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问答题模板 应用稿(1)

案例问答题模板 应用稿(1)

案例问答题模板   应用稿(1)
案例问答题模板   应用稿(1)

心理咨询师考试答题模板

精神分裂症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幻听、被害妄想、恐惧、情绪低落、焦虑、烦躁、入睡困难

资料整理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1.精神状态:(1)内感性不适;(2)注意力不集中;(3)思维障碍;(4)情绪低落;(5)意志行为改变;(6)个性稳定性发生改变。2.生理功能改变:头痛。3.社会功能状况:(1)工作中经常出差错;(2)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从认知方面对该求助者的症状进行如下分类整理:1.感觉障碍:内感性不适。2.知觉障碍:(1)评论性幻听;(2)功能性幻听。3.思维障碍:(1)强制性思维;(2)关系妄想;(3)物理影响妄想。4.自知力丧失。从情感和意志行为方面对该求助者的症状进行如下分类整理:1.情感障碍:(1)情感迟钝;(2)易激惹。 2.意志行为障碍:(1)意志减退;(2)强迫动作;(3)强迫意向。

整理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史 1、童年期:体征:弱小。性格:自卑;怪僻;懦弱2、青少年期:生活事件:父母离异;青春期挫折;攻击行为求助者出生情况求助者精神疾病家族史,求助者的疾病史,求助者母亲反映的情况

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1.MMPI,用于判断求助者是否有精神病2、SDS,用于测定其抑郁状态的程度。可选用SAS测验,用来测定其焦虑状态及程度3、BPRS,评定精神病性问题的严重程度。4、应该选择SCL一90量表进行检查

初步诊断:精神分裂症、或者心理异常、或者严重精神障碍、或者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怎样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诊断的程序如下:1.分析该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2.分析该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有求治的愿望,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3.分析该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分析该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诊断为精神病、神经衰弱、神经症等。根据(1)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三原则(主客观不统一,精神活动不协调一致、个性不稳定性)。(2)根据该求助者的特异心理与行为:破裂性思维、思维逻辑混乱、行为愚蠢、意向退缩懒散。(3)被动求医行为。(4)自知力缺乏。(5)病程:缓慢起病2年余,加重半月。(6)严重程度: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已经不统一,主观和客观不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没有自知力,没有主动求医的行为,逻辑思维已经混乱,有幻听、被害妄想等典型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考虑诊断为精神病。2.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幻听、被害妄想等症状持续时间长达半年,内容充分泛化,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不能上学,已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说明问题非常严重,可以诊断为精神病。3.根据该求助者主要症状为逻辑思维混乱,有幻听、被害妄想等,可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需与抑郁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偏执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相区别。1.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等症状,但这些症状是在“别人看见自己洗澡”后产生的,是伴随的而不是主要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2.与恐惧性神经症相鉴别:恐惧性神经症的特点是对不应感到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感到恐惧,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是现实或想象的,但都是真实的,且恐惧性神经症的求助者有自知力,有主动求治的愿望,而本案例中该求助者虽感到恐惧,但恐惧的内容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且其没有自知力,也没有主动求治的愿望,因此可以排除恐惧性神经症。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精神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精神症状的伴发症状,而且其没有自知力,也没有主动求治的愿望,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4、与强迫症相鉴别:本案例虽然伴有强迫症状,但非主导症状,且没有求医动机,无自知力,因此可以排除强迫症。 5.与偏执性精神病相鉴别:本案例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行为和情感反应与妄想观念一致,无幻觉和精神衰退,因此可以排除偏执性精神病。

原因:生物原因:可能有精神病性问题的家族史(祖父有精神障碍)19岁,正处在青春期,有性的意识和性的冲动,但没有得到满足。社会原因:负性生活事件(父母离异)、人际关系问题(亲子关系、同学关系),谈恋爱失败,半年前自己洗澡的事件是该求助者出现精神问题的诱因。(2)家庭教育的原因,家教严格。(3)性格内向,与人交流较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4)未得到理解和关注,缺乏正确的指导。心理原因:对现实的误解(与女同学关系),幼时负性情绪记忆(小时候挨打)(1)存在明显感知觉障碍:听见别人说自己不要脸,是幻听。认为自己洗澡,别人能够看见,别人说自己不要脸。这是被害妄想。(2)情绪方面的原因,对别人说法的恐惧和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3)有回避行为,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4)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心胸狭小,偏执,

精神分裂症特点(1)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或脱离现实)(2)意识清晰(3)智能多完好(4)起病于青壮年(5)缓慢起病(6)病程迁延(7)患病期间自知力基本丧失咨询师对本案例的处理方式及怎样进行转介该患者初步诊断为严重精神障碍(或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或精神分裂症),属于不正常心理范畴,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需要向陪伴家属说明情况,具有典型的精神病性症状,属于精神病性障碍。转诊至精神科治疗。咨询师转介时应注意: 1.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 2.首先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3.向该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有关情况。 4.向新咨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

在本案例中,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有哪些?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如下: 1.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础。 2.咨询内容合适。 3.人格基本健全。 4.动机合理。5.有交流能力。6.对咨询有一定信任度。咨询师还应该了解该求助者的哪些资料? 咨询师还应该了解该求助者的如下资料:1.该求助者的出生情况2.该求助者的家族史。3.该求助者的疾病史4.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咨询史5.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测验情况。6.该求助者的朋友、同事反映的情况。7.该求助者是否存在未暴露的症状,如被害妄想等。

社交恐怖症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恐惧、焦虑、易激惹、精神紧张、回避行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情绪:自卑,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害怕与人接触,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行为:避免与他人接触,出现回避行为。社会交往:害怕与人交往,害怕与人对视,不敢单独出去做事,影响正常学习。

2、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如下:1.精神状态:(1)注意力不集中;(2)记忆力下降;(3)自控能力差,易激惹。2.生理功能改变:无躯体异常感觉,心悸、气短、哮喘。3.社会功能状况:(1)工作中经常出差错;(2)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

3、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恐怖性神经症、社交恐怖症。诊断依据为:1、本案例中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除外精神分裂症。2)根据主客观统一性、知情意协调一致性、人格相对稳定性的三原则,确定本案例不是重性精神病。3)本案例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有求助愿望。4)本案例求助者符合ccmd-3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a)以恐惧为主导症状,存在对某些客体有强烈恐惧、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自身无法控制。符合恐惧症诊断标准。b)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害怕去上课等)和人际接触(如怕看老师、同学等)c)常伴有自我评价低(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场所恐惧症:恐惧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高处、广场和拥挤场所等。病人常怕离家外出,怕独处,怕离家后处于无能为力的境地或不能立即离开该场合。场所恐惧性情境的关键特征之一是害怕没有即刻能用的离场出口,有些病人因此而完全困于家中。单纯恐惧症(物体恐惧症):恐惧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的物体或情境,如害怕接近特定的动物,害怕高处、雷鸣、黑暗、飞行、封闭空间、在公厕大小便、进食某些东西、牙科、目睹流血或创伤,以及害怕接触特定的疾病的病人或情景,因此促发的情境很单一、很具体,并且能够像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一样诱发惊恐

鉴别诊断 1、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发作;它是以惊恐发作为原发和临床相的神经症。在日常生活中,并且是在没有特殊恐惧情景时突然出现的。它的基本特点是不可预期的极度恐慌。它的特点是:发作的不可

预测性;两次发作间歇期除了担心发作,无其他症状;发作时典型的表现是在日常生活中突发强烈恐惧,并出现频死感、失控感、心脏病症状、和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等;发作突然,10分钟内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发作时意识清晰,发作频繁,一个月至少发作三次。由于发作的不可预测性令其可能出现紧张不安及某些植物神经的亢进,出现行动的自限。所以到最后,导致不敢出门,严重影响了个体的社会功能2.抑郁性神经症或心境恶劣障碍是以持久(至少2年)的轻至中度抑郁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兴趣减退,但未丧失;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接受鼓励和赞扬;自觉病情严重,但又主动求医。常伴有显著焦虑,躯体不适或疼痛和睡眠障碍。症状波动性大,生活能力不受严重影响,病前往往有明显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和素质因素。

在本案例中使用心理测验对求助者进行评估,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 1)对求助者人格进行分析,选择MMPI测验,并根据两点图验证初步诊断。2)了解求助者心理生理行为诸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选择Scl-90测验。

4、如何对心理不健康问题进行分类? 1)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即诊断为心理问题。2)符合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即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3)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可列入可疑神经症范畴。

5、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生理原因:青春期2)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认知原因:(1)错误观念:认为童年期的经历是下流、无耻的,暗恋男老师,觉得自己不纯洁;(2)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害怕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3)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童年事件一直困扰着自己,与人接触就紧张、害怕。自幼胆小、个性孤僻,认知观念不合理3)社会原因:家庭环境因素,父母很少过问。

6、在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1)充分尊重求助者2)关切理解求助者3)采取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交谈4)对尊重、温暖、真诚、通情达理的要点作简要描述

7、请结合本案例,为求助者拟订的有效的咨询目标。

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拟定的咨询目标是:1)近期目标:缓解紧张、恐惧情绪,逐渐减少回避行为次数(商定该次数)。使用Scl90测验,测查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分数等是否降低至正常范围。2)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提高自信心,最终达到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8、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如何进行评价?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可进行如下评价1.改善认知、行为和情绪属于心理学性质。 2.消除或减轻该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3.从该求助者自身能力和经济条件以及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看,拟定的咨询目标都是可行的。 4.改变该求助者错误的观念、评价、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 5.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可以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因此是可以评估的。 6.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符合该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对双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师无法认可该求助者的目标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 7.在拟定的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目标,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

9、通常从哪些方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从以下方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2)心理咨询师对咨询效果的评估(3)求助者社会生活状况改善情况(4)求助者周围人对其改善状态的评价(5)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的比较。

10、结合本案例,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何把握?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下:

1.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1)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2.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方法:(1)对照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评估;(2)根据该求助者自我报告进行评估;(3)根据该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进行评估;(4)根据该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程度进行评估;(5)根据咨询师对该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进行评估。

11、咨询师还需要了解该求助者的哪些资料?咨询师还需要了解该求助者的如下资料:1.该求助者的家族史。2.该求助者的疾病史。3.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咨询史。4.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测验情况。 5;该求助者的家庭成员关系 6.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 7.该求助者的价值观、信念或理想。 8.该求助者的出生情况。

焦虑性神经症

1、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躯体症状:出汗、心悸、头晕、腹痛、尿频、尿急等情绪方面情绪波动厉害、不安、害怕,感到恐惧行为方面:坐立不安、来回走动、搓手顿足社会功能方面:无法正常学习、考试,和同学们的关系比较紧张。

2、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焦虑性神经症诊断依据:(1)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判断,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映强度较为强烈,为自己的发展前途担忧,长期情绪不好;不良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极大痛苦。病程标准看,病程三年多。

3、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1)生理原因:无明显的生理原因2)社会原因:家庭教育(父母的百般溺爱、娇生惯养,全部期望寄托于独子李某身上)负性生活事件(高考落榜);缺乏社会支持(同学的讥讽)。3)认知原因:强烈的“出人头地”意识

4、拟订的咨询目标是: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来访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降低来访者的焦虑程度,改善其当前的人际关系,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个性,改变其对成才的错误认知。

严重心理问题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情绪低落、情绪不稳定、意向下降、兴趣下降、焦虑、紧张等。(1)情绪:情绪低落、烦闷、焦虑、暴躁、绝望(2)行为:回避热闹场合,夫妻性行为减少,训斥孩子(3)社会:不愿意与外界交往,常常回避热闹的场合,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工作效率下降,领导和同事开始对她有意见。

2、本案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本案最可能的诊断是:严重心理问题.本案例的诊断依据是:(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失落、暴躁、烦躁、委屈等情绪状况,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从严重程度上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较为强烈,反应泛化,并严重影响了社交功能。从病程标准看,病程虽处于最近一段时间内。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时间较长久,社会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心理冲突是现实性的,因此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3)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是什么?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根据有无自知力,有无主动就医行为,是否存在逻辑思维方面的异常症状等,判断是否为精神病。 2.根据求助者表现出的症状,内心痛苦的程度,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情况,有无泛化和回避以及病程,判断是否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样心理问题。3.参考心理测验的结果。 4.最终做出诊断。

3、依据本案例,你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1)了解求助者近期心理生理行为诸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选择Scl-90测验。。(2)了解求助者个性特征及神经类型,使用EPQ量表。(3)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内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对其情绪产生影响,因此选用生活事件量表(LES)。

4、根据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围绕已形成的初步印象,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将问题的严重程度量化。 2.选择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量表。3.选择进行病因性探索的量表。4.选择为排除其他诊断而使用的量表。

5、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1.生物原因:求助者为女性,18岁,12岁来月经,已进人青春期。2.社会原因: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自幼目睹家庭生活拮据,使其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中的生活状况,把本应由父母承担的责任加在自己稚嫩的肩膀上。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奶奶与妈妈总是吵架。很少和别的同学来往,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未得到正确的指导。3.心理原因:(1)存在认知错误:即使考试成绩好,我也认为是别人没考好,不是自己真正学好了。自己紧张、害怕将来考不上大学,无颜面对父老乡亲。(2)情绪方面的原因,受紧张、害怕等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3)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高考前的焦虑,不知所措。(4)求助者从小性格很内向,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6、还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还应收集的该求助者的资料如下:1.该求助者的婚恋情况。 2.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3.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 4.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 5.该求助者的生活状况。 6.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情况。 7.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 8.该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

7、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应注意: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 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根据本案例,拟订的咨询目标是什么?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1)近期目标:缓解焦虑、恐惧,减少回避行为,逐步增加与他人交往的次数,减少发脾气次数(双方商定具体数值)。使用Scl90测验,观察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分数是否降低至正常范围。(2)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强迫性神经症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强迫思维包括:强迫穷思竭虑、强迫性焦虑、强迫性对立观念等等。强迫行为包括: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询问和强迫性计数强迫检查、意向、等等回避行为、焦虑、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强迫洗手、强迫检查、强迫意向、回避行为、焦虑、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资料进行如下整理: 1.童年生活经历:(1)吃东西未洗手遭到母亲训斥;(2)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3)父母感情融洽;(4)父母管教严厉,做事追求完美。2.青少年期情况:(1)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伴玩耍、作游戏;(2)大学时因同学患肝炎而担心被传染;(3)没有要好的朋友;(4)学习、就业很顺利。

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如下:1.精神状态:(1)注意力不集中;(2)记忆力下降;(3)情绪急躁,爱发脾气。2.生理功能改变:睡眠障碍。3.社会功能状况:(1)工作中经常出差错;(2)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强迫性神经症。诊断依据:1.强迫症状。2.内容充分泛化3.有自知力,能够主动求医或按照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排除重性精神病。4.病程持续时间较长5社会功能已经受损。6.精神负担重,内心痛苦。

本案例的病因如下:1、社会原因:(1)童年因未洗手就吃东西受母亲训斥;(2)家庭教养严厉;(3)大学时因同学患肝炎而担心被传染;(4)自幼卫生习惯对心理障碍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2.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认知原因:(1)错误观念:童年和青少年期的经历导致其形成了不干净就会染上疾病的观念;(2)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害怕被传染上肝炎,性格内向,凡事追求完美。

对本案例应该选择MMPI、SCL-90,SDS量表进行检查 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MMPI测验,用来测定其病理人格和程度。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CL-90测验,以了解其对自身症状的评估以及程度。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DS

测验,用来了解其抑郁情绪及程度。理由: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将问题的严重程度量化。2.选择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量表。3.选择进行病因性探索的量表。4.选择为排除其他诊断而使用的量表。咨询师还需要了解该求助者的如下资料:1.该求助者的家族史。2.该求助者的疾病史(0.5)。3.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咨询史。4.该求助者的既往心理测验情况。5. 该求助者的家庭成员关系。6.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7.该求助者的价值观、信念或理想。

结合本案例,我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及原理如下:1.咨询方法:认知行为疗法:(1)引导求助者做自我探索,使之能够认识成长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个性方面的不足,体验到从前自我认识的不足,增加自发性与活力,从而达到自我实现,排除障碍,创造条件,开发潜能;(2)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如消除或减轻强迫症状或焦虑情绪。2.咨询原理: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与他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看法有关,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其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也不同。因此,通过改变对现实世界事物的认识、态度和看法,就可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此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和发展。

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1)精神分裂症:可以出现强迫症状,但仅为分裂症症状表现的一部分。其特点为:强迫症状出现缺乏明显的心理诱因,内容离奇,形式多变,不伴有明显的焦虑情绪,缺乏强烈的自我控制意向,缺乏强烈的求治愿望,自知力不全。(2)恐惧症:强迫症可出现惊恐发作或伴发轻微的惊恐症状。恐惧症与强迫症不同之处在于对特殊环境或物体的恐惧,无强迫性质,有明显的回避行为。(3)抑郁症:与强迫症常同时存在,应根据首先出现的优势症状作出诊断。如果两组症状都存在且不占优势,诊断抑郁症。

(4)强迫性人格障碍:病人多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刻板固执等。

神经衰弱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精神易兴奋、易疲劳、烦恼、易激惹、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回避行为、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消化功能减退。

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如下的资料整理:1.精神状态:(1)注意力不集中;(2)记忆力下降;(3)自控能力差,易激惹。2.生理功能改变:即躯体异常感觉:头痛,头晕,疲劳,全身酸痛。3.社会功能状况:(1)学习效率降低(2)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

对该案例如何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对该案例的诊断是: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神经衰弱。对该案例的鉴别诊断如下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精神分裂症早期有神经衰弱的症状,但常常伴有思维障碍和人格改变,如孤僻、淡漠、行为怪异、幻觉、妄想等,无自知力和求医愿望,本案例无此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分裂症。2.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症虽有神经衰弱症状,但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兴趣减退,可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本案例无此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3.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的焦虑为原发症状,本案例的焦虑为继发症状,且以精神易兴奋、易疲劳为特征,故可以排除焦虑症。

对该案例应该选择何种量表进行检查?应该选择EPQ、SCL-90、SDS、SAS等量表进行检查。

对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1)病程:1年以上,评为3分;(2)精神痛苦程度: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帮助才能摆脱,评为2分;(3)社会功能:学习效率显著下降,回避社交场合,评为2分。总分为7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改变超过3个月。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作为咨询师,如何向该求助者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需向该求助者明确的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如下: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本案例的咨询目标主要有:1. 改变求助者认为那位同学总跟自己过不去的错误评价2. 改变烦恼易激惹的情绪3. 改变精神紧张的情绪4. 改变社会交往状况5. 改变睡眠状况6.在达到上述具体目标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在本案例中,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如何进行评价?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可进行如下评价:1.改善认知、行为和情绪属于心理学性质;2.消除或减轻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3.拟定的咨询目标,从求助者自身的能力和经济条件以及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都是可行的;4.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评价、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

5.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可以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因此是可以评估的;

6.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符合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对双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师无法认可求助者的目标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

7.拟定的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

抑郁性神经症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焦虑、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失眠等。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诊断是:抑郁性神经症。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达3年,内容充分泛化,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有无泛化及病程上的得分为7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3.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焦虑、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等。根据这些症状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4.心理测验的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对该求助者需做哪些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有: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焦虑、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等症状,但在病程上已持续3年以上时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根据CCMD一2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抑郁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抑郁症状的伴发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生物原因:本案例中未见明显的生物原因。2. 社会原因:(1)家庭教育的原因,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教育严格,父母非常看重他的学习成绩。(2)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上大学后学习成绩下降,成绩排在班里的后几名。(3)求助者人际关系紧张,很少与人交流,独来独往。(4)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 3.心理原因:(1)存在认知错误:因为学习成绩没有中学时好就认为自己没用,认为自己很没面子,认为父母、老师及同学因为自己成绩不理想就都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完了。(2)情绪方面的原因,受情绪低落、焦虑等情绪

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3)在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学习成绩下降,不知所措。(4)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无法正视挫折。

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MMPI 测验,用来了解其病理人格特征。 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UPI测验,该求助者是大学生,可选用UPI测验来了解其人格特征。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EPQ测验,用来了解其人格特征。

还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 还应收集的该求助者的资料如下:1.该求助者的婚恋情况。2.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3.该求助者的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4.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5.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6.该求助者的生活状况。7.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情况。8.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9.该求助者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特点。

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人点?,可从如下几个方面选择切人点: 1.根据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从本案例的辅导治疗过程中可以得出哪些启迪?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1)要全面了解咨询者的情况,与咨询者共情、同感、取得其信任,是辅导治疗的关键(2)应该明确认知的改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全力支持当事人利用自己头脑思维并改进的过程,是重塑自我的过程。(3)在行为问题的矫正中,仅靠认知是不够的,必须给当事人一些实用技巧的指导。(4)心理辅导及治疗的过程中,各方面的配合很重要,这对于抑郁情绪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疑病性神经症

一、该求助者有哪些主要症状?心理方面主要症状是:焦虑、痛苦、恐惧、情绪低落、意向下降。躯体方面主要症状是:右腹部不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全身乏力,头、胸、肩等部位疼痛不适。

二、对该求助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对该求助的诊断是:疑病性神经症。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达两年,内容充分泛化,心里痛快无法自行摆脱,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有无泛化及病程上得6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3、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是高度敏感、偏执,再多家医院均不能确诊的情况下,仍确认自己得了肝癌,有反复就医行为,有持久的内心痛苦不能自己解决。根据这些症状诊断为疑病性神经症。

三、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应该和哪些诊断相鉴别?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症相鉴别:根据CCMD--2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经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疑病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疑病症状的伴发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焦虑症。

3、与恐惧性神经症相鉴别:恐惧心神经症的特点是对不应感到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感到恐惧。该求助者对肝癌有恐惧的症状,是对疾病的一种正常情感体验,且恐惧不是其最主要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恐惧性神经症。

4、与肝癌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自述右腹部不适,但经北京各大医院的诊断,均未做出明确的诊断,由此推断肝癌的诊断不成立,由此可以排除肝癌。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生物原因:该求助者为男性,45岁。社会原因:(1)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两年前自己的属下死于肝癌,这是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诱因。(2)家庭教育的原因,父母非常看重他的身体健康状态,受父母影响,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关心。(3)该求助者是有一定职位的领导,与人交流较少。(4)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理解和关注,缺乏正确的指导。3、心理原因:(1)存在明显认知错误:将属下患肝癌去世和自己错误地联系起来,认为自己也患了肝癌,这是错误地联想;

认为自己喝酒。右腹部不适,就一定患肝癌,这是错误的观念。(2)情绪方面的原因,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3)有按反复复就医的情况,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4)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心胸狭窄,偏执,对多家大医院的诊顿持否定态度。

五、怎样评估咨询目标的有效性?1、改善认知、行为和情绪属于心理学性质。2、消除或减轻该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3、从该求助者自身的能力和经济体条件以及咨询师能提供的条件看,确定咨询目标都是可行的。4、改变该求助者错误的评价、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5、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可以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因此是可以评估的。6、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符合该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对双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当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师无法认可该求助者的目标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7、在拟定的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目标,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

六、结合本案例,你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及原理是什么?1、咨询方法:(1)引导求助者作自我探索,使之能够认识成长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个性方面的不足,体验到从前自我认识的不足,增强自发性与活力,从而达到自我实现,排除障碍,创造条件,开发潜能;(2)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如消除或减轻强迫症状或焦虑情绪。2、咨询原理: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与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态度和看法有关,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其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也不同。因此通过改变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态度和看法,就可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此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和发展。

常见问答题

诊断方面

1.如何进行初诊接待或初诊接待的工作程序(1)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表现出咨询人员应有的仪态(2)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3)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是否能向求助者提供帮助。(5)向求助这说明保密原则(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确保求助者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等等。(7)说明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8)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2.初诊接待注意事项(1)避免紧张情绪。2)语速把握适中,吐字清楚,避免使用方言,每句话必须使求助者听清楚,必要时,可将提问或解释性语句重复一遍,直到求助者表示听清楚并完全理解为止。谈话中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

(3)对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特别是对心理测量资料的保密原则,要反复向求助者说明,承诺咨询者的责任,并说明一旦由咨询人员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4)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的功能都是有限的,咨询人员不可为了获取求助者的信任而随意夸大它们的功能,心理咨询工作受范围限制,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做任何承诺。(5)不许吸烟,不许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如玩弄铅笔、轻敲桌面、抖动身体等等)。接待来访者之前,绝对不许饮酒或服用兴奋、镇静等药物。交谈中不能东张西望,应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或发问。

3、摄入性谈话操作步骤(1)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围。(2)确定提问方式(3)倾听

(4)控制谈话方向(5)对谈话内容归类6)结束谈话:(结束谈话时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

4、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或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员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员心理测评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诊断目的下达的谈话目标。 5)、求助者提出的要求中,或心理咨询员的观察中,或心理测评结果中,抑或是上级心理咨询师提出的摄入性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5、你在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1)、根据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

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6、.在使用摄入性谈话法与求助者进行沟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3)除提问和引导语之外,不能讲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6)结束语气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

7、谈话时,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在选择谈话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和讨论的内容。7)谈话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8、问题提问过多的消极作用有哪些造成依赖。责任转移。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产生不准确的信息。会使求助者产生防御机制。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和说明。

9、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在选择问卷或量表时,可依据以下途径: 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以便将问题的严重程度量化。2)、用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3)、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 4)、为除外其它疾病而使用量表。注意事项(1)不得乱用心理测验。(2)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

10.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1)人口学性别经济状况受教育状况婚姻、生活状况生活方式和习惯有无重大改变、婚姻家庭性生活心理相容度、工作记录态度兴趣满意程度、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价值观和对未来的看法。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2.个人成长资料按以下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可列表填写),附以下提纲, 供参考: 1)、婴幼儿期是否顺产2)、童年生活(身体发育、家庭、事件、亲子关系……3)、少年期生活(青春期发育、亲子关系、学校、交友、性心理……) 4)、青年期(偶像、就业、恋爱婚姻、社交……) 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案例中可能呈现括号中的内容,有多少写多少。3.请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分类整理。1).心理功能状态——精神状态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模式、人格特征方面依次填写。2).生理功能状态——身体状态睡眠、饮食、头痛、性功能失调等,躯体疾病、异常感觉。3).社会功能状态——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1)工作学习效率:活动效率下降,因病无法工作、学习而考勤不全。(2)社会交往状况:社交能力受损,接触不良,同事、同学关系不和。(接触不良是人际关系不好)

11、什么是“引发求助者心理和行为临床表现的关键点”,其内涵是什么?(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12、验证资料可靠性的方法有哪些?(1)可以使用补充提问。(2)可以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的办法来验证。(3)可以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13、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3)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

14、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通常根据以下几点根据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1)临床症状表现(2)求助者的自知力(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5)问题持续时间(6)问题是否泛化(7)心理测量量表的评定

15、如何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分类诊断?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分类即对心理不健康问题进行分类。

1)、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2)、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

方面的人格缺陷。3)、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

16、对求助者作出诊断的程序是什么?举例说明;1)、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2)、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助的愿望3)、在心理、生理、社会功能方面是否受到影响4)、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5)、对精神病、神经症、心理问题做区别

17、如何提出心理评估报告1)、临床资料的核实2)、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3)、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4)、综合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产生原因分析

18、简述心理评估过程及其结果1)、求助者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2)、自我体验和行为表现。3)、问题的严重程度。4)、相关资料。5)、上述资料的可靠性。6)、心理问题的关键点。7)、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8)、原因分析。

19、如何了解求助者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4)、深入探讨问题的深层原因

20、引发求着这身心状态异常的原因是什么或导致求助者相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生物原因。

2、社会原因。

3、心理原因。

咨询技能

1.尊重恰当的表达尊重需要理解一下几点完全结纳。一视同仁。以礼待人。信任对方。

保护隐私。真诚为基础。

2、热情可体现下列几个方面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咨询师

耐心、认真、不厌其烦。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

3、真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不是自我发泄。真诚应实事求是。真诚应适度

4、共情应当注意的问题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咨询师必要时要验

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缺乏共情的影响1、求助者感到失望:认为咨询师对自己不理解、不关心,因而会感到失望,减少甚至停止自我表达。2、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由于咨询师没有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而过多地立足于自己,因而他就很难真正理解求助者的问题,有时会表现出不耐烦、反感甚至批评,这会使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3、影响求助者自我探索:自我探索是求助者成长、进步的必要步骤,但如果缺乏共情,咨询师往往对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不加注意,影响求助者的自我了解。4、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咨询师就不能真正了解求助者的问题与需要,因而做出的反应也常常缺乏针对性。

5、积极关注需要注意的问题1、避免盲目乐观:有些咨询师片面理解积极关注的含义,表现出对求

助者的过分乐观,咨询师应针对求助者的实际问题,客观地分析其现有的不足,同时帮助分析其拥有的资源。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要把求助者的观点从只注意失败面转到客观分析形势,立足自己的长处和所拥有的资源上。2、反对过分消极:咨询师应始终立足于给人以光明、希望与力量,这就是积极关注的实质。咨询师的反应应符合咨询的原则,应对求助者负责,应促进咨询的有效进行。3、立足实事求是:积极关注应建立在求助者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不能无中生有,否则求助者会觉得咨询师是在用虚言安慰自己,是咨询师无能的表现,这样的积极关注会适得其反。

6、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参照的思路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求助者沉默寡言,或东拉西

扯,或闪烁其辞,咨询师应及时把握谈话的内容,使咨询顺利进行。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个问句中不宜出现几个问题,否则求助者不知道如何回答。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咨询师可以进一步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思想和情感,从而帮助求助者更加了解自己。

7、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1、人本主义学派把自我实现作为咨询的目标。2、行为

主义者认为,咨询目标应该以行为名称来描述,这些行为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3、精神

分析学派的目标是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的人格,帮助求助者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压抑的冲突,作理智的觉察。4、完形学派的目标帮助求助者觉察此时此刻的经验,激励他们承担责任,以内在的支持来对抗对外在支持的依赖。5、理性情绪学派的目标在于消除求助者对人生的自我失败观,帮助他们更能容忍与更能过有理性的生活。6、交互分析学派希望帮助求助者能有脚本自由、策略自由,成为自主性的人,能选择、达到他们想要成为的人,帮助他们检验早年的决定,并能在觉察的基础上作新的决定。现实治疗学派强调引导求助者学习真实与负责任的行为,发展一种成功的统整感。帮助他们对行为作价值评估,并决定改变的计划。

8、制定咨询方案咨询目标:1、应该符合咨询目标有效性的七个要素。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咨询的费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3、其它问题及有关说明:4、有特殊情况,应具体说明。9、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确定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长远目标是在达到上述近期目标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的完善。

10、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案例具体叙述)1)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3)向求助者这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足作为目标。4)向求助者这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目标进行调整,重新确立新的目标。

11、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或目标(应注意什么)?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按照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它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的(量化)、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4)当咨询师和求助者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12、有效咨询目标基本要素制定咨询目标时如何判定咨询目标是有效的?对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如何进行评价1、具体: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见到效果。2、可行。3、积极。4、双方可以接受。5、属于心理学性质。6、可以评估:有助于看到进步鼓舞信心,发现不足及时调整。目标的达成、行动的实现、观念的转变、情感的调节、心理测验量表评定。7、多层次统一:咨询目标是多层次的,既有眼前目标,又有长远目标;既有特殊目标,又有一般目标;既有局部目标,又有整体目标。有效的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目标的协调统一。

实现这两种有典型意义的目标的统一,是心理咨询卓有成效的基本特点之一。从大目标着眼,从小目标着手,是辩证处理这两种目标关系的准则。终极目标:是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

13、注意事项:1、求助者并不都能提供有效的目标。求助者来咨询的问题是其他人的问题,或求助者是由他人送来咨询,而非本人意愿,这时确定针对性的咨询目标就有困难;有时求助者的问题是以情感或感觉的方式表达的,这种目标比较模糊;有时求助者自己也搞不清有什么目标,他们的思绪混乱,不知道可以从咨询中得到些什么;有些求助者所期望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2、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存在错误观念:有人认为咨询师应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应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念。有人认为咨询中应该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有些咨询师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他们想使求助者无忧无虑,没有创伤,没有痛苦,没有困惑,没有心理不适应。有些咨询师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

14、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15、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

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16、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1、急于下结论,2、轻视求助者的问题,3、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4、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5、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17、具体性: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

所经历的事件。求助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咨询师可采取相应的“具体性”对策。1、问题模糊、2、过分概括、3、概念不清。

18、咨询中使用面质的目的☆协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与行动的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使求助者明了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利用;☆通过咨询师的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以便将来自己有能力去对他人或者自己作面质,而这一点是健康人生所需学习的课题

19、应付阻抗的要点1、解除戒备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首先要做到共情、关注与理解,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咨询气氛,解除对方的顾虑,使其能开诚布公地谈论自己的问题,这实际上已为会谈减少了一定的阻2、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来访者性格特点、咨询关系。3、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应付阻力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阻力,了解阻力产生的原因,以便最终超越阻力,使咨询取得进展。其关键是要调动对方的积极性,使之能与咨询师一同寻找阻力的来源,认清阻力产生的源泉。

20、沉默的类型1、怀疑型: 2、茫然型: 3、情绪型:。4、思考型: 5、内向型: 6、反抗型:

沉默的处理,1、咨询师缺乏面谈技巧,有时是引起求助者沉默的原发性原因或继发性原因,咨询师应通过观察、练习、思考来改进,熟能生巧2、咨询师在沉默出现时,要保持镇静,给求助者一种不慌不乱、沉着冷静的印象,则会给求助者一种可信、充满信心和力量的感觉。3、如果求助者的沉默是由于思考问题所引起的,咨询师最好等待,同时以微笑、目光、微微点头表示自己的关注、理解和鼓励。4、如果咨询师发现求助者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犹豫不决时,应给予鼓励和必要的保证。5、当求助者以沉默表示气愤、对抗时,咨询师要及时发现,寻找原因,采取主动、和好、鼓励宣泄的方针。6、因个性原因导致的沉默,咨询师应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加以引导,多用倾听技巧,多作鼓励性反应,善于领会他已说的和想说的。7、若沉默是由于求助者本人不愿咨询引起的,那么咨询师的处理就更应注意方式方法。

21、多话现象的原因1、与咨询师有关的原因:咨询师角色的定位、咨询内容的难易、咨询时间的多少等因素会影响到咨询师对多话的理解。2、与求助者有关的原因。宣泄型:求助者只是为了宣泄一时的剧烈情绪。倾吐型:日常生活中他们多有不快而又缺乏倾吐的对象。癔症型:讲话时眉飞色舞,富有感染力,所述内容多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仔细分析多有夸大色彩,且并无多少急迫或困扰的问题,求助者似乎也没什么需要咨询师予以帮助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寻求注意和赞赏。表现型:与癔症型有些类似,他们滔滔不绝地发表意见,乃至对心理咨询及心理咨询师评头论足。很少谈论自己,谈论自己也是讲些自己的特长没有得到欣赏、重用等等。表白型:知道自己正面临某方面的问题,然而面谈时,他们一味地谈论别人的不是。他们来咨询,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没问题,有问题也是别人的问题。掩饰型:此类情况需要咨询师细心观察。有些求助者不停地讲话只是为了掩盖他们被人真正了解的恐惧。内心害怕与咨询师正面交锋,害怕咨询师的发问,害怕沉默给自己带来的压迫及可能会泄露自己内心的恐慌不安,他们的健谈是内心焦虑的反映。外向型:有些求助者性格外向,活泼健谈,好交朋友。倘若咨询师不善把握或亦喜欢这样时,往往时间过去了一大半,还未进入正题。

22、移情与依赖的区别,咨询师要学会移情(这里主要指正移情)与依赖有相似之处,移情中多有依赖,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依赖主要是一种信任,而移情更是一种好感;依赖是寻求现实的帮助,而移情是弥补过去的感情;依赖者多在遇到困难时来寻求帮助,而移情者则时常想见到咨询师;依赖者寻求心理依

靠,而移情者寻求感情依靠;依赖者的对象是现实的目标,而移情者是寻找替代物。相比之下,依赖者对咨询师的感情色彩淡,而移情者浓。

23、如何阶段性地总结和巩固咨询效果工作(一)小结每次咨询效果(二)商讨下次咨询任务(三)布置家庭作业(四)正视与处理反复现象(五)处理咨询失误第一,咨询效果显著,求助者存在的问题已顺利解决,求助者的适应能力明显提高;第二,咨询效果较好,心理问题基本解决;第三,咨询有一定效果,但问题依然存在;第四,咨询效果不明显,问题基本上没有解决。针对上述的第三、第四种情况,咨询师应认真分析收效不大的原因进行处理

24、对心理咨询的效果进行客观研究应做以下工作:设对照组。随机安排求助者。客观评分。考虑胜任能力。进行随访。

25、如何选择合适的咨询对象或咨询你对相应具有的特征:(1)智力正常。(2)年龄适宜。(3)内容合适。(4)人格正常。(5)动机正确。(6)信任度高。(7)行动自觉。(8)匹配性好。

26怎样评估咨询效果?

1)该求助者的主观体验2)该求助者适应社会的情况,3)该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评价,4)心理测验的结果,。5)咨询师的观察,

27、在本案例中,应如何选择咨询方法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2、不同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

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

28、阳性强化法工作程序 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靶目标越具体越好,如果目标过大,将难以操作。设定的目标应当可以客观测量与分析。2、监控靶行为:评定靶行为的基础水平。详细观察和记录该行为发生的频度、程度和后果。特别要注意靶行为的直接后果对不良行为的强化作用。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设计新的结果取代以往不良行为产生的直接后果。4、实施强化:继续记录靶行为。当求助者出现适当行为时及时给予强化。正性强化的标准应是现实可行的,可达到的。要设计一个渐进强化时间表,促使行为朝期望方向发展。内外强化物要同时使用,对求助者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阳性强化法基本原理行为主义理论认定行为是后天习得,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所以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就叫做阳性强化法。

行为疗法基础理论,经典条件反射在治疗中的应用就称为行为治疗。第二种成分是操作条件反射,在治疗中的应用称为行为矫正。第三种成分称为认知行为治疗。

29、合理情绪疗法基本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能愉快地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31、ABC理论 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艾利斯常借用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的一句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32、非理性观念的主要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极是这些非理性观念的三个主要特征。1、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2、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3、糟糕至极是一种对事物的可能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的非理性观念。现在再加上

一个“追求完美”。

33、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艾利斯等人认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几个目标:①自我关怀;

②自我指导;③宽容;④接受不确定性;⑤变通性;⑥参与;⑦敢于尝试;⑧自我接受。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减低求助者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能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自责倾向)和敌意(责他倾向)去生活,进而帮助他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35、注意事项合理情绪疗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合理情绪疗法假定人有一种生物的倾向性,倾向于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这是需要人用毕生的努力去减少或克服的。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因此它对那些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更有效果。最后,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能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也与咨询师本身有关。因为他们也可能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信念,这有时候会阻碍治疗取得成功。因此,咨询师也要不断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尽量减少自身的非理性成份。

36、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

原理:让一个原可以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适应症: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恐怖及焦虑基本方法: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注意事项:1、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和恐惧的情景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实施脱敏训练。2、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体不同和情景不同而不同。3、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紧靠重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此事表明焦虑等级设计的不够合理,应当将焦虑等级划分的细一些,使每个等级之间的跨度不要太大。4、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办法。

37、冲击疗法﹙满灌疗法﹚适应症恐惧症、负性情绪过度恐惧、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创伤后应激障碍、广场恐惧分类:现实冲击疗法、想象冲击疗法。操作步骤1、筛选确定治疗对象(体检)2、签定治疗协议3、治疗准备:刺激物、应急药品4、实施冲击:30分-60分1日1次或隔日一次2---4次优点:方法简单、疗程短、收效快。缺点:心理上难以避免承受、痛苦大、实施难、可能欲速则不达。不宜滥用,其他方法失败后才用。治疗类型现实满灌疗法:以现实情景作为刺激原。想象满灌疗法:以想象中的意象为刺激原。注意事项治疗前应排除当事人是否有禁忌的疾病,以免发生意外。签定知情同意协议之后方可采用。治疗中求助者提出终止治疗时要进行必要的劝说,但劝说无效时应立即停止。治疗中若出现通气过度综合症、晕厥或休克时应立即停止,并予以对症处理。

38、厌恶疗法原理: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此反复使求助者不得不终止或放弃原来不适行为。基本原理:经典条件反射。

适应症:恋物癖、过度吸烟、吸毒、酗酒、强迫症、肥胖症、同性恋、异装癖、窥阴癖、强迫性赌博、精神分裂症等。操作程序第1步:共同确定靶症状即确定一个最主要的迫切要求弃除的不良行为。第2步:选用厌恶刺激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其他(憋气、羞辱、致痛刺激)。确定刺激的强度、给予的途径、方式和持续的时间等。第3步: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即使厌恶刺激与不良行为同步出现。四、注意事项厌恶刺激强度应具有足够强度,无害、安全,严格控制使用。靶症状要单一和具体。如靶症状与非靶症状联系在一起,治疗时要将非靶症状行为剔除。

39、模仿法原理:向求助者呈现某种榜样,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1、选择适合的治疗对象2、设计示范行为。3、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40、贝克—雷米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2、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行为与情感方面的改变4、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工作程序1、建立咨询关系2、确定咨询目标对错误认知过程和观念进行分析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技术使求助者注意被他忽略的经验,并重新加以体验和评价。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模仿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是让求助者用对具体事件的评价来代替对自我的整体评价。主要采用灾变祛除、重建归因、认知重建的方法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家庭作业、阅读疗法)。

41、贝克的认知疗法理论中的几个重要概念1、共同感受指人们已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

2、自动化思维在认知过程中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是模糊的、跳跃的,很像一些自动化的反应

3、规则他是个体认识世界过程中的行为准则,依据它们评价过去,预期未来,并用它们来指导现在的行为A.T.贝克的认知技术1、识别自动性思维技术:提问法、自我演示、模仿等。2、识别认知性错误技术:逻辑分析等。3、真实性验证技术:设计对自动性思维和错误观念进行检验的情境,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

4、去中心化技术:检验自己是否为别人关注的中心。

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技术:帮助求助者了解情绪变化的消长规律。

42、V.C.雷米的理论1、每一个观念都有特定的存在方式,即每一种观念都有类似的句式。2、大多数认知歪曲的观念都表现为以“我”为主语的句子。3、错误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群集的方式表现,每一组群中的各个错误观念,其重要性是不同的。

认知治疗的目的是要结实并改变那些中心的和深层的错误观念,而治疗的手段则应从边缘的、表层的错误挂念入手,逐步靠近中心,挖掘深层,并最终予以纠正。提出了“中心-----边缘”模型

43、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基本原理

通过学习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景的策略。具体程序1、通过角色扮演和想象技术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情景2、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3、教给求助者觉察那些他们在压力情景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4、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5、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的焦虑水平

压力接种训练三阶段模型1、概念阶段首要的关注点是与求助者建立一种工作关系。理解认识和情绪在压力过程中的作用。重新思考求助者问题的实质。写开放性日记,记录自己的具体想法、情感和行为,以便观察求助者的内部陈述。2、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关注点是交给求助这个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以应用与不同的压力情景。获得和复述一种新的自我陈述。放松训练、社会技能训练、时间管理指导、自我指导训练、园艺、体育锻炼等。3、应用和完成阶段关注点是将治疗情境中发生的改变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将之维持下去。将改变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维持下去。。后续和加强治疗时间:治疗后的3、6和12个月的时候。压力管理训练的应用领域愤怒控制,焦虑管理,自信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提高,抑郁质量,肥胖,多动儿童,社会孤立者,创伤后应激综合症

认知疗法的重要原则就是调动求助者自己的潜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44、求助者中心疗法

原理:帮助求助者去掉那些由于价值条件作用,而使人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或角色,把别人的自我当成自我的成分,使其恢复成真正的自我。

基本假设人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他们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的干预;如果他们处在一种特别的咨询关系中,他们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

来访者有自我治愈的能力,咨询师的态度、个性和咨询关系的质量是咨询效果的首要决定因素。

基本理论1、人性理论。人是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人是可以信任的。 2、自我理论。经验。自我概念:如何看待自己。价值的条件化:一种是先天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一种是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上的价值的条件化过程。3 。1 心理失调的实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的三种情况一致不一致歪曲和被否认。 3. 2心理治疗的实质帮助来访者去掉价值的条件化作用,充分利用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使人能够接近他原来的真实经验和体验,不再困惑于别人的评价之中,而更多信任自己。

工作程序1、确定咨询目标:开放协调信任适应变化。使自我变得较为开放。使自我变得较为协调。使生活变得更加适应。更加接受生命和生活的变化。2、主要咨询技术:理解坦诚积极关注。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技术,关注、言语、非言语、沉默。坦诚交流的技术

不固定角色、自发性、无防御反应、一致性、自我的交流。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即接受、尊重、关心、珍视。3.咨询过程七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求助者对自己的经验是刻板、固定的。有所感悟,但不愿承担责任。自由表达客观的自我。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表达当前的情感有顾虑。能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

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有迟疑。能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否认的情感。不需要咨询师的帮助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注意事项1.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理论体系2、咨询治疗导向的首要责任在于求助者,咨询治疗的总目标就是共享经历,获取自我信任,发展内部评价资源,促进求助者自我成长。3、潜在的局限就是一些正在接受培训的初学者倾向于接受没有挑战性的求助者。

4、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所强调的基本原理应当成为当代心理咨询师素质培养的基础内容。

其他重要知识:

1、采用T分数记分的是MMPI和EPQ。

2、在WISC-CR的分测验中,有时间限制的分测验是:填图、排列、算术。

3、在WAIS-RC的实施中,算术和木块图分测验是以反应的速度和正确性作为评分依据的。

4、与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不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主要特点:言语与操作分测验交叉进行;有备用分测验;粗分换算量表分各年龄组不同。

案例问答题回答模板

与案例有关的问题 一、分析案例,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诊断: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按病与非病的三原则, 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和求 治愿望,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典型症状,排除精神病。 2、症状由****(找案例中描述的具体刺激)引起,属于强烈现实刺激。 3、症状持续时间**左右(摘抄案例中的具体时间)。精神负担重,存在内心痛苦,其症状是由现实性冲突所引起的,并有求助愿望。 4、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均受到影响了,有泛化、回避出现。 心理症状:内心痛苦、情绪低落、心烦、后悔、委屈等(前面症状仅为举例,要 根据案例中的内容摘抄) 躯体症状:食欲下降、入睡困难、头昏脑胀等(前面症状仅为举例,要根据案例 中的内容摘抄) 社会功能:不能上学/上班等(前面症状仅为举例,要根据案例中的内容摘抄) 5、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按病与非病的三原则, 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和求 治愿望,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典型症状,排除精神病。 2、症状由****(找案例中描述的具体刺激)引起,属于现实刺激引起的冲突造成的。 3、症状持续时间**左右(摘抄案例中的具体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存在内心痛 苦,有自知力,有求助愿望。 4、求助者社会功能未受到严重影响(一般只是效率下降,根据案例摘抄相关内容) 5、情绪反应不太强烈,理智可以控制 6、情绪反应内容尚未泛化。 7、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 二、分析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生物学原因:如果有就写,没有就写“未见明显生物学原因”。 2、社会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概括填写,一般社会性原因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和负性生活事件等 3、心理原因:根据时间情况概括填写,一般心理原因包括:错误认知、个性原因、情绪方面原因和行为模式原因等。 三、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如下的资料整理: 1.精神状态:(1)注意力不集中;(2)紧张不安,焦虑。 2.生理功能改变,即躯体异常感觉:头痛、疲劳、全身酸痛、睡眠障碍。 3.社会功能状况:工作效率下降。

2017一建市政案例解题技巧(万能模板)

2017一建实务市政案例分析技巧 1.一建市政专业案例题惯用的几种问法: ①做法等是否正确?(两种类型:以上或一条)为什么?正确的应怎么做? ②文件、报告、记录、台帐等内容是否全面?否则请补充完整! ③制定的措施等是否妥当?往往是移花接木、权限滥用、工序或顺序颠倒、时间错误。 ④出现的情况、事件、事故改如何处理?理由? ⑤直接设问?比如价格调整的原则、控制的措施、工期计算、指出关键线路等。 2.一建市政专业案例题隐含的信息特征: ①时间:会涉及工期、进度划分、双节点网络图、工期索赔、保修责任期划分; ②地点:会涉及地下作业、高空作业、交叉作业带来的危险源和人身事故,与此有关的施工方案; ③气候和环境:会涉及夏季的高温(大体积砼)、多雨、泥石流、雷电;冬季的风雪冰霜、低温所造成的各种问题; ④人物:各级管理人员、特殊作业人员、总分包、业主、监理、政府管理部门人员; ⑤矛盾:因为施工作业而发生的各种问题;从而引发了那么多的“是否妥当?是否正确?为什么?”。 3、案例应试技巧 ①有选择地多背诵现有的各种类型案例题(特别是真题),有助于增加应试能力和培养应试信心;(相信量变到质变,熟能生巧的道理) ②仔细阅读背景资料,查找隐含其中的有用信息,在题目中有关文字下面划线作出标记;针对每一个小问题,在考题纸的卷面上列出你准备回答的要点(主要的论点及依据),这样就可以直接在答题纸上书写答案了。考虑清楚了再下笔,减少涂改;答题前先看清题意,尔后对每一小问都须作出“是或不是”、“能或不能”的肯定回答(每一小问题的编号都写好,留出空白。回答不出的就跳过,挑能回答的先做),这样可以增加得基本分的机会; ③先列出解题思路,然后知道多少写多少。因为题量大,所以第一次答题是点到为止。五道大题做完后,利用余下时间再逐一补充。对没把握的题多写一点,虽显得啰里啰唆,争取拿到基本分。 ④书本上许多基本知识点仍要背诵熟记,考试时仍会用得上! ⑤时间控制,综合题的20分的题目用时30分钟;30分的题目用时40分钟。 综合题一共用去170分钟。余下20分钟时间图卡和机动时间! ⑥计算题主要是关于工期、款项的支付、费用的索赔和降低成本方面的,而且是围绕这方面的概念展开而要求计算的。 4.容易混淆的概念 (1)质量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 ①不合格材料处理—更换、让步接收或降级使用; ②施工质量事故处理—返工、返修、限制使用、不作处理和报废; ③建安工程质量验收评定不符合要求时处理—修补处理、返工处理、不作处理、不合格; (2)组织设计 ①施工总组织设计—以市政工程使用功能为对象,总承包单位编制; ②施工组织设计—以单位工程为对象; ③施工方案—以分部分项或专业工程为对象; 注:另分为投标前规划性/施工前实施性两种施工组织设计,注意其差别。 (3)技术交底 ①施工技术交底 1)设计交底—设计人员向施工人员交底(会审阶段); 2)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编制人员向施工人员(工程开工前); 3)施工方案交底--编制人员向施工作业人员(工程施工前); 4)设计变更交底--设计人员向施工人员交底(发生大变化前) 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只是施工技术交底的一部分,针对其中与运输、高空作业、地下作业、大型设备试运行。 (4)施工方案对象 ①施工方案对象—难度较大、施工工艺较复杂,技术及质量要求高,采用新工艺的分部分项或专业工程;例如:大型设备起重搬运、吊装、调试方案;重要焊接方案;设备试运行方案;若签补充协议,还可以包括联动试车、带负荷试验方案; ②经济分析常见的主要施工方案对象—特大、重、高或精密价值高的设备的运输、吊装、调试方案,重要焊接方案,设备试运行方案;工程量大、多交叉的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特殊作业方案; (5)特殊工种作业人员 ①特种作业人员—市政专业的焊工、起重工、电工、架子工、钢筋工等; 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设备制造和安装的焊工、探伤工、司炉工等; 以上两种人员统称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 一.一建市政案例题答题方法: 1.只要问到质量控制,特别是材料方面的质量控制。(比如砼、无机结合材料、沥青等) 答案包括七点:①原材料合格②配合比准确③搅拌均匀④运输覆盖⑤摊铺浇筑满足规范要求⑥碾压货振捣满足规范要求⑦养护达到养护要求。

刑法案例分析答题模板

刑法 刑法案例分析做题步骤 1、勾考点 2、罪、犯罪构成(主体、主观、客观、客体,因果,每个罪的特殊分析),司考考财产和职务犯罪 3、共同犯罪分析 4、犯罪形态分析 5、刑罚:量刑情节(自首、累犯、年龄、立功等)+ 每个最的加重结果和情节(盗窃、抢劫等常考财产犯罪和伤害类犯罪的加重结果需掌握) 6、要写:可以从轻、应当从轻等处理方式。 7、写结论,构成哪些犯罪,要不要并罚。 下面带着做题,红色字体较大的是我写的答题模式,供各位练习。配套讲解音频见订阅号和各个群公告。 (2014年) 案情:国有化工厂车间主任甲与副厂长乙(均为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在车间的某贵重零件仍能使用时,利用职务之便,制造该零件报废、需向五金厂(非国有企业)购买的假象(该零件价格26万元),以便非法占有货款。甲将实情告知五金厂负责人丙,嘱丙接到订单后,只向化工厂寄出供货单、发票而不需要实际供货,等五金厂收到化工厂的货款后,丙再将26万元货款汇至乙的个人账户。 丙为使五金厂能长期向化工厂供货,便提前将五金厂的26万元现金汇至乙的个人账户。乙随即让事后知情的妻子丁去银行取出26万元现金,并让丁将其中的13万元送给甲。3天后,化工厂会计准备按照乙的指示将26万元汇给五金厂时,因有人举报而未汇出。甲、乙见事情败露,主动向检察院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罪行,并将26万元上交检察院。

此外,甲还向检察院揭发乙的其他犯罪事实:乙利用职务之便,长期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其远房亲戚戊经营的原料公司采购商品,使化工厂损失近300万元;戊为了使乙长期关照原料公司,让乙的妻子丁未出资却享有原料公司10%的股份(乙、丁均知情),虽未进行股权转让登记,但已分给红利58万元,每次分红都是丁去原料公司领取现金。 问题: 请分析甲、乙、丙、丁、戊的刑事责任(包括犯罪性质、犯罪形态、共同犯罪、数罪并罚与法定量刑情节),须答出相应理由。 官方的参考答案(2014年): 一、甲、乙利用职务上便利实施了贪污行为,虽然客观上获得了26万元,构成贪污罪,但该26万元不是化工厂的财产,没有给化工厂造成实际损失;甲、乙也不可能贪污五金厂的财物,所以,对甲、乙的贪污行为只能认定为贪污未遂。甲乙犯贪污罪后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甲揭发了乙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与受贿罪的犯罪事实,构成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应该的答题格式(按照答题步骤来、以免遗漏得分点): 一、甲:1、甲是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欲将26万元国有化工厂的公款据为己有、构成贪污罪。2、甲和乙之间有共同故意、有共谋和共同的贪污行为,构成共同犯罪。3、由于最后国有化工厂没有实际损失,甲和乙是贪污罪未遂。 4、甲主动向检察院投案,如实交待罪行,构成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甲还向检察院揭发乙的其他犯罪事实,属于检举假发同案犯其他的犯罪事实,构成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乙长期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其远房亲戚戊经营的原料公司采购商品,使化工厂损失近300万元的行为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乙以妻子丁的名义在原料公司享有10%的股份分得红利58万元的行为,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成立受贿罪。对于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与受贿罪以及上述贪污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应该的答题格式(按照答题步骤来、以免遗漏得分点): 二、乙、1、乙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欲将26万元国有化工厂的公款据为己有,和甲在构成贪污未遂的共同犯罪,2、对于贪污罪乙同时还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乙利用职务之便,长期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其远房亲戚戊经营的原料公司采购商品,使化工厂损失近300万元,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4、乙和妻子丁有受贿的故意、客观上收受原料公司享有10%的股份分得红利58万元的行为(也可以说收受干股),成立受贿罪,是共同犯罪。5、乙有三个犯罪行为,符合三个犯罪构成,应该以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与受贿罪以及贪污罪,实行数罪并罚。 三、丙将五金厂的26万元挪用出来汇给乙的个人账户,不是为了个人使用,也不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不能认定为挪用资金罪。但是,丙明知甲、乙二人实施贪污行为,客观上也帮助甲、乙实施了贪污行为,所以,丙构成贪污罪的共犯(从犯)。 应该的答题格式(按照答题步骤来、以免遗漏得分点): 三、丙、1、丙事先明知甲、乙二人实施贪污行为,客观上为他们实施帮助行为,所以

案例分析题答题模板(二三级)

案例分析题答题模板(必背!!)说明:三级可以不用背标注出来的二级部分,二级需全背。 问题类型答题思路 1.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和范围时的依据(参照点)是什么?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的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确定会谈的内容与范围: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内容,应分别处理。 *2.在使用摄入性谈话法与求助者进行沟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除提问和引导语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谈话内容; 5、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生硬,避免误解。 *3.对求助者个人成长资料进行整理。1、婴幼儿期 2、童年生活经历 3、少年期情况 4、青年期情况 5、成长中的重大变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5、 *4.咨询师应收集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1、该求助者个体的资料:出生情况;家族史;疾病史。生物特性;心理(个性)与行为 模式;自我意识(价值观、理想、信念);既往心理咨询、心理测验的情况和结果。 2、婚姻家庭的资料:重要事件与原因;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现状与过去的比较等;性欲 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 3、求助者环境条件:人事关系、工作环境、生活物质条件。 4、该求助者社会交往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5.对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资料整理。1、精神状态:(1)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状态;(2)情绪情感;(3)意志、行为;(4) 人格完整稳定 2、身体状态:躯体;近期体检。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工作学习动机与考勤;社会交往; 6.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要把所提供材料中能找到的心理、生理(躯体)、社会适应方面的主要症状尽可能罗列齐全. 7-1.对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是什么?1、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 2、求助者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助愿望; 3、求助者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结合症状表现,从求助者的“自知力”程度、主动求医行为、 社会功能受损情况三方面(主观感受、他人评价、咨询师观察)与神经衰弱、神经症

语文案例分析类题目答题模板汇总(1)教师资格考试

案例分析题答题模板汇总 *标红部分为固定表述或答题角度 1.“视频\图片\音乐作用”类题目。 答:(总说)采用视频\图片\音频教学,直观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法新颖,能弥补语言描述的不足,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刺激和引导学生思维。 (分说)结合案例,找出具体内容,阐述这个情境创设:能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否使学生获得某方面能力的提升;能否实现教学目标。 2.“提问的目的”类题目。 答:(总说)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教学中常见的互动方法,体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课堂提问,能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思维活动,使学生保持注意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检验教学效果。 (分说)此处教师提问:____________(问题具体内容)。让学生回归文本、钻研文本,理解重点句子在文中表达情意的作用。 分析具体提问的内容及作用。 3.“引用他人言论”类题目(只在高中出现过) 答:1.(总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感受与鉴赏”目标指出:让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教师在课堂结尾处引用名家名言作为总结,不仅实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总目标,也实现了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若在开头引用,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加深_________________,激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也拓展了_________________,开阔了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课外阅读。

案例问答题模板.

案例问答题模板 1 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1)精神状态: A .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敏感 B .情绪、情感表现(经常委屈,哭泣,情绪较低,脾气暴躁,烦闷,心烦,感觉活着没意思 C .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工作劲头不足等) D .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2)身体状态: A .有无躯体异常感觉(觉得很累,浑身不舒服,头晕,头痛,睡眠差) B .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C 、既往病史 3)社会功能状态: A .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 B .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回避,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夫妻关系紧张) 2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认知方面:如感觉过敏、思维迟缓等。 意志方面:如意向缺乏、强迫意向等。

情绪情感方面:如焦虑、抑郁、恐惧、情感低落、暴躁、绝望等。 躯体方面:头痛、睡眠差 行为方面:如回避、强迫、退缩等。 社会功能方面:如与不敢和人说话,与同事关系较差工作效率下降、学习、人际、家庭、夫妻关系、娱乐等。 3 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哪些资料? 1、心理测验的结果 2、既往病史、家族史、教养史等:性欲发展情况,躯体、精神检查是否正常,有无重大疾病和遗传疾病史。 3、案例有关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等方面缺乏的资料。 4、婚姻家庭状况及重大事件 5、个人成长史、早年的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重大的变化及评价 6、个性特征,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7、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社会交往情况 8、对未来的希望 4 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 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

心理咨询案例问答题模板

案例问答题模板 友情提醒:编制模板的目的是为了简化案例问答题的复习,学员应该熟读模板并强化记忆一些重点模板,答题过程中不必追求一字不差,只要答出类似的意思即可,新版模板中有部分属于综合型模板,可以拆解成几个相关知识点的小模板,学员答题时应根据具体题干要求选择答题内容。 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答: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2、提问中避免失误;3、不能讲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在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答: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依据心理测评结果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下达的会谈目标;5、注意: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摄入性谈话中如何避免提问方式的失误?答: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2、避免多重问题; 3、避免多重选择问题; 4、避免修饰性反问; 5、避免责备性问题; 6、避免解释性问题。不恰当提问的可能消极作用?答: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 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 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 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和说明。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答: 1、避免紧张情绪。 2、语速适中吐字清晰、避免 使用方言。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5、不吸烟、 不做多余、下意识动作。 与求助者谈话时,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哪些 原则?答: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 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 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 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 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 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 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不可把精神分裂 症的症状作为会谈讨论的内容)。7、会谈法有效 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地把握求助 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验证资料可靠性的方法有哪些?答:1、可以使 用补充提问。2、可以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的办 法来验证。3、可以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心理咨询师应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答:咨询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 中共同商定: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 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按照咨询目标、原理 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义、时间与次数的安 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目内容逐一商定。3、 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 单方制定。4、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或口 头形式固定下来。5、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 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在本案中,如何对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 析?答: 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 三原则来判断求助者心理活动是否在正常范围 内。 2、根据求助者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 异性行为表现进行定性。3、从求助者的“求医 行为”判断。4、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 程度来分析。 需转介时应注意什么?答:1、当出现不适合咨 询的情况时,心理咨询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 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进行转介。2、事先征得 求助者的同意,新咨询师的同意。3、对新咨询 师详细介绍情况,但不宜透露隐私情况。4、不 干涉新咨询师的咨询工作。5、不对新咨询师的 工作评论。 你认为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答:属于 心理学范畴,积极的,具体或量化的,可行的, 可以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

教师资格证美术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答题模板(中学)

一、教学评价 1.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学评价,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制订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指标。每一模块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 2.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应该注重表现性评价,运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3.提倡多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4.综合性评价。包括分数或等级,综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 二、教学设计 1.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过程的引导存在不足 2.应将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三者有机结合。 三、优缺点 优点: 0.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1.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鉴赏内容要求学生应该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2.美术学习活动一般注重对美术作品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 3.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加深对文化(美术)的认识。 5.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美术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 6.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7.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 8.教师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 缺点: 1.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每一模块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 2.学习内容选择单一 3.学习方法应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 四、建议: 老师应该讲授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用美术术语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五、内容标准: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六、直观方法教学手段:观察法、演示法、参观法、示范法 七、分析 [课题]《走进~~艺术》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了解其主要特征,初步掌握~的技术与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赏析与探究,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创作

BIM应用案例分析问答题

BIM应用案例分析问答题 1、国内外有哪些知名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绿色施工中的“四节一环保”具体指的什么? BIM 技术在绿色运维中有哪些应用?当前国内BIM市场主要特征? 2、为满足绿色建筑标准,如何结合BIM技术对建筑进行分析? 3、市政3D道路设计软件的主要设计流程? 4、BIM技术在概念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用内容? 5、现场施工如何结合BIM技术进行测量放样? 6、机电专业BIM应用时,为什么要将管网用不同的颜色表示?机电专业应该怎样为运行维 护阶段做准备? 7、如何结合BIM技术实现IPD项目管理模式? 8、基于BIM的结构设计与传统结构设计的区别,(结构设计基本流程)其基本流程有哪些? 创建结构模型的两种方法?结构平面视图样板包括哪些?常用的结构设计软件有哪些? 9、结构施工图设计模型物理模型信息和属性信息分别包括哪些信息?试举出结构施工图 设计模型包含的模型内容? 10、结合BIM技术辅助规划设计的优势有哪些? 11、初步设计阶段可以使用哪些绿色建筑分析软件?此阶段的分析数据有什么用途? 12、绿色建筑分析软件通过什么格式传递数据? 13、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BIM应用,需要哪些专业配合完成? 14、规划设计阶段各专业人员如何结合BIM技术完成设计任务? 15、基于BIM的设计流程和传统设计流程相比,在工作流程和信息交换方面会有明显的改变,试从工作流程的角度描述发生的变化?试从 BIM 从信息交换角度描述发生的变化? 16、结合BIM技术,应用建筑参数化设计可以完成哪些任务? 17、在3D勘探三维地质软件中,钻孔数据较少对土方量的计算有影响吗? 18、采用三维建模配套进行设计时缺少相应的标准,只能沿用二位施工图的制定标准,这使得三维模型的建立不规范,同时模型的信息未被全部使用。目前如何保证三维设计质量?19、数据转换和传输问题。要达到不同的效果,取得所需的不同信息,模型必须从一个软件导入其他软件,从一个平台导入其他平台。模型在不同软件、平台之间转换不仅耗费时间和资源,而且容易造成模型信息的丢失。如何解决模型在交互过程中的丢失问题? 20、如何不断完善市政桥梁的BIM构件库? 21、BIM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22、招投标阶段使用BIM技术的必要性?在招投标阶段BIM 应用点有哪些? BIM 技术在招投标中应用的优势? 23、施工方案模拟演示的作用?(主要体现方面) 24、施工方案模拟要达到什么目的及解决了哪些问题? 25、BIM针对桥梁骨架的绘制方法? 26、桥梁模板构件如何分类? 27、如何看待模型设计带来的工作量和工期的增加? 28、Revit施工图协同设计过程中,如何避免频繁模型更新同步?(各专业模型的同步方式) 29、Revit施工图设计中设备专业的工作流程? 30、SKetchUp软件的特点及适合应用在景观设计的哪个阶段? 31、施工阶段应用BIM技术的核心在哪里? 32、一般模型拆分的原则和拆分要求?

心理咨询师案例问答题模板

案例问答模板参考 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精神状态: . 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敏感 . 情绪、情感表现 经常委屈,哭泣,情绪较低,脾气暴躁,烦闷,心烦,感觉活着没意思 . 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工作劲头不足等) . 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 身体状态: . 有无躯体异常感觉 (觉得很累,浑身不舒服,头晕,头痛,睡眠差) . 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既往病史 ) 社会功能状态: . 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 . 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回避,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夫妻关系紧张)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认知方面:如感觉过敏、思维迟缓等。 意志方面:如意向缺乏、强迫意向等。 情绪情感方面:如焦虑、抑郁、恐惧、情感低落、暴躁、绝望等。 躯体方面:头痛、睡眠差 行为方面:如回避、强迫、退缩等。 社会功能方面:如与不敢和人说话,与同事关系较差工作效率下降、学习、人际、家庭、夫妻关系、娱乐等。 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哪些资料? 、心理测验的结果 、既往病史、家族史、教养史等:性欲发展情况,躯体、精神检查是否正常,有无重大疾病和遗传疾病史。 、案例有关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等方面缺乏的资料。 、婚姻家庭状况及重大事件 、个人成长史、早年的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重大的变化及评价 、个性特征,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交往情况

、对未来的希望 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 可按照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病程:不到 月为短程评 分; 月到 年评 分;一年以上评 分。 、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 分,需借助外界 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 分。 、社会功能:轻微妨碍 分,显著下降 分,完全回避 分。 ( 和 的评定至少要考虑三个月的情况,时间太短不可靠。) 总分为 分,不够诊断为神经症; 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总分不小于 分,神经症诊断成立。 你对本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 使用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精神分裂症除外。 ) 初步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下诊断: 、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恐怖症 ) 、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

案例问答题答题技巧

案例问答答题技巧 基本思路:理资料、找症状、下诊断、究原因、选测验、定目标、评效果、提转介——背资料提纲。 答题技巧:先框架,再填内容,再括号内引案例原话。与诊断有关的无症状,如无幻觉妄想也给出。 答题操作:同英语阅读题,浏览一般资料和主诉、读题干、划关键词——时间出现须注意、做题目。 题目概况:案例选择题一万字,完成一百个选择题。案例问答题目约一千字,完成四道问答论述题。 时间分配:两部分各占一小时。前部分可能时间稍紧,所以如果有疑难处,先做记号留着,不停留。 答题原则:案例回答是八股文,如果时间不是十分充分,也要写上关键词,如答对,可能会给满分。 评分影响:填多填错不扣分,少填要扣分。案例问答题最容易得分,关键是要留出足够的答题时间。 常见问题回答框架: 一、请对求助者的个人成长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要点:☆一般资料、成长史资料、目前状态资料、主诉及心理测量结果。 ☆根据临床资料整理内容,缺什么就收集什么,什么不齐补什么。 1、一般状况资料 (1)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2)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 2、个人成长资料 (1)按社会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 (2)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 ○婴幼儿时期 ○童年(身体发育、家庭、事件、亲子关系……) ○少年(青春期发育、亲子关系、学校、交友、性心理……) ○青年(偶像、就业、恋爱婚姻、社交……) ○成年——个人成长史中的重大转折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注:案例中可能呈现括号中的内容,有多少写多少。 二、请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分类整理。 1.心理功能状态——精神状态 ?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模式、人格特征方面依次填写。 2.生理功能状态——身体状态 ?睡眠、饮食、头痛、性功能失调等,躯体疾病、异常感觉。 3.社会功能状态——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1)工作学习效率:活动效率下降,因病无法工作、学习而考勤不全。 (2)社会交往状况:社交能力受损,接触不良,同事、同学关系不和。(接触不良是人际关

案例问答题模板

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心理咨询技能25个重点 1、正确的五种咨询态度是什么? 答: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2、如何做到恰当地表达尊重? 答:(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 (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3)尊重意味着以礼相待。 (4)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6)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3、热情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求助者初次来访时恰当询问,表达关切。 (2)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 (3)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 (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4、表达真诚时需注意什么? 答:(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

(3)真诚应实事求是。 (4)真诚应适度。 5、使用共情时应注意什么? 答:(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6、使用积极关注时应注意什么? 答:(1)避免盲目乐观。 (2)反对过分消极。 (3)立足实事求是。 7、在深入了解求助者时使用的思路是什么? 答:(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 (4)深入探讨求助者的深层原因。

8、有效咨询目标的几个要素。 答:(1)具体。 (2)可行。 (3)积极。 (4)双方可以接受。 (5)属于心理学性质。 (6)可以评估。 (7)多层次统一。 9、咨询师对咨询目标的错误观念有哪些? 答:(1)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 (2)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3)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 10、咨询方案的内容。 答:(1)咨询目标。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问答题模板

三级历年全真问答题型及答题要点汇编以下为历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试中的问答题题型及答题要点: 1.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每次都必考题,20-30分) 答题要点: (一)下诊断:答题原则:先重后轻,先粗后细 1.根据求助者具体情况,排除器质性病变; 2.是否精神病性障碍,是否神经症或疑似神经症,如是,是哪类,如强迫症或恐怖 症等; 3.如系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则判断是严重心理问题或一般心理问题。 (二)诊断依据: 1、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2分),确实是否精神病(障碍)(1 分)。 2、心理问题是否由现实刺激引起(3分)。 3、心理问题有无泛化(5分)。 4、社会功能是否受损害(1分),如仅出现学习效率下降(1分)。 5、病程时间短,如近两个月。(1分) 6、是否由躯体疾病所引起。(1分) 如果是神经症,要用许又新的评分标准。 2:对求助者身心和社会功能进行整理: 答题要求实际上是对其症状分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 (1)精神状态:如兴趣下降,委屈,情绪低落, (2)生理功能状况或生理功能改变:如睡眠不好,多梦等 (3)社会功能状态:如工作效率低,不能按要求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等。 3.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25分) (1)认知:如灾难化认知、消极认知(5分) (2)情感:如情绪低落、痛苦后悔(5分) (3)行为:如交往减少,急躁发脾气(5分) (4)生理:如睡眠困难、食欲下降(5分) (5)社会功能:如工作效率降低、容易出差错、交往减少。(5分)

4. 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5分) (一)生物学原因(2.5分):如男性,19岁,患过肠胃炎。 (二)社会性原因(2.5分): 1、环境因素。(1分) 2、家庭教育严格。(1分) 3、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1分),如鼻炎、胃肠炎、高考失利、与同学矛盾、物品丢失。((每个0.5分,共2.5分)) 4、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1分),如未得到父母、老师和同事的理解和帮助(0.5分)。 (三)心理学原因:(2.5分) 1.存在错误认知(1分):如自己是最倒霉的(0.5分),觉得别人讨厌自己(0.5分),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0.5分)。 2.情绪方面(1分):如受苦恼的情绪困扰(0.5分),情绪不稳定(0.5分)。 3.行为模式(1分):如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0.5分)。 4、个性特征(1分):如个性偏执、敏感多疑、追求完美、患得患失。(共2分,每个0.5分) 5.心理咨询师尚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25分) 根据书上的应收集的16种资料对比,缺什么写上什么。 6、心理咨询师应该怎样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0分)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2. 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 3. 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7.针对该求助者情况,你认为可选用哪些心理测验工具?(24分) 答题要点: 既要答选择哪种量表,又要答选择量表的原则: 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及量化问题严重程度。如判断求助者焦虑情绪的程度,可选用SAS等。 2)用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探求引发临床表现的内在因素。如探索求助者焦虑的人格因素,选择EPQ等。 3)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探究远期影响因素。如选用“生活事件量表”了解两年以内的重大事件等等。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案例分析题答题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案例分析题答题模板 基本模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大致框架:【第一部分】 材料展示的是一位到国外教授汉语的志愿者,因文化差异而产生不适应,然后逐步适应,最后融入异文化的过程。初到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一系列问题。主要有: 1.对当地生活条件、环境不适应 2.对异文化环境中人际交往原则及因习俗了解不够全面而产生的困惑,例如,性别观 念、交际方式、时间观念、衣着打扮、隐私保护、称呼称谓等。 3.对国外学校课堂教学方面了解不全面 4.国外异文化环境下师生关系处理不当,如:课堂提问、说教指导、姓名差异、违反 纪律、课堂秩序等 5.学生对教师教学反馈所导致的教师自身的问题 6.人际交往中对宗教信息、文化禁忌了解不全面而产生困惑 7.由于汉语本身难点所导致的讲解困难与学生学习困难 8.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教学模式选择不当 9.对敏感话题应变能力不到位而产生冲突 10.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够 11.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困惑 12.汉语本身的难点导致的学习困难 【第二部分】 上述一系列问题都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由于是几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行为,势必会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一系列文化冲突,即文化休克。文化休克是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跨文化交际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挫折期、调整期和适应期。文化休克主要产生在跨文化交际的挫折期。 材料中主人公×××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在跨文化交际的挫折期。产生上述问题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下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逐条分析) 例如: 1.独立生活能力不高 2.去国外之前对目的地文化了解不够 3.应变能力不强 4.基本语言知识和教学技能不扎实 5.处理问题缺少细致分析 6.刻板印象、民族中心主义严重

案例分析题答题参考范本

案例分析题答题参考范本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45分,法律依据答出法律名称即可) (一)陆某(20岁)与王某(17岁)窜至甲公司盗窃了价值10万元的电子产品之后来到王某的朋友姜某(22岁)家中,告知其刚偷了一些电子产品,请姜某帮忙。姜某考虑到王某曾帮过自己,便立即答应,将陆某和王某藏在家中,并联系卖家变卖所盗的电子产品,变卖所得8万元。为表示对姜某的感谢,王某告诉姜某,准备再盗窃一部彩电,让姜某去变卖,姜某表示同意。王某于是潜入一家商店,窃得一台彩电(价值3000元)交给姜某。后姜某变卖所得1500元。 公安机关根据甲公司提供的录像资料获取线索破案,将陆某、王某抓获归案。经法院判决,陆某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王某被判处六个月有期徒刑、缓刑一年。宣判结束后王某即被释放回家,陆某因在服刑期间表现较好在服刑半年后获得了假释。 陆某被释放后即向公安局上访,反映其在被公安机关羁押时遗失了一块手表,价值500元,公安局信访部门受理后即安排调查,经查陆某反映问题不实,信访部门及时给陆某予以答复,但陆某因不服而多次至信访部门缠访。某日陆某又至公安局信访部门大吵大闹,并摔砸信访部门的办公设备。信访办即向市局指挥中心汇报,指挥中心立即指令附近的巡逻民警处警。处警民警到达现场后,因发现陆某情绪较为激动,在口头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即拔出随身携带的手枪鸣枪警告,陆某听到枪声后逃窜,由于公安局边上即有一所幼儿园,为防止陆某情绪失控后窜至幼儿园滋事,民警紧追后朝陆某腿部开了一枪,陆某跌倒后被控制。 问题: 1、陆某、王某、姜某构成什么犯罪?哪些构成共同犯罪? 2、王某有何量刑情节?

3、如何对王某执行缓刑和对陆某执行假释? 4、巡逻民警在处置陆某上访滋事警情时用枪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5、民警向陆某开枪致陆某跌倒受伤后,应该如何处置后续事宜?(一)答案要点: 1、根据《刑法》规定,陆某、王某盗窃价值10万元的电子产品,数额较大,根据刑法规定,陆某构成盗窃罪(1分),同时王某构成盗窃罪(1分)。姜某和王某事先串通,帮助王某变卖赃物,同时将王某和陆某藏在家中,根据刑法规定,构成盗窃罪(1分)、窝藏罪(1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1分)。陆某和王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1分),王某和姜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1分) 2、根据《刑法》规定,王某不满十八周岁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1分),王某揭发姜某犯罪行为并协助抓获姜某,属于立功,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1分)。 3、答:根据《刑法》规定,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和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1分)因此王某在缓刑期间、陆某在假释期间,都应该依法实行社区矫正。(0.5分) 4、答:不符合规定(0.5分)。陆某尚未实施严重暴力犯罪,未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根据《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条例》的规定,不属于可以使用武器情形。(1分) 5、答: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规定,民警应按照以下程序处置:一是立即向所属公安机关口头报告;(1分)二是迅速对受伤的陆某采取临时救治措施,并根据需要立即通知急救中心抢救(1分);三是保护现场,寻找相关证人和物证、书证,防止证据灭失。(1分) (二)2008年4月5日,张某(在本地有固定住处)因犯强迫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010年1月被提前释放。2014年3月20日,张某在一农贸市场使用假币被发现,在逃跑途中被群众抓获,发现其身上有假币4100元。报警后刑警大队民警陈某及时赶到现场,口头传唤张某到刑警大队并补办了传唤文书,将张某身上的假币予以扣押,并同民警郑某对其进行了讯问。张某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并详细供述了自己的家庭成

(财务管理案例)财务管理习题和案例模版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 1.当一年内复利m次时,其名义利率r与实际利率i之间的关系是()。 A、i=(1+r/m)m-1 B、i=(1+r/m)-1 C、i=(1+r/m)-m-1 D、i=1-(1+r/m) 2.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称之()。 A.偿债基金 B.偿债基金系数 C.年回收额 D.投资回收系数 3.预付年金现值系数和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相比()。 A.期数加1,系数减1 B.期数加1,系数加1 C.期数减1,系数加1 D.期数减1,系数减1 4.A公司股票的?系数为1.5,无风险利率为4%,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8%,则A公司股票的收益率应为()。 A.4% B. 12% C.8% D. 10% 5.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有()。 A.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B.普通年终值系数和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C.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和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D.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和资本回收系数互为倒数 6.企业准备开发某项新产品,该新产品开发成功的概率为80%,成功后的投资报酬率为30%,开发失败的概率为20%,失败后的投资报酬率为 - 60%,则该产品开发方案的预期投资报酬率为( C. )。 A.-15% B.0 C.12% D.15% 7.若某股票的B系数等于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 A.该股票的市场风险大于整个市场股票的风险 B.该股票的市场风险小于整个市场股票的风险 C.该股票的市场风险等于整个市场股票的风险 D.该股票的市场风险与整个市场股票的风险无关 8.在没有通货膨胀时,()的利率可以视为纯粹利率。 A.短期借款 B.金融债券 C.国库券 D.商业汇票贴现 9.已知某证券的β系数等于1,则表明该证券()。 A.无风险 B.有非常低的风险 C.与金融市场所有证券平均风险一致 D.比金融市场所有证券平均风险大1倍 10.下列因素引起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予以分散的是( )。 A.社会经济衰退 B.市场利率上升 C.通货膨胀 D.技术革新 11.在利息率和现值相同的情况下,若计息期为一期,则复利终值和单利终值( ) A.前者大于后者 B.相等 C.无法确定 D.不相等 12.永续年金具有下列特点()。 A.每期期初支付 B.每期不等额支付 C.没有终值 D.没有现值 13.在实务中,人们习惯用()数字表示货币时间价值。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指数 14.某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2.0,无风险利率为6%,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为10%,则该公司股票的报酬率为( B ) A.8% B.14% C.16% D.20% 15.下列项目中的()称为普通年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