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扬丝路精神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发扬丝路精神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发扬丝路精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10月23日14:19 来源:新疆日报

编者按: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9月13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再次谈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域大合作。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发挥新疆区位、地缘、人文等方面优势,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强烈的机遇意识和担当精神,努力当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主力军和排头兵。新疆财经大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近日组织专家学者就新疆该如何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并发挥其优势,同时提升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进行了研讨。本版对部分精彩发言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打破思维惯性

■新疆财经大学中亚经贸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中

只要我们仔细阅读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新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就可以看出,最能简单而又明确传递新疆战略地位的字眼就是“基地”、“通道”、“中心”。这种高度精炼的概括力有利于快速准确地向社会传播未来的战略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但如果按照习主席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重新思考,基地论”、“通道论”、“中心论”“就需要进一步整合和提升。

一、对基地论、通道论和中心论的反思

1、基地论。将某处作为“基地”,实际上就是发挥基础保障和后援支持作用。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将新疆定位于某种基地(如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等),是全国大局的需要,也是作为资源丰富大区应尽的义务。但随着国家战略布局的调整,新疆已从边疆省区一跃成为开放的前沿,新疆必须具有辐射中亚的能力,为此,新疆应建成面向中亚的经济高地。实际上,随着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和全国经济结构调整,新疆的基地作用已经在逐步弱化。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度看,应将新疆作为向西开放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根据地和大本营”。

2、“通道论”。目前将新疆定位于我国与中亚国家间的能源大通道和物流大通道,典型的表述为“东联西出、西来东去”。在全国经济一盘棋的大背景下,这对支持我国东部地区加工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保证作用,即使在未来全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下,通道的作用也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如果只是单纯地定位于“通道”,则新疆很可能就变成了“传送带”。这一点已经得到社会各界许多人士的认同,已有学者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提出增加“东西联动、西来西去”的建议。我认为,应提升通道的内涵,先从完善交通走廊开始,逐步递次实现贸易走廊到经济走廊的转变。

3、“中心论”。有学者因新疆地处亚欧腹地、乌鲁木齐市为亚洲地理中心而提出新疆应成为中亚经济圈的中心。这是符合地缘经济学的逻辑的。但不同层面的规划中却是根据区域中心城市或园区的客观条件提出具体的中心概念(国际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加工中心)。这样的“中心”往往和“基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基地也要依托中心城市,同时它又是通道中的节点。它通过打造经济增长极可以实现“以点带面”,但却不能保障平衡发展,甚至因为其吸引力大于辐射力反而加大了地区差距。由于“中心论”在逻辑层面反映的是“点——圈”的思维结构,所以并不完全符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需要。

如上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一个跨国工程,需要所覆盖的国家协调政策共同做出努力。它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工程,我们不能低估建设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二、新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调整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一环当然有责任主动反映新疆的地方诉求并积极争取有利的政策,但应避免“一靠二要”的心态,改变“以项目促政策要资金”的做法,用高度的智慧避免“有心栽花花不开”的局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属于国家战略层面,只有从这个高度提出新疆发展问题,才能得到中央认可,并转化成具体政策和财力支持,最终形成“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笔者认为,应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重新考虑“基地—通道—中心”的战略框架,将其改为以“点轴带”为核心的表述。可以在传统丝绸之路的基础上,重新打造“南中北平衡发展、沿边境全面开放”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段(一般称为中段)。具体包括:

1、强化南线。将传统环塔里木盆地的南线和中线合并为新南线,围绕脱贫致富,发展基础设施,转变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提高城镇化水平。重点消除南疆三地州的贫困状态。

2、夯实中线。将传统北线(经乌鲁木齐至伊宁)改为中线,因属天山北坡经济带,实力最强,可谓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段的“龙骨”,应加强沿线中心城市的作用,夯实经济基础。

3、开辟北线。构建环阿尔泰经济圈,打造向西开放第三极。以此为突破口,联通经哈密、穿昌吉境内、直通阿尔泰的贸易线路,形成新的北线。

通过上述布局,可以更好地实现“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战略目标。以中线为骨干,以中心城市为节点,加强三线之间的横向连接,发挥中线的辐射能力,这种格局将有利于南疆三地州和沿边高寒带的经济发展。在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不能成为一条贫困带!

(作者系自治区人民政府专家顾问)

战略定位及合作思路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志刚

始于2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依靠骆驼和马匹作为交通工具,开辟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便利通道,也培育了连绵不断的欧亚经济合作带;现代丝绸之路通过新疆已形成地下(多

条油气管道、通信光缆等)、地上(公路、铁路等)、空中(飞机航线、电网等)三维立体化通道,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一、新疆在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合作中的战略定位

目前,中国西北及中亚地区是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塌陷最为严重的地带,该地带能否振兴,并顺利联结东亚经济圈,不仅攸关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向西开发战略的成败,亦成为决定欧亚大陆地缘经济发展前途的重要一环。

新疆是丝绸之路中国最前沿、最核心也是最长的地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包括新疆在内的西北各省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笔者认为,新疆的战略功能定位可以表述为:立足西北,面向“三亚”(中亚、西亚和南亚)、沟通东西,以开放促发展,成为深化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战略合作的重要枢纽、交流桥梁和重要平台,努力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开放合作的商贸物流基地、加工制造基地、文化交流基地、能源供应基地、金融合作基地,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中国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支点,努力建成我国沿边开放的示范区。

二、中国(新疆)拓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合作的思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目前还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因此,中国应该从战略等顶层设计方面加以规划,必须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提出为契机,发挥主导作用,同沿线国家合作解决相关问题,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及在上海合作组织内部与中亚地区更好地发挥建设性作用争取更为有利的地位。同时,也为促进我国东中西部互动、构建我国能源安全体系西翼、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西部地区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克服困难、逐步推进的过程。推进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互联互通、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三个阶段。当然,自由贸易区建设可以先从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开始启动,如中哈霍尔果斯边境自由贸易区,还可以考虑在伊尔克什坦口岸设立中吉边境自贸区;在试点实施效果好的基础上,则可以启动中哈和中吉双边自贸区建设,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推进至多个国家的多边自由贸易区,最终建立中国-中亚自贸区。

就目前及未来10年的情形而言,范围上不宜过大,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并借助亚洲开发银行倡导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CAREC)进行合作更为实际可行,可考虑中国、俄罗斯及中亚五国(2+5)的模式。上合组织是我国实现中亚战略目标的主要政策工具,倚重和发展上合组织,使其在中亚经济合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是我中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CAREC 是活跃在中亚地区经济合作领域的多边机制之一,在推进经济合作议程的实施方面,已走在其它地区多边经济组织前面。因此中国要充分利用这两个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推动中国(新疆)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驱动轮,谋求中国(新疆)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经济利益和经济诉求。

具体思路可表述为:依托地缘优势,加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外交推动,充分发挥上合组织与CAREC合作机制的平台作用,应在巩固能源合作、贸易合作的同时,推进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与机制,加快与中亚国家及俄罗斯在物流、制度和人文方面的

互联互通建设,实现以通关便利化和运输便利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及商务人员自由流动为主要内容的互联互通,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创造互联互通基础,加快建设边境自由贸易区,努力建设双边自贸区,推动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主体国家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政治安全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未来愿景奠定坚实的基础。

突出中亚经贸合作

■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段秀芳

一、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面临的机遇

首先,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中亚四国并与四国签署了《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和60多项经贸合作协议,为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国家政治基础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及加强“五通”的发展思路则指明了发展方向和重点。

第二,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为新疆开展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了现实基础。哈萨克斯坦正在实施工业创新发展战略,并开始把引资重点转向非资源领域。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也都把优先发展交通、矿产品和农产品加工、轻工业、服务业等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方向,为新疆企业投资工业制造业领域提供了大量机会。

第三,近年新疆一系列涉外经贸平台的搭建为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如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召开,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正式封关运营,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全面建设,中哈第二条铁路通车运营等。

第四,中亚国家积极入世为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

二、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

首先,俄罗斯、美国、西欧以及日韩等国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对我们构成现实挑战。其次,新疆还面临国内东南沿海等内地发达省区的激烈竞争。第三,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陆路大通道,陆路通道的不利条件远大于海上通道,尤其是跨境国家之间的运输协调复杂而困难。第四,俄白哈关税同盟对我国对外经贸合作尤其是双边贸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五,中亚地区恐怖活动的蔓延、跨国犯罪、贩毒及2014年阿富汗撤军后的政治安全等都将对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带来负面影响。

三、深化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争取中央政府支持,解决长期影响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历史遗留问题

首先,尽快由国家出面协调解决影响中资企业赴中亚国家投资经营活动的签证难问题,争取国家尽快批准霍尔果斯口岸和喀什办理签证业务。其次,与对方国家协调解决通关制度不配套、通关不规范及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协作不力造成的通关不畅问题。三是建议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改善双方的口岸基础设施条件,使边境口岸真正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便捷的

贸易通道。四是主动开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协调,尽快促成签订《国际铁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另外,加大协调力度,尽早发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综合功能,力争最大经济效应。

此外,在加快新疆与中亚国家公路、铁路以及管道建设的同时,建议尽快恢复乌鲁木齐至塔什干航班,尽快开通喀什至杜尚别和比什凯克的航线,尽快批准伊宁口岸国际机场建设项目。发挥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枢纽、交通节点和通道的作用,提升对外开放能力。

(二)优先发展面向中亚市场的重点产业

为改变新疆口岸通道经济的现状,自治区及地州市政府,尤其是产业基础和外向型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要面向中亚市场选择确定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给予重点支持,形成产业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要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出口加工基地,加快新疆贸易结构的优化、转型升级,这是长久发挥新疆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特殊作用之根本和基础。

(三)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面向中亚市场的龙头企业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微观主体,新疆要想在激烈的中亚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要充分利用19省市对口援疆政策,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面向中亚市场的龙头企业,通过质量和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升新疆地产品出口比重。这是深化和提高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水平的关键。

(四)完善并充分发挥现有涉外平台的综合功能

新疆现有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喀什和霍尔果斯两个经济开发区、中国-亚欧博览会、阿拉山口保税区、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等多个面向中亚的涉外经济发展平台,并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但综合功能还未能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应还非常有限,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为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强力支撑。

通畅交通运输走廊

■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德全英

今天,始于中国、连接欧亚大陆的古老“丝绸之路”这一历史概念正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国际外交政策领域推进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一个共用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概念。

发扬“丝绸之路精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个极富有创新战略的全球思维。

一、通畅海洋到大陆的交通运输走廊。

丝绸之路经济带包含着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丝绸之路—-共同发展之路”的理念下进行有效合作,动员更多国家的私人资本投入到泛欧亚丝绸之路区域交通网络建设,实现铁路、公路、航空、能源管道、电力设施的全面连接,建立联合货物运输的陆路交通运输网络联盟,促成跨洲际贸易运输监管的最低成本化、最大便利化。这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推动中国-中亚

区域贸易的宗旨。今天,欧亚大陆的陆路贸易运输开始复兴起来,上海合作组织是最大的陆路国家区域贸易组织,正在推动着泛中亚地区区域贸易的繁荣。

二、加快中国两条丝绸之路经济走廊建设。

中国处在东亚与中亚之间,太平洋到印度洋之间。中国的现代丝绸之路计划,称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实施向西开放战略,与中亚、南亚区域国家共享“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作为兄弟邻邦共同展望一个促进相互交融发展的新时代。因此,有两条“丝绸之路”经济走廊的建设问题。

一条是“中巴经济走廊”的规划建设问题。关于这一经济走廊问题,2013年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巴基斯坦参议院发表的演讲中提出:“中国愿与巴方一道,加快推进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并积极探索和制定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促进南亚、东亚互联互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不断拉紧中巴利益纽带,为本地区国家间开展合作提供示范。”这条走廊使中国南方省份经新疆与南亚区域连接,也通过中国南方省份使东南亚区域国家越南、柬埔寨、泰国与南亚区域的陆路交通连接起来。这将是中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一个新的经济带。

另一条是“环阿尔泰经济走廊”的规划建设问题。这条经济走廊的东端起始于俄罗斯远东太平洋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港。中间经过中国东部省区黑龙江、内蒙古,经过蒙古国乌兰巴托、科布多,再经过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到达西端哈萨克斯坦里海明港阿克套。在那里,与“欧洲-高加索-中亚运输走廊”的欧洲丝绸之路相连接。由于这条经济走廊连接着环阿尔泰山脉的中-俄-哈-蒙四国,本文称此为“环阿尔泰经济走廊”规划。这条草原丝绸之路走廊将环阿尔泰山脉的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四国连接起来;经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将高加索地区、中亚地区与东北亚区域国家连接起来;将西太平洋、欧亚草原、里海连接起来。“中-俄-哈-蒙环阿尔泰次区域”合作向东延伸到远东太平洋区域,向西延伸到“中亚-南高加索”区域。这条运输走廊的建设,将有利于哈萨克斯坦国东哈萨克斯坦州发挥已有的铁路基础设施优势,通过铁路连接,实施跨境运输;有利于蒙古国的发展,使其成为连接中亚与东北亚两大区域的经济走廊;有利于促进中国北部省份的国际贸易合作的便利;有利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使俄罗斯远东与中国、朝鲜、韩国东北亚经济体贸易关系更加便利。

“中巴经济走廊”和“环阿尔泰经济走廊”的战略规划都将促进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与蒙古、朝鲜、韩国、日本、越南、泰国周边国家间区域经济合作的便利化,符合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合作组织精神理念。这两条经济走廊都分别经过中国新疆的南疆地区和北疆地区,新疆将成为海洋到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国际经济走廊,这将对新疆未来经济发展远景更加有利。为此,面对未来,正如张春贤书记所讲,新疆要成为会客厅。我们需要迎接远方的来客。

货币流通是关键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卢爱珍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从目前的国际金融形势看,如何加强人民币向西开放是我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从这个意义上讲,丝绸之路

经济带其实也是货币流通带。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之货币流通

从全国各省市的经济实力和参与国际贸易的范围来看,北京、上海以及其他东部沿海省份自然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力军。但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必须区域化,而沿边省份在推动周边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方面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目前沿边八省(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宁夏、内蒙、黑龙江和吉林)几乎涵盖了我国全部陆上边境线,与14个国家接壤,各省也都在积极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特别是云南、广西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空间很大。

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重要门户,是连接中亚、南亚和西亚的必经之地。2010年,作为第二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省区,新疆还同时获得了全国首个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资格。截止2012年,新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累计达到550亿元,居西部十省区第一、边境八省区第二。

今年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正式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的批复》(下文简称《批复》),标志着霍尔果斯口岸成为全国首个“关外”离岸人民币金融业务试点区。这是目前国内比深圳前海、上海自贸区还优惠的特殊的离岸人民币政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必将再次强化新疆在向西开放中的地位,凸显新疆在推进中亚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的作用。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新疆除积极开展与中亚国家的交通、能源、贸易、农业、教育文化等合作外,货币流通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西向战略有着不可替代的辐射作用。

二、新疆应成为货币流通集散地

根据《批复》规定,今后,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内银行可直接到境外融资,发放贷款;“中心”内注册的境内企业也可在境外直接融资;“中心”可开展人民币与中亚国家货币挂牌、计价、兑换、结算业务。这将使新疆成为中国金融向西开放的前哨,同时,新疆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心地段,理应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货币兑换、结算、投资、融资的次区域金融中心,成为连接我国东部金融城市和欧洲金融中心的枢纽,承担起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中“西出东进”的战略重任。特别是应抓住我国与欧洲中央银行和英国开展巨额货币互换(总额高达5500亿元)的历史机遇,并准确把握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政策时机,尽早规划新疆的金融布局,其中消除人民币与中亚货币兑换障碍,促进人民币跨境流通是先见之举。

1、放开货币兑换业务。目前,企业是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参与主体,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放开是大势所趋。除银行外,应允许企业和个人经营小额货币兑换业务,吸引内地和中亚居民来新疆开展经贸活动。特别应在伊犁和喀什设立小额货币兑换点,便利两个开发区的经贸活动。

2、在乌鲁木齐市建立跨境贸易与投资人民币服务中心。云南省与新疆同为第二批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省份,但2010年试点的当年就获批在昆明设立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并在瑞丽设立分中心。直到目前云南省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量也未超过新疆。我们应抓住这次历

史机遇,积极运作建立跨境贸易与投资人民币服务中心,并争取在伊犁、喀什设立分中心。

3、倡议建立丝绸之路开发银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方便。同时,继续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引导金融资源向新疆倾斜。

人物专访

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进中心建设

—专访中国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孙壮志

孙壮志(本报记者王丽丽摄)

1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孙壮志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要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高度,来推进中亚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提供投融资支持。此前,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习近平也指出,要以创新思维办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经济合作。

孙壮志说,站到国家战略背景下来看,国家拿出400亿美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将成为新疆打造中亚区域国际金融中心提供风向标,新疆可以借助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APEC会议上推动的亚太自贸区建设,与国内的相对比较发达的省区以及中亚各国建立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大内引外联的力度,在对外开放这方面的力度要大。

目前不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的财力,还是以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为代表的现有国际金融体系,都难以满足相关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巨大的融资缺口。习近平提出办好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将有利于解决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这一瓶颈,进而为“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筑牢保障。

孙壮志说,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区位优势,使得其在区域经济合作中作用独特,而人民币在独联体国家的“区域化”,也呼唤中资银行在乌鲁木齐建立更多分支机构。

(本报记者王丽丽)

打造中心还需配套政策

—专访自治区政府专家顾问新疆财经大学中亚经贸研究院院长张文中

张文中(本报记者王丽丽摄)

11月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专家顾问新疆财经大学中亚经贸研究院院长张文中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打造中亚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应形成喀什、霍尔果斯以及乌鲁木齐为“金三角”的金融格局,在这个格局中,乌鲁木齐应是新疆金融聚集区。

怎样才能将乌鲁木齐打造成中亚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呢?张文中说,首先必须要有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上给予政策。

他建议能否在新疆设立央行第三总部。2005年,央行第二总部设在上海后,确立了上海为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随着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自贸区等政策,上海已打造成国际性金融中心。

《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赋予了喀什、霍尔果斯金融创新使命。新疆事实上已经具备了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最原始的雏形。因此,如能在乌鲁木齐设立央行第三总部,将进一步推动国际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工作。

其次,目前驻疆金融机构都是分支机构,应结合混合所有制的思路将这些分支机构改造成子公司变为独立法人,同时要用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外的银行在乌鲁木齐开设机构。

再者,目前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是“一行一办三局”,监管部门条块分割,造成信息不通畅,因此,要打造中亚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应建设一个统一平台进行管理。

最后,要尽快推进类似自贸区的建设来促进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乌鲁木齐要打造中亚区域国际金融中心,这四方面需要配套推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