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09天 浅易文言文阅读(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7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之快乐暑假 第09天 浅易文言文阅读(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09天浅易文言文阅读(1)

(2016年中考湖北随州卷)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③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注释】①姥(mǔ):老妇。②篚(fěi):圆形竹筐。③真草:楷书,草一书。④抗:抗衡,相当。

1

2

A

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C.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D.饿.其体肤(《<孟子>两章》)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②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4.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参考答案】

1.①善:擅长(善于)②就:前往(去,接近,靠近)③举:全(全部)④使:假使(假如,如果)2.C

3.①王羲之前往看鹅,心情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②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看重,都是这类情况。

4.B

【试题分析】

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几个字词都与今义不同,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3.翻译句子,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持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罝、状语后罝)、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

“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题要注意以下关键字词的准确理解:①往:前往;焉:代词,代指鹅;意:心情;甚:很,非常;固:坚持,坚决。②书:书法;为……所:被;皆:都。

4.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故B项中“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错。

2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或.谓君不善学()(2)吾悉能识.之()

(3)但.识之而不思之()(4)不应而还.走()

(5)李生故.寻王生()(6)谢.曰()

2.用斜线“/”给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4.王生认为自己善学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李生认为王生不得法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

李生认为善学者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任贤

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①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

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隐太子:唐高宗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太子”。

5.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数引.之卧内②皆称.朕意

③我任卿逾.于管仲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太子洗马众皆为.之危惧

B.皇太子若.从臣言何能若.是

C.宁有似我于.卿者乎我任卿逾于.管仲

D.必无今日之.祸征亦喜逢知己之.主

7.读史书要了解古人的嘉言懿行,这则材料写了魏征哪些优秀品行?请简要概括三方面。

8

一、

1.(1)有人(2)记住(3)只(4)转身(5)特意(6)道歉

【解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2.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

【解析】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如介词、语气

4

助词、连词等等。

3.(1)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

(2)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你为什么不改正呢?

4.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但识之而不思之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者从莫自厌【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题目,对于此类题目,一定要在正确翻译和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作答。

【参考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了。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人于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要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二、

5.①请,延请;②符合,合乎;③超过。

【解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

6.D

【解析】D项均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A项:动词“担任”;介词“替”。B项:连词“如果”;介词“像”。C项:介词“跟,与”;介词,引出对象。

7.率真坦诚、忠诚奉国、正直不屈、从容镇定(答出三个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目,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8.(1)他看到太宗同隐太子李建成暗中相互争夺帝位,常劝李建成早作打算。(“阴”,暗中;“倾夺”,争夺帝位;“每”,常常;“谋”,打算、谋划。)

(2)魏征素有治国的才能,性情又刚直不阿,不屈不挠。(“雅”,平素、向来;“刚直”,刚直;“屈挠”,屈服。)

【参考译文】

魏征,河北巨鹿人,前不久又迁居相州内黄。武德末年,担任太子洗马。当他看到太宗同隐太子李建成暗中相互争夺帝位时,常劝李建成早作打算。

太宗杀了隐太子后,把魏征叫来责问他说:“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当时大家都替魏征担惊受怕,魏征却慷慨自若,从容地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了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听了此话肃然起敬,对他分外以礼相待,并提升他为谏议大夫。曾多次把他请进卧室,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魏征素有治国的才能,性情又刚直不阿,不屈不挠。太宗每次和他谈话,从来没有不高兴的。魏征也庆幸遇到赏识自己的国君,竭尽全力来为太宗效劳。太宗抚慰魏征说:“你所劝谏我的,前后共有二百多件事,都很符合我的心意。如果不是你忠诚为国,怎能这样?”

贞观三年,经过多次升迁,魏征升任至秘书监,参与管理朝政大事。他深谋远虑,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太宗曾对他说:“你曾有比管仲射中齐桓公带钩更大的罪过,而我对你的信任却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间融洽相处,有像我和你这样的吗?”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