米;绿化面积7507.62 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20849.61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109440.55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 %。 2、该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制造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8】24号文及国土资发【2008】308号文的规定,某某县土地等别为九等,本期工程项目行业分类:尾矿、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根据谨慎测算,本期工程项目

有色金属尾矿综合利用论文设计

有色金属尾矿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丁威 (西南科技大学坏境与资源学院621010) 摘要:阐述了我国有色金属尾矿的现状及特点,论述了有色金属尾矿综合利用的重要性,系统介绍了铜、铅锌、钼、锡、钨尾矿中有价金属再回收的研究进展,以及尾矿用于生产建筑材料、井下充填、土地复垦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从资源有效利用和提升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指出了有色金属尾矿的综合利用并分析了以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有色金属尾矿;综合利用;发展趋势 令世界面临的四大问题是: 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前两个问题与我们的研究领域有直接关系, 有色金属山存在着矿山资源的浪费, 也存在着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矿山部门囿于传统工艺技术和经营方式, 至今常把大量废石、尾矿作为废渣弃于地表,以至浪费资源、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危害人类。有色金属矿山企业是排出废渣最多的行业。目前仅世界各国选厂年排

放尾矿量就达百亿吨之多。近10年来,由于人们对有色金属矿物需求量的增加,矿产资源日趋减少。品位逐渐下降,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为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世界各国对有色矿山废渣不程度地作了研究与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绝大多数是综合性的资源,甚至有的矿床中共(伴) 生的有用组分价值大大超过了主矿产的价值。这些共(伴)生的矿物和有价元素。分别进入精矿产品和尾矿中,因此尾矿中的有价元素应该综合利用。 另外在矿山尾矿中,有色金属矿山的尾矿与其他矿山尾矿相比对环境危害性更大,因为有色矿山绝大多数为硫化矿,当它们被堆存在尾矿库(坝)时, 受曝晒,空气氧化,能够形成酸性水,对矿区周围的环境构成威胁。因此,从我国有色金属尾矿资源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有色金属尾矿的特点 有色金属的尾矿是指矿石磨细选取有用成分后排放的尾矿浆脱水形成的固体物科,一般由矿石、脉石及围岩中所含多种矿物组成,通常含有硅酸盐、碳酸盐和多种化学元素,其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CaO,MgO,Al2O3,Fe2O3 等,具有以下特点[1]: (1)尾矿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且关系复杂,颗粒极细,多数小于74 μm,数量大、易流动、输送浓度很低; (2)大多是硫化物尾矿,易氧化形成酸性水; (3)有少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一是矿石中带来的如铜、铅、砷、锡、汞、镍等;

尾矿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尾矿固废综合利用项目 实施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尾矿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针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尾矿、甘洛铅锌矿尾矿和彭县铜矿尾矿3类有代表性的尾矿,开展了酸性尾矿、 碱性尾矿和高泥类型尾矿的矿石性质研究,利用尾矿制作标准建筑用砖、 彩色人行道砖和尾矿空心砌块,达到了消除尾矿占用土地和影响环境目的,实现了尾矿的资源化。 该尾矿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计划总投资13891.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投资9934.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51%;流动资金3957.37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28.49%。 达产年营业收入34684.00万元,总成本费用26982.51万元,税金及 附加275.84万元,利润总额7701.49万元,利税总额9039.60万元,税后 净利润5776.1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263.4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5.44%,投资利税率65.07%,投资回报率41.58%,全部投资回收期3.90年,提供就业职位623个。 报告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项目组织、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经营 管理等初步方案;结合项目特点提出合理的总体及分年度实施进度计划。 ......

我国尾矿累积堆存量超146亿吨,尾矿综合利用率仅为18.9%。尾矿之所以成为“鸡肋”,源于观念的落后——没有从资源和环境两方面认识尾矿资源。专家建言,应从技术、经济、政策、数据与信息“四管齐下”,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尾矿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尾矿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尾矿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实施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尾矿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我国尾矿累积堆存量超146亿吨,尾矿综合利用率仅为18.9%。尾矿之所以成为“鸡肋”,源于观念的落后——没有从资源和环境两方面认识尾 矿资源。专家建言,应从技术、经济、政策、数据与信息“四管齐下”, 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该尾矿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4306.7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564.3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6.85%;流动资金4742.4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15%。 达产年营业收入31739.00万元,总成本费用23918.38万元,税金及 附加273.68万元,利润总额7820.62万元,利税总额9173.01万元,税后 净利润5865.4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307.5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4.66%,投资利税率64.12%,投资回报率41.00%,全部投资回收期3.94年,提供就业职位620个。 坚持“三同时”原则,项目承办单位承办的项目,认真贯彻执行国家 建设项目有关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规范, 积极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确保各种有害物达标排放,尽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

虽然目前我国开始强调经济增长质量,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固废产生量未来几年依然将维持在最低10%以上的增长速度。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17年,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将会突破50亿吨。

尾矿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