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策略

一、准备的策略

1、分析教材

新教材具有联系生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建立探索式的学习方式等特点。作为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新教材内涵,利用新教材课程新的优势,用好、用活教材。上课前的课时分析时应考虑的诸多因素,如: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教材内容与课时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否是必须的?;需要补充什么或是删减哪些?;需要调整什么或是融合哪些内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如何渗透?;教学如何导入又如何结尾?

2、分析学生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能否实现有效教学,关键在于能否备好自己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学生: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点拨和引导?

3、处理教材

把握教材中丰富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使用价值,有效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还可以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或调整、补充教材资源,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也可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或当地特色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为教学所用,大胆、合理地进行补充、开发新的信息资源,并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更好地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4、设计预案

教学之前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材的编写意图、影响学生课堂情感的因素、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原有的情感反应状况、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手段和方法,从而策划出符合实际而又风格鲜明的教学预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包括纵向的教学顺序和横向的师生交往形式,教师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多种教学艺术,优化教学结构,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种有准备的、有意识地预设。

二、实施的策略

1、转变教师角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观点已逐步被广大教师接受,但话语层面上的认同并不能自然生成相应的教学行为。怎样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恰当引导学生探究、交流?怎样以学习共同体一员的姿态,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伙伴?这些问题让我思考着、探索着,并要求我们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2、引导自主探索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进行开放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多,自主选择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力求做到: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解,方法让学生悟,思路让学生讲,错误让学生析。

3、关注体验感悟

学生的体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与单纯的模枋,更多的是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体验、感悟。一位老师这样设计“10的认识”:先从生活中找“10”:10个手指头、一(10)班……小朋友兴趣盎然,纷纷举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影密切相关的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4、强化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新教材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因此可以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合作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做分工、完成项目以及陈述、讨论、辩论等。但要注意两点:一是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合作任务,每一位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问题可想;二是要创设合作的氛围,并采用多样化的合作方式。

三、反思的策略

教师自我有效反思可贯穿教学全过程。课前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以及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手段和方法;课中反思: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拘泥于原有的教学设计,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状况及时作出调整,随时思考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否妥当等,及时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二度设计”;课后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如果达到的话,有哪些标志?事先的设计与实际的进程之间的差距如何?如果有,你是怎么处理的?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是关键性的问题?你打算在后继的教学中如何解决这关键性的问题?在教学中有无让你印象深刻的事件?如果有的话,记录下来。通过反思进行总结,通过反思加以调整,通过反思实现发展。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效益,我们教师要在数学理念上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小学数学教育的新天地,在教学实践上,坚持“扎实有效”的原则,努力把新的教学观念体现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之中,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走向求真、求美、求简的境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策略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策 略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策略感谢红一时教师提供优 秀的文章! 以前的数学课堂基本结构为:复习旧知-讲解例题-练习-作业;现在数学课堂的基本结构: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可以是生活情境、童话情境,也可以是数学问题情境。它的作用可以是引入、引领、启思等功能。 1、统计班上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求班上一共有多少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猴王分桃:花果山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桃树上结满了桃子,桃树下坐着一群猴子,它们在等猴王来分桃。猴王准时来到,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吧!小猴子听了,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大方的说,那就拿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猴子吧!它们还是嫌少!于是猴王就大声地说,我拿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猴子吧!猴子们终于笑了,猴王也笑了,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商不变的性质)朝三暮四(加法交换律)猴王分饼(分数的基本性质)

3、两下小组进行拍球比赛,要比较两个组的胜负,用什么办法,通过现场拍球从而引同课题。(求平均数)投球数(百分数的认识) 4、一家人分瓜吃。(分数大小的比较) 5、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量床垫。(分数的初步认识) 6、一辆用方形做轮子的车的行走状态。(圆的初步认识) 7、用3、5、8、15、A、X、B组成你学过的式子,看谁写得最多最有创意。(方程的认识) 8、现场买乒乓球,一盒10个,小明买4盒,小东买2盒,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情境创设的作用: 1、情境是数学内容的载体。(书上的情境图是一个范本,但不是唯一的,与此相类似的成千上万种,故不能固守书上的情境图,特别是那些对学生来说挺陌生挺遥远的事更应该科学的进行处理,不是有句话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还有的说新教材有城市化倾向严重,是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不够所致。) 2、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课程标准)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我们能尽快的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老师所希望的状态下才能更好的与学生进行超级大互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要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建立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体系,教师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材实行再组织,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下面就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要想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有所提升,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十一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很多,远比原来要快、要多,有时可能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所以教师事先想好的教学起点不定是真实的起点。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二、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实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能够删除或改变; 2.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理解》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1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但是这场景时问过去较长了,对学生来说感受不大。于是我结合了刚刚前几天学校组织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实行导入,不但使学生感受了1秒很短,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设计教学时,又插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明白1秒甚至比1秒更短的时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时问格式,课堂交流,对学生实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安排,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丰富,史富有时代特色。 三、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 教学目标足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在设计《秒的理解》时,要求学生: 1.能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种=60秒,体会1秒,了解1秒的价值;2.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像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水平; 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问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四、活跃教学活动,增浓学习氛围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选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docx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 2.使学生在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体会画图、转化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用价值,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逐步形成乐于和同伴合作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灵活运用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展开联想,说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1)果园里苹果树与梨树棵数的比是4:3。 (2)一瓶果汁,喝了。 根据上面的分数与比,你能想到些什么? 要求学生由题中的已知条件展开联想,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用分数和比等形式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小结: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这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2.揭示课题,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今天的学习任务是选择合适的问题转化策略,把一个陌生的、较难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会解答的问题。 二、交流共享 1.出示例题,要求学生围绕导学单自主探索研究。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小组合作,围绕导学单自学 导学单: (1)认真读题,弄清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根据题中的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 (2)独立想一想可以应用什么策略解决,试着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 (3)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解决时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 (4)在组长的安排下,各组整理好不同的方法,准备大组交流。 2.交流学习收获,完善认知结构。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各自的想法。 大家可能有的方法如下: 方法1:画线段图,看出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利用女生人数21人,先求出总人数,再求出男生人数。 方法2:把“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转化成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按比例分配求出男生人数。

数学活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数学活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11-12-02T11:12:34.2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第1期上供稿作者:张璐[导读] 目前我们已经大致知道了数学活动如何开展的一些相关问题,现在说说如何具体进行数学活动教学。 张璐新疆石河子第十六中学 832000 摘要:数学活动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是在传统的教育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知识需求,以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发散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层次学习为主要特征,以培养学生综合发展为目的的活动教学模式,本文针对上述特点进行了论述。关键字:数学活动学生综合发展教学模式 当今是个数字化的时代,跟数学密不可分。放眼望去,数字化的电子产品琳琅满目,电子产品的“信息化”、“数字化”日新月异,而信息和数字都离不开数学,数字化就是用数学方法将实际材料组织起来。在数学中,组织实施教学本身就是一项数学活动。数学活动如果不涉及数学教材深度以及一定的时间长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正是因为数学与现实生活经历联系得如此密切,所以我们不得不好好地组织数学活动,认真学好数学。 一、现代的教育模式缺乏深入实施活动教学 说到学好数学,就会想到我国的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传统的老师讲解、学生接收的课堂讲学教育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少,同时数学活动展开得也不够充分,数学的本质凸显不够,数学教学缺乏创造性和数学性,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也没有被真正激活,极大地影响了主体数学教育科学地把握教学的进程与节奏。因此,我们有必要科学合理地实施数学教学活动。 二、数学活动教学的基本特征 我们必须首先承认,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就是数学活动教学的主要特征,它的组织实施形式多元化。首先数学活动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目的是加强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另外所组织的活动必须是从深入的课本内容到现实生活的实践联系要达到整体统一,物质文化性的和实践性的内外活动主体具有整体性。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年龄及受教育时间的不同,所以整体的活动教学要有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和进行,循序渐进地进行。当然,整个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教师的活动环境和空间是开放式的,活动内容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不局限于课堂内。 三、实施数学活动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目前我们已经大致知道了数学活动如何开展的一些相关问题,现在说说如何具体进行数学活动教学。经验是最好的导师,因此我们一定要借鉴一下之前优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贵州师范大学与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所曾共同研究并得出“数学情境,问题提出”的研究成果,是很值得我们学习效仿的。它的整个活动模型过程是,首先要有一个本次活动的出发点,就是探索思考并且能够提出相关知识的数学问题,之后联系理论的数学知识去自己动脑解决问题,继而产生新的数学情境,又涉及到更深一层的数学知识及相关问题,如此循环。就是这种由情境到发问的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问精神、思维探索能力和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因此说这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雏形,即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并在解答中提出新问题,以此开展整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在整个数学活动教学中,学生的个体思维和独立活动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团体合作的活动能力也不能轻视。有时一个数学问题的出现需要大家一起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大家的团体智慧,这时就需要开展学生群体合作活动了。首先需要大家分组讨论,当然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技能等方面要相对平衡,各个小组要有共同的目标和探求成功的责任感,要有意识地互相接纳、互相信任,互相交换心得和成果,要有一定的团体配合。实施活动的前提是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同时要处理好整个活动的集体教学和时间分配,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并时时鼓励学生互相竞争、自由探讨。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共同竞争中共同进步,体味成功的快乐。 四、实施数学活动教学的注意事项 实施数学活动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教学设计的内容一定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才能尽可能达到活动教学的目的。其次,随着数学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广大的数学教师在课程理念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教师才是数学活动教学的关键。教师一定要创造性地、灵活地驾驭数学教材,不能单一死板地只传授数学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另外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提出的问题要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要具有一定的激励性、一定的难度挑战性。 最后,我们在正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努力创新意识,并且将这些意识活动应用到实施数学活动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去独立发现和探索,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把数学教学过程转化成数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体味数学、解决数学、感受数学的过程来学习数学,让他们享受数学的真正魅力。参考文献 1.苏斌中学数学活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杨莉娟活动教学的内涵、立论基础及其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1999, (03)。 3.杨莉娟活动教学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几个观点[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基础。所以,重视概念教学,优化概念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深入思考的问题。但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 1、教师对概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处理时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对概念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概念的外显(即定义的描述),而忽略了概念的内涵(即本质属性与特征),较多的是死记硬背、通过习题的反复操练来巩固概念,学生生厌,而且也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教师对教材的研读和把握不到位。没有真正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致使一些概念的外在特征给学生带来了认知上的偏差。 3、孤立地学习数学概念。教师往往执行于教材编排,把一些概念分课时逐一进行教学,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对一些概念的掌握零零碎碎,缺乏一定的体系,从而使得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概念上增加障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4、概念与应用脱节。学习概念后需要通过应用环节来巩固概念的理解和内化,但发现有时练习的跟进与针对性不强;还发现学生在应用中,往往会忽略概念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去推理辨析,把概念给架空了。 5、重视和优化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师走向智慧型教学的硬功夫和必备能力。引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和能力。教师也在大量的实践中,深刻洞悉、把握规律,勤于反思、创造性驾驭,不断提升教学智慧。> 因此,优化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有不容低估的意义。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向智慧型教师发展的一个途径,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2、研究述评: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还是比较重视数学概念的引入,而相对比较忽视概念建立和概念巩固的作用和实效,在后两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理性框架和实践的积累。往往重书本,轻实践;重理论轻探索;重计算轻过程等。目前一线教师还缺失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深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还没有做到具体细化到每一个概念的教学,教学实例比较缺乏。这也将是我们希望通过研究以后有所收获的方面。 1、关于概念建立的教学策略。小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往往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概念形成,二概念的同化。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所以,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大多以“概念形成”的形式为主。而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直观感知、建立表象、解释本质属性三个过程。希望通过一些课堂实例的研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 2、概念巩固的教学策略。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概念不断增加,有些概念的文字表述、内涵会比较相近,学生容易混淆;由于教师没有主动地去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有的学生常常会在变式题或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面前,表现得束手无策;由于概念之间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概念后,教师应该向学生进一步提示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系统地掌握这些概念。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教师这一

对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认识与思考

对小学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认识与思考 攻击有目标、寻求有目标、人生也有目标,针对课堂教学来说,也应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核心。带着什么样的目标观走进课堂,就决定了带给学生的将是什么样的课堂。走进新课程,重构新课堂,我们必须满腔热情,同时又充满理性。作为一个教师,无数节课时构成人生旅途上的亮丽一段,其质量与效率,决定了人生生命的质量高低。本学期学校研究重点是课时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达成的研究。那么什么是课时教学目标?我觉得课时教学目标是指每课时教师依据总体目标、一般目标、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教科书和学生实际及教学设施等设立的师生在课内将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的作用,对教学活动过程起着控制和中介作用,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一、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对新课程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应该正确、清晰地理解课程目标,并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课堂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这些现象和问题: 现象A:[案例1]《物体的形状》 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玩中学,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分析:从“使学生……”的表述来看,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同时,从上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教师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与《标准》阐述的学段目标基本相同,导致课时教学目标不具操作性。 现象B:课时教学目标没有在环节目标中得到分项落实;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还是偏重知识技能的落实,过程与方法展开不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比较简单肤浅。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1、概念不清,教师把课时教学任务当作课时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基点,课时教学任务是根据目标提炼出的概括性的要求,而课时教学目标则侧重于教学过程上的具体规定,强调教学过程的导向,。 2、教师对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许多数学教师并未对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投入应有的精力,照搬教学参考而没有真正的理解,忽视了实际教学价值的正确取向。 3、教师缺乏必要的理论功底,不知道如何设计与陈述课时教学目标。对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之间的关系理解及如何在课堂中得以体现和落实没有深入思考;对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备课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二)自主探索,初步感受转化策略 1.任意出示两个图形,学生观察,哪个图形面积大? 学生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师肯定数方格是个好办法。 2.再出示例1图,仔细比比,哪个图形面积大? 由于图形比较复杂,学生通过数方格可能会出错,也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答案,建议学生拿出题纸,同位一起研究研究有没有其他好方法。 3.用课件演示用平移和旋转转化成长方形比较大小的过程。 教师指出:这其实是运用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叫做“转化”。(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4.提问:(1)这是把什么转化成了什么? 学生体会到这是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长方形。(适时板书:不规则图形→长方形)实际上我们是把不规则图形面积这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转化成了长方形面积这个我们熟悉的、已经解决的问题(板书:已经解决的问题)。这样一转化(板书:→),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转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形状变了,大小没变) (三)回顾旧知,体会转化策略的运用 1.回想一下: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运用转化策略解决过问题呢? 学生可能回忆并列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老师适时课件或学具演示,并在黑板上将转化关系用图示表示出来。 2.转化策略曾经帮助我们解决过这么多新问题,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组题,动动笔算算,体会体会哪儿运用了转化策略?有发现,可以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四人小组内每个学生的题纸各不相同,学生独立计算、观察、体会

到转化后,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3.举个例子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可能举例:①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 ②计算小数乘法时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 提问:这里都用了转化策略,有什么共同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体会到转化的实质——转化前和转化后计算结果不变。 小结:这么多地方用到转化的策略,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可能体会到:转化策略应用很广泛;转化策略能解决新问题;转化策略能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 (四)解决问题,深化转化策略 1.明明和冬冬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上分别画了一个图案(图中直条的宽度都相等)。这两个图案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会想到把右边图形中的直条边通过平移,转化成和左边相同的图案,肯定学生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想象。 2.观察下面两个图形,要求右边图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右边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师:指名学生用手指出右边图形的周长是由哪些线段围成的 生:(边指边说)是这些线段围成的总长度 师:对,那如何来计算它的周长呢?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想把这条边移到这儿,这条边移到这儿……这样就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 生:这两条横着的边移到这儿,这两条竖着的边移到这儿。 师:(演示)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方法:把这两条竖着的线段向右平移,这两条横着的线段向上平移。这样一来,原来的图形就转化成了一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读书心得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读书心 得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领悟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真谛,掌握了小学数学教学基本策略,从而提高了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让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 只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一个全心全意做好工作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应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决定着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决定着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数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专业知识。这是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专 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才能正确地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熟知各年级教材的地位、较好地掌握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及数量关系的确切含义。 要想当好小学数学教师,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初等数学知识、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以及一些数学史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小

学数学教师才能透彻地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为数学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育基本理论。这是教师专业科学知识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观念源于正确的理论,它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应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提升教育理论修养。 3、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发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立足于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为了能正确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如何确定,如何选择研究与论证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教师要着重学习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方法、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有关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 4、相关学科知识。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应具备数学专业知识、教育基本理论外,还应该具有与数学学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既有数学专长,又广泛涉猎其他知识领域,其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生活常识及新兴学科等。总之,教师在这些知识结构中,对于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与信息,都要有所涉略。有条件的教师,还应该使用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既可以扩大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增强教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学设计

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教学例4 (1)出示例4。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 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求表面要根据具体确定计算哪些面的面积之和.还可以举出一些实物:有的只有侧面,有的只有侧面和一个底面.)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 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圆柱模型展开,让生生体会其表面的组成

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新课标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81。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优惠购物的策略。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同学们,我们在逛超市时,尤其是在黄金周到来的时候,常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你都见过哪些促销形式? (学生积极回报课前调查到的商场的优惠措施) 2、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你看这五一黄金周马上就要到了,各大商家为了抢占市场、促销饮料,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优惠策略,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从大屏幕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1:回报甲商店的优惠策略 生2:回报乙商店的优惠策略 ………… 师:谁知道他们推销的是什么产品?(学生汇报……) 3、师:多么善于收集信息的孩子啊!现在老师想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三家商店的老板,谁愿意?请你们向顾客解释和宣传你们的优惠策略?咱们看谁的解释最清楚?谁的表演最能吸引顾客? 学生非常积极,随机让三名学生拿着优惠策略牌扮演商店老板,介绍自己优惠策略。

4、师:我们到底去哪家商店购买饮料才更合算呢? 板书“甲”甲商店的优惠策略是?张贴“买1大瓶送1小瓶” (同学们齐回答,师粘贴优惠策略) 板书“乙”乙商店的优惠策略是?张贴“一律九折优惠” (同学们齐回答,师粘贴优惠策略) 板书“丙”丙商店的优惠策略是?张贴“购物30元以上八折优惠”(同学们齐回答,师粘贴优惠策略) 4、师:我们到底去哪家商店购买饮料才更合算呢?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提出一些问题吗?请看老师的提示!(课件出示) (随生板演,根据情况直接把需要的问题板演在具体位置) 大瓶3小瓶 16小瓶 大瓶1小瓶 2大瓶2小瓶 小瓶 2小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都非常的聪明,提出了那么多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几个问题好吗? (1)3大瓶3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2)16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3)1大瓶1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4)2大瓶2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5)1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6)2小瓶,去哪家较为合算? 2、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问题进行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要讓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建立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体系,教师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材进行再组织,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下面就本人参加了国培后,对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要想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有所提高,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十一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很多,远比原来要快、要多,有时可能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因此教师事先想好的教学起点不? 定是真实的起点。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2.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1、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除或改变;2、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1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但是这个场景时间过去较长了,对学生而言感受不大。于是我结合了刚刚前几天学校组织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进行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受了1秒很短,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设计教学时,又插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明白1秒甚至比1秒更短的时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时间格式,课堂交流,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安排,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富有时代特色。 3.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在设计《秒的认识》时,要求学生:1、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种=60秒,体会1秒,了解1秒的价值;2、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逐步培养初步

数学教学策略的选择

数学教学策略的选择 皇桐中学陈捐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很迷茫,不知道怎么选择,或者是选择哪种比较好是我们考虑比较多的问题。所谓数学教学策略是指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教学所作的系统决策和设计。它包括设计数学学习情景的策略,呈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策略,选择数学教学方法与教学辅助手段的策略,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的策略等。 从对数学学习过程的分析可知,数学老师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几个阶段顺利地进行,以达到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为目标。相应的,数学学习策略就应该围绕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和学习数学的情感系统来定制。下面我根据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模式来讨论数学教学策略。 一、选择和分析数学教学内容的策略 数学认知结构是内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数学知识结构又通过数学教材反映出来,所以选择和分析数学教学内容,必须立足于教材,但又不能照本宣科,还要对教材进行剖析和重新组织,使它成为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发展的相对完善的直升结构。具体来说: (1)分析和领会单元数学知识结构,并按事实、技能、概念、原理等几个方面对数学内容进行分类,,以弄清教材中的知识分布情况;在此基 础上,以整体观点为指导,瞻前顾后,随时把本单元的知识与其他内 容联系起来,以客服知识的离散性,使学生学习时形成经纬交织、融 会贯通的知识网络,同时有助内化和保持行知识。 (2)在分类的基础上,分析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就是知识的中心点,即单元或学科领域中核心的几百知识点,它在抽象性、 包摄性、概括性程度上高于其他知识,理解了中心点的知识,其他知 识掌握就顺理成章了。然后考虑以突破重点、难点为核心,并参照课 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分配的教学时数,安排课时和教学顺序。 (3)根据各类知识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教学辅助手段和各种教学教材。 事实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合,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的实施策略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的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新课程提出建立“以学定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课堂教学评价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使教师教有主导、教有指向、教有成效。 一、变单一性为多样性 如果一堂数学课,老是以鼓掌拍手高呼口号或用口头禅进行评价。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重复评价越多,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越强。久而久之,学生反应冷淡。 我们可以在口头语言的评价上灵活多变,还可以将口头语言和体态语的评价相结合,也可以尝试实物评价,更可以创新评价的方式,可以根据教材或学生的特点把课堂教学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9加几”时,当学生想出多种算法并进行优化时,教师灵机一动,夸她像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并在黑板上画苹果的简笔画奖励她,使她兴奋不已,更使其

他同学羡慕不已。 二、变单向性为多向性 新课程在课堂评价方法上要求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主宰课堂、垄断评价的现状,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向性评价。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要手段。 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在进行总结时,学生进行自 我评价,学生能说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特点,还能比较角的大小,找到生活中的角和会做角,并能评价自己及他人在这节课的表现。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学生间的互评,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可以要求生生互评时要做到公平,公正。 如教学“相遇问题”一课,教师抽生在黑板上解答后,让学生在台上接受同学们的提问,把讲解权和提问权适度地交给学生。学生既要赞赏同学的优点,又要客气指出不足。 新课程倡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错误时,学生也能大胆质疑。这样,通过师生间的互评,能使学生具有不惟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丰富多变的课堂活动设计成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之一。然而,在这些活动的背后,不少却露出浮华,流于形式。让人感受到了热闹,却很少让人心动、记忆深刻。究其原因,许多课堂的活动仅为活跃气氛而设计,缺少深刻的挖掘,没有触及到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那么理想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可以利用朴实的素材、朴实的课件、朴实的语言、朴实的评价演绎一堂堂让人赏心悦目的高效课堂。我更加深信朴实,能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数学的真谛在于简而美,如何才能将朴实的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自身的教学感受与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体验,有以下粗浅的认识:如果让真、朴、诚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让数学课堂返璞归真。所谓的真就是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境创设简洁真实、朴指教学方法力求简朴实用,诚指教学评价中做到简明真诚。正是这三者可以支撑起朴实的数学课堂,让课堂更精彩。 一、教学情境简洁真实 良好的教学情境设置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如果牵强、盲目地应用教学情境效果会适得其反。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其衔接性和连贯性特征更加明显,因此,数学教学情境应该建立在学生学习起点上,只

有真实才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联系,激活个体的认识。同时简洁、真实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学习、交流活动中。为了实现简洁真实教学情景创设,需要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学情景设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已有的知识 从已知到未知的循序渐进是数学教学需遵守的最基本原则 之一。已知是学生学习未知的基础。因此,联系已掌握的知识结构,创设简单、学生可接受的教学情境是最有效的方法。如在执教《千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设计三张数字卡片:0、1、6,让学生自己任意摆一个三位数,试着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比一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关注起点,让教学自然流畅。 (二)来源于生活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设计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如在《百分数的认识》教学中,可用两个瓶子,一个为矿泉水瓶,另一个为果汁瓶。课堂上,学生们很好奇,他们天天见的瓶子,但从未认真去看上面的成分比例。于是,让学生看看两种饮料成分比例,并进行比一比。通过瓶子的标签认识,学生知道了百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应用。用两个瓶子为百分数的教学做了铺垫。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读后感断断续续,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精读了这本书,也做了详细的笔记,这是一个本教会我们新教师怎么备课、上课、听课、分析课的实战用书,我不想作一篇5000字的读后感,更想把它看成是对整本书的摘录和浓缩,每当我想再次回顾这本书却没有充足的时间详读时,能通过这篇文章倾其全貌,虽然我知道不太可能,但我还是放开膀子,这样做了。虽不能倾全貌,望得一二足以。 教学策略是在教育理念下对教学任务的系统谋划和具体措施。它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两个整合体:第一,教学策略是基于理念的整体教学谋划和具体教学活动措施的整合体;第二,教学策略与影响其的因素构成了一个整合体。因此,本书在第一章小学数学策略概述中,首先提出了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这可以看成是本书所提倡的最基本的教学策略,更是笔者基于多年实践研究,对于有效实施数学教学提出的教学理念。特别是文中明确了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要素:数学课程目标、数学课程内容、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学习活动的系列设计及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核心要素的具体内涵及其关系,数学是一门理性而又谨慎的学科,小学更是基础,本书即从宏观整体考虑教学策略,做了系统概括,又细致微观的分析小学数学各个部分的区别与具体到每一课的设计。 本书后几部分对小学数学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内容领域做了细致分析。从课程目标、课程主线、具体内容的要求,一直到具体内容的教学建议。下面我将从这几个方面选取重点逐一摘录并谈谈我的理解与反思。 一、数与代数 《标准》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当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说表达的问题。”运算能力不仅仅是指能够根据法则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还包括理解运算的意义和运算的算理,根据问题需要选择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发现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发现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根据学校教导处的安排,本人本学期担任一年级一班数学学科教师,并聆听了学校20多名青年数学教师的授课,收获颇丰。现在就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数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在制定数学课时教学目标时存在以下问题: 1、目标不够明确 有的教学设计虽然有了教学目标,但表述却不够明确。如: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案例中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的不足在于没有指明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途径,对采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认识、描述平面图形的特征”缺乏明确的表述,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具体的引导措施。这样做,容易导致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随意性和学生表述的困难性较大。 2、目标过大

我们有些老师往往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定得太大,与数学教学目的、与课程目标混为一谈。 如:一年级下册《十几减九》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3)、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4)、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5)、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规定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领域的目标,这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可期待的、可量化的、可操作的标准。然而,这并不是说实现这样的目标,可以“毕其功于一节课”,可以“集诸目标之大成”于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根据教材的编排序列和小学生数学认知活动的特点,做到有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案例中这位教师确定的课时教学目标可以说既全面又具体,但细细分析又觉得琐碎繁杂、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似乎有“人为割裂肢解”之嫌疑。教师果真依此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极有可能导致教学活动的浅尝辄止、无序零乱,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