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萧山工业简介

萧山工业简介

萧山工业发展情况介绍

工业是萧山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萧山工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快速发展,不断实现工业新跨越,构建了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培育了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家队伍,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综合实力位居全省领先,全国前列。

一、萧山工业的发展历史

萧山工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抢抓机遇史,回顾萧山工业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乡镇企业发展时期(1978-1992)。在此阶段,萧山工业主要学习苏南模式,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轻纺、五金等产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经济在全省崭露头角。

第二个阶段为改制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1992-2001)。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其他地方还在为国有资产的进退而迟疑观望时,已经实现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萧山工业,并未满足乡镇企业所带来的荣耀和财富,而是未雨绸缪,对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创新和探索,大胆实行了以产权明晰为主的股份化改革,经过积极努力、强势推进、上下配合,城镇集体企业、乡镇集体企业初步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转制后,萧山企业在全国率先完成了深化

改革的历史性跨越,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成功实现冲“千亿”目标,跨入全国发达县(市、区)行列。

第三个阶段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时期(2001-2005)。本世纪初,萧山工业抓住“入世”的百年机遇,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 ,以加快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为抓手 ,在外向型经济的大力发展中实现了工业经济在更高的层次上快速协调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快速推进,实现了工业企业的层次提升,对体制机制、管理模式、产业结构、设备技术等进行了重大变革,产生了质的飞跃,使企业开始注重对外合作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注重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提高效益,注重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集聚,注重可持续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全区工业总产值已连续5年保持在25%以上的增速,萧山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个阶段为产业集群发展时期(2005-2008)。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技术集约”思路,全区整合镇街工业功能区块资源,围绕纺织印染、机械汽配、服装羽绒、钢构网架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加强规划引导,发展一批同行业企业和配套生产企业,推进支柱特色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形成了中国羽绒之都、中国纺织名镇、中国钢构名镇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区,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区PYA、化纤生产、粘胶纤维产能占全国产能的1/5左右;羽绒出口占全国的45%以上,羽绒及制品占全国的1/4左右;钢结构等也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块状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万向集团、恒逸集团、荣盛集团、东南网架、亚太机电、柳桥羽绒等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民营企业集团更强更优发展。

第五个发展阶段为转型升级发展时期(2008-至今)。这个阶段,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影响下,萧山工业围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提升发展传统产业,适度发展重化工业”的产业转型思路,全面提升产业层次,扩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集聚,进一步增强了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同时,按照经济、城市、社会三大转型的要求,坚持“工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思路,把工业转型升级与城市化带动工业化统一起来,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初步建成了长三角南翼、环杭州湾产业带中具有国内领先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工业产业基地。

二、萧山工业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萧山工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产业升级为主导,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入攻坚阶段,取得了不蜚成就,主要体现在:

1、主导产业提档升级。近年来,我区新增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中国淋浴房之乡、中国卫浴配件之乡、中国包装产业名镇、萧山萝卜干原产地商标、中国门业之乡等6块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总数达到17项。化纤纺织产业: 2011年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335.7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26.8%,同比增长22.9%。化纤实现产量640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20%;萧山的聚酯涤纶长丝、氨纶、锦纶、粘胶纤维产量和装备水平均居全国前列,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化纤产业基地。恒逸和荣盛强强联合,进军PTA生产领域,向产业链上游进军,抢占产业链的制高点;富丽达集团、龙达集团、翔盛集团兼并重组国内外粘胶企业和原料基地,增强了市场话语权;华欣控股制订绣花线国家标准,占领全国色丝行业40%的市场份额。同时,萧山化纤纺

织产业集群还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名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2011年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921.6亿元(其中万向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8.3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的20.5%,同比增长28.9%。青年莲花、吉奥汽车、纳智捷汽车陆续投产,萧山整车生产启动;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关健零部件取得突破,零部件模块化、高端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区新能源汽车开始起步,万向6.8平方公里的江东新能源产业基地正在全面规划之中。精细化工产业:2011年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529.0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的11.8%,同比增长29.1%。传化集团临江新产业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精细化工、新合成材料和煤化工三大板块同时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百合花集团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生产线及产学研合作,成功开发近百种规格的颜料产品,其中新型DPP系列颜料用于法拉利等高档轿车,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我区的有机颜料、分散染料、印染助剂、有机硅密封胶、草甘膦等产品产能均居全国领先地位。钢构网架、羽绒服装产业:2011年分别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85.0亿元和202.6亿元,分别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的4.1%和4.9%,同比分别增长26.7%和7.3%。两个特色产业集群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全国性的专业化生产基地,钢构网架、羽绒及制品等产品产能均居全国前列。

2、自主创新成果显著。2011年,我区完成规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696.5亿元,同比增长22.8%,占全区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5.5%,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我区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截至2011年底,我区已有各类企业技术中心322家,

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45家、市级89家;拥有省级研发中心50家,市级79家;拥有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87家,市级111家;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2家,其中国家级工作站14家。2011年,省级新产品立项416项,通过鉴定91项。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988.04亿元,同比增长38.4%,新产品产值率达21.7%,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3、管理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多变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管理内功的修练,在加强财务、销售、经营等生存因素管理的同时,开始注重战略、成本、流程等系统化、精细化管理因素,管理体系日益健全,管理手段更加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1年底,,全区工业企业认定区级以上管理创新示范企业69家,其中省级30家,市级56家;总结推广管理创新成果63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53个。万向集团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海外经营战略的实施”、浙江传化物流基地有限公司“信息化为核心的公路港物流平台”等10项管理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奖。杭州长江洗染有限公司以信息化改造提升印染产业,成为全省首批10家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之一。通过管理创新,万向集团的“钱潮(QC)牌”万向节获得中国世界名牌殊荣,实现省内中国世界名牌零的突破。到2011年年底,全区拥有各级名牌产品338只,其中,中国世界名牌1只,国家级22只,省级95只,市级116只;拥有各级著名商标35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55件,省级105件,市级110件。拥有中国羽绒之都、中国花边之都、中国纺织生产基地等18个国家级区域品牌。

4、大企业集团增势强劲。工业企业强队优势进一步确立,

规模以上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的比重达90.6%。3家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19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1家企业位列全省重点骨干龙头企业。截至2011年底,我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03家,其中销售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670家,全年新增800亿元、500亿元、30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以上企业各1家,百亿元以上企业总数达5家;新增50亿元以上企业4家,总数达15家;新增10亿元以上企业9家,总数达70家。全区累计上市企业达到24家,还有6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进入辅导培育期。其中,万向集团已经成为全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领军企业;恒逸和荣盛产业联盟,PTA产能居全国领先;富丽达集团已是全国最大的粘胶短纤生产企业。2011年,我区百强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959.8亿元,同比增长23.8%。

5、节能降耗克难攻坚。近几年来,全区累计组织实施设备投资额在40万元以上的重点节能项目481个,总投资近19亿元。大力发展热电联产,推广集中供热,全区现有10家公用热电企业,装机容量29.1万千瓦;额定供汽量达2215吨。2011年底止,全区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53家,年消化利用生活垃圾41万吨,固体废渣及建筑垃圾806吨,废水2600多万吨;认定180余家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年回收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旧包装物达200多万吨。近几年来,全区淘汰水泥机立窑24座;粘土砖瓦窑企业13家,水泥粉磨机20座;淘汰自备锅炉96台(548吨);淘汰高能耗S7(SJ7、SL7)电力变压器200余台;淘汰印染行业落后产能4.06亿米;对杭州阳城热电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自备热电设施3.3万千瓦产能进行了整体关停和淘汰,并关停和外迁了一批小化工、小造纸企业。通过系列举措,“十一五”

末萧山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1%,超额完成“十五”末确定的能耗下降目标。

5、发展后劲持续增强。2011年,我区共实施限额以上工业投资项目837个,完成工业投资222.09亿元,增长9.2%,比去年净增18.7亿元。其中新兴产业投资15.2亿元,占比6.8%;亿元以上项目达111只,完成投资102.7亿元,占比48.8%;146只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将当年已完成投资54.4亿元。从分行业看,2011年,全区工业投资重点由简单扩量向产业升级转移,2011年机械装备、汽车配件行业投资项目有100个,计划投资达75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23%;化纤纺丝、纺织印染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项目总数增加到84个,计划投资127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9%,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三、萧山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践

近年来,我区围绕“工业强区”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项目带动,在发展中抓转型,用升级促发展,大胆探索工业发展路径,努力积累转型升级经验,积极探索一条符合萧山实际、具有萧山特色的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子。

经验之一:转变职能,提升效率,优化服务,以一个有作为的“护航”者成就一个负责任的政府

多年来,萧山区委区政府切实承担了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较好地处理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既联系紧密,又非大包大揽,企业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政府通过目标引领、产业引导、政策调控、协调服务、环境营造等手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一是目标引领。近年来,先后提出了“工业强区”、“工业冲千亿”、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加快城市化、带动新发展”、“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创业创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等目标,引领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实现既定目标。

二是产业引导。制定了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九大产业升级培育规划、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等,对产业发展实行分类指导,引导全社会投资方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三是政策调控。出台了有关工业经济方面的政策50余个,涉及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投资技改、促进结构调整、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16类。

四是协调服务。通过建立重大工业问题协调例会机制、积极争取重点项目、召开政银企座谈会、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协调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土地、人才等问题。

五是营造环境。实施行政体制改革,努力提高行政效率,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萧山被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评为“极力推荐的大陆首选投资城市(城区)”第一名,并获得了“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十大最有吸引力城市”等称号。

在2008全球金融危机和2011年宏观紧缩的严峻形势下,萧山区委区政府勇于担当,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举措,提振信心、拓展市场、减轻负担、破解难题,与企业共克时艰,实现政府、企业、银行三力合一,体现了一个责任政府的作为,萧山工业企业在严峻宏观环境影响下,仍保持了平稳发展。

经验之二:创新机制,完善体系,构筑平台,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促进转型升级

在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已定的条件下,区域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依靠创新。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抓手,把各种比较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一是深入实施“科技强区”战略。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百亿技改”和“百亿研发”项目,出台鼓励企业增加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意见,基本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科技投入机制。2011年全区科技投入超过60亿元,其中R&D经费支出超过30亿元。区政府还设立了1亿元创业引导基金和5亿元的中小企业债权基金。

二是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给予租金、税收、贴息等扶持。截至20011年,我区已有各类企业技术中心322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45家、市级89家;拥有省级研发中心50家,市级79家;拥有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87家,市级111家;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2家,其中国家级工作站14家,高新技术企业187家。产学研联合体建设积极推进,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载体121家。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00余项,有5个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重点创新基金项目计划,项目数量处全省县、市(区)首位。

三是构筑创新平台。按照外引内联、产业延伸、集聚发展的思路,“一点五面两中心”的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其中,国际创业中心建立了“杭州留学人员萧山创业园”、“浙江大学研究生创业素质拓展实践基地”,累计引进高新创业项目71个,总投资超过30亿元。“清华长三角传化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临江汽车研究院”等行业研发平台加速推进。全区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在孵企业60余家。

四是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名牌产业培养计划,把区百强企业、“五个一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列为创国家、省级名牌的重点培育对象。努力培育一批控股、控技(核心技术)、控牌(名牌)的“三控型”民营企业。2011年,授权专利4068件,居杭州市各县(市、区)前列。80多家企业参与190余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定,3个国家专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萧山,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经验之三:做大产业,做优企业,做强主业,以大项目大企业带动产业大集聚

做大做强核心产业是搞好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萧山工业之所以能得以快速提升,主要在于形成了以大企业大项目为带动,以传统产业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擎的全方位发展布局,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新路子。

一是产业做大。围绕纺织印染、机械汽配、服装羽绒、钢构网架等行业龙头企业,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技术集约”思路,加强规划引导,发展一批同行业企业和配套生产企业,推进支柱特色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全区已形成纺织印染、机械汽配、服装羽绒、精细化工、钢构网架等五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均超百亿,其中纺织印染、机械汽配年产值分别达到1335.7亿元和921.6亿元,羽绒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保持在1/3以上,钢结构产业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8%,全省的1/3。

二是企业做优。逐步建立完善企业强队建设机制,每年评选百强企业,对100家成长性好、产业层次高、发展前景佳的优势

成长型工业企业和100家苗子型企业作为第二、第三梯队予以重点培育。按照“扶大”、“扶快”、“扶优”的原则,对企业并购重组,发展总部经济,加大技改投入,加强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涌现出了万向、传化、恒逸等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民营企业集团以及一大批具有较大的发

展潜力的优质中小企业。

三是主业做强。各大企业做强主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在纺织业PTA领域,逸盛石化在宁波、大连的总产能达到55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能的20%,加上在海南在建的200万吨,到2013

年可占全国总产能的25%,可成为国内最大的PTA供应商。在粘胶短纤领域,富丽达纤维公司产能占全国总产能17%,到2015

年产能将达到90万吨,达到全国最大、世界前三的生产规模。氨纶的总产能为6.8万吨,占全国22.2%。杭齿集团的船用齿轮箱和万向集团的万向节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0%和70%。

四是项目带动。坚持把推进大项目建设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实施“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和“项目建设推进制度”,实行项目协调例会制、项目情况报告制、项目进展督查制等制度。加大技改贴息力度,对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先进产业项目给予财政资助。重点支持与世界500强企业、国内200强企业和科研院校合资合作的项目,终端产品及省级以上著名商标、知名商号和名牌产品及国家免检产品相关的项目,对设备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给予一定财政资助。

五是园区集聚。构筑起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和镇街工业功能区块三级发展平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公共服务

平台。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引进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投资项目,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目前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园区、18个镇街工业功能区块,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

经验之四:调优去劣,有保有压,腾笼壮鸟,以产业梯度转移拓展战略产业发展空间

产业转移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产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萧山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在承接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机械电子等新兴产业的同时,对全区的产业进行了再布局。

一是加快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对于延伸产业链的项目,如PTA项目、钢构项目,支持企业借助外地交通、资源、能源优势,实行战略性转移,抢占市场。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如服装、纺织企业,通过内强总部、外拓基地,将生产基地外移,降低成本。对于环境容量不允许、原厂址不符合城市规划的项目,如化工项目,实行整体搬迁,拓展空间。

二是大力发展以汽车产业为龙头的先进制造业。以整车为龙头,以零配件为支撑,将汽车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加以培育。全力建设大江东新城35平方公里汽车产业园,吉奥、青年莲花、东风裕隆纳智捷等整车项目已进入产业园,广汽集团与吉奥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一大批零部件企业正与整车企业进行互配。

三是积极发展新能源等新兴战略产业。出台鼓励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产业在全省的比重已经超过8%。39家企业涉足光伏、风能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总投资近60亿元。

强化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功能建设,加快新能源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两个国家级基地建设,发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央企等国内外著名企业项目,加快推进万向新能源、阿斯莫微电机、恒逸己内酰胺、“双兔”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四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重点节能项目实行项目备案制度,严格实行源头控制,在按照产业导向目录,严把项目准入关的同时,对新增综合用能3000吨标煤以上(或年用电量300万千瓦时或变压器增容500千伏安以上,或新增锅炉容量4吨/时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审批、核准、认定项目,实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对增加值能耗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对235家年耗标煤5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开展集中培训,对节能降耗鼓励政策进行了充实和完善。2011年,我区共组织实施了123个重点节能项目,计划投资超过5.77亿元,这些项目实施后可节电16540万度,节煤13.2万吨。

萧山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取向改革比较早,民营经济、块状经济和开放型经济比较发达,形成了明显的体制机制、企业队伍、发展平台、政府服务等先发优势。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萧山拥有优势呈现出现弱化的趋势,内在结构性、素质性、资源性、体制性矛盾逐步凸显。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素质相对较低,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健全,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企业发展受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环境等要素制约较大等。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市场不确定因素加剧,对工业企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面对这些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不

利因素,我们看到萧山区委区政府有清醒认识,正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通过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促进工业进一步发展。

四、萧山镇街特色产业发展简介

近几年我区块状经济发展总体表现为区块总量与产值迅速

增加,区块规模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同步推进的特点。

我区块状经济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从全区层面上看,萧山已经形成了以纺织印染、机械汽配、服装羽绒、精细化工、钢结构建材、电气信息、食品、卫浴、花边、减速机、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主导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从镇、街道层面上讲,目前我区已初具规模的块状经济主要有:临江的机械汽配、瓜沥花边、衙前化纤纺织、南阳伞业、南阳淋浴房、河庄化纤、党山装饰卫浴、党山室内门、新塘羽绒、闻堰五金工具、浦阳工艺鞋、新街钢结构、义桥装饰布、义桥五金配件、楼塔纱头巾、进化机电、河上纸箱包装等,初步形成了一镇一品的区域特色经济格局。

1、楼塔镇:2011年,全镇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0.01亿元,同比增长16.6%,形成了以纱艺、服装、纸箱、电子、机械为主导产业的五大区块。纱艺是楼塔的地方特色产业,包括窗帘、花边、流纱、饰绳、粘扣等上百个品种,2011年产值超过10亿元。管村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室内饰物工艺基地,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2%,全国各省市均设在专营店,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占总产量的30%。

2、河上镇:2011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84.9亿元,同比增长7.7%。河上以“纸业之乡”和“服装之乡”而闻名遐迩,近年来,着力培植区域块状经济,不断提升产业层次,

形成了以造纸及纸制品为支柱,服装、机械、电子为重点的工业格局,尤其是造纸纸品业更是独树一帜。依托全国纸包装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和胜达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河上被中国包装联合会评为全国唯一的“中国包装名镇”,打响了纸箱包装这一区域品牌,纸包装产业产值超过30亿元。同时,河上的印刷包装行业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命名为浙江省信用建设示范行业。

3、戴村镇:2011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6.5亿元,同比增长14.7%。近年来,戴村镇始终坚持“生态立镇”和“工业强镇”两手抓,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五金机械、钢构、建筑机械等主导产业。华东钢业集团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主导产业钢结构网架和彩涂钢板卷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是华东地区薄板行业协会的会长单位;中球冠集团的主营业务是石油化工,旗下拥有31家分公司,是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并入选“中国民营石油行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浙江建机和华诚机械坚持产品差异化竞争,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内中低端建筑塔吊行业占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富时特化工开发的氟里昂替代品、电子清洗剂和气雾推进剂等,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填补国内空白。

4、临浦镇:2011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0.5亿元,同比增长17.8%。近年来,临浦镇依托南部中心镇优势,工业产业结构合理,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服装羽绒、纺织棉纺、建筑建材、五金机电、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企业梯队建设卓有成效,永翔集团、悍马集团、三弘羽绒、发达齿轮箱经营稳健,是区百强工业企业;高新产业发展迅速,悍马集团的高分辨率影像设备应用于军用航空航天设备,发达齿轮箱的3万吨级船用齿

轮箱填补国内空白,布朗汽车天窗填补区内空白;品牌战略快速推进,三弘羽绒的“我享我家”家纺产品跻身国内高端市场,网络建设初具规模,灯塔涂料在国内钢结构防腐涂料市场占有率多年稳居第一,加兰装饰的节能塑钢门窗应用于国内多个别墅项目。

5、浦阳镇:2011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7.5亿元,同比增长15.2%。浦阳工业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和实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氛围和互帮互助传统,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隐形冠军,培育了一批有独特经营理念的企业家,构建了一个具有群体优势、竞争优势的行业体系,密封材料、出口工艺鞋、空气净化设备、造纸机械、铝镁合金丝和防腐设备等产业均具备国内领先的市场竞争力。浦阳已经有11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杭州市级高新产业基地。国泰密封是国内最大的密封件生产基地,产品应用于核电站和核潜艇,稳居国内市场顶端;天成机械是国内最大的自动化玻纤设备生产基地,占领国内高端市场大部分份额;银河线缆开发的铝镁合金丝填补国内空白,成功应用于高铁车体焊接;飞祥线缆在国内线缆行业具有独特的研发和技术优势,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天峰纺机拥有30余项专利,其研发的高效免穿集绪器提高工效20多倍,引发缫丝行业的一场革命;佳为环境主攻空气净化设备,近年来发展迅速;双利机械是国内车用千斤顶的骨干企业,部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胜港电器在中频电炉设计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长期占据高端市场。此外,浦阳工业鞋行业有130多家生产企业,生产企业众多,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是名符其实的百姓经济2,011年实现销售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15%。

6、进化镇:2011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9.9亿元,同比增长23.5%。进化工业经济主要以五金机械、钢结构网架、食品加工业、塑料印刷业为主,近年来,依托工业园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吸引了临近诸暨店口、次坞等地区的一些高新项目落户。鹏航机械的高铁制动装置、合大铸造和大兴铸造的金属铸件、新世纪家纺的纺织产品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效益。

7、所前镇:2011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50.7亿元,同比增长24.3%。近年来,所前镇围绕“山水所前”的定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华益塑料、新光塑料、创元羽毛、万盛纺织、军联机械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迅猛。其中,华益塑料投资3.5亿元引进7万吨生物降解膜生产线项目已经投入生产,从原生产普通薄膜跨入能生产高科技含量的生物降解膜,成为全国塑料薄膜行业领军企业;军联机械生产的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整机产品在西南市场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8、义桥镇:2011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72.7亿元,同比增长21.1%。义桥工业起步较早,构建了一个结构合理、集聚优势明显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一批实力较强、经营稳健的优势企业。五金配件产业是义桥的第一大产业,主要以出口为主,现有中泰实业、永利百合、杨氏实业、新欣实业、耶鲁公司等30余家公司为主要生产企业,专业生产电器配件、金属配件、汽车、摩托车部件、轴承、工量具等各类五金制品,形成了加工生产链完整、专业分工协作的五金配件产业集群,年销售产值超过30亿。其中,中泰实业生产的办公转椅机械组件拥有多项专

利,高端产品出口额长期稳居国内市场首位,永利百合生产的传动链已经为宝马等全球顶级制造商配套;建筑建材行业以中强建工集团、达璞水泥公司、华浙实业、钱潮混凝土、东升管桩等企业为主,生产各种水泥、墙用涂料、预制构件、管桩等产品,主要承建各种建筑施工工程,其中“达璞”水泥等产品在东南沿海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华浙集团在全国有多个生产基地,其生产的地铁管片拥有一定产业知名度,年产值突破20亿元;装饰布产业是义桥的特色产业,以许贤片为生产基地,有明显的产业集聚优势,以宏达织造、经纬织造、昌华装饰、田野公司等10余家骨干企业为主要生产企业,生产的装饰布、沙发布、床上用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年生产各类高档装饰布2亿米,产值超过20亿元。此外,以可月卫生用品公司等企业为主要生产企业,生产“雅妮娜”、“月满好”等一批卫生用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9、闻堰镇:2011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50.8亿元,同比增长19.5%。近年来,闻堰依托毗邻滨江、坐拥三江口的地理优势,抓住湘湖开发的有力时机,大力发展高效工业、清洁工业、绿色工业、旅游工业等都市型工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高端汽车零部件、软件、信息、新能源、制冷等行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其中,杭州网迅硅谷科技园由美国硅谷“网迅”公司投资兴建,其中国总部落定闻堰,目前已经吸引一批风投入驻;浙江省软件产业萧山基地早在2006年便落户闻堰,同年区政府授牌成立萧山创新科技园,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友会与闻堰镇政府共同开发;由同大联创投资5000万元的“数字电视及户外互动视频传媒产品研发生产、销售”项目已投入生产;五金工具是

闻堰特色产业之一,全镇拥有五金工具企业70多家,年产值超过30亿元左右,其中“万达工具”生产的花色钳被业内称为“单打冠军”、“东方钳王”,此外,万达也积极向高端汽车零部件拓展,恩斯克万达生产的EPS电动助力转向机已经进入国内日系整车配套体系,发展迅猛,2011年产值突破6亿元。

10、宁围镇:2011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500.9亿元,同比增长27.6%。宁围是萧山的工业重镇,以机械、化工、轻纺服装产业为主,拥有鲁冠球、徐冠巨等一批全国著名企业家,诞生了万向集团、传化集团等国内外的知名企业。近年来,“宁围制造”正向着“宁围创造”发展。万向集团2011年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旗下拥有4家上市公司,在做强主业的同时,已经启动了全省首辆电动车示范运行的电动汽车项目,其生产的太阳能单晶硅片已经应用于神舟六号;传化集团在做强主业基础上,近年来积极布局煤化工、合成橡胶、科技投资等新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江宁丝绸注重品牌投入,积极打造杭州丝绸女装品牌;和泰机电先后自主开发制造了多系列物料输送设备,产品已获国家多项专利,建立了国际先进的生产线和现代化生产基地,成为全国物料输送行业的领军型企业。

11、新街镇:2011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60.1亿元,同比增长17.8%。近年来,新街工业经济质效并进,加强自主创新力度,多元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迅速,已基本形成了化纤纺织、羽绒刺绣、轻钢装饰、机械五金、塑料箱包、食品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龙达集团、瑞成辉化纤是我区化纤、粘胶行业的骨干企业;杭萧钢构是国内首家钢构上市企业,目前又全面进军住宅钢构领域;华润啤酒推行品牌战

略,年上缴税费上亿元;江南涤化注重技术改造,产品市场看好;中力集团成功开发LOE-E中空节能玻璃,打破国外垄断;恒达集团抢占国际钢构市场,跨国工程遍地开花;申新包装与世界500强韩国SK株式会社成功合资。同时,新街镇还积极探索规模经济与家庭作坊经济配套发展模式,打造强村经济,同兴村的电脑绣花业、新塘头村的五金加工业等,特色行业优势凸现。此外,新街镇担保公司积极探索工业服务业发展模式,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担保近10亿元,进一步优化了工业发展软环境。

12、衙前镇:2011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69.8亿元,同比增长23.8%。衙前工业发达,产业集聚,龙头企业优势明显,规模企业众多,形成了化纤纺织、钢结构两大产业基地,建立了中国纺织博览城这一区域性采购交易平台。恒逸集团是国内化纤、PTA行业的领军企业,A股上市公司,2011年销售产值突破500亿元,目前正积极向原油储运加工、己内酰胺等石化产业链上游拓展;东南网架是国内钢结构网架行业领军企业,A股上市公司,承接了奥运会“水立方”等国际顶级工程,目前正积极向金属板材、新材料等领域拓展。衙前企业发展实业意志坚定,创先争优意识浓厚,全镇连续3年工业投资超过10亿元;衙前企业合作氛围良好,“同行交流、同行联合、同行共发展”,特别是在隐藏着高风险的大项目、高科技项目时,通过大规模、高起点的产业链合作,金融风险降低,资产收益率提高。恒逸集团与兴惠化纤集团的聚酯熔体直纺项目,把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的战略,让恒逸和兴惠实现了双赢;兴惠化纤和宏峰纺织等企业联手,建成了设备国产化率最高、成本最低的邦联氨纶生产装置;同时,通过上下游合作,衙前企业还有效解决了资本与市场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