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练习6(声音弹性之基调练习)

练习6(声音弹性之基调练习)

练习6(声音弹性之基调练习)
练习6(声音弹性之基调练习)

练习6(声音弹性之基调的变化)

一、清新舒展地

下面一段内容清新、舒展,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练习时可用偏小音量,声音柔和、抒情,气息深而长。

春天——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春天, 大地从寒冬里苏醒复活过来, 被人们砍割过陈旧了的草木桩上, 又野性茁壮地抽出了嫩芽, 不用人工修培, 它们就在风吹雨浇和阳光的抚照下, 生长了起来。这时, 遍野是望不到边的绿海, 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种种野生花卉。一阵潮湿的微风吹来,那浓郁的花粉青草气息, 直向人心里钻。无论谁,都把嘴张大, 深深地呼吸, 像痛快饮甘露似的感到陶醉、清爽。

二、高亢明亮地

下面一段内容有感染力、热情洋溢,训练时要求声音要端庄大方,采用明亮的实声,吐字要力度均匀,字正腔圆,粒粒饱满,有穿透力;气息要稳定、扎实、托底。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看哪!人们脸上挂着喜悦的眼泪,个个兴高采烈。流水发出欢笑,山岗也显得年轻。他们在倾听,倾听,倾听着这震撼世界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三、热情赞美地

下面一段内容充满了赞美之情,对白杨树昂扬、挺拔、向上的“性格”由衷地赞美。这一段重点词语分量较大,要求声音柔中有刚,

咬字力度大而不塞,气息深而不断流。

不平凡的树——赞美白杨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四、义正言辞地

下面一段内容较庄重严肃,就事论理,带有驳斥、反问色彩,态度义正词严。要求声音以刚为主,以实声为主,坚定、有力、结实;吐字颗粒饱满,字正腔圆;气息沉稳、扎实。

“友邦惊诧”论(节选)

鲁迅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

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五、低沉悲痛地

下面一段内容是悲痛哀伤的色彩,心情沉痛。要求用声较暗弱、低沉、偏虚;胸腔共鸣较多;节奏偏慢,字音缓缓送出;有时声伴字、字伴气哭泣而出,断断续续发音;气有时颤抖,有时叹息。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佩着大白花,庄严、肃穆。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尾随着灵车移动。灵车所到之处,像是一个无声的指挥。老人、孩子、青年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了帽子,向灵车致敬,哭泣着,顾不上擦去腮边的泪水,舍不得眨一眨眼睛。人们心里都在深深地默念着:“敬爱的周总理,我们想念您啊,想念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六、轻松活泼地

下段内容比较活泼、欢快。要求用声较偏前、音高柔和;口腔状

态较松弛,舌头较灵活;字音弹发快而饱满;气息灵活变化多;抒情昂扬向上。

柳条儿青,柳条儿长

柳条儿青,柳条儿长,柳条儿随风在摇荡,摇来了春天,摇来了小鸟儿,摇得那湖水闪闪亮。

柳条儿青,柳条儿长,柳条儿随风在摇荡,我做支柳苗吹起来,滴沥沥像小鸟儿在歌唱。

柳条儿青,柳条儿长,柳条儿随风在摇荡,请来春姑娘荡秋千,秋千挂在柳条儿上。

七、低沉压抑地

下段内容比较忧伤、凄苦。要求用声较暗弱、偏沉;字伴着叹息发出、咬字迟滞,气息沉缓,伴有句中顿挫或句间停歇等。

《苦菜花》片段

月牙儿像把梳子挂在半空。人们都说月亮是位最善良、最好伤心和最易受感动的姑娘,谁有什么不幸和哀愁,她总是怜悯地注视着他,有时还会流下泪来。想必她这时是不忍心去看那不幸的人们吧?所以才掩住半个脸;但她那朦胧的淡光、还是同情地从窗棂间射进来。黑暗的屋子,也变得灰白色起来。

八、骄傲自豪地

下面一段内容自豪、抒情,歌颂大草原,歌颂大好河山。要求声音要宽厚明亮;开阔抒情;吐字清晰饱满,圆润集中;语势昂扬舒展;气息深厚、扎实、通畅。

大草原

多么平坦,多么宽阔,无边无际的原野,从眼前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伸展开去,直到那渺茫的尽头,远与天接。望着你,怎能不心旷神怡,豁然开朗!你啊,襟怀坦荡,气度恢弘的草原!

九、深沉宁静地

下面一段内容平和,宁静。要求声音偏暗、虚、柔和;吐字清晰,颗粒性强;节奏偏慢、动用音长;气息深匀,弱控制力较强。

明月

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地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朦朦胧胧,如同坠入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火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十、精神振奋地

下段内容激动人心、鼓舞人心、振奋人心。要求声音以实为主、高亢明亮;咬字力度强,清晰度高,清脆响亮;气息深厚、扎实,有丹田支点;节奏明快,昂扬向上。

为祖国争光

中华体育健儿近日连连为祖国争光,他们在一系列国际比赛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和高超技艺多么激动人心啊!

“我们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这是十几亿人民的共同心声。

声音训练方法

声音训练方法 第一、口部训练 口腔灵活,说话才利索。有没有感觉早晨起来说话没有下午或者晚上那么顺当?当然了,嘴巴肌肉休息了一晚上,当然没那么灵活。所以做做口腔体操,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嘴巴—— 1、口的开合练习 张嘴象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放平。做这个练习,克服口腔开度的问题。 2、咀嚼练习 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头自然放平。 3、双唇练习(这个练习还有助于女孩子美唇啊,呵呵) 双唇闭拢向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左右转圈双唇达响 4、舌头练习 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 舌尖在口内左右顶口腔壁,在门牙上下转圈 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 舌在口腔内左右立起 舌尖的弹练,弹硬腭、弹口唇 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打响 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 第二、气息控制训练 没有气息,声带不能颤动发声。但只是声带发出声音是不够的。想要嗓音富于弹性、耐久,需要的是源源不断供给声带气流。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气息控制的方法,帮助大家控制气流,进而控制声音。 一、胸腹联合呼吸法 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 胸腹联合呼吸法是朗读时应该掌握的方法。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可以使气息均匀平衡。理想的状态是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 练习方法: 1、慢吸慢呼 总体的要求——站稳,双目平视前方,头正,肩放松,象在旷野呼吸花香一样,慢慢吸足气。要感觉到腰腹之间充气膨胀,气入丹田,但是要收小腹。保持几秒后,轻缓呼出。 可以在呼气的时候加入以下练习:呼气时练习xiao lan(拼音小兰),一声声渐渐远去;或者数数1、2、3、4……,嘴上用力,发音之间不要闭住声门,不要跑气换气,数得越多越好。 2、快吸慢呼 快速短促地吸气,并保持气息;呼气时缓缓呼出,配合声音,平稳均匀。培训讲课过程经常用到这个方法。呼气时,可以通过以下发声练习: 巴拔把爸低答底大 夸大上声练习:好美满想仰场…… 换气练习:广场上,红旗飘,看你能数多少旗,一面旗,两面旗,三面旗,四面旗,五面旗…… 相声小品里的“数来宝”经常用这个形式,大家可以观察演员的呼吸。

声音训练计划表

声音训练计划表 下面是一张60分钟声音训练计划表,各位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合操练。 (1)气泡音:闭口和张口共30秒。 (2)轻度哼鸣:20秒。 (3)膈肌训练(狗喘气):闭口1分钟,改良的“嘿”、“哈”共30秒。 (4)慢吸快呼:2次,20秒。 (5)慢吸慢呼:2次,20秒。 (6)快吸慢呼:4次,2分钟。 (7)“丝”——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8)“衣”-----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9)搓脸:10秒。 (10)转颈:10次,10秒。 (11)松下巴:10秒。 (12)提颧肌:10次,10秒,手辅和自行交替进行。 (13)咀嚼:闭|、张口各20次,30秒。 (14)半打哈欠:5次,10秒。 (15)撮唇:10次,20秒。 (16)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 (17)转唇:8*8拍,30秒。 (18)双唇打响:30次,30秒。 (19)弹唇:1分钟。 (20)b本音:60次,1分钟。 (21)ba本音:60次,1分钟。 (22)ba-----ba-----ba------ba------,1分钟。 (23)顶腮:30次,30秒。 (24)刮舌:20次,20秒。 (25)伸卷舌:20次,20秒。 (26)立舌:10次,30秒。 (27)转舌:8*8拍,1分钟。 (28)弹舌:30秒。 (29)d本音:60次,1分钟。 (30)da音:60次,1分钟。 (31)da-----da-----da-----da------;60次,1分钟。 (32)g本音:60次,1分钟。 (33)ga本音:60次,1分钟。 (34)ga-----ga-----ga-----ga-----:60次,1分钟。

声音弹性复习课程

人们在评价一个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时常说:“这个人的声音适应力强,弹性好”;或是“声音弹性差,表现力较弱”,这里“声音弹性”这个概念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又如何获得有“弹性的声音”呢? 什么是声音的弹性 “声音弹性”则是指人们的声音对于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表现能力。简单的说就是声音的色彩、气息的状态随感情变化而产生的伸缩性、可变性。 人的声音弹性各不相同,有人的声音对于不断变化着的思想感情适应力强、表现力好,我们就说这个人的声音富于弹性;有些人的声音对于变化着的思想感情适应力差,表现力弱,我们就说这个人的声音弹性差,对作品的适应面也就相对要窄。 声音弹性的作用 1声音弹性将发音过程中的各单一声音要素结合起来,使之更易于把握和便于使用。 2声音弹性强调声音形式变化与感情色彩的适应,而不是单纯的声音使用,它是将声音训练与表达结合起来的重要步骤。 3声音弹性有助于各种思想感情的表达,其中包括那些自己不熟悉或不善于表达的思想感情。 4锻练声音的弹性, 就是使发声器官呼吸、振动、共鸣、咬字有自如运动的能力, 有合乎科学的、合乎艺术表现规律的各种用声状态 声音弹性的获得 相对稳定:自身可控、在需求范围内的浮动变化 相对放松:喉头积极且放松,气、声结合。(Eg:1体会用吸气的方式说话 2 吞咽口水 3 闭口发M音 我们要在自然朴实的基础上逐步培养一种富于色彩的、有感染力的、有表现力的声音,使发声技巧与作品内容的和谐统一,让声音能够适应情感的发展和内容的需要这就是我们训练声音弹性的目的。 对比训练 高—低强—弱实—虚快—慢松—紧 刚—柔厚—薄粗—细明—暗纵—收 这一声音变化主要表现为声音的音高变化。它与各种感情色彩变化相关联。有兴趣的声音常常表现出高低变化,使表达更为生动;缺乏兴趣的声音则缺少高低变化,显得十分单调。一般来说,向积极一端发展的感情色彩,如激动、紧张、喜悦,声音呈升高趋势;向消极一端发展的感情色彩,如安静、放松,悲伤,声音倾向低沉。 选一句话,先用较低声调说,一级级升高后,再一级级降低。或将一句话的每一个字从低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含答案)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 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 音调响度音色 2.频率指_____,描述物体振动的_____,频率的单位为_____。频率决定着_____高低。 答案: 每秒振动的次数快慢xx(Hz)音调 3.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重地敲一下,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三项均未改变 答案: B 4.“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速度 思路 解析: 大多数女生的声带薄而短,频率可达1 300 Hz,声音的频率高,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所以称“女高音”。大多数男生的声带长而宽厚,可发出低至64 Hz的声音,声音的频率低,音调低,听起来低沉,所以称“男低音”。 答案: A

5.“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A. .音调高低 B. .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 .以上均有可能 思路 解析: :“引吭高歌”是形容人精神高涨,兴奋时大声地歌唱;“低声细语”是指在特定环 境、情况下小声说话。所以这里的“高”与“低”是指响度的大小。 答案: B 6.铁路工人检查车轮时,常常轻轻敲打车轮,通过声音判断车轮有无损伤,这是根据()A. .音调B.响度C. .音色D. .声音是否刺耳 思路 解析: 当车轮有损伤时,我们可以理解成发声体本身发生了改变,而音色就是由发声体 本身决定的,所以当车轮有损伤时,声音的特色——音色(音品、音质)就会发生改变。 答案: C 7.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

怎样获得有“弹性”的声音

怎样获得有“弹性”的声音 人们在评价一个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时常说:“这个人的声音适应力强,弹性好”;或是“声音弹性差,表现力较弱”,这里“声音弹性”这个概念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又如何获得有“弹性的声音”呢 一什么是声音的弹性 “弹性”一词借用于物理学,一般用来指事物的可多可少、可大可小的可变化性和可伸缩性。“声音弹性”则是指人们的声音对于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表现能力。简单的说就是声音的色彩、气息的状态随感情变化而产生的伸缩性、可变性。人的声音弹性各不相同,有人的声音对于不断变化着的思想感情适应力强、表现力好,我们就说这个人的声音富于弹性;有些人的声音对于变化着的思想感情适应力差,表现力弱,我们就说这个人的声音弹性差,对作品的适应面也就相对要窄。 二怎样获得有弹性的声音 1 体会情感,把握基调 声音的弹性取决于声音色彩的变化,感情的运动变化是声音色彩变化的内在依据。要想获得有弹性的声音,首先要以情为先,仔细体会情感,把握情感变化的脉络。 .声音色彩是情感色彩的外部体现,它与人的情感色彩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人的情感千变万化,时而风和日丽、时而波浪涟漪、时而心焦气躁、时而胆寒心虚...对应的就会出现有不同的声音色彩、气息状态。如心虚理亏时,说话就会支支吾吾,气虚声断;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因此声音也会阴阳怪气,声紧气滑;内心平静的人声音也较平缓柔和、如小桥流水。人在愉快时声音色彩是明朗的、在忧郁时就会声音黯淡。想要拥有变化的声音,首先就要仔细的体会作品的情感状态,准确把握创作基调,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一起运动起来,理解作品情感,感受情绪运动脉络“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要想提高情感的体会把控能力,除了要多学习多阅读,增加文学修养,就要在平日的生活中多体会、多积累。不能凭空想象,简单的见喜用喜色,见悲用悲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声现象》单元检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 .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 ~2000Hz 之间的声音 D .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2.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声速不同 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答案:B 4.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关闭房间的门窗 B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5.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6.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7.如图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 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 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 现的()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 8.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钟罩内的闹铃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 铃声明显变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 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泳的雨。 D.在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 9.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 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 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10.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4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A.10.20 秒B.10.78 秒C.10.49秒D.10.08秒 11.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 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 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 12.(多选)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不能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3.(多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二、填空题(每空2分) 14. 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播音主持声音训练

播音主持声音训练 一、常见的不正确发声方法及其纠正 1、喉音 (一)音色 声音闷在厂喉咙里,生硬、沉重、弹性差。 (二)产生原因 这是由于气息短浅,上胸部紧张,同时舌根用力,后声腔开得过大,喉部被撑大,声音停留在喉咽部振动的结果。由于声音停留在喉咽部出不来,也得不到口腔的全面共呜,声音似闷在喉咙里,使声带负担过重。这样嗓子容易疲劳,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病变。 (三)解决方法 1.舌头的活动部位要正确 应该认识到,舌头的活动部位主要在舌尖及舌的中部。一般的规律应该是舌尖轻抵下齿背,放松舌根、下腭,喉咙保持松弛。 2.两肩放松,调整好呼吸 发音时,头位不要过于压低,气息要有一定的深度,让气息得到控制。另外应该改变音波在口腔中的走向,使它轻轻上提,顺软腭、硬腭这条抛物线到达着力点硬腭前端。 3.用张口吸气或“半打哈欠”的感觉体会喉咙、舌根、下腭放松的感觉 这时由于软腭上提,口腔后部声音的道路通畅无阻,因而也会得到口腔共呜,喉部的负担相对减少。 4.练声中加强唇舌的力量 练习双唇音及舌尖音/b、p、m、d、t、n、l/和韵母相拼的音节。重点练习bi(鼻)、pi(劈)、mi(咪)、滴(di)、ti(梯)、ni(妮)、li(哩),还可练习ji(机)、qi(期)、xi(昔)、nü(女)、lü(吕)、ju(居)、qu(区)、xu(需)。练习时要结合前几条的要求来练。 5.词组练习 翡翠(fěi cuì)、翠绿(cuì lǜ)、明快(míng duài)、 班长(bān zhǎng)、棉花(mián huā)、全家(quán jiā)、 站立(zhàn lì) 6.选择短诗练习 在练声中可选择“言前、一七、灰堆”等辙口的短诗以及古典诗词来练习。如: 一七辙 金陵图韦庄 江雨靠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言前辙 子夜四时歌:春歌李白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王巴莫留连。 2、捏挤 (一)音色

气息练习与播音主持初级绕口令

气息练习与播音主持绕口令 l 正确发音 从事语言表达的艺术家,应该在忠于生活语言的基础上,对书面或自己的腹稿,提纲进行第二次创作。从无声变为有声的,从文字的变为口头的。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发声状态,标准的语音,完美的吐字归音。我们的语言不能再大自然的生活语言,而是要高于生活语言的艺术语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播,正确的用声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做到: ①气息下沉,保持声音宽厚,通畅 ②喉部放松避免声音捏、窄、挤、僵 ③吐字归音要做到:字头咬住弹出,部位准确; 字颈要定型标准,过渡柔和; 字腹要拉开立起,圆润饱满; 字尾要归音到位,完整自如。 ④弹性声音,声音的伸缩性和可变性 下面就对播音时的气息控制,共鸣运用,吐字归音,声音弹性变化训练进行描述。u 口部训练篇 ㈠口的开合训练 张开嘴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平放。 ㈡咀嚼练习 张口咀嚼和闭口拒绝结合进行,舌自然平放 ㈢双唇练习 双唇闭拢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及左右转圈。 ㈣舌头练习 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 注:口部训练需要反复,长期的练习,对于吐字归音有很大的帮助! u 气息控制训练篇 ㈠胸腹联合呼吸法 1) 慢呼慢吸立正站稳或一只脚稍稍向前,双目平视前方,头正,双肩放松,用鼻子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这时你似乎闻到了花的芳香,你会觉得肺的下部及腰部充满了气息,感觉入了丹田,保持几秒钟,然后再轻缓地呼出。 2) 快吸慢呼当看到一封使你意想不到的高兴地信时,这时你会快而短促的吸了一口气,并保持气息,你喊了一声啊以后,还保持着吸气的状态,这样快速的吸气,是播音中常用的快吸慢呼,常练数枣的绕口令会帮助你更容易掌握。 ㈡弱控制训练 ①缓慢持续的发出ai. uai .uang. iang四个音 ②夸大声调,延长发音,控制气的训练。 ③通过夸大连续,控制气息,扩展音域。 ㈢强控制训练 1) 用京剧老生笑的感觉,吸气后发ha-ha-ha-ha-ha,体会气息下沉 2) 反复弹发hei-ha-hou 3) Peng-pa-pi-pu-pai 体会气上下贯通,力度加强 u 共鸣控制训练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声现象 本章测试卷 一、理解与应用 1.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或猫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 A.狗或猫在谛听无线电波 B.狗或猫在谛听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或猫在偷听远处人们手机的对话 D.狗或猫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频率的声音 3.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如图测4-1所示,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图测4-1 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快 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 4.关于声现象,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5.如图测4-2,小明同学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过1s听到回声,小明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 图测4-2 A.340 m B.170 m C.34m D.17m

6.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入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A.用通信设备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8.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9.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 10.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鸣膜的,鸟鸣声是靠传到耳朵,而引起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刺激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我们就听到了鸟鸣声. 11.试试看:小明取8只同样的玻璃杯,分别装入不同量的水,按水量多少,从左到右将杯子排在桌子上,如图测4-3.然后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每只杯子,会发现最右边的杯子音调(选填“高些”或“低些”).接着小明用8只可乐瓶,分别装入不同的水,用嘴对着可乐瓶口吹,会发现最右边杯子音调(选填“高些”或“低些”). 图测4-3 12.小王喜欢唱歌,看看如图测4-4所示的这段歌谱,这是小王最喜欢的一首歌《托起明天的太阳》中的一段:小王唱到字时音调最高,唱到字时响度最大,如果换小陈来唱,他俩的是不同的. 图测4-4 13.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

磁性声音练习法

磁性声音练习法 不管是男人(刘德华),还是女人(林志玲),声音好听,是可以加分的。林小姐之前胸腔受伤,回答记者发出的声音,就像气丝一样。原来林小姐的爹声是靠胸腔发出来的,难怪那么好听。 男人磁性的声音,可以让女人在第一印象爱上你,甚至喜欢和你讲电话就可以来电。 相信每个人都深有同感,一个甜美的嗓音能够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呼叫中心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沟通,它的行业特殊性决定了交流是非面对面的,只能通过声音语气传达。研究表明:当人们看不到你时,你的语音、语调变化和表达能力占你说话可信度的85%。作为呼叫中心话务员,每天接触数以百计的客户,专业优质的语音无疑是成功沟通的基础。诚然,音质音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条件,但这并不能抹煞后天训练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塑造更加专业的声音。 一、优质语音服务的要求 经过多年的管理和培训,我认为优质语音服务的要求应包括以下几点: ? 咬字要清晰:发音标准,字正腔圆,没有乡音或杂音 ? 音量要恰当:说话音量既不能太响,也不能太轻,以客户感知度为淮 ? 音色要甜美:声音要富有磁性和吸引力,让人喜欢听 ? 语调要柔和:说话时语气语调要柔和,恰当把握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 语速要适中:语速适中应该让客户听清楚你在说什麽 ? 用语要规范:准确使用服务规范用语,"请、谢谢、对不起…"不离嘴边 ? 感情要亲切:态度亲切,多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让他感到你是真诚为他服务 ? 心境要平和:无论客户的态度怎样,CSR始终要控制好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 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要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如一地做到,却并非易事,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不断提高语音发声的技巧。

朗诵的气息训练

朗诵的气息训练 运气发声是学习朗诵的基础练习。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正确的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与色彩变化。在实践练习中,主要是指导学生①进行气息深(吸得深)、匀(呼得匀)、通(气通畅)、活(用灵活),稳定、持久、自如的基本功训练;②进行口腔控制打(打开牙关)、提(提起颧肌)、挺(挺起软腭)、放(放松下巴)和吐字归音字头(要叼住、弹出)、字腹(要拉开、立起)、字尾(要归音、到位)“枣核型”的基本功训练;③进行声音纯正朴实、明朗大方、圆润集中、刚柔井济、纵收自如、色彩丰富、感染力强、优美动听的基本功训练;④进行用气发声状态积极、松驰、集中的基本功训练。通过学习和训练,要使自己的用气发声状态达到:“气息下沉,喉部放松,不挤不僵,声音贯通;字音轻弹,如珠如流;气随情动,声随情走。” 要说到朗诵或歌唱用气发声,人们很喜欢用传统的说法“运用丹田之气”,好多同学可能会理解成“要把‘丹田’的气从口腔中发出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丹田”是我国传统气功理论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一种“意念”,并非有一个具体实在的“穴位”或部位。笔者的经验,如果朗诵者在用气时能把控制呼吸的着力点,意守在“丹田”的位置确能起着放松上半身的发声器官的效果,使声音持久而有韧性。 第一节气息控制训练 声音的发出是与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四个环节紧密相连的。肺部呼出的气息通过气管,振动了喉头内的声带,发出微弱的声音。这种声波经过咽腔、口腔、鼻腔等腔体共鸣得到了扩大和美化,再经过口腔唇、齿、舌、牙、腭的协调动作,不同的声音就产生了,这就是朗诵发声的简单原理。 “气者音之帅也”。没有气息,声带就不能颤动发声。呼出的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大小及共鸣状况,与呼出气息的速度、流量、压力大小都有直接关系。气流的变化关系到声音的响亮度、清晰度、音色的优美圆润、嗓音的持久性。也就是说,只有气息得到控制,才能控制声音。因此,在诸多发声控制训练中,气息控制训练是学习发声中最重要的根本一环。 朗诵用声的特点决定了对气息控制的要求——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一要有较持久的控制能力,二要保持较稳定的气息压力,三要呼气时间长,四要对气息的控制收纵自如,五要学会短时无声吸气;要能掌握“深、匀、通、活,稳定、持久、自如”的气息控制本领。在实际播音创作中,气息的作用不仅仅限于作发声的动力,它还是一种极重要的表达手段,气息是“情动于内”与“声发于外”的中间过渡环节,是情与声之间必经的桥梁。只有在“气随情动”的情况下,声音才能随情而变化。例如:气势汹汹、气息奄奄、气冲霄汉;有气无力、气急败坏、忍气吞声、气贯长虹、怒气冲天等等:这些成语涉及到情感的复杂变化,如果用一种声音形式,一种气息状态去表达,那是不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气息控制是由情及声,由内及外的贯穿性技巧。要想使声音能自如地表情达意,必须学会气息的控制与运用 第二节气息基本状态练习 进行基本状态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体会和掌握胸腹联合呼吸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新的、符合于朗诵发声要求的呼吸方式。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进行练习;第二,要在破与立的过程中重视量的积累,否则多年养成的习惯是难以改掉的;第三,从训练的角度讲,只知道理不行;只有抓住符合要领的实际感觉,并在反复的练习中稳定了这种感觉,才能掌握并使用。 一、吸气 在做吸气练习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肩胸放松是很重要的,要做到“兴奋从容两肋

八年级物理声练习题

NO.5 声 噪声声与现代科技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A·课程标准检测(60分) 一.精心选一选(3分×10=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乐音就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它不可能是噪声 B.打开门窗,加快空气的流动,可以减弱马路上的噪音 C.噪声可以影响人们的休息和学习,但不会影响健康 D.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减弱噪音 2.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B.在枪管上装一消声器 C.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D.在声源和居民区之间植树造林 3.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内燃机上安装消声器 B.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 C.在声音传播途中植树造林 D.在人耳处塞上一小团棉花 4.由于洗衣机没有放稳所产生的振动噪声,最好的处理办法是()A.调节洗衣机的脚旋钮,使其平稳着地B.室内的人带上耳塞 C.把放置洗衣机的卫生间门窗关上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5.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下列事例中与之无关的是()

A.用超声波来消除玻璃、陶瓷等制品表面的污垢 B.利用B超检查人体内脏 C.在食品工厂里人们常利用超声波给牛奶消毒 D.次声波的声强可达180dB,通常被利用在机械钻孔中 6.下列事例中,属于使用次声的是( ). A.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预报海啸、台风 7.在农村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5-1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支持谁的观点 () A.甲: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 噪声. B.乙: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 C.丙: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它所产生噪声、空气污染等问题,弊大利小. D.丁: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 8.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5-2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乐器商店的标志 9.(多选)为了减弱居住环境周围的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不允许噪声大的汽车通过,只有噪声小的车辆才能进入

共鸣腔、声音弹性的练习及科学用声方法75463

共鸣腔、声音弹性的练习及科学用声方法(转载) - [学习] (一)共鸣腔 作为一名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或是专业朗诵人员,都要有一定的共鸣作为基础,以达到宽厚、圆润、明亮、集中的用声目的。 当你在朗诵或者是主持播音时,运用共鸣可以感到不费力、自然舒展。好的用声者用在声带上的能量只占整个用声能量的五分之一,剩下的都用在控制发音器管的形状与运动上。良好的共鸣可以减轻气流对声带的冲击,可以丰富改变色,在播音及主持中大多采用以胸腔共鸣为基础,口腔共鸣为主,采用中声区进行用声,所以大家听起来,会感到轻爽、明快、响亮。在唱歌、或者发一些高音时会用到鼻腔共鸣及头腔共鸣。那么我们朗诵中用什么共鸣呢?这要看作品的内容,如果属于轻缓的作品,可采用中声区朗诵,如果是迭拓起伏的作品,那就要根据作品的时度用上各种共鸣,比如象读歌吟有梦、北落师门的某些作品时。 共鸣腔的打开与前面所讲的普通话语音知识方法的训练及口部操都有很大的联系,由其是声韵母的练习,对打开共鸣腔非常有帮助,当你做完以上的训练,并达到要求后,你的共鸣基本上也会加大,并适度的打开,当然好的共鸣还是要经过系统的锻练的。 1、口腔共鸣的训练 一般我们采用双唇用喷法(发P音)、舌尖用弹法(发T音),要有意识集中一个点发,就象 子弹从口腔里射出,击中某一个目标,音要从上腭打到硬腭前端,然后送出,发音时鼻腔要关闭(先用和捏住鼻子试几次,就感觉到了)。 练习: A、bā——dā——gā bā——dā——gā pā——tā——kā pā——tā——kā bā——dā——gā——pā——tā——kā bā bá bǎ bà/ bā bá bǎ bà/ bā bá bǎ bà peng pa pi pu pai (全部一声) pai pu pi pa peng B、用前面讲普通话语音里面的声母(b、p、d、t、g、k)与韵母(ai、an、ang)拼合练习: 注意发双唇音声母时要满口保持紧张,发的响亮、集中,并结合你所练的丹田气。如: b——a——ba p——a——pa b——ai——bai p——ai——pai b——an——ban p——an——pan b——ang——bang p——ang——pang

嗓音训练的基本方法全集(很实用)资料

嗓音训练的基本方法 嗓音工作者容易患慢性喉炎,反复发作,难以恢复。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靠药物,而是要靠正确的发声方法。为什么普通人自然讲话时间稍长些嗓子就很累, 甚至嘶哑, 而电视台主持人连续说几个小时, 嗓音还是那么有力, 富有光彩?就在于他们有专业训练过的咽音法发声。我们提倡在工作中不能凭自己的自然嗓音去硬讲,也要利用发声技巧。 呼吸技巧:腹式呼吸,快吸慢呼,吸气不过满 腹式呼吸,是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缩而加压的一种深呼吸。腹部肌肉收缩,加大腹压,腹压使膈肌向上推移,增加胸腔压力,从而使肺脏中空气呼出有力。 训练吸气肌肉群的方法: 1、憋气的方法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气憋住,不要呼出,憋气的时间越长越好。慢慢地可以锻炼出长时间憋气的能力,也就是胸廓固定的能力。 2、数数的方法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气,吸足气后,把胸廓固定;然后用很轻很细的、仅仅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数数1、2、 3、 4、 5、 6、 7、 8、 9、10……一直数到不能再数为止;然后,吸一口气再来,如此反复训练。这样数的数字会越来越多,时间会越来越长。最好能一口气数到50以上。 下面两条有声的呼气训练, 为我们的声音控制奠定了基础。 (1)“弹唇”练习: 双唇闭合,即用气息冲击嘴唇, 使它发出“嘟嘟”的声音, 一定要使双唇颤动, 更要使唇声响亮。“弹唇”练习应体会的内容是: 1) 用小腹肌慢收缩的感觉压迫气息冲击双唇; 2) 使气息自始至终均匀流动,不能一会儿气多, 一会儿气少, 均匀是最关键的; 3) 体会你的“弹唇”练习, 一口气能弹多长时间, 这也是控制气息的关键练习。另外,“弹唇练习”也可以作为一个声带按摩练习, 帮助已疲劳的嗓音尽快恢复健康。 (2)“哼鸣”练习: 是指用鼻腔共鸣, 是为了将来发出较高声音做准备, 为高低音的上下连结做搭桥工作的。有了“哼鸣”我们的声音才有光彩。“哼鸣”练习是闭口哼唱, 闭口时要感觉口中含一小口水, 鼻腔竖起, 然后深吸气、哼唱。同样要求气息均匀有动感。鼻腔共鸣, 不是鼻音共鸣, 它是指通过鼻窦、鼻腔、腭窦产生共鸣, 而鼻音则是把声音直接送到鼻子里。切记“哼鸣”时, 声音是在鼻腔后上方, 眉心处发出, 每天可用一个单音延长练习, 直到眉心产生振动。当我们做好这些练习, 就可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 发声技巧:利用共鸣, 使喉头自然放下 把咽喉共鸣腔调整为一头粗一头细,这种共鸣位置,对声音有扩大作用。因此,发声前要把口张大,使后颈部竖起来,使会厌软骨站起来,舌体向下挺起来,使软腭和悬雍垂放下来。形成一根直的管子。声音从声带发出后,向上直接冲到鼻咽顶部,在头顶回旋。这种声音听起来非常洪亮、浑厚,有金属音质。这就是“头声区的发声方法”。检验这个方法是否运用正确,只要在说时摸一摸后脑部和头顶部有无振动感觉就可知道。 这里我选择了一个母音u, 作为大家发声共鸣的第一个练习. U(乌) 音能有效的放下喉头,给声音上下通畅奠定了基础, 再就是u 母音比较圆, 易集中, 是别的母音不可替 代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模范音, 其他母音要尽量在u 母音的感觉上发出, 那么您的声音就会统一而又圆润。我们平时练习u 音时, 要特别注意: (1) 不压喉头, 使喉头自然放下, 可用深吸气来体会喉头放下; (2) 下巴、舌根都要放松, 使口咽腔不僵硬; (3) 发音时要感到鼻腔、口腔、胸腔是贯通的, 像一根通畅的管道。正确的u 母音能感到头腔和胸腔都有共鸣的振动。我们平时用一个单音, 找我上面所说的感觉。

102声音弹性学习材料

声音弹性学习材料 一、什么是声音弹性 声音弹性是指播音时声音形式对于人们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即声音随感情变化而来的伸缩性、可变性。 播音发声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声音弹性. 二、声音弹性的表现 (一)声音具有可变性 (二)声音的变化呈现对比性:声音弹性是在对比中显现的,主要有气息的深浅、疾徐;声音的高低、强弱、实虚、明暗、刚柔、厚薄;以及气声的纵与收。 (三)这种对比具有层次性:在每一对比项目中都有重多的层次,层次之间有细微的差别。控制水平越高,层次间的差别越细致。 (四)声音的弹性变化不是以单项对比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以多种对比项目的复合形式出现的。 三、声音弹性的获得 获取声音弹性的必要条件:思想感情是运动的,声音是可控的。 1.内容是依据。 2.能力是基础。 3.分寸是保障

四、声音弹性的训练 要获得声音的弹性必须要增强声音的伸缩性和可变性,加强声音单项对比训练是增强声音伸缩性和可变性的有效途径。包括:高低、强弱、虚实、快慢、松紧等对比练习。 (一)思想感情的运动是取得声音弹性的内在依据。 感情体验可以由客观事物引起,“境与身接而情生”。也可以由词语所引起。 感情的产生在于人们对事物的态度。播音员的情感体验不仅要依赖于词语这些文字符号的指示。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经验,运用形象思维去仔细琢磨,准确体验细微之处的感情变化。 (二)气息变化是感情与声音弹性之间的桥梁。 气与声不可分,如:“气急败坏地说”、“低声下气的说”、“趾高气扬地叫”等。 现代研究发现气与情绪有关:愉快状态下呼吸17次/分,悲伤呼吸9次/分,所以借助长叹。平静思考20次/分,愤怒40次/分,恐惧64/分。一般说来,人在放松时以腹式呼吸为主。在发力或紧张时情绪时,以胸式为主。腹式声低沉胸音多。胸式声高亮。这些都是由于感情和气息变化而引起的声音变化.当然这只是大致的趋势。人的感情常常是复杂的,气息状态也常常显现复杂的变化。

八年级物理声学测试题

《声现象》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声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凡是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 B.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C.传递声音的物质也是声源 D.声波就是声源 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3.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 B.(2)(4) C.(1)(3) D.(3)(4) 4.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7.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8.图2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 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9.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3)主要是依 据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 10.有两只昆虫甲和乙,甲的翅膀每秒振动8次,乙的翅膀每 秒振动300次,人凭听觉能感觉到在飞行的昆虫是( ) A.甲B.乙C.都感觉到 D.都感觉不到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2.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1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只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只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前三者都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 声音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1章《声现象》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而产生的. 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 传来的, _________不能传声. 4.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 m/s. 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较v1_________v2.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 7.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 _________(能、不能)听到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大脑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8.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 . 9.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 10.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也就不同. 11.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_____,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 1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那么,第一下响声是从传过来,第二下响声是从 传过来的,说明声音在中比在中传播得得快13.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 14.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 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 B.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 D.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 2.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空气、水、铜B.铜、空气、水 C.水、铜、空气D.铜、水、空气 3.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A.酒精B.空气C.岩石D.月球上空 4.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 A 10HZ~1100 HZ B.85 HZ~20000 HZ C.85 HZ~1100 HZ D. 20 HZ~20000 HZ 5.人凭听觉不能发觉飞行的蝴蝶,是因为--------------------------------() A.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轻 B.人耳离飞行的蝴蝶太远 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慢 D.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快 6. 站在100m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则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实际起跑时间大约晚(接近的)---------------------------() A. 0.59s B.0.29s C. 0.15s D. 0.1s 7.要想提高二胡的音调,胡琴的弦应当-------------------------------------() A.松一些 B.紧一些 C.松紧不变,但用力拉弦 D.松紧不变,快速拉弦 8.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 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D.声音的大小 9.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 D.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声 10.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C.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