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

则第一条为构建煤矿安全生产“三位一体”预控体系,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陕西煤业《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陕西煤业发〔xx〕71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第二条各煤矿应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预防为主、过程控制、严格管理”的安全工作思路,坚持以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达标为抓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系统化推进、标准化作业、规范化运作为基础,管控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夯实安全基础。第三条建立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坚持源头管控、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进煤矿事故预防工作实现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努力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杜绝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构建多层次的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质量达标体系,形成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改、安全质量自评自报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黄陵矿业公司所属的一号煤矿、二号煤矿、双龙煤业、瑞能煤业、生产服务分公司。第二章组织管理体系第五条为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该项工作取得实效,公司决定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领导,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检查。组长:雷贵生师永贵副组长:孙鹏唐恩贤陈世文梁平王鹏飞邢光军刘文赵小兵成员:副总工程师、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通风部、机电部、党委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工会、办公室、财务部、规划部、基本建设部、纪委/监察审计部、企管部、行政部、技术中心、应急救援中心、安保中心、营销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杨宗义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安全监察部具体负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监督、考核工作。第六条各煤矿应成立以矿长、书记为组长,分管副矿长为副组长,副总师、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监部,主要负责煤矿安全双重

预防机制工作的实施、落实、考核。各安监科长负责组织协调。

1、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求,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年度工作安排;

2、制定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指导监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明确本单位安全风险的辨识范围、评估方法及评估标准、相应层级责任单位和负责人,提醒、督促业务部门及时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

3、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包括事故隐患排查制度、事故隐患登记上报制度、事故隐患分级(标准)制度、事故隐患分级治理督办制度、事故和隐患追溯问责制度、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事故隐患验收销号制度、统计分析通报制度、监督检查及奖惩制度等;

4、监督并考核矿井每月、每旬安全风险及隐患排查治理措施的检查分析工作,监督落实划定重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的作业人数上限,负责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5、负责在井口显著位置公告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及主要管控措施,公示重大事故隐患的地点、主要内容、治理时限、责任人、停产停工范围;

6、负责通报安全风险、事故隐患分布情况和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事故隐患治理进展情况;

7、备案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及管控措施检查分析及完善的相关资料;

8、每年至少开展1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培训工作。第七条健全安全双重预防责任体系。煤矿应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明确矿级相关负责人(包括副总工程师)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一)矿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总体负责。

1、每年年底组织开展一次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建立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和管控措施清单;

2、负责实施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组织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实施治理、督办验收、销号上报工作,保障人员、技术和资金到位。负

责对逾期未整改到位的较大隐患提级督办;

3、全国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发生重大事故、股份所属煤矿企业发生死亡或涉险事故后、公司所属矿井发生重大隐患后,组织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安全风险专项辨识;

4、每月组织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排查前要详细的排查方案,包含排查时间、方式、范围、内容和参加人员;

5、负责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和管控效果进行系统分析,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修改完善管控措施;

6、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及下井检查制度,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二)分管副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参与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分管专业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列出重大安全风险、重大事故隐患清单;

2、总工程师负责“一通三防”、地质与测量专业的安全风险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新盘(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过老空区、排放瓦斯、过地质构造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或者有突水淹井危害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分管专业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复工复产前,负责组织相关业务科室、施工单位进行专项辨识。生产副矿长负责分管(采掘、职业卫生和调度)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生产系统、生产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化时或连续停工停产1月以上复工复产前,组织相关业务部门、施工单位开展安全风险专项辨识及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机电副矿长负责分管(机电、运输)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主要设施设备发生重大变化时或连续停工停产1月以上复工复产前,组织相关业务部门、施工单位开展安全风险专项辨识及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3、每月参与矿长组织的月度重大安全风险检查分析,针对分管专业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4、每旬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对分管领域进行1次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事故隐患排查检查分析,提出改进管控措施的意见;

5、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下井制度,跟踪分管领域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6、全国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发生重大事故、股份所属煤矿企业发生死亡或涉险事故后、公司所属矿井发生重大隐患后,总工程师组织方案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复审评估,分管副矿长组织分管范围内的专项辨识和事故隐患排查。

(三)安全副矿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

1、协助矿长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发生事故后(全国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发生重大事故、股份所属煤矿企业发生死亡或涉险事故后、公司所属矿井发生重大隐患后)的专项辨识评估;

2、提醒、监督各分管副矿长及时开展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专项辨识、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3、每月参与矿长组织的月度重大安全风险、事故隐患排查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

4、监督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及下井检查制度执行情况,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办;

5、监督重大安全风险公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公示情况。

(四)煤矿应明确细化分管副矿长和其他业务部门的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第八条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判定标准指标体系。煤矿应结合灾害类型、风险程度、管控能力、队伍素质等情况,分区域、分专业、分岗位,研究制定安全风险评估判定标准指标评价体系,厘清“岗位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及后果严重性”的等级及度值。第九条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措施管控机制。矿长应根据年度辨识评估结果,建立可能引起群死群伤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制定对应管控措施;结合辨识评估结果,合理安排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指导完善生产计划、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应根据专项辨识结果及时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

应的管控措施。矿长每月、分管副矿长每旬组织会议,对重大安全风险、分管范围内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检验辨识评估结果及管控措施有无漏洞,并对管控措施进行完善。其他分管副矿长应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入井检查制度》,跟踪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第条健全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煤矿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实现安全风险记录、跟踪、统计、分析、监测、预警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统计、过程跟踪、逾期报警、信息上报等功能。第一条组织开展专项安全培训活动。煤矿应每年至少开展1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题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含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培训对象包括所有入井人员和地面关键岗位人员。第三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二条准确识别评价风险点的危险因素。安全风险管控的关键在于能够提前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安全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其主要范围包括井下所有作业场所、设备设施、地面塌陷区、生产系统、办公区、生活区。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是识别、评价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依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确定风险等级,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第三条安全风险辨识应体现高层次、低频度的原则。安全风险辨识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应体现高层次、低频度的原则。“高层次”就是由矿级相关负责人亲自组织实施重大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并组织制定和落实管控措施。“低频度”就是“1+4工作模式”,即每年开展1次年度辨识和4项专项辨识。第四条各煤矿每年应在11月底前完成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根据容易引起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风险类型,结合下一年度煤矿生产布局,围绕瓦斯、水、煤尘、顶板、爆破、机电设备、提升运输及爆破材料库、厂区护坡、大面积停电等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全面开展风险辨识评估,确保重大风险辨识清楚,评估准确,管控措施制定到位。第五条各煤矿应在设计前、重大变化前、高危作业实施前以及发生事故或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后,及时开展专项辨识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

(一)新水平、新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隐蔽致灾因素等方面开展一次安全风险专项辨识,并形成评估报告,评估结果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局、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

(二)在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隐蔽致灾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前,重点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隐蔽致灾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开展一次安全风险专项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评估结果用于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三)过老空区、过构造带、排放瓦斯、爆破、石门揭煤、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工作面排水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搬家倒面、拆运安大件、矿井反风等安全重点工作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的复工复产,应重点对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开展进行一次安全风险专项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评估结果作为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的依据。

(四)全国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发生重大事故、股份所属煤矿企业发生死亡或涉险事故后、公司所属矿井发生重大隐患后,应围绕汲取事故教训和消除事故隐患,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安全风险专项辨识,并形成评估报告,评估结果用于检验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第六条辨识评估报告应遵循范例编写。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和专项辨识评估报告,应按照《转发省煤管局关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例》(陕西煤业发〔xx〕108号)的要求编写,并与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紧密结合,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应具有针对性,明确施工单位、责任部门、风险地点及管控时间。第七条采用风险矩阵法或危险环境风险评价法确定风险等级。各单位应在风险辨识基础上,参考陕西煤业《关于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陕煤司发〔xx〕62号)提出的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本单位年度安全风险辨识和安全风险专项辨识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级,确定各矿井重大风险。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采用与风险有关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可能造成的后果C”3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D。计算公式:D=LEC安全风险分级评估参数及风险分级标准发生事件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产生的后果(C)风险等级(D)分数可能程度分数频繁程度分数后果严重程度分数值危险程度10完全可能预料10连续暴露100非常严重,一人或多人死亡≥270重大风险6相当可能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40严重,一人或多人重

伤140-270较大风险3可能但不经常3每周一次15较重,多人轻伤70-140中度风险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2每月一次7一般,一人轻伤20-70一般风险第八条科学辨识评估安全风险。各煤矿应填写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表(附件3),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原则上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中度风险和一般风险4个等级,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行分级管控。重大安全风险由矿长负责组织管控,制定完善管控措施;较大风险由煤矿分管副矿长负责管控。第九条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各单位应遵循“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的原则,坚持年度辨识为统领、专项辨识为支撑、岗位辨识为核心的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深化矿长、分管、区队、班组四级风险排查,严抓人、机、环、管四个要素。各煤矿应配备岗位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卡,明确每个岗位的危险因素、风险名称、风险后果、风险等级及相应管控措施。第二条建立安全风险点基础数据库。煤矿应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风险点进行辨识评估,按照风险辨识与排查、风险评估与分级、风险监测与管控3个阶段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逐步建立安全风险点基础数据库,包括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诱发事故类型、风险等级、责任部门、责任人、管控措施等基本信息。第二一条建立安全风险点动态分布图。煤矿应对年度风险辨识报告及专项辨识报告辨识出的风险,分类进行实时、定期、不定期的监测、检查,采集其所处状态的动态信息,建立覆盖各个生产区域的月度动态安全风险电子分布图,实现对风险点的在线监测或视频监控,确保所有风险处于可控状态。第二二条建立“两个清单”(附件4)。各煤矿应结合风险类别和等级,逐一明确风险点的管控层级,建立管控责任清单和管控措施清单。管控责任清单应明确管控责任,落实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管控措施清单应包含工程技术、物理工程、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等具体管控措施。第二三条各煤矿业务部门应结合业务保安职责,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系统、生产区域、岗位实行重点管控,对较大风险、中度风险和一般风险制定管控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第四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二四条健全事故隐患分级判定标准。各单位应结合《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健全煤矿事故隐患分级判定标准。根据事故隐患的危险程度、影响范围及治理难度,将事故隐患划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按照隐患等级明确治理、验收、督办责任单位

和人员,实施分级治理、督办、验收。第二五条煤矿事故隐患按照危害大小和治理难度分为

A、

B、

C、D四级,其中A级为重大隐患,

B、

C、D级为一般隐患。

1、A级隐患: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重大威胁的事故隐患,具体包括《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监总局85号令)列举的五类63条重大事故隐患。

2、B级隐患:矿井通风、瓦斯抽采、排水、防灭火、防尘、供电、运输、安全监控等安全生产系统中,治理难度较大,需要限期整改的隐患。

3、C级隐患:治理难度和危害相对较小,但需要限期整改的隐患。

4、D级隐患:治理难度和危害小,区队现场采取措施,当班能够消除和整改的隐患。各煤矿应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参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黄陵矿业发{xx}298号)建立事故隐患分级清单,作为事故隐患分级管理的依据。第二六条编制事故隐患排查年度工作计划和月度工作方案。要建立以年度排查计划为统领,月度工作方案为支撑的排查机制,扎实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煤矿应在编制年度生产作业计划时,同步编制事故隐患年度排查计划,做到同时编制、同时下发、同时落实,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矿长应每月组织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分管副矿长应每旬组织相关人员对分管领域进行1次全面事故隐患排查。第二七条施工单位隐患排查要覆盖时段、区域和岗位。施工单位负责人、班组长、技术员应每天进行巡查,对作业区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做到生产作业时段、区域、岗位全覆盖;岗位作业人员应随时排查作业过程中的事故隐患。第二八条推行事故隐患排查通知单制度。各单位应规范煤矿安全检查,推行隐患排查通知单制度,落实“谁检查、谁签字,谁带队、谁负责”。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检查人员必须下达安全监察意见书,检查负责人、受检单位负责人履行签字手续。安全监察意见书应由本单位统一制作、统一编号、统一留存、统一归档。陕西煤业将对省级挂牌隐患、重大隐患、生产系统问题实行挂牌督办。第二九条建立事故隐患排查

台帐。煤矿安监部门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综合管理,分月、分旬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帐,登记事故隐患信息,并按照隐患分级标准和分级清单对事故隐患进行分级,确定整改期限,实行编码管理。煤矿上级公司和地方有关部门查出的隐患也应进行登记。登记台帐应包括隐患名称、地点、排查时间及人员、等级认定、整改责任单位和人员及期限、销号时间等内容。第三条建立事故隐患报告机制。煤矿应及时报告事故隐患信息,不得瞒报、谎报或迟报。煤矿安监部门应每天汇总事故隐患信息,并及时报告矿相关负责人及业务部门,每旬报告上一级单位安监部门。各单位安监部门应每月将查出的事故隐患信息及时分析总结,报告陕西煤业安监部。发现重大隐患后,应及时书面报告煤矿上一级单位、陕西煤业安监部、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并建立信息档案。重大隐患信息档案应包括排查、报告、制定整改方案、验收销号等全过程的文字、图片等记录资料。第三一条对事故隐患实行分级治理。

1、A级隐患由矿长组织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并按规定上报,组织整改督办,按期整改到位后组织验收并销号。

2、B级隐患由分管副矿长组织制定治理方案和整改督办,按期整改到位后组织验收并销号。

3、C级隐患由分管业务部室按照整改措施的要求整改督办,按期整改到位后组织验收并销号。整改措施在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中有明确规定的执行其规定,未明确规定的应制定专门整改措施。

4、D级隐患由现场作业人员采取措施当班整改到位,并在区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帐中登记记录。第三二条对未按规定完成整改的事故隐患,由上一层级部门或人员提级督办,D级事故隐患由分管业务部门督办,C级事故隐患由分管副矿长督办,B级事故隐患由矿长督办。第三三条隐患治理应坚持“一隐患、一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对于重大隐患,煤矿上一级单位安监部门必须挂牌督办,治理责任单位及时记录治理情况和工作进展,及时报告安监部门。对于不能立即治理完成的事故隐患,应当由治理责任单位主要责任人继续按照治理方案组织实施;对于上级单位(包括上级公司、省市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及时将治理情况书面报告检查单位;对于当班采取措施,能够立即治理完成的事故

隐患,应及时治理消除,并做好记录。重大隐患的督办、验收,由煤矿上一级单位负责。第三四条隐患治理必须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坚持不安全不治理的原则,对治理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事故隐患,必须安排班组长以上具有相应组织、协调能力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指挥,部门专业人员跟班指导,并设置警示标识;安监员现场监督。第三五条严禁带着隐患组织生产。各煤矿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继续开展标准化建设,坚持过程达标、动态达标、持续达标。深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落实《煤矿安全规程》和业务保安职责,严禁带着隐患组织生产。第三六条建立事故隐患追溯机制。各煤矿安监部门负责事故隐患追溯工作。对重大隐患、共性隐患、反复隐患、新增隐患应当追根溯源,倒逼业务管理部门落实“一岗双责”。各煤矿每月应对查出的事故隐患,重点从生产环境、技术设计、规程措施、规章制度、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劳动组织、设备设施质量、现场管理及作业行为等方面至少进行一次倒查倒追,推演隐患形成过程,倒查隐患形成原因,倒追业务保安职责,并形成《隐患追溯报告》。安监部门应将《隐患追溯报告》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并根据具体情况,向同级业务部门下达《安全监察意见书》,同时报分管副矿长。《隐患追溯报告》、《安全监察意见书》应比照文件归档管理。第三七条编制月度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告。煤矿应每月由矿长组织召开事故隐患治理会议,分单位或分专业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情况、隐患治理情况、《月度隐患追溯报告》,制定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安监部门负责编制月度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告并保存。第三八条健全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台帐。各煤矿应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黄陵矿业发〔xx〕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和安全费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陕煤司发〔xx〕13号)要求,健全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台帐,保障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所需资金。第五章附则第三九条各矿应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面落实安全双重预防管理体系。公司将把《办法》的执行情况作为安全基础管理考核内容之一。第四条该《办法》由公司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执行。附件:

1、作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的风险点;

2、有可能造成事故的风险点;

3、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表(样表);

4、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及责任清单(样表)。附件1作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

的风险点

1、高瓦斯的采煤工作面及上隅角、煤巷及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

2、过构造带采掘工作面及斜巷揭煤工作面;

3、排放瓦斯工作面及回风流经过的所有区域;

4、顶板离层水风险、有周边小煤矿威胁的采掘工作面;

5、开采自燃易自燃煤层的采掘工作面;

6、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矿井的主要煤仓放煤口、主要转载点和落煤点;

7、孤岛开采的采煤工作面及两巷;

8、初采初放及末采回撤的采煤工作面;

9、斜巷人车;有无轨胶轮车运行的斜巷(井);

10、搬家倒面、拆装运卸大件的作业现场;

11、外委施工队伍。附件2有可能造成事故的风险点

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不达标(管理);

2、超通风能力生产或矿井需要的风量计算错误(管理);

3、生产系统能力不足或富余系数不够(管理);

4、携带易燃易爆等物品下井(人员);

5、生产水平和采(盘)区未构成通风系统就组织生产,或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盘)区,或采、掘工作面未实行独立通风,或不符合规定串联通风(管理);

6、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不符合要求,或未制定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的应急预案、停风措施,或主要通风机房兼作他用或设备配备不全、管理不善(管理);

7、矿井未按规定进行煤尘爆炸性鉴定,或未据鉴定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或没有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管理);

8、矿井未按规定编制各项防治煤尘或防止煤尘爆炸的措施,未按规定设置水棚或者岩粉棚(管理);

9、未建立健全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管理制度;或井下发现自然发火征兆时,未停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封闭危险区域进行封闭作业时,其他区域人员未全部撤出(管理);

10、采区变电所及实现采区变电所功能的中央变电所、井下爆炸物品库未有独立通风系统(管理);

11、井筒、采掘工作面、巷道、设施等用风地点风速超速或不足,或巷道贯通时不遵守规程规定(管理);

12、未及时封闭采空区,或未对封闭采空区气样进行分析,或在倾斜巷道中设置风门(管理);

13、井上、下未按规定设置消防材料库,或消防材料库不符合标准(管理);

14、安全监控系统没有故障闭锁功能和自动解锁功能或功能失效,或不具备甲烷电闭锁、风电闭锁、就地断电功能(管理);

15、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及通信系统未实施连续有效运行或存在盲区盲点(管理);

16、不按规定设置或管理井下机电硐室(管理);

17、未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或敲帮问顶用长柄工具不符合要求,或人员站位不安全,或无人观察顶帮及退路,或顶帮有危岩、活矸未及时摘除而进行作业(环境);

18、顶底板、煤壁有冒顶、片帮或透水预兆(环境);

19、特种作业人员、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不持证上岗,或持证到期未复训(人员);

20、提升机运行中突然停电,或减速点、停车点开关不动作,提升机不减速、不停车,或提升机主要部位失灵,或保护装置失效(机电设备);

21、钢丝绳如遭受紧急停车、卡顿等原因引起的猛烈拉力不检查就开车(管理);

22、机车运输使用不合格连接装置,或机车运行时扒车、跳车、蹬钩、坐矿车(人员);

23、斜巷运输不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管理);

24、无轨胶轮车不完好,或司机不系保险带,或停车未启用制动系统(管理);

25、采掘工作面风流、停工区、停风区内二氧化碳、甲烷浓度达到超限指标,不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措施(管理);

26、未按规定领取炸药、电雷管,或电雷管和炸药装在同一爆炸容器内运送,

或机车运送爆炸物品时未用空车隔开或隔开距离不符合规定,或机车运送炸药、雷管的车辆无专门警示标识或装车不合格,或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爆炸材料(人员);

27、未正常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爆破制度,或爆破作业不设警戒或警戒设置不全,或警戒距离过短,或其它人代替爆破工装配起爆药卷,或装药后电雷管脚线连接扭结不牢固或与导电体相接触,或炮眼封泥不使用水炮泥,或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使用不合格炮泥等违规爆破行为,或裸露爆破处理大块煤矸,或未按规定进行爆破或处理瞎炮(人员);

28、检查冒顶巷道、面后瓦斯不使用手杖在顶端取样,或直接进入采空区(人员);

29、不执行停送电制度,带电检修或带电搬迁电气设备,或设备带病运转(人员);

30、高低压停送电前不检查周围甲烷浓度,或不检查接地线直接送电,或甩保护运行(管理);

31、井下电气失爆(人员);

32、副井井筒淋水,冬季结冰,井壁变形(环境);

33、采煤机上未装有能停止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行的闭锁装置,或未安装水电闭锁装置(机电设备);

34、大倾角工作面未检查防滑装置完好情况开机生产(人员);

35、截割两端头时未拉线挂牌(人员);

36、一次采全高,随意留顶煤开采,未编制专项措施(管理);

37、紧链不用紧链器或使用单体支柱未采取远距离供液(人员);

38、采煤机停机时未停电闭锁(人员);

39、无措施采用刮板输送机运大料(管理);

40、煤层倾角大于25时,不执行煤、矸窜出刮板输送机伤人措施(管理);

41、乘坐刮板输送机(人员);

42、上坡掘进留伞檐(人员);

43、未排查本岗位现场存在问题或隐患进行作业(环境);

44、输送带阻燃性和抗静电性不合格(人员);

45、大于16运输物料(管理);

46、不走行人过桥,跨越运行中的输送带,或人员进入运行中的转载机(人员);

47、干打眼,或打眼时衣服穿着不合格、人员站位不当(人员);

48、用水冲刷电气设备(人员);

49、未使用正规的U型卡连接水管、风管(机电设备);

50、多台钻机同时打眼未做到“四定”、未划分区域、交叉打眼(管理);

51、关键环节现场作业未执行“手指口述”(人员);

52、掘进接近采空区、旧巷及巷道贯通等特殊地段,未按编审的特殊措施进行打眼(环境);

53、登高作业,未设置牢固可靠的脚手架或工作台,或不系安全带(人员);

54、在倾角较大的上山工作面打眼,未设置牢固可靠的脚手架(工作台),或施工人员未佩戴合格有效的保险带,或未采取人员滑下及防止煤岩滚动伤人的措施(环境);

55、打眼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未及时停止钻进,或停止钻进后将钎杆拔出(管理);

56、工作面空顶作业,或最大空顶距超过规程措施要求,或不按规定使用临时支护(管理);

57、使用不合格的支护材料(管理);

58、乳化液泵输出压力达不到30Mpa,浓度达不到3-5%,不使用自动配比装置(机电设备);

59、未安设转载机急停装置,或急停装置不灵敏可靠,或甩掉各种电气保护设施不用(机电设备);

60、携带长柄工具触及其他人(人员);

61、在暗斜井架设或检查传输电缆未与管辖单位联系,或斜巷检查电缆未与施工人员联系(人员);

62、不掌握作业地点正确的避灾路线及应急自救互救方法(管理)。附件3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表(样表)序号风险地点风险描述风险类型风险评估可能性(L)频繁程度(E)后果(C)风险度(D)风险等级附件4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及责任清单

(样表)序号风险地点风险描述风险类型风险等级管控措施管控责任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作业管理制度 1. 目的 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 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3. 职责 3.1 总经理职责 3.1.1 总经理是“两个体系”建设第一负责人;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风险评价分级管控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 3.1.2 成立“两个体系”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组织、人员职责; 3.1.3 要求各级组织成立本部门“两个体系”创建机构; 3.1.4 审核、签发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1.5 对“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金支持; 3.1.6 定期召开会议、组织检查“两个体系”创建进度; 3.1.7 定期开会研究“两个体系”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解决; 3.1.8 组织相关人员对重大风险进行审核; 3.1.9 组织重大隐患治理。 3.2 安环部职责

定较大及重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 3.2.2 协助总经理检查、部署、落实“两个体系”开展工作; 3.2.3 负责具体制定、修订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2.4 负责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3.2.5 负责确定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评估、分级方法的确定; 3.2.6 负责指导、培训各基层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 3.2.7 负责考核“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 3.2.8 负责“两个体系” 有关资料、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 3.2.9 负责各部门风险类型、管控措施、管控分级上报资料的审核、反馈; 3.2.10 定期向“两个体系”领导小组汇报创建情况; 3.2.11 汇总较大以上风险,对公司较大以上危险点定制风险告知牌; 3.2.12 负责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的完善; 3.2.13 负责重大隐患治理方案的制定; 3.2.14 及时完成“两个体系”领导小组部署的其他工作。 3.3 车间职责 3.3.1 协助分管经理,检查、部署、落实本车间“两个体系”开展工作; 3.3.2 负责确定本车间“两个体系”创建人员名单; 3.3.3 负责培训本车间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 3.3.4 负责考核本车间“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 3.3.5 负责本车间“两个体系”有关资料: 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风险评级和分级等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总则 1、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钱安全风险管理,防范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维护企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2、各部门按照“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分工明确、上下协同、专业配合、共同防御”的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建立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流程,根据安全风险列别及严重程度,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 3、各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履行部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认真做好本专业管理范围内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 二、安全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 1、风险评价的方法 风险矩阵法 将可能性发生的大小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用定性的语言或表明相对差距的分值来表示,然后将两者结合起来,得到形似矩阵的风险程度的表示。 风险矩阵

MES法 LEC法 风险控制 是指根据危害评价的结果,选择、制定和实施适当的风险控制计划来处理风险,它包括风险控制方案范围的确定,风险控制方案的评定、风险控制计划 2、安全对策措施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在考虑、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时,有如 下基本要求: 1) 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2) 能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3) 能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4) 能有效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5) 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3、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当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上的要求, 并应按下列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岗位安全作业标准、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如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遥控技术等。 ◆预防—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确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的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放装置等。 ◆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采用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 ◆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护服、各类防毒面具)等。 ◆连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 ◆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2)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针对性是指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评价中提出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提出对策措施。由于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具有隐蔽性、随机性交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攀枝花市******煤矿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检查制度 二零一七年十月

目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1) 一、编制目的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术语定义 (1) 四、主题内容 (3) 五、适用范围 (6) 六、管理职责 (6) 七、管理内容及要求 (6) 八、实施日期 (6) 九、解释权属 (7) 十、其他说明 (7)

攀枝花市******煤矿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一、编制目的 为了建立矿井安全风险定期检查分析工作机制,检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管控效果,不断完善管控措施,特制定《******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检查制度》。 二、编制依据 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2、《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煤安监行管[2017] 5号)(试行); 3、《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的通知(川安办[2017]25号)。 三、术语定义 1.风险分级: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

2.风险管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安全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应包括:⑴工程控制;⑵行政管理控制;⑶个体防护控制;⑷应急救援控制。 3、工程控制包括: (1)消除或减弱危害——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施工防控工程设施来实施; (2)密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3)隔离——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4)移开或改变方向——如移开或改变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 4、行政管理控制包括: (1)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 (2)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 (3)监测监控(如矿井安全监控、人员定位); (4)警报和警示信号;

2020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为全面辨识、管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部门、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我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职责 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

负责。 2、常务副组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成员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段长负责人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6、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综合辨识程序 1、年度辨识评估 每年由厂长亲自组织,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抽调各系统技术人员和专家,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我厂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办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二条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 第三条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 年6月1日) 《工贸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试用版)》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 26860-201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GB 26164.1-2010)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 第四条术语和定义 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第五条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领导小组,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负全面领导职责。 组长: 副组长: 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公司风险评估小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具体实施工作,部署落实“风险点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审核、评估、汇总各部门提报的风险点辨识和分级管控措施内容。安全科负责公司风险评估小组综合监督、协调、管理及考核相关工作,并及时向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动态。 组长: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二条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安全生产双体系/双重预防机制全套的资料,需要的话求球:324319245。 第三条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 第四条术语和定义 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

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第五条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负全面领导职责。 组长:李佩法 副组长:汪树岐 成员:张文天袁立伟 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 安全科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各单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 其他科室确保本单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本科室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科室的危害/风险记录,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风险的辨识 第六条风险点的分类 根据公司生产的特点及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公司范围内的风险点分成以下两大类: 1.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01059

江西科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的所有活动,包括生产活动、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 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 4.职责: 4.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4.2确保本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公司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安全风险分布等级、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绘制风险分级管控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程序 5.1 成立评价组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生产、安全、设备、电器、化验的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表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分厂的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文件。 5.2 评价依据《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各单位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 5.3风险控制 中等及中等以上风险必须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消除、减少危害和影响,防止潜在事故的发生。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方法(定稿)

东沟煤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 一、定性评估法 也称经验评估法,是按生产系统或生产工艺过程,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评估,得出定性评估结论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通常采用安全评估表,根据经验将需要检查评估的内容以列表的方式逐项列出,现场逐条对应评估。安全评估表内容还可根据项目危险程度,将评估项目内容划分为安全否决项(不可控危险)和可控项(中等或可控危险)两部分,存在否决项时,停止评估,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不存在否决项时,对可控项进行赋值,得分不低于规定的临界值,定性为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可控项得分低于临界值,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重新评估。 本方法适用于简单系统、大型装备,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稳定的区队开工和岗位的评估。 二、专家评估法 是指集体检查分析、专家综合评估或两者相结合的评估

方式,依据现场条件、检测结果、临界指标,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对系统运行环境、设备设施、工艺和人员技术能力、安全措施、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系统、工艺、装置以及“四新”试验应用等方面的评估。 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 是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和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及偏差的原因,明确装置或系统内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动与偏差产生的后果提出应对安全措施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主要分析步骤是: 1. 建立研究组,确定任务、研究对象。一是建立一个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研究组,研究组的人员应包括设计、管理、使用和监察等各方面人员。二是明确研究组的任务,如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系统安全问题,还是产品问题、环境问题,或者是综合问题。三是充分了解分析对象,准备有关资料。 2. 划分单元,明确功能。将分析对象划分为若干单元,明确各单元的功能,说明其运行状态和过程。在连续过程中单元应以管道为主,在间歇过程中单元应以设备为主。

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和指导本公司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2.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适用于指导本单位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3.引用文件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政府令第303 号) 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和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2974-2017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

4.术语与定义 4.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4.2可接受风险: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4.3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4.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4.5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4.6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4.7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4.8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4.9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4.10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方法通用资料整理

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 一、定性评估法 也称经验评估法,是按生产系统或生产工艺过程,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评估,得出定性评估结论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通常采用安全评估表,根据经验将需要检查评估的内容以列表的方式逐项列出,现场逐条对应评估。安全评估表内容还可根据项目危险程度,将评估项目内容划分为安全否决项(不可控危险)和可控项(中等或可控危险)两部分,存在否决项时,停止评估,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不存在否决项时,对可控项进行赋值,得分不低于规定的临界值,定性为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可控项得分低于临界值,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重新评估。 本方法适用于简单系统、大型装备,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稳定的区队开工和岗位的评估。 二、专家评估法 是指集体检查分析、专家综合评估或两者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依据现场条件、检测结果、临界指标,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对系统运行环境、设备设施、工艺和人员技术能力、安全措施、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系统、工艺、装置以及“四新”试验应用等

方面的评估。 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法 是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和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及偏差的原因,明确装置或系统内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动与偏差产生的后果提出应对安全措施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主要分析步骤是: 1. 建立研究组,确定任务、研究对象。一是建立一个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研究组,研究组的人员应包括设计、管理、使用和监察等各方面人员。二是明确研究组的任务,如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系统安全问题,还是产品问题、环境问题,或者是综合问题。三是充分了解分析对象,准备有关资料。 2. 划分单元,明确功能。将分析对象划分为若干单元,明确各单元的功能,说明其运行状态和过程。在连续过程中单元应以管道为主,在间歇过程中单元应以设备为主。 3. 定义关键词表,按关键词,逐一分析每个单元可能产生的偏差。 4. 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及后果。 5. 制定对策。 本方法适用于地面生产及工艺作业线、化工工艺装置等评估。 四、预先危险分析(PHA)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工程名称:宽城通源二手车交易咨询服务中心工程施工单位:河北旺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为全面辨识、管控,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项目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项目负责人是本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班组是本项目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印杰 副组长:王海滨 成员:袁东权、杜景华、李昆、袁国柱、袁国军、 胡艳秋 (二)领导小组职责 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安全副组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成员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4、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三)安全员职责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员负责检查、督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具体职责如下: 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知识讲解

郁山煤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经营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机电副总经理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及区队队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立在安检科,安检科科长兼职办公

室主任并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领导组职责 1、总经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安全副总经理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各副总经理及总工程师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专业务科室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区队负责人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6、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三)办公室职责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设立在安检科,由安检科负责检查、督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具体职责如下: 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作业管理制度 1.目的 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3.职责 3.1总经理职责 3.1.1总经理是“两个体系”建设第一负责人;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风险评价分级管控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 3.1.2成立“两个体系”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组织、人员职责; 3.1.3要求各级组织成立本部门“两个体系”创建机构; 3.1.4审核、签发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1.5对“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金支持; 3.1.6定期召开会议、组织检查“两个体系”创建进度; 3.1.7定期开会研究“两个体系”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解决; 3.1.8组织相关人员对重大风险进行审核; 3.1.9组织重大隐患治理。 3.2 安环部职责 3.2.1安环部负责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组织风险评价小组,确定较大及重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 3.2.2协助总经理检查、部署、落实“两个体系”开展工作; 3.2.3负责具体制定、修订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2.4负责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3.2.5负责确定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评估、分级方法的确定; 3.2.6负责指导、培训各基层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 3.2.7负责考核“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 3.2.8负责“两个体系”有关资料、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六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5 2.编制依据------------------------------------------------------------------------------ 5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5 3.1总体要求 ------------------------------------------------------------------------- 5 3.2工作目标 ------------------------------------------------------------------------- 6 3.3基本原则 ------------------------------------------------------------------------- 6 4.职责分工------------------------------------------------------------------------------ 6 4.1领导小组 ------------------------------------------------------------------------- 6 4.2工作职责 ------------------------------------------------------------------------- 6 5.术语和定义 --------------------------------------------------------------------------- 7 5.1风险 ------------------------------------------------------------------------------ 7 5.2危险源---------------------------------------------------------------------------- 7 5.3风险点---------------------------------------------------------------------------- 8 5.4风险辨识 ------------------------------------------------------------------------- 8 5.5风险评估/评价------------------------------------------------------------------- 8 5.6风险分级 ------------------------------------------------------------------------- 8 5.7风险管控 ------------------------------------------------------------------------- 9 5.8风险信息 ------------------------------------------------------------------------- 9 5.9重大风险 ----------------------------------------------------------------------- 10 5.10重大危险源 ------------------------------------------------------------------- 10 6.风险点识别方法 -------------------------------------------------------------------- 10 6.1 风险点识别范围的划分要求--------------------------------------------------- 10 6.2 风险点识别方法 --------------------------------------------------------------- 10 7.风险评价方法----------------------------------------------------------------------- 10 8.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11 9.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 12 10.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 -------------------------------------------- 12 附件: -------------------------------------------------------------------------------- 12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2018年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辨识公司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一般和重大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3 频次 常规每年至少一次,此外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一次。 4 依据 《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省长令第二号) 5 原则 5.1根据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的实际运行情况,成立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

组,由风险管控小组组织各单位进行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 5.2公司风险管控领导小组成立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安全副总 成员:部门负责人及班长等。 5.3各级职责 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批准重大及重要的风险清单。 副组长职责: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提出奖惩建议。 组员职责:具体落实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各自区域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其他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生产、工艺、设备、电气等部门及人员积极按照企业部署,成立本部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6 工作程序 6.1首先对所有人员进行风险管控培训。 6.2编制风险源统计表及设备设施清单和作业活动清单。 6.3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管控。 6.4根据风险管控准则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合理取值,综合评价风险等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修订履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识别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危险源,

并作出相应评价,以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地控制。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职责: 各部门 a)识别和评价管理范围内危险源; b)制定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c)管理范围内危险源的控制。 质量安全部 a)汇总评价各部门提报的危险源,确定公司危险源清单并进行分类; b)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c)监督检查危险源的控制情况; b)跟踪验证所制定的控制措施的实施。 4.术语和定义: 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识别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5.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控制措施 识别范围 识别范围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识别、评价需考虑的因素 a)具有或可能具有安全影响的作业活动; b)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 评价方法

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具体分值见表3);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具体分值见表4);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具体分值见表5);D—风险值(具体分值见表6)。 表3 表4 表5

表6 a) D值≥70分的以及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为重大危险源,需立即整改,必要时停止作业; b) 20分≤D值<70分为一般危险源,需进行控制; c) 20分以下的,可维持管理,但需注意。 评价、控制措施制定 6.危险源控制措施的实施 质量安全部将确认通过的控制措施下发各责任部门,并由责任部门组织实施,并做好相关记录。 质量安全部进行以下工作: a)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做好记录。 b)每月对各部门的一般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处理或通报。 c)将验证结果及检查、整改情况存档。 7.危险源的重新识别、评价和更新 质量安全部每年组织危险源的重新识别、评价和更新。 当新的法规颁布、新产品或新项目以及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过程变更等情

xx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Xxx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的活动场所,包括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 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2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 4.职责: 4.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x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4.2确保本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公司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安全风险分布等级、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绘制风险分级管控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程序

5.1 成立评价组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生产、安全、设备、电器、化验的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x级管控管表格。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公司的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文件。 5.2 评价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确定安全风险类别。采用相应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5.3风险评价等级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 重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主要设备损坏的。 较大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 一般风险: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低风险: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 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 5.4安全风险评估 5.4.1每年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辨识,建立一整套安全风险数据库。5.4.2根据安全风险评价依据,由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对安全风险清单进行评价。 5.4.3建立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实行“一风险一档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为实施《××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法(试行)》(××应急规〔2019〕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全市各级政府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各类活动组织者(以下统称各类单位),按照风险可控为目标,依靠科技和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开展安全生产基础调查、风险点危险源辨识和分类、风险评价和分级、风险控制、风险监控预警、风险应急处置、监督检查与评价等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条全市统一执行风险点危险源分类目录、风险等级(一共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第四条风险管控坚持“分类指导、分级管控”的原则,构建政府领导、部门防控、企业负责、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 - 1 -

风险等级越高,相关单位应当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各级负有相关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是全市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机构,推动全市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负责制定和发布全市风险点危险源目录; (二)负责统筹协调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三)构建全市安全生产风险点危险源数据库,制定风险点危险源清单。 第六条各县(市、区)、经济功能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本规定,负责发布本行政区域安全风险管控报告,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开展抽查、督查,督促本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开展主管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第七条市一级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主管行业领域风险管控工作规范和标准,统筹、指导、督促本行业领域开展风险管控工作。 第八条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主管行业领域内风险管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 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