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全文11条,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条):批判旧哲学不了解实践的伟大意义,因而走向直观论或唯心论;科学地阐述了实践范畴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相当于总论] 第二部分(3~9条):将新的实践观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阐明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并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主要基本原理。[相当于分论]

第三部分(10~11条):阐明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点。[相当于结论]

(一)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一、二条)

1、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第一条)

(1)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都是指人能感觉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即人类生活在其中的并经过人类实践活动改造的世界。

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意思是说,它只是像照镜子一样,直观地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不需要任何中介而可以直接形成关于事物的感觉、印象、观念、思想。

(2)“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这是说旧唯物主义不是把反映理解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活动过程,不是理解为实践活动过程。一切旧唯物主义者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又是人们的实践对象、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客观事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实践既是人们所特有的主观能动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旧唯物主义对这些根本不理解。

旧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费尔巴哈批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但由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都不理解实践的重大意

义,所以马克思在《提纲》里,开宗明义地把这一点看作是“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和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2、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在分析了旧唯物主义后说:“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

这是说唯心主义看到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的能动性无限夸大了。

“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即把人们实践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客观物质性抽象掉了,只剩下人们的意志、愿望等主观的东西。实质上,唯心主义也是把实践活动排斥在认识论之外。

3、批判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

(1)费尔巴哈哲学的研究对象

黑格尔将“绝对精神”当作哲学研究的对象,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思想客体”或叫“精神客体”即绝对精神。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坚决抛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自然界和人”,即为“感性客体”。但是,费尔巴哈不懂得人的活动本身就是对客观对象进行变革,即不懂得实践的意义。

(2)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费尔巴哈虽然也讲过实践观点,可是,他对实践活动“只是从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即把实践理解为犹太人经营牟利的利己主义活动。而且,他“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活动”,认为实践是不屑一顾的。

因此,马克思在第一条的结尾时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不懂得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活动的伟大意义,这是一切旧唯物主义者局限性的要害所在。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第二条)

(1)马克思针对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在第二条里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

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就是说,人们的思维、任何一种理论体系、任何一种哲学思想、是不是客观真理、归根到底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提出这个论断,是哲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性突破。在整个人类哲学发展史上,一切唯心主义者虽然承认客观真理,但也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所谓“现实性和力量”,是指人的思维具有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所谓“思维的此岸性”,是借用康德的术语,说明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透过现象,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借此也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

(2)离开实践谈思维的真理性问题是毫无现实意义的

马克思总结哲学史上的经验教训,尖锐地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是说离开实践的检验,去争论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就像中世纪的哲学家争论“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多少天使”这类的问题一样荒谬和无聊,那是毫无现实意义的争论。

(3)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全部理论的枢纽

在这里,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把科学实践范畴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把实践看作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看作是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种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全部理论的枢纽。因此,马克思曾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

(二)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提出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第三至第九条)

这一部分包括第三至第九条。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

1、批判法国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提出实践是环境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第三至第六条)

(1)法国唯物主义在环境和教育上的错误观点

马克思在第三条中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

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这里所说的“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是指18世纪以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他们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那么,另一种环境和教育又是由谁来改变的,究竟是环境决定人,还是人决定环境,他们不能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反二者统一起来,从而陷入不可克服的矛盾之中。“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这就是说,这种学说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没有看到人的实践对环境的能动改造作用,教育者本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后天获得的,归根到底也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是天生的先知先觉者,另一部分只能是接受天才人物教育的无知的群氓。于是,这种学说从唯物主义前提出发,因不能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最终还是陷入唯心史观。

(2)马克思在环境和教育上的观点

针对法国唯物主义的错误,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就是说,人们在实践中,既改造了环境又改造了人自身。人的活动与环境、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了统一。

(3)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圣贤史观

马克思把批判旧唯物主义同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因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主要来源于旧唯物主义。罗伯特·欧文继承法国唯物主义的观点,赞同爱尔维修“个别天才人物”身上,必然陷入唯心史观。

2、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至第七条)

在第四至第七条里,马克思集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由于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最突出地反映在他的唯心主义宗教观中,所以,马克思从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宗教观开始。

(1)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第四条)

①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历史功绩

马克思首先肯定了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历史功绩。他说:“费尔巴哈是从宗

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所谓“宗教上的自我异化”,是指宗教把现实的世界分为神的世界和世俗世界,并认为人间世界是由神、上帝创造的。费尔巴哈批判了宗教的这种错误观点。他认为“世界被二重化”的原因,只能从人类自身去寻找。世界上根本没有神和上帝,然后又把上帝推崇为支配自己的神,而向它顶礼膜拜,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目的,是要打倒上帝。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里,从不同的方面论证了上帝是人创造的,上帝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从而揭穿了宗教的神秘外衣。所以马克思说:“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这就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历史功绩。

②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错误

马克思接着指出:“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所谓“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是说费尔巴哈没有弄清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解决宗教的正确途径。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心是宗教的本质,并且把宗教变迁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这就充分暴露了他的唯心史观的本质。

③唯物主义的宗教观

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观,科学地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正确解决宗教问题的途径,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宗教观。

马克思指出,宗教产生的“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这是说宗教是自然压迫、社会压迫和人们愚昧的产物,必须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内在矛盾去探索宗教产生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宗教的正确途径。马克思这时已经开始深入社会经济领域探索社会自身的矛盾了,已经开始把阶级矛盾和人们的经济关系联系起来了,已经初步确立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本根源的思想。在此之后,他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已经从理论上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马克思指出:“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这就是说,要消灭宗教就必须消除产生宗教的社会根源,即必须通过革命实践来变革旧的社会制度,消灭阶级压迫和自然压迫,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素质,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样,宗教才能逐步消亡。这说明,马克思把宗教问题放在

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放在社会革命性的变革中,科学地指出了解决宗教的途径;把解决宗教问题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制度的建立联系起来了。

(2)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原因(第五条)

第五条,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出发,而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是在于不懂得实践。马克思说:“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这是说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把绝对观念作为研究对象的唯心主义哲学,主张哲学要研究自然、人类本身。但是,他所说的感性,只是感官对自然界的被动的消极的反映,而不把感性理解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正因为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不理解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所以,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3)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观点(第六条)

第六条,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的过程中,把宗教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这是正确的。但是进一步问:人的本质是什么?费尔巴哈则认为人的本质是从“你”和“我”这些单个人抽象出来的共同性,“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他认为这种共同性就是理性、意志和感情,这些是人们生来所固有的,是区别于其它一切事物的东西。

①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

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对人本质的错误理解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这就是说,现实的人,是以一定生产方式从事生产活动的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必然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还发生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宗教等各种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研究人的本质,要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体上去考察。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基础,它决定其它社会关系,而其它社会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表现为一定的阶级关系,处于不同阶级地位的人,具有不同的阶级性。同时,社会关系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又是具体的历史

的,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生产关系,就形成了人们不同的本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命题,既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观点,也是研究探索人的本质的根本方法。

②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由于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他在批判宗教时,就不能对造成人将自身的本质异化为上帝的本质的这一现实社会关系进行批判,即“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两个错误:

第一,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这里是说,费尔巴哈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来抽象地考察人和宗教的感情,实际上,人都是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宗教感情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第二,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这里的“类”,是指与人的社会关系无关的把许多个人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费尔巴哈认为,人作为一个“类”的共同性,就是人的理性、意志和感情,

费尔巴哈正是以这种抽象的人,即把人的社会性、客观物质属性抽掉了的所谓人的本质作为他的宗教观、人本主义哲学的基础的。由于他把这种抽象的人作为他构造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所以他的宗教观、历史观必然是唯心主义的。

(4)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七条)

第七条,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宗教不是人的自然的、永恒的本质,它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此,“宗教感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它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

马克思还指出,费尔巴哈“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抽象的人”、抽象的“理性、意志、爱”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现实的人都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中生产和生活、并不断变化发展的人。对于费尔巴哈的错误,恩格斯在《路德维布??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第三章中,作了极为中肯和尖锐的分析批判。

3、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八至第九条)

马克思在第八条至第九条里,提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揭示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进一步对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进行了批判。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八条)

第八条,马克思阐述了社会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从而揭示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指出了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在第八条中与前面相呼应,马克思从理论上正面论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意思是说,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诸多社会实践中,生产实践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使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产生了人类社会;生产以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人们应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认清社会生活的本质。

按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决定精神。马克思发现社会实践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意义,从而创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为此,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解决”。这就是说,不仅正确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任何错误的、荒谬的理论,甚至像宗教这样的社会意识,也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反映。对这些“神秘东西”也不能用意识本身去说明,只有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中,才能找到它们的根源,才能科学地说明其本质。

(2)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第九条)

第九条,马克思以第八条的论断作铺垫,进一步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马克思说:“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由于直观唯物主义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不懂得实践地社会发展中的意义,脱离生产实践所必然结成

的社会关系去观察人的本质,因而他们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也就是说,它们至多也只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内的孤立的抽象的个人的观察,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只能说明人们行为的思想动机,而看不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因此,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社会的本质,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揭示新旧两种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第十至第十一条)

这一部分包括第十至第十一条。马克思对前面讲的新旧两种唯物主义一系列的原则区别的阶级基础进行了归纳,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第十条)

第十条,马克思明确指出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

马克思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所的“市民”是指资产阶级,旧唯物主义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它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资产阶级是它的阶级基础。

“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指共产主义社会。新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社会,它是面向未来,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服务的,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无产阶级是它的阶级基础。

2、新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和历史使命(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是整个《提纲》的结语,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里所讲的“哲学家们”是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由于他们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不懂得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加上其阶级局限性,他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说明世界,即或者通过抽象的理论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辩护;或者用某些进步的理论去批判被认为是错误的东西,而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认为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强凋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这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说明世界,更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就是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而创立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

指出:“对实践的

.....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

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①毛泽东也指出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I]

这一部分论述了下述内容:

1、人类历史的前提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基础)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避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5页)

这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全面而完整的概括,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第 5页),而不是“自我意识”、“类”、“唯一者”。第二,这些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的本性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

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第 6页)第三,人的活动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们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的。所以,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第 6页)总之,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三者的统一。

2、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

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3、个人和社会。

社会结构和国家是从个人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

4、意识和存在。

物质生产、交往决定精神生产、交往。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第 8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和考察历史的基本方法。“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第 7页)这是说,意识、思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能把意识、思维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

[Ⅱ]

这一部分论述了下述内容:

1、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实践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费尔巴哈的局限性在于,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感性世界的个人的实践活动。

2、人的社会活动的四个要素或四个方面:物质生活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家庭,社会关系。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3、意识与语言。语言是一种现实的实践的意识,它只是由于人们交往的需

要才产生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分工。分工是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之间矛盾的根源。分工和私有制是同义语。分工是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矛盾的根源。分工也是人的实践活动异化的根源。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明显标志。由于分工的模式不同,相应有不同的所有制关系。“‘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与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第 13—14页)这表明,意识是内在的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思想就是语言的内容。人们为了生活,就要生产,要生产就要交往,交往中就要有语言和思维,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由于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

5、异化及其扬弃。人的实践活动的异化,是指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相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异化扬弃的根本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异化才能成为革命对象,才能避免贫困的普遍化,才能建立普遍交往;个人才能由地域性的个人变成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共产主义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普遍交往为前提的。它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而是消灭现实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6、市民社会。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7、世界历史。生产力越发展,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被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和民族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越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活动。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每个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19页)这是说,共产主义已不是一种道德要求和人为方

案,而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之上的科学。建立共产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他们在《手稿》中自称是人道主义者,认为共产主义是通过私有财产的扬弃而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在《形态》中,他们自称共产主义者,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8、第 18段的四点结论。①在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已成为破坏的力量。

②阶级统治的条件是利用一定的生产力的条件。统治阶级的社会权力决定于财产状况,并表现为相应的国家形式。③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奴役劳动,消灭阶级统治和阶级本身。④共产主义革命的必要性不仅在于推翻统治阶级,而且在于改造无产阶级自身。

9、唯物史观的本质。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它与唯心史观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形成。

10、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

[Ⅲ]

这一部分主要阐述意识形态的本质,提出了下述一些基本原理:

1、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既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也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既支配物质生产资料,也支配精神生产资料。

2、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3、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家编造的。

4、统治阶级的思想在开始时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有一定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或普遍性形式。

5、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

同作为其基础的社会物质关系区分开来。

[Ⅳ]

这一部分论述了下列一些主要问题:

1、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的根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新的交往形式代替旧的形式。新旧交往形式更替的实现,必须通过革命。革命的内容是一个阶级代替另一个阶级,以实现一种交往形式代替另一种交往形式。这种革命就构成了人类数千年的阶级斗争史。

2、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个人的个性是由阶级关系决定和规定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全部生存条件都已变成偶然的东西。因此,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必须推翻他们面临的生存条件。共产主义将是偶然的个人的扬弃和有个性的个人的实现。

3、劳动和自主活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已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成为摧残生命的方式,成为自主活动的否定方式,成为手段。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个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实现自主活动同物质生活的一致,实现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的、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这个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第40,41页)

三、学习重点

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以上内容,需重点掌握下述基本原理:1.现实的个人与物质生产

与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与以往的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历史时,不是运用思辨的方法,从任意的前提出发,而是运用经验的方法,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现实的前提表述为“现

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物质的生活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着重揭示的是处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个人与这些个人的活动的关系。他们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而,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个人的肉体组织决定着人们必须进行自己的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使生活资料的生产成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并从而成为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同时,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不仅是他们的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他们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决定他们的本质的东西,因为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因此,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任何科学的历史观所必须给予充分重视的基本事实。

这样,通过对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的揭示,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对历史认识的意义,论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赖以建立的经验基础。

在此方面,应该注意研究和把握的要点是:(1)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出发的现实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3)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肉体存在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是人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生产什么和怎么生产。(4)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2.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的活动的分析,第一次阐明了一定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人的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或三个因素,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以及与种的繁衍相关的家庭。这三种因素作为人的生命的生产活动,包含了双重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定的生产方式或工业阶段始终与一定的合作方式和社会阶段相联系。由此出发,他们就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从诸种社会现象中划分出来,生产关系在多数场合又被称为“交往形式”或“交往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生产力与交往关系的矛盾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生产力

与作为劳动组织形式和分工结果的所有制的矛盾发展的历史。通过考察,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它们都不过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一矛盾所采取的附带形式。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物质活动的关系。交往形式受制于生产力,它在历史的每一阶段上都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因此也就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由个人的活动条件转化为它的桎梏,从而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新旧交替的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描述了交往形式迄今为止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奴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以及现代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

在此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如下一些富有启示意义的重要论点:(1)各个人的力量就是生产力,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2)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3)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现存生产力和交往形式。(4)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个人活动与交往形式的关系。(5)交往形式更替的历史同时也是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3.“市民社会”与国家以及观念的上层建筑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交往关系(生产关系)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来作为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并沿袭传统社会学的术语将其称为“市民社会”。

按照他们的理解,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包括该阶段上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也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正是市民社会,“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因此,“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在揭示交往关系即市民社会的作用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国家以及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他们认为,国家是交往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则是与现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尽管它具有以前的国家所不曾具有的普遍形式和独立性,但它不过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国家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一切共同的规章制度都以国家为中介并获得自己的政治形式。而法作为一种规章制度,无非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普遍表现,是一定的所有制关系的表达。

关于观念的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它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为统治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这就决定它必然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说到底,“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意识形态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要是统治阶级中有概括能力的思想家的产物,因为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形式出现在统治阶级中间。马克思、恩格斯还研究了意识形态的普遍性。统治阶级往往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的形式,把它们描述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种做法其实只是在统治阶级的利益与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较多的联系、还没有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时才有其合理性。综括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方面提出的主要观点:(1)市民社会济基础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标志着构成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基础的社会生产和交往组织。(2)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3)法是一定的所有制关系的表达。(4)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没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5)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4.人们的社会存在与他们的意识

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交往形式”或生产关系,找到社会领域中的物质关系的表现形式,使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对人们的存在与他们的意识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从而不仅在对自然的认识方面,而且也在对历史的认识方面彻底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

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因此,意识是随着人们的现实生活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意识的社会性。意识产生于个人之间的交往的迫切需要。交往关系为人而存在并且是人这一主体所专有的。动物不存在这种关系的问题。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意识的社会性在原始意识中仅具有低级的、萌芽的形态。原始意识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以及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但是,即使如此,原始意识也已经是对人们的交往和社会性的某种反映。以后,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人口的增多,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特别是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的发生,意识就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真正的社会意义。从这时起,意识能够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各种形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意识失去了社会的现实基础,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如果意识的各种形式与现存的关系发生了矛盾,那么,必须从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存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得到解释和说明。

综括马克思、恩格斯在此方面表述的理论要点:(1)人们的物质生产、交往决定人们的精神生产、交往,后者是前者的直接产物。(2)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3)意识只是由于人们之间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它始终是社会的产物。(4)语言是一种现实的实践的意识。它和意识一样,也只是由于人们之间迫切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5)意识与现存社会关系的矛盾根源于现存社会关系和现存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5.分工

在《形态》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分工以特殊的重视。在他们看来,分工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交往关系或生产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1)分工和生产力。分工决定于生产力。分工的发展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客观标尺。分工的发展阶段依赖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分工和生产方式。民族内部的分工引起工业同农业的分离,然后引起商业同工业的分离。

(3)分工和所有制。分工和所有制是同义语,一个是就活动而言,一个是就活动的结果而言。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在分工还很不发达、自然分工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在分工已经很发达、城乡对立已经产生的情况下,所有制形式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在封建制繁荣时代,分工因小块土地的耕作而受阻,各城市间交往有限,以及居民稀少和需求有限,因此分工很少,所有制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4)分工的作用。分工决定阶级和国家的产生。阶级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分工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人来分担成为可能和现实。分工产生了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对立,这种普遍利益以国家这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出现。分工是劳动异化的根源。要扬弃异化,必须消灭分工。而消灭分工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

(5)分工发展的历史(略)。

6.个人与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个人与阶级、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并区别了真正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社会与以往的剥削阶级社会。

(1)个人与阶级。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的个人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

(2)个人与社会。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3)个人与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是异化扬弃的形式,只有在这一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自己才能的手段,才能有个人的自由。真正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的区别在于:在虚假的共同体中,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在这种共同的关系中;在真正的共同体中,各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在虚假的共同体中,个人的发展和运动的条件受偶然性的支配,并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同单个人相对立,联合对于个人来说是异己的联系,是个人有可能利用偶然性的一些条件的联合;在真正的共同体中,联合是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

条件置于他们控制之下。在虚假的共同体中,个人自由只是对于那些统治阶级的成员来说是存在的;在真正的共同体中,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7.共产主义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共产主义进行了论证。(1)他们强调,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把共产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把共产主义者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2)他们特别申明,建立共产主义的实际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因为只有这种增长和发展,才能扬弃人的活动的异化,才能消除贫困、极端贫穷的普遍化,才能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建立起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使地域性的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因此,他们认为,建立共产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个人的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

(3)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实质就是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他们看来,所谓共产主义就是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使个人的自由得到真正实现的自由个人的联合体,即真正的共同体。(4)他们还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它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才有可能实现,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8.世界历史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他们的世界历史的理论,这实际上也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的“全球化”理论。他们认为,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的开启,其重要意义在于:首先,它使地域性的生产力成为一种国际化的生产力,为生产力的保存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以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只有当交往已成为世界历史交往和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其次,世界历史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共产主义的建立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人们之间的世界交往为前提,因此,它只有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是有可能的。再次,世界历史也为个人的解放创造前提。个人只有能够摆脱民族和地域的界限而同世界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试题#(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于1848年,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科 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一文。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列宁提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揭示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和规律。 5、《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 【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如何认识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 3、试概括《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答:《共产党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了《宣言》中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段话表明,《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1)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即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无产阶级只肯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4、恩格斯如何阐释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答:1)自然科学是唯物辩证法产生的重要前提,要确立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必须研究自然科学。 2)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一、马克思恩格斯原著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3、《德意志意识形态》 4、《共产党宣言》 5、《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6、《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二、中文专著 陈先达.处在夹缝中的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黄枬森.哲学的科学之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陶德麟.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孙正聿. 哲学通论.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孙正聿. 思想中的时代.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俞吾金. 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俞吾金. 俞吾金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李德顺. 价值论(2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欧阳康. 哲学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汉大学出版社,1998 吴晓明. 形而上学的没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吴晓明等.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张一兵. 神会马克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张一兵. 回到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丰子义. 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王南湜. 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衣俊卿. 文化哲学.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任平. 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仰海峰. 形而上学批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邹诗鹏. 生存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贺来. 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刘森林. 辩证法的社会空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袁贵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杨耕. 为马克思辩护.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杨耕. 杨耕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张曙光. 个体生命与现代历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张曙光. 生存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吴向东. 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兰久富.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沈湘平. 理性与秩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罗松涛. 面向时间本身——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1893-1917)〉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011年中山大学8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马哲原理和马哲原著)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中山大学8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马哲原理和马哲原著)考研真题及详解 —、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马克思《莱茵报》时期苦恼的“疑问”及在其思想发展历程中的影响。 答:马克思在《莱恩报》时期最苦恼的就是形而上学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问题。该问题对其思想发展历程的影响如下: (1)辩证唯心主义 早年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他认为只要有一套正确的理论就能使得人类向前发展。马克思在这时期在哲学上的基本倾向属于辩证唯心主义。 (2)转向社会主义 《莱茵报》同官方以及其他报刊的论战是推动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动因,也是推动他研究法国社会主义的原因。 (3)批判形而上学 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进一步强调了哲学对时代、对人民的依赖性。在《第179号“科隆日报”社论》中,他批判了形而上学和现实割裂开来的错误观点,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尽管这时马克思仍然把哲学看成是世界发展的动力,但是注重哲学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强调哲学不能脱离时代、脱离人民,预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方向。马克思对形而上学信仰开始产生怀疑和动摇,而且马克思这时期哲学思想的进展还导致他与以布·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分道扬镳。 (4)转向唯物主义 《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实践使马克思的思想已发生变化。他接触到大量的社会现实问

题,特别是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问题。尽管当时马克思还是从理性原则出发,力图用“普遍理性”战胜私人利益,但是现实社会生活却总是私人利益占了上风。宣传“普遍理性”的《莱菌报》被查封使马克思认识到个人的实践生活才是历史的本源,形而上学的发展不能代替现实的发展。这时期马克思完成了他同形而上学真正的决裂,逐渐向唯物主义转变,并第一次批判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 2.简述“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佘化了的人类”这句话的内涵。 答:这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马克思指明了自己的哲学即新唯物主义同旧哲学即旧唯物主义在理论立足点和根本目的上的对立。 (1)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①立足点 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实践性,因而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它的立脚点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旧唯物主义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他们把作为私人利益关系总和的社会,看成纯粹私人根据个人动机不受约束地去追求私利的领域。 ②根本目的 旧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目的只是“认识世界”,而马克思认为重点在于“改造世界”。 (2)新唯物主义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①立足点 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全文11条,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条):批判旧哲学不了解实践的伟大意义,因而走向直观论或唯心论;科学地阐述了实践范畴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相当于总论] 第二部分(3~9条):将新的实践观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阐明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并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主要基本原理。[相当于分论] 第三部分(10~11条):阐明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点。[相当于结论] (一)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一、二条) 1、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第一条) (1)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都是指人能感觉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即人类生活在其中的并经过人类实践活动改造的世界。 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意思是说,它只是像照镜子一样,直观地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不需要任何中介而可以直接形成关于事物的感觉、印象、观念、思想。 (2)“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这是说旧唯物主义不是把反映理解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活动过程,不是理解为实践活动过程。一切旧唯物主义者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又是人们的实践对象、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客观事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实践既是人们所特有的主观能动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旧唯物主义对这些根本不理解。 旧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费尔巴哈批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但由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都不理解实践的重大意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

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马克思是如何提出和阐述科学实践观的,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涵义及其意义 (二)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 2.《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关系 3.《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阐述 4.《共产党宣言》关于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问题的理解 (三)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恩格斯是怎样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根本缺陷的 2.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 3. 恩格斯是怎样分析和评价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和核心 2、如何理解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3、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八)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是如何论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坚持改革开放的 2、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有何重大意义 3、如何理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九)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十)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一 111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为什么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 这是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里的论述。马克思这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根本区别。所谓“对象、现实、感性”都是一个含义,指实际存在的可感知的客观事物。“人的感性活动”指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看不到主体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在人的活动之外自在存在的单纯客体,主体只是像照相照镜子一样被动直观地反映客体。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主客体之间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根本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因而,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指出,当旧唯物主义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时,唯心主义却发展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重视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马克思充分肯定唯心主义哲学中所具有的积极合理因素。但是,马克思同时又指出,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人的能动性,“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所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指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这里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一样,脱离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中,从另一个方面夸大了人的精神作用,把实践活动看成是主体纯粹的精神体验和精神修炼过程,只从人的纯粹精神活动理解主体的作用,把主体当作脱离物质实践活动的独立化的精神实体。因此,唯心主义同样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这里分别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由于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脱离实践,都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际也就给我们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问题上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基本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观点是: 首先,二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二者最基本的关系,人是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去认识反映世界的。实践具有世界观的意义,正是人的实践活动使世界二重化,区分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并在实践活动中使二者达到统一。 其次,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主体根据实践的需要,能动地反映客体,把握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主体在认识客体过程中,实现客体主体化,使客体向主体转化,在主体观念中以概念和理论形式把握客体,并在把握客体的同时提升主体的能力。 再次,二者还具有价值关系。主体以什么样的客体作为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首先是实践的需要,最能满足主体实践活动需要的客体总是最先被主体认识和改造。但在主体实践活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水平,对不同客体以及同一客体的需要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 最后,二者之间还具有审美关系。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过程中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主体在成功地改造客体的同时,往往会使自身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带来身心的愉悦,带来人的精神上的陶冶和熏陶,并在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过程中享受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验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重点

马克思经典著作 一、异化劳动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 1溯源:[1]基督教《旧约》中关于偶像崇拜的概念; [2]柏拉图世俗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关系的颠倒。 主要代表及其观点: 霍布斯[英]:每个人权利的“转让”产生“利维坦”反过来成了统治人们的异己力量;卢梭[法]:用异化来说明人民主权。国家变成与它原来使命相反的暴君统治的工具;黑格尔[德]:异化即“绝对精神”这个异化主体的对象化、外化;费尔巴哈[德]: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唯心主义是人的理智的异化。如:人为了精神上的慰籍而创造了上帝、宗教,结果反而成为上帝的奴隶。 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来运用始于黑格尔。 2真正使异化概念流行起来的人是马克思。 马克思在异化问题上的独特贡献,是对经济领域中异化现象的揭示。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将自己的本质外化出去,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客体),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 关于主体和主体本质的规定构成异化理论的出发点 3、马克思关于主体和主体本质的规定: 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 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主体的自为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 4、一方面根据异化理论的思辨传统,另一方面立足于经济事实的分析: 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1)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 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工人的失去现实性,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考试重点

一、简答 1、《共产党宣言》为什么是理论创新的产物? 答:第一,《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就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产物 第二,《共产党宣言》思想的发展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 第三,《共产党宣言》进行理论创新的另一方法就是不断扩展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领域 第四,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十分注重吸收科学成果,从而丰富自己的理论 第五,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理论创新的最重要方法是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和革命斗争形势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推进理论的发展 2、《共产党宣言》为我们理解和把握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三点启示。 答:(1) 透析经济全球化的经典文献: A、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对此我们只能主动适应和积极参与,而不能袖手旁观或畏缩不前。 B、由资产阶级开始和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具有快速发展和不断变革的特征,对此我们必须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适时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 C、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更加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如何抵御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对我国政治和文化的负面已经成为非常严峻的任务。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视人的自由发展的理论依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 3、运用《费尔巴哈提纲》原指导实践应该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答:首先,要在社会主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正确处理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其次,要在社会主义改革中正确处理好加快经济体制转轨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再次,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实践创新与正确实践的关系。 此外,要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正确处理好社会实践主体的责任和利益的关系。 最后,要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处理好务虚和务实的关系。 4、两个“必然”以及两个“绝不会”。 答:“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资本主义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矛盾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胎胞里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5、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 答: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用产品经济代替商品经济;在消灭和阶级差别的基础上国家开始消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生。 6、理论武装终身受用。 答:有助于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向前推进;有助于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有助于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同反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 7、《怎么办?》思想建党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题型: 一、简答(10分*4=40分) 二、论述(30分*2=60分) 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 (1)研究得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哲学结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2)阐述了先进理论的作用,指出“批判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3)指出人类从各种形式的压迫下获得彻底解放的途径并论证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指出无产阶级是能实现这种革命变革力量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把自己解放出来,也就必然推翻剥削制度的一切基础,从而解放全人类。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人类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重要意义: (1)开始用社会的物质生活来解释政治生活,表明马克思第一次试图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明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现象,从而成为马克思在发现唯物史观进程中的发端,为发现唯物史观开辟了途径。 (2)马克思还第一次表述了无产阶级作为旧制度的破坏者和新制度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思想。 (3)恢复、确定了走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 2.如何阐述异化劳动的思想及意义。 主要内容:马克思通过扬弃资产阶级哲学关于“异化”的概念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的概念,在用“异化”概念来分析社会关系式,把它同劳动的本质、私有制的产生及社会制度的变迁联系起来,创立了“异化劳动”范畴。认为它包含四个基本特征:(1)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2)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行为相异化;(3)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4)人同人的相异化。马克思还用异化劳动来论证历史的进场:私有财产是一切异化、首先是劳动异化的基础和基因,又是劳动异化的结果。因此,只有扬弃私有财产,才能结束异化劳动,而只有克服异化劳动,才能消除产生私有财产的条件。由此,马克思更加深刻的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重要意义:异化理论在手稿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异化劳动”的观点也是马克思关于资本占有他人的雇佣劳动理论的最初表达形式。 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题及答案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⑴打开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六个缺口: ①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1755年,康德:《自然通史与天体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太阳系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从天体演化的历史批驳了“宇宙不变论”。 康德认为,太阳系是从同一团尘埃微粒组成的弥漫星云中,通过吸引与排斥的矛盾运动,逐渐发展成为有秩序的天体系统;他阐明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 恩格斯评价说:“康德关于所有现在的天体都从旋转的星云团产生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第一次被动摇了。” ②地质渐变论 1830年,赖尔:《地质学原理》;提出地质“渐变论”,将“理性”带进了地质学,与居维叶貌似革命的理论——“激变论”相对抗。 赖尔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的表层以及地表上的植物和动物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它们“也都有时间上的历史”,这个学说既是与有机物种不变这个假说不能相容,也是对居维叶的“灾变说”的一个有力批判。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最初把理性带进地质学的是赖尔,因为他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些渐进的作用,取代了由于造物主的一时兴起而引起的突然变革。” ③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1840年,迈尔、焦耳等: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揭示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在当量的关系上揭示了存在于自然界的热、光、电、磁、机械的和化学的等等这些当时被称之为“物理力”,而实际上是能量的特殊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没有联系的旧观念。因此,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转化的过程。 ④人工合成有机物 1828年,维勒:“论尿素的人工合成”;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成功地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有机物和无机物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的观念,动摇了生命力论的基础,“证明了适用于无机物的化学定律对有机物是同样适用的,而且把康德还认为是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的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大部分填平了”。 ⑤细胞学说 1838年,施莱登:植物细胞学说;1839年,施旺:动物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建立,表明整个生物界存在着统一性,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组成单元。 ⑥生物进化论 1859年11月24日,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该书有一个很长的名字:论借助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方法的物种起源。 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生物物种之间的联系,有力地批判了“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用大量的事实论证了生物界的任何物种,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从而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规律,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达尔文的进化论“证明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为自然界的历史观“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专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 第一讲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原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 主要参考资料: 1、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3、黄楠森主编:《人学原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4、杨耕:《为马克思辩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推荐: 1、耶鲁大学公开课:近代社会理论基础 主讲人:伊万·塞勒尼 共25讲,其中有“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来源:优酷视频 2、《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著,介绍了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十个观点。 3、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系列:哲学类和法律文化类。大约三百本,电子版。 马克思的政治和学术研究 马克思(1818-1883)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特利尔城吕肯巷664号(现为吕肯大街10号)父亲是有名的律师 1830年10至1835年9月:特利尔中学 1835年10月至1836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攻读法学 1836年10月至1841年3月:马克思移居柏林,并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回到特利尔。其中1839年初至1841年3月撰写博士论文,4月获得耶拿大学哲学系的博士证书。 1842年4月至1843年3月:进入莱茵报工作。10月任该报主编,11月下半月第一次与恩格斯见面。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燕妮结婚。 1843年10月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办《德法年鉴》,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至1845年2月初被驱逐,迁往布鲁塞尔。 1845年至1848年:写作《神圣家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著作。 1849年8月马克思来到伦敦,陷入了极端贫困。其后几年中,马克思的一儿一女先后夭折,8岁的大儿子也因病离世。 1867年9月,《资本论》第1卷出版。 →1881年12月,燕妮在伦敦逝世。 →1883年1月,马克思的女儿燕妮在巴黎逝世。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 恩格斯政治与学术研究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德国社会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试要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试要点 第一篇:绪论 [掌握内容] 1、马克思主义相关概念; 2、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根源; 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梳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体系设想: 马克思:最大核心——资本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态 列宁:国家与革命 斯大林:论语言问题 [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概念 (1)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列宁、毛泽东等所发展的学说体系。它包括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阶级、社会、国家等等主义的思想学说体系。 (2)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其中,无产阶级≠农民、劳苦大众) (3)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学说。共产主义分为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和高级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即原则与方法。它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最一般的规律。其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分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能知道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库恩的《科学结构的革命》指出了“范式”,它是核心还是价值观。 (2)先进的政治立场 (3)与时俱进个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最主要的体现是辩证法。 (4)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根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认识根源、个人条件。 其中, 社会历史根源:包括生产高度社会化(产业大军的出现)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了两大基本阶级。

阶级根源:包括无产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有分散走向联合(由自发走向自觉)以及三大历史事件([英]宪章工人运动、[法]里昂工人起义、[德]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认识根源: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包括从收集资料到整理资料、三大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以及进化论),说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社会科学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阶级理论。 ——哲学: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国富论、道德情怀论);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法国(傅里叶、圣西门)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欧文) ——阶级理论—法国的历史学派。 个人条件:马克思(犹太人),民主主义党派,生在律师家族,知识渊博有先进的意识和社会的(立场)实践。 (2)马克思发展史梳理——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恩格斯时期——1843-1906年 列宁时期——1906-1924年 斯大林时期——1924-1956年 后斯大林时期——1956-1989年 中国时代——1989-至今 (五)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1)麦克莱伦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优点:A、马克思确立了以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并且认为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B、马克思是西方社会三大批判家之一(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他认为西方社会给予人的平等是不平等条件下的平等。 缺点:麦克莱伦认为马克思的学说是有生命力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已经教条化,并不符合事实。 (2)我们的评价 A、马克思的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是有生命力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教条化现象。因此,我们今天既要坚持它,又要发展它。 B、计划经济的破产的评价 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应值得商榷,因为条件不一样,由于经济极度发展,物品极度丰富,经济计划还是需要的。除非达到两个条件(a 制定计划的人全知全能+ b 全民利益一致),否则计划经济难以破产。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整理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其研究部分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 2、《列宁选集》。 3、《毛泽东选集》。 4、《邓小平文选》。 5、《江泽民文选》及近年来党的重要文献。 6、《陈先达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孙伯鍨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1-3卷)。 8、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马克思主义著作精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转换》,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刘林元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版。15、刘放桐:《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当代走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任俊明:《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50年》,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二、西方译著部分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4卷),商务印书馆。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商务印书馆。 3、本尼迪克特:《文化的模式》有多种译本。 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有多种译本。 5、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 6、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 7、麦基:《思想家》,三联书店出版社。 8、黑格尔:《逻辑学》,商务印书馆。 9、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阿尔蒙德:《公民文化》,华夏出版社。 1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多 种译本。 12、费正清:《中国的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 13、巴比:《社会研究方法论》(上、下),华夏出版社。 14、戴维·施韦卡特:《反对资本主义》,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15、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原著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共产主义原理 共产党宣言 雇佣劳动和资本 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资本论》 哥达纲领批判 反杜林论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怎么办? 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 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辩证法的要素 谈谈辩证法问题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国家与革命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论粮食税

2015年复旦大学8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复旦大学8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 1.主体和主体性 答:①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的人。主体作为现实的社会存在物,属于统一的物质世界?主体在改造客体过程中也改造着自身?主体不同于主观,主观是主体的属性;②主体性是指主观主义思想作风?片面夸大主观作用,轻视客观实际;对人对事只凭主观印象,不作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凭想当然办事?其特点是片面性、表面性、直线性? 2.生产方式 答:生产方式又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们谋得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它的内容,生产关系是它的形式?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求变革与之不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就会爆发社会革命,改变旧的生产方式以及建立其上的全部上层建筑?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矛盾?在这个矛盾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社会经济形态,是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3.市民社会 答:市民社会是指马克思主义以前资产阶级思想家用来表示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的术语。马克思主义用来指资产阶级社会或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关系。具体体现在:①在古代西方,市民社会是指市民的共同体——国家,即政治社会。从19世纪开始,“市民社

会”被用来指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种种政治性支配下获得解放的近代市民阶层之间的关系; ②黑格尔将市民社会看作是私人利益的体系,认为个人是市民活动的基础,也重视在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作用,认为市民社会依附于国家;③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把市民社会看作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和由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 4.《反杜林论》 答:《反杜林论》集中反映了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马克思的支持下,于1878年出版。该书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做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该书批判了杜林在科学分类问题上的经验主义观点,阐述了“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等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经济决定政治、历史发展中革命暴力的作用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它从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上彻底批判了杜林主义,而且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各国工人运动中对传播马克思主义起了重要作用,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5.三大社会形态 答:“三大社会形态”是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概括为“三大社会形态”或“三个阶段”。①人的依赖关系:在此阶段,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②物的依赖关系:在这一阶段才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③人的全面发展:在此阶段,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人们在自由地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观后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观后感 我用了几天时间通读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著),这是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以下是我的读后感,因为理论水平有限,其不足之处恳请高老师斧正。 一直以来,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者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和崇拜,尤其整个19世纪是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国家,正是由于马克思的主义的传播,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继出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伟大举措。马克思之所以伟大归咎其理,莫过于思想的伟大,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创立新哲学的过程中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坚持了彻底的辩证法,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给“批判“以正确的规定,说明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他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理论探索的一生就是反思的一生,他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新哲学过程中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哲学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三次伟大的决裂。纵观马克思的一生理论活动,他曾对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过两次的大综合。第一次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马克思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等理论学过程中,创立了唯物史观;第二次是在马克思的晚年,马克思在研究认人类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以往的理论,写下了大量的人类学笔记及有关论著,对唯物史观做出重大发展。黑格尔在谈到如何研究哲学时有一个一场精彩的名言——哲学就是哲学史,这是因为,真理是过程,任何真理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一个从片面到比较全面,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从相对真理到道绝对真理的渐进历史过程。 我们作为新一代莘莘学子,必须把实现人生价值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前周总理的目标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现在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强盛而奋斗,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是勤奋的天才,经常不分昼夜的工作,在动荡的日子里很多时候都是通宵达旦的工作,直到身体实在不能支撑的时候才停下来稍作休息,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有感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有感当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着作时,各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人对于同样的话语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当下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已经不再适宜于中国时代的发展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已经不同于马克思的时代,应该由一种更为适宜中国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并取而代之。然而,上了马拥军老师的课,我深感到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如此之浮浅,其思想之深邃,博大精深,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乃需要一定的“修炼”。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非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并称之为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让人们发自内心的思考着这一“人究竟怎么活”的问题。人怎么活,不仅仅是作为动物的人所要生存的问题,而更为多的是作为人所必须思考生活的意义的精神上的问题。当一个人没有精神的时候,他只是活着,而且是仅仅活着而已,也就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而已。只有精神可以永存于世而不朽, 在我们阅读马克思的着作时,犹如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他的思想和心得。马克思不愧为20世纪最为伟大的思想家,居于其他思想家之首。我们不能漠视正是他的思想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在当今之中国,影响最为深刻且深远,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已经影响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及更为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争取。没有谁敢于否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毫无瓜葛。这也正是马克思所愿望的那样,自己的思想能够增进人类的福祗,造福全人类。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对于马克思着作的误读误解,带着功利主义的目的去读马克思主义的着作。 马克思主义的着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能强行分割开来。马克思讲的是真理,是不朽的,但我们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阅读他的着作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生吞活剥地去读,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思想,并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且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来使用。这也是我国历来在应用或解释马克思的着作时候经常犯的一种理解者自认为正确的错误,也是对于马克思的盲目崇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一种被歪曲的思想,一种被误读误解的思想,一种被人为强行阉割的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