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框架版:中国古代私学

框架版:中国古代私学

框架版:中国古代私学
框架版:中国古代私学

私学部分需要掌握的框架

一、私学的起源及其类型的历史演变

(一)私学的起源

1、私学概念的界定

一般意义上的私学概念,应是不由政府主持,不纳入国家正规学校制度之内,由私人或私人集团(包括社会集团)来主持、经营、管理的教育活动,属于私学的范畴。

(包括了在固定教育场所产生之前的游动四方的私人讲学,又包括以一个学术大师为核心的私人学派,也包括与官学对应的、有固定教育场所的正式的私学学校类型,这种正式的私学学校类型,正是私学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

2、私学的产生

私学的性质在于“私”,它属于阶级社会的产物。

(1)夏、商、周三代,只存在官学,而无私学。

(2)在春秋时期

①私学的产生原因(2点)

A、以铁制农具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中下层贵族和自由民都竞相开垦荒地,同时与铁犁密切联系的牛耕也出现,这样,社会上的私田不断增多,井田制逐渐瓦解。在此情况下,各国诸侯不得不进行改革。这时出现了“士”这个社会阶层。同时,随着士阶层的出现,养士之风的盛行,私学的产生和发展则成为必然。

B、在政治上,出现了政权逐渐下移的现象,形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政在家门”的局面。新兴的封建势力从周王室夺取了越来越多的权力,周天子已明显地大权旁落了。同时由于政治、经济的变化,战乱中史官大多流落各地,导致了文化中心的迁移和文化学术的扩散,出现了“学在四夷”的情况。这时的官学由于战乱而名存实亡,日益废弛,奴隶主贵族再也无力维持“官守学业”、“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于是,私学应运而生,并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而发展。

到春秋末期,私学日愈兴盛,不同文化思想学术也纷纷显示于历史的文化舞台。其中的儒、墨两家,不仅是大兴私学的首起者,而且是百家争鸣的肇端者,终春秋战国之世,依凭私学这块阵地,其学术传递经久不衰,被时人目之为“世之显学”。

②儒、墨显学的崛起

A.孔子的儒家私学

孔子儒家私学的首创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这些贡献,影响及于后世。孔子以后的私学,无不在不同的方面体现了这些特点。

特点之一,孔子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扩大了教育对象。其私学具有显著的平民教育的性质。

特点之二,孔子为儒家私学编写了被后世称为“六经”的教材。

孔子继承夏商周的历史遗产,结合“王宫之学”、“六艺”的内容及自己的政治主张,编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孔门私学的教材。孔门私学教材的“六经”代表了我国春秋以前文化知识的各个领域。这些教材,为我国文化的保存、继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孔子教材中,涉及生产技艺和自然知识的内容很少。因而,从孔门私学开始,教育内容便忽视科技知识的传授,教育与科技脱节,这便是中国整个古代教育,尤其是官学教育很少涉

及技艺传授的一个重要原因。

特点之三,孔门私学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对教与学、学与思、学与行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揭示了人的认识规律;他在对学生心理、性格、才能、智力等特点的了解和分析上,充满了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尤其是他进行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是对旧式“王宫之学”教学方法的一次深刻的革命。

学生学业程度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教导。其次,孔子还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志趣和要求而采取分科教学,第三,针对学生的不同缺点对症下药进行纠正。它的这一思想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很大意义。

。这很好地说明了学生产生的学习动机和要求与教师的鼓励诱导的重大关系。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不仅为他培养出杰出的学生作了贡献,也对后来的教学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特点之四,以“仁”为核心的私学教育。

孔子私学的“仁”学思想,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而且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秩序的需要。因此,孔子以后,历代统治者出于维护自己统治政权的需要,都对孔子大加褒扬,大封孔子,大修孔庙。西汉独尊儒术后,孔子跃上“至圣先师”的高位,儒家私学的核心,更成为历代教育亘古不变的宗旨。纵观历代教育,无论官学还是私学,都十分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后世私学初级阶段的蒙学,基本上以传播封建传统道德为核心,以孔子《论语》及《孝经》为主要道德教育教材。这些,从根本上说,与儒学被独尊并被世代尊崇有很大关系。这是中国古代教育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究其根源,应首推孔子私学的直接影响。

孔子之后,儒分为八。但这些由孔子私学弟子分化出来的不同的私学学派,最有代表性的要算孟子和荀子两派,从不同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私学传统。

为“人性之善也”。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孟子更加注重道德伦理的培养,并将以往比较笼统和抽象的道德观念演化为处理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的准则,统以“人伦”概括之,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使儒

家道德内容更为具体化和系统化,为道德教育的普及铺平了道路。

开宗明义“人之初,性本善”,即是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普及化。

荀子从事私学,讲学授徒活动也颇广,影响很大,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他认为,要使人达

到善,必须“化性起伪”,通过礼法抑制人们的欲望和争夺,维持合理的社会秩序

则主张外求式的学习积累,通过学习记载有“先王之遗言”的儒家经籍来达到目的。荀子强调礼义及师法的引导和纠正作用,提倡学习儒家经籍,这些主张对汉代实施独尊儒术起了重大的作用,并对汉及汉以后的私学教育影响很大。如汉代私学注重师法家法,汉及汉以后的私学都注重读经等等,都无不受荀子私学的影响。

B.墨子的墨家私学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墨家学派之所以“显”,则在于他们不同于孔门私学,他们提出了自己私学的主张和实践,许多是孔门私学所未涉及的领域。因此,墨家私学的崛起,正在于他与孔门私学一起,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教育范围树立了自己的旗帜。孔墨私学的互为补充,构成了基本完备的社会知识整合。

墨子私学,主要介绍其在科技知识的传授上的贡献,其他方面,不在此叙述和讨论。

墨子私学教育的对象为“农与工肆之人”,因而,传授的知识则多在于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自然科学技术的教育成为教育内容的主体。墨子私学有关科技教育的内容,主要记录在《墨子》一书中,篇章字数不多,除论及哲学方法外,还包容了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机械制造等方面的丰富知识。墨子及其学生在教和学中并未完全脱离生产活动,他们较广泛地直接接触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而总结经验、发明创新,不断提出了许多有科学价值的知识。对比孔门私学不注意“形而下之器”的学习,墨家私学可以说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初始创立阶段,填补了一个空白。这不仅在中国古代,就是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其科技知识理论也是遥遥领先的。墨子私学所创造的科技知识和实验的教学内容、方法,开创了古代科技教育的先河,墨子之后,科技私学似星星之火,一直在私家教育中传播着、延续着,并一度在官方教育中也出现过科技知识的教育。然而在近代科技知识大规模传入中国以前,科技教育主要是在民间传播的,规模远逊于墨家私学,大量的是以家传或带徒的方式进行的。

C.在孔、墨私学崛起为显学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些较有影响的各类私家学派的存在,如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私学”,其代表作为《老子》一书。道家私学宣扬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对汉代、魏晋时代的社会风气都有很大影响,也促使了一批以老子为鼻祖的私学的产生。再如与子夏有关的法家私学。

(3)百家争鸣与私学的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继而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为私学提供了诞生的社会土壤。在纷乱的时局中,官学几乎毁坏殆尽,却又正好是私学发展的最好时机。因而,私学基本上成为这一时期文化教育继承、发展、更新的主流。私学的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又促使私学壮大、分化、特色化。私学是百家争鸣的私学,百家争鸣是私学的争鸣。各派私学,皆所长立学校,收徒教学,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全部,足见包容性之大,也见这时私学之盛。

先秦时期是中国私学发展的首创时期,私学一经诞生,即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各派私学的发展、争鸣,促进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建立。不仅各派私学的典型著作如《论语》、《墨子》、《孟子》、《荀子》、《管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典籍中包含大量有关教育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私学的兴盛,造就出一批教育专著的问世,如《劝学》、《弟子职》、《大学》、《中庸》等,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正是自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产生之后,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便出现了两种互为依存的学校教育制度,即官学教育制度和私学教育制度。私学一直在起着官学的补充的作用,并在官学衰微之时,承担起教育的重任,一直延续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纵观这一时期私学的产生、发展,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第一,私学与学派互不可分,一家私学就是一个学派,学派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单位,是传授某种独特的理论、方法或技艺的单位。学派的创办者几乎都是思想家,他们既是学术带头人也是教师。孤立的私学或孤立的学派都是不存在的。私学大师们办私学,目的是宣传、扩大自己观点的影响面,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说,因此招收的学生越多,开办的私学越大,自己的主张影响也就越大,自己所创立的学派在百家争鸣中就会显出强大的优势,为当权者重视。这一时期的私学教育与政治结合较为紧密。

第二,每一家私学均形成了自己私学学派的独特风格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是私学间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私学大师们力争自己学派独树一帜的用意所在。因此,或表现在教师授课上,或表现在招收的学生上,或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彼此间都有很大的差别。独特性是学派的本质,也是学派的生命。如“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兼),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

阳生贵己,孙殡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贵”就是强调的意思。任何一个学派总要强调什么、否定什么,有一个理论上的核心。具体而言,又如孔门私学的教学内容与墨家私学的教学内容就有很多不同,他们招收的学生身份也不同,等等。

第三,这一时期的私学都没有固定的场所。教师到处游学,学生也跟着到处受教。由于处于百家争鸣时期,要扩大影响,让各诸候国都了解自己的政治主张,要广招门徒,在当时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只能是采取四处游学,不断收授学生,不断到处宣传的办学方法。

第四,各派私学招收的学生年龄相异都较大,基本上没有年龄的限制。总之,私学以自己的办学宗旨、传授的内容将受教者统领起来,形成一个松散的统一联盟。

第五,教育的多面性与仕宦的现实性开始紧密结合,私学大师刻意以自己的政治主张为当

权者所用,以达到显于诸学的目的。学而优则仕”的缄条,激发了众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入仕为宦逐渐成为求学的目标。至儒术定为一尊之后,儒家私学的“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的教学方式,逐渐形成历代教育的模板,道德培养和经籍传授成为密切联

为统治者所接纳,并定为政策之基,这就出现了秦国的商鞅变法、李斯的“以法为教”及后世的变革亦被称为“变法”的由来。

私学一经诞生,便积极地寻找适合生存的土壤扎根、发芽、开花,即使遭受摧残打击,也顽强地保持着生命力,永不绝迹。这是私学的生命线,也是中国文化教育的生命线,更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生命线。

(二)私学类型的历史演变

私学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自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朝代的更迭,它也在不断地发展着。虽然它没有被纳入官方教育体制之内,但历代的文教政策、社会经济状况、整个社会文化学术空气的状况、以及官学的发展状况、科举选拔制度的实施,都对私学产生着影响。其中,私学的类型发展,也经历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其形式、内容、特点等方面都有着一个发展的历史。

私人讲学活动,一个私学大师就是一个私学学派,其传业授徒的目的是在“百家争鸣”中力占一席之地,使自己学派的理论有后继者坚持、维护和进一步完善,并以图自己学派的政治思想为统治者所用。这一时期的私学教育是不很正规的,它们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没有专门的教育设施,没有一套成体系的教育管理制度,教材方面也不统一,每一家私学各自讲授的是以自己学派为特色的千姿百态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又形成了每一私学学派的独特的风格。而且,这一时期的私学在教学日程上也没有固定安排,随意性很大,在游历的旅程中,在吃饭过程中,在娱乐的时候,都有教育的传授。因此,先秦时期的私学,主要体现在学派私学上,无派不成学,无学没有派。

教育程度较低,主要面向童蒙的“书馆”,和程度较高,主要面向青少年成人的“精舍”、“精庐”、“经馆”。

至于程度较高的“精舍”、“精庐”、“经馆”,在汉代则非常盛行。这类“书馆”、“精舍”、“精庐”、“经馆”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已是较为固定的教学场所,比先秦前进了一大步,在入学受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年龄划分,但其教学方面的组织管理、授课的形式、规则等都还不够完善。不过,可看出私学已开始走向正规。

“书院”的出现,他们是私人办学的产物,标志着中国私

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嵩阳等书院最著名,而且比较规范。这时私学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定势。第一,有了专门的教育设施,即出现了独立的校舍。第二,书院形成了讲学、藏书、祭祀三部分的基本规则。第三,书院设置了负责教学、行政事务的山长,及教学方面的堂长、讲书、司录等,管理有了制度化发展。第四,书院有了专门的经费。来源是地方政府拨给或私人捐赠等,使书院正常的教学活动有了经济保障。

官学化加重官学化倾向也很严重,但私立书院也较多,形成当时独特的学风。可以认为,书院是中国古代私学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阶段。

政府给政策,由地方自办的教育形式“乡学”。乡学对唐代社会风气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唐代

“社学”,这也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私学,它是由朝廷下诏令各地兴办,即是国家给政策,由乡民士绅自办的学校。社学产生于元代。元代的社学招生对象是农家子弟,教师由民间选派,教学活动在农闲时举行。政府对社学没有领导关系,只对“学文有成者”,“申复官司照验”即可。到了明代,社学官学化色彩浓厚,但仍未成为正规官学体制中的一部分,到了清代,统治者对社学更加重视,元、明、清三代的社学,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私学,也可以说它是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的一种教育形式,但更多地体现出私学的特点。

明清时期,还普遍出现了被称为“义学”、“义塾”、“私塾”的私学形式,这也是主要在乡间设立,为地方政府所提倡的私学。“义学”、“义塾”多为私人或社会集团捐资兴办,对学生实行免费的教育,清代义学也很普遍,并得到统治者重视,这一时期出现的“私塾”,则为后世普遍称谓的私学,其程度主要在于童蒙时期,其设置遍布城乡,为元、明、清时期较为普遍的儿童学习场所,是当时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

在中国古代私学类型发展中,还存在着“家学”、或某门特定的专业技术的私学。许多家学除传授家传的学术外,大多是传授代代相传的技艺或其他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如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医学等等,官方提倡不多,故大都在民间传授。所以,中国古代私学中一个较鲜明有特色的类型,就是科技私学。从私学产生起直至每一个朝代,都是如此。

总之,中国古代私学的类型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称谓也多种多样,但归结起:低级层次的童蒙教育和较高层次的专经教育。私学的类型发展,与其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是同步的,从无固定场所到有一定的场所再到有专门的固定场所;从教育的无阶段性到教育的分阶段性再到教育的专门阶段性;从教育内容的独立化到教育内容的专一化再到教育内容的普遍化,私学的发展均走过了一条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的过程,从私学的类型看,称谓多了,种类多了;从私学的特性看,越来越向现代意义的学校制度靠近,这是私学发展的必然趋向,也是私学逐渐受政府影响越来越大的因素。

二、私学曲折的历史轨迹及其制度化发展的演变

(一)秦始皇焚书坑儒,首禁私学

消灭这些带来混乱根源的书籍。明确提出了禁书的办法。这里,

、《书》、百家语。这类书民间所有者

必须烧毁,只有博士官可以保留,这样图书就被收存于官府,民间无书,私学也就不复存在。

其实,焚书只是一种表面的手段,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禁书,达到封闭各家各派,也即私学学派的目的。秦始皇的这一措施,必然遭到各私学学派的抵抗,于是矛盾就此产生了。法家这时趁机为秦王提供暴政以对私学进行围剿。我们应看到,各私学学派,其书籍知识的权威传授者是教师,这样禁私学的后果,必然要涉及到私学大师身上。果然,焚书之后一年,发生了残暴坑儒之举。坑杀儒生事件,是对私学一次非常重大的打击。秦始皇的太子扶苏对这种做法曾提出劝谏,这一明智的建议不被采纳,开明的太子反被贬出皇宫,后被秦二世赐令自杀。

秦始皇焚书坑儒,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而言,无疑是一次浩劫。焚书之后,传统古籍散佚现象十分严重,很多书籍自此绝迹,如《六经》之一的《乐经》的亡佚(一说此书本无)就属此列。坑儒之举,无疑是想在肉体上消灭异己思想,以稳固其大一统的政权。但是,粗暴地在文教领域实行专制主义政策,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但焚书坑儒,丝毫也不能消灭学派上的分歧,而且还促成了秦朝的灭亡。”范文澜揭示的这一教训,是非常深刻的。秦王朝自焚书坑儒之后,迅速走向灭亡,正是其残暴压制文化教育的结果。

当然,焚书坑儒,并不能使秦始皇厌恶的书籍学派绝迹,而且,坑儒也不是杀尽所有的儒生。残暴的秦王朝畏惧知识,妄图愚昧百姓以利于其统治,但焚书坑儒恰恰激发了更多人注目书简,潜心书斋;并在亡秦的社会大变动中起了关键作用。总之,秦亡的教训,对历代统治者来说,都是深刻的,因而,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再也没有发生过可以同秦始皇相比的大规模的禁私学运动。

(二)私学的复苏和发展-一汉代私学的崛起

(一)从各家私学的兴盛到儒学的私学化

汉初,对私学非常重视。“除挟书律”,“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礼待私学大师。

儒家经籍的《诗》、《易》、《春秋》都只是由私学大师在民间传授,后来这些大师均被封为博士。汉初的各代统治者都纷纷向各私学大师学习,为汉代文化教育及政治经济的兴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注重私学是汉代立国的重要措施。

汉初至文景之世的平稳发展时期,私学的传授及受重视的就不仅限于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等,这时传习黄、老的私学也比较兴盛。由于汉初统治者急于从各家学说中吸取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故私学的复苏很快,除上述的儒、黄、老私学外,法家私学也很兴盛,同时也还存在杂家、纵横术、律历等类的私学。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采纳。于是儒学正式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中国教育制度在此有了一个新的转折。教育已经儒学化。而儒学的私学化,则主要体现为,儒家经典,几乎由私学大师所掌握,虽然一些大师被征召为博士或被任命为官吏,但他们作为掌握儒家经典的权威,最初是来自于私学是不容置疑的。汉代太学实际上是在私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汉代儒学私学化,还在于中央政府的官学——太学招生人数有限,另外,汉代的地方官学中央政府还未能顾及到,因而汉代官学教育是远远不能满足当时社会上普遍的受教育的需要的。故

汉代儒学教育私学化,还表现在私学已发展到有一定的级别和分类。这一时期,已开始出现程度较低的蒙学和程度较高的经学教育两个层次的私学。专门类型的蒙学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儿童,这类教育活动在官学教育中不存在,基本上是在私学中进行的。自汉开始及至整个中国古代

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中的一

最大。

1.蒙学阶段的教育

蒙学教育主要面向儿童,这类私学汉代一般称为“书馆”“书舍”等等,教师叫“书师”,入学儿童的年龄一般在8岁左右。这类学校还是有一定规模的,学生都达百人以上。

蒙学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其旨在使”,教材种类繁多,主要有《苍颉》、《凡将》、《急就》、《元尚》诸篇。蒙学阶段较为体现儒学教育私学化的特点之处,在于学生在识字习字后,还要进入学习《孝经》、《论语》等儒家经籍阶段。这是蒙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不仅关系到儿童学习结束之后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问题,也关系到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普及化的问题。正是《孝经》、《论语》的教育包含了封建伦理道德的灌输,符合了国家统治意志,同时为儿童进一步专经受教打下基础,为仕进作准备,故显得异常重要。

2.专经阶段的学习

(1)师法家法与儒家教育私学化

汉代儒学教育的私学化,表现为专经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在私学中进行的,儒学教育私学化的重要特征则是师法家法的出现。师法家法的儒家经学传授,造成了各家学派的鼎立、分化和融合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着汉代教育(大多数在私学中进行)活动的进行。因而,师法与家法深刻地体现了汉代私学教育的特点。

清人皮锡瑞对师法、家法的概念、源流进行的论证,是较为权威的看法,师法家法的产生,

在我国古代,造纸术发明以前,使用最早、时间最长、范围最大、影响最深的“书”是写在竹片和木板上的。一根经过处理的竹片称作“简”,许多根简用绳子连接起来称“策”(册),合称为“简册”;经过加工后未写字的木片叫“版”,写上字则称“牍”。细一些的叫“木简”,木质的合称“版牍”,竹木的合称“简牍”。虽然古代也有丝织帛书,如《墨子》中多次提到“书之竹帛”。1934年长沙楚墓中发现了帛书,上有毛笔黑墨写的字。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汉代帛书,有《老子》甲、乙本、《易经》、《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五星占》、《五十二病方》等二十种,十二万多字。帛书体积小,书写、携带、收藏、阅读都很方便,但它是一种丝织品,成本很高,非一般人家能制备,也不利于广泛使用和流传。

纸的发明有东汉蔡伦造纸说。但由于其发明的困难,生产工艺的复杂,需经过切截、沤制、蒸煮、制浆、抄造、干燥、压光等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才制成,因而在汉代也不很流行于世。由于竹木取材容易,漫山遍野均可寻,而且整治刮削工艺简单,方便书写修改,连缀成册又可以增大书写容量,记载较多的言论,因此,在造纸术发明之前,这是最理想、使用最广泛的书写材料。即使在造纸术发明之后,仍与帛、纸等并行了几百年。直到东晋末竹木简才退出书写材料的领域。从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得知竹木简牍在汉代普遍被使用的情况。在汉代,书写材料主要是上述的竹木简牍。但由于需进行专门的加工,而且书写刻制也花费时间和精力,一部书往往是许多竹简连缀而成,很庞大,故费用也较高,是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一部书可以印许多册的。因此,这就造成了书籍的珍贵难得,往往一遭天灾人祸,亡佚之后便常常失传。如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记载周王朝典章制度的竹简被烧掉或被刮掉文字,结果象《仪礼》最初有3000篇,到孔子时只搜集到17篇。秦始皇焚书,许多文化典籍从此不可再寻‘尤其战乱对书籍的毁坏极为严

战乱,儒家经典几乎散落在民间,被私人掌握,而这些人往往都是当时的学大师。这时士人要读到书是极不容易的,这在史书上记载颇多。而且“书皆竹简,得之甚难,若不从师,无从写录”。学习的过程完个在于私学大师的口头传授,没有师就没有学,同时也儿乎不可能自学。从师就意

确无误再传下去,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就成为最权威的经典内容,学生在学习中一个字都不敢有出入,这是西汉私学教学中很突出的特点。也正是在这样严格的师授生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师法的传统。这样,师法关系在传授经传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宗师为源,以弟子的逐代相传为流的固有的各具特色的传承体系。而且在逐代相传的过程中,所传授的经文和经说,都必须有严格的本之先师的依据,而改师法者,则不被朝廷任用,足见当时对师法传承的要求非常严格。

诗》四家;《尚书》形成欧阳、大小夏侯和古文《尚书》四家;《易》形成施、孟、梁丘、京氏和《费氏易》四家;《公羊春秋》形成严、颜二家等。家法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师法的更新,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家法与师法一样要求弟子遵守,不得违犯、逾越,大师讲学授徒要守家法。家法形成于经学大师,并作为教育的一条准则被贯彻实行,而统治者为了保持儒学的独尊,亦对家法的尊崇非常重视,皇帝亲自命令通儒对家法进行校对,并让蔡伦负责监管,以使经籍讲授有正确的范本。连当时朝廷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也以家法为主要的考察条件。对被推举者的经术考核,严格地以“家法”为标准,背离“家法”、不明“家法”,就无所谓通晓经术,也就无所谓人才,这在官方来说,尤为重视。由此可见朝廷选才对维护家法的正统是非常严厉的。尽管如此,在张玄的私学中,就学者仍是非常之多,他的学生“著录千余人”。因此,可以说突破家法的樊篱,只有在私学中才能有所发展,这也可以见到儒家教育私学化的特点。

(2)今古文经学与儒家教育私学化

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分,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叙述甚详:“两汉经学有今古文之分。今

古文所以分,其先于文字之异隶书,汉世通行,故当时谓之今文;犹

今文之于楷书,人人尽识者也。世所传熹平《石经》

,籀书,汉世已不通行,故当时谓之古文;犹今人之于篆、隶,不能人人尽识者也。世所传岐阳石鼓及《说文》所载古文是也。凡文字必人人尽识,方可以教初学。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今文经学的最初创立,正是来自于私学。因为“汉初发藏”的经籍,几乎都存之于当时的教授生徒的私学大师手中,正是他们将先师用古文写定的经文,“改为通行之今文”,才能在授徒中“便学者诵习”。至于它们被立为官学,正是汉代独尊儒术的结果,因此,今文经学的产生,是来源于私学的。

因此,在古文兴盛之前,也就无所谓今文,两者是相对的。

由于统治者对儒家经传的立博士与否而出现的今、古文经学之划分。据《汉书·艺文志》现列表如下:

汉代官学设置的学科都是属于今文经学,古文经学由于未立于学官,则主要在民间传授,成为私学。但是,正如前面谈到的,汉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儒学化倾向,儒学教育而又私学化。尽管今文经学被统治者立于学官,然而,其传授的范围,则又大多在民间,实际上,今文经学在私学中的传授比在官学中影响更大,教育面更广。古文经学由于一开始就处于“在野”的地位,因而不容置疑是私学中传承的主要内容,见诸记载的事例也很多。由此可见,虽然今文经学被立

汉代统治者立今文经学于学官,在于其依附的迷信色彩。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并将经学阴阳五行化,使今文经学日益与符瑞灾异、徽纬神学相结合,逐渐在汉代盛行起来,并被统治者用来作为巩固其统治的麻醉工具。他们把其封建统治的合理性纳入圣贤立言、先师经典的昭示中去,这就使得今文经学逐渐走入学术研究的死胡同中,窒息了其作为学术的发展和创意。这样,与之相对的是,以注重训诂、名物、典章制度考证的古文经学逐渐兴盛起来,其势逐渐压倒了讲灾异、图谶、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如前面所举的事例中,授古文经学或今古文经学兼授的大师所收授的学生都很多,有的私学大师本身也是朝廷官员,他们习授古文经学,足见古文经学崛起的态势。今古文经学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从两者明显出现于社会之中始,便伴随着

不断的斗争,也即是古文经学也要力争成为正统,在官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汉平帝

时“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

。虽然今古文经学在立学官上斗争激烈,但在私学传授中却都是很兴盛的。随着今文经学在学术发展上的日益禁锢,博士官的地位日渐下降,博士逐渐不被看作是经学的权威,也就失去了争夺的价值。这样,在汉章帝以后,就再也没有发生争立古文经学博士的事。但古文经学还是受到了朝廷的重视。官方

(公元180年),又“诏公卿举能通《古文尚书》、《毛诗》、《左氏》、《谷梁春秋》各一人,悉除议郎”。统治者任用通古文经学者为议郎,这表明私学培养的人才已走向朝廷。

古文经学的兴起兴盛及其与今文经学的斗争,对汉代恪守师法家法的学风冲击很大,也使今文经学内部的师法家法逐渐削弱,各家各派的藩篱逐渐拆除,这就对实现经学的融合、学术的相互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之中,郑玄是实现今古文经学融合的杰出人士。郑玄的遍注群经,使其经注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对今古文经学的注释阐述,成为经学统一的奠基石,

。在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召开的白虎观会议上,产生了统一的经学著作《白虎通义》。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又刊刻石经,对经籍教材进行了规范化。不过,直到唐代孔颖达撰《五经正义》颁于天下,朝廷将之作为考试的标准内容,使经学统一到科举取士之中,这才实现了真正的经学统一。私学,也就从汉代的儒学化,又开始了新的历程。私学的教师,私学的教学内容,私学的培养目标也都有了新的变化。而且,私学的发

展,逐渐与官学、与科举考试等等的关系也密切起来。

(二)汉代私学教育的特点

汉代私学,是中国古代私学教育发展历程中趋于正规化的阶段,其本身的许多特点,奠定了后世私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首先,汉代私学已有较明显的程度划分,即面向儿童的蒙养阶段的教育和面向青年和成人的专经阶段的教育。尤其是蒙养阶段教育的出现,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特定的教育形式,弥补了官学教育没有蒙养教育的缺陷,使得整个教育在私学、官学的互为补充下完善起来。专经阶段的私学教育,成为教育与学术传播的典范模式,后代的有影响的私学,大都与学术传播联系紧密,一些有政治抱负的人士,以私学为阵地传播政治思想、评议朝政,形成后世私学与学术集团的紧密结合,亦即形成了颇有影响的私学学派。

其次,汉代私学已有了较为固定的教学场所。这些被称为“精庐”、“精舍”的学校,为后世私学的规模化做出了典范。以后的私学,大都有了固定的场地,及至书院出现后,名称上亦称为“精舍”、“精庐”的居多。这是私学正规化的发展历程。

第三,汉代私学的教师,有居官教授的,有隐居教授的,有辞官后还家教授的,后两种便形成了专职化的私学教师队伍,尤其在社会动荡之际,后两种教师所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

第四,汉代私学一个重要的特点,表现在对学生的招收上。汉代私学招收学生不以贫富、

地域、年龄和辈份为限,这使得学生的来源十分广泛,

过了官学。

汉代私学招收学生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出现了独特的“著录”学生。“著录”学生的出现,

更加扩大了私学的社会影响

不到的。

第五,汉代私学教学中,出现了“高业弟子次相传授”的教学方式。这样通过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方式,解决了教师少学生多、传授不便的困难,突破了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满足了社会普遍求学的需要。这一源于古代私学的特殊的教学形式,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可行的教学准备条件。

第六,汉代私学,还承担了非儒家学说的文化知识的传承任务。如黄老之学、法律、天文、星历、图纬、医学等等,都是私学的主要的传授内容。

因而,汉代私学,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传授的具体知识上,都比官学庞大、全面,从而形成了以私学为主,官学为辅,私学是官学的基础和补充的格局。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格局。私学承担着文化的发展、学术的传播的主要任务,官学只是在为培养和选拔官吏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私学是主要的教育承担者。

(三)社会大动荡时期的私学发展——魏晋南北朝私学的相对兴盛

社会的教育几乎为私学所取代,私学成了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形式。虽然相对来说私学发展的条件比官学优越,但由于社会呈现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环境,私学发展的条件是有限的,不可能有蓬勃的发展,加上统治者对私学的态度不一,这就使得私学的发展坎坷不平,充满崎岖。就是在这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还出现了两次较大的禁私学事件。

1、私学坎坷的路径

(1)西晋时期的禁私学

“禁星气谶纬之学。”

谶纬由于其神秘怪异的特点,迅速成为各种政治集团为达到自己专权或其他目的而角逐的工具。由于阴阳五行学与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古代的天文、星(象)气(象)之书,往往将自然变异与人间对应,主要是对应于朝政得失与皇权的变化,这对最高统治者来说是一种威胁。而且谶纬

既可以为最高统治者皇帝服务,也可以为篡权者如王莽代汉之类的政变服务,同时那些诸如陈胜、吴广之类的农民起义,也以谶纬来作为起事的依据,这样对封建皇权统治来说就是危险四伏了。虽然这类知识的传习沿袭到西晋时,人数众多,影响也大、但西晋皇帝决心禁止其传播和流行,这就是西晋时禁私学事件出现的原因。对于私学传播谶纬等内容中所包含的积极因素,司马炎的禁令无疑是消极的,而且禁令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私学教育形式的

。但是,也应看到,对于禁止私学中传授消极昏蠢的内容,使社会风气健康化,这一禁令又起了一种清理作用,避免了传统儒学演变为庸俗的神学内容的过程,从而使得学术变为更加独立,为后代私学中诞生出一个个学派,继而影响整个中

(2)北魏时期的禁私学

北魏是少数民族鲜卑族统治时期,尽管对教育还是重视,而且也崇尚儒家理论,但于北魏太平真君年间,发生了禁私学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官学,以图通过禁止私学来达到促进太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佛寺触怒了北魏太武帝而引发的禁佛事件。

禁毁的方式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类似,即“浮图形象及胡经,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

由于上述禁佛及加强中央官学的原因,北魏太平真君五年明确实行了禁私学的政策。禁忌的内容包括谶记、阴阳、图纬、方技,故而这方面的私学也在禁止的范围。为了加强中央官学,太

不能私立学校收徒授业,如违犯禁令,教师要被处死,主人要被灭门。这是秦始皇禁私学以来仅有的对私学如此严厉的措施。太武帝实行禁私学的政策,有出于其

史称:“时天下承平,学业大盛。故燕齐赵魏之间,横经著录,不可胜数。大者千余人,小者犹数百。”私学又发展了起来。

2、私学相对兴盛的发展

虽然曾出现禁私学的危机,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学的发展与官学相比较而言,是兴盛的,私学是这一时期内最活跃的教育形式。正是私学,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动荡时期得以延续和发展,使得某些独特的理论、方法或技艺得以“施续”开来,“流通”下去。

1.三国时期私学概貌

动乱的三国时期,这时的太学虽也开办,但几乎无法进行正常的教育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水平都极低。已是私学为主导。这一时期的私学,颇为发达的。许多躲避战乱的儒师名宦,均设学授徒,传播文教;加上这一时期儒、佛、道、玄诸家思想并存,学术思想则较为活跃,从而形成了私学繁荣的局面。

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高于蜀、吴两国,因而魏国的私学是最为发达的,私学大师的人数也最多,魏国的私学大师招生人数也成百上千,足见此时私学之盛。

2.两晋及南北朝时期私学的炽盛

两晋时期的私学,儒学的传授仍占主要的地位,儒学大师办私学的很多,而受业的生徒也众多,达到成百上千的规模。另外,由于两晋时期较为自由、博涉的风气,加之朝政多在于军事,故私学中传授科学技艺方面的也很普遍。

私学的种类也较繁杂,尤其是私学教育内容的传授出现了多元化倾向,私学摆脱了汉代独尊儒术的定向控制,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者的学术专长,多角度地选择其发展的主流。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社会发生较大的动荡,官方教育时兴时废,但作为私学来说,一直在延绵不断地发展,统治者禁止私学,都没有能够阻碍它的发展。当私学得到统治阶级赞成时,私学与官学一起发展,并为官学的复苏振兴奠定基础,提供条件;被禁止时,私学在社会中

(四)私学发展的制度化——唐宋书院的诞生及其繁荣书院是中国古代私学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是私学的制度化阶段。书院一经产生,即成为与官学平行的私学的独特教育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继承传播上,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

书院出现于唐代,最初出现的书院“乾元院”——“丽正修书院”——“集贤殿书院”是朝廷收藏和校勘图书的地方。从其性质来看,属于官办机构,也无讲学活动。但已开创“书院”之

名之正始收徒授业的私学范畴的书院,在唐代亦已出现。但这时的这种类型的书院,其状况与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私人授徒的私学状况类似,还未达到规范化、制度化阶段。这一时期私学的发展,虽未形成炽盛之势,但比起前代来说,亦有所发展。从统治阶级对私学的态度来看,象北魏那样大规模的、异常激烈的禁私学的措施已不被统治者采用,统治者们逐渐认识到私学在教育上能充分弥补官学的不足;加之科举制度推行之后,私学大都被其钳制,教学几乎都在为科举服务,这样,私学对统治者的威胁降低了。纵观唐及唐以后的封建王朝,对待私学的态度是较缓和的,即使一度出现的禁私学现象也仅仅是针对特定门类的私学,禁其继续传授而已,对被禁行的私学的师生的处罚也是较轻的。

唐以后,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各方禁令比较宽松,故私学发展的势头仍是强劲的。

大规模的属于私学性质的书院的出现,是经过五代之乱后,由于学校荒废,宋初为了适应众多士民求学的需求而办起来的。到宋初,书院开始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大批以书院为名的教育组织相继出现,它们成为士人读书肄业的场所。这时产生了在当初较为有名的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茅山书院、石鼓书院。而且,由于一些书院在教学、学术上成效显著,引起了朝廷的重视,统治者为了发展文教,对自己的统治进行教化方面的引导,这时对书院也以赐书赐额、召见山长等方式进行政化影响,以使其讲学的目的、内容朝利于皇权统治方面归附,而这些措施,又往往使得许多隐身于山林的书院名声大振,为士人所注目。不过,宋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对私学的控制,对私学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限制,公开禁止某些知识的传授。如禁玄象器物,天文、图谶、七曜历、《太乙》、《雷公》、六壬遁甲等,禁止私自传习天文、地理。宋太宗时期,“禁天文、卜相等书,私习者斩。”

1、书院是制度化、正规化的私学

为什么说书院是私学发展的高级阶段?这是由书院的性质来决定的。马端临在《文献通考·学校考》中,对书院的性质作了论述,对书院属于私学的性质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州县之

学”即官学,是“奉诏旨所建”“乡党之学”即私学,是“贤士大夫留意斯文者所建”,是属于个人或社会团体所办的教育机构,书院即是属于这一类私学范畴。正是由于官学、私学在建立上的不同,从而决定了这两类教育组织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等等的不同。从教师来看,官学的教师都是由朝廷任命,

而且需严格考试才能人学,书院的学生则较为自由,没有等级尊卑之别,学生既可以择师,大师

的教材,内容较为固定、单一;书院教学内容取决于该书院的特质及山长、主讲教师的所长,一般山长或主讲教师的讲授内容,决定了书院传授知识及学术的主流,因而教学内容较为灵活、宽来看,官学的教学比较呆板、单调;书院教学比较灵活,多种多样。从教学效果来看,官学主要培养封建统治的治术人才,传授知识为应付科举考试服务,故其效果只决定于科考的成功与否;书院主要培养学术人才,传授知识为拓宽学术的传播范围、增强学术的研究价值、培养弘“道”的人才服务,因而其效果也许在当时社会显现不出来,但对整个社会的文化教育的继承和宏扬,有着巨大的作用。

正是因为书院有着不同于官学的诸多优势,又在组织建设、内容建设上优于传统的私学,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影响巨大,因而成为了私学制度化的最高形式。书院的发展从北宋起,到南宋时最为兴盛,元明清时期书院皆仿宋制,故研究宋代书院的发展状况,即可明了私学制度化的历程。

2、私学发展到书院,达到了制度化阶段,成为私学的高级形态,私学的制度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场所的规模化。私学起初并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它从随处而教,发展到汉代的精舍、精庐,有了小规模的教学场所,但仍称不上达到了制度化;到了书院阶段,私学成为一种较为独立的教育机构,有了专门的、成规模的教育设施,从而达到了制度化。也为书院的大规模的集体教学、学术活动的开展等创造了条件。这是前代私学所没有的,也是当时官学也不太具备的。

第二,教育设备的制度化。书院的出现,开始了私学的教育设备制度化,这主要是指书院具备了丰富的藏书,并设置了祭祀用的专祠,这些与学生学习的斋舍一道构成了书院独具特色的教育设备体系。

再说书院中祭祀用的专门场所的设置。祭祀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书院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被书院祭祀的人物都是文化教育方面的先哲名儒,除孔子外,一般奉祀的是该书院尊奉的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书院的创建者以及对该书院的发展作过重要贡献的人。书院祭祀的设施称为专祠,而一些大的书院,专祠还不只一座。这样,书院的祭祀便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书院设立祭祀的专门设施,也就成为其制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三,教育管理的规范化。这主要表现在书院设置了总领其教学及行政管理的负责人“山长”,也称“洞主”、“洞正”、“堂长”、“山主”、“掌教”、“主讲”等等。还设有“副山长”、“监院”、“助教”、“讲书”等协助山长工作的“职事”人员,这样,使得书院这一私学的高级组织有了较

为规范的管理人员,各施其职,成为私学制度化的最好体现。

很高,山长皆为朝廷授官,列入了官制系列。由此可见,山长这一职务在书院的出现,是私学制度化的一大重要因素。

书院设置山长及协助山长工作的其他人员,使得书院的工作有了较明确的划分,也有了一定的职责,书院的教育管理迈上了制度化阶段,这是私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性标志。

随着书院的不断发展,还出现了一些具体规定书院教学及运转程序的规则、学则等条规,

的是南宋朱熹制订的《白鹿洞书院教条》,这是书院史上第一个系统完整的学规,为南宋以后的书院所遵循。明清时期还出现了湛若水的《大科书院堂训》和王昶的《友教书院规条》等。清初的张伯行曾纂有《学规类编》27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与朱熹同时代的吕祖谦在主讲丽泽

书院时,制订了《丽泽书院学约》,

《东林会约》,其基础基本是《白鹿洞书院教条》。随着后世书院的不断发展,书院的各项规条日渐丰富详备,成为中国古代较为完整的学校教学及学生必须遵守的规章。

第四,教育经费的专门化。书院的这一专门性的经费,或由地方政府拨给,或由私人或社会集团捐赠,数目较为固定、充分,一般都足以保证其教学、学术研究、藏书、祭祀及书院本身建设之需。书院的经费,一般主要的形式为“学田”的田租收入。

另外,书院在讲学方面,既注重教学,尤注重学术研究;同时书院还允许不同学派相互间进行讲学,由此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院“讲会”制度;书院对求学受教的学生实行“门户开放”,同时在教学中采用论辩式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方面,使书院呈现出独特的、不同于官学教育的特色,并作为私学发展的最高阶段,呈现出制度化、规范化的特点。明、清以后书院的发展,也大都是在官学化的阶段上发展,虽然官学色彩日渐浓厚,但其中也还有一些属于私学范畴的书院,它们的存在曾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官方书院所不及的。

(二)学术思潮与书院的结合是私学制度化阶段的必然产物

从私学发展的历程来看,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私学都得以兴盛和发展,即使朝代的更替,统治者的好恶,对它的存在和发展都不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而每一个历史阶段,又总会有一个私学的繁荣时期,究其繁荣的原因,则正是因为私学与一种新兴的学术思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私学是传播、推动学术思潮发展的生力军,私学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带来了自身发展的昌盛。如先秦时期私学的发展,正是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术的传承、争鸣紧密相关的,每一学派都有相应的私学,每一家私学都代表着某一种学术思潮;又如,汉代私学的发展,与经学思潮又是紧密相关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传承、斗争,大都是以私学为主要的阵地来展开,经学的兴盛也正是私学的兴盛,私学的繁荣又带来经学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精舍”、“精庐”则是经学发展下的私学形式;再如魏晋时期,私学的发展一方面与儒家经学相联系,同时也与当时的玄学思潮紧密相关。宋代书院的发展,在其私学制度化的历程上,正是经历了寻找并结合一种学术思潮而发展的历程。

代替和补充的角色,与官学相类似,在文化传播中还没有达到真正独立的程度,因而其命运也跌宕起伏。由于没有寻求到作为私学发展的核心,故北宋时期的书院在朝廷三次兴学的热潮中,不是被废弃而另办官学,就是被改造而被纳入官学系统。由此可见,北宋书院的发展,由于未能与新兴的学术思潮结合,故其生命力往往有限,随时由于官学的发展而遭到废弃或改造。直到理学这一新兴的学术思潮出现,并以书院为基地进行传播,这一结合才得以实现,这样书院便焕发出

旺盛的生命力,而出现兴盛和繁荣。

周敦颐开创理学之后,就很重视教育活动,把“立教”视为社会伦理、政治活动的前提。欲通过教育活动,在收徒授学中来传播其学术思想。在教育实践上,周敦颐曾尝试了私学和官学两种形式,结果只有私学活动基本上达到了传播其学术思想的目的。

学依赖于书院,理学家的思想形成、著作完成、理学派别的产生、理学家的学术活动皆离不开书院的教育活动;同时,书院也依赖于理学,书院的教育宗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皆以理学的学术思想为指导思想,这样,使得书院得以独立于官学体系之外,也不依赖科举而存在,从而表现出其制度化的优越性。宋代书院总计有200所左右,南宋创建的就占了近78. 6%,正是理学以书院为基地,推动了自身的发展,而书院也为此寻找到了自身发展的生命力的核心,从而得到了异常的兴盛。而且,在书院的教学中,教育宗旨与官学有别,教学方法、机构功能等都有了自己的特色,这样书院在私学发展过程中,真正形成了制度化。

明代的几次禁毁书院事件,对私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第三次禁毁书院,牵涉面广,破坏了正常的学术风气,阻滞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不过,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私学仍顽强地生存、发展着,私学发展的活的灵魂,仍在延续。

总之,私学从先秦产生,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到宋,历时一千多年,历尽坎坷地不断发展,终于从原始的、初级的教学形态,逐渐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私学,完成了私学内部的演化。这以后,在每一社会阶段中,私学的初级形态和制度化的高级阶段都在教育活动中活跃着,或承担着蒙学阶段的任务,或担当起传播学术的角色,不遗余力地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起着官学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五)私学的社会化、蒙学化——宋元明清时期私学初级形态的发展特点

私学发展到宋,随着书院的不断完善,达到了其制度化、规范化的高级阶段。同时,私学的初级形态,亦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并且愈来愈突出其社会化、蒙学化的特点。

私学的社会化、蒙学化特点有三,首先表现在

私塾等称谓不一,但性质相同的学校。它们承担的,基本上都是蒙养阶段的教育任务。称谓之所以不同,正说明这类性质的学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广泛的存在。

“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农家十月乃遣子入学,谓之冬学”等等。从数量

蒙养阶段的

私学数量尤为众多规定“五十家为一社”、“每社立

学校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农隙使子弟入学”。由此可见当时社学的设置已是相当普及

社学在明代也相当普及。清代沿袭明制,曾明令,“每乡置社学一区,择其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补充社师,免其差役,量给廪饩养赡”。不过清以后,社学逐渐被种类繁多的义学、义塾、家塾、私塾等类型的学校取代,成为发展的主流。

初级阶段(即小学或蒙学)所用的教材,其内容“首先是宣扬灌输封建的伦常道德,培养封建伦常的思想意识。其次要能掌握文字工具,能够认识文字阅读应用。又能掌握一定的自然知识、生活

知识与历史知识。再就是在这基础上作深造进修或应科举考试的准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

“其教之也,以《百家姓》、《千字文》为首,继以经史历算之属”。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对象不断扩大,教材的种类不断在增加,出现了诸如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的《小儿语》、《续小儿语》;明萧良有编、杨臣诤增订的《龙文鞭影》及李晖吉等续编的《龙

文鞭影二集》;明陶赞廷编的《蒙养图说》;清李毓秀撰的《弟子规》;清程允升著、经邹圣脉增补的《幼学琼林》;清王筠编的《文字蒙求》;清张应鼎著、柯龙章注的《鉴纲咏略》;另外,还有《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及《益幼杂字》、《群珠杂字》、《六言杂字》

材中亦很有典型性的反映。除宋代朱熹的《小学》、吕本中的《童蒙训》、吕祖谦的《少仪外传》、明吕得胜的《小儿语》外,比较突出的还有朱熹的学生程端蒙所作的《性理字训》,后来元代的程逢原又加以增广,使之成为重‘要的蒙养教材之一。在中国教育史上较有影响的元代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对此尤为看重,认为儿童在“八岁未入学前,读《性理字训》”,还特别注明是“程逢原增广者”。理学思想强调加强封建伦常秩序与蒙养教育注重幼儿的道德品质培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为蒙养教育的道德化在指导思想和教材建设上都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从上述众多的蒙学教材来看,明显地具有分类专门化的特点。宋以前的蒙养教材,综合性的居多,这说明当时蒙养教育的教育面还不是太广泛,对教材的需求也就比较单一,内容则趋向综合化。宋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印刷技术的推广运用,书籍的成本降低,因而出现了种类繁多的蒙养教材。除了仍延用综合性的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等于识字习字之用外(在这类教材中,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又有所侧重,如各种《杂字》书、《昔时贤文》等,主要为一般的人士子弟及农村幼童所用,以略识文字为目的),还分门别类编撰了专门化的童蒙教材。如属于道德教育类的《性理字训》、《小儿语》等;属于历史故事类的《十七史蒙求》、《龙文鞭影》等;属于典章名物类的《名物蒙求》等;属于诗词歌诀的《千家诗》、《神童诗》、《唐诗三百首》等。由此可见,由于受教育面的不断扩大,对教材的要求也逐渐复杂,以往单一的综合性教材不能满足蒙养教育的需要,因而必然便会呈现教材建设的“百花齐放”局面,这就是私学社会化的一个突出的体现。而且,由于私学的社会化、蒙学化,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一批总结了前

、《教约》,吕坤的《社学要略》,王虚中的《训蒙法》,崔学古的《幼训》、《少学》,沈龙江的《义学约》,

唐彪的《父师善诱法》

要求的。因此,私学的社会化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向前发展的产物,而这一社会化的倾向,则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其蒙学化特点之上,私学通过广泛地普遍地承担蒙养阶段的教育任务,体现出其社会化的特色;同时,又正由于私学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上,始终如一地专注于蒙学,尤其是宋元明清这一历史时期,书院逐渐官学化,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私学的高级阶段越来越被规范入为科举服务的窠臼,这样,私学为蒙养教育服务的这一初级阶段形态则越来越突出,也即是说私学的蒙学化越来越明显,从整个社会历史来看,私学的蒙学化,完全成为与官学教育平行的一个教育支系,在古代教育中而存在。

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发展

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发展 苗伟 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先秦、秦汉时期,是它的产生阶段; 从春秋、战国之际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理论逐步产生了。其标志是《春秋》、《左传》和《史记》等书所反映出来的对于史学的认识。从《春秋》和《左传》来看,它们的作者已经有了明确的史学意识;从《史记》来看,它更是突出地反映了司马迁的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这可以看作是古代史学理论产生阶段的主要特点。 第二个阶段,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它的形成阶段;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在马、班所奠定的基础上,中国史学有了更大的发展。这时期的史学理论,已不限于提出来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新的探讨,而且提出了系统的史学批评理论。这是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时期。南朝梁人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篇、唐初政治家关于史学的言论。《晋书》卷八二有关史家的传记、《隋书?经籍志》史部诸序等,都是反映这个时期史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文献。尤其是刘知几的《史通》,提出了系统的史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论,标志着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里程碑。 第三个阶段,是宋元时期,是它的发展阶段; 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中国古代史学有了更大的发展。通史、民族史、当代史、历史文献学等方面,在这时期都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史学批评在相当广泛的范围里进一步展开,史学理论在不少问题的认识上更加深入,在表现形式上亦更加丰富了。这几个方面表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进入了它的发展阶段。 第四个阶段,是明清(1840年以前)时期,是它的终结阶段。 中国史学发展到明清时期,有两个极明显的特点,一是越来越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二是出现了批判、总结的趋势,同时也萌生着嬗变的迹象。史学理论的发展,也不能脱离这两个特点,而后一个特点表现得更突出。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阶段,其特征便是批判、总结和嬗变。明后期的王世贞、王圻、李贽,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清前期的王鸣盛、赵翼、钱大昕、崔述、章学诚、阮元、龚自珍等,在史学理论方面,各有不同的成就和贡献。 二、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 1、历史记载和撰述的连续性 任何一个文明古国都不像中国在历史记载和撰述方面有这种历史连续性。从现在已知传世最早的史书——《春秋》开始,中国的历史记载和撰述从未中断过。如果说从有文字记载开始,现在已知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甲骨文,距今有3600年。尽管我国现在有文字记载的确切年代不像有的古代文明国家那样早,但我国历史的记载、撰述是连续的。“二十四史”记载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史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知识汇编

中国古代史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知识汇编 一、科学技术 ㈠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重875千克,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艺已达到相当高水平。中国古代的青铜工艺成就主要表现在青铜器种类多,用途广,规模大,工艺精美,且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 ⑴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筑,集防洪与灌溉于一体的水利工程,既消除了岷江之害,又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天府之国”千里沃野。 ⑵长城: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历朝还有修筑。最主要是秦朝和明朝。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全长一万余里。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余里。长城绵延万里,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⑶隋朝大运河:隋炀帝开凿,2000多千米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⑷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拱桥,距今1400多年。 ⑸北京故宫: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是明清两朝皇宫,称紫禁城(宫城),1925年始称故宫。 ㈣四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 ※隋唐时期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火药;※宋元时期: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重大成就。 ⑴造纸术:西汉前期出现用麻纤维制造的纸;东汉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材料制成植物纤维纸,它原料易得、质轻价廉,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后来逐渐传到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引发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便利了文化的保存和交流,不仅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⑵印刷术:①雕版印刷: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②活字印刷:北宋时期(11世纪),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印刷术,比毕升的发明晚约400年(四个世纪)。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⑶指南针:战国时期人们根据磁石特性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12世纪时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宋元时期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和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和发现美洲提供重要条件。 ※宋朝人的书中谈到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⑷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药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开始应用于军事上,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火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火药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过去单纯以大刀、长矛作武器的状况,引发了世界战争史上武器和战争方式的大变革。 二、思想文化 ㈠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中国古代私学长期存在的原因

中国古代私学长期存在的原因 刘瑞清 (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管理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中国古代私学能长期存在有着多种原因:其一,封建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私学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其二,迎合封建专制统治是私学长期存在的前提条件;其三,私学自身不断发展完善及其灵活的办学方式是私学长期存在的体制原因;其四,私学教师的作用是中国古代私学长期存在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中国;古代;私学;存在;原因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69(2009)01-0073-05 中国古代教育的组织形式表现为由各级政府持、管理的官学和以私人主持、管理的私学两种形式。数千年的教育发展史,实际上是官学与私学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并存发展的历史。但是,人们往往把官学作为中国教育史的主脉去研究。事实上,与官学时兴时废相比,私学更具有完整性,也更充满活力。私学在近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跌宕起伏,几经兴衰。但无论是统治阶级的压制、官学的排挤,还是政局动荡的影响,私学始终从未中断过,并且不断地得到发展,它能长期存在有着多种原因。

一、封建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私学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限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始终未能超出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所决定的自然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所具有的落后性、分散性和稳定性特点以及因此而造就的中国人民的农业文化心态都对私学产生了极大影响。 首先,分散的自然经济使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都散居在一个一个的小村落中,与外界交往很少,自给自足、安土重迁。人们往往安于现状,无远大抱负,离开土地便一事无成。他们世代以农耕为业,而且受地主盘剥,收入微薄,经济条件决定了他们只能以普通识字为满足。他们只求识字明理,本分做人,因此,私塾中所传知识也足以满足其需求。而中国古代官学教育落后、学制不全,尤其不重视蒙学教育,最低级的官学教育机构也常设在郡县。并且官学名额有限,时兴时废,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因而不能满足人们特别是占人口多数农民的需要。而私学却能依地理环境而设。不论穷乡僻壤的小山村,还是地广人稀的水泽湖乡,均可就近入塾,有的连村设塾,有的设馆于家,有的随教于船中,更有甚者挑担送教于山村,坚持就近入塾、就便入塾的原则。这样就使更多的农家子弟也可去村塾学习。因此,中国在古代私学教育中,蒙学教育最为发达。 其次,自然经济结构下的农业社会本身非常稳定,在其内部不易出现大的动荡而引起大的社会变革。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周期性动荡引起的只是一姓王朝与另一姓王朝的相互更替,因而私学也无需发生太大变化。因此,每一次王朝更迭、政局动荡的时候,官学就会挽歌四起,

高考历史知识框架图

历史知识框架图 时间、分期 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 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8世纪)春秋战国(前8至前3世纪) 中国历史经济 1、农业:原始农业发展,经历了火耕、耜耕,青铜农具 等几个发展阶段;土地制度由氏族土地公有发展为奴隶制 土地国有制(西周井田制最为典型)。2、手工业:养蚕 缫丝世界最早,商代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商周青铜冶铸繁 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商朝发明原始瓷器。3、商业: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1、农业: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战国得到 确立;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以精耕细作、小农经济为 特征的传统农业出现。2、手工业:春秋晚期出现钢剑,战国铁农 具推广;丝织品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3、商业:打破官府控 制,涌现大商人,春秋末的范蠡被后世尊为商人祖师;商业发展 促进城市繁荣,各主要诸侯国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政治 1、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始创王位世袭制;商 朝奴隶制中央、地方国家机构趋于完备。2、西周创立宗 法制,是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3、夏商周三代 早期政治制度带有血缘宗族和神权色彩。 1、春秋前594年鲁国“初税亩”促进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 制形成。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运动持续数百年,秦国商鞅变 法最为深刻,封建制度得以确立。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和 变法,改变了三代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文化 1、思想:周礼是儒学的重要来源之一。 2、文艺:原始歌 舞为后世戏曲起源;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有帛画和壁画; 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3、科学:中国 为世界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国家。商代甲骨文中 已有系统的自然数数字。 1、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传统文化 体系奠基;孔、孟、荀使儒家成蔚然大宗。2、文艺:春秋时的《诗 经》是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战国屈原的《离骚》是中国古代史 上最长的抒情诗;战国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3、科学:出现算筹 计数法、赤道坐标与《天文》、有性杂交、《黄帝内经》、楼船 等成就。 世界历史 古代希腊(前9世纪-前4世纪中期)古代罗马法的起源(前6-前3世纪) 经济 古代希腊的农耕经济和航海、殖民活动发达。雅典城邦工 商业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为其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展奠 定物质基础。1、罗马法的起源。①前6世纪末共和国初期,罗马只有习惯法, 没有成文法;②前五世纪中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 马成文法的诞生,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 的利益;③前3世纪中期以后,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公民法逐 渐演变成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 民法”。3、罗马法的作用:其制定与实施,稳定了社会秩序;维 护了奴隶制度,巩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它的很多原则和制 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治 1、前9-8世纪出现雅典奴隶制城邦国家雏形;前8-6 世纪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尖锐。2、前594年梭伦改革奠定 雅典奴隶制民主的基础;前5世纪初的克里斯提尼改革, 确立雅典民主制;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利改革把雅典民主 政治推向顶峰。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四)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课题:中国古代史(四)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教学目标: 1、识记: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②金与南宋的对峙;③宋代经济的发展; ④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⑤宋元时期的都市。 2、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到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交融是历史主流。。 教学重难点: 北宋的中央集权政治和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该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9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 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第6-11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9—11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大金。 (2)澶州之战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为“澶渊之盟”。之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北宋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3)金灭辽后,对北宋发动了战争,北宋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后,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之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代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领先于世界地位,南宋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杭州;还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与反思

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与反思 数教082班 17号叶康 【摘要】中国私学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学在民间、尊师重教、兴学办学等一系列优良的教育传统。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私学,以及现当代私学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在中国私学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许多与现代办学理念相吻合的闪光点,如独立办学,学校自治,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相互融汇,兼容并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从而对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特别是中国私学教育体制进行反思,指出,中国现行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与国家制度现代化并行共生,没有国家制度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私学的辉煌。 【关键字】中国古代私学现当代私学发展反思 一、前言 中国私学源远流长,始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距今2500余年。中国是世界上私立教育发源最早、影响最深、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这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中国形成了学在民间、尊师重教、兴学办学等一系列教育传统。 二、中国古代私学的起因和意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门富于公室”的现象,由于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一大批没落贵族、文化官员流落民间,又引发了“文化下移”的现象。文化学术向民间扩散,为私学兴起创造了条件,于是官学衰废, 私学骤兴。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官学衰败而诸子蜂起,门派林立,纷纷创办私学。他们著书立说,广招弟子,传道授业,扩展势力,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其中与教育关系最密切,对私学发展影响最大的当数儒、墨、道、法四家。 春秋时期中国私学的首创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乃至现代教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开创了私立教育模式;实现了教育的独立化;启动了教育理论的探讨;开创了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局面。

中国古代史脉络知识

shuiyue0215 zl19860215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 中国古代史通史概讲 通史坐标 通史综述 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鼎盛。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一、先秦时期(从远古时期到公元前221年) 先秦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政治上,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1)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3)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2. 经济上 (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 思想文化上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 (3)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二、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1.政治上:大一统政治体制在全国确立。秦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称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所开创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到了汉代得到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发展,并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这一体制的核心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性、无可分割性和世袭性。 2. 经济上(1)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国家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3.思想文化上: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 (2)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医学、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 (3)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 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经受了打击并实现复兴,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解题探究]2013·(单位:座)

中国古代史通史结构图

中国古代史知识结构图: 1)农业:①木石骨器、耒耜 ②土地制度:井田制 2)手工业:①青铜 ②丝织 ③官营 3)商业:职业商人出现 经济: 3.西周(镐京) 政治: 1)分封制:①含义 ②对象 ③义务 ④等级序列 ⑤作用 2)宗法制:①目的 ②核心 ③大小宗 ④作用 3)礼乐制:①作用 4)三者关系: 一:夏商西周 1.夏:公元前2070年,国家,公共权力,阳城 2.商:神权色彩,占卜,甲骨文,殷 总体特征 二:春 秋 战 国 洛 邑 经济: 1.农业:1)工具:铁犁牛耕 2)水利:都江堰 3)土地制度:私有 2.手工业:私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商业:1)私商兴起 2)重农抑商 时 代 特 征 1.思想: 百家争鸣 文 化 : 1)背景:①政治 ②经济 ③文化 2)流派: 3)意义: ①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②道家:老子、庄子 ③法家:韩非子 ④墨家:墨子 2.科技:①司南②日食、彗星、《石氏星表》③九九乘法表 3.文艺:①甲骨文②楚辞《离骚》③绘画《人物龙凤图》魏国,李悝 秦国,商鞅 政治: ①背景: ②措施:政治; 经济; 文化 ③结果: ④影响: 1.变革背景: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 区别 1)春秋:齐国,管仲 2.改革: 2)战国:

五:魏晋南北朝 1)背景: 1.中央官制的变化:三省制 2.北魏孝文帝改革 政治: 2)措施作用:(见表格) 3)影响: 4)成功原因: 前期 后期 经济: 1.农业:1)水利:翻车2)土地制度:均田制3)税收:租调制 2.手工业:1)灌钢法2)白瓷 文化: 1.思想:佛道思想冲击着儒学:1)原因2)内容3)作用 2.科技: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3.艺术:1)东晋,书圣,王羲之 2)东晋,“以形写神”,顾恺之, 时 代 特 征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中国古代史易错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中国古代史易错点总结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分封制形成以西周之前,不是西周首创的制度,只是盛行于西周。 3、春秋战国时期最受推崇的是法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才正式得以确立。 4、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与地方分权的制度。 5、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6、秦朝采用的是法家思想,西汉前期采用的是道家思想,汉武帝以后采用儒家思想。 7、四大发明的顺序:造纸术(汉)、印刷术(隋唐)、火药(唐中期)、指南针(北宋)。具体来说,西汉时期出现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用麻做的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出现,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唐中期的书籍中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

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并向外传播。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并向外传播。 8、张骞通西域体现的是民族关系;丝绸之路的开通体现的是对外关系;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9、西域,至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而非西藏。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的是汉宣帝,而非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时间是前140—前87年。 10、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不是预报地震的,而是测定地震方位的。 1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发展承上启下,为隋唐的繁荣发展和宋朝的经济重心转移奠定了基础,但经济重心仍在黄河流域。 12、要注意隋朝大运河与京杭运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3、科举制开始出现在隋文帝时期,正式形成是在隋炀帝时期,1905年,光绪帝宣布废除科举制。 14、科举取士制度、三省六部制均正式实施于隋朝,完善与唐朝。 15、武则天在位期间选拔的、破格提拔的贤才有姚崇、宋璟,而后来唐玄宗继续重用过姚崇。 16、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不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是民族之间的兄弟斗争。就正义性而言,北宋时正义性的,

中国古代的官学与私学

第二章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第一节中国古代官学 中国古代官学教育是指中央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旨在培养各种统治人才的学校系统。中央官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 一、中央官学教育: (一)中央官学的产生、发展和衰落:是同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虽有西周“学在官府”之说,但由朝廷设立中央官学正式创始于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官学时兴时废。及至唐朝,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发展到顶峰。南宋以后官学逐渐走下坡路。封建社会后期,中央官学逐渐衰败,实际上成了科举制度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末,中国古代官学完全被西方的学堂和学校教育所取代。 (二)中央官学教育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1、最高学府——太学和国子监:汉代特别重视发展官学,重点是太学。自汉武帝元朔五年(公无前124)创太学设置博士弟子50名,至成帝时增至3000人,最多时增至3万余人。汉代太学规模之宏大,世界罕见。隋文帝设国子寺,炀帝时改名国子监,是中国设立专门教育管理机构之始,一直延续到清代。太学和国子监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办学育人、繁荣学术、发展科举取士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专科学校: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南朝的史学、儒学、玄学,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都属于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门学校。此外,还有研究科学、玄学,如唐朝咒禁学(注:属医学,学习道教、佛教、的治病方法,达到“以咒禁祓除邪魅”的医疗效果,以巫术为医术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崇玄学(唐统治者尊崇道教,从中央到地方均设立崇玄学,习《道德经》、《庄子》、《列子》等道家经典著作),都属于特殊的专门学校。3、贵族学校:东汉的四姓小候学,唐朝的弘文馆,宋代的宗学、诸王官学及内小学,明代的宗学,清代的旗学、宗学等等,都属于以贵族子弟为教育对象的贵族学校。4、短期学校:在封建社会中央官学系统中,有少数学校,既不是高等学府,又不属于专科学校,更不是贵族学校,而是君王或执政大臣暂时开设时间短促无制度系统的学校,故称为短期学校。如宋代的外学(又名辟雍)、广文馆、四门学等都属这类短期学校。另外宋朝中央政府在京都设立的普通国立小学,也属于中央官学的范围之内。 二、地方官学:中国古代的地方官学自西汉景帝时文翁(约前180-120)在蜀郡设学官开始。汉武帝对文翁设学官甚为赞许,并诏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至汉平帝时地方官学体制开始确立。按制度规定,郡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学校名称由此而来。东汉出现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班固《两都赋》)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地方官学衰废,“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唐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其前期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地方官学繁盛。自天宝安史之乱后,即告衰废。宋辽金时期,除辽金亦设有地方学校之外,宋代地方官学在学校经管方面设置主管地方教育的行政官员,各路置提学事司,掌管州县学政,是我国正式建立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之始。元代地方官学制度比较完备,在各路府州县内,均有相应学校,但是事实上有名无实,并未普遍设立。明代早在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初,即全国诸府州县设立府州县学,村设立社学(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明间子弟儿童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地方官学),最盛时期,全国共计有学校1700余所。清代基本上沿习明代学校的规模。 第二节中国古代私学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私学是与官学相对而存在的,并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私学,是指不由政府主持、不纳入国家学校教育制度之内,由个人或社会集团主持、经营、管理的教育活动。它既包括没有固定场所的游动四方的私人讲学,也包括以一位学术大师为核心的私学集团,当然还包括有着固定场所的正式的私学类型。 一、中国私学的产生:中国古代私学教育产生于春秋时期,其中以孔丘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春秋战国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转变时期,教育也随着经济政治的变更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即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私学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由于士这一阶层中的人为谁服务就代表那个阶级的利益,且他们的学说会传承体系也各不相同,所以产生了各种学派林立与诸子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四大学派。在学术上各家互有长短,相反相成。其中创立儒家学派的孔丘虽在政治上持守旧态度,但在整理文化遗产和创办私学方面却是功垂千秋的。孔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门生,培养了大批掌握文化知识的人才。孔丘为代表的儒家重视教育,以六经为教科书;诗——文学课,书——政治课,易——数学课,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 二、尧舜禹的“禅让” 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中国古代史知识要点

中国古代史复习要点 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点1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1)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2)地点:云南元谋县 2、北京人 (1)时间: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2)地点:北京周口店 (3)生产生活:使用旧石器(打制);猎取动物,从事采集;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生活 (4)身体特征:具备了人类的基本特征,但保留了一些猿类的特点。 3、山顶洞人 (1)时间:距今约1万8千年 (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3)生产生活:使用旧石器,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用兽皮缝制衣服;有爱美的意识;过着氏族公社生活。 考点2.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1、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约7000年 (2)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3)工具:使用新石器(磨制),骨,木,陶质工具,(耒,耜,锄等) (4)生产:采集渔猎;原始农业(水稻);饲养家畜. (5)生活:居住在木头建造的房子里(干栏式) 2、半坡遗址——黄河流域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6000多年 (2)地点:陕西西安半坡 (3)工具:广泛使用新石器 (4)生产:原始农业(种植粟,麻,蔬菜);畜牧业;制陶(彩陶),用麻纺织麻布。(5)生活: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6)文化: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早期文字的雏形。 3、大汶口遗址 (1)时间:距今6000年——4000年

(2)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3)生产:种植粟,饲养家畜,制作陶器 (4)经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小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反映出的问题:第一,二者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他们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第三,从中可以看出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第四,他们在发展原始农耕经济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考点3.远古的传说 1、炎帝.黄帝的传说 (1)时间.地域: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生活在黄河流域,蚩尤部落生活在东方。 (2)贡献:炎帝神农:制作耒耜,教民耕种;发明陶器;尝百草。 黄帝轩辕氏:创制历法;发明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发明铜器. 车船。 (3)黄帝在阪泉战败炎帝。黄炎联盟在涿鹿战败蚩尤,构成华夏族主干。 2、禅让的传说 (1)禅让: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办法 (2)顺序:尧舜禹 3、大禹治水的传说(疏导) 小结:“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在古代,“传说”与“史实”本来没有严格区别,近代科学思想的兴起,人们开始把被考古资料证实了的某个朝代称为“历史”,把这个朝代的文献称为该朝代“历史资料”,把这些“历史资料”记载的该朝代的事情称为“史实”。把尚未被考古资料证实的朝代称为“传说时代”,把有关这个时代的文献称为“传说资料”,把这些传说资料记载的事迹叫做“传说”。“传说”和“史实”的最终区别在于有没有地下发现的文字证据。 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考点1 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图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图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古代历史。下面由为你提供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图,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图欣赏一、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2.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商(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后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 2.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1.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 2.西周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 3.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四、东周(公元前770-前221年) 1.公元前771年,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4、秦国商鞅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申不害在韩国变法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二五、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统一币制、度量衡、文字;“焚书坑儒”;修筑长城。 3.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杆起义,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表现了人民的革命首创精神。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大败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典故:破釜沉舟 六、西汉(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年) 1.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文景之治 3.丝绸之路: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七、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刘秀“光武中兴”,定都洛阳。 2.200年,官渡之战,曹操VS袁绍,曹操大胜,奠定了统一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中国古代史复习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同学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吸引了他。此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这种文字是A.甲骨文B.大篆 C.小篆 D.隶书 2.“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音:e,不公正,偏袒)”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A.韩非 B.孟子 C.墨子D.庄子 3.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一历史功绩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5.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 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皇帝一开始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6.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班超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开辟后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后 D.昭君出塞后 7.陆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对外交通线。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于汉代开通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C.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古都洛阳 D.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8.“……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9、在某一博物馆中,讲解员在讲解下图器物时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 ( ) A.四羊方尊 B.编钟 C.青铜立人像D.司母戊鼎 10.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中国古代史学)【圣才出品】

第11章中国古代史学 11.1复习笔记 一、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中华民族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的民族,出现了众多的历史学家,丰富的历史典籍,完备的修史制度,优良的史学传统。 1.发展历程 (1)史学的源头 文字出现前,先民对历史的记忆、认识和传播,依靠口耳相传,辅以结绳刻木,这种远古的传说是史学的源头。 (2)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出现了文字,使历史记载成为可能。 ①卜辞和金文 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载。 a.卜辞 殷、周奴隶主贵族占卜的记录,因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故称甲骨文。 b.金文 铸在铜器上的铭辞,因此也称为铭文、钟鼎文。 c.特点 卜辞和金文的记载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记载的基本因素,被看做是历史记载的萌芽。负责记载的史官是最早的历史学家。

②《尚书》 较早且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记载殷、周王朝的大事。 ③《诗经》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其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反映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 ④诸侯国国史 西周末年,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有了国史。 a.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春秋》。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孔子开创私人讲学和私人撰史之风,开拓了中国史学的道路,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史学家。 b.战国时代,私人历史撰述有很大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国语》《战国策》。 (3)秦汉时期 是中国史学的成长时期,本阶段史学的特点是规模宏富的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的出现。 ①《史记》 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纪传体表现形式,以其规模宏大的通史概括了3000年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群像,奠定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 ②《汉书》 班固因《史记》而撰《汉书》,断代为史,开创皇朝史撰述的先河。此外,荀悦的《汉记》是创编年体断代先例,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是中国目录学的开端。 (4)魏晋南北朝时期 史学得到初步发展,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史书极其繁富,门类广泛,史学真正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而蔚为大观。本阶段史学门类除纪传、编年外,又有民族史、地方史、家史、谱谍、别传以及史论、史注等。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讲解学习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 知识清单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 (1)神权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决定国事)(2)血缘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地方独立性强(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西周: (1)分封制 (2)宗法制 (二)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集权机制)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西汉时期:内外朝制度(汉武帝让近侍参与军国机要,形成内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即“外朝”)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2)东汉时期:尚书台取代三公 (3)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与门下省,但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4)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5)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 (6)元:一省制。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7)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置殿阁大学士,充当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权),内阁制度确立,之后内阁职权逐渐扩大,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 内阁特点:无法定地位、不是行政机构、不能统率百官,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票拟”能否生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内阁大臣常受太监制约 (8)清朝: 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雍正时设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规律总结: ①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②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根深蒂固。 ③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割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即由内向外。 3、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 (二)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集权机制)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 县制;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3) 西周: (1) (2) (1 )神权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决定国事) 血缘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地方独立性强(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 )西汉时期:内外朝制度(汉武帝让近侍参与军国机要,形成内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 机构,即“外朝”)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2) (3) (4) (5) 高行政机构,后增设 参知政事、枢密使 (6) 兀:一省制。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7) 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置殿阁大学士,充当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权) 之后内阁职权逐渐扩大,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 内阁特点:无法定地位、不是行政机构、不能统率百官,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票拟”能否 生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内阁大臣常受太监制约 (8) 清朝: 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雍正时设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 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 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 到顶峰。 规律总结: ①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② 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 根深蒂固。 ③ 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割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_ 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 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即由内向外。 3、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 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 (2) 西汉 ① 汉初,刘邦为巩固皇权分封刘家子弟为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 集权。 ②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王国势力被削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以和平手段解决王国问题, 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官员,郡县制再次成为大一统帝国的地方行政规制。 ③ 东汉时,形成州(从西汉时的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 、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3) 北宋: ① 军事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编练禁军,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② 行政上,设置知州、通判,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 财政上,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⑷元朝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设行省。行省长官由朝廷命官,行省之 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特 东汉时期:尚书台取代三公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与门下省,但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 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宋朝:“二府三司制”一一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 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 (中书门下是最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 ,内阁制度确立, ,但后来王国势力逐渐坐大、威胁到中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